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幼儿心理健康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心理健康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心理健康总结

第1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格;目标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在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幼儿有时表现出抑郁、烦燥、恐惧、自私等不良心态。针对幼儿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我园开展了心理健康课题《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研究》的试验。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与否将与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发展、社会适应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就目前社会现状看,现在的儿童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霸道、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及合作交流意识和自控能力等问题,不少儿童存在着种种心理偏差。如:攻击、胆怯、多动、孤僻、吮手指等,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过程、方法、基本内容和形式

()制定目标。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及行为分析,对幼儿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幼儿的自我意识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是3-4岁;自我体验是4周岁左右,自我控制是4-5岁。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分别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

(二)基本研究方法。

1.多种方法兼而有之,主要以行为研究为主线,综合运用实证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2.研究中用整分合的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渗透,在目标活动内容、方法等方面设计既有整体有机结合的思考,又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恃点。

(三)研究形式。

1.开设较为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充分挖掘各学科教育内涵,使幼儿在各学科教学和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均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

3.通过个案记录和个案研究,加强个别幼儿的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搞好活动区、活动角,为幼儿创设自由发展和交往的空间,引导幼儿在交往中认识自我,了解别人。

5.开发利用家长、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6.开设“心灵小屋”,把心中的小秘密讲给老师。

三、 研究内容

立足“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自我认识、自我的态度、行为的调节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心、自信心、自卑感、自制力、独立性等。

四、 具体措施

()建立心理教育工作体系。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实验研究工作,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心理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一系列的有关制度,使之常规化、制度化、序列化。

(二)狠抓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心理教育和自

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聘请心理学专家定期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指导我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购买了大量心理健康书籍和教学软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将每月第四周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周,为教师创设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氛围,每月一次心理健康信息征文活动和观摩活动,达到资源共享。

(三)与各学科有机结合,在一日活动中展现自我。要求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充分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如: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这一主题中,通过让幼儿演唱,表演《小娃娃跌倒了》,让幼儿既有机会展现自我,又通过表演获得关心帮助和被帮助的愉悦心情。在教与学中充分体现尊重、理解、信任。

(四)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精神氛围。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手段和技能,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并逐渐学会合作、谦让、互换、轮流、妥协等技能。教师深入幼儿家庭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调查,针对个体差异对症下药。每个班开设“家长信箱”,利用“心连心卡”的形式,每周与家长至少交流一次,把幼儿的点滴进步、好的表现及对幼儿的希望用激励性语言写在心连心卡上,缩短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增强自信,唤起自尊。

五、研究的结果

()教师的变化。

1.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观念从理性转到具体行为上,起到了质的变化。针对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培养目标和心理辅导内容安排,还编了各类心理健康游戏等,丰富了教育内容。

2.指导幼儿能力提高了,心理健康是多种行为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整体性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幼儿日常生活、游戏等结合,才能获得主效益。因此教师在制定各类目标时,能将教学活动中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

第2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家园合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生活和学习,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寻找到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幼儿园忽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一直在提倡关怀幼儿心理健康,但是很多幼儿园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仍是一个萌芽的状态,因此很多幼儿园只能够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或者借鉴书本中的理论。这样的情况无疑会导致幼儿园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教学不适应,幼儿心理健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由于老师和家长都没有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常常会导致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与幼儿园存在沟通障碍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他们需要相互配合,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现阶段,在幼儿心理教育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家庭对于幼儿园有一定的不信任,而幼儿园缺少及时向家长反馈相应问题的机会,这中间无疑出现了沟通链的断裂。家长在与幼儿园交流中,家长将关注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幼儿的生理情况上,如吃饭、睡觉、健康等,而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家长与幼儿园的交流却极其匮乏。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

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很多体系还不完善。我国虽然已经正式规范了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很多幼儿园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表面工作中。我国的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中,仍然缺乏理性的思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远的工作,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反思才能够慢慢成熟。因此,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仍然有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够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还是处于分离的状态,难以实现长效合作机制。在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合作可以引导孩子建立正确健康的心理价值观,但是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家园合作并没有事项长期合作,这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幼儿未来的生活与学习。

二、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针对以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彩玉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园合作环境,从而实现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发展目标。

(一)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工作中,增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是首要任务,只有认识到了幼儿心理将健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家园合作。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园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一个幼儿园中得到普及。

(二)实现幼儿心理教育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实现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幼儿园需要定期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活动,邀请幼儿的家长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在无形之中就实现了幼儿心理教育的家园合作,促进了幼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建立家园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幼儿在心理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和家长都需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了及时的了解不同儿童的心理情况,做出正确的引导,就需要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合作建立家园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的记录儿童的心理状况。同时对不同幼儿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的更新,确保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把握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在幼儿的心理成长阶段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四)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及时关注,这就需要幼儿园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评价体系,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心理测评,并且要求家长及教师对幼儿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公正的实现儿童心理健康的测评,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健康的心理发展,从而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群体,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园合作体系,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只有做到老师和家相互合作,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需要持续的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幼儿可以在家庭以及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刘秀峰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三团乡三团中心校

第3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一、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二、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第4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一、科学化、游戏化的活动,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幼儿天生是好动、好玩的。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使活动更富有情节性和趣味性,幼儿参与其中,从生理、心理上均能感受到到舒适和愉快,从而调动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学习单手拍球》这节课,可以先让幼儿参与一个有趣的游戏,如:小猫睡觉了(做睡觉状),起来后伸伸懒腰(上肢运动),尾巴在不在(体转),跑跑跳跳更开心(跳跃),同样能收到锻炼的效果。实践证明,幼儿对富有情节性、趣味性的游戏,参与积极性非常高。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参与式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组织体育活动能力

幼儿园可以通过问题会、研讨会等平台,鼓励教师多角度提出体育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学习与实践中寻求解决的策略。针对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困惑,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式研讨活动。

我园通过对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教学方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收集、整理、筛选出适用于我园体育教育教学的资源,并挖掘周边丰富的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了许多富有园本特色的体育活动,构建出我园的园本体育特色课程。如开展“一课三研”的研讨活动,由一个或几个教师对同一活动内容进行多次实践观摩,并相互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价值取向等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进一步精心设计、组织一系列的体育特色活动,提高教师组织体育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比例有所上升。如单亲家庭、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一定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只有家园之间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显著。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栏”“开放日”“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家长对心理健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是多少”“遇到坏人怎么办”等内容,在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后,教育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选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合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一

(一)规范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管理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逃生演练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张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户外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饭车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仓库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并不得发放出库。把好制作关,制定食品加工管理办法,严格遵循生熟分开制度,熟食制作专人、专工具、专用容器,工具容器随时清洗消毒。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入园必须持有卫生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新生入园必须到妇幼保健站进行体检,并持妇幼保健站出具的体检证明及肝功化验单、幼儿预防接种证到幼儿园登记报名,确保新生入园参检率达100%。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每年与妇幼保健站联合对幼儿进行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宣传活动

结合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创建无吸烟单位活动,在公共区域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组织开展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宣传活动,在全园师生中形成浓厚的禁烟氛围。

精选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思路与方向

由于高中教学方式原因,我班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如何消除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的同学认识心理健康,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是本学年我班重点和优先解决的问题。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内心极不舒服,导致其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心理健康的培养,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使同学们普遍地、自觉地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本学年的工作重点。

2、正确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难以适应环境、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生活上的挫折、择业的难题等等,是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心绪抑郁,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这些恐惧、焦虑、烦躁随时有可能打破同学们的心理平衡。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掌握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加强自我心理调解、培育健康的心理状态。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我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活动、游戏和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学年我班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二、工作方法和措施

如何更好地以每个同学为本,尊重每个同学的发展,关心每位同学的心理健康,是我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为此,作为心里健康委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我班今年的工作

1、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素养

本人通过业余学习,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委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我将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活动,使全班同学也学习到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我将继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班级个别辅导和心理交流活动。把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热情感染给每一个同学。

2、认真组织参加院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根据院校的安排,拟订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的讲授,使活动课有针对性、时效性。

3、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

有针对性地开设如何与异往、人际关系处理、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上网、喝酒、抽烟问题等专题讲座。

4、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多媒体素材进行课外宣传

结合叙事疗法和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等同学们感兴趣以及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努力使形式多样、节奏紧凑、效果明显。

5、建议同学进行专业心理咨询

鼓励和支持、必要时组织同学们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环境好,设备齐全,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同学们进行心理咨询的选则。希望学校努力创造条件,使心理咨询活动随时随地向学生们开放,确保有困惑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

6、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同学qq群、学生个人电脑、学生寝室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多注意身边的同学,及时发现、反映和解决同学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工作的最终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使全班同学都能够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

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不抛弃,不放弃。

精选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本,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努力发挥好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注重案例研究和园本课程研究,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我园保教水平的推进器。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园本课程研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参与活动内容与方式等的讨论、设计,探索和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活动,逐步完善适合我园的课程目标及方案,积累研究资料及成果。

2、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展示课题研究情况,通过专家、同行共同研讨,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努力追求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开展案例研讨活动。叙述课题研究中的故事,表达对教育的理解、解释及一些疑问,请专家面对面点评、指导,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4、建设我园教育科研网络。将我园的课题研究方案,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及主要成果资料均进入网络,方便我园课题研究的.管理、交流和成果推广。

第6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在客观的认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而又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着他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请看下面两段实录:

一位幼儿刚走进活动室,看小朋友都在玩,便很高兴的跑到第二组,拉起边上的一张椅子想坐下,谁知“啪”的一声,连人带椅子摔倒在地上。老师生气的说:“你怎么回事?刚到活动室就有事,哪个小朋友像你这样,讨厌。”这个孩子呆呆地睁大眼睛望着老师,不知该怎么办。

一位女孩从洗手间走出来,恰好一个男孩往里跑,便撞在女孩身上,女孩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师对女孩说:“宝贝,他不是故意撞你的。”接着老师转向男孩:“快,该怎么办?”男孩:“对不起,我不小心。”此时女孩还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又对女孩说:“你的衣服真漂亮,一定是妈妈买的吧。”女孩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从以上两个实录片段中可以想到这两个幼儿接下来的情景:一个处于恐慌的状态中,而另一个则能以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造成这两种迥然相异情绪的原因是教师对幼儿所持的态度不同。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种安全的,使孩子感到轻松、和谐的氛围。要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二、为幼儿创造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心理疏导”环境

这种环境应当是为幼儿特殊安排,经过

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对于产生了敌对情绪或侵犯的幼儿,光靠说理或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疏导”策略。

1.音乐角

在这个活动角幼儿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任意跳舞或大声歌唱。这是一种让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发泄不快情绪,并在发泄中逐渐平静心绪的疏导方法。

2.美工角

在这个活动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挥笔作画或进行其它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是幼儿宣泄被压抑的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当孩子们尽情挥洒时,他们会被眼前五彩缤纷的色彩变化所吸引,并会在随心所欲的“创作”中体验到愉悦感。这是依靠转移注意而达到疏导的目的。

3、愤怒角

幼儿在这个活动角可以戴上手套任意打击沙袋,也可以在体操垫上任意翻滚。这是依靠消耗体力而达到疏导目的的。

三、家园合作,共同对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方展

当幼儿宣泄了愤怒的情绪之后,他们的心境也许会得到一时的平静,但要真正克服他们的敌对情绪和侵犯,还需要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如及时检查自己对该幼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并同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一起帮助幼儿从情绪困境中解脱出来。在一段时间里,我班一个男孩经常光顾“愤怒角”,经了解,他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因此十分气愤。此时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焦虑心理,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园合作,双管齐下,这个孩子又变得活泼可爱了。

第7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心理健康 个案追踪 问题儿童我们在研究方面要滞后于西方,心理健康还存在着一个被了解被认识被接受被重视的过程。而幼儿心理健康在整个心理健康中更处于濒临遗忘的角落。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日趋严重,但是家长针对孩子情况也只存在于自己教育不好孩子、现在的孩子难带这一观点,而缺乏对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视。

一、产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幼儿大部分会成为家长的出气对象;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生活的节奏加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特别大城市,父母的工作压力大,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他们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是保姆,自己平时无暇顾孩子,累了一天,回家也没有精力或体力和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孩子们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的家长,重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补习班、乐器各种兴趣班频繁出现,学习压力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而且家长们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自己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爱和陪伴。有的家长信奉“棍棒下出孝子”,对孩子严厉有加,宽容不足。有的家长简单粗暴,一见问题便予以一顿斥责,或火冒三丈地责骂一通,孩子未弄清道理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使得亲子关系紧张。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孩子们的生活范围,与同龄人的交往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培养健康儿童的对策

1.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引起重视

很多家长并不愿承认孩子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他们的想法是认为孩子性格内向,不合群等,寄希望于老师,希望老师能改变孩子的性格,而决不愿意带自己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家长应该逐渐认识儿童的心理健康,利用传媒如杂志、电视、学校网站等,了解什么是儿童心理健康。孩子的有些异常行为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应知道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并且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2.要创造亲密、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家庭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居室整洁明亮,父母言行庄重得体,家庭成员亲密和谐,家庭氛围团结向上,温暖的家庭气氛,孩子的个性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就比较强;反之,压抑的、焦虑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残缺的家庭,往往给孩子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有一位心理学家说:“父母离异给子女留下的创伤仅次于死亡”。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些孩子思想变坏,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由于父母离异,缺乏管教而造成的。

3.对孩子的教育要尊重科学,讲究方法

恶语申斥或讥笑奚落,简单粗暴或打骂体罚,使孩子经常处于紧张而苦闷的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害的。父母应当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不随便刺伤他们幼小的心灵,孩子就会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地学习和生活。培养孩子应以培养愉快的情绪、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中心目标,孩子得到这个法宝,将终身受用不尽。

4.做好幼儿的心理个案追踪

第8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加强硬件建设;把握真爱引领;坚持“对症施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60 — 02

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都对在园幼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又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关注受教育个体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展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曙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关注受教育个体的健康和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一张白纸,可以画又新又美的图画。”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坚持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能做到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一、要抓好加强硬件基础建设这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时期的心理因素已具备成人的一切心理因素,只是程度和范围有所差异。幼儿的意志情绪,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及倾向的均衡发展是使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反之,如果幼儿的心理出现不稳定或反常状态,就会在幼儿的个体发展中带来潜伏阻力。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幼儿园环境建设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园内班内的孩童设施、玩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是幼儿园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育不会遗憾的投资。使幼儿拥有一个食、饮、做、卧、行、游、玩、学、思、探都十分舒适、自在、随意的空间。让幼儿在美德环境中学习、陶冶情操,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有愉快的心情去活动、成长。

镜头一:创造一个美德环境。如:花能让人赏心悦目,在幼儿没有入园前将教室布置成花的世界,让墙壁会说话。用废旧布片、海绵等缝制百朵郁金香、大太阳、摇钱树、向日葵等;门窗用即时贴、干枝、麻袋片、冰棍筷子、树皮、花布、扣子、大料等环保材料制作了内容各异的精美枫叶,将孩子们的照片镶嵌于其中,提供给他们很多美的遐想,乐于接受新环境。

镜头二: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想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顺利,取得成功,就必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4岁以前的幼儿,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直接影响很小,幼儿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幼儿园关键取决于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镜头三:建立幼儿心理档案卡。幼儿入园后,需要将幼儿心理档案卡也相继建立起来。制定父母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档案卡;同时对幼儿的出生日、性格、爱好、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优缺点、主要经历、入园时间、对上幼儿园的看法、对老师的希望等都一一登记在档案卡上。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还可在档案卡上增添“随记”“日记录”和“学期记录”等表。从记录表中,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提高的幅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要切实把握好用真爱引领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一个人对社会的作用是由他的动机、能力和体魄决定的,动机和能力都属心理范畴,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为这些孩子奠定这个基础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我觉得投入全部的爱心是关键,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心换真心”。

1.蹲下来同孩子讲道理,建立平等关系。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对幼儿园新奇的玩具兴致极高,优美的环境也令他们陶醉,但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以及将要离开他们的父母,让他们泪流满面。这时,教师要蹲下身子,将孩子搂在怀里,温和的说:“只请你给我一天的时间,如果我不能让你喜欢幼儿园,那么,明天你就可以不来了,好么?”之后,他将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并表示明天还要来。这个秘诀就是蹲下来讲话,给孩子自由和权利。

2.关注低龄幼儿的性别教育。在孩子学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应把性别告诉孩子。但当你问一些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儿时,有的孩子竟支吾不清。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不分男女,他们也不懂,于是,把男孩儿打扮成女孩,还赞美其长得漂亮,孩子还会美滋滋的笑。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的后果,这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要求以下几方面:一是男孩女孩分开入厕。二是女孩留长发、戴头饰,男女孩衣着、服饰的花色不能相混淆。三是同样是收拾玩具,我会要求女孩“细心”“仔细”,凡是需要体力的工作,就请男孩来帮助完成。四是男孩不许哭,告诉他“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五是让男孩子学会忍让,从小培养好的品格。男女孩子抢玩具,一定都各有他们的道理,可以试图让男孩子明白“你是男子汉,可以让让她!”这样让小小年纪的他逐渐学会努力克制自己。六是班里孩子多,做事情不能都同时去做,可让女孩子优先。让男孩子知道女孩是弱者,需要男孩的保护和谦让;打针男孩哭是丢人的事;遇事男孩儿不和女孩儿计较;男孩儿、女孩儿要分别随爸爸、妈妈洗浴等等。这样做,女孩不但不觉得有特权,反而会自觉地向男孩儿学习这种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3.注重培养幼儿时期的秩序意识。一个人渴望独立最强烈的时期是幼儿期,但当我对家长说起对秩序的最敏感时期也是幼儿期时,家长往往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每天都忙于弯身整理孩子弄乱的木块、毯子、玩具等等。其实,在幼儿期,秩序的种子在一些爱玩的孩子身上已经开始萌芽了。如,看动画片时,声音太吵,有的孩子反感的说:“别说了,我都听不清了”;喝水时,孩子会端着杯子对我说:“老师,他挤我,把水碰洒了”;午睡前因脱衣服缺乏条理性脱不下时,孩子会急得直哭;开运动会的看台上,孩子会说:“你都站歪了”等等。这些现象看似平常,但其中孕育着讲秩序的嫩芽,就看我们能否注意它、培植它。我注意依靠榜样的作用和耐心说服,使幼儿懂得怎样为每件东西安排位置,使他们从小养成有序生活的习惯。

4.培养幼儿的情感应首先培养奉献精神。培养幼儿的奉献精神不仅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为他人服务是对幼儿进行心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幼儿在早期没有得到机会为他人服务,以后再需要他服务时,他就会畏缩不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尤其需要鼓励他为别人服务,让他觉得他很需要。也许这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孩子帮忙可能干得更顺利,尽管我们麻烦了一些,但却培养了孩子的奉献、助人的能力。如让幼儿值日生,为伙伴摆碗、摆勺、摆鞋、扔垃圾、收拾积木柜、浇花、扫地等等。做这些事他也许会弄得一塌糊涂,但这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用的人,他会有欣喜的感觉。

三、要坚持“对症施药”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经过多年的总结实践和研究分析,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抑制性。这类幼儿遇事胆小拘谨,没有自信心和上进心,总认为“别人都不喜欢我”。二是过于表现型。此类幼儿往往是收到溺爱,极其喜欢赞许、奖励,爱表现自己,如被赞扬的人没有他,就会生气、嫉妒。三是躁动型。此类幼儿爱激动、烦躁、多动,容易伤害同伴,做事极端,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发生打架、争执现象。四是反抗型。此类幼儿往往易引起逆反心理,如拒绝游戏、不吃饭、不带物品或是眼睛望着你却一言不发。针对这几种表现,教师在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好方式。观察是挖掘孩子天赋潜力的开端。观察需要花费时间,要有责任心、目的性,要抓住所有的机会去观察孩子,观察他所做的一切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他成为独特的人,也会使教师的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2.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孩子们模仿成人,这是奠定基础的最好方法,也是做教师的重要责任。不能禁止孩子模仿,相反应该让自己值得模仿,哪怕是教师行为中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具体到每天的活动。全神贯注地做事情,就像孩子也需要全神贯注做这件事一样。当幼儿看着时,就做得比平常更慢些,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例如,用两只手端少量的东西;系鞋带时,就像那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事一样。尽量每次只做一件事,并且对所做的事全神贯注。

3.及时排泄幼儿心中的不快。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进行各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幼儿先天就拥有这股源泉,再加上教师的积极引导,就拥有了乐观向上的情感。幼儿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烦恼,如“他不和我玩了”、“这个玩具我不喜欢”、该带的东西忘带了、“爸爸、妈妈吵架了”等等。在成人看来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的心中却是相当发愁的事,若不及时排解,长期积压,幼儿是不会活泼开朗、正常生活的。如果教师能及时排解幼儿心中的不快。这也是赢得幼儿信任的极好方式。

4.注重微笑与赞美的魅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贴近幼儿的内心世界,无论你是面对全体幼儿还是只与幼儿个别交往都要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和关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起一种平等真诚的交往,力求与孩子们呢心灵交融、共鸣,这样才能有利于使幼儿树立一种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共同发展的信心和信念。

5.巧妙加强幼儿间的交往。交往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幼儿能否顺利地与同伴交往、和睦友好地与伙伴相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交往中融合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随意性和实践性。交往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绝好机会,也是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综合素质的效果展现。教师不仅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还要注意不能过多干涉交往。

第9篇:幼儿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健康问题;教学措施;改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龄前幼儿的健康领域发展目标作出具体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时隔几年之后,幼儿的现状如何呢?笔者发现,当前幼儿的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问题呈现

1.锻炼时间主要在园内

不少家长告诉笔者,孩子放学后回到家已接近晚饭时间,晚饭后看会儿电视,孩子玩会儿玩具就该睡觉了。因此,玩玩具、看电视就成为不少孩子的“运动”方式,幼儿的锻炼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在院内的户外活动则几乎成了孩子唯一的运动。

另外,由于私家车普及,幼儿基本由家长车接车送,平时很少锻炼,加上家长舍不得孩子大汗淋漓,怕累着晒着,因此,幼儿的运动量普遍不足。

2.睡眠时间普遍不足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充足的睡眠。科学表明,三四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保证11~12小时的睡眠,并有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而在调查了解中,笔者发现睡眠是影响幼儿健康的最大问题。

城里的幼儿每日晚饭结束通常已过八点,饭后稍微玩会儿玩具,看会儿电视,等洗漱收拾结束到睡觉已是晚上十点之后。第二天家长上班早,幼儿也早早便被叫醒。这样算起来,幼儿的睡眠只有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3.电视迷、网络迷现象严重

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视力水平,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如今电视或电脑早已渗入幼儿的生活,成了幼儿“最好的伙伴”。

有家长告诉笔者,自己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看电视,每天回到家,大概会看半小时左右的动画片,晚饭后也会看一些电视节目或儿童节目,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少要两小时。而孩子连续看电视、玩电脑20分钟以上,就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4.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心理健康也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多数家庭中四二一的家庭模式让这些独苗们变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在生活和与人相处中,他们自私、霸道,不懂得分享,以自我为中心。

笔者所在班里甚至有家长表示,家长全心为孩子付出,孩子却一点儿不懂得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笔者认为,如果不及时调整幼儿自私、霸道的心理态势,将会导致严重的后续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消除各种心理健康隐患。

二、解决措施

针对我院幼儿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解决的方法。

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园内体育锻炼活动

(1)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游戏

我院毗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体育公园,幼儿园所在地又是著名的奥运冠军之乡,这为幼儿创设了富有底蕴的运动环境。借着这一背景,我们精心改编了一批质朴、活泼的传统游戏,如,跳格子、丢沙包、踢毽子等,确保幼儿有足够的运动兴趣。

(2)树立男教师的“运动榜样”作用

我院三名专职男性体育教师主要负责全院户外活动的组织和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是我院的优势所在。相对于女教师而言,男教师有更好的体能和耐力,在户外活动中有更敏锐的观察力,也有更系统、更科学的运动技能技巧。结合这一特点,我院设计了“我是特种兵”“西游记”等主题性户外区域活动。通过幼儿熟悉的故事,有目的地设置四到五个半自主的运动区,在男教师“运动榜样”的带领下不断激发幼儿喜欢锻炼、会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针对不同年龄设计不同的运动项目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能力水平不尽相同,需要配合不同的活动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我院划分层级教学活动,在小班年段开展体育集中教学活动,将基本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和运动安全知识用集中体育活动的形式教授给小班的幼儿。大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变化,有更多的精力参与跑、跳、攀爬活动。因此,我院在中大班开展晨间“户外运动性主题区域活动”,增加中大班幼儿的活动时间和内容。

2.家院配合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开展一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家园共同努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1)开展“幼儿健步走”活动

我院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选取“健步走”项目作为将活动融入日常教学的措施之一。

我院每周开展一次“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亲子活动:大班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自行设计较长路线的“健步走”,中班幼儿和家长围绕幼儿园走一小圈,小班幼儿则量力而行,和家长在幼儿园内活动。

(2)动员家长配合工作

幼儿的睡眠时间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因此,需要家长的积极努力。笔者曾召开“为了幼儿健康,确保充足睡眠”的主题家长会,会上播放幼儿因缺乏睡眠以致患病、身体虚弱的视频。并通过大量数据、案例分析晚睡的后果,同时将长时间缺乏充足睡眠的孩子和确保充足睡眠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进行对比,让家长明白充足睡眠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让家长自发、自动地监管幼儿的睡眠,保证幼儿健康。

3.体育锻炼辅以饮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健康快乐的幼儿

(1)健康饮食的配合

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和健康的饮食息息相关。好的饮食习惯、科学营养的饮食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幼儿。

我院提前一周制作科学的食谱,确保幼儿成长必须的营养。除此之外,我院还结合季节不同,对饮食安排作出调整。如春季幼儿生长迅速,我院在饮食中加入充足的牛奶、骨头汤、豆制品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钙质;冬季幼儿活动量相对减少,我院在饮食中安排杂粮、粗粮,防止幼儿便秘。

(2)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