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 优化 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在教育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优化正是当前教学形式所需要的。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自2000年教育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信息技术课程就开始进入小学课堂。然而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解决。首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理解存在偏差。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课程中培养的信息素养被主要理解为计算机与网络的信息应用能力。同时,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局限于计算机操作技术,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知也仅仅在计算机方面。其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要求不相符,仅仅在演练与技术掌握方面的训练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素养与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而新型教学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区和困惑。大多数教师都对新型教学方法投入了很多关注,期刊论文的发表内容也很多。但教学性论文居多,侧重于教学经验总结与课例评析,深入到教学理念层面的较少,教学理论方向的发展明显滞后。而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很多时候被局限于计算机操作技术的训练。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优化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考虑小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增强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之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具有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为能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需要应用系统方法,将培养信息素养与学习兴趣作为目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支持,完成课程优化。
(一)基本理论与思想
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需要构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支持。构建主义的教学中心是学生,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帮助支持者,通过对话、合作、情境等学习环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精神。而新信息技术教学是构建主义所需环境的最好的场所。同时人本主义也是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持。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能力发展的个性化,要求学生发挥内在动力,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对象是小学生,根据心理与发育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环境创设,能够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完成学生信息环境下的伦理观念、道德与意识的正确引导。
(二)设计教学目标
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的,避开了传统教学目标中偏重知识传统的误区,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的三维目标,分别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通过多角度教学目标的设定,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确定人性化的教学主体特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Photoshop的对象选择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套索工具”“复制/粘贴”“水平翻转”“自由变换”等多种工具的使用。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与意义,而能力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利用工具完成自己想要的构图,具备美化图像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定,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新课程标准的支持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任务驱动法是最重要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以构建主义为核心理论的,与探究教学模式的要求相类似,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任务驱动法的核心任务相同,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最为常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不是简单的实例演示与案例分析,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实际意义的契合程度进行筛选,还需要能够满足任务分割与配合的要求,同时还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才能实现信息素养培育的目标。因此,在Photoshop的对象选择教学中需要将主体教育作为基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选择以目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能力发挥的教学方法为主。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信息化设备背景下学生应当具备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责任感。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当前良好的教育形势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把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迎接信息化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挑战。
【参考文献】
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荣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前后,我国提出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2006年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如英国等将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如何看待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差别呢?
李艺: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与国际上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大致相似,经历了从工具论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两大阶段,这在历史上是成功的。而在今天,源自计算机学科的“计算思维”概念,不仅对计算机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逐步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并开始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启发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变革。这对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包括课程专家或一线教师,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构建更加有内涵、有深度的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如围绕课程内容,一直在追问技术背后之技术思想和技术文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缺少灵魂概念的指引,这些探索的价值终归有限。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计算思维”概念的横空出世,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从工具课程走向文化课程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将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指针已经没有争议。若说到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首先,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无法直接比较。这样说可能比较好理解:可以将计算思维视为课程思维或学科思维(有论述称其也适用“课程思想”概念,两者既相关又有不同);其次,学科思维包含在课程目标之中,或者说,课程思维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组成成分。在我看来,课程目标可以在“学科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及“双基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个层面上进行分解。
王荣良:在传统的科学思维中,无论是以数学为代表的理论思维还是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实验思维,都是以产生结论为目的的思维方式,但它们产生结论的方式是不同的。而以计算科学为代表的计算思维,是一种通过机械计算来实现的思维方式,与理论思维和实验思维一起形成了新的科学思维体系。计算思维的提出是以计算学科或计算机科学的日趋成熟与系统化为背景的。因此,计算思维有计算机学科的支撑,其内涵是收敛的,是归一到计算机科学理论的。
信息素养最初是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概念,被引入基础教育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以软件操作工具学习为目标所存在的困惑,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相比较计算思维,目前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信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既不属于图书情报学专业,也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
作为课程目标,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区别不是简单地体现在素养培养和思维教育上。比较信息素养对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计算思维对应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两者有明显的差别:第一,前者人是课程的中心,后者计算是课程的中心;第二,前者关心计算机如何使用,后者关心计算机怎样工作;第三,前者要求信息技术支持人类活动,后者要求人们通过计算理解自然并支持人类活动。若将课程核心目标由信息素养改为计算思维,课程内容将会从“人怎样处理信息”转变为“计算机如何进行数据计算”,当然,这里的计算不是简单的算术运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在实施中存在哪些方面的显著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
李艺:当前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最终是课程建设的问题。在课程发展的意义上现在无法深谈,但可以谈几个形式层面的问题。
课程所依托的经济条件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在全国范围内,小学的开课率较低,而初中开课率尚可,高中开课率最高。究其原因,十多年前较为困扰的经济条件已经不是主要制约因素,当前缺少的是国家政策和态度。可以想见,若国家政策态度正向且鲜明,普及率会很快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起点水平问题。2003年高中课标已经是个非零起点的选择了,尽管为了扩大适应性,采取了“基础+选修”的模式,但其非零起点特征已清楚显现。时至今日,若将小学、初中、高中一并考虑的话,应该说更加清晰的非零起点架构更符合大势意义上的事实。
螺旋上升的认识。螺旋上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经常出现的知识体系组织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经验中,也有仿照这种方法来设计课程或编写教材的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使用,要重新认识,要区别对待。例如,要杜绝关于工具的“螺旋上升”,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是如此。据面向一线教师的调查,基于工具的螺旋上升会让学生感到厌烦。那么,“螺旋上升”这种颇有历史成就的发展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就找不到存身之地吗?当然不是,信息技术内容建设同样注重思想性,或者说,注重技术思想、科学思想与方法的深刻性,而在当前,这种深刻性是可以借助其学科思维即计算思维来说明的。沿着这条路径,去理解“螺旋上升”,才是合理的。
王荣良:近年来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显而易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信息技术发展过快,或者归结为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评价体系所导致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而更应该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自身寻找原因。
第一,信息技术课程对应的学科缺失是重要原因。事实上,一个学科能进入中小学校的课程科目,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基础以外,还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现代知识观的哲学基础,即具备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三大特征;二是心理学基础,科目体系的安排和目标确定应该与学生心智发展的内部条件保持一致。早期计算机学科进入中小学,成为计算机课程,更多的是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所促使,其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并不扎实。当计算机课程转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后,原有的计算机学科对应关系消失了,新的对应关系并没有建立,可能对应的信息科学本身是一个学科群,难以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核心的、稳定的、排他的学科教学内容。
第二,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不明确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实用主义发展是互为因果的。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无论是语文或数学,相当部分的内容就是学习“人是如何处理具体的信息”,并不需要信息技术课来完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抽象的信息处理又是不合适的,那么,除了一般的信息处理步骤以外,信息技术课程最终关注的只能是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这必然陷入了简单实用主义。为了适用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课程自然会努力追求新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以此来巩固课程的地位。同时,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进程也深刻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教育技术倡导人们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学生学习,会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学习使用先进技术非常重要,也强化了实用主义。这种求“新”和求“广”从而不断求“变”的课程内容,看似热闹,但本质正是由于课程缺乏核心价值而表现出的不自信。
第三,课程实施中的自恋式求“变”倾向。由于上述第一点和第二点,导致人们普遍认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求“新”、求“广”从而求“变”是一种新常态。课程设计和实施者往往依据社会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自信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正,这些修正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云计算、物联网,一旦社会上出现信息技术新概念,就有可能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事实上,这种为求“变”而自恋式变化课程内容,看似行为积极,其实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正在发生变革,那么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如何看待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变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可能有哪些路径?
李艺:课程发展方向问题,本质上是课程目标的重新确认问题,课程价值的重新确认问题。而课程目标和价值的重新确认,必然和课程的“学科思维”的认识有关,这必定是“计算思维”。
无论是源发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计算思维”,还是终被推广至整个社会领域的“计算思维”,都必然携带着这个或所有上游学科的智慧品质。就是说,只有了解、研究、归纳上游学科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建设基础教育课程。具体地讲,如对于高中生来说,交流与合作,并不仅仅是用网络交流和开展合作这么简单。其作为网络时代的行动者,进入网络参与基于网络的活动,这个网络是技术网,还是人类网;其行为、思考、习惯、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是如何受网络影响的,又是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这些都是课程应该回答的问题。
王荣良: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已经影响了国内大学本科的计算机教育。现在,已有相当多的大学开设计算思维课程或在原有课程中增加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美国、英国等改革原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目标的新课程,也同样影响国内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第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应该仅停留在学习内容的变化上,而应该转变其课程的教育理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人靠拢,操作界面越来越友好,使用门槛越来越低,基于操作技能教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少。因此,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转向思维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方向。我一直倡导在中小学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算法思维、工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三种思维。
第二,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专业化发展,这就要摈弃简单地以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学习目标的操作技能学习,倡导用信息技术思想解决问题。计算思维教育应该是很好的实施途径,因为计算思维教育不是简单回到过去的计算机课程,而是要对计算作本质的理解。所以,计算思维的概念必须用计算学科来阐述,这是课程专业化的必然。
第三,计算思维的引入面临思维教育实施挑战。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涉及两个方面:思维教育的一般方法研究和计算思维教育的实施。基于计算学科的方法论研究,我提出的将计算思维以数学方法和工程方法进行具体化,可以成为实施计算思维教育的具体途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许多一线教师特别推崇创客教育,将编程与传感器等结合后开设新型课程,其教育价值以及发展前景如何?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借鉴国外哪些新的理念?
李艺:关于创客,我们只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待它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有实效、有长效。一个社会,倡导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没有问题的,创新教育及创新理念,也是我们国家在上一个历史阶段所忽视的,但这绝不等于可以将其和某些时髦事件的鼓吹作类比。对基础教育而言,真正应该推崇的创造发明是爱迪生式的创造和发明,而爱迪生式的创造和发明恰是站在积淀与攀登之上的。对于教育而言,绝不能迎合大众趣味让孩子们去走机会主义的捷径,而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内涵及品质的提升。
当前创客运动所依赖的或所寄存的实质:一种是工业制造的形式;另一种是因软硬件条件恰逢时机的一种可能。虽然貌似有光环,对孩子们有“令人吃惊”的效果,但“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也未必等于教育的本真。就如3D打印,孩子们很感兴趣,而那无非是一种新事物(其实并不新,是因市场煽动,导致销量大增及其价格下降而已,如当年的“多媒体计算机”,就是个噱头)。实质上,这无非是一种较新出现的一种“制造”方式,意义上并无其他。因此在我看来,创造是有必要的,创新理念与创新精神是需要培养的。在创新试验中不仅要使参与其中的孩子感到有趣、新奇、刺激,更要让其因“创造”而带来的创造精神的发展。
王荣良:从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变革实践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寻求学习载体和探索学习价值。例如,在Scratch语言教学中,将编程与传感器相结合,既涉及了软硬件结合的学习载体,也实现了创新教育价值的目标。这些探索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信息素养不能涵盖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一种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创客教育、媒介素养、STEM教育等新观点的产生,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但也需要从基础教育课程的整体架构来设计与规范。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计算机教育遭遇瓶颈时,组织专家就计算机能否成为一门学科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定义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概念,建立了以CC1991为基础的ACM计算机课程体系结构。类似地,信息技术课程能否成为一门课程,也有必要从学科的角度进行存在性证明,应该科学地确立其核心概念和教育价值,而不能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随意地修改课程内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如果要研制国家课程标准,应如何看待影响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如何看待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性与地方、学校、教师的课程个性化发展的矛盾?
李艺:建立在我国当前文化背景下,影响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是政府意志,而政府意志又是由某些直接相关官员代表的;其次是在课程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中产生的一些对课程标准的研制有话语机会的人群,这些人的观点和认识水平,必然会在课程标准中显现出来;再次是教材编写者,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媒介,起着将课程理念落实到中小学的桥梁作用,是所有课程实施者的行动依托;最终才是其他专家、教研员及广大一线教师,这些人身在课程之中,对课程最了解,他们的观点和认识,也会影响到课程建设。
在我国,一门课程能否进入国家课程序列,是所有学校如何理解课程和选择对待课程态度的一个重要的标识。从我的角度看,信息技术课程之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都应该进入到国家课程序列,是负责任的选择。而考虑到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考虑到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都是相对较新的事物,因物理条件、认识水平及文化习惯的影响,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对“全国”的适应性上,与其他课程相比较,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使命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的新理念。
二、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当前的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考虑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差距与不平衡性,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差距。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快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的配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
四、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构想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出我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但是相互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之间是可以交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将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应试模式教育体制已经深入各个学校的教学中。但是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被作为参考,有很多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停留在机械性的教学模式中,只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并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多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里师资力量比较缺乏,缺少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很多非专业的教师很难跟上发展的步伐。
如今,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越来越重视,在城市和农村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已经基本普及,信息时代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使得其越来越规范化。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但是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要培养,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信息技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对新信息的吸收能力。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经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很多地方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小学生已经普遍接触到信息技术,甚至开展的课程会跟不上学生的发展;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学校不能提供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这样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缺少必备的传授设备。这样就增加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二、课程设计中的技术取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中的技术取向
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依靠理论来实践.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性人才转变成素质型的人才。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来创造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检索手段,学会对复杂信息加工,这样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是一种技术能力。
关键词:基础性; 应用性; 整合性; 趣味性
【正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成《纲要》规定的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牢固地立足于平时课堂教学,任课老师必须要了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特性,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并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
简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性包含四个方面: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
一、课程特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1、基础性
主要是着眼于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和读、写、算等基本能力一样,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当今任何其他一门学科都未曾有过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小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对其长远发展起作用,而不至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很快过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面临的突出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遍性和可迁移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2、整合性
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美学、文学、外语、数学、物理、电子学等等。
3、应用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应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他们要接受的是真正的生活对他们的考试,是身处信息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学的是如何对大干世界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对策探讨
1、基础性对策
首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突出"基础性"原则。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工作,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选学习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能够利用的,或能迁移到其他领域中去的知识或技能。
2、应用性对策
生活处处有信息,而学生的"信息知识"不全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信息技能"也不都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生活中的各个主题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积累知识,掌握技能。
3、整合性对策
首先,在教师的"教"中,要注意把其他学科内容尽可能地融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使小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占很大比重。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时,要有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再次,在学习方式方面,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由学生来进行选择,"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兴趣学"。教师的任务从主要是讲解和讲授,转化到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学习方式也从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转化到主要是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4、趣味性对策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的兴趣往往与肯定的情绪体验相联系。而小学生又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动、好问、好奇,习惯于游戏,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爱听动人的故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如果孩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参与意识,这就成为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动力。能开发出这种动力,是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任务。
例如保存网上资料的模块综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要求有图、有文、有艺术字、有分栏等,其内容和版图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每个模块的综合学习阶段。在最终学习结束时,要求学生结合语文、数学甚至体育科目的相关内容,当然也可以是其它领域的内容,制作一张电子版报。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不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课堂内容,也使他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运用到其他领域,获得了更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富有成效,就要熟悉课程的基本特性,不夸大偏颇某一方面,即把四大特性看成一个有机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课程目标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经历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阶段与计算机工具阶段。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始,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但是字里行间容易让人把信息素养看为主要是信息情感和态度问题。200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实验中,组织人员编制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属于高中《技术》领域)。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构成的综合素养。”完成了课程目标是信息素养的确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从此,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一直定位为培养和提升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信息技术与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的人文修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中小学生综合性信息素养。广大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已经认可了这个总目标。
但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遵循的指导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还由于目标的描述尽管全面但不可能非常详细精确,所以十年来目标问题仍然是课程研究与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全国性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现在还没有制定和颁布,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相当混乱,笔者认为即使颁布,各个地区也需要自己根据当地情况具体化执行。而首要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究竟是什么?江苏省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以后,制定了自己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进行了各个学段的细分,其特点是提出要“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突出了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反映了该省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水平、需要。
研究者对于信息素养目标的讨论也在深入,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有的提出应该关注信息科学的素养,都希望以其为课程的目标。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其目标任务,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只是在强调信息素养的维度和程度上偏重不同,如果我们认识到信息素养本身的发展和层次性,所有概念还是可以统一在信息素养的范畴内。笔者认为当前重要的是厘清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对于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不同的基本要求,以及对于不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的不同层次要求,这样有利于我们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的发展
各种教材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发展。在计算机课程阶段,无论其目标是计算机文化还是计算机作为工具应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计算机而组织的,除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外,主要的是计算机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因此产生了部分教材变成了某些应用系统的使用说明书的现象。2000年的指导纲要虽然名称上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也有了信息素养,但是不可避免地沿袭着过去的影响,小学内容的6个模块中有4个模块是计算机内容;初中内容的7个模块中有5个模块是计算机的内容;高中内容8个模块中有7个模块是计算机内容;而且名称都是“用计算机… …”。2002年的课程标准则比较根本地完成了从计算机课程内容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转变。例如,规定为必学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组成;内容按照信息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行组织;而其中,信息获取的内容标准是:①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其例为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②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③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网上信息。④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明确了以信息活动为中心的内容体系。而且,第一次把人工智能列入了中学课程选修模块中,无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先进性和基础性相结合的学习目标。
由于2000年指导纲要的简略和过于空泛,教材的编写与审查工作依据编写与审查人员的经验性成分相当突出,高中教材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十几套,它们是从送审的上百套教材中评选出来的;通过审查的教材有的比较突出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的仍然以突出计算机作为技术工具的内容体系编写。而2003年的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审查则有了明确的依据,审查通过的5套教材内容体系上符合要求,而内容组织安排上各具特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基本上由各个省市进行审查,因为依据的主要文件仍然是2000年的指导纲要,所以现在各个地区的教材品种很多,内容差异相当大。根据高中课程内容建设的经验,目前义务教育课程内容需要比较明确的、围绕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的体系建设。江苏省进行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范例,他们的指导纲要把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选修的拓展内容包括主题活动、程序设计和机器人3个模块,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进行选择,内容围绕信息素养的发展而形成体系,以与高中标准相衔接。
课程的地位问题
从信息技术课程设立以来,关于它的地位问题就一直在讨论之中。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现在语文等学科中已经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学生从小就接触信息技术,所以不必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了;另一方面,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科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大学科)。
首先,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取消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现在是不可能取消的,一方面它承担着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系统地提高与归纳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并上升到理性应用的程度,同时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时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需求又非常大,不是所有学生都可能在学校外接触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义务性要求我们必须在学校提供未来劳动者所必需的信息技术课程。值得思考的是,信息技术课程所要培养的信息能力的核心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类学科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追求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可实现、可操作的算法思维与创新精神。而这些是不能由其他学科替代的。
同时,理性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目前只能是小学科,不过这个小学科大有作为。纵观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其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据的课时都比较少,各个学段均不到100课时,平均每周1~2课时左右。为什么课时少呢?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是新课程,要在原来的课时计划中再挤出时间已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这些隐性的信息技术活动实现。而信息技术教师就是要在课程内努力上好课,为学生打好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和支持其他学科的教师做好其他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工作,这样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价值,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也有利于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也能在这些活动中体现出来。
教师队伍的成长
也许,最大的课程建设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发展,由不到10万教师,10年内发展到百万人的庞大队伍,而且,面临的挑战包括课程的名称、目标、内容体系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各个方面,还包括学校信息化过程中的方案论证、系统环境的检查验收、校本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值得高兴的是,他们不仅比较好地完成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并且在各个学校的信息化过程中,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素养 途径
信息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立足信息技术课堂
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生掌握信息工具和获得信息技术知识最主要、最简单的途径。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原《计算机》课程演变而来,因此,在观念上要认清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培养信息素养;从主要内容来看,计算机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核心技术及基本操作,而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科学知识、信息技术、信息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有机整合等;从教学方法来看,计算机课程主要是讲练相结合,而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及自主性学习,显而易见,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并且是学习的工具之一,强调的是使学生具备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得到发展。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信息技术老师应通过信息技术课上对因特网的介绍,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网上冲浪,在浩瀚的网海中,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分析信息。
当然,我们的信息技术老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的知识时更要注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巧设情境,让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例如,在教word时,我有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或者让他们制作自己的简介,或者根据当时的时政大事(如2008奥运)让他们在确定主题的情况下制作电子报刊;在教photoshop时,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案例,我鼓励我的学生大胆的尝试用photoshop处理照片,将自己变成美女帅哥,或描绘自己的白雪公主与黑马王子,“十六岁的花季”为何不允许他们憧憬……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
二、贯穿各个学科领域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计算机能够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整合,在其它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里,信息技术课强调的不再是计算机知识点本身,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对知识的整合创造能力。例如,键盘练习与英语学习相结合;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用word进行作文、板报、校刊的编辑;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当然我们更希望出现这样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匀加速运动时有一个经典实验,有几个学生就将这个实验搬上了课堂,在课上用计算机将数据作了处理,数行结合,一目了然,此时,我惊讶,我欣慰,我们的学生总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邂逅意外;还有学生用几何画板工具画出了正弦函数的图像,加深了对三角函数的理解;还有学生通过上网学习了很多英语的语法知识,众所周知,高中英语的语法在教材中体现得很少,或者说不系统,而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渴望促使他们上网主动地进行查询语法常识。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甚至在不同学科活动中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整合综合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课程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其中,研究性学习为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对原有的学科教学,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整合,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它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信息技术的层次性和实践性,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便于循序渐进地、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信息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顾小洁.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75-01
1.引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心。然而,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却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硬件基础设施落后、实践与理论脱钩等现象普遍存在。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推进素质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2.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必须有相应的硬件基础设施作为保证。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技能与实践的教学,这就要求学校要有比较完善的教学硬件与软件。一些学校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硬件配置水平较低,技术更新严重滞后,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2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目前,大多中小学教育仍然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在一些中小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也得不到学校领导与老师的理解与认可,导致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无法安心工作。此外,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信息技术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
2.3教学方法不尽科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一门基础教育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更应当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的掌握与应用,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给予多种原因,部分教师只是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学效果比较差。
3.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只有良好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行动。只有人们都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才能更好地开展。在数字化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学好信息技术,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立足。所以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而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融合于其他学科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2积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能,积极开展培训
中小学除了积极引进高素质与高学历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还应该对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与组织学习,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倡导参与式、建构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为目的。
3.3整合学科,多方面发展,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极强,涉及范围极广的一门学科。把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科自身的高度,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的学科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4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机房设施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部分,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体心理。而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是计算机,计算机硬件设施是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物质基础,缺少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进行教学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的事情。学校相关领导要加大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和发展。
3.5改变教学模式,灵活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实践性要求很强。同时,上机实习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微机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计算机教学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灵活教学,采用如任务驱动教学等模式的教学方式,自觉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3.6因材施教
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正确地引导学生,注意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多进行鼓励式教学。针对原有能力不同的问题,建议使用调查研究,课外小组活动练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4.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信息技术教学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真正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化教育。
参考文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通过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我认为整合其它学科知识,来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当前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在这里我谈谈我在此方面的尝试。??
“用计算机来学习,而不单纯学习计算机。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及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工具”是我进行尝试的理念。 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学生把计算机当作一个工具来使用,用计算机来学习。本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将其他学科的一些内容整合进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讲信息技术,而且涉及多学科知识,将各类学习看作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组织教学时,把这些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促进和实现多学科之间的的真正联合。
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 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 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⑤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 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
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1、综合并重的教学目的。 人是一个整体,其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因此,作为影响人发展外部因素之一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且,它不是由简单的个体相加来影响学生,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发挥着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学生获取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需要。这种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此同时,这还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一个有意义的思想、意志锻炼过程。另外,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与社会的道德思想发生联系,相关的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任务驱动,以具体任务驱动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涉及广泛,知识不仅限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单一性的任务或若干简单任务的叠加难以担当重任。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的联系进行横向综合,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任务也必须是具有一定综合性的任务,最理想的任务是从生活、学习的需要衍生出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例:我们设计了《课本里面问题多》。提出任务要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能够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提高解决问题和学习信息知识的自觉性。因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通过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学习了网络知识,学习了课本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