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设计美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

第1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全重点围绕艺术设计造型这一出发点,致力于提升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审美价值观和艺术创造力,书中全面介绍了造型的基础知识构成和美学认知的原则和方法。该书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思路进行讲解,为当前艺术设计教学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示范,在全书所有的章节中均有理论知识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启发读者思考和观察,培养在生活中寻找艺术设计造型的案例,感知美学艺术特色的特点。在美学视角下的排版编辑、配色等方面的内容深化,有力地佐证了造型设计离不开美学的专业性分析和判断。同时,该书意在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美学造型观,借助全书中大量实例和范本,营造了一种美学氛围下的艺术设计造型理念,真正理解造型的美学价值,领会艺术设计理念,全书也是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与美学思维相互融合的佳作之一,从真正意义上打开了艺术设计美学理念的学术大门,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领会造型艺术美的空间及平台。

在我国古代早有“意象造型”一说,指的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融入其自身的生命力、彰显其美学特性,在创作初期对审美的思想进行美化,从而寄情于物,将心中所想、思中所念的美学艺术和精神特质体现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使之与客观事物介于“似与不似之间”。

美学是设计的灵魂,是指在任何的设计理念中都必须经过美学思维的过滤,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过程还是销售策略,都要围绕人们的美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实施。美学视角下的艺术设计造型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艺术造型通过美学的设计理念进行搭配和构造,可以实现既具有视觉美感又风格迥异的艺术形态,无论是产品的设计造型还是建筑等实体项目的构建,借助美学的组织形态和设计理念,可以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更好地贯穿美学思想,实现人们对美学追求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设计的美学观念中要求造型在构思和设计的过程中讲求形态和材料的统一,观念和风格的统一,是真正将工程技术和美学艺术融为一体的新形式。实际上,任何的产品造型都不能只单纯地考量内在的质量,还需要注重产品的外在美感。实际上美学既是质量均衡的标尺,也是造型合理的客观要求。任何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都必须综合考虑美学因素,在设计和包装的过程中,合理地包装美学的内涵价值,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丰富产品的形态和品牌。

第2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共生美学

自动画诞生以来,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动画角色,它们热情、有爱、聪明、勇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成功的角色,笔者认为除了要具有吸引人的角色外形,还要有深厚的内涵、一定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观众能为他们的一举一动而动情。如何做到以上两点?共生美学能为角色创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共生美学是指为了共同的利益运用美的理念和形式组合到一起,进而产生具有美感的新事物。动画角色是动画艺术创造的演员,它包含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既然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而审美意识是以审美愉悦为目的的,那么通过共生美学引导人们以美的思维方式创作美的动画角色就成为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共生美学创新客体存在的形式

共生美学虽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但共生美学的运用很早以前就已存在。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为人头、狮身、鹫翅合体,象征权力和武力;服装设计师从昆虫、花卉、鸟类等形方面汲取设计灵感,设计的常见的喇叭裙、蝙蝠衫等都是运用共生美学的典型案例。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当代艺术家的创新提供可能。数字艺术家李小镜运用数码摄影技术不断放大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兽性”,用计算机技术拼贴了一些半人半兽的人物。李小镜在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奇的同时,也在传递出自己对艺术、生活的思考。共生美学和艺术息息相关,它在幻想性、科学性以及对美的追求方面,决定了动画设计者对角色设计创造的渴望和热情,这源于人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当人们对某一体验有了感触,并想与其他人分享时,那就是艺术创作的开始之时。对艺术的理解越深入,得到的感悟也就越丰富,共生美学思想正是推动动画角色设计发展的动力。

二、共生美学创新性认识——动画角色特征

运用共生美学的目的在于设计具有独特行为、语言、鲜明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基于对共生美学的理解,将共生美学思想下优秀动画角色设计具备的特征概述如下:其一,本体与外在的共生。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设计师根据自己的感情、审美经验赋予作品相应的形式。其二,历史与现在的共生。历史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任何一种新的艺术的产生都要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动画角色设计也不例外,没有历史的积淀是不行的。其三,科学与艺术的共生。艺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不可分割的。动画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其四,传统与创新的共生。传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继承和发扬传统观念是创新的奠基石。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动画艺术永恒的研究方向。其五,人类与自然的共生。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阅历,艺术又有千差万别的表现。艺术的存在依赖于物质(自然),而物质(自然)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其六,不同文化的共生。不论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地区、民族,都不断对艺术进行革新、创造,力求处于不败之地,能够独树一帜。由于各国频繁的商业往来,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国动画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共生美学下动画角色形象内涵

一个成熟的角色不仅要有视觉效果,角色内涵设计同样十分重要。动画角色形象运用共生美学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是艺术家主观创造的产物。如,机器猫、机器人瓦力等动画形象,都属于共生美学形象,而这些形象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其行为具有人格性。在设计一个角色之前,设计师首先拿到角色的文字描述,通过了解剧情,确认动画的风格,进而确定动画角色是人物还是动物,是写实还是夸张……之后,设计师根据导演的要求和自身的文化底蕴,对角色进行设计、修改、再设计,直到满意为止。角色的内涵包括角色的性格、日常行为、语言以和习惯动作等,通过塑造角色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征,可以达到与观者的心灵共鸣。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师大都出自美术院校,美术功底深厚,但通过设计挖掘人物心理是美术设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动画角色往往披着一件华丽的外衣,内容表述与时代不符、与民族文化不符,这就是角色内涵不足所致。共生美学蕴含的互惠理念不仅可以促进动画角色设计,也能丰富角色文化内涵,强化角色特征。共生美学与角色设计渊源甚深。角色设计体现了文化的积淀,角色设计艺术是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在多层次上的矛盾对立与统一。动画角色设计只有和共生美学相融合,才能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贤浩.动画角色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湖北社会科学,2009(2).

第3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服装美学 “教与学” 教学方式分析 发展的眼光

“服装美学”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隶属实用美学。目前,在高职服装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表演)的教学中,“服装美学”是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不仅为专业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专业设计审美理念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服装美学”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来进行授课,按学期18周教学周数,每周授课2课时,需要36课时。所以在授课时,针对每一个内容应融入新的时代审美思想、新的社会风尚。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装美学”的“教与学”

1.“教”――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针对“服装美学”的课程特点,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美学知识,又要有过硬的服装专业知识,它常带有明显的“双重性”。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学,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完全的定义,但有三个得票最多的答案:(1)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2)美学是艺术哲学;(3)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古往今来,不论是东方的美学思想还是西方的美学理论,虽然空间不一致,但双方都同步而且自始至终在螺旋式的向前发展。西方美学从柏拉图的一声猛喝:什么是美?喝醒了人们自以为明白的糊涂。到了近代社会,思想的传播,出现了东西方贯通的局面,“西学东渐、经世致用”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始,成衣的生产与加工成为了服装制作的主流,制衣行业的飞速发展,迫使人们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认识服装,所以,一种崭新的研究服装美感及其规律的学科――“服装美学”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诞生,主要是针对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穿着环境、服装整理等所体现出的美学问题的思考认识与应用研究。

其次,任课教师又要有过硬的服装专业知识。所谓服装专业知识就是对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服装设计基本原理、服装结构制图及工艺制作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结合哲学、美学来理解每个时代的服装审美理念和审美现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利用形式美法则和姊妹艺术结合的美学思想来指导专业设计创作;服装结构制图和工艺制作有助于解构每个时代的服装构成形式及工艺特点。特别是在今天,现代服装产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设计理念的更新、高科技面料的问世、电脑化的设计制版、推板排料系统、高档快速的加工设备、瞬时万变的服装市场等等,服装的演变和流行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时尚元素,要想完成“服装美学”的教学任务,任课老师必须对美学知识和服装专业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把握。

2.“学”――对高职服装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因材施教”

在讲授“服装美学”时,要结合高职生源实际状况,逐渐融进美学教育思想,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的美学知识,而且也能用审美的观点对待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融进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结合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最终完成毕业生的岗位落实。

二、“服装美学”的教学方式分析

在“服装美学”的授课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可以尝试以下方式来进行教学。

1.课前用做好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譬如,在讲授“服装美学的产生”这一课题时,可以提前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结合一些民族、民俗服饰图片,电影中的剪辑图片等,做成课件用多媒体来上课。这样,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阐述:服装美是在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中,对服装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采用“问卷”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

譬如,在讲授“服装美感与心理”这一课题时,可以采用“问卷”的方式。以“感觉、知觉与表象”的定义为例:感觉是人们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活动;知觉是人们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心理活动;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头脑内形成感性形象的心理活动。老师在讲授完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以后,可以拿一件米色上衣,穿在人台上,然后发给每一个同学一份问卷,题目是根据上衣的款式、面料、色彩,请你写出对它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心理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与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件上衣是一件翻驳领、三料扣、贴袋的造型”是一种心理感觉,而“我试穿以后觉得很休闲、舒适”则演变为一种知觉心理过程。有的同学会持不同的感知心理,这也是合乎情理的。然后老师可以把上衣收起来,让每一位同学默写出上衣的形象,而每位同学画出的上衣造型,就是每个人对上衣“表象”的一种认知。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的理解。

3.针对学校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案例分析

例如,在讲授“真、善、美”这一课题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力,可结合学校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以及班级中出现的好学风来进行阐述。也可以结合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美、丑现象展开讨论,让学生从现象中认识到美丑的对比。“服装的美丑”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合理的服饰搭配,利用反证的方法来阐述,则更容易使学生加深专业学习的印象。

三、“服装美学”的内容知识,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服装美学”是现代服装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具有实践美学、技术美学和艺术美学的三元特征。实践是目的,技术是基础,艺术是关键。从史学的角度看,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历史承接,还是“自下而上”的追溯,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只有结合社会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服装美学”的教学内容才会更有创新,更有生命力,否则,默守陈规或是条条框框,只能造成“服装美学”上的一些形式和教条,从而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应有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

第4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广告美学是研究广告中审美现象和审美规律的学科,是广告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是指导广告创作的基本理论,具有社会使用功能和社会市场价值,广告美学服从美学的基本原理。本文就学习和研究多位学者关于广告美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以期对广告美学的认知更加深化,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对广告美学多元化、互动化、人文化的理解。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广告美学著作方面

王世德教授的《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一书,理论根基深厚,立论高屋建瓴,是我国第一部正面论述商业文化学和广告美学的学术专著, 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思维缜密, 理论性强, 是这本专著的一个鲜明特色。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广泛借鉴现代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符号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此外, 研究深入细致, 注意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广告和商业的审美规律,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点。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来具体分析广告和商业中的审美规律, 这是本书的主题部分, 也是本书最有实践价值的部分。

刘泓在《广告美学》一书中认为,广告传播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播现象。面对广告传播的发展,我们显然必须在经济营销、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当中去寻求其美学意义的系统结构及其发展过程。这篇著作在讨论广告美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迁与广告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广告的社会责任与“消费美学”的崭新认识,同时,还分析了印刷广告、电波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等美学特点以及广告创意表现与广告审美心理等,并进一步展望了广告发展的当代美学趋势。

张薇编著的《广告美学》里介绍了广告美本质的多维透视、广告主体活动美、广告载体要素的组合美、广告美的价值功能、广告审美心理、广告审美意象的创构、广告的艺术形态学考察、广告美发展的动力学分析等。基础性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恒定性,正是这部分内容构成学科的基础,教材内容反映现实的前沿性发展,实现了教材基础性内容与前沿性内容较好的结合。将前沿性内容融入基础性内容的框架系统中。

(二)广告美学论文方面

宋顺清的《广告美学初探――从美感谈开去》讲述了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因为劳动促进了大脑功能不断优化,从最初的感觉、感知、潜意识,发展到能动脑筋利用、制作、使用生活生产工具,并模仿和辨别自然界及其人类行为,从而产生了喜怒哀乐等等复杂的情感。这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是伴随人们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行为而渐渐的发展变化的。美感是大众认知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美学与心理学是有必定的关联和影响的。

吴志翔在《广告美学:符号的创世纪》里写到:“传媒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地流变。哲学语言被稀释,以最简易、最媚俗的方式被理解和传播。”这是吴志翔这位学者的洞察和感慨。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发展。符号的隐喻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包括了一种价值上的傲慢和偏见。这种隐喻性最直接地从广告中扩散开来。广告形象是当今时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力符号。大众化的广告传媒把很多变成了可能,它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符号创世纪”运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可以说是“形象设计者”,他们在创造美妙的世界形象。

崔银河的《试论广告美学与受众审美接受》指出,广告就其本身来说有商业化、社会化或公益化信息传播的意图,与此同时也是有着明确的审美价值属性的艺术作品。策划广告的设计者人设计和创作广告作品的同时,也应该将其广告作品的审美切入点考虑其中,这样才会因其广告创意自身的独特而深深地吸引住人们的主义,才能使消费者因为对广告作品的独特而去喜欢上该广告作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化。

第5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一、美学内涵

美,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即肥大的羊为“美”。说明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有直接关系。那么,一开始人类就认识到花草树木的曼妙美好、老虎的雄壮威武、萌宠的善良可爱了吗?从历史考古上来看,事情并不是这样。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并不是那么和谐并存的,人与动物是狩猎和被狩猎的关系,经过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狩猎技巧和工具的提高,食物慢慢充足,人开始圈养比较温顺、对人伤害性不大的动物,对那些凶猛的虎豹豺狼,也就开始慢慢有了欣赏的心态;对植物来说,经过神农尝百草,人有了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和治疗百病的中草药,不再时时被饥饿和疾病困扰,人才有了对花草树木形态和香气的探讨。所以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就是说,从实践哲学上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美学”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是对Bauingarten的Aesthetics一词的翻译,而对Aesthetics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审美学”。近代美学是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法国的文艺批评三者构成,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1]1-133。按照美学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关系来划分,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标准,美学可分为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是美学流派及其研究;三是美学与政治;四是美学与社会生产;五是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按照美学的内容来划分,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哲学美学、理论美学、科学美学(各实用美学)。哲学美学包括美学流派及其研究、美学与政治、美学与社会生产和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理论美学包括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和美学史。科学美学包含有:基础美学和实用美学、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像建筑美学、装饰美学(包括园林、环境、服饰、美容等)、社会美学(涉及社会生活、组织、文化、风习等)、教育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从内容的分类可以看出,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将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的大部分内容收纳进专业馆藏,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却将哲学美学等其他美学排除在专业馆藏之外,我们的教育不光是技术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思想上,所以本人认为其他美学类图书也应该作为专业馆藏被重点关注。

二、哲学美学成为艺术美术院校专业馆藏的理由

第6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生态美学具体应用

实施工业革命前,当时的人类社会主要以传统手工艺设计为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小,人与自然基本上处于和谐的相处状态,在这一时期,很多产品设计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生态的追求与指向,暗示人与自然生态和平相处。然而在近代工业文明阶段,在主体中心论的指导下,提出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为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味索取,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社会结构失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正处于后现代后工业、后现代文明阶段,基于生态环境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生态化改变,自此,生态美学思想诞生。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自觉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当代产品设计师考虑的重点。

1.产品设计中生态美学的基础以及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手工设计逐渐转向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初级阶段,由于工业制品造型较为丑陋,英国的约翰-拉斯全就此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强调在产品设计中应运用自然形态以及线条,但是由于力量太小,被吞没在历史潮流中,但这一理念的提出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是产品产生生态美学意义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工业生产与发展的严重威胁,“生态”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人们也逐渐理解并接受这一概念。在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人们发现可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将自然作为产品设计时的审美价值标准,这实际上也就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意义。

2.生态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追求,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购买产品过程中,不仅仅看重产品的功能,对于产品的审美体验也更加注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现代人们的生活被冰冷的现代科技以及工业产品所充斥,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压力无法得到排解,精神世界逐渐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但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无可避免的会与产品打交道,因此将生态美学融入产品设计领域,通过产品表象挖掘产品内在的自然美,唤起人们的自然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种类,在人类设计过程中,都可以将它们作为设计材料和基础,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提取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态、特征,通过自己的设计语言传达自然美。在产品设计应用中,可以从造型形态、技术以及语义层面来实现生态美学与产品设计的完美融合。

3.1造型形态结合

主要是指在产品造型、外观上模仿自然事物,或者在产品形态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产品的组合、质地、色彩来反映自然。比如Tetrarch工作室以花朵的花蕊部分为切入点,借鉴其造型以及概念,设计出品,花蕊的层次感较强,排列繁多且有秩序,给人一种身处大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

3.2技术的结合

生态美学与产品设计的融合主要强调的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新材料、新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实用功能,尽可能降低产品对环境的破坏。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实质上体现的审美观是以对环境的保护作为美的标准,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体验到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共荣的责任感,以及付诸行动的自豪感。比如日本的陶瓷艺术家――makiko nakamura设计了一种中空双层杯子,主要采用的是陶瓷材质,杯子的外面都设计有小孔,在功能上有利于及时散热,摩擦力增大,也不用担心烫伤;在外观上感觉像土拨鼠钻出来的透气孔一样,设计新颖,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

3.3语义上的结合

第7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二、接受美学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关于“阅读和欣赏”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4]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学生如何通过提问、讨论和对话学习的方式表达其个人的感受,并能够针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进行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作品,然而以往过度依赖教师讲述和分析作品内容,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并从中掌握鉴赏作品的基本认知和方法。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文学作品意义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作家或单一读者所赋予的,而是阅读过程中由读者自己来完成的。

从教学的观点来说,阅读是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呼唤和建立学生的“期待视野”,就成为阅读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第一步。不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因为他们在文化和个体上都是独特的,所以阅读并没有标准答案,在引导阅读活动的朝向上,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本身不仅是一个外部阅读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加入读者个人体验的经验过程,所以整个教学的重心应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积极与文本对话,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者反映”,并引导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对话,为之架构更大更宽广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活动之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读者,而是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与领悟能力。因此如何教授学生以一种审美的阅读态度把握作品的世界,成为提升阅读教学的关键。

三、小结

不可否认,接受美学理论有其本身的制约性,所以接受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体,比如作者“义指”比较确定且恒常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由于这两类问题通常是表达作者对于社会、自然、人生等的某种观点或者是解释说明自然界某个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因此,这类文体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甚至不允许违背作者的原意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元解读”依旧甚至必须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不过,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主要环节的观点,对于现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而言,仍然具有其重要的启示。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时,能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深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作为读者的自觉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进而对范文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感悟和解读,是有可能改变传统范文教学形态的既有模式,达到较为理想的阅读成效。

注释:

[1]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萨特.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郭敬璋.在“多元解读”的误区中突围——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理性思考[J].语文月刊,2013,(4).

第8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常用的数字技术是3dsMax技术,这一技术的最大好处是还原真实场景,这涉及了环境艺术设计最难解决的一项问题,即真实环境场景的还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环境艺术设计逐渐发展,各种二维设计图纸以及手工设计图纸成为当时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流手段,针对这些图纸的应用逐步完善。但是,人们不满足于现状,这样的设计图纸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它不能真实地呈现出客户想要的场景,只能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特性表现设计风格。其次,不能进行反复修改,常常一张稿子出现问题,会牵连到许多配套图纸的应用。最后,这种设计方式不能形成具体的模型,使设计者和客户充分了解设计中的不足。于是,人们开始在电脑上尝试建造各种虚拟模型,并进行渲染,逐渐摸索到3dsMax技术的边缘。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使3dsMax在这一阶段成型,该技术一改以往二维模式的不足,以及手稿无法改动的问题,通过数字技术的利用和呈现,满足三维建模的要求,成功实现了可预判性模型的建立,增加了设计者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其虚拟美学价值也在其中获得了体现。首先,数字技术能够实现操作者的设计要求,使设计图纸更加精确,同时利用CAD导出建模的方式,将平面、立面、剖面图纸的模型效果从二维升级到三维,有利于设计人员掌握其中的不足,改善图纸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渲染技术赋予了数字建模技术新生命。如果传统的建模手段是设计的骨架,那么数字建模的色彩应用就是设计的血肉,通过虚拟现实的色彩设计以及光色的调整,形成相片般的效果,满足设计者对环境艺术在视觉上的追求,给予客户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升华了设计效果,而数字技术也通过这样的升华实现了其虚拟美学的实用价值。

二、虚拟交互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的实现手段

环境艺术设计的虚拟美学的实现手段并不只有3dsMax技术,还有AUTODESK旗下的一系列技术手段,种类多种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与发展趋势,但有着相同的目的性——完善虚拟交互设计。虚拟交互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理想趋势,虚拟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出真实环境需要的设计场景;交互是指设计者与作品之间的信息交互,设计者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客户与作品之间的信息交互。虚拟交互设计是利用数字技术搭建起来的交流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作品和设计者、客户的想法,再将这些想法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从而反作用于设计产品。虚拟交互的理念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作品的真实交流,利用虚拟技术完善作品的真实特性,体现设计美学的独特韵味,帮助完善虚拟设计的发展。虚拟交互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实现手段可以理解为“数字化技术虚拟交互美学设计”,这是应用虚拟技术的一种直接体现。

三、虚拟交互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体现及应用前景

第9篇: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

1 整形外科解剖学教学的特点和实施

整形外科学所涉及的解剖学知识以局部解剖学为主,其中尤以头面部、四肢以及躯干浅层解剖最为常用,这与其他外科应用解剖的侧重点有较明显的差异[2]。另外,解剖学的主要传授者一般不是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员,而是富有专科临床经验的整形外科医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将更注意局部的层次、组织结构和比邻关系。这些特点决定着整形外科解剖学教学与学校讲授的系统解剖学及其他外科专科应用解剖教学的不同。因此,在教学实施时结合临床实际细化局部解剖知识,同时有重点地进行讲授是达到整形外科解剖学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根据以上特点,结合我科室在带教中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整形外科解剖学教学的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1 在局部解剖理论教学中突出重点

在讲解和复习区域解剖知识时,重点强调与手术相关的结构,为后期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整形外科关注的局部解剖包括皮肤、皮下脂肪、皮肌、筋膜、筋膜间隙、肌肉、骨骼,以及其间分布的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结构。对于血管的处理往往是手术的关键步骤,所以血管的走向、毗邻、管径、营养范围等是学习的重点,而这些内容都是皮瓣和各种组织瓣形成术的基础。另外,皮纹的走向也是需要注意的,这直接决定着手术切口的设计。在教学中应对以上重点解剖结构反复强调,让受训者在掌握解剖知识的过程中熟悉手术相关内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在局部解剖理论学习中突出临床应用

在专科培训阶段,仅复习局部解剖的基础知识难以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在对每一处解剖结构教学时,均至少探讨一种与之相关的术式,使受训者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手术方式、手术设计和关键步骤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肩背部解剖时,讲解背阔肌皮瓣的手术方式。其中涉及到肩胛下动静脉、旋肱后动静脉、腋神经、背阔肌等解剖结构,和皮肤切口设计、血管神经游离、转皮瓣方向等手术相关知识,使该术式的原理及操作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应对该术式的教学进行拓展,一些联合皮瓣转移手术也在授课范围之内,并举一反三,培养受训者的发散思维,为整形外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打下基础。

1.3 在局部解剖理论教学中体现形象化教学

整形外科学处处与形态紧密相关,在局部解剖理论教学中秉持形态为主、文字为辅的教学理念,将理论形象化,使受训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普及,解剖学的教学已不再拘泥于对书本、图谱及标本的学习。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将形象资料直观反映抽象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且形象化[3]。在实践中,将每一重点解剖知识均配上图像资料,实际上是将图像为主进行讲授,文字作为图注,使课程形象生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训者掌握相关知识。由于整形外科中的病例均涉及形态问题,通过形象化的学习来掌握解剖学知识,使受训者在遇到形态异常时能对异常情况做出自发地判断,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十分有利。

2 整形外科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2.1 整形外科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现代整形外科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把传统的正畸与修复上升为一门医学艺术,功能恢复和外观美化成了治疗的最终目标,而功能与外观往往是统一的。整形外科学是各个医学专科中与美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专科,其治疗效果直接反映为体表的形态,生成最直观的医疗结果,而视觉审美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整形外科的一个分支―美容外科已经进入了大众生活,“变美”几乎是该专科的唯一目的改为“终极目标之一”,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审美也是与患者沟通时的重要工具,可使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诉求,更精确地向患者表述治疗效果[4]。可见,无论是整形还是美容,美化形态均是它们的治疗目标。所以,审美是整形美容医学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指导条件,而对于即将从事整形外科工作的医师来说,美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2 整形外科美学教育的实施方法

通过美学教育,使整形外科从业者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无论是对整形外科医师,还是整形外科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帮助。在美学教育过程中,整形外科审美原则是教学实践中的重中之重,健康与美的统一是公认的审美原则。在我科针对美学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强调美学的从属地位,即以健康和功能为前提的美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在这种审美原则指导下,坚持在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过程中强调美学素质教育,并将其作为培训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审美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 如何迎合患者的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体现医学美学的概念,是提高医学生医学综合素质及教育质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6-7]。

在具体实施方面,从受训者入科开始即要求其以绘画的形式做手术记录,并要求图画中手术部位准确、解剖结构清楚、手术步骤清晰,上级医师将对图画做出点评或修改。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绘画训练,帮助受训者尽快掌握绘画技巧,具体包括素描训练、简笔画训练、色彩训练等,对于优秀的习作将在科内宣传栏展出。另外,还要求受训者临摹经典术式示意图或解剖图,以使其加深对该处解剖的理解,加快熟悉该术式的速度,提高整形外科综合能力。除此之外,笔者所在科室对美学理论教育从未放松,每月进行一次美学历史、名作赏析、构图训练等专题课程,使其自然地将美学观在日常生活中展开,而不仅仅体现在整形医疗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现在的学生相比于过去,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所以应更多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8-9]。

综上所述,作为整形外科的基础,解剖学和美学是整形外科专科培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手术水平、完善职业之路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计划和系统实施,在培养整形外科专科人才时将解剖学和美学教育作为重要环节,提高了整形外科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镜,刘海林,陆君,等.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和标准的课题研究报告[J].中国专科医师培养,2006,1(1):34-37.

[2]牙祖蒙.整形美容外科应用解剖学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4):24.

[3]赵革委,冯德虎.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5, 19(5):350.

[4]曹川,李世荣,覃霞.美容外科临床教学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 16(6):425.

[5]张丽春,丁一,许维新.医学院校美育与医学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2):116-118.

[6]曾D.浅谈医学生的医学美学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28-29.

[7]王元元,杨洋,高扬.如何在临床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修养[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1035-1647.

[8]吴勇.医学美容技术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85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