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生态资源监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资源监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资源监测

第1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摘 要]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逐渐展露出其弊端,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严重失衡,对该地区的生态屏障造成了不良影响,弱化了环境承载能力。因此,实施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战略是当今社会最迫切的课题。文章通过讲解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下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的原则,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 财政税收政策;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原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55

[中图分类号] F81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19- 03

1 前 言

资源的过度开采带来的经济增长是短期的,但给环境带来的伤害却是永久性的,后果不可弥补。因此,在资源型城市逐渐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前期,政府必须制定财政税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使城市生态平衡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

2 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下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的原则

资源日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经济发展滞后,城税收基础薄弱;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压力大,要处理的问题和障碍繁多杂乱,如失业问题、城市基础建设问题、环境治理问题等。因此,资金严重制约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在其转型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2.1 坚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部分资源不具有可再生性。若过度的进行资源开采与开发会造成环境生态失衡,且无法恢复。因此,在进行资源的开采及利用时,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在这期间,政府应当起引导作用,号召相关部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2.2 坚持落实环境治理工作

生态重建主要是指对过度进行资源开采的地区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一旦遭到过度的破坏就很难恢复如初,再多的经济增长量也无法与其效益相比拟。政府在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生态重建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要制定与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在环境还能修复的前期防患于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产出不需要所有权发生转移,这种特性无法保证预付资金的回流。

3 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方法

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等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当实行财政和税收政策,给予资源型城市更多优惠,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开拓平台。

3.1 坚持重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重建要求人们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理念的原则。自然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其损失往往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每个人都应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现在做起,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短期的经济增长,努力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性。政府应当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治,政府自身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生态重建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解决遗留多年的历史问题,对生态环境领域进行合理的补偿,通过财政税收的手段进行社会各界资金的筹措,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改进支出结构

经济上的支持是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的重要表现之一。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是一项长期收益的投资项目,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够使得效益长久化,能够在美化环境的同r提高居住环境质量[1 ]。因此,政府应当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积极进行投资引导,改进支出结构,在生态产品的创造性改善、生态产品的治理及维护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可采用经济补贴的形式支持投资。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环境的治理必定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将土地资源的大力改善作为生态重建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农业发展的快速性与稳定性。将财政积极应用于生态产品的供给投资,应将重点放在追求生态及长期效益上,以直接投资为主,以财政补贴为辅。在投资取向上注重生态产品的修复性投资、改善性投资以及保护性投资,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设立环保支出的预算

由于生态遭到破坏的时间不长,因此政府没有看到资源过度开采给环境带来的恶化情况,因此资源在国家预算中没有将财政环保投入进行单列,使得环保投入占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得不到保证,其数据得不到计算与监督。当政府意识到生态遭受破坏带来的危害后,政府将财政支出中多出的资金用于生态重建,导致生态重建项目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获得好的实施效果。因此,若不及时将环保项目纳入财政政策预算,则无法做好生态重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不能够对生态重建项目的资金有一个具体的统计与分析。国家财政预算科应将环境保护支出项目列入总预算中,并将其进行细分,设立生态在投资取向上环境保护投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新建项目防治污染投资等项目,并制定政策确定其增长幅度与支出额度,以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3.4 开征相关生态税和环境税

目前,我国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为此,将现行的可用于税收管理的环保收费项目纳入征税范围是我国实施生态税的重要前提。第一,水污染税。依据排放量对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而造成水体污染的行为进行征收,避免水资源污染的恶性循环;第二,大气污染税。为碳税和二氧化硫税;第三,环境污染税。在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环保资金不足的背景下,对排污企业进行污染税的征收、将排污收费改为征税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第四,固体废物税。可对工业废气物、农业废弃物以及餐饮服务废弃物进行征税。将污染收费制度改为征税制,实现污染者的成本法律化,使污染者付出经济代价和法律责任,使其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同时有利于税收的征管。

依据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程度对开发、利用、保护和使用环境资源的主体进行征收的税称为环境税。其主要目的是改变市场信号,定价环境资源,降低在消费与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污染排放,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切行为。从理论方面来说,实行环境税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降低污染行为,因此我国若想建立真正的环境税可从以下两个方案入手。一,建立广义的环境税。“公共产品”是环境的重要特征,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其效益作用于每个人,依据受益者付费原则,因此可实行对公民收取环境税。可以通过在城市维护建设税或者商品最终销售环节的基础上加征环境税;二,对污染产品进行征税。现阶段,我国实行了对污染排放征收费用,但对污染产品却没有征收相应的税收。污染产品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极大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控制,对其实行征税。可考虑的产品有散装水泥特别税、产品税等。

3.5 改革资源税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已经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不能够对日渐匮乏的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遏制,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在国外,大都通过特定的税制对资源税进行设计,从而使税收能够参与到价格形成的全过程中来,对生态环境的开采及破坏进行及时止损,实现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税应当从生态环境建设的立场出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前提,体现外部性成本补偿,包括补偿当代社会成本损失,后代获取资源能力损失等,以真正体现可持续发展观,使得各地区、行业等利益关系得到平衡。

3.6 专门设立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资金

用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开采的设施与机器一般来说属于资金花费量大的大型机械,同时资源型企业一般来说可用于企业经济转型的资金较少,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大力运用财政政策建立专项资金,提供资金供给,确保资源枯竭型城市向资源型城市转变的快速化。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实行财政政策时,应当将衰退产业的援助以及建立资源开发补偿的机制放在计划的第一步。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应当设立转移支付,用于投资贷款等项目,重点用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2 ]。在生态重建的途中,每个重建项目需要的重建设施、材料金额等都大不一样,因此资金支持力度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为避免资金的浪费及滥用,还应当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

3.7 重视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的财政投入

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要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项目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其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并加大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足额安排对土地、水资源建设及环境监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采取政府引导资金、股权收益适当放利、安排经费等方式对环境保o和生态建设发展进行充分引导,使得生态重建投入有好的结果,从而推动生态建设与环保运作的发展。要完善投融机制资金筹措的多元化,积极引导企业、民间资金投入生态重建,改革城镇污水、建设和运营体制。目前,我国分税制与规范、彻底的分税制存在较大差距,它只是建了一个基本框架,内容并不规范。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须不断加强分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充分体现分税制原则。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税收政策应当偏重于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逐步降低环保产业的增值税。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资外商投资环保产业,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4 结 语

资源型城市现如今面临资源枯竭的重大难题,再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加剧了生态重建建设的难度,阻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从问题根源入手,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加快资源的恢复能力,从而达到解决资源危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当起引导作用,多方面考虑问题,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整治力度,促使城市走向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艳红.试论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中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J].现代商业,2014(20):58-58,59.

[2]赵慧.试论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中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J].开发研究,2009(6):155-156.

第2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 生态监测 环境监测 体系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除了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酸沉降等,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要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监测过渡和拓宽,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这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1 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我省虽然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但是生态环境仍较脆弱,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表现在: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江河的径流量减少,湖库日趋萎缩;林地、矿产资源的乱砍滥伐、开发不当,致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已经影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环境监测是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强调“局部剖析”,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其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环境保护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而环境监测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开展生态监测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环境监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生态监测的含义

2.1生态监测的定义

生态监测是指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2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对象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这类划分突出了生态监测对象的价值尺度,旨在通过生态监测获得关于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现状资料、受干扰(特别指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承受影响的能力、发展趋势等。

根据空间尺度可分为: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2.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行业)、 长期性(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复杂性(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等;以及人为干扰,如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分散性(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

3 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应开展以下方面工作:(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们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资源开发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链中传递的监测;(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治理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6)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7)人们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9)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10)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1)各个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

4 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 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 重视借鉴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监测已经开展较长时间,而我们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还不够,生态监测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吸取和借鉴其已有的成功经验,如一些操作性强的指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3 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三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将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璐,陈帆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第3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森林资源综合监测 研究进展

1、森林资源监测的内容和建设构想

我国现在各方面的监测体系很多,林业部门除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监测体系外,还有沙漠监测、生态定位观测、森林病虫害观测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还提出了森林环境监测体系。各种调查监测体系如何协调配合,从而实现跨部门、多学科共同监测国家的土地资源利用的目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GIS 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是建立我国林业科学监测体系的必由之路。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首先必须对监测对象的现状有科学的认识,认识监测对象发展的科学规律。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内涵和任务正发生巨大的转变,一是由单一林木蓄积调查为主的资源调查向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转变;二是由资源现状调查向动态监测转变;三是由以地面调查为主向地面调查与应用科学技术全面结合转变;四是由单独的技术调查向技术和执法性相结合的调查转变。为了适应林业工作向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性转变,监测工作必须首先实现战略性转变:从单项的监测向综合的、动态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价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监测向宏观监测、重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并重转变;从以地面调查为主要手段的监测评价方法,向以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监测评价方法转变;从单纯搜集信息向信息更新与管理,为决策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服务转变。国家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的内容组成部分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荒漠化监测体系、林火监测体系、湿地监测体系、生态工程监测体系、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其他监测体系。基于对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这一林业发展总体战略思想的认识,我国提出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思想:确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主体、各专项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系统和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主体、各专题调查相结合的地方森林资源监测系统为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2、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新技术

2.1 3S技术

3S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和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这3项的全称缩略,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于一身,具有快速、实时的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是构成地理信息产业的支柱产品和技术,也是应用于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一种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3S技术中,GPS主要被应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包括各种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利用其定位功能,快速准确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辅助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RS用于实时或准时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和非语义信息,及时地对GIS进行数据更新,具有快速机动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为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可进行动态仿真、模拟,进行最优化决策,是3S技术集成的基础平台,3者的结合与集成已成为空间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该技术不受气候、日照影响,能穿透云层并能全天候工作的雷达卫星遥感技术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林务局就在资源、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管理监测中广泛推广GIS,GPS,RS技术和计算机等先进手段,目前美国已突破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范围,渗透到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森林保健监测(FHM)研究,利用航天遥感技术建立大范围的森林生态图和森林健康指数图,对森林的生物和环境因子,森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连续和动态的研究与监测。我国也是开展3S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国家十分重视对3S技术的研究,一直都把遥感技术、GIS作为优先发展的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也把遥感技术及3S技术的发展列为重点加以资助,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成功地实现了一些实用的集成模式。

2.2抽样技术

在动态监测体系中,除3S技术外,传统的抽样技术必不可少.基本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二阶与多阶抽样、系统抽样在林业资源调查及监测中都有所应用.应用抽样技术与3S技术相互协作进行调查和监测,可充分展示现代科技赋予现代林业的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的特点.美国林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阶抽样方法研究,先后设计出3种HPS/PPS抽样方法,20世纪90年代设计出的第3种方法,即第1阶为水平点抽样,第2阶为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样本限制在第1阶样点内,样本选取是按与直径平方成比例的概率进行,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总体调查,而且对树龄较大的天然混交林更呈现出它的优点.国内在林业抽样方面的研究也较深入,如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应用2期抽样方法进行动态监测,另外还有PR抽样、角规点抽样等方法,且仍在不断探索准确、高效、费用少的抽样方法。

3、展望

3.1提供更有时效的重复观测能力

即有较短的重复观测周期,并能较快地得到数据。这对于许多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灾害的监测,常需要1天以内甚至数时小时的重复观测时间才能有效地监视和评估灾害,及时采取措施。

3.2进一步细化波谱分辨率

以期提高缩小波段波谱长度,获取监测对象中更有针对性和更具体的信息。增加波段总数,为研究同一对象提供了更多的波段选择。

3.3多数据源综合分析和利用

目前卫星遥感主要有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两大部分,两者各有特点。光学遥感技术成熟,谱段所含信息丰富,数据容易理解,但很难探测云层覆盖下的区域,而微波有穿透能力,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但信号处理复杂;光学数据能描述地物的化学物理性质,微波则适于反映地形及表面结构特征。充分利用两种遥感的特点,取长补短,能得到更好的监测效果。

3.4推广应用遥感技术

提高数据的处理加工能力和服务水平,发展小卫星来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增祥.我国资源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及其进展[J].中国水利,2004, (11).

[2]王晓海.现代遥感卫星应用及商业化发展[J].中国航天, 2004,(2).

第4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 生态 监测 技术

目前,环境科学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环境问题已不再仅仅是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维持人类繁衍、发展的资源问题。

1.生态质量与生态监测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的表征。具体地说,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的性质及数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概念。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划分中的一种,目前,在关于“生态质量评价”、“生态质量分析”方面的文章中,都很少涉及生态质量的概念问题。有些文章也仅是以一些简单的理化统计指标、多样性指数和指示生物等指标来分析和判定生态质量,显然这是不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增加了对其分析、评价的难度。所以,生态质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将生物环境质量视为生态质量的同义语,将前者定义为“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质量”,这与生态质量的定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并运用生态系统的弹性、适应性、物种多样性、栖息地容量、种群密度、食物网等生态指标来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也存在,如有的将污染物和农药在生物体内的残留量,某些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农产品中的容许含量等方面的内容也称之为生态质量。

严格说来,生物环境质量与生态质量是有区别的,通常前者多指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自然的或人为的)而使生物的诸多指标发生异常变化而言。就环境质量变化来说,生态要比生物环境具有更广泛的内涵。生态系统是由多种生物构成的,但生态系统与生物却有着质的差别。如同群落与种群、种群与个体的区别一样,层次的变化已使事物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质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分,特别是有生命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环境质量的优劣。因此,生态质量及其评价的综合性很强。

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其观点是: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的内容。

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广泛、综合,能够系统地收集大范围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地球资源信息,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

生物监测包括着生态监测。持这种观点者的理由是,生物监测就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生态监测重点是放在生态系统的生物反应上。

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利用生命系统(无论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就是被视为生物监测开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生态监测包含了上述两者。

根据上面的分析,生态监测概念较合理的描述是:运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科学活动过程。形象些说,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用仪器来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的科学活动过程。

换言之,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生态监测技术类型与空间尺度

生态监测的范围是很广的,但根据生态监测的对象和内容,可把生态监测概括地分为两类,即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这也是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

2.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图件为基础,主要依赖于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监测所得的几何信息多以图件的方式输出。

主要内容是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例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沙漠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这类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宏观生态监测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一级。宏观生态监测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遥感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当然区域生态调査与生态统计也是宏观生态监测的一种手段。

2.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微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微观生态监测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因此,微观生态监测要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每个监测站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生态监测站的建立与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可按生态监测计划的大小,将不同的监测站分布于整个区域甚至全球系统。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可将微观生态监测分为干扰性监测、污染性监测和治理性监测。

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计划必须把各个空间尺度的监测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清楚地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综合变化。宏观监测必须以微观监测为基础,微观监测也必须以宏观监测为主导,二者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代替。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计划必须包括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由多个微观监测点再配合以宏观监测便可形成生态监测网。

参考文献

[1]吴邦灿、环境监测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第5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作用;监测;解决策略

水土资源是生产发展的必需性资源,缓解水土资源流失状况,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活动是水土资源最大化利用,保障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及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保持水土资源的价值,要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方法,制定相关的水土保持工作计划,同是计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才行。

1 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作用

1.1 重点地区水土保持的作用

我国地域区别大,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南方多湿润气候、林业资源丰富;北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黄土为主,且风沙弥漫,雨水集中,易发洪涝灾害。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是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而水土流失的面积和程度、分布与危害、以及水土流失的效益跟防治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各种科学的监测手段来完成。因此,水土监测人员应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建设环境监测点,监测地水土资源流失的实时情况可以作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数据,同时可以使相关部门摸清楚水土资源流失的发展规律,认识到水土资源流失的状况,给水土保持计划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数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监测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对水土资源持续不断的科学监控,可以给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预警,保障生态工程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同时可以节约生态工程成本,减少生态工程工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也可以维护、管理生态环境,缩减水土资源的经济损失。此外,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有些地区的已经取得良好的改善,而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仍处于较为恶劣的情况之中。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生态区域设置监测点,并定期处理相关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监测数据我们可以得知这一地区某一时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便相关部门和<抑贫ㄏ喙丶苹。由于监测点的设置,专家可以摸清地区水土流失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区域生态恢复到良好的状况,极大的节约时间、资金及人力损耗。

1.3 水土保持监测在其他领域的作用

根据研究经验发现,水土流失的地区通常是那些经济发展迟缓的区域,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有利于保护区域脆弱的生态建设环境。而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要想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就离不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所提供的科学数据与相关的生态环境信息。这些辅的环境信息如果被相关部门所采纳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经济发展优化、吸引外资、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同时可以使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平共处,共同促进。

1.4 水土保持监测在施工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工程建设量也与日俱增。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业建筑如城市公寓楼、廉租房、居民小区和别墅建设;国家建设如铁路铺建、南铁北运、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等,这些大型、小型的工程建设都会对当地水土流失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水土监测人员需要在这些地方设置监测点,对建设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定期收集处理数据,并制定好预防和改善措施,以防止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状况产生。

2 监测方式

当前,关于国内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国内已经积累了众多相关的论文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国内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国内普遍采用的方式有下面这些:

2.1 调查监测法

调查监测法是通过进行抽样、常规调查、普查与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水土流失监测,使用此方法可以知道相关建设工程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地区地质详情以及水土保持的防治效益等有益信息及相关数据。调查监测法又可以分为植被监测法与普查法:植被监测法是指监测人员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地,以此进行长期观测统计数据,并使用科学方式计算地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林地郁闭度和草地覆盖度等;普查法是指监测人员通过对监测地区实地考察,调查地区土地使用变化、地区地形地貌变化、各项防治措施的数量、面积与质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及扰动土地与植被破坏面积等一系列事物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

2.2 地面观测法

地面观测的方法在水土保持监测中是比较常见的监测的方式,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降雨后地区受到流水侵蚀,坡面发生较大变化并出现十分明显的水土流失状况。而地面观测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又有了很多演变生成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桩钉法,在监测过程中,施工人员使用类似钉子形状的钢杆在最少扰动地表土壤的前提下,对坡面样地进行有规律的打击,同时根据坡面面积大小调整打击力度与密度。然后,施工人员在钢杆和土壤表层水平的地方做上相应的符号,使其成为原始高度点,在接下来的降水过程中,对地表土壤降低的厚度做出相应的数据统计。记录下这些变化的数据,可以得出土壤侵蚀量与降水状况和土壤总的流失量;第二,沉沙地法,水土保持监测的施工人员先对监测点地质土壤进行详细考究,再依据相关数据对水面和地形开挖排水沟渠,同时在排水出水口的低洼处使用工具挖制成一个临时的沉沙地。在汛期过后,监测人员可以使用相关工具测量沉沙地内部的沉沙泥的体积,并使用科学方法计算出水土流失量;第三,侵蚀沟样方式,山坡和高地在经过暴雨侵袭之后通常会形成很多的细沟、侵蚀沟槽与冲沟等地质现象,而这些侵蚀沟样的数量、大小可以作为侵蚀量数量多少的判断数据,同时根据这些地质现象可以计算出暴雨的侵蚀时长、侵蚀强度以及受到外部干扰程度的大小等;第四,简易径流小区法,由于各个地区地形地貌有其自身的特点,监测人员若遇到十分复杂的地区地形需要根据地形特点设置径流小区,并制成临时观测点。若是遇到典型地貌,即常见的地形地貌,可以使用现有的观测工具并与施工人员经过探讨后布置一个长期观测小区。为了测定每次降雨后的土壤流失量与降雨径流量,施工人员需要在径流场较低的一侧安装相关测量设备与收集槽,以方便测量和统计数据。

3 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原则与方法

3.1 监测点布设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人员在选择监控点需要对废渣场区、主体工程区和临时堆土区仔细考究调研,并从中选取出能够代表该地段的场区进行监测,将其布设成监测点。此外,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便道区现场调查监测时,不能设置具体的监测点,以防止其所得数据会干扰路段水土流失状况。同时要对监测点的所得数据要使用相关设备进行科学计算,尽可能减少其他外部因素对数据计算的干扰。

3.2 施工人员布设监测点

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者往往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他们对于水土流失的规律有着全方位的把握,并能够对工程施工的建设提供积极有益的意见,但是他们往往理论丰富而实地操作经验不充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会依据制定的工期,使用既有的建筑材料再依据原定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这样就会造成工程建设各个工期施工时段不一样的现象出现。为了对水土流失的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监测人员应提前携带相关监测工具并依据专业知识对实地监测提出积极有益的意见,并对施工期c自然恢复期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科学预测,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施工人员也应对监测人员的意见积极采纳,并配合监测人员合理的确定监测点的选择。

3.3 监测点监测时段与频率

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时段一般是降雨量的集中月份或是地区汛期,因此监测时段也可以选择从施工准备期起始到项目建设水平年结束为止。由于水土流失量一般在产土后进行观测,监测人员需要随时对地表取样的数据进行监测,另外若是时段泥沙量不是过大时,监测人员可以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观测。如果遇到不规则降水,而且降水量不大、持续时间不长时则只需要对降雨前中后期进行一次监测即可,不需要重复监测。同时监测人员也应对降雨量和泥沙量、径流量的变化进行详细监测。

4 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完成与持续进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它可以优化地区水土资源利用与开发,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数据,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护这两大对立问题吸引了很多人的重视,因此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我们需要不断进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卫.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作用、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08):44-45.

[2] 林整.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与改进策略[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3):30-31.

第6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德清县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eco- environment in Deqing count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dex in Deqing is 76.15, which is calculated by the bio-abundance index,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ndex, the density index of the rivers (lakes) network, the land erosion index,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iving condition in Deqing is perfect with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tter vegetation and preferable biodivers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区位优势明显,逐步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布局,区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为了全面掌握德清县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保经济开发中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对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的定量的监测与控制,针对环境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1.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必须有相应的、可以进行数量分级的指标,即定量指标。在大气环境监测和水质环境监测等领域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国际通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定量指标,如SO2、NOx、TSP、COD、BOD 等等。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里,我们可以应用的定量指标也很多,例如: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水土流失占土地面积比重等等。

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与确定是进行生态监测的前提。生态监测指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可作为监测指标的众多要素中,科学性、实用性、代表性、可行性尤为重要。但是,在不同的生态区域不能采用统一的监测指标。为力求从空间尺度上选择的评价指标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对德清县的生态环境监测拟选择5项指标,它们的涵义如下:

1.1 生物丰度指数

衡量各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丰度状况决定着生态系统的面貌,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1.2 植被覆盖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等景观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在地表生态环境的众多组成因子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状况是最直观的,是生态环境状态的重要表征之一。

1.3 水网密度指数

水网密度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水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生态系统中的决定因素。

1.4 土地退化指数

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就可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衰退,土地退化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西枕天目山麓,按全国水土流失区域的划分,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侵蚀区,工程侵蚀发生在岩石及矿业开采、公路建设等多种工程建设区域。

1.5 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量的强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源、农业面状污染源造成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德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居民十分关注自身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指数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中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监测指标计算方法及评价等级

生态监测作为一种收集环境资源信息的方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形成。作为一种综合技术,需要生态环境监测能够相对容易地收集大范围内生命支持能力的数据。这些数据涉及到人、动物、植物和地球本身。目前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主要为地面现场调查、低空的航空照片判读和外层空间的卫星资料解析。三种方法彼此互补,缺一不可。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特点,反映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状态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定量指标。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监测所用的定量指标不可能适应地球的各个地域。

2.1计算方法

本文选择5项生态监测指标进行计算,以此来评价德清县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

(1)生物丰度指数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见表1。

计算方法如下:

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表1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Table 1 Weighting factors of biological abundance index

(2)植被覆盖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见表2。

表2植被覆盖指数分权重

Table 2 Weighting factor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dex

计算方法如下: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3)水网密度指数

计算方法如下: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

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

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4)土地退化指数

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见表3。

表3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

Table 3 Weighting factors of land erosion index

计算方法如下: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Aero,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5)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分权重见表4。

表4环境质量指数分权重

Table 4 Weighting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计算方法如下:

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 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 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

ASO2,SO2 的归一化系数,

ACOD,COD 的归一化系数,

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2.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 Index, EI)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见表5。

表5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Table 5 Weighting factors of various evaluating index

计算方法如下: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污染负荷指数

2.2.2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可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6。

表6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Table 6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状态 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 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基本适合人类生。 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有不适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 植 被 覆 盖 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 条件较恶劣,人类生存环境恶劣。

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德清县土地面积93791.92公顷,覆盖类型包括6 种,以林地为主,土地利用现状见表7。

表7 德清县土地利用现状

Table 7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utilization in Deqing county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对德清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德清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表明德清县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适合人类生活居住。具体评价结果见表8。

表8 德清县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Table 8 Ealuation resul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eqing county

4.结论

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是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环境因素的混合体,本文只是通过一个方面对德清县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显示德清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好的方面,但生态环境系统相当脆弱的,需要从各方面和多种技术手段加以研究和保护。

参考文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姚守仁、房雪琦、白玲译),生态监测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董贵华, 张建辉, 赵晓军,等. 近期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趋势分析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2008,24(2):50~54

第7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字】:监测体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发展趋势;发展特点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也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监测包括森林动植物监测、森林健康监测、林地监测等,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森林法》赋予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报告及相关成果为国家和地方制定与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监督检查各地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提供了重要依据[1]。

1、国内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1.2国内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调查)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两大部分,其中前者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主体,后者是地方森林资源监测的基础。①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始于1977年,它以省(区、市)为单位,每5年为一个周期。至2013年,全国已经开展了8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调查了全国近20多万个样地。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为适应新形势林业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反映森林生态、森林健康、森林功能、土地退化等方面的指标和评价内容,为实现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奠定了基础。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又叫森林经理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为单位,通常每10年进行一次。由于是地方自行组织的经营性调查,故其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以一类调查为主体,全国设有25万多个野外固定样地,调查工作由各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执行,国家林业局所属四个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检查与数据处理,最后由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组织汇总。野外固定样地按格网系统布设,格网大小根据总体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为2×2km至8×8km,每个调查的因子包括林种、地类、权属、地形、土壤、树种、年龄、胸径、树高、植被、更新等约35项[2]。

1.3 国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欧美等林业发达国家在森林资源监测上投入较多的资金,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不仅有定期的连续的森林资源清查,还有一些地方或区域的小范围监测,并且国际间的森林资源监测调查合作日渐频繁 [3]。20世纪70~80年代,欧洲不少国家出现了天然林受害现象,因此,长距离跨国界空气污染公约执行机构在1985年决定启动空气污染对森林影响的评价和监测国际合作项目(ICP)。1986年出版了“空气污染对森林影响的统一采样、评价、监测和分析的方法与标准手册”[4]。这样在传统的森林木材资源监测和评价体系上又增加了一个以森林质量和环境为主要对象的监测和评价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森林资源、森林状态和森林环境的监测与评价体系。另外,比如德国国家森林资源环境监测体系形成以州为主,联邦农林部和州协商制定技术方案,由各州实施并最终由联邦农林部森林和木材研究院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并写出全国报告,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二是全国森林健康调查;三是全国森林土壤和树木营养调查。

2、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技术方法

2.1 国内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技术方法

按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将森林调查划分为三类七种:一是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俗称一类调查;二是二类调查,也叫林业规划设计调查;三是作业设计调查,包括伐期设计、造林设计、营业设计;四是专业调查,如土壤调查、立地条件调查、病虫害调查、森林数表的编制和更新调查等;五是森林资源评估;六是专项调查,是特殊的调查,如某一地方出现了异常情况,要对它临时进行调查,主要是针对案件进行的;七是核查,采伐限额核查,造林、更新、飞播、封山育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实绩核查;八是灾害损失评估,常见的有火灾损失评估和病虫害损失评估;九是工程建设验收,如生态工程验收。不同调查类型调查总体、实施单位和周期不同,调查方法从单纯的航空照片目测小班蓄积调查到分层抽样,数量化航空蓄积调查方法到基于遥感数据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获取技术手段由目测、航空照片、卫星数据、利用雷达数据及3S技术等的进步。

2.2 国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技术方法

全国、全省、全县等以大地域林区为对象的森林资源清查,世界上仍流行着从下到上的林分(小班―蓄积量)逐级汇总与总体抽样调查两大类森林资源调查方法。世界上最先实施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是北欧三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利用系统抽样法进行了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此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森林资源清查则以应用航空象片为其特点。而德国、奥地利曾一直流行着全林调查法,德国直到1987年(1986~1990年),为宏观掌握全德的资源消长状况,首次采取系统抽样方法。

3、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的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以森林面积和木材蓄积为重点,主要为木材生产和利用服务。此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出现了森林多资源清查的概念。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进行的森林多资源清查,就包括了野生动物资源、牧草资源、游憩资源、木材资源、水资源、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其他资源(公园、风景河流、历史遗迹等)共8个主要方面[5]。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作为一种环境资源的重要意义,决策者们不论在地方或全球范围,都正在将国家级森林资源清查用于环境监测。如德国在原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上,于1984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以酸沉降危害为主的森林健康调查,以后每年在7―9月份都进行一次。80年代,欧洲成立了“空气污染跨国长期公约组织”,有德国、法国等8个国家参加。该组织决定从1985年起各国每年进行一次森林损害调查,用于对整个欧洲的监测。由这一组织发起的“空气污染对森林的影响评价与监测国际协作规划”(ICP Forests),到1992年参与的成员国达到了34个。1992年1月,国际林联(IUFR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召开了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工作会议,并于1994年正式出版发行了《国际森林监测指南》。根据这一监测指南,涉及的监测因子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地退化、立地类型、土壤类型、地形、权属、可及度、生物量、木材蓄积、其他林产品、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野生动物、人为影响、流域等16大项,但不同层次的监测,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国家级和全球水平的森林监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等5项都是重要监测项目 [6]。

4、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4.1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发展趋势

4.1.1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森林资源监测,涉及的监测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地退化、立地类型、土壤类型、地形、权属、可及度、生物量、木材蓄积、其它林产品、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野生动物、人为影响、流域等16大项,但不同层次的监测,其侧重点有所不同[16]。层次越低,监测内容越具体,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野生动物、人为影响及流域等都是重要监测项目。

现代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已经不是一门单一的独立学科,而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手段,林业信息化技术体系作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以“3S”为主体,结合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系统地研究林业综合空间信息,研究森林资源动态、生态格局、作用机制等规律[9]。具体内容包括:1)林业数字测绘技术2)遥感、森林资源与环境信息提取技术3)森林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4)基于3S技术的环境定量与森林资源估测5)森林与环境可视化技术。

4.1.2内森林资源监测的发展趋势

早在21世纪初,国家林业局已确立了尽快建设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主体、各专项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系统和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主体、各专项调查相结合的地方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并计划建成国家、省、市、县相互兼容的全国森林资源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各级监测机构,为林业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供良好的开放式服务。目前,《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公布,“十三五”时期,我国林业信息化将实施行动48项重点工程,紧贴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各项事业,大力推动“互联网+”林业建设。舒清态等从监测体系、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等4个方面阐述21世纪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状况,从林业数字测绘技术、遥感信息传输机制和森林资源与环境信息提取技术、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信息系统开发、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定量估测、森林与环境可视化技术几方面对未来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曾鸣[7]等提出构建面向服务构架的服务系统,提出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在数据共享服务和功能共享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个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抽象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型,实现实现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集成与管理、属性表操作、地图制作、遥感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图层管理、三维可视化及分析等服务功能。

4.2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发展特点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不断革新,从总体上分析主要呈现出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综合化、森林资源监测周期的年度化和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

4.2.1森林资源监测内容的综合化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综合化,其一是监测内容日益丰富,其二是跨部门协同合作日益频繁,其三是森林资源信息共享。传统的森林资源监测重点主要在森林的蓄积、面积上,而目前监测内容已经扩展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森林健康、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等 [8]。

结语

我国森林覆盖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经达到21.63%,林业不仅肩负着生态公益的使命,而且也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摸清森林、林地、动植物、气候等的动态变化机制及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资源监测从建国初开始进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经过了大量的技术和方法革新,大量的高新技术慢慢运用在林业上来,林业也从原来的粗糙的作业方式向精准林业转变。监测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连续的周期性大样地监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也逐渐普遍起来,共同组成了我国多样化的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1]曾伟生. 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指标与方法探讨[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S1):37-40

[2]孙玉军.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徐济德.英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与监测体系特点及启示[J]. 林业资源管理,2010(06):124-128

[4]Percy K,Ferretti M. Air pollution and forest health: Towards new monitoring concep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4(130):113-126.

[5]罗仙仙,亢新刚.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研究综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06):803-809

[6]张会儒.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8(S1):95-99

[7]曾鸣,张怀清,鞠洪波.面向服务架构的森林资源监测服务实现[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31-34

[8]张会儒,唐守正,王彦辉.德国森林资源和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及其借鉴[J].世界林业研究,2002(02) :63-70

第8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 生态监测 评价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46-0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1 生态监测的基础背景

首先,人炸导致现代生态系统生境剧烈变化。新生人口增多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所带来的人口基数增大给生态保护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带来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给本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次,耕地(水稻田)的减少导致水土调控能力变差。据常态测算,稻田可维持近10cm的水层,遇到暴雨可达15cm。每公顷稻田比旱地多蓄水1500m3。稳定水稻生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旦改变用途,夏季对雨水的调控能力就会下降,易造成水涝带来环境破坏。再次,生物入侵威胁到生物生态环境健康。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衰减和丧失的三个原因之一,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就会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将加剧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最后,湖泊富营养化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现代工业进程加速了水中植物营养成分(N、P等)的过量积累,水体营养过剩,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并分解出有毒物质危害水质生态环境。

2 生态监测的学科综述

生态监测是一门综合技术,是通过地面固定的监测站或流动观察队、航空摄影及太空轨道卫星,获取包括生境的、生物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数据的技术。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态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 。新内涵中包括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统称3S集成)等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对大范围区域片生态系统的宏观监测,是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

同时生态监测一直是较为争议的,主要表现在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相互关系上,认为生态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如刘培哲认为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对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反应的观测和评价。生态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金岚等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统一起来,将二者统称为生态监测,认为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前者侧重在对生态系统的反应方面,后者则包括生态系统各个层次,即对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对外干扰的反应进行监测。这种观点表明,生态监测是一种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一种补充,利用的是“生态”来做“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来对一个区域进行生态的宏观评价。生态环境指数(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ex)是指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bio=692.096020,全国生物丰度指数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农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veg=601.110997,全国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式中:ASO2=1.725721,SO2的归一化系数;ACOD=0.052749,COD的归一化系数;ASOL=2.424802,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4 结语

我国生态监测工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已赋予了新的内容。生态监测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包括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它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原理等各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依据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9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发展城市水文 建设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廊坊市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廊坊市现有三个行政区:广阳区、安次区、开发区,市区面积70.2平方公里,人口65万。根据《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28平方公里。

1.2水资源情况

廊坊市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08立方米,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先天不足”。市区西部、南部有永定河、龙河、风河、天堂河、六干渠、八干渠、九干渠等河流渠道。永定河目前已经断流,龙河、凤河、天堂河、市区干渠等河道成为污水排放河道,均为劣Ⅴ类水质,地表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市区工农业发展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廊坊市水资源评价》分析数据:廊坊市在现状平水年(P=50%),缺水率25.6%。现状偏枯水年(P=75%),缺水率达33.0%。可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2、发展城市水文的重要性

2.1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会产生“城市热岛”,热岛现象对水蒸发、空气对流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城市的降水条件。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会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同时,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这些因素造成城市降水量一般会比郊区多5%~15%。

2.2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发展,市区不透水面积的逐渐增加、排水系统越来越完善、天然河道的修缮使得通过排水管网的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径流量变大、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洪峰流量加大,同时也给城市防洪、排涝增加了巨大压力。例如,廊坊市2012年、2013年汛期均有一次暴雨由于降水集中、排水能力不足造成严重内涝。

2.3城市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工农业发展,一方面使水资源利用量越来越大。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廊坊市只有通过超量开采地下水支撑城市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市区不透水面积增加,区域内入渗率变小,使补给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则会使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2.4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

城市中排放的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如不经处理,排入河道或湖泊,会导致地表水污染。污水还间接污染地下水,地下水超采又会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更容易导致污水渗入。

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廊坊市城市化造成的防洪排涝、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瓶颈问题。

3、廊坊市城市水文现状

3.1站网情况

廊坊市区设有北昌、更生两处水文站;北昌、永丰、更生、张家务等4处水质监测站;金桥小区、水文局、北旺等10处雨量站;北旺、水利局、开发区等10处地下水监测站;白家务、第一水厂、第二水厂等3处水源地水质监测站。水文监测站点涉及防洪、雨情、地下水、水质监测等各个水文要素,站点基本覆盖市区及周边地区。

3.2城市水文发展情况

廊坊水文依托现有监测站网和技术优势,以廊坊市防汛调度、城市供排水、水环境保护、饮水安全服务为重点,全力做好水文监测,积极开展水文科研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平衡测试等水文技术服务,及时水情预警预报、水资源公报、水源地水质旬报、地下水动态月报等水文信息,编制完成《廊坊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节水型社会项目研究》、《廊坊市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等科研成果,为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3.3城市水文存在的不足

受资金匮乏、技术能力等制约,廊坊城市水文工作与城市发展需求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制度要求相比,廊坊城市水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城市水文监测站网密度不够,缺少城区低洼地段监测站点,地下水监测站点稀疏、功能单一;城区水文监测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必备的实时监测设备,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较低,预测预报手段相对落后;水文基础研究滞后,水文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廊坊市城市水文发展的探讨

廊坊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趋势下,如何处理好发展和水环境问题、维护河湖健康,做好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服务可持续发展水利和民生水利成为城市水文建设的重要任务。

4.1加强城市站网规划,提升水文监测能力

一是根据降水的空间区域分布,增设雨量站点;在地下桥、城市附近的排水渠、扬水站、污水处理厂、重要取水口、排污口建设水位、水质自测报站,实时监测城市积水、排涝、水质情况。二是调整龙河、凤河、永定河泛区、天堂河现有水文监测断面、监测频次、监测项目,新建城市水位、流量监测站,为城市防洪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合理布设地下水监测站网,在地下水漏斗区、水源地增设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点,重点监控漏斗区、水源地埋深、水质、水量动态变化情况。四是建设水文监测设施,配置雨量遥测系统、水位自测报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储存,提升水文监测能力和预测报水平,为研究水资源的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全面、准确地信息依据。

4.2积极做好水文监测,服务城市发展建设和民生水利

要从增强水文服务能力、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城市水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开采量、污水排放量、水环境、水生态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和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强城市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及时水文信息,大力提升水文在城市防洪、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服务支撑能力,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饮水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3提升城市水文保障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水事件能力

要全面分析探讨城市水资源管理、防汛减灾、水生态保护、城市水务等方面对水文工作的新要求,努力解决当前城市防洪标准偏低,城市水文工作基础薄弱,与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城市水资源分析与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加强城市水文基础数据库,开展城市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打造业务精良的城市水文监测队伍,制定各种应对突发公共水事件的方案、预案,合理分配观测人员、完善观测手段、配置观测设备,研究各级防洪排涝模型,提升城市洪水、水污染预警预报时效性,提高突发公共水事件应对能力。

4.4开展城市水文理论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服务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和切入点,着力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增强服务“三条红线”刚性化、水资源管理精细化、考核问责权威化能力建设,开展好水资源论证、水平衡测试、水资源评价,积极为取水许可、城市节水、用水定额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水功能区管理提供技术服务,为全面确立“三条红线”,严格实行“四项制度”,积极稳妥地为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数据,为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水文人要认真研究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水文问题,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水文的需求,加快推进城市水文,服务城市化发展和民生水利。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廊坊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