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1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 有机农产品;特c;发展现状;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68-02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including cultivation area,plant species and spatial arrange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situation;China

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按照一整套严格的认证制度来完成。近年来,有机农业(食品)产业正逐步发展形成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破坏区的恢复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地表水水质,减少地下水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2]。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紧跟国际市场步伐,具有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1 概念和特点

1.1 概念

有机农产品是根据其生产标准和方式生产、加工出来,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也称为有机食品、绿色生态食品,是纯净、天然、安全、无污染、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其概念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充分循环,不人为打破生物循环链的农业生产方式。美国农业部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以及其他生长调节剂的高效农业”[3]。

1.2 特点

有机食品的特点:一是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食品;二是其生产过程,包括种养、加工、包装、贮藏、运输,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三是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生产销售记录档案完善;四是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质量优、营养丰富、天然健康、无污染[4]。

2 发展现状

我国早期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主要是天然有机食品,如高山茶叶、大豆、谷物、野生果品和中草药材等。随着国内外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增加,部分栽培农作物逐渐发展为有机农产品。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机食品销售额达238.2亿元。

2.1 种植面积

2014 年《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5]统计,截至2013 年底,获得有机认证的生产面积为272.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0.95%。其中,野生采集生产面积143.5 hm2,有机种植面积128.7万hm2。2005 年,我国有机种植面积46.5万hm2,产量约为278万t;2009年增加到94万hm2,增幅近2倍,产量增长到415万t,到2013年产量增长为673万t(图1)。之后基本维持在100万~120万hm2,由逐年增长转变为平稳发展。目前,我国有机生产基地6 628个、有机加工厂3 910 个、有机产品生产企业7 894 家,覆盖植物、动物、水产及加工四大类,有机种植产品主要是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蔬菜、茶叶、水果及坚果、青储饲料等。我国有机茶叶生产面积占全球的1/2,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和蔬菜占全球的1/5~1/4。我国有机产品每年销售额为200亿~300亿元,已成为第四大有机产品消费国[6]。

2.2 种植种类和空间布局

我国有机农产品有三大主产区。一是东北谷物、豆类及葵花籽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二是沿海有机蔬菜区,如鲁、京、沪、苏、浙等;三是浙、闽、赣等有机茶叶区。在布局上,我国有机农业明显向东三省、发达地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集中;在产品类别上,多为植物类,所占比重较大的是有机蔬菜、有机茶、有机大豆和有机大米等,也是有机产品出口的主要种类;在加工深度上,初级产品居多,加工产品少(表1)[7]。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通过认证的有1万hm2(不包括面广、量大的野生天然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颁证的产品包括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和中草药等150多个。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行业的单位600多家。近几年我国经OFDC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增长率均在30%以上[4],2009年出口额约4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的增长量将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机农业(食品)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

3 参考文献

[1] 席运官,陈瑞冰.论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J].环境保护,2006(17):48-52.

[2] 谢标,王晓蓉,丁竹红.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02,22(2):71-74.

[3] 纪霞.中美有机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6(4):12-14.

[4] 孙立勇.世界有机农产品生产概况及认证[J].中国果菜,2011(1):3-4.

[5] 顾绍平.中国有机发展产业报告[R].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第2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推进;饭店绿色化;举措

一、创建绿色饭店的必然性

(一)社会的发展呼唤绿色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制定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十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强调了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告诉我们,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化肯定是饭店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

(二)政府与行业协会的重视与推动。

近几年来,政府和中国饭店协会制定了一系列低碳、环保、节能的政策和措施,2006年3月23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并实施《绿色旅游饭店》新标准。去年,国家商务部了《商务部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国饭店行业要把创建“绿色饭店”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地方“绿色饭店”指导机构,支持“绿色饭店”的创建与发展,做好《绿色饭店》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中国饭店业协会“十二五”期间的五项主要任务中,排在第一的是加快创建绿色饭店,推行“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饭店业的绿色化建设。

(三)饭店自身利益的要求

创建绿色饭店会给饭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省创建绿色饭店的成功经验告诉许多饭店业同行:节能降耗、减少排污,绿色采购、绿色营销、绿色服务等理念为饭店的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创新,既利于饭店,又利于宾客,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

(四)提升饭店行业国际形象的需要

在许多环保意识先行的国家,绿色消费已深入人心,饭店是否达到绿色标准已成为左右住客选择的重要因素,他们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接受生态型旅游产品与服务。我国已成为旅游大国,为了赢得广大国际生态型游客的尊敬与信赖,提升我国饭店行业的国际形象,饭店必须建立一系列绿色服务体系,这样才能吸引客源,增加市场份额。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绿色饭店在饭店行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主流经营方式。

二、我国绿色饭店的现状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尽管绿色饭店活动在全国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饭店对发展绿色饭店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只停留在宣传工作上,能持续的时间较短。传统的、非持续性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方式仍居主导地位。因此,尽管我国绿色饭店经营虽已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总体上我国绿色饭店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主要有:

首先,从客观上讲,我国绿色饭店建设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发达国家无论是社会,政府,还是企业,发展绿色饭店的积极性很高。而我国绿色饭店的建设基本上还处于绿色标准的宣传和研究的初始阶段。

其次,从主观方面,主要有下面的原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绿色饭店建设的控制和扶持力度不足,且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整体水平仍比较低,国家对发展绿色饭店缺乏必要的技术资金投入;由于手段不强硬,政府控制力度不大,真正响应和执行“创绿”的饭店数量有限,而且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仅限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全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的饭店对创绿的概念和意义较为模糊;此外由于相关立法不健全,对绿色饭店只有节能降耗的指标,却没有政策上的奖励措施,推广速度一直较慢。

2.我国饭店在创建“绿色饭店”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1)饭店高层领导不够重视,更多地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认为“创绿”会给企业增加大量的资金成本。

(2)酒店的创绿活动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对客宣传、引导方面仍有欠缺,客人的配合程度较低

(3)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不足,绿色消费意识薄弱。

(4)酒店提供的绿色产品仍有许多不够规范,品种不丰富。

(5)节能新技术及绿色设备及用品的采用上,由于受原来条件限制,故采用不多。

(6)嫌麻烦,垃圾没有进行分类或分得不够彻底。

三、推进我国饭店绿色化进程的措施

(一)政府部门要完善配套鼓励政策,加强引导力度 。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鼓励与扶持政策,对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和鼓励,并推广先进经验。要进一步加强与经信、环保、建设、能源监测等部门的合作,争取节能减排政策资金,强化对节能、环保工作的指导与引领。做好建筑节能、空调节能、照明节能、节约用水等工作;要鼓励有条件的饭店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促进饭店内部环境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同时,要引导饭店改善服务流程与方式,降低各种物质消耗,有条件的地区或城市,可以试点开展取消或有偿提供“六小件”等举措。

(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饭店绿色营销宣传推广力度。

由于我国国民整体素质不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大部分消费者消费时很少考虑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承担起对全民绿色教育的责任,以提高全民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如:厦门市旅游局为贯彻落实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节能环保意识,更好地推进厦门旅游饭店的低碳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营造全民参与节能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于今年6月份在全市绿色饭店中启动“绿色低碳消费月活动”。 活动期间,厦门市旅游局还组织了媒体记者对活动进行跟踪报导,扩大活动影响力和低碳消费行为的宣传引导力度。

(三)努力树立员工绿色价值观

1.领导层转变观念 饭店高层领导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的发展无需考虑环境成本、环境质量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企业来说,末端治理不仅对社会环境、客人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饭店高层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而且要在制度上、执行力度上真正将饭店的“创绿”工作贯穿于饭店的日常工作中。这样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2.培育绿色员工 饭店的员工处在操作岗位,他们最清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在操作中也是最灵活和最能动的,他们的节约就是饭店的节约,他们的浪费是饭店最大的浪费。首先要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使员工了解饭店“创绿”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其次,饭店应制定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策略,并形成具体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各种行为,树立并强化绿色的理念。再次要加强培训,并做好培训的反馈工作。最后,饭店也可以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奖励制度,以调动员工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四)运用绿色观念,引导客人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

1.广为宣传,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

一方面,应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的好处 ;另一方面,饭店要积极营造绿色氛围 。

2.开展各项专题活动,积极引导绿色消费

饭店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让客人直接参与绿色活动。如杭州三江度假村推出“绿色庭院、绿色行动”,让宾客在庭院里种植瓜果蔬菜,成熟后通知宾客来收。为表彰宾客参与美化环境,度假村向宾客颁发绿色消费证书,取得良好效果。此外,饭店员工为客人服务时,还要引导客人适当消费。意大利有一家“平安酒店”,它的外号又叫“喝不醉酒店”,这家酒店很少有人醉酒,店主有三大绝招:一是出售低度酒,但都是名牌酒;二是服务员斟酒时只上半杯;三是特制美味佳肴让客人多吃菜。“平安酒店”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创出特色、赢得利润的同时更体现了经营者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不让饮酒者喝醉,有利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是符合绿色消费需求的。

3.从客人的利益出发,提供超值服务

饭店无论推出多好的举措、多妙的点子,如果得不到客人的理解和配合,也是做无用功。因此饭店应根据自身客源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获取良好的效果,比如对支持环保的宾客给予奖励的措施,对不要求重床单一日一换的住客免费洗一件或熨一件衬衫等,这尽管对住客是一个小小的回报奖励,却大大拉近了“创绿’工作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赢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五)采用绿色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饭店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对技术创新并不十分关注。事实上,由于饭店业是个对人服务的行业,是个提供优良、舒适生活空间的行业,如何创造良好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许多饭店存在的环境问题就是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证明,环境质量的改善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技术是解决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办法。政府部门应重点扶持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发展。将绿色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并给予重点扶持,相应地强化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参考文献:

[1]陆诤岚.绿色饭店[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天来,陆诤岚 饭店环境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胡阿芹.我国绿色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商业,2007,(2 7).

第3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LNG液化工艺透平膨胀机氮气 压缩机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as been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ature process scheme liquefying device and curre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transportation flexible, storage efficiency is high, used as a city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load, etc, expansion, and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storage cabinets and other way in more advantage, and ha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quick effect,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mall advantages.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NG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NG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troduce domestic taian have been built up the LNG liquefaction stations liquefaction process flow.

Keywords: LNG liquefaction process turbine expander nitrogen compressor

中图分类号:U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理想,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煤碳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5% ,石油和天然气只占20%和2%,尤其是做为清洁燃料的天然气,与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21.3%的比例相比,相差10倍还要多[1]。随着人类绿色意识的觉醒,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重要化工原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利用,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达 35%,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2]

二、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国内外发展情况:

2.1国际LNG发展情况

LNG 是天然气资源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2002 年世界 LNG 贸易增长率为 10.1%,达到1369 亿 m3(1997年956亿m3),占国际天然气总贸易量的 26%,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 5.7%[3]。LNG 主要产地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文莱等地,消费国主要是日本、法国、西班牙、美国、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等[4]。 LNG 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年产量平均以 20% 的速度持续增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从1973年的1.226万亿立方米上升到2001年的3.586万亿立方米。其中,OECD所占比重,从1973年的71.5%下降到2001年的43.4%,前苏联所占比重却从19.7%增加到27.8%,中东从2.1%增加到9.1%,除中国外的亚洲从1%上升到8.3%,拉美从2.0%上升到4.2%,非洲从0.8%上升到5.3%中国天然气在世界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甚小,1973年为0.4%,2001年为1.3%[5]。

2.2 国内 LNG 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液化天然气在天然气工业中的比重几乎为零,与世界 LNG 的应用相比,我国确实是刚刚起步。第一家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商业化的 LNG 是中原油田的 LNG 工厂。该厂充分利用了油田气井天然气的压力能,故液化成本低。并且用汽车等燃料和居民燃气[6]。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中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也与世界上液化天然气的高速度、大规模发展的形势相悖,但值得称道的是,我国的科研人员和从事天然气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液化天然气工业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

在内陆,中国建成的LNG卫星站已超过40个、调峰站1座、LNG工厂2座,正在建设中的LNG工厂有4座,规划中的LNG接收站全部建成后总储存中转能力可达1800万吨/年。中国的LNG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7]。

三、LNG液化工艺

3.1液化区现状

目前,LNG场站制冷方式有节流制冷、膨胀制冷、混合制冷、复叠制冷、带预冷的混合制冷、双混合制冷以及单元混合制冷,随着对天然气研究的深入,制冷方式也不断呈现,较常用的制冷方式如下:

3.1.1混合制冷

混合制冷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大型LNG工厂采用最多的技术路线,优点是工艺流程短,液化效率比较高,节省能耗。缺点是易波动难控制,尤其是开、停车难度大。混合制冷工艺采用氮气、甲烷、乙烯、丙烷、丁烷和戊烷的混合物作为制冷介质。第一、二级增压后的制冷介质经冷却后,进入板翅式换热器,通过一段冷却和一级分离,液相进入冷箱冷却、节流膨胀提供冷量;气相则进入第三级压缩机进一步增压。增压后的制冷介质经水冷后进入板翅式换热器进一步冷却,经二级分离出气相和液相,气、液相制冷介质返回冷箱进一步冷却后,分别进行节流膨胀,提供冷量,其换热过程全集中在一个大型的换热器中(冷箱)。

混合制冷采用多组分混合冷剂,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部分冷凝的特点,得到所需不同的温度级别,将原料气顺序冷却液化。混合制冷只需一套压缩机组,工艺流程大为简化,但由于仍需将冷剂分为不同的温度级别或压力级别,导致能耗较高,关键控制点技术较高,尤其是在制冷剂的配比要求极高。

3.1.2复叠制冷

典型的复迭式制冷循环这种工艺选用蒸发温度成梯度的多组制冷剂如丙烷、乙烷(或乙烯)、甲烷,通过多个制冷系统分别与天然气换热,使天然气温度逐渐降低达到液化的工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阶梯制冷工艺或复迭式制冷工艺。但由于工艺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设备机组多,给管理维护带来困难,制冷剂均为易燃易爆的气体,对工艺要求极高,一旦泄露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场站的管理和检维修工作要求甚高。有些采用复迭制冷的大型LNG生产装置为了提高开工率,每个冷剂系统都配备了双透平,虽然这样做可以使装置即使在某个透平出问题时仍然有可能保持生产,但操作更加复杂,单位造价也大大增加。

3.1.3带预冷的混合制冷

这种工艺采用最多的是基于丙烷预冷的混合冷剂制冷工艺。液化所需冷量分两段提供。高温段采用丙烷作为冷剂按几个不同的温度级别对原料气和混合冷剂预冷,低温段先后用不同压力级别的混合冷剂把原料气顺序液化。这种工艺结合了复叠制冷与一般的混合制冷的优点,工艺流程相对简单,效率更高,运行费用较低。

3.2国产化设备、国产液化工艺研究

根据已投产的泰安液化场站液化工艺进行研究,所建设的LNG场站均未采用以上的液化工艺,而是采用单一的氮气循环系统,采用氮气循环系统的优点:⑴、制冷剂为氮气,对工艺的要求比易燃易爆的气体要求相对底,泄露时不会产生爆炸的危险;⑵、开停车及检修方便,适用于小型的LNG场站。⑶、氮气价格低,易于购买;⑷、设备制造周期短,造价低,适合小型LNG场站建设;⑸、管线中氮气与空气置换方便,可靠,对氮气露点的检测较方便。⑹、制冷所用的氮气只需在开车时外购小部分液氮,其余由PSA设备自产。⑺采用往复压缩机效率高,容易控制、产量可调节范围比较大。⑻、天然气处理量调节范围比较大可以在35%-100%之间进行调节。⑼、备用膨胀机不需停产可以在线进行切换⑷运行稳定性比较强不会因氮气流量、压力波动而影响系统运行。⑽、在制冷膨胀过程中,膨胀机出口不会带液,提高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⑾、运行稳定性比较强不会因氮气流量、压力波动而影响系统运行存在着缺点:⑴、氮气循环量大,对于国内设备氮气压缩机密封性差,有一定的泄漏率,经常补充氮气量。⑵、对氮气压缩机要求较高,氮气循环量大,加上国内氮气压缩机在天然气液化场站经验不足,时常会出现压缩机进气阀的阀座损坏(阀座的材质要求高),影响正常的运行,需材质好材料制作阀座确保稳定运行。⑶、采用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震动大,时间长影响管道的连接及连接附件设备,造成附件设备的损坏。⑷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单台处理量少,设备多、加大了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⑸、天然气处理量不宜过大。

根据泰安液化场站运行一段时间和在运行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工艺,目前该场站正稳定生产。国内小型的LNG场站建设来看,本场站采用氮气循环系统和国产设备,整个场站均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是非常成功的,建设的周期短,同比同样的场站缩短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投资少,同比减少近一亿元的投资。填补国内LNG场站建设投资、建设时间、国产化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工艺等多项空白,为国内LNG场站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带动了国内LNG场站国产配套设备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LNG领域的科技人员。

液化工艺分为:天然气预冷系统,天然气液化系统,氮气循环系统。

3.2.1天然气预冷

天然气中成分比较复杂,通过净化工艺,将原料天然气中的H2O、酸性气(包含CO2、H2S、COS、有机硫化物)、汞、重烃等杂质除去。净化后天然气的压力保持3.0MPa,进入预冷系统,将天然气的温度预冷至0±2℃。优点:该预冷工艺本机组选用BHDL-系列半封闭螺杆天然气预冷机组⑴主机采用半封闭螺杆压缩机;控制采用新颖的PLC可编程控制器。⑵换热部分蒸发器和冷凝器全部采用最新研设的高效换热器定制加工而成换热效益高。⑶机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噪音低,自动化程度高。⑷机组的控制具有防止不规范操作的纠错能力和防误操作程序,运行可靠性高等特点。缺点:⑴预冷机负荷调节范围较只有0-50%-75%-100%三个调节区,⑵天然气处理量波动较大时经常造预冷机自动停机。⑶如天然气的热负荷低于预冷机制冷量的50%时,会影响预冷机的正常连续平稳工作,造成预冷机负荷太低自动停机保护,需人工现场启动回复,从而使得天然气在液化区产生小范围的波动。

采用R407制冷剂预冷工艺流程优点:⑴R407C制冷剂是一款由HFC类物质组成混配制冷剂,不含任何破坏臭氧层的物质,R407制冷剂ODP值为零。⑵R407C化学稳定性强、无毒、无可燃性十分安全。⑶制冷剂价格便宜。⑷预冷流程能使冷热流体换热温差减小,使系统换热效益提高降能耗。缺点⑴预冷深度不够。

3.2.2天然气液化系统

净化后的天然气首先在天然气预冷器中冷却至0℃进入可切换式板翅式换热器A或B,流程图图一:

预冷后的天然气压力3.0Mpa、温度0℃,进入冷箱在板翅式换热器中与N2制冷剂逆向流动换冷被冷却至-48℃、压力降至为2.98Mpa,天然气进入重烃分离器中,天然气中C3+ 的烃类物质以液态分离出来(LPG),送出冷箱,进入LPG储罐中,天然气进入到主换热器中。氮气由两股不同温度氮气流组成,一部分是从主冷箱中部,温度为-52℃左右,另一部分氮气来自高温透平膨胀机膨胀端,温度为-95℃左右。根据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及天然气处理量调节两股不同温度氮气的流量,把板翅式换热器氮气进口温度调节至设计值-52℃、出口温度调节至-9℃。在换热器中天然气被冷却,温度降至-48℃左右。

天然气在辅冷箱中关键点:⑴、天然气与氮气流道的进出口压差:如天然气流道进出口压差增大即原料气净化效果不佳:二氧化碳、水含量超标或有固体杂质,需调整净化系统参数或更换过滤器。⑵、天然气出辅冷箱的温度控制:应根据原料气组份进行调节保证重烃的分离效果即重烃含量应小于70PPM,如果重烃分离不彻底会造成主冷箱天然气低温流道冻堵。⑶、重烃分离器液面应保持一定的高度,应从DCS控制中增加液位高报警与低报警等防护措施,液位低于一定数值时易引起窜压,高压天然气进入中压重烃系统中,使容器及管道产生超压危险。液位过高会使重烃带入到主冷箱中,造成主冷箱冰堵、憋压引起冷箱爆裂。

天然气进入主冷箱,与氮气进一步热交换,完成天然气液化转变,工艺流程如图二:

主冷箱采用4只铝制板翅式分体串联换热器:⑴多只换热器板束可以并、串联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只复合板束。在这种情况下,换热器的高度可以超过制造厂钎接炉所限制的尺寸。⑵每只板翅式换热器设计的长度远远长于标准的5.8-6.0米增强其换热能力减小换热温差提高换热效益,

进入冷箱液化工段,原料气经R501冷却至-48后进入主冷箱换热器EX2、EX3,温度进一步被冷即至-130℃。再经节流阀(VLV-100)减压节流后feed6后,温度在-142℃左右,压力0.45MPa进入气LNG闪蒸罐(S502)进行闪蒸气液分离,LNG由分离罐底部流出进入LNG储罐,闪蒸罐(S502)闪蒸出的BOG通过压力控制阀控制其闪蒸压力并依次返回主冷箱为EX3、EX2、EX1板块提供冷量,自身被复温至常温32℃至净化单元做再生气用。产生的BOG:⑴、部分洁净的气体用来作为干燥器再生加热和冷吹后再经BOG经增压机增压后进入城市管网中。⑵、一部分被复热后送至导热油路作为燃料。

3.2.3氮气循环系统

LNG所需要的冷量是由氮气循环系统提供。制冷系统主要由三台氮气压缩机、两组冷却器、两并联双温区式透平膨胀机组和主冷箱构成。

透平膨胀机组是利用高压氮气膨胀时产生高速氮气气流,冲击透平膨胀机的工作叶轮,使得该叶轮在高速氮气流的驱动下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一定的动力,通过中心轴带动增压端叶轮,使得增压段氮气增压,对其做功。产生动力的氮气流由于对外做功,膨胀后气体温度和压力下降,从而产生低温冷量,同时对增压端产生动力。

循环运行中的氮从主冷箱EX1板块出来进入低压氮气平衡罐,稳压后去往氮气压缩机(四台氮气往复式压缩机为三用一备)压缩至1.8Mpa并由水冷却器冷却至常温,压缩后的氮气汇总并分配去高、低温段膨胀机压缩机压缩端进一步增压至2.3Mpa再汇总经水冷器冷即至常温进入主冷箱EX1板块进行换热,其中有一股被冷即至-36℃出EX1板块后进高温区膨胀压缩机膨胀端进行膨胀降温、降压至:-93℃、0.64Mpa后进入主冷箱EX2、EX1板块分别为天然气流道、氮气流道提供冷量自身被复温至常温继续返回循环制冷。另一股氮气出EX1后再进入EX2板块进一步冷却降温至-93℃,再进入低温膨胀压缩机膨胀端膨胀降压至0.64Mpa、制冷降温至-136℃后进入主冷箱EX3、EX2、EX1、辅冷箱分别为天然气流道、氮气流道提供冷量自身被复温至常温继续返回循环制冷。

氮气循环系统应注意的问题:⑴氮气压缩机启动前需对电机进行盘车,确定正常运转。⑵氮气循环系统的氮气压力不低于0.55MPa,同时确保氮气露点低于-63℃。⑶冷却器水流量不得低于90M3/m。⑷避免氮气压缩机带压启动,放空缸体氮气。⑸氮气压力超过0.64MPa时,缓慢开启透平膨胀机进气阀,缓慢提速,当转速趋于稳定时,快速打开氮气进气阀,防止透平膨胀机速度过快产生飞车事故。⑹确保透平膨胀机的油压和油温正常。⑺观察现场一次压力仪表氮气压力变化,通知中控室现场变化,更好的控制氮气的补充量。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化结构不断调整,天然气已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主要能源,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资源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将迅速成为 LNG 进口国,并将已极快的速度占领市场。加快对适合我国特点的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工艺技术研究,加大对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力度和投入,已成为天然气应用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发展 LNG 是目前世界发展的潮流,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 LNG 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 LNG 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志毅. 中原油田天然气液化工艺研究. 中国石油 : 2008,7.2

[2]Hongtan Liu,Lixin You.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cold heat exergy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M]. 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 22 January 1999 .

[3]任继善 . 液化天然气 (LNG) 前景广阔 [J]. 中国石化 : 2003 年第 4 期 总第 211 期

[4]液化天然气 (LNG) 及贸易状况 .( 上海市天然气项目筹备组提供 )2003

[5]张迎新. 30年来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 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 第一期

第4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随着全球贸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逐步弱化;同时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关注,加上发达国家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促使与环境相关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

    茶叶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之一,而浙江省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省份。在绿色壁垒的影响下,浙江省的茶叶失去了原先的资源,价格优势,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为此,浙江省只有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努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茶叶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指出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在对绿色壁垒的背景,定义,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作用机制等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现状和特点,再从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绿色壁垒的内外原因出发,研究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双重影响,最后通过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壁垒、茶叶出口、影响、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tariff barriers and traditional non tariff barriers are constantly fall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orse, People are more concerning about their life environments. And also add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nthusiastically adopt the trade protection strategy, so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re producing naturally.

 Tea is the one of biggest ex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a export province in china. However the exporting of tea products has been seriously influenced by green trade barriers in the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urce and price) are no longer obvious before .the situation of exporting is not optimistic. Only by positively reacting to the green barriers, foster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upda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an Zhejiang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s tea products export.

         The paper firstly put forward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about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green barriers on Zhejiang's tea export and the strategic measure. Next on the basis of its backgrounds, definition ,represent forms, basic characters and related theories research,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Zhejiang's tea export and characters, Then based on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Zhejiang tea product export and the reasons of suffering the green barrier, which bring the dual influence on Zhejiang tea export from green trade barrier. And at las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amond model",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KEYWORDS: green barrier、tea export、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一、国外研究状况 2

二、国内研究状况 4

第二章 绿色壁垒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6

第一节 绿色壁垒涵义及特点 6

一、绿色壁垒的涵义 6

二、绿色壁垒的特点 6

第二节 绿色壁垒的类型 7

第三节 绿色壁垒作用机理分析 8

一、绿色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 8

二、绿色壁垒的价格机制 9

第三章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11

第一节 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分析 11

第二节 浙江茶叶产业基本现状 12

第三节 浙江省茶叶出口的总体情况 14

第四节 浙江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15

一、内部原因 15

二、外部原因 16

第五节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16

一、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负面效应 16

二、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正面效应 17

第四章 基于钻石理论的浙江省茶叶出口突破绿色壁垒的策略 19

第一节  钻石理论的概念 19

第二节  突破绿色壁垒的措施 20

一、培育浙江省茶叶行业的高级或专业生产要素 20

二、进一步促进茶产品的消费需求 21

三、建立完善的茶叶产业生产链 21

四、加强绿色营销,提高品牌意识 22

五、充分发挥政府对茶行业的扶持政策 23

第五章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各类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许可证等逐步弱化,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价格优势,占领了发达国家很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贸易,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各种披着合法外衣的、渐受瞩目的贸易保护手段悄然登上了国际大舞台,而与环境相联系的绿色壁垒就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主要形式。

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与其环保标准方面的差距,制定出各种严格的绿色标准,以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方式上的隐蔽性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尤其是我国的农、林、畜、渔等农产品的出口受损尤为严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重要的农产品就包括蔬菜,茶叶等。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法规也最严格,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保水平相对来讲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方法和过程、包装储运、组成成分及性能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利于环保的因素。这就使得绿色壁垒的设置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标准,增加了出口成本,强化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进口控制地位,导致了不公平的竞争。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 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茶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长远发展的产业价值。据资料统计,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名茶达676种,而浙江就有177种,居全国之冠。茶叶也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农产品,近十年来,利用资源与技术,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 品牌工程等,浙江茶叶出口发展迅速, 在全国茶叶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浙江茶叶出口创汇占全国份额呈稳步提高之势。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其中出口16.22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60%以上,出口额约3.8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4.18%.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在全国24个省、市、区居首位。茶业己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且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为全省山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我国茶叶出口屡创历史新高做出了贡献。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农产品出口贸易不断地遭受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浙江茶叶的出口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例如: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致使浙江省当年出口欧盟茶叶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41.08%和48.69%,2002年出口额又比2001年减少1%万美元。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致使浙江的茶叶出口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出口前景不容乐观。对此,浙江省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努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茶叶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了解国内国外对绿色壁垒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对绿色壁垒的概念、成因,特点,现形式以及作用机制做一个理论的介绍,并总结出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为整篇文章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

第三部分:分析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和绿色壁垒的国别分析,再提出浙江省茶叶行业和出口的总体现状,遭遇绿色壁垒的内外原因和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第四部分:论文的重点部分,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文献检索法,查阅相关课题的学术资料,通过查阅大量的期刊文献资料,学习该课题目前已经具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论文方向。

   (2)数据论证法,通过查阅书籍、统计资料、网络信息资源等等来搜集相关数据,来支持和说明论文研究的内容。

   (3)实地考察法,走访茶叶外贸企业,了解茶叶方面的专业知识。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绿色壁垒问题的研究,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发达国家,他主要涉及到对环境与贸易的研究,最典型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总会出现环境恶化,但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环境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产生,也就是说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逐步改善 。下面分两个方面对绿色壁垒进行研究。

第一,对绿色壁垒的定义,内容的研究

国外没有“绿色壁垒”这个词,而主要以“环境贸易壁垒”一词出现,基本都从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角度来对绿色壁垒下定义。Anderson(1992)提出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纠正市场失效的需要,必须借助于环境贸易壁垒来实现这一目的。

Davido Ogden(2000)与Anderson 的观点类似,认为各国管理外国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不同法规和标准,它们的表面目的是纠正与这些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有关的外部效应产生的市场无效,实质是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贸易保护。

Bhagwati(1993) 认为绿色壁垒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由于在经济与技术上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显著的优势,假借保护环境之名,运用种类繁多的保护措施,保护本国日趋衰落的夕阳工业。

Thornsburysuzanne(1998)认为贸易技术壁垒的实施是一种基于经济层面原因基础上的政治行为,其最终决定要取决于能够左右政策决策的个体经济因素、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和有效的政治力量。

Robert SandDarlene(1997)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阻碍进口的特征被归属与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Ronald Fisher和pabloserra (2000年) 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

第二,从绿色壁垒的影响、应对措施的研究

Greaker和Mads(2003)认为在技术可获得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例如严格的排放配额、征收高额的排放税),以刺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Michael Porter(2002)与Greaker和Mads(2003)的观点类似,认为严格的环保标准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但在长期内,会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Anderson(1998)提出环境成本内部化使环境成本成为生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体现在产品价格中,使得产品的价格反映了全部社会成本,这样“环境”便进入了生产环节,成为一个与资本、劳动等要素并列的新的生产要素,从而使国际贸易中某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进而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产生影响。

BrainR.Copeland和Scott Taylor(2004)提出绿色壁垒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绿色壁垒也成为许多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歧视的重要措施。

Polonsky.M.J.(1995)提出由于随着绿色运动、绿色革命的风起云涌,环境型消费者、绿色产品、绿色广告以及绿色战略的增加将是大势所趋,作为企业都要学会进行环境营销。

       二、国内研究状况

对绿色壁垒的研究,虽然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关于绿色环境壁垒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从绿色壁垒的定义,内容以及绿色壁垒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第一,对绿色壁垒的定义,内容的研究

陈学敏(2004)在分析了国内多种绿色壁垒定义的基础上,对绿色壁垒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绿色壁垒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和环境,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对贸易作出一定限制的手段或措施 。孙敬水(2002)对绿色壁垒的定义和陈学敏类似,但与此同时,他指出环保标准总是随着快速提高的技术水平而不断变化,因此其不确定性很大,往往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应付和适应,在国际贸易中会成为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

张琦(2004)将绿色壁垒分为绝对绿色壁垒和相对绿色壁垒,绝对绿色壁垒是现代贸易规则所禁止或反对的,它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是绿色贸 易保护主义的体现。

叶汝求 (2001)认为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是以经典的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资源贸易理论,只考虑到经济效益,只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忽视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特别是没有反映环境成本是其重大缺陷。

吴克列(2002)认为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对环保资金的投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形成了各国环保标准的差异,造成了国际贸易的障碍,即绿色贸易壁垒。

第二,从绿色壁垒的影响、应对措施的研究

卢授永、杨晓光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静态的角度讲,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动态的角度,绿色壁垒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改进技术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从而带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和波特的观点很相似,卢,杨是从动静角度,波特是时间的角度阐述,但理论内容则是差不多的。

邓竞成(2003)提出,绿色壁垒本身具有双重效应:一是保护国家安全、国民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及保护环境;二是阻碍国外达不到“标准”的有关商品进口。

杜强和纪德法(2003)认为绿色壁垒具有双面性,它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共生物,在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的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能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文兵、葛永波(2000)从产业竞争力角度指出:绿色壁垒降低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成本优势,增强了发达国家产业的差异化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利益的分配中比环保标准低的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多得多。

冷崇总(2003)指出绿色壁垒使我国出口商品市场萎缩,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使我国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他提出企业应提高对绿色壁垒的认识,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合格认证体系,建立技术壁垒预警机制,全面提高解决争端能力。

李志军 (2002)提出了绕开国外复杂、繁琐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采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

 

第二章 绿色壁垒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绿色壁垒涵义及特点

       一、绿色壁垒的涵义

绿色壁垒是指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 以保护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直接或间接对外国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措施。而所谓茶产品贸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方以保护环境,限制茶叶进口为由,通过蓄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以及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等非关税壁垒的方式对茶叶进口设置贸易障碍、产品加以限制。

    二、绿色壁垒的特点

与传统贸易壁垒相比,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名义上合理合法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义,实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为实。

第二,内容广泛性

它涉及范围除初级产品外, 还涉及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包括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都符合绿色标准。

第三,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绿色壁垒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在分配上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相对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第四,较强的技术性

绿色贸易壁垒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较,通常采取相当高的技术标准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进行限制和影响,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都要求较多的技术性成分,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标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五,时效性

绿色壁垒一般只在某一段时间内有效,当出口商采取一系列的绿色措施后,产品能满足进口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绿色壁垒就被克服。

第二节 绿色壁垒的类型

关于绿色壁垒的类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这是绿色壁垒初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即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它的直接结果就是抬高了进口价格,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1987年美国对加拿大、欧共体及墨西哥进口原油和某些石油化工制品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该措施规定对国内石油每桶征收8.2美分的附加税,却对进口石油每桶征收11.7美分的附加税。也就是说进口的石油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5美分/桶。

 (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是指认证机构依据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指标或规定,向有关自愿的申请者颁发以表明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这种贴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表明它从研制、开发到生产、使用直至回收利用整个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标志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表2-1部分国家的环境标志制度

国家 建立年份 环境标志名称 英文名称

德国 1978 蓝色天使计划 Blue Angel Scheme

加拿大 1988 环境选择方案 EnvironmentalChoice Program

日本 1989 生态标志制度 Eco Mark Scheme

美国 1989 绿色标签制度 Green Seal

印度 1991 生态标志制 Eco Mark Scheme

奥地利 1991 奥地利生态标志 Austrian Eco-label

法国 1991 NF 环境 NF Environment

欧盟 1992 生态标签体系 Eco-label

瑞典 1992 良好环境选择 Good Environmental Choice

新加坡 1992 绿色标章制度 Green Label Scheme

中国 1994 环境标志制度 China Environmental Label

         资料来源: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EB/01].万方数据资源网.

   (三)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对环境技术标准的设立自然也不一样.国际标准化组织1995年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都要符合绿色标准,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很不公平的。据联合国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由于不符合国外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我国每年约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

      (四)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如德国1991年正式通过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令》、欧盟1991年制定的《关于包装、包装废弃物的指令》、日本1993年6月正式生效的《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等。这些绿色包装法规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也增加了出口商的出口成本。

      (五)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对此商品健康、安全等隐性需求,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检疫制度。例如: 2000年7月1日开始,欧盟对进口的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最高 允许残留标准,部分产品农残的最高允许残留量仅为原来的1/100一1/200 。

      (六)绿色补贴制度。发达国家把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对此,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发达国家就以这种补贴违反WTO的规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例如,美国就以环境保护补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橡胶鞋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起诉。

第三节 绿色壁垒作用机理分析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理主要分为两种:价格机制和数量机制。简单地说,对于不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商品将被拒之门外,进口数量减少,这就体现了绿色壁垒的数量机制;而对于不符合绿色标准的商品为顺利进口就必须改进技术,从而生产成本提高,价格机制就产生了。

       一、绿色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

    图2-1中,横轴表示进口商品数量,纵轴表示绿色壁垒的设置水平。

当绿色壁垒水平处于X1,A由于不满足绿色技术标准将被实施绿色壁垒的国家拒之门外,而产品B、C达到了Xl的水平,可以顺利进口。

当绿色壁垒水平处于X2时,A.C都没达到技术水平,只有B产品满足要求允许进口。

    因此绿色壁垒水平由X1提升到X2,使原先商品B也无法进口,这就是绿色壁垒的数量机制。

 

图2-1 绿色壁垒的数量机制

       二、绿色壁垒的价格机制

    图3.2中的横轴表示企业的生产量,纵轴表示企业的生产成本。AC表示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凸向原点,假设规模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递减)。为符合绿色标准,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曲线AC上移至AC’,若产量仍为Q0的情况下且保持不亏损,产品在进口国的售价就会从从P0提高到P1,这就是绿色壁垒的价格机制。

 

                        图2-2 绿色壁垒的价格机制

当然,图2-3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两种机制的表现。

 

    图2-3 价格机制与数量机制的共同体现

横轴代表进口国的进口数量,纵轴表示国际市场的价格;当市场价格为P1时,进口国的进口数量为Q1Q2;当市场价格上升到P2时,进口数量为Q3Q4,由此可见,绿色壁垒对价格和数量具有双重效果,且两种机制交替循环的过程,从数量控制一价格控制一数量控制……由于绿色标准的严格,首先产品的数量会减少;一旦符合标准后,因为成本的提高导致价格的上升;紧接着技术的进步数量控制又开始了,这样一轮又一轮的延续下去。

 

第三章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分析

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形势就出现逆转,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2%,出口金额7.05亿美元,打破了近5年来始终在28-30万吨之间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全国茶人期盼已久的历史性双突破。

按出口量看,摩洛哥是我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量达5.85万吨,同比增16%;乌兹别克斯坦位居第二,出口量2.2万吨,同比略有下降;俄罗斯上升为我茶叶出口第三大市场,出口量达2.1万吨,同比增28%,主要得益于在我国召开的国际茶业大会的助推;美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位居第四,贸易量1.9万吨,同比下降13%;日本继续呈二位数下降态势,已跌至不到1.9万吨。

按出口额看,我国茶叶出口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为摩洛哥,日本,美国。

        表3-1 2009年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比重(按出口额)        

市场 出口量

(万吨) 出口量增长幅度(%) 出口额

(万美元) 出口额增长幅度(%) 平均单价(美元吨) 平均单价增长幅度(%)

摩洛哥 5.84 16.2 14282.50 17.7 2442.10 1.3

美国 1.93 -13.0 4019.70 -11.2 2079.00 2.1

日本 1.89 -10.3 5024.50 -10.1 2646.90 0.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茶叶》10年1期整理                                               

1.日本。日本是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市场之一,同样也是浙江绿茶、乌龙茶的主销市场。2006年5月29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出台,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这使我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06年对日茶叶出口2.77万吨,金额657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0%和17.7%。直至到2009年对日本茶叶出口量继续呈二位数下降态势,已跌至不到1.9万吨。从表2 中可以看出,我国茶叶对日本的出口受到“肯定列表制度”的严重影响。

    2、欧盟。自2001年以来,欧盟执行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由118项增加到211项。2005年8月起,欧盟对硫丹(具有杀螨作用的有机广谱杀虫剂)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毫克/公斤调整为0.01毫克/公斤,检测标准提高了3000倍。2007年,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欧盟及德国茶叶新农药残留标准,增加了啶虫咪等10个农残项目并更新了其他10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这让中国茶叶出口欧洲更加有难度,欧盟市场进一步萎缩,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对欧盟27国茶叶出口1.47万吨,出口金额4782万美元,平均单价3245美元/吨,同比分别下降10.4%、12.96%和2.85%。

              表3-2 2005年与2006年5-9月中国茶叶出口的日本的数量和金额对比                     

月份 2005年

数量(吨) 金额(万美元) 2006年

数量(吨) 金额(万美元) 同比增减

数量         金额

5 3230.4 753.9 2720.1 671.6 -15.8 -10.9

6 4329.4 1075.2 2057.9 496.9 -52.5 -53.8

7 3885.8 924.7 2103.1 553.8 -45.9 -40.1

8 3544.5 808.9 2474.1 643.1 -30.2 -20.5

9 2738.5 626.5 2027.8 458.1 -25.9 -26.9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mof.gov.cn)

第二节 浙江茶叶产业基本现状

浙江省茶叶出口历史悠久,茶叶是浙江省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茶园面积达273万亩,恢复历史最高水平。全省茶叶产量16.6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6.7万吨,产值6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和24.5%。浙江省以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

2006年,浙江省已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组织195个。近年来,浙江茶叶一直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涌现出了一批“浙江著名商标”和“浙江名牌产品”。浙江主产绿茶,是我国珠茶、眉茶、蒸青茶、名优茶等内外销绿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尤其是龙井茶,正在快速崛起,它门类齐全,有扁形、针形、条形、卷曲形等,特色明显、是一种竞争力很强的茶产品。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世界绿茶皇后。此外,浙江茶文化相关的茶馆也发展迅速,尤其是以“龙井茶虎跑水”著称的省会城市---杭州,茶馆的规模和经营都堪称一流,杭州茶馆的历史 可追溯到宋代。目前杭州的各式茶馆、茶艺馆、茶楼、茶室、茶苑、茶艺中心和茶艺乐园有700多家,年营业额达10亿元。

为应对国际的绿色壁垒冲击,浙江省不断引进国外新技术,加快提高茶叶科技含量,效果很明显。2009年,全省抽检品牌茶叶270批次,合格率99.3%,35家企业已经成为首批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的企业.。2010年,浙江将完成全省5000个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任务,建成100个省级示范茶厂,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同时,为构建“浙江绿茶”推广平台,进一步推广茶饮绿色消费理念,日前,全国首个“茶为国饮健康消费”推进委员会正式在“茶都”杭州成立。旨在弘扬茶文化,推广茶知识,引导国人树立“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理念,建立健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整合社会资源。

但是,浙江省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省份,茶叶行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茶叶产业化程度低。所谓茶叶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将茶叶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茶叶产业经营方式。制约浙江茶叶产业化经营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经营规模小,茶叶档次低

浙江茶业由于受自然资源和经营机制的制约,“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小而散”表现为浙江大都是民营企业,生产、加工还是商业型茶叶企业与世界其他产茶大国相比,规模均偏小,专业化生产低。例如斯里兰卡每户茶园1公顷以上,印度最大茶园主有茶园2万公顷,印尼年产茶1500吨的茶厂仅需工人26名。而浙江一般茶区户均2~3亩茶园,分散经营,力量薄弱。100%的名优茶采摘、90%的大宗茶采摘和60%的名优茶加工都是靠手工作业。“档次低”主要表现为除省茶叶公司的“骆驼”牌眉茶和珠茶、西湖乡的“贡”字牌西湖龙井外,国际名牌较少,大部分企业主要散装出口或给外商供应原料的方式出口,从而出现“出口数量增加、创汇额徘徊、单价下滑”的不利局面。

(二)利益联结分散

浙江省一般茶区农户均2~3亩茶园,分散经营,力量薄弱。而浙江的茶叶企业与茶农之间大部分都只是单纯、低层次的买卖关系。农户对茶叶企业的信赖程度低,双方并没有更好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合体。

   (三)同周边省份相比较,浙江劳动力成本较高

茶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采茶与制茶,约占茶叶生产用工量的80%,需要投人大量的劳动力。但同周边省份相比,浙江省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这与浙江人大都弃农从商有很大关系。

    除了产业产业化程度低之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茶叶是一个高税赋产品。对茶叶征收源头特产税7%、毛茶增值税13%和精制茶增值税17%,经营环节特产税12%,总税赋超过30%。与世界高税赋国家阿根廷相比,我国高出1.5倍,与低税赋国家印度、斯里兰卡相比,我国高出几十倍,高税赋使我国茶叶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

因此,对于浙江省目前的茶叶行业现状和正遭遇的绿色壁垒的情况,浙江省应调整茶叶产业结构,进行茶叶专业化生产,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茶叶的生产成本,增加茶叶出口竞争力。

第三节 浙江省茶叶出口的总体情况

浙江既是产茶大省,也是茶叶出口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强劲态势,无论是出口数量,出口额在全国均处领先地位。

表3-3:2003-2009年浙江省近年茶叶出口及占全国比重(万吨、亿美元)

年份 出口量(万吨) 出口额(亿美元)

 全国 浙江 比重% 全国 浙江 比重%

2003 25.99 13.56 52.20 3.67 1.78 48.50

2004 28.08 15.22 54.30 4.37 2.31 52.90

2005 28.66 16.19 56.50 4.85 2.58 53.20

2006 28.67 16.75 58.42 5.47 2.91 53.20

2007 28.95 16.6 57.40 6.08 3.18 52.30

2008 29.70 16.70 56.22 6.82 3.64 53.40

2009 30.30 16.22 53.50 7.05 3.82 54.20

                                                    资料来源: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相关资料整理

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

第一,茶叶出口量,出口额稳步增长。

浙江省从03年13.56万吨一步步增长的08年16.7万吨,且出口量和出口额一直是全国第一。虽然2009年出口量与08年相比虽有小幅度下降,但出口金额上升从6.82上升到7.05,增加了4.82%。因此,总体来看,出口量和出口额在稳步增长中。

第二,出口茶叶质量显著提高。

针对国际上日益森严的绿色壁垒,浙江及时将工作重心从增加产量转到了全面提高质量上来,浙江实施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工程,编制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10年发展规划,制定了《无公害茶叶》(DB33/290 3-2000)和《有机茶》(DB33/T266.4-2000)省地方标准,建立了无公害茶与有机茶基地。浙江已创建开化、安吉两个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新昌、淳安、开化等36个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全省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0.8万公顷,到2003年底,有64个茶叶基地通过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11只茶叶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9年,全省抽检品牌茶叶270批次,合格率99.3%。

第三,茶类结构逐渐优化,主导产品日趋突出。

浙江茶叶内外销各占50%左右,名优绿茶、花茶等以内销为主,珠茶、眉茶、蒸青茶以外销为主,年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加工和出口集散地。

 第四,市场扩大,跨国经营起步。

 世界上将近60个国家和浙江省有茶叶贸易的关系,主要是摩洛哥、俄罗斯、日本、欧盟等,而非洲市场占有很大比例。同时,浙江省部分茶叶企业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外开办茶叶分厂或茶叶经营公司,跨国经营开始起步。

第四节 浙江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一)浙江省企业认证意识浅薄,认证能力不高。

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的形成,到目前为止是世界各国跨越绿色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对此抱着看看的态度,没有认真研究。同时,由于浙江省大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一方面对于绿色环境标志方面的认证,需要大量的验证,检测费用,使这些企业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检测设备,若企业自行购买检测设备,费用至少上百万,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担。

   (二)对茶叶生产等的各个环节的绿色标准要求提高。

在绿色壁垒的机制影响下,无论是茶叶的生产,包装,运输,销售要符合绿色标准的要求,对于投入生产的各部分原料也必须符合绿色标准,即所谓原料和最终成品都要达到绿色标准要求。这对于以小规模种植经营的浙江省企业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挑战。

   (三)政府检测机构资源的有限性。

相对于中小企业,政府有能力投资购买检测设备,但由于发达国家对绿色壁垒设置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设置的种类各式各样,而中国政府检测部门资源有限,对有些特殊的检疫要求还无法实施。因此这对浙江省的茶叶经济带来了另一个挑战。

   (四)浙江茶叶企业缺少自己的品牌。

浙江省的茶叶主要是分散经营,无规模化生产能力,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外销茶基本上以散装为主,仅仅是充当了国外品牌的原料,难以开拓市场。

         二、外部原因

(一)发达国家(主要以欧盟与日本为例)设置的绿色壁垒条件越来越苛刻。

2005年,欧盟对农药硫丹的限量从原来30mg/kg调整为0.0lmg/kg,提高了3000倍,给浙江的茶叶出口制造了很大的困难,全省约有50万亩茶园施用硫丹的产品,如何应对欧州市场是一个难题。2006年5月29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出台,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这使我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 各国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有差距。发达国家对环境技术法规和质量认证制度的制定越来越严格,而我国生产力相比发达国家落后,商品质量的认证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三)保护本国贸易。

我国的农产品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有些发达国家害怕我国的农产品挤占其市场份额,假借环保、安全等名义,对外国商品制定高于国际标准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从而限制或制止外国商品进入,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第五节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绿色壁垒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使每个国家在茶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回收等环节上提高了技术水平,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同时也提高了全世界人们对环保,食品安全意识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越发达的国家,设置的环境标准就越严格,因此,茶产品严格的环境标准导致我省茶叶出口的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国与国之间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一、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负面效应

   (一)茶叶出口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 出口竞争力下降

浙江省的茶园主要以承包经营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专业化程度低,所有名优茶的采摘加工全靠手工劳动,相对世界其他产茶国,生产成本本来就高。而绿色壁垒的实施要求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绿色标准,而这样企业的出口成本会比原先提高很多,例如要支付不菲的检测,评估,认证等费用,绿色包装及广告宣传费用等,这样茶产品就失去了原先的价格优势,导致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二)欧盟及日本的高档茶叶市场萎缩,出口市场转向非洲市场

欧盟和日本一直是浙江省主要的高档茶叶消费市场。但自2000年欧盟开始实施新的农残限量标准以来, 我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量在短短5年间,从2000年2.8万吨降到2005年的1.6万吨,累计降幅42.8%。2007年2月26日,欧盟茶叶委员会(ETC) 了第9期茶叶信息,新标准增加了10 个农残项目,且更新后的欧盟及德国农残项目共计227项,其中207个农残项目的标准限量为目前仪器的最低检测底线,所占比例为91.2%。。同样,日本2006 年5 月29 日起正式施行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数据显示2006年6~8 月我国对日出口茶叶仅6635 吨, 降幅高达43.6%。高档茶叶消费市场的萎缩将会进一步导致浙江省茶叶的出口效益下降。而相对发展中国家占多数的非洲市场变得比较容易开发,最近几年,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成为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

(三)消减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茶叶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具有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上我国茶资源丰富,对茶叶生产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绿色壁垒的实施,使我国茶叶的出口成本不断增加,严重挫伤了茶叶的出口能力,致使我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与冲突,影响浙江省茶叶出口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环境标准自然有着不一样的认识。发达国家设置绿色壁垒水平抵制低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要求WTO指定全球最低贸易环境标准。而这对于经济处于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力承担巨额的环保费用,这样的环境措施又有失于贸易的公平,客观。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必然会出现一些摩擦和冲突,不利于我国茶叶的出口。而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省,影响巨大。

        二、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正面效应

(一)浙江茶叶出口企业环保意识增强

据有关杭州海关部门统计,自欧盟实施新的最高残留标准和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浙江大部分茶叶出口企业主动检测茶叶农残量,使之符合环保标准。2009年,全省抽检品牌茶叶270批次,合格率99.3%。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是我省最专业出口茶叶的企业,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都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出口的茶叶质量。

   (二)加快了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的升级

浙江省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省份,茶产业的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主要以低价格的战略竞争为优势,但自绿色壁垒实施以来,对环境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论是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都必须符合绿色标准,因此,茶叶出口企业必须加快引进国外新技术,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开展茶产品的深加工,增加茶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我省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绿色标准的设置能促使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四章 基于钻石理论的浙江省茶叶出口突破绿色壁垒的策略

第一节  钻石理论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转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钻石理论,它又被叫做菱形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的钻石理论包括四个基本因素条件,生产 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支持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图4-1波特的钻石体系图

 浙江省茶叶出口要突破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波特的钻石理论为我省应对绿色壁垒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我们从波特的钻石体系的各个因素出发,分析浙江省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初级生产要素),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高级生产要素)。

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

3、相关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波特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支持,垂直方向主要指上游设备的支持,水平方向主要是相关相似产业的有关信息,生产合作等的支持。

4、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它可以是一种经营理念,战略管理。波特认为,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放眼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

国际竞争力除了上面四个因素之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机会和政府。

第一,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有以下几种可能:科技发明创造,能源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

第二,政府的作用。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政府直接投入的应该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

因此,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应对浙江省茶叶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第一,生产要素方面:培育浙江省茶叶行业的高级或专业生产要素;第二,提高茶产品的消费需求;第三,建立完善的茶叶产业生产链;第四,加强绿色营销,提高品牌意识;第五,政府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对茶行业的扶持政策。

第二节  突破绿色壁垒的措施

       一、培育浙江省茶叶行业的高级或专业生产要素

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浙江是全国茶叶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全国茶学重要学科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茶叶学会、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均坐落杭州。因此它对我们培养那些适应现代贸易发展需要的绿色人才有很大的优势。

    浙江茶叶生产目前处在茶产业的升级期, 基本主张都是扩种面积、提高产量, 没有充分体现生产的质量效益, 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更无从强调农残等的隐形指标。浙江省的茶产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意识,不断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浙江省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主要成果:速溶茶、茶色素、茶多糖、茶多酚、咖啡碱、茶皂素、茶籽油等,还有在医药、保健、化工、食品和软饮料等领域的应用。

      二、进一步促进茶产品的消费需求

一方面,应该认真研究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它是各个国家跨越绿色壁垒的重要跳板。同时加强对国外绿色标准的研究,建立绿色壁垒数据信息库,收集国外应对绿色壁垒的主要案例及分析对策,了解进口国的法律,法规等。

另一方面,虽然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茶产品的绿色标准越来越苛刻,我们的企业再加快技术研究改革使符合绿色标准的同时,我省仍然要以占有市场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利用各国贸易壁垒的差异性,实施出口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努力降低对少数几个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欧美,日本等),大力发展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因为他们的技术标准相对较低,例如我国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国就是摩洛哥。

       三、建立完善的茶叶产业生产链

从我国茶产业的横向组织结构和纵向组织结构入手分析,从我国茶业横向组织结构 (图4.1)来看,我国茶树种植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初制出来的茶叶平均成本较高,附加值低,交易价格低,通过集市销售,茶产品的盈利水平低下。

国营、集体的茶场经营的茶产品因进行半机械加工,精加工,产品的附加值高,交易价格也高,这样大大提高了茶产品的盈利水平。

 

图4-1茶业横向组织结构

 

图4-2 茶业纵向组织结构

   从我国茶业纵向组织结构 (图4.2)来看,国营、集体和民营茶场生产的茶叶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农户的初制品大多在内销市场通过茶商和外贸公司等企业购买再经精制,深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途径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大大提高了我省茶成品的附加值。

       四、加强绿色营销,提高品牌意识

绿色营销它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力求满足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方式。首先,绿色营销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茶叶企业必须从源头抓起,重视对基地茶农的“绿色培训”,向茶农灌输绿色营销观,引导农户科学种茶和科学管理茶园,实施清洁生产、传授绿色生产技术。其次,建立绿色茶叶质量标准,在制定茶叶质量标准时既要和国际接轨又要符合国情、省情。加强对茶叶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减低农药残留量,努力使出口的茶叶符合绿色标准的要求。再次,根据环保要求,采用一些陶瓷、竹筒等相对环保的绿色包装且包装设计要体现中国或浙江省的当地文化,又要尽量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最后,浙江省茶企业要坚持保持出口茶叶的质量,赢取进口商信任和支持。

浙江省茶叶行业必须从过去分散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从过去依靠传统的价格优势向产品的品牌意识转变。分散经营的成本高且科技含量低,茶产品的生产效益水平就低,而规模化生产既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规范了生产工序。品牌战略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大广告媒体等宣传,先把各地区的茶产品做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知名 品牌。例如浙江省主要的知名品牌有御牌西湖龙井、紫笋茶、会稽龙井、骆驼牌茶叶等。再通过与著名经销商的合作,将我省的茶产品与国际接轨,根据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五、充分发挥政府对茶行业的扶持政策

1、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这包括茶叶的生产、生产资料供应、质量检验、流通渠道在内的整个过程。对于经过科学论证建立起来的检测机构要重点扶持,尽快使这些检测机构开始检测业务工作。

2、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浙江省的企业主要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规模比较小,用于科技研究部分的资金占总资金的份额很少,对于上百万的检测设备,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购买。因此,作为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的政府应该加强对茶行业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也可以简历绿色出口补偿机制。由于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水平越来越高,茶叶出口的成本提高,茶农和茶企业的经济效益收到损害,政府部门应该采用间接补贴和直接补贴的相结合方式,对涉及到具体茶农和出口企业的亏损采用生产和出口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对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和完善则采用间接补贴的方式加以扶持。帮助茶农和出口企业树立信心应对绿色壁垒。

3、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浙江是全国茶叶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有全国著名学府浙江大学,有全国茶学重要学科浙江大学茶学系、政府应加大资金力度,促使高校、科研院所的理论成果积极向实际成果转变。

4、政府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提供国际产品标准信息、并联合企业、行业参与国标准制定,积极有效地预防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五章  总结

本文通过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的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如下:

   (1)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较强的技术性。由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绿色壁垒标准的不断升级,不仅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标准,增加了出口成本,而且也强化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进口控制地位,导致不公平的竞争。

   (2)我国是农业大国,茶叶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而日本、欧盟、美国等是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但这些国家和地区较高的环保的标准。本文以欧盟和日本为例,简单讲述了两国有关茶叶的严格绿色标准对我国(主要是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即欧盟及日本的高档茶叶市场萎缩,出口市场转向非洲市场。

   (3)在讨论有关绿色壁垒理论的基础上,第三章先研究了浙江省茶叶行业及出口的现状,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省份,浙江省茶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茶叶产业化程度低,它表现为经营规模小,茶叶档次低;利益联结分散;同周边省份相比较,浙江劳动力成本较高。从出口的现状可以看出浙江省以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很显然说明浙江省茶叶出口在全国的地位,这样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接着本文又描述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特点:茶叶出口量,出口额稳步增长;出口茶叶质量显著提高;

茶类结构逐渐优化,主导产品日趋突出;市场扩大,跨国经营起步四个方面。然后,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浙江省遭遇绿色壁垒的内外原因,以及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双重影响。

   (4)面对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阐述浙江省茶叶出口如何突破绿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具体从波特的钻石体系的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支持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因素以及政府与机会两个变数出发,分析浙江省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加上数据搜集方面的限制,因此对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问题的研究十分有限,分析也不够深入透彻,但我会进一步努力去研究。

参考文献

[1]GreakerM.Strategic environmental Policy: eco-dumping or green strategy [J].Environmental Economies and management, 2003, 45(3):692-707.

. World Trade,1998,(32):3.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1999,(37):165-182.

.Tea Economic Information, 2005, 286(10):15.

[5]]BarrettS. Strategic  Environment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 Public Economies,1994,(1):325-338.

[6]Robertson. Trade and Environment: Harmonization and Technical standard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159, Washington, D.C.1994

[7]Ravi Batra, Hamid Belad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orld trade, Ecological Economics 27(1998), 171-182.

[8]Michael J. Ferrantino,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The World Economy, 20 (1997), 43-72.

[9]Aderson T C folke,Snystron著,黄晶,周乃君,陆永琪译.环境与贸易一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3-29.

[10]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32-37.

[11]郑天虹.茶叶出口企业应对“农残之困,’[N].经济参考报,2007-6-25 (3)

[12]王曣.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研究所,2008.

[13]蔡军.2005年我国茶叶出口情况浅析及展望[J].中国茶叶,2006,2:7-9.

[14]郭依金.绿色壁垒: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新障碍[J].今日浙江,2002,(3):76-77.

[15]陈柳钦.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与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J].北方经济,2001,(2):19-22.

[16]杨波. 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7) :2171 ,2198.

[17]苏祝成,童启庆.茶叶生产经营规模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茶叶科学,2001,21(l):5-60.

[18]陈宗惫.今年国外茶叶农残标准新动向[J].中国 茶叶,2003,25(2):4-5.

[19]陈宗懋.欧盟和日本颁布的茶叶农残新标准[J]中国茶叶,2004,6:12-13.

[20]陈芳等.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07,(5):128-131.

[21]廖万有.试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J].中国茶叶加工,2004,(4):4-8.

[22]沈佐民等.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7,(5):23-27.

[23]杨涛.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3,(10):103-105.

[24]吴克烈.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J]. 国际贸易问题,2002,(5):51.

[25]高彩云. 对绿色壁垒的我国茶叶贸易[J ]. 产业论坛,2003(3) :27.

. 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2004 ,( 6) : 74 -77.

[27]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EB/01].万方数据资源网.

[28]吴荻枫.试论绿色壁垒及其法律对策[J].法学杂志,2003,(1):73.

[29]武振.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J].当代经济研究, 2004,  5) : 31- 32.

[30]徐小义.浙江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3):30-34.

致谢

四年的大学学习时光匆匆而过,收获的是知识,是老师的教诲,是同学的友谊。完成这篇论文,我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与关爱。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袁云峰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内容、结构安排等各方面,袁老师总是谆谆善诱,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意见,才能使我得以完成此篇论文。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好友陈峰,他参与了我的论文讨论,并在资料收集,文献翻译,分析研究时给予我支持和帮助。

第5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茶叶 农业

一、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的现状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一)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1.茶产量稳步增长,不断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名优茶生产在中国各茶叶主产区得到大力发展,许多企业开始致力于实施茶叶品牌战略,不断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为将充分利用茶叶的营养成分,吴裕泰茶叶公司还开设了内府菜,提出不仅要“喝茶”更要“吃茶”。目前,已经在京开设了两家内府菜餐厅,效益较好。这说明,消费者较为喜欢茶营养食品,关于“吃茶”的概念,企业还需要多宣传,多推出类似的产品。

2.茶产区域分布明显,特色茶区快速发展。红茶主要在广东、云南;乌龙茶主要在福建,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名优茶区主要有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省及主要的茶区。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湖南环洞庭湖的银针产区,安溪的乌龙茶区,云南的普洱茶区等等。

3.产品结构优化加快。传统茶叶创新速度加快,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名优茶和质量安全茶叶有明显增加。名优茶总产量53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增加9%;总产值308亿元,同比增加49.8亿元,增加19.3%。无公害茶园面积1763万亩,同比增加187万亩,增加11.9%。有机茶园面积136万亩,同比增加17.8万亩,增加15.1%。

(二)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1.茶叶出口形势比较乐观。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笼罩下,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逆势上扬,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大关,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2%,一举打破了近5年来始终在28-30万吨之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口金额7.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3%,实现了全国茶人期盼已久的历史性双突破,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①

2.绿茶、红茶、乌龙茶出口增加,特种茶出口呈下降。早各种茶叶出口中,绿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品种,其次是红茶和乌龙茶,但是花茶出口数量下降较为明显,而普洱茶出口数量下降的幅度更快,接近20%。2010年我国主要出口茶叶的情况。

3.六大市场仍是中国茶叶出口的重点。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上万吨的市场依次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日本、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贝宁和毛里塔尼亚。上述市场占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总额的60%和56%②。未来中国茶叶出口仍应把独联体、亚、非地区伊斯兰国家、美国、欧盟、日本和中东等六大市场作为重中之重。近三年各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量。

由于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加上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绿色贸易壁垒毫无疑问的成为我国茶叶出口中最大的障碍。

二、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界定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物、植物或安全甚至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名,采取直接和间接的限制性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

(二)中国茶叶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

1.发达国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茶叶卫生要求,将大部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降至原来的1/100至1/10;在2002年12月16日的新标准中,绝大部分农药以仪器最低检出限作为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在2003年3月14日的法规中规定,将从2005年起对未在欧洲登记注册,或没有充分依据说明其残留对消费者不构成危害的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均不得超过最小的“违约标准”。

2.发达国家的茶叶检验项目。近几年,发达国家规定的茶叶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欧盟在2003年的新标准中规定了193种农药项目,比2001年颁布的标准又增加了59项;德国在2003年的新标准中规定了146种农药和有关化合物项目;日本在2003年的新标准中规定121种农药项目。

3.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欧盟自1993年以来,先后了至少15个涉及茶叶中农残限量的指令;从199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法规,陆续禁止了46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和使用;目前还在对约600种农药进行重新评估和审定;最近又出台了若干关于修订标准的法规和指令,以后将有一系列标准被修订。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直接导致茶叶出口量下降。欧盟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149/2008)于2008年7月29日已经实施,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而且随着欧盟主要茶叶进口国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从低价茶转移到无公害茶、有机茶以及符合欧盟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要求的茶叶。受此项标准的影响,2009年我对欧盟(27国)茶叶出口1.83万吨,金额5997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75%和12.39%③。

2.致使我国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我国拥有世界23%的茶叶品种,生产的茶叶种类在世界上最齐全。而且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上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但是2011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19.4%。事实上,随着我国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2006年茶叶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取消,更多企业参与茶叶出口,但茶叶出口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同时,我国茶叶不但面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的竞争压力,而且面临着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对我国茶叶出口形成的冲击。

3.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成本并削弱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绿色壁垒的实施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诸环节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为达到进口国严格的环境标准,我国出口茶叶的企业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检测、认证和鉴定手续,对生产产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标签做大幅度调整,从而导致企业支付的相关费用增多,企业产品的内在化环境成本提高,最终推动企业营销成本总体上涨。单纯从价格上看,我国企业将失去原来的低价优势。

4.改变茶叶出口的地理分布。欧盟、美、日等一直是我国茶叶的重要出口市场,自欧盟实施新的农残限量标准后,美、日、澳、俄等国亦仿效欧盟提高对茶叶农残的控制标准,增加非茶类夹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黄曲毒素和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对进口茶叶设限,导致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逐步减少。

(二)积极影响

为了帮助各地茶叶企业和茶农应对欧、日近乎苛刻的“绿色壁垒”,提高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从2007年起,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就与德国质量服务国际公司联手,在湖南、浙江、安徽、福建云南等产茶大省共同举办了多期“出口欧盟茶叶质量安全培训”。由德国派来的技术专家深入到茶叶生产、加工第一线,向我国茶叶生产商讲解欧盟茶叶标准质量要求、种植加工规范及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帮助企业降低及消除潜在的食品安全危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正是在政府、商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以来,我国茶叶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高端品种出口不断增加,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创历史出口最好业绩。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最新资料显示,在去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出口平均价格比上年提高了13%至14%;出口创汇比上年提高了14%至15%④。

四、我国茶叶出口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作为世界贸易出口大国,中国如何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二重性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规避其负面作用,我们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

(一)宏观方面

1.搭建国际茶叶展示交易平台。政府应建立国际茶叶交易市场,改变我国茶叶交易方式,实现现货交易与期货、拍卖、信用、综合采购交易等方式的结合,为我国茶叶企业提供现代化的交易平台,解决我国茶叶国际贸易不畅通的瓶颈。通过现代交易平台召开国际会议、组织专业考察等多种方式让外商了解中国茶业发展状况,展示企业的茶叶标准化生产(包括茶树栽培、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和包装)、营销(市场拓展)和管理等,达到提高我国茶叶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产品出口的目的。

2.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我国虽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国,但国际茶业界和多数茶叶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缺乏了解。要在国际市场上广泛开展中国茶产业系列宣传造势活动,向各国消费者普及中国茶知识。近几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虽然多次组织国内茶叶企业出访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茶叶行业专业会议,宣传中国茶,开展茶系列促销、宣传、洽谈等推广活动,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知名度,但进行全球茶宣传和茶知识的普及是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联手互动。我们要借鉴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常年向消费国百姓进行茶叶新产品宣传及市场拓展的做法。

3.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茶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茶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与茶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企业龙头企业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千家万户,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作为龙头企业,要有实力,能有效开拓市场;要有市场意识,能引导生产,不断开发新产品;要有较大的辐射能力,并能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辐射能力直接影响茶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水平。

我国茶叶生产企业要跨越“绿色壁垒”这道槛,实现茶叶出口快速增长,就必须依靠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品价值链的统一经营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形成现代化的产业群。同时,政府应引导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对茶叶企业申请的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主管部门应优先考虑。

(二)微观方面

1.推广无公害茶叶以及有机茶的生产和出口。有机茶价格高,科技含量大,市场潜力广,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有资料表明,目前,有机茶世界总销量为6OO0吨左右,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鉴于目前我们并没有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农药超标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有机茶的推广则可以推动我国茶叶发展和出口。发展有机茶需要与茶农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推行“公司+基地+茶农”的模式,全方位指导茶农进行有机茶生产,产茶区应加强农药的使用管理,引导茶农安全用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茶产品,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三个方面控制好。

2.改善种植方式,发展规模化生产。我国目前的茶叶生产模式是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缺乏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而且分散的农户对茶叶种植和生产投入不足或根本没有投入,造成茶叶质量无法提高等一系列弊病。因此必须尽快发展我国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加大茶叶科技的投入、进行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研究和开发。

3.多方面入手,全面绿化茶叶的产销流程。作为一项产品,茶叶同样也要讲究产品销售的各项策略。从茶叶的生产角度,要求其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对社会环境不产生任何的负面作用,做到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4.创立绿色品牌,树立绿色形象。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相对规范,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当前尤其要创立绿色名牌、绿色形象。名牌是高质量的象征,是企业及产品良好形象和信誉的象征,而名牌创立是以优质作保证的。

5.开拓新兴市场。为扩大我国茶叶出口,解决茶叶生产量增价跌的问题,企业要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兴市场,缓解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我国茶叶生产商要积极赶赴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开展市场拓展活动,宣传、推销我国优质茶产品,对各市场进口茶叶品种要求、经营方式、市场环境及当地政府政策措施等进行调研,更有效促进我国茶产品的出口。

注释

①《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年11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2年1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1月.

④《2009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09年11月.

参考文献

[1]叶全良.国际商务与技术性贸易壁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7-238.

[2]金德有.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00-203.

[3]赵伟,沈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0-113.

[4]李俊江.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9(3):47-52.

[5]刘杰.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4):43-44.

[6]张体魄.破解绿色壁垒:积极发展生态农业[J].前沿,2008(12):164-166.

[7]陈岩.试论“绿色壁垒”下的中国茶叶出口[J].农业经济,2008(6):87-88.

第6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政策;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新能源概念与范围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人们开始意识到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遏制作用,以及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担忧迫使人们开始关注替代能源的发展。新能源一词是1981年8月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上提出的,会议对新能源进行了界定,即“新的可更新的能源资源。它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加以开发利用,而且消耗后可得到恢复和补充,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对环境无多大损害,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

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范围基本一致,较有争议的是核电和大型水电的归属问题。有些研究认为,由于水电技术已较完善,而且大型水电对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广,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核能中,核裂变技术已被人类大量应用,而且核废料及发电过程的环保任务艰巨,不应属于新能源。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已形成共识的新能源范围包括可再生能源(大型水电除外)和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核聚变。

二、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新能源领域的研究较早,目前涉及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文献也较多。为体现不同发展时期产业政策的对应性,以下按新能源产业链延伸顺序进行政策综述。

(一)对新能源研发阶段政策的研究

Hillring(1998)认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技术至关重要,而政府可以在其中发挥关键,通过支持研发、鼓励信息传播、制定有效的行政政策和经济刺激等措施,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Graham等(2003)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政府应加大对技术、设备研发和信息交流等环节的财政投入和补贴。

Martine等(2006)用市场模拟的方法对欧盟的新能源技术进行了考察,认为政府投入将有助于风能与生物质能快速发展,并通过预测模型得出,政府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将使每单位新能源电力(RES-E)的价格将下降1~8美分/度。Taichen Chien等(2006)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可再生能源使用对技术效率提高的作用。

他们认为,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会增进经济体的技术效率,相反,增加常规能源的使用会降低技术效率,而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政府政策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从研发阶段的文献来看,研究者普遍认为技术的突破是新能源能否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且,研发阶段是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的领域。

(二)对新能源生产阶段政策的研究

Lawrence和Stanton(1995)对新能源的外部性进行研究,认为新能源的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通过减免除税费征收和适当补偿使新能源的生产成本能分摊到所有能源产品中。Wiser(1998)指出由于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到产业具体的融资过程和产业政策的不稳定性,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资受产业政策的影响很大,政府可以采取财政保障等措施以减小产业投资风险。

Rave(1999)认为金融机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还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投资。而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相关的环境政策可以引导各类投资市场的形成。Catherine等(2004)对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生产成本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价格竞标来争取发电合同的政策,不仅可以获得必要的投资启动资金,还能促进竞争性市场的形成,并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和电价。

Reiche和BeChberger(2004)总结了欧盟若干国家成功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应用的条件:对投资者的长期规划保证,对不同绿色电力技术的回报,在电力供应系统(电网延伸,良好的接入条件等)领域的巨大努力以减少当地对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的抵制等。

(三)对新能源市场化阶段政策的研究

新能源市场化阶段的政策研究涉及收益分配、产品定价、消费补贴等多方面。Cheri等(1997)对促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系统效益收费(SBC)的分配途径进行了研究。Suani(1999)分析了生物质能利用中存在的障碍,认为促进生物质能发展最根本的政策是将外部性引入到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中。Soubbotina等(2000)提出丹麦风电发展速度变慢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未来财政激励机制的不确定性的顾虑。Berry(2001)对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欧盟成员国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实施模式和具体措施。

Niels和Anne(2003)认为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实行经费补贴政策,如风电机安装,以实现其设备容量和总产出率的有效放大,可以减少其市场化的价格阻力。Langiness等(2003)介绍了美国各州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特点,并针对风电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实现进行了评价。Morthorst等(2003)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绿色证书制度的实施细则进行探讨。Ryan等(2006)研究了政策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若干因素,包括总体原则和各种设计选择,认为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应保持长久性和动态性,随时间逐渐增减并加强责任落实和有效监督。

(四)对新能源政策效果的研究

Daryll(2000)研究了政策的实施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影响,并运用POLYSYS模型研究农业与其它因素相互作用后对生物质能产业以及当地经济的影响。Nwaobi(2004)以尼日利亚为例,建立了一个分析减排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模型。Weidou等(2004)对中国现有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现有政策无法保持中国社会和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Lewis(2006)研究了国家和地方政策对全球风轮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回顾不同国家在国产化大型风轮机制造业发展中所走过的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了建立风电产业之后的推动机制,表明将稳定的风电市场支持政策与国家风电专项激励政策相结合,便有可能在当地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Vera等(2007)认为要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国家能源指数体系,更好地帮助统计学家、政策制定者分析3E(能源、经济和环境)的有关问题。

Pablo del Rio,Unruh G(2007)分析了西班牙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国家应该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三、国内研究

我国学者有关新能源领域的研究较早,但“新能源”一词使用频率较少,“可再生能源”出现较多。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

(一)介绍国外新能源产业政策

随着我国开发新能源进程的加快,有关新能源领域的政策研究开始增多,起初单纯介绍国外新能源政策的文献占很大比例。戴炳然(1981)对欧共体的新能源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丹东(1981)的《日本怎样寻求新能源》一文,介绍了日本政府的“阳光计划”以及“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的情况。

曹文伯(1983)发表了国外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个途径――发展甜高粱生产,较早地介绍了国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情况。过启渊(1985)介绍了当时美国新能源开发战略,认为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使全部能源消费量三分之二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的美国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因而美国不但加快了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而且开始重视新能源的开发。

周文超(1987)介绍了美国新能源工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当时新能源工业成为美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并对加州能源委员会的成立及新能源技术进行了介绍。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的温室效应和酸雨,使得欧洲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日益重视。

李水清(1994)介绍了英国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战略。张正敏等(1999)介绍了国外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经验及措施。吴中华(2000)介绍了日本在彻底推行节能的条件下,推广新能源的政策措施。

2000年德国通过了一项新能源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关政策对降低太阳能光电并网发电的成本起到明显的作用,孙颖等(2003)发表了《德国新能源经济法及其对该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对德国为鼓励新能源发展而实施的新能源法进行了评价。盛立中对2005年美国总统签署的能源政策法案进行分析,此法案已成为正式法律,明确了美国能源 “节能和洁能”的主攻方向。王培(2008)介绍了美国、法国、荷兰等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大量的补贴政策。

(二)我国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研究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问题显现,我国针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始出现,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80~90年代。20世纪末我国学者对新能源的研究成果大多限于新能源的概述层面,深入分析的文献较少。乐如良(1985)对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及新能源设备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有些文献涉及对新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研究,例如,石定寰(1989)呼吁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强调要加强国际合作。90年代以后,关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始增多。

朱世伟(1990)的《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在对我国发展新能源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当时我国发展新能源战略的框架。尹炼(1993)认为我国是基本以煤为单一能源结构的耗能大国,必须从战略转移的角度来看待21世纪新能源的前景和意义,并应及早做出相应的决策部署。

陈文七(1997)对我国新能源的投资市场做了分析。9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的兴起对新能源领域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文献开始出现,例如,余善庆(1999)从我国能源资源现实情况出发,认为开发新能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略的需要。对新能源地区性发展的研究也开始出现,李昌善(1986)对内蒙古生物质能的利用提出了建议。王翊等(1986)对沿海地区新能源开发进行了研究。

王忠宏(1995)分析了甘肃省南部地区无油、缺煤、少电的劣势,提出应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陆得彬(1996)以浙江省新能源发展为例,认为国家应该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2.21世纪以来。21世纪的十年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研究比较集中的阶段。第一,将新能源政策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任德新(2001)分析了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政策领域的建议。樊杰等(2002)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特点和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唐恒等(2003)对我国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的情况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课题组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了《我国能源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5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十一五”能源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中,新能源日益得到重视。2006年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出版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报告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新能源发展战略和建议。在资源和环境制约日益增强的形势下,我国现有能源价格、投资、财政、税收和环境收费等许多政策领域需要调整或改革。许多研究机构已经开始了有关能源税的研究。

2006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对我国能源税、机动车燃油税、碳税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正向推动”和“逆向限制”结合“交叉补贴”的财税政策框架,即通过对化石能源加大税收和清洁能源给予税收优惠的方式,抑制化石能源使用和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研究认为碳税等实施可能促进国内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课题组也对能源税收政策进行了研究,2007年针对我国能源税收体系缺陷提出了税收政策改革的一些建议。

第二,对具体的新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视,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唐振华等(2005)针对我国能源供应的紧张和化石能源储量的不足的现实,提出发展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建议。牛微等(2005)分析了我国在太阳能、水能等领域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情况,苏明(2007)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领域的财税政策做了深入研究。最近几年,对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电池领域的研究开始增多。

欧阳明高(2006)认为我国的资源和能源状况适合发展新能源交通动力系统,并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李金津(2008)认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和汽车消费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夺回市场主动权,同时对保证国家安全、降低能源风险具有特殊意义。

万钢(2008)对当前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方海洲等(2009)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正面临诸多困难,税收优惠政策是当前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强有力工具。我国在光伏领域发展较早,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相关研究明显增多。陈庆春(2009)认为太阳能在中国的高普及率和高替代潜力,尤其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后,新能源战略更具现实意义。吕天文(2009)在对新能源产业的研究中,分析了光伏产业的有关支持政策。

参考文献

[1]Hillring.“National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use of bioenergy: Policy instruments in Sweden”.Biomass and Bioenergy .1988(14):45~49

[2]Graham,A.Davis & Brandon,Owens.“Optimizing the level of renewable electric R&D expenditures : using real options analysis”.Energy Policy.2003(15):1589~1608.

[3]Martine,A.Uyterlinde& Martin,Junginger.“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on the prospects for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in Europe”.Energy Policy.2007(2)

[4]Tai-chen,Chien& Jin-Li,Hu.“Renewable energy and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of OECD and non-OECD economics”.Energy Policy.2007(12)

[5]Lawrenee,J.Hill & Stanton,W.Hadley.“Federal tax effects on the financial attractiveness of renewable versus conventional power plants”,Energy Policy.1995,23(7):593~597

[6]Wiser,P.Steven.“Financing investments in renewable energy: The impacts of policy design”.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1998,2(4):361~386

[7]Rave.“Wind power and the finance industry”.Renewable Energy Worle.1999,(9):23~31

[8]Catherine,Mitchell& Peter,Connor.“Renewable energy policy in the UK 1900~2003”,Energy Policy.2003(19):1935~1947

[9]Reichie,D.&Bechberge M.“Policy differences in the promotion of renewable energies in the EU member State”,Energy Policy.2004,32(7):843~849

[10]Cheri,Davis,Bob,Huffaker& Tim,Tutt.Poliey.“Report on AB 1890 renewables funding”,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1997(3):356

[11]Suani Coelho Marly.“Policies to improve Biomass-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Brazil”.Renewable Energy.1999(16):18~22

[12]Soubbotina,T.et al.“Beyond Economic Growth-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 Development”.2000(8):75~77

[13]Berry,T.“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an implementation survey”.Energy Policy.2001(29)

[14]Niels,L.Meyer& Anne Louise,Koefoed.“Danish energy reform:Policy implications for renewables”,Energy Policy2003,31(7):597~607

[15]Langiness,Ole & Ryan,Wiser.“The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 in Texas:An early Assessment”.Energy Policy.2003

[16]Morthorst,P.E.“A green certificate market combined with a liberalized power market”.Energy Policy.2003,31(13):1393~1402

[17]Ryan,Wiser,Jan,Hamrin & Seth Baruch.“Designing a renewables portfolio standard:principles,design op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Energy Policy.2006(9):87

[18]Daryll,ER.“Biomass and bioenergy applications of the POLYSYS modeling framework”.Biomass and Bioenergy.2000(18):29~35

[19]Nwaobi,G.C.“Emission policies and the Nigerian economy:Simulations from a dynamic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Energy Economics2004,26(5):921~936

[20]Weidou,N.&Johansson,T.B.“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Energy Policy2004,32(10):1225~1229

[21]Lewis,Joanna&Ryan,Wiser.“Wi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centives through Utility Tenders in Quebec:Lessons for China”.San Francisco:Center for Resource Solutions and The Energy Foundation.2006

[22]Vera,I&Langlois,L.“Energy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2007,32(6):875~882

[23]Pablo,del Rio& Unruh,G.“Overcoming the lock-out of renewalbe energy technologies in Spain:the cases of wind and solar electricity”.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11):1498~1513

[24]戴炳然.欧洲共同体的新能源[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1(3)

[25]丹东.日本怎样寻求新能源[J].世界知识.1981(10)

[26]曹文伯.国外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甜高粱生产[J].世界农业.1983(8)

[27]过启渊.美国新能源开发战略[J].世界经济文汇.1985(5)

[28]周文超.美国新能源工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国际科技交流.1987(12)

[29]李水清.英国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战略[J].全球科技经济望.1994(11)

[30]张正敏,李京京.中美可在生能源政策比较和研究[J].中国能源.1999(7)

[31]吴中华.日本推广新能源的政策措施[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0(3)

[32]孙颖,吕蓬,孙薇,李祝华.德国新能源经济法及其对该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J].现代电力.2003(3/4)

[33]盛立中.美国新能源政策――“主攻”节能和洁能[J].中国经济周刊.2005(32)

[34]王培.各国政府给予大额补贴,新能源汽车“钱”途光明[J].商用汽车新闻.2008(32)

[35]乐如良.新能源及其设备发展趋势预测[J].电工技术杂志.1985(12)

[36]石定寰.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J].能源工程.1989(3)

[37]朱世伟.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5)

[38]尹炼.地位、问题、对策――对我国新能源战略的评估与对策探讨[J].科技导报.1993(7)

[39]陈文七.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市场及其发展[J].中国能源.1997(3)

[40]余善庆.开发新能源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J].上海节能.1999(6)

[41]李昌善.内蒙古新能源的开发利用[J].科学管理研究.1986(3)

[42]王翊.沧州沿海地区新能源的开发[J].海洋开发.1986(2)

[43]王忠宏.试论甘南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J].甘肃农业.1995(5)

[44]陆得彬.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能源事业的发展[J].能源工程.1996(1)

[45]任德新.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气势[J].现代经济探讨.2001(10)

[46]樊杰,孙威,任东明.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优化问题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2(18)

[47]唐恒,董洁,梁芝兰,王立群.我国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3(1)

[48]唐振华,苏亚欣,毛玉如.关于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考[J].能源与环境.2005(2)

[49]牛微,李珊珊.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4)

[50]苏明.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07(3)

[51]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J].汽车工程.2006(4)

[52]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1)

[53]万钢.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交通与运输.2008(2)

[54]方海洲,胡研.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分析[J].汽车科技.2009(3)

第7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可再生能源 能源政策 中俄合作

【中图分类号】F45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能源合作是长期的、全面的、战略性的,双方在地缘、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未来的能源合作需要从目前的石油、天然气,向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领域进一步深入。笔者拟通过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及潜力、俄罗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策法规及国际投资,探讨中俄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中俄两国的能源结构都亟需改善

目前,中俄两国的能源结构都有亟需改进的地方。2013年BP 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过高,达到68.5%,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过低;俄罗斯则是高度依赖天然气,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过低。水电是俄罗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但年发电量只有 85 亿千瓦时(不含装机容量25兆瓦以上水电站),占全国发电总量不到1%。俄罗斯不包含水电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只有10万吨油当量,作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与其每年6.94亿油当量的一次能源消费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2年俄罗斯的发电量为1066.4太瓦时,列世界第四位,仅次于中国的4937.8太瓦时、美国的4256.1太瓦时和日本的1101.5太瓦时。但俄罗斯的太阳能和生物能尚无供电能力,风电装机容量还不到1万千瓦,地热能装机总容量8万千瓦。

实际上,俄罗斯优越的自然资源完全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且潜力巨大。风能和太阳能可以增加俄罗斯的能源供给,同时还可以为那些无法接入电网的地区提供电能;茂密的森林和大片耕地可以提供生物质能;东部地区大量的河流、白海和鄂霍茨克海有着巨大的潮汐能潜力;北高加索和堪察加半岛可以发展地热能。

人们通常认为俄罗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动力不如美国和欧盟那么明确:美国是为了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而欧盟则是为了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没有动力去发展可再生能源。但考虑到俄罗斯能源价格提升的困难较大,加之未来天然气和石油产量减少,IEA判断俄罗斯目前可能已经处于产量高峰期,2020年产量会逐步下降,到2030年将下降到4.85亿吨左右。因此,从长期看,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俄罗斯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中关键就是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从传统模式向可再生能源转变,逐步减少对传统石油、天然气的依赖。

俄罗斯能源政策开始向发展可再生能源转变

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政策也开始转变。其实俄罗斯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第一部《节能法》,由此开启了其能源利用方式转变的相关探索。此后,还通过了诸多针对节能的指令性文件,并指定当时的燃料与能源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资源的有效利用事宜。2003年通过《电力法》,标志着俄罗斯电力改革正式启动,逐步打破垄断,按照市场价格出售电力。尽管尚属于试验阶段,也遇到诸多阻力,但表明俄罗斯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已经走出了市场化发展的第一步。俄罗斯于2004年正式签署《京都议定书》,同时承担《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任务―把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维持在1990年的水平。由于当时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1990年的水平,俄罗斯认为可以较长时间轻松完成《京都议定书》的指标。

但随后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强劲复苏的态势,由于经济发展依然主要依靠化石能源,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急剧增加。BP的数据显示,2012年,俄罗斯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四,为17.04亿吨碳当量。尽管目前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会超过《京都议定书》的基准水平,但已有专家预测,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1990年的基准水平,甚至有可能最多超过基准水平的14%。因此,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证其经济稳定发展也成为当前俄罗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2008年6月4日,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一项法令,旨在鼓励提供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技术的应用。该法令还呼吁联邦政府预算要对可再生能源提供资金和补贴。这表明俄罗斯国内能源政策也开始关注石油和天然气以外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绿色和平组织俄罗斯能源小组的专家就认为,俄罗斯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资金问题不大,唯一限制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因素是缺乏相关法律。俄罗斯亟需克服现有法律薄弱和模糊的弊端,创造一套能够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的法律框架。

2009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2030年前能源战略》确立了未来能源发展的三大目标:克服能源危机、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替代能源。同时制定了具体目标和扶持政策:到2030年,天然气需求在能源结构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可再生能源需求提升至14%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1260~1660 亿千瓦时,大约占俄罗斯全部电力的7%。2022~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38%以上。为此,俄罗斯政府计划于2020年前拨款3万亿卢布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俄联邦能源署预计,到 2020年将有大约517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因设备老化而报废,加之电力需求增加,届时俄罗斯需要新增装机1.5亿千瓦⑤这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俄罗斯可再生能源领域引起国际投资的关注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国家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重点,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就会大幅增长,并促进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目前,许多国外公司基于俄罗斯能源政策的转型及修改其《可再生能源法》的预期,已开始寻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与俄罗斯合作的机会。

因为看好俄罗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2010年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与全球环境基金提供1.65亿美元实施“俄罗斯可再生能源项目”,与俄官方合作,制定管理框架,帮助俄罗斯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扩大资金来源。该项目计划对俄罗斯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领域进行投资,五年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5兆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0万吨/年,并希望通过后续项目的建设,最终达到2亿吨/年。其实,早在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就开始投资俄罗斯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到2011年,已总计投入4亿美元⑦。其中10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套法律框架,刺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有1.5亿美元则直接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此外,日本、挪威、丹麦、美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已经或者计划到俄罗斯投资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燃料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

我们可以看到,能源作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如果继续重视石油和天然气,那么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会相对变弱。但是,随着国俄罗斯政策的转型及市场化改革使未来天然气价格提升,同时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而造成的成本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俄罗斯会吸引更多的投资。随着跨国公司在俄投资的增加,许多俄罗斯公司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纷纷入股国外的新能源公司,双方联合开发国际、国内市场。

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条件逐步完善

中国于2006年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行业了多个细化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在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划中,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俄罗斯能源政策的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条件的不断改善,中俄在该领域的合作会逐渐加快。

中俄具有核能和水电合作的成功经验。中俄油气合作已经20多年,而中俄的核能和水电的合作几乎是和油气合作同时展开的,两国也因此增加了合作的经验和信任度。福岛核事故后,中国一度终止了新核电项目的审批。2012年底,国务院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标志着暂停一年半的核电建设重启。未来15年中国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这为中俄在核电领域的继续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俄都是水电蕴藏量大国,发展小水电成为两国的共识。由于俄罗斯的水电开发集中于其欧洲部分,远东地区只开发了3%,而在该地区发展投资小水电投资回报期短,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俄罗斯已经开始研究制定在联邦区建设小水电站的规划,拟建384个装备装机容量为2000千瓦的小水电站,每年需要引进装机容量为50~60兆瓦的新小水电生产能力。考虑到俄罗斯的水电设备大多老旧,甚至造成了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发生爆炸的惨剧,这无疑会加速俄罗斯水电设备更新的步伐,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契机。

中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展开。中俄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展开,前景看好。2009年,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俄罗斯太阳能电站及相关项目;2011年5月,中俄签署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的框架协议,最终目的是建立合资公司,开展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的创新研究;2011年6月,中国国能生物清洁能源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集团公司签署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新起点;2012 年2月28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联邦能源署、俄罗斯燃料公司在俄罗斯能签署了《成立可再生能源合资企业总协议》,这些举措推动了中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俄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互补性强。中国通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领域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在热发电关键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09年风电装机容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风电投资和风电机组装备技术也位于世界前列。随着中国政府加大对生物质能开发的扶持力度,生物质能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而俄罗斯则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其太阳能、风能暂无发电能力,生物燃料的生产虽然成本低,但由于税费偏高,国内市场也未启动。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技术、资金、市场优势与俄罗斯丰富的资源优势及巨大的开发潜力可以互补,也奠定了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基础。

中俄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健康发展是合作成败的关键。总体来看,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需要四大关键因素:清晰的国家目标、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和投资、国内民众的支持、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双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条件正在逐步完善,比如双方政府,特别是俄罗斯政府已经关注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同时在尝试制定法律支持其发展。随着双方能源价格改革的深入使化石能源价格相对提高,民众会越来越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意义。随着中俄在政策、市场、技术方面不断推进并弥补各自的缺失,双方通过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会更加迫切。

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思路

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的长期性。一是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看,石油、天然气依然是主体;核能和水电,未来会在技术交流和共同建设方面进一步深化;可再生能源合作处于起始阶段,有望在2020年之后,逐步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主体之一。这代表着中俄能源合作的未来,其进展取决于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的规模及普及程度。二是中俄历次能源合作,都经历了漫长的博弈过程。有些项目比如天然气价格及管道建设谈判等至今仍未完成,可见与俄罗斯谈判并非易事。这也预示着中俄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也不会轻而易举,尤其是在俄方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中国的情况下,需要双方共同的智慧,避免过于强调本国利益,才能形达到双赢的结果。

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应与国内市场开发并进。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兴未艾,中俄两国也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对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但两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即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国内市场的开发。两国尚未有完善的上网定价机制,中国的风电并不能及时全部上网销售,太阳能也没有完全启动国内市场。俄罗斯更甚,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几乎没有,而生物燃料由于消费税的存在,使得原本较低的成本升高,造成国内市场无法开启,只能出口欧洲,一旦欧洲需求变缓,则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问题。因此,两国急需开发各自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市场,而在开发本国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将促进双方可再生能源更快的发展。

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遵循贸易先导―技术跟进―共同开发的顺序。中俄两国可再生能源合作刚刚开始,相关政策、技术、市场开发及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合作中初期应该与石油、天然气的合作相似,即以贸易为主,推进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燃料颗粒、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产品,甚至是电力的进出口贸易,以充分利用俄罗斯地大物博的特点,这实际上也相应地节约了中国的耕地(土地)面积。俄罗斯现有2000万公顷的休闲农耕地,中国甚至可以考虑在俄租地生产生物燃料作物。

在贸易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两国政府还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新技术,建立联合研发和相关人才交流与培训的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投融资方面的合作, 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共同建设核电站、小水电站、风电场等,不断拓宽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模式。

强化以中俄为主的国际多边合作。由于资金、技术、市场等自身发展的限制,俄罗斯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需要得到国际帮助。随着俄罗斯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的开拓,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在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潮汐能、地热能等领域和俄方展开合作。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积极介入俄方的合作项目,形成多赢的结果。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机遇和同处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对俄方能源的需求,加强对话,积极探讨东北亚可再生能源多边合作的机制和模式。

第8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一、 林恩公司的经营状况

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自2002年创立以来一直从事我国传统绿茶、特种茶的种植、收购加工、拼配、分装、研发和国内外市场营销业务。公司通过十年来的奋力拼搏,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公司出口规模不断增大,2012年达1800多万美金,安排就业100余人,为国家上交利税260万元,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司目前拥有景德镇浮梁县、南昌新建望城新区生产基地10,000多平方米的食品级茶叶生产加工厂房,组建了多达120人的产、学、研、销一体化的团队,连接专业合作社、经纪人30多家,茶农4,000多户、上游加工企业80多家,涉及茶园面积50,000多亩,建立起横跨国内茶叶主产区的战略伙伴货源基地和遍及五大洲的海外销售网络。公司引进日本、印度、英国、德国先进茶叶自动化清洁化加工、称量、刻读、分装设备,为江西省内首家同时通过QS、HACCP、ISO9001-2002、ECOCERT等国际认证的专业茶企。公司的货架式立体仓库、立体三角包袋泡茶、全自动果味茶生产线、全自动小包装分装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2012年公司茶叶经营4,6OO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林恩”品牌荣获2012年度江西著名商标,公司被评为2009年度国家质检总局质量诚信企业、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西省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和江西省十大茶叶名企。

二、林恩公司经营做法和发展路径

林恩公司针对目前茶叶出口市场的新状况、新挑战,不断创新经营方式,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分工,善于引进和借助外力,将经营延伸到价值链上游的品牌、研发、融资、渠道和下游的营销网络,占领每一个经营环节的制高点,提高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开辟生产基地,稳定货源供应

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区域性竞争发展为全球性竞争,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争夺顾客的竞争关键是质量竞争,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已成为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线,是产业化的核心问题。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已被茶企奉为行业的第一准则。为了产业链的稳定,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林恩公司2003年开始在景德镇浮梁县、南昌新建望城新区建立自控茶叶生产基地,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提高源头掌控能力,规范对生产过程中风险的控制,确保茶产品随时与随机的可追溯。建立自控生产基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精细化,稳定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茶叶实现季产年销,帮助客户稳定了货源,实现了产品有效供应,增强了客户对公司和产品的信任度。

(二)建立加工基地,提高经营效益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茶叶进口国食品安全门槛越来越高。如果茶叶加工生产不规范,则会对饮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降低茶叶的商品价值,影响茶叶产值,所以加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控制,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是茶企加快发展的方向。

建立加工基地是林恩公司致力茶叶品牌化、高附加值化的又一新招。林恩公司自建10,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高标准的无公害茶叶加工厂,投资300多万美金引进日本、印度、英国、德国先进茶叶自动化清洁化加工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省内首家全程清洁化、不落地、中央除尘和灰尘集中收集,激光刻录,自动称量分装,全程现场监控的流水化生产。公司的货架式立体仓库、立体三角包袋泡茶、全自动果味茶生产线、全自动小包装分装线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茶叶加工基地的建设,确保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经营效益。

(三)设立研发机构,丰富产品种类

为适应现代消费观念的变化,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世界上很多产茶国和消费国都开始致力于茶叶新产品研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世界上研究开发的茶叶新产品已成为拉动茶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并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茶叶行业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产品,丰富茶叶种类,满足更多层次消费者需求,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林恩公司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早在2006年便率先在公司单独设立新产品研发部,并与国内知名院校专家合作,紧跟国际市场潮流,引进专门人才从事茶产品的科技研发和持续创新,走环保、美味、多样化和便利化、国际化的消费新路子。引入国际大企业参与投资和全球合作,开发全球研发共享平台,把国外茶实验室搬到了茶叶基地。通过对茶产品的深入研究和海外市场的流行趋势摸索,围绕中国茶的多品种做文章,每年定期向市场推出一批国际流行的新类别、新口味、新款式,树立起中国茶在国际市场时尚、安全、健康的新形象,走在了产业链的最前端,实现了科技创新的最佳价值。

(四)吸引国外投资,壮大企业实力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不断增加投入,然而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和国内投资困难较大,吸收外商投资是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一条出路。通过利用外资,中小企业可以提高整体素质, 从产品、技术、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入手,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作为一个以茶产品出口为主的创业型民营中小外贸企业,在与英国一家老牌茶厂通过业务关系建立信任后,林恩公司主动放低门槛,以资源换市场,邀请英方投资入股,2005年获得英方100万美金投资。吸引国外投资不仅能够使林恩公司在创业初期得到急需的资金, 弥补资本缺口,壮大企业实力,还能把英方原来在中国分散的货源和产品资源整合到林恩,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公司竞争力。同时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知识,利用英方的海外营销渠道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拓展了公司发展空间。

(五)引进国外品牌,增强竞争能力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目前, 国外品牌最渴望的是找到具有良好市场通道并且信誉可靠的合作伙伴从而进入中国市场。针对国外品牌的心理和需求, 国产品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以积极的态度与国外品牌合作。对于众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则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国外品牌或与国外销售商合作开发品牌,加速对目标市场的占有以及自有品牌策略的实施。

林恩公司五大类40多个品种产品80%以上以品牌小包装方式进入海外终端市场如麦德龙、沃尔玛、欧尚等,部分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同时公司还引进了面向白领和时尚人士、行销五十多个国家、横跨五大洲的英国品牌红茶。时尚的英式红茶自投放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得到业界高度关注和市场青睐。通过引进国外茶品牌,林恩公司不仅迅速占据了国内茶叶市场的一定份额,增加了公司经营收入,还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学习了国际知名茶品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 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企业竞争力。

(六 )开展多种经营,拓宽业务渠道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西方国家在取消关税壁垒的同时,逐步将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来保护国内的相关产业。国外茶市场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欧盟和日本的农残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给茶叶出口造成很大的困难;二是国家全面取消了茶叶出口许可证管理,国内的中小企业都可以做茶叶出口贸易,行业无序竞争激烈,影响了中国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发挥优势抓住市场机会的考虑,林恩公司制定了内外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做好内销:一是兼并了南昌的百年老字号“春蕾茶庄”,开启了内销之路,整合了“春蕾茶庄”自身强大的采购和传统加工技艺;二是面向国内中高端市场打造了林恩商礼茶。林恩茶叶占有江西出口茶市场占有近40%的份额,已成为江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三是引进英国品牌红茶,推广西方时尚茶文化,扩大国内茶叶市场份额;四是从事茶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香精、香料,加工成新茶复出口到国外市场;五是进口非洲欠发达国家的红茶。非洲一些国家茶叶进口享受我国零关税待遇,且卫生质量安全有保障,因此非洲进口红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将不断扩大,林恩公司通过多种商业模式并举,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宽业务渠道,不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林恩公司的经验及启示

(一)加强行情调研,掌握市场动态

国际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业务机会稍纵即逝,中小外贸企业必须加强行情调研工作,通过调研了解外国的经济情况、市场情况、竞争情况,做出口要了解世界市场的需求,做进口要了解国外的供应。国际市场行情经常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小外贸企业只有通过调研及时了解这种变化才能正确制订和实施企业加快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林恩公司通过加入江西省茶业联合会、江西国际贸易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与其他会员单位建立茶行业市场动态和资源内部共享机制,加大了对市场动态的了解。同时将公司内训常态化,邀请国内茶叶行业专家讲座交流,传递茶叶市场最新信息,开拓员工的视野。另外,林恩公司始终认为国际化的业务必须有国际化的视野,国际贸易团队必须要到国际市场第一线去深入开展行业调研,所以经常外派员工出国,每年十几次,以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为公司正确制订和实施加快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依据。

(二)重视互利双赢,增强合作意识

为了开辟新的增长点,中小外贸企业需要逐步打破传统界限,增强合作意识,与产业链其他企业通力协作,实现互利共赢。企业之间的协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企业发展和运用资源的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战略。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利用合作的整体优势,把蛋糕做大。与此同时,合作各方都能从中获得较多的收益。

多年来,林恩公司正确运用比较成本论,通过联合发展和对外分包等方式,与农户共同入股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全部原料,逐年分批培训加工技师和评茶员,免费提供统一的包装材料和标签,统一加工技术和标准,培植茶叶生产大户和农村茶叶经纪人,提供季节性预付收购款等各种综合手段,想方设法让利益链上的上游茶农和加工户首先获益,以此调动了茶农规模化、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也保证了企业内外销市场的货源和质量稳定,有效地降低了经营成本,实现了茶企、茶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三)组建专业队伍,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面对国际买方市场的现状,高效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中小外贸企业角逐世界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林恩公司始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注意力放在客户满意和员工满意之上,坚信员工满意可以提升客户满意,积极倡导尊重员工的企业氛围,让员工做体面的工作、有体面的收入、过体面的生活。同时努力在企业内部打造基于制度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设立了员工子女励志奖学金、无上限助学金、员工应急帮助基金等,每年投入十几万元用于一线员工帮扶济困,同时暑期为员工家属子弟和社会大学生提供大量见习、锻炼机会。“唯有敬业,方能专业”,企业每年拿出大笔资金和时间用于员工的培训和学习,资助骨干员工接受再教育和岗位资质提升,极大提高了员工学习热情和企业忠诚度,造就了一批忠诚、专业、有学习力、创造力、国际化理念的专门人才队伍,为企业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四)讲究诚实守信,提高企业信誉

惟有诚信至上,企业才能长久不衰。讲究企业信用是一种社会责任。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曾说应该把企业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诚信意味着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它虽然不会像有形的产品那样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市场和利润,但它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无形推动力。

林恩公司坚信国际贸易就是诚信贸易,一直奉行“诚信为本,攻心为上”。2003年创业初期,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由于上游企业使用旧包装,在发给斯里兰卡客户价值2万多美金的茶叶中,发现很多杂质颗粒,导致客户无法销售。林恩公司获悉后立即决定由客户就地销毁,再发一批新货。此诚信之举令客户感动,客户决定自己帮助安排人手进行二次分拣,剔除杂质,只收分拣费用,为林恩挽回了大部分损失。林恩公司认为商业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品牌竞争、信誉竞争、实力竞争。诚信经营,讲究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从而使客户信任自己,产生忠诚,有众多这样的忠诚客户,企业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赢得市场,从而能够维持企业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五)强化内部管理,降低风险成本

在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也随着企业自身发展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对风险尤其是投资、筹资、资金管理方面、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等方面也认识不足,风险管控较弱、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林恩公司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意识,重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协调外部监督,在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继续强化制度管理,形成以制度约束行动的规范管理模式,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成长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内部管理实现了体系化、流程化、管理化和制度化。同时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透明度,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防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六)重视对外联络,优化发展环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在协调外部关系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行业、政府关系非常重要。中小外贸企业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政府关系计划,与相关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与其有效的联络沟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升企业信誉度。

林恩公司深知对外联络工作的重要性,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客户,感恩同行,感恩政府。公司董事长袁利人先生当选为江西省茶业联合会副会长、江西国际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南昌市农业产业化协会监事长、南昌市2010年度十大能人创业标兵,获得了更多的行业话语权和同行、政府部门的认同。通过与行业、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不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经贸信息,在经营上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而且通过参与行业、政府组织的一些活动,对自己进行宣传推介,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进了与各界朋友的相互了解,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芳,邹俊.欧债危机下中小外贸企业转型问题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2(08):28-31.

[2]朱小燕. 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方式的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国际经济合作,2010 (08):86-90.

[3]刘惯超.出口型企业扩大国内市场:问题、原因与对策[J].国际贸易,2012(1):13—17.

第9篇: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前 言

一、稀土现状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

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前 言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就此做一介绍,以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

一、稀土现状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元素,前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资源类型较多。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呈离子态吸附于土壤之中,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和应用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不断推进稀土行业改革,推动形成投资主体多元、企业自主决策、价格供求决定的稀土市场体系。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稀土市场规模目前已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市场秩序逐步改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逐步推进,稀土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观。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开发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独有的采选工艺和先进的分离技术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稀土新材料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

中国稀土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球稀土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促进稀土的公平贸易。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中国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节能灯、微特电机、镍氢电池等终端产品,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不少问题,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主要表现在:

——资源过度开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监管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稀土开采、选冶、分离存在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2000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破坏植被,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稀土作为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一段时期以来,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201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回归,但涨幅远低于黄金、铜、铁矿石等原材料产品。2000年至2010年,稀土价格上涨2.5倍,而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同期则分别上涨4.4、4.1、4.8倍。

——出口走私比较严重。受国内国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海关将稀土列为重点打私项目,但稀土产品的出口走私现象仍然存在。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针对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力度。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流通、进出口等环节的管理,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强稀土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设立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国家稀土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等重大问题;设立稀土办公室,协调提出稀土开采、生产、储备、进出口计划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应管理工作。2012年4月,批准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意见》实施一年多来,行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行业发展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保护性开采政策,尽快完善稀土管理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分离能力,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

——坚持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开采、生产和出口采取同步管理措施,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稀土行业发展秩序。

(二)主要目标

在短期内,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盲目扩张和出口走私猖獗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稀土资源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资源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储采比恢复到合理水平;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全面达标,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稀土行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形成规模、高效、清洁化的大型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稀土政策和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稀土行业管理体系,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多年来,中国努力对稀土实施保护性开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颁布《矿产资源法》,对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的开采。1991年,中国决定将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矿种,从开采、选冶、加工到市场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实行有计划的统一管理。2006年,中国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管理。2007年,将稀土生产纳入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2008年国家《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对稀土等保护性开采特定的矿种实行规划调控、限制开采、严格准入和综合利用。2009年,国家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勘查、开采的登记、审批权限上收。2011年,国家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调整后的税额标准为:轻稀土(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60元/吨;中重稀土(包括磷钇矿、离子型稀土矿)30元/吨,比调整前的0.4元/吨—2元/吨的税额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国家还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制度,实施稀土资源地储备和产品储备,划定首批11个稀土国家规划矿区,编制完成稀土资源重点规划区(矿区)专项规划。严格矿业权管理,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原则上继续暂停受理新的稀土勘查、开采登记申请,禁止现有开采矿山扩大产能。严格控制开采、生产总量,降低资源开发强度,延缓资源衰竭,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稀土开采、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多方面对稀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运用卫星航拍、视频监控、定期检查、月报制度、专用发票监控、举报电话等手段,严控稀土开采总量和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依法坚决打击稀土非法开采和超控制指标开采,坚决打击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无计划、超计划生产。加强对重点稀土产区的联合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开采、生产和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稀土企业,并依法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责任。重新审核已颁发的勘查许可证和开采许可证,向社会公布合法采矿企业名单。加快建立规范稀土开采、生产秩序和监管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稀土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通过专项整治,查处、纠正稀土违法勘查和开采行为600多起、立案100多起,有13家矿山、76家冶炼分离企业停产整改,有效遏制了稀土违法违规开采、生产的势头。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近年来,国家加强了离子型稀土矿山地质构造研究,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开发绿色高效开采技术,大幅度提高稀土回收率,支持开发新型浮选药剂和选矿设备,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开展贫矿和尾矿稀土回收工作。国家促进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鼓励镧、铈等相对丰富轻稀土元素的应用研究,加快开发铕、铽、镝等稀缺重稀土元素的减量与替代技术。推进复杂难处理稀有稀土金属共生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的综合回收利用,支持稀土矿中铌、钽、钍、锶、钾、萤石等伴生矿产回收利用。

中国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再利用。鼓励开发稀土废旧物收集、处理、分离、提纯等方面的专用工艺、技术和设备,支持建立专业化稀土材料综合回收基地,对稀土火法冶金熔盐、炉渣、稀土永磁废料和废旧永磁电机、废镍氢电池、废稀土荧光灯、失效稀土催化剂、废弃稀土抛光粉以及其他含稀土的废弃元器件等二次稀土资源回收再利用。

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

近年来,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中国不断加强、完善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相关行业的管理。在稀土领域,国家更是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稀土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稀土行业的发展。

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环境管理和相应的法规建设,是促进稀土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十余部环境保护类法律,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国家颁布实施了《土地复垦条例》,全面落实土地复垦义务,要求实现矿山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修复矿山生态环境。从“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开始,国家将节能减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又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纳入约束性指标。为进一步加强稀土行业的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国家颁布实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稀土生产企业氨氮、化学需氧量、磷、氟、钍、重金属及二氧化硫、氯气、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建立稀土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稀土开发利用中保护好环境的关键。近年来,国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建、扩建、改建稀土项目必须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未通过环评不得实施。执行“三同时”制度,稀土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后同时投入使用。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稀土企业应事先取得环保部门的许可,根据排放标准规定的浓度、数量和方式等实现达标排放,禁止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擅自排放。执行强制淘汰制度,禁止采用离子型稀土矿堆浸、池浸选矿工艺,禁止开发独居石单一矿种,禁止采用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工艺,从源头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国家更加严格地执行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稀土开采企业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经济责任,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

开展稀土行业的环境专项整治。在专项整治中,各级政府明确要求,现有稀土企业必须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并达标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否则依法停产,限期整改仍未达标的企业要坚决取缔。从2011年开始,国家对全部稀土矿山、冶炼分离、金属生产企业开展了环保核查工作,严肃查处稀土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已先后公布了两批共56家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名单,促使稀土行业、企业投入40多亿元人民币进行环保整治和技术升级,稀土行业的环保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采取挂牌督办、限期治理等措施依法处罚。各级政府对于历史上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尾矿和废渣污染等问题,将投入资金进行专项治理。

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中国把提高稀土的科学开发和应用技术水平放在重要位置,着力营造政策环境,加快推进稀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努力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稀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鼓励稀土行业的技术创新。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稀土技术被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国家支持稀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先进适用的稀土开采技术,复杂地质条件高效采矿技术,共伴生资源综合回收技术,提高资源采收率和循环利用水平。大力组织研发低碳低盐排放、超高纯产品制备、膜分离、伴生钍资源回收和利用、尾气氟硫回收处理、化工原料循环利用、生产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稀土高效清洁冶炼分离。引导稀土生产应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力开发稀土深加工和新材料应用技术。大力培养稀土科技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建设,为稀土技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利用原地浸矿等高效绿色采选矿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现有稀土矿山,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建设完善专用尾矿堆存和处理设施,加强尾矿保护与利用。鼓励利用无氨氮冶炼分离、联动萃取分离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现有稀土冶炼分离生产线,降低化工材料消耗和“三废”排放。采用新型低排放、低能耗技术和设备改造稀土金属冶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加快淘汰氨皂化分离、氯化物电解、湿法制备氟化稀土等落后工艺和生产能力。支持企业将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加快推进落后企业关停并转。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严格控制稀土冶炼分离总量,除国家批准的兼并重组、优化布局项目外,停止核准新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禁止现有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坚决制止违规项目建设,对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责任。调整稀土加工产品结构,控制稀土在低端领域的过度消费,压缩档次低、稀土消耗量大的加工产品产量,顺应国际稀土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稀土应用产业。加快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稀土新材料和器件,推动稀土材料在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稀土领域,中国兼顾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奉行既保持国际市场稀土合理供应,又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双赢战略,不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交流合作。

基于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国内生产情况下,中国严格控制稀土开采和生产总量,同步实施有关开采、生产、消费及出口的限制措施,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基本满足了国际市场正常需求。与此同时,严格海关监管,规范企业申报管理,要求稀土出口企业必须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环保标准等要求。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对变相出口稀土产品、从非法渠道采购出口产品及其他扰乱出口经营秩序等行为的企业,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2011年,开展了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共查获稀土走私犯罪案件8起、稀土769吨,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23人。同时,国家严格禁止进口放射性物质超标的稀土矿产品。

在稀土贸易问题上,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中国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出口加强管理,是与对稀土的开采、生产等环节加强管理同步实施的。这既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中国反对将稀土问题政治化,愿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加强与其他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合作,共同防止稀土市场的过度投机,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也希望,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积极开发本国资源,拓展国际市场供应渠道,实现稀土供应多元化,扩大贸易规模,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满足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积极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装备制造产业。目前,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已在中国投资稀土产业,有独资、合资企业38家,投资额达61亿元人民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满足其本国市场需求。中国鼓励国内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稀土领域的技术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先后建立了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国际稀土高峰论坛、包头国际稀土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稀土永磁与应用组织、国际显示与照明组织等开展的相关活动,与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开展广泛的双边和多边交流与对话,沟通信息,增进了解,共同推进世界稀土科技和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