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

第1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发展绿色食品的对策与建议

1、提升绿色食品的概念,提高社会认知度。我市对绿色食品宣传力度不够,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会议、展销等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做好宣传、推广和普及绿色食品工作。介绍绿色食品开发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到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来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扩大绿色食品的影响,激发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开发的积极性。倡导绿色消费,树立绿色意识,为全面推进绿色食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农业部门要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各区局应组建各种绿色食品产销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科技培训、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切实提高生产者和生产基地管理人员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理解及掌握,提高他们的生产栽培管理水平,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农业技术部门、企业应建立农业技术服务队,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好的问题,使绿色食品生产真正做到规范化、标准化。3、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培育绿色食品基地。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体系不健全,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经营分散,形不成气候,名优土特产品缺乏龙头企业的牵动。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管理单位要做好技术服务、生产引导、协调统筹工作。积极协助建好绿色食品基地,同时带动基地周边农户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提高绿色食品生产的规模。形成“农产品+基地+公司+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这样才能完成“建设一个基地、推动一个产业、成立一个服务组织、振兴地方经济”,形成一体化经营。4、建立绿色食品专柜或绿色食品批发市场。我市的企业应在大中型城市的超市,县、乡、镇的商场建立绿色食品专柜。让绿色食品走出林区,进入柜台,走向百姓的餐桌,真正做到优质优价,让生产者得到经济实惠。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市场应设立专管员,加强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监管。5、政府要实行绿色食品产业优惠扶持政策。我市要想使绿色食品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要主动的寻找市场,找到我们可以开发的项目后,建立一个产品细加工和能系统生产的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基地,有发展的、有信誉的、有科学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绿色食品加工厂。那么政府就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有潜力、有优势的生产企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制订全市的绿色食品发展规划,从政策上营造出一个健康、公平、有序的绿色发展环境。6、学习先进经验加快绿色食品的发展步伐。要想加快我市绿色食品的发展,必须走出去学习。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最好是和我们地理位置相近的,绿色产业化高的,好的地市。比如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市做的就非常好,阿尔山市的山蘑菇、黄花菜、多种山野菜混合的塑料真空包装、液体浸泡类似罐头的什锦野菜非常有市场。还有他们开发出来的厥菜塑封氮气保鲜产品、发菜系列产品等都是王牌,出口日本及香港地区。他们还以本地特产加上本地的旅游资源一起开发形成了非常好的模式,建立了良好的经济体系。7、加快绿色食品认证检测工作。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绿色食品的发展。但各区局绿色食品发展严重失衡,绿色食品认证率低。虽然我市有的区局绿色食品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像铁力的绿色水稻,嘉荫的绿色大豆发展很快。但也有相当多的区局绿色食品的培育、开发、推广仍是空白,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数量很少。8、利用政府官方网站推广我市的绿色食品。“伊农网”是伊春市的政府官方网站,办公地点设在伊春市农业委员会。企业可以利用“伊农网”这一良好的平台,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伊春,了解伊春的绿色食品,认识伊春的绿色食品,从而使伊春的绿色食品走出林区,走向市场,走向全世界。

作者:宋平 翟芳 赵景泉 单位: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伊春市双丰局多种经营科

第2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1 蔬菜环境污染原因

造成蔬菜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主要来自大环境的污染,而蔬菜生产环境污染的有毒物质,多数来自于工业和生活的“三废”,即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活“三废”排放而造成的污染,这些有毒的“三废”投入自然大循环后,即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方式污染蔬菜;其次是农药、肥料、灌溉水等污染,及产品采收后运输、保鲜及加工过程的再度污染等。

2 控防对策

2.1 坚持持续发展战略,重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优良的农业环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针对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世界各国已组织实施新的持续发展战略,其实质就是要求人类在生产上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多利用少排放。纠正过去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加大消耗,掠夺式发展和破坏环境而增加产出的错误生产方式,要在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协调平衡,确保持续发展。发展蔬菜生产亦是如此,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蔬菜生产基地应严格杜绝工业“三废”排放,新建基地应避免工业污染,老菜地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同时,在发展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注意不破坏环境,减少和防止一切污染,并建设配套的“三废”净化处理设施。

2.2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蔬菜

绿色食品技术是我国于l990年率先倡导的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其中不含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和细菌含量须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而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一定量对人体无害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如化肥、非高毒性农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等。有机食品是以对环境和食品少污染、无污染的安全性要求为目的,生产过程要求应用有机农业技术,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易水溶肥料、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贮藏保鲜剂等,并经IFOAM认可授予有机产品标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目前国内和国际食品生产的方向。

2.3 建立专业化基地,实施规模生产

建立规范化的无污染蔬菜生产基地,是确保蔬菜安全生产的基础。除对现有菜地的工业污染源依法清理、改造与监控外,还要建设专业化无污染的蔬菜生产基地,或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蔬菜、有机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求选择大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的地域;位置远离工矿区和住宅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天敌繁衍;地势平坦;灌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等。“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生态环境还须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的省、市级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检测,经审核认可后,方可列为“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

2.4 实施标准化生产,重点防止农药与肥料污染

制定无污染蔬菜安全食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既是产品质量认定的依据、基础与保证,又是食品安全性生产的规范,是控制与防止蔬菜污染的主要措施。除制定无污染蔬菜食品标准外,还应制定配套的生产技术标准。其栽培与管理技术应以减少与防止环境污染为前提,采取相关技术,包括农药、肥料及其他农用物资的使用原则,严格控制农药与化肥使用,最大限度地控制与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严禁用污水灌溉和用污泥作肥,推广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与生物防治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等。

2.5 严格控制产品流通过程的二次污染

产品采收尽可能保持产品清洁卫生、无污染,保持蔬菜产品外观无病斑、无黄叶、无泥沙、无水分、无伤损。运输过程严防过重堆压、机械损伤,注意运输过程的通风和温、湿度控制,防止腐烂与霉变。贮藏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控制好温度和湿度。贮藏保鲜期间选用适当的贮藏保鲜方法和贮藏条件,防止产品污染或自然变质。如大蒜、洋葱等应在冷凉通风处贮藏;马铃薯应注意避光和冷凉;瓜类应注意温度控制并防止机械损伤。加工过程应照规定操作,防止添加剂、防腐剂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污染。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食品蔬菜的产品加工必须遵照相应的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

第3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千百年来,传统小农经济分散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代代相传,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造成很多不便。如,难以形成对种植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也难以形成市场化、规范化的收购加工体系,导致农产品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消费市场。同时,农民对现代农业无公害技术的掌握不够,缺乏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有资料显示,我国每1hm2土地的化肥施用量接近欧洲的3倍,导致化肥、农药在土壤中累计残留量是惊人的。同时,现代医学表明,环境污染因素在致癌因素中占到80%左右,其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占环境因素的11%,而我国使用的农药品种大多都是有毒的有机物。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胎儿畸形率逐年上升,与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密切相关。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环境面临重大威胁,工业排放物与生活垃圾以及农业投入品(如地膜、农药等)造成耕地土壤、灌溉水源、大气环境等农业生产环境交叉立体污染严重。同时,农业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体系、安全标准体系、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执法体系、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的职能分工不明确,很容易形成管理真空。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较弱,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在布局、数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较大,检测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并且缺乏科研的足够支撑,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监测评价工作尚未制度化。质量认证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各认证机构执行标准不一,通过认证的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与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行政部门、监督检验部门和分析实验室。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与检验检疫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同时,应该成立专业委员会,协调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疫、认证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强检验机构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合理布局机构分布,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覆盖面广、检测标准化高的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需要调整农业科研重点,从提高农产品产量转移到保证其质量安全上来,如何处理农业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将是今后科研的一个重要命题。要大力推广清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开发有益于农产品安全和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以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产品可追溯制度是一种以增进产品质量为目的,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追踪农产品进入市场各个阶段的系统,有助于质量控制和及时的产品召回。通过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使农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从而可以保证消费者享受到安全产品,也有利于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进一步完善“三品一标”体系,有利于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农业部已绿色食品各类标准126项,地方配套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400多项;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分别占到30%以上和20%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绿色食品新的生产主体,其数量和产品数已占绿色食品总数的15%左右,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全国约有1600×104hm2的农田、果园、茶园、草原、林地、水域受到监测和保护,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截至2011年,全国已建成61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接龙头企业1650家,带动农户1925万户,每年增加农民收入超过10亿元。“三品一标”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要尽量选购经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保证基本的安全需求。“三品一标”农产品在管理上实行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制度,其产品质量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规定了更高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质量安全水平,可以放心购买。

本文作者:李双均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第4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以“绿色”。绿色食品出自纯净、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绿色食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因此,绿色食品的开发与生产,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曼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我国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持农业持续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增强食品影响力与竞争力。

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注,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过去几年中,吉林省的绿色食品工作在省农委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质量、速度、效益的整体提升,树立起吉林省绿色食品整体品牌形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针对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科学规划,省农委精心实施,承上启下,实现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标准完善、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国内领先的的新格局,形成吉林省绿色经济新支点的发展目标。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杨林。采访中,杨主任对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做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同时扬主任还对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 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认真贯彻全省农业农村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1 产品认证工作稳步推进在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吉林省绿办在产品认证上强化从严从紧的指导思想,虽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却夯实了绿色食品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了认证标准体系:通过严格审核申请认证企业主体的资格和类型,提高了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的进入门槛,加强了对各地认证检查质量的核查,强化了工作监督机制。

1.2 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有序进行近年来,吉林省绿办组织指导了珲春市和东丰县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目前正在按照基地创建标准抓紧完善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尽快获证。2010年,敦化市人民政府申报的大豆基地、镇赉县人民政府申报的水稻基地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

1.3 切实抓好质量监管工作一是开展企业年度检查。吉林省全省共有166家企业,312个产品列为年检对象,目前已完成132家企业的年检。二是进行产品抽样检验。根据国家中心要求,制定了《2010年吉林省绿色食品监督工作重点安排》及《2010年吉林省绿色食品市场抽检工作的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实施市场监察。在欧亚春城超市、家乐福超市进行了现场采样45个,并送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1.4 绿色食品标准制订进展顺利开展了省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流程的制订工作。目前绿色食品粘玉米、无公害苹果梨、有机葵花、无公害小米和无公害水稻等产品的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正在进行中。

1.5 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有进一步的了解。2010年3月15日利用消费者权益日在吉林省工人文化宫举办了宣传活动’铕0作宣传板4块,发放宣传单页2000份,并进行了现场咨询答疑。

1.6 积极扶持绿色食品协会的良性发展一是通过了对协会的年度审查,受到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好评。二是制定了2010年绿色食品协会工作计划,明确了协会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工作。

2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杨主任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去克服。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由于政策支持不足、工作力度不够,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在少数地区绿色食品产业长期徘徊不前。

2.2 品牌的公信度和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由于个别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少数企业用标不规范,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需要严格证后监管工作;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品牌形象尚未真正深入人心,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树立绿色食品品牌意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市场拉动力。

2.3 工作体系队伍能力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对整个工作体系队伍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扩大队伍规模,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职能职责,创新体制机制,以适应推动产品认证、基地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适应强化认证审核、市场服务等基础工作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市场过度炒作、部分地方盲目发展的问题,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严把标准、规范运作”的原则,切实维护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

3 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建议

杨主任认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吉林省绿办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五大一强”省和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发展战略,促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产品市场准人和占有份额的提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加快品牌企业建设,不断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的基础。与发达省份相比,我们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要把加快加工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点工作。一是支持企业大力提高原料转换率,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有比较效益的绿色玉米、水稻、大豆、畜牧四大原料转换率。

二是支持企业深度开发产品。引导和支持生产企业,控制和压缩“原字号”产品生产,大力开发营养健康类、专用方便类、科技含量高 、附加值高的绿色食品。三是全力打造一批吉林品牌,紧紧围绕现有的强势品牌,整合同类产品,辐射带动其他品牌提档升级。

3.2 继续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继续扩大国家级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要结合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区域集中环评,主导农产品优先,县级政府承建和国家验收补贴等措施,加快国家级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

3.3 积极扩展新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吉林产品的影响力通过召开产品基地推荐会产品贸易洽谈会等活动,继续做好扩大输出省外农产品贸易规模。切实加大我省绿色食品市场保护力度,开展“吉林农产品一中国最好”市场塑造工程。

3.4 建立完善质量监督机制,把质量安全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是完善环境监测评估制度、生产企业年检制度、产品质量抽检制度、农产品质量公告制度等。二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工作。重点是基地建设、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标准化产品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三是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建设,不断的加强质量检测单位的建设,加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规程的制修订力度,不断地应用新标准、新成果和新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和执法能力。四是按照农业部统一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大抽检力度,认真组织好绿色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3.5 加强宣传工作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深入开展绿色食品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的知名度、认知度和信誉度。

第5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云南省 农产品 绿色营销 策略

一、云南省农产品的绿色营销现状

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指生产绿色农产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下,在考虑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绿色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过程,引导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各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为尽快提高云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省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但从总体上看,云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绿色食品产业与云南建设全国生态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还存在差距,对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我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如下:

(一)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只有在人们解决温饱之后,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很多地区的绿色消费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没有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谋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虽然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营销非常重要,开始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但只是作为一种促销方式或口号宣传,没有真正领悟绿色营销的内涵本质。

(二) 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尚待完善

绿色农产品价格与生态环境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约高30%~150%,有的甚至高出3~5倍。由于绿色产品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但就普通消费心理来说,消费者更希望购买的产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以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望而却步,使得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云南农产品的运输“瓶颈”有待突破。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实现绿色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当前云南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农产品产地区域比较广,农户经营不集中,还尚未形成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快速便捷的营销渠道。

(四)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不足

云南省农产品的名牌策略立即全面实施。为了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扩大销售,企业应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目前,云南省内有规模、有实力的绿色农业企业很少,且布局不集中,尚未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绿色农业企业整体的促销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仅仅安于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不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还有部分企业即使宣传,强度也不大,导致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了解,没有拉动有效需求,更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云南绿色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开发,市场优势不明显,还未能产生名牌效应。

二、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一) 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逐年增强,但因收入仍较低以及对绿色农产品认识的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购买者仍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的购买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们的绿色农业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第一,需要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他们知道绿色农产品与非绿色农产品的差别,了解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第二,需要引导和培养企业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有觉悟的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纯绿色农产品,尽快推行农产品清洁和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

我省农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管理困难等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对控制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不利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标准得不到统一,价格参差不齐,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差。因此,要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快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把不集中的、产销脱节的绿色农业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三)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是指企业在生产、包装、价格、分销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坚持绿色原则,并将这些环节进行科学的组合。一是抓好绿色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研发人员要不断加紧对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步伐,用有机肥料取代农药化肥,进而开发生产出绿色农产品。二是做好绿色包装,对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大有好处。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三是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首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中间经销商,联系绿色农产品专柜或销售公司,并建立绿色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四是实施绿色促销,这是宣传农产品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各种绿色农产品的促销活动,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将绿色农产品的信息宣传给消费者,正确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1]赵素洁.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9,(7):89—90.

[2]谢华兴.农产品企业绿色营销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07,(1):62—63.

[3]史建军.关于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2):117一119.

第6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按照“继续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定位和建立“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功能定位,重点开展以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为重点的现代农牧业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呼包鄂经济圈”食品加工业的优质原料基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休闲度假的绿色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大、产品层次高、知名品牌多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推进“塞外粮仓”到“西部厨房”的现代农牧业转型。

截至____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7万亩,塑料大棚3.4万亩。全市100亩左右的设施农业园区已发展到63个,200~400亩的有33个,500亩左右的有9个,1000亩左右的有15个。全市参与设施农业建设的企业共32家,企业建设设施农业面积共1.56万亩,其中温室1.46万亩。

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627.8万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其中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16万亩。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5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116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8家,获得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47个。“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等特色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河套牌雪花粉、河套白酒、维信羊绒制品、金川牌保健啤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制约设施农业发展。一是设施农业的投入非常大,目前我市建一亩砖钢结构温室投入14万元左右,建一亩土钢结构温室投入9万元左右,对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来讲,还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建设资金;二是设施农业贷款门槛较高,贷款期限短,额度小,加上不能抵押,农民联户担保能力弱,信贷风险大,因而银信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三是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短缺,许多成熟生产技术不能推广应用,影响了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

(二)农民对设施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生产需要一年四季劳作,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有嫌麻烦的思想。部分农民对设施农业缺乏正确认识,参与意识不强,顾虑较多,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差距较大,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力量薄弱。我市设施发展迅速,生产基地点多面广,技术指导服务任务繁重,缺乏设施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带头人,现有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设施农牧业发展需求。

(四)市场体系不健全。各旗县尚未形成大型农产品物流园,无市场带动能力,组织化程度较低,蔬菜销售相对困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因而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按照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30万亩以上,设施农产品总量达到60亿斤,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吸纳农村劳动力20万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集中,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到“十二五”末,全市土地流转累计达到500万亩。就目前的发展状况实现上述目标还有一定难度,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三、建议

一是政策扶持——抓投入。针对发展设施农牧业资金匮乏的实际,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企业投资、社会融资和农民筹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对设施农牧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积极协调银信部门想方设法解决贷款资金,特别是对于建设规模大的农户,酌情放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发展设施农业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宣传补贴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宣传及舆论环境。依托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到我市投资设施农业建设,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二是拓宽渠道——抓市场。抓生产,必须抓流通,没有市场流通,设施农牧业难以做大做强。应坚持两手抓,生产与流通要同步进行,各乡镇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出击抓销售。一是率先培育销售经纪人队伍,培养营销大户,拓展外销市场。二是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统一管理、经营,提高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三是抓好批发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的农产品交易流通平台,保证农产品货畅其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使设施农业建设、生产、流通融为一体,以拉动全市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品牌经营——抓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坚持品牌战略,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加快新品种的引进,重点培植一批农产品品牌和商标,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做好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蔬菜生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引导有实力的合作社和企业建温室、建保鲜库,培养和发动一批经纪人积极参与生产、收储、保鲜、调运和销售,提高设施农业组织化水平。

第7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 寒地黑土 绿色物产 品牌整合

寒地黑土,是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具有深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黑龙江省绥化市地处寒地黑土的核心地带,不仅物产种类丰富、而且品质优良、有机安全。摆在绥化市寒地黑土经济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产品虽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品牌过多,知名品牌少,众多品牌间各自为战,盲目竞争,没有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给绥化市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2004年以来,在绥化市政府的引导下,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对农产品品牌进行了整合。

一、品牌整合的成绩

企业品牌通常由旗帜品牌和产品品牌(子品牌)组成,从而形成一个品牌系统,这就需要对品牌系统中的品牌进行有效管理,明确每个品牌的角色,形成品牌合力,维持和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方法。它的内涵是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来进行品牌扩张。农产品品牌整合,就是通过地域相近,生产性质相似,产品大体上属于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牌之间的融合兼并,形成名称统一、实力强大、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从而以其较强的名牌效应,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纵观绥化市绿色物产品牌整合,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如下:

1.确立了旗帜品牌

旗帜品牌具有涵盖产品品牌的功能,其纽带和辐射作用对内表现为整合产品品牌、协调内部关系,对外表现为维系企业统一形象、传递企业价值。旗帜品牌的来源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从龙头企业强势品牌中选择,也可以以城市名称或地域特征来命名。绥化市位于呼兰河上游、小兴安岭西麓和松嫩平原腹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素有“北国大粮仓”之称。破解绥化市的农业问题,最重要的是重新认识自身的资源价值。绥化市的物产之所以优质,其根源和本质是特定的物候和土壤条件――寒地黑土。2004年,绥化市确立了以资源整合品牌的思路,用资源本质揭示物产的价值,依靠资源整合带动绿色物产品牌整合,拉动特色经济发展。“寒地黑土”作为绥化特色农产品的旗帜品牌,申请了注册品牌,并设计了寒地黑土品牌商标。

2.筹建了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

品牌整合的主体是企业,应由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机制进行自发整合,而不是依靠政府采取行政命令。推动绥化市农产品整合健康发展的任务就历史的落到了行业协会的肩上。2004年6月8日,绥化市成立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这是一个从事寒地黑土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发展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良种繁育、技术服务等工作的组成的区域性社会团体。协会拥有寒地黑土品牌的所有权,而会员企业享有品牌的使用权。协会发起企业共83家,包括绥化市以当地物产为原料的私营企业和寒地黑土带上的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当时共注册了10大类109个系列的“寒地黑土”。质量证明商标产品,涵盖了粮油、果蔬、山产品、乳肉、药材、烟草、饲料等农副产品,其中15个产品为原产地商标。至此,绥化市绿色物产整合有了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3.“寒地黑土”品牌整合初显效应

作为全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市,近年来,绥化市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创新,走出了一条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品牌牵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全市把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选模式,通过寒地黑土品牌的牵动,在资源整合中找优势,在产业整合中抓集群,在产品整合中抢市场,使绥化农村经济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经营观念得到了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品牌经营给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6年黑龙江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巩固和提升绿色食品大省地位”的战略要求。2007年1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再次提出了“继续打造好寒地黑土品牌”的要求。寒地黑土品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认可。

寒地黑土品牌和寒地黑土经济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亚洲代表处代表莫纳先生在2005年8月、2006年6月先后两次专题考察寒地黑土经济发展状况,并亲临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基地视察。

寒地黑土品牌被中国品牌战略促进委员会、中国品牌与市场管理委员会评为“中国驰名品牌”,被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为“中国知名品牌”, 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免检产品”的评选。

北京、上海、天津、苏州、南宁等地有近20家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直销店加盟。寒地黑土绿色食品指定品种供应商基地建设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已在全市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基地50处,总面积近500万亩。

二是增强了农产品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注册农产品商标,建立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对农产品进行规范、筛选、包装、贴牌上市,已成为绥化市农产品规模经营者的普遍做法。随着寒地黑土品牌的确立,绥化市先后制定并实施了13个种植业生产技术标准,48个《寒地黑土绿色食品标准》、3个《寒地黑土服务标准》,同时又推行了《产品安全识别码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和可追溯制度,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得到了经营者的重视。

三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随着品牌整合的推进,农产品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同步提高,2006年黑龙江省正式批准绥化作为全国首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试点市,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面积已发展到1000万亩,有机食品面积12.2万亩。

四是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寒地黑土品牌推出以来,以品牌整合带动了资源整合、产品整合。截至到2006年末,生产总值实现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比未推出寒地黑土品牌前的2003年增长42%。其中绿色食品总产值实现53.8亿元,比2003年增长2.36倍。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来,已有15家绿色食品企业成为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1家被国家确定为牵动50万亩以上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龙头企业。寒地黑土绿色食品企业固定资产已达4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1.6%,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496.3万吨,比2003年增长2.84倍。

五是促进了农民增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提高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有效地拓展了农产品市场。加工业的振兴不仅破解了农业难题,也使一直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粮山”变成了“钱袋子”。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81元,是2000年的1.6倍,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对农民增收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二、品牌整合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品牌的跟踪研究,我们发现其品牌整合中所存在的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旗帜品牌单一

所谓品牌整合,就是通过地域相近、生产性质相似产品大体属于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牌之间的融合兼并,形成名称统一、实力强大、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绥化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是在以绥化为中心的寒地黑土区域内,在众多品牌中确定强势品牌,以强势的名牌效应带动其他品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品牌是一个多元化、多行业的品牌系统,2004年寒地黑土绝色物产协会一次性在国家工商总局就注册了10大类109个系列的“寒地黑土”质量证明商标产品,涵盖了粮油、果蔬、山产品、乳肉、药材、烟草、饲料等农副产品,这些产品都有自己的品牌。众多品牌系列分属众多企业,仅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就有46家。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仅有一个品牌是不适宜的,要拥有多个旗帜品牌。

2.加工业发展滞后,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底

绥化市是国家农业大市,经济长期以农业为支柱,粮食产量连续16年超过60亿公斤。2004年以来,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很快,涌现出了一些龙头企业,如玉米加工企业有青冈龙凤、肇东中粮、肇东成福;水稻加工有黑龙粉米、双河米业、阜康米业等龙头企业;大豆加工有金龙油脂、佳地公司,乳品加工有东兴乳业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加工规模较大,是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柱,其他各种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有几十家,但规模小,加工能力底,市场辐射面不大,如水稻加工企业虽发展到460户,但年加工水稻仅为180万吨;大豆加工企业共27家,年实际加工量仅为30万吨;马铃薯加工企业共6个,实际加工量只用25万吨。

企业规模小,发展缺乏源动力是当前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旗帜品牌市场辐射面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严重影响了寒地黑土特色农产品的获利功能。

3.品牌整合进展缓慢

品牌整合的主体是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否参与品牌整合,应以是否申请加入协会为标志。只有协会会员的产品才有资格以“寒地黑土”品牌销售。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成立,至2007年末三年间,协会会员由成立时的83家,发展到2007年的132家,仅仅增加了59家,发展十分缓慢。以庆安县为例,庆安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为300家,目前只有27个产品进行了“寒地黑土”商标注册,品牌整合从数量上看不足10%。品牌整合进展缓慢,很难实现市政府“力争用3年~5年的时间,全市农产品统一使用寒地黑土品牌”的整合目标。

4.人才结构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绥化市包括领导层、经营层和生产层各个层次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要求,不能满足品牌运作需要。领导层对现代企业发展、品牌国际运作等缺少全面认识,甚至对品牌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有些不知所措。企业经营层还不善于将原来各个农产品企业的产品销售形式转变为现代市场营运的“大市场、大品牌”。在生产层,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没有经过先进加工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培训,对当前农产品发展动向和产品加工、包装、筛选趋势与过程不甚了解,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方面缺乏智力支持。

三、思路与建议

解决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品牌整合问题,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处理好市场、协会和政府的关系

绿色物产品牌整合,应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品牌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从长远看,品牌整合的一个最好手段是靠行业协会,不是靠政府。因此,要有意识、有重点地围绕各大主导产业建立县、市两级行业协会,赋予其相应的职能,把政府不该管,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交给行业协会。政府的职责是引导企业创名牌,提供政策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2.进一步培育旗帜品牌,并处理好和子品牌的关系

旗帜品牌是整个品牌家族乃至整个企业的灵魂,培育旗帜品牌,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品牌扩展和延伸的重要基础。从数量上看,它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尤其是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大企业,允许另树不同层次的旗帜品牌。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旗帜品牌应该在主导产业中培育和选择。当前,绥化市农产品的主导产业主要是玉米、水稻、大豆和乳品产业,可以在这四大产业中分别培育和选择自己的旗帜品牌。从企业旗帜品牌的选用名称来看,它可以是企业的名称,可以采用产品所在地的地理名称,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品牌的名称。

旗帜品牌确立后,就要明确旗帜品牌与子品牌的关系。要找到旗帜品牌与子品牌(产品品牌)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企业旗帜品牌与产品品牌共用的识别要素包括价值观、文化、创新能力、资金与技术、社会责任、对顾客的关注等等。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旗帜品牌与子品牌的共同点是产品具有相同的地域、相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同的口感、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社会责任等。对于子品牌与旗帜品牌的差异,要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减少这些差异,力争尽快达到旗帜品牌的特征和标准,最后形成品牌的良好形象,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3.品牌整合与生产基地、企业整合同步推进

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品牌整合要与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提高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品牌整合的质量。到2006年末,全市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面积1000万亩,有机食品面积12.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了全面积覆盖,绿色食品龙头企业65个,共开发出粮油、乳品、肉类、蔬菜、饮品、调味品、饲料和生产资料8大类32个系列155种绿色产品,绿色食品总量454.6万吨。绿色食品面积大,但经营基地分散,生产方式和质量标准难以统一;龙头企业多,但整体上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在整个产业或行业上发挥品牌整合的核心作用。这也是绥化市品牌整合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品牌整合的同时,加快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同步整合。一是对龙头企业的整合。在主导产业中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团,特别是玉米、水稻、大豆、乳品等企业,形成像完达山乳品企业集团、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的大企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对其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品牌整合的重要基础。二是积极推动生产基地的整合和兼并。农产品品牌的整合首先是产业基地的整合,这是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必须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以成长性好的品牌产品为依托,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同一产业各经营基地小的农户逐步走向生产基地之间的联合之路,扶持各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基地或进行生产基地联合挂牌,促进同一农产品的生产大户、基地在统一生产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以相同的品牌对外销售,使全市范围内同一产业的多数生产基地都成为这些龙头企业或品牌产品的加盟基地、供货基地、贴牌生产基地,从而推动各农业主导产业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打破区划界限,实行跨乡镇区域经营,实现生产基地的整合、兼并。

参考文献:

[1]朱佳宁:关于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 见:张文明主编.中国寒地黑土经济[B].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66--175

[2]赵兴泉朱勇军徐建华等:浙江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调查与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6(2):105----109期

[3]芮新国:下一个任务:品牌整合[J/OL] .brand.省略,2004年04月26日

[4]湖北省宜昌市农业局. 宜昌市茶叶品牌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OL].省略,2007年2月14日

[5]陈楠李丽敏:吉林省农产品品牌整合策略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 第17卷 第2期

[6]张文明:发展寒地黑土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J]. 黑龙江日报,2007年12月29日第003版专刊

[7]刘旭标:缙云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OL]. jinyun.省略/zwdt/dywj/t,2007年3月6月

第8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哈妮梯田 生态经济

一、前言

2009年底至2010年至今,云南省遭遇有史以来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之余,云南经济在大旱之后的经济发展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2010年4月7日19:38分,中央电视台CCTV-1焦点访谈节目播放了题为“哈妮梯田的启示――抗旱记(二)”的栏目,该栏目讲述了云南省元阳县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经过十年的努力人工林和天然林已蔚然成风,森林覆盖率从26.7%增加到41 %,在云南很多地区春耕生产面临很大困难的情况下,元阳县哈尼梯田仍能保证13万亩正常播种,占全部哈尼梯田的70%。这不得不让人在惊叹之余想知道“哈妮梯田”幸免于难的原因。“哈妮梯田”奥妙就在于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的绿色水库,让哈尼梯田保持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这样的良性循环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涵养了水源,而且有效抑制了泥石流、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笔者认为虽然旱灾对我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我们应从“哈妮梯田的启示”中吸取以经验,未雨绸缪,发展生态经济,谋求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内涵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从长远看,发展生态经济将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实现云南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三、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建议

1.改变观念,重视宣传。生态经济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它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它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支持,而不单纯只是政府或是某些企业的事情。(1)改变观念,强化生态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发展生态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观,使发展生态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发动全社会主动自觉行动,加入到发展生态经济流动中来;(2)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养生态道德意识,积极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加强环境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3)积极谋求政府、企业、公众、环保组织和媒体等多方支持参与、监督,共同为生态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运作环境。

2.合理规划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经济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回报的永续性,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发展生态经济,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可发展地方经济,相得益彰。但由于云南省各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在发展生态经济时不能“一刀切”,应立足于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规划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1)开展全省自然经济资源的调研工作,为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工程搞好基础性工作;(2)从战略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各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规划;(3)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4)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范围;(5)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激励机制。

3.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间互动,形成整合效应。云南要发展生态经济,必须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道路。(1)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目标。以长期的环境效益前提为主追求经济效益,谋求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社会增效益三方共赢为目标。以防止“杀鸡取卵”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不当的经济效益。(2)立足优势资源,扶持和壮大生物产业、能源业、矿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形成生态经济产业体系。(3)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采用多种经营模式,提升产业链价值,促进产业化发展。(4)重视生态产业之间的互动联系,实现产业互动,经济相融。即生态能源要为生态农业服务,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要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这样,产业之间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加速生态经济的发展。

4.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进步,大力拓展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领域。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 21°8'32 - 29°15'8 ,东经 97°31'39 - 106°11'47 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地形复杂和垂直高差大等原因,造成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显著。在发展生态经济云南省具有比其他省份优越得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应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和研发新技术,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1)引进和改造先进能源技术和能源设备,大力推广和使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节能、环保、无污染”新型工业;(2)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绿色食品为载体进行农产品开发策划,增强食品加工业的市场竞争;(3)重视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采用先进的动植物基因技术、养殖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改变粗放型经济,积极发展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等多种产业经济;(4)在深入挖掘地区民族特色资源基础上,提高旅游产品的加工、包装技术,发展特色旅游业;(5)还要重视引进和应用国际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

5.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生态经济建设的合作与交流、学习。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会议。环境规划署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之后,确定将“环境经济”(即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由此表明,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的新兴的科学,开始为世人所瞩目。之后许多发达国家积极致力于生态经济建设和研究。我国引进生态经济也不过20年的时间,1999年3月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先后批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8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江苏、陕西等省也在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云南省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可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先进国家、地区和先进省份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进行成果与经验的合作与交流、学习,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脐橙产业是赣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指出了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面积超过30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7%,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其中富含大量脐橙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发展种植脐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据统计,2006年,赣南脐橙发展到91333hm2,产量63万吨。建成无公害水果基地73333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基地县4个、脐橙出口基地5533hm2,年出口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地脐橙18万吨,占赣南脐橙总产的近30%[1]。但在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此,加强赣南脐橙生态基地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促进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赣南以脐橙为主的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赣南脐橙生产现状,分析了在发展生态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建设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基地提出优化措施。

1赣南脐橙栽培的生态问题

在脐橙基地建设中,赣南始终坚持生态化开发,注重农业生态保护,探索了一条被称为赣南模式的“猪—沼—果”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不规范的脐橙栽培技术和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果园建设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

脐橙果园建设要严格执行标准,配套健全设施,尤其是果园梯田和排水灌溉设施要符合标准。但是实践中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没有完全同步,对生态保护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围绕脐橙产业协同作战搞好生态建设,造成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分家。虽然有的脐橙园修建了梯田,但是修建技术不规范。如一部分果园选址不科学,选在坡度25°以上的坡地、低洼地、平地;脐橙园四周没有开好防洪沟、排洪沟,每条梯田、梯带也没有背沟或竹节沟,不利于排水和降低果园水位;果园灌溉条件差,电不通,路不畅等,果园规划和建设的弊端直接带来水土流失,造成果园生态潜在的破坏。

1.2防护林建设滞后,降低了风沙危害

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风沙,增强抗御干旱、干热风、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应选择适应当地种植条件、速长高大、长寿、经济价值高、主根发达、水平根少、与脐橙无共同病虫的树种。但据调查,赣南80%的脐橙果园没有建设防护林,部分果园虽建有防护林,但是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防护效果差;树种选用不合适,如马甲子、刺合欢等树种矮小,防护范围小;防护林距离脐橙果园太近,容易串根,造成争水、争肥、争阳光等。

1.3“猪—沼—果”模式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和完善

“猪—沼—果(菜、鱼等)”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作“赣南模式”。推进这种模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沼气液、沼气池利用技术方法需要完善。

1.4无公害技术薄弱,存在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

果品安全是影响赣南脐橙声誉的关键。尽管赣南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但是,工作力度不大,效果较差。因此,至今赣南脐橙加工业示范基地没有被列入国家柑桔非疫区建设项目区。随着脐橙规模化发展,病虫害增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加重,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果实品质下降,给脐橙产业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脐橙生态系统平衡。

2建设脐橙生态果园的发展措施

2.1抓好果园基地建设

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在无公害脐橙基地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并向产业经济带、专业经济区延伸。在基地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增强基地的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在脐橙园规划建设上,更应强调生态果园建设的重要性。

2.2加强脐橙生态果园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

一是增加与赣南无公害脐橙生产有关的科研投入,加强常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开发赣南脐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农药残留快速测定设备、有机农药肥料生产、脐橙保鲜防腐技术与设备。二是生态建设与果业建设相结合。要达到高标准建园,果园必须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做到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原则,严格按照“三大一篓”(大穴、大肥、大苗和营养袋假植)与“三保一防”(保水、保肥、保土、防护林)标准和要求施工操作,防止水土流失。

2.3严格执行赣南脐橙质量标准

2006年《赣南脐橙》国家标准(GB/T20355-2006)成为我国首个脐橙国家标准。要按照标准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约束生产经营者种植加工行为,最大限度地通过促进生物循环,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提高赣南脐橙产量和品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4狠抓赣南脐橙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无公害产品生产应具备下列条件:①产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必须经农业部农垦环境检测中心审定;②原料作物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须符合无公害标准,并接受监督;③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贮运须符合卫生标准,最终产品须经国家检测。2.4.1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园。为防止大气、水、土壤受废气、废水、废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质污染,宜在远离城区、工业区,离交通要道的直距离在500m以上的地方建园。

2.4.2强调重施有机肥和有益复合菌肥(如EMCM等)。提倡种草、覆草、埋草,合理配备化肥用量和比例。采用无污染水源灌溉,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方式合理供水。

2.4.3推广套袋栽培。最好全园全树皆套,这是在生物防治体系难以建立和生物农药效果不佳情况下,无公害水果生产最有效的手段。

2.4.4防治病虫上全面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IP计划)。以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利用天敌和增树体抗性为主,尽量使用无毒害的植物源、矿物及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减少喷药次数,做到不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和杀性农药。

2.4.5在包装、贮藏保鲜、运输过程中严防果品污染。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保鲜技术,采取合理的采后处理方式。按市场需求进行严格的分级、清洗、消毒、打蜡、包装和贮运,防止果品的采后污染。

2.4.6改善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大力开展赣南脐橙的绿色营销。对取得绿色证书的进行注册,挂牌销售,优质优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2.5继续坚持和完善“猪—沼—果”模式

“猪—沼—果”模式的工程建设,是指“户建1个沼气池,人均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667m2果”,就是把养殖业(猪)、农村能源建设(沼)、种植业(果)以沼气为纽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生态规律,形成物质、能量的生物循环链,带动生猪和果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猪粪下池发酵产气,供农户照明、做饭,沼渣用来肥果、喂猪等[2]。实践证明:这种猪、沼、果复合型生态果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运行能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有生命力,环境上无污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今后脐橙生态果园建设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已建脐橙果园的80%以上、新建果园的100%,推广应用”猪—沼—果”模式,并且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为果业生态发展更好地提供技术保障。

3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