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热爱生命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热爱生命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热爱生命的诗歌

第1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杜甫 诗歌教学 生命教育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生命教育是德育范畴的内容,殊不知各学科教学或多或少都渗透生命教育,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语文教材蕴藏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应当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与人文意识,加深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同于政治思想教育,不能采用灌输说教的方法传授人生观、生命观,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字词,抓住蕴含生命态度的词,引导学生品读,在品读中体味情感,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

杜甫诗歌教学是高二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重点,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但在他的每一行诗句里,我们都能读到他对人民、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杜甫的诗句,感知个体生命的丰富性,体验人世的艰辛,从而更深层次地思考人生的目的及意义。

杜甫一直是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形象定格在世人眼中,然而,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诗人,在他的诗篇中,我们不难找到历史的痕迹及诗人自身深切的生命体验。特别是诗人的晚年,社会动荡,流离失所。他“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的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正如他在诗句中写的那样:“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通过品读这些饱含个体苦难生命体验的诗句,让学生体会世道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感悟“人世的苍茫,生命的促迫”。

然而,衰朽残年的杜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旅夜书怀》中,诗人写道:“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自己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形单影孤的一只沙鸥,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诗人满怀希望,换来的却是一连串的失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悲愤正是诗人对自己、对国家存在意义的坚守,正是他人格生命的真实显示。这里,学生从杜甫的生活态度悟出如何认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准确把握“渴望建功立业”的内涵中,获得了一次关于生命价值的真切体验和自我教育。

杜甫的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然而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关心朋友,热爱妻儿。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富有人情味。写妻子、朋友的诗不但多,而且很感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洒扫庭除,迎接好友,粗茶淡饭,幸福无比。“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梁上燕子,飞来飞去,自由自在;水中白鸥,远近嬉戏,相亲相近。幽美的夏景已让诗人陶醉了,恬静的家庭生活更使诗人舒心、惬意:憨态可掬的老妻“画纸为棋局”,天真无邪的稚子“敲针作钓钩”。这些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诗人晚年过着的诗意般的生活,这里,诗人告诉我们,他没有被苦难吓到,相反,这些悠闲清贫的生活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美好。生命是苦难的,苦难是每个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但在这苦海中,“以一种精神应对苦难”,继续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原进发,生命由此变得恒远而绵长,美丽又动人。诗人把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直观地反映在生活的态度上,诗人又以诗的形式传达了生命的自由与美好,并表达了人类共有的生命特质和深层存在的哲学方式,诗人对生命本质的诠释和思考,启发我们不断关注生命的艰辛和苦痛,不断探索生命的真谛和价值,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拥抱生活,体验生命。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的自我体现,更体现在此过程中给予他人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杜甫在《兵车行》里展现给读者的是诗人对战乱征兵的客观史实的描写,表现了战争带给百姓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苦痛。然而止步于此是不够的,这些分析只是让我们看到个体生命的苦难及面对苦难的绝望。想要做到生命教育的深化,还应该让学生看到,杜甫作为一个儒家士人形象的典型代表,儒家思想是他的终极信仰,儒家文化对他的诗歌具有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便能进一步体会到《兵车行》显现的深切的情感――仁爱。无论是对生灵涂炭的哀叹还是对制度黑暗的愤慨,都能让人感受到那颗无止境的恻隐之心,都能让人感受到杜甫对儒家理想的坚守。

可以说杜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做了苦难人生的代言人,而且以有血有泪的歌吟,呈现出对天下的终极关怀和自身的生命价值。

正因为诗人心中有爱,杜甫看到天地万物,看到他人的生命乃至小动物小植物的生命都能产生浓情惬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风和煦,百花绽放,飞燕衔泥,鸳鸯静睡,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陶醉于春暖花开、莺歌蝶舞、生意盎然、恬静宜人的意境,其乐融融。字里行间闪现出诗意的光辉,表现出一种万物和融的境界。一个有爱的人,他的生命就总是会得到爱的滋润,透过杜甫的诗作,教育学生随时留意身边的花红柳绿,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意趣,善待世间万物。当你生活在一种和融万物的境界之中,学会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时,你就会感受到生命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

就像冰心在《谈生命》中所说:“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总之,语文教育应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以至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发挥作用,教育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海子诗歌 人文关怀 博爱

海子,是当代颇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洋溢着一股人性的温暖和关爱,在充斥着冷漠隔阂、信任感、安全感缺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海子诗歌中的博爱情怀和人文关怀精神,变得尤为珍贵。

一、对平凡者命运的关切

海子诗歌中书写了生存的苦难,尤其是农耕文明背景下的生存苦难,宁静而贫瘠的乡村,成为同样“贫瘠”的命运聚焦点。诗人写到了普通乡村人的命运,那些平凡至极的乡村命运者,他们在各自安静而沉默的一生中所具有的喜乐悲欢,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作者以一种第三人称的形式,对社会底层进行着普遍的关切。在《新娘》中写道:“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和以后许许多多日子/许许多多告别/被你照耀”,“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1]短短几行诗句,就将一个即将嫁为人妇的女孩子的命运书写出来,将未来宁静岁月中的那许多的告别,由“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组成的平静而贫瘠的岁月娓娓道来,“今天/我什么也不说/让别人去说”,[1]在无言的沉默中,一切都已道出,而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对“新娘”命运的真挚叙说,更是有着对一位平凡乡村妇女的生命关切。在另一首诗歌中,诗人描述了一位“黑而秀美”的额济纳姑娘:“秋天的风早早的吹 秋天的风高高地吹/静静面对额济纳/白杨树下我吹不醒你的那双眼睛/额济纳 大沙漠上静静的睡/额济纳姑娘我黑而秀美的姑娘/你的嘴唇在诉说 在歌唱/五谷的风儿吹过骆驼和牛羊/翻过沙漠 你是镇子上最令人难忘的姑娘!”[1]这样一位萍水相逢的普通的草原姑娘,却成为诗人歌颂和赞美的对象,在质朴而平凡的额济纳姑娘身上,诗人看到了自然健康的精神,在对额济纳姑娘的歌颂中,诗人也歌颂着质朴而健康的大地、村庄,这样的赞美也是对平凡者价值的肯定和高扬。海子描述栽枣树的婆婆:“三婆婆没有孩子,她栽下枣树,老人栽枣树,能占有一小块安眠的地方,这是习俗……什么时辰,什么人来收枣,善良的枣。”[1]这善良的枣,一个沉默的农家婆婆,沉默的一生,最后无声地归入土地。质朴而宁静的东西中,永远隐藏着真正的光芒和力量,正是千千万万个劳作着,沉默着,同时也善良着的土地上的耕作者,带来了土地的兴旺,也带来了生命的兴旺。在乡村中世代生活的女性,她们平凡而单调得几乎不为人知的生活,因为诗人的描述,而获得了超然的力量。海子认为生命的存在形式是超越个体的,因此“要热爱生命”,而不是热爱“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1]跳出了狭隘的个人主义,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艰辛而平静地生存着的个体,他们身上那宁静的坚韧、深邃的精神成为海子所追求的品质。正是对这些平凡者的书写、关切,使得海子诗歌具有了一种人性的温情和隽永。

二、对世界的温情祝福和拥抱

海子在诗歌中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现代化下人的精神家园缺失等,现代社会中的这些匮乏,让诗人感到了悲哀和绝望:“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弘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1]诚然,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空虚、物质泛滥,让人产生无根的不安全感,诗人在用诗歌作为武器同现实世界对抗的同时,也对世界寄予了温情的祝福和强烈的热爱,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反抗赋予生命以价值,它贯穿一种存在的整个过程,是它决定了存在的价值程度。”[2]海子在反抗着现代性生活中的种种残缺和不足的同时,也给予了这个世界最美丽的拥抱。在《五月的麦地》中诗人写道:“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1]一种理想图景中人类的和解、对话、拥抱,成为可能。诗人脱离了狭隘的日常生活,站在普世的价值角度,描绘了一幅东西南北方的兄弟们,在麦地里拥抱的场景,这种乌托邦化的描述,以其难以实现的珍贵彰显着诗人的博爱情怀、理想情怀。在诗人离世不久前的一首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更是将善良而温情的祝福洒向了世界:“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1]尽管诗人自己站在超越了这个凡俗世界的角度上,其中所流露的温情祝福、带着绝望感的希望,仍然感人至深,散发着珍贵的光芒。

海子诗歌中的人文关怀精神,脱离了狭隘的个人主义,站在了更为广博和高远的层面,抒发着人性的关怀和熨帖。在技术主义、理性主义盛行,精神空洞愈演愈烈的当下,这种具有博爱意识的人文关怀,成为一个作家和一个时代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第3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同课异构,就是不同的教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的结构、风格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不同处理。那么不同教育制度下的课堂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堂课是由大陆名师、山西省教学能手马老师讲授杜甫的《登高》,马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了他在诵读方面的天赋,继而就是目前流行的课改形式:讲解、小组讨论、提问、总结、主题深化。师生互动热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很投入,课堂效率非常高。

从未听过台湾老师讲课,那位来自台湾,拥有星级名师、博士光环的任宇文老师的课又会怎样呢?

在满怀期待中,任老师出场了,人很清秀,面带微笑,只讲了一句话,音响就开始时断时续,她说:“大牌明星出场都这样,得有范儿。”话筒失声了,她说“不用麦了,用我的生命来讲课吧”。“杜甫很忙?再忙也要和我们一起欣赏《登高》的诗趣。”几句话就把学生逗乐了,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和大陆马老师充满激情的朗诵不同,她说,瑰宝般的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是适宜吟唱的。于是,她真的在课堂上唱起了《登高》,因为用国语吟唱并不太合乎古韵律,她又用台语声情并茂地唱了一遍。我这是第一次听到老师在课堂上吟唱诗歌,更是第一次听到四声兼有、八音分明的吟诗,而我们的诗歌教育早已将平仄韵律抛到九霄云外了――高考不考。但在今天,当老师将一个个汉字转化成一个个优美的吟调时,学生先是好奇,继而陶醉。爽朗的笑声,真诚的笑脸,合着节拍摇头晃脑都是学生情感自然的流露。老师在诗歌吟唱中,将学生引入诗歌殿堂。

“回顾中国历史,没有一个强盛的时代不重视国文教育。在世界上,没有伟大的祖国,只有优秀的民族。”在任老师的课上,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贯穿于每一个环节。讲到炼字,她又说,汉字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是中华五千年以来一脉相承优美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我们可以发出任何优美的语调,而其他语种就不行。比如汉语的文法是动词在前,宾语在后,所以表达起来很流畅,而日语要表达“我爱你”这句话时,就只能说我、你、爱。所以 “你们是幸运的,要爱我们的文化,爱我们的汉字”。她的话触动了沉睡在我们心底的心弦,唤醒了学生对中华文字韵味美的感受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唤醒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土特色的坚守。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献身社会、关心民生疾苦的核心价值。如何让学生融入诗中,体味诗人的无限凄凉呢?任老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触摸诗歌语言,用心灵与作者对话,学会聆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她每讲一层凄凉,就让学生齐声说“惨――惨惨――惨惨惨―惨惨惨惨”,连续说出10个惨字。开始学生嘻嘻哈哈,慢慢地表情凝重起来,他们体味到了杜甫老人的凄楚、悲凉、孤独……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已经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老人,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既忧国、忧民又忧身的形象。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青少年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形成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任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当你们感到委屈孤独悲伤时,想想杜甫老人吧,那你们就更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就没有资格自杀。

任老师脸上一直挂着微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笑,那种对学生赏识的笑,贯穿了整个课堂。在老师善意的、真诚的笑脸中听课,不是幸福是什么?

教育就是这样润物无声。下课了,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课堂的留恋,正所谓“课已尽而意无穷”。

反观这两节课,风格迥然不同:一堂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师生互动热烈、探究合作兼顾的高效的古诗鉴赏课;一堂是看起来比较随意的,学生身心比较放松的古诗鉴赏课。任老师的课没有华丽的语言和技巧,没有死板的章法、程式。她引领着学生通过诗歌跟杜甫对话,体味杜甫的心情和人生际遇。学生虽然没有在这堂课上学习什么诗歌写作方面的技巧,也没有进行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但任老师引领他们真正领略了杜甫的精神内核,感受到了诗人在诗中的情感激荡与生命的律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大智慧。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倾注老师真性情的课。

第4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摘要:当代河北女诗人,仅以地域命名,并非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诗歌团体或联盟。其共同之处在于其诗歌中表露出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微而动人的爱。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她们的创作可使人归于平静的生活并热爱其平静。在她们的创作中,口语化的特点带给她们双刃剑的影响。客观的对待她们的诗歌创作特点,分析其优劣之处,挖掘其积极意义,汲取精神营养是本文的创作要旨。

关键词:当代河北女诗人;微小的爱;口语化

当我们提起“当代河北女诗人”,可能很多人对此并不熟悉,至于耳熟能详的诗人名字也仅有一二,如赵丽华、李南、杨如雪等,她们甚至还称不上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在肆意包装、浮躁喧嚣的当今社会,她们用发自内心的不约而同的方式——诗歌创作,诠释着她们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她们所期盼的。

一、低吟浅唱中触碰微小的爱

生活的低语,琐碎的情感片段,偶然间的萌发,低吟浅唱中触碰微小的爱。李南、赵丽华、杨如雪、、等诗人同为河北平原上的女诗人,虽然“北方文学较多的表现个人的性格”[1],她们也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但是共同的东西是隐含在她们诗歌中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就像一位女士将她的琐细的生活细节向你娓娓道来,一场雨、一个纪念日、一个瞬间都不会错过。她们肯为一只蚂蚁、一棵树、一朵花申言,微尘和水珠折射的故事都是那样曲折,那样饱含感情。虽然她们的诗大多都是很简短的,但是她们绝对不吝惜笔墨,她们的文字跟她们的情感一样丰富细腻。但不同于法国诗人马拉美所提到的“诗永远是一个谜”、“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2],她们的诗是简单易懂的,但又包含了微而深刻的道理。

就如李南,无论诗坛如何浮躁喧哗,她都静默地俯身于现实生活。“李南的诗体认了一种谦卑、节制的力量”[3]。她沉静对待草木和琐屑的生活,把创作速度放慢,认真地思考人生,“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4]。她的诗歌朴素简洁,深刻透彻,于无形中体现自然,丝毫没有斧凿之痕。她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诗人,但她的爱是“大情怀、大悲悯”。她将心灵的触角伸向生命自身的局限和脆弱,她不仅仅关注个体,更把观照投入世界和人类的共同命运。在《小小炊烟》中,“我注意到民心湖畔,\那片小草它们卑微的表情,\是和我一样的。\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她轻轻啜泣。\到了夜晚,我抬头,\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时患病的昌耀——他是多么孤独啊!\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像小草那样难过的,\低下头来。\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思想、话语和爱怨,\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表情卑微的小草,啜泣的乡下女孩,患病的昌耀……他们都是天地间微小的个体,在庸庸碌碌的世间有几人会理会他们的苦难,但是李南就可以去倾听他们的低吟,并用最浅显又饱含怜爱的语言向我们缓缓倾诉出这些微小谦卑如小草的人们的感情,他们的无奈及诗人的遗憾。“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这是诗人的感叹,更是爱之深切而发出的对自己的不满。李南的创作也曾受前人的影响。90年代的“诗人之死”[5]或许对许多诗人都有很多触动。她和他们一样,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这里没有什么修饰,没有华丽的外衣,有的仅仅是李南所展示给我们的那一个个原生态的事物,触及的也是读者心灵原生态的自然的纯洁情感。我们可以发自内心的为之伤心,为之惋惜,那种珍惜生命的呼唤在我们心底产生共鸣。爱人爱物爱大自然,以一颗博爱之心容纳这个世界。李南是敏感的,在她眼中没有司空见惯,没有理所当然,任何微小片段都可能引起她严肃的思索。在她的《下槐镇的一天》中“一位农妇弯腰提水,\她破旧的蓝布衫,\加剧了下槐镇的重量和贫寒”。农妇提水,这在华北平原是最最寻常的一幕,而在诗人笔下,却向我们展示了贫苦农妇的隐忍与倔强,这瞬间的动作折射出了一类人的苦难,“片言也可以明百意”,微尘中有大千,刹那间见中古。李南的诗是深深酝酿而成的,绝非信口随意而出,明代吴乔称“意思犹五谷也。诗,则酿而为酒”。李南是一位高深的酿酒师,在她那里,生活的五谷,酝酿出的是最最醇香的酒,这酒五味俱全令人回味,引人沉思。

和谐的爱和自然在杨如雪的诗中融会贯通。从“爱的尼西亚信经”到“北方的静夜”,从“沉思生命”到“生命之癌”,我们跟随杨如雪体会着爱与力量。“即便是一只蚂蚁,也有小小的悲欢离合\请小心,小心的路过。\这个世界上除了人,还有很多美丽的生命。”她的诸如此类小诗,就是如此缓缓流淌,温润着读者的心田。她是乐观的,从她的诗中我们总是可以汲取到生活的力量。在她的诗中“琐屑尘埃中开出花来”,万物是“生生不息”的。美好的片段在笔下浅唱,“星星屋,六平米。\半夜里,你睁眼就能看到它,\最亮的一颗是钥匙。”(《星星屋》)多么轻快的节奏,却满溢着可爱的童真和纯粹的爱。她灵透且真诚,她的文字常常冲撞着人们生命的本真,让人难以抗拒,她践行着用灵魂写诗的诗人职责。

在《小小炊烟》中,李南揭示了生命的卑微与倔强;在《纪念日》中,杨如雪寄予了坚贞不移的爱;在《常在你身上看到麦田》中,胡茗茗畅想到纯美的爱情,展开唯美的风景画。这些诗就像轻音乐,敲打你心扉的同时送来的是丝丝舒畅,读这些诗,让人没有压力,能轻唤起潜藏的真爱。

二、“口语化”诗歌特点的利与弊

河北女诗人的诗歌普遍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如赵丽华的诗歌,是最具代表性的,如她的《摘桃子》、《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当红色遇上蓝色》等诗。口语化单独看并非是一个贬义词,当然也不含什么褒义,在这里它只是代表一种语言形式,结合河北女作家们的作品看,口语化的特点对她们作品的影响大概有以下两方面利弊:

有利一面:情感原生态地表露出来,使读者易于接受。语言上没有语义障碍,感情接近生活,在读到“柳树一直以为和不远处的杨树,\是纯粹的同志关系。\但那天柳树做梦,\梦到杨树抱她。\再看到杨树,\她就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仿佛什么事,\真的发生过。”(赵丽华《或许真有爱情》)读这首诗时,她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了爱情,这种若有似无的情愫,以两棵树的短暂故事,活脱地表现出来,新鲜、透彻、通俗易懂。“月亮升起来了\它不是被人吊上去的\它看起来很从容\一点也不急\一点也不累\一点也不勉强\一点也不造作\一点也不煽情\一点也不难过”(赵丽华《月亮升起来了》)。浅显的话语,看似无意,然而细细琢磨,诗人告诉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月亮的感受,而是从侧面告诉我们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它不是被人吊上去的”,自然升起的月亮是从容的大方的快乐的,没有修饰没有矫揉造作。人亦如此,在你所在的位置,不去刻意苛求什么,顺其自然的发展,那你会获得平和快乐。赵丽华是一个主动并善于观察事物捕捉灵感的诗人。她不拒绝任何可以入诗的材料,在她定义的美中,包含了更广泛的内容。她的思考是一连串的,她的触动像潮汐而不是涟漪,她要的是汹涌澎湃而不是微颤的波澜。她在诗中,写大雨倾盆,写风沙,写水洼,……,写一条街,甚至是暖气的供气管,这些在她的笔下不仅有了生命,它们还有七情六欲,有嫉恨有艳羡也有温情。赵丽华让一切事物变得可读可感可思考,她把诗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李南在《我爱黯淡的生活》中直白道出“我爱黯淡的生活,一个个\忙碌又庸常的清晨,……我爱庸常中涌出的,\一阵阵浓荫,\这些美妙的遐想,\常让我在人群中停住脚步,\看一看缭乱的世事,\想一想,\闪光的夜晚。”。黯淡的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诗人告诉我们要热爱黯淡的生活,这样,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我们才能舒畅地度过。没有让人费解的词语,在最平实的话语中,我们透过生活本身体会到“热爱生活”这一浅显但意义重大的道理。

有弊一面:文学虽源于生活但毕竟高于生活,尤其是诗歌。华兹华斯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6],但自然并不是放弃艺术技巧,过犹不及,太过口语化的作品往往容易流于肤浅。赵丽华近年诗歌由于太过口语化,曾一度在网上被恶搞为“梨花体”,批判声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一些偏激者甚至翻出她以前的一些优秀作品来指责,那些过去的殊荣,顷刻被淹没,她的诗才被批驳的体无完肤。赵丽华的很多诗确实太过口语化,太缺乏锤炼。当然,这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诗歌风格,甚至是近年许多诗人所追求的“口语诗”风格,但是口语化并不是大白话,诗的语言至少要给人美感。普通民众的诗歌观念源自古代汉诗,唐诗宋词流传下来的影响根深蒂固。古代诗词形式上追求美,陆机认为:“诗缘情而绮靡”(《文赋》)。写法上追求“诗出侧面”,刘熙载认为:“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在语言上追求“诗酿而为酒”(《艺概》)。诗应该艺术地表现平民性情感,赵丽华并不是特例,今天很多诗人都容易步入过分口语的误区。自然的也是艺术的,是浑然天成地运用语言,而不是刻意去模仿,更不可太过随便。无规矩不成方圆,作诗必然也要遵循作诗的章法。赵丽华等诗人们打破中国诗歌数千年的“诗家语”传统,用原生态的语言写原生态的生活,其行为本是无可厚非的,错的是她们走了过分口语化的极端,以至于诗不像诗,遭到质疑和批判。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曾告诉我们的:“艺术的目的是传达对事物的直接经验,就好像那是看到的而不是认识到的;艺术技巧在于使事物变的陌生,在于以复杂化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难,延长感知的过程,因为艺术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予以延长”[7]。过于直白的口语,不同程度地削减了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吸引性,难免引起读者的怀疑。

三、守得云开见月明

河北女性诗人,这个群体,在饱受争议与诽谤的同时,并没有停下她们的创作脚步,没有放弃她们对美的追求。这些心如柔丝的女子,在写下美丽诗篇的同时,用她们对生活的诠释,来展现她们的坚韧。谁能说她们是弱者?她们是心存大爱的,她们这种柔中有刚的美丰富了燕赵文化的精神,补充了侠骨豪情那柔美的一面。社会生活快节奏地进行着,人们似乎都已变的没有耐心,走极端的又何止是站在风口上的诗人们。无论站在读者的位置或是评论家的立场,我们都应该端正态度,客观地对待河北女性诗歌的现状。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次次的磨砺过后它才能成熟,挫折对于诗人来说无疑会成为强大的动力,但是过于恶劣的环境,或许就会妨碍这一群体的成长。我们对于河北女性诗歌及女诗人们应正确对待。总之,于诗人,好好写诗,用心去写;于读者,悉心体味,客观评判。“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期待着河北诗坛的振奋,期待河北女性诗歌绽放出绚丽风华。(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周振甫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95-296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61

[3]李南.李南的诗歌及评论[J].中国诗歌年代大展.2008.(5):156-157

[4]参见《论文学》,《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二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72-73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9

第5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由于我们两人的单位离得比较近。有时候散步也能碰到一起,因此,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也就十分方便。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又出了一本诗集,说是要送给我。我去了,在他的办公室里,一本已经签了名的诗集《写给太阳写给月亮》的书就放在他的桌子上。带着诗集回到住处。认认真真地读起每一首,犹如聆听悠扬的蓝调系列,又像在倾听大自然的声声物语,读之沁人心脾,更觉得人世间的沧桑轮回也是如此美丽。

诗集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去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爱情、亲情以及友情。例如在《回答》一首诗里,他是这样感受爱情的:真情被你的表演否定我不再仰望天空/即使星辰弄眼雨戏彩虹/也无法愈合我受伤的神经/ 你把贪婪作为追求/自私成为你生命的内容/浅薄本是命运的贡品/你却拿来装饰人生/ 轻浮如云缠缠绕绕/最怕心谷卷起狂风/但愿人遗的幻影随风飘去/还我那片灵魂的宁静。在这首诗里,他把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里,爱与被爱,真实与表演,有时候不用“回答”也同样是非分明。在《欲望》里他这样说道:风拧干云彩的时候/影子是否发现 自己脖子上那串闪亮的金属/其实不是项链。读之耐人寻味。

在第一辑里,大多是以月亮为载体,融入感情的河流,表达心灵的声音,吟唱爱情的甜蜜,有赞美也有无奈,有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充满不尽的忧伤。是谁把月光斟满心杯/让我在梦中与你同醉/(《月园的时候》)。月亮啊月亮/你永远自知之明/就去做那枚光盘吧/刻录下亲经身历/留给明天播放/(《中秋月》)。意与象的链接,景与物的独思,语句精练。表达深刻,诗歌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在表达亲情方面,更是刻骨铭心。穿一件灵魂的内衣/接近了你/那时彼此很年轻/从“我”/一直到“我们”/走了很远/ 苹果终于熬了/正是采摘的时节/你托举起我/攀缘上一株翠绿的树/共同收获甜蜜/年年月月/月月 年年/在一条弯曲的路上/一起拣拾风雨/不经意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继续走》――写在结婚25周年之际)。对于爱情,诗人走过了25年的里程,短短的几行,催人泪下。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得自然丰富,以歌颂为主,兼及诗人自己的感叹与思考,语言运用也明白晓畅。,读着这些诗作,仿佛也随诗人一起到达了他心灵停放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在写太阳的时候,更多是以群体人物或事件的出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并通过太阳这一物象,生动形象地赞美了党和劳动人民,高度赞扬了他们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因为 如果/把伟大的日子做为一个支点/它支起的/只能是伟岸和崇高/(《伟大的日子》)。去西部/要揣上一颗虔诚的心/要舍得使用攀登的气力/……西部的话题比黄河宽/西部的话题比长江长/西部还有一座高高的雪山/任何发热发烧的头脑/到那里都能够冷静下来/(《西部话题》)。写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更多的是他在思考,并通过思考给人们以启迪。他仿佛在提示人们,西部的魅力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去西部你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诗人笔下的落日更是富有生气。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蹲在山头/欣然把自己画成了句号/(《落日四题》),这诗句上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落日、人民、山梁,应用电影画面的透视和表现手法,把落日的神韵描绘得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富有了朝气和活力。

诗的意象,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就能够完全体现的,她是通过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入而后发出的回音,并运用诗歌的语言传递她的内涵与神韵。诗歌的意象之美及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否则就失去了诗的意义,也就不成为诗歌。关于意象在诗歌中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是诗人和评论家们共有的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火热涌现,诗歌的意象也就更加直白,更加被诗人和读者所关注,因为,朦胧诗更加注重意象的表现。如果说古体诗的意象之美是“含而不露”,那么,现代诗的意象则是“潺潺流水”或是“轻声燕语”。但是,他们都注重诗歌的“氛围”。后来,关于意象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歇。再后来,这几乎成了评定诗歌和诗歌写作遵循和考虑的必要因素。意象就是诗的语言的“质感”流露。关于这些,在张庆和的诗集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一条路/走了多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都盼望/黄昏退潮之后/星星成为亲密的邻居/这是奢望但我等待/《路上》我敬一炷清香/你还一轮佛经/此番离去/不知道/尘缘还有多长/因果尚有几重(《缘》)。

在这本诗集里,诗人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寓意深刻、诚恳。作为一位诗人,―位用心灵歌唱的诗人,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他的诗才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例如,诗人在第四辑以问题诗的出现,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对《腐败“问题”》、《官的“问题”》、《(歌星“问题”》、《单位“问题”》、《非典“问题”》等的看法,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在这里,抛开他呈现生命状态以及关注生存环境之类的社会意义不说,单从诗歌的意象来讲,已经更加趋于开放,包容了不同的语言形式,相互独立的句子、语句群以及相互独立的事物,并使它们产生和谐,由此创造了诗歌的节奏。诗歌语言也更为讲究,注重诗句的硬朗、自然、洗练和明快。

第6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生如夏花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每次阅读完后要把诗集放回书架时,泰戈尔先生的诗集总是最后一本。

   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诗坛泰斗,一位对生活有无限热爱的哲学巨匠,一位坚定的印度民族主义战士,一位我们身边慈祥的长者……一连串闪耀的头衔,是他充满爱与美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最佳见证。

   在笔者的眼中,泰戈尔先生除了给世界文学殿堂留下了不朽的诗作外,更值得后人感动的,是他用自己一生的行迹给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创作一首首回归人类灵魂的心灵之诗。在纪念泰戈尔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打开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Ⅱ》(《吉檀迦利》《园丁集》),聆听这位世纪老人带给我们深沉与博大“生命之歌”。

   来自山谷和心间的回声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本书的译者冰心女士在评论泰戈尔时,曾这样说:“泰戈尔是贵族出身,家境优越,自幼受过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语调明快,用辞华美。格调也更天真,更欢畅,更富神秘色彩。”是的,打开泰戈尔先生的《吉檀迦利》,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典雅文字带来的芳香,不是诗歌韵律诵读的.优美,而是拨动你心间的那一声声回响。众所周知,《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先生诗歌创作高峰的经典代表作,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作为“奉献给神的祭品”,《吉檀迦利》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今天,炎暑来到我的窗前,轻嘘微语:群蜂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这正是应该静坐的时光,和你相对,在这静寂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这样自然典雅而又纯美质朴的诗句在诗集中比比皆是,诗人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轻快、欢畅的笔调,让读者来感受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这些诗歌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当泰戈尔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在英国出版时,立即获得了世界性的轰动赞扬,一时间“伦敦纸贵”——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第一次落到了亚洲人的头上,泰戈尔先生也因此誉满世界。

   对于《吉檀迦利》的评价,我想,也许没有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更充分的了:“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随着手指的拨动,书页也随之缓缓的翻动,一如一首欢快的乐曲。

生如夏花心得体会2    泰戈尔,印度伟大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誉为“诗圣”。在《生如夏花》这本书中,收录了《新月集》与《飞鸟集》两部诗集。

   一翻开书,我首先就被那精致的图片所吸引。它们不同于几米的漫画,但更清新,更有真实感。插图都如此精致,更何况那些优美的诗呢。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所有诗都是中英文对照,一开始我图个新鲜,只看中文,不知不觉中,阅读的速度放慢了,心静了下来,咦,《金色花》,好熟悉的名字呀,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我扫了一眼,噢,以前看过了的,我刚想跳过,视线却落在了那跳跃的英文字母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文字又会是如何的呢?好奇心像一只小猫的爪子不停地挠着,弄得我心里痒痒的,看一下吧。

   我原以为会有很多单词和语法现象不理解,却没有想到整首诗中几乎没有生词,句子结构也很简单,而孩子的顽皮和天真却演绎得淋漓尽致,孩子可爱的形象就这样简单地被勾勒出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泰戈尔在《新月集》中设定的主角是孩童,而在《飞鸟集》中,他成了一位谆谆教诲的长着。

   稚嫩和成熟相结合,柔软又不缺乏哲理,既有着“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地垂着绿荫。”这样的名言警句,也有着“放下你的活计,妈妈,坐在靠窗的一边,告诉我童话里的特潘塔沙漠在什么地方”这样如同孩子撒娇的言语。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我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不为千钟粟,只为那阅读《生如夏花》所带来的一份恬美和宁静的享受。

生如夏花心得体会3    《生如夏花》仿佛一被提起,就与它那伟大的作者泰戈尔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本书收集了泰戈尔早期的两部经典的诗歌《吉檀迦利》与《园丁集》,其中《吉檀迦利》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富含哲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索。

   泰戈尔生于1861年,于1941年去世,享年八十岁,是印度人民最热爱的诗人。从他的一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也与印度劳动人民一样,热爱生活,体恤劳动人民的辛苦。

   从诗集中的字句里,我们看出了泰戈尔写的诗的朴实与这融入诗中的真切的情感以及在诗中他对人生、生命的思考与探索……这些使得印度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十分尊敬、崇拜他。

   泰戈尔也参加领导了印度的文艺复兴运动,排除了从英国传来的西方文化,而深入研究印度本身古老美丽而神秘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走访民间各处,从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或是农夫村妇,或是石工瓦匠的口中采集古老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和歌谣,这些都成为了他的诗歌素材,他将所听闻用孟加拉语写成了诗篇,走访民间更是让他了解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忙碌。与此同时,他也享受着在大自然中做基础工作的乐趣。

   《园丁集》中主要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与底层人民的工作为主,我们从动作描写与对话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情趣,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感受到了人们坚定的信仰,感受到了人神之间的供求,感受到了生命中的欢笑与颂歌,感受到了劳动者的单纯的心。

   《吉檀迦利》在印度语中是献诗之意。这本诗集从《奈维德雅》,《克雅》和原《吉檀迦利》中选择了一百零三首诗歌,这本诗歌集也是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诗集,其中大量地描写了人生世界中的哲理。泰戈尔的诗中仿佛总有来自大自然的力量:或欢乐,似新生命到来时的喜悦;或静谧,似白天与黑夜交替时的黄昏;或安逸,似群峰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或轮回,似感叹万物的新陈代谢;或哀伤,似望着你至亲至爱之人渐行渐远;或希望,似人们虔诚的跪拜在主的脚下;或阴暗,似在那最贫最贱的人的居所;亦或是永恒,人们信奉的自然真谛。

   通过泰戈尔的诗集,我又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印度最疾苦最贫贱的人当中行走的诗人,正是他,写出了技艺超高的清新诗集,获奖无数,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哲学价值,却又语言普通的如同普通土壤中生长出的植物,虽不华美,却清新脱俗,其中富含生机与希望。

   泰戈尔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他的诗集中的内容仿佛都富含哲理,而描写的却又是极其普通的事情。

第7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一、诵读感知以触动心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歌讲究音韵声律的特性,注定鉴赏时必须用有声语言去感知体验。千百年来,诵读作为沟通读者与诗歌内在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诗歌丰富的意蕴寄托于充满音乐美感的语言来表达,用不动声色的默读是难以品味其言外之意,内在之韵的。唯有诵读时,我们才会不自觉地被带入一种美妙意境中,能感知字里行间的扣人心弦的深情,这是对诗歌意趣的直觉感知;投入真情带动学生诵读,学生便会慢慢地为诗歌的美妙魅力所感染,心灵的琴弦会被慢慢地拨动。

教学时,教师应在朗读指导上下苦功夫,应重视范读和方法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节奏的停顿和连贯、语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并投入真情来范读。诵读能带动学生感知诗歌韵味以触动心灵,有共鸣就会亲近诗歌,学生的性情自然会受熏陶,欣赏能力也自然提高。

二、想象还原以徜徉意境

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物象有机融合的艺术境界,是经诗人鲜明感彩浸染了的生活场景的艺术再现。这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而这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把诗歌凝练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有声有色生动可感的画面,才能尽情徜徉于诗歌的意境中,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感。

鉴赏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借助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贯通视觉、听觉和触觉,把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接合起来,在头脑中还原成一个个视觉场景或画面,然后把自己置身于其境,捕捉画面的色彩,聆听画外的声音,体验画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获得共鸣,进而能深入领悟诗歌的丰富内涵。

例如读杜甫的《登高》,可从“急风”、“哀猿’”、“飞鸟”、“落叶”和“长江”等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调动一切感官想象老迈多病漂泊无依的诗人登高所见之境,体会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沉郁而悲壮情怀。首联是一个特写镜头,从形、声、色、态各方面表现秋天之景,令人强烈地感受到:一切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颔联诗人渲染秋天氛围,传神写意,需要读者想象补充:落叶飘零,无边无际,萧萧而下;江流不尽,汹涌澎湃,滚滚而来。诗人用落叶之声、江涛之状深沉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壮阔的境界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还有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只有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还原出这些绚烂多姿的艺术画面,“视通万里”而“思接千载”,学生读诗才能读得深入,才能嚼出滋味。

三、比较分析以拓展延伸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手段,它是一个反思和分析的过程。通过比较,,对事物的本质会了解得深入透彻。鉴赏古典诗歌时,联系其它作品来对照比较,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经验,对诗歌的意蕴、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进行更深入的领会和把握,又能拓宽视野,训练思维,形成更好的鉴赏能力。

比较要找准比较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都可以是比较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对照比较拓展延伸。比如同一诗人不同作品比较拓展,能更深刻地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作者。例如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自信豪放而傲岸不驯的诗人自我形象,可引导学生联系李白其他诗歌进行比较赏析:从“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期待,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负、洒脱,沿着诗人的心灵轨迹,一路探寻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越呼喊。通过这一番比较,师生更为诗人的才气与心气所折服,对李白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也有更深入的领悟。

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作品也可以拓展比较其形象的异同、意境的高低和情感的深浅。比如写笑,李白“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之笑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表现的是少女活泼纯真的情怀;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笑是多么苦涩,表达出苍凉无奈之感;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笑则是惊天地泣鬼神,抒写的是义无反顾、勇于担当的责任感;而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笑本是畅怀喜悦,却写尽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沉重反思。一个“笑”字,内涵会如此丰富,我们会惊叹诗歌语言神奇的表现力。

第8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一、设计疑点,巧焐句子的含义

学习语文不仅要知道文章表层的含义,更应该推究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我接触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句诗的时候没有同学生一起深入研究,实际上它有深意:写出了王孙公子迷恋琵琶女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奢华放纵,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这句的含义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呢?我设计四个问题

1.“ 钿头银篦”是什么?(贵重的装饰品,王孙公子能佩戴得起,不是一般人的装饰)

2. “钿头银篦”的结局怎么样了?(贵重的装饰品打节拍击碎了:场面的热烈,击节人忘乎所以,一掷千金)

3.谁穿“血色罗裙”?(当代明星琵琶女)

4.华丽的衣服为什么被酒玷污了?(琵琶女放纵奢华,虚掷光阴)这几个问题设计好,句子的意思学生就能“焐出”了。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巧焐主题

语文教学中借助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阅读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课,教师如果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饱受残疾折磨之人,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只能凭触觉来了解世界,现在的绚丽景色一旦陷入黑暗,他们就会对课文中的 “一件东西一旦失去,才会留恋它”, “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他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等语句,就能理解得比较深刻,就能被作者那种渴望光明、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打动,并对作者提出的 “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思考,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三、抓住作者的人生经历及风格,巧焐言外之意

古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这里的所谓“人”与“世”即我们所说的背景知识。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与诗人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密不可分,因此“知人”,就是要求鉴赏者了解诗人的身世和思想。诗歌又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某一时代的诗歌,总带着这一时代鲜明的印记。因此关注诗人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积累相关的历史常识,是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条件,这也就是古人所谓“论世”。 转贴于

比如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登高》诗,我们就要知道杜甫的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确确实实是“忧国忧民”的一生(知人),这首诗是杜甫于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是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已定,便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如愿。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掉了生活等诸方面的倚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而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此诗是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另外,就杜甫整个诗作的主题内容来看,自他入蜀后,他的诗即入于“老境”,“思想性方面已不如前期光彩。”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分析《登高》一诗时,不能机械的把该诗同他入蜀以前所作的大量诗篇生硬的联系在一起。绝对地说他“尽管吃尽苦头也从不悲观消极”似乎很值得商榷。(1)

四、了解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 ,理解课文的中心

古典诗歌取材丰富,情感类型多种多样,大凡人类喜怒哀乐之情都在古典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而这些情感又因为个人经历、胸襟气度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分析诗歌题材内容入手,归结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理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情感类型,然后将其分门别类,从而作为鉴赏新作时的参考。比如:忧国忧民之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家亡之痛楚(李清照《声声慢》);游子逐客之凄凉(白居易《琵琶行》);征夫思妇之幽怨(王昌龄《闺怨》);怀才不遇之寂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报国无门之激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建功立业之豪迈(王昌龄《从军行》)等等(2)

五.把握古诗中的一些常见意象 ,领悟作者的感情。

第9篇:热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摘 要:杜甫作为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诗作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风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

关键词:登岳阳楼;忧国忧民;壮丽诗篇

尽管杜甫胸怀大志,但终生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他天宝年间来到长安,由于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入仕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了一个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爆发,他到处流亡,竟然被叛军捕获;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不久弃官西行,辗转来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举家东迁,途中在夔州停留二年,后又漂泊,最终贫病而终。

他的《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创造于诗人生命的最后阶段,诗作表现了诗人终于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登上岳阳楼,尽赏江山美景,而诗人内心仍牵挂国家安危的悲喜交加之情。

公元765,杜甫的好朋友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告别暂时安稳的草堂生活,再次离开成都,带着一家人,乘一叶小舟顺江而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远眺,触景生情,不能自已而写了这首诗,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丽阔大,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相互映衬。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雄伟的。

首联虚实相映,古今对比,从而大大拓展了了作品的艺术跨度。诗人很小就听说洞庭湖的美名,可是一直到了今天才实现一睹为快的夙愿,看起来写有初次登临名楼之欣喜,实质在于表达早年立下宏图、至今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上句为下句铺垫,其最终目的是为下文描摹洞庭湖制造气氛。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书写了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划开了两个大国的边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的漂浮在偌大的湖水中一般。只用了短短的10个字,就把八百里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如此立体的描画出来了,写景如此手笔,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不禁记起了孟浩然的千古佳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杜甫在这里的意境却更为阔大,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洞庭湖中浮游飘动,这和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写诗人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怀才不遇的境遇。“亲朋无一字”,由于老朋友严武的突然离世,诗人再次陷入孤助无援, “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没有了物质精神方面的任何支持;“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从夔州携妻带子、贫病交加,漂流在湖北湖南之间,只有一叶扁舟陪伴他们,何处是规程,何时是一个尽头,什么时候才能安顿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置身于岳阳楼上极目四望,天地苍茫,一片,更让诗人悲从中来。 “老病有孤舟”一句似乎要人们把关照整个乾坤的视线都集中到这一叶扁舟之上。正如前人所述: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书写诗人眼望国家战乱仍频,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忧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如果说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高度概括了诗人在京都参加科举、求取功名的不幸经历,那么,此句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契合,“凭轩”与“今上”前后呼应,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但是诗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谁能想到到头来终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过去的凌云壮志到如今都成了泡影,诗歌里“今”“昔”两个字都有深深的涵义。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美好的江山变成了如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兵荒马乱,诗人凭栏远眺,不禁唏嘘不已,声泪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