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核心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15年4月教育部组织的相关课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1]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三个领域、十项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1.2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2015年4月教育部课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还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四个维度: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如图2所示)。[2]
其中的“科学思维”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包括建模的思想、理想化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推理论证等思维与方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既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又要挖掘学生潜力,从而培养物理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
2 高三物理教与学的困惑与解决
2.1 高三学生学习的现状
高三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学习没有内驱力。学生对高三所复习的物理知识、公式、实验和规律等内容,大多是似曾相识或似是而非,但他们却自以为自己真正弄懂了,从而导致学生对高三物理的复习失去新鲜感。(2)课堂上似懂非懂。高三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精神状态不佳,不积极发言,同学间不积极探讨,当然更不会主动提出问题,致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课堂效率不高。(3)反复讲和讲反复。高三学生在课堂上的普遍现象是边做作业边听课,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导致高三物理课堂的有效性较低,从而自然出现了老师反复讲和讲反复而学生仍然掌握不了的现象。(4)重难题而忽基础。高三学生误认为高三复习就是一味做题,特别是对所谓的有技巧性的好题,对重点题和难题更感兴趣,而恰好忽略了基础知识,从而导致基础不扎实,基本能力不够。
2.2 高三物理教师的困惑
学生在课堂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而实践中却经常出错。这就让老师感到困惑:物理课标、物理教材、高考考题三者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内在关联,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做过的试题怎样才能有机融合并形成能力。具体表述如下:(1)复习课应该如何推陈出新。高三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基本概念、公式及实验、规律和习题的关系,才能让高三复习真正做到既推陈出新地复习了旧知识,又夯实了学生的基础。(2)如何有效提升?W生的能力。教师如何创新习题课的教法和学法,才能经过教师示范和引导与学生的纠错和升华将规范书写、解题技巧和方法、计算能力等转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3)经典题的改编或原创。教师如何深入仔细研究课本、考试说明和考纲,特别是它们的一些细微变化,精选、改编甚至原创出一些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当然也不会超纲的经典试题。(4)好题如何讲透和学好。教师怎样才能通过对这些典型试题的有效教学和分层教学以及深入探究,并带着问题让学生真正回归课本、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他们探究和创新问题的能力。
2.3 满足学生需求是激活高三物理课堂的关键
要想激活课堂让课堂高效,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学者型教师教学工作的时间分配大致为――备课:上课:改作业 = 3:1:1,[3]教师备课着重从“备课标和考纲”“备教材和作业”“备学生和教师”“备教法和学法”“备课前、课堂和课后”五个维度,有顺序、分层次进行展开,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1)高三课堂中老师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状态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精神投入、动手、动脑,需要教师重点思考“是否真正有效地帮助了学生” 这一问题。
(2)高三物理教学的三个基点
以人文关怀和科学管理相结合有效组织课堂,以有效提问和问题创新为线索贯穿课堂,以问题解决和思维碰撞及满足学生需求为标志激活课堂。
(3)学生需求是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的灵魂
经过课前的充分备课和课中教法与学法的合理运用,教师才能真正知道、解决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从问题到问题的需求――刺激;解决问题的过程性需求――愉悦;问题解决好了后的结果性需求――成功。换句话说在高三教学中,教师处理好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阶梯式需求(见图3),我们的物理课堂才算得上是高效课堂。
3 高三物理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确定、解决与创新策略
高三物理教学要求老师要紧密结合课本和课标、考纲和考题,设计出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问题与试题,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1 课堂核心问题的内涵
课堂核心问题是串联教学内容主线和老师教法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起着统领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一节高效课堂必须有核心问题的有效支撑,才能既夯实了物理基础,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2 经过教师课前的深入研究和信息反馈确定课堂的核心问题
教师课前的深入研究包括:考纲研究、考题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和生成研究,结合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暴露的问题和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准确确定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以“圆周运动”为例,高考考纲的要求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Ⅱ级要求。考纲要求的变化是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力加速度由原来的Ⅱ级要求降为了Ⅰ级要求,这种变化突出了向心力的核心地位。教师根据考纲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节课上课之前学生需要完成的自主学习单,再通过对学生完成后的自主学习单的分析,得出新课讲授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3 课堂核心问题的冲突性设计能使问题有效解决
教师要认真体会教材知识的逻辑顺序,设计出一条问题主线,使知识以问题为载体而呈现。设计的问题同时要与学生的潜意识认知相碰撞,才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冲击与震撼,学生不得不深入思考其中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顺利解决了问题。
比如,讲解“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概念时设计的问题有:
问题1: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是物体的向心力吗?
提出这个问题时,很多高三同学都直接回答“是”,这是学生认知中非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在解决圆周运动实例时,很多时候都是用F=F列方程,所以同学们觉得合外力就是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
问题2:请对教材中涉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指出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引导同学们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实例进行受力分析时,同学们会发现物体在做竖直方向圆周运动时,并不是在每个位置的合力都提供向心力,这就与同学们的原有认知产生了冲突,在解决问题冲突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新的认知:在解决变速圆周运动问题时,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某些特殊的点,比如最高点和最低点。
问题3:在解决圆周运动的具体问题时,怎样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和列出正确的方程。
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第3个问题的提出既升华了前面的问题,又创设了新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对自己原有认知中的错误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例】 对“圆周运动”的合外力与向心力关系的建议如下:
(1)【产生问题冲突】
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
(2)【新的问题冲突】
如图4所示,小物块从半球形碗边的a点下滑到b点,碗内壁粗糙。物块下滑过程中速率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零
B.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力越来越大
C.物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
D.物块下滑过程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冲突的解决】
笔者的教学建议如图5所示。
4 问题的创新性设计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已经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老师的点拨及师生的互动,实现问题的解决与反思、知识和方法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圆周运动”教学的创新设计:从考纲要求出发,找到高考对学生要求的落脚点。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通过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课堂不断动态生成的新问题与解决,达到课堂教学环环相扣、环环相生的目的。具体的教学流程和内容如图6所示。
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书记曾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的,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 ,他给人一种浅移墨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东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存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教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育人。教师的人文素养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教师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调节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逐步养成健全美好的人格、提升高尚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关爱学生,使所有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具有完善的人格。
教师的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共同架构而成。其中,教师的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在内化、积淀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所凝练、升华而成的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为人文素养的外显和发挥作用提供着价值导向和支撑。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广泛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酷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表现在满腔热情指导一切对学生有益的活动;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要求教师要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并应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有不断提高素养的意识。要多阅读、多反思、多写作,勤于笔耕。而人文知识的自我学习、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的方法,自古至今皆然,就是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使人明智”尤其是读好书。教师爱好读书自然有助于摄取更多的信息和思想养料,有利于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的读书品格可以感染、熏陶学生阅读品格的积极成长。
1.有利于改变数学教材的原始状态,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小学数学教育是否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效,关键在于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成功解决。在遇到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点播和讲解以外,可以考虑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形式,把原本比较生硬的静态图像,用信息技术表达能够使其直观化、形象化,把原本想象起来很难的抽象画面直观地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让他们可以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再发生一遇到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时候就停滞不前或不了了之的教学现象。
2.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和评价,便于教师做出教学调整
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是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做出教学调整的必要前提,只有教师从反馈和评价中找出自身的教学问题和不足,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变和调整,才能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效果的改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小学生以及其他第三方及时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和反馈,通过信息技术,教师也易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及时改进,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多多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把小学生的玩乐、游戏等特殊爱好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游戏和课件,寓教于乐,将小学数学教育同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一起,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数字较大、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起来,在计算机上设置玩法各不相同的、富有乐趣的游戏模式,激起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课中课外都可以玩耍,是小学生在玩耍这些计算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克服了原本不能突破的心理障碍,把原本看似很困难的计算轻而易举地学到手。
2.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直观的动感画面,揭示潜在规律
直观形象的东西是人比较容易接受的,生硬抽象的东西人们接受起来很困难,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认知规律。对于能力和经验均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生硬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更加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尽办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有关数学知识的生硬状态和抽象性,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和创作各种极富动感的教学画面,把几何图形的分解过程直观展现在小学生眼前,让小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有关知识。
3.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调整教学
教师教学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要时刻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利用信息技术中现有的相关软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练习题,在课上理论知识讲述完成后,统一安排学生做练习,通过练习软件的自动测评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从而直观地观察到每位学生的知识漏洞,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三、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两大原则
1.遵循适度原则
凡事都应该把握一个度,不能不为,也不能过度为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同样也应该严格遵循适度原则,不能一味使用信息技术而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涉入量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标准上,不可以太多,以免失掉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在价值,让数学课变相成为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并不是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技术含量越高,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价值才越高,教师还是应该在保持数学教育的本质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仅仅只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辅工具,只有在坚持适度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辅作用,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是最为有效的,小学数学的教育手段才能算得上是创新成功。
2.讲求实效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走形式、走过场上,各地区的小学学校都应该把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真实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用实践检验真理。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在整合过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追求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让二者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得到实际效果。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可以说是遵循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客观规律,二者间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无论是单纯的数学教育还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教育都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追求实效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高效完成小学数学教育的手段创新工作,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四、总结
我们知道,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具有工具性;而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又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它又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所反映出的两种基本属性。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然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呢?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基本关系:
1.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正因为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2.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训练。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是个大问题,这是造成学生文章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内容可思考,必须重视扩大阅读量。同观察的要求一样,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作者学语言,学思维。这样,学生的知识材料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其次说说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80年代中期,有些地方出现过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且不说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责任,即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便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再如情感,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关系
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除了要处理好以上诸关系外,关键还在于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核心内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要求上,我们既要防止脱离思维训练去单搞语言训练的倾向,也要防止脱离语言训练去单搞思维训练的倾向,做到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语言训练之所以要同思维训练很好的结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的问题,是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着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止思维的发展要受影响,语言的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抓好思维的训练,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词语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概念方面的内容,在句子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判断方面的内容,在论证方法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推理方面的内容。不论听学生回答问题还是看学生的作文,不仅要注意到学生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应该从语言的问题中看到思维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思维训练之所以要同语言训练很好的结合,也因为学生的语言对思维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的思维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在大脑中,要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思维的结果即思想,也要以语言为工具表达出来。可以说,离开了语言,便不成其为语文的思维。
一、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
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虚无主义
持这种认识的人,轻视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对信息技术不重视、不运用。作为领导者,不愿意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装备,借口资金不足,或者干脆认为装备信息技术装备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作为语文教师,仍然沿用长期以来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不闻不问,更谈不上运用。技术虚无主义,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的“虚无”,这对于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极大的阻碍。
2.技术至上主义
与技术虚无主义相反,技术至上主义是过重地依赖技术。他们一味崇拜现代的教育技术,对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概予以否定。在他们看来,一旦不借助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就简直是无法进行。技术至上主义,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对信息技术的滥用。
3.思想含混不清
思想含混不清,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主义。这种人没有弄清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怎样去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工作。思想上表现为混乱,行动上表现为迷茫。这样的认识状况,既可能导致对信息技术的不用,也可能导致对信息技术的滥用。
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
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不用
信息技术的不用,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配置不使用,另一种是配置而不使用。不配置不使用的情况在过去较为普遍,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更是这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客观上确实也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主观上的原因也不能忽视。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观,特别是随着国家“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各地在教育信息技术的装备工作上,普遍有了极大的进展。相对于不配置不使用的情况而言,配置而不使用的情况更为普遍。许多学校的电教室基本上是个门面装饰,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很低,有的只是在上级检查验收时才会用一用。
2.信息技术的滥用
信息技术的滥用,与信息技术的不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效果是“过犹不及”。这种情况在一些公开课上或者观摩课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课上,声、光、电等各种技术手段一齐上阵,极力营造出一种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表面看,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热闹非凡,若是考查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好在这种“作秀”的情况并不经常,否则,一定会浪费了资源,贻误了学生。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观念问题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率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中有时我的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有时感到茫然,总怕学生学不会,就总想多教学生一些、多重复几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三维目标的达成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灵魂,三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难于整合,不知道应该如何有机地统一起来,常常出现这样几种情况:为了应试需要,还是以知识、能力目标为主,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或者片面追求形式的活跃、关注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升。
三、学习方式问题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组织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形式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很热闹,但实际上课堂中缺乏有效的交往和互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参与进来。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优秀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往往代替了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少,这样会造成两极分化。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有利有弊。
四、课程内容问题
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能巩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那么,教师补充和整合的知识学生能巩固和消化吗?如何突破教材的限制,整合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开放、更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呢?
面对上述种种困惑和存在的困难,我坚持学习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1、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对新课改实施的认识,促使自己不断升华。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也是课改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可以通过不断地写教学后思、案例分析、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交流与探讨、与学生进行反馈教学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要考虑教学的实效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支点,这样才会使改革有新思路、新视角,促使自己不断升华。
2、观念先行,“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强调外语教学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要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使同学们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相信学生的能力,创设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是英语课,本身是一种语言学,更是需要多说多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诗朗诵、唱英语歌曲、演课本剧、影视欣赏、英语角、英语班会等。
4、继续探索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我认为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提示,老师们可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可以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经集体讨论、研究后,编写出一份导学方案,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根据“学案”作相关的学习笔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巩固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减轻学生作业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高职学生 诚信教育 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社会大转型时期机制建设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急功近利的心理,社会上出现了形形的诚信缺失问题,而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职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淡化个人责任行为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出身,在家里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娇惯,就导致了学生极强的个体意识,只关心自己,忽略他人的感受。
1.2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以为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自己人生目标的达成,一下子就失去了理想跟信念,只等着拿文凭。逃课、沉迷网络游戏、考试作弊甚至“”替考的现象屡见不鲜;不遵守社会公德、排队加塞、男女朋友在公共场所过分亲密、简历作假、甚至恶意拖欠贷款等行为也屡禁不止。
1.3高职学生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大学生吝于担负社会责任,集体意识。
1.4诚信评价存在双重标准
许多学生在诚信问题上评价标准不一致,他们明知道应该遵守哪些诚信原则,同时,他们也在做着违反这些原则的事情。今天的高校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而又充满矛盾的集合体,他们往往根据个人的利益作出判断。
2.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程度越高,整个社会的诚信程度、和谐程度就越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培养,建立诚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2.1学校教育淡化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都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现象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2.2教育内容空洞
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内容空洞的情况,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一方面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诚信,衡量的标准是学习成绩优秀。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生活中的诚信,大学生教育信贷中的诚信问题等。
2.3教育方法单一
诚信教育大多是通过灌输法进行说教,开展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在现行的诚信教育实际中,主要还是依赖课堂教育,但仅仅通过“两课”形式,不分场合、内容、对象的“命令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不仅引起了学生主体对学校教育的不满与反感,更严重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
2.4诚信教育队伍乏力
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引导和大学生自律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自身诚信素质不高,学术失范、学术行为不端等行为,动摇了大学生的诚信观,为大学生树立的不良的形象;还有少数的教师,缺乏奉献精神,缺乏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关心不够;另外高校中有些管理者要求学生、教师诚实守信,而自己却表里不一、言行相悖,这也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手段,道德教育方法是完成道德教育任务、实现道德教育目的的手段。任务确定后,选择正确的方法,则是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大学生诚信“危机”及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为解决相应的问题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高校应通过系统地、全面地、协调地教育工作,并结合家庭和社会的能量,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为学生健全诚信人格提供更多的帮助。
3.1注重自我教育,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按照诚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和诚信品质的方法和途径。诚信教育必须以人的自我教育为基础,离开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任何教育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是坚持诚信行为的内在动力,其潜力是无穷的。挖掘这种动力,不断培养自己诚信选择的能力,不仅对青年时期大有益处,而且对人生的道路、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加强教师素质,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树立教师的诚信形象。教师要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把握,使学生从渊博的知识中领悟到教师钻研知识的诚信学习态度。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广大学生应当具备见贤思齐的态度,注意从教师身上看到诚信的优良品质,自觉地学习和仿效教师的诚信行为,并逐步养成诚信的习惯。
3.3改善实践方法,增强教育实效性
以诚信教育内容为指导并以诚信教育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实践主体,也就是诚信教育对象把理论灌输中的抽象表达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诚信教育理论的直接运用以及实践生活的直接接触和所见所闻等直接体验,加深对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活动中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和提高,并且通过实践活动,被教育者的诚信认识也会得到考验和检验。
3.4发挥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合力,提高教育质量
任何一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而进行诚信教育也不是一个家庭或一名教育者单独可以完成的。因此,诚信教育也要结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充分利用对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有益的教育资源和有利条件,为高职学生建立一个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的立体系统工程。学校作为培养人的特殊单位,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责无旁贷,而诚信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青少年处于心理成长成熟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可塑性强,而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正规性的特点,所以优化学校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4.结语
学校德育和诚信教育应在系统内进行改造,使学校诚信教育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凸显诚信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诚信教育,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心理结构,并自觉付诸实践,真正发挥学校环境的有效作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工作专项),项目名称: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1155xs329。
参考文献:
关键字:心理问题 预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成在很多心理问题,情感十分丰富而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作为高考竞争的胜利者出现在校园的大学生们,相当一段时间内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心里充满自豪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不少人慢慢发现,中学的优势不复存在了,往日的佼佼者们虽无落伍感,但明显存在失落感,同时现实中的大学环境远非理想中那般如象牙塔一样纯洁神圣,种种失望与烦扰加诸在这般娇嫩脆弱的心理之上,不免出现问题的可能。
一、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往往知识面较窄,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树立重视心理健康和进行心理咨询的观念。其实心理健康有问题也是正常的,但关键是如何疏导郁积在我们心里的闷结,以避免爆发而成为社会公害。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会碰到心理问题,但很少人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学老师带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主动做好宣传工作,不但把所学知识应用现实,还能更好地改变同学生们那种有心理疾病是可耻的观念,改变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的想法。
其次,心理学专业和教师和同学应主动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这是解决我们大学生心理问题,降低同学们犯罪率的重要途径。
1.每年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并建立心理档案。目的在于通过仔细地排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2. 心理咨询的对象面向全体同学,对特殊群体方给予“心理关照”。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活动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工作者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照”;对于那些贫困同学、新生入学新生和毕业班的择业指导,也应当多加关怀,并加于心理指导,进行培训等。
3.正确处理指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做好心理咨询的关键在于指导者能否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这是一切心理咨询工作成功的基础。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工作,要与来访者交朋友,也就是有朋友间的那种信任关系。有的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因此,这种信任关系必须是长期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指导者的能力外,还取决于来访者家庭以及生活中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支持,取决于来访者的能力与动机,特别是来访者的信任。
4.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课件或是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此,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其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及开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易于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及咨询工作。
最后,寻求社会支持也十分重要。很多同学心理上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内心体验排解渠道而产生了心理变态。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即使是在高校,社会的价值观念都会在同学们的心理上打下烙印,学校社会理应要提供相关的宣泄渠道。
综上所述,目前同学们心理健康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为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有针对性调整工作的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怎样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学专业和学生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发挥自身所学专业之么,在生活中向朋友们传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比较容易沟通,平时朝夕相处,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努力为我们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一点绵薄之力,为学生工作和同学的健康成长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关键词:新课程;多元评价;思维模式
一、采取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高效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学中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采取多元性的发展评价,承认学生差异,使学生有期待的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无疑应成为核心的切入点。教师指导学生“三个突破”来突破体裁,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文体,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文体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不能把问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的一环和一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他学科互补互动,为学生学习创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高中语文课程比较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学生对语文教育有不同层次的期待。在语文教学中,将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起来,这种组合可相对稳定,也可随时变化,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爱好”或“特长”的不同。这种合作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处理、利用信息,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
三、锻炼思考能力,延伸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无疑是主渠道,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必须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理解性、探究性、应用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课内外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等,延伸学生对课内问题的思考,使这种思考能向纵深探究和发展。二是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的互享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平台,使这种思考极具可比性。这既有间接经验转为直接经验的思考,更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接轨而产生出的“问题火花,这对“问题”的启发意义是深远的。
四、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