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交通建设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张家界市作为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推动本市经济转型提质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市委、市政府决定:2017 年各项指标要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业部门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体部门,将严格按照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明确目标,理清思路
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加快“九大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攻坚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水岸绿化工程、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宜林荒山绿化工程、镇村绿化工程、林业产业提质工程、森林文化建设工程,通过这“九大工程”的实施,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裸露山地全消除、生态景观全提质的目标。二是扎实推进城市绿化攻坚。落实《2015 年城市绿化攻坚实施方案》要求,以“沿城、沿景、沿山、沿水”绿化提质为重点实施“工程”,即中心城区澧水河岸护岸林建设工程、城区公(游)园建设工程、建成区闲置地绿化工程、城区重要交通节点绿化工程、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城区周边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社区(庭院)绿化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努力构建以绿色为背景,澧水风光带绿化特色明显、道路绿化整齐贯通、公园绿地分布合理、庭院绿化一院一景、节点绿化耳目一新、周边山地色彩斑斓的城市绿化景观。特别是把澧水风光带打造成四季常绿、季节有色、布局立体、视觉强烈的20 公里樱花景观带,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重工作实效。一是做亮“点”。抓好市城区和县城绿化,以一流的设计、专业的施工,打造绿化精品。二是做精“线”。以道路、河道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工程和河道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绿化景观长廊。三是做厚“面”。抓好荒山、坡耕地绿化和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小城镇发展与绿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因地制宜搞好“四旁”绿化,积极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村居。
把握工作原则。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创建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先易后难、依法依规”的总体创建工作思路,把握好“三大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把生态建设和造绿富民结合起来,不仅让群众长远受益,还要让他们眼前得利,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森林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景观与人文相容。把森林城市创建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通盘考虑,把城市绿化做成城市景观、融入文化内涵,使城市森林富有人文气息,充分彰显张家界的城市特色。三是坚持城市与乡村互动。坚持城乡一体化,在规划上、措施上、保障上都要做到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应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林业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指导和调度;财政、发改、城管、住建、规划、交通、水利、旅游、科技、国土、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特别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评价指标要求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 以上,这是一项硬性指标。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是大力营造森林生态文化。重点是通过生态科普园建设、森林文化节庆活动、绿色单位创建以及举办生态文明讲座、开展生态文化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普及森林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森林生态意识。二是主动搭建各类宣传平台。尽快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平台,营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精心组织每年3 月份的义务植树月活动,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开展古树名木认养,引导和动员市民出资认建认养古树名木,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出资认养;所有认养的古树名木要统一造册登记和挂牌保护,确保管护到位。同时,各级机关、厂矿、学校、社区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动员各方力量,投身绿化事业。
二、创建两家3A级旅游景区(武侯祠景区和西和晚霞湖景区);
三、筹办三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四、完成四个景区旅游开发建设规划(万象洞景区、姚寨沟休闲旅游风景区、鸡峰山景区、白马藏族风情和生态旅游风景区);
五、新发展五家星级宾馆和两家绿色饭店(梅园会展中心、白水江宾馆);
六、抓好六个方面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旅行社服务体系、旅游交通标识体系、旅游客运服务体系、旅游餐饮住宿服务体系、旅游娱乐服务体系、旅游安全救助服务体系);
七、实施七项旅游提升计划(旅游品牌建设计划、旅游服务质量及农家乐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旅游宣传与市场拓展计划、旅游文化项目推进计划、旅游商品开发推进计划、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计划、旅游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将各项计划所确定的具体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付诸实施,努力完成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八、抓好八个旅游商品展销门点建设(除两当之外的其他八县区各一处);
九、抓好三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三个休闲旅游示范点建设和三个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网络上近来有这样一条新闻点击率非常高,说的是一名北京普通的中学生白雪,因为通过与外国元首通信宣传北京的“绿色奥运”理念,现在已收到了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德国总理默克尔、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等元首寄回的30余封回信。
一个普通的女孩的通信能引起这么多外国首脑的重视,不仅仅源于她“绿色奥运”宣传梦想的执著,也从某种程度反映出北京提出的“绿色奥运”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刚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毕业回国的张黎来到北京后大吃一惊,“我几年前来北京签证的时候正好赶上沙尘暴,天灰蒙蒙的,出去一趟,灰头土脸的。”“现在,我很喜欢北京,蓝天白云让我心情很放松。”她有些兴奋。
7年前,中国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并对世界作出庄严的承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令人难忘的盛会。”
面对“绿色奥运”,北京奥申委更是向世界作出7项具体绿化美化的承诺。这七项绿化指标分别是: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如今,这7项具体绿化的承诺已经完全兑现,“绿荫覆盖、花团锦簇、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新北京正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践行承诺的努力
从1998年开始,北京已投入1200多亿元用于改善环境,在防治烟煤型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连续实施了200多项治理措施,北京的空气质量已连续9年得到改善。
2007年,北京的“蓝天”数为246天,比2001年申奥成功那年提高了15.6%。
“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是北京的环境越来越好,咱们的承诺实现了,自己也受益。吃完饭我们经常去散步,我家附近的公园24小时免费开放。”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位李女士说。
近几年,北京市充分考虑城区和市民生活对绿色的需求,在城市中心区见缝插绿、恢复建绿、开展了“500米见公园绿地”建设工程,要求每年每个区要建成1~2块大型绿地,充分利用角落空间建设小型绿地,使市民出门不过500米就能看到公园绿地。同时通过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立交桥绿化、建设绿荫停车场等多种形式,为城市中心区创造更多的绿色。
2001~2007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树木增加了2271万株,草坪增加了4653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每年固定二氧化碳21.1万吨。城市增添了绿色,市民增加了氧吧。
不仅仅是绿化方面,在大气治理方面,北京也花了大力气。
2008年3月1日,北京机动车排放标准正式与欧洲发达国家接轨,尾气排放污染物削减约50%。
为进一步减少颗粒物排放,北京市制订了更加详细的空气保障方案。其中包括6月底前北京冶金、建材和炼油与石油化工企业要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淘汰治理有机化工、冶金、石化和水泥等一批高排放企业,5万户平房实行“煤改电”等。
据了解,北京市特别针对夜间污染严重的问题重点加大对夜间从事建筑工程运输等高排放车辆的管理和执法检查,加大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的控制,严查违法使用经营性小煤炉、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
为保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交通正常运行和空气质量良好。在2008年7月20日这一天,有两大措施同时实施。
一个是,北京实行了“重污染企业暂时停产”的规定。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多家冶金、建材、石化等重污染企业将暂时停产,以降低其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污染物排放。
另一个是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对北京市机动车和外地来京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机关单位停驶70%车辆。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以下这组数据:限行令实行的第一天,北京市的污染指数由64下降为55,7月20日、21日两天的空气质量均为国家二级良,达到了承诺的标准。
北京在用她的实际行动,一步步地践行着她对世界的“绿色承诺”。
与林业的互动
7年来,北京在“绿色奥运”理念的推动下,紧紧围绕“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全面推进奥运绿化、城市绿化和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绿色奥运’的理念也正是为了唱响绿化、环保、改善生态的时代主旋律。林业在创建‘绿色奥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魏殿生表示。
北京“绿色奥运”的承诺,不仅仅让北京变了个样儿,也为我国生态建设带来了新的动力。
自2001年开始,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长江等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造林规模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针对北京周边地区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确立了大力发展灌木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的技术路线。
据魏殿生介绍,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等160多项奥运绿化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绿化面积1026公顷、栽植乔木37万余株、栽植灌木210万余株、栽植地被460余公顷。680公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民族大道绿化景观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为更好地实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的承诺,7年来,北京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加紧生态屏障建设,使全市范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呈现了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在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建成了1.26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形成了森林环绕城市的景观。2007年又在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启动了“郊野公园环”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公园100余个。2007年建设了15个,2008年5月已经向市民开放。
在平原地区,建成了长度1000余公里,绿化面积2.5万公顷的“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和农田林网等生态防护林。如今已经形成以绿色走廊为骨架,点、线、面,带、网、片相结合的平原地区生态屏障。
在山区,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水源保护林建设、封山育林、爆破造林、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使95%的荒山实现绿化,增加了山区林木总量,林木绿化率超过70%,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8.18%。形成林木葱翠、绿绕京城的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7年的时间里,爱护环境、重视环保已经成了北京市民的一种生活态度,他们绿化意识的提高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据了解,许多市民以认建认养一棵树木或者一片绿地为荣。到2007年,北京市民认建认养绿地146块,面积达357公顷,认养树木4.4万多株;而全国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515.4亿株,义务植树尽责率已达58%。
【关键词】绿色道路;公路施工;环境保护
前言: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事,大力推动了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得到了规模化的高速进步。但是,在公路建设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诸如环境、能源、经济等各方面的负面效应,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健康、持续、高速发展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在公路施工过程阶段造成的影响也最为明显。绿色施工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直接体现,包括了施工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利用等特别值得关注的诸多问题。
1、绿色道路施工对资源、能源的保护要求
1.1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
(1)综合利用土地,减少工程取土
这点要求在施工中对土方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移挖作填,严格对土石方的工程量进行控制,合理利用其它工程土方,尽量不占用农田,减少废方,最大限度的节约耕地面积。
(2)最大程度降低路基高度
在绿色道路工程施工中要秉承低路基设计理念,最大限度的做到填挖平衡,降低路基高度,减少占地面积。 公路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
(3)优化施工方法
优化施工方法,施工期间对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只注重工期的长短,而对施工活动过程挖方填土、借土弃方、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常常忽视。在施工组织设计之初就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降低环境负载。采用新型的绿色施工方法。
(4)减少施工临时用地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线性的本身特点,使得施工流动性大、施工作业面窄、临时工程多等弊端,如果按照传统施工用地的方式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破坏了环境。绿色施工要求在施工中使用节地型临时工程的原则,采用节省地面用地面积的设计,紧凑的布置施工设备用房,立体化布置仓库等。
1.2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求做到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季时进行大量动土以及工程开挖造成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器材要设置结构合理的排水设施以及沉淀池,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绿化还耕;最后是要采用节水型设备,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
1.3能源的节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可以采取施工机具共享、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序、施工建筑材料缩短运距,减少能源消耗。做到能源的节约要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节约型设备,研究节约型施工方案;其次是选择环保型能源很关键,环保型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综合成本较低,实用程度也比较不错。
2、绿色道路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施工阶段会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带来影响,绿色工程的关键就是要在工程施工的阶段做好施工污染的防治,施工污染的防治包括了对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防治。
(1)噪声污染的防治
施工机械作业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选用环保型的施工机械,能够使噪声污染尽量减小到最低,因为环保型机械在噪声释放、机械振动、废弃排放以及机械的发动机上有一定的标准。此外也要参照国外先进的环保型机械技术以便为我所用;其次要做好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使机械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降低机械噪音。
(2)水污染的防治
在施工场地的选择上施工营地、拌合场以及混凝土构件预制场要远离河流和水源地,要设置生活污水以及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其次要防止污水流入水体,沥青,化学用品以及油料等不宜堆放在水源地附近,严禁泥浆直排进入水体。
(3)大气污染的防治
合理选择拌合站以及堆料场的位置,要选择空旷地区,采取远离学校和居民区的对风处;防止沥青烟污染,改进加热工艺,对沥青加热封闭式加热;抑制物料扬尘飘洒,施工便道及时洒水,对物料进行篷布遮盖、表明潮湿以及定期洒水的处理。
(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对使用过后的固体废弃物等要分类处理,能够回收再利用的要及时进行收集,不但能够保护环境,也能提高使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混合拌料的回收利用不仅限于沥青路面,对于混凝土路面也具有操作价值;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废弃土方以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不能轻易选择倒入河流或者是居民垃圾回收点。
3、总结
总的来看,绿色工程对施工的要求就是做到两点,首先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导,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施工方案,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率、低耗能、环保型的施工。绿色工程的开展和实施,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值得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各个领域开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
[1]王冰松.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01).
[2]梁立杰,杨彩霞.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建设生态观[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
[3]薛生高,徐增友,顾仲飞.榆靖高速公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区地处东南部,位于九龙江西溪与北溪中间地带,东与接壤,西临县,北至县,南与县、市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位于和经济特区之间。
1.1.2地形地貌
区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西北由博平岭支脉向东南延伸,蜿蜒构成马蹄形。地貌以低丘、平原为主,平坦开阔。
1.1.3气候条件
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温度41.2℃,最低气温-2.1℃,全年无霜期达330天,年降水量1453-1612mm,多集中在4-9月份,年均相对湿度82%,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其次为东南风和东风,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22m/s,4-9月为台风季节,最大风力为12级。
1.2社会经济条件
区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下设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3.60万人,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
1.3绿化现状
全区土地面积25001.7hm2,其中林地面积11466.5hm2,占土地面积的45.9%,有林地面积10464.9hm2,总蓄积量19126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9%,城市森林覆盖率24.8%。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83600万元。绿色通道建设,全区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铁路和江河堤坝沿线绿化101.77公里,占可绿化里程103.27公里的98%。城乡绿化,市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0.54%、绿化覆盖率达41.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平方米。全区共创建绿色乡镇2个、绿色村庄24个,绿色校园11所,绿色开发区1个,2007年我区荣获“省绿化模范区”称号;古树名木保护,全区一级古树(500年以上)18株,二级古树(300-499年)28株,三级古树(100-299年)325株。
二、建设背景及其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搞好城乡绿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连续三年把“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造林绿化方针,共造林绿化2533亩,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为我区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2必要性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搞好城乡绿化,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绿化事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要求。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碳增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抓好城乡绿化,增加森林植被,对于减少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城乡绿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区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是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搞好城乡绿化,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良好的自然生态,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也是展示我区良好形象和文明发展程度,吸引人才聚集和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
三、规划总体方案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紧紧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名区”的目标要求,以“扩大城乡绿量,增加森林总量”为出发点,按照“山上抓提升,山下抓拓展”的工作思路,依托区委、区政府开展的“村容整洁”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园林辐射乡村,城乡绿化同步发展,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城乡森林绿地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的全区生态景观系统。
3.2规划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要求,分期实施,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的绿化目标。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宜居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海西交通网建设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四绿”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绿色通道、绿色城市建设。
生态优先,注重实效。以身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内容,大力推广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促进植绿富民。
造改并举,建管并重。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造低质低效林分,坚持科学经营,提高森林综合效能;加强城乡绿化,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建设成效,巩固绿化成果。
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四绿工程建设。
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编制相应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合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
3.3规划依据
《森林法》、《公路法》、《铁路法》、《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中国人民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
省政府《关于印发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的通知》(政文〔〕76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造林绿化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综〔〕201号)。
3.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5年,年至2015年。
3.5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经过五年努力,实现以下建设目标。即:1、完成100亩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包括种植名贵、景观树;科学经营,培育中大径材;建立多树种、多层次的森林复合经营模式);2、完成32个绿色村庄建设工程;3、完成20个乡村公园建设工程;4、完成17个绿色校园建设工程;5、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100%绿化工程;6、完成沿江、沿路一重山100%绿化工程(含“青山挂白”治理)。7、全区新建森林公园2个,面积20公顷以上,有条件的乡镇新建森林公园一个,面积8公顷以上。
绿色城市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区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00公顷,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0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5公顷。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0%以上,绿化覆盖率43%以上,人均公园面积12平方米以上。突出抓好城区、金峰开发区、军营、校园的绿化示范建设。
绿色村镇建设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荒耕坡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提倡并鼓励种植风水林,孝顺树,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
绿色通道建设目标: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绿化带20-30米,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绿化带10-20米,县、乡道路沿线两旁绿化带3-5米,可绿化地段全面建成沿线绿化带。到2015年,全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绿化率保持100%,县乡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85%以上。
绿色屏障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沿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沿江()、环城(城市周边一重山)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将“三沿一环”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到2015年,全区主要交通干线一重山、重点流域一重山宜林地绿化程度达到100%,一重山低质低效林分补植改造达到95%以上,小型以上水库一重山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到90%以上。
四、工程建设方案
4.1绿色城市
4.1.1建设对象与范围
城市建成区内和乡镇规划区内的各类公园、中心区绿地、街道、小区绿地、单位绿地、生产区绿地、开发区、校园、军营、河岸、拆迁新区、规划新区全部绿化以及建设城市片林等。
4.1.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各类公园:城市建成区新建面积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园1座以上;近郊区新建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2座以上,总面积达150公顷以上。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除湿地公园外),其中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②公共绿地:城市建成区按500米有一处绿地要求进行布局,每年新建800㎡以上的中心区绿地2处以上。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③城市主次干道、河岸两侧各种植2排以上大树,行道树间距、高度整齐,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立交桥、高架桥做好桥底绿化和垂直绿化。
④立体绿化: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立体绿化50处以上。
⑤开发区绿化:全面完成金峰绿色开发区建设。以片林为主(乔木占70%以上,面积一亩以上)的森林组团,开发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⑥校园绿化:完成绿色学校17所。校园道路、操场周边种植乔木为主,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⑦军营绿化:完成绿色军营9座。营区四周种植成片防护林,营区绿化以乔木片林为主,营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
⑧城市片林: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8公顷以上,环城林带(片林)每年完成34公顷以上。
4.2绿色村镇
4.2.1建设对象与范围
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的“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非规划林地。路旁:主要是指乡村级公路两侧边缘,农田区域的道路、生产用道、机耕道;水旁:主要是指水塘、灌溉渠、排水沟的边缘。
4.2.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公园:绿色乡镇建成区新建一座面积达1公顷以上的公园,其中创建森林乡镇,要新建一座面积达3公顷以上的公园。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其中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②绿地:绿色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建300㎡以上中心绿地2处,建成区沿路每500米有一处200㎡以上公共绿地,其中创建森林乡镇建成区范围内原则上要沿路每500米有一处300㎡以上公共绿地;各镇规划的绿色村庄每年新建200㎡以上中心绿地1处。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全区共创建绿色乡镇3个。
③片林:绿色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增1000㎡以上片林,其中创建森林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增1500㎡以上片林。单片片林面积不少于500㎡。同时建成一定规模的环镇林带或片林。
④“四旁”:全区共创建绿色村庄32个。各乡镇规划的绿色村庄,村旁、宅旁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比例占40%以上,户均种植5株以上;路旁、水旁宜绿化地段各种植2排以上优良乡土树种。
4.3绿色通道
4.3.1建设对象与范围
①新建和已通车的高速公路隔离栅内,国省道、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内。
②新建国省道用地红线范围内两侧10-20米,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内两侧3-5米的范围。
③城市出入口5公里范围内通道两侧20-30米。
4.3.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通道绿化:高速公路隔离栅内两侧,国省道、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两侧以及城市出入口5公里范围内通道两侧要因地制宜,在规划范围内的宜绿化地段建设以片林为主,乔灌结合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②通道绿化标准及树种配置:高速公路隔离栅内两侧、城市出入口5公里范围内通道两侧各种7-10排,以乔木为主,靠路两侧各种植2排以上的景观乔木树种;国省道用地红线范围两侧各种4-7排乔木树种,靠路两侧各种植2排景观乔木树种;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种植2-3排阔叶乔木。
4.4绿色屏障
4.4.1建设对象与范围
沿路:新建和已通车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红线外两侧,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沿江:重点流域九龙江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河岸或干堤外,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环城:建成区边缘,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重要水源地水库:库区范围内,尤其第一重山脊轻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
4.4.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三沿一环”:沿线规划范围内的火烧迹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中林缘空地(1亩以上)等无林地、疏林地、稀疏林分(郁闭度小于0.5)、稀疏经济林(保存株数少于合理株数的50%)、稀疏竹林(保存株数少于合理株数的50%)和25º以上荒耕坡地、无林地造林密度应达到造林树种的合理密度;疏林地、稀疏林分、稀疏经济林、稀疏竹林应进行补植套种,达到合理密度。
②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治理和植被恢复区域: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主干线)、沿江、环城一重山范围废弃矿山“青山挂白”,应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③水土流失治理区:重要水源地水库库区内,尤其是第一重山脊的轻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应选择根系发达的树种,造林密度应达到造林树种合理密度。
4.3建设进度
按规划要求,年完成30%、2012年至2015年完成70%。
五、造林绿化主要技术措施
5.1山上造林绿化
5.1.1培育多功能森林技术。①速丰林与乡土树种(含生态林)呈“嵌合式”分布模式,工业原料林降低集中连片的生态风险。②提倡免炼山造林,实现造林工程二氧化碳零排放,培育土壤肥力。③提倡多树种复层混交、提高光能利用率。④使用良种壮苗、混系或无性系轻型基质苗上山造林,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⑤因地制宜、推广配方施肥,适时适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对土壤的破坏。⑥使用草甘膦除草、促进林下植被正向演替,加快培育林下植被多样性。⑦推行速丰林择伐、不炼山萌芽更新,减少采伐和炼山对林地的破坏,培育土壤肥力。
5.1.2山上补植,按照林分现状和经营方向补植,以相思、红锥、米老排等乡土阔叶树种为主,采用I级苗造林。
5.1.3矿区植被恢复,对废弃矿区采用客土回填和生态植被恢复。回填客土厚度一般为20-30cm,并施基肥。采取种子直播和人工植苗相结合的方法恢复森林植被。在弃渣坡面铺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毯含有草种、保水剂、营养土等材料,恢复植被。
5.2山下造林绿化
5.2.1城市绿化。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以发展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为主。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应与城镇建筑、构筑物及其环境相协调,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多树种立体配置。乔木选用阔叶常绿、生长期较长的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栽植密度按城镇绿化相关标准设计,常绿苗木带土栽植。片林树种采用胸径3—8cm以上大苗,行道树胸径采用10cm以上大苗。
5.2.2乡镇绿化。选择生态防护功能强、美化效果好和经济效益佳的速生树种,以相思、香樟、芒果、桃花心木、降香黄檀、印度紫檀、金丝楠木等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
5.2.3通道绿化。绿化树种主选香樟、天竺桂、重阳木、芒果、鸡冠刺桐、美人树、黄花槐、麻炼、高山榕、垂叶榕、盆架子等,栽植密度不低于造林技术规程密度下限,可以适当密植。一般种植2排以上,路边空地可多排种植,间距4m以内,苗木胸径8cm以上。
六、种苗规划
6.1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6.1.1国有苗圃。区林业局苗圃,天宝国有林场苗圃和马口林业组培中心。
6.1.2社会苗圃。天宝、浦南、石亭苗木集散地等。
6.2绿化苗木生产能力
6.2.1国有苗圃,年生产胸径3cm以上苗木35万株,其中6cm以上15万株;山上造林容器苗80万株。
6.2.2社会苗圃,年生产胸径3cm以上苗木50万株,其中6cm以上10万株。
6.3绿化树种分年度需苗量
6.3.1年:上山容器苗1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cm以上苗木7万株。
6.3.22012年:上山容器苗7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cm以上苗木3万株。
6.3.32013年:上山容器苗7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cm以上苗木3万株。
6.3.42014年:上山容器苗7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cm以上苗木3万株。
6.3.52015年:上山容器苗7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cm以上苗木3万株。
七、投资估算
7.1估算依据。省市区镇政府专项绿化经费;部门、企事业单位投资绿化经费;社会、个人投资;农村投工投劳等。
7.2投资估算。年投入350万元,其中省、市专项100万元;区财政专项70万元,区各部门投资100万元;乡镇财政专项50万元;社会、个人投资2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算10万元。
八、效益分析
8.1生态效益。按年净增有林地面积500亩计,至2015年底,全区净增有林地面积2000亩,我区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8.2社会效益。树木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CO2)),释放氧气(O2),全球总碳量约2.48万亿吨,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中。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森林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既能达到保障农业增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又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等作用。
8.3经济效益。预计20年后,已种植的珍贵树木和优良乡土树,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亿元。
8.4综合评价。植树造林绿化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是建设宜居生态市的具体步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通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使城市逐步生态化,乡村不断园林化,城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文明不断进步。
九、建设保障措施
9.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本部门重要工作。成立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区领导任组长、常务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农办、经贸局、外经、监察、财政、建设、农业、林业、交通、公路、教育、国土资源、水利局,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区绿化办。各成员单位要注重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做好规划、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实施。
9.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绿化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建设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化意识,形成植绿、护绿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为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和创建“森林城市”建设宣传造势。各乡镇要分别建立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鼓励各有关单位、群众认养古树、认种名贵树木,引导农民根据本村特色投资投劳参与造林绿化。
9.3合理规划,确保质量。各有关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见缝插绿,挤地植树”和“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原则,结合区委、区政府开展的“村容整洁”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规划。大力提倡以种植阔叶乔木(中大苗.胸径3cm以上)为主的意识。强化示范推广作用,打造一批半小时活动圈的绿化精品组团。要做好分类指导和植后管护,确保种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绿一片。
9.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全区五年计划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各乡镇作为投资建设的主体,要安排足量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并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城乡绿化市场机制,把城乡绿化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各种主体参与,推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
关键词: 公路绿化工程 规划 设计 管理与组织
一、公路绿化工程管理的目的
交通部总结公路建设经验,正式提出现代公路建设新理念,并将公路植物防护、绿化美化,营造优美的公路环境,列为现代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求公路建设者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理念,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理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建设也迅猛发展。国务院为公路绿化专门发出文件,说明国家对绿化工作的重视,也表明搞好公路绿化的重要性。公路建设在提高通行能力的同时,必须致力于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作为公路环境保护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公路的绿化工程管理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逐步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加强公路绿化管理,减少公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要求,“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两条主线,坚持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绿色、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二、公路绿化工程管理的意义
公路合理绿化,可以降低车辆噪音,吸收车辆排放的废气,有助于驾驶员集中精力,判断路线,消除疲劳;有助于稳固边坡,防止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不安全因素发生,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近期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绿色维修技术应用研讨会,就如何推进绿色维修展开交流和研讨。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面临的形势严峻、压力巨大。近年来,吉林省维修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更新节能环保新设备,绿色维修意识显著增强,维修水平不断提高,为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公路绿化的规划依据及原则
(一)公路绿化规划的依据
公路绿化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的有关规定与建设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环境保护法》、《公路设计规范》、《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土地法》等法律中的有关法规执行。
(二)公路规划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既达到绿化效果又节约土地的原则。
2.坚持保护国家文物和国家风景区的原则。
3.天然绿化不被破坏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
4.公路绿化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四、公路绿化的设计
(一)公路绿化的基本要点
在符合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的前提下,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依靠科学、讲究实效、不求奢华,远近期结合。
2.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对古树、名树应予以保护。
3.树木与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保证树木的生长需求。
4.积极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比如不适宜绿化的土壤应加以改善。
5.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排水系统结合。
6.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考虑符合行车视线等要求。
(二)公路绿化的效果
公路绿化要着眼于提高公路的服务功能,注重提高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达到物理效果和心理效果双丰收。物理效果是指公路绿化应达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防止噪音、防风、防眩、稳定路基等物理效果,主要是达到调节环境的物理性质及防止灾害的功能。心理效果是指达到绿色的心理效果,人类通过感官接触绿化时给予人类心理方面的效果,以达到景观作用,空间的美学作用,植物配置方式三方面的美化作用。
(三)公路绿化设计种植的种类
当今公路绿化的最高标准的“绿色通道”是建立“乔灌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立体绿化模式。种植种类概括起来包括:遮蔽栽植;视线诱导种植;防眩种植;适应明暗的种植;缓冲种植;防护性栽植;美化栽植等几种。种植种类选择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有限的公路绿化资金,减少盲目性,进行科学性设计,突出绿化效果。
(四)公路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
1.与附近的植被和风景等沿途各种条件互相协调。
2.与土地条件相适应,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和深根性树种。
3.易成活,耐贫瘠,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公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病虫害抗性强。
4.发芽早,落叶晚,落果少,无飞絮。
5.便于管护和修剪,美化净化环境。
五、公路绿化工程的管理与组织
(一)公路绿化建设工程的内容
1.地形处理,又称土方工程,主要依据竖向设计进行土方量计算,以及土方施工、整理及清运。
2.绿化工程,包括乔、灌、草的种植及大树移植等工程。
3.水景工程,包括驳岸、护坡、水池、喷泉等工程。
4.铺地工程,是指公路绿地中园路的线形设计、铺装、施工等,铺地还包括其他休息空间。
5.给排水工程。
6.供电照明工程。
7.园林小品,包括小型花架、座椅、坐凳、置石、水池、雕塑、栏杆等。
(二)施工队伍的选择
1.招标程序
(1)向政府招投标部门提出招标申请
(2)组成招标班子包括班子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
(3)编制招标文件。
(4)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
(5)审查投标企业资质。
(6)向合格投标企业发放投标文件、收投标保证金。
(7)现场踏察后进行答疑。
(8)接受投标书。
2.标底的制定与评标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我国中央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全力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努力使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总理强调指出,滨海新区要争创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生态城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确定的功能定位的重要目标。2010年,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50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工业总产值106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财政总收入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市,最突出亮点是在一片盐滩碱地上迅速崛起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赋予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正在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样板。生态城的区域经济初现端倪,区域开发初具规模,区域形象初步展现,一座道路纵横、绿树成荫、楼宇林立、充满生机的国际化生态新城雏形已呈现在渤海之滨。
滨海新区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区,具有很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探索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同时,我们仍然还有很多矛盾需要直面,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全面统筹和协调推进。把经济发展与建设生态城市结合起来,把产业发展与优化城市环境统一起来,是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显著特征。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坚持把“生态绿色”贯穿于全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全过程,按照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的理念,在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
第一,以生态指标体系为统领,构建了规划建设体系。我们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制定了包括22个控制性指标和4个引导性指标在内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以此规范生态城市建设。通过指标体系及其分解方案,进一步量化了建设目标,覆盖了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确立了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责任,创造性地开启了量化指标指引下的现代城市开发建设新模式。争取到2020年,区域地表水体达到四类水质,水喉水达标率100%,绿色出行方式比率超过90%,万元GDP碳排放量控制在1.68吨,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20%,达到领先水平。
第二,以绿色低碳为宗旨,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我们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推动绿色经济加快发展。一是确定了“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东港口、南重化”的产业布局,以“十大战役”为平台,构筑起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载体。二是全力推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粮油食品、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三是建成了一大批具有领先水平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着力增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建立了石化、冶金、汽车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形成了泰达、北疆等5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五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航运物流、商务会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有效提升了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六是依托河海优势,围绕设施化、工厂化、生态化,建成了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动了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第三,以生态建设为先导,探索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我们制定实施了环境建设三年规划,重点推进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噪声及辐射环境污染防治等6大类、85项重点工程。建设和保护了50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大生态湿地,促进了生态调整和修复。连续四年开展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生态区、廊道、组团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生态体系。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广泛推行节能环保材料,采用智能化技术,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以交通道路为依托,加大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力度,构成了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和城区主干道路等绿色路网。未来三年,还将重点实施道路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四大系统工程,预计建设工程项目300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第四,以集约永续为核心,推动了节能减排事业。我们出台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和促进节能降耗鼓励办法等一系列节能政策,确定每年设置2亿元财政资金奖励各类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万元的节能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开展了10个重大节能减排项目。率先在国内设立排放权交易所,通过“碳金融”试点运作,探索了采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治理环境污染的新途径。
第五,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打造了宜居舒适生活环境。我们在实施每年20项民心工程中,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市民公园、精品广场、街景绿地以及文体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全方位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安静居住小区”等“绿色创建”工作,提高了公众环保意识,规范了公众环境行为。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投入一批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加快建设覆盖全区的自行车换乘网点,引导居民绿色出行。鼓励居民使用低碳、无害、健康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观念,绿色生活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为加快我县林果发展进程,进一步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水城+绿化+文化”的总体布局,结合“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现就2012年全县林果生产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发展梨乡水城•魏都建设成果、创建“森林魏州”和“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为目标,坚持绿化和林业亮点相结合、林果发展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面貌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整合全县的林业优势资源,使林业亮点更加突出,把我县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生态家园。
目标内容
2012年林果生产总体目标为:突出一个重点、打造三大亮点、抓好六项工作,完成造林1万亩。
一个重点:即林业“266”建设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环城区38平方公里规划区、环县界2圈防护林带建设,6大干线绿色长廊建设,全县600个片林建设。2012年,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完成环县界林带建设2万米,植树18万株;在85个村庄完成116个百亩小片林建设,植树70万株。
“三大亮点”:即以城控区绿化、绿色通道绿化、鸭梨出口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亮点工程建设。
(一)城控区绿化。按照“城区绿化提质量、增绿量”的要求,搞好城控区内主干线及主要河道两侧绿色长廊建设(具体按照《2011-2012年冬春城区主干线及主要河道两侧绿色长廊建设实施方案》<〔2011〕94号>文件要求实施)。
(二)绿色通道绿化。完成新定魏线及大广高速连接线绿色通道绿化。其中,新定魏线(不含城控区段)西侧50米、东侧至兴源河,大广高速连接线两侧各50米,栽植以薄皮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带,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切实打造绿化亮点。
(三)鸭梨出口基地建设。培育鸭梨出口基地2100亩,力争年内完成出口基地认证;同时,引进建设一个果品出口加工企业,签订出口协议。年内,力争使鸭梨打入国外市场。
六项工作:
(一)抓好8万亩无公害精品鸭梨园区建设工作。结合省政府“一县一业一园”鸭梨科技示范工程及全国鸭梨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联系,寻求技术依托,增加果品科技含量,提高果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二)抓好以薄皮核桃为主体的经济林基地建设。依托绿色通道和小片林建设,2012年,集中发展薄皮核桃、石榴、苹果、梨、桃等经济林基地建设,今春发展3000亩以上,要抓好典型,搞好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全县经济林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林木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森防基础设施建设,以美国白蛾、春尺蠖、草履蚧为重点防治对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病虫灾害。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保持常年高压态势,对偷毁、私采、滥伐及私自收购、运输树木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四)抓好育苗工作。致力于打造苗木专业村、专业乡,实现绿化苗木基地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造林绿化提供充足、稳定的苗木资源。今春,全县完成新育苗面积3500亩。
(五)抓好“幸福乡村”示范村绿化。要求村内休闲广场、公共绿地、庭院,街、路、沟、渠,农田、闲散地、坑塘地、次耕地等全部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10平米以上。
(六)抓好果品安全工作。加强果园用药流通环节监管,严禁销售、使用国家禁用农药等生产投入品,杜绝不符合标准的果品生产投入品上市流通。加大对滥用国家禁用农药、生产经营不安全果品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使用禁用农药的果园和农户,一经发现,立即吊销无公害认定证书,列入“黑名单”,通报全县,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对情节严重、造成果品安全事故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宣传,加大对果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意识。
资金筹措
(一)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造林资金支持。县住建局、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水利局、农牧局、农开办、国土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项目跑办力度,积极跑部进厅,全力争取项目资金。
(二)建立固定的财政投入体系。县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造林绿化资金,专门用于林业重点绿化工程建设。
(三)征收绿化费。根据《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第五条、第六条规定,2012年对全县每位在职干部职工征收绿化费30元。征收办法:县财政开支单位由县财政直接从在职干部职工工资中扣除;对非财政开支单位,由县人社局统计出人数上报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由县绿化办统一征收,县财政局代管。往年未上缴或上缴不到位的单位,今年一并征收;拒不交纳的,从财政往来资金中扣除。绿化费专项用于重点绿化工程建设。
(四)实行工程造林。要对重点绿化工程实施公开招标,承包给专业绿化公司。为增强造林公司的责任,造林工程款可实行分期兑付,确保造林质量。
(五)解决好绿色通道占地补偿问题。对新定魏线(不含城控区段)、大广高速连接线绿色通道建设,积极鼓励农户种植经济林,主要栽植薄皮核桃、石榴、柿子、山楂、梨、苹果、桃等,实行统一栽植、树随地走、个户管理、产权归户。要严格按照树木成活保存率兑现补贴,树木成活后,每年年底经验收合格,每亩由县财政补助管护费500元,连补3年。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林果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把林果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早谋划,广泛发动,主要领导亲自抓。
一、农村公路现状
我县公路总里程2010.785公里,其中国道317线119公里、国道350线44公里、通乡185.025公里、通村1662.76公里。已建公路总里程1010.44公里(其中国道317线119公里、国道350线44公里、通乡126.60公里、通村720.84公里),交通建设基本形成以国、省公路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补充,干支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格局。
二、交通先行战略目标推进情况
一是至工委公路(二标段)总投资3501.09万元,全长42.7公里,施工期为540个工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二是乡建设工程71.13延米,总投资270.441912余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
三、交通先行战略特色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成立了县交通先行战略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能职责,落实了目标责任,上下同心,合力合拍。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责任主体作用,强化行业指导,抓好交通先行战略的落实。
(二)严格执行建设计划和建设标准。按照全州交通先行战略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交通先行战略2016年度实施方案》及《县交通先行战略2016-2020年实施方案》,拟定了进度安排,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相应的建设规范和标准。
(三)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我局先后组织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召开了农村公路项目现场推进会、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企业确定专题会、交通扶贫暨农村公路三年攻坚惩防体系培训会等会议,要求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安全管理、工程进度和廉政建设,确保年底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我们实行一条道路一名工程监理推进实施,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包片监督实施,专人负责、专人管理的质量管理机制,确保建设一段合格一段。同时建立了农村公路质量检测中心,设立专门实验室,购置了实验仪器,健全了规章制度,及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检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四)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制定了《县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考核奖惩办法》(试行),考核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造价管理、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考核小组通过量化打分、综合评价等方式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建设考核,对进度迟缓、工作措施不力的施工及监理单位,及时督办,限期整改。2020年1至11月我局深入施工现场督查60余次,发现问题20个,责令限期整改20次。
六、存在的问题
(一)后期养护难。按照“7351”的标准,县委政府每年预算了相应的养护经费,但我县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养护难度大。尤其在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水毁严重,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现有技术人员、养护机械、养护经费相差甚远,导致后期农村公路养护难。
(二)安全压力大。随着近年来乡、村道路建设公里数的增加及路面等级的提高,农村道路出行条件逐年改善,但安全隐患反而提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安保设施建设里程少,加之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提升,安全隐患较大。
(三)项目协调难度大。项目虽然是按照“一事一议”进行建设,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因占地及地材的取用等问题,甚至时有农牧民群众阻工、上访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我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难度大,致使项目推进迟缓进度不理想,不能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