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管控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疗企业 财务问题 集中管控 措施
前言
本文主要以我国大型能源企业为样板,就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进行探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河南能源集团作为河南省大型能源企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集团近年来不断发展,下属子公司也在不断壮大,其中就包括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总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集中管控是监督和保护子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做好中央医院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
一、产企业财务集中管控概述
1.1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就是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严格的规范化财务操作流程对财务工作进行梳理,将整个河南能源集团从总部到下属三产单位所有的财务信息分条目录入、分析,然后对这些财务数据进行自动化的上传和处理,得出医院的总体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当前我院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是建立在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同时又整合了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理念、以及管理制度,以收、支两条不同的线路进行管控,同时不断对财务操作流程进行创新,使医院的财务工作变的更加科学、规范和严谨。
1.2企业财务集中管控的优势
1.2.1 财务核算标准统一
通过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可以把河南能源集团布局在全省的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标准统一起来,以相同的核算单位、报表格式和提交时间对财务工作进行管控。同时以收入财务体系和支出财务体系对财务工作进行核对,方便公司高层和财务监督人员对财务状况的调查与了解。
1.2.2提高总部对医院财务监督效率
鉴于医疗企业的行业差别,总部更需要对财务进行集中管控,以保证医院财务工作的健康。建立财务集中管控体系,不是要剥夺医院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权力,而是为了更好的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促进总部对业绩、员工绩效、战略规划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
二、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建设方向
2.1完善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
当前集团中央医院财务集中管控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完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系统。我院部分财务人员不规范操作,使得财务信息集中管控难度较大。医院部分业务的财务还是通过手工记录、对账、往来、核销来进行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还影响了报销管理效率。为了保证集团基本的财务系统流畅运转,必须将财务凭证、财务制度、统计标准等具体内容进行标准化,为整个集团财务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标准保障。
2.2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
财务核算制度也是集团完善中央医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重要方向,比如:建立有利于公司集中管控的统一核算制度。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掌握收支不同线的财务管控原则,熟练掌握总账处理系统操作,医疗用药、病例记录、资源使用记录等。从设备的折旧、药品流通以及一次性用品报废统一生成自动的电子凭据;也可以利用总账系统集成处理往来款,比如:根据账单时间生成账单的处理方案,完成病人付款单据的自动对接与核销,对接医疗保险走账等。
2.3严格的资金流动监督
随着河南能源集团产业布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完善集团内部资金流动的监督与管控,建立结算处理部门是加强财务集中管控系统的重要内容。这里的资金处理部门,不仅要与集团的财务管控系统挂钩,还要与金融系统进行对接。比如:总部账户要与医院账户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医院向总部提交拨款申请或者资金使用说明,由总公司借助银联完成资金放款,减少其他成本。具体的资金运转业务内容有很多,集团总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医疗窗口的收付款管理、医院研究项目的资金审批、资金结算、票据管理、发展管理、资金监控等。
三、集团总部具体管控方案设计
3.1财务系统单独设立,进行垂直管理
当前,河南能源集团构建财务集中管控团队可以选择两种模式:一种是财务人员委派方式,即总公司通过医院派遣财务人员,利用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与总部财务直接进行对接;另一种是集中财务集中核算,即在医院设立独立的财务核算部门,只有操作权限,没有批复和决定权限。计划范围外的资金使用需要获得总公司财务部的单子签章方可进行;集团总部设立专门的核算中心,负责领导、规划、处理一切财务工作。
3.2统一进行预算管理
医院预算的制定要符合集团的长远的战略布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坚持以风控为先,收支平衡,健康发展的原则。同时结合焦作市经济和人民收入程度的宏、微观信息,完成整体性的财务预算制定。实现集团业绩、绩效、预算相结合的财务控制体系,合理的运作资金的流向,优化资金配置,推动集团整体的预算管理。
关键词:碳交易;因子分析;政策满意度
一、 引言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通过设计碳排放总量,明确控排企业、行业范围,对碳排放权指标进行“配额”分配的交易方式,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保护政策,有利于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经营负担。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迄今已全部启动(李奇伟,2015)。深圳作为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的唯一计划单列市,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首批管控635家企业和200座公共建筑,以效率为基础确定配额,通过企业来年预计经济产出确定免费碳排放额度,若未能达到政府设定的基准,则需从碳交易市场上购买排放许可。深圳市于2014年6月完成了2013年度碳交易履约工作,相比2010年,635家管控企业实现了绝对减排,碳排放绝对量下降了375.7万吨,下降幅度为11.5%。但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深圳市仍存在4家管控企业未能完成履约,已经完成履约的企业中,也存在对碳交易认知不够准确、参与度不足以及满意度不高的情况,需要引起政策制定和执行方的关注和积极应对。确定企业对碳交易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对影响企业满意度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和解决,帮助企业树立应对碳交易的正确态度并积极参与,对促进碳交易市场健康运作,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制度至关重要。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从宏观和制度层面对碳交易予以评价,或基于数理模型探讨碳交易体系下企业对策的可能性,而对于碳交易体系下管控企业满意度的微观实证研究则较为有限。付萌等(2016)等以北京市控排企业为调查对象,基于对问卷信息的描述性统计总结了北京市企业对碳交易体系的认可度。但该研究仅简单统计了问卷的表观数据,未能深入研究问题之间的关联度并形成规范化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2015年3月至6月份向管控企业发放和回收的132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在企业基本信息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管控企业对深圳碳交易体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满意度的政策建议,以实现完善碳交易体系,提升碳交易实施效果的目的。本研究是国内较早开展的针对碳交易管控企业的微观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 企业满意度实证分析
1. 问卷编制和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和近年来盈利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政策执行和企业参与情况,包括政策设计,政策执行,企业参与度,企业未来策略等内容。调查问卷的构建主要采用Likert五维量表设计,选项值从5(“非常同意”)到1(“非常不同意”)。除此之外,调查过程中还对公司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问题。
目前,深圳市碳交易管控工业企业635家,包括627家制造业企业和8家大型电厂。本次调查向154家管控企业发放问卷,回收问卷145份,回收率为94.16%;剔除无效问卷后,参与统计的有效问卷是132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5.71%。有效问卷涉及的132家企业占全部管控企业的20.79%,问卷调查覆盖率较高,所取样本可用于解释总体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企业分布如下:按企业规模分,11.36%为大型企业,66.67%为中型企业,21.97%为小型企业;按所有制分,4.55%为国有企业,22.73%为民营企业,65.15%为外资企业,7.58%为其他所有制企业。按企业所处行业分,34.85%属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9.54%属于机械、仪表制造和有色金属压延业,19.70%属于塑料化纤、纺织、金属及非金属制造和压延业,5.31%属于造纸、印刷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03%属于电镀行业,3.03%属于文教体育用品和家具制造业,1.51%属于食品、饮料、农副食品制造业,1.51%属于医药及烟草制造业,0.76%属于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0.76%属于集团企业。调查覆盖的企业样本在规模上兼顾大中小型,在所有制性质上涵盖国有、民营、外资,在所处行业上覆盖管控的多数行业,调研对象具有代表性。
2. 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是通过将具体的调查问卷指标降维处理,通过将相关度较高的变量分组,将多个指标转换为较少的几个包含主要信息的综合指标,从而确定碳交易体系满意度的影响因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s检验可分别用于测度样本的充足度和独立性假设。根据SPSS软件检验结果,样本数据的KMO值为0.703>0.7,表明变量间存在潜在因子结构,适合用作因子分析;Bartlett's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402.150,p=0.000,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可以用于进行因子分析,样本数据有效性得到检验证实,适用于因子分析。
3. 结果和分析。利用SPSS软件中的分析模块对13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有5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1,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68.295%(见表1),提取出了问卷信息的主要成分。在选取变量时,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阵(林海明,2009)。旋转后5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6.648%、16.290%、13.456%、11.206%和10.696%。
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公因子,表2为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个因子中,反映碳交易额外成本压力承受度、企业在碳交易中获益与否、企业对碳交易机制的长期受益期望等指标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系数,综合体现了碳交易对企业的经济效应,命名为经济效应程度;第二个因子中,系数绝对值较大的是企业碳交易参与频率、企业碳交易管理和操作的专业度指标,这三个指标综合描述了企业在碳交易体系中的参与行为,命名为参与程度;第三个因子负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是企业对碳排放配额计算分配方式、所在行业的整体排放现状以及指标核算方法的了解程度,可命名为政策认知度;第四个因子中,企业对碳交易市场结构和基准线设置规定合理性判断两个指标负荷系数绝对值较高,主要体现了企业对碳交易具体机制设计的合理性认知,可命名为政策合理性;第五个因子中,企业的技术改进行为和技术改进意愿两个指标负荷系数绝对值较高,体现了碳交易对企业的技术促进效应,可命名为技术促进程度。由此,将“经济效应程度、参与程度、政策认知度、政策满意度、技术促进程度”等五个指标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来作为公因子。
三、 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碳交易体系满意度因子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碳交易体系满意度主要受经济效应程度、参与程度、政策认知度、政策合理性、技术促进程度五个因子的影响。为评价企业对碳交易政策满意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框架。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提升企业对碳交易政策的满意程度,提高其参与碳交易和积极履约的意愿。这对于提高制度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政策和碳排放权市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此,从政策调整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 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提升企业对碳交易体系的认知。碳交易体系的正常运行最终都要通过企业参与来实现,企业对碳交易体系及相关政策的正确认知是碳交易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其对企业满意度的贡献率为13.456%。
因此,强制性将企业纳入监管,除指定配额和要求履约外,还需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能动性,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宣传,向企业明确传达碳交易的相关运行规则和原理,使企业具备正确参与交易操作的知识储备。及时披露市场信息和监管要求。同时建立相应的问题诉讼流程和机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处理和反馈。对于有抵触情绪的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向企业揭示在碳交易中存在的机会。在推广碳交易规范制度的同时,也积极宣传碳交易的长期社会环境效益,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动机参与碳交易,实现环境改善和企业效益的双赢。
2. 积极采纳管控企业反馈,提升碳交易体系的制度合理性。在认知的基础上,企业对碳交易体系的合理性判断也是影响企业满意度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对企业满意度的贡献率为11.206%。
监管部门应积极征求企业对于碳交易机制的建议和意见,响应企业的合理需求对相应机制进行调整。从碳交易实行以来管控企业的反馈来看,目前碳交易市场基准制定的透明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保护企业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政策方案的透明度。一方面,向企业公开基准线数据的计算原理,让企业“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自发披露生产和排放情况,或将代表性企业碳排放情况以匿名案例形式向企业提供参考,打消企业疑虑,提升企业对碳交易机制和政府的信任。
3. 完善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机制,提升企业在碳交易中的参与度。管控企业在碳交易中的参与度也对企业的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因子分析中解释了企业满意度的16.290%。为管控企业在碳交易中提供充足的参与和发挥空间,使其通过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参与提升效益,将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同时提高碳市场中配额的流动性,实现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发展。
市场建设方面,在目前碳交易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多层次碳交易市场。积极开发设计碳期货等碳金融衍生产品,完善交易品种体系和碳市场定价机制,为参与主体提供更多的交易工具和通过交易降低管控成本、规避价格风险的机会。产业配套方面,从根本上提高管控企业对碳配额资产的重视,规范碳资产会计核算管理,并在政策、产业发展等方面为碳资产管理发展和能力建设创造条件,支持和培育碳资产管理和服务相关的第三方产业。规范实施方面,鼓励企业以碳市场发展为导向规划管理碳资产,建立高效可行的碳资产管理决策机制和和管理制度,安排专门岗位、培养专门人才负责碳资产管理,引导企业自发管理碳资产,参与碳交易。
4. 为企业提供技术促进和能源调整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节能减排研究。碳交易体系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节能减排改造的相对价格,激励企业自发开展技术改进和能源结构调整,从高能耗企业向低能耗转型。企业若实现成功转型,将显著提升企业效益和社会地位,相应地提升企业对碳交易体系的满意度。碳交易体系对企业的技术促进因子解释了10.696%的企业满意度。
政府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自发开展技术改革。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研究,推动节能减排理论成果应用和推广;对高排放、高管控成本的行业提出技术改造和能源调整方案;对积极寻求技术改造的管控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充分挖掘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从根源上减少企业碳排放量。
5. 降低管控企业成本压力,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短期而言,碳交易体系的建立必然会增加管控企业成本,包括参与碳交易市场并购买碳配额的成本、参与碳交易产生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企业内部进行生产工艺和能源结构改造的成本等。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不完全统计,深圳市配额不足企业平均碳配额购买成本高达33万元(陈海鸥、葛兴安,2013)。碳交易体系对管控企业的经济效应因子对其满意度的贡献率高达16.648%,碳交易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将提高企业满意度,反之碳交易带来的额外成本越大,企业对碳交易体系的满意度也会越低。
在实现碳交易体系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应尽量不损害企业利益和竞争力。建议碳交易监管机构在考虑公平性原则的同时,对因碳交易承受较大亏损甚至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制定扶持规则。对积极参与碳交易和履约的企业,可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给予物质和名誉奖励等,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隐形效益。另外,除碳交易履约所产生的配额购买成本外,集中培训和会议也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可视管控企业表现和交易需求开展区别考核和培训,节约企业时间和金钱成本,同时提升企业学习碳交易相关制度规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奇伟.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履约期的市场特征与政策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5,(5):128-134.
[2] 付萌,章永洁,叶建东,蒋建云,张帆.北京市二氧化碳控排单位参与碳交易的调研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6,(1):60-63.
[3] 林海明.因子分析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6):998-1012.
[4] 陈海鸥,葛兴安.论碳交易平台对碳交易成本的影响――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例[J].开放导报,2013,(3):99-104.
基金项目:绿色低碳发展基金会“碳交易对深圳市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影响”项目(项目号:DTYJ/EF/001);深圳市环境科研项目(项目号:4403012012000227)。
随着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能源资源约束问题日益突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摆上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国家在2005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7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许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大投入,实施一批包括水电、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开始着手进行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运营管控和接网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供读者参考。
一、风电场运营管控
当前,许多风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风电场管控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总体来说管控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对于集中开发且装机规模较大的风厂.实行运检分开的管控模式;对于风场规模一般且位置偏远的风场采用运检合一的管控模式;对于位置比较偏远同时装机规模较小,则采用整体委托经营的管控模式。风电场的管控模式虽然很多.但在管控模式的选用上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隋况,具体采用哪种管控模式要根据风场规模、变电所及风场岗位定员、外委队伍素质、当地工资收入水平、风场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
目前,我国风电企业整体管控水平较低,无论采用那种管控模式,在运营管控方面均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视生产指标统计与分析,总结经验,形成结论.超前控制。
风电企业要重视指标的统计、分析、评价工作,逐步总结指标评价的依据和标准。用指标进行深度分析后形成的经验性的结论指导风资源评估、微观选址、设备选型和运行方式等工作。通过对生产运营指标的横向对比、相互关联、综合分析,评价风电企业发电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指标。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运营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
(二)细化“两票三制”等基础管理工作,推行标准化作业。
公司各级领导均要高度重视风场的运行管理工作.必须把运行管理、操作及控制等工作做为主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融入到每一个环节。
在“两票三制”方面要细化两票管理规定,制定两票管理标准、执行流程, “两票”审批、编制、入库、执行等有关制度,在设备巡回检查工作中要制定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管理标准。在交接班工作中要制定风厂交接班管理制度、风厂交接班管理标准。在设备定期试验、切换方面要制定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度,设备定期切换操作流程。
在“缺陷管理”方面要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标准、缺陷验收管理标准、缺陷管理流程。
根据风厂特殊的运行方式和人员结构,必须把风场运行班组的“班前会、班后会”作为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班前会、班后会”管理标准,使各项工作特别是安全措施能够在“两会”上进行讨论并得到全面落实.把现场的工作力争在“两会”上“想细做全”。
根据风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通讯条件,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汇报制度”和“表报记录报送管理办法”。根据缺陷等级和运行情况逐级进行汇报,确保生产信息畅通,缺陷处理和设备操作可控再控。细化日报、周报、月报,建立运行岗位工作标准。督导规定工作,鼓励创新管理。
(三)深入践行“三讲一落实”工作,做细做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三讲一落实”是指生产班组在组织生产工作过程中,在讲工作任务的同时,要讲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讲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并抓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归纳为“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简称“三讲一落实”。在风场的生产工作中以“三讲一落实”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对风场生产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即“讲任务要做到明确、具体,不能引起歧义;讲风险要全面,尤其是要结合以往的事故案例,以及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性问题;讲控制措施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明确谁负责,如何落实。抓落实首先是在班前会上,对安全措施如何落实进行明确,其次是利用班后会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关键环节是到现场检查、确认。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有效防控现场作业安全风险,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安装生产管理软件和信息平台,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风电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规模将日益扩大.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信息越来越庞大和繁杂,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在各风场应实现网络通畅,通过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的可控和再控,同时也提高整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按照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管理模式落实技术监控制度,做好技术监控日常工作。
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关于技术监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建立风场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特别要加强金属、绝缘、化学、继电保护等重点专业的技术监督,对新、扩建项目在生产准备、验收时就要重视技术监控工作,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整理技术合帐,从源头抓起,从过程着手,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保证移交设备“即投产、即稳定”。
(六)探索“集中管控”新模式,优化人员结构。合理调配运行方式,做到经济运行。
许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建立多个风场。形成“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为此成立风电场集控和调度中心,将多个风厂运行工况和生产信息统一接入一个控制室实现集中控制,做到了风电场的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运行。合理调整各输电设备潮流分布,做到经济运行。
(七)推行风力发电场“定期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加强运维人员队伍建设。
风电企业在生产管理工作中细化多项制度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主要有“绩效考评管理体系”、“运维人员培训管理体系”、 “风电场班组建设规范”、“风电场各岗位定期工作标准”等并认真落实。在安全标识、技术监督、两票(动土工作票)等方面必须融入风电的一些要求,形成了有风电特色的、立体的、闭环的管理体系。
二、在运营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至今,各级风电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风电的运营管理工作与风电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体系建设、标准建设、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建立长效有序的管理机制。
各风电企业虽然出台了很多新制度,但针对我国风电快速发展而形成的点多面广、各风场情况不一的实际情 况,原有的制度和体系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尤其是风电企业成立之初,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建立或修订,参照了火电厂和水电厂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因此有必要结合风场实际情况修订一整套管理体系和工作标准,以便更好的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二)专业化的风电技术监控管理体系应进一步完善,提高技术监控管理水平。
目前许多风电企业没有成型的风电技术监控管理办法,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监控体系和实施细则,特别是绝缘监督、继电保护监督、化学监督等方面,存在试验设备和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只能外委相关单位完成,存在监控不到位、不及时、费用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技术监督工作及时顺利的开展。
(三)管控模式多元化,管理思路需要创新,对外包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高。
较大型的风电企业管辖的风场较多且容量不等,管控模式多元化,产生了许多外委项目,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因此,不仅在技术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的标准去落实,在管理上要有适合自己风场、风电公司的思路,监管外包单位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有依据、有力度、有效果。
(四)风厂硬件设施急需完善
当前,许多风场不能准确预测负荷,有效控制出力,特别是许多风力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风电企业要认真做好以上几项工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网企和谐发展。
三、在运营管控工作中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各项制度、管理体系、工作标准,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二)牢固树立全员生产经营意识,加强备品配件的统筹管理和电量营销意识,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实现成本最低、管理最好、效益最高。
(三)高度重视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四)建立健全各类规程,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对比逐步缩小差距。
(五)制订风力发电厂点检、维护工艺标准,加强对新投产设备和修后设备的验收工作,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四、风电接网情况的几点认识
随着风电建设规模不断增大,风电接不进、送不出的问题愈加突出。按照当前风电发展速度,这一现象将更为严重。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适应大规模风电发展的电网规划,研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百万千瓦级风电上网和电量输送问题,争取国家有关部门修订电网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电网配套建设标准。
1、优化电源结构,加快电网骨干架构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调峰电源。
国家新的风电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7个千万级的风电基地,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实现远距离输送电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国家对于风电发展已有系统的整体规划方案,但要对风电与其它电源、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风电项目要与电网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避免出现风机安装调试后无法送出的情况,造成投资损失。为实现风电的顺利送出,建议电网要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调峰电源,如抽水蓄能电站等,增加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同时要建设坚强的跨省跨区互联电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电源调节能力,有效扩大风电的消纳范围和规模。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风电的开局特点,决定了优化电源结构,才能促进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应尽快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制定《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同时建立完善的风电机组检测认证体系和权威的认证机构,从源头上杜绝技术水平无法满足要求的风机进入市场。
我国现有并网导则(GB/Z19963-2005)技术标准较低,同德国等风电技术发达国家的并网导则存大差距。详见下表。
国家电网公司于去年出台了在技术上较为全面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修定版)》,但作为企业标准对风机生产企业缺乏约束力和影响力。
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超过70家,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少。有的企业为了抓风电产业发展的“商机”,匆忙上马,盲目求快,从国外厂家拿来技术就进行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自然很难保证。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风电机组的检测认证体系,对风机各部件质量和整机情况进行检测认证,借此提高国产风机的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不符合电网并网技术规定或质量不合格风机不能进入市场。风机整体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风电运营商的运行维护,减少维护费用,提高风能利用率。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电网对风电机组技术要求提高.部分风机机型无法满足。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电网公司开始对风电场并网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风机并网主要有以下要求:
(1)要求风电场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2)对风电场无功性能调节提出要求。
(3)对风电场的电压范围提出要求。
(4)要求并网风机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
(5)对风电场的运行频率、电能质量提出要求.并必须安装PMU装置。
电网的以上要求,对目前投运的风机绝大部分并不满足。要实现上述功能,需风机制造商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在这方面,风电运营商只能等待,处于被动地位。
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治理要求的集团化管控模式,对于以水电、风电等新能源为主业的清洁能源企业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具有重要意义。
集团化管控的基本概念
集团化管控是指集团总部如何协调和控制集团各生产经营单位(公司),从而产生一种集团化的合力及相应的资源配置效应。集团化管控的重点是对集团总部和所属二级单位(公司)在涉及双方的重大管理事项上进行权衡,设计合理的权力划分方式。根据集团总部功能定位、集团总部与集团内各企业集分权程度的不同,集团化管控可以划分为操作管理型、战略管理型、财务管理型三种基本模式,有部分学者将之进一步归纳为集权型、分权型和统分结合型管控模式。
当然,由于不同的下属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状况与外部竞争环境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虽然集团管控可简单划分为上述三种基本模式,但对于不同的集团,究竟对下属公司采取哪种管控模式,很难做出规律性的选择。企业集团一般根据自身情况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管理类型,主要依据集团内不同业务战略重要度、资源相关度、发展阶段、管理成熟度、经营者偏好等因素进行选择。所以管理界学者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标准”或“万能”的模式,也没有“最佳”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而且它们还必将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例如,宝钢集团随着企业发展先后经历了高度集中的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及介于两者模式之间的紧密一体化运作等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集团化管控模式不是孤立的,是和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紧密相连的,管控模式决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立,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控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要素共同组合形成了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化运作。
国内外企业集团化运作的通常做法
集团化运作是依据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发挥集团化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通过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控模式,大范围地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集团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大量国内外企业集团的实践证明,现代大型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走集团化运作的道路,这是由市场规律和企业集团发展规律决定的。
(一)国内大型企业的通常做法
目前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大都实行集团总部——区域(产业)公司——基层企业的三级管理体系,每个层级都有了明确的职能定位:集团总部是战略规划中心、投融资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绩效管理中心、重大问题决策中心;区域(产业)公司是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主体和利润实现中心;基层企业是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和成本控制中心。它们实施集团化运作的通常做法包括:
战略规划统一制定。围绕集团战略目标发挥总部的战略协同功能,审议和策划与之相应的各所属公司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对公司发展规划进行任务分解,确保战略规划层层落实。
重要资源统一配置。对人力、财务、物资、科研等重要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集约化管理,统一配置人力资源,统一配置财务和金融资源,集中招标采购,统一整合科研资源,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统一规范。通过深化各项业务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形成覆盖整个业务链条的制度体系,明确各层面管理权限,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信息系统统一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的原则,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工程,提高管理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公司对所属各级子企业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企业文化统一培育。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集团化运作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培育统一价值理念、塑造统一的品牌和统一推进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实,培育统一的企业文化。
(二)世界500强企业的通常做法
相对于我国集团公司而言,世界500强的经营管理体制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全面一体化运作。国外大型企业,形式上有很多子公司,实质上实行全面一体化运作,母公司作为一个主体,而不是多个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子公司通常只在较低层次、较窄范围、较小规模上承担销售、运营、研发业务的一项或多项业务,甚至只承担其中一项业务中的某一环节,绝大部分销售收入实质上是由按用户导向设立的产品事业部或地区事业部实现。大宗、关键原材料采购业务由全球采购中心承担,主要物流业务由物流中心统一承担或外包;主导产品总装或关键部件制造由母公司直接承担;研发业务按产品或技术分设多家全球研究开发中心。
国外大型企业建立统一的战略,统一战略管理体系;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统一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统一财务管理、监控体系,统一调度资金、运作资金,集中投资、融资。与业务、职能一体化运作相适应,国外大型企业还建立了共同的it平台或全球一体的信息系统以及共同的基础管理标准和企业文化。
国外大型企业设立子公司的主要依据有:降低进入新产业、新市场的风险;利用竞争对手优势,结成战略联盟;规避行业壁垒或法律限制;扩展与主业相关的业务或试探开辟新的业务领域。
国外大型企业实行全面一体化运作,有利于在全球竞争中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如采购、物流、财务集中运作,创造成本优势;其销售、研发、人才资源一体化运作,可培育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其共同的信息系统、基础管理标准和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执行能力和系统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清洁能源企业构建集团化管控总体设想
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和业务特点,清洁能源企业应着力构建“集团化控制、专业化经营、项目化运作、区域化拓展”的管控体系。
(一)集团化控制。集团总部作为整个集团的决策和指挥中心,从战略制定、项目前期、建设管理到电力生产、市场营销整个产业链条进行统筹策划、协调和管理,并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投融资、资金财务、招投标、重要人事任免、业绩考核、审计监察等职能的管理。对集团带全局性的问题和基层中需要总部层面解决的难题,要充分利用总部的优势,整合全集团的一切资源,统筹运用协同机制,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应用和共享。集团核心业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宜采用一体化管控模式,重要事项和关键环节由总部统筹管理;新业务宜采用战略管控型模式,资源获取、开发建设、生产运行可交由相关产业(区域)公司具体实施。
(二)专业化经营。通过组建专业化的产业公司,统筹集团内管理和技术力量,促进各项业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极大地提高相关业务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
(三)项目化运作。按项目成立公司,吸收地方投资主体和其它社会资金参股,项目公司定位是投资和财务核算平台,项目开发建设和生产运行可由相关专业(产业)公司统筹进行。项目化运作,既有利于项目融资和财务核算,又利于项目投资控制和考核评价,确保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
江苏沙钢集团(以下简称“沙钢”)是中国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目前,沙钢集团拥有总资产1500多亿元,职工3万余名。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炼铁3190万吨、炼钢3920万吨、轧材3720万吨。
在发展过程中,沙钢一直注重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因势利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能源的管理与改造完善和升级,使工业化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先后荣获“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 “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信息化三步走战略
从1995年以来,沙钢始终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通过多年努力,沙钢实现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实现了由传统企业向工业化、管理现代化企业的转变。
沙钢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有序开展,为了构建数字化沙钢,紧密结合了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借鉴国内外钢铁企业信息化实施经验,与时俱进地形成了沙钢的信息化各个阶段总体目标及建设规划,来指导每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树立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沙钢集团整体运营,执行,决策平台,实现集团管、控、决策一体化、三流同步化“的总体目标。
沙钢通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集团型的大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运营、执行决策平台,很难做到政令畅通,决策有效、经营生产有序对接,很难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照企业发展现状,沙钢确立了充分借鉴先进的各种业务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合同为主轴的产供销整合管理和追踪,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实现集团,成员企业业务全覆盖。以质量规范为桥梁,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及生产管理等专业系统紧密结合,在保证质量、交货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的前提下做到最佳生产。同时将合同贯穿采购,到货、排程,生产、存货、销售、发货,掌握进度及实物动态,合理进行资源调度,实现管控一体,最终实现三流同步。
第二,依照同步企业发展的总原则,与时俱进谋定信息化建设规划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沙钢确立了信息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 建设企业执行业务平台,为生产管理指令的有效落实可靠执行提供平台支撑。建立能源管控平台,节能降耗,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建立企业物流管控平台,为物流插上翅膀;建立企业产销一体化集成平台,优化生产计划,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产品品质。
第二步 在完成执行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集团整体管控、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集团效益,战略供应链效益最大化。建立集团管控平台实现集团资源共享,为战略执行提供支撑;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虚拟经济价值,提升协同效率效益。
第三步 提升决策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建立集团数据挖掘分析,决策系统,为集团战略决策提供导航,建立钢铁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沙钢已完成了第二步建设,正在向第三步迈进。
精心开展信息化促收益
为满足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沙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持续进行信息化资金投入。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达2.4个亿,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及各个层次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并进行了有效集成搭建立体化,丛横交织的整体信息化链,为沙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沙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生产管控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高效生产管理执行载体,先后:通过建设铁水优化调度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通过建设整体产销一体化系统(MES)提升了企业整体生产效率、质量水平,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建设物流管控平台,提升物流执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而在能源管控方面,沙钢高度重视能源管理,在行业中也是较早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能源管理集中管控的企业之一。首套能源管理系统建立于2002年。之后,又在2006年~2007年间,沙钢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构建了能源、环保管控平台(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通过实施,建立了全厂管控一体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覆盖基础自动化、过程监控及管理三个层次,直接提升沙钢的能源综合利用,减排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能源介质和余压、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同时,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在能源管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对能源、环保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为构建“绿色沙钢”提供了支撑。
通过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沙钢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果及效益日益显现,无论是管理效率,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得到快速提高,真正支撑了沙钢的跨越式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将实现能源环保集中管控
然而,沙钢在信息化能源管理方面的追求并未停下。虽然沙钢早就部署了能源管理系统,但随着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原系统设计功能已满足不了当前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加之国家新《环保法》的修订下发,对企业环保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实现能源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各级生产环节环保信息的集中掌控,提高能源环保管理水平,沙钢决定进行第四次能源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建立“能源环保管理系统”,旨在进一步实现各级生产环节环保信息的集中掌控。
据悉,本次能源环保管理系统建设以实现系统节能5%为建设目标,由沙钢与冶金自动化院上海金自天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该系统计划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的全新模式,实现对钢铁企业生产各类能源产耗的集中管控。系统建立后,不仅能实现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平衡、减少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促进能源环保事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能源环保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技术判断处理、能源供需的合理调整和平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客观信息基础上实现能源绩效分析、计划用能管理、能源质量管控、能源产耗预测等功能,确保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的安全、高效、经济、顺行。
【关键词】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426.22/F407.22
一、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
(一)内部控制
国外较为经典的是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而本文是针对的石油企业,所以在此处内部控制定义为石油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完整性,确保会计科目数据的来源可靠,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效益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鉴于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特殊性、全球资源的日益短缺性,石油企业管理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其当前及未来面临的现实问题。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理论和实践证明其已经成为促进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驱力。而由于其管理体系庞大,部门分支众多,若内部控制出现不协调因素则容易造成秩序紊乱、管理失效等问题。
(二)风险管控
石油企业中的风险管控是指管理者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尽可能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有预见性的降低风险事件造成的潜在损失。如果风险管控工作处理不当会给石油企业带来致命性危害,甚至使其陷入破产深渊,而这样的案列在国内屡见不鲜。石油企业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有效处理稳产上产、成本控制、国际油价波动等风险问题,因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石油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相当的实践意义。
(三)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的关系
1.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相互依存
通过上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的论述,可以发现风险管理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内部控制也是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两者联系十分紧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在石油企业中,内部控制的实质就是针对其特有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从概念可知,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而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在石油企业的组合运用
秉承不同管理理念的管理者有不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的组合策略,但概括来说,石油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时组合情况无非就是以下四种:
(1)低风险,低控制
在企业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甚至可以不进行控制,形成某种形式上的企业动力。
(2)低风险,高控制
在企业中存在这种现象,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对于石油企业,这种现象的存在将导致增加成本,应予以及时调控。
(3)高风险,低控制
这种状况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现状,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构成危机。此时,企业需要调配较多的资源投入,对风险进行控制。
(4)高风险,高控制
对于此类情形,企业需要对此类事项给予较高的关注度(即监督检查),防止出现任何偏差。
二、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在通过法律条文对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控提出要求,多数石油企业也的确加大了两方面的管制力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过于依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来管理企业
石油企业的成败不仅依赖于先进有效的管理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氛围。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只有建立在良好文化氛围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离开了企业软文化,则其效果将大打折扣。本质上来说,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都只能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提供相对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只有将两者与良好文化相结合才能确保石油企业获得良性而持久的发展。
(二)理论与实际脱节,容易出现形式主义
风险管控理念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与我国传统的理论观点和制度建设存在较大差异,且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特殊性,这种情况将导致石油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难以把这些概念和框架很好地贯彻到日常管理活动中。甚至在一些世界百强企业,也常常出现先进管理理念盛行,相应的实际行动却少有落实的情况,管理者较少能在语言和行为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多数陷入形式主义泥潭。
(三)企业风险意识普遍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渐深入,国家深化改革步伐的快速迈进,在企业发展机会日益增多的同时,其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且较之以往更为复杂多变,难以把控。在我国,石油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因而在市场化浪潮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会更多。比较典型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这些风险中任何一个的出现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害都是难以估计的,因而石油企业要想将损失最小化,就必须具有较高的风险和防范意识。
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多数企业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通常会将主要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大收益的项目中,甚少关注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更不用说针对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当风险真正发生时,企业管理者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再想补救就要付出多倍代价,甚至根本无法弥补。
(四)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少有效评价机制
现阶段我国多数石油企业不仅风险管控意识薄弱,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也亟待提高,相关管理人员通常将目光集中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由国内企业已有案的可发现,由于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石油企业损失惨重甚至破产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如此,我国很多石油企业还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价机制,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将无法知道在特定时间段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正确、是否能起到有效作用。
三、加强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的政策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石油企业实施风险管控的外界条件,也是影响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石油企业管理者要想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1)深化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树立风险管理理念;(2)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并充分发挥各机构职责。企业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应分工明确,并相互监督、相互牵制。(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4)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
(二)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石油企业管理者在构建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时应关注一下几点:(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2)建立风险评估体系;(3)建立风险反应机制。体系不完善,则基层管理人员在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时秩序容易紊乱,不仅效率低而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对具体的管控工作有详细的说明,管理人员分工明确。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我国的石油企业多为国有单位,其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力度和范围与民营企业相比较为宽松,这显然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主导的体系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而,管理者应积极建立与完善审计与监管体系,并有效利用其反馈信息对管理制度作出相应调整,逐步提高企业相关风险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这就要求管理者首先要确保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其受本企业管理人员的牵制,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审计报告制度。反馈信息是对事物变换的及时反映,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能为管理者在作出决策时提供重要参考性建议,从而有效避免决策的偏离性,最大限度减少决策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龙.石油企业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2]王亚娟.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邵启德.基于风险管理下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冷婧.基于风险管理的S采气厂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5]张伍喜.石油企业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02:383-384.
[6]袁斌.浅谈石油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J].经营管理者,2012,17:155-156.
[7]李翕然.基于内部控制的集团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以能源集团企业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4:63-67.
[8]白丹.我国石油企业财务内部风险现状、成因与控制措施[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10:32-33.
[9]刘李福,邓菊香.风险管控与风险管理审计:研究评述与框架[J].中国内部审计,2014,05:24-27.
[10]王洪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联分析[J].财会通讯,2014,17:70-72.
[11].强化资金风险管控不断提升企业效益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J].交通财会,2010,07:89-96.
[12]杨永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3,30:238-239.
[13]李力.浅谈现代石油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3:87.
关键词: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物流贸易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605(2016)2-0071-04
引言
从2003—2012年,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经历了近10年的黄金期,其中煤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市场旺销,刺激了煤炭企业产能的持续释放,使当时山东省内煤炭年产量达到了1.5亿t左右,而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则为3亿t,按此推算,每年约需从省外调入1.5亿t。特别是2008年迎峰度夏期间,山东省因煤炭供应紧张导致多年不遇的“电荒”,给山东省未来能源保障敲响了警钟,为应对突发事件对山东能源市场的影响,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省内各煤炭矿业集团纷纷开展了外部煤炭经营业务。笔者所在单位也抓住煤炭资源紧缺、市场行情持续上涨的有利时机,除经营本集团生产的煤炭外,迅速开展外部煤炭经营业务,拓展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开辟的经营业务虽然带来了可观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煤炭市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幅下滑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导致经营风险压力愈来愈大。因此,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对煤炭商贸企业意义重大。
1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背景
1.1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状况需要企业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机制越来越成熟,为广大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市场经济在我国毕竟发展时间尚短,市场机制仍不完善,特别是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法行为,给企业经营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形成难以防范的风险。而煤炭市场更为复杂、混乱,一方面煤炭交易吞吐量大,运输路途长、交易环节多,质量变数多,容易产生监控的盲区和漏洞;另一方面交易中信用信息采集难。因此,煤炭商贸企业在目前这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构建起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十分必要。
1.2经济形势发展需企业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下游钢、焦、电企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逐渐显现,煤炭市场的量价自2013年年初均以跳水式下滑。另外,国家提出今后经济发展要由以高资源占用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转变成以改革和创新为驱动力。为此,国家要求山东省到2015年压减煤炭消耗7000万t。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增速放缓,给煤炭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作为煤炭商贸企业经营外部煤炭,不仅要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把煤炭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寻找和维持客户难度增高,交易中更容易出现风险。因此,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日益迫切。
1.3煤炭商贸企业经营方式需要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在煤炭市场的黄金期,外部煤炭经营的风险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当时市场上煤炭货源相对短缺,客户大多是预付货款争取货源。而自2013年初,煤炭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煤炭商贸企业先买入、后卖出,两头在外,甚至需要先垫付货款,托盘经营,经营方式的变化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陡然增加。因此,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2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2.1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定义
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旨在围绕企业经营目标,通过建立一套涵盖“市场调研、经营决策、合同签订、预算管理、两金管控、资金支付、结算管理、现场及煤质管理、绩效考核”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做到对经营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考核分析的链条式动态管控,以规避各种经营风险,从而实现外部煤炭稳健经营、高效运营和价值最大化。
2.2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防控的主要内容
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针对外部煤炭经营中的战略、运营、财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进行防控,主要包括:合同主体资质审核、合同条款完备及执行情况、市场信息调研、大额资金支付、两金动态管理、交易操作规则、本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涉及的各项经营要素明确职责、完善流程、加强考核。
2.3外部煤炭经营业务风险因素
1)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因素。一是组织机构不完备,职责权限不明晰、业务流程不完善,可能导致职能交叉或缺失,是影响实现经营战略的重要因素;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利于对外部煤炭经营节点的管控。2)经营战略因素。经营战略缺失会使企业无法有效利用内、外部有效资源;会使公司发展失去方向,员工缺少奋斗的目标,无法有效的规避各类经营风险。3)制度机制因素。一是风险防控机制缺失容易导致员工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而忽略风险因素;二是绩效管理不到位,不利于激发员工风险防控的积极性。4)公司主要领导对经营风险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经营风险防控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确定外部煤炭经营风险类别
公司把外部煤炭经营风险分为二级。一级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二级风险包括以下4个部分[1]。1)战略风险。主要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前景风险、竞争对手风险。2)运营风险。主要是客户主体资质确定风险点、预付款及大额资金支付风险、煤炭采购环节风险、煤炭运输环节风险、煤质管理风险、煤场管理风险、两金管理风险。3)财务风险。主要是货币资金管理风险、原始票据合法合规性风险、结算风险、岗位责任制风险、涉税风险。4)法律风险。主要是合同、法律事务方面风险点、员工遵纪守法、职业道德风险。
3制定外部煤炭经营风险点规避措施
3.1建立经营风险防控组织体系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内部防控需要和现行组织机构设置及相应岗位的职责范围,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和总法律顾问为副组长的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其成员有营销管理科、财务结算科、劳资预算科及各营销业务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是完善合同管理,规范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同签订和审批流程,监督、检查合同签订、履行情况。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二是掌握市场动态,规避因市场起伏造成的经营风险。三是实施资金风险管理,执行大额资金会签制度,完善资金支付流程,控制资金风险。四是实施结算风险管控,监督结算进程。五是制定经营风险防控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
3.2制定具体管控实施细则
公司为把经营风险防控落到实处,先后制定了资金管控实施细则、结算管控实施细则、授权与审批制度、合同管控实施细则、业务流程管控实施细则。
3.3建立外部煤炭经营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工作是公司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组成部分,旨在对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提前规避潜在风险。1)公司抽调专人成立经营风险预警小组,由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任组长。2)明确风险预警小组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一是每周召开一次风险防控会。会议由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主持,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风险防控小组成员参加,内容是对上周签订的合同和下周要履行的合同进行风险分析、筛查并提出风险规避方案。会议结果以纪要的形式下发,作为经营业务的规范、指导性文件。二是财务科按月撰写经济分析报告和经济活动分析会材料,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结算、两金、经营指标进行分析。对业务部门签订合同由风险预警小组成员进行会签,并提出潜在风险点。填制经营防控预警表,对每笔付款、开票进行登记,详细、动态账务业务进程,对存在的风险逐级汇报给财务经理和总法律顾问。三是将全面预算工作和经营风险预警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严格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3)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一是合同预警指标:货款回收期、结算期、结算方式、经营范围、业务实质、税负测算、利润预测、合同有效期等情况。二是财务预警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库存、近3个月应收账款等变动情况。三是经营预警指标:同比销售收入、净现金流、销量、单价等变动情况。四是财务核算预警指标:3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变动、存货账实相符等情况。4)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由合同管理科对客户的季年度合同履约率、客户的资质有效性进行统计分析及财务结算科对客户的开票、付款、回款等结算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后,由合同管理科根据、合同履约率、货款回收期、现金占回款比例、担保情况及客户资质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5)预警风险点处理方式。经营风险预警小组将发现的各类风险点逐级汇报给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根据相关岗位职责,责成相关部门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担的应对策略逐步降低经营风险。
3.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资金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业务流程办理付款、结算业务的;盲目决策给公司超成重大损失的;违反规定程序支付大额资金的;回款资金应打入收入户未打入的;手续不全,违反规定付款的;占用资金达到3个月以上的业务主办人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并分别处以经济和行政处罚。
3.5加强绩效考核力度
公司为做好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专门成立了由经理任组长的绩效考核小组,并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规定,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各分管领导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分工和年度承担的经营指标和分管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集团公司考核确定的工资总额不变,各副职不平均分配,按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加权平均的方法兑现薪酬。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110%以上者,按单位负责人的90%兑现年薪;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90%以下者,按单位负责人的70%兑现年薪;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91%~109%者,按单位负责人的80%兑现年薪。对公司各业务部门考核5项指标:一是销售利润;二是销售费用;三是流动资金周转限额;四是两金占用;五是银行承兑汇票收支比例。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效益工资。3.6开展“每月一讲”活动公司为全面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强化业务能力,建立“每月一讲”员工专题业务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团队建设、商务礼仪、商务谈判、营销管理、法律事务、煤质知识、煤炭加工、税收政策、公司财务、公文写作等知识。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3.7建立有效的经营风险防控工具公司为更加直观的进行经营风险防控,建立了一系列表格作为工具,旨在有效的实现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通过相关表格的填制,开展相关业务的事前风险因素预警评判、事中相关业务的动态管控和跟单管理、事后考核、分析完善。
4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管理模式的成效
1)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近3年的运行,公司开展外部煤炭经营收入和利润增长了10%~18%。2)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两金”占用大幅下降,实现了当年发生外部煤炭经营业务疑似风险和潜在风险事件及风险点为零的管控目标。3)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管理模式的运行,实现对公司对上、下游客户的风险管控,客户间摩擦和猜忌逐步降低,建立了融洽的外部关系,提高了企业的信誉,营造了良好经营环境,为企业今后经营打下坚实基础。4)推动了企业管理大幅提升。在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过程,公司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绩效管理的严肃性,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强化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北京慧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点科技)成立于1998年8月,现已成为我国GRC(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 管控、风险与合规遵从)管理软件与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回顾15年发展历程,慧点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吕翊深有体会。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合力驱动
技术是软件企业的立足点。慧点科技于互联网普及之初,就敏锐判断出B/S架构将成为技术方向这一大趋势,推出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一炮打响。“我们通过行业化加区域化的方式延展客户群,并最终定位于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集团型企业客户和政府部门”。吕翊说道。目前,慧点科技已拥有了近500家集团企业和政府客户,在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石化钢铁、金融、电信等行业实现了齐头并进式发展。
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合力的助推下,慧点科技的业务收入以年均近8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大至2个亿以上并连续8年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
持道而行 做大做强
作为最早引入GRC管理理念的软件厂商,慧点科技基于丰富的业务经验,将GRC理念与中国客户实际相结合,打造了以“管控·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管理软件与服务体系,并逐渐明晰了自身作为“中国领先的管理软件与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
吕翊认为,引入一个概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引入的理念真正为国内企业所接受应用并发挥价值。为此,慧点科技将自己定位为GRC领域的领导者,一方面积极“布道”和研发创新,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不断充实GRC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和业务视图,以达到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企业绩效管理、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的目标,增强集团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为达到这一目标,慧点科技以GRC理念统领各业务,打造形成了包含IT应用规划及专业咨询服务、集团管控型OA产品与服务、风险管控产品与服务、移动应用产品与服务和IT系统运营保障与服务在内的完整业务架构,在此基础上形成集团管控型OA、风险管控两大类软件产品,增强了IT应用规划及专业咨询、IT系统运营保障等信息服务能力。通过这些,慧点科技真正将企业管理和软件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无形价值通过有形产品和服务向客户进行诠释与应用。目前,GRC管控体系被认为是企业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选择,对其的应用也逐渐被中国用户所接受和认可。
持续优质服务 与客户共成长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智能建筑代表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水平,是象征国民生活状况逐步优化提升的重要标志。智能建筑整体技术由设计规划及施工建设开始便呈现出系统工程特征,借助多媒体技术应用构成通信网络,大大提升了服务运行效率与整体管控质量。引入自动化机制实现了建筑的安全防护、自动化办公、优质物业管理与全面保安控制。同时可引入智能卡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收费管理、车辆控制、商业管理以及人员考勤管理。另外,该技术系统实现了流动性办公,可对办公室之中的各类仪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时处置文件,组织会议。住宅建筑引入智能化管控设计模式则可令人们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实现安全生活、舒适居住、便捷沟通、自动化家庭、即时互动、优质医疗与教育等目标,其在节能环保层面同样起到了显著的价值作用。可通过自然洁净能源的优质利用,开发风能、光能等,取代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进而真正打造现代化的居住生活建筑空间,体现环保、智能、科技、便利、节能舒适的建筑工程应用服务效果。
2、智能建筑内涵
依据建筑工程结构、体系、相关配备设施以及管理控制等环节内在联系的优化配设,智能建筑可为人们提供合理投资、高效良好服务、令其舒适生活愉快工作的环境空间。其体系涵盖自动化通信系统、楼宇系统以及办公系统等。前者基于数字化控制模式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涵盖视频、卫星、语音传输、图文信息等内容。自动化楼宇则通过优质的电力服务、照明体系、通风环境、空调控制、防水防火安全系统,借助有效监督管控为人们提供便利、舒适、可靠安全的建筑生活环境。而办公自动化则借助网络平台、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令办公效率全面提升,是一类基础的智能建筑展现形式。
3、智能理念下的建筑电气工程
建筑电气工程属于一类土木及电力技术的综合工程,通过利用优质的电气技术,创造节能建筑项目。基于智能建筑思想,我们可优化建筑电气工程规划设计,创设显著的节能应用效益。
3、1智能建筑供配电管理
智能建筑工程整体供配电系统需要优质完善的监理控制,方可确保用户合理优质的用电,节约电能、营造安全应用环境。一旦遇到故障问题,可快速准确发现并高效处理,通过集中可视化控制降低运营控制成本,提升设备应用服务寿命。智能建筑供配电体系,应通过遥控调节电量参数,设置遥控开关,在引发故障时系统可快速及时的发出警报并进行事故成因的研究记录,同时我们可利用该体系进行用电计划的科学制定,进而有效节约电费,还可在无人管控电站状况下实现远程遥控,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高效、防盗防火,并可利用网络系统将建筑各类用电信息及时全面的于网络,便于用户的实时查阅。智能建筑的整体高压配电应引入蓄电池,进而对高压的开关实时有效的监控管理与优质保护,并可在应急时提供必要的照明供电需求,缓解燃眉之急。
3、2自动化建筑电气控制体系
自动化建筑电气控制体系可借助网络系统、通信服务、计算机技术、仪表设施等对其内部整体机电运行实施系统全面的自动化检测管控,一旦遇到问题可快速预警并高效的实施自动处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其系统组成包括监控主机、现场控制装置、仪器仪表以及通信网络等。应通过主机实现设备服务运行的参数设置,出现故障时便会由异常参数处罚报警并做好现象记录,通过控制装置进行电气设备的启停,并借助精密仪表做好设备运行总体状况的清晰显示,另外我们还应通过通信网络创建同员工快速沟通的良好平台。
3、3智能建筑照明体系
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具有高效照明特征,且服务应用寿命较长,体现了优质可靠的环保性能。首先我们应优选节能照明灯具,依据建筑应用需求,做好合理的布局安设及灯具选型。镇流器应选用能耗较小的电子装置,可依据总线与星型结构联合布设方式拓扑网络,并可综合采用预设控制、手动调节、感控及时控模式实现智能化照明管理。
4、建筑工程电气技术发展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电气技术包括强电与弱电技术两类,前者为变配电系统、防雷照明等。而后者则主体应用在建筑项目的网络音频系统、安全消防系统及整体楼宇控制层面,具体的应用为自动化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楼宇设备以及自动化监控系统、车辆管理与智能小区、照明系统、火灾消防系统等。
4、1建筑电气强电技术发展应用
高压电力体系中,高压开关柜由传统油断路器逐步发展为少油断路器,直至当前应用形成了真空断路器以及SF6装置,其整体向着体积微小化、高性能化趋势稳定发展,且体现了安全应用效果。例如可优质防火,并可同他类设备在同一房间中服务运行,便于规划管控。建筑工程智能强电管理可令断路器较多参数数据借助控制总线传输至总控制室,实现自动化的管控与监督。
4、2建筑电气弱电技术发展应用
建筑电气弱电技术应用,可位于通信体系实现建筑区域办公、通信的自动化以及社区的全面自动化。借助网络互连、数据共享创建综合集成通信体系。建筑电气弱电借助电视卫星则可为居住应用人们提供多样化的节目,创设互动娱乐丰富设施,并构建安全高效的监控管理系统,确保建筑区域的良好治安管理。同火灾报警与灭火系统联合应用,则可形成联动管控系统,借助弱电技术,当发现火情可高效联动至反映报警系统、警示广播系统,做好人群疏散以及快速安全的自动灭火救援。
4、3优化设计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相关注意问题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优化设计应力求做到操控便利、技术水平先进,同时应优选实用可靠,通过大量实例证明可成功安全应用的各项产品,有效控制管理成本投入。不应一味的求新、求大,造成系统应用成本的显著提升,形成不必要经费损失。再者,应依据建筑项目实际需要优选良好匹配的整体系统与相关设备,令每一环节均体现良好的应用价值及显著功效,赢得业主认可,并吸引更多的用户成为智能建筑项目的受益者。对设计规划的建筑电气体系可靠稳定以及服务寿命应全面重视,由于投入应用后,较多设备设施持续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担负重要工作职能,因此应确保整体体系设置搭配科学合理,令智能化管控良好的体现于建筑工程之中,发挥优质应用服务效益。
5、结语
总之,智能建筑模式的构建尤为重要,其同优质电气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我们只有树立环保节能思想,明晰建筑电气工程内涵,做好科学设计与应用规划,引入现代化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化手段创设优质智能建筑工程,才能提升建筑产品品质,打造真正精品、可靠、安全、节能、舒适的建筑应用环境,并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及其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8.
[2]陶峰.智能建筑一未来建筑发展趋势[J].电大理工,20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