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小学心理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心理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心理学的概念

第1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改

1 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每位教师应该主动学习,通过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学促改。学习是更新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的最有效的方法,具备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的思想,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填鸭式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教师很累,学生很苦,效果很差。明确教师不是过去那种私塾教书先生式的为学生算错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而拿着教鞭教训学生的“教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用更加人性化的方法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更加贴近生活,更能为生活实际服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只有把学生从灌输的容器变成接受的主体,把教师从教授者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把死板的、抽象的数学公式变成生活式的理所当然,数学课堂才有可能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乐园,大家互相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学生数学分析能力,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由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情感满足感,实现素质教育。

2 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3 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面对新课程标准,老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要摒弃将现成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间域和思维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自主感悟、比较、体验,教师做向导,起到引路的作用,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答疑中当参谋,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利用小组学习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应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把学生合作进行讨论交流活动应用在教学中。课堂上学生可4人小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与形式。老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正副组长,负责记录每位铁上同学的发言。有负责准备补充发言的,每个承担的角色随时改变,这样,每人均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老师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都给予具体的指导。老师参与其中,对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老师对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互相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面临着许多的新旧问题,需要工作者进行耐心地总结和改革,对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整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一、语文为枯燥的班会课注入了一泓活水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过去,我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或表扬好人好事,或批评不良现象,或讲一些空洞的道理,尽管我讲得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有意识地尝试把语文知识、技能引入班会课,在轻松愉快的语文训练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1.成语中学做人。我首先布置学生把有关为人处事方面的成语分褒贬两方面精选出来,每人至少一条,全班共列举了30多条。褒的如:老老实实、宽大为怀、光明磊落、能屈能伸、披肝沥胆;贬的如:华而不实、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求全责备、朋比为奸。尔后,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分清是非,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培养正直、善良、忠诚等做人的品格,学会做人的道理。

2.寓言中学思考。古代不少的寓言既包含生动的语言艺术又包含深刻的辩证法因素,如《自相矛盾》、《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班会课,我让学生先讲述寓言故事,然后联系实际评析,引导学生全面、动态、联系地观察事物,反对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从而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3.古诗中学科学。我常常选择一些包含着科学因素的古诗句集中在班会课上赏析。学习《明月几时有》,我让学生明白了“高处不胜寒”的天体常识;学习《惠崇春江晚景》,我引导学生领略了“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把科学知识融于鸭子恣意戏水情景的自然与妥帖;学习《枫桥夜泊》,我启发学生理解“夜半钟声到客船”所体现的声学原理。这样的班会课,使学生在艺术美的陶冶中受到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从而培养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用语文去美化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人们喜欢贴上一些名言警句加以美化。我觉得,名言警句固然对学生有激励作用,但未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尝试这样的方法:首先向学生征集格言,指导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社会、学习、生活的种种感悟,精练准确地概括成句;然后评选若干佳句,让学生工工整整地写好、裱好,贴在教室里。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广开视野、感悟生活,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而且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下面是部分学生最近撰写的格言:1.浪费一分时间,就失去一份财富。2.青春,纵之则短,珍之则长。3.付出必有回报,耕耘定能收获。4.刀子不磨会生锈,人不动脑会落后。5.耸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组合起来的;渊博的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我还在教室里挂上一块小黑板,开辟了“每日成语”栏目,布置科代表每日写一个成语并加上注解,然后每周一早读课对上周刊出的成语进行小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大测试。日积月累,学生理解运用成语的水平大大提高,并由此激发好积累词语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备有一个精美的本子,把刊出的成语记下,然后还写上了一段对这条成语的理解与感悟。教室的学习专栏,开辟了“每期古诗”、“每期名言”、“名人学语文话语文”等小栏目,使学生积累了不少古诗、名言、名人故事等,这对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帮助很大。

寝室是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我也要求学生利用语文去布置它、美化它。学生们有的在寝室一角开辟了文学小书库;有的把语文书里的插图临摹下来贴在床头;有的则抄一首小诗、一句名言、一则小故事或小幽默挂在墙上……每当我走进他们的寝室,就仿佛置身于一个语文小世界。

三、让语文智慧的火花去点亮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的思想工作面对的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教师若能巧妙地将语文的睿智之花、情感之花与学生的心灵世界发生碰撞,思想工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学校图书馆窗户的玻璃被人打破了,有人反映到我这里,说是我班里的学生干的。我没急于展开调查,而是利用语文课,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皇帝的新装》一课,并着重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小孩子”的形象,让学生理解“童心”的可贵、“讲真话”的可贵。第二天,学校图书馆的玻璃窗换上了一块崭新的玻璃。该周的周记里,有一位男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原来是他踢球时不小心而为。他在周记里诚恳地写道:“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子唤回了我的童心。”

四、语文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

第3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理念 学生 素养 教学 经验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以及审美、品格等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也是日常教学中老师们最为重视的教学体系,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听、说、读、写、书。在训练、扎实语文基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要求我们把过去重语文知识的结果的观念转变到重过程的新观念上来。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而不是在结果中形成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置时,就应想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个过程。既然想到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我们就应反思我们的方法,改变我们的教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审美、品格等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目标,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新理念,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来完成,还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语言艺术,通过教师对待若干事件的正确认识去教育与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对待万物之中若干问题的正确态度,从学生反映的态度中培养和修正学生的观点。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习惯培养穿于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规律性: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小到师生之间的对话、请假条的写作,大到学生作文的整理、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做基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对其工具性、实用性的引导,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在此我们还要明确认识到语文教育的规律性:明确了教学规律,才能深刻的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实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的规律性特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语言文字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以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扎实语文基础,实现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下到上的逐步提高;三是根据听说读写的逐步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也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这个新理念既是这一轮课改的重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易把握的难点。对于这个理念的认识,我们要从宏观上去理解:首先要我们改变过去那种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动起来。这好比过去我们在黑板上教学生骑自行车,而现在必须到室外去教学生骑车,学生自己要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从一年级抓起,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从而逐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这当中必然有个自由扶到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充分表现出教师的自身能力与对新理念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应注意“倡导”一词,不要动不动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班级的实际来确定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的。所以,主体性不应是盲目的、脆弱的。再是我们在自主性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哪些教学内容与程序应是“自主”;哪些内容与问题应是“合作与探究”。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自制力较差、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多不会在整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讲、学习,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这一特点,同时也要在备课、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予以合理的运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既让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知识容量。比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节课的时候,我就根据课文内容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实践教学: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马为什么第一次没有过河?请你把找到的与原因相关的句子画下来,看谁找的快,找的准!这样以来,就能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读课文,这比让他们漫无目的的读课文是有很大益处的,有同学就立马找出来了:“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了吗?’从‘已经’一词中体会小马是刚刚长大。”还有学生说:“还有这里‘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说明小马还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还有同学说:“还有后面的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之后,截然相反的答案让小马‘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好’也说明小马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听了学生的回答,确实让我吃惊不小,看来他们已经对课文基本掌握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角色的不同形象,不同心理,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角色的表演,看谁表演的最像,最能表现出小马的成长过程。另外,还要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去试一试就知道了。”)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最后,“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教学管理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大面积地开展起来,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的教学管理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以及对高校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新课改富有生命力的新理念融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之中,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教学是创造性的过程。新课程改革首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正和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吸收和教师输出的过程,教师只能依据教科书进行教授,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拥有个性化思维,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不同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对于课程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可以是相异的,可以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自主解读,将自身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

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在传统的课程理念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和提高,认为学生应当围绕着教师进行被动学习,并且教师的关注目标更多在于课程本身,而不在于作为个体的学生,使得课堂无法因材施教。新课改提出了有关学生的新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个体,学校和教师应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本身,以人为本,不仅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不能忽略其情感价值和人生观的培养构建。

3.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虽已提出多年,但迫于升学压力,很多学校没有将其融入广泛的实践。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升学压力较小,且面临与社会接轨,其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新课改关于学习方式的理念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倡导创造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觉学习、深入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其个性化的塑造。

二、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和问题

1.部分管理者理念落后。现在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创新和发展,落后于新课改的要求。有些管理者不允许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进行个性化解读,而是一味死板地遵从文字条框。在学生管理方面,只对学生进行分数上的要求,不顾培养和构建学生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也没能实现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和引导。在学习方法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会导致学生放任自流,所以限制教师的教学培养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2.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素质高的高校教学管理者能顺应时势要求,积极领会新课改精神,将其落实到实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现有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无法很好地完成自身工作,或者仅仅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细节性的工作,没有能力组织新课改的落实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使高校整体的教学管理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管理手段有待创新。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一方面给高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实践这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必须采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新型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全面使用创新的管理手段,但是还有一些高校碍于条件限制或者理念欠缺等原因,没能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三、新课改理念下高校教学管理建议

1.落实新课改管理理念。落实新课改的管理理念,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高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性特征,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不断开展有利于培养健康人生观和品格的活动。比如,高校的管理者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充盈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一改只重成绩的旧理念。

2.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管理的成败,全面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细心、耐心程度以及职业责任感的培养,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其次,各个高校要定期开展针对教学管理者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

3.创新管理手段。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培育基地,应当利用现今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比如,高校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服务系统,使学生可以完成网络选课,教师可以完成成绩的网络录入,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总体情况。

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更新管理者的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利用科技化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使高校教学管理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连猛.建设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J].现代交际,2011,

(06):112-113.

[2]王剑辉.浅谈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才智,2011,

(19):76-77.

第5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迎合新课改精神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每位小学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这一问题的认识。

1 教学观念科学化

可以说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开始,教师只有接纳并认可了新的教学观念,才能重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首先一改往日“填鸭式”的教学观念,形成“四种教学观”。“四种教学观”指的是:①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④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2 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合理的教学目标包含了知识理论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决定的教学过程的方向、内容、方法和途径。

一个合理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包括: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对教学流程的控制与调整作用;对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协调能力;通过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减轻学生盲目学习带来的负担,有着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有着一定的管理作用。小学数学不同教学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对此,教师应在遵循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围绕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能力、积极的思想情感和灵活的思维这几项内容有关,如就《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课程,我们可以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 教学方法合理化

教学方法即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仅仅针对教师而言的,而是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启发性原则。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能动性;2)生动性原则。教学方法要生动有趣,具有充分的感染力,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3)自主性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因材施教原则。要处理好个体与全体的关系,要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够灵活,有时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这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碍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智力、能力等等。对此,我们应尽快转变理念吗,强化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组合,使课堂氛围活跃而灵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合理化,才能提升教学成效。

4 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传统的教学手段单靠教师的板书和讲解,这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强化对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运用,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如今,许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的使用使信息的传达更为简洁、准确、有趣,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此外,视、听接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迅速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这使得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一味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灌输与记忆,而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从思想上、目标上、方法上和手段上做出适当的改革,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熙鹏.新课改下强化小学教学管理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6):43-44

第6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一、当前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 因为教育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现有的师资力量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求。在全面发展小学教育的理念下,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 大多数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并不符合目前小学教育的要求, 而且还存在很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不良的思想状况, 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2) 现有的教学管理理念, 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 人们已经将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作为时展的趋势和潮流,但是很多小学现有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没有跟上时展的趋势, 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个性化思维的发挥, 从而无法进行教学的创新, 不但降低了新课改推广的效果, 也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3) 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重视, 教师也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 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关注度较低, 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枯燥乏味, 经常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同时教师在没有清楚具体原因的情况下, 对学生进行惩罚, 从而导致抵触情绪被进一步放大。大量的课后作业, 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但制约了学生其他情趣的培养和发展, 还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策略

1. 提升小学基础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都是由教师实施的, 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以及个人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师资队伍的建设, 是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果有效提升的主要工作。具体的说, 首先, 必须将小学教师的招聘门槛进一步提高, 严格按照要求招聘, 将责任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 其次, 实行奖励性的薪酬制度, 使教师的待遇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同时根据教师整体的考核结果确定最终奖励薪酬的高低,将教师教学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最后, 定期进行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 从而确保师资队伍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 切实满足小学教育的需求。

2. 营造小学基础教学创新氛围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持续发展。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学校管理者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 必须给予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新, 同时对其创新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校管理质量、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也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3. 对小学基础教学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评价的进一步优化, 将新课改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建立全面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这一新的要求。学校进行的评价机制的改革, 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但是, 目前教学评价工作在小学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往往都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严重忽视了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客观评价。因此, 必须以新课改教育理念作为指导, 进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深入优化, 将学生从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彻底解放出来, 实现学生心理素质、自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我, 激发出其各方面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7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那么,怎么在教学中加强对话教学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点体念。

    一.表演式对话

    指的是学生在一定的特殊情景中,分角色表演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初中学生活泼好动,表演欲望强,故而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在教Shopping这课时,笔者在操练了有关购物的日常用语后,将讲台布置成柜台,设了商场的背景。学生有的把自己的书,书包。文具等标价买卖;有的把自身的衣服出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表演式对话的另一优点是强调了角色扮演。学生明确了自己在任务中的角色,就会由被动状态转换到积极状态,由旁观者变成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会自然地根据自己的角色考虑自己应该怎样问,怎样回答。这样的对话是自发的,是生动的,是充满情意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真正的学习动机又促使了学生兴趣的长久保持。学生在活动中会主动思考,遇到问题时会主动问老师。这时,教师的帮助对学生来说犹如雪中送炭。角色表演的另一好处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表情自然。因为他们想急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然地会用各种动作配合自己的语言表达,犹如他们在讲母语那样。

    二.自由式对话

    教师预先规定一个谈话主题,请一个学生起来让他随意找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交谈。在叫“My favourite sport”这一课时,熟悉一些有关部门体育运动的生词后,让每小组的第一个学生和本组的其他学生交谈。

    三.看图对话

    看图对话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对话活动,常可以用于操练一些枯燥的语法知识。在教过去进行时时,我在黑板上挂上几张图画,每张图上都有任务的活动和表示时间的时钟,学生根据图画用对话操练:“What were they doing at eight yesterday morning?”“They were…”等句子。对于一些较长的,学生记忆较难的课文,用看图对话就简单得多了。在教“The Moonlight sonata”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图画挂在黑板上。听了录音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根据图画进行对话,很快就掌握了课文内容。

    四.比赛对话

    比赛对话具有竞争。游戏的特点,很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教“A Weather report”这课时,让学生听完录音后进行小组讨论,集体编排对话,然后推荐两名学生代表本组上台比赛。比赛结束后,教师给优胜小组发奖。这种形式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第8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9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等职业学校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从内容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以顺利地与新时代接轨,顺应当前的改革形势,符合新时展的要求。

1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新理念和新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新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断地学习以进一步认识世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数学底子薄,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好好把握数学的学习,到了职业学校有些知识还要从新学起,这也使得数学在职业学校占有主导地位,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锻炼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还有助于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如电工基础、财务会计、技术、物理和化学等。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的功能定位就是“实用性”“职业性”“文化性”。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新原则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全面地提高综合能力,以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1)满足学生对数学的需求,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知识支撑。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较高的数学素养。

3)针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以系列1为主;针对理工、经济专业的学生,以系列2为主;针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可以适当加强系列3的学习。

4)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拓展数学视野,注重加强对数学应用、文化价值的认知,深刻地挖掘蕴含其中的科学价值。

2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新框架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就是以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为目的,新时代的职业数学教育要和教育改革接轨,职业数学教育课程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就是把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课程的框架设计、课程内容的确定以及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数学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以紧紧服务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在数学课题上及时引进必要的课题。例如:几何中的立体几何、向量几何和解析几何;代数中的各类函数和一般运算;数据分析中的概率、推理和不确定的度量。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主要有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其中必修部分涵盖了5个模块,选修部分由3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均由若干个模块或专题组成。

必修课程的新思路 数学课程中必修部分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数学1(集合、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和平面上的向量);数学3(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数学4(平面解析几何);数学5(不等式、概率、统计、数列)。

选修课程的新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为适应学生的择业方向或兴趣,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没有硬性的规定,这为学生多方位发展提供了便利。数学选修课主要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等组成。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1-2(统计、复数的引入和数系的扩充)。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立体几何、圆锥曲线与方程、常用逻辑用语);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概率、统计案例、计数原理)。

系列3主要由6个专题组成: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选讲、数学史选讲、不等式选讲、初等数论初步、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3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新策略

更新观念,紧跟时展 2000年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指导作用,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首要改革的就是课程理念,要能够反映出数学的发展、进步和革新,与现在时展相契合。人类的文化进步离不开数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中数学无处不在,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工科类专业还是服务类专业,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数学素质是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新时展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明确目标,围绕学情设立 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会有所不同。在施行中,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内在的本质,在不断的运用中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以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2)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处理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将这几种能力进行渗透,能够在对事物的分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准确地利用数学术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以增强自学能力。

3)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逐步过渡到相关数学模式的理性思考上,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敢于向权威进行质疑,学会批判性地继承和学习,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建立永不放弃、积极探索的精神和态度,体会数学在问题解决中的力量和魅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理念。

灵活借鉴,实现优势互补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地在进行课程改革,从国内外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强了各个学校之间的合作。有的院校施行了国外的职教课程模式,比如澳大利亚的TAFE、德国的双元制等。面对各种各样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一定要做好定位,采用“拿来主义”方式来进行批判式的借鉴,充分地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原有的模式上进行改革,从课程结构、内容上进行重新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稳步地与新时代相接轨,以实现各方面的优势互补,打造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合理分配,做好课时调整 根据原有的大纲要求,数学的学习课时为232课时,将其均匀地分配在四个学期中,冗长的课程影响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出现漏洞,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实训”、“实际能力”,错过了与岗位对接的良好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灵活地安排课时,以确保在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将课时调整到180课时,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实习安排做灵活的调整,以确保数学的学习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地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使用,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综合利用,以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作用。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立场和职教特点,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整合调控,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改革。唯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程改革更趋向于理智化、科学化,沿着新时代的方向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范国平.关于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第9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 英语 渗透 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存在着缺乏语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碰到生词有畏惧感,语言输出不丰富等问题,但又找不到有效的对策。其实,学生缺乏语感、语言应用能力差的原因就是因为英语语言输入量不够,达不到顺利进行语言输出所需的量。学生需要的“语言食粮”不够,是一个影响英语学习、制约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3. 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等等。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我还采用书后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的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书后的“印绩”多少,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