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货膨胀的优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国内外通货膨胀的差异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和有效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物价变动 会计模式
传统的以历史成本和币值不变为主的会计体系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优点,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的成本较低,而且己被人们所熟悉。但在通货膨胀时期,这种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却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物价变动会计的一部分,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通货膨胀会计便应运而生。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所言:“只要物价变动不能遏止,个别物价的涨落或一般物价水平的升降幅度不可无视,物价变动会计就有相当重要的存在价值。”而且“即使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并不明显,但特殊物价变动仍可能非常显著。”
2007年至今,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因此,当前进一步开展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企业资产的影响
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的计价。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性资产的名义价值不变,但其实际价值会因购买力下降而受到损失。同时,企业拥有的债务,会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而获得利益。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如果不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相关性,企业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去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2、通货膨胀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营业收入是以现实的物价水准来计量反映的,当企业采用历史成本核算原则时,其与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很大部分反映的是按过去的物价水准所计量的资产价值,两者配比的结果,会出现低估成本,虚增利润,难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的情况。造成的直接矛盾是成本补偿不足,它既影响企业当前利益,又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3、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3.1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
银行存款在保值储蓄中所受影响较小,但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则日益贬值。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虽然其账面价值不变动,但会因物价上涨而降低购买能力或兑现能力,从而可能形成一种资产损失。
3.2库存物资原价偏低,流动资产补充不足
库存资产平均储备期约一百天左右,其原价与领用时的市场现行价有一定差距,而我国会计制度只规定发出材料用先进先出法和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允许使用的方法。材料费用低,计入成本数不足,再生产所需储备资金不能相应补充。要维持简单再生产,补充必要的储备资金,势必又会对改变流动资金短缺状况起相反作用。再者,库存材料发生盘亏损耗时,昔日记载的价格已不能反映损耗的真实程度。
3.3固定资产更新无力
对于各种固定资产,其价值会随着经营活动的进行而逐渐以折旧的形式转入产品的价值之中,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按现行会计上的折旧计算方法计提的折旧必然使折旧费用偏低,从而,一方面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力更新,再生产能力大受影响,另一方面使国有资产遭受侵蚀,造成产品成本或利润不实。
3.4企业税负加重,实际盈利能力并未增加
由于销售收入与成本计价时点不同,受通货膨胀影响,企业利润增加不少,其实是虚增了利润,使企业多缴纳所得税,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但经营能力并未随之改变。从长远看虚增利润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无任何好处。
二、国外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影响的方法
1、局部消除法
它是指试图在不动摇历史成本会计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作出局部的改革。其主要表现为:
1.1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
这种方法是指生产产品时,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按购入时存货价格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方法。
其优点是当期销货中的原材料成本更接近现行成本,使成本与收入达到更好的配比,较好地体现当前销货收入与销货成本相配比的原则。其缺点是歪曲了期末存货的价值,因为期末存货以早期价值列报,与当前价值可能相差较大,造成企业财务状况失实。
1.2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快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前期折旧额计提得多,后期计提得少,它与直线法相比,折旧的速度加快了。如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上述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会计处理方法,都试图通过改进成本计算,完善配比原则来达到企业收益真实的目的,但都未曾考虑到企业资产的真实性,甚至会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最终未能解决成本补偿不足的问题。一般来说,局部改革法只能从某一局部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无法对物价变动给企业造成全部影响做出衡量。
2、全面消除法
它是指改变现行会计模式,以另一种会计模式取而代之的改革之举。
2.1一般购买力会计
它是以一般物价指数将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消除变动影响,按货币的现行购买力的不变价格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特点是对货币性项目直接计算损益并计入企业净收益,对非货币性项目,按期末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为报告期货币单位,然后与报告期收入相配比。
2.2现行成本会计
这种会计模式,将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都用现行成本重新计算,以现行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求得净收益。将价格变动引起的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之间的差异,作为持产利得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
2.3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
这种会计模式,在计算产品现行成本的同时,还按一般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即在现行成本的基础上,再用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利润表中非年末发生的项目得到持有利得,用一般物价指数去调整货币性项目得到一般购买力损益。
2.4变现价值/一般购买力会计
这种模式将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中的现行成本换成了变现价值,处理方法与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相同。
三、国内外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影响方法的环境比较分析
1、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较窄
美国现行会计准则中,鼓励但不强求企业披露物价变动的补充资料,准则委员会同时声明,如果再次发生通货膨胀,可能再次要求披露物价变动影响信息。《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公告》――“恶性通货膨胀中的财务报告”,要求以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中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财务报告,应该以资产负债表日的不变购买力为单位重新表述。
我国除股票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前需公布资产评估及其账项调整的资料外,有关物价变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信息,尚未被列入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内。
2、会计准则与相关法规滞后
国际、美国、英国和巴西等会计准则委员会都过对通货膨胀会计处理的准则,指导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减轻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目前,我国只有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 号――外币折算》里有一条“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的规定。但对本国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的会计处理没有提出指导意见。
3、企业管理当局对通货膨胀会计不了解
发达国家很多都经历过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使用通货膨胀会计的处理方法的时期,其管理者对通货膨胀会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我国大多数企业为中小型私营企业,管理者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经历过国家会计准则要求采用通货膨胀会计处理方法的时期,对通货膨胀会计的效用不太了解。不愿意花费成本去采用一个未接触过的会计模式,只在法规要求的特定情况下才使用资产评估、重述报表等减轻通货膨胀影响的方法。
4、会计处理手段及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发达国家会计已经经历很长的发展时期,各方面的理论都比较完善,会计人员较为受企业重视,接受教育培训较多,对通货膨胀会计的处理方法较为熟悉。
而我国会计处理手段尚停留在传统会计的完善阶段,会计人员不太受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受教育培训的程度不够高,对通货膨胀会计处理方法不熟,或者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通货膨胀会计。
5、疏于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
发达国家大都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对通货膨胀会计有较丰富的研究,并且深知通货膨胀的危害,不敢疏于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
而前些年我国物价水平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反而有些通货紧缩,使得对通货膨胀会计疏于研究。
四、我国适用的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影响的对策
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1.1坚持中国国情与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应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选择采用不同的适合本行业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另一方面,在加强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研究的同时,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少走弯路。
1.2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际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会计,将会使企业账面利润减少,从而短期内会减少国家财政税收。因此,必须首先考虑国家财力的允许状况,同时企业账面利润的减少也会使得企业职工个人收入减少。这与通货膨胀条件下职工要求合理提高工资水平极易形成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获利后必将对国家和个人进行分配,实施通货膨胀会计并不会导致三者的利润减少。
1.3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与资本保全原则
通货膨胀会计方法体系的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行性,能使企业资本得以真正保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以真实反映、消除虚假利润。
但要同时考虑到成本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在企业财力和人力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实施。没有必要实行统一的通货膨胀会计,只能由分行业采取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中的部分来实行。例如,报表使用者只想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报表就只需用现行成本或资产评估调整编制资产负债表就可以,对其他报表不需做调整。
2、根据政策法规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2.1存货的计价和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2006年2月15日,我国开始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明确规定对于企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去掉了过去在主则中允许施行的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同时在新的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是加速折旧法。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使我国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的能够反映资产本身的价值与其经济内涵。
2.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当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购进资产,在通货膨胀过后,货币购买力升高,资产的账面价值将高于可回收金额,会造成账面价值高于资产的真实价值,这时就出现了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按未计或少计减值准备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将会造成多计成本,不能反映真实的营业利润。通过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过后的持续影响。
2.3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满足人们在各种条件下了解资产价值的需要,以便人们据此从事有关的经济活动。
3、改进财务报表的披露范围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设想。历史成本原则仍然是编报企业财务报表的基础,但在会计年度终了时则应提供物价变动影响的补充报表。根据企业经营特点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
企业资产中,货币性项目占比重较大时,可以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机器设备占比重较大时,可以采用现行成本会计;固定资产和存货占比重较大时,可以采用重置成本会计。
4、加强对会计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通货膨胀会计的直接业务处理者是会计人员,而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没有接触过通货膨胀会计,势必影响到通货膨胀会计处理的直接实施。要实施通货膨胀会计,就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建议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念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将预测的通货膨胀作为调整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从而有效监督和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货币当局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的目标,公布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值,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然后根据预测值与制定的目标值的差异制定货币调整政策,使未来通货膨胀率稳定在预设水平:如果预测的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区域下限,则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区域上限,就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处于目标区域,就保持目前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调整标准,其特点是以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制定的首要目标,同时会公布未来某一时间区间的目标通货膨胀率。
二、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意义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标准,既要能够为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指导方向,反映政策信息,还要明确表现政策制定当局的立场,起到稳定公众预期的作用。以国际上的经验来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要求。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制度建设来确保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具有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优点。我国如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一者可以透明化货币政策,增强政策制定者的责任感;二者能够提高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三者可以减轻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确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盯住通货膨胀率,可以增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更好地适应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趋势。
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通货膨胀目标能够提高货币政策设计和执行的效果,这时许多经济学家的共识。但是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根本的假设条件是该国应该具有较低、稳定的通胀率。这是因为第一,长期来看,货币供应的增长对就业和产出等没有实际的影响,而从短期来说却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高水平或波动较大的通货膨胀对资源的配置和长期产出具有较高的成本;第三,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时滞,中央银行很难及时控制住通货膨胀率。因此,这就要求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通胀水平较低。此外,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还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强
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和不受政府约束的独立性。具体来说,首先,中央银行能够根据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灵活自主地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道义劝告等工具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通货膨胀率保持在在设定目标区域。其次,央行实施货币政策不应受到政府的限制,不受该国财政的制约和支配。
2、货币政策具有单一的目标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要求该国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的目标。多重目标的存在会使央行削弱对维持通胀率在既定目标区域的决心,减低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应该以稳定物价,维持通胀率在既定区域作为首要的目标。
3、货币政策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中央银行应该定期公布货币政策实施报告,以透明、公开的态度接受公众的监督,增强央行的信誉和政策实施效果。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央行必须实现制定通货膨胀率波动目标区间,在实际通胀率超出该区间后就采取措施使其回归到该区间内;二是央行在每次货币政策调整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后,及时向公众反馈该政策调整和工具运用的全过程及其原因;三是央行定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4、有效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银行体系
在充分有效的金融市场中,较高的流动性能够稳定价格偏好,使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较强,而银行体系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传导路径,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体系传导到社会公众去。完善的银行体系要求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敞口管理能力,具有严格的银行监督体系,具有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
四、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如果仅仅是通过利率调节来实现价格稳定就会受到阻碍,同时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失灵,也就导致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我国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央行的独立性,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的权限,以更大的独立权来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货币政策目标应该尽量独立于财政政策目标,避免受其制约和影响,从而减弱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效果。
(二)完善金融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在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中,资产价格的变动能够准确地传递实体经济的真实变化情况。同时,完善的金融市场自身具有消化短期经济波动,降低资产价格的潜在变动的能力,而不需要过分依赖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要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二是建立高效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建立面向所有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 统一的债券市场,建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沟通渠道。
(三)确定恰当的通货膨胀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的确立包括价格指数的计算、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和通货膨胀区间的合理确定。首先我国价格指数的计算应该适当增加服务产品的权重比例,相应调低初级产品的比重,建立一个比较权威的物价消费指数;其次建立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恰当估计货币工具的影响时滞;最后是根据通货膨胀本身的变动程度和政策的时滞效应合理确定通货膨胀目标的变动区间。
参考文献
[1]刘颖卓,闫国柱,浅谈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适合当前的中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2]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金融研究,2004年
[3]汴志村,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实践及在中国的检验,金融研究,2007
关键词:通货膨胀;商业企业;成本计价和结转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改革中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货膨胀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持续过热必然会引起商品成本增加,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物价大幅上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对商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一、通货膨胀的时代
通常来讲,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实物价格上涨现象,即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通货膨胀下,经济的增长率也会持续提高,通货膨胀率也不断地上升。实际上,经济理论和实践上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有益处的,但持续的、过度的、明显的通货膨胀则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多恶劣的影响。通常认为,通货膨胀率如果在3%~5%的范围内则是适度的,若超过5%就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这表明,货币资金在遇到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会因为购买力降低而遭受损失。
通货膨胀下企业要承担银根紧缩带来的经济减缓,而且逐渐上升的利率也会使资金成本大幅提高。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即是货币量的通胀,又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价格调整和产品结构悄然变化造成的。通胀既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涨,也表现为商品与商品的价格有升有降,价格体系和有效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商业企业必须准备面临的情况。
二、通货膨胀下商业企业的成本计价和结转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企业的成本计价和结转出现严重失衡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十分严重。这时,企业如果采用流通中的货币作为衡量自身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基准,就会丧失其真实性,造成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货币衡量结果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企业的成本计价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
现阶段我国主要采取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要求每项记录均以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客观的记录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但在货币价值变动剧烈,尤其是通货膨胀时期,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客观性、实时性、有效性,这种计量方法使得在不同时期获得的相同资产所付出的资源相差很大,从而导致企业同一时期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在的一般核算中,成本是受物价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成本的变动直接受现行市场上生产原材料价格、固定资产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要求增加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其他各种成本,同时出于趋利因素的影响,企业会储备更多的原材料,无疑加剧了企业成本的上升。
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与存货之间的资产成本计算结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究其原因在于资产的市场账面价值已经背离现实。货币资产的期初和期末的资产性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同时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很大偏离,这些都导致企业的成本结转无法真实计量企业的成本与收益。
三、简述商业企业在通货膨胀下财务的应对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的商业化企业通常都将资本的运营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怎么样运营资本自身的价值才能让企业的整体价值最大化成为当今企业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通过成本计价和结转的有效方式减轻企业压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转移通胀压力
商业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库存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附加价值,以及搞好售后服务等方式,使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可以将原材料上涨的价格加到商品品价格中,将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效转移给社会。
(二)改进折旧方法
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应该尽量缩短折旧期限,加速折旧的过程,从而达到遏制通货膨胀不利影响的目的。这是由于在通胀的状况下,折旧不受影响,晚些时候发生的折旧可以使一部分税收有所减少,这可以削弱由于通胀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企业投资经营项目的净现值。
(三)在通货膨胀时,企业应保持净债务人身份
近年来,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只要企业能保持净债务人的地位,就可以从中获利,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货币购买力下降,企业若保持净债务人的身份,那么从货币性负债上获得的收益会超过从货币性资产上所遭受的损失,这样就可以得到购买力净收益。当然,这种情况是在利率低于所设想的通涨率时出现的。同时要防范商业企业负债率过高造成的财务风险。
(四)对实物性的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
这里所说的实物资金,主要是增加库存商品。增加库存商品可以保证商业企业的正常运转,经营更具弹性。利率上升的变动,货币性资金的持有量会相应减少,这时更多的购置实物性资产是一个很好的规避方法。因为在通胀的情况下,实物性资产价格的上涨速度将远远超出利率的上升速度。在这个时候,购买实物性资产,不仅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更可以抵御由于通胀带来的压力。增加库存商品应重点考虑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防范产品供求和价格体系变化带来的风险。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方法,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可以有效减轻商业企业成本及结转所承担的巨大压力,为企业平稳的度过通货膨胀这一难关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一、国外指数化债券发行的基本情况
(一)国外指数化债券的指数类型
国外指数化债券所选择的指数类型主要是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零售物价指数(RPI)或GDP平减指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指数化债券所选择的指数类型见表1所示。
(二)国外指数化债券的发行和流通规模
根据IIC统计资料显示,按真实市场价值计算,指数化债券市场已从2000年的2100亿美元上涨到2005年底的661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英国作为世界指数化债券市场的主要构成者约占该市场的90%以上,2005年三个市场的规模分别为3500亿美元、1050亿美元和1920亿美元。由于名义利率不断变化,国外指数化债券的市场流动性较低,流通交易规模一般较小。
(三)投资者受保障程度和附息情况
作为保守型的债券,加拿大、意大利、美国和英国指数化债券半年付息一次。欧盟国家,如瑞典和法国指数化债券一年付息一次,而澳大利亚指数化债券则每季度付息一次。债券期满,指数化债券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本金数额进行偿还,偿还价值一般不低于债券面值,发生通货紧缩时也提供一定的本金保障。在通货膨胀率为负时,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指数化债券的投资者可获得100%的本金偿还,而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不提供通货紧缩时期的本金保障。
(四)国外指数化债券的应债来源
由于能有效地规避无法预期的通货膨胀或长期利率上涨,为长期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分散化和投资组合风险的改善提供有效操作对象,指数化债券的应债来源主要是养老基金、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在欧洲,保险公司是指数化债券的主要持有人。美国由于法律限制保险公司投资指数化债券,主要投资者是套利基金和养老基金,套利基金通过指数化债券对冲名义债券承担的通货膨胀风险,养老基金运用指数化债券减少实际负债的通胀风险。表3为丹麦指数化债券应债来源的分布情况。
(五)指数化债券的发行主体
美国财政部作为指数化债券的唯一发行主体,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发行政策,即每年发行四次指数化债券:一次5年期,两次10年期,一次20年期。2004年2月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还推出新型3年期CPI期货合约。欧盟区内发行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法国、希腊、意大利的非政府部门也参与指数化债券发行。就发行主体的广泛性而言,英国作为指数化债券发行最发达的国家,除财政部外,相当数量的公司积极参与指数化债券发行并在发行时获得AAA评级。
二、我国发行指数化债券的必要性分析
(一)微观主体层面分析
1.投资者层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心态日渐成熟,对新型金融投资品种具有广泛兴趣和较高的可接受度。指数化债券所具有的较强抵御通货膨胀能力和有效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特性,使其成为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满足了机构投资者规避风险或持有不同资产组合的需求。
2.发行主体层面
(1)有利于促进国债期限结构的完善。对于国债偿还而言,存量期限分布合理能使国债到期日形成合理序列以避免偿债高峰的出现,均衡还本付息压力。目前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单一,大部集中于3-5年,长期或超长期国债所占比例很小,国债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的分布。指数化债券的期限一般较长,最短期限为5年,最高为30年。因此,发行指数化债券可适当增加长期国债的比重,促进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的完善,避免和缓解偿债高峰压力,有效地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降低发行成本。传统债券的本息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债券投资者一般会要求通货膨胀风险溢价,即要求高于无通货膨胀风险债券的利率,。而指数化债券基本上消除了通货膨胀风险,避免了传统债券投资者所要求通货膨胀风险溢价从而降低发行主体的发行成本。管圣义(2008)说明国外研究表明指数化债券发行的确能降低成本。
(3)有利于政府债务成本的预测,减轻政府通缩时期的债务利息负担。理论上,若通货膨胀高于预期水平,发行主体可以节省实际成本支付;若通货膨胀低于预期水平,发行主体实际上支付更多的发债成本。尽管国债发行时所确定的票面利率合理,但经济发展的变化并非主观预测或高级计量模型所能准确推算,当通货膨胀率长期低于预期水平,发行主体的的债务负担将不断增加。指数化债券息票支付和本金偿还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实际水平变动,发行主体能够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成本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在通缩时期减轻政府偿还债务本息的负担。
(二)宏观经济层面分析
1.有利于经济部门获取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有用信息,预测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由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指数化债券的利率代表实际利率水平。传统债券的收益率为名义利率,若传统债券的收益率上升,与其期限结构相同的指数化债券收益率未变,则表明通货膨胀率有上升的可能;当指数化债券的收益率上升,传统债券的收益率不变时,则未来通货膨胀率则有可能下降;传统债券的收益与通货膨胀指数债券的收益上升幅度一致时,则可认为实际利率上升而通货膨胀预期不变。通过考察不同期限结构的传统债券和指数化债券之间的升降关系,各经济部门可以获得真实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有用信息,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
2.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吸引更注重实际价值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促进市场投资行为的理性化。一般的投资保值品如贵金属、不动产投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通货膨胀对资产价值的侵蚀,但是当经济出现短期内的剧烈波动时,将会极大地影响这些投资产品的实际价值。在通货紧缩时,虽然指数化债券和保值投资品的收益都会减少,但此时指数化债券的本金偿还一般设有最低额,可对投资者的利益实施有效保护。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投机气氛浓厚,指数化债券作为债券市场投资品种的创新可以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增加市场投资行为的理性成分。
三、我国指数化债券发行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分析
第一,注重所选择指数的可靠性、合理性。指数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1.满足发行者和投资者的保值需要;2.公众可获得性;3.最接近通货膨胀运行轨迹;4.最广泛程度的可接受性;5.以高频率公布。在所有可供选择的指数――CPI、GDP deflator、RPI和WPI中,CPI最符合以上各原则,因此被大部分国家所采用。国内有学者认为,我国应选择GDP平减指数而不是CPI,因为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而我国仅为50―60%,投资和贸易占GDP的比重则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CPI对经济整体价格的覆盖面比发达国家要小得多,而GDP平减指数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我国通货膨胀的总体状况。笔者认为,即使在国民所得统计制度最完善的美国,GDP平减指数也只能每季度公布一次,美国指数化债券选择CPI-U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我国指数化债券选择CPI不仅符合以上指数选择的基本原则,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统计资料收集的实际现状。
第二,理性分析指数化债券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力。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指数化债券有利于确定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但是在公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存在无法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的不合理现象,所以政府在指数化债券发行过程中对公众心理预期因素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由于指数化债券具有极低的流动性,美国大部分学者认为理论上可以运用它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来确定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该方法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值得置疑。
第三,采取多样化的交易方式增强公债流通市场的活跃性。指数化债券流动性较差,流通交易量较小,安全、稳定的长期回报使其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持有。因此,政府在指数化债券发行时必须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公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状况,尽量减少发行对公债流通市场活跃性的影响。在经济低迷或通货紧缩时,政府应减少指数化债券的发行规模,避免市场流通性不足的进一步恶化;在经济高涨或通货膨胀时,则应扩大指数化债券的发行规模,并通过回购业务或衍生交易增加市场活跃性。此外,应逐步实现指数化债券应债来源的多样化,使政府在应债来源的选择上拥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减少其对公债交易流通市场的负面影响。
第四,合理设计指数化债券细节,避免增加政府成本预测难度和债息负担。举债必须支付利息,借债者需要谋求最大限度地缩小债息成本开支,指数化债券发行也不例外。理论上一直以未来物价下跌时,指数化债券本息随之下调,政府可以直接减少本息支付,降低筹资成本作为其区别于名义利率债券的优点之一。实践中,指数化债券的发行将加大政府成本预测难度,在未来价格上涨时,本息支付的增加会加大政府筹资成本。此外,债券期满时,政府的本金偿还保证和投资者索取的流动性溢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
第五,充分考虑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额的大小。指数化债券的应债来源主要为国内投资者,国外投资者占比不超过5%,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有限。因为对国际投资者而言,除非他们持有较大比重的该国货币,否则购买以这种货币为面值的指数化债券没有任何意义。此外,指数化债券也无法提供外币投资者寻求的高额回报和短期调整组合。因此,一国政府必须对指数化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获取的融资量进行准确估计,以确保发行过程中的针对性,及时、足额地筹集所需资金。随着该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政府在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后可以设计适合国际投资者需求的指数化债券类型,实现一国公债品种的多样化,以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吸收资金。
框架性定义强调把IT看作是一种货币政策的框架,并从货币政策框架的角度来强调IT的特征,Kuttner(2004)也把它称为“实践性定义”。
IT的支柱就是政府、中央银行或两者联合公开宣告中央银行将努力把通货膨胀控制在(或接近)某个规定数值内。在这一支柱下IT的另外两个特征是“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的公开承诺和中央银行对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责任制度。”IT并不是有的学者和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代表一种坚不可摧的规则;相反,IT最好被理解成一个框架,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相机抉择有所限制,但仍有相当的灵活性,是“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discretion)”(Bernanke和Mishkin,1997)。
IT不单纯是一个政府关于短期通货膨胀的公开承诺,也是对未来几年通货膨胀路径的公开宣告,必须同时设定一套程序,使公众能够监督货币当局如何追求通货膨胀目标。
在《通货膨胀定标:国际经验和教训》中导言中,(Bernanke,Laubach和Mishkin等指出:“本书的主要宗旨是阐明,IT实际上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框架而不是规则。……IT是一个货币政策框架,它的主要特征是官方公开宣告通货膨胀的数值目标(或范围),并公开承诺一个低水平的、稳定的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长期目标。IT的其它重要特征是货币当局与公众关于政策目标和计划的充分交流,和中央银行实现目标的责任机制(Bernanke,Laubach和Mishkin等,1999)。”
总之,IT的框架性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公开声明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价格稳定,但不必是唯一的目标;二是有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值,当实际与目标有误时,通常(不全部)也规定一个回到目标时间跨度;三货币政策的高度透明,定期发表关于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的报告,报告通常有中央银行预测的通货膨胀、产出增长等宏观变量;四是某种形式的责任机制,当没有实现目标时,通常要求中央银行采取相应措施,如发表解释或向政府递交公开信。
二、规则性定义
规则就是行为或行动的规定指南,因此最简单的IT规则性定义是:货币当局明确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率作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测,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值,则提高利率;如果预测值小于目标值,则降低利率;如果预测值与目标值大致相等,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规则性定义主要由Svensson的系列研究所倡导。早在1995年,Leiderman和Svensson(1995)和Haldane(1995)就指出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的IT货币政策实际上与公开的通货膨胀预测相联系。Svensson(1997a)首次明确提出了预测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forecasttargeting)的理论:“IT隐含的就是预测通货膨胀定标:中央银行的预测的通货膨胀变成了中间目标。这样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监督。预测的通货膨胀的确是一个理想的中间目标。从定义上看,这是一个与最终目标有密切联系的现成变量,比最终目标有更强的可控性和可测性。此外,它还有更好的透明度,更容易被公众理解,也更容易与公众进行交流。……虽然准确预测通货膨胀是相当困难的,但在未来通货膨胀一定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操作原则是简单和直观的:如果预测值与目标相一致,说明货币政策是适当的;如果预测值高于(或低于)目标,则说明货币政策应该紧缩(或放松)。”
把IT作为一个规则容易遭到批评。Bernanke和Mishkin(1997)指出如果除通货膨胀外没有其它法定目标,货币政策在公众、学者和银行家中就会缺少支持者;其次如果中央银行只关心通货膨胀而忽视其它变量,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正如Friedman和Kuttner(1996)指出美国只关注货币量所导致的结果一样。失去灵活性的IT规则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为了回应以上批评,Svensson明确提出IT是一个目标规则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规则。把货币政策工具设定在预测通货膨胀和目标相等的条件下是目标规则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内生的反应函数。它与工具规则有明显的区别,工具规则是在反应函数中直接根据当前的信息设定政策工具Svensson(1999)。
三、价格水平定标与通货膨胀定标
Dittmar,Gavin&Kydland(1999)指出:价格水平定标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宣布价格水平的目标路径,价格的路径可也可以是以一定的x%比例上升,也可以是水平的(x=0)。从字面意义上说,价格稳定应该是平均价格水平的稳定——价格水平定标(priceleveltargeting),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1931年9月27日,瑞典财政大臣FelixHamrin代表政府宣布免除利克斯银行(Riksbank)的货币兑换黄金的义务,并声明利克斯银行应该“运用一切方法,以确保瑞典克朗(krona)的国内购买车价格水平为目标”。经过近8个月的讨论,1932年5月瑞典国会批准了1932年规划(theprogramof1932),这标志着瑞典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价格水平定标的国家,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也是唯一的PT案例。在许多方面,中央银行工具的独立性、通过交流来提高透明度策略,通过向国会报告并定期对货币政策进行评估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等方面,瑞典的PT与现行的IT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瑞典的PT没有前瞻性预测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对货币政策的时滞缺乏认识。因此可以说PT是IT前驱。
价格水平的稳定有明显的修辞上的利益----价格水平有趋势稳定性,较低的波动性。长期不确定性的降低明显能够减少与长期合同有关的不确定性,从而非常有利于长期合同的形成。因此从字面上说PT比IT可能更好些。
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
中国1994-2005年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在我国资本流动性逐渐增强,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外部升值压力与内部通胀预期并存,中央银行冲销性干预的成本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反周期性调节经济的效率大打折扣。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告声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从IMF(1999)的分类看属于“未事先安排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从国际经验看,有两个基本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供选择:一个是货币量定标,另一个是通货膨胀定标。
理论模型证明:货币量定标制条件下,除货币供应量之外,经济中各主要变量都受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冲击,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大幅变动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目标作为名义锚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在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定标制和汇率定标制相比较,实际汇率面临着相同的冲击,但当面临相同幅度的冲击时,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经济变量在通货膨胀定标制下的波动小于汇率定标制条件下的波动。同时,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通货膨胀定标制的社会福利损失也小于货币定标和汇率定标制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通货膨胀作为名义锚不但具有汇率定标制减少实际汇率剧烈波动的优势,而且经济运行面临的冲击与汇率定标制也是相似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目前我国开放经济的条件下,通货膨胀目标较之汇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具有一定优势(王晓天,2005)。
虽然可以用理论模型完美地证明:同样作为名义锚,通货膨胀优于货币供应量,但中国实行IT的主要证明更多地来自10多年货币政策的实践。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IT是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一种可行选择。
1、从机构独立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特别是在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来,中央银行相对于财政、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独立性得到不断提高,行长任期安全也有一定保障。这几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中央银行从1994年停止向财政透支以来,财政融资的债务渠道己经畅通。中央银行己较成功地摆脱了级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中央银行的总体独立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从经济结构来看,从2002年走出通货紧缩以来,我国一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水平为我们顺利实行IT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条件。这几年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地位己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正式承认。外贸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贸依存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宏观经济对原材料价格和汇率不是过度敏感。
一、物价变动发展历程
(一)欧美国家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
物价变动会计首先在欧美一些国家实施,主要有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在198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了IASNo.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相关文件,并且受到了一些欧美国家的认可。之后很快的时间内由于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1989年国际准则委员会又了IASNo.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来减少由于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信息不真实而给财务报表使用者带来的误解和困惑。
事实上,美国是很早关注物件变动会计的的国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美国会计师协会也都相应提出一些办法来避免物价变动带来的问题。1963年美国注册会计协会发表ARSNo.6《报告物价水平变动的财务影响》,提出建议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币值来表示财务信息。接着,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FASB于1979年颁布SFAS33《物价变动与财务报告》提供按现行成本/稳值货币单位补充揭示信息的指南。在之后的五年中,由于通货膨胀的降低SFAS89取代了SFAS33,物价变动会计是否有存在的意义遭到质疑。但是在SFA89中,也只是把强制性披露改成了自愿性披露。因此,该项物价变动准则的制定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由于石油危机和明显的通货膨胀,跟随的时代的潮流,英国也不甘落后。在1980年英国公布SSAP16《标准会计惯例公告》,要求披露按照现行成本表述。无论是国际、美国、于其他欧美国家,随着通货膨胀的降低和公允价值的出现,人们要求必须按照现行成本披露表述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因此,物价变动会计实施具体要看本国的通货膨胀是否严重,若通胀降低,就会减少物价变动会计的运用。
(二)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
相比欧美国家较早的涉及物价变动会计,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开始关注物价变动对对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带来的影响。在我国有三大学派,对物价变动引起的财务问题提出了三种理论。一种是,葛家澍、曲晓辉会计学者的资本保持理论。认为产生物价变动会计的原因就是对真实收益和资本保持的要求。第二种,汤云为、张鸣提出成本补偿论,必须要遵循实物资本能补偿成本。第三种是娄尔行、张为国提出的从计量的角度思考物价变动会计。他们认为物价变动会计需要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和不同的计量环境带来的不同影响。
由于我国关注物件变动会计较晚和公允价值的提出,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物价变动会计准则规范。但是,并不是说,我国不关注物价变动对财务报表信息带来的影响。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CAS19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
二、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根据国内外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包括资本保持理论、成本补偿理论和计量选择论。资本保持理论包含财务资本保持理论和实物资本保持理论。采用财务资本保持理论和实物资本保持理论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物价变动会计三种计量模式一般购买力单位会计、现行成本会计模式还是现行成本/固定货币单位会计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三、物价变动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物件变动会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件变动会计改变了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提出了现行成本。然后,提出了资本保全模式,增加了实物资本的概念。从资本保全模式又引申出经济收益和资产持有收益。除此以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对会计假设中的货币计量假设又进行了否定,提出了不变币值假设。这是对历史成本计量对传统财务报表的一种引申。这些方面的改变,展现出了物件变动会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和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对财务信息的不利影响。
IASB在2004年《改进国际会计准则》中对物价变动会计已经不做强制性要求。在我国,截至目前,虽然仍然没有具体的物件变动会计准则,但是在其他准则中有所涉及。例如,在企业外币折算19号准则中就提到,需要按一般物价指数来对会计报表进行折算。这就涉及到物价变动会计处理中的三种模式中的历史成本/不变币值计量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容易计算,统一所有数据使用同样的折算系数,增加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这就是接下来所说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四、物价变动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配比原则。收入费用更加配比。在历史成本且伴随物件变动的情况下,收入费用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点,而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物价变动会计消除减少了这个因素的影响。把不同时间点发生的收入费用放置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分析,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中配比原则的要求。
谨慎性原则。第一种会计模式考虑了笔直的变动,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中,均采用现行成本计量。这三种模式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原则。通过改变历史成本计量,更能清晰正确的反映企业实际真实的盈利能力,使企业的成本利润都更加真实。
重要性原则。若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特别重大,则需要考虑对历史成本会计进行改进,反之,不需要考虑物件变动会计。
五、物件变动会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物件变动会计使用的前提是物件有所变动。首先,在这个前提下,通过物件变动会计来核算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不会由于物件的因素没有考虑在内而给出错误的信号导致股东盲目投资损害自身利益。其次,能更好的帮助企业的管理层来控制成本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发现企业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以外的真实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预测未来。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核算;应对措施
一、通货膨胀下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冲击了传统的会计假定
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而币值不变则是这一假设的前提。基本涵义是:用来进行会计计量的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或者即使币值变动,它的变动幅度也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这种变动使得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可以相互抵销。这种假设,自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干预国家经济以来,币值的变化一直较为剧烈。这表明:货币计价使得币值不变的会计基本假设相当明显地脱离了经济现实,其意义已丧失殆尽。因此,这一假设不能不发生动摇。货币计量的优点是:它可以抽象掉各种经济业务的具体形态,用观念的货币计算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这有着极大的综合性。但是会计工作人员使用货币计量这一项假设时,是假设币值本身是稳定不变的,它的变动幅度也是很小的,并不影响它的计量价值,依靠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人员才有可能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进行计量,才有可能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货币本身的价值不断下降,货币计量单位本身在发生变化,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货币金额缺乏一致性与可比性,使得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不能提供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会计原则失去一定作用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最基本的计量原则,也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基础。历史成本原则的前提条件是物价稳定。在物价稳定时,按照历史成本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客观、可靠,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等的决策,是有用的。但是,如果物价持续地不断波动,涨跌较为剧烈,那么,历史成本原则就会缺乏一定的现实基础。当通货膨胀时,损益表反映的经营成果徒有虚名。一方面,由于少摊成本,企业的资本补偿不足,再生产会处于萎缩状态;另一方面,将虚假的利润进行分配,必然导致企业的资本受到侵蚀。久而久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会逐渐萎缩,处于自我清算之中。在持续、剧烈的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如果仍按历史成本编制财务报表,则显然难以满足现在的和未来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及广大公众的需要,因而历史成本原则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标准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由于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历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现实经济环境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它的相关性随之降低。如果将这种会计信息用于预测和决策,即便不导致失误,其可用价值也是极低的。从形式上看,历史成本是由交易双方确定的,有据可查,可以验证,具有可靠性。但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往往相距甚远,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随之降低。其形式上的可靠性被实质上的不可靠性所否定。在通货膨胀时,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很低的,通货膨胀会降低传统会计的信息质量。
(三)通货膨胀影响了资产的正确表达和使用
估低了资产,高估了收益,使企业成本计算陷入困境。传统会计对企业资产的计价是按其发生时的实际成本入帐的,这样的话,传统利润的计算方法势必是:利润等于现时的销售收入减去历史成本。在通货膨胀状况下,必将虚增了当期的利润,甚至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造成利润虚增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成本低于现时的重置成本,表现为低估了资产,折旧费偏低存货成本低估两个方面。由于低估了企业当期的成本而引致的利润,是有名无实的利润,因为这部分所谓的“利润”是少计成本的结果,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如果把这些“利润”按一定比例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就无异于企业本身的自我清算。结果造成用企业的资产来支付未实现的税金,增加职工的福利,这实质上是在吃企业的“老本”。
(四)对责任会计的影响
通过核算环节,已经对各责任中心的实际执行与之前确定责任目标或者责任预算进行比较,揭示其差异性,并对它的经营业绩作出进一步的评价。最后通过调查和分析,编制责任会计报告,责任会计报告的内容包括责任目标和实际执行情况及其差异的揭示,并根据重要性原则对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中的意见等,责任会计对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大大降低。
二、通货膨胀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应对措施
(一)通过制订会计政策去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过制订合理、科学的会计政策,去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是一般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比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就针对通货膨胀影响和企业成本补偿不足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在存货的计价方法上,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能够是企业近期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存货变动而产生的损益,使得计量的收益较为接近实际。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着经营风险,商业信用不可避免地带来损失。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为求得经营上的稳健,根据估算,预先计算出这些损失的数额,在资产负债表上能真实地反映应收账款可实现的净值。
(二)实现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向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转变
现行成本会计是以资产的现行成本项目或劳务变化时的价格反映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的会计模式。现行成本会计的特点是以资产的现时成本作为计价的基准,以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个别物价变动作为计量基础,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是用简单的方法将会计信息按照历史指数进行调整。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通货膨胀会计学中有用的东西。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由于没有摆脱传统会计的基本原则,只是对历史成本利用一般物价水平对每项资产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我觉得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消除是有限的;现时价值会计完全是以新模式出现,而且是以每项资产的现行成本为基础反映企我国的港奥台地区也已普及。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传媒精英很容易被“草根”传播淹没,传播权已经由专业精英垄断向草根平民赋权,一个平民网红,一个人气艺人其影响力可能高于一家主流媒体机构。能否出台顶层设计,让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资源也能用于中小学以至社会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和普及,这对净化网络不良空气,化解戾气,提升民众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无疑有现实意义。
(三)对“媒介融合”认识陷入误区
媒介环境学派先驱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吸引看门狗的注意。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所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一定是传统媒体融入互联网新媒体,传统媒体成为互联网新媒体内容生产体系中的一环,一个常见的误区便是在传统媒体体内孕育新媒体,所谓传统媒体是“母”,新媒体是“子”。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模式很少有成功的,我国当下的广电集团和报刊集团转型便面临着将旧的生产机制打破,融入新媒体涅槃重生的考验。而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应该更加具有前瞻性,先贤的思想为我们预言了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应该勇敢地打破新闻传播传统专业和课程的束缚,将传统媒体内容融入新媒体架构内的全新内容生产。
(四)新闻传播教育理想和新闻从业的现实处境尖锐冲突
最近这些年,国内著名新闻传播学院如人大、复旦、武大、中大等新闻专业毕业生实际从事媒体编辑记者职业的就业率微乎其微,一个班级三十四五人,真正从事新闻业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甚至不足七分之一。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行业工作的比重不到10%。很多学生高考志愿填新闻专业,是奔着记者这一职业的理想光环而来的。到了新闻传播学院,经过四年学习进入实习阶段,才发现理想离现实是那么遥远,国内记者从业环境极其恶劣,“防火防盗防记者”是公开的秘密,而薪资福利却远远不及付出。中国新闻学院每一年在校本硕学生超过21万万,而目前中国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共有23.6万余名。这意味着,新闻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已逼近全国记者总数。
三、发展基于媒介融合生态链的新闻传播教育
关键词:通货膨胀;流动性;货币政策;供需平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0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表现为物价的普遍上涨,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产生,常导致价格信号的失真,从而误导生产者进行盲目生产,使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发展畸形,引起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同时,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货币贬值,使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可能会给社会安定带来不良的影响。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所以研究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成因及防范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
就我国的当前经济情况来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动因交叉作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为复杂。 这些成因都与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紧密相连,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待这些因素。
1.流动性过剩
这一因素主要是过去几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超发货币所致,一些无法被实体经济所吸收的资金以及不断流入的海外热钱都需要有载体,而这种载体并不仅仅是绿豆、蔬菜和住房这样简单,屡创历史新高的黄金、成交价屡屡过亿的收藏品等等都为这类无处可去的资金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之前,央行的再贷款一直都是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但是1994 年之后,我们每增加 1美元外汇储备,就意味着央行要发行相应数量的人民币。因此,外汇占款就逐渐成为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流。起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民币币值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从而有益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可是近年来,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膨胀,央行的货币政策几乎被美元“绑架”,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在成倍地增加,按照货币乘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衍生出了四至五倍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另一方面原因是信贷危机过后,货币当局都会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了过多的货币量,然而西方的高人力成本和低储蓄率致使资金单向流动。在我国增加的外汇储备中,并非所有的盈余都是由实物贸易顺差产生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海外直接投资甚至“热钱”的渗透。
2.有效需求的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本匮乏而劳动力丰富,因此,在分配领域采取的策略是收入向资本倾斜,资本和权利就容易勾结起来,从而为了维持既定利益锁定低廉的劳动力。另外,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有效打破垄断,资源控制者能够更为有效地可以获得高收入,就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劳动力价格的长期偏低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有消费欲望却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处于少部分的高收入人群,他们的边际消费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缺乏消费的动力。国内市场的不足意味着生产的产品就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在当前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大量出口换回的就只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久而久之,就又形成了流动性过剩。
3.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会极大地增强国际市场的流动性。由此引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如油价)以及美元的贬值,很有可能会传导到中国。美元贬值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猛涨,而中国又是这一类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大国,从而也会推动中国的通货膨胀。由于世界上主要货币兑美元基本上是浮动汇率,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相对固定,因此美元下跌必然导致其他非美货币升值,进而会导致其他非美货币兑人民币升值,所以会出现一般商品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4.房地产价格的飞速上涨
虽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过剩,但不可否认房地产价格上涨所起的作用。由于房价上涨会导致房租增加,房租增加必然导致商品成本的上升,所以最终导致了物价的上涨,最终还是转嫁给消费者。此外,由于我国的负利率长期存在 ,资本持有者为了让所持资金保值和升值,多数会选择购买房产,这样必然促进房价的上涨。因此,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只要房价持续上涨,通胀的压力就难以得到缓解。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近年来连续攀升的情况下,大量甚至泛滥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市场也是必然的。在我国,房地产目前是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主要传导渠道,其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钢材水泥等产能的扩张,从而加大了对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资源品的消耗,而我国目前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资源品的消耗,所以资源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又给国内带来很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二、抑制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高度的通货膨胀会扰乱正常的生产、分配以及流通的秩序,加剧社会贫富差距,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现实中比较好的选择就是低通胀率与高增长率的结合。对于目前通货膨胀的对策研究,不但需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同时还要明确引发此次通胀的成因,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1.关注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目前仍是非银行部门进行外部融资的一个主要来源,和其他融资来源相比较,它具有创造货币的独特功能。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政府可以适当减少针对商业银行的利差补贴,从而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规模;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的调整力度,改善货币政策尤其是间接调控工具的调控效力。
2. 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胀的基本成因就是超额的货币供应量,因此,治理通胀的一个基本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这就要求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央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其保持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范围内。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有:提高利率,限制信贷总量或者限制信贷扩张量。这些货币政策都倾向于对货币总量的增长做出种种限制,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的付诸实施。
3.调控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通胀的治理强调的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关系: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世界各国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然,在控制需求的同时,商品的有效供给也要适当增加,比如通过降低成本以及减少消耗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投人产出比,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支持短缺商品的社会生产等。
4.汇率调整
通过汇率来治理通胀的原理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人民币升值可以在降低进口价格的同时提高出口价格,从而使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减少贸易顺差,消除由此带来的“流动性输入”,最终使通胀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其次,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大宗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下降,必然带动国内其他相关产品的相应降价,从而对输入型通胀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在我国的现行外贸体制下,汇率调整发生了典型的“政策失效”。当前外贸企业不能完全自由的进口国外商品与服务,所以即使人民币升值,对于民众而言,也不能直接享受到进口商品时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相反这样的汇率调整将利益主要补贴给了拥有进口权利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拥有进口原材料权利的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
参考文献:
[1]卢宇荣,蔡佩伦.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基于2008年以来国家的货币政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1(06).
[2]廖沁.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1(01).
[3]王薇.浅议中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1(08).
[4]金砾.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10).
[5]谢瑞琪.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7).
[6]洛桑达杰,马涛.通货膨胀的国际性与人民币升值[J].中国物价,2011(07).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为6.5%,高于9月的6.2%,与8月创下的十年最高点持平。对此,有许多解读。在众多解读中,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这种提法太过含糊。
有没有“非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有没有那么一种通胀,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市价都以同一幅度全面上涨的?教科书上说的“货币中性(monetary neutrality)”,意思是一个经济一旦多发了一倍货币,所有商品服务的名义价格上涨一倍,但真实变量如总产品并不会上涨一倍。那样的通胀指数再高也没关系,无非是所有人把自己购买和出售的价格,一律加上相同的零就是了。
这里,“货币中性”至少有一个理论前提,就是交易费用或信息成本为零。真实世界里没有这回事,所以真实的通胀,各种商品服务的价格上扬不是齐头并进,而总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通胀压力开始显现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从一些热门货开始,然后扩散、蔓延。
既然天下没有“非结构性通胀”这回事,为什么要说“结构性通胀”呢?听起来好像通货膨胀还有很多类别,而“结构性通胀”似乎只是其中一个不是那么严重的类别,似乎是比较可控的一个类别,甚至“结构性通胀”根本就算不得通胀。要说明一下,我不肯定这个提法的使用者真的有以上这个想法,但是从听的角度来体会,“结构性通胀”在含含糊糊中就有了太多丰富的意味。
本来,“通货膨胀指数” 已经是处理了结构信息以后的一个总量指标。“2007年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6.5%”的含义,就是所有被列入考核的商品服务的物价水平,比去年同期高出了6.5%.被列入考核的商品服务种类很多,所以在得出CPI的过程中,结构信息是先被统计部门处理过了的,比如肉价、菜价、米价、服装价、交通费用、房价(目前是房租)各自的变动,然后才是加权平均,得出一个反应物价总水平的指数来。很明显,没有哪个CPI是没有结构的。可是,结构加权平均的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可能是总体平均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现在国家统计局报告我国CPI为6.5%,就是报告经过结构性加权平均以后,消费者物价的总水平上涨了6.5%。
“结构性通胀”的提法,恰恰混淆了总量信息与结构信息。当下我国的通胀,当然是各种物价有升有降情况下的通胀,不过既然CPI数值超过了正的5%,就是清清楚楚披露了各种物价的变动正负相抵之后,物价总水平还是上涨了。本来明明白白的通胀,非要加一个“结构性”的定语,实际效果就含糊不清了。通胀有结构性,通缩也有结构性,不涨不缩还有结构性,究竟物价总水平是怎么样的一个变动趋势呢?
物价总水平这个总量指标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功能,就是警示政府注意,一旦物价总水平出现上升势头,就一定要到“货币”里去寻找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警示政府非常重要,因为自从金本位结束以来,只有政府控制着货币,一旦货币供应量出现问题,个人、家庭、企业、地方对此都无能为力,所有“微观行为者”都校正不了货币出错,而且在物价总水平不对头的约束下,无数人在预期混乱条件下行为的总结果,可能增加经济的振荡和混乱。
在知识上,经验和理论比较高度一致的地方,就是把“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升)”看作是一个货币现象。这里的因果关系很可靠:政府多发货币,一定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经济学从古典的修谟(David Hume)到一年前去世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大家之间少有分歧的共识就是这一点。20世纪各国的经验也充分证明,要把经济搞上去不容易,因为要满足很多条件;但要把经济搞下来,只要一条就足够,那就是滥发货币、大搞通胀。产权经济学对此的解释很简单,通胀在无形之中剥夺全体人民的财产,引起预期的普遍混乱,加剧交易费用。恶性通胀,万事皆休,什么也不要谈了。
如果说作为物价总水平的“通货膨胀”指标,直指问题的根本(货币)是一个优点,那么含糊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却很容易把决策者的注意力拉向“结构性解决方案”。什么是结构性对策?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最终产品追到中间产品再追到资源产品,深入到所有涨价品的市场供求。结构性措施不是皆不可取,但是,要清楚再周全的结构性措施,也替代不了货币总量的控制。中国传统智慧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货币就是物价总水平的釜底之薪,此薪不除,“结构性通胀”就转来转去,摁下葫芦浮起瓢,永无宁日就是了。
不少专家说,当前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里面就是食品价格涨得厉害,其他部分还不那么厉害,言下之意似乎就是不要紧。我不同意这个分析。食品价格上涨不是不要紧,而是很要紧。倒不是要在这里重弹“民以食为天”的老调,而是食品价格上涨已经或并将继续严重恶化收入分配。先不看复杂的统计,随便在身边找两户人家,一家是2003年买了房的,另一家是一直买不起房的,看这两家的收入差距,这两年怎么样了?从统计上看,问题更大:恩格尔系数超过40%的,在全部城镇居民家庭中占40%,在农村居民家庭中占80%以上(2005年)。食品价格涨了17%,直接影响全国62%家庭高达40%的消费开支,这还是小事情?恩格尔系数40%的家庭,近年当然也有买房的,但肯定比恩格尔系数在20%以内的家庭,少买很多。里外里,收入差距要增加几何!
我一直不赞成拿收入差距(吉尼系数)来说事,也从不笼统地反对收入差距扩大。因为收入差距既可能由分配不公引起,也可能由才能、勤奋、机缘造成。不作区分地乱反一气,可能伤及生产力。这个立场从来不变。问题是,通胀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恰恰是分配不公带来的收入分配恶化。试想这几年房价涨得远比食品快,对于买得起房的家庭,至少还可以“享受”账面家庭财产迅速增加的好处;买不起房子的呢?总还要吃饭吧,可食品价格上涨怎么也带不来账面财产的增加。买不起房子的,这几年工资收入固然都增加了,不过要是以“食品本位”考核之,也没有涨那么多。
相关联的还有一种分析也是错的,就是说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有利,此说错在似是而非。因为物价上涨对所有的卖家都有好处,岂止养猪的农民?但是,当物价上涨不是个别相对价格的调整,而是整体物价总水平的提升即通胀发生时,上述“好处”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所有卖给农民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上涨了。农民卖猪的收入是增加了,但养猪的成本也增加――场地、饲料、人工、运费等等,全部要加价。更重要的是,今天养猪的农民也买肉吃,种粮的农民也买米吃。通俗地讲,天下哪一个卖家不同时又是买家呢?当物价指数环比上涨(一月高过一月)时,卖时贵,买时更贵,再卖非再贵不可――轮番涨价就是这样练成的。
所以,通货膨胀开始很像一味甜丝丝的毒药。因为物价总水平的提升,开始总是“结构性的”,总有一些卖家先得到甜头。政府最不容易对通胀敏感,因为通胀是一道隐形的税收,可以给库房带来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市场中人包括商人和企业家,思维定式是把多赚到的看做是自己的“本事”。以我自己为例,为人师表教一些商学院课程,这两年商学院的学费升得惊人,莫非是我教书的本事进步那么多吗?股市的赢家们就更不得了了,你说那是水分?他数钱给你看时那可是真的。“台风大的时候,牛都飞到天上去了”,这句话不是拿来说笑的。
但是,只要货币量过多,在市场相对价格调整的表象背后,或早或迟总会露出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狰狞面目。其间,偶发事件扮演着异乎寻常的重要角色,一些看似无关的消息、故事、传闻和突发事件,会无故影响到人群的心理,然后转化为行动。这就是为什么对通胀指数过了5%不能掉以轻心,对食品价格急升不能马虎大意,因为涉及的人口面太广,通胀的心理预期比较容易传染和蔓延。
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货膨胀,在思维上就要到货币里去寻找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根源。这里的关键词是“货币”,不是“物价”。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总是用“物价管理”来对付通胀。“物价管理”就是上文说到的结构性对策,无非分兵把口,见肉价涨抓肉,见房价涨抓房。麻烦的是,“抓”得不好,效果适得其反,比如抑制供给的价格管制,抓来抓去是火上浇油。打通供给障碍的“抓”法(如发改委最近处理成品油的供给),大为可取,但是若不管理需求,短期供给总有极限。需求管理要从总量下手,分兵把口,每一个行当的需求都是其他行当的供给,管了等于还是抑供给。货币总量控制不到位,下死命令“抓”,涨价压力会转移的。这几年我认为看得清楚,钢铁、水泥、电解铝、土地、汽车、房地产一路抓过来,政府很辛苦,但CPI还是上来了。樊纲说得对,要是不抓,问题可能更严重。不过也让我补一句,这不代表宏观调控已经到位,再没有改善的余地。
关键还是货币。1990年我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知道那里的学科设置与众不同:没有宏观经济学,但有money即货币;也没有微观经济学,有price即价格。这是货币主义大本营的风范,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守得住。宏观经济学问很多,但最重要是货币,也只是货币。宏观调控的事务多得不得了,唯有货币才是牛鼻子。一战后的法国总理讲过一句话,“战争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所以要委托给军队”。弗里德曼拿过来改了两个词,化出一个货币主义的警句――“货币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所以要交给中央银行”。毫不含糊地反通胀,就是要全力支持央行乾纲独断,履行货币管理职责。
我以为这不是小事情。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讲到底就是通过增加制度运行的摩擦力来使经济减速。这套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对法治、政商关系、反腐倡廉,都有百弊而无一利。近期代价也不小,因为一旦经济“失速”,那些摩擦力很大的制度性刹车装置则挥之不去。1997年中国经济突然转向通缩,“保八”任务之艰难,历历在目。我们当然相信中国经济还有很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机会,但是上帝也不敢打包票,说从此经济就有起无落,只热不冷。比较起来,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摩擦力就很低,差不多可以收放自如。调控经济,用交易费用低的办法是上选。否则景气一旦有变,“反应滞后症”就难免一一对付“过热”时捆到经济身上的绳索,到底有多少、在哪里,一时搞不清楚。
不要误解,以为明明白白说通胀,就是给中国经济抹黑。讲过了,物价总水平上涨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是货币过多的具体成因却各个不同。中国过去发生过的严重通胀,20世纪40年代末是老蒋为打内战滥印钞票;80年代是原先货币超经济发行的惯性还在,又被用来作为价格开放的利益补偿办法;90年代早期高达27%的通胀,主要是权力贷款,几乎等于每一间商业银行都敞着口子发钞票。成因不同,结果相同:只要货币量过多,一定有通胀的后果。
当前中国的通胀,直接原因当然还是货币。但是此次货币过多的原因,又和以往不同。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大规模融入全球市场。3万亿美元GDP的经济,进出口占了60%以上,这样的事情经济史上少见。当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具体讲就是要素成本低廉、制度成本急速下降,中国人的学习曲线上升,“三合一”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不过,也正是这个伟大的成就,使“人民币钉住美元”这件原来穿着很舒服的衣裳,再也穿不进去了。
2003年9月宋国青教授在北大提出讨论的汇率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为什么意味日益严重的风险和社会福利损失,以及主动升值的选择和机会。我觉得国青的逻辑没有丝毫难懂的地方。讲到底,是中国人生产率的提升惹来的“祸”。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工人生产率的绝对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工人,但是比生产率的进步速度,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人明显占了上风。如果汇率真的由市场决定,早就反映相对生产率的变动了。这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有实体经济的基础。不是谁喜欢不喜欢的事情。非不喜欢,那就要有两个本事:要么让美国人生产率的进步速度提上来,要么让中国人的进步速度降下去。实际上,谁也没有这两个本事,人民币钉住美元的体制怎么守得住?非死守,国内通胀压力就无可避免。
很奇怪,这样逻辑井然的分析,听得进去的人不多。主流的声音是当时的人民币不能升值。后来又说可以缓缓地、渐进地升――难道不知道,人民币缓升的宣示等于是“快快向中国搬钱”的邀请函和动员令?果不其然,贸易顺差、外资直投、以及应邀来华分享人民币渐进增值好处的热钱,三股潮流合并,使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要插一句,汇率的影响是全面的。别的不提,近年那么多农民转向城市,可是今年中国的谷物居然还是净出口。细节问题很多,但汇率影响是根本的:因为所有出口看起来很合算,进口却很不合算,那还不是谷物净出口?几亿农民进了城,谷物还搞净出口,同时无数专家天天担心“粮食安全”,这个日子还怎么过?反正从短期看,2007年我国谷物的净出口,对猪肉和食品价格的急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7年2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每季一次的“中国经济观察”,请易纲作宏观经济报告。我仔细听完讲解,才明白近几年央行哪里是在“发”货币,根本就是“收流动性”都收不赢!当然人民币还是中国人发的,可是发多少并不完全由中国人决定。因为每一块进入中国结汇的美元,都换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去。究竟可换多少,那是由“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决定的。这个票子非发不可,天天发、月月发、年年发。央行当然不能容许这笔惊人庞大的高能货币全部留在市场上,于是不断发央票“对冲”,也就是“回收流动性”。收不干净的呢?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
结论是,当下中国的通胀不是政府滥发钞票的结果,而是现有汇率形成机制容纳不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表现。这说明,上好的经济形势也会带来严重的挑战。因为,即便是“好”带来的货币总量偏多,也一样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在开放条件下,经济图像更为复杂,但物价总水平上涨依然还是一个货币现象。这条铁律不变,分析家和决策者不能含糊,物价问题一定要到货币里才能找到答案。(摘自2007年12月10日中国报道周刊)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率变化的三个主要指标: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零售物价指数(RPI)
零售物价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美国商务部每个月对全国范围的零售商品抽样调查,包括家具、电器、超级市场售卖品、医药等,不过各种服务业消费则不包括在内。汽车销售额构成了零售额中最大的单一构成要素,约占总额的25%。
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个人消费增加,便会导致零售物价上升,该指标持续地上升,将可能带来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令政府收紧货币供应,利率趋升为该国货币带来利好的支持。因此,该指数向好,理论上亦利好于该国货币。
CPI和核心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