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降解塑料发展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膜袋 环保 推广 困境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商铺店面却依旧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没有为了环保,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得作为为环保出一份力的生物膜带无人问津,生物膜带推广困难重重。
一、生物可降解膜袋存在困境的原因
(一)产品造价较高
在当今社会,虽说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但是,传统的节俭关键依旧深入人心。作为为环保出一份力的生物可降解膜带其最低成本的达0.13元/个。相比较其他塑料袋,其个体成本虽说相差不大。但膜带作为日常需求用品,其日使用量依旧巨大。导致了大量的商家虽然知晓应该为环保献出一份力量。但是,在个体生存和既得利益条件的驱使下,依旧选择价格更实惠的塑料袋,放弃成本较大的生物膜袋。
(二)产品特色过少
生物膜袋虽有“生物”二字,但其特色较少,没有突出的特点,让人们无法从外观上就分辨出其为可降解膜袋。失去了外观可辨别性,大家的关注点自然就变成了生物可降解膜袋是否真的可降解。从而没有给生物可降解膜袋一个可以滋生的土壤。
(三)市场不正当竞争加剧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个店家纷纷打起了价格战,为了可以让消费者多进商店进行购物,纷纷出奇招,怪招,纷纷送礼。其中免费给予的塑料袋变成了大家手中的方便之物。且个体经营户占主体的情况下,往往为了节约成本,不使用生物可降解膜带。也就压缩了生物可降解膜袋生存的空间。导致了生物可降解膜袋推广难的局面。
(四)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环保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但是,生物可降解膜袋的普及面却远远没有环保的普及面广。大多数消费者或群众,往往只是听说过生物可降解膜袋,却没有去了解,没有去实际使用过。所以,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不信任,从而抑制了生物可降解膜袋的推广程度。
二、生物可降解膜袋突破困境的方法
(一)增加产品内涵
增加生物可降解膜袋的内涵,如“环保DIY”,使得生物可降解膜袋更加具有特色,使得消费者能够一眼就辨别的出产品便是生物可降解膜袋。从而使得商户对于生物可降解膜袋对于自身没有带来利益的问题得到一部分缓解。
(二)权威机构给予身份证明
从调查中发现,大量的消费者还是对生物可降解膜袋的可信度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基于这一点,权威机构应该在确定其可降解的情况下尽快颁发证明,减小生物可降解膜袋的阻力,最大限度的消除消费者的不确定心理。
(三)强制法令支持环保
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应该加强环境立法,从法律的基础上解除不利于环保事业发展的土壤滋生。让小型企业或者是个体户看到政府支持环保事业的决心和力量。从而扩大了生物可降解膜袋的生存空间。使得生物可降解膜袋可以真正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大型商家起表率作用
在个体经营遍地开花且因为经营者观念和利己思想还在不断阻碍环保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型商场或者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头使用生物可降解膜袋,并且做好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在提升自身企业形象的基础上,还可以使个体户或者小型企业看到大企业的表率性和其使用生物可降解膜袋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从而刺激一部分小型企业或者个体商户使用生物可降解膜袋,逐步的以点到面,从而扩大生物可降解膜袋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邱威扬,邱贤华,王飞铺.淀粉塑料可降解塑料研究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
[2]汪如郎.塑料短期震荡为主长期上涨趋势不变[J].富池研究,2010,(9):25.
近来,A股掀起一股民营银行风,期间各种与民营银行沾边的概念股都曾出现过抢眼的表现。6月3日,金发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认购比例30%。6月5日,金发科技的股价创新高,达到17.85元/股。至此,金发科技从3月初的7元每股一路上涨,截至6月5日收盘价17.19元,涨幅接近150%,引起资本市场不少的关注。
探究企业
主导产品销售规模稳步提升
金发科技是国内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种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拥有阻燃树脂、增强树脂、增韧树脂、塑料合金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4000多种牌号的产品。
据统计,国内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1000家以上,但仅有70余家年产能超过3000吨,大多数企业产品种类、客户资源非常单一,依靠低成本优势存活。
家用电器和汽车领域是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下游。金发科技以家用电器改性塑料起家,通过开拓汽车市场(连续3年增速超过25%),产销量不断攀升,目前国内企业中公司改性塑料的产销规模最大,2014年实现95.59万吨(不含贸易量)。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将继续扩大。改性塑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集中度低下的特征为龙头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发展良机。
此外,改性塑料抗冲击、轻量化、强度高、阻燃性好,其90%的生产成本为原材料(各种合成树脂),而合成树脂价格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因此公司改性塑料的成本与油价也有着较高的关联性。
2014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金发科技短期经营业务因存货跌价损失而受到一定影响,但受益于采购成本下降,价格传导至下游存在一定时间迟滞,公司改性塑料业务自2015年一季度开始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有了明显改善。
新材料带来新增长点
金发科技自2003年开始探索可降解塑料,目前已经开发出完全生物降解薄膜类、注塑类、挤出型材等应用的数十种牌号专用料。受益于欧洲多个国家的禁塑令,2014年公司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大幅增长,全年实现销量近5000吨(90%用于出口),公司已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供应商。
国内方面,公司重点布局农用地膜市场。地膜行业此前长期大量使用聚乙烯地膜,其残膜无法降解,只能依靠人工回收,效率低下且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公司的生物降解地膜可在180天内实现90%降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生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已开始在新疆、山东、河南、河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进行实验和推广。特别是在新疆,公司计划在2014~2017年期间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进行700万亩以上生物降解农膜的示范和推广等相关工作(2014年已完成14万亩)。2015年农业部将在12个省区率先开展可降解地膜评价试验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可降解地膜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据统计,2013年全国地膜使用量已达136.2万吨,若全部采用生物降解材料,按每吨3万元计算,未来潜在的市场空间就在400亿元以上。
高温尼龙是公司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主打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据统计,高温尼龙材料国内需求约有7万吨(全球20万吨),因其技术壁垒较高,此前市场被杜邦、拜耳等海外公司所垄断。公司自2013年扩张产能以来,凭借性价比优势,销量增长迅速。据券商调研了解,2014年公司高温尼龙材料销量约为2000吨,同比增速超过100%,2015年有望达到5000吨。
打造“供应链金融”
金发科技于2015年3月在珠海横琴区设立“珠海金发大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探索和研究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塑料原料以及塑料制品和化工类产品贸易、自营或各类货物的进出口业务、一般商品信息投资咨询业务、仓储服务、货运服务、物流服务、新材料技术咨询交流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仓储租赁。
显然,此次投资将合理整合金发科技仓库资源和成熟的物流体系,并通过线上平台协助买卖,线下物流组织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创新;同时,子公司可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和库存质押融资等)。此外,利用金发科技拥有期货交割仓库和海内外现货渠道的优势,开展仓单串换等场外业务,同时提供现货仓储、物流配送和仓单质押等增值服务。可见,这是公司利用本身积累及优势,整合集团资源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是公司在创新延伸业务的一次有益探索。
据了解,金发科技与大商所具备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大商所聚丙烯期货的指定交割仓库(全国共11家),此次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设立为双方进一步开展线上线下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且背靠珠海横琴新区,后续想象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6月3日公司公告,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认购比例30%。目前很多大型民营企业都通过参股民营银行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上合作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行业垂直B2B电商不断替代综合性B2B电商。
从金发科技前不久的2014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公司未来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可能性非常大。通过供应链服务,公司有望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券商评价
国泰君安:公司与广州御银科技及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金发科技认购30%的股份。塑料行业具备1.6万亿~1.8万亿市场空间,产品品类牌号丰富,下游企业分散具备融资需求,是最适合做供应链金融的化工大宗品种。公司作为改性塑料行业龙头,拥有多年塑料贸易以及同大商所的合作优势之外,花城银行、金发小贷、中合信保等金融组合,将成为“金发大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大展宏图的强大后盾。
上调目标价至20元。维持公司2015~2017年EPS为0.42/0.5/0.6元。本次目标价大幅上调主要基于公司设立民营银行进展顺利,一旦获批将为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提高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40倍PE。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是各类聚合物树脂。而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聚合物树脂原料一般随原油价格波动,同期公司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除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外,还受到下游客户需求、国内其他厂商生产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并不能通过调整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完全转嫁给下游客户,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部分要由公司承担。因此,虽然公司对下游客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由于调价和工艺调整均有一定滞后性,若塑料原料价格出现短息大幅波动,仍然对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申万宏源: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9.33/11.39/13.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6/0.44/0.54元。目前股价对应2015~2017年动态市盈率36倍、29倍、24倍。公司作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2015年将享受毛利率提升和产能进一步释放的双重弹性;而新材料业务经过多年积累逐步迈入收获期。此外,公司正围绕供应链金融打造多元化的金融平台,既有利于公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通过整合塑料行业上下游资源扩大公司在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实现对主业的反哺。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成为实业+金融双轮驱动的化工新材料巨头,考虑到公司各项业务良好的成长前景以及公司积极转型的决心,我们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公司进口原材料占原材料采购比例在40%~45%之间。因此,外汇汇率波动对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有一定影响。
高管访谈
《小康・财智》:现在除了传统的改性塑料外,公司在新业务方面有哪些进展?
袁志敏(董事长):目前金发科技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企业,一方面是传统的业务,比如改性塑料,我们会巩固在行业的领先优势,但改性塑料的下游市场已经十分成熟,进入到一个稳定期。另一条腿就是原创性技术,比如金发正在做的可降解农膜,这个是未来成长性很高的一块。
我国土壤种植业需要用到许多的塑料覆膜,传统的这个覆膜是不可降解的,回收不当会对土地构成永久性伤害。而可降解农膜就不存在污染问题,一般90~120天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自然分解掉,从技术和环保来说这肯定是个好东西,但目前推广的阻力也很明显,就是价格太高,一亩地目前的价格是普通农膜的两倍还要高。
我认为要加大对可降解农膜的补贴,不仅在试用期间,在全面推广之后也要有所覆盖。回顾当初推广普通塑料覆膜的时候,国家也是给补贴的,因为不补贴无法培养下游的使用习惯,但过了一段时间习惯养成了,补贴就可以退出了。我很坚定地认为,可降解农膜不仅是一个产业,它更事关粮食安全大计,政府应该大力推广。
《小康・财智》:据我们了解,公司是投入了巨资进行科技创新的,为什么?
袁志敏:全球人民都已经意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金发科技一直都很关注环境、绿色发展的问题,所以一直在呼吁国家治理白色污染。作为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挣了钱之后干什么?就是要让企业持续发展,要在研发上持续投入。
我们投了10多个亿用于研发,可能现在还没赚到钱,但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好,因为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持续投入创新,就不会有持续的收益,当然,前提是战略方向要正确。我们在新材料上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方向是对的,只要持续去做就会有结果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
同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广东省、广州市等也大力支持我们,提供研发经费补贴、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我十分感谢政府一直激励我们,也给我们很多平台,从而形成一股合力。
《小康・财智》:前不久,金发科技公告,要进军民营银行领域,为什么传统行业的金发科技要进军银行业呢?
袁志敏:民营资本渴望进入银行业无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希望进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后,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利用金融资源,说白一点,可以向关联企业贷款,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银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回报率高,企业可以通过经营银行来获取收益,将来民营银行可以上市,“一本万利”。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得到的贷款不到30%。信贷结构的扭曲,使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地下钱庄和非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
金发科技牵头申报的“花城银行”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公司拟出资15亿元,认购花城银行30%的股份。事实上,金发科技在金融领域早已落下棋子。
关键词:生物降解性能;合成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
中图分类号:TQ321.4;X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481-05
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长链高分子材料[1]。由于塑料具有优秀的理化性能,如强度、透明度和防水性等,合成塑料已广泛应用于食物、药物、化妆品、清洁剂和化学品等产品的包装。塑料已经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的塑料用于包装,而且仍以每年高达12%的比率扩展。
塑料材料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塑料垃圾的日益增加等,它们会给人类未来的生活带来难以估计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各种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问题,已经不单是简单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世界各国普遍已将其发展认识成为值得重视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塑料在自然进化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塑料可抵抗微生物的侵蚀,自然界中一般也没有能够降解塑料这种合成聚合物的酶[2]。目前塑料垃圾一般是通过填埋、焚化和回收处理掉。但不恰当的塑料废弃物处理往往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不仅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存,而且潜在地威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塑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恶英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3]。
由于与传统塑料有相似的材料性质,又具有非常好的生物降解性能[4],以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 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等为代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材料、医疗设备以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另外在农田地膜生产中也已用作聚丙烯或聚乙烯的替代品[5]。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可降低石油资源消耗的30%~50%,进一步缓解对石油资源的使用;另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废弃物可以进行堆肥处理,所以与普通石油来源的塑料垃圾相比可避免人工分拣的步骤,这样就大大方便了垃圾的收集和后续处理。因此,可生物降解塑料十分符合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以利于真正实现“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1 塑料降解概述
任何聚合物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都是由光、热、湿度、化学条件或是生物活动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塑料的降解一般包括光降解、热降解以及生物降解等。
聚合物光降解的敏感性与其吸收来自对流层的太阳辐射的能力直接相关。在非生物降解中,光辐射活动是影响降解最重要的因素[6]。一般来说,UV-B辐射(295~315 nm)和UV-A辐射(315~400 nm)会直接造成光降解;而可见光(400~760 nm)是通过加热来实现加快聚合体降解的;红外光(760~2 500 nm)则是通过加快热氧化作用实现降解。大多数塑料倾向于吸收光谱中紫外部分的高能量辐射,激活电子更活跃的反应,导致氧化、裂解和其他的降解。
聚合物的热降解是由过热引起的分子降解。在高温下,聚合物分子链的迁移率和体积会发生改变,长链骨架组分断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聚合物特性[6]。热降解中的化学反应导致材料学和光学性能的改变。热降解通常包括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和典型特性的改变;包括延展性的降低、脆化、粉末化、变色、裂解和其他材料学性能的降低。
生物降解是塑料降解的最主要途径,一般来说,塑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有氧生物降解,在沉积物和垃圾填埋池中进行厌氧降解,而在堆肥和土壤中进行兼性降解。有氧生物降解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无氧生物降解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甲烷[7]。通常情况下,高分子聚合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需要很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配合作用,一些微生物可将其降解为相应的单体,另一些微生物能利用单体分泌更简单的化合物,还有一些微生物再进一步利用这些简单化合物以实现聚合物的完全降解[1]。
生物降解是受很多因素控制的,包括微生物类型和聚合物特性(迁移率、立构规整度、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功能团类型以及取代基等),另外添加到聚合物中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都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8]。降解过程中聚合物首先转化成单体,然后单体再进行矿化。大多数聚合物都难以通过细胞膜,所以在被吸收和生物降解进入细胞前必须先解聚成更小的单体或寡聚体[9]。微生物降解起始于各种各样的物理和生物推动力。物理动力(如加热/冷却、冷冻/熔化以及湿润/干燥)会引起聚合物材料裂化的机械破坏;微生物进一步渗透,造成小规模溶胀和爆破。至少有两种酶在聚合物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分别是胞内解聚酶和胞外解聚酶。胞外解聚酶将聚合物分解成短链分子,短链分子小到足以透过细胞膜,被胞内解聚酶进一步分解。
2 天然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物降解
天然可生物降解塑料一般是指以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得到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以PHAs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有聚3-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PHB]、聚羟基戊酸酯[Poly(3-hydroxyvalerate),PHV]和其共聚物[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10]。微生物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产生并储存PHAs,当营养不受限时微生物会将其降解并代谢[11]。但是微生物储存PHAs的能力未必能保证环境中微生物对PHAs的降解能力。微生物必须先分泌胞外水解酶,将聚合物转化成相应的羟基酸单体[7]。PHB水解产物为3-羟基丁酸,而PHBV的胞外降解产物为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12]。这些单体都是水溶性的,可透过细胞壁,在有氧情况下进行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情况下还会生成甲烷。实际上,在所有高等动物血清中都发现了3-羟基丁酸,因此PHAs可用于医学方面,包括用于长期控制药物释放、手术针、手术缝合线、骨头和血管替代品等。
目前已在多种环境中分离出大量可以降解PHAs的微生物[13,14]。在土壤中发现的Acidovorax faecilis、Aspergillus fumigatus、 Comamonas sp.、 Pseudomonas lemoignei和Variovorax paradoxus,在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Alcaligenes faecalis和Pseudomonas sp.,在海水中发现的Comamonas testosteroni,存在于厌氧污泥中的Ilyobacter delafieldii以及在湖水中发现的Pseudomonas stutzeri对PHAs均具有降解能力。
PHB胞外解聚酶是微生物自身分泌的,对于环境中PHB的新陈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PHB解聚酶已从Alcaligenes[15]、Comamonas[16]和Pseudomonas[17]的微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对它们的基本结构分析表明,这些酶由底物结合区、催化区和连接二者的联合区域构成。底物结合区域在结合PHB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催化部分包含一个催化单元,由催化三联体(Ser-His-Asp)构成。目前对于PHB解聚酶的性能研究已比较深入,研究显示,PHB解聚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低于100 000,大多数PHA解聚酶相对分子质量都在40 000~50 000;最适pH为7.5~9.8,只有来源于Pseudomonas picketti和Penicillium funiculosum的解聚酶的最适pH是5.5和7.0;在较宽的pH、温度、离子强度等范围内稳定;大多数PHA解聚酶都会受到丝氨酸酯酶抑制剂的抑制[18]。
3 聚合物共混材料的生物降解
聚合物共混材料是由可降解塑料和通用塑料混合制成的,其降解率取决于其中较易降解的成分,降解过程破坏聚合物的结构完整性,增加了表面积,剩余聚合物暴露出来,微生物分泌的降解酶也会增强。目前常见的聚合物共混材料主要是以淀粉基为主要可降解部分的共混材料。
3.1 淀粉/聚乙烯共混物的生物降解
聚乙烯是一种对微生物侵蚀有很强抵御能力的惰性聚合物[19]。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生物降解也会减弱[20]。将容易生物降解的化合物如淀粉添加到低密度的聚乙烯基质中,可加强碳-碳骨架的降解。与纯淀粉相比,淀粉聚乙烯共混物的碳转移率降低,在有氧的情况下转移率较高。Chandra等[21]研究发现在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funiculom、Chaetomium globosum、 Gliocladium virens和Pullularia pullulans混合真菌接种的土壤环境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淀粉共混物可有效地被生物降解。添加淀粉的聚乙烯的降解率取决于淀粉含量,而且对环境条件和共混物中的其他成分很敏感[22]。很多研究者在研究时发现,在淀粉/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中添加改性淀粉后,改性淀粉可增强其在共混物中的可混合性和黏着力[23]。但是与未改性的淀粉/聚乙烯共混物相比,这种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率较低。
3.2 淀粉/聚酯共混物的生物降解
淀粉和PCL共混物被认为是可完全降解的,这是因为共混物中的每种成分都是可生物降解的[24],Nishioka等[25]已在活性污泥、土壤和堆肥中研究了不同等级商用聚酯Bionoll的生物降解能力。PHB解聚酶和脂酶均可以打开PHB的酯键,由于其结构的相似性,这些酶还能降解Bionolle。Bionolle和低成本淀粉的混合物的开发研究可进一步提高成本竞争力,同时在可接受的程度上维持其他性能。有研究表明,淀粉的添加大大提高了Bionolle组分的降解率[26]。
3.3 淀粉/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共混物的生物降解
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与淀粉有更好的兼容性,而且这种共混物拥有良好的薄膜性能。很多这样的共混物已得到发展并用来制作可生物降解包装设备[27]。PVA和淀粉共混物也被认为是可生物降解的,因为这两种成分在多种生物环境下都是可生物降解的。从城市污水厂和垃圾堆埋区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细菌和真菌对淀粉、PVA、甘油和尿素共混物的生物降解能力数据表明,微生物可消耗淀粉、PVA的非结晶区、甘油和尿素增塑剂[27],而PVA的结晶区未受降解影响。
3.4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生物降解
脂肪族-芳香族(Aliphatic-aromatic,AAC)共聚酯结合了脂肪族聚酯的生物可降解性和芳香族聚酯的高强度性能。为了降低AAC的成本经常混加淀粉。与其他可生物降解塑料相比,AAC和低密度聚乙烯有更相似的特性,特别是吹膜挤出。AAC也符合食品保鲜膜的所有功能要求,如透明度、弹性和防雾特性,所以这种材料很适合用于水果和蔬菜的食品包装。虽然AAC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但是它是可生物降解和堆肥降解的。通常情况下,它在微生物环境中12周就会被降解得肉眼不可见。
4 合成塑料的生物降解
4.1 聚乳酸聚酯的生物降解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线性脂肪族聚酯,它是由天然乳酸缩聚或是丙交酯的催化开环制得的。PLA中的酯键对化学水解作用和酶催化断键都很敏感。PLA的应用是其热压产品,如水杯、外卖食物餐盒、集装箱和花盆盒。PLA在60 ℃或是高于60℃大规模的堆肥操作中可以完全降解。PLA的降解首先是水解成水溶性化合物和乳酸。这些产物被多种微生物快速代谢成CO2和水。Torres等[28]研究了Fusarium moniliforme、Penicillium roquefort 对PLA低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的降解;Pranamuda等[29]报道了Amycolatopsis sp.对PLA的降解,而在Tomita等[30]的研究中也报道了Bacillus brevis对PLA具有降解能力。另外,已证明可使用专性酯酶如Rhizopus delemer脂肪酶降解小分子PLA(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
4.2 聚琥珀酸丁二酯的生物降解
聚琥珀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通过传统的熔融技术可用于一系列终端产品。这些应用包括地膜、包装膜、塑料袋和易冲刷卫生产品。PBS是水合式生物降解的,通过水解机制开始生物降解。在酯键处发生水解,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使得微生物可进行进一步降解。
4.3 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生物降解
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是在PET中添加乙醚、酰胺或是脂肪族单体共聚单体,由于它们的键能较弱而更容易通过水解作用进行生物降解。这一降解机制包括酯键的水解与醚和酰胺键的酶促作用。改性PET可通过改变所使用的共聚单体调节和控制降解率。
5 聚氨酯的生物降解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R)是具有分子内氨基甲酸酯键(碳酸酯键-NHCOO-) 的聚异腈酸酯和多元醇的缩合产物。据报道,PUR中的氨基甲酸酯键易受到微生物的进攻。PUR的酯键水解作用被认为是PUR的生物降解机制。已发现土壤中的4种真菌Curvularia senegalensis、 Fusarium solani、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Cladosporium sp.可降解聚氨酯。Kay等[31]分离并研究了16种不同细菌降解PUR的能力。Shah[32]报道称在埋于土壤中6个月的聚氨酯薄膜中分离出了5种细菌,它们分别被定义为Bacillus sp. AF8、 Pseudomonas sp. AF9、 Micrococcus sp. AF10、 Arthrobacter sp. AF11和Corynebacterium sp. AF12。
FTIR光谱可用来证明聚氨酯生物降解机制是聚氨酯中酯键的水解作用。聚氨酯生物降解能力取决于酯键的水解作用[33]。酯键降低的比率大约超过醚键50%,这与测量到的聚氨酯降解的数量相吻合。FTIR分析埋于土壤中6个月经真菌作用后的PUR薄膜[34],显示2 963 cm-1(对照)至2 957 cm-1(试验)波峰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在1 400~1 600 cm-1处C-H键的断裂和C=C的形成。FTIR分析Corynebacterium sp.降解聚氨酯的分解产物表明聚合物的酯键是微生物酯酶进攻的主要地方[31]。目前已分离并表征了两种PU酶,它们分别是与细胞膜结合的PU酯酶和胞外PU酯酶[35]。这两种酶在聚氨酯的生物降解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膜结合的PU酯酶可提供细胞介导接近聚氨酯的疏水表面,然后胞外PU酯酶吸附在聚氨酯表面。在这些酶的作用下,细菌可以吸附在聚氨酯的表面并将PU基质水解代谢掉。
6 结论
传统石油来源的通用塑料的过度使用已使得其成为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因此可生物降解塑料取代通用塑料已经成为未来材料科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可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此外还具有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如热塑性、生物相容性、产物安全性、成膜后具有高透明度、纤维的高拉伸强度以及易于加工等。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相关可生物降解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往往十分缓慢,而且在PLA经改性或制成产品后,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就更为缓慢,因此在进行可生物降解塑料合成和改性研究的同时,其生物降解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以实现其废弃物快速完全降解,并建立有效的生物循环系统以实现产品物料循环。
参考文献:
[1] EUBELER J P, BERNHARD M, ZOK S, et al. Environmental biodegradation of synthetic polymers I. Test methodologies and procedures [J].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09,28(9):1057-1072.
[2] MUELLER R J.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synthetic polyesters-enzymes as potential catalysts for polyester recycling [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6,41(10):2124-2128.
[3] JAYASEKARA R,HARDING I,BOWATER I, et al. Biodegradability of selected range of polymers and polymer blends and standard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biodegradation[J].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05,13(2):231-251.
[4] 陈国强,罗荣聪,徐 军,等. 聚羟基脂肪酸酯生态产业链——生产与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5-37.
[5] OJUMU T V, YU J, SOLOMON B O. Produc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a bacterial biodegradable polymer[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4,3(1):18-24.
[6] LUCAS N,BIENAIME C,BELLOY C,et al. Polymer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s and estimation techniques [J]. Chemosphere,2008,73(4):429-442.
[7] VOLOVA T G,BOYANDIN A N,VASILIEV A D,et al. Biodegrada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 in tropical coastal waters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A-degrading bacteria [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10,95(12):2350-2359.
[8] ARTHAM T, DOBLE M. Biodegradation of aliphatic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s[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2008,8(1):14-24.
[9] TRAINER M A, CHARLES T C. The role of PHB metabolism in the symbiosis of rhizobia with legumes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6,71(4):377-386.
[10] SHAH A A, HASAN F, HAMEED A, et al.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plastics: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8,26(3):246-265.
[11] PAPANEOPHYTOU C P, VELALI E E, PANTAZAKI A A.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xtracellular medium-chain length polyhydroxyalkanoate depolymerase from Thermus thermophilus HB8[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11, 96(4):670-678.
[12] GARC?魱A D E,MAR?魱A C, HUESO DOM?魱NGUEZ K B. Simultaneous 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3-hydroxybutyrate and 3-hydroxyvalerate in biopolymer degradation processes[J]. Talanta,2010,80(3):1436-1440.
[13] ZHOU H, WANG Z, CHEN S,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β-hydroxybutyrate) depolymerase from Penicillium sp. DS9701-D2[J]. 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09,48(1):58-63.
[14] CALABIA B P, TOKIWA Y. A novel PHB depolymerase from a thermophilic Streptomyces sp.[J].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6,28(6):383-388.
[15] BACHMANN B M, SEEBACH D. Investigation of the enzymatic cleavage of diastereomeric oligo (3-hydroxybutanoates) containing two to eight HB units. A model for the stereoselectivity of PHB depolymerase from Alcaligenes faecalis T1[J]. Macromolecules,1999,32(6):1777-1784.
[16] KASUYA K, DOI Y, YAO T.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poly [(R)-3-hydroxybutyrate] by Comamonas testosterone ATSU of soil bacterium[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4, 45(3):379-386.
[17] SCH?魻BER U, THIEL C, JENDROSSEK D. Poly(3-hydroxyvalerate) depolymerase of Pseudomonas lemoignei[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0,66(4):1385-1392.
[18] JENDROSSEK 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olyesters: A review on extracellular poly(hydroxyalkanoic acid) depolymerases[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8,59(1-3):317-325.
[19] GILAN I, HADAR Y, SIVAN A. Colonization, biofilm form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by a strain of Rhodococcus ruber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4,65(1):97-104.
[20] ROSA D S,GABOARDI F, GUEDES C G F, et al. Influence of oxidized polyethylene wax(OPW) on the mechanical, thermal, morphological and bio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PHB/LDPE blend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19):8093-8100.
[21] CHANDRA R, RUSTGI R. Biodegradation of maleated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and starch blends [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7,56(2):185-202.
[22] ALBERTSSON A C, KARLSSON S. Aspects of biodeterioration of inert and degradable polymers[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1993,31(3):161-170.
[23] 何小维,黄 强. 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62-263.
[24] (日)土肥义治,(德)A. 斯泰因比歇尔. 生物高分子 聚酯Ⅲ——应用和商品(第4卷)[M]. 陈国强,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9-53.
[25] NISHIOKA M, TUZUKI T, WANAJYO Y, et al.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nd Polymers[M].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1994. 584-590.
[26] RATTO J A, STENHOUSE P J, AUERBACH M, et al. Processing, performance and biodegradability of a thermoplastic aliphatic polyester/starch system [J]. Polymer,1999,40(24): 6777-6788.
[27] TUDORACHI N, CASCAVAL C N, RUSU M, et al. Testing of polyvinyl alcohol and starch mixtures as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materials [J]. Polymer Testing,2000,19(7):785-799.
[28] TORRES A, LI S M, ROUSSOS S, et al. Screening of microorganisms for biodegradation of poly(lactic-acid) and lactic acid-containing polymers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6,62(7):2393-2397.
[29] PRANAMUDA H, TOKIWA Y. Degradation of poly(L-lactide) by strains belonging to genus Amycolatopsis[J]. Biotechnology Letters,1999,21(10):901-905.
[30] TOMITA K, KUROKI Y, NAGAI K. Isolation of thermophiles degrading poly(L-lactic acid)[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1999,87(6):752-755.
[31] KAY M J, MORTON L H G, PRINCE E L.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polyester polyurethane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1991,27(2):205-222.
[32] SHAH A A.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biodegradation of plastics [D].Islamabad:Quaid-i-Azam University,2007.
[33] TANG Y W, LABOW R S, SANTERRE J P. Isolation of methylene dianiline and aqueous-soluble biodegradation products from polycarbonate-polyurethanes[J]. Biomaterials,2003, 24(17):2805-2819.
关键词:绿色设计;白酒包装;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92-03
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白酒包装也就成为消费者了解白酒最直观的名片。目前,市场上的白酒包装在设计形式方面,呈现出琳琅满目的情况。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完善,使白酒包装在现实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白酒包装设计也迎来了绿色时代。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它源自于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破坏的反思,其本质是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说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里,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重复利用性、可回收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实现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对白酒包装而言,绿色设计的理念核心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价值,从降低白酒类包装产品的非绿色因素的角度去思考、探究白酒包装走向无废弃物设计的可行性方案。
一、当前白酒包装的现状
白酒包装是一个发展迅速、淘汰极高的产业,在我国白酒包装物在一次性使用后就成为废弃物的比例大概占白酒包装产量的7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从而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白酒的绿色包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绿色包装设计理念模糊,没有深刻地理解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元素,没有兼顾实用性原则,使白酒包装的功能单一,没有从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将塑料包装置于绿色包装的对立面,甚至提倡全面实行以纸代塑,加剧对林业资源的消耗。
因此,为了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设计师们更多地以冷静、理性的思辨来反省白酒包装的劣势。于是绿色设计理念成为设计师们的研究重点,越来越多的白酒包装开始融入绿色设计理念。
二、绿色设计理念下白酒包装的设计方式
1.可变形式。在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原则下包装结构的功用延伸设计成为白酒包装的一大发展趋势。包装功能延伸设计是指,为使包装物在完成流通过程到达消费者手中后,仍能发挥“余热”或继续具有“使用价值”而实施的设计行为,相对传统的“即抛型”包装而言,它的功能在得到延伸和拓展后,可以二次、多次再利用。绿色包装结构设计可应用于功能延伸设计,通过设计可循环重复使用的包装和可拆卸的包装达到时空效应意义上的简约设计目的。
在白酒包装的实际设计中,很多包装物由于材质、结构和造型等限制难以和酒瓶相互结合或配合。可变形式的拆分组合设计就是让包装物具有新的功能,其二次功能和主产品没有任何关系。酒包装设计见图3-1,设计师将木制的酒结构包装盒设计成一个优雅别致的台灯,并在设计包装盒时就将台灯的结构和配件安装考虑周全,方便消费者的二次利用。酒的木质包装在完成包装功能后可组装成雅致的台灯,被继续利用。
酒包装设计见图3-2,设计师将酒包装的包装盒设计成一幅精美的装饰画,并在包装外侧附上拆分说明,丰富了包装的趣味性,使白酒包装有了新的“使用价值”。此类可变形、可拆分的设计需要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能够亲自动手对白酒包装物进行一些组装改变,能够方便、引导消费者。
从绿色设计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看,在新的白酒包装开发设计时,合理地规划出白酒包装废弃物可以发生变化的方式,使用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白酒包装,使其功能得到扩展和延伸。经常变换使用功能,可避免单调乏味,保持包装的新鲜感,使白酒包装不会因为功能单一而过早地废弃,在延长白酒包装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减轻了因白酒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2.绿色节能式。发展绿色包装,包装材料是关键。绿色包装材料就成了首选。所谓绿色包装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报废及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废弃后能够迅速自然降解或再利用,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来源广泛、耗能低,易回收且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材料或材料制品。按照绿色包装的定义,常用的绿色包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它无毒、无味,在自然界中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回收重新造纸。在白酒包装设计中如图3-3所示的这款酒瓶便携式包装是2011“世界学生之星”国际包装设计奖获奖作品。其采用“一纸成型”设计法,以图3-3一纸成型包装纸类中的牛皮纸为主要材料,包装整体结构呈“S”型,美观大方,工艺简单,材料耗用量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其次选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分子量可以自发地逐渐降低,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塑料。发展可降解塑料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可降解塑料既具传统塑料的功能与特性,又可降解,可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周转箱、杂货箱、工具包装及部分机电产品的外包装箱。例如某外国公司研制的一种由木屑、谷类以及其他自然作物成分而制成的包装材料,其形成的产品具有木制品的外观,而它多样化的特性可以代替传统的木材或塑料包装,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可完全降解。这种材料也可以应用在白酒包装中,达到绿色设计理念中节能环保目标。
无论哪种绿色包装材料,它们在白酒包装的应用方面可以说大部分是共性的基本性能,如保护性强、易操作性、实用性、便捷性和节约资源性等,但作为绿色包装具备的独特性能是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均无害,既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又可以自然风化回归自然。
3.便携式。绿色设计的理念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做到白酒包装的可持续性,就需要设计师们在设计之初就将贴近日常生活的、能够提供便利的功能合理地融入到包装中,实现白酒包装的便携式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消费时总是希望产品能够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哪怕是白酒的包装也不例外,消费者也希望这些盒子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便携、实用的功能。因此,绿色设计理念成为实现这一理想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绿色设计理念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提高白酒包装的利用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又能降低白酒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设计师通过绿色设计将白酒包装完美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利用包装的材质和造型等特征,让包装物成为产品实用功能的一部分。此类包装不仅具有保护物品的功能,同时还兼顾了实用、便捷的绿色设计理念,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白酒包装物。如图3-4,设计师将纸盒外包装设计为手提袋,白酒的包装盒将会伴随白酒一起使用,一方面它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能起到保护白酒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完成购物时,它又可以成为一个手提袋。从而为顾客减少了一个购物袋,既方便了消费者又兼顾了环保。这种形式应用到白酒包装设计中,就是将白酒包装盒融入到生活中,使其成为一体。这样白酒包装就兼备了双重功能。但在考虑此种设计方式时,必须了解包装材料的一些固有特性,比如:防潮性、耐热性、坚固性等,选择适合的材料或通过一些有效的加工工艺来克服其材料的局限性,以符合产品使用的需要。
总之,便携式的白酒包装设计方法所要表达是一种积极的、环保的生活态度,它需要消费者具有较高的环保自觉性。它的实质是将白酒包装物的实用价值最大化,提高白酒包装的重复使用率,这是实现白酒包装废弃物减量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绿色包装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这种包装形式将蕴含更多价值和机遇,为绿色白酒包装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注入新的力量。
三、对绿色设计理念的综合应用
设计师对绿色设计理念在白酒包装中的实用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对白酒包装而言,绿色设计的理念核心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价值,从降低白酒类包装产品的非绿色因素的角度去思考、探究白酒包装走向无废弃物设计的可行性方案。
首先在构思的阶段,出发点是将白酒包装设计与绿色设计理念进行适当的结合。
其次在包装的定位上,例如将白酒包装定位为中低档包装类型,那么此款包装产品的受众定位为年龄在35岁以上的男性社会群体,这一人群白酒消费意识较为深刻,且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然后在市场调查研究阶段中发现在北方地区或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有喜爱喝温酒的习惯,通过进一步探究发现传统的“酒煲子(图4-1)”的设计造型可以和白酒包装进行融合,这一发现成为毕业作品的主要灵感来源,在设计中可以为白酒包装的结构造型做一项功能上的延伸,改变白酒包装盒的单一功能,具体而言就是在白酒包装与酒瓶之间设计一款用于温酒的夹层(图4-2)。
当人们需要温酒时,直接往夹层里注入热水。白酒的外包装为可降解的绿色材料,其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夹层为耐高温的材质,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作为放其他物品容器,从而使两种容器得到合理地融合。
此款白酒的包装运用了绿色设计理念的诸多元素,使作品呈现出了丰富的内涵;从实用角度这个类似碗状的容器要具备密闭性、不易碎、耐高温、易于批量生产等特点,降低白酒包装的废弃物。从便捷角度,这款包装打开后,人们可以直接在夹层里注入热水用来温酒,可以在冬季直接为人们提供温酒容器,提高白酒包装的利用率。从环保角度,选用节能环保的绿色包装材料,使包装的各项指标达到环保要求,从而缓解包装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结语:
“绿色设计”在现代化的今天,不仅仅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这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建设环保型社会,这就为绿色设计理念下的白酒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以实用、便捷、环保为核心的绿色白酒包装设计将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这样的设计能够更科学合理地解决白酒包装造成的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为白酒包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203-206.
[2]王绍强.新包装[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6-7.
[3]黄钰岚.色彩效应×平面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4-15.
[4]戴云亭.覃旭瑞.空间与材质[M].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98-100.
[5]黄志雄.商品包装设计构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8-113.
[6]刘志峰.绿色设计方法、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34-137.
[7]刘光复.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M].机械出版社,2000.
[8]杨京平.生态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4.
[9]朱和平.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7-58.
[10]郁文娟.硬质塑料包装容器的生产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03-04.
[11]吴国强.绿色设计的时代使命与设计指南[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0-62.
[12]詹伟峰.低碳理念下的包装设计[J].莆田学院报,2012,(19):65-70.
[13]孙容芳.绿色包装的发展趋势[J].塑料包装,2011,(21):6-8.
[14]李沛生.发展绿色包装是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专家视角,2012,(03):34-39.
【关键词】塑料袋;优点;危害;治理
塑料袋的发明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然而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高温分解出毒害物质,毒害物质流入到食品当中会影响人体重要部位危害身体健康等问题,为了治理塑料袋的弊端,展开对废塑料的研究,同时全民要树立环保意识。
1.塑料袋的成分
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的一系列大分子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聚丙烯。我们经常使用的塑料袋就是由高分子材料吹塑而成,其在塑料袋中的含量一般在四成以上。因含量大,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袋的性质。同时,为了改进塑料袋的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剂、稳定剂、着色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袋。
2.塑料袋的优点
2.1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
塑料袋非常轻,轻的几乎没有重量,揉成团不过乒乓球大,携带极方便;不透水、气,可以盛装特殊的物品或食品(如水产品、肉类等等),塑料袋也可代替其他包装物料,如罐头、纸、玻璃等。如今,塑料袋已经悄悄地走进了人类生活,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2.2 使用经济
塑料袋亦无需要额外开采天然资源制造,故塑料袋可说物尽其用,塑料袋制作成本及其低廉,因而价格非常之低,市场上卖的塑料袋大的是2分钱一个,小的是0.7分钱一个,平均一个塑料袋不到1分钱,制作和使用都很方便。
3.塑料袋的危害
3.1不易回收
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可图,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这些废塑料散落在地面上或随风挂在树枝上飘扬或漂浮在水面,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3.2 环境污染
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深层次环境问题。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破坏,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永久存在的污染物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会产生有毒烟雾,其中有一种叫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即使在摄入很小量的情况下,也能使鸟类和鱼类出现畸形和死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人也有很大危害。至于填埋,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业减产。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塑料易成团成捆,它甚至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设施、城市设施故障,酿成灾害。漂浮在江河中的塑料制品给水源取用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泵抽空和堵塞,给工业生产和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
3.3 影响垃圾的综合利用
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要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废塑料,这样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也很低。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增加了环境卫生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3.4 危害人体键康
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植的温床。实验证明,塑料袋中含有的聚乙烯单体对白鼠400毫克/公斤/日能抑制生育,肝脏及肾脏平均重量减轻;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的聚合物,在加工中由于其特性须添加增塑剂、稳定剂,故而使其向食物中迁徙的危害成分较多,尤其是未聚合的氯乙烯单体毒性较强,在体内与脱氧核糖结合,对肝脏产生毒性。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会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影响人类身体键康。
4.塑料袋的治理
4.1 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对废旧塑料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开发,该项目是集环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技术创新于一体的项目,既解决了废旧塑料的“白色污染”问题,同时也开辟了资源再生利用的途径,化害为利,利国利民,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利于发展多种能源,安排职工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2 降解塑料袋
降解塑料袋是在塑料袋中加入一种无害的金属离子分解剂,在塑料袋加工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中,将这种分解剂注入聚乙烯混合物中即可。这种新型塑料袋的外观、手感和坚韧程度,几乎与目前使用的一般塑料袋没有区别,却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降解。
4.3 生物全降解技术
该技术采用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年生长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的添加剂,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制成生物全降解快餐盒。由于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分解为葡萄糖,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另外,与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因而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快餐盒降解性能极好,生物降解塑料是今后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4加强环保意识
造成塑料袋泛滥成灾的原因,其本身特性是一大因素,同时,我们毫无顾忌的使用,缺少环保意识,也是重要因素。我们也应该从自己做起,充分了解塑料袋的利弊,不在盲目使用塑料袋,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韩广文“白色污染”泛滥成灾怎么办?[M].中国石化报.2001(2)
[2]吕选忠.可降解塑料开发及废弃塑料处理与利用(续)[J].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B02):10
[3]陈蕾.英国研制出快速降解塑料袋[M].中国包装报.2003(T00)
目前我国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国内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0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环境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与人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人类通过调节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越强,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就越强。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弃物带给了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几大环境问题:一是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产生的原因,一种是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发生了变化,大量污物积聚在低空,扩散不开;另一种是事故排放使大量有害物质短时间内进入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二是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目前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为人们所共知。三是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证实,有30余种空气污染物具有致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以3,4苯并芘为代表。它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燃烧不完全所形成的一种高活性致癌物,在煤烟、煤焦油、汽车废气、飞机尾气、柏油路灰尘中都能分离出3,4苯并芘。某些元素如砷、铅、镉、铬、铍的致癌性已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
二、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首先,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其次,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的手段。再次,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三、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其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
(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防止水土流失。
(三)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医学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
关键字:合肥;循环经济;发展
一、前言
循环经济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在资源开采、原料投入、企业生产、消费使用及废弃物使用的产品周期全过程中,通过限量开采、节约投入、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及废弃物的再利用,构建新的经济系统,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资源、产品、污染物的单向线性增长模式转变成依靠生态资源循环的资源、采掘、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模式。
从经济、环境还有能源冲突越发明显的基础之上,循环经济模式慢慢变作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合肥经济水平迅猛提高,造成资源、能源还有环境等各个角度面临的风险越发明显。合肥市在2006年制订了和循环经济存在紧密联系的一些计划,从这之后合肥市慢慢关注循环经济。因此,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合肥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合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一)经济条件
近年来,合肥经济水平迅猛提高,逐渐产生了工业板块雏形。合肥市在2011年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地位得到了迅猛的提高。
(二)文化条件
2011年,全市总人口445万人,人口素质良好,成人识字率91.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26.47元,同比增长21.9%,经济增长促进了文教、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进步。
(三)环境保护条件
合肥市非常关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扶持。环境保护还有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陆续摘取了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殊荣。
三、合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建议
(一)发展阶段构想
由于合肥的循环经济规划范围地域覆盖面广(合肥全市面积7029km2),规划子对象数量众多(包含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且区域内外发展的不平衡,宜采用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初期(2006-2010年)关键借助政府进行扶持,借助调研,发现关键支柱,制定相应的计划,有效开展示范活动,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推广工作,编订推动循环经济落实的相关政策,大致产生了循环经济推动体系还有大致结构。
中期(2011-2015年)将政府扶持当作关键,公司普遍投身其中,有效落实资源回收还有再利用,培育和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建设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不断提高消费市场标准性水平。
远期(2016-2025年)营造良好的绿色技术扶持机制,不断健全规章制度机制,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基本形成循环型社会,形成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机制与循环经济体系及结构。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1、完善地方法律体系
循环经济和原来的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其发展过程也是对传统型经济不断变革的过程,为在传统型经济开展持续创新的环节,一定应借助相应的同时能够推动循环经济不断发展的法律基础。循环经济法并非表示一些特定的循环经济法规,主要表示和循环经济存在紧密联系的不同法规营造产生的。在广义角度而言,只要为由于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还有另外法律规范性文件均能够统一到循环经济法范围中。
合肥地区从循环经济立法角度一定要与中央政府相符合,不过在政府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前,想要推动循环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根据本地区具体现状,综合制定循环经济相关规章制度,非常关键的一点为制定《合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不断健全和循环经济保持一致的地方法规;另外编订另外一些推动公司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还有控制体系。
2、构建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循环体系
循环经济的资源循环利用包括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两个方面。生产领域的循环利用主要在产业领域或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进行,企业包括了农、工、商三大类。消费领域的循环利用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实现消费过程与消费过程后的物能循环,其主要由社会载体实现。由此,合肥循环经济规划由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第三产业、循环型社会四个循环体构成。
3、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的开征
为了避免资源出现浪费,推动循环经济水平提高,更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此,要积极落实环境保护税。其理论是只要给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均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能力,可以先将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废电子产品、干电池、非降解塑料制品、燃油、生活垃圾、工业排污等列入征税范围,以后再逐步完善。对干不可降解餐具、废电子产品、干电池、非降解塑料制品、燃油等以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对生活垃圾、工业排污等以排污量为计税依据,采用差别定额税率,由相关税务机关征收,通过税负转嫁提高最终成本,达到引导消费方向、改进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
四、结论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新型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是提高资源的初始利用效率和再利用率,同时节约资源,增强变废为宝的意识和能力。对此,本文认为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应当首先规划发展阶段,然后完善地方法律体系并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的开征等。
参考文献
[1]陈德华,周敏倩.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价值工程,2007,(09).
[2]马宗国,张守凤.15个副省级城市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6).
[3]蒋晓岚,孔令刚.合肥市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及整合指向[J].安徽科技,2006,(11).
[4]王志宪,林丽,虞孝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6,(04).
[关键词]礼品包装设计 设计创意 印刷工艺 产品打样 设计元素 区域渠道
礼品包装是企业商品生产和营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礼品包装的产品定位直接关系到商品在市场流通中的价值。企业的礼品在实现销售的同时,还承担着如何树立企业的对外形象和企业品牌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高档礼品在消费市场的竞争更是越演越烈,个别企业开始认识到,商品包装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物化元素,决不是一种简单应付,而是商品附加值的材料体现,也是一般商品和品牌之间的高低较量。当今的礼品商品包装设计正以其现代简约的造型成为商品品牌附加值的组成部分。包装不仅赋予了商品独特的个性,而且也为商品建立了完美的视觉形象,包装已经成为中高档礼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一种最直接的竞销手段,已成为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优劣的先决条件。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融入,国际众多品牌商品被中国消费者认可,礼品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采购的特有商品,独特的包装设计应运而生。
包装设计中首先应该有很强的创意设计方案,然后才是如何生产制作出精美的成品。是否有优秀的造型设计和图形设计是实现包装的前提,而印刷、制作工艺与材料是包装的有力保障,二者必不可少且完美融合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体现。
一、包装设计与品牌和销售的关系
设计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中高端设计的礼品,使其畅销并不是企业唯一的目的,同时树立有个性和影响力的品牌是长远目标。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了烙印般的记忆,消费者才能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设计师对礼品包装内涵的理解远不是文字条款所能诠注的,设计师进入创作阶段,往往会以一种超越常人的心境和情感,以其特有的专业敏感去专研需要包装的具体产品,找到它与消费者之间的契合点,为它在礼品渠道和打赢一场产品战——塑造一个能为特殊人群所接纳的新生命,这就是设计师心目中的礼品包装。
包装最初的功能就是把商品进行包裹,可以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还可以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便于携带。包装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升级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当初单一的实用功能延展到诸多的营销层面的功能。对企业来说,通过包装设计宣传自身的品牌、提高礼品的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等。从消费者角度看,同时还期望得到除对物品消费外的一种心理的审美享受和身份价值的体现。
因此,包装设计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一是产品本身的需要,二是企业通过包装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和产品使用需求得到满足,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得到实现。这二者之间从理论上说,彼此是统一的,缺一不可。
品牌和非品牌的区别在于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名、标识、外观造型、平面设计或其总和。各种商品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可以没有自己专属的基地,可以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但是仍然能以运营商和商的角色,发现最有价值的礼品进行新的组合,甚至发展成为自己的独特品牌,未来的企业竞争或将是品牌层次上的竞争。
在消费观念与行为个性化的今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大众化包装就能步入高端礼品市场,也不是简单的罗列几个产品就能突出创意产品,一些企业或许希望能够借助一定的方法,让可能雷同的商品以差异化形态展现在顾客眼前,独特靓丽的包装设计以其与众不同的视觉识形象所形成的高度价值评判,能够帮助这些商品从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使消费者吸引、阅读、品味、并产生购买行为,这也是这些商家所追求的价值提升的包装设计。
(一)包装的整体外观是品牌的形象代言
品牌的建立通常是企业系统化策略与长期执行的培育过程,可能是整体系列产品中的某个或某个产品系列起到了关键记忆的效果。包装设计的外观色彩、包装造型、所用材料等要素根据设计师的创意与目的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品牌的视觉符号最大限度的融入到包装设计中,逐步形成这个品牌的个性,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被消费者认知,并记住该产品和相应企业。因此,礼品包装设计就要遵循的以下几点:
1.打破常规的设计理念。设计并不是企业领导公司的设计师需要怎么做,也不是设计师在电脑上简单的拼图游戏,好的设计必须是充分了解市场并超越消费者所想的作品。礼品市场的风云变幻呼唤个性鲜明的企业家,消费者的文化因素需要高端价值的产品与之匹配,这给我们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产品的包装设计要能够充分展示商品及其价值。用摄影的图片或真实的照片表现产品已经不能在高端的礼品包装中立足,寻求产品的文化概念解读和精神境界的品味是比较好的出路。消费者希望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个性与群体感受、身体的健康、生命的价值、幸福指数的满意度,并不是能用价值来衡量的,也不是接受的礼物可以随意遗弃的产品。
3.注重礼品市场产品包装的特性。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某种色调去代表这个品牌的色彩识别性。礼品企业旗下有多个不同功能与内容的产品,那么我们用一种色调去代替所有不同领域、不同产品的功能、不同产品的使用和应用范围是不可取的,并不能用所谓的创意脱离产品属性的基本原则,但是可以借鉴国际品牌中产品单品系列的思维,在礼品设计中单品产品系列运用色彩管理系统,增强产品品牌的识别性和记忆度。而众多产品系列可以通过企业的理念转化为包装外观的整体联系性、材料的关联、包装外观的关联、排版的关联、产品名与logo的识别比例、图形的设计风格等强调企业品牌形象的整体架构。
(二)好的礼品包装促进品牌的持续销售
礼品销售的好,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得到市场、消费者和企业的认可,再好的设计就只是陈列在办工桌上自己欣赏,这就是商业设计。包装在现场没有销售人员的介绍或示范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凭借包装的造型、材料、色彩、画面上的图文就可以了解商品,选择自己合适的品牌并进行购买。除了产品本身的功能诉求是消费者所需之外,从销售渠道着手,在包装的色彩、平面设计、创意图形、包装形式等方面突出品牌的视觉表现力,以区别于同类产品,最终被消费者所购买;从企业品牌市场定位、品牌个性化方面着手,精准分析特定人群,选择恰当的销售渠道,从而决定礼品包装设计风格以突出品牌及利益点等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重要信息。根据产品价值差异着手,设计有核心竞争力、品质感及美感的包装。这些因素都是与品牌价值分不开的,是提升品牌美誉度、记忆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好的产品是商品销售的主要原因,而好的礼品包装设计是产生购买的前提条件,能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评价礼品商品包装设计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消费者的认可与购买是对礼品包装设计的最大奖励。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商业、市场、艺术、心理等各方面因素,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使商品包装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接受与认可。设计师必须认识到,包装设计不是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充分了解市场并高于消费者期望的实践。为了设计出为消费者所普遍接受与认可的商品包装,设计师必须学习艺术设计学、市场学、销售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结构材料学、物理学、印刷工艺学等相关知识,拓展、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应该对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都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能够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三)产品的包装是消费者认知品牌的直接体验
产品的质量已经不是关键因素,在包装设计中,消费者通过体验包装设计的每个细节、包括视觉与触觉的感知、认知、认同,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判断,而这种判断会对所属品牌产生正负效应,要么成为该品牌忠实的顾客,或者厌恶该品牌或该品牌的其他系列产品。
虽然很多的消费者都比较感性,但是出于危机管理的角度,尽量避免对品牌产品产生负效应的环节。如果消费者比较感性,那么这些人群不愿去倾听其他的解释与告知,这个跟国内的文化有时间上的关联,并且很难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效的渠道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我们希望能用成本与利润的矛盾关系做好高端的礼品包装设计。
二、礼品包装设计中的色性管理
色彩有性格之分的,而产品是应人的职业、性别、年龄、消费习惯而生的,人对色彩的注意力要优于对形的注意力。因此,色彩对于包装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具体商品的属性相配合,更人与人的需求相配合。色彩设计应该能使消费者根据包装的色彩判断出该产品的内容、特点、性能。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具体运用何种颜色,都应该以符合该产品的内容为基本出发点。
当然,不应该把色彩的理解固定的非常死板,反而在实际中合理运用其相对性。牛奶可以用黑色和白色这两个极色来做外包装,只是评论其两个色彩的对比应用,黑色无法体现食品的食欲感,但是如果用背着背篓的小男孩,面带笑容、亲切可人,形体茁壮健康喜人,远处是一片天空和草地,黑白相间的斑纹奶牛成片,如此版画般的黑白表现方式,呈现出牛奶的意境无限、洁净纯真,如此说来包装设计值得赞赏;蜂蜜的包装设计没有用逼真的摄影图片,而是采用矢量的创意图形,没有用六边形的蜜糖,而是用蜂与花的意境做构图,没有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纸张,而是用原味的草香纸做面材,没有用亮丽的纯色而是用降低饱和度的颜色匹配外表纸张,画面的灵动,包装的自然惬意,产品的天然健康也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产品包装应当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表达消费者的情感心声。只有用色彩体现和诱发了消费者的美好情感,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购买欲望。这些知名的品牌会为自己的品牌做一件事情,那就算是在自己的产品销售现场安装隐形摄像机,可以通过全程的摄像统计出流量、经过人群的关注度、接触产品的几率、购买产品时所关注的范围和细节、购买时的语言和表情、销售数据等等,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尊重消费者、更理性的设计产品的包装,因为我们是价值的创造者。
三、优秀的包装设计需要完美的执行
随着礼品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审美能力的提高,礼品包装的品质感、整理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决定包装装潢最终效果的却是印刷。包装印刷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认真解决好印前制作、印刷过程和印后加工的三大关系。一件成功的包装设计产品,集中了设计制版、印刷,以及印后加工等步骤,是客户、设计师、印刷技师材料结构技师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要使一件包装作品达到理想效果,从一开始就必须有总体考虑和全局观念,不能只注重某一工序,而忽视其他工序,必须以客户的要求为准则,对每一道工序分别加以调控,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工艺程序和操作指令,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现在很多的企业在与包装设计师沟通过程中,设计出了满意的设计稿,因为最初的考虑都是规划的比较超前。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省钱,在包装成本上就有所减少,甚至改变其中的材料、更换包装厂等,导致最初的设计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可能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具体的包装结构、材料、印刷及特殊工艺,只是为了创意和新意在设计包装效果图,如此可能在具体的制作阶段增加成本而无法实现设计方案的包装成品。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之前就要考虑采用哪一种印刷方法最适合他的设计要求。例如纸张现在市场上的包装成型流程分为:设计——制作印刷彩稿——划分颜色、制版——印刷——表面处理——轧盒——粘合成型,软包装一般采用凹版印刷机,瓦楞纸箱一般采用胶版印刷等等,设计师只有了解了这些设备的工艺流程,这样设计出的包装产品才能适应人们审美观点和满足生产实际及市场的需要。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设计师思想意识的忽视,觉得他的工作主要是包装的设计方案,后期的工作只要交给印刷企业或包装企业就可以完成了,也不需要跟相关环节的人进行沟通和完善,殊不知包装设计师的工作是要执行到包装的成品实现以及对包装的改进,进而将该款包装进行批量化的生产。
再一个因素,也是现阶段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那就是印刷企业或包装企业与设计师对接的技师。这个角色师负责包装设计的整体结构、材料、面材、纸张、特殊工艺、内托等等各个环节的思考者和执行者。他需要了解客户与设计师的意图,结合作为技师的专业,提出一些意见,这些意见可能对包装设计有很多有益之处,提升包装的整体装潢效果。也有可能师因为企业业务比较繁忙,不愿意花很多的时间来落实本该自己去做的事情,包装设计的最终产品可能达不到设计表现的效果。但是这个时候的设计师是非常有责任感的,他需要在客户和印刷制作企业之间担负起必要的责任,从设计的经验和创意角度反向督促这些技师完成包装设计的最初构想。包装设计的成品实现的好坏,就像图形设计师与文案之间的“恋爱”关系谈的如火如何,也就是看设计师和技师之间的配合程度如何,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专业的兴趣,二者会发挥双方的优势,包装设计的成品会更能达到设计的构想和客户的期望,反之也然。
在当前的礼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印刷企业和包装企业懂得包装材料和结构的专业技师,也有专业包装设计公司设计师,甚至还有礼品公司的总经理及销售人员。在我设计的经历中,既有优秀的包装设计的方案,也有印刷、包装公司的技师一起跑遍著名的纸品公司,对新的纸张有最快的了解,比如最近在上海奢侈品展览会上的触感膜,这次就用在鲜花提取液的礼品包装设计中,效果非常好。
然而,我国的包装设计领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重平面,轻结构;重设计效果图轻印刷,轻制作工艺等,礼品包装的市场现状也是如此,因为礼品包装设计主要由美术设计人员完成,由于他们是设计专业出身,在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的认识上有很大局限性;印刷与包装企业的层次也有高低之分,这些企业的技师对设计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看法,既然包装设计必须在生产中可以实现,就需要客户、设计师、技师三个角色的通力配合才能完成。
(一)、显示器的呈色原理为色光加色法,采用的是R、G、B三原色,而印刷呈色原理为色料减色法,采用的是C、M、Y、K四种颜色。RGB的色域远远超出了CMYK的色域范围,即RGB色域中的很多颜色在目前是油墨无法再现出来的。所以往往在显示器上显示得非常鲜艳,印刷后颜色变暗甚至会变成完全不同的色彩。只有非常专业、资深的印刷界技师可以看一下RGB数码样,直接告诉我印刷的具体CMYK数值,可以完成包装设计的设计效果,并告知采用那些类别的纸张来印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几十年的经验和他们的专业前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设计师也可以从中得到迅速的成长。
(二)、深色背景的K值不要大于70%,如果大于这个数值,色彩的倾向性不够明显。黑色在印刷中的独到作用也非常重要,理论上C、M、Y三色叠印可印出黑色,但是细小黑色文字尽量避免使用套印排版,因为有可能由于文字笔画太细而造成套印不准的现象。在特殊纸张上面,作为背景的底图可能是一些图案,之上会有包装的产品名、企业标志或是必须出现的文字,但是尽量让产品名和标志位置之下的背景为空白,这样会有清晰的层次和明显的视觉中心,否则印刷出来的效果会很混杂,而无法清晰的进行信息识别。
(三)、避免后加工无法顺利进行。很多设计师不了解印刷材料、工艺、加工设备,设计包装作品时往往只从美观的角度、创意的角度考虑,忽视了后期的加工制作。如没考虑到印刷后某些纸张出现抽胀等现象,结果造成裁切后原稿内容残缺或错位;设计的包装尺寸在排版时不合适,造成材料浪费或超过设备加工范围而无法加工;设计图案未考虑到印后特殊效果的处理,如覆膜、烫印、起凸、裱纸、成型结构等,达不到预期效果。质量控制图像不清晰不同印刷品对加网线数的要求不同,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印刷质量问题。加网线数过高,无法完成网点的复制,易糊版;加网线数过低装订,图像的层次感差,不清晰。
(四)、尽量发挥设计师的创意能力
设计师在包装设计的行业里,应该是眼界宽阔、敏锐表达、视觉前瞻、审美独到的专业人士。很多时候并不能为了客户、市场、消费者而彻底改变或放弃优秀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坚持和说服过程,让好的包装设计得到完美实现。在市场经济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各界的人员需求已拉开层次,面对礼品市场需要,包装设计人员要深入研究产品的特性、理解企业的文化、调研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的装饰效果不断创造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包装设计。
四、绿色包装是包装设计的未来
包装设计需要用各种材料来实现,而生产这些原材料和印刷制作过程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所以商品包装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定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包装是指包装设计既要保证商品的性能完好,又要考虑环保因素,也就是说包装废弃物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损害。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是不断进步的,也或许某些环节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商品包装中使用了很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工艺,给生态环境或我们自身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比如说使用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白色垃圾”成灾。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绿色环保包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国家已经禁止采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蔬菜和水果;许多食品开始使用大豆蛋白质包装膜,该包装材料能与食品一起烹食,有些冰淇淋商品采用的玉米烘烤包装杯,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深受消费者欢迎。可以想象绿色包装将成为未来包装设计的一个有利方向。
关键词:白色污染;现状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白色污染”就是环境问题的一种,现今全世界都在想方设法解决“白色污染”这个问题。
一、“白色污染”的定义
1868年人类制成第一种塑料以后,塑料制品相继产生。由于塑料制品方便耐用,价格低廉,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1998年,我国塑料原料产量约为676万吨,进口量800多万吨,塑料制品近1600万吨。从两个时期的塑料用量对比得出三年我国塑料消费量增长约45.45%。自此我国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第二大国。
近几年,“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白色垃圾成堆的环境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英国《卫报》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因为塑料废弃物多为白色,所以得出这个名称。
据网上所描述的“白色污染”的定义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动时声音发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则较柔软,抖动时无发脆声音;发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烧时有浓烟)。
二、临安市“白色污染”的现状
(一)临安市“白色污染”的现状
临安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绿色明珠,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经118.51°-119.52°,北纬29.56°-30.23°。东临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西接安徽歙县,宁国和绩溪,北靠安吉。东西相距100公里,南北宽达50公里,土地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人口51.03万市人民政府设在锦城镇。
临安市原本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但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剧,加上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得原本美丽的临安变成了一个正在遭受环境污染迫害的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临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大量的游客给临安市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其中白色污染是重中之重。游客大量的涌入临安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达,还带来了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一系列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中以塑料制品为主,也就是说主要是白色污染。
据调查西径山的年游客量是28万,每人每天使用2个塑料袋,那么游客塑料袋的年使用量是20440万个,临安市这样的景区大约有30个,也就是说光塑料袋的使用量就达61.32亿个,再加上饮料瓶、食品袋之类的塑料垃圾,可想而知游客所带来的污染是多么严重。
临安市的白色污染除了发生在旅游景点,在城乡结合部,甚至城市的某些生活小区也随处可见。例如:某些路上,到处都是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
(二)对临安市“白色污染”的分析
1、对临安市“白色污染”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本次采用的是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可用问卷95份。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有38.95%的人对于塑料制品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塑料制品遇到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等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不知道塑料制品对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有22.11%的人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他们平均每人每天使用超过10个塑料袋,按每天10个计算,那么一年下来这些人使用塑料袋3650个/人,据有些数据调查,2005年临安市总人口52万,照这样计算,这22.11%的人总共一年要用塑料袋41964.78万个。更有74.74%的人甚至对于“白色污染”一词的意思都不理解。这对于解决“白色污染”这一情况是很不利的,因为不了解“白色污染”的意思,不清楚“白色污染”的危害,而且因为塑料制品价格低廉,方便耐用,所以被广泛使用,这就大大增强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也导致“白色污染”的治理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希望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的,虽然有些人不支持塑料袋收费。笔者就临安市“白色污染”问题的现状,除了通过问卷调查之外,还对临安市的一些市民及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在走访中了解到,临安市白色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时,有些市民表示自己不会乱扔垃圾,但是当问及自己认识的人,或者在路上看见有没人乱扔垃圾时,他们表示:他们认识的人或看见有些人在路上有乱扔垃圾袋的习惯,即使垃圾箱就在离自己几米的路上也不会投到垃圾箱里。还有一些人则是经过河边的时候很习惯地把塑料袋、塑料瓶等扔下去,他们认为垃圾扔进河里,那就随着河水的流动冲走了,就相当于不存在了。环保部门对市民宣传教育,同时把河里的垃圾处理掉了,但是没过多久河里又有新的垃圾出现。
2、临安市“白色污染”危害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及走访,了解到白色污染对于临安市的市容市貌及居民的生活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就象上面所提到的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每当刮风的时候那些塑料袋就像风筝一样在天上飞,这严重影响临安的市容市貌。临安市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1)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首先,据有关材料介绍,塑料食品袋和一次性餐盒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等物质,而残渣和重金属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会更大。其次,残渣对食物的色、香、味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一次性塑料袋还会放出有毒气体,长期食用会引发中毒。(2)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一般的普通塑料制品降解的时间是200多年,一旦进入土壤很难降解,会改变土壤的特质,严重污染土壤。塑料制品的不透气性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如果牲畜误食了丢弃在水里或者是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3)污染水体和空气。临安市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如果塑料制品被填埋,由于它难降解,在不断分解的过程中会长时间产生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不断地污染地下水。而且塑料制品即使是放在那里,它当中的有害成份也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形成酸性或者碱性的有害物质,同时也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水中,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如果塑料制品被焚烧,不但会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这不仅污染空气,而且间接的会使得鸟类和鱼类出现畸形甚至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4)占地过多。第一,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第二,上面提到过临安是利用填埋处理垃圾的,由于塑料制品体积大、密度小,而且很难降解,那么它会很快填满场地,会降低填埋场地垃圾处理的能力,从而增长了垃圾停留的时间,占地更多。
三、临安市“白色污染”的治理办法
(一)禁用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是最根本的方法。
全球目前率先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是两个亚洲国家:不丹和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从2002年3月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在实施这项禁令以前,首都达卡的950万人每天要消耗1000万只塑料袋。禁令颁布后,全国315家生产塑料袋的工厂全部关门,塑料袋的用量减少了90%。
(二)减少使用塑料袋
目前,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限制塑料购物袋产销,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用这个办法来减少“白色污染”。临安作为我国的一个市区,由于法律的支持,实施这个办法是最现实的,也可能是最有效的。从西方国家爱尔兰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这个办法是大有可为的,因为爱尔兰实施这个办法之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90%。有数据表明,自2002年启动此项税收以来,爱尔兰已征得7500万欧元税款,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95%,人均年消费21个,收税前则为328个。
(三)实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处理塑料制品传统的方法是将塑料制品等垃圾一埋了事,但是,垃圾“增产”的速度太快,造成埋不胜埋,同时,填埋很容易毒化土壤和造成水体污染。可以将装垃圾的箱子用不同颜色分开,把塑料制品分离出来重新利用。比如,日本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国民也自觉遵守,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可通过分类回收进行处理或循环利用。所以日本废塑料的回收率很高,“白色污染”得到较好的抑制。
(四)研究开发新型塑料
新型塑料的降解时间是18个月内,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由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并形成规模生产的生物塑料―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成功地将淀粉进行了可塑“改性”淀粉含大于使用后可回归大自然填补了我国工业化生产生物降解可塑淀粉材料的空白,其材料与制品可广泛用于工业包装、医疗用品和一次性生活用品等领域。由于成本和塑料袋的承重能力的原因,并非全部用可降解材料生产。所以应该开发降解时间更短,成本更低的塑料。
(五)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如少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重新拿起“布袋子”、“菜篮子”,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生活消费逐步实现“绿色化”。
参考文献:
1、张本效.城市管理问题研究[M].南海出版公司,2007.
2、赵玉峰,赵冬平,赵忠.现代生活中的污染与防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太阳雨.“白色污染”不容忽视的问题[J].福建质量信息,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