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淡水资源的未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的未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淡水资源的未来

第1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再利用率、淡水比例、浪费。

一、问题提出:

这个课题是我在生活中发现的,对于我们平时使用的淡水资源,我们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水是我们人类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淡水更为珍贵,所以我想出来关于淡水利用率这个我们身边的话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

淡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淡水财富在以很快的速度减少,为了人类的将来,我们就要放眼于现在,把淡水资源在各个方面中各环节的浪费有所减少,或是提高淡水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淡水的流失,达到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引导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方法

首先在网上查找淡水的利率能达到的百分点,浪费能达到多少,查找一些节水,再利用水率高的城市作为例子,借鉴一些好的方法,由于节水日就要到来,所以可以趁此多宣传一下节水知识。

四、课题研究具体内容及研究过程

淡水利用率

之所以取题名为“关于淡水资源利用率的研究”重点其实并不在于研究“利用率”而在于提高“利用率”,“利用率”这一词只为提醒人们要注意用水的作用效果,不要浪费。

以下是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例。

黑龙江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偏少的省份,人均占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根据水利部预测,从现在(06年)到2040年,我省份年均用水量将以每年4.27%的速度逐年增加。显然,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水消耗,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是满足社会发展最为有效的方法。21日(06年3月),省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几年,我省将在保障经建设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农业、工业和城市节水,尽快转变以大量消耗水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并形成有利于建设水型社会的用水体制和机制,农业:潜力巨大的节水大户。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田灌溉用水占社会用水量的70%”,而且前全省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7,因此开展农业节水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由于黑龙江省推广了节水灌溉水稻的模式,因此由水稻年均用水量为160~170亿立米,占全省农业用水量93%,在不需花什么钱的情况下减少30%~40%。

此外,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农业节水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黑龙江省除少数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仍沿袭按亩收费的老办法。由于用多用少都要纳税同样的水费,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惊人,按照日前0.47的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全省农业生产中每年被浪费掉的水资源就接近100亿立方米。因此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变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在农村实行计量供水,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就十分必要而紧迫。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用水也逐年增加,据了解,目前我省(黑龙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5%,而在节水措施发达的国家,已经达到90%,此外,我省城市输水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这一低一高两个指标说明我省工业节水空间十分巨大。

以上是黑龙江对“淡水的利用率”,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方法

1结合实际:就是要因地制宜,黑龙江省因为是农业大省,所以在农业浪费水上做出了合理的方案,才有了如年的成绩,因此在提高“水资源利率”的首要方面就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

2利用各种手段:从黑龙江省队提高“淡水资源利用率”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常见的收费,用经济来控制淡水浪费,这不仅能控制住水的浪费,而且提高经济效应,同时也带动了人民的节水意识。

3引进器材: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器材或是合理节能器材,这样就可以减少淡水的浪费或是再利用。

4树立正确节水意识:怎样做取决人的主观意识,只有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才能积极与“淡水利用率”提高的活动中来。

以上几点是我自爱黑龙江省“淡水资源利用率”中得出的几点结论,下面,我将提供一些从网络中查找出的方案。

Ⅰ要提高用水率和效益,就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降低单位产生的用水量,通过优化配量水资源,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Ⅱ要建立促进全社会节水的机制,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化,使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化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节水激励机制,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确水权,培育和发展市场。

A:首先要明晰水权,在市场经济中,水交易实质上是水权的交易,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必须要明晰水权。其次,要加强水权管理,自爱水资源紧缺状态下,取得水权要付出代价,需交纳水资源费并保护水权拥有者的权益,再次,要允许水权交易,培训和发展水市场,必须允许水权拥有者让出水渠并获益。

B:要形成节水机制,就要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水权管理制度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权属管理制度,通过明晰水权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水资源决策上平的经济和法律地位,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过的决策机制、以价格为主的信息机制、以利益关系为驱动的动力机制和通过市场交易配置资源的机制。

C:除了建立水权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制度,还须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通过用水行为产生的利润,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调整用水行为,从而引导水资源的重新配制。

通过上述的一些建议,“淡水资源利用率”会有一个新的突破,这不仅能够造福于现在,还可以造福于未来。

水是生命的源头,没有水就是没有生命,珍惜淡水,就是在延长人类的寿命。

第2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 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建议

一、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简述

1、瓦屋山水库简介

洪雅瓦屋山地处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同乐山市的峨嵋山市隔邻相望,同雅安市的荥经县、雨城区相邻为界。瓦屋山是省级地质公园,瓦屋山境内的瓦屋山水库即瓦山湖前身为青衣江支流周公河等河流于2007年4月,因修建瓦屋山水电站而拦坝蓄水,坝高为143米,形成瓦屋山水库,民间又俗称瓦山湖。库区水域面积13.6-15平方公里、库容蓄水量5.84-6亿立方米,相当于眉山境内两个3亿立方米的千岛湖黑龙滩水库。瓦屋山水库所处海拨大约1500米,属于高山出平湖,深山大湖泊境界。水库相邻的瓦屋山镇的关帝、李山等几个村庄以环绕形式分布在水库四周。瓦屋山水库水资源通过开闸发电后,注入周公河,沿途经过洪雅县瓦屋山镇,主要部分流经雅安市雨城区,最后于雨城区城区汇入青衣江内。

2、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主要来源简述

由于地质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山整体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山顶海拔2800米到3500米,山顶平台约11平方公里,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被地质专家认定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方山”。山顶平台上,有15000亩冷铁杉林,大量古老植物群,如桫椤、水青树、连香树、珙桐、华西枫柏、大叶石栎、黄肉楠、银杏等,充满古朴、原始、翠绿、森郁的氛围。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植物的魔力造化下,高耸2800米的瓦屋山平台,像个伸向苍天的天盆,迎接着上天赐予大地的圣水。在夏季里,瓦屋山平台出现着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云雾缭绕,间或小雨浠浠沥沥;或烟雾弥漫,烟雨纷飞树丛间。如此的风雨连绵不断,一座永无休止的自然循环往复的天然水造水机制形成,形成许多林间小溪,及有上百亩的鸳鸯池。其中以兰溪、鸳鸯、鸯溪为三条最大的溪,在东岩形成三条高达三、四百米的大瀑布,瀑水汇入瓦屋水库,成为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地,誉为上天赐予大地的天然圣水。在秋冬春季,瓦屋山平台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夏季来临,冰雪消融之后,天然淡雪水再次融入瓦屋水库。这种大自然自然造化的天间圣水决定了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为无污染的淡水资源的根本原因;也使瓦屋水库水资源誉为上天赐予人类的天然圣水基地称号。

类似的还有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其它支流水源,其形成机制同样地依靠瓦屋山的崇山峻岭、植被茂盛等特殊地理条件,由大自然循环往复形成天然的天降雨水,汇成地表水,流入瓦屋山水库。

二、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意义

1、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社会价值

目前,水资源的污染加剧和气候异常引发的干旱缺水;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的紧缺性,成为世界人民面临着的最大问题。当前四川省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面临着日益紧缺的情况与危机,眉山同样面临着人均水资源量低、水质性缺水严重,原生淡水资源缺乏和水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而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突现的社会价值显得尤为明显和重要。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淡水储备基地建设。作为人工的蓄水池,形成天然的淡水储备基地,可以为大中型城市或农村在自然灾害或环境保护危机情况下提供天然优质的淡水供应。二是调节水资源利用。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危机时,可以将瓦屋山水库淡水资源调节作为地方或周边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和生产耕种的引水基地。三是作为供水基地。直接作为洪雅县城、雨城区、荥经县城或周边乡镇居民的城市供水基地;或面向市场开发,以桶装、箱装、瓶装等多种形式,间接向全国市场销售供水。

2、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社会意义

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来源和发源地的特殊性,决定瓦屋山水库水资源能成为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卫星城市的淡水供应地。在环保、饮用、旅游等方面创造出非常大的社会贡献,起着非常大的社会价值,造就重要的社会意义。即:为民众生活、生产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市场需求服务;在未来水资源危机下,抢夺淡水资源就是抢夺人类的生命之源,将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基地,为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提供储备供应水资源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对策建议

1、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实施合理保护

(1)库区污水排放处理与控制农药施放的保护。一是采取措施处理库区污水排放。可以集中或分散建造、安装处理污水的现代化污水排放处理设备设施,对水库四周村庄居民、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排放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对水库水资源污染。二是对库区推进抗病菌强的农耕物种或减少农耕作物种植,减少农药施放或施放非残留或残留量低的农药,甚至于逐步杜绝在库区施放有害农药和杀虫剂。防止农药残留流入库区,污染库区水资源。

(2)除统一规划建立的旅游度假区外,禁止在水库区域进行企业商贸开发与经营。为长远保护水库,界定库区区域,禁止在水库区域及其上游区域或其它入库支流水区域进行企业商贸开发与经营;同时,禁止在库区及其上游、其它入库支流水区域放牧,以保护水土流失,於塞水库。

(3)可以建立鼓励人口外迁或转换劳动力机制。为保护库区生态系统,一方面减少农耕作物种植而转换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鼓励人口外迁机制。逐步将库区或库内水来源区域的人口外迁到洪雅柳江、余坪镇一带;或洪雅县城周围。给予外迁人员较高的就业、从商、社会福利等保障机制。

2、对瓦屋山水库水资源进行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开发为淡水渔场。可以在水库大坝的下游,利用水库发电排泄的淡水资源开发淡水人工渔场,饲养各类淡水鱼。特别是水库水资源发电后初始的无污染排泄阶段主要是瓦屋山到汇入雅安主城区青衣江之间段,该段是主要段区并途经雨城区多个乡镇,沿河乡镇具有开发淡水渔场的重要价值。

(2)开发为备用淡水供水基地。将水库水资源做为全省,甚至于全国的备用淡水供应基地,做为重大灾害事件的应急备用水资源。从瓦屋山到雅安市城区之间段是瓦屋山水库水资源无污染排泄阶段,如果雅安方面能做好沿河水资源无二次污染保护,可以将该段水资源做为途经雅安部份城镇区居民饮用和灌溉用水。

(3)开发为市场优质产品。可以将瓦屋山水库的天然生态自然水资源开发为桶装、箱装、瓶装,面向全国市场销售。直接在瓦屋山水库设置水资源加工基地,可以将加工成品输入市场,成为无污染优质产品,胜过当前市场的已有瓶装、桶装产品,能够形成强势竞争品牌。

(4)开发引水工程。根据社会需要或条件成熟后,将海拔较高的瓦屋山水库(海拔约1500米左右)水资源利用落差原理,采取梯级扬程式或涵道落差式引水工程越过吴庄乡到赵河乡之间的高山,将水库水资源引到洪雅平坝(洪雅平坝海拔约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能够解决成都平原眉山片区灌溉、饮用缺水问题。

(5)开发旅游度假区及水上观光项目。利用水库形成的优美环境,选择合理地段,打造旅游度假区;开发水上观光项目。瓦屋山风景区、瓦屋山水库地处海拨1500米以上,瓦屋山雪区平均每年长达6―8个月,夏季瓦屋山水库区平均温度比外界低3―5度,是夏季纳凉的好去处,形成非常好的休闲度假区域;同时瓦屋山水库结合瓦屋山风景区和库区的休闲度假,可以开发水上观光项目,形成各种水上娱乐。

3、保护与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基地

日益变化多端的恶劣气候和环境污染,导致的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而且中国的淡水资源和无污染水源也降低到极点。虽然瓦屋山水库水资源远离成都。但随着成都天府新区的启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盆地城市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能够供给保障成都平原和周边盆地城市用水的黑龙滩、三岔湖、朝阳湖等水资源水库基地都面临着供应不足和水资源轻重度污染、水质质量低下等问题。

由此,从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天然生态属性所赋予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军事等社会意义看,保护与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四川重要淡水资源基地,赋予当地党委和政府重要的责任地位与要求。

(1)作为重要项目给予保护。可以将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四川、眉山重要淡水资源的重要基地项目予以打造和保护。在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由洪雅县或眉山市相关部门编制项目报告,向四川省、国家有关部委申报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为国家级天然生态淡水资源的重要基地项目。力争以项目形式,争取民众拥护,国家支持,社会关注。寻求广泛的共同认识和支持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予以开发和保护。

(2)制定法规予以保护。建议眉山为开发与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出台制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围绕如何开发与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眉山市出台制定具体的地方性法规,从法律法规层面上给予开发与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造福眉山人民,全川、全国人民。

(3)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将瓦屋山景区旅游发展同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互进互补。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增添了瓦屋山旅游景区的亮点,弥补了景区有山有水无湖的弱点。但是也为瓦屋山旅游景区带来挑战和责任,即发展旅游景区必须同时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防止旅游景区的过度、过滥发展或治理人工残余物、污染物不到位,效率低下,破坏与污染水库水资源,损害水库水资源天然生态无污染的名声。

(4)重视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重。瓦屋山风景区随着瓦屋山水库出现,旅游、休闲度假、娱乐等经济价值变得更为突出。瓦屋山水库的形成作为休闲度假与水上娱乐也呈现出突出的经济价值。瓦屋山水库水资源是作为瓦屋山风景区、瓦屋山水库两大重要构件之外的第三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并同时伴随着社会价值的宝贵资源。水库水资源本身用作发电创造经济价值,又同时将水资源开发为灌溉和饮用,不但创造出经济价值,还同时展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重视开发、发挥瓦屋山风景区和瓦屋山水库的经济价值,也要重视保护和开发其水资源潜在的社会效益。

第3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谁,人们的生命生产生活也离不开水。但是在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地都存在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九十多个国家和全球将近一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中。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的走向,水资源如果出现危机也会制约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发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之一。

1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探讨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多元化的,这就使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多样化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要从以下三点入手;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三个方向。

1.1在经济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研究,主要就是对区域内开发、布置生产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物资平衡等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将边际效益对科技贡献率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抵销和克服,这可以是经济学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世界银行中的《世界发展报告》以及在莱布朗的《未来学家》之中,就有着非常直接的阐述。

1.2在社会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就是要对社会的发展、物质分配、利益平衡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其本质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效益与公正经济的互相结合,这是在社会学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向,在联合国颁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之中,对此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论述,这也是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1.3在生态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就是从生态保护、自然平衡、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等方面的工作作为主要内容。其本质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上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护环境不受影响。在此方面,挪威的布伦特夫人以及巴信尔等权威人士人发表的文章中就有体现。

1.4在系统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项理论的内部系统之中,有诸多的支持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发展、协调以及持续等等原则,三点也是可持续发展耦合时空制约和促进的方面,其最主要的就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有着具体的判断规则。

2在可持续发展下水资源的危机问题

一般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都是指淡水资源,也还包括大气层以内的水汽。淡水资源可分为三种,空中、地表以及地下三种淡水资源。在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之中,使用的往往都是地表以及地下的水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当前人类可正常使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以及地下水资源两种。水资源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但是在有限的空间之内,还是相当匮乏的。地球被人们称作是“蓝色星球”,水是肯定很多的,但是地球上97.5%的水是盐含量比较多的咸水,人们如果使用这部分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之后,才可以使用,造价成本高昂,除此之外,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情况也是十分复杂的,部分地区存在非常严重的水资源匮乏情况。当前,全球的淡水储量大约有3400万立方千米,并且88%是固态形式的,储存在冰川、积雪以及冰帽之中,其地理分布也主要趋向于地球的南北极,除此之外的淡水资源14%都是地下水。地表冻土、沼泽等等也占据了1%的淡水资源,人们生产生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与江河、湖泊和浅层的地下水等等,因此,当前能够通过简单处理就能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当前淡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也就是说只有35万立方千米,另外,蒸汽也占据了其中一部分。淡水资源的匮乏现状以及地区上的分布不均衡情况,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口的增长和淡水资源也呈现非常矛盾的现象。一个成长人身体60%以上都是由水构成的,缺乏食物人可以生存几周,但是没有水资源人只能够生存几天。同理,在城市之中,能源的匮乏还不至于使得一个城市彻底崩溃,但是如果没有水资源,一个城市就将彻底荒废下来。人口的增长、城镇增多、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等等,都使水资源的消耗被大大加剧了,随着社会更进一步的发展,此项问题也会更加的尖锐。除了此项原因之外,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根据文献显示,收各种化学肥料以及工业有害物质排放的影响,在当前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中,约有33%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全球每年要排放工业废水将近5000亿吨,这其中有大部分是没有经过相关工艺精华和处理。在当前的传染病中,约有一半是因为水资源污染的影响。

3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相关对策

3.1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社会节水性

在我国,加强社会节水性能够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非常有利的保障。所谓加强社会节水性,就是人们群众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节水意识。在进行关于水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也能够融入相关的节水理念,逐渐的使得水资源的各种浪费现象消失,使。得能够使用最小的水量,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人民和国家创造更加多的物质财富,反之推进更加完善的水环境建设。

3.2在立法中融入相关的节水观念

在法律部门进行立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水资源保护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法律,也要为循环水资源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污染现象的的发生。结合水资源的发展循环理念,建设相关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此外,国家也要对此颁布相关的政策,鼓励关于水资源保护机制的平稳进行,采取这种方式,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社会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增长。

3.3鼓励生产清洁、降低工业废水量、加强农业节水

在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城市污水收集以及净化设施的建设,加强工业废水的回收在利用,城镇用水和工业废水要相互结合,争取实现零排放,在城市居民中,要推行各项节水用具的使用。在进行农业的灌溉过程中,也要尽可能使用新型的节水灌溉用具,使农业用水节水效率大大提升。

3.4加强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以及水源的开发工作

各个地区都需要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储存工作,积极的对劣质水源进行优化并利用,沿海地区还要加强对海水的淡化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将雨水补充地下水工作的进行,此外,将洪水资源改造成生态水的工作等等,都是开发水源非常有效的措施。跨流域进行水资源的调整不仅能够解决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水资源不均衡带来各种矛盾问题,在我国,南水北调工作就是跨流域水资源调整非常成功的一项例子。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也能够优化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国家的农作物收成的稳定性、社会的稳定性等等也会得到保障,可以说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是我国在水资源使用上非常有效的举措。

3.5政府部门要加强自身职能的使用

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是各行各业发展、各种产业优化以及循环经济整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发展水资源循环体制经济,建设全新的水资源使用观念和制度,都需要政府先行推出相关的制度框架,明确水资源在发展过程中所占领的地位。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确认在一项工作过程中各机构的具体责任,使公平和效率能够同时实现。总之,在推进水资源循环使用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政府的职能使用,政府业绩和循环经济发展,将政府建设成为水资源循环体制发展的重要保障。

3.6加强科学技术在水资源循环中的作用

发展水资源循环体制经济,除了要按照相关的原则之外,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勘察工作,采取此方面的科学技术,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开放和利用,使此方面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手段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将污水、废水降低到最少,使得浪费现象消失。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的科学技术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推行绿色工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就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体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利于我国经济朝向好的方面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寻新的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各项模式。循环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污水和废水的清洁问题,争取实现零排放。不容置疑,只要在我国水资源能够处于得当,对保护和利用做到最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丰,郭怀成,刘永等.湿润区湖泊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7.02.017.

[2]潘淑萍,屈国栋,夏新华等.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金华市人口和城市化进程预测[J].科技通报2011.04.026.

[3]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

[4]杨廷锋.贵州岩溶石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4.08.066.

[5]李理,张兴文,李付林等.海水利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环境保护2008.24.023.

[6]高云,谢莉.甘肃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0.01.131.

[7]张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对策[J].科学时代,2015.

第4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第5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设计

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对于我国环境保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从很大的程度上减轻污水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促进淡水资源的再利用,减少淡水资源的浪费,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保护了淡水资源,所以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大型污水处理厂发展的背景

现在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五被水资源所覆盖,是是这些水资源力能够供给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了百分之零点七五,占有量十分的稀少,而且这些能够供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有很大一部分都固定在不能够被人们所使用的南极冰川上,还有的隐藏在深层的土壤之中,能够直接的被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少之又少,所以淡水资源的珍贵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这些少之又少的淡水资源有很大的一部分被污染,导致不能够被使用,使得淡水资源的匮乏加剧,环境被污染。所以对于这些被污染的淡水资源进行净化就十分的重要,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对于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水对于环境的影响,减少淡水资源的浪费。

2有关于污水处理自动化技术的分析

污水自动化处理技术对于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通过大型污水资源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对于污水进行处理,能够大大的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污水处理自动化技术是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的一个重大的技术更新和进步,笔者对于污水自动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下是笔者分析的有关于污水处理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的内容。

2.1污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由厂内工艺处理部分和厂外污水处理部分。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是由监控系统、通信网络和PLC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直接对于污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好坏起着作用,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系统的三个部分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对于污水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信网络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于污水处理的各个阶段进行时时的监控;PLC是污水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的控制器,本身具有可靠性高、处理数据能力强、自主能力强、安全性高、容错能力好等优点。

2.2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图1是目前很多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图,在自动化使用的过程中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层、SCADA监控层、数据存储分析层和现场控制层等四个方面组成。在污水自动化管理系统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太网技术、UPS即是不间断电源的使用、仪表的主动诊断技术、仪表的自动冲洗技术等。

2.3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光纤环网特点

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光纤环网技术,光纤环网技术是目前我国最为先进的网络拓扑结构,在很多的方面相对于其他的网络拓扑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在网络传输稳定、网络的可靠性高和自愈比较好等优点,污水自动化系统中的光纤环网具有能够防止网络中的任何一条网线损害或者断裂而影响整个网络的问题,解决网络因为一条网线而带来网络数据问题的安全隐患。同时光纤环网技术还具有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对于网络中的信息进行恢复的功能,使用户在短暂的断网的时候不受影响。双冗余网络是光纤环网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以数据传输线路为主线路,另一条视频传输线路为副线路进行型号传输的一种方式,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这两条线路互不影响,当数据传输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视频传输线路将代替主线路进行数据传输。

2.4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理论

对于一个成品的好坏进行衡量是对于一个产品质量的鉴定,会有衡量标准,对于污水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衡量也是这个样子,对于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评判,对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好坏进行衡量,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笔者总结了一些关于衡量污水自动化系统好坏的可靠性理论,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可靠性理论:①平均失效间隔理论,这是新产品投入使用的时候,是这批产品从投入使用到第一次出现故障时间的平均值,在衡量的时候,平均失效间隔越长,产品越好。②平均修复时间,就是产品从出现故障到成果修复的时间,时间越短,产品越好;③平均失效前时间,就是指的是产品多久出现一次故障,从产品使用到出现故障的时间,平均出现故障的时间越长,产品越好。

3有关于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分析和系统设计

3.1项目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地方设立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有利于促进淡水资源的节约,但是在不同的地方的环境不同,对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所需要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系统的设计,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在设计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需要进行解决的事情。3.11设备的环境条件在对于项目进行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设备运行工作的环境,要充分的考虑净水的工作环境,并其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对于设备的温度适应范围、酸碱适应范围等内容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3.12设备的执行标准在对于设备的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设备必须满足相关的标准,使得相关的标准能够满足要求,以上是设备需要满足的相关的标准,一些设备的运行环境特殊,对于这些设备也要满足相关要求的标准。3.13污水处理净水厂的净水工艺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进行处理一般都是通过对于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出的水进行再利用,进水厂的净水一般都遵循一个流程,笔者以大伙房的废水净化为例,以下是大伙房的污水净化的流程。(如图2)3.14净水厂出水端的水质要求净水厂对于污水进行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将污水进行再利用,污水自动化处理系统通过将水进行净化,减少污水对于环境的影响,节约淡水资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净水厂净化出来的水应该满足相关的标准,在对于净化出来的水质应该满足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对于出厂的水的浊度、微生物标准、毒素指标、感官症状和一般的化学指标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3.2有关于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3.21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在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的技术的时候,要注,会有衡量标准,对于污水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衡量也是这个样子,对于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评判,对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好坏进行衡量,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笔者总结了一些关于衡量污水自动化系统好坏的可靠性理论,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可靠性理论:①平均失效间隔理论,这是新产品投入使用的时候,是这批产品从投入使用到第一次出现故障时间的平均值,在衡量的时候,平均失效间隔越长,产品越好。②平均修复时间,就是产品从出现故障到成果修复的时间,时间越短,产品越好;③平均失效前时间,就是指的是产品多久出现一次故障,从产品使用到出现故障的时间,平均出现故障的时间越长,产品越好。

4有关于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分析和系统设计

4.1项目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地方设立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有利于促进淡水资源的节约,但是在不同的地方的环境不同,对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所需要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系统的设计,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在设计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需要进行解决的事情。4.11设备的环境条件在对于项目进行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设备运行工作的环境,要充分的考虑净水的工作环境,并其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对于设备的温度适应范围、酸碱适应范围等内容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4.12设备的执行标准表1设备的执行标准在对于设备的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设备必须满足相关的标准,使得相关的标准能够满足要求,以上是设备需要满足的相关的标准,一些设备的运行环境特殊,对于这些设备也要满足相关要求的标准。3.13污水处理净水厂的净水工艺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进行处理一般都是通过对于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出的水进行再利用,进水厂的净水一般都遵循一个流程,笔者以大伙房的废水净化为例,以下是大伙房的污水净化的流程。(如图2)4.14净水厂出水端的水质要求净水厂对于污水进行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将污水进行再利用,污水自动化处理系统通过将水进行净化,减少污水对于环境的影响,节约淡水资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净水厂净化出来的水应该满足相关的标准,在对于净化出来的水质应该满足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对于出厂的水的浊度、微生物标准、毒素指标、感官症状和一般的化学指标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4.2有关于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4.21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在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的技术的时候,要注意遵循“集中处理,分散控制”的原则。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管理站、现场控制站两种主要的方面,中心控制管理站主要包括控制操作、显示功能、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报警功能、报表功能、安全功能、打印功能等几个方面的功能;现场控制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净化间分控站、送水泵房分控站、投药间分控站、污泥处理分控站等,这些分控站主要有控制、显示、组态、安全、采集、通讯等功能。4.22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原则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原则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时间控制、浓度控制、空气压的开关控制、填料絮凝区的反洗控制等。在时间控制的时候对于污水处理的刮泥池刮泥机进行运行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时间控制,在对于污水的各个净化阶段进行严格的时间控制,保障污水处理净化之后达到相关的要求。在对于浓度控制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控制,对于微生物浓度、悬浮颗粒浓度等内容进行控制,使得净化处理之后的水能够符合水资源的使用标准。对于空气压开关进行控制,能够保证相关的压力在一定的标准之内。

5对于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于更新

我国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相关的技术也在更新,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5.1网络新的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我国传统的网络结构来说,传统的网络自动化系统使用的是一种单冗余网络技术,这中网络技术在很多的方面受到限制,使用十分的不方便,例如在数据传输的时候,出现信号短暂的中断的问题,网络结构并不能够很好的及时的对于网络进行修复,修复的时间较长,并且传统的网络传送技术是单网传输,只能对于数据进行传送,并能够将污水处理厂的视频信息进行传送,受限比较大,传统的网络技术在小额污水处理厂适用性比较的广,但是在大的污水处理厂使用就受限制比较的多。当前的新的网络技术采用了双冗余网络结构,可以同时对于视频和数据进行传送,在传送数据的线路出问题的时候,视频线路可以对于数据进行传送,增强了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同时对于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新型的网络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厂的网络技术还有节约资源、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5.2设备的新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的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的设备上使用了大型的UPS,大型的UPS的使用保障了在突况的时候,能够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数据进行存储,防止因为突况导致数据丢失,同时使用大型的UPS还降低了污水处理厂中很多的工艺风险,提升了污水处理厂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对于污水处理厂进行分析的时候,采用了新的仪表自身的故障进行检测,同时具有很强的报警功能,新型的功能能够对于仪表自身的故障进行检测,对于故障进行及时的报警,及时的发现故障。

6有关于我国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期望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的发展了起来,在我国的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我国正处于成长期,一些新技术新科技正在逐步的应用于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之中,目前我国各项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未来我国的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功能将会更加完善,自动化系统将会更加的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将会更加的合理。

7总结

淡水资源只是占地球水资源的一个小部分,但是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根本,所以对于淡水资源的保护十分的重要,大型污水处理厂的使用对于污水处理保护淡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有利于促进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使得污水处理厂在淡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连生.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智能自动化系统探讨[J].才智,2012,(5).

第6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节水农业;灌溉;计算机;应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走节水农业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所谓节水农业(Water-Saving Agriculture),是指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措施,节约并高效率利用灌溉水的农业生产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并成为了未来节水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控制,实现农业的节水型智能灌溉,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达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之目的,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

1.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背景及意义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严重贫乏,并且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西北尤其缺”状况。据统计,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4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6%,居所有国家的第4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2 25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最贫乏的十三个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量将降至1 760 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人均淡水资源量1 700立方米),形势不容乐观。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农业生产用水总量为4.0×103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左右,而灌溉用水量占到农业生产用水量的绝大部分(约为90%)。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和生产水平限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存在浪费严重现象,利用率仅为45%,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0%~80%),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遭遇的严重干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例如在2010年年初,我国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和重庆西南五省市地区遭遇严重干旱,部分旱区旱情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耕地受旱面积达1.11亿亩,农作物绝收面积超过110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350亿元。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现状,必须改变现有的浪费严重的用水方式,大力发展抗旱节水新技术,走节水农业之路,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农业大国尤为重要,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计算机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2.1数据采集与分析

以计算机为工具,建立农田水资源利用的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提高节水农业决策的科学化,它是实现处方农业、精确农业的核心。所谓DSS是指通过决策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数据、模型,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进行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节水灌溉系统是一个典型的DSS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模拟作物的产量和需水过程的关系,预测农田土壤盐分及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制定农田科学的灌溉措施,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确灌溉,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之目的。农田灌溉DSS以支持模型运算必需的各种静态和动态数据的数据库和反映不同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等作物栽培和用水管理经验知识以及具有知识推理机制的专家知识库作为基本信息支撑,通过总控程序构筑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环境,辅以友好的人机界面和人机对话过程,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查询、用水管理和系统控制等主要操作功能。

2.2地下滴灌

地下滴灌技术(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SDI)是指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将农作物所需要的水、肥、药以均匀、缓慢、准确地渗入到作物根部的新型灌溉技术,尤其适合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地下滴灌具有显著的节水优势(采用地下滴灌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 以上),且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及改善土壤环境等多方面优点。采用计算机灌溉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地下滴灌作业,主要是采用ADI压力补偿管理作业。该技术已被许多农业发达国家所应用,其主要设备ADI压力补偿滴灌管采用滴头双入口、宽流道、梯形迷宫式结构以降低水流压力,并与上部的弹性片配合调整流道的宽度,从而达到稳定出水口流量的目的,对提高节水效率非常明显。

2.3智能化灌溉管理

智能化灌溉管理是通过配备先进的监测系统、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对气候的准确测量,自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溉,或由此确定何时进行灌溉等,自动发出信号,进行远距离遥控,实施灌溉作业。该系统完全依靠计算机自动操作和执行的,无需人为干涉,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动化作业。通过监测设备得到的数据可以自动启动或关闭灌溉程序,如通过雨量计得到的数据,自动确定灌溉水量,通过土壤湿度计确定灌溉的深度。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话或计算机网络监视、查看、获得并控制正在发生的一切灌溉数据和动作,系统自动纪录所有发生过的事件的详细数据。操作人员和管理者根据过去发生的纪录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真正达到农业灌溉管理系统化和科学化。

2.4自动化灌溉控制

自动化的灌溉控制技术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中央灌溉管理系统,根据地块和作物的要求适时、适量进行自动灌溉的技术。这种自动化灌溉管理系统可通过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量,预先编制好灌溉程序软件,灌溉机械自动地按照程序指令,按规定时间、不同地块要求,提供不同的灌溉水量。该系统加上遥控装置后,能够储存数据,通过个人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实现远程灌溉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山仑,黄占斌.节水农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106-107.

[2]李振.大力实施节水农业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J].节水农业.2008(4).

[3]徐林,李杨瑞,黄海荣.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6):800-804.

[4]许迪,康绍忠.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高技术通讯,2002,12(12):103-108.

[5]Dong mei dui,He yong.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Design Support System for Grain Postpreduction[J].Transactions ofthe CSAE.2001(1).

[6]周明耀.精确灌溉技术支持系统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2001,22(4):70-73.

[7]邝朴生,蒋文科,刘刚,邝继双等.精确农业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程先军,许迪,张吴.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J].节水灌溉,1999,(4):1 3-16.

第7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安全 可持续发展 循环利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135-02

水是生命之根本,任何动植物的生存均离不开水,对于人类而言同样如此,水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不仅如此,水资源也被当作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样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安全已经不仅仅关乎生态问题,其也是影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依常识可知,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水,覆盖水的面积达到70%,但是这其中更多的海水,无法给人类直接使用,全球只有不到3%的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可以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但这部分水资源中又绝大部分处在南极冰盖里或深层的地底下,人类很难方便取用,剩下不到1%的淡水资源存量是人类可以方便取用的,相对于70%的水资源而言,人类可以直接取用的不到1%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世界人口急剧增长,1900年,世界人口仅为16.5亿,但是到2013年,世界人口增长到70亿,增加了3倍多,人口剧增导致水资源需求更加大,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需求更加旺盛,在可使用的水资源如此有限的情况下,水资源的需求却愈加旺盛,水资源安全问题变得异常重要和十分迫切。中国拥有960万km2国土面积,13亿多人口,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国,水资源的安全问题更加突显。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剖析

我国各种资源总量相对丰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均匮乏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水资源而言同样如此。

1.1 水资源人均匮乏

世界上淡水资源储量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能被人类生产生活所方便使用的淡水资源极其稀少,我国的水资源也逃不出相对匮乏的结局。我国拥有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4位,但是从人均拥有淡水资源量来看却只有2200 m3,仅为世界人均的1/4,世界排名仅121位,相对靠后,我国已被列入世界仅有的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行列。从我国水利监测部监测情况来看,全国平均年降水量折合总量62610×108 m3,平均年河川泾流量27243×108 m3,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697×108 m3,其中存在重复计算的大约有7679×108立方米,以此来看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261×108 m3,加上13亿人口平均,人均水资源非常匮乏。

1.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从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十分明显。我国地貌较广,降雨不均,不同地方干旱、洪涝现象频发,人口相对集中在东南部,西北部却地广人稀,从而水资源需求在地理位置上相对不均,水资源调配困难重重。水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匀,比如:浙江、福建等河流降雨丰富,径流量较高,长江、珠江等河流也超过500 mm,但是黄河、海深河、辽河、黑龙江等却相较较少,只有100 mm左右,而且内陆的河流年轻径流更少,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各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据相关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问题比较严重的城市数量达到110个。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使用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但是个别城市因水资源短缺而采取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未来当地人类水资源取用,甚至个别城市形成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分布不均的水资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存,必须引起关注。

1.3 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已经成为影响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拿浙江的一个县而言,该县荣获“中国水晶之都”称号,几年前水晶产业末整治时,全县遍地是加工水晶的企业作坊,水晶水直排河流遍地都是,全县境内没有几条河流是清澈的,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干净水资源需求。当下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水资源安全,据统计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污水排放量每年高达445×108 m3,其中近80%左右的污水直接排入水域,直接或间接导致大面积水体污染,水环境严重恶化。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在向水资源污染宣战,这就是要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保障水资源安全。根据环保局组织专家对黄河水污染状况及危害进行的量化分析,得出现今黄河流域污染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水质退化到劣Ⅵ类水质的河流段明显增长,占比超过整体黄河流段的40%,黄河水资源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挑战,而且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带来其流径领域的附近地表人、地下水受影响。因而相关各方必须充分重视水资源安全问题。

1.4 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节水意识淡薄,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们普遍没有节水意识,对于生活条件较优越而不缺少水资源使用的家庭,相对于生活条件艰苦点的家庭而言更易产生水资源浪费行为。二是供水利用率低下,对于现有的可利用的水资源,我国供水能力相对不足,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下,尤其是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不高,随意性较强,造成水资源浪费,存在大漫灌现象。同时,我国城市自来水管网损失率较高,达到20%~30%,加上人们节水意识不强等因素,每年浪费的水资源非常可观。三是水循环利用率偏低,从当前我国现状来看,我国的废污水处理回用率仅为24%左右,而且废污水不能有效回收处理,导致水污染加重,这也加剧了水资源安全危机。

1.5 水资源保护压力巨大

主要体现在:一是湿地保护面临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大国,伴随着人口急剧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及湿地过度开发,我国的湿地面临巨大威胁,数量骤减,功能弱化。二是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废污水排放增加,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同时因水资源开发影响局部水环境的纳污能力,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资源的保护。三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仍需多快好省地继续开发和利用,同时不合理性的开发利用存在,严重忽视对水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湖泊萎缩、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问题,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安全的对策思考

面对着如此严峻的水资源现状,为进一步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思考。

(1)更新水资源保护观念。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自然有限性,我国虽然总量相对较大,但人均却十分匮乏。我们要通过更新水资源保护观念,强化水资源安全认识,来确保水资源安全,观念更新是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重要和有效前提。我国应该大力宣传水资源现状、水资源保护措施,以及节水技能等,通过不断强化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去节约水资源,使水资源保护成为一种习惯。加强水资源管理,旨在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等因素,实现经济、社会、水环境等多方协调发展。

(2)提升废污水循环利用效率。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人均GDP增速基本保持在两位数,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近两年,我们经济增速依然保持在7%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水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应该大力开展废污水循环化利用,走水资源集约化发展之路,同时兼顾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污染,创造双重经济效应。工业废水是重要的污染源,对其进行处理和回收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非常有必要,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对工业废污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20%,与发达国家的70%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3)加强水资源统筹规划和管理。对于有限的水资源利用量而言,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十分有必要。一般而言,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应从我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并结合当前水资源能力和供水状况进行全面规划。我们知道,不同的生产部门对水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水质能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有些生产要求需要高水质,有些却不一定要求高水质,因而可以根据生产水质需求情况来加强水资源管理,切实做到合理用水。

(4)优化或更新供水系统。先进的供水系统是保证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对于当下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而言,必须不断优化或更新供水系统,提倡分质供水。如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更新改造,降低或消除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在经济欠发达且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推行双管线分质供水,减少单一管线供水造成的优质水源浪费。

(5)加强生态环境营造。主要有两方面:①加强植被保护,通过植被来涵养水源。森林、植被等对于水源涵养而言意义重大,它能减少或节制地表水的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对于水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②强化湿地保护,我国是一个湿地大国,湿地对于水生态环境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现今我国湿地破坏严重,数量骤减,功能弱化,急需进行保护,确保实现湿地在水资源安全问题的积极意义。

(6)落实跨流域调水工程战略。目前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还有长江三峡等大型工程,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全国水资源均衡。当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跨流域调水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解决日趋尖锐的淡水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7)加强生态环境需水调控。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也是如此。生态环境有其需水需求,只有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营造水资源生态环境。因而,合理配置和调控现有水资源,提高水利用率,满足水生态环境需水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忠福.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5):122-127.

[2] 赵洪武.浅析我国水资源现状与问题[J].才智,2012(16):280.

第8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 发展趋势 可持续利用

一、世界水资源及其发展趋势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只占2.5%,其中易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足1%。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m3,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14.5万亿m3。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 m3,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 ~2440 m3。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 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

自从1977年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26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与水有关的事务。近几年有数以百计的水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其中影响较大的会议有: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峰会;1997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第一次世界水论坛;1998年巴黎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0年海牙第二次世界水论坛等。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在2002年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在国际会议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组织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水资源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对水资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在水资源规划研究中,由于竞争性用水问题的突出,导致了投资竞争,水资源在地区间、部门间和多目标用水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已成为缺水地区在发展进程中诸矛盾的焦点,因而各国开始致力于流域和区域的规划研究。

自80年代以来,水质与水环境恶化趋势加剧,已威胁到人群健康,水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各国制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建立了河流、湖泊与水库的各类水质模型,并试图将水质研究与水量研究联系起来,以实现水资源学科中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数学描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现状

根据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估算,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48㎜,降水总量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形成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合计约2.8万亿m3,并具有以下特点。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1%;亩均水资源量为1442 m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亩均2353 m3/亩的61%。

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

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

(1)南方片,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

(2)北方片,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辽、黄、淮、海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3)西北片,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337万km2约占全国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

从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资源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49年的1000多亿 m3增加到2000年的553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亿m3;地下水开采量1069亿m3。

2、用水现状

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49年估计约1031亿m3;1997年到达5546亿m3,人均用水450 m3;2002年下降到5497亿m3,人均用水428 m3。其中农业用水占68%,工业用水占21%,生活用水占11%。

3、用水效率

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单方水的GDP产出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它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4、全球与其它大国用水现状

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亿m3 ,人均用水628m3,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 m3(占69.6%);工业131 m3(占9.7%); 生活60 m3(相当164l/日,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冲沙水被挤占,断流加剧。水污染发展,生态环境恶化;

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控制,造成了污染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土资源过量开发,荒漠化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生态型缺水;

4、200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26亿吨,全国评价河长中,Ⅳ类以上污染河长占38.6%,大部份地区供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水资源战略。

三、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提出: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总体战略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要从无序、无节制的与洪水斗争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与洪水协调共处。要从以建立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要从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今后,农业水利建设的投资的主要方向,应从以开源工程和新建工程为主转到以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国家应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3、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城市人口3.7亿,预计203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因此,城市和工业节水是今后节水的重点。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控制在160m3/年以内。

同时,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力争2010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达到50%和80%以上,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减灾战略

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与他们相比,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长期以来,采用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消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基础。

6、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的保证供水。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根据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农业用水总量与现在的规模相仿,为4200亿m3左右;工业用水从现在的1100多亿m3,增加到2000亿m3;城乡生活用水从现在的500多亿 m3,增至1100亿m3左右;考虑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估计全国用水总量有可能达到7000~8000亿m3,较现在增加1300亿~2000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400~500m3。

上述估计的需水量,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可达到零增长。

7、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

8、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根据分析,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降到1760m3,已接近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标准,形势十分严峻。经研究后认为: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护的前提下,我国有条件在人均用水量400~500m3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需要优先研究的重大科技问题

1、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

研究气候持续干旱和大规模的抗旱活动条件下,水资源衰减和流域水循环演变发生明显变化的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过程与效应问题;研究生态保护准则,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及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定量关系。

4、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的主导方向为: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研究;老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高效输水灌溉系统新技术研究;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节水管理新技术研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预报、调度工作

随着新水法的颁布,需要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也应当逐步开展。水量应结合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第9篇:淡水资源的未来范文

前不久,亚洲协会和布鲁金斯学会印度项目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亚洲水资源安全挑战的研讨会,邀请美国教育型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主任珍妮弗·特纳,以及印度老牌智库“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拉马·切拉尼,共同探讨亚洲水资源危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水资源安全问题。

特纳的研究团队长期关注中国水资源及其与能源关系问题;而切拉尼2012年出版了新作《水:亚洲新战场》,该书获得了亚洲协会伯纳·舒华士图书大奖。两位学者分别分析了中、印两国面临的水资源挑战,并对亚洲越发加剧的水资源危机达成共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危机,亚洲将无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安全和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水问题的挑战

特纳从最近北京的灰霾天气谈起,认为与污染有关的不仅是煤,还有水。“水的问题将会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环境挑战,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都会阻碍经济发展。”

中国一直是缺水国。在过去10年里,3亿中国人仍然缺少获取清洁水源的渠道,而中国30%的水属于质量最差的3个级别(4,5,5+),按照国际标准处于无法使用范畴。“某种程度上,水的好坏标志着中国环境治理的成败。”她说道。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这可以有效缓解北方缺水的现状。中线工程也将于2014年开始送水,而西线工程施工难度很大,要穿越山区,耗资巨大,仍需15年方可完工。

中国北方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而煤炭工业对水的需求量巨大。特纳认为,调水工程除了解决人口缺水外,实际上也解决燃“煤”之急。据统计,煤炭工业消耗了中国近1/5的水资源,而中国电能的70%要靠燃煤。尽管政府已经尝试利用多种能源发电,但风能、太阳能、核能对总供给量的贡献仍然有限。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将翻一番,这意味着对水的需求将更加急迫。

特纳建议,中国可以考虑引入淡化海水。例如,在渤海湾建立海水淡化厂,脱盐后的水不仅可以用于核电,也可以输送到内蒙古地区用于采煤。如果此举奏效,还可以考虑引水入疆。

印度:农业用水全免费

印度的情况与中国类似,国家掌控能源供应和交通基础设施。而印度对于能源和农业生产尤其重视,投入了大量补贴。特纳的研究团队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发现,由于享受大量农业补贴,农民使用能源和水均是免费的,这有效地刺激了粮食产量。但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由于政策允许,人们在各处随心所欲地凿井,导致地下水位骤降。

印度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占能源总使用量的42%,其中80%用于发电。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尔地区存在大量煤矿,因为燃煤发电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设备和洗煤,政府向该地调水。而在旁遮普地区,30%~40%的电能用于农业生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烧更多煤——取更多水——产更多粮食。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切拉尼在书中指出,源于青藏高原的几大河流是世界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的生命线,也是从阿富汗到越南这一弧形带上各国赖以生存的水源。这些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的46.3%。在所有可能受中国筑坝工程影响的国家中,印度是最为敏感的一个。从中国流往13个邻国的众多河流中,最终流往印度的占了40%。印度共有11条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占其水资源总量的1/3以上。

印度曾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与中国达成水资源合作协议,但收效甚微,目前两国仅建立了一个水文数据监测机制。水资源已经成为考验中印关系的新挑战。

亚洲水危机根源

在所有现代世界依赖的自然资源中,水无疑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发电、采矿还是加工石油、天然气,都离不开水,市场上几乎一切商品的生产都需要水。“油可以有替代品,但水无可替代。不幸的是,水资源却是世界上最不受重视、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商品。”切拉尼说。

切拉尼认为,亚洲的水资源危机正在加剧,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用水压力。亚洲可用水量比较少,主要依靠冰川和山体融雪的固定流量,除了季风季节,全年的降水量都较少。而近30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给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带来了更大压力。未来几十年,随着气候变化,水资源很有可能更加稀缺。

第二,灌溉用水。“灌溉技术既是福音也是诅咒。”福音是因为它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1960-2000年的40年间,亚洲灌溉面积翻了一番,占全球灌溉总面积的72%。亚洲农产品基本实现自给,部分品种盈余出口。但灌溉使得亚洲82%的用水集中在农业,只有18%用于工业和城镇。从长远看,这种农业用水模式不可持续,因为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工业和城镇的需水量或将成爆炸式增长。

第三,消费增长。尽管亚洲的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但消费率却一路攀升。现在亚洲人均消费的水、能源、食品乃至金属都比以往更多。在过去几十年里,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肉制品的摄入量增加,而生产肉制品用水耗费巨大。肉禽饲养过程中,需要通过植物提供能量,但只有5%~15%的卡路里能够转化成肉类。同样是生产能量和蛋白,动物的耗水量远大于植物。

第四,大规模的筑坝工程使得河流支离破碎,破坏了栖息地、导致生物灭绝,并引发其他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

亚洲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南美洲或大洋洲的1/10、北美洲或非洲的1/4以及欧洲的1/3。东亚和南亚的人口总数占世界的23%,而水资源只有7.9%和4.1%。但是,这里却是世界上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切拉尼认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水资源危机,亚洲经济无法实现持续增长,因为缺水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无法。

流域合作是唯一出路

多国依赖同一水源是亚洲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切拉尼以及特纳研究团队建议,解决亚洲水危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在安全方面,合作是唯一的出路。目前,水资源领域还没有一部国际法规,因此,应该建立国际性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区域合作或流域合作是最可行的一种选择。河流组织和其他水资源机构应该致力于为建设性对话创造平台,为合作提供结构性建议。这些组织的法律和咨询事务可以成为缓解谈判压力的安全阀,有效分担各国民众的情绪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