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生态平衡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平衡的特点

第1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信息生态平衡 创新驱动 河北省制造业 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河北省的支柱型产业,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发展情况与河北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河北省制造业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而且科技优势比较突出,但是在信息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一定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和措施来推动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提供良好的支撑。基于此,本文以信息生态平衡下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对其主要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实现河北省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

一、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对于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产品来说,其技术含量比较低,低端产品的数量比较多,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以及高创汇的产品。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以及国家大型工程所使用的制造业产品比较少,产业链缺乏科学性,导致河北省的制造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小,无法占据有利位置。

(二)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差。河北省的大部分制造企业在科研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而且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一些重大技术装备以及高新技术装备还要在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完成制造,缺少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河北省制造业中只有保定天威保变、唐车集团等少部分的制造企业具有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能力,其余企业只能依靠技术的引进,且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能力也比较差。

(三)缺少高素质的人才。要想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在信息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实现转型升级,人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它还是河北省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处在中等水平,但是技术人才的数量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加强信息服务业的投入。在信息生态平衡的环境下,信息服务业投入和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服务业不仅能够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效率,还能促进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两业结合的形式也将成为当代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信息生态平衡的视角下,从信息服务业投入的角度入手,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为:

1、河北省中制造业中的低水平行业应该选择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服务,如培训和咨询等,从而建设出符合行业、企业持续发展需求的信息化设施,为信息化的建设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可以在信息服务业中订购需要的信息,定期获得推送,进而实现信息途径的扩展。

2、对于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中等水平行业来说,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扩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将管理、销售以及生产等流程与信息技术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技术的创新,经过相关信息处理,有效解决信息过量和超载的问题,加快信息的吸收。另外,还可以建立信息云平台,加快信息之间的转换,方便制造业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创新投入。

3、河北省制造业中的高水平行业必须要订购信息传输服务,在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传递的情况下提高制造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为信息化的人才非常难寻,所以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信息发展战略,在信息生态平衡的视角下,凸显出相关人才的竞争力。

(二)优化信息环境。要想实现信息生态平衡,统一的信息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在信息环境优化方面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1、河北省制造业低水平的行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全新的信息化设备来更换老化的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信息化的建设,而且还能对生产过程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另外,河北省的政府应该给予低水平行业一定的财政支持,使其实现信息化的建设和革新。

2、在河北省科教资源和研发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科学合理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制度,实现中等水平行业的技术创新,在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促进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在借鉴国外的制造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高水平行业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以及发展模式的创新。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也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人才。

(三)提升信息人的自身能力。在河北生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人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决定着制造业是否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因此,一定要提升信息人的自身能力。从这个角度入手,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

1、对于低水平行业来说,一定要大力宣传河北省制造业信息化,从基层人民入手,对信息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还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信息化培训能够顺利开展。

2、在河北省制造业中等水平行业中,要从外部进行信息化人才的聘用,招聘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信息化人才,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提升信息化人才的自身能力。另外,还可以定期带领信息化人员、研究开发人员到实验基地、科研院等地进行参观,与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从而找到创新的灵感[3]。

3、对于河北省制造业高水平行业来说,不仅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还应该注重内部人员潜力的激发,善于发现人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人才。

第2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问题;生态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need to establish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ully awar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elp engineering Water Resources Water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Key words: hydraulic; environmental issues;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要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目标应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

一、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一)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探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二)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限制人类对其的消极影响,使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另一个是对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施以人类的改造活动,扼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使之良性发展。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短期性和长期性、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三)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中华鲟”,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中华鲟”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3、施工阶段的任务:第一,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一)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二)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规划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三)生态护堤

第3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园林 城市环境 主要功能 类型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1、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

(1)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3)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2、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1)调节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的作用。

(2)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

③吸滞粉尘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④杀菌作用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

3、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3.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

3.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科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4、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生态园林建设类型有以下两种。

4.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在美学原则的应用上,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在意与形的统一上,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寄托感情。

4.2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参考文献:

[1] 袁兴中.刘红.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 上海环境科学, 1995,(02)

[2] 刘 伟.刘晓彬.胡学聪 城市规划与环境经济的关系[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2,(01)

第4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4)

2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5(1)

3吕爱锋,周磊,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5)

4刘帅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青海省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4

第5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建筑设计

一、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的理想,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必须具备以下的观点:历史的观点: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传统特色和文脉,应尊重保护、充分体现。整体的观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共生的观点: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兼容,只有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市设计,才称作生态的城市设计。环境的观点:重视环境因素,突出城市特色。场所的特点:城市空间、广场、绿地都不应是无意义的空间。人本的观点: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设计要体现人的需求。发展的观点:有超前意识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新颖的观点:新陈代谢是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结构的观点:构成城市系统的结构要素应充分发挥其功能。绿化的观点:绿化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因素。多样性的观点:生态学的多样性,在城市设计中有更广泛的涵义,包括物种多样性、宏观功能多样性、人类活动场所的多样性等。

二、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学原则

1、生态学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生态建筑设计是贯彻生态学原则的建筑设计,生态学原则是建立在生态控制论的总体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整体有序原则、循环再生原则、相生相克原则、反馈平衡原则、自我调节原则、层次阶跃原则。其中的整体有序原则认为,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这一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就是近期与远期效益的统一,自然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主要的设计因素分为八类,材料与建造方法、功能的可持续性、防护措施、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的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保证健康和舒适的环境、设计与地方性的结合、保护生态系统,控制城市气候的变化。每一类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生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范围大到一个大陆,一个国家,小到一幢建筑,甚至某些环境工程的细部。按对象和地理范围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区域城市级、分区级、地段级、和建筑物单体设计。研究生态学原则在城市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应从各个层次分别着手。区域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和完美的城市格局。同时,城市的重大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并要创造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绿地系统。分区级的城市设计要解决旧城的改造和更新中的复合生态问题,在分区层

次上,城市设计的内容大多与旧城改造有关。在旧城的更新改造中实施生态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新老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符合整体和生态优先准则的新型城市生态关系。城市设计要和整体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城市环境指导原则协调一致,确保整体上的成功,如作为“蓝道”的河川流域,作为“绿道”的开敞空间和步行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和艺术特色,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和地段城市设计中。地段级的城市设计主要是具体建筑物及较小范围环境的设计,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开发建设中各方的利益。

2、生态学方法

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生态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系统分析的方法;模拟设计的方法;指标评估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系统分析的方法。城市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事物和现象的复杂系统。对系统的全面分析论证,能掌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出人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最优化方案。系统分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环境分析,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分析。自然环境分析是指对设计地段相关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景观资源,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综合分析。社会环境的分析是指对设计地段的社区结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及历史文脉的分析认证。经济环境分析包括经济投资计划、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二是功能分析,主要通过系统内各构成要素间接能流量、物流量、信息流等的分析来完成。对不同功能之间的连接、兼容、并列、叠合、分离等关系作__出判断。确定合理的功能配置。交通分析是功能分析的重要内容,包括交通流线分析,车行系统与人行道的层次分析,交通换乘体系的分析等等。模拟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模,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或部分进行结构或功能的模拟,将系统内的种种复杂的、不可见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可见的、直观的、定性或定量的方式来表达,从而获得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城市模型有理论思维形式,有物质模型的形式、更多的是两者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模型。主要有三个类别:部分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例如大型商业中心的建造会对周边地区有什么影响,新机场的建设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私人交通的增长会引起什么问题,为了观察这些变化的后果,就要对该地区进行分析研究。城市模型为这种分析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它一方面可以科学地描述城市结构系统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可以预测城市的未来情况。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对系统深入研究的过程,从而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评估。指标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对城市设计成果在满足人和环境内在需求及价值方面的优劣程度及实施可能性的评价。它是对设计方案的再次分析与论证。指标是对错综复杂现象的一种简化,评估设计方案时必须采用多个指标。指标可分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也可分为预测指标和现状指标。常用的规划指标主要有: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密度、绿化面积、绿化率、人口密度等等。此外环境质量指数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估依据。以居住小区为例可分为外环境综合质量评估和内环境综合质量评估。外环境评估又可分为3个主要方面,即外环境设计质量评价指标,外环境物业管理质量评价因素以及外环境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例如居住小区的外环境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中,规划结构布局为一级指标。分为3 项2 级指标,小区选址、结构组织、原有环境保护及利用,在2 级指标的小区选址中又可分为2 项3 级指标,综合效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效益。与城市规划关系:市政工程管网,城市道路衔接关系,与区外建筑环境协调性,区外交通状况。在生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过程中,系统分析、模拟设计、指标评估,三者之间互为补充手段,三种方法的运用是多次循环往复的综合运用。

四、生态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

1、开发地下空间

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二是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猛增,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a. 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b. 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面建筑可节省热能25~ 80%。c.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d. 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e. 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f. 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地下空间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空间”。

2、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各种生态住房、低能耗住房大量兴建。对能量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自然能(太阳能、风能等) 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各种技术装置如风车,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生物能循环

3、加强绿化设计

城市与建筑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有释放氧、净化空气、杀菌、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防噪防风、保持水土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

4、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平衡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在发展中系统内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间内其结构和功能呈相对稳定状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同时在外界的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反馈和循环机制) 恢复到新的稳定状态,构成了自然界巧妙的平衡,即生态平衡。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因为它是一个演化系统,表现出稳定性和发展深化两方面的特征。维持生态平衡不仅是保持其原始稳定状态,在人类活动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结构更合理、效能更高和更好的生态效益、更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生态平衡问题,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第6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21世纪环境问题备受人们的重视,因为人类只有这一个地球,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的环境必须受到保护。而我们国家,顺应当前的世界潮流提出了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本文要谈的关于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只是在此大方向下的一小方面问题,但它包含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本篇文章将在此对生态主义的概念做出剖析,并且阐明生态主义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及设计依据,提出一些生态主义园林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主义;园林设计;策略

1生态主义与园林设计探究

1.1生态主义概述

生态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自然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以使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生态主义崇尚多元化的意识,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社会平衡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反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无尽的物质欲望。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时代精神转变,经历了物种解放论、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的一步步变化,生态主义以一种全新的思潮出现,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在生态主义的视野中,人类应该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包括,人类应该和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人类对自然界有保护的责任;以自然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此外,人类对后代的发展也要负责。

1.2什么是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又称山水园林,是在生态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种园林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园林的生态过程及能源与物质的利用方面是十分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而且,生态园林可以用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代谢城市废物,减少城市污染,保护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而保护城市环境,以防止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生态园林还可以对当地的物种保护以及区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从园林的角度讲,生态园林也是一种供人休憩、观赏、娱乐的风景区,可以满足人们贴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和闲暇时刻的休息需求。生态园林具备多方面的优点,因而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超越了普通公园的局限,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3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生态园林的设计必须依据一些自然规律,才能达到更高的生态平衡。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原则:最重要的是生态平衡原则,它讲求生态系同内部的各种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相协调,使得生态系统的效益最大化;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原则,一个生态系统要想结构稳定,必须有足够多的物种,构成足够多的食物链条,从而形成巨大的食物网,这样的生态系统才不会被轻易破坏,而且物种多样性也可以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整体性原则也很重要,生态园林首先来说是一个园林,因此必须要考虑的是园林的区位选择及布局安排,这些必须要与城市环境相结合,使园林和城市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还要考虑经济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维持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及在初期不稳定时的保护作用;生态园林在建造时还要遵守景观连通性原则,即维护城市中的绿地与园林中的自然绿地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与园林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使得城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垂直和水平生态结构更加丰富全面。

2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

2.1多样式的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可观赏性的可以改善城市生态坏境的良好措施,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地形及纬度特点,建立起各种不同样式的生态园林。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他讲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整合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虽然在美感上有所欠缺,但是它可以保护城市环境,发挥减少灾害、促进生态平衡;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即是在不同绿地条件下,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花、果、草药,可以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增加经济收益,满足市场的需求。

2.2多功能型的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应该具有多种功能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善环境,生态园林要有大量且种类繁多的植物,来吸收城市生活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各种其他废气,更新城市空气,维持氧气平衡;植物有减低噪声的效果,特别是成片的林带,能使声波被极大地反射到其他各个方向,从而较大程度上的削弱噪声的分贝;还可以吸收各种粉尘,杀死细菌净化空气。大型的生态园林就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而大型的生态系统可以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起到调节小气候的效果,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植被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2.3富有美感的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是一种景观,因此,它属于一种美学实践,所以必须有美学上的依据,才能建立起更加适合人们观赏的生态园林。生态美学实际上就是美学的生命本色,是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走出人类的生存发展困境的绿色通道。它强调美学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主张将生态美、环境美作为美学的研究中心,从而实现美与自然、人、环境生态的多元统一。生态园林美学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相互协调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保持物种多样性,真实模拟自然中的群落结构,使群落或环境中的物种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都与真实的群路结构相应;遵循互利共生原理,使各个物种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双方获利;运用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协调的原则,采用疏密结合的造景手法,造出具有季节特色给人以美感享受的生态园林。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人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心度越来越高,而我国政府也相应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视为实施战略的关键所在,要求各部门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建立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态园林型城市。而生态园林型城市必须具备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在规划设计上必须依据物种多样性原则,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物种进行合理搭配,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终形态,而这一过程却是十分的不易,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经验,以求早日达到这一目标。

作者:汪婷 单位:南京中山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林业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1生态环境与林业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离不开林业的发展,而林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建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此,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森林可保护土地、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水土流失,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1.2森林本身处在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它对净化空气、维护自然环境、保持生物链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森林保存了世界上大部分物种基因资源,是保持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核心;

1.4森林储备了全球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总量90%以上的碳能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调控器,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污染问题

2.1.1大气污染严重。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虽说得到了改善,但依然很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日渐加剧,导致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急剧增多,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不便。

2.1.2水污染加重。我国每年排放的污水有很大一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使江河湖库及近海海域普遍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全国7大水源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50%地下水受到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2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和风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38%,仅水力侵蚀面积就有 179 万平方公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 1/3。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蓄水能力逐渐下降,致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多条水系断流(如黄河)。

2.3生态系统不平衡

近年来,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对森林进行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湖泊面积减少、自然灾害加剧,进而导致了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植物种类在不断减少。据统计,我国大约有 398 种脊椎动物和1019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物种灭绝反映了生态失衡、系统多样性正日渐丧失或减弱。

2.4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次高,危害较大。近年来出现的沙尘暴、酸雨、雾霾、绿州蒸发、干旱扩大、江河断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已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发展,工农业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方方面面,除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生产低碳产品外,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3.1合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

森林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保护森林资源,必须从本地生态特点和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坚决禁止毁林开垦、毁湿开垦和草原开垦,有计划地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按森林的主体功能和经营目标,使其各类森林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通过对森林的分类经营,实施生物改造措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效。

3.2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林业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从以生产木材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现代林业转变;林业工作也要从过去主要抓发展林业产品,转向重点抓造林绿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林业生产、经营方式、管护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转变林业管理理念。

3.3全面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要发挥林业的生态主体功能,必须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突出出来。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监督监测体系,实行建设生态公益林工程监理制,建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实行有效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速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对现有天然林木本着宜采则采、宜改则改、宜抚则抚、宜封则封的原则,合理配置,科学经营,确保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在林业生产中,实施以调减森林采伐量、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调整经济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对于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4把林业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在林业建设发展中,要始终把保护环境、培育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坚持多元开发,综合利用,不断实现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以生态优势来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林业。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3.4.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体制,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2加快林业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反映林业特点的林业经济体制。

3.4.3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法律规范和行业规范,促进全社会对林业的参与;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林业管理;运用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调整利益结构,保证林业投入并防止短期行为。

3.4.4通过政府调控、科技支撑、资金支持和社会公众参与,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3.4.5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第8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性体现在所实现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性两个方面,即土地整治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要素及相关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并由此带来正向或负向效益。从当前土地整治所涵盖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三大组成部分来看,通过对农用地、零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进行综合整治,一方面可以提高整治区耕地质量,提高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实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改善生态景观等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补充和预留生态用地,为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预留空间;通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工矿废弃地进行整治,可以恢复原土地的生产、生态和景观功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将宜农未利用地或低效利用土地开发为耕地,可以改良土壤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地表景观。

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中,农田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会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对水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平整工程对土壤结构产生较大扰动,不合理的整治措施易引起土壤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道路沟渠硬化设计致使原有的完整生物环境分割成若干个孤立的嵌块体栖息地,降低了景观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对水面、荒草地、滩涂、沙地、裸地等自然保留地盲目开发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自然群落的发展演替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等。

二、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协同

为实现土地整治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和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全过程。

1.强化生态化土地整治的理念

要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土地整治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提高耕地质量,降低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兼顾区域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土地整理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三者并重转变。

2.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实施前馈控制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土地整治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预评价,设计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或者减缓措施。在此基础上科学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包括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

3.严格项目实施要求,实施过程控制

要实现土地整治的生态目标,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对规划设计环节中生态安全预防措施以及生态影响减缓等措施的落实,包括工程实施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项目资金的运营管理、项目验收环节中实施行为和实施过程的管控。

4.建立土地整治生态危害动态监测机制,实现后期控制

由于土地整治对区域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土地整治生态危害动态监测机制建立,是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瞻性选择。通过对土地整治生态危害进行动态监测,便于及时掌握情况并做出调整,为后期进一步提高区域土地整治水平奠定基础。

三、协同的障碍与解决途径

1.战略目标协同障碍

土地整治被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平衡与占补平衡目标的重要方式,其经济效益被过度强化,片面地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容易忽视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维护,对区域生态安全保护重视度不足,部分地区盲目推行土地整治甚至破坏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打破了区域生态平衡。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应从单纯增加耕地数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耕地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土地整治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目标。

2.区域特色协同障碍

土地整治是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调整或变革,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客观要求土地整治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地考虑地域水土资源、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性。当前土地整治模式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区过分注重“混凝土化”和“标准化”,破坏了地域生态景观的多样性。这要求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过程中,在遵循基本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生态景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促使土地整治与区域总体环境的匹配和协调。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协同障碍

第9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生态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在越来越苛刻,当下,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甚至生态村的建设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生态规划亦在全国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很有必要根据对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探究,并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念,对生态过程、景观格局、生态风险以及土地质量等进行相应的生态学评估。

一、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概述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将社会――经济――自然等各要素融为一体,并结合生态学的相关原理、理念,将规划科学和系统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去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从中找出最佳生态位,进而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二、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1、调查生态要素

该工作主要是通过实地取证、测试与遥感技术应用等方法调查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等方面的资料,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便于以后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会指导城市规划方向的发展。因为,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统称,通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等,在参考和借鉴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具体城市的生态系统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长期目标与近远期目标,同时,要使相应的年限同城市总体规划的近、远期目标相一致,这样可以将形成一个协调、同步、互补的规划体系与方目标。

3.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将整个城市划分许多为不同类型的小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及其承载能力等情况,进而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依据。区划的方法一般采用数值聚类法等,操作过程中,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综合分析与功能分区。

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将直接影响今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所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中都必须结合当地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的布局。同时,还要对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并按照城市的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5、进行与人口相适应的规划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分析探究,在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只有分析人口分布、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以及人口流动等基本情况,进而确定近、远期的与人口状况相适应的生态城市规划,才能科学地提出城区人口密度调整措施与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和把握生态人口规划的方向。

6、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出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例如对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等,并通过数学模型来定位生态城市环境的发展趋势,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7、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

从调查分析可知,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时,掠夺式的开发将会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所以,生态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具体城市社会的发展趋势与环境现状,制定出相应对大气、水、土地资源、动植物物种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措施,进而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8、规划生态城市的绿化带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城市绿化必须放在重要的地位,将治理污染与绿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城市中的生态区域,并根据城市的地质特征、气候、河湖等情况,科学地规划城市绿地,给城市各类绿地制定出相应的用地指标,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体系的布局形式,还要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合理布置物种结构,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进而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三、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学原则

作为一个复杂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城市具有波动性大和依赖性大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去探究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开发传统城市中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使得城市居民处于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中,同时,有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1、整体性原则: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不仅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还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而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包含土地容量、绿化容量以及人口容量等。同时,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合理规划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布局;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就是要强调区域性,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的区域,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进程中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

2、再生与节能原则: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交换,两者息息相关,同时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而另一方面则是旧物资的不断被分解为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这样反复地循环进行,进而构成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促使生态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