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

第1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又是一年高考到来,全社会似乎又要为此“紧张”一阵。这是很不正常的。这几天有些记者来采访我,题目是预测或者评说今年高考作文,我没有接受采访。我不太赞成传媒过多关注高考,这会加重“社会紧张”。但想到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命运都“决定”于此,公平是最重要的,所以又想给相关部门提点改进的建议。一年多前(2010年12月),我在北大召集过一个关于高考作文的专题研讨会,会后给相关部门写过一些建议,作为“内参”上送。建议的部分内容也曾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据说2011年有些省市高考语文阅卷是参考过这些意见的,但更多省市高考语文阅卷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如就把问题亮开,可能更有利于解决。这里发表的就是前年写的“建议”的一部分,希望这几天相关部门能看到,并使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有所改进。如下是部分建议:

高考阅卷中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相当程度上已失去选拔的功能。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或者35~45分)。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其他省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二等分占比重如此大,即“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再差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评分等级的这种非正态分布,不能反映考试水平,对考生是很不公平的。这种畸形的考分等级分布,在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很少见。

造成高考作文评卷“趋中率”畸高的,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阅卷等级划分标准虚化,比例失调。二是作文评分有不确定因素,普遍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的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这规定本是为了保证质量,但却容易造成阅卷者为求“保险”而彼此求同“趋中”,使作为高考语文最主要部分的作文,因区别度模糊而极大地弱化了选拔功能。更严重的是,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广大师生认为学不学都可以考个“趋中”的分数,就不愿意在作文甚至在语文课方面下工夫了。为何这么多年关于语文课的争议最多而语文教学又难于提高质量?高考作文评卷的“趋中率”的“指挥”作用就是主要障碍之一。

与此相关的,语文卷的阅卷工作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不少省市语文阅卷老师的更换比例过大。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由于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低于做清洁的小时工的报酬),而大学老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又重,难于抽调人员参加,只好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硕士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就单纯地按照大学课程中对作品的评价或者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高中语文教师对参加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在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补贴偏低的原因在于,语文卷必须将基础知识和作文分开阅卷,所需要的阅卷教师人数、阅卷时间都远多于其他学科,但补贴标准则不考虑这些情况。而是简单地按学科或人头发放,加上语文阅卷的“劳动强度”大,补贴待遇相对就显得低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不妨改变一点思路:都说高考是很无奈的“指挥棒”,那么我们可以试试改造这“指挥棒”,让它从正面去“指挥”,让教学和社会风气朝积极的方面改进和发展。

就高考作文而言,建议调整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实施评分正态分布。比如,如果分四等,二等(也就是35分~45分)以占50%~60%为宜。所谓满分或者高分作文并非完美作文,只是相对优秀,应当提高一等的比重,可以达到15%左右。这些可以作为规定性指标下达。区分度大了,才有选拔功能,也才能打破现在那种普遍认为语文和作文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而放松语文教学,使之沦为应试技巧训练的偏向。

稳定高考语文命题、阅卷队伍,充实有水平、有经验的大学、中学教师,进行规范的命题与阅卷业务培训;提高阅卷津贴。

第2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高考是学生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考试,而高考的时间必定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高考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年天津高考时间安排_天津高考的科目及时间安排,希望你喜欢。

2020年天津高考时间

2020天津高考时间加分政策不变

2020年是我市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年,荆洪阳表示,“新高考”文理不再分科,高考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高考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三门等级考成绩构成。较往年相比,会有一些变化。

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安排,在7月的7日和8日进行。等级性考试时间经过前期调研论证,确定为与高考同期举行,近期教育部门将关于具体时间安排的通知。

在积极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已基本形成“2020年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案”。简单来说,艺体类各批次以及普通类高职批次的投档录取方式基本没有变化。普通类本科批次的投档录取方式有一定变化,改革后仍实行“院校+专业”的投档方式,由于招生院校不同专业的等级考科目要求不同,因此院校将被分为若干个组,称为“院校专业组”,组内各专业等级考科目要求是一致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自己选择的等级性考试科目必须满足报考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这个“方案”春节前经有关审批程序后,将面向社会公布。

第3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异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问题应属国家责任得以明确化。藩篱松动的背后,是一群非京籍家长和学者旷日持久的鼓与呼。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即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参与者,从2010年开始,他便致力于将公民的教育平等诉求纳入宪法框架,以专业和理性的态度,实践了学人在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中应有的恪守与关切。

在参与推动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之前,张千帆已经开始着手教育资源分配体系的研究。2009年,他完成了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课题。2010年,一群非京籍家长呼吁取消高考限制的行动引起了张千帆的注意。恰逢一档电视节目邀请他做嘉宾评论异地高考问题,在那场电视辩论中,他的支持言论获得了非京籍家长的信任,而张千帆也意识到,与招生歧视相比,考试歧视是人口流动规模化背景下,影响更为深远的教育不公。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便与非京籍家长一道商讨行动方案,并且数度联名几十位学者上书国务院,敦促教育部门承担教育资源均等化的职责。

2011年10月,张千帆首次联名15名学者向总理上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几天之后,部分非京籍家长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学者上书”与“民间方案”形成呼应,直指高考与户籍制度变革。教育部却以“正在调研,尚无时间表”回应,这让张千帆和非京籍家长们颇感失望。“与官方的互动就像一个打牌的过程,我们只能试探对方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张千帆说,在整个过程中,双方原本可以有更好的沟通。

面对官方的迟缓,张千帆和非京籍家长并没有放弃。持续的发声和上访之后,他们终于等到了教育部高层的明确表态。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方案会在10个月内出台。不过,这一消息并没有让他们盲目乐观,张千帆决定再以上书的方式积极施压。5月23日,他又联合15位学者向国务院、教育部提请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我们其实非常担心教育部会出台一个缺乏刚性或者无法执行的政策,所以就继续施压,为他们提供民间版本,希望政府最终的方案能够有效回应民间的诉求。”张千帆说,这一次要首先“出牌”。

第4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文件旨在回应公众对高考加分造假、加分,以及自主招生改革中所存在问题的质疑。表面上看,取消奖励性质加分,确实可以消除加分造假,进一步实现高考的“分数公平”;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把自主招生笔试、测试移到高考之后,只给高校13天时间,也进一步压缩高校自主招生空间。可是,如果规范的目的就是这样,这很难引导基础教育摆脱应试教育,也很难更大程度扩大高考公平。对于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需要规范,更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当初出台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校正单一分数标准对学生评价的不全面,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但随着高考加分政策的推进,高考加分演变为加分教育(为获得加分去报特长培训班)和加分腐败。社会舆论纷纷要求取消高考加分,可却没有深入分析高考加分为何会异化,高考加分的异化,在于两方面,一是在集中录取制度之下,把高考加分加在学生总分上,参加排序录取;二是高考加分由行政部门主导操作――确定加分项目、进行加分确认、要求所有高校认可。治理高考加分,本来应该针对导致高考加分异化的原因,打破高考录取总分模式,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即学生以统一高考成绩申请大学,每所大学独立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招生标准,结合统一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大学面试考察和中学特长表现评价学生、录取学生,这不但让中学获得自主办学空间,也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更重要的是,学校可以考察学生适合本校的特长,而不是认可行政部门认定的特长。

这样的改革设想,曾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即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高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模式。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但考虑到推进招考分离,可能带来不公平问题,因此,在2014年9月颁布的国家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中,招考分离并没有提及。在这种情况下,把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的调整,也新意有限。根据教育部的意见,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只是把以前在统一高考前的笔试、面试移到高考之后进行,还是给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一定的录取优惠,可以说,此前存在于自主招生中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

第5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自主招生报名要经历“筛、挑、整、寄、考”五大步骤。

第一步,筛选

1.看成绩。自主招生要求文化成绩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在年级排名在优秀行列,高考进入一本线,其次,要准备好竞赛成绩――作文竞赛、英语竞赛、奥赛、创新科技大赛等等。这两方面至少有一方面过硬。另外,尽量根据自己的实力筛选被选学校,避免初审就未过或因高考试分数没有达到该学校要求而使优惠条件浪费。

2.看简章。建议考生和家长登录“阳光高考”网,网址:http://.cn/,查看各个学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其中,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科类条件:查看文、理生源地的限制。

(2)报名地域条件。

(3)报名所需材料。

(4)报名截止日期。

(5)录取(优惠)原则。

(6)笔试、面试要求。

第二步,挑学校、挑专业

所选学校及专业要符合个人爱好,二要挑选综合实力强一点的大学。

第三步,整理材料

1.自我介绍(自荐信)。

(1)自荐信突出特色:突出申请学校特色、突出自我特色。以西南大学为例,若将上面的表述换为“多年来,我一直向往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品读西大书香,感受西大独特的魅力。”则显示出你对该校的向往程度之深。突出自我特色,则是在自荐信中多以实力说话。比如,可在“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后面加上“在省学业水平测试中,考试科目全部A级”等。

(2)建议考生亲自工整书写,注意信件格式和字数限制。

2.证书。证书复印件千万不要弄虚作假,有的大学会要求考生在面试时携带证书原件。

3.评语。招生简章要求,评语可请班主任或与所报专业学科一致的任课教师撰写。

所需材料搜集齐全后,按要求整齐装订,申请材料首页编好目录以便翻阅(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第四步,寄

在寄送材料时要注意:①是否有对邮寄方式要求。大多数学校要求使用中国邮政特快专递。②报名截止时间有的以收到信件时间为准。

第五步,考

笔试,你可能会面临各种偏、难、怪,甚至是关于校训、治学理念等问题,此时千万不可惊慌失措,我难人也难。

第6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考 英语改革 思考 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培育新一代新型社会人才,我国政府推出了素质教育政策,各地区学校开始将实施与落实素质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核心工作内容,在素质教育政策下纷纷对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与改革。高职院校本着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基点,高职英语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同时,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相关改革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日常以及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掌握英语综合能力,而且使得教师更好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一、试析传统高考英语背景下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高考英语背景下英语课堂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均是为了“应试”,而并没有重视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学生们在被动接受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渐渐丧失了创新能力,并且思维发散能力也被禁锢。

2.在传统的高考英语背景下英语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强调英语语言性,而是将英语学科当成了应试内容的一部分,以至于学生们被动的记忆英语语法、句型等,使得英语学习成为了学生们沉重的负担,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

3.在传统高考英语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教师一度担心学生们掌握不好英语教学内容,以至于在高考考场时候不能尽情的发挥,另外,英语教学教师一直将英语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目标,以至于整天为了教学目标而设计、规划英语教学,最后使得英语教师对工作岗位渐渐失去了教学兴趣。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高考英语”教学活动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试”,加上教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作用得不到发挥,渐渐的学生们失去了学习英语兴趣,从而使得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随着“高考英语”改革,则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课程均需要符合当今素质教育政策要求,因此,需要积极采取相关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得如今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课程能够满足当今人才培养要求。

二、关于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随着“高考英语”改革,其对应的英语教学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因此,相关教学教师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思考对策,需要探讨一些改革措施来对英语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得教学教师更好的在英语教学领域中完成本职工作。本文以下将高考英语背景下的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介绍:

1.关于英语小班教学。由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资源较紧张,因此,采用大班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大班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学生数量较多、英语基础水平存在差异、学习英语兴趣各异等,以至于教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常常不能照顾到所有同学,最后导致班级平均分数低下。另外,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一直强调学生们掌握英语学习活动中的语法、句型等,而没有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加上大班教学所参与的学生较多,很多学生们并没有得到练习的机会,使得学生们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内容,最后使得学生们的整体英语水平低下。所以,在“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建议英语教学活动采用小班教学方法,并且根据学生们的英语水平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等标准,将学生们进行划分小班人员,使得学生们之间的差异性缩小,并且能够使得每个班级的学生们英语水平相近,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教学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并且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将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必修课一直成为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很多学生们对其不感兴趣,以至于英语教学资源被浪费,加上英语教学教师认为必修课教学内容存在着“应试”的内容,故将其作为主要教学资源,以至于学生们只掌握了英语课本知识,而不具备英语实战能力,因此,在“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将选修课内容与必修课内容进行结合且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选择英语选修课中的重难点知识,然后结合必修课中的相关英语知识点内容进行设计课堂教学;第二,摒弃“应试”教学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为教学目的,并且结合当今多媒体技术全方面的培养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关于英语教学教材、课程的更新。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其英语教材内容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如今的很多英语文章已经过时,早已与当今时代特点脱节,以至于英语课文中没有激起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个性特点来进行编写教材,同时,还需要寻找一些与当今发生在身边的事物的教学文章进行编制,另外,教学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情景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英语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举行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圣诞临近时,结合圣诞节节日特点来举行英语演讲会,让学生们自主准备英语演讲稿内容,使得学生们的英语整体综合水平得到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4.强化英语课外延伸阅读能力。英语课外延伸教学是指从教学需求角度出发,应用英语教学教材资源以外的相关英语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指导学生们以分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一定的课外阅读内容,并且在小组内经常性的进行英语讨论,以加深学生们对其阅读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要求、指导学生们对其进行仿写与改写,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5.改变传统的考核体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均是由试卷考试来确定的,如今,随着“高考英语”的改革,英语教学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也均发生了改变,因此,英语考核体系应该也需要实现多元化,从多方面评价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例如:结合学生们的英语课堂表现以及参与英语教学积极程度等来综合评价学生们的英语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意愿参与英语考核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强调了英语的交际作用,使得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

结语

本文将传统高考英语背景下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同时,针对这些问题还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以及有效对策,使得学生们在高考英语背景下能够有效的学习到英语教学内容,并且教师也通过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而更好地投身于教学事业中,为教育事业以及学生们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

[2]Burkhard Scherer. Fausb?ll, [Michael] Viggo, The Dhammapada. Being a collection of moral verses in Pali. Edited a second time with a literal Latin translation and notes for the use of Pali students[J]. Indo - Iranian Journal ,2001(2).

第7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考制度;异化;消解;串联化;百分比制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63-03

我国教育事业自恢复高考以来稳步前进,但当前以科举制为雏形的应试教育弊端渐出,高考教育异化现象显现,其制度不合理现象增多。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异化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便于有效识别千里马。

一、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及现状

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尚未完善,历来有不少研究者探讨高考制度改革问题,其中有关于高考制度历史发展的陈述,如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有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则问题的阐述,如王静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制度为例》;还有关于中国与他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比较,如杨继龙、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

1.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对于高考制度改革问题,众说纷纭。在李雪岩和龙耀的《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中主张分专业高考制度,取消公共科目,这是依据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平衡性和独特性而采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鉴于高考竞争的激烈性,部分人主张通过增加高考次数来弥补其残酷的实质,即分两次高考。不言而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这主要便于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减少高考机制的竞争性,体现了高考公平性的原则。杨继龙和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中指出较韩而言,我国高考制度要走的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录取标准多元化、高考招生自主化的道路。这一方法恰好做到了国家和地方二者的统筹兼顾,有效地考虑了城乡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符合高考制度制定中的本土性的原则。上述三种建议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治标未治本,未从本质上解决高考忽视学生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弊端。不少学生因科目中拐角马而无力驰骋,更有甚者,为占领一席之地而品德低劣。他们都是从单个角度或从某一方面来改善高考制度,并未对高考教育和高考制度实行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改革,缺乏系统性,这将不利于高考机制有效优化。对此,高考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2.高考改革现状。据新华社消息,2016年,北京将出台新高考策略,即调整高考中英语和语文分值的比重,语文分值由原来的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分值则由原来的150分将至100分。这是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即一年两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带来的竞争压力,这表明中国高考在进一步迈向公平公正。但正如北京即将调整专业科目分数的比重一样,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上述研究皆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我国高考制度中的不足及其改善措施,为我国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石。但历来研究多以教育历史或中外对比角度来探寻高考制度改革,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则较少。目前各省对英语的态度不一,对英语听力的看法也不一致,浙江省高考政策不变,山东省将在2014年取消英语听力。然而,北京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高中教育异化现象

高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专业潜质的人才,而高中教育是介于培养学生各方面兴趣爱好的初等教育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其在选拔栋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应试教育带来的竞争机制致使高中教育在某种层面上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衷,而走上了异化道路。所谓“异化”,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1.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教育原则上是致力于使学生向专业爱好方向靠拢,为大学教育培养有专业潜质的学生,但高考往往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学生每日接受题海战术,寒窗苦读,只为越过高考这座以智取胜的独木桥。不少学生熬夜奋战,素日缺少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急剧下降。高考倒计时来临时,试卷和练习堆积如山,学生们更是身心兼惫。

2.公共课程,忽视个体的兴趣学习。如今我们的高考模式,狭义上语文+数学+英语是高考的公共课程,除此以外,广义上说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实则也是公共课,这使得学生难以施展拳脚,高考中我们常见的则是“拐角马”,这使得不少学生失去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不得不踏上社会的征途。除此之外,高考中,各专业分配比例不均衡,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却与外语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否不利于母语的学习,这是否会使得学生对母语产生排斥心理,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英语偏科,但英语和语文的所占比例相同,皆为150分。不少学生虽有较好的专业潜质,但因偏科严重而达不到高考筛选标准。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考模式是与大学教育相脱节的,有待于改进。

3.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内涵培养。学生成日埋怨,激烈的竞争、接连不断的应试训练使学生麻木厌烦而难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因压力过大、方法错误而死读书,尤其是文科生多以记背为主,有些甚至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暂且不论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其使得学生一味地专注于应试的内容,求高分,求过。学生除学习考试内容外,课外书籍的阅读则难以有时间保证。由于城乡差距,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馆,类似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真正读懂读透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些都是高中教育使人异化的具体表现。如何使学生远离畸形发展道路,缓解高中教育偏离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这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三、基于北京高考改革的思考

北京高考政策的制定体现了高考制度的一方面,高中教育仍有不少违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宗旨的现象,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分析高中教育的问题以不断改善高考制度和教育机制。

1.高考评分百分比制。针对高考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可将评判标准改为百分比制,即德与体的基本素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跨学科的驾驭水平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好的身体是从事一切的保证,德与体二者综合占20%,因本专业基础知识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故占60%,跨学科的水平即对其他课程的兴趣爱好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重要途径,故占20%。高考制度是高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中机制达到优化,还需将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配套式改革,为高考制度的实践提供切实的保证。从目前教育问题来看,高中教育改革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高中教育串联化。对于高中教育改革问题,前人实行高中学习专业化,即按专业划分为文史、理工、医农、体育等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们要取其精华,但更需完善其局限。其改革主要是从高中阶段入手,是横向的改革,然而教育的不同阶段具有其联系性,我们也应关注其纵向的发展特点,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中教育串联化这一方法主要考虑高中处于初中和大学的过渡阶段,着眼于“初中培养综合性人才+高中培养专业兴趣+大学培养专业性能力”这一主线,将高中的部分知识移至初中,增加初中年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这则更利于基础和应用性知识的传递。而高中则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学则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精髓,提升学生整体专业知识技能。从纵向思维改革高中教育和实行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将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兼顾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将德智体美有效合理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准确有效地挑选有专业潜质的人才,便于消解教育制度带来的异化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文学理论[M].第1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杨继龙,但昭彬.中韩两国高考制度之比较[J].滁州学院学报,2007,(1).

[3]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2007,(1).

[4]赵长林.社会分层、文化传统与高考制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5]付嫦娥贺良.基于考生诉求的高考制度改革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3,(2).

[6]李木洲.高考模式改革趋向探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

[7]王静.我国高考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6).

[8]闫建平.构建新世纪高考模式的思考――“311”高考模式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9]龙耀,罗柳宁.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

第8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的“神话”。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荣耀了近30年的黄冈中学逐渐走下“神坛”,14年仅出1名省状元。

《新民晚报》认为:黄冈中学的辉煌,是中国应试教育的辉煌;黄冈中学的衰落,未必是中国应试教育的衰落。高考在改革是事实,改革者想脱去高考应试教育的外衣,也是事实。至于现有的改革措施能否如愿以偿,却值得怀疑。在高考被产业化的今天,高考改革若只盯着考试的形式和几门课,不围绕去产业化做文章,纵然一个黄冈中学衰落了,相信还会有若干个类似的学校活得好好的。

《每日电讯》认为:一个地方的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息息相关,黄冈中学终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所非省城中学,它难以抵抗武汉等大城市对优质生源、优质师资的“虹吸效应”。如果连黄冈中学这样的“超级牛校”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变成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其他普通中学的处境想必更艰难。

《北京青年报》认为:在升学率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成与败的逼仄现实中,学校需要一个教育“神话”来为自己揽得更优秀的资源和配套设施,而民众也更需要在这样的神话中为自己的孩子找到奋斗的基点,这相互勾连却又彼此利用的逻辑链条,让一个个教育“神话”在不断地被创造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加剧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偏差。黄冈中学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被请下了“神坛”,但类似“神坛”的搭建,早已在民众对教育的不正常理解下,在其他城市渐次开花。

【百家争鸣】

近年来,关于衡水中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同样,上世纪90年代,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的“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了无尽的荣耀,老校区占地150亩的校园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无数人前来取经。黄冈中学不再辉煌的新闻一经报道,舆论一片哗然。下面是部分媒体和网友的观点,请根据基本观点试着补写相应的理由。

1.点赞派

名校“神话”褪色未必是坏事

黄冈中学根本就没有“没落”,而是从以前的畸形状态逐渐回归正常。超级中学“神话”的破灭,对基础教育来说是一件好事。

2.担忧派

黄冈中学没落,穷孩子失去模范?

面对黄冈中学的没落,也许有人会窃喜:这是素质教育的胜利,单凭刻苦学习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了。我却有些担忧那些穷孩子的未来。

3.提醒派

我们在潜意识里还在以“状元”定“辉煌”

正如此前用状元多来神化黄冈中学不靠谱一样,如今用“近14年来未出过省状元”来证明“湖北黄冈中学辉煌不再”更不靠谱。

4.远瞩派

重振黄冈教育雄风的道路选择

重新找回“黄冈神话”是所有黄冈人的心声。在当地政府的教育规划中,也将振兴黄冈中学放在了第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这一心愿,并非短期内就能做到。时生了变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黄冈教育已经失去了曾经占据的制高点,“黄冈不需要重振‘传统教育的雄风’,而要考虑如何在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下,占领另一个制高点,如同当年的高考与奥赛一样”。具体说来,要实现重振黄冈教育的目标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9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

Abstract: Taking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us sports examination as the simulation object, we elaborate the usage of technology HWME's rules and processes. This research also simulates HWM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knowledge system, machine system and expert system.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al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HWME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关键词: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高考;体育

Key words: education decision-making;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ports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20-04

0 引言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决策者所面临的教育政策的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特别复杂多变,这种特点决定了教育政策决策(以下简称教育决策)涉及面广,难度大,所以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多的困惑和问题。

高考是否加试体育?关于这一复杂问题的决策争议由来已久,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都有过长期的讨论,但都没有作为一项教育政策来实际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1]。随着《意见》的出台,“高考加试体育”又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热点。

对于高考加试体育,这样一项重要的涉及面很广的教育政策的出台,如何才能真正估量到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对这种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大业的宏观教育决策问题应该依靠什么样的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论证渠道、程序和决策工具来实现?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正是本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将尝试引入在其他领域决策中得到成功应用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和方法论,以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制定为实例,来模拟其完整的决策过程,探讨和阐释复杂系统下教育决策的路径和模式。

1 综合集成方法――解决复杂系统下的教育决策的有效路径

高考是否加试体育,不仅关系到每年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也关系到青少年未来长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牵动许多方面的重要公共政策,其实施与否关系重大。高考虽然直接面对的是高中生,但其影响和涉及到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未来的预期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给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从以上各方面来衡量,关于该问题的决策属于复杂系统下的教育决策问题。对待复杂的教育系统的决策问题,传统的定性思考和论证方式,受到各种局限,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充分运用现代决策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于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来拓展和加深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钱院士曾在20世纪末提出并发展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其中,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是解决复杂系统决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种应用形式,是综合集成方法实现的具体技术路线。当前,综合集成研讨厅已经成为复杂系统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论,该方法论曾在国内的军事、经济等部门进行过成功的应用,这些工作丰富和完善了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的理论思想,形成了研讨厅集成系统这种较为成熟和可操作的方法与技术,这些成果将为教育系统的决策研究提供和开启一条重要思路和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建立了“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将会综合集成信息技术等新成果,与专家群体一起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这将是解决复杂系统下教育决策的一条有效路径[2]。

2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高考是否加试体育的模拟分析

综合集成研讨厅本质上就是把多个领域专家组织起来,形成专家群体,提供一个人-机交互以及人-人交互一体化的环境,通过研讨的方式共同对问题进行研究,既可以进行定性的分析,也可以借助相关数据模型进行定量分析[3]。因此,关于高考加试体育这个复杂系统下的决策问题,我们将综合集成研讨厅作为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系统,其过去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已经被证明是解决该类复杂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路径。本文提出搭建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来模拟研讨高考政策问题,是期望综合集成尽可能多的资源去解决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为以后类似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为以后复杂的教育决策问题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支持[4]。

2.1 基本框架

体育加试的问题主要源于近年来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关注,而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很多,发挥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该综合集成研讨厅需要完成以下论证任务:

①高考加试体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②高考加试体育的可行性?

③高考加试体育是否是一种新的应试教育?

④高考加试体育如何进行?

⑤测试的内容有哪些?

⑥如何保证体育测试的公正、公平?

⑦高考加试体育是否能真正带来学生体质的增强?

⑧高考加试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测和未来判断?

⑨政策建议。

高考加试体育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体系结构,有知识体系,机器体系,专家体系等构成,学生体质数据库主要用于系统的定量分析,提供相应的模型、数据以及政策仿真服务。研讨环境主要为参加研讨的各个角色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参与研讨的人员提供人机交互以及研讨的环境。

2.2 关于高考加试体育的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体系构成

2.2.1 知识体系

①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了保障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享有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我国了一系列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这些规定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各国的大学入学政策。

除国内的政策法规外,也可以以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大学入学政策为参照,作为重要的高考加试体育的知识体系参考。

③数据库。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是教育部为配合推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要,于2004年开始建设的大型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于每年各级各类学校向教育部上报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全部建成后将容纳全国2亿多学生每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全部结果和评价指标,并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由全国各地学校每年上报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并加以汇总统计组成。具体说来,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测试成绩、学校统计报表、地区统计报表组成。

2.2.2 机器体系

研讨厅体系是有客户层(研讨终端)、业务逻辑层(研讨环境、各种支持服务等)和数据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公共数据)组成的多层结构体系。研讨系统服务器是由位于局域网上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系统通过Web服务器管理用户的接入,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专线来访问研讨厅[5]。

如前所述,该研讨厅雏形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三个中心:研讨中心、管理中心和数据中心。这三个中心分别由不同的模块组成:综合集成研讨厅网站、研讨终端、用户接入服务(包括WEB和EMAIL服务器)、系统管理模块、基本信息平台、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系统支持工具等等[5]。

2.2.3 专家体系

①教育管理部门的角色分析

教育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角色,其参与研讨,同时也具有主持人的功能。教育管理部门要综合考虑全局,归纳整理相关意见和进行数据分析,做出是否进行体育高考加试的整体判断。

②教育专家的意见。

③来自体育教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

④家长和学生角色分析。

⑤体育考试有关数据的计算和模拟。

2.3 研讨流程

2.3.1 研讨流程

首先由具有主持人身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启动研讨进程,随即给出第一阶段的研讨内容――“高考是否应该加试体育”?并推荐可以用来决策参考的数据库、模型库、统计数据和有关知识资料等;在研讨的过程中,研讨专家对高考加试体育这一政策是否实施,联系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可以用文字或者语音的形式进行讨论,各种观点可以进行交锋,从而激发灵感。各方根据己方的立场和经验知识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后,会议支持人期望形成统一意见……而当各方都选取对己方最有利的策略时,各方可能暂时无法达到统一意见。主持人建议各方在现有的研讨基础上,除了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验知识确定方案外,可以利用相关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辅助,例如输入学生体质数据库数据,进行加试体育后学生体质变化的数据统计、仿真模型等定量处理,利用系统中提供的模型、数据、模板等资源来验证和证实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以获得对想法可行性的认识,对自己的意见形成支撑。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的研讨管理人员可对专家们发表的研讨意见进行综合归纳,提取相同的意见或倾向性的意见,这个过程可能会利用德尔菲模型、电子表决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等意见整合工具;当研讨者对研讨问题分歧较大时,主持人可以建议各专家使用电子表决器表决,根据表决结果产生结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或这个过程的某些环节,直到大家基本满意为止。

如果结果显示高考加试体育不一定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而且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则表明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对关于高考加试体育政策这一意见的否定,这样研讨就暂时结束。如果结果显示采用高考加试体育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有积极作用,这表明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对第一项议题有了正面的研讨结果;教育主管部门则继续启动第二阶段研讨,讨论如何进行高考加试体育,选择测试方案,经过若干轮的研讨后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可选的政策方案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果显示政策可行,认定此类测试内容确实可以全面衡量和分析学生的体质,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好的帮助,则启动第三阶段研讨,就考试的可操作性进行研讨,对如何避免体育加试的不公平,保证该类高考的公正,公平进行研讨……经过若干轮的研讨后,主持人汇总研讨结论,收集各方提出的方案,整理评价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

根据前面各部分的论述,借鉴魏法杰、周艳综等学者在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把以上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完整框架图绘制如图1所示。

2.3.2 结果预测

各方面的意见汇总,可能有三种方案,第一,高考加试体育,分数在20-50分,充分体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第二,高考暂不加试体育,由各学校组织考试实施;第三,维持原来的政策不变。具体采纳那一种,高考加试体育是否列为未来的高考政策,要根据前述综合集成研讨意见整合的原则和相关评价来实际确定,要根据建立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实际运作的结果来确定。

3 结语

如果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管理下,建立了该方面的一个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按照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相关要求和科学标准,经过充分论证,确实需要在高考加试体育,并将作为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推动起来,目前国内高考体育加试的两种方案可供借鉴。一是清华模式。可借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体质模式,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并对“清华方案”的测试内容、评分标准等方面细节作适当调整。二是山东模式。山东省原计划在2012年,将考生的体能素质测试纳入高考内容,考查办法借鉴现行的中考体育模式,但后来没有真正实施。各地可以在全国比较成熟的体育中考模式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情况作适当调整,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体育高考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2012]53号)[S].2012-10-22.

[2]韩祥兰.SBA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研究与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胡晓惠.研讨厅系统实现方法及技术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10.

[4]刘丹.综合集成研讨厅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