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开发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新能源;建设;节能减排;意义
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涵盖包括农业在内的诸多领域。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的研究,对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保护农村生态意义重大。
1农村新能源建设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由此也带来了较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各种恶劣气候的出现,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号召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做好农村新能源建设不仅对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而且能很好的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农村新能源的建设对促进节能减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促进清洁优质能源的供应
农村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诸如家畜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具有较高的可利用价值。在农村稳步推进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尤其注重普及太阳能、生物能源利用知识,建设相关的能源运用设施,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村民用上清洁优质的能源。例如,部分农村利用家畜家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照明,取得了良好节能减排效果。
1.2可有效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部分农村不注重对新能源的利用,焚烧秸秆、人畜粪便随意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农村环境带来较大污染。而注重新能源的建设与利用,尤其发酵人畜粪便,在利用产生沼气能源的同时,能够除去粪便中的有害病菌。另外,积极推广生物质炉,减少焚烧造成的能源浪费的同时,有效降低因此给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1.3促进农村生态的良性循环
在农村中加强新能源的建设与利用可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例如,利用人畜粪便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不仅可以重新喂养家畜家禽,而且还能用作肥料,实现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沼气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村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问题分析
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无论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还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的实现并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激励机制落实困难
众所周知,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需要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支撑,为推动农村新能源发展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制定促进农村新能源发展的相关举措。然而受各种综合因素影响,实际落实时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利用的太阳能产品并未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其他新能源产品的开发更是如此。这种激励机制落实性差,无法很好的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2.2新能源开发投资少
农村新能源的开发需大量资金投入,一些新的技术开发周期较长,产品的商业化进程缓慢,长期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建设工作缓慢。另外,新能源开发完成后,还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宣传、培训等工作,见到成效的时间较为漫长,一定程度上阻碍新能源开发在农村区域的推广。
3农村新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优化对策
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现实意义重大,利国利民,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实施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意义,结合辖区农村新能源利用状况,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优化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
3.1认真落实相关激励机制
农村新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实现需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以及新能源产品提供商的积极性,尤其围绕国家出台的政策,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完善与落实相关激励机制。加强国家新能源利用政策的学习。国家出台的新能源利用政策,高瞻远瞩,是对能源利用的长远规划,因此,要求基层相关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政策精神,为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更好的实施,制定相关对策,尤其在可行性上加以充分论证。分析激励机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农村调查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状况,掌握一手资料,及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会议,分析农村新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鼓励各负责人积极发言,找到阻碍农村新能源推进工作的因素,加强对后期工作的科学部署。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相关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关系着村民及新能源产品提供商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与其他部门积极协调,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制定完善的补贴方案,明确补贴政策实施的主要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确定补贴政策监督目标,定期召开农村新能源补贴落实总结会议,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村新能源建设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为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3.2增加农村新能源的开发投入
为促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国家应重视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农村新能源利用不断提供新的技术,以满足农村各种新能源利用率。增加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国家相关部门在全面部署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应付出实际行动,成立专门的农村新能源技术研发机构,拨付专门款项支持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增加农村新能源利用宣传投入。为提高农村村民利用农村新能源意识,做好新能源宣传工作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新能源利用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新能源的推广。
3.3注重农村新能源建设人才培养
毋庸置疑,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需要人才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做好新能源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为新能源在农村中的普及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成立专门的新能源建设工作小组。相关部门应以村为单位,组织村中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成立新能源建设工作小组,定期下派专业技术人员为其进行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新能源运用技术,以点带面,逐渐在整个村中推广新能源建设工作。同时,还可定期评选出村中新能源利用先进个人,给以相关的表彰,调动农村新能源利用工作积极性;加强新能源建设人才的引进。相关部门还应注重农村新能源建设人才的引进,通过严格的选拔、培训,使其掌握农村新能源利用的专业知识,定期下派到各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解决农村新能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现。
4结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对农村新能源的建设与节能减排的意义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新能源建设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尤其可为农村提供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存在激励机制落实不足、新能源开发投入少等问题,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实际,从激励机制、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倪慎军,张国强,王海兵,罗诗峰,于乐.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8(4):22-26.
[2]李玉贵.浅析现阶段农村新能源的建设及节能减排[J].科技与企业,2014(22):75.
定向增发,又称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形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的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融资行为,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发行行为。自2006年起,定向增发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主要方式。然而,自我国股票市场兴起以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一直就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顽疾。随着时代的发展,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输送手段也越来越多。定向增发也渐渐发展成为了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新手段。
Beak等(2006)发现,在韩国资本市场中,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控股股东通常会利用金字塔结构进行输送利益,而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程度则会通过定向增发的折价反映出来了。所以,控股股东会利用定向增发中来进行利益输送。Cronqvista和Nilsson(2005)发现,定向增发过程往往会表现出控股股东对利益的诉求,家族企业进行定向增发是为了不稀释控制权利益或者遭受更严格的监管。事实上,在我国定向增发同样受到了业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定向增发是否会导致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方面。我国学者朱等(2008)以上市公司驰宏锌锗作为案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增发前的长期停牌、增发前后利润的操纵、增发完成后的高额分红以及注入劣质资产等方法实现了对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案例背景
Z公司1984年7月创建于山东,发展至今员工超过20000人。旗下2000多家国内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8大专业公司,并在国外设有50多家销售机构。产品覆盖涉及了七大产业:汽车电器、仪器仪表、输配电设备、建筑电器、高低压电器、工业自动化和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其产品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
Z公司于2015年5月18日开始停牌,并且发出增发公告,称要收购Z新能源开发,收购资金来源为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向证监会申请之后,于2015年11月29日复牌。公司通过增发拟收购Z新能源开发100%股权,并在11月27日公司股票复牌:公司拟以24.57元/股的底价,共发行不超过3.83亿股收购资产(评估预估值合计为94亿元),Z公司这一次增发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直接及间接拥有Z新能源开发100%权益。这其中就包括H公司、S公司、Z集团、TreasureBay、Z新能源投资、T企业、J投资等7家企业和NCH等17位自然人购买他们所持有的Z新能源开发85.96%的股权;同时,拟向吴炳池等45位自然人购买其持有的LQ逢源100%股权,向徐志武等45位自然人购买其持有的LQ展图100%股权,向王永才等16位自然人购买其持有的HZTQ100%股权;由于LQ展图、LQ祥如、LQ逢源及HZTQ均为持股平台,因此Z新能源开发是本次收购标的核心资产。
三、问题分析
(一)定向增发前长时间停牌,增发定价存在较大的操纵的空间
2015年5月18日,Z公司对外宣布因正在筹划购买本公司控股股东Z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太阳能电站及相关业务资产之重大事项开始停牌。并且在此期间停牌也一直在持续。2015年11月27日,在公司开始复牌,同时对外《浙江Z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由此看出Z公司在增发过程中的停牌操控和时机选择长达6个月,将定向增发价格锁定在相对低的价位,目的在于为了让既得利益者用低成本来购买本次增发的新股。事实上,当上市公司增发方案尚不成熟甚至尚未有增发方案并且有意将定向增发的对象设置为控股股东时,并且此时增发股票价格相对较低,那么“重大事项进展中”就会成为上市公司多次申请延续停牌的借口,上市公司就可以从容制订增发方案细节,以便将增发价格锁定在较低的位置,大量减少节约控股股东购买新股的成本,将定向增发产生的大部分收益收归囊中。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此处的定价基准日一般可以理解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与发行期首日3个时点,目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的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
在实际增发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和股票发行日之间少则隔了两三个月,更有甚者,两者之间相差一年半载。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定向增发的股价就容易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均价的值有所差距,所以大部分增发的上市公司就会利用该规则把增发定价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控股股东从中获利。在本次发行股份过程中,Z公司的市场参考价就是用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发行价格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即24.57元/股。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计算公式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额/决议公告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量。由此不难看出,Z公司控股股东的选择定价基准是,选择了较长的时间区间。相对于较短的时间区间而言,120日这个时点的增发定价更低。那么随后控股股东的获益区间也将更大。在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气候不力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低估上市公司的价格,将增发价格拉低到自己可控的范围内。等到市场回暖,证券市场恢复后,股票价格的上升空间极大,那么控股股东就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来进行完美的利益输送,而普通中小股东自然就没有资格享受公司低价增发所带来的利益增值。
(二)收购的新资产属于控股股东持股的资产
在Z公司2015年11月27日的《浙江Z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中我们得知Z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对方包括持有Z新能源开发85.96%股权的Z集团、Z新能源投资、S公司、Treasure Bay、T企业、J投资、H公司等7名企业以及NCH等17位自然人,持有LQXR 100%股权的NCH等47位自然人,持有LQZT100%股权的XZW等45位自然人,持有LQ逢源100%股权的WBC等45位自然人,持有HZTQ 100%股权的WYC等16位自然人。
而Z公司本次收购的交易标的Z新能源开发的实际控制人的就是Z公司的法定代表人NCH。控股股东NCH身兼数职,在许多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中持有股份。这次重组的目标公司,NCH持股比例达到100%。存在利益输送行为。目标公司连续2年利润成负数。也就是说,Z公司的这次交易,很有可能就是实际控股人NCH的一次利益输送。貌似让利,实则利益输送,把上市公司当做“提款机”,富了自己,穷了上市公司。将自己手中对上市公司不存在利益的劣质的资产卖给上市公司,将上市公司的资产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
四、启示与总结
1、从根本上削弱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优化股权结构,形成控制权的相互制衡。增加控股股东的数量,增强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避免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现象,避面控股股东单独决策。加大力度培养机构投资者,并且引进优质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利用机构投资者相互制衡,从而优化股权结构。
2、防范控制股东操纵股价,完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的制度。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定价基准日会选择董事会决议公告日,那么距离实际的发行实施日之间还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操纵空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就可能会出现“九折滥约束”的现象。所以为提高定向增发折价过程的透明度,避免控股股东操纵价格,利益输送上市公司,建议证监会可以明确与定向增发折价相关的原则、条例和程序。
3、健全中小投资者保护体系。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段,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这便使得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任有机会钻法律的空子,比如在定向增发过程中进行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从而损害中小股东权益。那么,相关部门就应该完善控股股东的赔偿责任制度。当公司控股股东的行为或决议损害了中小股东权益及上市公司的利益时,中小股东对侵权人享有民事索赔权。(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月22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太阳能、风能占优势的地区建设微电网示范区,同时还将推动建设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那么新能源城市是什么样的?新能源城市在我国的未来前景什么样?围绕这些问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
新能源:大势所趋,技术需跟进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知道当前中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新能源城市的规划和方案,掀起了一股建设新能源城市的热潮。作为专家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茅于轼: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的优势是地域分布较为均衡,资源量相比人类需求来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等。新能源取代旧能源是一个必然趋势,新能源越来越便宜,常规能源越来越贵,最后新能源自然便能取代旧能源。当然这是要求技术上的跟进,经济危机下尤其明显,但是需要时间。
中国城市经济:创新、科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有人说:“未来国家之间的战争就是能源之战。”那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茅于轼:相比传统的石化能源,新能源目前所占的比重仍偏低,但发展势头迅猛,前景不可估量。在资本市场上,凡沾上“新能源”概念的股票,往往会成为投资界的宠儿。我国鼓励发展新能源,放眼全球,在新能源技术和运用领域,我国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从市场应用空间上分析,我国更是具有领先其他国家的无穷潜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等新能源都潜力无穷。
新城市:根据特色新能源资源配置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建设新能源城市成为国内城市的共识。您认为新能源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
茅于轼:新能源城市目前尚无准确定义。我们粗浅理解,新能源城市至少必须达到国家绿色能源县(市)的要求,也就是在县(市)域能源开发利用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15万吨标煤或户均1吨标煤以上;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70%的养殖户动物粪便进行沼气处理,80%的中小畜禽养殖场有沼气工程:生活能源基本实现清洁化和优质化。
中国城市经济:每座城市的情况和资源条件不一样,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适合发展新能源呢?在创建新能源城市中每个城市的模式是否一样?每个城市该如何做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茅于轼:创建新能源城市中每个城市的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发展新能源城市,拥有新能源特色资源条件十分重要。如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镇双龙岗,面临杭州湾,背靠秦山,这里风景似画、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华东电网枢纽,是建设核电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又如江苏省东台缺乏煤炭和石油等资源,发展传统能源不具备资源条件。但东台土地资源丰富,沿海空间大、滩涂广、风光好,风能资源稳定丰富。海边处于太平洋信风带,地上70米高平均风速达到7.5米/秒,是国内风力发电十分理想的地区之一,开发规模可达4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资源潜力巨大。沿海滩涂广袤,年均日照时间达2232小时,太阳能年辐射量5126兆焦/平方米,是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场的优质基地。生物质能资源也十分可观。所以每个城市需要根据自身拥有的新能源特色资源条件来找寻适合自身发展新能源的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新能源。
新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这对于创建新能源城市也是新的机遇,您认为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如何做?
茅于轼:政策扶持,对于新能源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安装大国,德国于5月末明确表示,将在2022年关停所有核电站,而后者在2009年贡献了德国26%的发电量。未来十年,德国计划将新能源占总需求的比重从目前的l7%提升到近50%,并将在2020年投资2000亿欧元发展风电和太阳能。
城市发展靠产业,产业支撑靠企业。企业是具有自负盈亏能力的经济实体,产业是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链是存在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交换的企业群结合体。新能源产业是新能源城市的重要支撑。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增加对新能源企业的扶持力度。在降低新能源成本上,建议政府要扶持和帮助企业和个人在沼气发展等方面,用新能源的规模化效益来降低其开发和使用的成本。在政策支持上,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城市经济:您认为从国家层面,应该从哪些方面给予这些新能源城市支持?您对我国能源城市的未来发展如何看?
一、选址敏感性排查方面
我们开始在地方政府个行政管理部门开展选址敏感性排查过程中,常常遇到选址中的某台或数台风机点位规划在基本农田或生态红线上而无法取得查询回复函,又要请设计单位重新布排风机点位,完了又要重新去查询,往往在一个行政单位就会反复查询数次,取得成果的效率及其低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还耽误了较多时间。
通过与新能源(光伏项目)的同事交流,他们采取的方法是设计单位和他们一道到有关部门开展选址敏感性排查,在对方(有关部门)提出占基本农田或生态红线后当场就进行了选址调整,所以基本上当天就可以取得查询回复函。
但是风电项目设计费用较低,设计单位不愿安排技术人员到场参与选址敏感性排查,甚至我们反馈查询信息都要通过筹备处转达,所以难度可想而知。
通过思考和总结经验,我们采取了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签订保密协议,取得该县域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林业属性、自然保护区等矢量数据,交由新能源筹备处转交设计单位,设计单位通过风资源排查后,在具备开发价值的区域布排风机点位和光伏板。我厂在取得设计单位的风、光项目设计方案后再到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选址敏感性排查,此时就能顺利拿到相关部门的排查回函,大大提高了选址敏感性排查的效率。
我们在XX风电项目的敏感性排查就自然资源局这一家单位三次查询无果后,采取上述思路创新后,一次性就取得回复函了。XX风电项目我们也沿用这一思路,目前取得的初步设计方案相信在8月的正式敏感性排查时也会取得一次通过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国外 石油化工公司 环境行动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国外大型石油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环境政策和实践方面,各公司均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水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防止化学品泄漏工作,致力于减少生产经营过程的生态足迹,为公司和周边社区创造稳定、健康的环境,且十分重视开展关于环境问题的公众交流。
1.皇家壳牌
壳牌石油公司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子公司,位列2012年世界500强第1位。壳牌秉承“要创建一个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行动”的理念,在以下方面采取了主要措施:
1.1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壳牌公司1997年即承诺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的商业原则中,重点发展车用先进生物燃料和氢燃料,设立了在未来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公司的大业务板块的目标。
1.2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司2001年制定了行业内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把生态系统评估作为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分。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1.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供应天然气,开展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发展生物燃料,提高能源效率,实施碳定价,减少生命周期排放,提高新项目适应性等多方面措施。
1.4加强化学品泄漏管理。壳牌公司制定了船舶质量保证标准,要求大型远洋油轮设置双层船壳;建立了石油泄漏应急机制,以降低石油泄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5使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公司通过不断改进技术,解决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阿曼利用河床种植芦苇来净化采油污水,不仅节省了污水回注消耗的电能,净化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农业灌溉。
1.6加强与相关方的合作。积极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湿地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环境组织合作、沟通,帮助公司识别和管理环境挑战,发现改进的机会。
2.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商、油基础油生产商及成品油的主要生产商,位列2012年世界500强第2位。埃克森美孚注重自身环境责任,在多领域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1注重运用环境管理体系。公司从1992 年开始运行运营完善性管理体系(Operation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or OIMS),环境保护是OIMS的关键要素,被纳入公司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2.2开展资源节约。监控企业用水数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子公司的水资源使用计划,检查各子公司的水消耗速率来确定是否采取了相应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油气开采方面,加强循环水和污水回用,合理使用采出水,采用耗水少的工艺过程等措施管理水资源。公司开展环境和能源节约计划(EESI,the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Savings Initiative),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司力争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业先导者,2000年累计投资超过15亿美元,启动“全球能源管理系统”(GEME),将炼油和化工生产能效提高15%-20%;10年内共同投资2.25亿美元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项目(GCEP),与斯坦福大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斯伦贝谢公司、丰田等公司合作,开展了氢能、太阳能、二氧化碳捕集贮存和分离、生物质能、先进材料和催化剂等30个项目的研发;在世界30个地点建设了85套热电联产(CHP)设施。
2.4加大新能源开发。投资超过6亿美元与美国硅图公司(SGI)组建战略研发联盟,研发与海藻基生物燃料有关的产品技术。
2.5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ESHIA程序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生态系统功能和勘探开发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入了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s Ecosystem Services Tools and Markets (ESTM)工作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活动。
2.6严防泄漏事故。日常加强程序预防,使业务运行建立在层层检查保护的基础上,注意定期设备维护,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训练;注重技术创新,重视泄漏控制设备的研发及改进,预防和控制双管齐下,力求把泄漏的可能性及危害降到最低。
3.英国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在百余个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4位。是能源界率先承认有必要采取行动防止气候变化的企业,认为公司有责任引领潮流,致力寻找并贯彻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3.1重视OMS体系管理。BP公司OMS体系确立了在环境方面开展负责任运营所需的各项标准和流程,帮助世界各地的业务部门在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管理环境和社会影响。
3.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新项目投资评估和工程设计中计入碳排放成本;在运营中注重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放空燃烧和排放;开发高效率的燃料和油;支持技术和政策研究;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上与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高校和其它公司进行接触、合作。
3.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在项目规划阶段早期,就对敏感或受保护区域、濒危物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筛选和评估。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兴的生态系统服务工具,用以在当地和地区层面评估其影响和依赖性。
3.4大力开发新能源。BP公司在风能、生物能源、电气化和碳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投资,2011 年向替代能源业务投资了16 亿美元,与13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合作,开展持续性科学研究,推进“能源可持续性挑战”计划。
3.5深化水资源管理。在淡水提取和消费两方面寻求提高效率,同时在废水处理中应用新技术。
3.6加强泄漏管理。2010年墨西哥事件发生后,BP公司与相关州和联邦机构合作,监测和评估事故环境影响,并实施了恢复计划。承诺在10 年期间贡献5 亿美元支持独立研究,与行业和监管机构分享其从漏油应对行动汲取的经验教训。
4.雪佛龙
雪佛龙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8位。雪佛龙公司将“以安全和对环境负责任的方式开发能源”作为公司立足于世界的关键,尽可能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足迹,注重现场管理。
4.1完善管理体系。2007年建立的ESHIA(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是雪佛龙公司HSE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用来预测和评价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削减和控制危害的管理措施。ESHIA体系现已在全球900多个项目中得以应用。
4.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公司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7项原则:全球参与、能源安全、最大化节约、灵活方法、广泛平等对待、可行技术、透明;采取的行动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排放降低消耗、减少放空燃烧、碳封存、废热发电、投资研究开发和技术等方面。
4.3发展新兴能源。公司发展地热能、先进太阳能、生物燃料,开展聚光太阳能驱油可行性研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厂。
4.4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司在ESHIA体系中明确要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工程项目的评估、决策和生产运营中。
4.5保护新鲜水资源。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石油基地克恩县,与当地水务局合作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用水。加利福尼亚的Richmond炼厂实施了RARE(Richmond Advanced Recycled Expansion)水计划,生产一加仑(1加仑相当于3.8升)汽油,只需要一加仑水,节约新鲜水1.3万吨/天,2011年4月被当地重复用水协会授予“优秀循环水用户”的称号。
5.康菲
康菲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也是全球第四大炼油商,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9位。公司承诺在任何方面都设立卓越的标准,向世界提供可信赖的能源,致力于保护地区乃至全球环境。
5.1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运营管理系统中,作为项目投资的一部分;在高生物多样性区域的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与公共机构、社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容量和生态系统功能。
5.2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尤其是可再生燃料)方面积极开发新技术,对新能源开发技术进行评价,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5.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行动在五个方面展开:将气候变化问题管理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与行动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寻找新的商业发展机会;开展技术创新和碳交易;积极对外界提供适用的、可持续性的气候解决方案和公共政策。
5.4加强泄漏管理。公司每五年对设备进行审定和检测,确保设备管理标准得到落实。
5.5强化水资源管理。对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开展水资源评价;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可以说,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整体上缺乏科学规划 产能过剩危机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尤以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突出。
1.2发展不均衡 产业链不均衡。新能源产业从上游技术设备、生产环节到应用输出,应形成合理的整条产业链;投资不均衡。从新能源的整体情况看,风能和太阳能领域投入资金较大,生物能源、核电的投入比例偏低,而地热、潮汐、沼气等能源领域更少。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意识存在局限性;城乡不均匀。新能源在农村地区应用较少。
1.3技术创新问题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发展的瓶颈。目前,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清一色从国外引进,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少、投入少,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
1.4技术应用问题 新能源规模化生产的成本较高,配套设施跟不上。
1.5利益结构问题 我国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面临着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只有突破体制障碍和能源结构利益障碍,新能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1 科学评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 合理利用城市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需要科学评估城市(有时包括其周边地区)可获得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条件,利用系数的评价和利用潜力的评估,是利用的基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种类繁多,集中度低,利用条件也各不相同。
2.2合理规划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金可获得量、当前利用量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量密切相关。以生物能为例,秸秆、畜禽粪便和林木薪柴等可收集利用的数量与可作为沼气、秸秆发电、气化液化等利用的规模,不仅与农业政策有关,而且与政府给予的资金、技术支持有关。
2.3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由于目前国内外未将水电、核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列入能源消费核算体系,可以以下几组数字进行说明。中国一次商品能源消费结构是:石油19%、天然气4%、煤炭70%、核电1%、水电7%;世界一次商品能源消费结构是:石油35%、天然气24%、煤炭29%、核电5%、水电6%。在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里面,煤炭占了70%,水电、核能等新能源只占8%。改变以煤为主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可能实现“发展”和“低碳”两个目标。
2.4 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优先开发水电,适度控制煤炭产能增长,是调整现阶段调整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一次农业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0%。我国电力结构特别是电源结构明显不合理,水火电比例为1∶5,火电比重偏大,需要继续贯彻优先开发水电的方针,并加快发展核电,优化电源结构。
2.5 做好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制定科学规划和开发方案 在充分摸清煤油气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储存状况、储量规模及分布等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开发方案,是今后开发过程中能够实现低碳化的关键。
3.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3.1政府应出台战略计划加强产业引导 根据中国国情,考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运行,建立和完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发挥后发优势,使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
3.2加大技术创新和投资力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因此,要特别加大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从人才方面,注重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投资巨大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在技术研发、风险投入、上市融资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3.3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如电网布局、新能源汽车赖以运行的充电站建设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新能源的应用提供基本条件;其次是完善补贴机制。需要在补贴领域和补贴方法上进行扩展,如财税支持等;最后是调整能源利益结构。关键应该通过补贴或绩效考核等途径,对现有能源利益结构进行调整。
3.4促进经济发展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供需平衡 调整国内的能源消费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启动国内市场,建立绿色能源的民族品牌。
3.5实现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除风能、太阳能之外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沼气、垃圾焚烧、地热等。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可用的农林有机废弃物年产能4.74亿吨标煤,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年产能4.25亿吨标煤,两项合计年产能8.99亿吨标煤。应重点发展农林废弃物(如秸秆)发电、生物质液体化(如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燃料等。
关键词:醇基燃料;灶具;开发研究;应用
收稿日期:20130516
作者简介:周思安(1977—),男,湖南安乡人,主要从事甲醇燃料及灶具开发生产与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程功煌(1965—),男,江西都昌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TK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29402
1 引言
我国在19世纪前后被列强入侵,资源被探甚多,但国外对我国的勘探结果是:中国是个贫油国。后来我国大庆油田的开发证明了中国生产石油的能力。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对石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仍需要大量进口石油。能源对产业的限制和居高不下的油价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因此发展节能技术和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替代能源的开发应用势在必行。本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新能源开发研究的探索。我们国家煤的储量丰富,而除石油外煤和天然气是甲醇的主要来源。所以开发利用醇基燃料部分替代石油能源产业是我国的一大优势[1,2]。
2 项目立项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发展节能技术和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替代能源的开发应用势在必行。厦门鑫烨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新能源开发研究的探索。这一背景下,该公司申请了厦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基金项目:M90醇化油厨用燃料及其配套燃烧设备。
M90醇化油是新型节能、环保产品,适用于各餐饮企业和大型食堂,并可应用于锅炉的燃烧。其配套燃具具有燃烧充分、不冒烟等优点,深受用户欢迎。
项目的关键技术已申请专利保护,其性能通过权威部门的检测,生产所需原料、配件国内均有销售,已有小批量产品在餐饮用户试用,用户评价高。
该项目以“洁净醇基燃料+高效汽化燃烧”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为核心,面向燃烧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替代能源解决方案,切实推进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即是该公司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将为商用大灶(非家用)——如餐饮业、生活锅炉和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空调等提供高效汽化燃烧装置和洁净醇基燃料。
该项目申请了6项专利,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产品通过了权威部门的检测,并且在厦门鲤鱼门食府、渔枫酒家、金宝舒心酒店、技师学院等示范性用户的应用中显示良好的节能效果。
3 产品特性
M90醇基燃料的主要成份-甲醇的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同时其热值也很低,燃烧后的火焰是透明火焰,传热方式以传导为主,高温时的传热能力差,经过对燃料甲醇理化性能和燃烧特性研究,并通过产品的长期应用,调制了适合酒店厨房应用的M90醇基燃料,其闪点、热值得到了提高,燃烧时的火焰还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增强了高温火焰的传热能力,火焰特性得到显著改善,火焰传热效率大幅度提高;配制的醇基液体燃料气味还得到明显改变,使之不至于被误食,增强了产品的安全性;使得燃料甲醇热值低、火焰特性差和燃料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得到解决,完全可替代现有商业大灶、工业锅炉、窑炉用柴油,并且通过提高燃烧效率达到节能效果。
醇基燃料一般采用雾化燃烧技术,通过提高燃料压强和改变喷嘴形状,减小雾化颗粒大小,提高雾化水平。本项目采用多级汽化技术,将醇基液体燃料汽化后与空气混合燃烧,是雾化燃烧方式的一次飞跃,实现了醇基燃料的高效低污染燃烧,在节能和环保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燃料燃烧效率大幅度提高,降低烟气有害物浓度显著降低。使得以醇基燃料为代表的低热值清洁燃料得到高效燃烧后,比较柴油、液化气更加经济和环保,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广泛需要。该产品的性能指标见表1。
项目主要达到的效果如下:①采用阻断隔离、改性等原理,提高醇化油的闪点和燃烧热值;其燃烧火焰为辐射火焰,其火焰的高温传热性能强,能量利用效率高。②区别于其他的雾化或汽雾混合燃烧技术,使得燃烧器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③醇基燃料和燃烧器之间的各项参数相互匹配,采用高效汽化燃烧技术,燃料汽化温度高,实现了醇基燃料的裂解燃烧,燃烧效率大于99%,热效率在61%以上;烟气中的NOX的生成浓度为4×10-6,仅为国家标准允许排放标准的1%,产品可替代工业、民用柴油消费,节约能耗费用20%~30%。
4 研究过程
公司依托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为技术后盾,专业从事醇基燃料、醇基燃料添加剂、可燃新能源的清洁利用及其相关设备的研究、生产、销售、服务。在2009年开展醇基燃料的研究与开发,最后在2011年形成M90醇化油这一特色产品。成功开发出这一产品后我们即向市场推广。
5 结语
该项成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M90醇化油的火力还是偏小,并不太适合于工业锅炉使用,再者大型食店有时候就很着急。目前正在对此进行改进:经过技术研究发现醇化油的C链比较小所以燃烧时热值有点偏低,经研究出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利用地沟油的添加可以增加C链因而增大热值,且可以解决地沟油重回餐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20年,我国每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与2015年相比要求降低18%,并着重将电力行业作为重点行业进行管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电力行业纷纷致力于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碳发展的目标。从欧美先进经验来看,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实现路径。而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立足于可持续低碳经济,促进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急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中国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高度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依靠煤炭的火力发电仍是主要的发电方式。2016年我国总发电量59897亿千瓦时,其中依靠煤炭燃烧的火力发电占比高达71.60%,虽然相比于2015年火力发电同比略有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的发电结构相比,仍远远高于其他清洁能源的占比(见表1)。中国电力行业作为煤炭消费大户,如果按照现在电力能源的消耗速度来算,煤炭的可开采期限将不足60年。同时,在产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NO2等温室气体,将不利于我国低碳可持续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逐步实施以下措施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煤炭总量控制。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国家力争到2020年,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②。第二,改革煤炭清洁发电技术。考虑到当前我国的特殊国情,燃煤发电的大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并不会改变,因此清洁煤炭技术的研发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必要路径。我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绿色煤电”计划,并设立了示范电站及示范项目,意图提高燃煤发电能源转换效率,降低燃煤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清洁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中国具备较为充足的风能、水能、核能基础,政府鼓励电力企业致力于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运用,并为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此来加快电力行业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第四,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政府借鉴国际先进的碳减排经验,分别成立了北京、上海、天津等碳排放交易试点,并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电力、纺织、石油等重点行业作为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被强制纳入其中,碳减排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与企业的直接经济利益挂钩,这一举措将倒逼电力企业内部对于能源利用开发的技术革新,从根本上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电力能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能源正实施包括煤炭总量控制、改革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研发利用清洁新能源、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措施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但笔者对上述电力能源措施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现阶段可能存在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电力能源发展规划不明确
如上文所述,我国当前的电力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其他清洁新能源的比重相对较低,且燃煤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高效低碳、清洁环保的要求,缺少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此外,我国煤炭资源大多数分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电机组大多设置在中东部发达地区,“西煤东运”成为了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是这项举措加大了发电过程的运输成本,只能解决燃煤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电力能源发展规划,对于燃煤发电减排技术的研发政策还不够明确,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电力能源结构,满足不了全国范围的电力需求。
(二)新能源技术支持不够
虽然国家鼓励电力行业研发和使用新能源,但是由于技术壁垒、开发成本等原因,各种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水平都不够高。比如说风能发电中最重要的是风电场所的选址,如何测量一定时期内的有效风速,如何保证风速的稳定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太阳能发电设备如何降低成本、水能发电设备如何避免季节性影响、其他生物质等新能源设备如何完善收购处理过程等,均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国新能源发电的进程。
(三)新能源电价难以确定
随着电力新能源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发电初始建设成本较高,相应的新能源电价在一定时期内比燃煤发电的价格高,将影响电力行业对于发电方式的选择。较低的销售电价与新能源开发成本等因素成为了短期难以避免的矛盾,在缓解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如何确定合适的新能源电价将成为我国新能源发电顺利转型的重要一环。
(四)新能源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方针促进电力能源的发展转型,但是仍缺少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以核能发电为例,我国欠缺关于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核电技术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专业资格高核燃料处理能力的核电企业、核电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将导致新能源发展的缓慢,影响绿色、安全、经济的新能源发电体系的构建。
四、中国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议
笔者从低碳经济电力能源发展的视角,针对我国当前电力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制定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我国政府需要全盘规划低碳发展目标,将经济规划、环保规划相挂钩,结合各部门、电力行业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为电力能源发展设置约束性指标,并实施全面的计量、监督与考核,不断改进与优化。政府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全方位建设特高压输配电网,从跨区域输煤发电向输电转变,解决当前发电与配电不均衡的矛盾。此外,电力行业需要在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下加大对燃煤发电清洁技术的研发力度,按照碳减排指标考核体系对自身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结果约束过程,促进电力能源结构转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进行考评。
(二)强化新能源技术开发
要实现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就必须要提高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从国际先进的经验来看,政府部门在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加大新能源技术开发的投入,还要根据国内资源特点,建立研究、开发和示范一体化管理体系,并组织科研机构、电力企业等单位共同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制。各电力企业要充分运用发达的信息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学习贯通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为新能源发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我国电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新能源电价定价方面。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电价体制改革,形成既满足市场供求关系,又能考量资源环境成本的合理电价机制;对于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产电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可再生能源补贴发展基金;加大对于电价、碳排放、低碳经济的宣传,引导电力企业、社会大众提高对新能源的关注,从意识层面推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四)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政府部门要响应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共同推进电力能源相关的制度体系建设。以上文提到的核能发电为例,一方面需要健全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电力企业核能发电制度保障体系,统一核电技术标准,为发电企业核电设施投资提供制度支持。电力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我们需要“以人为本”,制定系统的新能源人才规划及培养方案,从而保障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
【关键词】低碳;道路设计;生态系统;排放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 概论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到201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如此长的高速公路,在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破坏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实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1 低碳因素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体现
低碳高速公路定义为在高速公路设计、建设、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设计方案优化、施工组织优化和运营管理优化,应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达到在资源、能源、材料的占用和使用时降低消耗数量、调整消耗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对碳吸收生态系统破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其中高速公路的规划和设计决定了建设和运营阶段的资源消耗及低碳的实现水平。
2 高速公路设计中的总体设计
在路线布线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掌握路线所经区域城镇布局和经济发展规划,紧紧把握路线经过范围的路网布局,尽可能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通过互通立交的设置,优化原有路网,达到既最大限度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又提高运输效益,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路线布设时,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融入自然,尽可能避免高填深挖,破坏自然和当地的植被,以保护当地的气候环境。使方案既选择工程造价较低方案,又能使道路与周围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有机的融为一体,成为当地风景的一部分。在路线布线中,应充分利用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农用耕得。尽量利用荒地,少占或不占林地、耕地,特别是高产地。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尽可能的不拆迁或少拆迁沿线民房,以避免因拆迁后带来的资源、能源和建筑材料的使用。
3 高速公路设计中的路线设计
平原区路线宜短捷、顺直,曲线半径前后顺适自然、曲线长度搭配均匀,指标均衡、平纵搭配合适,应尽可能避免指标突变,避免使用过长直线。设计时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在考虑平面走向、路基高度、横断面填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路基防护排水、结构物设置、取弃土场、互通立交设置的位置以及沿线的敏感点等因素,以达到优化现有路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又提高运输效益,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丘陵区路线应充分有利地形,因地制宜根据地形起伏,考虑平纵面配合,以曲线定线为主,布设尽可能流畅的线形,路线尽可能不占或少占山区田地,特别是高产良田,以免给沿线居民带来不可挽回的生活影响。在丘陵区布线时,可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线性指标,当路线处于开阔地段时,在根据地形的情况下,可采用较高指标。当处于地形起伏较大时,根据地形采用较小指标,以减少高填深挖、对山体的破坏。
在山岭区布设路线时,在满足功能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采用工程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按照“能打隧道的不开山、能架桥的不填沟、能当时恢复的不拖延、能保留的不破坏”等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原生地貌,协调处理安全、环保、和谐、耐久的关系,全面落实了工程建设新理念。在山岭区布设路线时,除要考虑上述的相关内容外,还要考虑长大纵坡,对车辆的安全影响,要对道路的安全措施要予以重视,做好路线的安全设施的设计,比如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避险车道、降温池以及交通警告标志等的设计。山岭区路线布设应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沿线工程地质、路基防护放在重要位置,以避免对沿线环境造成大范围的破坏及减少工程造价及后期的维护费用。
3 高速公路设计中的桥梁、涵洞设计
桥梁、涵洞设计个人认为主要是从桥梁采用的桥型、桥梁跨径、根据取弃土的数量对桥梁或路基方案的选择方面来考虑,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造价的目的。项目初期应做调查清楚在项目区,相关原材料的价格、桥梁各桥型的施工工艺熟练程度及当地材料的来源的情况,并根据此做好桥型的方案比较,选择具有针对性最优方案。另外在项目最后确定方案时,应根据之前项目中的取弃土数量、填挖高度,对桥梁的孔径进行优化。比如在需要取土的路段就偏向于采用桥梁代替路基;而在弃土段落,在在满足桥梁最大桥台高度( 一般以8m 控制) 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桥梁孔径,或在合理的情况下采用通道代替桥梁,以用来消耗部分废弃的土方,以减少取弃土占用土地的面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减少对原材料资源的消耗。
4 结语
低碳高速公路中的控制低碳因素,规划和设计中的低碳考虑是基础,它制约着项目设计后期的建设、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对资源、能源、材料的占用和使用,制约着各阶段对降低消耗数量、调整消耗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对碳吸收生态系统破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的实现。实现高速公路在设计中考虑对资源、能源、材料的占用和使用的控制,对我国高速公路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公路的普及,推进我国的节能与低碳建设起到积极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张维全,道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