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1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传递效应 价格指数 物价水平

一、引言

近年, 我国进入新一轮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从2007年4 月份开始持续上升,到当年的8月份达到6.5%,至2008年2月份更是高达8.7%。通货膨胀问题成为社会焦点。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我国许多学者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大部分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较小。因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大相径庭,本文将选取部分学者的研究方法,下面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与自身惯性、国外价格和食品价格冲击相比,汇率变动对我国CPI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食品价格冲击在汇率变动对我国CPI的传递效应方面影响非常大。

张帅、赵昕、王茂林(2008)综合运用图表法,格兰因果关系检验,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对国内物价水平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国内物价水平的波动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影响程度很小,可以忽略从而近似认为二者之间仅有单项联系;而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有相对较大程度的影响,人民币升值1%,在之后的3年内,我国的总体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率)将下降0.1%,说明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国内物价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对通胀的正面效应为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6倍以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施建淮,傅雄广,许伟(2008)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动态进行了研究。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不同于其他学者,他们选取了世界能源商品价格指数来反映外生冲击变量,并且对模型中的变量分解方法做出了改变。研究结果也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并且传递有一定的时滞。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类别消费品价格,名义有效汇率的传递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人民币汇改以后,汇率冲击可以减少对不同总体价格通货膨胀的预测误差。

张成思(2009)强调了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动态传导的现实机理,即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所导致的通胀效果远远超过升值对通胀的抑制效应。通过建立动态模型来研究流动性过剩指标以及汇率因素对通货膨胀动态驱动效应,综合结果发现:我国近10年来流动性过剩指标对通货膨胀的动态驱动效果显著, 但汇率变化因素的通胀传递效应相对不明显,即使考虑汇改因素、使用向量模型,这种结果仍然具有稳健性。

项后军,王清(2010)基于汇率传递模型,分析了通货膨胀环境因素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机制; 同时, 对上述理论模型加以拓展, 证明了在通货膨胀环境影响下, 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传递效应具有非线性平滑变化特征。他们又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STR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环境下, 汇率传递效应较低,在较高的不稳定的通货膨胀环境下, 汇率传递效应较高;随着通货膨胀环境的变化,汇率传递弹性在-0.136至-0.049之间非线性平滑变化, 汇率传递变化幅度较大, 因此需重视通货膨胀环境因素对汇率传递的影响。

潘锡泉,项后军(2010)从内生结构突变协整方法的汇率传递视角对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协整方程参数在样本期内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突变,突变时点为2006年12月,且结构突变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均存在, 但其作用机制却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突变前人民币升值不仅不支持“升值抑胀论”,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而结构突变后人民币升值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但其效果微弱。

高瞻(2010)运用VEC模型检验了在引入汇率因素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表明,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很小,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实行了有效的货币冲销政策,缓解了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我国汇率的变动削弱了外汇储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且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一方面,它通过外汇储备对国内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会减弱;另一方面,由于微观、宏观(如市场定价、结算货币、一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全球化等)等诸多影响因素,汇率到通货膨胀的其他传导途径也并不顺畅。

项后军、潘锡泉(2011)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在此背景下,本文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其长期传递弹性却由2005年9月结构突变前的0.065迅速增大到了结构突变后的0.118,且与现实中自2006年开始的较高通货膨胀环境也相当吻合,但通过人民币升值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仍值得商榷。而体现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CPI的长期传递弹性为2.254,远远大于汇率传递弹性,这显示政策当局完全可以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水平且相比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以上学者所作研究的内容综述,可以看出他们的基本观点同异互见而且交叉。首先,从以上观点中,可明显看出,学者们都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或决定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学者们对两者关系得出的具体结论却是大相径庭的。

现将以上学者的观点不同处简述如下:

就研究汇率传递方面,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认为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施建淮,傅雄广,许伟(2008)认为人民币汇改以后,汇率冲击可以减少对不同总体价格通货膨胀的预测误差。而项后军、潘锡泉(2011)则认为因受2005年7月汇制改革的影响,导致同年9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发生了显著改变,且在突变后,通货膨胀水平有了相当幅度的提高,虽然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长期传递弹性确明显变大。

就衡量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指标方面,王家玮、孙华妤、门明(2011)通过对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总产出指数,最终使用价格指数,最终消费价格指数等的分析,测算出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对国内各部门以及社会生产不同环节价格水平的影响程度。张成思(2009)研究了因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发现即使人民币在加速升值,仍没有显现出对通胀的抑制效果,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流动性过剩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了中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就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方面,张帅、赵昕、王茂林(2008)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并非是替代关系,虽然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价格方面的通胀/紧缩并不能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形成贬值/升值压力。项后军, 王清(2010)则认为通货膨胀环境因素对汇率传递存在一定的影响,需要重视通胀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它表现为:在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环境下, 汇率传递效应较低,在较高的不稳定的通货膨胀环境下, 汇率传递效应较高。

通过本文综述如上,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确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微小作用,但这也表明了汇率因素无法对通胀情况起决定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关注其他因素如通货预期、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亚,李伟平,杨宇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3).

[2]张帅,赵昕,王茂林.人民币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8,(4).

[3]施建淮,傅雄广,许伟.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动态[J].经济研究,2008,(7).

[4]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9,(5).

[5]项后军,王清.通货膨胀环境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传递―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11).

[6]潘锡泉,项后军.人民币升值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吗―基于内生结构突变协整方法的汇率传递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0,(12).

[7]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国际收支视角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1).

第2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课程代码:0004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

A.公平分配 B.资源配置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2.最低费用选择法计算的成本只是

A.有形成本 B.无形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3.文教科卫支出是

A.生产性支出 B.社会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国防支出

4.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些特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财政补贴

5.如果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低于名义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则实际财政收入水平

A.下降 B.提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6.纳税人与负税人同为一人,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种称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间接税 D.直接税

7.房产税属于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的

A.商品课税 B.行为课税

C.所得课税 D.财产课税

8.公债最基本的功能是

A.筹集建设资金 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经济运行 D.货币政策操作对象

9.我国正式实施分税制是在

A.1950年 B.1984年

C.1990年 D.1994年

10.决定税负转嫁实现程度的关键因素是

A.纳税人的主观意志 B.商品供求弹性

C.自由价格制度 D.商品经济

1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A.使用价值 B.价格

C.供求 D.生产成本

12.合约购买者可在合约规定的执行期内的任一天执行的期权是

A.看涨期权 B.看跌期权

C.美式期权 D.欧式期权

13.间接融资方式中的核心中介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证券公司 D.保险公司

14.下列属于中央银行中间业务的是

A.再贴现 B.存款

C.贷款 D.清算业务

15.我国的商业银行属于

A.单元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行制 D.控股公司制

16.下面属于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是

A.政府债券 B.金融机构存款

C.财政借款 D.贴现及放款

17.当总需求不足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税收 B.缩减政府支出

C.降低利率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8.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 B.活期存款

C.现金+活期存款 D.现金-活期存款

19.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20.货币*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间隔是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

A.提供公共产品 B.制定市场运行规则

C.决定资源配置 D.分配企业利润

E.对经济运行的计划指导或宏观调控

22.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府职能范围

C.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D.价格变动

E.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

23.按征税对象不同,可将税收分为

A.直接税 B.所得课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E.行为课税

24.公债管理的主要目标有

A.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B.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C.争取规模化 D.争取利息成本最小化

E.减少公债的流动性

25.属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有

A.商业贷款理论 B.风险防范理论

C.利率平价理论 D.可转换性理论

E.预期收入理论

26.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在于

A.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

B.集中办理全国票据清算的需要

C.信用货币创造的需要

D.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的需要

E.代表政府管理全国金融业的需要

27.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

A.一国人口规模 B.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一国经济结构 D.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

E.汇率和利率变动

28.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措施有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削减财政支出

C.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D.增加税收

E.出售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

29.货币的职能包括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信用手段

30.金融行业公会的主要功能有

A.协调功能 B.救济功能

C.服务功能 D.沟通功能

E.监督功能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政府采购

32.紧缩性财政政策

33.信托

34.汇率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5.某公司2011年取得经营收入100万元,特许权使用费50万元,其它收入20万元,当年税法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等共计80万元,计算其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36.某甲在银行办理了5000元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但甲在存款半年后要求提前支取,当时的活期利率为0.6%,计算甲在提取存款时银行支付的利息额。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7.简述构建财政投融资体制的重要意义。

38.简述消费税的特点。

39.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40.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3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课程代码:001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称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更多的地理和历史涵义

B.是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对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斗争的产物

C.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都处在不发达状态

D.这些国家都是从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和解放的

2.按照联合国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如果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5,则说明这一国家处于

A.低度人类发展 B.中度人类发展

C.高度人类发展 D.无法确定

3.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代表理论是

A.经济成长阶段论 B.两部门模型理论

C.国际依附理论 D.发展模式变换理论

4.新增长理论强调

A.物质资本积累 B.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

C.规模收益递减 D.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

5.功能分配也叫要素收入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单个个人从

A.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各要素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某个要素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6.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将决定世界人口的增长水平、数量和结构,其人口增长的状况和特点是

A.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C.人口年龄结构老化 D.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实现人口稳定

7.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A.托达罗 B.熊彼特

C.纳克斯 D.马尔萨斯

8.教育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

A.扩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B.促进平均分配

C.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D.提高受教育者和未受教育者的收入水平

9.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规模取决于城市和农村的

A.人口的相对密度 B.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

C.失业率 D.预期收入差距

10.强制性储蓄属于

A.公共储蓄 B.私人储蓄

C.外国援助 D.外国私人储蓄

1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需要

A.拥有自己的资产 B.自身是资本家

C.具有远见卓识 D.自身是天资聪明的发明家或技术专家

12.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是因为

A.政府过度干预 B.缺乏政府管制

C.市场经济理论自身存在缺陷 D.现实的市场达不到理论上的严格条件

13.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税收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A.直接税的比重比较低

B.对关税收入的依赖程度比较高

C.直接税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D.税收对收入的变化不具有高度弹性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财政支出的增加带来了相应的公共投资的增长

B.经常性支出过小,但一些必要的经常性开支又常常过多

C.巨大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资源配置出现低效率

D.在生产上的补贴支出主要出于增加就业的目的

15.一个功能完善、运行顺利的金融系统通过风险的分散和分担以及提供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可以把总体的金融风险贴水减少到

A.零 B.正数

C.负数 D.无穷小

16.假设在某个发展中国家名义利率为2%,通货膨胀率为7%,则实际利率为

A.-7% B.-5%

C.5% D.9%

17.关于农业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为以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

B.只是为工业部门提供各种服务,属于辅的作用

C.通过以农业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D.为仪器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

18.根据诱致技术变革理论,技术进步是由下列哪一项因素所引导的?

A.政府干预 B.创新意识

C.市场力量 D.社会文化

19.某个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效应”可以用下列哪一项进行衡量?

A.该产业自身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B.与其“前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C.与其“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D.与其所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20.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以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

B.都以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状况为前提

C.都假定各国生产技术是变化的

D.都假定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不能在国际间流动

21.假设A产品世界价格为200美元,该产品生产中劳动力的附加价值是30美元,剩下投入品的总价值是170美元,某国对该产品征收15%的关税,则该国A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

A.10% B.50%

C.100% D.150%

2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原因?

A.盲目征税 B.贸易条件改善

C.大量资本流入 D.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结果

23.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A.存在着国内资源不足问题,应该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部资源

B.政府没有必要调整经济结构

C.跨国公司及外债负担过重会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D.政府干预没有必要

24.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的对外负债非常少

B.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

C.中国经济的规模足以抵御危机的冲击

D.意识到了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25.目前世界经济中贸易区域化主要发生在

A.北美区域、亚洲区域、欧盟区域 B.南美区域、亚洲区域、欧盟区域

C.北美区域、南美区域、欧盟区域 D.北美区域、南美区域、亚洲区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分布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

A.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 B.弱势人口占相当大的部分

C.最贫困的人口中超过70%是妇女 D.最贫困的人口中超过70%是老人

E.工业活动中分布的贫困人口最多

27.关于绝对收入、永久收入和阶级收入三种假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三者从不同方面解释了私人储蓄的格局问题

B.三者从不同方面解释了公司储蓄的格局问题

C.三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把收入作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D.三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把人口年龄结构作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E.绝对收入和永久收入假说的提出者是凯恩斯,阶级收入假说的提出者是卡尔多

28.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吸收并借鉴发达国家现有的知识

B.创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队伍

C.必须创造适应发展中国家本地情况的知识

D.缩小国内的知识差距

E.增加对产品、服务和规章制度方面的知识

29.在选择征税商品时,无论是征收进出口关税还是货物税,为了保证限度的税收收入,最少的征税成本,必须遵循的经济和行政管理原则有

A.必须能够控制逃税

B.商品价格的需求价格弹性应当很高

C.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应当比较高

D.为达到多征税的目的,对大众消费品征税

E.为达到公平的目的,对富人消费的商品征税

30.通过发展国内产业生产部分工业品,以“替代”原来需要进口的工业品,这种“进口替代”战略

A.是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B.是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

C.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要以丰富资源为基础

E.对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吉尼集中比率

32.人口增长的隐蔽势头

33.教育深化

34.通货膨胀

35.产业革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特点。

37.简述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

38.简述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意义。

39.简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含义。

40.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所面临的三大主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4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计价货币选择;交易成本;市场需求;工具货币;宏观经济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99-05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向了新的起点。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国际经济往来中最主要计价货币美元和欧元经历了剧烈的汇率波动,因此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和贸易伙伴都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人民币除了可直接用于购物、刷卡、消费和结算外,部分银行机构还同时挂牌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等国际货币的牌价。把人民币作为主要的计价货币和结算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

从货币的职能上来看,一国货币只有成为区域内贸易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充当着交易的媒介和计价的单位,才有可能成为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实现货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关于计价货币的选择,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Grassman(1973,1976),Grassman认为在进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一般倾向于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这就是著名的Grassman法则。一般而言,出口企业把商品销售到海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货币的计价形式:出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生产者货币计价(producer's currency pricing,PCP);进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当地货币计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LCP);第三国货币计价,即工具货币计价(vehicle currency pricing,VCP)。究竟应该采用哪种形式来计价,纵观现有的货币计价理论和模型,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图对货币计价的理论从交易成本、商品的市场需求、工具货币的选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个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相关的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一、以交易成本为角度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文献研究从货币是交易中介这个角度来人手,认为货币可以为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焦点集中于交易的成本、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和货币的保值增值能力。Swoboda(1968)率先开拓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在没有美国公司参与的情况下,美元仍然会在大部分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货币。Swoboda还指出如果某一种货币有很好的流动性,而没有较高的交易成本,那么这种货币往往会被选择成为国际贸易中交易的中介。而工具货币的发行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数额是较大的,而且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也会有大量的该国货币在交易。

McKinnon(1979)也同样认为具有较低交易成本的货币是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商品和货物的计价货币。以相同的货币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进行计价,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的可比较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国际交易市场的透明程度。对于选择美元作为大部分商品交易的工具货币,McKinnon认为可能是来自于人们长期使用美元而产生的习惯。

Magee和Rao(1980)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来分析计价货币的问题。他认为在分析不同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程度前提下,可以区分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如果国际贸易发生于具有较低通货膨胀率的发达国家和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计价货币的选择往往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然,贸易的双方可能还是愿意选择第三国的货币作为一种中介货币来计价。Krugman(1980)认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中成为一种强势货币,就很少有公司会有动力去寻找另外一种货币作为替代的计价货币。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交易的成本在增加,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

Engel(2005)在变动价格和固定价格两种情况下,提出了出口企业选择定价的静态模型。他认为出口企业选择所在进口国家货币计价和东道国货币计价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变动价格的情况下,如果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小于进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那么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决定。Engel(2006)提出了一个选择计价货币的模型,认为价格黏性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与价格灵活变化时对计价货币的选择结果是类似的。

Gopinath,Gita,Oleg Itskhoki和Roberto Rigobon(2009)在Engel(2006)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态货币选择的模型。他们在局部均衡的状态下,讨论了一个公司不同时期货币的选择。在这里,一个公司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函数用∏(ptlst)来表示,pt代表一系列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st指的是一系列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竞争价格和汇率等等。他们认为计价货币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这些因素,可以把这些因素认同为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交易成本。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假定价格可以随这些因素做出迅速的调整,那么,公司期望的用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价格是:

p(st)=arg max∏(plst) (1)

而用生产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表示的价格是pI=pt-et,这个价格由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和一些汇率变动的因素et来决定。他们认为这些因素服从于随机游走会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商品的价格。

Goldberg和Tille(2009)从贸易数量与计价货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越大规模数量的交易倾向于选择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货币的选择取决于出口企业与进口企业反复的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是大部分的交易都选择了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当然,这样也有利于交易数量的增加,实现更多的利润。

二、以市场需求为特征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的理论大多产生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而在选择计价货币的问题上就显得更为复杂化了。大多数文献在考虑选择合适货币计价前提下,进一步讨论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McKinnon(1979)认

为在价格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公司出口的产品是有差别的,那么在制定市场价格时,出口企业一般是不愿意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对于选择计价货币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的考虑来自于为了避免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来计价。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用本币来计价的不确定性更多地由产品的成本和公司所在的市场环境所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企业更多地考虑价格的不确定性,那么选择计价货币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

在这一时期,Donnenfeld和Zilcha(1991)提出了进出口企业计价货币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他们提出的这个模型是在进出口企业获得最优利润的情况下来讨论的,这个模型与Gio-vannini(1988)提出的计价模型是非常类似的。如果外国商品的收益曲线是凹状的,那么Donnenfeld和Zilcha认为选择国内货币表示的价格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那么以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在价格升高的情况下需求并不会大幅度地下降,这样导致了利润的提高。进一步而言,如果在进口国家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商品出口数量的增加是不可能弥补价格降低所带来的收益的。因为,商品的需求数量在较低的价格区间时对价格的变化程度是不敏感的。这样,越频繁的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只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地降低。所以,两国之间货币汇率的频繁波动只会导致进口国家企业选择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

Viaene和de Vries(1992)从战略贸易的角度考查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认为如果选择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可能是来自于出口企业在交易中所占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由于出口企业是一个垄断企业,在海外市场没有大量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出口的商品有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的原因。这样,出口企业在交易的双方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选择出口企业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2)运用了NOEM模型来分析出口商品计价货币的确定。这个模型的一个主要的假设是商品的价格黏性,假定出口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对于汇率的变动会保持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样,出口商更多关心的是商品价格对于成本和需求量的敏感程度。当然,如果在出口商品有显著差别和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是愿意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另外,在平分海外需求市场的前提下,Bac-chetta和van Wincoop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风险是可以通过选择计价货币来极大程度的降低。这个模型中所指的计价货币更多指的也是一种工具货币。币值则取决于所有商品所属不同国家的货币平均水平。他们讨论的货币平均水平指的更多是一种货币联盟的概念。如果出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的计价货币由生产者来确定,而进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计价货币由进口国家来确定,那么商品的市场很容易被进口国家的市场所控制。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5)认为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也会影响计价货币的选择。当商品的需求有很高的价格弹性,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货币来计价。他们同时还指出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还希望在同行间得到一种“联合效应”。这里的“联合效应”实际上是由货币所带来的价格波动、海外需求市场变化和交易成本变化的综合效应。

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时,为了避免受到其他市场的“联合效应”,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一种工具货币来计价。Goldberg进一步提出“羊群效应”与“联合效应”都会影响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选择,而“联合效应”是“羊群效应”的基础。计价货币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从企业的收益和产品成本两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当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会导致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一起发生移动。因为产品价格在降低的时候,也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在降低时,计价货币的选择必须要让边际成本降的更低以实现一部分利润。

三、以工具货币为核心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商品的计价货币,选择的是出口企业所在国家货币,或是进口国家的货币。但是,一些知名的国际贸易事件选择的计价货币却是第三种货币,即工具货币。很多年来,英镑和美元一直都充当了国际贸易中的工具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大部分商品都是以美元来计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够正确地选择计价货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汇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Friberg(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国际贸易顺利展开的时候,应当选择非交易双方的第三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这也就是工具货币的概念。他认为国际贸易双方在考虑选择计价货币时,更多关注的是双方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性。假如工具货币对于交易双方的货币都很少出现波动时,那么选择工具货币可能会是国际贸易往来中的最佳选择。

Johnson和Pick(1997)从出口商品竞争的角度阐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模型。他们认为如果出口企业有权力控制出口商品的定价而实现价格歧视时,那么这个企业会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进口国家同行的出口企业如果不以进口国家货币来对出口商品进行计价,那么是无法确定出口企业的海外市场商品需求量的。所以,对所有商品实行相对较为统一的定价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同业竞争者选择工具货币来定价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

Rey(2001)认为选择一种恰当的工具货币可以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他的研究通过两国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工具货币来对商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越为激励的竞争条件导致了出口企业推出了差异化较小的产品,这样,选择工具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成为他们最优的选择。这也是美元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在区域内部选择一种中心货币作为工具货币,可以加强经济区域的政策协调,增加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抵御国际资本的冲击。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的计价货币理论

各个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或是国家之间形成的货币合作联盟关系,对计价货币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Devereux,Engel和Storegaard(2003)在商品价格黏性的基础上,运用一个两国的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汇率内生性的变化。他们的结论是汇率

的波动取决于两国各自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外汇政策的稳定性。这样,进出口双方选择计价货币时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货币政策国家的货币,而不愿选择具有不稳定货币政策的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选择计价货币时,会产生“羊群效应”。他们认为如果生产者的目标在于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那么“羊群效应”很可能在发达国家内部体系发生,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币值稳定的货币。模型通过商品的边际成本和汇率的协方差来阐述这个思想。这个所谓的“效应”是由边际成本所导致的,因为由于商品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动往往会导致货币的币值出现震动的现象。Gold-berg和Tille(2008)提出了一个分析选择计价货币动因的模型,他们认为“羊群效应”对于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部分企业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会更多地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国家货币。另外,币值较为稳定的货币一般来自于一定的经济区域组织,这些区域的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国家的社会福利和防止国际经济冲击方面都有一定的协调合作模式。区域经济政策对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政策则显得非常敏感,这样,中心国家的货币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区域内部企业计价货币的选择。

Annette Kamps(2006)认为欧元成为其区域内部主要的计价货币,其原因来自于欧元区政策协调的一致性。虽然欧元作为一种计价货币的地位还不如美元,但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多样化的产品差别让欧元的优势凸显了出来。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向全世界出口产品,欧元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出口商品的主要计价货币。Annette Kamps(2006)以美元为计价货币,提出了出口定价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运用到了以欧元定价的出口商品定价和欧元定价的进口商品定价模型中,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他提出的基本模型形式是:

usdexit=β1+β2shexusit+β3eurinsti+β4euro intit+β5rauexi+β6usexvolit+βtu sinfit+β8fmdumi+β9usdpegit+uit (2)

其中,i=1,…,30,t=1,10,uit-vi+eit,vi对一个国家的随机影响,而eit是一个白噪声的残差。usdex是某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的比重;shexus是某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该国出口商品的比重;eufinst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欧盟的25的成员国以整体单位出现来进行统计;euroint也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代表自2002年以来正式引进了欧元,并且执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Annette Kamps引入虚拟变量的目的是为了证明Bacehetta和van Wincoop(2005),Goldberg和Tille(2005)得到的“羊群效应”的结论,也就是货币区比起独立的国家而言,各国企业更加容易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计价货币。

rauex是一个国家出口的差异化产品占全部出口产品的比重;usexvol代表汇率变动所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u sin f指的是某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fmdum是一个虚拟变量,代表了可以通过外汇的远期市场来回避风险;usdpeg也是一个虚拟变量,数值取1时表示某国货币不可能盯住美元来决定该国的币值。可见,该模型试图说明货币政策、经济区域和外汇市场对计价货币选择的作用。

Obstfeld和Rogoff(2002),Devereux和Engel(2003),Corsetti和Pesenti(2005),Devereux Shi和Xu(2008)计价货币的选择是对两个贸易国家货币政策最优化的选择。基本的原则是企业在选择货币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货币政策较为稳定的国家货币,因为稳定的价格是对有效市场运作的一种表现。

五、简评

综观西方学者关于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论述,各国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及其产生的影响,这无疑会推动计价货币选择的经验研究。显而易见,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而言,货币计价选择理论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以上理论的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及启示:

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大部分文献得到的结论是在进出口贸易中,贸易双方为了避免货币汇率波动风险而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一般都愿意选择进口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当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企业选择自己的货币计价是很容易避免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以国外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出发点,众多学者讨论了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需求变化程度以及成本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敏感程度较为明显。所以,计价货币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出口企业国家货币,进口企业国家货币还是工具货币。当然,当国外需求对出口国家的价格较为敏感时,计价货币应当由出口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来确定,而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选择相同的货币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但是,如果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选择本币计价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另外,如果出口企业面对海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推出了有显著差别的产品,在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第5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杠杆;法律机制

自2010年以来,受经济持续高位增长、货币供应量上升等因素影响,流动性过剩问题凸显,这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面对不断攀升的CPI,民众储蓄意愿逐渐降低,导致部分资金从银行撤出,催生了理财产品、民间借贷的火爆行情。

另一方面,为我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为GDP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小民营企业,却因为融资难而陷入困境,部分企业不惜用饮鸩止渴的方式向民间高息融资,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刑事案件。

融资难的原因,是目前传统的融资方式中,无论是银行贷款、IPO,还是票据、债券等工具融资,中小民营企业常被拒之门外。而根源是金融改革裹足不前,资金在市场中的流通渠道单一,造成现金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实业资本。

这也正是自2009年后,具备投融资服务功能的PE能中国遍地开花的原因。作为一种欧美国家的舶来品,PE模式在中国低调发展了10余年后,终于大规模登上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舞台。

一、PE投资模式简述

(一)PE简介

PE是私募股权投资(英文Private Equity)的简称,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工具,其天然具有募资与投资的功能,即以非公开的方式从上游高净值人士、现金流充足企业等投资人处募集到资金,然后以入股形式投资到下游有融资需求且成长性较高的未上市企业中,待被投资企业发展、股权升值后以上市、股权回购、股权转让的形式退出获利。

从PE的中文名称“私募股权投资”字面理解,可辨其两层含义:私募表述的是资金募集方式,即以非公开形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因其不能像银行存款或部分理财产品那样,承诺保证本金安全及固定收益,所以投资人风险相对不可控,为避免投资风险演变为社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解释》及国家发改委相关政策规定,PE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公开宣传并向社会公众募资是被禁止的;股权投资表述的是资金用途,是投资到企业的股权当中。根据《贷款通则》有关规定,PE不能从事放贷业务,因此其投资的主要对象是非上市企业的股权,所以称为股权投资。

(二)PE模式的价值体现

1.PE可丰富我国投资理财市场

时至今日,因为银行储蓄安全性高的原因,公众最为认可的理财方式仍是将现金存入银行,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人存款本金和利息,另外,银行的公信力较高,公众几乎不担心发生损失的风险。但是,银行储蓄也并非高枕无忧,随着通胀持续,公众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储蓄利率如果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就是负数,获得的利息很可能不够弥补本金贬值部分。

以上正是近年证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民间借贷市场火爆的原因之一。为了实现财富保值,人们更愿意冒一定风险将资金投资于能产生相对高回报的产品和项目。就投资理财而言,目前仍是卖方市场,虽然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但产品仍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面对投资理财机构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也无可奈何,这正好形成了孕育华夏银行“飞单”事件的土壤。

PE在我国发展近二十年,已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投资理财工具。虽然一般仅针对企业和高净值人士,但模式灵活,产品个性差异较大,将会在我国投资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丰富和完善我国投资理财市场意义重大。

2.PE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因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需越过许多门槛且还面临苛刻审查,这使得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被挡在了银行门外。而创业板、私募债也非大众化的融资渠道,能够借助该渠道成功融资的寥寥无几。

根据前面所述,PE是以非上市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向目标企业提供资本金,用于支持被投资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加流动资金、进行行业内的并购重组等,待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IPO或出售股权的方式退出所投资企业。PE重视“价值创造”,企业价值的加速增长过程就是股权投资的价值创造过程。因此,只要企业有成长潜力和空间,均为PE投资的潜在对象。这正好弥补了银行等融资机构重企业现有实力,轻未来发展潜力的缺陷。

二、PE模式在投融资中杠杆功能运用

所谓PE模式杠杆功能,是投资者(融资者)利用PE模式,参与投入少量资金到PE基金中,通过结构化收益保障投资人的部分利益,即可吸引高于所投金额资金进入,从而达到满足资金需求预期的一种投融资模式。实现杠杆功能的原理是通过参与小部分出资,并将出资用于锁定其他投资人收益,从而以小博大撬动更大规模资金进入。

(一)杠杆功能实现模式

1.案例

本部分引用一个真实案例对PE杠杆功能做详细介绍。

一家大型民营房地产公司(下称“地产公司”)与国内某知名信托公司(下称“信托公司”)达成协议,由信托公司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地产公司项目(地产公司为该项目新设一家项目公司)募集开发资金。具体操作模式为:①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人民币10亿元,信托计划受益人分为优先、劣后两级,优先级份额8亿元,劣后级份额2亿元。在信托计划清算时,首先支付优先级受益人本金并满足优先级受益人每年8%收益,之后再支付劣后级受益人本金和每年8%收益。剩余部分收益按各50%向两级受益人分配。其中,2亿元的劣后级信托计划份额由房地产公司认购。②房地产公司出资成立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下称“管理公司”);③管理公司与信托公司共同成立一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信托公司作为LP出资10亿元,管理公司作为GP出资1000万;④有限合伙企业以增资扩股形式将10亿元资金注入项目公司,并与地产公司签订对赌协议,2年投资期届满,项目公司未清算,由地产公司按投资金额*(1+24%)的价格回购合伙企业所持股份;若项目公司已清算,投资收益不足24%,由地产公司补足,投资收益超过24%,超过部分由合伙企业享受。

2.杠杆功能体现

常规PE的核心功能在于价值创造,即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管理、营销、渠道、人才等支持促使企业价值快速增长,此过程就是股权投资的价值创造过程,也正是PE有别于其他债权性融资工具之处。

PE的杠杆功能,虽是天然具备,但真正利用起来是PE在全国兴起后,部分地区因专业人才匮乏,不具备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退而求其次创新运用PE从事自融资时开始的。

在投资者拟投项目或企业自融资时,均可作为发起人利用PE杠杆功能撬动更多资金参与。根据发起人目的不同,将PE的杠杆功能分为投资杠杆功能和融资杠杆功能。本文案例可看做是两者合二为一的模式。该模式一般在大型集团公司中使用较为普遍,当集团下属投资公司有多个优质拟投项目,而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对所有项目投资,同时其中某拟投项目正是集团的下属项目公司时,便会由投资公司发起成立PE基金,并认购部分投资份额,从而撬动其他投资人加入。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利用PE杠杆功能时,往往只用其一种功能。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两种功能分开阐述。

(1)投资杠杆功能

所谓PE投资杠杆功能,是在运用PE基金进行投资时而言,当投资人资金不足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或者因考虑风险等问题不愿全额进行投资时,承诺负责一定比例投资款,引入其他投资人参与共同投资。

在本文案例中,地产公司有2亿元资金可用于投资,而项目公司的资金缺口为10亿元,为了争取该项目,地产公司引入信托公司参与,由后者负责筹集另外8亿元资金。地产公司用2亿元资金撬动了8亿元资金进入。因项目公司是地产公司全资子公司,信托公司与项目公司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地产公司则完全知悉项目公司情况,因此,地产公司向信托公司承诺了投资本金安全和保底投资收益。

(2)融资杠杆功能

所谓PE融资杠杆功能,是针对企业运用PE进行自融资而言,当企业有融资需求,且项目收益能覆盖投资人的投资本金和收益。在此情况下,融资企业发起成立PE基金并由其或者股东承诺认购一定的份额,所募集的资金用于弥补融资企业资金缺口。使用PE融资杠杆功能时,一般通过结构化收益将项目公司方LP设为劣后级,从而首先满足其他LP的投资收益。

在本文案例中,项目公司需融资10亿元,由其股东用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PE基金,项目公司股东通过认购信托计划份额间接承担了PE基金2亿元投资款,从而用自有的2亿元资金撬动了8亿元资金进入。其中,地产公司作为项目公司方的投资人不仅被设计为信托计划的劣后收益人,承诺了其他信托人投资本金安全和保底投资收益,还向PE基金承诺保底收益。

(二)杠杆功能运用的法律逻辑

1.PE的法律逻辑

根据民法原理,对于私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PE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只需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就是合法的行为。这正是PE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在立法空白的状况下一直存续的原因。

早期的PE一直在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运作,直到2005年11月国务院10部委联合了第一部比较具体针对国内创业投资企业的部门规章《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此为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专门的对属于PE范畴的创投企业进行界定、规范的法律,也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效力最高的一部法律规范。

2007年3月《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2008年6月规范性文件《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正式实施后,信托制PE作为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获得了法律的保护。

2012年12月底,《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通过,未将PE纳入该法,国家发改委继续履行对PE的管理职责,目前PE运作主要依据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的规范性文件。

2.PE募资的法律逻辑

PE模式杠杆功能体现在于能撬动更多资金参与,实质仍是一种募资行为。目前我国法律对民间募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限制。其一便是募资时不得以吸储方式进行,吸储的典型特征为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并承诺固定回报。《商业银行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予以明确禁止。《刑法》针对该行为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因此,PE应当以私募的形式募集资金,所谓私募,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规定,是向特定的具有风险识别、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募集,不得通过在媒体公告、在社区张贴布告、向社会散发传单、向公众发送手机短信或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及其他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包括在公共场所投放招募说明书等),直接或间接向不特定或非合格投资者进行推介。股权投资企业的资本募集人须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及可能的投资损失,不得向投资者承诺确保收回投资本金或获得固定回报。

3.结构化投资收益的法律逻辑

通过结构化投资收益,使发起人和投资人享有不同顺位的收益分配权,有助于消除投资人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顾虑,合理的结构化设计是PE杠杆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可见《公司法》未限制股东自主约定利润分配。

《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可见,《合伙企业法》同样也赋予了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自主约定利润分配的权利。

《信托法》规定,共同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享受信托利益。因此,在信托制PE基金中,信托收益的分配同样由信托人自主约定。

4.股权投资的法律逻辑

从融资形成的法律关系而言,融资分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夹层融资。股权融资包括PE基金融资,发行股票,配股等,债权融资包括借款,发行公司债券等,夹层融资因缺乏法律制度的设计,我国无成熟产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债权融资主要依赖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原因之一是我国非金融机构从事债权投资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发放贷款活动,视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情节严重需承担刑责。因此,所募集资金用于从事债权投资被禁,而夹层投资条件不成熟,仅剩股权投资可为。

三、PE模式在融资中的杠杆功能运用要点

(一)融资项目有良好盈利预期

PE杠杆功能实现,也是一个完整的PE投资流程,拟投项目基础条件至关重要,是否有成长空间,是否有发展潜力,是否能持续盈利保证投资人基础收益是投资人关心的问题,这关系到日后所持股权的变现能力。但是,在自融资中,可能存在投资期届满拟投项目收益尚不适合分配的情况,这往往由拟投项目股东承诺回购股权,确保投资人收益。

(二)管理人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

无论投资还是自融资过程中,招募资金的一方作为发起人,其能吸引到其他投资人参与,仅有优质的项目还不够。投资人更希望在得到回报承诺后,有一个享有丰富经验的“操盘手”为其落实投资收益,保护本金安全。另外,PE的核心功能在于价值创造,优秀的管理团队除了能协调好各方关系之外,还能协助被投企业实现价值提升,为投资人创造超额收益。

(三)合理的投资收益结构化模式

投资收益结构化之目的,在于当信息不对称时,由掌握信息较多的发起人一方,承诺让其他投资人优先实现收益,当收益低于预期时用自己本金保证其他投资人收益,从而给予其他投资人信心。合理的投资收益结构化模式,是达到募资效率与自身风险控制的平衡,即在合理时间招募到足够的额资金,并且不因此将自身风险过于放大。当然,如果发起人有足够信心,当自身风险被放大时,也可通过调整超额收益的分配比例用高收益平衡自身背负的高风险。

第6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欧洲货币危机;资产市场联动模型;汇率制度

[中图分类号]F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107-03

[作者简介]郭颖(1992-),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预警。一、欧洲货币危机简述

(一)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情况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硬通货币德国马克持续坚挺,此时的法郎、英镑等货币对马克的汇率却不断跌入低谷。1992年9月8日,欧洲货币市场出现爆发动荡的最初信号,芬兰当局突然宣布芬兰马克实行自由浮动、脱离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接下来,意大利里拉对德国马克的汇率突破了欧洲汇率机制所规定的浮动下限,迫使意大利当局宣布里拉对马克贬值7%,这一贬值幅度也突破了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浮动限度,也是意大利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制度的标志。在芬兰和意大利之后,英国遭受庞大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在维持英镑与德国马克汇率过程中遭到重创,于9月16日英镑被迫贬值,并宣布暂时与欧洲货币体系划清界限,9月16日也被称作金融史上的“黑色星期三”。 此外,法国法郎、西班牙比塞塔、瑞典克朗、爱尔兰镑、丹麦克朗等均遭受猛烈冲击而纷纷贬值,贬值幅度均超过了欧洲货币体系所规定的上下225%的浮动限度。在外汇市场上,法郎、英镑、比塞塔等疲软货币成为人们抛售的对象,坚挺的德国马克引得人们竞相收购,欧洲货币危机愈演愈烈。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总的来说,该危机的表现主要是外汇市场上法国法郎、芬兰马克、瑞典克朗、英国英镑等货币连续遭受庞大投机资本的猛烈攻击而汇率不断下浮,劣币频遭抛售,进而导致劣币“再下浮―再抛售”的连续恶性循环。

(二)利用资产市场联动模型分析欧洲货币危机

在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镑危机,因此,以欧洲货币危机中的英镑危机为例,利用资产市场联动模型分析德国高利率政策对英国的影响。

如图1所示,最初货币市场在点1达到均衡,利率为R1,给定汇率和利率,这意味着外汇市场在点1’处达到均衡,汇率为E1。

德国统一后,为了支持东德经济发展,德国政府产生了巨大的资金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从1991年开始,德国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表现为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下降,即由图中(MS/P)1移动到(MS/P)2,若此时货币需求不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点由点1移动至新的均衡点(点2),相应的德国马克利率提高,即图中的R1移动至R2。

由于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最初的汇率E1由货币当局给定,新的德国马克利率给定R2,此时德国马克存款的预期收益高于英镑存款的预期收益,也就是说德国马克存款更具有吸引力,人们纷纷买进德国马克,卖出英镑。当人们为了买进德国马克而竞价时,德国马克升值为E2,汇率由E1下移至E2,外汇市场又一次在点2’处达到均衡。英国作为欧洲汇率机制的一员,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在人们纷纷进德国马克,卖出英镑时,英国政府不得不买进英镑,卖出德国马克,但英国政府的德国马克储备量有限,直到1992年9月,英国再也没有德国马克可以卖出,只好任由英镑贬值,并与欧洲币体系分清界限。

二、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欧洲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

欧洲货币体系的各成员国都将欧洲统一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但首要目标仍是解决国内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于是,经济状况的差异使得各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经济政策。

长期以来,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自身的经济状况迥异。一方面,英、法等国经济堪忧,迟迟未能摆脱衰退状态,短期内也看不到经济复苏的曙光;另一方面,德国经济虽属欧洲翘楚,但由于1991年两德统一后,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东德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资金缺口猛然加大,德国政府在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方面压力颇大。于是,经济运行堪忧的英国等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状况良好的德国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最后便出现了英、法等国一再要求降低利率而德国却一再提高利率的状况,英镑、里拉等货币的贬值与德国马克的升值成为必然。

(二)欧洲货币体系各方力量的不均衡

汇率制度稳定的基础是各方力量的均衡,然而由于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造成各方汇率失衡。

德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不仅造成维持固定汇率举步维艰,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投机行为。德国长期保持着“低通胀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人们普遍认为德国为保持低通胀不会大幅降低利率,因而在外汇市场上投机者便会大量抛售英镑、法郎等货币,同时抢购德国马克,大量投机资本最终引发此次货币危机。

(三)德国货币政策的“不适宜”

政府当局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宜”是相对概念,角度不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评判也不同。从欧共体的角度而言,强势货币德国马克作为当时欧洲货币体系事实上的核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整个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转。德国紧缩的货币政策给投机者提供了机会,是不适宜的。

如前所述,通过资产市场联动模型可以看出,德国高利率的做法使人们强化对马克升值的预期,在外汇市场上的表现就是看好而抛出其它货币收购德国马克,进而德国马克汇率水涨船高,外汇市场混乱加剧。

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是联系各国货币的纽带,在欧洲货币体系内货币汇率必须在特定的波动幅度内浮动。里拉、英镑、比塞塔等货币均钉住德国马克,这些国家为维持整个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不得不跟随德国一起提高利率。但当时的英国等国处于经济萧条阶段,应该降低利率,增加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欧洲共同利益的高利率政策和为了英国经济增长的低利率政策相互矛盾。最初,英国等国选择了高利率政策,但却苦于外汇(即德国马克)储备不足无力支撑该政策,最终只能采取脱离中心货币自行贬值,德国紧缩性货币政策诱发了此次席卷欧洲的货币危机。

三、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的关系

通过上述对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欧洲货币危机的爆发凸显了欧洲货币汇率制度的固有缺陷。欧洲货币汇率制度不仅未能对此次危机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还诱发了循环危机,这无疑与欧洲货币汇率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关。

固定汇率制度被定义为货币当局以强制手段(行政或法律)确定、公布并维持货币间固定比价的一种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固定的比价关系让国际贸易中汇率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开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性不断提高,保持固定汇率更容易受到外汇投机的攻击,引发货币危机。

(一)外汇风险集中,外汇储备不足

将本国货币的汇率固定在一个名义锚的汇率制度会将外汇风险全部集中于中央银行,这部分风险由市场交易主体转嫁给货币当局。当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充足、风险防范体系成熟、应对风险的决策机制稳健时,货币当局便能够成功化解风险,维持固定汇率。然而,事实上,英国等国由于对德国马克的储备不足,加之风险防范体系的不健全,引发了货币危机。

(二)外汇风险积累,货币政策失灵

由于货币政策调节失效使自由市场固有的风险不能及时化解,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的市场利率水平不仅取决于国内的可贷资金供求状况,还受到国际资本追逐利差的套利行为影响。因此,国内市场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趋同。当国内经济紧缩,政府需要降低国内利率刺激本国经济,这会导致巨额资本外逃进而导致可贷资金供给锐减,国内市场利率会重新上升到国际市场利率的水平,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失灵。

图2说明了货币政策失灵的这一过程。在资本完全流动且本国实行固定汇率的情况下,若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LM线右移至LM1,利率I降低,货币量Y增加。此时,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当局动用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减少与货币的增加相互抵消,LM线左移直至本国利率恢复到与国际利率相同的水平,LM线回到原来的位置,即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完全无效的。

四、Y语

抑制货币危机的关键在于本国经济位于何种运行状态、一国政府采取何种经济制度。由于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的承诺使得外汇风险具有累积和集中的特点,进而导致货币政策失效,诱致大量投机资本,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尽管固定汇率制度容易引起货币危机,但并不能不顾当前经济状态武断判断哪种汇率制度绝对好或者不好,重点在于分析该汇率制度在当前经济状态下是否更有利该国抑制货币危机的发生。

根据IMF的统计数据,1975―1997年间,新兴市场国家发生过116次货币危机,其中1975―1981年、1982―1989年以及1990―1997年的三个时期中,实施浮动汇率制度的分别占435%、388%、556%,平均为46%,而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分别占565%、612%和444%,平均为54%。从平均数来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的比例较大。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固定汇率制度更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攻击,引发货币危机,而浮动汇率制度在抑制货币危机方面优于固定汇率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晓京,张玉喜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发散与交融[J]2013(5):69-72

[2]孙晓青德国的经济政策与欧洲货币体系危机[J]1994(8):6-10

第7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提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背景下,新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界七十年代以后。逐渐得到经济界的重视,特别是1972年新经济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完全衰落,也标志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一定水平上修正了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认可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对经济的干预,供认经济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应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证。无独有偶,这之后,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而大大深化。这伟大变革的时代,为了增进我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洞见,解和认识当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时,不能不对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哈耶克的有关理论观点进行认真地了解和剖析,并通过他理论认真检讨计划经济,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饶有兴味。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简述

作为最彻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一生进行过两次捍卫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大论战和一次新经济自由主义复兴的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和反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运动。哈耶克出版过两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前一本书是他坚决反对纳粹主义、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阐释,也是影响最大的“世纪之作”;而后一本书则是哈耶克毕生探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收由之作”。在这本《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依然不改其“斗士本色”,将无法实现“口诛”的“收由大论战”改作了“笔伐”的“理论大总结”,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进行了最后的全面批判,对新经济自由主义进行了简要地总结性论述。这两本著作使哈耶克成为了阐释现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当然代表。

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一般认为,哈耶克在论证市场经济自发进化过程的问题上做出了一项重要的贡献,即将秩序的自发性和规则的自发性区别开来。在他看来,保证经济秩序的自发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因为在某些刻意制定的规则的基础上,也有可能产生出自发性的整体秩序。因此,真正重要的在于确保规则的自发演进属性,只有在自发进化过程中存续下来的规则——哈耶克称为内部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秩序,才是有效率的经济秩序,并且才与自由主义原则相一致。

(一)进化主义理性论与经济制度的进化。哈耶克强调分散性的个人知识的重要性。顺着这一线索,哈耶克提出了所谓的进化主义理性论。需要指出的是,哈耶克讨论的理性指的是一种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由一定的前提推论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经济理论中,理性即指“为达到某些目标而对各种手段的最佳选择。”主要是对大卫·体漠的继承,使哈耶克坚持了一种怀疑论的姿态。为了说明他立足于人的本能和本性而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的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或者“自私”,他认为由于人们普遍相信个人主义是证明和鼓励人们自私的,这是那么多人不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实际知识的困难在这里所引起的混乱,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考察其所作假设的内涵。他认为,理性认识不是知识的全部,文明发展史向我们表明: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经验性的知识。作为总和的知识这个概念,其恰当的对照物应当是一切人类实践活动。

经济制度的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秩序进化,直接源于人们的经验性实践活动。由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碰巧改变了规则,因此使得该群体的知识分工更为发达,并在变化和未知的环境中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在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中愈来愈强、蒸蒸日上。当然,这个进化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包含着不同秩序的领域不断“试验”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并不存在试验的意图,它类似于遗传变异,其作用也大体相同。规则的变化是由历史机遇引起的。

(二)经济自由与市场秩序。哈耶克认为,自发出现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社会经济自发进化过程的最新进展,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最有效率的一种经济结构体系。作为一种“相对晚近的产物……,(市场秩序)是在对各种行为的习惯方式进行选择中逐渐产生的。这些新的规则得以传播,……是因为它们使遵守规则的群体能够更成功地繁衍生息,并且能够把外人也吸收进来。”相对于其他经济秩序,尤其是集中性的计划经济秩序,这种秩序的效率优势就在于它能保证该群体更有效地发现和利用分散性的个人知识,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秩序之所以具有效率优势,就在于它赋予了经济主体以拥有活动的私域,并相应拥有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本质上必定是一种赋予经济个体以自由的制度,市场经济活动的本质必定是一种发挥经济个体主动性,并在整体上显现出自发竞争态势的过程。正是在这里,哈耶克的市场经济理论与自由主义相互勾连起来。

哈耶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或者说对于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进一步阐发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放在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基础上,并且以个人主义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与基本概念来阐述;二是着重从知识和信用角度论证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三是从批判社会主义的角度来反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的合理性。

对于市场秩序的效率优势,哈耶克认为,只要不存在各种不正当的强制,经济自由就趋向于造就出一种竞争的事态,这种竞争不同于完全竞争,而是一种不断逼近完全竞争均衡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个体力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方式,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其所拥有的专有性知识。不仅如此,自发产生的价格信号也具有十分优越的信息交流功能,它能用最简短的形式将最重要的信息在经济个体间传递,并且只传递给相关经济当事人。相对价格变动反映了各种生产资源的相对重要性,经济主体只需要了解这一点,而无须过问导致这种相对重要性变化的背后原因,就能够做出正确的经济选择。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的价格和竞争机制近乎完美,即使它存在某些缺陷,也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自我修复和调整,并不需要人为的整合,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完善可以使社会自生自发的繁荣,这就是哈耶克追求的“自生自发秩序”。

三、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

无可否认,哈耶克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和发展的确具有重要的作用,哈耶克在当前这个内容庞杂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中还是有其独特性的。但我们也不是一味赞同哈耶克所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各种观点。

(一)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缺陷。首先,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以脆弱的主观主义为基础的。在哈耶克看来,生活于同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个人的观念分类系统大致相同,因此不同的个人才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的含义;同样道理,社会科学家也因此能够从外部分析其他个人的行为方式,并以之为要素组成一种关于社会关系整体的理解图示。显然,这种外部分析也是以主观主义为基本立场的,因为它也把个人行为的主观方面(在哈耶克那里个人行为进一步被简化还原为个人观念)一一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次,自相矛盾的怀疑主义立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哈耶克所主张的这种有限认识论立场最终都有明确的规范性结论。无论是强调习俗和传统的优先地位,还是强调模式(秩序)预测,其真正用意都是在于捍卫传统自由主义,或更确切地讲,是对私有财产,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建制提供辩护和证明。通过这种认识论论证,哈耶克试图为既有的私有财产制度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不可否认,这种有限认识论是哈耶克批判其他若干理论的一柄利刃。尤其在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后,哈耶克更是因此被一些人视为严谨的学者和自由主义旗手的典范结合。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的这柄利刃是双面的,在有效话难他人的同时,有限知识论也破坏了哈耶克自己所主张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

第8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环境标准; 经济可持续发展; 辩证关系

1 环境标准理论

从环境的本质意义上或者其最广泛的意义上讲, 环境一词涵盖了各种事物存在、生活或发展的条件或影响[1] 。环境标准的产生有其深远的政治、经济背景[2]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环境标准通过控制人类行动的手段或方式来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以达到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标准的实施过程是复杂的, 其不仅关系到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还对产品的最终形态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环境标准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程序, 结合本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本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制定的, 既体现出科学性和现实性, 在提升环境保护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通常由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数据组成。但更为重要的是, 环境标准通过一系列具体数值的设立, 在法律层面上规定了生产者应当遵守的环境保护义务。我国共颁布环境标准364 项条, 其中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84项,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0项, 方法标准299项, 同时各地方根据管理的需要, 颁布了地方性环境标准[ 3 ] 。经过10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环保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是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排放水平评价、环境执法等环保工作的重要依据[4] , 它的出现为环境有效保护指明了方向, 为环境公正执法确立了具体的标准, 为社会和谐发展确立了具体目标。环境标准能够衡量一个地区环境保护的效果, 监测本地区内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这使得环境标准更具备现实性与应用性。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技术参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应用, 事关重大利益的环境问题, 这些重大利益主要包括: 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协助相关环境法规的制定; 改进获得许可与授权的程序; 提高生产量;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可持续发展旨在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控制技术与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来确保实现和满足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对资源的依赖和需求。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则, 一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规模必须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所容许的范围内, 只能从生态环境中取走“利息”, 而不能再消耗它的“资本”[ 5 ]。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能够节约土地、水、植物和动物资源, 不但在立法层面提升环境标准的制定水平, 还使得环境监测技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真正做到经济上可行, 社会可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被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越是先进的思维意识距离现实生活越是有差距。因此, 就可能出现这样的尴尬: 大部分人可能会非常认同滥砍滥伐、滥捕滥捞等行为的非法性及非道德性, 但在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人们的利益天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个体利益或私人利益, 其自身的社会行为往往导致生物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激增等等, 这就是人们的普遍意识与现实生活的非同步性。因此, 现行的政府政策目标不仅要关注当下环境污染的治理, 更应将相当的精力用在对于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预防上。

经济可持续发展往往关注于社会科学的巨大力量、经济系统的调节功能、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分配能力、追求盈利的动机、市场效益最大化、法律的支持与帮助、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与重要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的成本消耗、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长久功效, 并通过人类的努力达到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以多种形式来保障和实现人类对资源需求和利用的代际公平。

3 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辩证关系

环境系统是经济的源泉, 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延伸。保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系统承受极限的唯一和最佳途径[6] 。而环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能够带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3.1 环境标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更高水平的经济活动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能够为经济实体带来更多的利润, 为大众带来更多的收入, 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经济的增长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 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经济的增长能够提高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效率, 降低失业率, 缓解政府的压力。基于以上原因, 以往环境问题较之宏观经济目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总是处于次要的地位,甚至被完全忽略。在市场经济中, 虽然需求与供给由市场来调节, 但是企业应该考虑环境标准成本, 将其纳入所谓的企业私人成本。因为不这样做, 外部的环境将导致市场的失灵。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短期内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保护, 不能只注重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环境标准, 应当将环境标准成本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企业的利润之中。因为环境标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两者在冲突中相互补充。环境标准的实施能够保证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土地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破坏。

3.2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标准的健全与完善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 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诸多相互竞争的利益主体考虑进去, 例如: 公民个体与生产商和开发商、中央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环保部门与促进经济增长部门。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观点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模式。环境管理冲突的可能性随着环境保护与管理策略的日趋复杂而增加。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恰当的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规范为基础,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以人为本”, 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严格且符合本国实际国情的环境标准体系。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 只有具备恰当的环境标准, 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然而,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与环境标准的具体实施产生一系列冲突与矛盾, 应当通过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来化解两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协调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矛盾与冲突中最终走向相通相容。人类经历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之后, 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极度重要性。。

参考文献

[ 1]A lan G ilp in. Env ironm en talE conom ics: A critical overv iew [M ] .England: JohnW iley& Sons, LTD, 2000: 15.

第9篇: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 多目标最优化 数学函数

区域经济规划理论概述

(一)区域经济规划的概念

所谓区域经济,它是建立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之上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增长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生产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多的GDP、如何提高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等问题。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区域发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而要想将要素转化为实际的财富,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方式,而一个健全的政策、机制和环境,则进一步决定了各类要素如何在各区域发展中实现其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

区域经济规划就是在时间上提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统筹规划。具体来讲,它是指一组生产要素现在和未来在特定区域的配置或部署问题,根据目前已有的要素组合,综合评估发展条件以及未来环境变化的可能性,合理的安排在未来时期要素应该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所以,区域经济规划主要是以当前已有的要素组合和发展环境条件等进行的一项决策活动,具体实施这种决策则是未来的活动。如果这种未来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这就需要解决战略问题,对未来发展起到导向作用;相反如果是一个不长的时间,那就需要制定行动的具体方案,有效指导将来的发展行动。

另外,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产业布局是容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被混淆的原因是两者有许多共性。产业的空间布局是以致富最小的生产成本为目的进行的,例如以运费最小为标准来选择最佳区位,或企业如何选择分布地点导致利润最大化等。而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则主要为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什么时间、投入多少、投入哪类要素?第二,各类要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什么样的地方组合? 第三,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机制和什么指导思想去组合?两者虽有诸多相同,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

顾名思义,区域经济规划的对象当然是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基本职能就是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性协调,所以它绝不同于部门规划、行业规划和专题规划等规划活动。区域经济规划涉及的范围不仅囊括了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而且还需要对条块之间、块块之间以及区内区外之间进行协调规划。除此之外,它还需要对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进行协调规划。总而言之,区域经济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综合性规划下又包含了许多不同层面形成的单向规划,综合规划还必须考虑到单项规划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所以,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目前从国家已作出的相关区域经济规划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规划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国土开发整治的目标和任务;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的综合评价;自然资源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步骤;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远景预测;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布局;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交通、通讯、动力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安排;宏观经济效益估价;实施对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财权事权的逐步下放,地方自也日益扩大,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在实践中也不断地丰富,并且日益区域化。

(三)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

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目标,即经济增长方面的目标、社会进步方面的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也可能存在着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一面。比如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目标,为了取得高速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而高科技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且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生产效率和投资利用率也进一步提高,这样就限制了劳动就业的增加。反过来,如果增加了就业人口,劳动力数量增多,人均固定资产减少,劳动生产率自然相应下降,经济增长就受到了限制和影响。再比如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目标,如果可以提高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关注度,那么经济增长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节能减排,经济增长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改善生态环境;而如果忽视了生态环境,只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质量也会不断下降。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因素

1.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规划是由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所决定的。那么,各省区战略地位的确定,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各省区和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在宏观布局时早已做好了规划和安排。所以,各地区在进行本区域的经济规划时,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制定自身的区域经济规划。例如,国家相继提出的沿海各省对外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等。

2.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一个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等物质基础。所以,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状况的优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主导产业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在新疆地区,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同时也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些都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所以在制定该地区的经济规划时,一定要围绕能源、棉花等这些优势资源做文章,以期通过这些优势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除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区域经济规划有重要的影响,经济资源状况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口数量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自然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所以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人均劳动力成本,也可能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可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其次,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一定要事先调查分析当地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如果供过于求,而区域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滞胀,产生大量失业人口,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如果供不应求,又必然导致地区通货膨胀,同样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市场供给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对于某些特殊产业,还需要注意其空间位置的布置,例如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对市场有着比较强烈的依赖,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这些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通过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交流增多,在区域内也比较容易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政府对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形成一整套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经济外部性,通过这种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有效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另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各产业之间会加强彼此技术和经验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与扩散达到技术的创新,继而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多目标最优化方法简述

(一)一般多目标最优化模型

所谓一般多目标最优化模型,是对于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存在多种决策选择,而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分主次,这样就可以构建成一个数学函数模型,其中自变量就是各种决策的变量,因变量就是目标函数。除此之外,对于自变量,也就是决策的选择存在一些限制,这就形成对自变量的约束函数。

每种不同的决策变量的组合对应一个目标函数。对于一个决策变量组合,如果它能满足其所对应的目标函数不大于其他任何决策变量组合对应的目标函数,则称这个组合是该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一个有效解;而如果它能满足其所对应的目标函数严格小于其他组合对应的目标函数,则称这种决策组合是该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一个弱有效解。显然,若一个决策变量组合是有效解,则它一定是弱有效解。

一般来说,一个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有无穷多个有效解,它们并不都是决策者满意的解,只有决策者满意的有效解才是问题的最终解。得到最优解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评价函数法,即先求出大量的有效解,然后根据决策者的意图找出最优解;另一种是交互法,即通过分析者与决策者的相互沟通,逐步地达成一个最终解。

(二)分层次多目标最优化模型

这类模型较一般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特点是:在约束条件下,各个目标函数不是同等地被最优化,而是按不同的优先层次先后地进行最优化。在构建数学函数模型时,也需要按照不同的优先层次来设定目标函数。对于分层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就需要按照模型所要求的有限层次逐层地进行求解,最后一定就可以获得最优解,即使这种最优解不是统计意义上的绝对最优,但一定是可以满足决策者要求的最优解。

区域经济规划的多目标最优化实践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为了正确处理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加强局部的协调发展,注意各地区及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把抽象的规划问题具体化。最后利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求得最优解,以满足区域经济规划决策者的要求。

建立经济数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定义和识别。了解问题的真实背景,即规划区域的历史背景、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状况;明确建模的目标,确定决策者规划经济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和生态环境等;掌握必要的数据资料,建模前必须获得当地的相关数据,如人口数据、市场需求与供给等数据。第二,数据预处理。在已经了解问题背景,明确了建模目的和掌握了必要的数据资料后,就需要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第三,估计。通过综合的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在已有的假设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合理刻画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初步建立数学模型。第四,验证。将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包括目标函数与决策者意图的比较、约束函数与实际条件的对比等,以此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二)实现最优化的建模原则

实现最优化建模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区域优势。前面已有介绍,利用地区自然资源等优势可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当的经济数学模型。模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全面协调各种因素,保证模型与区域实际相符。

三是模型必须考虑到各部门均衡发展和区域间相互协调。只有各部门均衡发展、步调一致,才能实现最终的和谐发展。

四是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战略思想。虽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矛盾之处,但是也更要注意这二者之间的协调。

结论

多目标最优化理论在经济、管理、政治方面的运用,可以有效合理配置和最优化。在区域经济规划时,引入多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可以根据实现各种方案目标所需要的区域资源与条件来最终确定最优解,这样的方法既科学,也符合实际情况,还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协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域经济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多目标最优化方法,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期能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区域经济规划中去。

参考文献:

1.唐永才.90年代国内多目标规划研究述评[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3)

2.孟钊.基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区域经济规划的研究[J].新西部,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