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力信息化
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朗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电力及能源企业提供领先高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力及能源行业关键业务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之一。
朗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是专注于电力和能源行业从事信息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服务与系统运营管理的大型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为电力及能源企业提供领先高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力及能源行业关键业务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十几个主要城市,并在杭州、厦门、武汉设有研发中心,公司的使命是成为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时代领先的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公司目前拥有营销管理、新能源、智能电网和企业管理与风险管理四大产品线,能够为电力及能源企业提供覆盖市场拓展、营销管理、生产运行及企业绩效等核心业务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服务。
朗新科技从创立之初就一直专注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在与电力行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一直站在以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前沿,并紧贴用户需求的变化,通过持续的创新,帮助用户实现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提升应用价值。公司承担的解决方案树立了众多标杆案例,在电力行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朗新科技作为营销管理业务领域的市场领跑者,多次被国家电网公司邀请参与营销信息化各项标准的制定,是国内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技术和服务的领先者。公司先后承担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等11个省级营销信息化建设,覆盖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省份。
公司实施的华北电网生产管理系统,是国内电网公司中第一个基于成熟EAM套装软件构建的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曾多次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是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建设的典型成功案例。
Power Stream公司
Power Stream公司是一家电力配送服务公司。它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第二大市政管理的LCD(即本地电力配送公司),为大多伦多地区335,000户供电。Power Stream资产达10亿美元,岁入9亿美元。电力需求2000MW,销售9000GWhrs,服务人口超过100万。覆盖806平方公里。该公司还拥有太阳能发电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服务。同时提升股东价值。Power Stream努力成为一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致力于环境与可持续增长,依靠大胆和创新及同行业最佳表现,引领未来,并且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领导者。
企业代表:智能电网总监John J.Mulrooney
电子邮件:john.mulrooney@powerstream.ca
网址:powerstream.省略
网址:省略
访问目的:结实和发展潜在的生产制造或零部件供应商;发展中国市场潜在的分销商;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力市场。
Clevest Solutions公司
Clevest Solutions公司开发的软件专门针对和服务于电力、天然气和水利设施的移动劳动力管理和智能电网部署及后期运营。公司的技术专长在于通过快速的自动化改造野外作业模式,使得任何野外作业活动或工作流程能够通过虚拟形式得到优化,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和提升效果。
Clevest Solutions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水电局选中参与其全省境内智能电表的部署项目。Clevest Solutions的软件工具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辅助超过千万块的电表的部署。在中国,Clevest Solutions和中国电信合作为南方电网提供移动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代表:亚洲市场渠道市场经理William Huang
电子邮件:William.省略
网址:省略
访问目的:在电力行业提升和扩大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为中国的公共事业市场提供Clevest公司全球领先的移动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
SUBNET Solutions公司
SUBNET Solutions公司向电力传输与配送行业提供电网技术与解决方案。它成立于1992年,在变电站自动化与IT网络领域内有专业特长。SUBNET的技术通过通信网络把变电设备连接成商业智能系统。排名前10位的美国电力公司中,有9家信任并依靠SUBNET技术,安全管理监控数以千计的变电站。SUBNET与多家IT巨头,如微软,思科,英特尔,McAfee/Nitro等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向用户提供创新的安全的解决方案。
企业代表:总裁Ameen Hamdon
电子邮件:
网址:省略
访问目的:评估SUBNET产品是否合适在中国市场推广;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销售和推广SUBNET 产品。
Electrovaya公司
Electrovaya为汽车及固定存储设计制造SuperPolymer锂离子电极板,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 机械子系统,散热子系统,电力子系统,同时也提供完整的能量储存方案。该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迦市,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EFL”。
企业代表:首席执行官Dr.省略
网址:省略
访问目的:Electrovaya旨在为锂离子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寻求更多的中国合作伙伴。
SHIFT Energy公司
SHIFT Energy公司向世界各国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帮助其管理能源消耗,减少经营成本,使之更加高效环保。公司重在能源性能,旨在通过实际测量与能源消耗检定,利用特定算法分析并实现节能目标,继而将这些目标与企业绩效连接起来。
公司技术的另一个亮点是,SHIFT Energy 还可帮助企业通过启用“公众视野”面板来定制持续性的数据报告,该面板通过电视监视器或其他设备来显示。
企业代表:产品与服务总监Wei Zhang
电子邮件:wei.省略
海联讯突破了传统的电力信息化建设项目运营模式,建立起了以顾客为导向,营销及咨询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08-201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58亿元、3.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05%;净利润分别为2699万元、3555万元、4846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01%。
电力信息化先发优势明显
公司是国内最早提供电力企业信息门户系列软件及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之一,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信息门户二期建设的三家入围实施厂商之一,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省级公司在线运行的企业信息门户项目建设中排名第一。
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资质相当于身份证,拥有“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等高资质的企业易于中标优质项目。海联讯历来重视企业资质,2006年即已获得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借助于该资质,海联讯在电力行业“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之初便已介入此领域,通过竞逐高端项目取得先发优势。
国内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众多,但专业从事电力行业系统化业务的企业较少,因此虽然公司营收规模在行业中占比在1%左右,位列行业前五,但在电力系统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是行业龙头。
进入“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的实施、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出现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将推动电力信息化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力信息化投资额可达近400亿元,复合增速在15%左右,海联讯将充分受益。
研发能力优秀营销渠道完备
公司自主研发了工作流平台、鹦鹉螺开发框架、内容管理平台、海联讯智能工作平台、海联讯数据质量智能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平台。公司的多种应用软件可以在这些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快速形成,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大大提高了公司解决方案的可复制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保证了公司解决方案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在中国,ABB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众多“西电东送”项目建设中,包括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糯扎渡-广东三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设。多年来,增效节能、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工业生产率一直是ABB的研发重点。ABB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即便在经济危机期间也不例外。
2011年11月23日,ABB在北京举办的“ABB电力世界”活动。为期两天的活动以“创新与协作”为主题,囊括了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大型展览展示、60场技术论坛和一场高峰主旨论坛。
此次活动涵盖了发电、输电和配电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以及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高速发展的领域,展示了旗下全系列领先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为未来电网在灵活电网、发电优化、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和智能生产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ABB北亚区及中国总裁方秦表示:“智能电网为建设一个低碳输电系统带来了巨大契机。通过降低化石燃料消耗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分布式发电,更多的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一个可以接收并输送可靠电力的双向电网。”
方秦说,智能电网是渐进式发展的。虽然还有一些智能电网技术尚待开发,但ABB已经在很多相关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发。ABB经过实践验证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应用。
“创新是ABB的基因,这也体现在柔流输电系统(FACTS)和轻型高压直流(HVDC light)等突破性技术中。这些伟大技术都曾在市场上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在当今的智能电网建设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了解,FACTS是ABB在上世纪率先使用的一项交流输电技术,最近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同被全球最大的致力于推动技术进步的专业协会之一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评为21世纪最初10年中的11项最重要技术。FACTS带来了巨大的节能机会。它帮助电力公司实现电流的实时配置、实现输电量最大化并将损耗降到最低。它还可以使风能、太阳能和其他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顺利并网。ABB在全球FACTS市场同样居于领导地位。
为了支持电动车的发展,ABB近期在中国开发了交流充电桩,这一设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使用,这也是智能家居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ABB还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市场领导企业在电动车基础设施项目上展开合作。其中,通过与中国石化合作,ABB在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 “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安装了4台直流快速充电桩。这些设备每天可以为100辆汽车充电,根据车辆电池规格的不同,每辆车的充电时间仅需15-25分钟。
此外,ABB还参与了一些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建设。今年初,ABB为国家电网公司在河北张家口建设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提供了电池储能解决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和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项目。2013年项目竣工后,该项目所生产的清洁电力将并入华北电网。同期,ABB还参与了北京110千伏土沟智能变电站工程。作为该项目的主电气供应商,ABB提供了项目咨询、系统设计和高质量产品。
ABB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根据今年11月初的ABB集团中期战略,ABB在2011至2015年的研发投资的增长速度将超过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在中国,ABB的研发和设计队伍规模已经超过2000人。据了解,“十二五”计划期间,ABB在华投资约5亿美元。
ABB集团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前进说:“ABB在华研发活动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本地化,到今天的中国创造。很多中国本地开发的技术和应用还通过与电气工程承包企业的合作走向海外市场。”
方秦补充说:“这一举措与ABB‘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的战略完全一致。”
中图分类号:V24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73-01
1 引言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水平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电网的发展面临新的课题和机遇。将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相结合,加速智能电网建设,使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电网的发展方向。
2 TD-LTE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是3GPP指定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它能解决电力通信“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是快速建设电力通信专网的最佳选择。
TD-LTE是LTE的TDD模式,它是3G与4G之间的一种过渡技术,俗称3.9G。它与传统网络技术相比有以下优势:
(1)技术优势
TD-LTE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4G的技术,相对3G等无线接入技术,带宽有革命性的突破,各种业务QOS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也更加安全可靠;
(2)频谱优势
TDD频谱资源丰富,不需要对称性,投资性价比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易于申请;
(3)产业优势
TD-LTE已具备从终端、系统、核心网端到端,完善的商用产业链布局,全球已经开始规模商用部署;
(4) 时隙配比优势
TD-LTE 时隙可灵活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灵活配置LTE时隙配比,更适合上网、文件传输、视频监控以及物联网应用等上下行不对称的多媒体数据业务。
3 智能电网中的业务类型及通信带宽需求
3.1 智能电网的业务类型
(1)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通过对配电开关、环网柜的自动化监控,实现配电网络重构,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其是智能配电网的主要业务之一。每个终端至主站(或子站)需要2.4kbps全双工通道。
(2)智能电网用户服务
将通信网络延伸到用户家庭,可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电力交易信息及用户用电智能管理等智能电网用户服务功能。每个用户提供0.3kbps的通信带宽。
(3)用电信息采集
通过对公变、低压工商户、低压居民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实现线损考核、预付费业务管理。需要从公用配电变压器至主站具有19.2kbps全双工信道。
(4)负荷管理
通过对专变用户(包括100kVA以上及以下)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实现有序用电管理及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的功能。每个终端至主站(或子站)需要1.2kbps全双工通道。
(5)应急抢修检修管理
通过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应急抢修、检修的可视化监控,结合GPS技术,可实现移动资产的定位管理。需要为每一个用户提供2Mbps带宽。
3.2 智能电网的通信带宽要求
电力系统的无线网络要求少基站广覆盖;市区覆盖半径为1.5~3km,郊区及农村覆盖半径为20km;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维护;用电信息的安全上报以及控制信息下发对安全性保证有极高的要求信令、数据、网关、空中接口;无线通信网络由单向的信息收集向双向的互动演进,而控制信息的下发,尤其是安全一区业务的控制信息下发对时延要求很高,需要实时传输。
4 解决方案
通过对TD-LTE的应用,我们可以设计如图所示系统,它的主站系统控制层主要包括主站管理系统、网管系统、电力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汇聚交换机与各变电站通信,将最终业务传递到终端信息层的环网柜和视频监控系统。
5 总结
TD-LTE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具有结构简单、系统时延小,维护方便等特点,采用TD-LTE技术进一步体现了网络的创新性与先进性。而智能电网的应用汇集通信、信息、自动化等各种先进技术,代表了现代电网技术的前进方向。将TD-LTE应用于智能电网之中,加快了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雷煜卿,李建岐,侯宝素.面向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J].电网技术,2011,35(12):14-19.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配电网;微电网;保护控制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088-01
0 引言
先进的控制技术是微电网中分析、诊断和预测状态并确定和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消除、减轻和防止供电中断和电能质量扰动的装置和算法。这些技术将提供对输电、配电和用户侧的控制方法并且可以管理整个电网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微电网相对主网,可作为一个模块化的可控单元,可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和热能,而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具有良好的微电网控制和管理。
有关微电网的控制,文献[1]详细的提出了微电源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控制保证了系统运行模式的转换、微能源投切时系统的稳定运行。文献[2]建立了风能与光伏混合微电网的模型,通过联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策略,但是储能电池却用直流源代替,只考虑了并网转孤岛的运行切换。但是2009年至今,国内乃至国际上对微电网的研究都方心未艾。本文概述了海岛微电网的特点,重点指出微电网在智能配电网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发展需求,分析研究了微电网保护控制的设计思路。
1 微电网的概念
在不改变现有配电网络结构的前提下,为了削弱分布式电源对其的冲击和负面影响,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The Consortium for Electric 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CERTS)提出了一种能更好地发挥分布式发电潜能的一种组织形式――微电网(Micro Grid)。相应地把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叫做微型电源(Micro Source),简称微源(MS)[3]。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变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它可以将一定区域内分散的小型发电单元(分布式电源)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微型网络,为本区域的当地负荷供冷、热和电或与传统电网并联,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微电网是未来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的高级应用形式[4]。
2 海岛微电网的系统结构
随着分布式发电资源以及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偏远无电地区、海岛地区、重要保护地区的供电,越来越多采用微电网提供不间断电源或者是提供备用电源。
本文将针对粤港关键技术领域招标项目“海岛MW级多能互补分布式微网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对海岛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海岛电力负荷特性做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海岛分布式微电网拓扑结构方案,如图1。
上图是海岛微电网的总体设计方案。太阳能并网逆变器和风机变流器可以看作电流源并入微网。由多向变流器生成交流母线,由于多向变流器总容量为500kVA,相对于网上小功率并网设备来说“很大”,能够吸纳少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冲击。双向逆变器相当于储能电站,建立在电网的末端,对微电网的电压及频率进行二次调节。相当于电力系统中的二次调频电站。当然由于多向变流器是IGBT产生电压源,不是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的电压源,系统有功不足时,频率不会发现变化,但有功势必拖动无功,出现电压加速下垂。所以双向逆变器必须是电压源并网,并能及时补充系统有功和无功的不足。
3 微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前文中对海岛微电网总体方案的了解,依据微电网对保护控制系统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保护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就电网结构看,图2中包括与配电网直接相连的微电网系统(MicroGrid-1,MG-1),以及面向工商业或居民供电的小型微电网系统(MicroGrid-2,MG-2)。对于含微网的智能配电网来说,各分布式电源均有各自的控制器,尤其是逆变型电源的电力电子接口可以使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更加智能化。在接近用户侧的并网单元,可以利用本地信息对其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行控制,这对提高微电网自身的供电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MG-2所示)。另一方面,对于与母网直接并联的微电网来说,同样需要保护控制系统以实现对各分布式电源有功和无功出力的监测,并要求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投切控制,从而达到最优的微电网与配电网的并网运行模式或孤岛运行模式(如MG-1所示)。其中还包括孤岛运行方式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同步运行控制以及并网技术等。
未来先进保护控制技术的分析和诊断功能将引进预设的专家系统,在专家系统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自动的控制行动。目前,图2所示的微电网保护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数据和监测电网元件:微电网控制系统将使用智能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以及其他分析工具测量系统和用户参数以及电网元件的状态情况,对整个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利用向量测量单元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时间信号,来实现电网的早起预警。
2)分析数据:实时数据以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为软件分析工具提供快速扩展和进步的能力。
3)诊断和解决问题:由高速计算机处理的准实时数据使得专家诊断来确定现有的、正在发展的和潜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由提交给系统运行人员进行判断。
4)执行自动控制的行动:微电网通过实施通信系统和高级分析技术的结合,使得执行问题检测和响应的自动控制行动成为可能,它还可以降低已经存在问题的扩展,防止紧急问题的发生,修改系统设置、状态和潮流以防止预测问题的发生。
设计方案中,通过通信网关与其他非本地的保护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将实现更高层次的优化控制。正如前文所述,随着通信技术的成熟与设备的逐渐完善,微电网在智能电网内实现区域集中控制策略与本地保护控制的相互协调将得到深入的发展,同时,现在的海岛微电网建设的发展,也将为大都市微电网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论
本文在对微电网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岛微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微电网保护控制系统的研究逐渐从单元式保护控制方案到集中决策式区域保护控制方案方向发展,随着微电网技术及其发展战略的推进,相关研究成果必将为微电网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更加可靠完善的技术支撑手段,同时,也可以大力发展海岛及边远地区微电网的建设。相关研究成果将对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更加灵活与可靠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牟晓春、毕大强、任先文,低压微网综合控制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9):91-96.
[2]周念成、王强刚、杜跃明,风能与光伏混合微电网的建模和仿真[J].中国电力,2010,43(4):81-85.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动,不仅加速光网覆盖进程,也给三网融合带来利好。稳定、高速的光网服务可更好的支撑各项对云服务,让更多的云应用落地,有了网络的支撑,各种业务可更好实现融合。意法半导体全球战略执行官、执行副总裁兼家庭娱乐及显示器事业部总经理表示,“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机顶盒电视间的多屏融合,家庭服务器和网关、OTT(互联网电视)/Android/HTML5等网络客户端设备及云计算,形成了三网融合的新趋势。”
在云服务的主导下,三网融合的模式之一“多屏一云”的发展也水到渠成了。云平台+多屏融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华为、百视通、联想、思科、TCL等厂商的布局新手段。借助云计算搭建的平台,媒体内容可以在不同屏幕间分发,多屏将实现无缝地连接,并且让管理更高效、成本更低,同时云计算平台还能支撑持续不断地云服务和云应用扩展。
华为“化云为雨”
在CCBN2012上,华为展示了面向广电的多媒体云计算解决方案--媒体云解决方案,可以将广泛的内容汇聚到广电网络中,经过全媒体生命周期的各项加工处理,增强内容资产附加值和广告潜在价值,提升基于个人兴趣内容的吸引力,增加用户消费粘性,从而达到内容精细化运营的目的,可谓是 “化云为雨”。
随着三网融合的强力推进,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的多屏互动日益受到用户喜爱。虽然电视使用率在减少,但电视是每户必备的家电。同时,传统的语音、图片等内容已不再是绝对主流,取而代之的是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从业务角度而言,将内容聚合到统一平台是目前的主流趋势,但是聚合后的内容如何运营管理又成为最大的问题。迫于尽快推出新业务的压力,运营商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建设多套业务系统,导致其大量重复建设、系统维护成本增加,系统扩容和业务融合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但是,有了高品质的海量内容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带来高品质的用户体验,因为如何去传播分发和运营管理这些内容更为关键。为帮助广电运营商应对不断增长的海量内容业务,华为推出了面向广电的、从媒体生产到的完整平台――媒体云。华为媒体云解决方案涵盖从媒体内容制作、消费和传播的全生命周期,媒体云解决方案包括针对电视台的新媒体内容中心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广电网络的媒体汇聚平台和高效分发网络SmartCDN和Cache。 “华为媒体云解决方案可以将海量的内容汇聚到广电网络中,经过全媒体生命周期的各项加工处理,可以增强内容资产附加值和广告潜在价值,提升基于个人兴趣内容的吸引力,增加用户消费粘性,从而达到内容精细化运营的目的。”华为媒体云产品总裁王丰表示。
此外,华为媒体云解决方案还通过CDN高效低成本进行内容分发、通过Cache技术节省网间流量,通过感知用户的特性对管道进行商业增值,帮助运营商高效智能化地经营管道,以达到帮助广电打造智能化管道的要求。 华为媒体云采用云存储技术实现低成本、高可靠的内容存储;同时能够动态适应业务量的大小变化,按需弹性分配计算资源,为广电运营商海量媒体内容的采集、编码、转码等环节提供低成本、高效的计算处理能力,从而实现“存储”和“计算”的有机结合。与其他厂商的解决方案相比,华为在硬件方面的技术积累更为强大,同时更加了解运营商的需求,充分做到了将内容“化云为雨”的要求,帮助广电运营商迅速打造可管可控、开放协同、内容为王的三网融合新媒体平台。
百事通发展网络视频 弥补多屏短板
3月27日,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将出资现金3000万美元以受让股权及增资的方式获得风行网络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风行在线技术有限公司,占35%的股权。这也是百视通上市之后的对外重要战略投资,投资后,百视通将成为风行的第一大股东。此次百事通联手风行,被视为电视联手互联网的标志性事件。
百事通在行的是电视,而风行在线专注于网络视频,双方在各自领域都有优势,理念上又保持高度一致,双方都认同:“网络联手电视前景将一片大好”。一位接近百视通的人士透露,百视通的目标是“一云多屏”。3月15日,中国银行刚刚给了百视通最高4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这意味着百视通下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并购还是市场扩张,在资金上没有后顾之忧。
中信证券专业研究报告指出,在百事通技术业务中,包含了电视屏、手机屏以及电脑屏网络视屏的收入,由于公司战略原因,2008年以来电脑屏相关的互联网视频业务持续萎缩,使得多屏布局短板明显。中信证券认为,此次参股能够有效加强百事通在互联网视频的业务,使得“一云多屏”布局更加全面。
双方合作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内容协同采购,特别是在上海电视台影视剧资源方面;二是风行网的P2P技术和大规模运营经验有利于增强百事通在电视屏的服务能力,最后3000万美金的注资可以增强风行的实力,同时不排除百事通在资本方面的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联想的四屏一云移动互联战略
5月8日,联想集团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定位高端市场的K系列4款智能电视,价位在6499元~14999元不等。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智能电视是联想“四屏产品”中的最后一“屏”,它的意味着联想PC+战略布局的初步完成。联想PC+战略的前身是“四屏一云”移动互联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智能电视四大品类;二是联想“乐云”服务,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从PC到PC+,从终端到云端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必然。”杨元庆说。
联想智能电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以智能电视为中心,将联想的其他三块屏――乐Phone、乐Pad及idea系列电脑,通过乐云紧密地连接起来,不断地优化每一个设备的使用体验,组成真正的数字家庭系统,实现三网融合、互联互通。
近20年间,电脑和手机慢慢地侵入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朋友回家以后不是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而是用电脑玩游戏、上网或用手机发微博。电视作为是手机、电脑、Pad三大屏幕之后又一个重中之重的屏幕――第四屏。其影响力正在被网络慢慢地削弱,而电视厂商和节目供应商们一直在寻找办法留住客户,高清电视、数字电视以及交互都是电视厂商们的手段,但这些内容本身和传统节目并没有太大变化,节目本身是孤立的,缺乏交流,缺乏人机互动。所谓网络的利用也仅仅是能够在电视上打几个网页而已,速度还极慢。
联想智能电视之所以备受关注,其很多程度上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顽疾而来的。这台智能电视采用Android最新的4.0系统,并配置上“传统电视”前所未有超级芯――双核1.5Hz处理器,而这也是目前智能电视中的最强配置,足以游刃有余地运行大多数常见应用。另一方面,联想智能电视除了拥有一个操作简单的遥控板以外,还随机搭配了游戏手柄,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遥控板操作电视机进行视频点播或者新闻浏览,还可以使用手柄玩游戏。
可以说,联想为了这台“特别电视”的到来,已经准备许久。早在去年,联想就了其乐云平台策略。他们利用强大的云技术,为陆续布局的各种“终端产品”提供强大的运算支持、超大存储空间,甚至一套史无前例规模的生态环境。而如今联想智能电视的到来,无疑“补充”完毕这套策略的重要一环,借助乐云将联想智能电视在内的四屏整合起来,用户使用任何联想产品都可以实现数据在乐云中的存储和共享。比如在联想智能手机上拍摄的内容可以在联想智能电视上观看。这样一来,乐云可以让多个终端互联互通,从而产生加成效应,想整个生态系统更加成熟,良性发展。
联想集团作为老牌计算机生产和销售厂商,有着极大的软硬件销售经验,这并不是一般电视厂家能够比拟的。如何能够让智能电视操作简便,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这是联想的优势所在。此外,联想作为一个跨国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极强,能够很迅速地和国际国内的内容提纲商合作,让联想智能电视用户看到更多丰富的内容,提供更多丰富的服务。所以联想集团提出了PC+的战略方针,依靠四屏一云首先攻克中国市场,然后以中国市场为依托,进军国际市场。而这4屏中智能电视就是其中一屏,足见联想集团对联想智能电视的重视。
思科:融通云端 视联天下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 2012)在北京举行期间,思科以“融通云端 视联天下”(Enabling Cloud-based Video Experiences)为主题,向业界展示了云、网络和客户端无缝整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思科重点介绍了基于 Videoscape平台的多款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云视频”应用与服务,在为运营商带来创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精彩纷呈的视频娱乐体验与服务。
思科全球副总裁徐启威表示:“在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趋势下,运营商面临全新的市场机遇,如何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升商业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使客户得到更好的业务享受和体验,是业界同仁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思科致力于为运营商提供最全面的视频解决方案,通过将网络、云和客户端的强大优势整合在一起,帮助运营商借助云视频业务的推广,赢得更多为其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当今,越来越多的内容开始存储在云端,而非家庭设备之中。运营商正在评估各种途径,以向家庭内外的一系列托管和非托管IP设备发送直播线性(传统)频道和基于云的点播节目频道。这些设备包括IP机顶盒、个人电脑(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智能手机和联网电视等。Videoscape平台由思科精心设计而成,为迁移到全IP视频基础设施提供了一条出色的途径,可将云、网络和客户端组件无缝整合在一起,支持视频传输与录制、暂停视频播放和恢复播放等功能。在思科Videoscape平台架构下推出的多款全新产品,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出色的“云视频”体验,确保他们无论身处何地或者使用何种设备,均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作为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还通过与业界厂商的携手创新,推动云视频应用潮流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此次CCBN2012展会期间,思科展示了部分与合作伙伴推出的创新解决方案。其中,思科与国内视频处理技术与产品提供商合作打造的创新媒体数据中心应用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端到端整合能力,能够在网络智能虚拟化,网络、服务器、存储一体化,以及万兆级别高性能技术等方面具备卓越优势,适用于电视台、网络公司、视频服务网站、行业电视台及新媒体应用。思科也与本地专业合作伙伴紧密配合,推进“云视频”在远程教育、智能医疗、智能社区、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等行业的创新应用。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有线电视、数字媒体、娱乐及体育事业部总经理吴彬表示:“当前,中国的广播电视领域正进行着巨大变革与转型,提供云、网和端相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的把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蓬勃发展的历史契机,思科将进一步引进在全球广电领域的成功经验,并凭借自身在云、网络和和客户端的领先技术优势,推动云视频业务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能与中国广电产业有更加深入合作的机会,共同为加速中国广电行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TCL:赢在云时代
4月10日,“赢在云时代――TCL全云战略暨2012年春季新品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会上, TCL集团正式全球首发了以“全云四驱”为核心的企业“全云战略”。TCL多媒体、TCL通讯联合了包括全球首款搭载基于Android4.03开发的STV OS1.0系统的3D智能云电视V7500、全球首款搭载电视智能点读教育系统的3D智能云电视E5390,以及智能云手机旗舰机王臻智S900在内的,多款具有全球开创意义的2012春季新品,以全云战略布局和全云产品阵营一举抢占了行业制高点。
据悉,TCL全云战略以智能云技术为引擎,以“全云技术创新、全云资源整合、全云产业协同和全云体验导向”为驱动,将加速TCL在云时代的产业战略布局,全面打造TCL在云时代的全球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主导力,推动TCL朝着“全球领先的电子产业集团”的方向稳步迈进,简称“全云四驱”。
TCL集团助理总裁、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表示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IT巨头苹果、谷歌等纷纷进军智能云电视市场;而传统电视巨头,尤其是日系企业全面陷入亏损,频频下调全年出货目标,传统手机巨头也日趋衰落,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面临新一轮洗牌。李东生认为,思路决定出路,未来十年将是一个战略驱动、战略制胜的时代,TCL将以全云战略赢在云时代。
另据透露, TCL多媒体将掀起第一轮全云普及战役,TCL全球首发的全云产品阵营和2012春季新品,将与中国消费者率先见面。据悉,TCL多媒体今年在中国市场还将率先打造25个3D智能云生活体验馆、搭建全球首个大型网上3D智能云生活综合体验社区,并将在全国举行大型3D智能云生活体验大篷车巡展,全力推动全云普及。
关键词:煤矿供电;越级跳闸;解决方案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逐渐被重视。由于煤矿井下工作场所环境较差,电缆在来回拖拽时极易造成其绝缘保护层损坏,机械运输设备也时常出现挤伤电缆事故,这些现象都会导致井下供电系统发生相间短路事故,同时因井下供电线路距离短,分级多,更容易导致越级跳闸事故的发生。越级跳闸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大面积的停电,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益,更重要的是还将对煤矿井下工作人员及矿井安全带来威胁。因此煤矿供电越级跳闸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越级跳闸问题的解决方案
1.1 电力监控的解决方法
对于常规的电力监控,通常是在中央变电所或采区变电所出线开关保护的线路在运行期间出现了故障或遭遇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力(短路故障),就会促使其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同时将其保护装置启动信号传输至到中央变电所或者采区变电所进线开关的保护装置。
中央变电所或者采区变电所进线开关保护装置在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的同时接收到出线开关保护装置的启动信号,将延时启动本保护装置速断保护。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出线开关的跳闸信号,进线开关保护装置将后备保护跳闸;如在规定时间内出线开关跳闸,进线开关保护装置将恢复正常状态。
1.2 光纤纵差的解决方法
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光纤纵差保护一般为保护地面变电所至中央变电所或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的重要负荷电缆线路,安装于被保护电缆线路两端的开关上。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比对本侧三相电流及对侧三相电流,研究其变化,根据变化的状况及计算出的三相电流的矢量和是否为零进行判断,并根据电流互感器二侧流过的电流值,与保护动作鉴定值进行比较,如果不小于鉴定值,保护装置动作,跳开故障线路两侧开关。2 集成保护式的解决方法
在地面变电站集成保护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井下供电集成保护式的方法。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我们通过对高压供电开关电信号进行瞬时采样,随后将获取到的采样值通过固定的光纤电缆传讯通道传输到主控计算机,通过该主控计算机对电流的计算和判断,集成保护主机通过光纤电缆传讯通道向距离故障点路程较短的微机保护下达跳闸命令,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将会对短路故障进行排除。如果通道出现问题,将关闭集成保护工作模式,将工作模式转变为每台高压供电开关各自保护工作的常规方式。如图3。
3 智能配网的解决方法
在井下供电系统中,我们利用下级变电站保护动作信号或馈出线保护动作信号经矿井高速以太网快速闭锁本线路保护的速断保护功能,从而在确保快速的同时又具有了可选择性。
智能配网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某些方法将智能配网中的故障快速隔离起来:当配网系统发现故障、相关速断保护装置启动的同时,还会向上一级配网系统发出闭锁信号。不仅如此,整个配网系统还具备对下一级系统进行检测的能力,即判断出下一级配网是否有闭锁信息发出。根据判断结果,实施下一步程序。即如果检测到下一级配网发出了闭锁信息,那么就对速断出口进行闭锁。相反,如果下一级配网没有检测到闭锁信息,那么这时,配网系统就会出现一个短延时,然后跳闸。
通常情况下,短延时的时长与下一级配网闭锁信息的传输时间相关。经过测算,研究人员发现:在4级以下的配网中,短延时的时长通常≥35ms。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闭锁信息传输的可靠、顺畅。(见图4)
4 越级跳闸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
4.1 简单易行方面
针对上文提到的电力监控、光纤纵差、及集成保护来说,站内电缆或光纤以及站与站之间的光纤的连接都需要以传统的安装方式进行,这对于现场工作具有一定的麻烦性。而智能配网却大不相同,智能配网只需将通讯方式做转变,将RS485通讯改为以太网,因此总体而言比其他三种方案在现场改造方面容易得多。
4.2 可靠性方面
在以上四种方案中,电力监控和智能配网方案采用的都是,当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由下级配网系统负责故障检测。如果检测到故障电流,那么下级配网系统就会给上级配网系统传输故障信息,从而实现了上级配网系统的短时闭锁,进而达到速断保护的目的。因此,电力监控和智能配网方案在所有的煤矿供电越级跳闸解决方案中,属于可靠性较高的方案。
光纤纵差保护方案普遍应用于井上供电系统。当运用到井下联络线时,对于普通的故障(故障发生在联络线之间)来说,效果也比较显著;但是对于特殊故障(发生在母线上的故障)来说,效果则不尽如人意,如偶尔发生越级跳闸现象、存在保护死区等等。
集成保护方案,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在及时采样方面,同步要求比较高。从而导致排除故障时间的不确定性,即排除故障的时间不能保证完全控制在速断时间内。
4.3 先进性方面
为了改善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我们需要将成熟的技术加以利用。井上供电技术要合理地科学性地运用到井下。集成保护正是一项值得考虑的技术,集成保护综合了IT技术的先进性,对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也作了相应的改进和提升。即使在只有一台主机的情况下,也能将全站测量保护及监控的功能包揽下来。
4.4 标准化方面
煤矿针对供电设备的标准,井上与井下存在较大差异。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的标准往往落后于井上,这是由历史原因和专业限制导致的。例如对于微机的保护装置,井上都具有完整的一套标准体系,涵盖了多种的技术指标和参数。而井下则仅有为数不多的要求,使得各项相关设备的性能不统一。在文章提到的解决方法中所涉及到的设备标准也有差别。制定统一的标准化的煤矿供电设备也是为今后的供电需求打下基础。
5 结束语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一直存在于煤矿日常工作中,随着煤矿事业的发展及诸多应用于煤矿中的新技术的相继问世,使得煤矿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上有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近几年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配网方案在煤矿供电系统中得以应用,其可靠性也在应用中得以证实。这种不改变原有安装方式和网络结构的方法不仅解决了煤矿高压供电的问题,更推动了煤矿高压供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对此国家也将颁布新的政策和标准,对煤矿供电的规范进一步地加强,从而在根本上预防了对矿井和矿工生命造成威胁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文超.煤矿供电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的应用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1).
[2]肖立强,王哗,闫叶俊.煤矿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煤矿现代化,2010(3).
相关数据显示,2011 年上半年,华为企业业务的全球合同订货额达到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0%。华为企业业务集团在100多个国家为包括政府、公共事业、金融、交通、电力、能源以及互联网在内的各大行业的企业用户提品和服务。作为企业业务市场的新军,华为初生牛犊,颇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10月31日举办的“2011华为云计算大会暨合作伙伴大会”上,华为正式宣布成立IT产品线。华为的企业业务形成了企业数通产品线、UC&C产品线、IT产品线和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部等五个业务单元,架构趋于完善。
目前,华为企业业务集团在全球拥有1万多名员工(其中6000名集中在研发领域)、15 个区域总部、以及4个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能力中心。华为企业业务全面铺开。
在竞争激烈,但是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企业业务市场,华为的进入搅动“一池春水”,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颠覆性力量
华为北美研发部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John Roese在11月1日的全球首席信息技术主管大会上向媒体透露:“像华为这么大规模的设备玩家进入企业市场,我们觉得可能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给市场带来令人兴奋的东西。”
华为在企业业务市场上频频发力,推出了企业级路由器、交换机等新品。2011年5月5日,华为在北京召开新品会,宣布其第三代企业路由器AR G3系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该系列产品在企业路由器上提供双主控冗余设计,对企业路由器最关键的部件提供保护。AR G3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无线制式接入和全面有线接入,并可演进到10G PON光纤接入,帮助企业快速、灵活接入广域网络。其内部集成了统一通信、彩信网关、企业总机、防攻击/病毒等各种业务,可为企业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办公网络解决方案,并通过OSP开放业务平台,AR G3还能帮助企业客户及其合作伙伴根据需要开发、定制新的软件应用和特性。
在企业级交换机市场,华为推出了x7系列交换机,和原有的运营商型号 S2300/S3300/S5300系列产品相比,S2700、S3700、S5700等产品采用了新一代的交换技术,节能能力突出,并针对企业客户的特点增加了多种功能特性,有助于企业客户构建全新的、面向未来的IT网络架构。
2011年7月,华为又一款企业市场主打产品出世——升级版高清智真视讯系统。面市不久,该产品就实现了上千的销量。此外,华为还针对特定行业,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例如华为在今年3月份针对视频传媒业推出的“媒介云”解决方案,和7月份针对医疗保健业推出的“健康云”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对媒体透露,根据刚刚制定的华为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华为企业业务部门希望在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50亿美元,届时这一收入规模将占到华为公司总收入的20%。
目前在企业业务市场,思科、惠普等传统巨头还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华为的企业业务面临强劲的竞争。思科CEO钱伯斯曾表示:“企业是我们的核心市场,我们是一家企业公司,我们是从那里开始的。”面对华为的竞争,思科肯定会全力以赴,保护在企业市场的核心利益。正如Terrapin分析师蒂姆·萨瓦奇(Tim Savageaux)所说的那样:“公司不太可能一下子失去领导者、天才、有竞争力的产品,在短短几个季度变得一无是处。小看思科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在企业业务市场,华为的优势又在哪里?
塑造新神话
华为能否在企业业务市场复制在电信运营商市场上的“神话”?在华为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这一问题显得如此现实。
华为企业业务产品经理王少森如此总结华为的优势。他说,华为是国际化企业,在全球有十几家研究所,几十个地区分部,上百家代表处,可以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解决方案。而且华为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采购方案,在售后服务上也做得非常到位。
而且他认为,华为在企业业务市场上有所积累,并不是最近才开始关注此方面的业务。在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华为在运营商市场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而同时,华为也一直在持续的关注企业网络市场,并推出了很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在电力、石油、广播通信等行业客户中,就一直有华为的产品和方案在应用。这次的转变,实际上是华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业务的重心,把企业市场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
以华为帮助国家电网打造多媒体客服系统为例,国家电网在江苏供电公司试点大集中样板局之前,国家电网公司各省分公司客服系统较为分散,每个省都拥有多套客服呼叫中心系统,不利于国家电网公司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华为为国家电网提供了解决方案。
华为帮助国家电网建设了两个呼叫中心平台(分布在不同区域机房),呼叫中心平台之间采用华为NIRC(网络智能路由中心)系统管理,实现两中心资源冗灾、共享、负荷分担。增强95598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处理能力、网络安全性以及业务的灵活性。全省13个地市95598电话通过电信运营商的NGN网络,集中汇聚至南京省95598客户服务平台,95598客户服务系统与电信NGN网络采用SIP中继对接。
新客服系统的服务范围覆盖江苏全省13个市、51个县、1206个供电所。业务的大集中,意味着江苏省电力客户将不再分地域,只要拨打95598热线,即可享受7×24×365的业务咨询、故障报修、投诉举报、交纳电费、安全用电等服务。
经过全面升级后,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客服系统的传统的语音服务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并开通网上营业厅,新增设互联网坐席,提供Web、短信、邮件等多媒体服务新方式。
作为新进入者,华为企业业务部解决方案销售总裁Leon He并不回避思科的挑战,他表示:“在该领域思科无疑是老大,但我们认为改变将到来。由于融合技术和新的创新技术出现,改变将会发生。当改变到来,目前市场的客户也需要改变。”
华为在电信运营商市场也曾面临着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等这些竞争对手的强大竞争,但是华为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一市场屡屡获得突破,目前华为已经成长为仅次于爱立信的电信设备商。华为只要保持这种奋斗精神,再创造新的神话并不是不可能。
企业级云计算
在华为的云计算战略中,企业业务市场是发力的重点之一。目前华为已经能够提供lass、Paas和SaaS等服务。华为的云平台允许虚拟化、弹性计算和海量存储,并配备了自动调度和智能控制功能。同时华为的云平台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应用发展平台,支持第三方发展和部署相关应用。此外,华为还为多个行业专门设计了应用解决方案: 服务高速铁路、智能能源和智能电网的GSM-R系统,以及为政府及公共行业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电子政府、电子城市、电子医疗和电子教育等。
目前华为的行业云解决方案已经有了成功案例,华为为上海闸北区市北医院提供了“健康云”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该医院70%的应用软件已经搬迁至云平台,包括HIS系统、LIS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门急诊工作站、PACS系统、排队叫号系统、输液系统等,各个科室也已全面安装上了瘦客户端。运行在云计算平台上的排队叫号系统、各种医疗诊治软件,业务处理速度和信息传递效率大大超过以往,给病患带来极大的便利。
华为的健康云系统让市北医院大大节省了资源与运维成本,尤其是无需配备主机。市北医院信息科主管工程师全浩如此评价该系统:“‘采用云计算+瘦客户端’的模式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省电、省空间,噪音也减少了。我们医院原先在购置办公桌时,特意留下放主机的位置,现在发现完全不需要了。”
通过这套系统,市北医院能够与上海多家三级医院和周边省市医疗机构实现远程会诊,以及与美国凯斯大学医学院联网,进行远程会诊,真正把高级医学专家请到社区、请到医院、请到居民家门口,实现闸北区普遍医疗服务的目标。
华为还以自身为“实验”对象,华为的云计算技术已经应用在华为上海研究所,该所一万名研发员工的日常办公全部成功迁移到桌面云上。如今,无论走进华为上海研究所里的哪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看到桌上整齐地摆着一排排液晶显示器,每个显示器背后挂着一个CD大小的黑盒子,这正是所谓的瘦终端,无论是桌上还是桌下,人们眼熟能详的PC主机,已完全不见踪影,也不再留有位置。研发人员在任一台显示器前坐下,打开、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入自己的虚拟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