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产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上海 体育产业 发展对策
上海市正在努力建设“四个中心”,达到“四个率先”,这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体育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上海市体育产业仍然存在各门类发展不平衡,总量不大、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不够完善等问题,与上海市经济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现就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劳动就业和市民体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树立了全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大体育产业观,成绩显著。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所突破。大家不断创新观念, “跳出体育看体育”的观念更强了,把做好体育产业工作放在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使体育产业成为地方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2.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我们上海基本形成了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业这体育产业的四大主体,特别是竞赛表演业和健身服务业的日趋活跃,日趋成熟。
3.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全市现有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5236多家,形成了红双喜集团、乔山集团、东亚集团等有一定规模的体育企业。
4.体育产业工作稳步推进。在各级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体育产业统计、体育服务标准化工作、体育服务认证、产业基地建设等诸多新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5.体育产业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一支体育产业工作队伍。一些精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人才逐渐了解了体育产业运作模式,一些熟悉法规政策、经营开发的人才逐渐进入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工作领域中,工作的交融和相互促进培养了一批既懂体育也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锻炼了队伍。
6.体育产业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体育工作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上海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上海市体育产业整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市场结构和企业结构上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从体育产业结构上说,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真正内涵所在,真正体现了体育的属性和体育的价值,是体育产业的本体产业,而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衍生产业。从体育市场结构上说经营性体育设施的数量偏少,大部分仍固守公益性而不能放开投入经营,从而又限制了体育设施市场化的运作。从企业结构上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体育企业数量有限,国有企业、集体资产比重较大,尤其是体育行政部门非经营资产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占了相对大的部分,这些单位“公司化”的比率过低,同时,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所占份额较小。
2.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没有形成,仍然是高度封闭、行政集权的管理模式。
3.规模不够大,缺乏体育龙头企业。上海体育企业分散而规模小,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体育龙头企业产业集团,上海体育企业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4.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十分缺乏,甚至一些政策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5.体育经纪人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在我国体育经纪人还不很普遍,目前上海通过正式培训考核通过,正式在执业的体育经纪人有约200个,但由于我们国家的体制,社会上获的体育经纪人证书的经纪人只能从事一些赛事的经纪,而且往往根本承接不到赛事承办权,而大量的体育赛事都是体育行政部门自己或政府委托的国有企业在承办,办赛的人员好多是有行政职级而没有经纪人证书的。
三、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体育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工作要做,根据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目标任务,我们将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合力推进上海体育产业上新台阶。
1.提高认识,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思想环境。发展体育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决体育系统和具体部门的生存之忧、发展之虞。体育产业绝不仅仅是体育部门自身所办的产业,而是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一部分的体育产业,是全社会的体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产业发展带。
2.创新体育产业体制。一是构建体育产业工作体系。根据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必须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克服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二是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为体育市场服务和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上来,把工作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来。三是完善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
3.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是提高体育产业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一是大力推进六大市场的发展。二是扶持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做大做强一批拥有自主创新和知名品牌的体育产业类大中型企业。三是积极推进体育企业改组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体育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鼓励中小体育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
4.完善体育产业政策法规。第一,完善体育产业的配套政策。当前,首先要用足用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其次要争取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第二,完善体育配套法规。要抓好立法工作,希望通过体育法规为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第三,完善体育产业理论体系建设。加强体育产业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加强专题调查研究、市场分析、咨询服务等工作。
5.培养高素质体育产业人才。一是以体育高等院校为依托,支持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增设体育产业的专业和课程,按市场需求培养体育产业专门人才。二是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建立完善体育服务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办好产业管理干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单位与大专院校联合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四是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五是培育和规范体育人才市场,完善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体育经营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六是选派人员到一些从事体育产业的国际中介机构学习、实践,加速我国体育产业与国际的接轨。七是加强体育产业理论和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体育产业专家队伍。
6.抓好体育场馆的综合开发利用。一是要尽快转变体育是单纯公益事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体育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新认识、新观念。二是要大胆引入新的管理和经营观念,通过建立体育场馆商业链、产业链,实现产业互补,使体育场馆成为集训练、竞赛、休闲、培训为一体的体育健身休闲中心。三是要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不断丰富经营管理的模式,提高综合使用效益。
7.建立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探索创新体育市场管理的方式方法,构建体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行业协会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为体育市场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上来。
8.扶持培育体育产业中介组织。从上海的情况看,真正从事体育产业中介的机构还寥寥无几,但是上海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相对健全的体育协会。政府应加强扶持体育协会,提高他们的经济能力,发挥他们在吸纳社会资金,推销体育技术产品,扩大体育市场的作用。
9.加大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力度。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包括各类体育赛事、体育组织、体育场馆、运动队、运动员等相关知识产权和肖像权的各种商业开发。要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体育赛事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体育中介组织作用,实现赛事运作的专业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各类赛事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加大体育组织、运动队、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力度,推进各类资源的整合,提高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现状 发展
体育产业作为经济产出的显著变量与文化要素,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体育产业。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我们社会的文明素质是时代的主题,体育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正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体育产业将会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将成为我国市场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体育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三个有利的条件:一是能够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包括投资融资的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用工用地的优惠政策等。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会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社会投资。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会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多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所以作为大部分涵盖第三产业内容的体育产业必然是我们需要大力促进的其兴起的一个产业。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政策以及我国产业的升级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原动力。
2.北京2008奥运会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体育产业难得的历史机遇。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北京申奥成功将在7年内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0.4个百分点。而北京统计局则表示,举办奥运会将对北京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2.5个百分点以上的作用,今后10年内,北京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将在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00美元的目标。奥运会的市场运作给体育产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3.迅速增长的体育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需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单一化需求向多元化的需求发展,人们不在满足广播操、工间操这样简单的体育供给,转而追求符合自身条件和消费水平的健身、娱乐、休闲、探险类的体育需求,各类新型运动休闲娱乐项目不断涌现,如旅游体育、假日体育、家庭体育等。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恰恰是体育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1.现存体育产业管理的滞后性
我国现行的体育运行机制,主要还是围绕竞技体育来设置机构、配置资源,而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关注不够,这就造成发展体育事业与发展体育产业相割裂,更是阻碍了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2.体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
从目前各大城市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健身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其的需求。据有关统计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仅占44.1%,部分开放的占21.3%,34.6%的体育场馆没有对外开放。另外运动资源的开发不够,使体育产业市场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3.体育商务人才匮乏性
在体育产业领域,大多体育管理者是运动员、教练员出身,具有高学历的管理者很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我国体育商务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的需要,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发展策略
1.制定发展规划 完善市场体系
体育产业要以大众需求和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我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优势,设计体育项目,完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制定合理而科学发展规划。首先要建立起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体育产业和市场的宏观管理体制,形成符合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的市场调控机制。各级各类依附于体育行政事业单位的体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政企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育系统经营性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制。其次要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等。促进各类体育专业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是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2.拓展培训渠道,加快培养高层次从业人员
为适应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应加速人才的培养,包括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其它管理服务人才。建议高校结合社会需求情况,改变教学模式,结合休闲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人才短缺现状,将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和体育人才结合起来,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解决大学的就业问题。
3.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的融资政策
投融资政策是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建立和健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对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意义。要制定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的政策,通过深化改革取消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对非体育系统、非公有经济成分投入项目产业的限制。为新兴和创新性的体育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培育和发展各类体育市场。鼓励组建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金组织、体育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方式,设立国家级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和体育投资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产业 奥运经济 现状 对策
1 体育产业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
体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包括3个组成部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
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经营型的转变过程中,体育事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以体为本,相关产业相应发展。也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过去属于福利、公益型的体育场馆等不再是机关、单位、学校的附属物,而应成为具有社会法人的经济实体,逐步形成以收入、创收来维持体育事业的运转和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下,我国体育事业管理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统一包办,既抑制和阻碍了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快速成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第三产业的一大主力军。据统计,作为新新产业之一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表现在:一是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每年的递增速度相对于传统产业要高出一到两倍,投资的企业和商家迅速增加。
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所以这么讲,一是产业发展速度快,每年的递增速度相对于传统产业要高出一到两倍,一般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投资的企业和商家迅速增加。二是门类比较齐全,包括体育竞赛到体育器材装备制造、体育服饰设计与制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消费和服务培训、体育场馆开放、体育中介、体育保险、体育新闻媒体和体育网路的出版播放、体育用品博览和展示、体育彩票的发行和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等等。三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体育产业。如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已经成为运动鞋生产大国。
2.2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消费发展的速度快,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技术培训业等其他相关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体育产业的产值成快速增长势头。我国体育部门的自给率占体育事业的60%左右,体育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我国GDP的1%左右。
回首20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走过的艰难路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时候,也不可忽视存在差距问题。
3 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策分析
3.1加快普及和推广群众体育的步伐
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广泛普及群众体育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体育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普及群众体育,首先就要增强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意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在发达国家,一般国民没人都会选择2~3项体育运动作为自己主要的健身休闲项目,或者参加体育俱乐部,常年参加体育运动。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产业发展比较好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跑步等,参与人群很多。相反,参与人群少普及差的运动项目,产业发展都不理想,这是一个规律。因此,大力宣传和普及体育运动,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扩大群众体育的社会基础,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前提。国家体育总局抓住此次北京2008奥运会举办机会,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旨在通过举办奥运会,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参与意识,扩大奥运会效应,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人口。此举效果显著,掀起了一阵运动热潮。在我们不断努力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
3.2加强、优化体育产业体制
3.2.1加强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活跃体育市场,引导人们参与体育消费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要发展体育产业,就必须具备完善的有关体育产业的政策与法规,教完善的产业市场,以及为此而不断扩大的体育产业的消费人口,从而体育产业才能兴旺发达。
3.2.2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考察研究,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政策。要以体育为本,面向大众,培育市场,引导消费。
3.2.3加强体育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配置体育资源;要转变体育场馆模式,立足体育,将体育场馆建设成融休闲、健身和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娱乐中心。
3.3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必要,但仅靠政府也是办不好的。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方面,应采取在政府支持、扶持或主导下,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思路。为了调动社会参与兴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国家和政府可以出让一部分体育资源,由民间体育产业经营者进行经营。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就充分考虑了奥运会后的良性运转问题,吸收了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传统模式改革,对于改变我国体育场地设施长期存在的效益低下、使用率低、难以满足社会增长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的现状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蕴藏在人们、社会中间的巨大活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子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3.4打造体育产业的民族品牌
发展体育产业很重要的一点,尽力打造中国民族品牌,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为国际体育品牌“打工”的尴尬局面。总理曾说:品牌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将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他拥有多少个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品牌就是实力,就是市场;没有品牌,市场认知度就低,市场占有率就上不去。在打造品牌方面,只靠企业一家不行,政府、新闻媒介、行业协会都要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才行。
4 结语
体育产业在我国仍然是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体育自身的调整和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会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岩,王清芳.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2]江伟,黄武.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摘要:本文通过对泸州休闲体育产业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泸州目前休闲体育市场具有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地理位置等优势,同时也存在开发滞后、体系构建不完善、交通网络不通畅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泸州市休闲体育开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泸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现状;对策
1.前言
休闲产业是随着21世纪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显示,未来几年,休闲经济将在第三产业中的占用重要位置,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闲体育,在21世纪将成为重要的发展产业[1]。所谓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健身、消遣、娱乐等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而休闲体育产业是为直接满足人们健身、消遣、娱乐等需要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与机构的集合[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同步增加,甚至有所下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功能不断被认识、被开发。从其价值来看,体育已渗透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们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三大(等方面的)需要。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社会、环境、人和资源的综合发展。这样的社会基础,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3]。
泸州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是四川省东南部重要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名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很好的结合,近年泸州经济文化等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满足了物资生活水平后开始追求经精神生活水平,从而刺激了体育消费水平,逐渐增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在泸州迅速开展,但是,就现在泸州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很多地方仍然有不足的地方,这些不足无法适合当前消费者对体育消费需求,因而研究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实现途径,使体育产业在前进中求发展,稳中有进,让体育市场逐步成熟。
泸州是具有良好休闲传统和休闲氛围的城市,休闲体育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应对策。通过对泸州市一些企业的访问和参与体育群体的调查,以下结合泸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基本情况,提出泸州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若干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 健身休闲开展现状
泸州市的休闲体育产业刚刚起步,据走访调查,泸州市经营性体育健身休闲场馆的总注册资金约600万,平均注册资金100万左右。经营总面积为12000平米,平均1000平米。同时能接纳的消费人数为900人左右,平均每家经营部门可接纳消费人数120人。这些产业部门的投资注册资金以本地为主。以下对健身方面的若干问题调查分析。
从调查来看,泸州市居民对有偿体育活动的认同率较高,达到87.9%,表明“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经在泸州市居民中逐渐形成,众多潜在的消费群体,为泸州市休息体育市场的开拓奠定基础。根据调查消费者对有偿休闲健身场所的意见统计,认为现有的有偿经营性体育健身休闲部门消费价格“合理”的人数占47.6%,认为“偏高”的人数占9.3%,认为“高”的人数占2.6%。首先受消费观念有一定影响,再次说明消费者对经营性体育健身休闲部门提供的服务满意度还不高。对经营性体育健身休闲部门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评价,55.8%的消费者认为“一般”,19.4%认为“好”和4.0% 认为“很好”,认为“不好”与“很不好”的占15.3%,说明泸州市经营性体育健身休闲部门的服务质量基本令人满意,但是还有待改善。随着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宽裕型”过渡,“花钱买健康”在市民中逐渐成为时尚,体育健身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
2.2 体育旅游休闲开展现状
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我国已有的法定节假日及双休一共114天左右,这意味着人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中渡过[5]。以“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为例,2000-2006年以来,在黄金周期间了旅游的人数和现实的收入都成急速上升趋势,2000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次4600万,实现收入180亿元,而到了2006年同期全国出游人次达到1.46亿,实现收入585亿元。可见,在我国休闲越来越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面就一些泸州旅游数据展开分析。
通过表2、表3泸州市旅游数据不难看出泸州地区的收入都成增长趋势,而体育旅游休闲又属于旅游诸多项目中的一种,这就能给我们一个发展体育旅游休闲很好的契机。泸州市本地的旅游开展比较多,需要购买门票的景点票价都在20元以内,如方山、九狮山、张坝等且车程都在一小时以内。如二郎山一年一度的攀岩比赛,“红色之旅”赤水河漂流,天仙民歌节·枇杷旅游节等,这些都具有泸州本地自身的特色的旅游活动。在古蔺、叙永等地的旅游景点也具有相应的特色,车程都在四、五个小时左右,路况也不好,由于整体的地形以上的特色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原因使其开发相对迟缓,发展相对滞后。通过泸州市旅游局的宣传报道,泸州对休闲旅游的宣传还是处在少量的图片以及简单的文字。
从目前情况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网络建设的欠缺;2)特色旅游的建设;3)一些发展迟缓、滞后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
3.对策
3.1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3.1.1通过政策吸引投资,扩大供给规模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而目前现有的体育休闲服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必须通过政策吸引投资,扩大供给规模。而要使生产规模或经营规模增加,首先就要使投资增加。政府应制定系统化有利于推进休闲产业的发展政策,给休闲产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1.2构建体育休闲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
体育健身休闲场所数量较前5年有所增加,但整体质量并没有显著提升。为推进体育休闲产业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结构,有必要对体育休闲产业进行规划和整合。
3.2 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3.2.1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旅游集散中心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就地形而言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为构建四省结合部中心体育休闲旅游提供有利条件。依托川黔、宜泸渝等高速公路、县际干线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和交通结点的快速通道连接,形成旅游景区快速交通网,增强各主要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要合理规划,积极推动与云南、贵州、重庆等周边省(市)联合建设边界地区旅游公路,畅通泸州旅游进出口通道。
3.2.2合理规划,开发特色体育休闲旅游
要根据各地适于开展体育旅游的资源特征、数量、区位状况,开发的难易程度及自身经济实力,对能否开发以及其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实施生态战略,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发展规划。
3.2.3注重宣传策划
充分发挥旅行社和各类媒体的作用,旅行社和媒体是为外来旅游者安排旅游项目的策划者,是旅游消费者的引导者。所以,泸州体育旅游休闲的发展应重视它们的参与、举荐、宣传、推销和部署,策划体育休闲旅游的活动。
4.结论
通过以上对泸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分析,适合泸州休闲体育开展现状,结合泸州自身发展问题,建议通过交通网络建设、开发特色休闲体育旅游、通过政策吸引外资等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发展泸州的休闲体育产业。(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体育系)
项目名称: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编号:(TY201014)。
参考文献
[1]陈冀杭,蔡伟民.杭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2).
[2]梁永庆.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313-313.
[3]袁琳.浅析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文汇,2009(1).
[4]彭连清,林玲.江西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7(8).
[5]朱大琴,李敏.近三年来我国休闲体育研究进展报告(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16(5).
[6]泸州市旅游统计年报数据[DB/OL].http:///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问题
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已有百年历史,二战以后,欧美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竞技体育蓬勃发展,体育的经济价值日趋明显,体育产业的地位愈加重要。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体育市场迅猛发展。体育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它也逐渐成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体育消费市场在我国潜力巨大。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体育产业的概念
体育产业是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称谓。称谓的改变带来的不是体育事业本质属性的扬弃,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产业运作方式和产出成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底子薄,规模较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有了它独特的发展方式。我国已经形成了多项体育产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具体表现为:(1)我国的体育产业逐步的在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欧美国家的体育产业自19世纪中叶开始产生萌芽到最后的发展成熟经历了14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自20世纪中期萌芽产生到成熟仅仅历时50年,我国整整比欧美国家缩短了将近一个世纪。(2)体育产业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发展质量与效益日益提高。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体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市场由最初的单一、层次不清开始向层次分明、全面发展有秩序的推进。当前,体育市场框架基本形成,以竞赛表演市场为先导,健身市场为基础,技术培训市场、体彩市场、体育广告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等逐步被开发出来,各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在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对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很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出了极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
与国外相比,我国体育产业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开始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已经去除了过去结构单一、体委作为“搭台配角”的弊端。但仍然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与不足。如:模小、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显著。产业内部结构有缺陷、质量不高。体育产业实体经营发展较为缓慢。体育产业和金融资本没有很好的融合,产业的发展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体育用品行业缺乏竞争力,生产水平较低。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规模、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不高。下面就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这是影响我国国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均GDP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人均体育消费与欧美国家也存在一定的悬殊。第二,缺乏好的运营机制和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两者的缺乏使得体育产业机构缺乏盈利意识,也无法激发人们对体育产业的投资欲望。第三,城市化进程较缓,影响了体育消费的发展速度,城乡差异使得体育消费发展极不平衡。第四,政府缺乏合理的引导,重视程度不够,法制不够健全,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发展对策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尽力为体育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指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企分离,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无谓的行政干预。建立健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拓宽体育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大力开拓、发展体育产业市场,尽力把体育产业发展成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能够促进体育消费的扩大内需,进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进步。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它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有自身很强的生命力和潜力。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总体发展情况急需提高,要想使我国的体育产业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必须同时发展供给和需求,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产业积极、稳定的发展,体育产业才能发展成我国的重要经济产业。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一、高校体育产业概念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并且提供体育服务的行业总称。 高校体育产业是属于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体育服务及其有关体育产品活动的总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性 :一是经营性,二是社会性。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机遇
(一)河南省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而高校体育资源丰厚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需求较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各个高校都兴建了校校区,体育场地和器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上看,高校的体育资源势必要走向社会化,从而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居民的经济实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的体育需求和健康意识日益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娱乐体育的兴起,加快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大批的离退休人员涌向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人均寿命的逐渐增长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约1.8亿,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人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且还有迫切的健康长寿愿望,体育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消除孤独与寂寞,延缓衰老,打发闲暇时间的理想途径,老年人对体育的热爱,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河南省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参与者体育消费能力提高。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正在形成。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需求日益增大。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体制需要完善
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一般情况下,学校把体育设施和各类场馆都安排给相关体育部门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部门就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营方案的实施进行研究讨论,并安排有独立的负责人进行管理,而这些只是在实践中发展体育产业经验的总结,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产业制度来进行规范操作。理论上也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制度。
(二)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
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整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体育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约束,缺乏开放性,只注重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训练,也有部分领导认为高校体育搞产业化发展是不合理的。目前,高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主要目的是围绕教学,忽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在教学之外,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过分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增加了维修、保养经费的投入。因此要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
(三)缺少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与手段
高校在进行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经营管理手段都比较简单,即使在盈利的情况下,也是进行着简单的“再生产”,很少在经验总结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扩大经营。没有合理通过现有的体育资源获的更大的利润,场馆器材设施的利用率也比较低,高校体育产业仅处于困家投资建成体育场馆设施的出租,以及有偿指导等低层次的经营阶段,覆盖的对象只是少数市民和高校师生,如此单一的资金投入和服务对象,影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化运作和商业赞助。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巨大的体育消费群体,许多居民缺乏体育消费观念,这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四)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投入少,且投入渠道单一,体育产业自身经济价值和潜力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在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下,严重限制了社会各届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缺乏经营市场的开拓性人才,高校体育产业自身经济价值和优势尚未得到开发。以往的高校体育产业,因受到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影响,否认它具有创造价值的经济属性,因而长期以来只靠国家投入,不重视自身的产业开发,只靠国家财政性体育经费维持,政府依旧承担着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主体责任,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以体育教育为主导的体育主体产业尚未开发,体育教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重点不突出。尤其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以及高校体育科技产业等方面。
四、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规范和完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
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良好有序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学校应当在原有体质与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得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够更加高效、规范、透明,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成立独立的体育产业管理委员会,培养选拔水平的体育产业负责人,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各级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检查评估机制, 确保在产业管理及其运营中不出漏洞。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高校的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学习创新理念,提高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向广大的居民提供有偿服务。同时对高校体育经营的部门机构提供政策的扶持,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高校体育管理者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合理有效的利用自身的资源,找准发展的方向,突出高校体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推进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和商业化,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缺乏的矛盾。高校体育产业的管理经营者,要培养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要求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体育产业。了解社会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经营者在学校管理体制下有自和决策权,实行单独的方式运作,避免学校的行政干预。高校应采取有偿资助和联办,以及共享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领导者要围绕效益抓经营,围绕经营抓管理,管理要以效益为重点,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校体育产业化运作环境。拓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领域,提高经营的效率。
(四)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高校的体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应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对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改善体育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体育产业管理者的水平。利用现有的场馆和师资开展一些培训班和辅导班,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积极探寻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项目,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整合体育市场。抓住市场的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高效益。充分利用体育人力、科研、场地器材设备等优势,积极开展学校和社区的健身活动。组织建立相应的体育机构,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建立健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完善高校的体育赞助。高校体育和企业的联合是双赢的,高校应抓住机遇,发展体育产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Y―2013―2881
参考文献:
[1]龙冲.挖掘高校体育资源推动地方低于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技,2010,(04).
[2]崔晓霞.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发展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
[3] 张鑫.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0,(1) .
[4]娄德玉,商勇.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towards industrializ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a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for these issues.
关键词: 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Key words: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dustrialization;the status quo;problem;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233—03
0 引言
体育产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能力,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使体育运作从福利性、事业型、公益性逐步向经营性转变。体育产业化的实质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组织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方式,并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要发展体育产业化,之后我国的体育产业化有了较大发展。体育产业化是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内容。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高校体育产业化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改革和探索。我国在1999年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进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1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1.1 人才优势 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具有高层次的学历、较为全面的运动技术水平、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等等优势,同时,他们集教学、科研、训练为一身,不仅可以更快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为体育市场的开发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1.2 物质资源优势 高校在体育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仪器,完备的图书资料以及档案,同时还拥有一部分体育实体,有来自于国家和学校的资金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具有室内体育馆的大约占到60%的比例,而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比例更高,在90%以上;游泳馆、网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的拥有率达到了50%以上;田径场的普及率高达95%以上。
1.3 市场优势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在校人数大幅度增长。目前,现有在校大学生超过2000万人,以后还会不断地增长。因此,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广阔,并且消费对象相对稳定集中。高校师生具有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目前,“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能够向社会开放,必将会形成一个广阔的、稳定的体育消费市场。
2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普及全民健身计划、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培育体育消费的潜在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潜力和其自身的优势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四川;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42-02
体育旅游是一种逐渐兴起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相比,有着更强的参与性、更好的健身娱乐性。伴随生活方式及旅游市场和需求的变化,登山、攀岩、滑雪、滑冰、滑草、滑沙、漂流、滑水、冲浪、朔溪、徒步穿越、自驾车越野等活动逐渐成为了体育旅游业的新需求。体育旅游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个人参与性和体验性的需求,迎合了挑战自我与自然的本性。
一、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
四姑娘山风景区设置以登山、攀岩、攀冰、徒步穿越、漂流为主的体育基础设施及专业化技术辅助团队,其景区所在地小金县旅游收入以每年25%的水平增长,目前已达2亿元以上;西岭雪山配置滑雪、滑草、高山滑道、飞伞等20多个运动休闲项目。四川省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以户外运动为主体,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优势,拥有众多山地、峡谷、高原、河流和藏、羌、彝民族体育风情。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置及活动开展上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贡嘎山、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每年引来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参与,在凉山州有环邛海湖自行车大赛、螺髻山、庐山攀岩登山活动、安宁河国际漂流赛等活动,在九寨旅游大环线上有阿坝州政府组织的国际汽车旅行节,众多的景点资源及配套项目,形成了四川省体育旅游美好的发展前景。伴随各地景区资源的开发,四川省体育旅游建设正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及当前形势下日趋增长的全民健身和文化娱乐需求逐步融通。四川省各地景区大量出现的与旅游业、旅游地交叉融合的户外运动及体育项目,也很快成为新兴的体育产业。四川省发展体育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对拉动就业,加快经济增长,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约四川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促销管理及其他问题
对体育旅游促销宣传不足,即使有宣传也是主体形象不明确生动,宣传内容单调形式陈旧,缺乏煽动性,宣传渠道不多、手段缺乏,很少做到多方参与共同协作而形成动作大、声势大的对外宣传活动。宣传促销时断时续缺乏经常性,长期性。
(二)居民收入与消费观念行为习惯制约
四川省存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居民收入水平偏低、需求相对不足,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许多问题。四川省体育旅游的开发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体育旅游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四川省体育旅游总体上尚处于后进状态,其根本原因是落后思想的桎梏阻碍和限制了四川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四川人的消费理念与行为习惯也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选择,体现在旅游上也多是只愿去参加一些消遣性和观赏性的常规旅游,而对于那些需要一定体力、技巧和具有一定意志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却少有人会真正地或多次地参加。
(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专门人才匮乏
体育旅游属于一种特种旅游项目,因而该行业需要专业的特定的人才。四川省基本上没有专门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机构,旅游学校和大专院校中的旅游专业也是培养从事一般旅游业的人才。目前,四川省体育旅游人才缺口很大,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景区体育旅游项目的专业化配套服务体系,包括人才、技术、装备、安全措施等尚待整体建设和规范。在四川省体育旅游从业队伍中,男性多于女性、学历结构偏低、专业结构复杂、多以兼职工作者为主、经营管理性人才缺乏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办学时间不长、培养人数在近几年内有所增加、体育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尚未得到职能部门的重视,少有的培训行为基本上属于各单位的自发行为且随意性大,也不具备系统的培训规划和有章可循的制度保证等一系列结果。
(四)财力支持跟不上产品开发不力
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财政较为困难,资金并不充裕,所以对体育旅游的直接投入比较少。同时,由于没有广开门路,因而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体制还未建立起来;广泛吸纳和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的力度有待加强,投资政策有待完善;体育旅游在项目建设上总体投入不足,西蜀岷山众多名山大川丰厚的户外运动资源尚待开发;具有体育、文化娱乐及旅游特征的新型产业——体育旅游在开发建设中呈现信息不对称、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分割及活动的分散。
(五)教育培训和基础设设施没有跟上
在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包括宣传促销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建设等都不能完全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城市居民正日趋扩大的运动休闲及旅游度假时尚,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及社会团体对体育旅游的中介、宣传和引导功能尚未全面展开,社会动员面不足。体育旅游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设施缺乏许多可开发的项目,因无必要的设备而无法开展,加之目前四川省的体育旅游企业规模小、素质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某些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上又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三、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把体育旅游纳入四川省旅游规划
依托四川省现有旅游环线的营销系统,各路景区体育旅游项目发展及配套活动的信息,促成四川省体育旅游整体包装、强势促销的态势。规范的体育旅游市场统计标准,将促进四川省体育旅游专业化配套发展。将体育旅游置于更大范围如全国和区域的产业合作背景下,构建一个与四川省旅游环线发展及景区建设、游客休闲度假需求高层面融通整合的,融九寨大环线、峨嵋、乐山、都江堰、雅安、康定等众多资源和景点在内,涵盖大香格里拉环线、辐射凉山州藏彝走廊的西蜀岷山体育旅游圈。
(二)提高同一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面对各路景区在自然、人文、宗教、生态、体育等资源,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及企业在景区建设中应特别注意源的共生性,生态观光、文化感悟、度假休闲与体育旅游活动的配置建设,充实景区旅游项目的构架和内容,市场聚合力。九黄黄金旅游环线上的四姑娘山可以通过旅游公司的开发及登山协会的引导,可居于国内体育旅游的登山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西岭雪山冰雪运动资源,成为四川省在全国冰雪项目上的竞争优势。
(三)营造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按政府授权、企业运营、景区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未来几年我们在体育旅游发展上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体育旅游的诸多项目尽管本身属于体育经营活动,但在投资建设的管理程序上,涉及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头审批。在产业政策上不妨建立统一的体育产业执行标准,在管理环节上,变多头审批的烦琐程序为一站式系统服务。大幅度地聚集吸引伴随西部大开发、企业改制及产业技术调整而来的各路客商及民间资本,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四川省体育旅游的产业化水平。
(四)体育旅游业与城市体育产业的整合
作为一种以户外运动为主的旅游活动,体旅游与城市体育运动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因此,借助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城市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开发各类具有户外运动的体验性、刺激性特征的经营性体育娱乐项目及其辅助训练设施,注重以企业群体、学生群体及干部素质培训为对象的各类拓展训练,是促成城市居民户外运动素养,扩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此外,开发以成都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大型体育比赛为主题的、与户外运动不同类型的会展型体育旅游活动,借助中心城市体育大赛的聚合、示范功能聚集吸纳更多的体育旅游潜在的消费者。
(五)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四川省体育旅游现状与人才培养现状滞后于体育旅游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体育旅游人才战略意识淡薄、行政管理部门在体育旅游发展问题上的协调不够、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模糊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根据体育旅游市场即体育旅游者的参与特征以及体育旅游经营单位对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加速四川省体育旅游人才的步伐,拓展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途径,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的体育旅游产业的战略意识、分工合作,加大各高校对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六)加强体育旅游产业的制度规范
加强体育旅游活动的消费指导,建立规范的体育旅游项目团队经营管理及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强化体育旅游的配套服务及保障体系。体育旅游涉及诸多户外运动知识及安全保障措施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应有相应的资格认证办法,特别是登山运动中的高山向导、教练,漂流运动中的操舟手,蹦极、跳伞、滑翔、溜索运动的技术装备,更应配套设计相应的上岗制度及检测制度。旅游管理部门对景区体育旅游项目经营实体安全保障及应急措施,制定相应的检查督办条例。规范明确的风险责任认定条例,吸纳保险公司,进入体育旅游这一巨大的保险市场。
(七)依托民族地区开展特色体育旅游
在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藏、羌、彝高原上,有着众多生态的、山水的、民俗的、宗教的、动植物的神奇旅游资源,可以此为依托开展有特色的户外运动和汽车拉力赛或自驾游等;以凉山州赛马、斗牛、摔跤达体舞等众多形式不一的彝族体育活动为题,结合各种民间时令节气,如火把节等开发旅游项目。在南丝路藏彝走廊上通过重点开发与分流,最终在西蜀岷山境内形成以登山、滑雪、漂流、自驾车越野等优势项目配置为主体,融诸多体育休闲活动及娱乐产品、大型旅游及体育产业、各路景区景点及其配套公共服务网点在内的,集运动健身、体育娱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高山峡谷、草原群峰、森林湖畔、河流清溪、宗教文化、民族风情、城市与乡村交融的区域性多核分散型体育旅游圈。
参考文献:
[1] 朱玲,惠蜀,等.发展壮大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
一、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四季交替分明,冬季积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温度适宜,生态环境好,坡度适中,为冰雪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绥化地区年积雪日数在120天~140天,伊春和大兴安岭地区年积雪日数在160天~200天。全省主要山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岭、完达山、大青山等,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60%,林区面积占41%,森林面积为全国省市区之首。据滑雪场资源普查结果,全省海拔1000m以上适于建造滑雪场的山峰就达100多座,是中国滑雪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省份。
2.历史优势
黑龙江省自1963年开始创办冰灯游园会,到1985年举办冰雪节,1998年建成冰雪大世界,逐渐将冰雕艺术与雪雕艺术相结合、冰上运动与雪地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风格和优势。哈尔滨冰雪节、黑龙江国际滑雪节、齐齐哈尔关东文化节、牡丹江雪乡旅游节在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冰灯、冰雕艺术已闻名世界,滑冰、滑雪旅游与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齐齐哈尔关东文化节有机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基础设施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黑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以滑雪旅游为主,滑冰旅游为辅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服务体系。一大批滑雪场、雪道、冰雪娱乐设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旅游接待设施相继建立起来,并在逐步完善。已形成了以亚布力、二龙山、吉华等大中型滑雪场,黑龙江省冰上项目管理中心中心、哈尔滨市冰上项目管理中心、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管理中心等所管理的室内滑冰馆为主体,以及数以百计的中小型旅游滑雪场地、室外人工滑冰场和天然滑冰场等为补充的格局。为各类体育冰雪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场所。
4.举办冰雪赛事的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开展冰雪体育竞技运动最早的地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杨阳、申雪、赵洪博、王曼丽、王蒙等一大批冰雪项目的世界冠军。建国以来承办过无数次国际、国内重要冰雪运动赛事,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的知名度,也为黑龙江省赚足了人气和财气。现在黑龙江省正在积极筹办2008年在齐齐哈尔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冬季运动会,2009年在哈尔滨举办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届时黑龙江省将会迎来更多的国内外体育冰雪旅游爱好者,相信大冬会必将为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黑龙江省假日办统计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接待入境旅游者、旅游创汇等每年都以10%~20%的速度快速增长,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春节黄金周旅游最热的省份之一,冰雪旅游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发展速度最快、关联带动作用较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二大旅游客源国。黑龙江省旅游局所确定的今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总体目标到2020年按照产业化的方向,将黑龙江省建成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滑雪旅游地,形成三大四小共7个滑雪旅游区,以及20个高级、56个中级、102个初级滑雪场体系;30万张床位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接待服务体系;100个滑雪学校、1500名滑雪教练的培训体系;能够生产雪具、雪服、雪地机械设备的装备工业体系;主干线、支线、区内线相衔接,空中和地面相配套的畅通的交通体系。在黑龙江省今年制订的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中,黑龙江人响亮地提出:“要把黑龙江建成世界冰雪旅游中心和中国滑雪旅游胜地”。
黑龙江省春节黄金周旅游人数、收入统计表
三、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的发展对策
1.充分依靠政府力量,积极鼓励社会投资
对于旅游政策的制定,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体育旅游业。黑龙江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重点推进的工作,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996年全省只有亚布力和大海林双峰等雪场,到2005年全省已有各类滑雪场50余家。投资方式以多元化方式为主,调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资金,大型企业集团投入雪场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资金投入的热点。令人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了雪场开发行列。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是依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得以发展、壮大。
2.实施滑雪旅游升级战略,做大做强滑雪旅游
要结合筹办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指导亚布力搞好滑雪场改造,将其建成国际性滑雪胜地。要突出抓好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滑雪旅游圈建设,通过开发滑雪、冰雕雪塑、地域文化、北方民俗、特色餐饮组合性产品增强综合竞争力,把哈尔滨打造成世界冰雪迪斯尼乐园。要重点抓好哈尔滨至牡丹江、哈尔滨至伊春、哈尔滨至大兴安岭三条旅游滑雪带的开发建设。要指导具备建设条件的滑雪场,做好大型儿童滑雪场项目建设。要积极与宣传、广电部门协调,力争在卫星电视开通滑雪旅游频道,加大人们对滑雪旅游的了解。要延伸滑雪旅游产业链条,发挥我省装备工业基地优势,通过引资合作,发展雪具、滑雪服装、索道、缆车、造雪机、压雪机、雪地摩托等滑雪用品和装备,逐步发展壮大我省滑雪配套产业。
3.利用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加强体育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
哈尔滨市在冰雪、雪塑、雪雕的传统旅游产品基础上,已连续3届成功地推出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的诞生,激活了冰雪产业。哈尔滨已成功承办了多次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如1996年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四国女排邀请赛等。一个接一个的冬季节庆活动更是搅热了黑龙江的冬天。从1998年开始,黑龙江省成功地创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从此树立了黑龙江作为我国滑雪旅游胜地的形象。第2届国际滑雪节由地方性节庆活动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节庆活动,黑龙江滑雪旅游大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体育冰雪旅游产品有体育赛事旅游、体育场馆设施等人文景观的观光旅游等。
4.在开发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发展相关产业
旅游业是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关联性、带动性很强。因此,在开发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例如滑冰、滑雪装备的生产、开发和研制;旅游品、纪念品的开发与生产。
5.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育体育冰雪旅游消费群体
要充分利用省内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资源优势,在高等体育院校适时设置体育冰雪旅游专业方向或相关课程,为体育冰雪旅游市场提供专业人才,已确保对体育冰雪旅游市场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加强对冰雪体育旅游市场的预测分析及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客源市场的开发,黑龙江省发动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已开展了多年,应继续扩大影响。通过活动的宣传以及媒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和市民对冰雪项目的爱好和兴趣,提高人们对体育冰雪旅游的需求,使其广泛普及并在人们对体育冰雪旅游的功能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