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组织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手工造纸;改变;调适;使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TS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53-01
一、研究背景
有关南傣族地区纸张的记载从晚明时开始出现。至今,傣族生活的一些地区还保留有传统手工造纸业,如西双版纳的曼召村、曼贺村等村寨,并且全部都用构皮造纸。本文进行调查的西双版纳曼召村的手工构皮纸在傣族地区有很高的声誉,过去景洪、勐腊的缅寺和尚都会来买曼召的纸,泰国和缅甸的和尚也来买这种绵纸,用于经书的书写。此外,傣族扎孔明灯也用这种构皮纸,构皮纸还大量用于民间的祭祀活动。如今,曼召村的手工纸主要用于普洱茶的包装。
关于傣族造纸的研究论述数量不少,多数人对傣族地区现在的造纸技术技艺的理解仍然停留在10年前的认识之上,随着普洱茶全球性市场的扩展,手工纸进入了一个需要适应全球性市场要求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手工纸的制造、销售等不同环节产生了一系列改变。要了解傣族地区的造纸现况,我们首先要了解近年来傣族的手工造纸技术有没有出现变化?
二、传统造纸工艺留存与市场化转向调适
(一)西双版纳曼召村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
相关研究已经清楚地呈现了过去曼召村手工造纸的全部工序,根据朱霞,李晓岑的总结,其步骤如下:
1 砍构树。2 浸泡。3 蒸煮。4 洗涤。5 捶打成浆。6捞纸。7 晒纸。8 砑光。9 揭纸。
研究者认为傣族和白族的手工造纸技术的历史渊源是相同,因为它们二者所使用的造纸的原料都是相同的。
(二)西双版纳曼召村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留存
据笔者在田野调查中的观察,现在曼召村的手工造纸工序如下:
首先将构树皮放在水中浸泡;将泡软后的构树皮放入锅中蒸煮,蒸煮时加入草木灰,并且不断搅拌,直至将树皮煮烂;之后将煮烂的构树皮放入水中洗涤,把草木灰洗干净并去除杂质:洗净后的树皮被粉碎成纸浆;纸浆稀释后根据计划所做纸张的大小用纸框抄纸或浇纸;将带有纸浆的纸框放置在太阳下面晾晒;纸张快干时用大小适中的碗或锅盖进行砑光;最后当纸张完全干燥后将纸从框上揭下即可。
(三)曼召村手工造纸适应市场化所做的调适
从2000年之后,随着普洱茶的市场走热,曼召村的手工纸作为优秀的普洱茶包装纸也是供不应求。随着外界对曼召村手工纸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纸张质量要求的提高,曼召村的手工造纸技艺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①纸原料直接从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进口。
②以前浸泡以及清洗树皮主要利用在村子外面的河水。现在各家各户均在自家院子内用水桶或自制水池进行浸泡和清洗。
③使用机器与人工结合来粉碎纸浆。
④纸帘的底由纱布改用更结实的塑料窗纱。
⑤以前采用浇纸的方法,现在用速度更快的抄纸法。
三、当前曼召村手工造纸原材料的获取
现在原材料的获取有两种渠道。一是山上自家林地中原有的构树。二是从老挝进口的构树皮。
这几年村里人也在山上开始种植构树,但是能提供的构树皮原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所需要的原料数量,未来每年仍需从老挝等国进口大量构树皮原料,无形中加大了市场化风险。国际化市场中变动性因素的增加和不可控,带来的是手工纸原材料市场化风险的增加。
四、曼召村手工纸使用现状
曼召村手工纸现在的用途有如下几方面:
1、普洱茶包装用纸。这是曼召手工纸使用量最大的用途。主要是根据茶商和印刷厂的要求来定纸张尺寸。全球化是目前世界所面临的、不可逆转的一个现实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在现代性中的体验服从反省性,因为这种体验是在不言明的(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整体结构被深度打乱的一个世界中进行的。世界完全被间接化,个体必须通过他在面对越来越遥远的世界和环境时的参与能力来定义。
2、传统丧葬仪式用纸。主要是版纳的一些寺庙或附近村子的老人购买,用于经书的抄写。
3、艺术品用纸。这几年陆续有外省的人到村子里定制大尺寸的手工纸,用于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用纸。
【关键词】 民间公益组织;非盈利性;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从西方传入并影响了中国福利体制改革,该理论在后期的一个主要修正和补充就是在原有三分法(国家、市场、家庭)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社会的概念。民间公益组织正以其非营利性、志愿性、灵活性、主动性的优势蓬勃发展,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1]与此同时,民间公益组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众多不成熟因素困扰着它们的发展。本文从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旨在推进非盈利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非盈利民间助残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
1、经费不足
随着公益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创办非盈利性民办公益组织,他们旨在多帮助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按照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公益组织属于第三部门,公益组织如果一味的等着政府社会提供资金支持,不利于其发展壮大。而且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只有少数的机构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很多组织只能依靠部分有能力企业,社会爱心募捐维持,资金不足的问题从公益组织诞生就存在,而且是长期存在的,需要组织根据自身情况寻求适应的方法解决。
2、法制存在缺陷
我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专项慈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非盈利民间助残公益组织的法律定位不明确,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我国1993年出台的《红十字会法》和1999年出台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2004年出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这一系列的政策从法律制度层面保证了慈善组织的有序发展,现阶段法律法规不能有效的适应民间组织发展的需要,法律不健全,立法层次低而且相关内容有冲突,因此迫切需要创立一部专门性慈善性事业基本法,统一概念和原则,有效解决冲突。[2]目前国家出台了《慈善法》,在2016年9月已正式实行,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将会促进社会进步。这个法律的实行,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3、专业人才匮乏
很多公益组织缺乏专门管理人员和专业医护人员,对于组织发展以及病人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有的组织对于精神疾病方面的病人,没有很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减轻病情,只能为他们提供居住饮食方面的帮助,有些组织也是只有少量的心理咨询师,帮助病人恢复的专业人员也比较少,急需要国家以及社会公益机构多多给予帮助,来提高非盈利性民办公益组织的职能和影响力。
4、由“个人公益”向综合性、合作性发展
现在的社会更加注重合作发展,部分刚刚起步的个人公益组织可以参与到具体的组织活动中,实现团队的通力合作,让民间公益组织的力量凸显出来,民间公益也随着参与度的提高,得到更加综合性的发展。
5、年轻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热衷公益事业,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人也参加到公益组织之中,随着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很多有专业技能的,能帮助管理,治疗等方面的人才加入,使公益组织更具有力量去承担社会责任。[3]
6、新媒体成为其传播能力提升的主要媒介
信息化时代,网络新媒体等传播途径产生,信息的传递速率高,民间公益组织有了新媒体这个传播途径,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传播能力,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他们之中,帮助更多残疾人更好的适应社会。
7、实现网络时代下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网络下的信息可以相互交流以及共享,能了解不同人的情况,更好的了解观察病人的状况,能在网络上交流后得到更好的照顾治疗方法,从而更有益于病人,以及公益组织的发展。
三、国内非盈利民间助残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及前景
1、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有很多人的支持以及努力,促进着民间非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组织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很多公益组织在解决自身问题上有独特的方法,他们不断解决着自己的资金问题,解决着帮助病人恢复但是条件不足的问题,为了组织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2、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前景
首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的管理机构逐渐完善,各组织分工明确执行力强,使得组织的机能逐渐完善。[4]其次,组织联系社会,从别的组织中寻求帮助联合进行活动,突出各个方面的优势,促使可持续发展。最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断的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影响力,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前景一定光明。
四、推进国内非盈利民间助残公益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
第一,公益组织应招收专业人才,制定组织管理制度,使组织更加规范化,招收专业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早日回归社会,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
第二,明确法律地位,对组织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制定好发展计划并逐渐实行。
第三,利用网络化,提高自己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更好的分配到合理的资源,解决部分难题。
第四,国家促进教育向培养专业化公益的方向发展,促使更多专业人员加入公益组织;制定法律适用社会的发展,保障公益的权益,充分了解组织之间的情况,将相似相近的组织进行合理的合并,将资源合理分配。做到组织更加系统化,同时也能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合理的资源。
五、结论
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组织应主动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模式的改变,合理提高知名度,让政府以及社会了解组织的具体情况,招收专业化人才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多与国家慈善机构进行合作,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行合理的优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非盈利民间助残公益组织将成为帮助残疾人的最有力量的组织。
【参考文献】
[1] 孙雅慧.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7.
[2] 高丽爽.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 吴丽纯.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现状和发展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3.05.
[4] 向悦.新型助残社会组织孵化的路径探讨―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J].残疾人研究,2015.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微公益;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公民社会、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微公益组织”这个新名词逐渐被广大公众所认知,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认识并加入到微公益组织当中,促进了微公益组织的大众化、平民化,推动社会进入全民公益时代。为掌握公众对微公益组织的认知和参与情况,笔者先后在江西南昌、吉安、宜春等地开展实地调查,分别走进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开展集中访谈和调查,并在街头开展随机抽样调查。此外,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问卷调查,为本研究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一、公众参与微公益组织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其中网络问卷(通过QQ及E-mail)发出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3份;现场填答问卷发出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
(一)对微公益组织知晓情况
关于“你是否知道‘微公益’这一概念”,有247名选择了“不知道”,占68.6%;关于“你是否参与过诸如‘腾讯微公益’、‘多背一公斤’等网络公益机构组织的活动?”,有299名选择了“未参与过”,占83.1%;关于“你对‘微公益组织’开展的活动有何评价”,有302名选择“不清楚”,占83.9%。这显示了我国公众对微公益知晓率非常低,大多数公众都没有参与过相关微公益组织的活动(见表3-1)。
表3-1 对微公益组织知晓情况
题目内容 肯定回答 比率(%) 否定回答 比率(%)
是否知道“微公益”
是否参与过网络公益组织活动
对“微公益组织”开展活动评价 113
61
58 42.2
16.9
16.1 247
299
302 57.8
83.1
83.9
(二)对微公益组织评价倾向
关于“你认为‘微公益组织’存在是否有必要?”,248名认为很有必要,占68.9%;关于“你打算参加‘微公益组织’组织的志愿活动吗(如募捐、献血、慰问、文明监督等)?”,218名选择“不想参加”,占60.6%。这显示了我国公众在微公益组织的参与倾向上有一定的矛盾心理。认为微公益组织在现代社会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微公益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自身参加公益组织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动员和宣传也较少,所以受众大都不愿意参与。
表3-2 对微公益组织评价倾向
题目内容 肯定回答 比率(%) 否定回答 比率(%)
“微公益组织”存在是否有必要
是否打算参加“微公益组织”活动 248
142 68.8
39.4 112
218 31.2
60.6
(三)对微公益组织发展的总体看法
关于“你目前接触过那几类公益组织?(可多选)”,有296名选择了政府主管(办)公益组织(如慈善会、红十字会),占受调查人数的82.2%(见表3-3),这也从客观程度上导致很多公众对微公益组织的认识停留在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层面,也折射出目前公益组织一家独大的现状。
表3-3 公众接触过的公益组织情况
公益组织类型 数量 比率(%)
政府主管(办)公益组织
企业或基金类公益组织
网络微博公益组织
民间自发的公益团体 296
57
61
192 82.2
15.8
16.9
53.3
尽管微公益组织目前尚未被社会公众广泛认知或认同,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公众对微公益组织发展还是持乐观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愿意参加微公益组织活动想法。在与受访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将公众对微公益发展的总体看法进行了总结:首先,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微公益组织及行为非常有意义,能很好地分担政府的负担;其次,多数受访者能够感受到当前公民意识和人权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人们可以参与社会生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再次,受访者中超过半数人认为微公益组织发展符合时展的要求,微公益的出现使得公益组织更加多元化。
二、制约公众参与微公益组织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对制约公众参与微公益组织活动的因素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公益组织的社会认知度低。江西省内的大多数微公益组织的活动大都依靠高校志愿者,影响和辐射的范围相对较窄。此外,多数微公益组织的活动大都在内部QQ群或微信朋友圈内交流,广大公众要获取该组织的活动情况,必须要通过网络并加入其QQ群或关注其朋友圈方能进行沟通,这一模式导致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很难准确及时地了解微公益组织及其活动,难以知晓其公益活动的时间、内容、目的和结果等内容,这成为制约公众参与微公益组织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特别是受到“郭美美事件”的不良影响,使得公众对网络上的各种公益类信息产生普遍质疑,致使公益类组织的可信度降低,大多数受访者担心上当受骗。
(三)目前政府对微公益组织的监督机制及法律建设尚不完善,大部分微公益组织自由度较大,特别是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微公益组织,其监督难度非常大,很难保证所捐款物能否真正分发到需要的群体手中。
(四)微公益组织自身建设不够,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和运营,组织相关活动或项目制度建设不够,开展公益活动时公开、透明度底,组织运作方式不规范等,正是由于某些不规范的微公益组织的暗箱操作,使得公众对微公益组织缺乏足够的信心。
(五)公众特别是年轻的职场人士,平时上班工作压力大,尽管有心参加微公益组织发起的活动,但是通常抽不出时间参加。
三、结语
微公益组织是在传统公益组织的弊病不断显现的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失灵、政府缺位以及传统公益组织失灵的问题,弥合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得到了广大公众的积极响应。然而,就在微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种种乱象,包括组织定位过高、管理人员缺乏、制度建设不健全等方面,可见,微公益组织受制于政策体制及自身建设等多重因素,其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路上仍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尽管如此,笔者在调查中看到了微公益组织及其公益理念正在逐渐地被广大民众所认知和认同,其社会正能量也在逐渐地释放,其产生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解决社会问题、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在被社会和政府所关注。
微公益现象是我国在社会转型中逐渐显现的社会热点话题,目前微公益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还比较微弱,亟需政府加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需要微公益组织自身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制度建设,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共同推动微公益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梁莹.公民参与草根NGO现状与阻滞因素分析――基于对南京市500位公民的实证调查[M].中国社会研究,2010(04).
[3]余志海.举手之劳的善举“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活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7(03).
[4]孟宪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独特机制[J].求实,2006(09).
[5]孙晓菲.微公益――你参与了吗[J].人力资源,2011(04).
[6]韩喻.微公益:让四两“博”千金[J].职业,2011(10).
[7]苏竹青.让“网络慈善”成为生活常态[J].中国西部,2009(08).
一、“社区草根公益社会组织”概念界定
我国对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研究,尚未有成熟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于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的研究;而公益性社会组织仅是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或一种功能来进行研究,且以国内外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为主要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学者仍在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式。
杨贵华在“对当前我国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思考”(2005)中认为社区民间组织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目标的民间组织,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组织体系的重要组织细胞, 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支撑体。唐政秋(2009)指出一般认为,社区社会组织,是指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群众团体或组织,其法定类型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等。社区草根公益组织属于其中一种。
综合众多学者观点,不难发现社区草根公益组织还有社区民间组织、草根公益组织等不同名称,草根公益组织指的是由民间发起成立,独立运作、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服务或公益产品的非营利组织。社区草根公益组织是社区内服务社区居民的草根公益组织。
二、“社区草根公益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
邓恩远, 赵学昌(2007)指出从整体情况来看,社区民间组织远未发育成熟,作用发挥也还十分有限, 与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仍存在着地位不明确、法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活动不规范、经费没保证、管理有困难等诸多矛盾与问题。战晓华(2012)经分析得出社区社会组织在组织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郏磊(2012)指出社区公益性组织现状为发展规模可观,参与结构有待优化;参与领域广泛,社会影响有待提升;自主参与不足,参与机制有待健全。
综合现有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以房养老”作为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势在必行。
三、“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问题障碍研究
1.注册登记困难,组织的双重身份困境
我国社团管理制度实行对民间组织采取“双重管理体制”,成立新社团需要跨过制度“门槛”,其中包括:政治门槛即找到一个业务主管部门,另外,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还要跨过资金的门槛和会员的门槛。所以社区社会组织面临法律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的矛盾,往往只有社会合法性而没有法律合法性。
刘澄诚(2012)认为对草根公益组织合法性的关注与探析不仅指出了草根组织身份的尴尬,也指出了这些组织因不能注册为非营利组织导致发展困境而不得不采取半合法行动策略的这一现实。杨大梅、韩国明(2007)列举了草根组织因无法得到法律认可而遭受的制度排斥,这些排斥体现在登记准入、享受税收优惠、接受捐赠以及执法等各层面中。
2.资金与监管的不足
一般非营利织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投入等,但是我国政府资助有限,而且其支持重点可能随时转移。经费缺乏这是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问题,大多数的社区民间组织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创收能力弱,随时面临关闭的危险。
3.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草根公益社区社会组织组织大多没有严格的章程。就是一部分组织建立了章程,大都不按章程办事,加上其法律上的合法化的问题,也没有相应管理主体对其进行监督,外部监督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使其在管理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
吴建超(2009)指出在我国,由于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志愿者资源不足、志愿服务对象限制、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强、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欠缺以及人们观念意识的影响,城市社区志愿服务遇到了一定困难、存在不少问题。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比率较低,志愿者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捐款捐物和义务打扫居民区卫生。而且,由于中国绝大多数社区草根公益组织缺乏社会公信力,公众和企业担心所捐的财物被挪用它途,有违本意。
从已有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四个:首先是制度性障碍――“法外”身份的无奈,较高的注册门槛使得众多组织没办法注册,也造成后期监管的不便;再者是文化意识障碍――草根社区公益组织文化发展不足,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不够,核心文化缺失,对公众的吸引力也不足;还有是组织自身障碍――自我生长机制不足,内部监管及运营机制缺失,资金的融合渠道较狭窄;最后就是法律制度与环境因素,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
四、推动“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政策建议研究
1.建设有利于社区草根公益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环境。
孙琦、汪雷(2010)指出,国家扶植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现阶段要加强对草根组织的监管、扶持其发展,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变双重管理制度为自动登记备案制,变主体身份限制为行为过程监督。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社区草根社会组织组织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魏红英、许钦城(2008)介绍了汕头市蓝天义工的成功做法。如:新成员录取方面,实行临时义工的准入制度,新成员要领取临时义工证,接受组长、成员的考察。在服务期满三个月后,若服务时间满 12 小时可提出转正。考核方面:对每年服务未满 48 小时的成员予与劝退。培训方面:定期组织服务满四小时的新成员进行岗前培训。此外,还不定时与其他组织合作开展相关的服务技能培训,如手语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激励方面:每年都对表现突出的组织成员都予以表彰。张戟晖(2010)建议通过扶持 NPI(Non-Profit Incubator)来发展草根组织。具体包括催生更多的 NPI、引导优秀人才投身 NPI、建立科学的 NPI 外部评价机制,推动 NPI 良性发展,最终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3.优化筹资、融资渠道
邓集林、宗志勇(2008)指出草根组织的资金来源单一,自创收入少,提出草根组织应丰富筹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扩大业务和经营收入。廖雪飞(2007)在研究了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三次筹款实践后,就如何获取资源给草根组织提出了建议,提出公募活动成功的五要素模型,五要素模型的五个维度分别是合法性、公信力、专业化队伍、营销策略和社会关系网络。渠媛媛、韩琳(2009)指出,影响草根组织筹资的因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组织的合法地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收入的高低等;内部因素包括草根组织自身的定位以及发展与筹资策略。
五、研究评述
随着社区草根公益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社区管理中日益发挥的作用,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学术界也对社区草根公益社会组织的现状和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有些研究仍存在不足。
第一,政府、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企业人员对社区草根公益社会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少,他们的“缺位”,意味着社区草根公益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支持度和关注度不够。
第二,学术界对草根组织的实证研究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对某一草根公益组织的纵向历史研究,或者对同类型、同地区草根组织发展的横向分析较少。此外,很少有学者具体区分公益性的草根组织和互益性的草根组织。事实上,由于两者公益性程度不同,其行动策略、对社会资源的需求程度等方面都各有不同。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微公益 现状调查与分析
“互联网+”下的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做公益,二是激励人们挖掘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并且通过自己切身的行动,表达爱心,传递爱的温暖。
在校大学生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最具潜力的微公益参与群体。一方面,大学生是尚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人,大多没有雄厚的资本或傲人的履历,但他们有为社会更美好之明天的期盼及为之献出个人力量的热情。另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庞大,极具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召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团结更为广泛的公益力量。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现状的多元调查与研究,我们提出相应的改善性建议,促进微公益成为大学生奉献爱心的新渠道。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
(一)相关文献
内容上,近年来国外同课题作品主要有历史发展、高校支持力度、多重价值、可靠性、激励机制等取向。而国内同课题作品中,有的围绕大学生微公益的德育功能、社会化价值,有的则着眼于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倡导大学生微公益的制度化、规范化。
程度上,国外同课题作品往往针对大学生微公益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数理分析,通过数学建模等手段分析现状,推出未来趋势,基于此给出针对性建议,或基于研究范围内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进行综述。而国内同课题作品往往从大学生微公益的影响、意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侧重于探讨其思想价值与社会影响。
可见,从优势上看,国外同课题作品的数据分析较为直观、科学,能提出针对性建议。而国内同课题作品在文本理论研究方面较为深入。
从不足方面来看,国外同课题作品在课题的广度与适用范围方面还有待检验,理论分析不够成熟。国内同课题作品的实证调研缺乏深度,在分析大学生微公益的种种具体问题,以及数据处理的合理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偏重于对学校开展德育价值的探讨,往往忽略微公益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双向影响关系。
(二)总结
为了得出所研究区域内大学生微公益开展的真实情况,我们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问卷设计、实地采访、数据分析等方面力求同国外优秀成果一样严谨、客观,不仅在原因剖析上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而且针对我们的调研结果提出了多角度的新见解,力求在适用于研究区域的同时,对大学生微公益现象的本质问题做出尝试性探索,使之成为适用于大学生微公益课题研究的可靠参考。因此,我们在吸取国内外同类课题长处时,找出其不足,并在我们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的在校学生,根据调查需要,我们从中抽取了部分大学生,所学专业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艺术、体育等学科门类。问卷发放通过纸质问卷与问卷星平台上的电子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并通过这两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有效问卷314份。所接受问卷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大约为2.7:1,其中男生占26.75%,女生占73.25%。调查抽取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占17.2%,大二占47.1%,大三占29%,大四占6%。在学科分类中,文科类占46.2%,理科类占41.7%,工科类占12.1%。
后期我们还专门访谈了3名普通大学生、3名微公益组织学生负责人及2名微公益组织老师负责人。访谈内容包括普通大学生版:是否了解、参加过微公益、了解渠道、对微公益的看法、建议等;学生负责人版:组织活动的动机、微公益活动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线上线下怎样结合、遇到的问题、项目优势、社会反响等;老师负责人版:对互联网时代下微公益的看法等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扬州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由16道题组成,大概分为基本信息,了解渠道,参与意愿与时间,援助对象,微公益领域与形式,看法与建议等方面。这16道题全由客观题组成,采取匿名方式,要求填写问卷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除此以外,我们还选择了个案专访法,分别对普通大学生、普通教师、公益社团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三、调查结果
采用自编问卷,包含人口学资料、行为事实与态度、观点、评价三类问题,总共由16个问题组成,问题涉及个人微公益参与现状、参与初衷、个人对微公益的评价与建议等多方面。
四、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体现出当前大学生对微公益的了解总体程度较浅,丰富个人经历成为参与微公益的重要动机,受助对象以学校及所在地周边社区内弱势群体为主,服务开展间断性较强,并且这一现象在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方面无显著差异性,是较为普遍的共性现象。形成这样的结果应有其主客观成因,以下我们将进行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微公益现状的形成当然无法避免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1.动机存在功利性
调查结果表3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参与微公益是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现个人价值,但大多数人会将参加微公益和学金的评定、评先评优等结合起来。此外表2显示,有44.90%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微公益,更有34.75%的学生选择不参加微公益的原因是参与微公益不能带来收入。
据此可知,公益精神和自我提升是大学生参加微公益的主要动机,但是仍有不少学生对参加微公益的真正意义和目的认识不深刻,带有功利的影子。
2.公益精神缺失
随着社会情形的变化,一些大学生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公益意识越来越淡薄,反而追逐一些浮夸的思想”[1]。大学生处于青年心理成长期,正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个性塑造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认识、审视自我,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由于不良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社会情感冷漠,对他人、社会考虑较少,导致公益精神缺失和参与微公益的活动持续性不足。
3.微公益理念认知不足
从表1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微公益还是有所关注并试着了解的。但也有4.15%的大学生甚至没有听说过微公益,这说明他们对微公益的理念认知不足,表明他们在主观上没有想关注并了解微公益。通^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是否了解微公益与是否参加过微公益活动呈明显正相关,即对微公益了解程度越深,参加微公益活动的人数越多。因此,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亟待提高。
4.怀疑微公益可信度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有71.01%的大学生表示稍微了解微公益,也有55.0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微公益,但仍有人对于微公益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对于微公益的理念与真正所指不甚了解。在大学生对微公益的看法中,可以看到有1.91%的学生认为微公益是“纯粹做宣传、搞形式”,72.61%的学生认为微公益是提倡社会公益的好办法,给人们搭建了一个奉献社会的好平台,25.47%的学生认为微公益是公益动机、商业动机兼有的一种形式。某些学生由于受之前社会舆论的影响,对微公益持有偏见或理解不清,“部分大学生不理解微公益的真正所指,他们把微公益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活动,认为公益必须依附于物质形式”[2]。
(二)客观原因
除了大学生对各类微公益项目的主观认识不同以外,公益组织、学校、受助方、社会环境等层面都从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微公益项目的现况。
1.公益组织层面
(1)公益团队实力参差不齐。
从微公益团队内部来看,大学生负责人社会经验不足、阅历有限,往往一开始对受助方实际需求的了解程度就参差不齐,只能提供单一化的服务类型,不一定能达到受助方的期望。且在项目此后的推进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实时调整项目细节这方面做得不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因为团队成员往往各有所长、观点不尽相同,所以时而出现队内各部门意见难以调和、产生矛盾的现象,从而降低团队凝聚力。
(2)内部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项目团队初期往往能投入很高的热情,而在持续的过程中出现成员纪律散漫、积极性降低等状况。参与频率持续走低、参与程度难以深入等问题在得不到很好改善时,团队内部往往会积累出各种隐患,影响成员的向心力及团队整体实力,甚至于出现恶性循环现象。
(3)宣传力度不强,线上和线下公益脱节。
宣传上不能较好地利用网络平台,微公益的线上宣传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线下活动,与之产生脱节,线上线下的宣传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宣传力度的低下,使得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公益效果不尽如人意。
(4)公开透明度、真实可信度尚显不足。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绕过政府认可的公募机构,自行在网上募款。因此在微公益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募捐主体不明、善款监管不够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社会评价低下,影响赞助方的资源支持力度、合作方对项目总体发展的前景预判、大众对项目的参与热情等。
2.学校层面
(1)激励机制不完善。
虽然各大高校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相继推出了如规定志愿服务总时长等规定,配以如评选公益模范人物等多种奖励办法,但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校方对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公益项目的激励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此外,大大小小的院级、校级公益社团及自发性公益团队往往各有各的运作模式,学校常常难以通过统一的激励机制凝聚各个团队的力量,打通院校、社会之间的层层壁垒,为这些星星点点的公益力量导引出一条合适的出路。
(2)未充分发挥学校引导作用。
在大学生接触各类社会信息,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往往没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培训及跟踪辅导,导致大学生微公益参与者缺少参考意见,迷失方向,影响其能力的发挥。
3.受助方层面。
(1)配合力度有待提高
接受微公益项目帮助的受助方如敬老院、留守儿童等机构或群体,往往曾与多个微公益项目合作过,而微公益项目“小而精”的行动若没有真正改善受助方的实际状况,如募集的资金没有解决受助方的燃眉之急、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收到受助方所需的成效等,都会影响受助方对原有微公益项目的配合力度,削减信心。不顺畅的沟通很可能加深双方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微公益服务的项目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原有的与社区老人聊天庆祝节日的项目很可能变为机械地为老人打扫家庭卫生。这样既浪费了微公益团队付出的努力,受助方的需求又没有得到解决,难以将双方互助的合作持续下去。
(2)利用微公益平台牟利。
值得正视的是,不乏有一些目的不纯的受助方,对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大学生进行有意误导或不良利用,以骗取政策补贴或谋取私人利益。
4.社会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微公益项目的评价往往建立在对社会公益事业整体环境的预判上。但每个参与者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而社会舆论对其整体现状的评价往往大相径庭。影响大学生微公益的诸多方面,如赞助方的资源支持力度、合作方对项目总体发展的前景预判、大众对项目的参与热情等。同时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导致公民对公益组织缺乏信任,形成恶性循环。
五、结论与建议
(一)现状及前景推测
总体上,当前大学生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还有很充足的发展与完善空间,优势在于可以初步调动大学生发挥才干,在“互联网+”时代综合运用各类媒介及方法主动创新,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活力。但是囿于资源、知识技能、合作程度、评价标准等诸多限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益项目持续性不高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若这样的情况长期难以改善,可以预见大学生微公益将日渐衰微。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促进大学生微公益在当代获得更好的生长土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各方参考。
(二)改善性建议
1.大学生个人层面的举措
(1)转变功利心态,积极树立公益精神。
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处于价值观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自我辨析能力还在继续发展。面ο呱舷呦赂魇礁餮的声音,应有选择性地聆听。对于只顾一己私利、一味贪图个人享受之消极思想可当做过耳之风,不必听从。而对于积极向上、普惠大众的公益性思想,可以深入思考后,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2)主动了解社情,主动参与微公益实践。
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可自发组织的微公益活动实践中,大学生不仅能实时了解社会现状,丰富社会阅历,而且能动用巧思,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并可有针对性地对社会实情展开研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断锻炼自我能力。在社会化的实践学习与公益活动带来的正向反馈中,充实地成长。
2.公益团队自身层面的举措
(1)培训及时有效,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微公益团队成员在项目开展前最好能实地了解受助方,尽可能更多地体验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苦楚、分析他们的困境,从而换位思考,了解清楚他们真正的实际需求。这样在进行内部培训时就能更好地与组内成员分享经验,让成员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受助方,产生共情,并在活动前、后都组织恰当的培训和探讨,更有针对性地总结经验,根据受助方的需求变化做好及时调整,促进成员们保持积极性,激发新的活力。
(2)规范组织管理,增强团队内凝聚力。
微公益团队中的大学生各有所长,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促进大家有序地开展活动,收获更好的成效。并且当团队内意见不一时,有序的讨论与民主的决策能帮助团队解决当前问题,找到新的方向。
在资金、物料管理方面,在互联网公众平台上,财物使用情况的公示、公议是账目透明化的可靠途径,有据可查的透明化财务报告无疑能引入公众作为坚实的监督力量,遏制内部腐败、牟私利等乱象。
3.高校层面的举措
(1)改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力。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奖评优等方面,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对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评分权重,评选出投身于微公益的先进典型,并对于成果显著的公益项目及项目参与者给予适当奖励,鼓励更多大学生积极投身公益实践,增强微公益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开展公益教育,营造公益文化氛围。
在鼓励大学生参加微公益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校园、社会等环境的重大作用,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为大学生微公益实践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各高校可依托自身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各项公益活动和感人事迹。适时通过高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使大学生更多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3)整合优势力量,鼓励各团队发挥所长。
高校内部可以适当打破校内社团、项目团队间的院、校层级壁垒,在鼓励各团队百花齐放的同时,适当地组织其形成公益联盟,聚集多方力量携手共行,在遇到一些系统性项目时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活动、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受助方层面的举措
公益活动是双向互助的过程,活动的受助方能或多或少地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反馈,有感谢、鼓励,也有评价、建议,正是这样的反馈,能帮助微公益团队实时调整,真实地从项目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除此以外,受助方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大学生其他帮助,让参与者们获得多方面的成长。
5.社会力量层面的举措
(1)评价公正客观,宣传大学生公益事迹。
在社会舆论方面,大众媒体应大力弘扬微公益思想、行为和活动,并根据现状公正地评价,对于微公益活动的不成熟之处,也能给出建议,促进微公益项目的改善,为大学生投入公益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强制度监管,与公益团队资源共享。
负责社会公益项目监察的职能部门是微公益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与时俱进地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有关制度,加大对非法牟利性质的恶性微公益项目的惩处力度,依法治之,则微公益运作可更加规范化,大学生的参与将会更有制度保障。
经济实力、社会人脉的限制是大学生参加微公益的问题所在。若企业、基金会等组织能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寻找合作点,与微公益团队分享资金、人脉,双方就可实现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李雪.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俱乐部 基本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国家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创办的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研究主体,研究包括俱乐部的性质规模、组织发展、开展活动,经营运作等方面。
1.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资料文献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概念、性质和规模、目标定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概念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尚属新生事物,在我国初创于21世纪初期,自创建以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组织开展青少年日常体育锻炼活动、创办夏令营、体育文化交流和青少年特长训练等诸多方面积极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为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需求、由国家体育总局倡导下,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依托现有学校、体校、体育场馆、社区和基层单项运动协会创建,并且“具有社会主义公益性特征,是今后国家倡导并引导发展的旨在广泛开展青少年日常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其具体意义在于: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扶持下和推动下,以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青少年体质,并向其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运动爱好,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2.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和规模
关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具体属于哪种组织的定论,国家体育总局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对于其理解只能是:具有社会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特征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2007年国家同于总局在《关于申报2008年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通知》中,通过对青少年俱乐部到“民政部门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章程、章程格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三章第十条要求”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发展。
从理论上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种类型。其中丰富的培训内容、积极的竞赛交流以及各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对俱乐部的发展起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包括:学校、体校(业余体校)、体育场(馆)、各类体育协会、社区等。其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有:运动技术指导、组织各种体育比赛、体育考试辅导,个别的俱乐部还开设了健康咨询和体质监测等服务内容。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应只具有公益性,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公益性是前提,是最终目的,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各种经营性活动,则是实现公益性的必要手段。
2.3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定位
最初,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初衷是为了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满足个性体育需求的公益性平台,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局限以及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广大青少年的体育需求远远无法满足。学校体育虽然作为义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同样难以满足青少年的个性体育需求。而政府以公益性来定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并以此来满足他们的个性体育需求无疑是学校体育以延伸和补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公益性是基本特征,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通过开展各种经营性的活动,则是实现公益性的必要手段。
3总结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从创建至今发展迅猛,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数年来各地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增强青少年体质以及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力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青少年俱乐部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和运营都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政府、企业等民间机构的接入和支持,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逐步适应现实需求,适当地调整政策,积极维护和促进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桂祝.广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05(3).
[2]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1999年度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扶持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实施方案[Z].体群字[2000]022号
【关键词】公益组织;公益传播;社群媒体;微博
据报道,截至2012年5月16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亿。用户平均每天超过1亿条微博内容,人均在线时长为60分钟左右。[1]新浪微博现已成为人们建立关系,彼此分享经验并从中攫取信息的重要社群媒体之一。社群媒体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社群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正因为网络社群媒体可以实时互动、传播力更精准、成本负担更低,是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重建顾客关系、提高知名度、赢得好口碑的最佳平台。
面对社群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公共议题增加、社会福利需求日益扩大,各种公益组织快速累积兴起。公益组织一般是指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依法成立的非政府机构,以服务某些大众为目标,从事公益活动。具有开拓与创新、改革与倡导、价值维护、服务提供、扩大社会参与五种角色功能。随着公益组织的迅速发展,资源与经费来源遭遇竞争,公益组织也应快速了解社群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如何利用其效力增加募款、削减营销成本、直接和社会大众沟通。
在本研究中,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2]然而,综观目前国内公益组织利用社群媒体进行公益传播的现状,可以发现,公益组织在微博上设立专属账户的情况较为普遍,但因人力不足,缺乏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及更新,且缺乏利用社群媒体进行公益传播的意识,内容往往单调,无法引发话题,缺乏互动性,粉丝数较少、浏览率不高,以致不能很好地发挥社群媒体之于公益组织的意义。因此,公益组织如何有效地运用社群媒体进行公益传播,提高知名度及收益,实现组织的运营目标,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研究思路
国内的公益组织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7月8日,仅全国性基金会组织总数就达2728家,且数目还在持续增加中。社群媒体公益传播策略相关研究仍在探索阶段,由于研究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限,在样本选取方面,本研究选定基金会中心网(.cn/)的全国性基金会作为样本。从中以立意抽样仅挑选拥有加“V”新浪微博认证账号且粉丝数在1万以上的13家基金会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恐怕无法全面反映公益组织利用社群媒体进行公益传播的全貌。但13家基金会组织规模较大、人力充足、财务稳健、粉丝数众多,其公益传播策略的不足普遍存在于当前公益组织运用社群媒体的方式之中,其优点值得其他公益组织借鉴和学习。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以系统的、客观的和量化的方式来研究、分析传播相关变量的一种研究工具,具有非亲身访查与便于处理非结构性资料两个主要特点。网络的普及为内容分析法带来了许多机会点,它开启了更新更宽广可供研究的内容范围,例如官方网站、博客、视频网站、SNS社交网站以及微博页面等。本研究将透过内容分析法,针对公益组织的微博页面内容进行观察与研究,以系统性的方式分析公益组织进行公益传播过程中对社群媒体的利用情况。旨在揭示公益组织运用社群媒体的形象建立策略、资讯传播策略、公众沟通策略和议题呈现策略。
公益组织利用社群媒体的公益传播策略
组织形象建立策略分析。组织形象建立代表组织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公益组织往往给人严肃、可远观不可亲近的刻板印象,各组织应借微博活泼的页面进行互动,塑造平易可亲的品牌形象。本研究观察了公益组织微博页面出现的组织资料信息,公众可以通过此页面初步了解组织的简介、宗旨、目标与任务、公益项目等背景资料。
研究结果显示,在13个公益组织微博中,69.2%的组织皆提供组织相关网站的链接,例如官方网站、博客等,76.9%的组织呈现与组织相关的简介,另外还呈现Logo标识(92.3%)、地点(76.9%)、公益项目介绍(76.9%)、组织任务(69.2%)、管理员和相关员工微博链接(61.5%)、捐助方式(46.2%)。而仅有30.8%、7.7%、15.4%的公益组织在信息页面上描述组织的成立时间、历史及联络方式。此外,从公益组织微博整体主页面视觉来看,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呈现方式,各占100%、92.3%,仅有46.2%的组织出现影音呈现。
[关键词]:美日青少年 公益活动 启示
公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中国青少年的公益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公益活动,形成开展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为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一、美日青少年的公益活动现状美国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公民,其公益教育不仅纳入了美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法律和社会机制的保证,主要体现在: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习惯,很多小学、初、高中学校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参与社会服务的经历,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开设专门的社会公益的监管机构,如公益学习协会、公益学习信息中心等,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与评价。还有很多的机构接受和指导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如基金会、社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很多大学会把申请者的社会公益经历看做是一条“隐形”的录取标准,一些用人企业或机构更会把应聘者大学期间甚至小学、初中时期的社会公益经历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标准。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校内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日本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政府的重视,从教育、经济等领域给予大力支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理念,把公益精神划入校内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完备的公益活动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举办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二是完整的公益法律法规体系,凡涉及公益事业发展、机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法律体系详细而明确,保障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青少年公益精神的传播。美、日等国高度重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发展,一是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经济上给予保障,三是制定相对完善的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至把青少年公益活动纳入了国家课程教育体系。那么,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开展如何?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我国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全面;二是青少年公益意识淡薄,对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参加的;三是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途径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四是相关部门对青少年公益活动重视不够,缺少宣传和监管;五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满怀期望,希望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再丰富一些,活动内容可考虑一下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二、美日等国青少年公益活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要推动公益活动的开展,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借鉴先进国家把公益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制定青少年公益活动在校内的实施方案。其次,增强经济扶持,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经费是校外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公益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公益活动要做大做实,活动中心的服务对象就要扩大,特别是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农民工子弟等需要服务。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的建设和活动经费,是确保青少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开展根本性改观的重要保障。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规范与推动。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法规体系,一是政府应对青少年公益活动出台相关政策,激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到青少年公益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应鼓励地方积极出台促进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多层次法规政策体系。三是政府应出台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组织及相关组织团体的行为不规范和公开透明机制不明确等相关问题。
3.培育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出现了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偏差,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青少年认为公益服务就是义务劳动,有青少年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为了做秀。这些理解误区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为培养青少年的公益意识产生了障碍。还有受助者的“假托”和施助者的“伪慈善”在青少年公益活动中的出现,造成了青少年公益组织的价值观失落、诚信缺失等。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需要校内外和家庭等社会大环境的宣传渗透。学校普及公益知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家长正确引导价值观,社会营造公益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公益文化精神的传播发扬。
4.搭建公益平台,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常规的校园公益活动。二是校外活动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可持续的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整合社会力量传承公益精神。借鉴国外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创建多元化的公益活动形式是我国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的服务内涵。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公益讲座,涉及安全、环保、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安全体验、环保动员、科技探索、文艺义演、参观学习、职业体验等活动。围绕青少年品德、文化与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尊老助残慰问帮扶的手拉手、传承与交流民间传统文化等活动;积极开展能力拓展训练营,文艺特长比赛等活动。针对贫困、留守及特殊青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兴趣特长培训、文艺社团体验等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圆梦活动。
5.完善公益监管和服务体系
加强青少年公益监管体系,一是推行公益活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活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适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公益活动体系,定期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报告。三是推动形成监督有力、规范有序的公益监管机制,努力为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制定法律监督、行政监管、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等监督体系。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服务体系,推动青少年公益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一是加强从事青少年公益活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推动活动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二是加强规范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流程,设置完整的活动体系课程,不断丰富活动的服务内容,努力提升活动的服务技能。三是建立健全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权益保障制度,根据青少年成长需求建立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研究和实施中心,推动社会购买服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作用。
【关键词】民间公益组织;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等国掀起了一场被称为“全球性结社革命”的浪潮。在这一时期,非营利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莱特斯・M・萨拉蒙教授是对此研究比较早的一位学者,他在著作《非营利部门的兴起》一书中提到:“我们正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于20世纪后期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在书中,它主要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分类、功能和特性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他提出非政府组织具有以下特征:某种程度的制度化,是民间团体而不是官方机构,组织不以获取利益为优先;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管理权,体现一定的志愿性;组织服务于公共利益等。这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非政府组织。
国外各类学者对民间组织的研究比较早,他们是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家和管理学界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对民间公益组织研究所做的贡献也是极其突出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民间公益组织进行研究的有经济学者韦斯布罗德和汉斯曼,他们分别提出了政府失灵理论与合约失灵理论,他们对民间公益组织自身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但是他们没有对民间公益组织自身的特点、运行制度和规模大小等作出更加全面、细致的分析。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最初是从社会科学和公共管理两个角度对民间组织展开研究,学者们分别以市场营销管理的角度和跨国管理研究的角度研究民间组织的发展。
(二)在19世纪末的时候,国外的社会学家就开始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研究。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是最早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过民间组织这一组织形态的,他指出:“西方社会经历的结构变迁削弱并摧毁了由手艺人和工人组成的社团协会,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使社会团结精神面临崩溃的威胁。为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社会结构,他建议建立一种职业行会体系,因为这种行会体系可以发展出比家庭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的互助功能.”而他在这里所说的行会体系即民间组织形态。
(三)进入21世纪以后,学者们倾向于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及其他一些方式收集有关非政府组织本身或从事活动的典型案例,并总结共性,研究特性,为非政府组织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实证。例如,日本的学者川口清史在他的著作《非营利组织与合作社》一书中,将日本的农业合作社作为例子,阐述了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及非营利性。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典型的还有美国学者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人,赫兹琳杰在其著作《非营利组织管理》中,重点探讨了现代民间组织在发展中管理方面的核心问题,从多个方面为民间公益组织组织的经营与管理者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和实践性经验。
(四)除了上述的研究视角外,学者们还从非政府组织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组织结构和功能、面临的问题等视角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美国学者保罗・C・莱特的著作《持续创新――打造自发创新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一书对非政府组织的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伴随着国外民间组织的不断发展成熟,国外学者对民间组织的研究也进展到了比较深入的阶段,这也为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二、国内的研究
我国对民间组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随着研究的不断增多,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对民间组织的研究不断增多是在1998年10月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之后,尤其是在2004年以后,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民间组织的相关问题,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热衷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的:
(一)国内学者从国内民间组织发展考察和国外民间组织的介绍出发,对民间组织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学者郭国庆、贾西津、王绍光、何增科、王建芹等人。郭国庆研究民间组织的代表作品为《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他在书中对国外民间组织的界定与分类、管理体制、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等问题做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与阐述,并结合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更加有利于当前民间组织发展的建议。贾西津在她的《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书中,从国外民间组织分类、民间组织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及其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西方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做出探讨与分析,来探讨我国民间组织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寻找符合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最佳途径。还有王绍光的《多元与统一》(1999),何增科主编的《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2000);中国社团研究会编著的《中国社团发展史》(2001);王建芹等著《非营利组织理论阐释》(2005)等著作的研究内容都是从这一角度着手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的。
(二)比较研究与关系研究等方法也是我国一些学者较为经常运用的,例如王绍光在其作品《多元与统――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讨论了“非营利部门”的概念,分析了不同国家民间组织的特点与发展状况,将各个国家非营利部门的发展作比较。除此之外,还有秦晖著的《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史比较研究》一书也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分析探讨的。吴锦良的《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与赵黎青主编的《非营利部门与中国发展》等则是运用关系研究的方法来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三)除了上述研究方法之外,我国学者还将民间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做总体研究,从整体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民间组织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发展、地位与作用等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民间公益组织进行研究的比较典型的学者是孙炳耀与邓胜国,他们分别在《社会中间阶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1993)与《非营利组织评估》中详细阐述了自身的观点。
孙立平教授的《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1999),王名等人的《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2001)等则以个案研究为主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但是通过研究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学者从某些或某类民间组织入手来探讨民间组织发展情况的研究并不多,从个案研究这一角度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还存在着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关于民间组织的研究大致上是从这一些方面进行的。综合来看,比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对民间组织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国内的学者对民间组织的理论研究比较多,但是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未达成共识的。比如民间组织概念的界定、分类及特征、研究方法的统一等。(2)研究视角单一。我国学者对民间组织的研究,大都以经济管理学、政治学领域研究和从整体角度研究的居多,对于民间公益组织的个案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是比较缺乏。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采用实证调查、个案访谈、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淄博市“绿丝带”公益组织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探寻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名.中国民间组织三十年――走向公民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 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 马庆珏.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年版,2007.
[4] 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贾西津,魏玉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