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第1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加快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刻都没有停息。从全党到全国人民都在高度关注并重视着这一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革事业。十的胜利召开,更是为全党全国人民送来了春风,它的胜利召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措施,报告中提到:要创新经济模式,要改变旧有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城乡经济要有机合理地结合,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强国家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决心不会改变。报告中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事业改革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实行改革后不久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道路的不断摸索,人们逐渐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完善的前提是发展多种经济模式,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新型经济建设的理论目标和方向。那么,如何加快发展多种经济模式,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呢?这将是我们探讨并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作如下阐述:

一、十报告中的“加快与完善”不是盲目性的加快经济建设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经济建设预期目标了,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指导下的加快,是秉承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思想为契机而进行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经济体制改革是实实在在和踏踏实实的改革,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而正确、科学地来调整和加快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们很清楚,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困难时不气馁,不向困难低头,尽快地寻找克服困难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并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找出差距,并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方针,把握好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找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民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和路子,这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在经济建设的改革初期,我们也曾走了不少弯路,也吃过亏,受过苦,这又算什么呢。改革就是要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和认识自己,就是要在拨开重重迷雾后方得云开见日明。改革就是要踏踏实实、不遗余力,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探寻出一条符合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适合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的具有创新特点的新思路。

二、十报告中还进一步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向我们进一步指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它的措施是发展多种经济方式。

通过对这一改革措施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认识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多种经济方式,发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时调整经济改革举措,切实拿出好的措施,好的点子来,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向世人展示我国经济建设腾飞的崭新面貌和气象,用经济改革的成果说话,始终保持经济建设改革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

第2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30年来,在农村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回顾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已经或正在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取代体制。取代体制,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农业实现高速增长,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郭书田,2008)。同时,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2-1998年),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全面取代了计划手段,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除粮食外,中国农产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供求的方式已经全面确立,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全面稳定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强。

第3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价格体制 改革 动向

一、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实现了从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为开端, 价格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时期

1979年改革之前的中国价格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国家通过有计划地调整、放开部分产品价格管理,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1979至1984年,在“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计划价格为主,自由价格为辅”,改革的方式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不合理的计划价格。1984至1988年,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少数计划价格,多数市场价格”,改革方式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转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权限。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同时, 全面展开。1988至1991年,围绕国民经济整顿,改革取向是稳定价格总水平,改革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建立价格总水平的检测和调控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了5 大类20 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改革的步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明显加快,从商品和劳务价格改革到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逐步扩展。首先,加快了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步伐,从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积地放开了一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其次,加强法制建设。1998年,《价格法》的颁布和实施,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是实行并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使政府价格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最后,加快构建价格调控体系。在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的情况下,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推动了价格主管部门及时推进职能转变,价格改革更加关注民生和监督,明确价格工作的职能定位是“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运用比价关系、成本关系对能源资源进行改革等。其次推进价格主管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监管体系。再次更加注重民生价格的监管与改革。清理涉农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2003和2008年两次适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

二、我国价格体制转变的特点

第一,我国价格机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所决定的,价格改革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进行,价格改革的取向始终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

第二,我国价格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实践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在80年代初才对价格的范畴、价格基础展开广泛讨论,而价格改革已经开始;在新世纪开初,展开了价格形成的探索,价格改革的模式也是在争论中推行。

第三,我国广泛汲取国际经验,计划价格体制逐步渐进地过渡到市场价格体制,避免的社会大的动荡。我国价格体制改革遵行从农村、农产品,逐步推广到全国、所有产品;高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机制,通过“双轨制”渐进地放开,由市场定价;在改革的区域上先试点后推广、先沿海后内陆、先特区后全国;在改革的方式上先调后放、先增量后存量。价格体制改革是在汲取国际经验中渐进式进行的,将价格的变动控制在各方利益主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四,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在价格体制转变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价格改革之初,国家下放部分商品定价权,部分商品特别是副食品价格零售价格上涨,国家给予补贴;在定价权限放开之后,国家从行政事业收费、日常生活费用等方面深化民生价格改革与监督。取消农业税,教育收费“两免一补”,推行药品“零差价”等,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在改革中受益。

三、完善市场价格体制的动向

第一,理论讨论继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进理论。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理论是在实践中探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环境要求新的理论指导,理论研讨是改革推进的必然要求。价格形成是价格运行的基础,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公共产品定价、资源环境价格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谈论。

第二,坚持市场化导向与国家宏观调控。价格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密切关系,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求价格体制坚持市场化导向。但是价格机制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和缺陷,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弥补,坚持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

第三,价格体制改革更加关注民生。价格问题涉及各方利益,价格改革实际上是对既有利益的重新调整。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是价格改革推进的保障,因此价格改革的深入要更加关注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继续关注三农问题、规范公共产品收费、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与发展问题。

第4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是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背景做出的。当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托举下,率先回升,且逆势攀升,四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当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意无意淡化市场化取向,忽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所谓“中国模式”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起很多人质疑的。因此,放宽宏观经济目标的波动区间,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来提高经济体的自我调节和自主发展能力,以此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便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抉择。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几个大的问题要弄明白。⒈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经济活动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来进行,而公共物品、社会管理及外部性市场失灵的领域应该由政府来管。具体来说,则由公益性国企来承担。⒉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起辅作用。政府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市场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社会诚信的建立,市场则在制度下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国企要与民企一样参与市场竞争。⒊政府该退出的领域应该坚决退出,该让出的领域也要坚决让出,不要与民争利,要建立服务型政府,把无限政府转变成有限政府。同样地,国企要向关键行业与核心领域集中,有些领域应该坚决退出。总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首先包括处理好国企与市场的关系的内容。未来的一种格局,政府的行为应该是倾向于中性的,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什么是好?便是并不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这个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的行为也严格地遵循市场规则。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实质是正确对待各种所有制的关系。就是十七大报告中讲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这个基础上,在维护市场竞争的前提下加强监管,探寻加强监管的新形势、新手段、新机制。

第5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主持人语

危机挑战改革,危机倒逼改革。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契机和重要起点。过去30年,中国改革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了广泛称赞,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农村、城镇国有企业改革,还是财税金融体制变革,大都具有危机导向的特点。

2009年是中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与国内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叠加在一起,使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使下一步改革发展面临着30年来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全面转型的双重压力,积极主动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寻求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当前最急迫的全局性问题。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需要改革对策。

防止扩大投资中的“国进民退”

常修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常修泽:在金融危机的态势之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当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有效地制止经济的下滑,或者从正面来说,就是扭转经济增速的下滑,成为我们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在这样一个保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之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怎么推进,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这里可以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双向互动和双向的促进来把握。通过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来进一步释放能量,通过改革来促经济增长,来保这个增长。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改革,特别是推进关键领域和一些要害部门的改革来释放能量,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有一个角度是通过保增长,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倒逼中国的改革。比如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问题,还有中国经济的制度性问题,或者叫体制问题,也就是经济体制问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要扭转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就不可避免地要推进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从短期和长期来看,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中期的问题,有长期的问题,当然也有短期的问题,有标的问题,也有本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构思就是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就是立足于既要解决眼前的增速下滑问题,又要试图解决中长期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新的条件下,怎样推进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或者叫政府体制改革。经过研究,我们觉得把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放在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之首,可能是适当的。因为我们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资源产品价格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推进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现实结合点,也是下一步推进改革,特别是从保增长角度促进改革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第6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与时俱进的前提是认清“时”。即认清实际生活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好下一阶段的纪检监察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决定》,着重弄清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通过初步的学习,我们认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纪检监察组织将面临以下新的课题:

第一,纪检监察组织如何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进?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距十六大仅一年时间,仅在对改革问题的研究上已有重大进展。《决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有许多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比如:把“五个统筹”作为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确定按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等等。这些新提法反映了党的核心领导层对经济体制改革深层次的思考,也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要求。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就是把这些改革思想转化为具体决策、政策和措施并加以落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新的市场竞争秩序,要调整社会各方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反映。各级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是改革的中坚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在过去二十多处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多次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某个领导机关和干部的既得利益或预期利益有可能受到影响时,这里执行改革政策就容易走样。再说改革的过程本身就是新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其间漏洞难免。怎样引导和约束领导干部在改革中的行为,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健康、深入开展?这是纪检监察组织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监察工作如何融入政府自身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确实是当务之急。目前,政府改革的一部分项目主要由纪检监察部门来具体推动,比如政务公开、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优化投资软环境、建设工程专项治理等等。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部分纪检干部和政府部门的干部仅仅把这些工作看作是纪检监察部门为改善党风政风而采取的措施,没有把它们放入政府自身改革这个大课题去认识,做起来就比较机械,缺少融入大局整体性、系统性,不能够主动地将其推向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纪检监察组织应高度关注政府自身改革,更好地序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不正之风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等工作融入政府自身改革之中。

第三,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这样一套体系、需要全党的努力,也需要强化纪委的组织协调职能。纪委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方面,主要需解决主动性和超前性不够,整体协调水平不高的问题。不仅要看目前这样组织协调一些具体工作,而且要进入制度设计这样的层面。

第四,纪检监察队伍如何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很高的工作要求。工作要求高,对人才的要求相应也高。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总体看政治素质是比较好的,但专业水平不够理想,知识面不够宽。普遍存在的问题,政治理论和文字工作水平较弱的宣教人员、熟悉行政法规和行政管理的监察执法人员、法律专业功底扎实的办案人员,以及能够从事纪检监察系统法规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的人员都比较缺乏。要完成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如何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与时俱进的落脚点是“进”,即根据形势的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分析了纪检监察组织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的新问题后,我们认为从总体上讲,下一步,纪检监察工作应围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目标来进行。

第一,思想教育工作要拓宽加深。

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思想教育是基础。因为“制度只是冰山之峰尖,而文化才是冰山之大部”。这里所说的文化,指的是某一人群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来支撑,就会因大多数人的不予执行而失效。如果我们不能够基本统一党员和干部队伍对于反腐倡廉的认识,那么与纪律、制度相对立的种种隐性规则就会有广泛的市场,纪律和制度的效应就会大打折扣。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对于他们来说,反腐败主要是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做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已经证明,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有效的。

多年来,纪检监察系统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已摸索出了一些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等等。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思想教育工作还需要拓宽加深。

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要进一步拓宽。除了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党纪条规教育、违纪违法案例教育和正反典型教育之外,还应加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法规、经济法制等教育内容。要让党员、干部明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许多工作,是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求提出来的,说到底,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对反腐倡廉必要性的认识。

要注意思想教育的深刻程度。除了轻松愉快、活泼生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之外,还应追求以思辨的力量来征服人心。为此,要加强反腐败斗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另外,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设定,应由让党员干部在具体问题上明是非、守法纪上升到建设与时代相适应的、进步的、健康的政治文化。

第二,制度建设工作要完整严密。

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制度建设是保证。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反腐败的防线就不牢靠。

第7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一、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演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会计制度大变革、大发展的三十年。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至1980年,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我国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水利事业单位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机关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单位收入上缴,支出由财政拨给。这一会计模式为加强水利经济计划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0年起,国家财政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务管理机制,事业单位逐步从行政单位中剥离出来,实行“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种预算管理方式。1981年,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财政部、水利部颁布实施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对水利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次积极探索。

1992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随后进行会计法修订和“两则两制”改革。为适应会计改革要求,1994年财政部、水利部又颁布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暂行)》,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构建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使水管单位会计制度进入日臻完善、不断发展的历史时期。

1996年后,国家预算管理改为“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形式。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国家按照“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实行部门细化预算管理,制定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管理力度。在此时期,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修订,许多方面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

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特点

回顾其发展历程,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统一会计制度改革紧密联系,主要有如下重要特点。

1、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步骤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适时进行相应改革,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也随之进行一系列改革,既适应了水管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管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2、为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而推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1980年以前,水管单位大部分属行政单位,之后从行政单位中剥离出来成为事业单位,从2000年开始又细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企业三种类型,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先后采取报账制、收付实现制、定额补助、部门预算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暂行)》等形式,逐渐推行水管单位的行政体制改革。

3、逐步实现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协调发展

在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基础,并结合水管单位实际情况,考虑水利工程特有业务,设置特定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规范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逐步实现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接轨和协调发展。

三、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面临的困难

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在促进水管单位经济发展,保障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不断变化,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也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不适应当前发展要求

(1)不适应水管单位多元化发展。随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市场机制日益形成,企事业单位并存,多元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涉及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对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难以适应多元化经营核算管理现状。

(2)不利于行业会计信息比较和分析。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由于很长时间没有修订,许多会计要素没有进一步规范,不同类型水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得出的数据核算口经也不一致,会计信息在水管单位之间会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水利业的分析和研究,很难把握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不便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监督。财政、审计、税务、水管行政主管等部门,对水管单位实施有效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不同类型水管单位从自身角度考虑,选择执行会计制度,报送的财务会计信息在格式、内容等方面不符合管理部门要求,从而加大了财务监督难度,影响了财务监督效率。

2、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内容构成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我国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涉及内容基本上为常规会计事项,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少现行会计准则的具体规范。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一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如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在实际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我国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尚无具体规范,内容不完整,水管单位会计人员在处理此类业务时经常力不从心。

(2)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经营特点、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然而,目前许多水管单位只执行国家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没有制定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导致水管单位内部核算制度不健全,出现单位成本不实、账目不清、数据不真等问题。

3、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具体规范不符合现行需要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企业化管理的水管单位应逐步按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信息的可比性。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会计要素反映不全面。水管单位有很大一部分生物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如经济林、鱼产品,出租门店等,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无法计量,而《企业会计准则》却给出了规范的处理方法,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应将其纳入进来,按规定进行核算,可以保证资产计价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在水管单位固定资产中,水工建筑物比重较大,只要加强日常养护,使用年限会很长,许多单位在计算折旧时随意选择折旧年限,导致折旧费用核算标准不一致,影响了会计利润的准确性。应收账款中的灌溉水费、排涝水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基本上形成呆账,无法收回,应计提坏账损失。但由于水管单位账面累计亏损巨大,大部分单位没有计提坏账损失,成本核算不准确,虚列资产,致使会计信息不真实。

(3)会计报告编制不规范。水管单位的财务报告是依据现行水管单位的会计制度编制,大部分是水利部门特有报表,报表项目和财务指标设计具有浓厚水利行业特色,与国家统一会计报告规范有很大差异,不能及时满足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信息需求,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困难。

(4)报表简单汇总不合理。近年来经过单位体制改革,水管单位类型较多,所属单位构成复杂,现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只要求将财务报表简单汇总,没有要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重复,虚增资产和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单位资产和负债情况。

4、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严肃性受到损害

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作为指导水管单位会计处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各单位均应自觉按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但在执行过程中,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严肃性受到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执行不力,擅自“各取所需”。一些单位为了自身局部利益在会计处理上“各取所需”,会计人员置水管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于不顾,完全按领导意图进行会计处理,导致核算不实、数据不真。

(2)执法不严,纵容违规违纪。一些单位虽然在财务检查或审计中查出不少问题,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对负责人从轻处理或不予处理,纵容违规违纪行为,致使一些单位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四、完善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

1、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完善水管单位会计制度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核算体系。适时改革原有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简化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满足水利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需要,使水管单位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2)制定和完善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管单位在接受国家宏观管理的同时,将更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对水管单位具有特殊性质资产、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价等特点,要制定具体的会计处理规范。

2、按“横向纵向统一”原则构建水管单位会计制度

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上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做到横向与法规统一,不能脱离相关法规要求自定会计处理方法。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尽量做到行业科学化、统一化,充分体现水管单位特点,做到纵向与行业统一,使水管单位会计信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3、按水管单位性质分门别类实行不同会计制度

公益性水管单位,如果财政管理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应按财政部门规定实行预算会计制度;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应尽量将公益性、经营性活动分开,分别执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做到分设账簿、分别核算,使两种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得到真实反映;企业化水管单位,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真实、准确核算水管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提供有益的财务会计信息。

4、强化水管单位会计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

第8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石油高校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探讨

石油高校的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它虽然不能给国家直接创造经济利益,但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维护石油高校的国有资产的完整,也是石油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石油高校也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都先后创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或是全民性质的企业,或是集体性质的公司,或是租赁、承包式的经营单位,因而导致一部分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资产,被经营性的经济实休所占用。对于这部分国有资产,如果不加强管理,就有流失的危险,就有被侵蚀的可能,就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那么,究竟设置一个什么样的管理机构,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呢?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理论上探讨的问题。

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同,归属领导不同,所以其管理的范围和权限就不同,管理的方式和效果也不同。归属财务处领导,与财务科合属办公,有利于在价值形态上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帐实不符等问题;归属物资设备处(或科研处)领导,与设备科合属办公,有利于仪器设备的管理,还可避免固定资产帐目重复设置的现象,但其管理的范围和权力受到限制,有利于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归属物资设备处领导,设置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科,与前两种情况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权力,能够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也存在着管理范围和权限不到位的问题。上述这几种机构设置的形式,各有利弊,但综合起来分析,都缺乏法律保障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承认,不能全方位地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权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局部管理,与以前的固定资产科的管理范围与权限大同小异,因此就很难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

另外,各石油高校目前仍延续以前的管理方式,对于国有资产进56行归口管理,而这些职能部门又分别归属不同的处级单位领导。这样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管理分散,管理制度不配套,各行其事的现象,存在着产权关系模糊,贵任不清的弊端。因此,根据上述情况的存在,石油高校应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成立一个具有一定法律地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全面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权力,将石油高校一切应归国家所有的财产,都纳入国有资产的管理轨道。

为了强化管理职能机构,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笔者认为,石油高校应设置处级建制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即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处。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即办公室、设备科、物资供应科、房地产管理科、财务科和计划科。

办公室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帐务管理与核算、年度统计与报表、年终工作总结,闲置资产的调拨和转让,报废报损固定资产的审批、回收与处理等项工作。所以办公室应设有资产会计,负责国有资产的帐务管理与核算工作。其他各科在处长的统一领导下各尽职能。这样,国有资产管理处就将石油高校的仪器设备、材料及低值易耗品,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家具用具、各类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以及年度经费预算等都纳入了直接管理范围。只有图书资料和无形资产没有进行直接管理,但可实行委托管理,即图书资料委托图书馆管理,无形资产委托科研处管理,图书馆和科研处应接受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监督和检查,并做到及时反馈,以便进入国有资产帐目,进行统一核算。

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处,并按着上述设想进行机构设置,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第一,有利于理顺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处荃本上将石油高校的国有资产都纳入了直接管理范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克服了“归口管理”的分散状态与各自为政的弊端,理顺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关系。它可以综合考虑和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提高管理档次和水平。

第9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认清管理短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但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流通体系仍有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DNA残留,其突出表现就是针对民间创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恰当行政审批制度。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呈现出替投资者决策、替生产者计划、替消费者选择的“三替”特点。概括来讲,就是政府替市场配置资源,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需要经政府各种形式的特许后方能经营,行政权力束缚了市场活动,成为特许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计划经济是通过控制产品的分配和流通来管制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因此,所谓“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实际就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要素资源由政府定价的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在政府主导定价基础上的贸易经济。

但是,由“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来支配生产、贸易和市场,必然导致价格信号被扭曲,市场运行被引导,资源配置被错位。难以调控的结构性供需失衡就是必然的结果。密密麻麻的产业政策和普遍的产能过剩实际是行政审批制所生的“双胞胎”。显然,随着行政与市场矛盾的逐步积累,产业发展结构性问题暴露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此外,由地方政府行政边界决定的市场分割化越来越严重。形形的地方保护、市场准入限制,公路运输乱收费、乱罚款等成为地方政府行政“剪径”、分割市场的典型表现。我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就在地方保护的过程中被分割成一系列标准各异、规则歧视的碎片。

可以说,行政审批制和市场分割化是我国流通成本以致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更确切地说,我国流通成本高或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运行制度成本高。

必须指出,商业环境需要政府监管,但必须适度,必须给市场交易主体留下足够的自由讨价还价的空间。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没有各归其位、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据世界银行《2013年营商环境报告》对国别营商便利度排名:第1名新加坡,第2名香港,第4名美国,第16名台湾,第91名中国大陆。报告指出,就全球的情况来说,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更多放在了降低监管程序的复杂性和成本上,而非强化法律制度。

世行报告认为,更聪明的商业监管有助于支持经济增长。简化企业登记可以推动创业,提高企业生产率,而降低企业登记成本可以增加正规部门就业机会;有效的监管环境有助于加强贸易表现;良好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院、关于债权人和破产的法律、贷款和抵押登记等)可以改善信贷获取。目前,我国新一届政府正努力大幅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这无疑给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正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流通”及相关术语来源于我国自创的流通经济学范畴,是典型的计划经济语系中的术语,主要指的是批发零售等企业的商贸活动,而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体系中却没有“流通”这个概念。

从微观经济学范畴来看,“流通”是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销售,以及相关物流组织等一系列市场交易或商业贸易活动。制造业企业本身就是商业活动的主体,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物流组织等是制造业企业与生俱来的经济功能和发展权利。政府对商业、对贸易、对服务、对物流的宏观管理不能也无法把制造业企业排除在外。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来看,“流通”就是对由制造、批发零售、仓储运输等企业贸易活动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料流这“三流”共同构成的商流的一体化管理。

由此可见,“流通体系”不仅是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体系,而且是包括制造企业在内的、且多数情况下是以制造企业为龙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流通体制”改革实际是政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有监管的自由贸易经济。无论是深化体制改革,还是调结构、转方式,流通体制改革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关键的切入点。降低流通成本就是降低企业经商成本,改善企业营商环境。针对现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便利公民经商、创业、致富,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流通效率和物流服务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等则成为现阶段的主要改革思路。

虽然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讲的是总成本最低,从要素看,包括土地、融资、劳动力成本等;从运营看,包括仓储、运输、税费、管理成本等,但目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则是改善监管措施、减少行政管制、降低税费负担、提供金融支持和加强产权保护等。

更换监管话语体系。抛弃“流通”、“流通体系”、“流通体制”、“流通产业”等传统思维惯性术语,改用市场、贸易、市场体制、商业体系或商贸体系等现代术语,以便获得新的深化改革起点和灵感。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必须站在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便利企业商业活动、促进百姓创业致富的层面来重新定位和展开,其职能要扩展到对广义“商业”或者对“贸易”、对“市场”的监管。这既需要观念的转变,也需要管理职能的调整。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百姓创业投资活动的许可审批,扩大企业经济自由度。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比如,帮助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商贸物流)企业的政策性银行或资本市场。

继续深化税费改革。在降低税负的同时,下决心取消各种不合理行政收费,规范地方政府收费行为,严惩乱收费、乱罚款。

促进贸易基础设施改善。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加大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网络、自由贸易区等的建设力度,统筹商贸物流产业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

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创新。要特别重视包括“大数据”在内的信息技术创新对商业模式、物流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信用管理等的影响。积极构建公共商贸信息平台,并向企业开放。要用信息化整合资源,用数据挖掘构建多层次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市场监管效率和水平。

加强现行政策措施的集成和协调。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等政策文件对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已经有了非常全面的阐述,重要的是政策落地以及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施政观念和职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