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生态平衡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平衡的理解

第1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维护生态平衡》是教科版5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里的最后一课,学生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后,让学生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真实的大自然环境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原因,并J识到维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教材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从研究草原的鹰、兔、草的食物关系开始,力求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三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多么密切,要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是多么困难。第2部分是由“什么引发了沙尘暴”分析沙漠的沙源区的成因。

从以往课堂教学的情况看,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推测草原上3种动植物中某种动植物增减后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但通过这种想象也使学生认为当草原生态系统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平衡后,人类只要通过简单的干预,就能恢复生态平衡,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平衡的脆弱性和恢复的长期性、艰难性。为了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具体的数据在学生的大脑中构建一个相对真实的草原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推算和分析,让他们感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严重后果。再试图对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增减调配,尝试去“艰难”恢复生态平衡的活动。这样,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并不像想象中一增一减那样简单,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思考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怎样去维护生态平衡。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1)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原因进行分析。

(2)认识到维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2 教学过程

2.2.1 情景引入,得出数据

(由食物链直接引入主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草原上常见的3种生物(草、兔、鹰),他们是什么关系?”

生:“食物链关系。草被兔吃,兔被鹰吃。可以写成草兔鹰。”

师:“最近,我获得了一份和他们有关的资料,请你们仔细阅读这段资料,弄清楚资料里面各种数据的意思。”PPT出示阅读材料:2005年草原上2 500个单位的草里生活着10个单位兔和2个单位的鹰,每年会增加300个单位的草,1个单位的鹰,每年兔会以前一年单位数的2倍增长。1个单位鹰一年要吃2个单位兔,1个单位兔一年要吃8个单位草。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头2年生物的数量变化,2006年鹰的实际数量有3个单位,兔的实际数量有(20-6)=14个单位,草的实际数量=2 800-16×8=2 672个单位,计算结果见表1。

学生分小组计算3~7年的生物数量变化情况。当学生算到第7年时候,草已经出现负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2.2.2 初步分析数据,找出相关问题

(1)观察数据,解释数据的意思。

(2)根据数据,想象草原的情景。

2.2.3 进一步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的原因

通过进一步分析数据,找出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原因。

2.2.4 结合数据进行推算

(1)结合数据找出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

(2)小组讨论决确定采用的方法,有的说改变兔的数量,有的说改变鹰的数量,有的说多种草,有的还说引进生长快速的草,等等。

3 引导学生对数据再分析,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利用电子表格把各小组的数据展示出来。

(2)让学生分小组上台分析自己小组的数据。

第2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一)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有10个一级主题,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虽然编排在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下,但是本节内容与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和第8个主题“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本章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的作用进行概括,在整套教材中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章节的学习离不开第一单元中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铺垫,同时又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课对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看起来知识点很少,主要是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三个作用,但是教学素材很多,何以取舍,给老师留有很多发挥的余地,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独特性。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很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资料分析、问题讨论、图表设计、角色扮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形成理性和概括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能举例说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方面

通过资料分析、图表设计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出谋划策等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音像、图片资料的享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问题分析,辨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确立的依据:教材条理清晰,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这三个作用进行了描述,版块分明。第一部分“在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中,提供的资料和设计的讨论题比较凌乱,缺乏逻辑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对资料和问题进行了重新选择或重新组合。在第二部分“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文字的表述显得单调苍白,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把文字转变成图表,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加深理解。第三部分“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材上提供了图片,但是录像资料更生动活泼,更能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所以我选用了教材配套的录像。

2.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确立的依据:这两个难点在知识的分类中属于概括性知识,“是把各种事实、现象以及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它集合了大量的具体事实,描述了这些具体事实之间的关系,经过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知识”。生态平衡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资料分析、问题讨论、出谋划策、整理归纳等几个连续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自主得出结论;在怎样正确对待动物的益害问题方面,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播放相关录像《动物危害植物》,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鼓励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质疑和思考,对动物对人类的益处与害处形成综合的认识,并能进行理性的决策。

二、教法和学法

我认为,“教”和“学”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个理念:面对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我在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中也有所体现:(1)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推理,让学生主动探究。(2)面对全体学生:资料分析、问题讨论等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体会乐趣。但是小组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空洞的说理只会形成肤浅的认识,我想采用学案的形式,对学习的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不仅可以说说,而且可以写写画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习的“自主”性。(3)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人类对动物的认识过程也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过程,选用的素材中有很多人类对麻雀、狼、害虫等动物的态度转变的例子,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中有效地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STS)的教育,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在导入部分列举作家对春天的两种描述,一种是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的,另一种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的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文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珍爱动物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春天,他们会选择有动物活跃的春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缺少了它们,人类的生活将变得单调、寂寞。但是动物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说出一些,但是肯定不够系统或者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经历,好好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

(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第一个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安排了四个连续的学生活动。

1.资料分析

资料一: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可是现在专家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为什么?

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组织了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加?为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资料,列举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用食物链或食物网表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你的图解解释上述问题。

此处选用的资料,是人类对所谓害鸟、害兽态度变化的经典事实,让学生针对自己画出来的具体的食物链,分析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处于动态变换之中,对生态平衡形成感性的认识。

2.问题讨论

以往人们习惯把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成为益鸟、益兽,加以保护,而把对侵犯人类利益的动物称为害鸟、害兽,不断地猎杀。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类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此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观点碰撞,从而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小组讨论不能流于形式,问题过于简单,或者只有唯一答案的讨论,就没有意义,教师预设的讨论题一定要能生成多样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辨别,学会采纳或否决。

3.整理归纳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图片“跷跷板”(生态平衡示意图),你得到什么启示?(你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动物有什么作用?)

在资料分析和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缓冲思维的过程,结合“跷跷板”的图片,整理思路,自主归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出谋划策

(1)2001年9月,重庆壁山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田和果树林蚕食得面目全非。请你出谋划策,帮助古老城和其他相邻地区躲过蝗灾。

(2)美国阿拉斯加的涅利钦自然保护区,保护着4000多头鹿。为了使鹿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人们把鹿的天敌――狼消灭得一干二净,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0年以后,鹿群的总头数猛增到42000余头,鹿群吃掉了牧场上的草,破坏了整个鹿苑的植被,鹿因缺少食物开始大量死亡,出现濒临灭绝的危机。如果你是一名生态学家,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此处模拟决策的活动,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又能激发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这连续的四个活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层层深入,同时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开展学习。

(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平衡中我们强调的是植物和动物,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系统中还有别的成分――分解者,即细菌和真菌,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等。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是怎样密切联系的呢?学生回答。

请你用图表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将文字转化为图表来学习,能使知识要点一目了然,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记忆,能简捷地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和发展想象、联想、推理能力,开发智能。但是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示以范例,给予铺垫,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选派两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图解。

提问:如果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可见,动物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是承上启下的,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短时间内还能继续,只不过植物的分解过程,物质循环的速度会减慢,所以说,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因为很多植物的繁殖离不开动物,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四)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本知识点不是难点,可先让学生举例,挖掘生活、经验中的学习资源。然后播放录像《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形象生动的影片可加深学生的体验。补充渡渡鸟和大颅榄树的故事(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渡渡鸟曾是当地的国鸟,由于肉质鲜美被人类猎杀,于300年前灭绝,后来岛上的大颅榄树的种子不再发芽,生物学家发现,原来只有渡渡鸟吃大颅榄树的果实,大颅榄树种子外坚硬的外壳在渡渡鸟胃中消化后才能发芽),让学生介绍,如果学生不知道,就由老师介绍,同时链接相关网页,让学生了解网络学习的快捷方便。

动物并不总是那么讨人喜欢,比如下面录像中的动物就让人类很头痛。播放录像《动物危害植物》,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是怎样应对的?(使用杀虫剂。)杀虫剂的使用带来什么后果?(寂静的春天)惨痛的经验教训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启示?怎样寻求更合理的解决办法?(生物防治)什么是生物防治?(P47科学・技术・社会)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渗透STS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尊重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五)课堂总结。

第3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Abstract: Ecological society is a highly civilized form of society in which human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human society and ecology develop coordinately and interact beneficially; human carry ou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joy the ecological achievemen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most basic symbol of ecological society, which can be manifested concretely as follows: ecological principle becom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esources deployment; ecological production becomes the basic mode of social production; green consumption becomes the major patternof consumption;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becomes the basic standard of conduct;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becomes the ideology of the social mainstream.

Key words:ecological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 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 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 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 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 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 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图1)。

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转贴于

2. 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四、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 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 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五、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第4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一、人和环境的关系

什么是环境?所谓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它是指周围事物的情况。人类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一是指自然环境。它是由岩石、土壤、水、空气、阳光、动物、植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植物基础。一切生命物质时刻不能脱离环境,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生活。人类的进化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是紧密相关的。

二是社会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叫社会环境。比如城镇、工矿区、农场、疗养地、风景游览区,等等。

广义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人类和环境息息相关。为了维持生存,人类从环境里索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向环境输出废物。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纵观几百万年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程度和改造能力,千百年来,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了丰功伟绩。人类从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和兴修水利,到开采矿藏、兴建城市、发展工业,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孟轲是环境保护理论的鼻祖。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他回答梁慧王问政时曾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宋朱熹解释为“撙节爱养”“天地自然之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国家资源。孟轲认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才能使后代赖以繁衍生息,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既“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又有反馈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环境具有调节和自净能力。由于人类向自然所取得物质和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都与日俱增,已达到大自然无法容忍的程度。当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超过自然本身的调节和自净能力的限度,达到致害的程度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环境的问题很多,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变迁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作用,或者是自然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水旱灾害、地方病等灾害。人们一般把这类破坏作用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比如盲目开发资源所引起的环境退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叫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现在,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据联合国两市基农业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公倾森林被破坏掉。从1950年到现在,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一减少了一半。土壤的侵蚀日趋严重,世界耕地不断退化。全世界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达250亿吨,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从70年代至今,地球上每年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壤,由2000万公顷增加到2100万公顷。有35℅的世界陆地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目前,非洲有30多个国家遭受到了旱灾,有几亿人面临饥饿和饿死。 转贴于

几千年来,沙漠化使我国被吞没的良田沃土达12 万平方公里,半个世纪以来,它又以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蚕食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使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我国有13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旗的5000万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我国的沙漠化面积已达到132万多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3.8℅.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年因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酿成的经济损失达700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不安和关注,普遍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进了宪法。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中学地理课是阐述人与地理环境系的学科,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要在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

三、搞好环境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高中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第5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作者:徐杨 郝伟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国有土门林场

第6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腕子,手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在讲第二章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三、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讲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引用以下一些数据:若把银河系缩小一万亿倍,那时太阳半径仅0.7毫米,地球半径则为0.0064毫米,日地距离仅15厘米,整个太阳系直径也只有12米,但银河系的直径仍有100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仅观测到的就在十亿个以上。地球在银河系,以至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也并非唯一人类居住的星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月球进军,不久,人类可望移居月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计划分六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生存的又一故乡。补充这些资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欲望。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第7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生态人”;生态文明;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16-02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历史相继经历了自然的或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和资本的社会形态,而对应于社会形态的演变,人的存在类型也可相继分为“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自然人”和“道德人”这两种人已经为历史的发展所淹没。工业文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人”,“经济人”假设提出之初确实有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弱,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但“经济人”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它“最小――最大”(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的思维方式、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引发生态危机,因而“经济人”也就成了“不可持续的人类”[1],工业文明时代的种种危机以及人类的生存困境都表明了这一点。在这一时刻,历史呼唤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人格模式的确立。

一、生态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对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将其称为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2]而总书记在作十七大报告时,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尖锐的对立不同,它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类型,也需要一种新的主体承担者,以此表征、创造和建设新文明,我们将这种人类存在的新形态称为“生态人”[3]。

(一)“生态人”概念的界定

“生态人”是与“经济人”相对应的,与“经济人”相比,它是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生态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人”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还追求个人与他人、人类自身的完善,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中的人,是“理性和谐人”的代名词。狭义的“生态人”是指单纯的环保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既不主张这种完人,也不主张单纯的环保人,我们所指的“生态人”重点应该突出的是其对“人与自然平衡的向往”,毕竟生态危机是当代社会所有危机当中最为根本性的,同时,它也应把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完善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因为“对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分不开的”[4]。由此我们可以将“生态人”定义为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

(二)“生态人”的价值观

“生态人”并不是从纯粹的功利角度来阐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而是更加强调从人的本质内涵来诠释。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某一特定阶段上用来应付特殊生存境遇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因此,“生态人”除了具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应具有以下价值观念:

1.具有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与传统的天人对立、人与自然的掠夺观不同,“生态人”抛弃了近代以来机械论世界观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有机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普遍的联系中,认为人和其他生命一样,只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网络上的一个网络点,人类生命的维持与发展要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单项的、因果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2.树立生态安全观。“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无所顾忌地掠夺资源,而“生态人”将生态安全放于首位。生态安全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它是指“在地球几十亿年漫长的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生物必需的特定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通量等生态参数处于稳态时的状况”。“生态人”能够意识到失去生态安全的最大效益是虚假的,因而在决策时将生态安全置于首位,如果其行为危及到生态安全即使利益再大也要放弃。

3.拥有生态善恶观。生态善恶观是“生态人”的核心,生态善恶也即生态道德,它扩展了传统道德的界限,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树立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因而对人类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当有了这种善恶观时,就会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个人的一种人生责任,当其行为有利于生态平衡时感到高兴,而对破坏生态、伤害生物的行为则感到悲哀。

4.主张环境公平、正义观。环境公平是针对环境伦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但它也同样是“生态人”坚持的一个准则,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尽管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同的阶级、群体对环境会有不同的诉求,因而其利用自然的权利、履行环保的义务也应有所差别”。环境正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环境资源所有权与享有权分配方面的公正,应承担环境责任方面的公正,最终达到环境权利、环境责任和环境义务的统一。

5.推崇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协调的发展观。“经济人”以高耗费、高污染的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和谐,这是一种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生态人”则不然,“生态人”是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统一,追求包括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在内的综合效益。

以上只是对于“生态人”价值观的一个简要陈述,并不能表明其全部内容,并且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出于不同的立场和主体利益的差异,对于“生态人”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重视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是共同的。

二、“生态人”理论的当代价值

“生态人”假设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刻,对于我们走出发展的困境具有极好的启示。

第一,“生态人”价值观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人”坚持一种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谋取个人利益,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生态人”的观念也有利于平息环境伦理学内各个流派的争论,“生态人”并不像“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论”等流派那样在某些问题上展开论辩,它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倡一些更易于理解的观念与普遍的价值观,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和传播。

第二,“生态人”的观念深化和充实了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是人的发展中的一个更高层次。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发展三阶段”时并没有具体展开,只是抽象地将其描述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生态人”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失,是对人性的更为具体的描述,而它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也为引导人们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和方向。

第三,“生态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支撑。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到产业结构、经济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摈弃铺张浪费现象,坚持实用节约的原则,要求社会的经济生活以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共赢,而这一切恰好是“生态人”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是“生态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生态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互为目标、互相促进的。

第四,“生态人”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沿袭多年的GDP政绩考核方式;按行政区划管理生态,破坏了生态本身的统一性,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利益盛行。因此,政府作为“生态人”必须推进体制改革,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管理制度;将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依法保障公众在环境事务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力求对极具整体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而有效的保护、管理,努力构建“生态型政府”。

总之,“生态人”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价值体系,在当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但它本身还不是十分完备,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在如何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过渡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这还需要理论界、知识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徐景安.你的选择与中国的未来[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2] 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押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王如松.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第8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保护;生态平衡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空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整个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态环境是就地球而言的,地球上生存着几百万种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人和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动态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条件。

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迫切性

生态环境保护是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与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小则涉及一个区域,大则涉及一个国家及整个地球。当今世界面临的水土流失,森林锐减,人口聚增,贫困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物种消失,“三废”污染严重,土地沙漠化和盐浸化,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问题大部分与生态有关,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的战略问题,它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城市的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它具有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性大的特点,城市生态平衡易破坏而难以恢复,城市环境的破坏又会对人类产生危害。使人类自食其果。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区域乃至全球环境的基础之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城市增加自然因素,是最根本,最积极的措施。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净化城市的重要手段,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基本途径。绿色植物存在着强大的净化功能,千百年来自然净化作用一直在为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如果不进行绿化建设,只能加剧生态失衡,并不适合人们生存的生态城市,更不是文明城市。发展绿地、广植树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最积极,稳定、长效、经济的手段。21世纪将是人类回归自然的世纪,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将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二、城市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植物是天然的绿色屏障,具有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监测环境、保健防灾的特殊功能。

(一)净化空气

城市的各类绿地,以它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吸附空中的灰尘,飘尘的同时还能滞留、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毒气体,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绿色植物是净化大气的特殊“过漶器”,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降低对大气的污染。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公顷的树木,1年能吸收二氧化碳324t,产生氧气216t。每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1天可以消耗1t的二氧化碳,放出0.73t氧气。

(二)调节小气候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和空气湿度,吸收太阳放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侯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利用树木和其他植物来调节整个城市或居民区内的空气湿度,效果最为明显。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把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城市园林植被作为城市中宝贵的绿色资源,通过其叶片大量蒸腾水分而消耗城市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树木枝叶形成的浓阴,遮挡太阳的直接辐射热和来自路面。墙面和相邻物体的反射热,而产生的降温增湿效益,从而缓解城市的热岛和干岛效应。

(三)减弱噪音

现代城市中工厂林立,建筑工地比比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震动,摩擦和撞击等而不断产生噪音;同时汽车、火车、轮船等也轰鸣尖叫,这些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将危害人们的健康,而利用绿化树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则可以使声能消耗而减弱,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两侧种满了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园林植物是噪音“消减器”用来隔离噪声源,可使居民区减弱或避免噪声的干扰。

(四)美化环境

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物栽植后,四季葱绿,植物千姿百态美丽的外形,丰富了环境的空间变化;枝干的高低错落,树冠的大小差异,树形的多种多样,打破了建筑物的平直单调而使得生动、活泼、多样。从而加深了城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各类植物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季相色彩,既能反映大自然的天然美,又能反映人们精心布局的艺术美。植物的芳香带给人们嗅觉上的享受和满足,植物群落的繁茂,引来了各种鸟兽,增添了城市的活力。绿色植物组成的构图和随季相变化的绿化道路,可使人产生美感。因此城市进行绿化后,就会变得绚丽多姿,生机盎然,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居民生活质量。

(五)防灾减灾

城市中园林植物的防灾减灾作用,主要体现在防火、防风、护岸上,许多园林绿化树木具有强大的耐火性,有着突出的防火功能,比如珊瑚树,当它的叶片全部烧焦时,也不会发生火焰,树木和草地均可降低风速,减少尘埃风沙危害,树木和草地均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护岸、保土,减少泥沙对河湖的淤积。

(六)监测环境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要比人类敏感得多,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污染物质以植物的毒害也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植物的这种反应就是环境污染的“信号”,人们可以根据植物所发出的“信号”,来分析鉴别环境污染的程度。

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误区

日趋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使得

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创建园林城市的目的,就是要以园林学指导城市建设,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景色优美、生态平衡的人类聚居环境。

但是,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致使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着重称号、轻实效;重指标、轻内涵;重装扮、轻治理;重人工、轻自然等不合理现象。各地城市在园林建设中普遍存在4大误区,严重阻碍了园林城市的持续发展。

(一)精于人工,疏于自然

由于一些城市决策者存在着重宣传、轻实效的思想,对于一系列如“国际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等称号十分热衷,抱有“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思想。’频繁的创建活动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城市建设,还造成发展方向不清、目标混乱的状况,也浪费了大量建设资金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花园城市”(CaardenClty,或译为园林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政治家霍华德1898年发表的《明天的花园城市》一书中,实际上是指城乡―体化的城市模式。如将“花园城市”理解为用大量的花草装扮城市,则有悖于“花园城市”的初衷。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森林城市”的概念,旨在营造环抱城市的“森林”,既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又防止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张。“森林”其实是人工林地的概念,真正的森林与城市是两个难以兼容的生态系统,如将“森林城市”理解为城市与“森林”的高度融合,或以造林的方式建设城市,其结果或是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或是城市形象的呆板乏味,或是混淆森林与树林的基本概念。

(二)精于装扮,疏于整治

由于园林城市建设被简单地看作是城市绿化或美化,导致各种矫揉造作的景观作品大量涌现。而盲目跟风形成的“广场热”、“喷泉热”、“雕塑热”、“草坪热”等,表明城市决策者在关注景观整治的形式美和视觉冲击力时,忽视了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空间复兴的内涵。在亟待复兴的城市河流沿岸,是造价昂贵的亭台楼阁及铺装广场;日益退化的自然空间得不到合理整治,反而成为杂草遍地、突出“生态”的借口;单调贫瘠的城市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城市生物种群数量的锐减;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湖水系湿地,形成一片片光秃的水景或单调的芦荡。

(三)概念混乱,方向模糊

由于对“以人为本”的片面认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肤浅理解,造成园林绿化过分追求人工景观,繁琐的构图、丰富的材料、缤纷的色彩、粗劣的雕塑、堆砌的小品和牵强的主题,成为设计的主旋律。大量的人工小品成为园林“文化”的象征,充斥在园林绿地之中。这些符号化、图解式的园林小品模仿了历史文化的外在形态,仅仅是一种极其肤浅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其缺乏对历史文化成因及其存在意义的理解,反而是没有文化的典型表现。

世界各国的优秀园林作品无不将自然文化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表现,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的成因、顺应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能力建设园林已成为国际潮流,片面强调中国特色,忽视自然景观的优越性,导致全国园林景观趋于雷同,出现“千园一面”的尴尬局面。

(四)重城轻园,难以和谐

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经济的作用,使得城市发展处于优先地位。一方面城市的无序发展造成自然空间的进一步退化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混乱的城市空间也难以通过园林绿化得到彻底改观。

建设生态健康、环境优良、景色优美的园林城市,必须实现城市、自然、园林的和谐共存。城市园林应作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在两者之间起到了协调与过渡作用。既能防止城市环境对自然空间的过度干扰,又能以人性化的自然景色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同时满足了广大市民的要求。唯有坚持自然优先、园林优先的城市建设方式,才能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

第9篇:生态平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信息生态 平衡 非平衡

[分类号]G201 N031

1 导言:成为“问题”的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成为当代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或“社会问题”,在一些研究者视域内,因于“信息超载”、“信息鸿沟”、“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信息生态失衡”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即“信息生态平衡”之间的“差距”,使“平衡的信息生态”成为这些研究所欲达致的“预期目标”。但是,“平衡的信息生态”可能吗?

一般而言,信息生态是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关系的总和,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如果,作为信息生态子系统的信息环境主要由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制度等构成;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构成的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物化”形式;作为信息资源的信息内容或数据的可能性,以信息技术对其“计算”的可能性为限度;信息制度在根本性上矗立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并因其演化而演化;信息技术是使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制度等成为信息环境构成要素的那种要素,有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信息环境。据此,信息生态似可理解为主要由信息、信息主体、信息技术构成。

当将信息生态视作人们信息交往的状态,信息生态一定存在于信源与信宿经信道的对接。所谓信息生态的“平衡”,即信息的输入一输出在信源与信宿间的“量的适应”与“质的统一”。据此,信息生态平衡与否,以作为其构成要素的信息的量一质的存在状态或信息的存在状态为表征。

一定的信息仅仅存在于一定的信息生态系统。由众多“复数”要素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多元关系”,信息作为“多元关系的他在之物”,只有通过“复杂一多元”的信息主体,凭依作为“信息载体”的“复杂一多元”的信息技术的“表达”,才能获得存在。或者说,信息的存在状态,规定于信息主体、信息技术。进而,信息生态平衡与否,规定于作为子系统的信息主体、信息技术平衡与否。

2 论证:“平衡的信息生态”可能抑或不可能

2.1 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

2.1.1 演化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作为信息生态子系统的信息技术,是演化性存在。

一方面,具有一定结构的信息技术的演化,在根本上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尽管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思想属经济理论,但包括信息技术创新在内的任何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自身的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对“结构”的“创造性破坏”,首先指向信息技术结构自身,信息技术创新既非要素技术间无差异的均衡,又具非间断性。从而,信息技术创新对自身结构的“破坏”充满演化过程;或者说,信息技术的演化过程是其结构不断被“破坏”的过程,即其“结构非平衡”过程。当然,这并不否定演化的信息技术具有某种“结构平衡”的暂时可能性,但这仅仅是“结构非平衡”的一种“条件”或“补充”。在结构维度,演化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基于市场的信息技术演化的竞争机制,既表征于和其它技术的竞争,又表征于其要素技术间的竞争。因论域故,仅对后者作扼要分析。如果假设参与竞争的要素技术仅有两项:一项为原有技术;一项为新技术。那么,其间的竞争关系大致可呈现为三种,即间接性竞争、依附性竞争、替代性竞争。间接性竞争指“主要是对整体资源的竞争”;依附性竞争中的新技术会使原有技术市场的存在状况受到一定影响;替代性竞争中的原有技术有被新技术替代的可能。若依不同层级的尺度,信息技术的要素技术具有量的复杂多元性。如果说,假设背景下的三种竞争关系已经分别表明,竞争的要素技术间的市场存在的演化因优胜劣汰而具非平衡性,那么,复杂多元的信息技术间复杂竞争关系交织的演化,持续呈现的则是更加复杂的非平衡性。在竞争机制维度,演化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1.2 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演化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同时是空间性存在。

一方面,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在区域分布上呈现着差异。在当代,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同一国家内的区域间,又表现在国际间。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的空间分布上优于发展中国家;同一国家内,信息技术空间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其量一质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呈现为城乡差异;尽管在相对差距层面,信息技术空间差异有缩小的可能,但绝对差距却在扩大。信息技术空间差异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后一差异难以在根本上消除,信息技术的空间差异将长期存在。这就表明,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在区域维度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空间差异,蕴含着信息技术转移的必然性。除少数发达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是信息技术使用国,因而,信息技术的国家间转移对改善其空间差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实中,信息技术的国家间转移,“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由于利益关系,这类转移会遭到“受方技术主体乃至政治主体的反对”,并伴随文化摩擦,阻碍着转移的进一步实施和实现。不仅如此,或因受方国家的支付能力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或因授方国家为保持其“先发优势”而构筑的技术贸易壁垒等,都阻碍着信息技术国家间转移的充分实现。在信息技术的国家间转移维度,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1.3 功能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演化性、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以功能性存在为根据。技术的功能与解释相关,但任何解释总是对“客观功能”的“延伸”。信息技术的“客观功能”在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超文本功能与虚拟功能。

一方面,超文本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节点和链或超链、具有“文档内部跳转”与“文档外部跳转”之效能的“这样一种电子文档”,它会使“阅读”成为“只是一种链接生成”,具有无限开放性特征。这在某种意义上表征着互联网中的文字或知识的无边界性,“阅读”的每次选择都将“再生出一个新的空间”,内蕴着“解”的非惟一性、不确定性或随机性、非封闭性等非线性规定。超文本功能的非线性规定,使知识与知识在“阅读”中发生非线性相干,激励“分叉”产生,“分叉意味着突变”,突变意味着“非平衡跃迁”,换句话说,非线性的超文本功能意味着非平衡性。在技术的功能属性即技术属性的意义上,超文本功能维度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虚拟功能生成“虚拟实

在”。“虚拟实在”“不再仅仅意味着对原型的摹仿”,而“发展为没有原型的事物的摹本――拟像”,内在具有超现实性。超现实性的“虚拟实在”没有“固定”的“时空界域”,“不具有可决定的时空性”。或者说,作为其存在形式的时间空间,具有非决定的随机性。依复杂性理论,非决定的随机性即因果非等当,因果非等当即对称破缺,“对称破缺就是非平衡”。据此,“虚拟实在”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在“虚拟实在”向虚拟功能向信息技术归结的意义上,虚拟功能维度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1.4 在信息技术子系统层面,“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

由于演化性、空间性和功能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因而“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比如:①信息技术的非平衡演化使要素技术间往往存在内在匹配差异,若信源、信道方面的信息获取、传递等技术优于信宿方面的信息检索等技术,会导致信息过载等“量的非适应”;若病毒技术优于杀毒技术、“攻击技术”优于“防御技术”等,会导致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质的非统一”;②信息技术的非平衡空间分布,既会导致信息鸿沟,又会导致掌握信息技术霸权的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隐或显的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③非平衡的信息技术的超文本和虚拟功能所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隐蔽性、去地域性、虚拟性等,会使传统的“把关人”、“议题设置”等失效,有效控制困难,从而导致信息过载、信息垃圾、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的发生或频繁发生等。

2.2 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

2.2.1 位阶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信息主体“栖居”的“社会位置”,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表征,具有差异有序的“位阶性”。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子系统的信息主体是位阶性存在。

一方面,信息主体的位阶性存在,所展示的其在社会关系中对“分工”的“屈从”,必引生其在资源占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其信息活动能力、地位的差异。以这种差异为尺度,信息主体可大体二分为“强势信息主体”与“弱势信息主体”。尽管梅特卡夫法则认为,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但作为“弱势信息主体”的网民“被控制”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几乎处于马克・波斯特所言的那种“超级全景监狱”中。事实上,以“弱势信息主体”与“强势信息主体”为两端的“天平”,在总体上始终只倾斜向强势一方。在资源占有维度,信息主体子系统在总体上不可能达致平衡。

另一方面,现实的信息主体的资源占有作为过程,蕴含着信息主体间强弱态势变易的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尽管社会的制度设计应尽力帮助“弱势信息主体”增加资源占有量,但不应当也不可能强制进行资源占有的无差别分配;尽管信息主体的资源占有之总趋势,指向着日渐丰富性,但既不可能自发导致“均贫富”,也不可能排斥“马太效应”。现实的资源占有的相对变易,绝不会达成信息主体间强弱态势的均衡。这就表明,在资源占有过程维度,信息主体子系统不可能达致平衡。

2.2.2 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将位阶性存在的信息主体“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利益,在这个意义上,信息主体是利益性存在。

一方面,当将信息主体的“存在形态”二分为个体与群体,那么,便有信息主体的个体利益与群休利益:①信息主体群体利益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包含着所属个体利益的实现,但当群体利益“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发生矛盾”,差异于个体利益;②信息主体的个体问、群体间,分别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这种“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存在于各方的独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不具替代“自私利益”的可能性,“共同利益”内在具有差异。如果任何差异均导致非平衡,那么,存在形态维度的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子系统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全球化进程中的信息主体间的共同利益表达着不同信息主体的共同利益空间的全球拓展,但这种拓展仅仅基于“全球化市场”的“自私利益的交换”。任何“自私利益的交换”均以利益差异为根据,信息主体共同利益空间的全球拓展,即信息主体间利益差异空间的全球拓展。这种空间拓展不仅容纳着旧有的利益差异,而且为新的利益差异提供了空间可能,使信息主体的利益差异关系更加复杂,这在当代已是经验事实。这就表明,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子系统,在全球化维度的非平衡性比既往更加复杂。

2.2.3 博弈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信息主体的差异利益,实现于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信息主体是博弈性存在。信息主体的利益博弈现实,具有“复杂一多元”性,为行文方便,仅以双信息主体为假定,从“收益”之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维度分别切人,作扼要分析。

一方面,信息主体的利益差异包含着利益对立的可能性,实现对立利益的信息主体博弈,即零和博弈。在“收益”上,零和博弈的任一方信息主体的“输或赢”都与相对方相反,不存在平衡的任何可能性。比如,现实中如果不采取有效对策,防卫和反击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政治动员”、“网络政治行动”与“信息恐怖活动”等,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等的攻击和破坏,就难在互联网域确保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事实上,无论何种领域,零和博弈维度的信息主体子系统,都不具达致平衡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非零和博弈是信息主体利益博弈的主要形式,其任一方的“输或赢”,不必与相对方相反。但基于市场的非零和博弈的信息主体,不论倾向于“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终归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收益预期”。由于其双方信息搜寻、信息甄别等能力的差异,“强势信息主体”会使约束双方的“协议”蕴含着不利于相对方的规定;对非零和博弈双方应当有约束效应的“相互善意”的某些伦理规范,对于大多数信息主体而言,“从来只能抵抗微不足道的诱惑”,因而非零和博弈实质上多属非合作博弈,信息主体间利益实现程度的差异难以真正消弭或缩小。在非零和博弈维度,信息主体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2.4 在信息主体子系统层面,“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由于位阶性、利益性、博弈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因而,“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比如:①位阶性存在的信息主体的非平衡性,会导致“强势信息主体”凭信息权力操控信息的“生产一传播”,从而造成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与侵犯等。现实中的“水军”博主、网络公关公司,共同制造了网上50%的热帖”,就是一种例证;②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的非平衡性,会导致不同信息主体对信息存在状态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丧失,一些信息主体甚至通过制造信息超载、污染、侵犯以维护其利益,现实中的“黑客帝国”现象就是一种例证;③零和博弈的信息主体的非平衡性,导致的必是信息之量的对抗与质的对立,“信息战”双方你死我活的博弈就是一种例证。非零和博弈非合作的普遍性,使信息垄断、隐瞒、欺骗、攻击等信息污染或侵犯现象从未绝迹,甚至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

3 结语:“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可能

在信息生态平衡与否,规定于作为子系统的信息主体、信息技术平衡与否的意义上,由于信息技术与信息主体无不存在内在非平衡性,因而,“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