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城市流浪动物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流浪动物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流浪动物现状

第1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社团声音:

减少流浪生命而不是制造流浪生命

当你从动物救助组织或个人手里领养宠物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行为使社会上减少了一个流浪的生命;而当你从一个非法的市场里买一个宠物的时候,你则纵容甚至帮助制造了更多的流浪生命。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人人都知道有买的才有卖的道理,如果大家都不去光顾非法猫狗市场,这类市场就会自生自灭。而现在猫狗黑市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因为善良无知的人还在不断地光顾,还在不断地为非法经营贡献金钱!

——北京领养日新浪官方博客博文《领养,比买一只宠物的意义要大很多》内容节选

不要让无序繁殖蔓延人间

请不要购买纯种犬,即便你好命买到一只比较健康的纯种犬,请你了解下它们的父母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它们都是激素狗,无良狗贩为了让它们多排卵多下狗大量注射雌性激素,促使它们多多繁殖,繁殖犬只命运悲惨,培育纯种狗是将它们引向死亡!不要让无序繁殖蔓延人间!随意繁殖,只会造成抵抗力下降,疾病横行!你买到的是它们的孩子同时也是他们的血泪辛酸和屈辱!!The puppy mill-狗贩的利润制造机器,纯种犬的地狱!!请告知一切可能的人:你的购买导致悲惨,请以领养替代购买!

——瑞家志愿者团队新浪官方微博微博表明无序繁殖会导致被繁殖犬只的悲惨命运

众生平等,关爱生灵

众生平等,让我们从每个人做起,关爱我们身边的众多生灵。抵制只接受纯种猫狗的理念,以领养代替购买。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新浪官方微博简介

名人声音:

少一次对生命的买卖,多一份对生命的保护

捡来的它们乖得不能想象,珍惜新家的小心情让人心酸。领养代替购买吧!少一次对生命的买卖,多一份对生命的保护。

领养代替购买,让我们给世界更多的爱。流浪过的狗狗更懂得爱人,它们出奇地懂事,出奇地会照顾人的感受!因为怕再失去温暖的家,它们更乖得让人心疼!如果你打算付出十五、六年的精力来照顾一只小狗,希望你领养代替购买,谢谢!

——演员孙茜新浪微博,说出了自己对领养狗狗的感受

领养狗只,拒绝购买

那些流浪狗如果没有被领养的话怎么办,它们就会被安乐死,所以我希望我的歌迷朋友们,如果你真的想养动物的话,不用去买,你可以去领养,因为领养你可以找到很多你喜欢的动物啊,重点是它可以跟你直接眼对眼地对看,“带我回家,带我回家”,它希望你可以带它回家,好好照顾它。

——罗志祥和被救助的混种狗Bobby共同替亚洲善待动物组织代言,向歌迷呼吁:“领养狗只,拒绝购买”

狗民网网友声音:

问题总有两面性,只能择其利益最大化者

人生而平等,狗狗也是,单纯用品种来区分也是歧视的一种。

支持领养代替买卖,并不是说购买狗狗不对,狗市的存在固然好,能让有需要的人买到自己心仪品种品相的狗狗,但不可否认也正是因为狗市的过热导致部分狗狗被当做生育机器,也因为不少不负责任的主人买狗却不爱狗,最后丢弃狗狗,造成了流浪狗狗的产生。相对而言,弊略大于利。

而领养狗狗不但减轻经济支出,使得钱款能更好地改善狗狗的生活。更能使狗狗不分三六九等高低上下欢愉地生活。我们出生,不能选择自己丑陋或者美貌,富贵或是贫穷,健康或是残障。对于狗狗而言也是一样的,它们同样不能选择自己的品种品相身体状况。那么将心比心,流浪狗狗就因为自己长得不好,身有残缺而活该被抛弃,活该被伤害吗?

问题总有两面性,只能择其利益最大化者。在狗狗的领养与买卖中我宁愿选择领养。

——狗民网网友FLORAHAR对“领养代替买卖”表示赞同

爱狗之心人皆有之,但责任心才是重点

我觉得,领养的始终感觉是别人送的,欠别人的,还是没买来的感觉实在。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就像水果,有的人喜欢苹果,有的人喜欢西瓜,不喜欢吃西瓜不代表这个人就不喜欢吃水果。所以同理可证,喜欢狗的人不代表每个品种都喜欢。就像我,我爱狗,但是也有不喜欢的品种。花钱在正规的地方,买一只健康的、自己喜欢的狗狗,并能一辈子对它负责、不离不弃,不亚于去领养流浪狗。如果每个人能保证不抛弃自己所养的猫狗,世上也就不存在流浪猫狗了。这同样也是在做贡献。

——狗民网网友samoyeqq对“领养代替买卖”的问题持反对观点

因人而异,因需而异

如果你只是单纯想要一个小生命的陪伴,不追求它长得多漂亮,不要求它血统多纯正,那么领养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非常注重狗狗的外表,喜欢某一个特定犬种,本身有轻度心理洁癖无法领养流浪狗,那么购买就是最佳途径。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花钱买狗狗的人抛弃狗狗的几率也非常高。因为它们花了钱,对狗狗就有很多期许,比如期待它长大后变漂亮、血统纯正、听话等。但往往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自己“买的不是纯的,被坑了”,于是就产生了抛弃心理,这样的人非常多见。很多流浪狗,被卖掉的二手狗,都是主人自私地以为狗狗长大会变漂亮,却无知地接受不了狗狗的“尴尬期”,觉得带不出手,就送掉或者低价卖掉,更狠的就是干脆抛弃。

——狗民网网友xiaofeirou对“领养代替买卖”的问题持中立态度

第2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ILOOK:当初为什么想要创办这样一个组织?作为一个公益组织,Think Adoption想要传递给大众的理念是什么?

Chris:因为我很喜欢小动物,小时候在马拉西亚的时候就养过很多的狗和猫。自11年前搬来上海后,就一直没有养宠物。但是缘分就是这么奇怪,三年前的圣诞节前夜,在我喝了很多酒随意地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只中华田园犬被抛弃在垃圾桶的旁边,当时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带回家了。之后就经常地发现被抛弃的或是流浪的小猫小狗,虽然我一直在救助也通过我的个人微博“时光”跟许多的爱心人士互动,帮助他们领养。但是我慢慢地发现如果只是我单独一个人在救,恐怕救不完。所以就想成立一个组织,宣传领养的概念,来影响更多的人。于是就和Phillipe一起成立了Think Adoption这个组织,想要通过它来传递“领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并希望能够通过意识形态的培养来刺激领养行为,让更多的人可以给这些流浪的小猫小狗一个家。

ILOOK:迄今为止,通过Think Adoption有多少只流浪猫狗被领养?在领养的过程中,有发生让你们最感动,最难忘的故事吗?

Chris:有差不多400只。太多的故事都令我们感动,去年我跟几个爱猫人士在上海的铜仁路拦截了几辆猫车,让我见识到了大家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深信爱是无处不在。还有就是坚强的故事,坚强的是中华田园犬,我记得刚看到它的时候它的四肢摊开,后脑严重受伤,本打算让它安乐死。但是没想到的奇迹居然发生了,在我们大家共同的悉心照料下,它恢复了生命力,那一刻真的是让我非常感动。

ILOOK:有许多的品牌和明星都对Think Adoption特别的支持,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他们的支持对你们的公益事业在哪方面有特别的帮助呢?

雅淇:我想因为Think Adoption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组织,它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一种爱!当我刚接触Chris他们的时候发现居然是两个外国人一直救助我们中国的猫狗,觉得特别感动,而身为中国人更应该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他们,我希望有一天我再也不会听到“下辈子投胎宁愿做鬼,也不做中国的猫狗。”这种极端的言论。之前雅安地震的时候,我们联合了许多的明星在新浪微博同时为“雅安狗狗加油”,效果非常得好,据说是有史以来转发量最多的一次。因为明星的人气都非常高,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也让Think Adoption的理念能够传递的更大更广。

ILOOK:迄今为止,最令你们印象深刻的跨界合作是哪次?为什么?

Chris:每一次跨界合作传递的信息都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都很感人。比如“施比受更有福”、“你是它唯一的主角”,最近的一次是关于中华田园犬的故事,主题是“我爱中华田园犬”,野兽派花店还特别为我们设计了一款中华田园犬公仔用以义卖。

ILOOK:目前为止,ThinkAdoption已经在不同的城市启动了许多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启动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用以支持这些项目的资金都来自哪里呢?

Chris:其实这些不同城市的项目都不是Think Adoption启动的,他们都是各自独立的公益组织。Think Adoption现阶段只是一个传递公益理念的机构,并不致力于一线的救助。但是我们会以特殊的方式对这些救助流浪猫狗的一线公益组织实施援助,比如我们吉祥物的义卖款项扣除成本的部分,所有的利润都会捐助到这些机构。

ILOOK:Think Adoption推出了许多的公益公仔,这些商品义卖的款项主要用在哪方面?除了商品义卖外,你们也会筹集善款吗?

Chris:主要是用于捐助不同地区的救助和保护流浪猫狗的公益组织,比如北京好狗好猫、北京领养日、上海JAR、上海好狗好猫、上海吴阿姨流浪救助基地、四川启明小动物保护、重庆小动物保护中心、天津动保俱乐部和南京平安阿福。在为流浪动物捐助和筹集善款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地宣传领养和保护理念。目前只是单一的吉祥物的义卖,以后应该也会展开这方面的工作。

ILOOK:对于那些被领养后的小猫小狗,Think Adoption还会持续的对它们关注以及给予帮助吗?会有回访或是爱心回赠之类的活动吗?

Chris:会的,如果被领养后有发生任何困难我们都会帮忙。目前只是通过微博的互动来了解具体的情况。

ILOOK:对于Think Adoption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Chris:我很乐观,看不到困难。虽然有时候会累,也会觉得有压力,因为毕竟做的事情关系到生命,但是一想到所做的事情这么有意义,便停不下来。我相信一天会比一天好,在3~5年后的未来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会感到非常的自豪。这一切都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第3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在这个“什么都体验过,已然没有新鲜感”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好奇感被重新唤醒,知道视线所及之处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就在这样一种简单理念的支持下,我们开始思考微观宇宙中仍未发掘的领域,想象着深海之下,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天堂。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至今仍存在着未知的领土和未被发现的物种,它们的美既奇特,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的星球上生活着七百万种植物和动物,但为人类所知的连四分之一都不到,我们的内心因而充满活力与探索的感觉。厌倦了流行文化的呆滞或做作的创意,我们的灵感来自于现代的好奇心,来自于让人诧异的新奇感,也来自于我们做梦都没有接触过的万物众生,世间百态。

Raw/原始之美

时尚、建筑、人、甚至一些地方,虽然未经修饰,但仍饱含自信与自豪,散发着自然的宏伟气魄。人脸再次成为艺术的情人,给艺术家带来灵感,因为其天然去雕饰的细节,带来了真诚、柔弱与美感。山水之间、度假胜地和退隐之处,都以天然气息而著称。艺术和建筑大量使用了原生材料:未经修饰或粉饰的美学,最终得以同时彰显材料的灵魂和创造者。当时装与穿着协调一致,融为一体,不再互相角逐时,便取得了时尚界的关注。与生俱来的自信和质朴而自然的美感日益取代“浓妆艳抹”或艳丽之美这种做作的观念,这正说明了“越简单越受宠”的道理。

Rebound/乐观绽放

90年代的文化和态度谦逊乐观,外观上表现为自在休闲。我们被嘻哈文化的天赋折服,享受全球性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我们期待着看到这个时代真正的灵魂。音乐、时装和技术方面的创业者们发现了征服全球社会的创新平台。

想象力像花一样绽放,城市生活的浪漫形式开启了音乐、诗歌和艺术的黄金时代。时尚界理所当然地吸收了这种融合的生活方式,除了生活和保持真实性以外别无他求。我们重塑那个时代的精神,开始摆脱焦虑的束缚,敞开胸怀面对现实生活的本质,而不管生活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Hypnotic/心灵催眠

这是强迫和认真投入的颂歌。“旧世界”黑暗的浪漫主义加之一抹狂热情绪,将时尚和流行文化消耗殆尽。为了将时尚和生活方式引领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们完整地接受所有思想和实体。我们有时黑暗、甚至病态地迷恋那种心灵催眠的力量,向那种盲目迷恋的心理倾向臣服。这种潮流的灵感来自于经典、神秘的象征主义和非常规但诱人的黑时代。黑色和白色在迷人的图案和光学效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思想,再次回到中心舞台,而我们开始沉迷于隐藏的潜力和人类心灵的力量。

Drifter/流浪文化

第4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羊肖恩》;英国动画电影;成长主题

《小羊肖恩》原本是一部英国定格动画喜剧,衍生自系列动画故事《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小羊肖恩》自2007年在英国首播至今,共制作了四季一百三十集,肖恩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风靡全球,得到了观众的喜爱。[1]该片的制作公司是世界上顶尖的“定格动画”制作者阿德曼动画工作室,代表作品有《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小鸡快跑》《神奇海盗船》等。阿德曼动画工作室另类的电影制作方式、轻松幽默的叙事风格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在动画电影史上独树一帜。[2]2015年上映的动画影片《小羊肖恩》继承了阿月动画工作室的一贯风格,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讲述了农场中一群绵羊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这部由马克・伯顿执导、阿德曼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影片,自上映之日起便好评如潮,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一时间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关于《小羊肖恩》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这是由于这部电影今年七月份才在国内上映,因此未能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从成长主题作为视角切入点,从成长中的反抗、成长的契机、成长中的收获三个方面出发,对影片《小羊肖恩》的主题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到该片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

一、成长中的反抗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在不断地提高,这为电影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海底总动员》《天才眼镜狗》《飞屋环游记》《疯狂原始人》……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3D动画电影成为时代的“新宠”,占据了广阔的电影市场,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3]2015年上映的《小羊肖恩》并没有亦步亦趋地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是坚持以定格动画的制作方式来制作电影,这与以往的动画影片大不相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这部电影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群小羊在成长中的反抗与蜕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影片《小羊肖恩》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的动画人物形象,正是它们思想中反抗因子的存在,推动了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肖恩是一只特立独行的小羊,它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于是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在它的煽动下,羊群中的所有伙伴都积极响应,热情地参加到肖恩的计划中来。于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肖恩拿六块吐司去贿赂鸭子,以便让鸭子引开狗狗比尔泽;农场主在羊群的设计下被成功催眠;肖恩与同伴在房间里欢乐地准备晚餐……影片中的肖恩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正是在它的带领下,羊群中的其他成员才有机会享受一下难得的假期时光。虽然它们的假期时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但是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反抗意识仍是难能可贵的。电影中的狗狗比尔泽身上同样具有反抗精神,它为了寻找自己的主人而被门卫拒之门外。但是比尔泽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寻找机会混进了医院。再如,肖恩与比尔泽被抓狗人关进了监狱,它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通过里应外合成功地逃出了监狱。当它们走出监狱的那一刻,所有的动物都为它们欢呼,这是一场为自由而战的抗争。

其次,影片通过重复的镜头处理来表现农场生活的无聊与单调,这是激起肖恩反抗意识的重要原因。清晨的阳光洒进农场的每个角落,随着一声鸡叫,农场新一天的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此时电影通过羊群、农场主、小狗三个场景之间的来回转换来表现情节。为了表现枯燥的农场生活,电影在将近三分钟的时间里,通过画面镜头的重复播放与快速剪切向观众迅速展现了农场中小羊们四天里单调的生活场景。在表现周一这一天的生活时,电影的情节刻画十分细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电影以快速的场景切换来表现周二、周三、周四:鸡鸣、起床、洗漱、鸣哨、排队外出、睡觉……日复一日的重复、年复一年的单调,这样的农场生活让肖恩感到无聊。电影一开始就有两个情节充分展现了动物们的反抗心理:一是在农场主为小羊们修剪羊毛的时候,小羊的反抗心理已经显现了端倪。步步紧逼的农场主、四处逃窜的小羊,它们虽然拼尽全力进行反抗,但仍抵不过残酷的现实,最后还是乖乖让农场主将身上的羊毛剃掉。二是小羊们催眠了农场主,准备享受一次难得的假期,这是电影中小羊们最具反抗精神的一次行动。聪明的肖恩、乖巧的提米、贪吃的雪莉、粗心的提米妈妈、恪尽职守的比尔泽……影片通过刻画众多具有反抗精神的动物形象,来展现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最后它们排除万难,终于将农场主带回了农庄,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之旅。

二、成长的契机

电影通过儿童的视角展开叙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描写了一群动物曲折的成长过程,符合观众的认知方式。片中,农场里的一群小羊厌倦了单调的生活,想做一点改变。于是它们在肖恩的带领下将农场主催眠,准备享受快乐的假期。但事与愿违,装着农场主的车厢突然失控,直接奔向了城市的方向。没有农场主的农庄一片混乱,内疚的小羊肖恩决定去城市寻找自己的主人。在城市,小羊们遭遇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事情,而这也正是提供给它们的成长的契机。

首先,电影《小羊肖恩》通过矛盾冲突的设置来表现成长的契机。成长是飞跃,是跨越,而这种飞跃与跨越往往需要一定的契机来促成。面临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与变故是生活中重要的成长契机之一。[4]原本只是想要休息一天的小羊们,却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农场主意外走进了城市。在农场主不在的情况下,整个农庄乱作一团:占据主人房间的三只小猪、疯狂的公牛、倒塌的鸡窝……正是这样的变故,才促使肖恩离开了农庄。肖恩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于是独自收拾行李准备去城市找回农场主。随后赶来的羊群和肖恩、比尔泽一起在城市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冒险。初次来到餐厅的小羊们因为不懂规矩,而闹出了许多的笑话,吃菜单、打嗝、扔刀叉等机械的模仿……肖恩为了找回偷吃蛋糕的提米而被捉狗人捕获,被送进动物监狱。正是在监狱里,肖恩与狗狗比尔泽重逢,又认识了长相丑陋的小狗。并且在小狗的帮助下,它们找到了农场主。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不失风趣、幽默。小羊们在一次次挫折与艰难中逐渐成长,可以说激烈的矛盾冲突成为它们成长中的重要转折点。装扮成人的形象、餐厅事件、监狱风波、躲避捉狗人……这些冒险为它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其次,影片中成长的契机还表现在动物们与抓狗人之间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城市中的抓狗人是动物们前进道路中的最大敌人,因为他冷酷无情,不会放过任何流浪动物,势必要将它们抓到动物监狱才肯罢休。影片中的动物多次与他交锋,在和抓狗人的斗争中,这些动物也经历着自己的成长。例如,小羊们为了救出被关进动物监狱的肖恩与比尔泽,于是与捉狗人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监狱之战,将整个监狱闹得人仰马翻。先是两个假扮成人的小羊故意与捉狗人交谈,以此来分散他的注意力。而此刻外边的小羊正在积极地展开营救行动,怎料它们算计失误,没能将肖恩所在地方的墙壁弄倒。发现情况有异的捉狗人迅速赶到监狱查看情况,这时机智的肖恩用粉笔在墙壁上画了一幅出口图,这让捉狗人信以为真。当他打开牢门时,肖恩与比尔泽伺机逃出了监狱。恼羞成怒的捉狗人则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势必要将这群动物“缉拿归案”。电影通过捉狗人这一反面形象的塑造来制造尖锐的矛盾冲突。从理智上来说,观众能够理解捉狗人的行为的合理性;但是从情感上来讲,观影者又不希望动物们被捉进监狱。影片通过这样的矛盾设计展开情节,一方面有利于表现动物们历经困难后的成长主题,另一方面也使情节更加生动、刺激,引起观众的兴趣。

三、成长中的收获

黏土动画是定格动画中的一种,诞生于20世纪初,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5]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黏土动画因为耗时耗力而显得跟不上潮流。但是阿德曼动画工作室在CG动画一统江湖的时代里,仍能坚守着传统动画的制作工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部《小羊肖恩》在凸显黏土动画质感的同时,讲述了农场主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一段温馨感人的故事,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成长的意义。影片通过对肖恩与其他动物冒险经历的描写,在丰富的人物肢体语言、流畅的画面设计、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反映了他们在思想与心理等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在“千里寻亲”的情节中蕴含着浓浓的温情,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小羊肖恩》以寻找农场主为叙事焦点,通过一次次的意外冒险来串联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肖恩与羊群在“千里寻亲”的过程中,也正在不断成长、蜕变,体会到了成长的意义。电影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与色彩的明暗对比来渲染氛围,展现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例如,小羊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农场主,却遭到了他的驱赶,一时间肖恩的心情由兴奋跌落到了谷底。此时电影通过对肖恩的镜头特写展现它此刻的伤心与难过:哀怨的眼神、饱含泪水的眼睛,此刻的它不理解主人为什么这样对自己。影片接下来的情节一度延续这样的叙事基调,在缓慢的音乐与阴郁的色彩中,表现动物们难过的心情。在一只监狱小狗的带领下,狗狗与小羊们穿过下水道,来到了一块废弃的垃圾场地休息。沉默不语的肖恩、大哭不止的提米都为影片笼罩上了一层浓浓的悲哀色彩。农场主的病情化验单落到了肖恩的手里,此时动物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农场主失忆了。重拾希望的狗狗与羊群士气大增,它们在轻快的音乐中开始实施计划,最终成功将农场主带回家中。影片虽然是一部没有台词的哑剧,但是导演通过多样的色彩、动人的音乐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凸显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其次,动物们在惊险刺激的冒险过程中收获了亲情与友情,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例如,影片中内疚的肖恩只身一人来到城市找农场主,刚下车的它就看见了可怕的捉狗人,此刻它的内心十分害怕。这时另一辆公交车停在它的旁边,农场中其他的小羊映入他的眼帘。正是在这群小羊的帮助与陪伴下,肖恩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才没有感到孤独。又如,羊群与农场主之间的关系也在这次冒险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影片开始的情节就是小羊们对于农场主的命令感到厌烦,于是它们才将农场主催眠,准备休息一天。但是农场主的意外离开促使小羊们意识到有主人在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因此它们义无反顾地来到城市寻找主人。当它们找到失忆的农场主时,它们千方百计将他带回农场。但是捉狗人的穷追不舍使得情况变得异常危险。无助的小羊蜷缩在农场主的身边,那一刻过去的点点滴滴涌现在农场主的脑海中,他找回了记忆。影片以农场的生活为起点,最后又以此结尾,形成了圆圈形的叙事结构,凸显了成长的主题。作为2015年最有趣的动画电影之一,《小羊肖恩》除了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外,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也是该片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观看的原因。

综上,电影《小羊肖恩》延续了阿德曼动画工作室一贯的设计理念与原则,运用黏土动画的制作工艺完成了一部长达85分钟的大电影,在幽默搞笑的氛围中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感动。影片在扣人心弦的情节、层出不穷的冒险旅途中,表现了关于成长的主题。独特的英式幽默、精心的场景设置、可爱的动物造型无不闪烁着英国人的智慧。整部影片从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却彰显了独特的视听风格,带给观众无限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马克・伯顿,理查德・斯塔扎克.小羊肖恩[J].电影,2015(07).

[2] 丁虹.阿德曼动画和国际动画的多元化发展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09.

[3] 王超.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视觉赏析[J].电影文学,2014(24).

[4] 刘丹.论《简・爱》的成长主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第5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abstract: the utilitarian aesthetics initiated by socrates was criticized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its defects. yet, it is very far-fetched for anti-utilitarian aesthetics to explain the inevitability of beauty sense.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arguments between utilitarians and anti-utilitarians came from the common doctrine: satisfaction is necessary cause of pleasant feeling. if we replace utility with need, or replace dissatisfaction with satisfaction, then it will be much easier to explain various aesthetic phenomena. so,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need aesthetics, which is based on a feedback control model. this theory can not only resolve aesthetic problems, but also resolve the evolutionary problem: why insects and birds feel some forms beautiful? to prove convectively that there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avian aesthetic mentality and their need, the paper provides a number of pictures of birds with beautiful feathers.

1.序 言

我的新书《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1】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人建议我为自己的美学观起个名字。WWw.133229.CoM我觉得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起名字是次要的。所以写那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要给自己的美学观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现在看来,为了交流和讨论方便,起名字也有好处。于是我拟了本文标题,试图举起“需求美学”大旗。上书出版后,我又发现一些说明动物审美和需求相关的图片,很能说明问题,特在此一并提供。

有人说:西方美学史就是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争论史。相对而言,我更加喜欢功利主义美学观,更加不赞成反功利主义美学观。我这里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实际上是改进和发展功利美学。

需求美学和流行的生命美学[1]持有相同的观点:审美是生命活动派生的产物。如果有人把我的观点或需求美学纳入生命美学那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要说,“生命”概念和“实践”概念一样,非常笼统,生命美学大旗下可以有各种不同观点,包括功利主义观点和反功利主义观点。而需求美学是一种很特殊的美学观,它重在解决美感前因后果问题,或者说美感在生命系统中具体起什么作用的问题。

汪济生早在1987年就发表过从系统论、控制论和进化论的角度探讨美感的专著【2】,我也于同年发表过有关论文【3】,其中有生命美学观点,也有从控制论和进化论的角度对美感的探讨。在努力方向上我和汪济生是一致的,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同。我着重解决问题,澄清困惑,而不是建立理论体系。我相信我的模型更加具体,解释力更强。

我象达尔文一样肯定动物有美感,这在许多人是不能接受的。最近,我有幸看到肖世敏的专著《有动物有美感论》【4】,他在理论上详尽地驳斥了否定动物有美感的种种观点,所以我这里不再为此多费唇舌。本文后面的照片将说明,不但动物有美感,而且动物美感起因与人的美感起因相同――需求决定美感。对于反对探讨动物美感的人,可以把本文说的美感理解为视听。

2.功利主义美学及其缺陷

美的功利性意思有几种,一是就美感对人生意义来说的。这一功利性(生物学功利主义观点)是本人竭力推崇的,也是生命美学倡导者中大部分人所肯定的。二是就美的原因来说的。这一功利性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其自身有用,或合乎其自身目的;另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审美者有用(如果审美者得到对象的话),美学上主要争论的是后一种。

美学的功利主义观点最初由苏格拉底提出,后来的发扬光大者中有普罗丁(肯定善在美的后面)、夏夫兹博里(肯定人的内在感官通过美看到善)、休谟(最早提出社会功利观)、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在生活说和社会功利说)、格罗塞和普列汉洛夫(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功利)【5】。然而功利美学几个致命缺陷,因而遭到历代许多哲学家的批判。

反功利主义的理由之一是:有用不皆美,美的未必有用。

反功利主义的理由之二是:经验告诉我们,美感来自直觉;审美时,人对对象功利的考虑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比如一厢情愿的小伙子爱上某个姑娘,看见就产生美感;但他如果考虑对方如何有用,如何带来其他幸福,那么他得到的要么是某种幻想的满足,要么是失望的痛苦;这些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参看康德的论述【5】)。对此,功利主义美学家至今没有好的解答,一个权宜的解答是:我们的内在感官可以通过美看到善,善在美的后面(参看夏夫兹博里的论述【5】)。

反功利主义的理由之三是: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常常是审美者不能得到的。

比如一厢情愿的小伙子眼中的意中人美,流浪汉眼中别人的家园美(参看桑塔耶拿的论述【5】)。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等人将美的功利说发展成社会功利说。比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人欣赏别人的农田,虽然没想到是不是属于自己,卖钱是否进入自己的腰包,但是他却不能不这样想:谷子长得好极了,这将给人们带来多少幸福啊!【5】 然而,这种感觉不是美感,而是理性――喜悦感。美感是不加思索产生的。

正是因为功利主义美学的上述缺陷,实践美学代表人物李泽厚不再用社会功利,而是用某种精神胜利解释美感的产生,同时用积淀说解释美感的直觉性。但是,这样一来,解释具体的审美现象(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原始森林比高楼大厦美)就更加牵强。

3.进化论中的美学问题

达尔文肯定生物学的功利主义,认为生物的一切构造都因为有利于自身生存而存在发展;比如花朵的香味和艳丽因为能招引昆虫为之传粉,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果实的甜和美因为能吸引鸟兽吞食,以便传播种子,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鸟雀的华丽羽毛因为能赢得异性的喜爱,以致在性选择中获胜,从而被保留。但是昆虫鸟兽为什么会有相应这样一些东西而不是那样一些东西产生香甜美等的功能或心理呢?

我们可以用雌孔雀的美感功能解释雄孔雀的羽毛,但是雌孔雀的美感功能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说昆虫的审美心理选择了艳丽的花朵,那么昆虫的审美心理又是谁选择的?对此达尔文困惑了。

达尔文写道:“最简单的美感,就是对于某种色彩,声音或形状所得的,最初是怎样在人类及低等动物心理中发展的呢?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假如我们问为什么某些香和味,引起,而对别的却感觉不快,这是同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在这一切情况中,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多少有关,但在每个物种神经构造里面,必定还有某种基本的原因存在。” (【6】,126)

这个难题的意义不能小看,因为它决定了适者生存是否是普遍性原理。需求美学不只是为了解决美学难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生物学难题。

4.需求美学的基本思想

需求和之间的关系就象是水流和河床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和需求的关系如图1 所示。它表明,和不是促进意志欲望的随意反馈,由满足返回的信号构成的反馈是稳定反馈【7】。这一模型和河流控制模型结构相同【1】。

图 1欲望和感受(和不)的控制论模型

美感是各种中的一种,它就是视听,其意义是促使人在空间接近我们需要接近的对象――最终是由于生存的原因。而丑感的意义是促使我们回避不利于生存的对象。 美感的意义及其和其他的关系参看图2(来自【7】,描述了康德的三种欲求关系【5】之间的关系)。

图 2说明美感产生前因后果的控制论模型(图1 的细化)

我得到一个更加普遍结论:任何一种或不的结果就是它的原因。比如:好吃的结果是人多吃,人需要多吃就是味觉的原因。丑的感觉是人回避,有必要回避就是丑感的原因。甚至神秘的崇高感也不例外――不屈的心理是结果也是原因【1】。

需求美学和功利美学不同主要在于它肯定:

1) 功利是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是有用的就美,而是缺少的,人所追求的才美。

2) 美感产生不需要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除非我们把看到听到本身当作满足。

3) 审美对象必须是在空间中,有可能让欣赏者接近――这也是为什么美需要形象、意境或距离,为什么美感是视听; 因为只有视觉听觉对象才好接近。

4) 美感是感觉,和意志欲望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认识通过影响意志欲望影响美感,但是美感产生时无需认识。

5) 人的需求遵循途径变目的规律发展进化,美感促使人把接近某些对生存有用或间接有用的对象由途径变为目的。

基于这样的观点,很多审美现象不难理解。比如,好吃的东西往往也好看,闻起来香的食物看起来也美(参看图3)。功利的原因是显然的。

图 3好吃好闻的食物看起来也美

功利相近而人的接近欲望不同,美感也不同。比如生鸡腿不如熟鸡腿美是因为我们通常乐于接近熟鸡腿――想吃,回避生鸡腿――怕脏(参看图4)。一筐生鸡腿的功用远大于一只熟鸡腿的功用,但是还是后者美。功利美学和需求美学差别由此可见。

图 4 功利相近,美丑不同, 接近欲望使然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安逸环境往往比实用物更重要。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能比实用的高楼大厦更美,对于追求安逸生活的城里人来说尤为如此。

健康的少女美,烤得恰到好处的面包和鸡腿美,一厢情愿的有情人觉得意中人美,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对于城市人来说美,囚犯觉得野外美,流浪汉觉得别人的家园美,这些都是由于缺少并且人想接近的原因。垃圾堆丑,苍蝇丑,毒毛虫丑,病残者丑,这都是由于人要回避的原因。用需求和接近的欲望代替功利,美感的原因更加明了。

5.回答反功利主义的责难

可以说需求美学是功利美学的改进版本。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从需求美学的角度回答反功利主义的驳难。

首先看第一条理由:有用不皆美,美的不皆有用。博克用猪鼻子,库申用杠杆,桑塔耶拿用苏格拉底的大嘴巴,许多人用粪筐、生肉、泥土、机器……来说明有用不皆美【5】,但是这并不能动摇我们对美和功利相关的肯定。因为猪的鼻子、人的大嘴巴仅仅对对象自身有用,而不是对观赏者有用,更不为观赏者所喜爱,因而它们不美;杠杆、粪筐、生肉、泥土……可能对观赏者有用(如果观赏者得到的话),但是,要么是因为它们太普通了,通常并不是人所缺少的从而乐于接近的,要么是因为脏、腻等原因,人通常非但不乐于接近,反而总是回避,因而这些东西不美甚至丑。

博克以及其他许多人曾用光滑、柔软、颜色鲜明……等形式来说明美的不皆有用【5】。的确,只从眼前看,有些形式似乎本身就美,但是从长远处看,我们也不难找到其功利的原因。由于美感功能像河床一样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才视这些形式本身是美的。比如光滑之所以比粗糙美无非是因为光滑的东西,像各种金属或瓷的器皿、青石板、新桌椅,一般贵重、干净而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粗糙的东西则不然。柔软之所以比坚硬美,无非是因为柔软的东西,像虎皮、绒毛、海绵、新毛巾,一般保暖,不伤皮肤并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许多坚硬的东西则不然。其他形式的美也都如此。其实这些形式的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因其内容的善与不善而改变。光滑的蚯蚓、柔软的毛虫、颜色鲜明并且红绿对比的红头苍蝇……美吗?它们的外表不美显然是由于其内容不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回避它们。人体的某些形式(比如脸色红润、眼睛有神、身材匀称)美,某些形式(比如残缺、畸形、病态)丑,道理是一样的。

关于反功利主义的第二条论据:美感不因人对对象有用无用的考虑而产生。这意思比如:人见到一座果实累累的葡萄架时,美感只因直觉而产生,并不需要考虑能否得到以致吃上葡萄,如果考虑,他产生的便是喜悦(有人称此为功利感)或失望之痛苦,这些感受非但不是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如康德论述【5】)。

我也认为,这是确实的,喜悦和美感不是一回事,两者从属于不同的动求关系。就对象来说,美感的对象是形象,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喜悦的对象是事件,必须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就人的感知方式来说,美感因感官直觉而产生,喜悦因大脑认识而产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时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人考虑功利会破坏美感,这并不是葡萄功利性的过错,只是因为理性的动求关系占了上风,排挤了知性的动求关系。如果人只注意形象而不注意事件,美感照样产生。美感产生和喜爱情绪相关,而该情绪又和人对葡萄的功利性的需求相关,并且也和人过去对葡萄的功利性考虑相关,因而美感或美最终还是和功利相关。

反功利主义的第三条论据是: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通常是观赏者得不到的。这是确实的,比如囚犯面对清新自由的山林原野时,流浪汉眼见别人的安逸家园时……。反功利主义者由此推论:一个具有功利而人又得不到的东西,人只能因它产生失望、不安之痛苦,而不能产生任何(包括美感),所以美感不因功利而产生(如桑塔耶拿所说【5】)。

我们前面讲过,这种否定基于错误的大前提:“满足产生”。本书认为,正因为人得不到,人的美感才格外强烈。因为人越是缺乏的东西,就越是喜爱,越是乐于接近,也就越是觉得它美。在这些场合,人确实能产生失望或不安之痛苦,这是因为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比如当囚犯面对野外而又难以自由时,如果他只注意形象,他就会产生美感;如果他只注意事件——难能自由,他就会产生失望之痛苦。由于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美感和失望之痛苦在同一场合产生是可能的,丑感和喜悦在同一场合产生也是可能的,比如人在打死老鼠、毒蛇或看到罪犯受惩罚时。

6.鸟类艳丽羽毛的食物需求原因

现在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达尔文为之困惑的动物功能问题。

关于花和昆虫,我们可以设想,自然界本没有艳丽多彩、多粉多糖的花,昆虫也没有相应的功能。由于变异,有的花能提供符合昆虫需要的花粉或糖汁,于是,有相应功能的昆虫寻求花更有动力,从而得到更多保留。同时,由于昆虫帮助植物异花授粉有利于植物繁衍,更加多彩更有营养的花能招徕更多昆虫,因而得到更多保留。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鸟雀羽毛千姿百态,我相信大多是由于信息的原因。比如,为了便于同类寻找或相聚;便于辨别异性;便于隐蔽, 逃避或迷惑天敌;作为警告标志【1】。但是我和达尔文一样相信,也有许多鸟雀, 特别是雌雄外表差异很大的鸟雀,其雄性羽毛一开始就是为了表现美的,或者说一开始就引起同类美感。比如雄性孔雀、锦鸡和鸳鸯的羽毛。

从需求美学的观点看,孔雀的审美观和它们对葡萄之类的浆果的需求有关。孔雀和浆果之间的需求关系使得有相应美感功能的孔雀寻求浆果更有动力,从而被更多保留。后来雄性因变异带有浆果状羽毛也同样引起雌性的美感,于是在性选择中获胜,从而得到更多后代。

通过网上搜集,我发现表现美的鸟雀还有很多。

许多鸟雀的羽毛都显示出松果的鳞状外表。比如火鸡、松鸡、锦鸡、有些鹦鹉。不难想象,它们对松子的需求造就了相应的美感功能,于是雄性的类似外表因为雌性的选择得以保留。请注意,图5中锦鸡羽毛的外端,它们和松果的鳞片外端是那样相似,我相信决不是偶然巧合。

一种鸟雀是否以谷物种子为食,我们往往凭其外表就能看出。雄鸡颈部和腰上的尖羽毛远看就很像谷穗。图5右边显示的是一种鹌鹑,其身上羽毛是不是很像稻谷?原来鹌鹑也是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的鸟雀。

图 5松果状的锦鸡羽毛及谷穗状的鹌鹑羽毛

图6 显示的是加拿大天鹅。天鹅的羽毛就不像松果,而像是微风吹拂的湖水水波。天鹅最喜欢的环境是什么?不正是水波粼粼的湖面?图示雄性天鹅脑袋上有一片黑色包围的白色。我猜想那正是模拟山洼中的湖泊。图6右边显示的是一种生活在沼泽地的鹬,其羽毛业显示出更细的水波状,这也正反映了他们所需求的环境。

图 6 喜爱湖水加拿大天鹅和喜爱沼泽地的鹬(banded rail)

许多动物头部都有特别装饰,为的是标明物种或性别,便于同类或同类的异性寻找。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装饰可能本来就能引起同类的美感。图7显示的是一种蜂鸟。蜂鸟象蜜蜂一样喜欢花,于是雄性的花冠有了审美价值。

图 7头上长有花状羽毛的花冠蜂鸟(来自【6】, 470)

我发现鸭类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创造”最令人吃惊。 树鸭(wood duck,参看图8左边)的脑袋后面有一束羽毛,这使得它和脑袋一起看起来很像螺蛳。特别是那两道白线,正好勾画出螺蛳的顶盖。假如我们知道鸭子的习性,那也不奇怪。因为它们最为嗜好的就是螺蛳(老鸭可以把螺蛳整个吞下去并消化掉)。图8右边的绿头鸭有类似情况。其脖子下面的几道线使得其脑袋很像是一个开口的田螺——一种大一点的螺蛳。另外,鸭的羽毛还显示出水的波纹和鱼鳞的形状,联系鸭所喜欢的环境和食物,这些都不难理解。

图 8脑袋呈螺蛳状的树鸭(wood duck)和绿头鸭

最使我兴奋的是关于雄性鸳鸯(也属鸭类)羽毛的发现。原来那羽毛模拟的正是蚌的形状。鸳鸯尾部上翘的橘黄色羽毛正像是蚌升出的肉身, 连颜色也极为相似(参看图9),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图 9鸳鸯和蚌壳

图10 左边显示的是一种鹬,为什么雄性以那样的姿势表现美?原来这种鹬喜欢在沼泽地低头寻找小鱼。在反光的水面看到一条游鱼,再理想不过。那张开的羽毛表现的正是这种场景(鸟喙象是游鱼的尾巴)。图10右边显示的是北美金丝雀的雄性,其身体和脑袋的颜色和它们喜爱的向日葵相似(金丝雀的雌性脑袋顶部没有黑色,所以不能用隐蔽来解释)。

图 10表现美的鹬(ruff)和金丝雀

图11显示的是脑袋呈蝗虫状的角雉。其胸前气囊带有道道斑纹,那正是蝗虫腹部的形状。想必蝗虫是这种鸟雀最喜爱的食物。

图 11 模拟蝗虫形状的角雉

琴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因其尾部羽毛象竖琴而得名。我一看到其尾部羽毛就相信琴鸟喜欢吃蚯蚓。后来果然在网上找到说明:琴鸟习惯用爪子掏地,寻找蚯蚓等小虫吃[2]。注意,图11右边象蚯蚓的羽毛极有立体感,这决不是随意的装饰!

图 12 澳大利亚国鸟琴鸟――蚯蚓是其主要食物之一

我相信看过上述图片的读者,绝少会怀疑这样的结论:鸟雀的审美趣味和它们的食物需求密切相关。

除了鸟雀,我相信其他动物是也有类似审美趣味。只是鸟雀的“对象化”容易一些。许多猴类雄性头部有着洁白柔软的毛发,这似乎有审美的原因。因为摸起来舒服看起来也好看。雄性大食蚁兽身上有明显的蚁穴状,用需求美学的观点才容易解释。

图 13 身上有蚁穴状的食蚁兽

7.需求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及反映论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需求美学类似。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需求美学有类似观点,它肯定:需求决定美感,美感反过来促进需求;需求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不同的是,1)需求美学所肯定的结论不限于人类或人类社会;2)需求含有主观因素,不只是客观需要。3)需求美学建立在自然科学之上,它采用控制论模型来说明问题,而不采用辩证法来说明问题。

和流行的反映论不同,需求美学肯定美感和艺术反映的不是现实中已有的,而是现实中缺少的,或者是理想的。它否定照镜子式的反映。从这种观点来看,文学艺术需要典型、理想,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人们常常谈到文学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社会苦难之际会出现文学艺术高峰,经济繁荣之日文学艺术却反而萎缩。为什么?当一个人伸手拿香烟时,他并不是根据手的当前位置或手已经移动的距离,而是根据香烟和手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手的运动的;当我们给一个温箱加热时,我们不是根据现有的温度,而是根据现有温度和理想温度之差来调节输入温箱热量的【6】。文学艺术调节社会存在的发展情况是同样的,它所反映的不是社会现状,而是理想与现状之差。只有这样肯定文学艺术的反映,才好说明它反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由此不难解释希求神力的古代产生了古代神话,社会动乱年代产生了陶、谢的山水田园诗,农民贫苦的年代出现了《牛郎织女》,中世纪黑暗统治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中国长期禁欲后出现了性文学热……

可见,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其解释力一下子就增强了许多倍[3]!

参考文献

1. 鲁晨光, 《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 汪济生,《系统进化论美学观 ——人学的感性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3月。

3. 鲁晨光, 试析达尔文留下的关于香甜美的难题——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生物学推广,《自然信息》, no.2(1987),25-27。

4.肖世敏,《有动物有美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5.大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的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6.达尔文著,谢蕴贞译,《物种起源》,科学出版社,1972年。

7.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92。

8.鲁晨光,论美是促进喜爱情绪的反馈信号,《长沙大学学报》,no.3(1989),56~6。

第6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关键词:支教;留守儿童;暑期;课程开展形式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暑期校外教育问题,武汉市新洲团区委、区关工委从前年已经开始,依托全区部分街镇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场所阵地,以青年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创建“小时候-希望家园”项目,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爱、疏于教育管理的难题提供有益经验。本实践队经过20天的实践备课以及灵活应对当地现状改造课程,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尤其针对当地的留守儿童,以及当地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而设计一套有益且寓教于乐的课程,进而丰富当地儿童的暑期生活。

凤凰社区地处凤凰镇文化商贸中心,面积1.2平方公里,总户数687户,总人口3614人。我们在实地调研时发现,当地社区除开街上的个体商店,家中一般都是年轻劳动力在外地务工,留下老年妇孺,留守儿童比重较大;在凤凰镇中心小学,我们了解到,由于当地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有限,所以给学生设计的课程大多偏向于应试教育,类似美术、舞蹈体育等课非常少,甚至仅仅只是挂名而没有上课,或者上课的并不是专业老师,而是一个老师身兼数职――同时担任语文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等。所以社区暑期开设素质教育支教这一行动,得到了当地小学的老师以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并且他们希望主要开设音乐课、舞蹈课、绘画课。

一、支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报名儿童来自不同小学,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差距大

此次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当地中心小学,但也有一部分来自新洲区当地的小学,学校水平不同自然就导致了孩子们学习能力不同。有的小孩子来自区里的小学,接受到的知识面自然就广一些,所以在上课教学的时候,这些孩子明显活跃一下。而来自镇上村里小学的孩子学习底子则相对薄弱。学习能力有差距也让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差别意识,自信者更加自信,而自卑者更加自卑。这个时候我们采取了“因材施教,特殊对待”的方法,鼓励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孩子多表现,让孩子们共同进步。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问题较突出,儿童性格差异巨大

支教期间,我们通过家访及在课上课下和孩子们交流接触中进一步了解到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根据家长反馈和与孩子们平时的谈话,总结出当地留守儿童的大致现状。

例1:李小辉在3岁那年,母亲得了精神病,只由父亲抚养,父亲酗酒打人。

例2:8岁的程小林父母都在武汉打工,孩子学习很努力,在学校经常受人欺负,一直由奶奶抚养。

例3:9岁张瑜父母外出打工,一直居住在离学校较近的舅舅家,本身性格内向的她再加上与舅舅并不是很亲近,话更加少,在社区几乎不与人交流,也不怎么笑,跟同龄人比,有些偏向抑郁,有心事也不与老师说。

分析例1中,男孩的朋友很少,由于心事都无处倾诉,与长辈也不愿交流,很有可能一不小心陷入极端的环境中。另外,在凤凰社区,居民普遍学历并不高,在道德觉悟和经济上也不能给周围的弱者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很多留守儿童得到的相邻的关注度就少。

例1和例3中,寄居亲友家,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多余”感,这种感觉可能会让孩子想要默默的努力而提高自己的存在感,能够独立。但是在农村的环境下,他们缺乏“梦想”“理想”“人生规划”的类似教育,也就处于迷茫状态。

在例2的隔代教育的例子中,我们看到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老人辈与孩子的年龄相差最多达五六十岁,而在凤凰社区中,这些老人中属文肓的又占到90%以上。他们往往只能捉襟见肘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对其学习状况和人格上的培养几乎无能为力;而对于这些00后,孩子们生活中也仅能获得物质的需要,来自父母的情感关怀微乎其微,因此在懵懂的成长时期,他们缺乏安全感,容易误入歧途和形成某些性格上的缺失。

以上三个例子都表明遭遇家庭变故,单亲家庭,父母双亲在外打工寄居亲戚家或者隔代抚养而成为的留守儿童性格都十分内向。这样的孩子大多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80%的留守儿童在支教期间无论是面对与老师还是与同学就显得生疏而不敢主动上前交流,选择封闭自己,即使自己内心很渴望加入交流,但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

所以,留守儿童需要社会上更多的关注与关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能够给予这些留守儿童相应的帮助,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我们能够有理有据地调整课程。

二、志愿者下乡爱心支教活动中可参考的具体开展形式

(一)课前课下“打”成一片,抓紧时间课外作业辅导

社区开课时间为早上八点半,由于家长务农或者开店上班等工作原因,大多数家长会在八点半之前将学生送来上课。我们志愿者会在八点就全部到达党群服务中心,利用课前时间给孩子们暑假作业的辅导。而距离下课前半小时也都是作业辅导时间,这样可以减轻孩子们回家作业负担,由于家长学历有限,这也相应的减轻家长们的负担。

(二)暑期课程丰富多样,素质教育点亮暑期生活

我们所有课程以寓教于乐学有所成为目的,课程系统分为三类:生活类、才艺类、益智休闲类课程。以下课程是我们经过实践后力推的支教课程:

1.安全百科:

当地处于山区,河流,农田,大山等自然环境,孩子们与大自然接触较多,且当地街上流浪狗、猫十分多。但是除了家长和老师偶尔提及,学生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只是结构,面对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说是运用了错误的方法应对。我们开设此门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安全知识并矫正错误的知识。

针对社区的治安环境,尤其是街上居住的居民,孩子处于放养政策,自己上学回家,人身安全值得重视。我们特别的开设了男生女生的自我保护课时。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自然灾害的应对、食品安全、生活常识、外伤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着重讲解知识点,例如,远离河边、下暴雨、中暑了该怎么办、动物抓伤了该怎么办等等。

通过事件举例、打油诗、实战练习、唱歌、学生老师互动、知识竞猜等游戏让孩子们记住知识点。这门系统课程需要十分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地快,也很喜欢这门课程。“安全百科”应该是暑期支教必不可少的课程。

2.绘画课、手工课:

儿童画是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儿童的一种游戏,更是孩子们的交流符号;儿童画是绘画语言,儿童绘画活动具有多种教育功能,所以儿童图画是良好的教育手段;儿童匦是孩子们的自我表现,它能表现孩童的知识、经验、能力,表达他们的情感、愿望,更能展现孩子们的童真、异想天开和富有童趣的“创”与“新”。儿童画的这种种特性表明了儿童绘画活动应该是具有综合性质的多元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必须的。

通过教孩子们画水果动物,折千纸鹤,青蛙,爱心,花篮等物品,让孩子在动手中体会自己做成一件作品的自豪感与喜悦感。孩子们大多会将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送给家人或者老师,这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感恩心理,也教育他们学会耐心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3.舞蹈课:

舞蹈象征着青春活力,是提升气质的才艺,也能锻炼身体,十分适合女生跳。但是与城市孩子相比,乡镇社区的男孩子对舞蹈几乎没有兴趣,更愿意去上体育课。由于我们教授舞蹈的只有女老师,所以我们进行了分班教学。女孩子上课能够掌握老师教授的简单的舞蹈,例如芭蕾手位和有趣简单的流行舞蹈。但是拉丁舞,爵士舞,街舞孩子们都并不能在短时间找到感觉去学习。

建议对于舞蹈兴趣的培训,仍然是以性别分班训练,尽量教授简单有趣的舞蹈,提高肢体协调度,对于男孩子可以教授街舞或者机械舞,最好有一个会舞蹈的男教师。

4.历史世界

历史课的传授可以促使孩子们有更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知识的欲望,同时解决孩子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如在看这些书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问志愿者们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真实性怎样,历史上确有其人吗,为什么要写成神话等问题。

同时在接触其他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有所借鉴地引导学习。有些知识经常是以一些历史为背景的。比如孩子们学的一些成语知识:“班门弄斧”与春秋时期的鲁国、“滥竽充数”与战国时代的齐宣王、“门可罗雀”讲的是汉朝、“望梅止渴”讲的是三国等时期的故事,先了解了这些历史,再听(看)这些成语故事的时候,就显得不陌生,印象就更深刻。还有孩子听到的传说,都与历史有关,如“月牙泉的传说”中涉及的西汉大将军李广。所以学历史,对学相关的知识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5.“玩”出味道,还轻松愉快的暑假

暑期的支教目的不仅仅是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戏放松,绝不剥夺孩子们的暑假和无忧无虑的童年。针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或者留守儿童,我们通过不同方式的“玩”,例如,“一二三木头人”、“趣味知识知识竞赛”、“老鹰捉小鸡”等益智休闲游戏让他们进一步融入集体。所以,在原定的课程表中,我们通常会临时变动,建议暑期支教,课程量要少而精,多给孩子们去玩的时间,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去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掌握心理培训知识,潜移默化进行心理辅导

在课间20分钟的时间内,我们会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会进一步了解许多孩子内心的想法,尤其是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时间较长,我们希望引领他们融入集体。同时我们会去学量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及家庭与学校教育中生动实例。建议在支教前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培训或者指导他们查阅相关书籍,提高志愿者自身的水平,进而达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目的。

第7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是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目录

    引言………………………………………………………………………1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2

    (一)、旅游对环境的破坏………………………………………….2

    1、人为造成…………………………………………………………….2

    2、大气污染  ………………………………………………………….2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1、法律的健全程度不够………………………………………..3

    2、人的素质不够………………………………………………..4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5

    (一)、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5

    1、从高端客户到大纵…………………………………………..6

    (二)、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7

    1、从没有人的保护大现在大纵保护…………………………..8

    2、景区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的解决…………………………8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9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9

    (二)、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9

    (三)、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9

    (四)、增加环保经费…………………………………………………10

    (五)、加强科学研究…………………………………………………10

    (六)、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结束语………………………………………………………………..13

    前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

    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 、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1、人为造成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大气污染

    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大气、水体和生物界产生影响的也相当严重。进入旅游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向旅游区排放大量CO2,超载的游客呼出大量的C02。家用电器徘放废气直接危及臭氧层。旅游区内各种生产和生活(餐饮、洗涤、洗澡和食品加工等)消耗大量水资源。世界一些着名度假区和游览区水体污染而宙营养化导致海水和河水藻类滋生,使水体缺氧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大批死亡。生活垃圾中所合铅、汞等有毒元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传染病医院排放废物废水进入人类生活用水中使水体污染而传播各种疾病。大气和水体污染导致林木花卉死亡,游人过多导致大片植被踩死,土壤固化。自然保护区边缘过量的垦荒,伐林,使野生动物丧失栖息地,加剧食肉动物和非食肉动物关系的压力,限制迁移运动。贫困地区居民出于赚钱欲望大量偷猎捕杀野生动物,在人类精心“护理”下的一些野生动物,其捕食和繁衍规律被破坏,甚至改变生活习性。这些环境问题已经给我们管理敲了警钟。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法律的健全程度不够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2、人的素质不够

第8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影 审美意蕴 解读

当影片《未来水世界》的片尾在一曲忧伤的音乐中缓缓推出并定格在海行者划一叶帆舨飘荡在无垠的大海之际,心中涌起的竟不是影片中激烈火爆的打杀之后的痛快淋漓,相反,却是一缕缕的悲哀。人类,注定要在自己毁灭的美好乐园的寻找中陷入深深的往复怪圈里,以无限的伤感来等待杳杳欲来的家园丧失。回归到被自己摧毁的梦中乐园中不失为一种美丽的幻想,但在更长远的时间流逝中来审视着这种预言式的幻想,却实实在在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

这部由美国环球公司出品的《未来水时间》耗资巨大,从预订的六千五百万美元到最后的两亿美元,其规模之大,实属电影中所少见的。它光是为场景逼真而在夏威夷海面上建立的水下海礁就用去近四百万美元。影片假定性地叙述了几个世纪后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的拼命掠夺和极端自私,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引起南极冰川的融化,地球被一片所覆盖。人类不得不生活在海洋上,用船代替生存的陆地。海伦和绮萝娜(一弃婴)相依为命,艰难地存活在用钢铁铸成的城堡中。在这个城堡中,淡水成为稀少的珍品,食物则以黄金计算。谁知这样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一群海盗(影片中称烟民)袭击了这城堡,意欲找到绮萝娜,因为她背上刺有一幅图案,依之可以找到有干土的陆地。恰好遇上海行者到城堡来用干土交换净水及蕃茄盆栽。由于海行者长有鱼鳃耳朵且脚趾有蹼,被城堡中人类视为妖物,欲按旧俗将之泥葬。烟民的侵入使得海伦将海行者救出,随之漂泊于大海之上。海盗首领也被海行者弄瞎一只眼。于是,在海盗和海行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绮萝娜的生死殊斗。一个为贪婪地占有陆地,一个为友谊。海行者与绮萝娜的接触中渐生父女之情,从想把她投入海中到不惜以命相救,炸毁海盗的船舰,并与维格同海伦依照绮萝娜背上的地图找到了梦想中的陆地。但到陆地后,海行者不适应陆地上的生活,终在已深爱的海伦和小女孩绮萝娜的遥遥注目中黯然离去,去过自己的海上飘荡生活。

影片的刺激打杀、场面恢宏与明星精湛的技巧确使本片的卖座率有了牢固的保证。但是,笔者认为,此片成功的主要原因却是在于:它不仅开拓了美国影片指涉的新领域,即预想人类未来灾难的新的一种可能性,而且,它还揭示了人类在自然界的巨大报复面前无依无助,无可奈何地吞食自种恶果的悲凉境界。说到底,人,仅仅是人,他最终还得回到陆地上生存,而不可能象海行者那样在海洋中呼吸、生存。

因此,从美学意义上来透视《未来水世界》,以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影片,会帮助我们进一步读解其深层意蕴,从而折射出美国电影在选用题材及表现主题意蕴上的匠心独运。

尽管《未来水世界》是以人类找到了往昔的乐园而结束,但从基调上来说,它还是属于悲剧性的预示影片。它透出的不是人类的绝望与颓丧,而是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家园的抗争,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所以,以悲剧美学来作为《未来水世界》的坐标系,那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探寻影片在悲凉的审美意蕴上的优越之处。

首先,是《未来水世界》中人类生存的尴尬照成的特有伤感介入。片中,到处是一片,海行者驾船漂流,喝的却是自己的经过简单机械处理后的尿,因为没有淡水嗝;干土被秤称过后按两来记价流浪者在海上漂泊两星期而无任何食物可食阿托儿小城堡中无甚食品可卖;无数被海水吞没的城市静静地永埋海底类往昔在陆地上横行无碍、任意所为的骄气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面对广阔海洋的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只能长久的叹息与追溯。尽管最后导演给了人类一块生存的陆地,可那木床上干枯灰化的尸骨不也是在向人类昭示一场灾难的末日的前景么?绮萝娜在困境和厄难中能说能笑,却在登上幸福的大陆以后沉默下来甚至流出伤感的泪水,与其本身具有的神秘身份昭示人类的生活悲境又是何其的不令人想到美景良辰的转瞬即逝呢?栖居之所的危机必然带来一系列生存的危机,这样的不妙前景不恰是我们人类正在飞速地以自己所谓的进步来推载奔去的么?影片揭示的不仅仅是几个世纪后的人类生存尴尬,它同时也是对日下现实人类存活状况和工业文明进步的警告,正如巨大鲜明的红灯对驰发展的车龙的警戒一般。其双重的生存尴尬的禁行无法不让每一个观赏者从后背浸出凉凉的寒意。美在无言的感性笼罩,正是观赏者的审美介入才使得其内蕴的深刻涵义得以实现的,这一点确切无疑。

其次,是虽悲亦喜、虽喜欲悲的邪恶和正义、善与恶的双方对立中所确立的悲剧冲突而造成的美感。海行者凭其非凡的胆识和勇敢一次次地重创海盗使之最终毁灭,救出海伦和绮萝娜,让正义的人们最终获得美的归宿,让贪婪和罪恶自食其果。这是两种势力的争斗,是美好的追求、善良的愿望最终战胜对立面的一曲辉煌而不无悲壮的赞歌。

迪肯所代表的丑恶与贪婪主要是他作为海盗头目的统治欲望所演示的一出出残忍。他冷酷地率海盗们毁灭海上人类的城堡,只为抢取小女孩绮萝娜,进而找到那遍是干土的陆地。他在海盗大会上声嘶力竭地宣称:“向梦中的大陆进军,见树伐木”。其实是当前人类向自然进一步掠夺的延续。在抓到绮萝娜后为看清她背上的地图甚至想出剥下她背后的皮肤这样的恶毒招术;在逼迫城堡中两个存活者说出绮萝娜的去向后就背弃事先答应免除先说出者死刑而将两个人冷酷地杀死,这个毒招还在海行者和海伦之间使用过。他和海盗们一起在海洋上横行霸道,各种毒恶之计无所不用,见人即杀,见城即摧,使人谈烟民无不色变。他们自以为可以肆虐逞暴并能够维持自己的统治秩序和既得利益。“多行不义必自毙”,无休止的贪婪欲望必然导致严重、严肃而尖锐的冲突。以海行者和海伦等人代表的正义一方的抗争胜利在主题的进行中使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必然因果得以实现。

海行者和海伦是正义的化身。海行者勇敢顽强,具有征服邪恶的至死不渝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他能不畏海盗势力的强大而只身与之抗争,用其智慧的胆识战胜海盗他单身赴贼船救出绮萝娜,在绮萝娜从气球上被击中落水后又从高高的气球上缚绳跳水将其救出,显示出非凡的胆识。同时,他又是充满慈爱之心的平凡人,如他与善良的海 伦之间的真挚爱情教绮萝娜游泳的欢快与热心等等。他一人炸毁海盗的大本营,消灭无数的海盗,用昂扬上进的人格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摧毁的勇气,看到了亘古不息的伟大的正义之光。他传染给读者的是崇高感和壮烈感,是酣畅的痛快的壮观的美丽之感。正是这种神圣的正义之气使得审美意蕴在人格和情操的层面上延展出广而深的美丽风景。

再次,是影片在表面的激烈酣畅中所包含的深沉的哲学意义上的理性的内蕴。毁灭与再造、失却再追寻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失去而深切地感受其无法估量的沉痛之后,我们才会更加怀恋往昔的幸福与欢愉,也唯有在失而复得之后,我们才会倍加珍惜这份奋争而得的胜利与成功,只是这种被自己毁灭又争取所付出的代价太惨痛和不该了。人类的无休无止的掠夺所导致的灾难迫使我们人类不得不放下唯我至尊的神气,因人类力量的有限而重新回头来去追寻过去的伊甸园。正如循环往复的圆圈一样,从起点出发,最终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我们无法突破人类的弱点而成为无所不能的万物之主。如海伦所言:“我们是人类,我们有手,有足,足是用来在陆地上走路的,因此我们必须生活在陆地上。”人类不可能返祖成为象海行者那样有鳃有蹼能在海水里呼吸的动物。在茫茫宇宙中人类仅仅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个种类,因而我们也只能在此基础上寻求并葆有我们的栖身之所,这是人类先验注定的悲哀。影片的最后回归陆地与眼下人类拥有的并同海洋、天空的拓展叠合恰恰揭示了最深奥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哲理进步亦后退,后退亦进步。追寻与回归奇妙地成为人类生存哲学的核心。

于是,从影片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与未来世界的预示的两极的往复中透视出深刻的美学内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影片在艺术格调上的悲凉营设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蕴。影片的开始即用沉缓的画外音叙述了未来世界的可怕前景。伴之而出的画面是海行者一个人驾一只帆船孤独地在苍茫的大海中漂泊。干渴的骄阳、喧嚣的海水显示出海行者的悲凉无助。更不用说连海行者都不如的人类了。接下来,海行者几次与另一个漂泊者与海盗,与城堡的人们,与海伦及绮萝娜相遇等诸多冲突使影片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而穿插其中的都是海行者孤自一人飘荡的画面。动静相应,平缓与急促激烈有机的结合,虽是迭起,却在暗流中让一股伤感――无依无靠的暗流自始至终地流涌着。即使是到了人间乐园――美丽的陆地,影片也依然让白骨凄凉,小女孩的伤感与怅然若失,海行者的驾一叶小船悄然隐去来;中淡火爆所煽起的淋漓顺畅的、如愿(无论主人公还是观赏者)的欢喜,使伤感与畅快的情感相互并存,无大喜无大悲,又不平淡乏味和一味刺激,让情感在忧伤的主旋律中,于跌宕曲折间尽情倾斜和投入,若牵若离中获得特殊的美感效果。

第9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关键词:道德不安;人类理想品格;适度的谦逊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一个古怪的有钱人在我熟悉的街区买了一栋房子。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巨大的牛油果树为这栋房子遮阴,周围则是一片美丽的草地、树木和花朵。但是草地需要打理,花儿需要照顾,而房子的主人想要享受更多的阳光,于是他把那棵大树砍了,还给院子里铺上了沥青。毕竟这是他的财产,而且他对植物没什么兴趣。

这只是一件小事,一个小动作,却让我想起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上那一道道大型的采矿槽。在这样事件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当然都有理由,都可以援引财产权为其辩护。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什么样的人会干这种事?”最近一位地方长官为砍掉一片古老的红树林辩护,他说:“如果你曾经看到过一棵红树,那你就算见过所有的红树了。” 很多加利福尼亚人听到这话时也都有和我类似的反应。

类似这样的事件激起了环境主义者们的愤慨,也让一向不大关心政治的人们在道德上感到某种程度的不安。引发这些反应的原因显而易见:破坏自然环境剥夺了大量当代人及后代人的利用机会和快乐。动物也依赖自然环境,即使一个人不认同动物自身具有价值,但它们为人类所用的潜在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植物除具备审美价值,大气的更新也需它们。对于是否损毁森林和花园,这些理由不但显而易见,而且从应用目的来说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但我还是会想,除了以上的因素外,我们那种不安的感觉后面是否还隐藏着其他原因呢?我们真的只关心森林对我们、后代、也许还包括动物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快乐吗?当我们目睹环境被破坏的现状,或者听到那些根据成本/收益分析为这些行为辩护时,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让我们感到不安?

想象一下在我们所列举的这些例子中那些破坏自然环境的人。他们可能会详细地申辩说,即使考虑到后代人和动物,取代自然环境的利益仍然大于环境主义者们所列举的那些消极的功用。①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用事实说话,尽可能地表明对环境的破坏是短视的,申辩者低估了潜在的危害或忽略了某些相关的权利和利益。但这就是我们所能表达的全部吗?我们暂时假设,损毁红树林、森林和花园的功用与其对于自然爱好者和动物们潜在的使用价值相同;我们也可再进一步假设,如果涉及权利的话,支持和反对破坏的人权和动物权利完全相当;为了便于论证,我们还可再退一步想象,如果那些森林里没有具有潜在用途的动植物的濒危物种,那么我们是否就一定能得出结论:再没有什么需要道德进一步关心的问题了?当我们再看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我们是否就该在道德上感到漠然?

假设我们觉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是否定的。换句话说,当面对破坏自然的行为时,我们道德上的不安无法完全用未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最佳利用,或侵犯了某种权利等类似观念进行充分解释。那么,这种感觉的基础是什么?即在我们关于道德的规范性准则和价值的体系中,有什么能够解释这种仍然存在的道德上的不安?②

①当我使用“自然环境”一词时,我头脑中出现的是文章一开始例子中所提及的那些类型的自然。尽管我认为有必要区分花园与森林、原始森林与人工林、无法取代的自然现象与可复制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区别,但这些区分对我的主要观点影响不大。还可能存在着更广泛意义上的自然,比如休谟和密尔曾指出的,除了奇迹,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被看做是“自然的”。当然,在此意义上,带状矿槽也是“自然的”,就如同河狸为了筑坝而咬断树木一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破坏“自然的”环境,而只能改变它。我后面会进一步表明,我是在较窄的、大家更习惯的意义上使用“自然的”一词。

②这个部分旨在对作为与元伦理相对的规范伦理的理论进行初步探讨。因此,尽管很难,但我想要论述清楚我们对特定道德判断的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这个任务之所以很有难度和挑战性,不是因为要从道德基础出发对结论进行证明,而是要解释的道德判断从一开始就不符合我们最熟悉的那些道德原则(如功利主义或对权利的尊重)。

③我想,拥有权利预先假定了拥有利益,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又预先假定了具有愿望、感受痛苦的能力。本文主要的关切点不在于此,对此观点的各种不同意见可参见:W.Murray Hunt, “Are Mere Things Morally Considerable?” Environmental Ethics, 2 (1980): 59-65; Kenneth E. Goodpaster, “On Stopping at Everything”, Environmental Ethics, 2 (1980): 288-94; Joel Feinberg, “The Rights of Animals and Unborn Generations”, in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 ed. William Blackstone (Athens: Un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74), 43-68; Tom Regan, “Feinberg on What Sorts of Beings Can Have Rights”,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Journal of Philosophy,(1978): 701-5; Scott Lehmann, “Do Wilderness Have Rights?” Environmental Ethics,2 (1981): 129-46。也许有人会想到诉诸植物的利益,甚至权利进行解释。他们会说,毕竟我们只是逐渐才承认人类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道德意义,我们关于动物福利(及权利)的良知,是在更近的时候才被唤醒的。按照逻辑,下一步应该是要承认将植物的福利(及权利)纳入道德考量的要求。按照这种观点,那些留下采矿槽的开发者、砍伐红树林的人或类似的环境破坏者,他们的问题不但在于忽略了人类和动物的福利和权利,而且在于他们没有给予植物生存和健康所应有的重视。

如果一个人认为所有的道德问题都毫无例外的只关乎行为的对与错,其判断也相应地完全依据该行为是否侵犯了那些直接受到影响者的权利和利益,那么做出这样的回答是可以理解的。按照这种假设,如果有什么原因能够引起道德关切,必定是因为有权利或利益受到了忽视;而如果人类和动物的权利和利益都已经得到考虑,那就一定是还有其他的相关利益被忽视了,比如植物的权利和利益。但是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假设是错的。在任何情况下,植物具有权利或与道德相关的利益的说法都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确会说什么对植物是“好的”,植物可以繁茂生长也可以被“杀死”,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具有任何道德相关意义上的“利益”。有些人显然相信,如果我们跟植物聊天的话,它们会生长得更好,但植物会感受苦乐、有愿望和厌恶感这样的想法显然超出了常识和科学的范围。为避免树木受到伤害,或者因为它们有生命权,因而应当保护森林的想法并非被广泛认同的道德意识,也称不上是个好理由。③

另外一种试图解释我们道德上不安的方法是诉诸特定的。如果一个人相信上帝创造了所有具有生命的东西,并关心它们,委托人类为了有限的目的利用植物和动物,那么,除了森林未来的效用外,他就有了一个避免不负责任地破坏森林的理由。如果一个人相信所有的自然物都拥有一种内在的神圣力量,那么他也就有理由关心具有感官的生物之外的自然物。但是,类似这样的论点需要强有力的、同时充满争议的前提条件。我猜想,愿意聆听他们观点的人总是少数。

20世纪初,很大程度上受到摩尔(G.E. Moore)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人看来颇有前途的另外一种观点。①摩尔提出,或者说至少是他让此观点变得流行起来,即某些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它不仅被认为有价值,而且其自身有价值――一种并非必然地因为其对于有感知能力的生命具有影响的价值。诚然,摩尔认为唯有各种具有意识的体验才具有内在价值,但这种限定并非内在价值这一概念所固有。②他认为,内在的善是一个事物所具有的客观的、非关系的性质,如其质地或颜色,而非由感官所感知或科学仪器所探测的性质。至少在理论上,即使没有具有感官的生物,甚至没有上帝,一棵在宇宙中独自生长的树也具有内在价值。根据摩尔的理论,由于我们的义务在于使内在价值最大化,因此他的理论显然可以用来论证,我们有理由不去破坏自然环境,这无关自然环境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森林的存在具有超越对于具有感官生命事物的价值之外的(内在)价值。

①G. E. Moore,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3), Ethics (London: H. Holt, 1912).

②G. E. Moore, “Is Goodness a Quality?” in Philosophical Paper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59),95-97.

③P.H. NowellSmith, Ethic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54). 和一样,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人会提出类似针对直觉主义的反对意见,而这正是内在价值方法所依托的。人们很难抑制对于某些非自然的、直觉的性质在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方面的怀疑,很多人提出,这种理论停留在对善(good)、有价值的(valuable)等类似词语误解的基础上。③其次,即使我们尽可能地将这些反对意见搁一边,根据摩尔的观点来思考,仍然很难确信每个人都会认同森林等自然物的存在具有内在价值。摩尔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想象宇宙中只有我们所讨论的事物,再无其他任何影响时,我们如何回答:“该事物的存在是否比它不存在更好?”请注意,摩尔提醒我们,不要将这个问题解释成:“你是否会更喜欢那个宇宙的存在,胜过它的不存在?”他的问题是:“它的存在是否具有一种客观的、非关系型的特质,一种内在的善?”

现在,即使我们不担心这个问题是否真的有意义,我们同样会有多种答案。那些倾向于破坏自然环境的人毫无疑问会给出一种答案,而热爱自然的人则会给出另一种答案。当一件事像眼前这样充满争议时,直觉只能是一个可怜的仲裁者。

我们想要理解对于红树、森林等的破坏,除了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资源损失之外,我们道德的不安之下还掩藏着什么理由。但我发现,当诉诸“是否忽略了植物的权利或利益”、“上帝对此事的意志是什么”、“什么是树或森林存在的内在价值”等问题时,答案都是不充分的。因而我的建议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这也是这篇文章的要点所在。让我们先暂停寻找为什么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原因,转向阐明人类优良品质的理想这一古老的命题。我不想直接与那些要求“告诉我为什么我所做的是不道德的”环境破坏者论战,相反,我想要问另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想做他们干的那些事情?”提出这个问题不是要从个人偏好出发绕过问题,而是要提出一个不同的道德问题,因为即使没有令人信服的方法表明破坏行为是错的(与人类和动物的功用和快乐无关),我们也可能发现,这种放纵破坏的意愿反映出缺乏某些我们所赞美的、具有重要道德意义的人类品质。

如果考虑某些类似的情形,这种转换问题的策略就显得更有希望。例如,当一个纳粹严肃地问:“只要不是我自己杀人并剥下他们的皮,对我来说用人皮做灯罩有什么错呢?” 我猜想我们对此的反应恐怕远不止愤慨,更多的是震惊和恶心,因为比起所提议的行为本身的不道德,更明显的是那个提问者所展示出的缺陷。有时尽管我们根本不会认为某种行为有错,但会觉得这种行为反映了做出这个行为的人令人反感的某些方面。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一个人看到一条造成几百人丧生的飞机失事的新闻报道时,他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或者,一个谄媚的孙子,一直假意忠诚地等待着继承他祖母的财产,却在她死后对着她的坟墓悄悄地吐口水。在坟墓上吐口水也许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也可能未侵犯什么权利,但比起这个人的罪恶(他行为的不道德),我们对他人品的看法其实更能解释我们道德上的不安。如果他对此不能理解,问自己:“为什么我不应该向祖母的坟墓吐口水?”那么,让他去反思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告诉他不该吐口水的理由似乎更合适些。

①尽管此处我没有进行详述,但我所提出的论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观点一致,且这一看法在最近一系列的著作中获得了新生,包括Philippa Foot, Virtue and V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ss, 1979);Alasdair McIntyre, After Virtue (Notre Dame: Notre Dame Press, 1981);James Wallace, Virtue and Vi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 等。其他关于“性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可参见John Rodman, “The Liberation of Nature”, Inquiry (1976):83-131; L. Reinhardt, “Some Gaps in Moral Space: Reflections on Forests and Feelings”, i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ed. Mannison, McRobbie, and Routley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Research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1980)。

②尽管为了简单起见,我将焦点置于那些进行带状采矿的人,但这个论证也适用于那些仅根据功利主义的计算对山、红树林进行保护的人,而且这些人只关心有感知能力的自然。同样,“对自然的漠视”一词包括了那些只考虑人和动物的利益、对其他事物一概漠视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会给自己花园铺上沥青,在树木繁茂的青山上掘出一道道矿槽,或者将一片无法再生的红树林夷为平地?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争议,我们把对自然的效用和福利这些方面的考虑都排除在外。另一个可能的反应就是诉诸热爱自然的美德,把它视作一种人类理想的性格特征。那些只因其效用而重视环境的人肯定不是真正热爱大自然,因而他们缺乏这种理想品格。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对那些承认只因自然的功用而重视自然的人的行为感到道德上的不安。超越非感知自然的功用而关心它们的人类理想品格正是另一种可以用来表达那种潜藏于争议之下的共识的方法。

但是,在目前的语境下这个答案还很难让人满意。我们需要某种方法来证明,这种理想品格与其他美德或优良品质相互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此我建议尝试各种限制条件。 我的核心思想是,尽管对非感知自然的冷漠(默然/漠视)并不必然反映出美德的缺失,但这经常是缺少某种我们所鼓励的性格特征的信号,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特征正是产生某些美德的自然基础。例如,人们通常会想,那些破坏自然环境的人一定对他们在自然秩序中所处的位置缺乏恰当的认识,因而也一定无知或缺乏谦逊的美德。尽管事实并非一定如此,但我要表明的是,基于某些合理的经验假设,他们的态度很可能植根于无知、短视,无法把其他事物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群体平等看待,或者不愿意接受他们自己也是自然存在这样的事实。克服这些缺陷虽然不能保证道德上适度的谦逊,但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很可能是重要的心理先决条件。后面我将更简要地表明,对非感知自然的冷漠典型地揭示了缺少审美方面的敏感性或者某种能让一个人生命更加充实的心理定势(disposition)。这些敏感性和心理定势虽然本身不是道德美德,但它们是欣赏和感激他者所具有的善的自然基础。①

我们首先来讨论破坏自然环境者缺乏对其在宇宙中位置的认识。②这些人的视野必定比较狭隘,相对而言,他们只关心那些在时空上较近的事物。他们似乎很难理解我们只是宇宙宏大景观中的沧海一粟、进化过程中的弹指一瞬,只是地球上几百万物种中的一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片段。他们知道存在星星、化石、昆虫和各种历史遗迹,但这些人对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的复杂过程是否有一点了解呢?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体内运行的那些力量与支配所有其他生命、甚至非生命体的力量是多么类似?诚然,一个人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科学,但一个对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着广阔而又深刻理解的人真的会漠视对大自然的破坏吗?

也许我的第一种看法会很容易激起那些善于诡辩的反环境主义者们的抗议。① 批评者们会说:“也许有人会因为无知而漠视自然,但我学习过天文、地理、生物和生物化学,可我仍毫不愧疚地把没有感知能力的自然环境只当作我们所用的资源。当然我们不该浪费,但究竟应该保护什么要根据长远的成本和收益来衡量。”他们也许还会继续道:“此外,作为哲学家,你应该知道传统的休谟法则‘我们不能从是中推出应该’。所有生物学、生物化学等中的事实并不能推出我应该热爱自然或者我想要保护自然。人们理解的是一回事,尊重的是另一回事。正如那些热爱自然的人不一定是科学家一样,漠视自然的也并非就一定无知。”

①为了方便起见,我用了环境主义者和反环境主义者(批评者)这样的标签,来指对我所提出的争议问题所持观点相互对立的双方。例如,我所谓的“环境主义者”不仅支持保护森林,还反对那些即使无关人类和动物利益的破坏环境的意愿。而我所指的“反环境主义者”则不但指想要破坏自然的人,而且这种人对那些不涉及对人类和动物消极影响的破坏自然的行为没有感到不安。

②“Even This Shall Pass Away”, by Theodore Tildon, in The Best Loved Poem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ed. Hazel Fellema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and Co., 1936).尽管环境主义者们可能承认批评者的逻辑,但他们会认为,事实上对自然更多的了解往往会提高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果真如此,那么即使有批评者的反对意见,怀疑破坏环境者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并非就是没有根据的。但我们的论证无需就此打住。环境主义者还可以按下面的论述进一步强化其最初的观点:

当我讲破坏自然的人不能正确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我指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认识,因为一个了解了一系列事实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有把这些事实联系起来过,因而也从未清晰地看到过这些事实所组成的整个图景。把自己看做自然的一部分是要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世界,这与自然科学中所列举的各种详细的信息相去甚远。破坏自然的人缺乏的是这种视角,而非某个知识或信息。

“好的”,尽管作出一些让步,但批评者也许又会有反驳的观点:

那些漠视自然的人也许缺乏你所说的宇宙视野,但缺乏这种视野与任何特定的对自然的欣赏态度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当人们进入更广阔视野时,不同人之间的反应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当我试图清晰地把自己当作自然过程中的弹指一瞬时,我只会感到压抑。这样做完全不会激发我对自然的热爱,反而让我感到难过和憎恨。你这种浪漫主义的想法只适合像华兹华斯这样的诗人或者特纳这样的艺术家。而你应该想想,当奥玛开阳(Omar Khayyam,11世纪波斯诗人、天文学家)在你所说的这样开阔的视野下时,他的反应会多么不同。当从宇宙视野中审视自己的人生时,他的反应是“喝光吧,因为明天我们会死”。另一些人的反应则几乎完全相反,表现出毫无生趣的斯多葛派式的隐忍,就像诗人所描绘的智者那样,在与他所爱的人婚礼的盛宴上,当站在人生幸福的顶峰时,他却仍然不忘提醒自己“这样的美好也终究将会过去”。②

作为总结,批评者会讲:“即使一个人应尽量将自己视作自然中暂时的、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这样做也并不能要求任何特定的规范性态度。有些人也许会开始热爱自然,而另一些人则会为当下而活;有些会陷入消沉,有些则会感到压抑或气愤。因此,对自然的漠视并不必然地表示一个人没有从更大的视野中审视自己。

环境主义者对此反驳可能会有几种回应方式。譬如,他也许认为,即使有人将自己视作自然秩序中的一部分,但仍然漠视非感知自然,可这并非通常的反应。典型的反应是,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更大整体的部分时,我们就会超越整体对我们的影响,逐渐重视那个整体。因此,即使存在反驳者提出的可能性,对非感知自然的漠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意味着人们未能把自己视作自然秩序中的一部分。

①显然,康德是一个例外。他认为与“内心的道德律令”一样,“头顶上的星空”也是庄严的,但他不认为我们人类物种是不重要的。

②我所谓的“适度的谦逊”,指谦逊的类型及程度是道德上值得尊重的性格特征。当然,如何精确地界定何为“适度的谦逊”肯定会有争议,但这样表达的目的是为了剔除谄媚、虚伪的谦虚,低估某人的能力或类似的含义。

③我的这个观点来自Philippa Foot的某些论述。如果有人质疑此处的经验假设,环境主义者也许会按另一种不同的路径进行论证。他会提醒我们注意,最初的观点是那些破坏自然环境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意识到自己的位置”不是单纯的知识上的认识,它同时也是一种态度,既反映了他所了解的知识,也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例如,当我们说一个无知且具有奴性的人未能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平等社会中的位置,我们所指的不仅是他对于特定经验事实的无知,而且也指他对自己相对于他人所具有的重要性的那种要不得的态度。同样,不能意识到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不仅仅是缺乏知识或广阔视野的问题,而是对于应该重视什么的态度问题。一个虽然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但仍然只把非感知自然视作资源的人,他所采取的态度是:除了人类和动物,其他的一概都不重要。尽管乍一看,他与那些犯了将地球当作“宇宙中心”这种知识错误的前哥白尼时期的天文学家们不大相同,但他更像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尽管对其他种族相当了解,但却以无关紧要的态度对待除他之外的所有种族。

如上分析,这一论证采用了一种常理,即对自然的意识通常会产生、也应该产生令人谦逊的效果。雄伟的高山、大海的风暴、大峡谷、高耸入云的红树以及我们“头顶上的星空”,让很多人禁不住感叹日常生活中斤斤计较的那些事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甚至连我们人类这个物种也显得渺小。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相当合理的反应①,因此,那些理解自然却仍不为所动的人们似乎就缺少了一种应有的谦逊。②缺少适度的谦逊并不等同于自私或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一个专注于个人利益的人也可能把自己的快乐和事业(事情)看得并不怎么重要。 ③而一个夸大自己重要性的人,却也可能为某些在他看来不甚重要的事情做出巨大牺牲。 缺少谦逊也不同于相信自己有力量和影响力,因为一个人可能对自己非常洋洋得意,但同时又认为这个愚蠢的世界永远也不会认同他。 缺少谦逊的人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皇帝,他认可他的家庭,因为那是他的;认可他的下属,因为那是他任命的;认可他的国家,因为他选择为他的国家而荣耀。另一种虽没有如此极端但也缺乏适度谦逊的例子,就是那些只以对他所在阶层的影响来判断事物重要性的精英主义者。由此可见,对那些会破坏环境的人的怀疑在于,他们所谓的重要仅被限定在影响到像我们这样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的范围内。

适度的谦逊要求认识到非感知自然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类似于指责食肉者是“物种主义者”。这两种观点似乎都认为,人们把关心对象的种类过于狭窄地限定在与自己最为相似的物种身上。但无论这种想法在直觉上多么有吸引力,肯定会激起非环境主义者们的反对。他们会问:

为什么你假设我应该具有的那种谦逊要求我承认非感知自然功用之外的重要性?你自己也承认不能通过诉诸宗教或直觉的理由来说明非感知自然的重要性。缺乏进一步的论证,只是简单地断言理想的谦逊要求因为非感知自然自身的缘故而承认其重要性,实则是回避这个问题的实质。如果适度的谦逊是指承认一个人应该承认的与某事物相关的重要性,那么要想表明我缺乏这种谦逊,你就必须先证实一个人应该承认非感知自然的重要性。

①这种关注的因果关系很可能基于那个对象(树木,玩具)曾经给这个孩子带来过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重视这个东西就只是因为它将来可能给这个人进一步带来快乐。有人也许会接受这种质疑,但仍有其他方式来论证谦逊与对非感知自然的反应之间的联系。例如,假设我们认为适度的谦逊只要求承认非感知自然应有的地位,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即使一个人把所有非感知自然都仅看成是一种资源,逻辑上他也存在保持适度谦逊的可能性。这种逻辑上的可能性在心理上比较少见。由于我们人类的特点,也许在发展出因事物自身的缘故而认可它们的重要性,从而关心它们的普遍的包容性以前,我们永远也学不会谦逊。对一个人来说,谦逊最主要的障碍就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与自己或与自己所在圈子间关系的重要性来衡量一切事物。克服自我中心的方式和过程毫无疑问很复杂,但似乎所有努力关注的都无外乎人们如何与他人或动物相处。学会谦逊则要求我们学习去感受那些会影响我们和我们的社交圈之外的具有重要性的事物。能让孩子去关心一只丢失的颊鼠或一只他兴许永远也不会再看见的流浪狗的命运,很可能也会激起他对某个丢失的玩具或对从小长大的那个地方的一棵大树的关心。①学会因为事物自身的缘故而重视事物,而不是根据效用来衡量其重要性,这一点与判断事物是否拥有某种直觉上的客观性质不同,但对培养谦逊的美德十分必要。像对待人类和动物一样,在与非感知自然的关系中也应如此。如果一个人仅把所有非感知自然视作资源,那么这个人似乎还没有培养起克服自我中心所需要的包容。

遗憾的是,最后的这个论证存在局限性,它预设了体验自然与克服自我中心之间的经验联系,这一点可能会受到挑战。因为即使体验自然能够促进谦逊的美德,人们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在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发展这种谦逊。如果二者间不存在经验联系,那么人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在童年或成长过程中对大自然有限的体验罢了。对那些已经克服了年少轻狂的自我中心的成熟人士而言,他们在人工环境中一样能生活得很好。更重要的是,这个论证并没有完全把握一个理想的人会谦逊地站在自然面前这一道德直觉的精神。这个思想不是简单地指体验自然会促进在他人面前适度的谦逊,而是强调自然环境会促使人们萌生一种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一部分的良好的感觉。在几个月的城市生活之后,一个人独自站在森林中,这样的体验不仅有助于消除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的傲慢,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且恰当地表达了一个人对自己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接受。

我们刚才只考察了适度谦逊的一个方面,即人们对于其他人的重要性的感觉。我想,谦逊的另一个方面涉及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这不只意味着我们在认识上承认我们就是我们所是的这种生物。一个人是否接受自己并不完全看他如何赋予自己、他人、动物、植物和其他事物相应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他如何理解、直面并恰当地回应“我是谁”的问题,比如他的能力和局限、对其他人的亲和力、与他者的区别、自己身上无法改变的品性以及可改变的潜能等。自我接受不是单纯的认识上的意识,一个人能够从认识上意识到自己在变老,最终会走向死亡,但行为上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愚蠢的抗挣仍反应了他拒绝承认这些事实。另一方面,自我接受不是被动地屈从。如果一个人拒绝追求自己能力范围内真正想要的东西,则表明这个人没有接受他所拥有的自由和力量。某些像把白头发染黑、穿得比实际年龄小二十多岁的行为,并不必然地意味着这个人缺乏自我接受,他这样做除了希望隐藏自己的真实状况,也许还存在其他的理由。当一个人的行为和情感方式植根于某种想要否认和拒绝自己的性格,试图假装自己并非如此时,他没有接受自己。这并不是说自我接受的人就不对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喜欢自己的一切,想要发展和展示自己的一切。他也会对自己过去犯的错误感到后悔,并且努力想要改掉目前的恶习。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不否认所有这一切,不假装这些并不存在或都是别人的事。这种对事实的拒绝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比实际更好,因而与适度的谦逊无法相容。

①参见Ernest Becker, The Denial of Death (New York: Free Press, 1973)。过去这种类型的自我接受曾长期以各种名义被当做人类的优良品质,但这与保护环境有何关系?我认为存在着以下联系。因为人类作为自然的部分,我们的生活、生长、衰老和死亡遵循着同其他生命类似的自然规律。尽管拥有人类独具的令人敬畏的力量,我们也和很多动物、植物一样有着共同的需求、局限和缺点。抛开个人偏好和各种不同的传统价值观,这些事实本身无所谓好坏。但要接受这些关于自己的事实却并非易事,或者说并不是一件寻常之事。

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拒绝看自己的,有些人更愿意构建一个永恒的世界,他们只提醒我们注意人类所具有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本质,却从不考虑我们与“低等”生物的亲缘关系。心理学家提请大家注意“对死亡的拒绝”,它揭示了一种与自我接受不相容的态度,而自我接受则是从古代哲学家到斯宾诺莎及以降都赞美的人类优良品质。①我的意思不但指体验自然会促进这种自我接受,而且,那些充分接受自己是自然界之部分的人们通常缺少用人工自然代替天然自然,从而使自己与自然相分离的动机。荒野中的一场大风暴会帮助我们认清自己作为动物的脆弱,同样重要的是,对这种体验的拒绝则反映了人们不愿意接受自己脆弱的一面。那些随时准备毁掉古老红树林的人缺乏适度的谦逊,他也许并不十分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重要性,但他肯定会尽量拒绝将自己视为众多自然生物中的一员。

至此我已表明,尽管对非感知自然的漠视本身不是一种道德上的恶(vice),但它很可能反映了无知、自我中心或缺乏自我接受,这些正是要获得适度的谦逊所必须克服的。另一个思路是将对非感知自然的态度与其他人类优良品质相联系。例如,有人认为,对自然的漠视反映出缺乏审美敏感性或某种植根于自然的感激之情。

当看到一个被带状矿槽破坏的山坡或者目睹某个花园被铺上沥青,我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多难看啊”,认为眼前的场景了我们的审美。当然并非所有大自然中的事物都会给人以美的感觉或者会引起我们的审美兴趣,有时候某些自然场景会被令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杰出的建筑物代替。但这绝非通常环境主义者们关心的事件中的情形,更多的情况是自然的美被各种形形的丑陋所取代。

对于这种情形,批评者很可能会反击说,即使他缺乏美感,这也不是道德上的恶。他的成本/受益的计算已经考虑了他人从观赏森林中可能获得的快乐,我们又凭什么指责他呢?

尽管美学和道德有着相反的哲学传统,但二者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么不同。对美的欣赏是具有理想道德的人应该尽量发展的一种优良品德。但是,即使先把这种可能会有争议的观点放在一边,那些对自然缺乏审美反应的人仍然有理由关心自然。即使审美敏感性本身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我们头脑和心理具有的很多能力也是欣赏他人所需要的,譬如好奇心,对新事物开放的胸怀,从不熟悉的视角观察事物的能力,通感的想象力,对细节、多样性和秩序的兴趣,能够摆脱眼前和实用的情感自由等。所有这些都是审美敏感性所必需的,也是一个人充分感悟各种类型的人所需要的特性。问题不在于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否能够区分美和丑,而在于对于自然中的美丽、壮观、秀丽、忧郁以及别开生面的生趣缺乏感悟力和响应,很可能也反映了一个人缺乏欣赏人类世界中真、善、美所必需的开放的头脑和精神。

但是,反环境主义者也许拒绝接受缺乏审美敏感性的指控。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欣赏17世纪的微型肖像画,却痛恨荒野自然,那么这样的人很难让人信服。人的品味也许不同,但审美感觉不会有那么大的选择性。相反,这个人可能会坚持自己确实热爱自然之美。假如,他度假时曾在塞拉山区滑雪、拍摄各种野花等。他也许会这样强调自己的观点:

我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任何人一样强烈,但我看不出这与除人类快乐和为人利用之外的目的而保护自然有什么关系。非感知自然是资源,其最佳用途是取悦我们。我在计算保护一个公园、打理一个花园等的成本和受益时,我将这些都考虑了进去。但你所提的问题显然驳斥了将保护自然当作一种享乐手段的愿望。而我要说,只要可能,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自然吧。但如果明天所有有感知能力的生命都要死了,我们完全可以将所有植物也一块毁掉。一片没有人使用或欣赏的红树林完全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