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是营造率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实施差别政策,发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突出整体合理布局、注重地域功能差异,为各类企业进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视并制定物流、信息、会展、中介等服务贸易集聚政策,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县域发展级别。三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制定推进支柱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激励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优势产业集聚,增强竞争实力。四是聚焦科技创新。财政支出与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合力,加快科技公共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五是聚焦节能减排。研究税收和非税收入政策,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奖惩力度,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好国家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政策。
二、完善预算编审制度
一是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性质分类核算,更加清晰地反映钱从哪来、到哪去、用在何处。二是改进预算编审办法。继续完善分类核算的预算支出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促进财政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开展结余资金清理和非税收入调查,推进预算管理基础性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定额标准体系,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指标。坚持推行预算公告制度,通过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五是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
三、深化预算执行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加快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拓展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明确县乡管理体制,构建“条块结合”的全县政府采购格局;加快建设全县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使政府采购更加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二是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将改革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县域所有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同时推进县乡改革;在人员经费、政府采购项目、部分专项资金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建立财政性资金国库直拨体系,为全面实施国库直拨改革打下基础。三是推进区域公务卡制度改革。选择部分财务管理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切实增强公务消费的透明度,从源头上加强廉政建设。
四、探索预算绩效评价
一是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协同纪检、检察等相关主管部门,选择社会关注的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考评试点,并逐步扩大考评范围和领域。二是增强社会参与程度。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专家对绩效考评试点项目进行评价,预算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自我考评,建立社会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三是加强考评结果运用。探索绩效考评结果公开的方式和范围,对绩效差劣或未按要求完成绩效跟踪的项目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根据考评结果,安排、调整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建立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大力加强财政监督
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经济学凭借着其自身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社会性、科学性,往往被称之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经济学又是一门颇受关注的学科。这是因为现阶段经济管理专业愈发热门,而经济学又能提升高职学生对于市场经济的分析能力和认知水平,也能达到提升学生眼界和思维的能力。所以,探究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对于高职院校充分理解和学习经济学,教师透彻讲授课堂内容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往往指的是高职院校在传统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的过程中,对于西方经济学以及相关课程内容的泛称。同时,经济学也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入门课程。这是因为,经济学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经济知识,熟悉经济学的整体课程构架都有着一定的基础意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本科院校也有着明显区别和差异。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学在内容难度、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都与普通本科学校不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相当注重学生经济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融合了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协作教学。
三、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点多,偏重于理论
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本身涵盖了相当多的经济学基础概念和理
论。但是这些概念和理论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来说就呈现出理论性强和抽象性高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难度也就相应增大。而且,经济学课程本身与数学课程就有着一定联系,教学过程中高等数学的知识也偏多。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一旦缺乏数学知识或者没有学习过高等数学,经济学的学习更是困难。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盲目的教学扩招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尤其是部分高职院校中一些年龄小、社会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有限的学生,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很难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说到底,现阶段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知识点庞杂多样。教师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基于额定课时的限制,只能大量进行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得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无法兼顾。
(二)教育教学手段落后
现阶段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有大部分经济学教师沿用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虽然相较传统的板书式课堂教学手段而言,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开始采用了PPT播放等手段。但是由于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大部分都是经济学相关理论、概念等知识点。尽管运用PPT播放或者幻灯片教学,依然很难把这些知识点从抽象转为具体,教学效果依然不好。进而,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也就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兴趣,听课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也就屡有发生。
(三)教材较为缺乏
究其本质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材版本和课程设计大多源于“西方经济学”,这就使得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材内容依然较为缺乏。现行的大部分教材中,部分源于国外相关经济学理论的改版和编译,部分来源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经济学教材改动。但是,往往这些国外或者本科院校经济学理论知识教材的改版、改变或者编译都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相当不符。具体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往往不具备高等数学的学习基础,自然也就不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尤其是现阶段经济学教材中对于经济模型和经济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点介绍相当死板。而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瞬息万变的,新的经济模式、经济手段也会层出不穷。一旦某些新的理论或者知识不能再教材和书本中及时反映,教学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四、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改革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原则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学科教学过程中实践和理论的一体化教学。所以,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也应当充分结合起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运用、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多种教学因素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务必满足三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满足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教学结合原则。教育教学改革之下,学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学生摆在教学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积极性,并受到激励。而教师的主导型则体现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合作学习亦或者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负责一些典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物选取、经济管理案例项目设计等。
其次,教学过程应当满足实践和理论的一体化原则。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面对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之后需要迅速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务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安排学生多多进行实践。例如,安排学生到企业或者单位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晰经济管理和经济学知识的联系。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还应当满足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环节协同结合的原则。这是因为教学环节配合是否到位、教学资源是否优化、教学创新效果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途径
[摘要]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发展阶段,生源扩招之后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很多大学出现大四毕业生无心向学的所谓大四“空巢”现象。文章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深入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在毕业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寻毕业班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找寻一剂既能适应当下就业形势又能满足毕业生需要的科学而又灵活的大四课程改革良方。
[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班课程设置改革
[作者简介]胡成霞(1979-),女,山东日照人,四川文理学院文新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四川 达州 63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大四空巢现象调查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YX201481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4-3985(2015)22-0106-03
国家在促成高校实施扩招生源的同时也革新了相关就业政策,由国家统一分配转为毕业生自谋出路、自行找工作。高校在校生人数剧增,毕业后的出路与就业难的问题浮出水面。就业工作因牵涉社会稳定、家庭收入,且与高校生源挂钩,于是成为社会关注、家长关心、学生揪心的焦点问题。面对学习与就业的两难选择,学生为了毕业后的生计考虑,不得已只能屈从就业,请长假、常请假甚至逃课去找工作的现象在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毕业班的学生出勤率低,毕业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随处可见,也就是所谓的大四“空巢”现象。这种牺牲上课课时而将就就业现象的出现,从学生个人角度看是为了将来生计考虑的无奈之举,但高校和社会不能放任其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毕业班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科学而全面的革新,以满足大四毕业生的多方需求,满足就业与学习的双面需求。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大量建成,这些院校将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建校目标,将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要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办学模式升格到本科后,第一位的任务就是重新对办学目标进行准确界定。在摸索前进的本科办学实践过程中,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定位不准的误区:个别学校无视学校本身的综合条件、资源设施和自身能力,在办学定位方面一味追随老牌重点学术型院校,课程内容过于注重学术性和专业型的高深理论知识;或者,过分偏重实用型课程.没有脱离原有的高职或专科办学模式的窠臼,使本科课程严重职业化。这两种误区都易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难以完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在找工作时优势不强,就业率相对较低。
一、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班课程设置存在的普遍问题
课程设置是“根据国家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设定具体培养方案的重要工作,在符合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同时,学校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需要相应地做出一定调整”。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毕业班课程设置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表述模糊,课程内容缺乏特色,课程开设不能因地因校制宜,课程实施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
1.课程目标模糊、厘定不清。课程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所在,是高校教学的心脏,是人才培养的中介。课程的发展水平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课程目标的完成上。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目标以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为上层依据与来源,办学方向为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确立了大的方向,首先确定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据此制定相应的具体课程目标。和老牌学术型院校的多学科、学术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发展历程及各项综合条件,全面权衡多方因素,确立合理的办学定位,依据办学定位明确课程发展目标,使其具有科学的来源依据。当前造成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目标厘定不清、表述模糊,在教学中不能起到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课程目标制定方面过于追求学术性,总体呈现“高、大、空”的特点,与新建院校的发展实际不切合,难以彰显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不能有效发挥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作用,从而导致学校育人的水平欠佳。
2.课程设置多趋同、缺特色。本科办学模式与专科办学模式相比,其办学性质和人才培养方式都有本质差别。本科办学模式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新建本科院校自身没有任何相关本科办学实践经验,加之规模小、起步晚,一定程度上存在急于做大、做强,向老牌名校看齐的冒进心理。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照搬老牌院校的问题,课程科目开设也多参考名校,容易形成多校课程相近或同一的现象。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内容选择时一味追求向名校学习,缺乏对学校本身发展条件及地方性发展需求的综合考虑,在特色课程开发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
3.课程管理偏死板、少灵活。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由于体系不健全和办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学科规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亟须建立健全而又灵活的课程管理机制。作为教学的重心,课程设置历来是大学管理中的重头戏,课程管理水平和课程设置标准能集中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准。新建本科院校起步晚,课程自主权较小,办学经费相对较少,可支配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体现在课程管理方面,就是课程种类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所占份额偏少;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知识,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与时展不相适应;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因地因时制宜的机动性,很大程度上坚守传统的囿于教室空间范围内的教师主讲为主的讲课模式。
4.课程实施重讲授、乏实践。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班课程设置同其他年级一样,课程实施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说讲为主,讲授内容注重专业基础的全面性与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的逻辑性的同时,易造成课程内容难以兼顾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时展不同步。演讲式授课方式是教师控制型的课程实施方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难以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动性,更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讲授为主的课程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也很难搭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易造成学非所用、学无所用,致使学用分离,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所以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面对就业与上课的两难选择,学生倾向于选择就业,也是正常现象。
二、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班课程设置的指导性原则
1.多样性。高校课程本质上是为学生专业素养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多产业的空前繁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大学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上述多方面要求,高校毕业班课程改革首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加快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菜单。多样化的课程具体体现为“高等学校课程门类的多样化、高等学校课程性质的多样化、高等学校课程目标的多样化、高等学校课程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培养目标的多样性”。课程目标厘定时,既要重视知识的逻辑性,也要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情感的陶冶,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增加跟职业能力养成相关的成分比例,将职业素养的训练作为选择课程知识的标准之一。课程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各种变量,课程时间安排、授课方式和授课地点都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需求及行业需要灵活安排,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地方的宗旨。
2.特色化。新建本科院校地理位置大多远离中心城市,属性多以省市财政共同支持为主,在办学历史、经费投入、教学资源、生源质量及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均不能和老牌名校抗衡,名牌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也不适合新建本科院校。为了促进新建院校长远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只能探索特色化的发展路子。新建本科院校建校宗旨就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育人,以地方文化特色和周边经济发展现状为根基。地方院校可以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在此基础上,提炼学校发展特色。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多方结合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的精髓与“地气”,开发特色化课程,培育特色学科专业,将课程特色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生存的必要条件。
3.服务型。由于和重点高校在整体实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新建本科院校在确立办学定位时应摒弃学术至上和建设综合型“高、大、上”大学的发展方向,转而以教学与服务型双重目标为主,将服务周边社区社会文化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综合分析所处区域的行业发展特点及需求,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建立以市场引导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时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区域经济结构和当地人文文化传统,使课程设置的需求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
三、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班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
课程改革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具体专业科目的学科属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程实施的限定条件等多方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考量新建本科院校校情以及毕业生就业现状,针对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毕业班课程进行改革。
1.制定教学服务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cur-ricular objectives)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方向标,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最终要落实到课程目标的实现上。要改革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班课程,须先行对课程目标进行改革。强调办学方向注重教学和服务双重功能,其课程目标的确立也要以此办学定位为依据,将开放型、应用型、多样性和区域性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特性,将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有机统一,为地方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2.强调特色化课程设置。课程特色是高校教学管理特色的集中表现。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输送优质毕业生、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其办学特色的提炼和课程特色的追求要依托地方社区的文化特色,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地方行业发展,走特色化办学的路子,争取在激烈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竞争中凭借特色课程和特色人才取胜。在学校课程设置时,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并依托周边教育资源,将其与原有的课程有机整合或者单独开发成独立的特色课程,将其提炼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实用型课程,使其既具有鲜亮的特色,又能更好地服务地方,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双赢。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1978-1984):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被首次提出,代表了农村经济制度的正式形成。第二阶段(1985-1992):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同时将土地承包实践延长为15年。在这个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到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更多机遇。第三阶段(1993-1998):这个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不仅将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30年,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改革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条件。第四阶段(1998-至今):这一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阶段,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农村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日益丰富,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劲射方面都距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越来越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代表农村经济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形成了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市场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市场分散化经营的转变,农民逐渐成为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2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市场
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技术不强,使得农产品的流通率较低,这对于农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
2.3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生产和农民提供足够的组织机构与金融服务,但是从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法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规范的服务。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科学金融服务体系,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2.4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无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更多利益,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协同生产的实现,无形中拖慢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农村与农民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平台。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集体统一组织的关系逐渐弱化,逐渐演变为单一的农民直接面对市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经营的生产成本,小农户要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了资源和产品的浪费;其次,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散式经营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无法通过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另外,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民对于市场的多变性不能很好的掌握,容易造成生产决策的失误,导致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和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下,可以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平台,而这与农村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市场的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徐丽华 单位: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委党校
摘要: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这种市场化的改革引发了我国经济体制在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改革 发展 前沿问题
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这些最新动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过程及内容,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及趋势。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体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人们在一起谈论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一般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似乎社会经济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庞大体系,但实际上社会经济体制有两个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是财产制度,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制度,有时也叫所有制结构,财产制度反映社会经济成分的状况及构成;另一个是资源配置方式,即社会通过何种方式配置资源,例如,是采取计划经济方式,还是采取市场经济方式,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所谓社会经济体制,主要是由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这两个部分组成的,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构成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最基本框架,社会经济体制的其他构成部分都是由这两个组成部分而演化出来的,是这两个组成部分的延伸和具体化,最终都是由这两个构成部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谈论所谓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虽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主要的是指社会的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有着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财产制度现在主要体现在企业体制上。也就是说,财产制度往往通过企业的所谓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内容表现出来。其次,资源配置方式在现在就是表现为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在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市场经济这种配置方式。因此,人们要研究现在的社会经济体制,当然就既要研究企业体制,同时也要研究市场经济,因为这两个内容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最基本的框架。
二、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主线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实际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或者说有两条极为重要的改革主线,这两条改革主线贯穿于改革的整个过程。
第一条改革主线是以财产关系的改革为中心,可以称之为以财产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改革主线,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所有制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承认非公有经济的作用及力量,大力推进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强调深化国有制企业改革,实行股份经济,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性所有制结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条主线,实际上就是指围绕财产制度的变革来推进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推进改革,我们叫市场化改革,也就是围绕着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条主线来推进我们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内容及过程,当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当然就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虽然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离最终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比较遥远。因为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建立市场体系及制度的问题,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整个经济体制,包括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农业经济体制、区域经济体制、宏观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也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是极其庞大和繁重的。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不是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就会马上形成,非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很快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的。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并末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加速市场化改革。为了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我们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回答下一步我们怎么样深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而有序地尽早建立起来,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它仍然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形式,因为它一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变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它仍然在变革和发展。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也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国际化进程而变化。
——三谈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省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见指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是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一要求,切中目前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要害和关键,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首先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这一点,虽然看似老生常谈,实际上却非常必要。因为在现实中仍有不少同志对此认识不足。
从理论层面来看,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较为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形式,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与先进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理念和体制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思想解放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经过20多年不懈探索,大胆实践,我们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遥望前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依然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引航之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推进,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活力之源。曾经,粮票、布票、肥皂票见证了一个商品短缺时代,我们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外部世界。而今,市场机制催生蓬勃的生产力,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成就了中国道路举世瞩目的辉煌。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将市场经济的种子播撒入社会主义的土壤,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这次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决定性作用”并非“全部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两只手”相得益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一些体制机制,需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及时推进、相互协调,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要使各领域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才能聚合起协调推进的强大能量。从建立到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啻为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深信,改革大业一定会在向纵深推进中,开拓新境界、创造新光荣。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变迁;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48-02
在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在非正式制度领域,却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经济信用的严重失常,急功近利的短期市场行为,各种各样的寻租等现象,这些在市场化体制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越来越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固和完善。为此,笔者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着眼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表现市场化制度变迁中的正式制度主要是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取向,通过自上而下的人为选择过程而导入的,而初始的制度框架中延续的非正式制度却更多地表现为以适应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体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制度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摩擦、震荡和冲突。相对于市场化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社会信用的缺失
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信用缺失现象还相当普遍。例如: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意炒作不乏其例。信用缺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且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
12行为方式的非理性
所谓行为方式的非理性,就是指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行为决策缺乏可靠的基础,主要受情绪的支配。例如在投资领域,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乐观的预期导致投资激增,经济扩张,反之,投资萎缩,经济衰退。在当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一些盲目的从众行为,人们的行为普遍缺乏理性思考和冷静分析,这与市场经济文化中“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和理性经济行为是相违背的,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支撑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的缺失,还导致了因重复建设和从众决策而产生的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严重过剩和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最终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功能的正常发挥。
13价值目标偏向,价值判断失衡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性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造成了一些人价值取向的混乱、偏离和失衡。如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未能蔚然成风。而过度投机和一夜暴富的心态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传统关系社会的影响依旧普遍存在,凡事均通过关系来加以解决。这说明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已被严重扭曲,社会经济运行的文化基础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公开、公正等观念和秩序相去甚远。
2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原因导致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非正式制度变迁严重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非正式制度变迁自身具有的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导致的原因,也有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道德规范缺位和政策实施力度不足等原因。
21非正式制度变迁受其内在的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的影响传统道德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思想传播和渗透。已深深积淀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种种陈旧的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这些因素必然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阻碍和迟滞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首先,传统道德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人们商品经济观念淡薄、时效观念较差、平均主义严重。其次,对和谐与谦让人生态度的过度崇尚,是导致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竞争精神和开拓精神消减的原因。再次,德智传统的盛行和法治传统的缺失,导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坚持的法制原则难以落到实处。最后,重群体轻个体,抑制了个人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原始推动力。
22道德规范缺位是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主要原因在转轨过程中,与旧的经济形态相适应的那一套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从而开始消解,并逐渐丧失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调控功能,而新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社会道德领域的真空状态。长期以来,以小农经济和产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破这种经济结构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而引入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和结构模式。以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大工业经济、市场经济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本质上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体系,然而,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道德的传播及其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发挥作用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旧的道德规范体系被批判和否定,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又无法马上建立的这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是盲目而混乱的,表现出对新旧道德规范的困惑和迷茫。在这种困惑中。不可避免就有很多人超越于旧的伦理规范之上来行事,并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
23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进程
正如任何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辅助作用一样,任何非正式制度作用有效发挥,也依赖于正式制度的支撑。以当前诚信危机为例,除涉及上述原因外,法律制度建设中的滞后就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我国缺乏一套统一的健全的诚信法律体系。②我国市场经济关系的产权不够明晰,产权制度建设滞后。现代诚信的核心是尊重其他经济主体和公共的产权边界,存在理性的激励,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脱胎而来,在我国原有的体制下,缺乏经济主体独立产权的概念,不能给守信者以激励,相反却产生了大量不道德竞争等违反诚信原则的商业行为。
3对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几点思考3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发展要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制度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当做社会最高发展目标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办法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沿着“以人为本”的目标推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自己身边的人,又是全社会的人;既是现在已经存在着的人,也是将来要出现的人。想问题,做事情,搞改革,谋发展,即要在单个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
32以诚信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和一些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首先必须净化恪守信用的社会环境。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养和教育。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三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其次必须加强恪守信用的法制建设,建立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为此,要健全法律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必须规范恪守信用的企业行为。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快企业信用建设要结合企业制度创新来进行。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避免产权不清、司法公正性欠缺和透明度不够等给企业失信创造机会。要着力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特别是企业内部有效的授信管理和严格的获信管理,加强企业控制自身信用风险的能力,以促进企业不断拓宽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费用开支。培养企业品牌意识、形象意识,树立信誉就是市场、信誉就是客户的观念,不断增强企业维护自身信用的自觉性。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武装企业,使依法治企和依德治企得以很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价格体制 改革 动向
一、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实现了从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为开端, 价格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时期
1979年改革之前的中国价格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国家通过有计划地调整、放开部分产品价格管理,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1979至1984年,在“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计划价格为主,自由价格为辅”,改革的方式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不合理的计划价格。1984至1988年,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少数计划价格,多数市场价格”,改革方式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转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权限。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同时, 全面展开。1988至1991年,围绕国民经济整顿,改革取向是稳定价格总水平,改革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建立价格总水平的检测和调控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了5 大类20 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改革的步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明显加快,从商品和劳务价格改革到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逐步扩展。首先,加快了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步伐,从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积地放开了一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其次,加强法制建设。1998年,《价格法》的颁布和实施,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是实行并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使政府价格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最后,加快构建价格调控体系。在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的情况下,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推动了价格主管部门及时推进职能转变,价格改革更加关注民生和监督,明确价格工作的职能定位是“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运用比价关系、成本关系对能源资源进行改革等。其次推进价格主管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监管体系。再次更加注重民生价格的监管与改革。清理涉农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2003和2008年两次适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
二、我国价格体制转变的特点
第一,我国价格机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所决定的,价格改革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进行,价格改革的取向始终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
第二,我国价格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实践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在80年代初才对价格的范畴、价格基础展开广泛讨论,而价格改革已经开始;在新世纪开初,展开了价格形成的探索,价格改革的模式也是在争论中推行。
第三,我国广泛汲取国际经验,计划价格体制逐步渐进地过渡到市场价格体制,避免的社会大的动荡。我国价格体制改革遵行从农村、农产品,逐步推广到全国、所有产品;高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机制,通过“双轨制”渐进地放开,由市场定价;在改革的区域上先试点后推广、先沿海后内陆、先特区后全国;在改革的方式上先调后放、先增量后存量。价格体制改革是在汲取国际经验中渐进式进行的,将价格的变动控制在各方利益主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四,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在价格体制转变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价格改革之初,国家下放部分商品定价权,部分商品特别是副食品价格零售价格上涨,国家给予补贴;在定价权限放开之后,国家从行政事业收费、日常生活费用等方面深化民生价格改革与监督。取消农业税,教育收费“两免一补”,推行药品“零差价”等,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在改革中受益。
三、完善市场价格体制的动向
第一,理论讨论继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进理论。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理论是在实践中探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环境要求新的理论指导,理论研讨是改革推进的必然要求。价格形成是价格运行的基础,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公共产品定价、资源环境价格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谈论。
第二,坚持市场化导向与国家宏观调控。价格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密切关系,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求价格体制坚持市场化导向。但是价格机制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和缺陷,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弥补,坚持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
第三,价格体制改革更加关注民生。价格问题涉及各方利益,价格改革实际上是对既有利益的重新调整。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是价格改革推进的保障,因此价格改革的深入要更加关注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继续关注三农问题、规范公共产品收费、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