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红色教育感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色教育感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红色教育感想

第1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暑假的感想800字新版范文三篇

温馨提示:参考范文只是提供给大家参考学习之用,可根据需要任意编辑,文本内容仅供参考,切勿对号入座,感谢您的阅读下载!

暑假的感想800字【一】

几天后,暑假就要结束了!这个有趣而又短暂的暑假结束了,那是令人感到多么遗憾啊!

然而,在暑假中,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是云游四海,饱尝美食;是做义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还是利用暑假时间,去学习一种才艺、上补习班……这些事情都会让我们的暑假生活变的津津有味,有趣多了!

也许,你在假期中学到了一项才艺,你就可以在各种场合展现出自己的才能;或者在假期中做小义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我,在属于我自己的假期当中学到了不少,我在假期当中学会了饭后擦桌、洗衣服、洗碗、扫拖地……我真的很高兴,可以在这个假期中学会做家务活,为爸爸妈妈分担了一些工作;我也参加了很多活动,比如“爱心满蓬江”公益活动、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采访活动,哆来咪组织的——“夏之韵演绎文明”大型器乐音乐会……这些活动都很有意义,我最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因为只要把自己的一份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心中就会多出一份快乐,别人手中就会多出一份爱心!

最开心的事就是7月25日的钢琴六级考试啦!我虽然那天发烧了,早上参加不了考试,但钢琴老师叶老师给我请了假,安排下午再考级。而下午,我的发烧还没有完全痊愈,但我还是去参加了考级,考级结果是:通过!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钢琴老师——叶老师,给我的钢琴教育、指导,让我在这个美好、有趣的暑假中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暑假将要结束,学习即将来临!

暑假的感想800字【二】

暑假,夏天,红。我喜欢夏天的红,红色象征着火热,阳光下,灿烂的心情仿佛只有红色可以映衬。这个季节,火红、粉红、橘红,不同的颜色,相融在一块布艺上,也为它增添了一份时尚的美感。我喜欢红色,因为我心里总有一团火在燃烧,我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总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外向且很容易满足的我,经常为自己有了一点点小进步而欣喜万分;会为自己的一个小愿望得到了满足而感激万分;伤心难过也只是几分钟的事。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所有的一切都给我一种暖暖的感觉。对我来说,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所以我每天都很快乐,心情像红色的火焰始终在欢乐的跳跃着。

在暑假里,我看了《疯狂的石头》。里面有一段情节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中,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一个提着皮箱的人,刚下飞机在路边等车。突然一个人冲过来蒙住他的眼睛,问道:“猜猜我是谁?有三次机会,想好后再回答。”被蒙住眼睛的人说:“先生,我想你大概是认错人了。”“还有两次机会。”被蒙住眼睛的人想:这个声音这么的陌生,他肯定认错人了。被蒙住眼睛的人放下皮箱,与此同时,有一个过来提走皮箱,拦了一辆的士走了。被蒙住眼睛的人说:“先生,你真的认错人了,请你把手拿开。”“好的,我放开,你不能偷看。”放开手的那一瞬间,蒙住他眼睛的人不见了。他正要提皮箱,这时才发现皮箱不见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一个很随意的动作,性质居然是大相径庭,一个是为了窃取东西,一个是为了保护幼小的心灵。这使我懂得了:我们的世界并不尽善尽美,正义有时也未必完全理性,有时也未必不能情有可原。谎言有时会骗人骗己,谎言有时也很美丽。

暑假的感想800字【三】

暑假要结束了。有了开始,当然就有结束。开学了,我就又升了一个年级了,初3了,时光飞逝,光阴如梭啊……我们总是要成长,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又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了,真好。

开学了,我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更多地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一切既有趣又好玩,但是同时有好多作业,好多看不完的书。但是上学还是很好的,喜欢开学,喜欢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

第2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平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习。

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习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习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平。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平顶山砂岩,平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日长生活。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自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习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处,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习学习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习生活。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实习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二:工作目标

1、 认真完成八年级和九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

2、.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1)带领训练队参加县级运动会(2)配合领导组织开展第一届校运动会。

3、 每天带领学生晨练工作,同时每天早操督促学生认真做早操 。

4、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多组织一些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比赛项目。如:学生篮球赛,实习生排球赛

5、好实习班主人工作;

(1)、指导班级日常的晨读,早读及晚自习,搞好教室和卫生区的卫生

(2)、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等,

(3)、管理好两操,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身体健康

三、措施

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和活动,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1、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这实习期间,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3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主题:浪漫、圣洁、时尚

主色:红、白、金

主要装饰品:白色羽毛、红色/金色缎带、蜡烛

前言:甜美的笑脸,大红的嫁妆,是我印象中的新娘子模样。自己出嫁的时候,希望可以把这个活动办得开心,喜庆,生动。感恩父母多年养育,感谢给予自己成长过程关爱的亲朋邻居。所以想要亲自策划具有个性特色的结婚活动。

拍摄方法:新娘自我介绍和讲叙结婚感受言,介绍新郎给宾客[以幽默轻松的口气],新娘亲任主持人,由新郎陪同主持访问。整个婚礼活动以轻松,欢乐,喜庆的旋律进行。

出嫁环节(请摄影师按以下活动顺序拍摄)

1. 2009年4月30日下午2点,拍摄喜气洋洋,八仙奏乐喜乐场面,八面来客,众亲友纷纷道贺的情形,,齐贺佳人才子喜结良缘分。

2.下午2:30由新娘本人主持介绍,介绍各位来宾身份,重点介绍直系亲属并同每位亲戚谈心聊天,谈谈亲朋各自近况,家人情况,拉拉家常。(包括:外祖父母亲,姑父妈,姨父妈,舅父母)

照像师:并且与亲友合影留念

3.下午4:00,请出爸爸妈妈,新娘问答父母。

a.与父母共回味儿时往事,谈起几件我能记得的幼年小事(三岁爸爸带我去大姑家,经过一条高河的桥;小时候迟到,不肯上学,被妈妈痛打)

b.问父母对我结婚的感想和祝福?

c.感谢父母这些年的养育之恩,祝福父母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4.有请哥哥,嫂子,宝宝出场,并与哥哥嫂子话家常。

5.奶奶,伯父出场:聊家常,请奶奶,伯父讲话交祝福

我感谢奶奶教育和呵护之恩,感谢伯父全力支持)

   (请哥哥嫂子祝福我未来生活幸福)

照像师:新郎,新娘与家人合影

6.介绍与访谈其他邻居和来客。

照像师:与宾客合影。

7.请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在“结婚留言册上”留言及签名。

(需要准备一个精巧笔记本作“结婚留言册上”)

    

8.2009年5月2日上午9:00~10:00拍摄怀化当地特色的嫁女风俗。

(如,新娘由亲戚背出闺房,好命婆给新郎穿衣服,并道祝福语)

第4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关键词】 美术 想象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事实上,只要有人想到的东西终有人做到,这已经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常识,今天的异想天开或许就是明天的发明创造,可见想象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幼儿比成人感想,他们是很有创造天赋的,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定势,他们的想像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想到星际去旅行,想到海底去探宝……“儿童画”则是幼儿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即绘画是发展幼儿想象的一种有效手段。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其想象潜能,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当前,我们的幼教同行已经在不断更新幼教理念,我们已经逐渐把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懂得了要把幼儿的需要放在首位,知道了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还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发展的现象。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

 1.引导幼儿关心周围事物

 丰富感知经验丰富的感知经验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在综合表象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创造,才可能进行想象。我们要让幼儿多看,多扣,多感受,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才能在创作时想别人之未想,画别人所未画,做别人之未做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接近生活,走进大自然,一些在成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如一片云,一棵树,一只鸟,在孩子们的眼里,是朋友,是伙伴,是经过孩子们稚嫩情感和心灵浸润过的灵物,有情感,有思想,甚至有表情,充满生命力,美好而富有趣味。除了丰富生活经验以外,还应让孩子领略优秀作品的魅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平时看到的色彩鲜艳的、不同风格的图书上的作品,还要经常选取一些形象夸张、色彩明快、充满想象的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如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毕加索的《戴渔帽的女人》、《脸》等,那种大胆的富有创意的联想变形给视觉、心灵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艺术迁移。

 2.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时,人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 2.1 给予幼儿充分地信任

 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家,他们总能激发出对他们来讲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其中有些在成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不合逻辑,但就他个人发展来说,这是非常可贵、重要和必须的。

 2.2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 我们在读幼师时,有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现在再来看看,实际工作中,我们又顾及了多少呢?场景一:孩子们边操作边自言自语,教师马上走过去说:“不要讲话,你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的。”场景二:教师出示了一幅幼儿感兴趣的图片,马上幼儿开始“交头接耳”,教师说:“安静、安静,下面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有什么。”……是的,在教师的提醒下,纪律很好,活动天按计划井然有序地实施着,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是孩子们的活动,这是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设计开展的活动,我们只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非主体,我们是否该蹲下身,低下头,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声音:我们是孩子,我们在操作进自言自语不是故意捣乱,是因为我们的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手眼协调能力差,手的动作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我要借助嘴巴来帮助表达;我们看到图片时,精彩的画面让我们有不同的想法,我们都急于告诉别的小朋友……

 2.3 尊重孩子间的能力差异

 《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都知道,幼儿的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在各领域的发展速度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必须理解并帮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向前发展。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们都会发现,总有一些幼儿“跟不上趟”,有的胆小,不肯参加活动:有的内向,不愿言语;有的我行我素,不按你预设的方式操作投放材料……这时,你会怎么办呢?按计划实施,活动会顺利完成,看上去会很“圆满”:你的每一样准备材料都按计划用上了,小朋友的操作材料整洁美观,每个人都有成绩展示,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但是,细细想来,孩子们更像是你课堂的点缀和材料之一,能力较弱的幼儿看着你为大家准备的统一材料无从下手,能力较强的则很快完成了操作后,无所事事;胆怯的依然不敢动手,内向的一句话没说,不按计划操作的也被你制止了,我们的活动目标制订得也许很到位,但真正达到了多少,孩子们到底在活动中有了哪些收获呢?这是我们不常反思的,但恰恰体现了我们真正的教育观念,我们的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关键所在。

 2.4 引导幼儿尊重不同想法

 幼儿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孩子们经常会关注同伴的作品,有些新奇的想法可能会让别的幼儿意外,甚至反对和排斥。如一幼儿画了一个大大的蓝太阳,旁边的小朋友看致函立即大声说:“错了错了,太阳是红色的,老师,他画的什么呀,难看死了!”那个孩子立即将画纸藏到桌下,再也不愿给别人看。这样的现象对于那些内向而敏感的幼儿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今后再也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可能一直循规蹈矩地制作,而非创作了。此时,教师轻轻走过去,用好奇而欣赏的语气说:“很美啊,我觉得你的画好特别,是别人想不到的,你肯定有非常有趣的想法,对吗?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小朋友齐声说:“想!”于是那个孩子说:“我画的是夏天,我觉得太阳太红太烫,照得我们不敢出去玩了,我想要是太阳是蓝色,照在身上一定就凉爽多了。”教师用自己的言,行,肯定了该幼儿独到的想到,帮助他建立了自信,并不知不觉教会了别的孩子,什么是想象创新。同时,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作品,接纳欣赏别人与众不同的构思。

第5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关键词:特色;积极;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75-01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班级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叶澜教授提出: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命力”,提倡班级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班级建设就是要营造这样的精神家园。通过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总结和对其他老班主任的学习,我正在努力让班级充满生命力,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教室是学生的第二家园,教室的过于苍白,会让人感受不到生命的气息,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是班级的一员,大家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每个人就好象是家人,班级就是你们温暖的家。让大家因你的存在而幸福,让集体因你的存在而更优秀。”我发现,整洁明丽、布置精巧的教室的班级,它的班风学风好,正气足,学习气氛浓厚。所以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为此,我引导学生做好四利用:

1、利用好黑板。开学之初,同学们就在班级前面的黑板边上醒目的地方开辟了一块儿小阵地――每日格言,由值日班长负责,每天更换,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座右铭,同学们都争相提供更深刻更有内涵的名言警句,不但激励了自己,同时也感染了其他的同学。

在后面黑板上,是具有班级特色的板报,由板报小组负责,按照学校要求的主题及时更换,并在上面开辟了具有特色的板块:水粉画比赛、生活趣事、学习心得、个人见解等栏目,给每个同学展示个人特长提供了机会。

2、利用好教室四周墙面。教室的正面墙上悬挂国旗,侧墙上设置评比栏、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学生作品以及作业展览等。后面墙上,贴着入学以来同学们获得的奖状,使一到班级的同学们第一眼就看到很鲜艳的红色奖状,激励着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同学们随时警醒自己,应该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3、利用好教室的空地:为了使班内充满勃勃的生命活力,我为班级买了一盆海棠花,带动了好多同学为班级献花,水瓶兰、鸭脚木、橡皮树等绿色植物,使教室生机盎然,不但美化教室环境、净化教室空气,陶冶学生情操,还利用了教室后面的空地,使平时下课同学之间打闹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小花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很多同学主动要求对植物包干负责,要使班级成为花园式班级,这样一块空地就成为了一种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同学们时刻感受着生活的蓬勃朝气。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1、心灵之花。前面我提到的每日格言,――我们把它称为“心灵之花”,由学生自己设计图案,值日班长负责填写,内容是励志的、奋进的、有哲理的、含义深厚并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给学生以启发和鼓励,让学生在这样的精神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积极的影响。

2、班规班训、班级公约。开学之初,我就发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共同得出我们的班训――团结、进取、勤奋、求实,因为团结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进取是我们追求的信念,勤奋是我们成功的保证 ,求实是我们做人的标准。这是由同学们的集体智慧写出来的,也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想。另外我们还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让学生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班级分子,这些都放在班内最醒目的宣传栏内,时刻警醒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第6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因为生活总是以整体面目出现的,所以只有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力求整体性,努力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并加以组织,以创造出学生的“履历情境”。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还要有理想性,案例三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环保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体验到爱护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真正涵义,感悟和追求生活——争当“环保小卫士”,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案例又是很好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师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案例一就是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爬行做内容:案例二就是根据遵守交通规则来设计:案例三是环境保护教育为主题;案例四则根据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洗衣的场景;案例五是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展开。当然这五个案例,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内容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所有生活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那是对体育课程庸俗化的理解,必须对生活化的内容做出教材化的改造,达到体育课堂身体和心理的负荷要求,以及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从而寻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学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让学生回忆家人洗衣的情景,说出过程,并且自己能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学会洗衣动作。将洗衣的场面进行创作表演,能与同学愉快的讨论、创作、互助合作,能欣赏同学的表演并说出感想。这些目标体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体育教学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需要的整合,使学生通过特定课堂学习生活的熏陶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二是人类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与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认识起点,以现实课堂生活为条件,以学生的可能生活为根本着眼点,从全人类的角度构建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第7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4岁左右的儿童已逐渐产生了创造美的愿望,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美,有时反以丑为美。而美术欣赏教学有助于缩短幼儿从爱美到欣赏美和表现美之间的距离。

为此,我以中班幼儿为对象,开展了名画欣赏教学活动。由于,欣赏与表现是一对共同支撑着艺术创造活动的车轮。所以,本实验旨在通过名画欣赏教学,研究名画作品对幼儿绘画创作的影响。

一、实验方法

1.被试

本实验选择年龄为4~5岁的幼儿中班组进行。选取了幼儿绘画水平相仿、教师水平相当的两个美术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各25人,两个班级的绘画创作主题相同,实验班施以名画欣赏,而后再开展创作活动。而对照班采取从范画示范到创作的传统教学方法。

2.实验步骤

实验前,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绘画特点和两个班级的实际发展水平,对幼儿绘画水平进行了前测,绘画主题为:《快乐的星期天》,指导语如下:“星期天你常常在做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个星期天最快乐?那天你和谁在一起?做什么事?想好以后把那天的情景画下来。”

实验中,每两周开设一次名画欣赏课,共8次。实验结束时。我们又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后测。绘画主题仍为《快乐的星期天》。指导语如下:“告诉老师,这个星期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说过得很快乐?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用颜色来表示自己的心情是很开心的?要让别人都能看出你的星期天为什么很快乐,你在做一件什么开心的事。用最好看的颜色表示自己的心情。”

3.评价

测试后,对幼儿作品的创意(定为一级元)、造型的创造性、色彩的情感倾向性和构图的表达主题能力(皆从创意中分支出的二级次元)几方面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参阅由孔超美编写的《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的评价》一文,具体评分标准见附录。

二、结果

三、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浩瀚的艺术领域中有着许多美术遗产,可供幼儿欣赏的佳作、名作不计其数,但由于4―5岁幼儿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的水平限制,不是所有的绘画作品都能被幼儿感受和理解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绘画作品作为欣赏的内容。纵观十九世纪以前的原始社会美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美术、文艺复兴的美术以及十七、十八世纪的美术,无论从技法还是造型上来看。都属于古典美术。造型较为程式化、色彩较为单一,反映的主题多为重大历史事件、宗教和神话故事、帝王和权贵的肖像等。而西方现代绘画作品开始注重画面本身形式的法则和装饰性规律。画家常常在物体形象上加以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刺激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一些技法极其老练的艺术家,如克利、米罗、夏加尔等有意识地用天真视觉幻想的效果来看待事物。撇开绘画的创作手段,就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强烈程度以及他们不受常规支配而去探索和体验愿望而言,学龄前儿童与成人艺术家是相似的。就实验所选取的名画的题材而言,它们涉及星空、自然、动作、植物、人物、室内景物、甚至梦境等,这些题材,是幼儿在绘画中经常和乐于表现的。

以梵高的《星夜》为例:一串卷云横穿湛蓝的天空,星星放射出强烈的光芒,画家以紧张运动的笔触谱成整个画面。色彩以饱和的蓝色和黄色相间隔,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效果。不同于一般平淡而写实的天空,棉花团似的云静止不动。表现的题材是幼儿经常抬头仰望的天空。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幼儿欣赏此画,可让他们知道如何表现这些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

(一)造型创造性

绘画是一种创造,造型的创造性是与线和形状的使用、结构特征的把握相结合的。

从实验前测的作品中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大多数幼儿的画是用线条来造型的,即用线条来界定形体的轮廓、大小和空间关系等。处于Ⅱ级水平的幼儿占36~40%,创造性不明显,模仿成分多。处于Ⅲ级水平的幼儿占12~16%,造型的某一部分具有创造性。但通过实验,幼儿绘画的造型创造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图一)

实验后,实验班幼儿绘画的造型创造性水平达到了Ⅳ级水平的占4~60%。

两个班级幼儿作品中的造型创造性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显著(见表四)。这说明,实验班经过名画欣赏教学后,造型创造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图一)

以“冬天的树”的主题创作为例:对照班幼儿模仿范画的成分较多,缺乏创造性,他们多以线条来造型。以组合成梅花形的圆圈表示冬天的雪,以稀疏的长短线条结合表示冬天的树,呈现较固定的模式。对比之,实验班在造型的创造性上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幼儿在造型上已初具创造性。在“冬天的树”一画中。幼儿们以自己独特的绘画造型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色彩的情感倾向性

学前儿童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不同于成人,他们选择颜色时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种在情绪影响下的涂色,在未经教育的前提下可能是杂乱无章的。

由于实验所选的两个班级都是美术特色班,在绘画上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幼儿能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情绪的脸,他们大胆地使用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当然,他们对颜色的选择是无一定意识的,具有随意性。

通过实验,发现两个班级幼儿作品中的色彩的情感倾向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基本都达到Ⅱ、Ⅲ级水平,在作品中表达出主观感受,但色彩表现不强烈,区分度不大。而在后测中,实验班达到Ⅳ级的占52%,对照班占32%。实验班幼儿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班。(如图二)

在实验班的作品中,幼儿已能摆脱对象的束缚,涂出表达自己主观感受的色彩,这些色彩带有情绪性、区分度大,如笑的脸:涂以红色、橙色,以暖色为主;愤怒的脸:涂以黑色、灰色、紫色、红色:哭脸:涂以蓝色、黄色、绿色。这说明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已具有一定的主观情绪性,并且不重复相同或相近的颜色。作品中的色彩情感倾向性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其中,对照班幼儿作品中的色彩情感倾向性水平略低于实验班幼儿。这说明。幼儿已能根据主观情绪体验来选择颜色,但色彩表现还不够强烈,区分度不大。如笑脸和愤怒的脸都是红色的:哭脸是黄色的。

(三)表达主题的构图能力

表达主题的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可以看出,构图所创造的是一种形式美,目的是为了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在实验的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作品中的构图形式都比较贫乏、空洞、单一。(见图)

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Ⅱ、Ⅲ级的居多,其中,Ⅱ级的占24-28%,他们能画出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形象,但形象间缺乏联系,尚不能正确表达主题;处于Ⅲ级的占20-28%,所画内容较多,形象间有联系,基本上能表达主题,但不生动。而实验后,实验班的高峰走向Ⅳ级,他们所画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表达主题清楚正确,这样的幼儿占52%。对照班在实验后仍旧以Ⅱ、Ⅲ级的居多(见表三、表四)。经方差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后的以构图表达主题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在实验后测的题为《快乐的星期天》的创作中,实验班幼儿作品中,在内容上已大为丰富起来。他们已经注意到遮盖、重叠的现象。并能以独特的构图方式展示主题。幼儿绘画中的主题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概括和展现。如其中有一幅作品,画面的右上角是一轮微笑的金灿灿的太阳,以太阳为中心,在其周围排列着大大、小小的飞机,整幅画的放射状构图形式完整,画面生动活泼、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见图)

通过实验,实验班幼儿在构图的主题表达性水平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图三)

四、结论与建议

1.通过实施名画欣赏教学,幼儿绘画中的创意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班幼儿作品中造型的创造性与构图的主题表达在实验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且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可见,名画欣赏教学对于幼儿作品中的造型创造性与以构图表达主题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2.欣赏教学旨在让幼儿感受作品与激发幼儿因欣赏而激起的创作欲望。鼓励幼儿敢于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看见别人视而不见的事物,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3,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名画时,可适时地介绍画家的小传,再以形象之间的关系、色彩的衬托等来说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题材的教育意义。

五、附录

1.评价标准

2.参考文献:

(1)王彩凤、姜明生著《幼儿美术教学法》

(2)(美国)W.L.布雷顿著《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

第8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8-02

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界定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教育主客体之间所进行的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需要一定的载体,即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而这些内容又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

大学生情感丰富,求知欲强,个性突出,理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十分成熟,这些表明大学生处于成人初期的发展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单一的缺乏情境性的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问题。

若以空间的范围及其确定性为依据,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创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处于固定的空间,范围较小,而有的情境空间流动性强,且范围和层面多样,涉及面广。当然,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境中往往既有微观因素,又有宏观因素,只是在具体场合有不同侧重而已。

一、微观情境

1.课堂教学情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不少大学生对理论课并不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增强理论课的情境性是提高其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堂教育情境重在教育双方的互动,交流与互动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育者可因势利导,从而增强教育效果。要形成课堂教学情境并提升其情境性,要满足以下条件:(1)讲授的方式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有发挥的空间与独到的见解。(2)所讲的内容要注重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与实际,不能空洞或遥不可及。(3)教师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准,能将理论讲得深入浅出,以情感人,以理晓人,令人信服。(4)要适当采取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形成教与学的信息反馈。此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增强课堂的情境性,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上台发言,教师就某个议题请学生上台发表见解,既能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能形成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可衍生出延续情境,比如教师就某个问题给学生布置作业,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作调研、讨论、写报告,到下节课再作交流学习。学生在课外所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成为课室教学的延续情境,并与课堂教学组合成一个大情境,是课堂教学情境的延伸与补充。

我们有时会见到,学生上课开小差,甚至看其它课外书,这说明,教育双方之间没有形成情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所授的内容不认同或不关心。直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教师授课的方式或语言表达缺乏吸引力。(2)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空泛。(3)缺乏足够的理论说服力和情感感染力。(4)学生已有一种牢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抵触情绪。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满足前面提到的条件,增强情境性。

2.谈话情境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形成谈话情境。所谓谈话,即为双向的,而非单向的谈话。

谈话情境可分为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情境。

(1)个别谈话情境。

(2)集体谈话情境。

(3)深度汇谈。在这里,我想引述一下圣吉的关于深度汇谈的理论。深度汇谈与讨论是有区别的,深度汇谈并非要赢得对话或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重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深度汇谈的目的是要超过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赢得对话:如果深度汇谈进行得当,人人都是赢家,个人可以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从本质上讲,深度汇谈就是创造思想,使不同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的人在“心底想法”的交流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在深度汇谈时,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每个人摊出心中的假设并自由交换他们的想法。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探索中,人人将深藏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而超过他们各自的想法。”

圣吉总结了鲍姆在深度汇谈上的基本理论,认为深度汇谈有三项必要的基本条件:(1)所有参与者必须将他们的假设“悬挂”在面前。(2)所有参与者必须视彼此为工作伙伴。(3)必须有一位“辅导者”来掌握深度汇谈的精义与架构。悬挂假设在于人们把自认为的“事实”抛出来,在相互的交流与认识中检验“事实”,看看这些“事实”是否真的属实或成立,悬挂假设是对自我观念与思维的审视,等于拿着两面镜子照自己,一面从前面照,一面从后面照,从而看清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所处的状态。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必须克服说服性思维与阶层的心理隔阂,团体成员间并非谁说服谁,或谁支持或反对谁的观点,而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度汇谈的辅导者是在团体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汇谈关系时产生的角色。辅导者要善于甄别深度汇谈与讨论,并保持平常开放的心态,适时地提出假设,而使事物与问题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一旦团体成员的深度汇谈情境形成,辅导者就可以逐渐成为参与者。有时深度汇谈与讨论会交 互出现,特别是对事情作决定的时候,讨论是需要的。“讨论是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辩护,这可能对整个状况提供有用的分析。深度汇谈则是在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发现新看法。”在谈话情境中,有必要创造深度汇谈,以利于教育双方在情感与思想上的融合。

3.报告会

近来,各地宣传部门组织了一些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起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报告会主要是邀请典型先进人物或与其有联系的相关人员讲述先进人物的事迹,往往在较正式的会场里举行。报告会所产生的情境主要是通过讲述者的语言及神情表达展现真挚情感,与听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时,情感成为了语境的一部分,情感与语境融为一体,充分展现情境的感染性。笔者亲历了丛飞事迹报告会,在场的大学生无不动容,讲演者发自肺腑的演讲感人至深,许多听众流下了眼泪。

报告会的情境创设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有非常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其次对于报告会要有相当的准备,能全面详实地反映先进人物事迹;再次要有与报告内容相吻合的语言表达,同时要有很好的会场组织。

4.交流会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工作内容、目的创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集体交流形式,学生就某个关心或教育者指定的议题展开交流,诉说体会、看法、经验。教育者可不在场,以利于创造平等、自由的交流语境。参与的主体可根据会议内容选定,这种方式提供的是专业课堂之外的互动情境,有利于弥补群体交流的缺失。需注意的是,要事先对会议的议题有所确定并进行适度引导,以避免讨论漫无边际,离题太远。

二、宏观情境

1.校园文化情境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命力与精神的重要展现,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校园文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即便是物质环境文化都是人为塑造的,创设校园文化情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重要内容。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色社会空间内自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我们理解的校园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最能展现大学特色的校园特质,我们通常所讲的“清华清新俊逸,北大厚重凝炼”便是校园文化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与时代、社会发展密切相连。

在校园文化情境中,教育者往往并非直接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然而,教育者所创设的文化介体构成了双方交流与互动的纽带。从物质文化来讲,校园的布置、绿化、文化景观非常重要,往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能强化大学的学术殿堂形象,体现大学的优雅气质。大学里较有传统特色的建筑也是人文景观,对大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制度文化来讲,学校的各类管理制度与规章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机制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科学而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能强化、规范大学的人文塑造。从精神文化来讲,大学应该有符合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愿景,有独特的人才培育模式,有良好的校风、学风,而大学精神及校训是大学人文的集中展现。大学应不断宣扬并实践自己的精神文化,所创设的情境能有效强化人文效应。从行为文化来讲,大学应多举办人文性质的活动,比如邀请专家学者开办人文讲座,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能有效增强校园的人文氛围,拓宽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我想主要谈谈校园文化活动和网络教育情境的创设。

(一)校园文化活动情境。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者的主要角色是活动的组织者或引导者,大学生成为活动参与的主体;(2)活动往往体现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3)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4)融合性较强,参与主体可来自不同学院、年级、班级、专业,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地域性。

创设校园文化活动情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所处的学校整体工作背景;(2)活动的时间、地点、物资;(3)参与主体的范围;(4)活动的形式及程序;(5)活动的宣传;(6)活动的计划与总结;(7)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创设校园文化活动情境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既体现大学的专业特色与氛围,又不失喜闻乐见的形式;(2)思想性与生活性相结合,既体现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又与大学生的生活相贴进;(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往往需将理论教育学习贯穿于实践活动中;(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既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是相互合作共同工作的伙伴关系,两者目标一致。(5)活动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沟通与交流,解决问题,提升活动质量。

(二)网络教育情境。在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多样、多源、快捷且良莠不齐,尤其是网络所造成的社会化语境,使得学校传统的管理、育人方式失去了权威性,甚至被逐渐边缘化。大学生较有创新精神,但社会阅历浅,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创网络校园文化情境成为必然。网络教育情境主要是以网络为介体进行交流互动的情境。网络教育情境的媒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校的网页,二是红色学习网站,三是QQ、MSN等交流工具,另外还有BBS,教育者的个人博客等。

创设网络教育情境首先要从内容入手,即宣传报道与大学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及大学生较关心的信息。同时,要注意报道的语境,兼顾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要求。另一方面,要提供教育双方互动的平台,在非直接对话的情境里进行交流。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课堂,直接与社会互动,构建社会认知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情境的创设需要把握几个问题:(1)实践的意义、目的;(2)确定实践的时间、地点,可在欠发达地区,可在较发达地区或发展较快地区,也可在不同单位或社区;(3)安排好实践的衣食住行;(4)实践的形式,可为义教、劳动、调研、挂职、宣传实习等。在社会实践情境中,社会及其人群往往成为教育者,大学生在与他们的互动中付出情感,构建社会认知。社会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专业实习,大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里体验未来的生活,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另一重要方式是军政训练,这是非常直接的情境训练,基本是通过口令和训练动作实现教育双方的互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社会实践是最具情境性的社会教育,越来越为各大高校所重视和推广,因直接与社会互动颇受大学生欢迎,能很好地配合校园教育。社会实践从校内到校外,具有广泛的空间性,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与扩展,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参观教育基地

参观教育基地是一种走出校园开展情境教育的方式,这一方式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面对各类实物、文字、图片、解说时所产生的感想和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交流构成情境。创设这种情境最好采取集体参观的形式,边听解说员讲解边参观,随后还可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感想交流会等活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要提供很好的参观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关成华主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红色教育感想范文

关键词:兴趣 自信 个性 创造

最后一节美术课下课,我长吁了一口气,便又抱着一大堆作业走出教室。从教两年整。当初的踌躇满志已变成了现在的无限困惑。

我的困惑

大学里所学的一切教学方法都是新式的,满以为只要握着这些知识,小学的教育就会变得相当简单。但是,我错了。

刚开始,教的是五六年级。课本是老教材,整本书都是那些机械性的仿制物品的知识。不到几天,学生就失去了对我的新鲜感,课堂气氛变得难以把握。第三个学期,我接手了四年级的美术。发现孩子们对美术的爱好居然远远高于五六年级!而某一天,当我代了一节一年级的美术课后。有了新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小家伙们远比那些四年级的孩子更爱美术!

看着低年级段的课堂―一派热闹的景象,实在让我咋舌:同样是我授课。不同年级的课堂气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我该怎么调整?我困惑了。

分析原因

还好,经过三个学期的切身体会,我终于弄懂了其中的缘由。

第一,学习内容不同。高年级段的美术,尤其是老教材的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将几何学原理视为儿童美术的基础,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美术学习就带有机械性和冷漠感;而低年级段的美术,采用的是新教材,没有统一答案。不遵循任何原则或者降低规范的影响,强调在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基础上,让他们自由的学习和表现。

第二,心理特征不同。在观看儿童画画时,你会发现,儿童的表现是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的。低年段的儿童往往运用象征性的主观形象来表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创造出的形象并不是依照大人所看到的一幢房子或一只动物。他们是用自己主观的特殊符号来表示,而且乐在其中。有时候,他们可以把^用―个圈和几根线表示。高度甚至可以与摩天大楼一样高。而高年段的孩子,经过几年的绘画,了解到家长或者长辈给予他们的评价是跟“像与不像”挂钩的,所以。他们会尝试着去临摹照片或临摹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画出一些表面上复杂得多的画。另一些孩子则采取逃避的方式来自卫。宣称他们“在美术方面没有才能”,或者干脆告诉老师:“我不会画”。这些孩子由于缺乏自信心,可能彻底停止绘画。

解决问题

面对这些原因,作为美术教师,孩子画画时。怎样才能帮得匕忙?

一、明确教育的目的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个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进行职业训练。而很多美术教师仍然坚持他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照着水果的样子正确地画下来。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已经跟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尤其是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教师的任务成了刺激潜藏在每―个幼小心灵中的天生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这充分表达了“绘画,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这一观点。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害莉教学方式

我发现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更感兴趣,而对传统的、机械地仿制物体的课没多大的兴趣。比如上《我们的奇思妙想》这―节课,在适当地给学生以引导之后,学生能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并且画面惊人的好,因为这是学生极少接触的世界。具体是怎样的,没有―个标准,所以学生画出来的都不一样。而如果让他们画石膏,或者凳予,学生根本就不想去思考了,有的干脆照着书本上的范画临摹。面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旨在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内容也适当作了修改,一些传统的、过于专业性的内容。可以换一种形式。比如《立方体》、《圆柱形物体》、《静物》这些传统的课,我没按照常规的方法让学生画石膏,而是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形物体,作适当修改之后。变成了一个变形的圆柱形物体一龙猫。刚开始,学生没多大的反应。于是,我在这个龙猫下面,又画了各种各样的立方体的最近流行的卡通形象。以及一些圆球体,如篮球、乒乓球,越往下面画得越小,然后,在这些物体下面,又加了一本竖着放的书,原本摇摇欲坠的一堆物体因为添了这本竖着放的书而眼看着要倒了,学生们哄堂大笑。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我又在这本竖放的书脊上写上“语文”“数学”“英语”“考试试题”等字样,渐渐地,全班安静了,学生们不再大笑,而是转入了深思。当我让学生们说说这幅漫画像谁时,学生们都说画得太像他们了,他们所有的娱乐,包括看电视、看漫画、打球等都因为各科的试题、分数压力而放弃了。我再适当地引导他们:“如果由你们来决定你们的课余时间。你们想怎么使用呢?将会用到什么用具昵?今天大家来画一画。”结果可想而知,这一节课的作业效果远远比传统的画几何体的效果要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可以适当调整的。毕竟,我们教师真正要做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及时纠正学生的观念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作业。我都会听到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老师,这个怎么画?你帮我画好不好?”针对这个问题,我特别安排了一节课来跟学生们交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