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第1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闫浩(1983-),男,山西晋城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实验师;李全发(1980-),男,安徽长丰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师。(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1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对高校教学科研的投入逐年增加,高校拥有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也逐年增加,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仪器效益低,大型仪器专业操作人才缺乏。[1]同时,大型仪器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小。鉴于此,本文对利用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对本科学生进行仪器操作的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应该为人才培养服务。[2]2003年起,教育部对全国的普通高校进行了本科教学评估,其中一项就是单位学生拥有的仪器价值,所以学校购置了许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以说许多普通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本是为本科教学评估而购买的,其目的也应该是为本科教学服务。本校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也规定:大型仪器的使用应以本科教学优先。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用于本科教学也是提高仪器使用效益的手段之一。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低,而且主要是用于科研,用于本科教学则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设备价格昂贵,数量少,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参观或简单使用,而且用于教学不像用于科研能马上出成果。用于本科教学不仅能提高仪器使用率,提高其价值,而且也符合仪器购买的初衷。

仪器设备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关键支撑条件,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更是本科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条件之一。[3]围绕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应用,调整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把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实验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大型仪器设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础。培养未来的科技工作者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本科生中开设介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课程,尽早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设备,为将来用于科学研究做好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5]精密仪器的购置首先应是为了培养人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尽快地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传授给学生。

在本科时期开设大型仪器的课程对培养大型仪器专业人才大有裨益。高校大型仪器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所以在本科生中开设大型仪器的课程,并采用分层次培养,也是培养大型仪器专业人才的很好途径。大型仪器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大,主要是因为生物仪器分析技术汲取并融合了当代化学、物理学、数学、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新成果与新技术,需要较宽的知识面,尽早开设此课对培养大型仪器的专业人才大有裨益。

二、“生命科学仪器分析”的课程设计

本院拥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液相、气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尤其是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几乎包括所有常用生物显微镜。以此为基础,针对本院本科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仪器分析”课程。

1.“生命科学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

生物仪器分析技术主要讲授生命科学领域常用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原理、基本结构及其用途。[6]本门课程是各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能够服务于生产和研究等实用性很强的工作之中。对它的学习过程将是一个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过程。本课程采用分阶段培养人才。前期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介绍各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及其运用,后期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和高级技巧。

2.课程内容建设

“生命科学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建设紧密结合科研和实际生活,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综合实验中心大型仪器开放式科研教学平台为依托,选取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用途的生物分析仪器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影视剧情节和诺贝尔奖及实际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为引子,介绍生命科学仪器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功用,以仪器的原理结构和基本操作为核心。

3.实验教材建设

高校介绍生物领域大型仪器的教材多为分析化学方向的指导教材,专门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很少,且因仪器设备的种类和型号不同,导致生物仪器分析教材实用性受到限制。基于这种现状和本院生物分析仪器的配备情况编写了适合本校本科生使用的《生物科学仪器分析》。该教材涵盖了大型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

4.课程培养方式

“生物科学仪器分析”课程采用两个阶段培养:仪器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基本培养和高级技能的培养。

(1)基础技能培养。初级阶段的培养主要采用采用理论课程讲授和现场参观以及仪器的简单操作,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进行仪器概论讲解,讲述仪器之间的共同点,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由于课程讲授的仪器种类较多,每种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又不相同,而且往往会涉及到物理、化学、计算机软件和自动化等知识,靠课堂的时间难以讲授清楚,而且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和相应的知识结构,学生也往往无法深刻理解,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学生不愿意听,再有用的课程也没有意义。所以结合实践尤其重要,除了现场的讲解和功能演示外,课堂讲授尤其结合科研和生活实践,以影视剧情节和诺贝尔奖及实际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为引子。比如现在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部电视剧《法证先锋》,经常会检验一些成分、指标等,都会用到一些分析仪器。近来食品安全比较热门,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重金属超标、农残检验都要用到一些分析仪器。历年生物医学诺贝尔奖更是离不开这些分析检测仪器。

为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该课程还重点阐述清仪器的原理和不同仪器结构的相通之处。大书法家王曦之苦练书法,始终不能悟出真谛,后来练剑,却悟出书法的真谛。讲解一些仪器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还可能促进仪器的创新和仪器功能的开发。比如基本许多的自动化仪器,信号采集通常都采用光电倍增管来记录信号;质谱仪、电镜等都需要真空泵来制造真空环境;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都采用激光光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类仪器都需要一些滤光片或光栅等。

仪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理论知识必不可少,实践运用更是最终目的,理论结合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实验科学更是如此,但由于本科教学人数较多,每种仪器又仅有一台,学生只能简单了解和进行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所以,从学习此课程的学生中挑选一部分兴趣浓厚、知识结构基础比较好且责任心强、细致认真的学生进一步培养,意在培养能够独立操作大型仪器的人才。因为大型仪器价格昂贵,所以学生不仅要有知识结构,细心和责任心尤为重要,才能尽可能避免仪器的损坏。

(2)高级技能培养的程序和方式。

人员的选定:理论课程结束后,对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人进行专门考核选拨,包括原理、结构和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等。因进阶培养更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故采用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题目,测试学生的自学和检索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场详细降解:此阶段由于人数较少,学生的目的明确,而且已了解仪器的基本情况,可以在仪器现场进行较详细的培训,包括仪器的基本结构、功能、基本操作、基本维护,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操作。

进一步补充相关知识。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深入培训,针对不同种类的仪器,为学生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使用很广泛的仪器设备,现在的大型显微镜功能强大,要用好维护好需要了解许多知识,包括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应用光学的一些知识、显微摄影的知识、光与色的知识、显微图像处理知识。色谱类仪器需要最基本的色谱理论、无机化学和有机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常用检测器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方法开发技术、色谱柱技术等,每一项都有很大的学问,需要学生能够较深入地了解这些,对深入开发仪器功能和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模式:专业培养采用类似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1)每年都选一批人,这样就可以上一届带下一届,这样不仅能减轻老师的负担,还能增加学习的效果,学生在课下还可以交流,类似研究生的培养。

2)课题培养。学校和学院开设开放课题、创新课题、大型仪器使用专项基金等。[7]利用课题来使用仪器,增加实战经验,更深入了解仪器的使用,同时可以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3)大型仪器平台是共享的,平时就会对校内和校外共享使用,这也是学生锻炼的好机会。

4)仪器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大部分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既了解生物学问题又精通仪器原理和应用范围,在主观上十分愿意参与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教师资源。[8]

5)善用仪器公司的技术服务热线。目前大型精密仪器90%以上都是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的产品,其售后服务,尤其是技术服务都很好。

三、促进教学效果需要的配套措施

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但有时学生难免有惰性,对于选进来进一步学习的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奖惩措施来促进学习。

1.加分政策

进阶学习的学生如果学习效果经考核合格,能够独立操作一台大型仪器,可以加学分。

2.技术认证

经过2~3年理论和实践的培训,经考核达到一定水平,学院和学校可以颁发校级技术认证的证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认证,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3.物质奖励

如果仪器共享效益较好,学生在帮老师完成测试任务、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奖励。

四、结束语

采用分阶段培养,在本科生中开设“生命科学仪器分析”课程不仅能够让大部分学生尽早了解大型仪器在科研和生活中的用途,增加知识面,促进就业,而且能培养一批专业的大型仪器操作人才。

参考文献:

[1]龚婕,吕卫兵.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探索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393-395.

[2]李素琴,张有生.高校大型仪器应为培养人才服务[J].煤炭高等教育,

1993,(3):83-84.

[3]樊广华,霍学慧,郭风法,等.大型仪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8-20.

[4]周云,阴金香,张四纯,等.大型仪器设备在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274-277.

[5]王葆华,杨启军,欧阳菲,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0,13(1):159-161.

[6]林叶,李庆章,高学军.生物仪器分析技术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79-80.

第2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三真一融合;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C-0050-04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2003年开办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以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吸收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学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等典型模式的本质与精髓,加强校企合作,依靠企业开发专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充分体现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自2007年起经过不断地开展探索与研究,初步构建了以“真实的病人资源”、“真实的学习情境”和“真实的职业岗位”为核心要素的院校双元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开展这一模式下特色护士的定向培养,主要有中医护理、妇儿护理、危急症护理特色方向,为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培养了一大批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护理人才。

一、“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真一融合”,即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面对真实的病人,在真实的岗位上,将课堂与病房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医院护理及医疗工作的特点,采用“半天病房半天课堂”的半工半读学习形式。学生上午在病房接触岗位实践,医院选派带教老师,实训内容根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相关教学案例;下午在已有岗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医院选拔临床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及熟悉带教老师实施整体护理程序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基础性生活护理。在医院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做一体,发现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能力、素质得到积累和提升。

“校院双元”体现在校院双方人才培养的“三高”特色,即合作融合度高、资源共享度高及优势互补度高。[2]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后3年在医院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作为授课教师,校院双方教师“一对一”构思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不少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充分挖掘和利用临床案例、教学情景作为教学资源,实现行业骨干的经验优势、医院专业实践环境优势和学校教师多年的理论教学优势融合共享与互补,在教学方法及校本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改革。针对校院合作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医院的需求,加入医院文化、特色专科、护理文书资料的书写、各种电子档案处理等教学内容,从而丰富人文课程的内涵,体现医院的特色。教学的组织由校院双方共同承担,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医院特色。校院双方同时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主体,校院形成紧密而非松散型的合作关系,双方优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思路

“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遵循五年制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实训)课程模块”、“拓展课程模块”和“证书培训考核模块”四大学习模块。为满足校院合作班学生对职业能力的需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学校提出了“以高素质的人为体,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为翼”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思路。在真正的岗位上、真实病人中、真切的情境下实现了课堂与病房融合的“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3]

(二)构建“三真”教学情境

1.真实的学习情境。从知识培养的角度,构建真实的临床护理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渴望,产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工学交替,学生半天病房半天课堂,围绕病人病情发展、治疗变化中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知识不再是抽象空洞,而是具体真实,因而知识理解是深刻的,知识的记忆是牢固的,知识的迁移必然也是好的。

2.真实的病人。从技能培养的角度,真实的病人有利于学生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每天安排的病房实践,和病人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进行交流,观察操作时病人伴有的真实身体反应、心理变化等,因而技能学习时学会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操作,同时有安全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的内化与养成;并且同一操作在不同病人身上的不同体验与感受,也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养成,这也是与在校生在没有表情变化,没有病情变化,没有操作后反应或反应单一固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3.真实的职业岗位。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病人及家属的痛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职业的价值,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亲情的可贵;药品经过自己手服到病人口中、进入到病人体内,学生知道自己工作正确与否、严谨与否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理解作为一个护理人员为什么必须要有慎独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医护人员为了病人的健康,加班加点,甚至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及家庭,从她们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奉献精神。病人健康的恢复常常是医生、护士、治疗师、营养师等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耳濡目染下,潜移默化中,这些最终化作学生的爱伤观念、慎独精神、奉献精神、严谨求实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病房与课堂相融合

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想,根据医院护理操作、诊疗技术上午相对集中的特点,安排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到病房进行实践,下午和晚上学习专业理论,每天上午的实践课程由校院双方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及知识基础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课堂将要学习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的病区病房进行实践,病房所见与课堂所学相联系,病房所见成为课堂所学的基础,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螺旋式上升。

(四)搭建“三全”立体监控与评价体系

“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形成由学校、医院、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学校、医院四方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决策指挥系统。一方面,定期召开研讨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证调整[4];另一方面,对日常教学过程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在每一届校院合作班开办之前,校院双方都会对任课教师进行面试,选拔优秀任课教师。每学期开学前召集校内及医院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对接,开展集体备课;成立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组,定期检查教学情况,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考试课程校院合作班和校内班均采用教考分离,科学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促进了校院双元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

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参加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成绩比较

传统观念认为,行业有真实的学习情境、真实的病人、真实的职业岗位,但在考试上学校教师在教学的系统性和重难点把握上似乎更有优势,在考试成绩上校内班好于校院合作班;结果三年成绩比较,校院合作班不仅不低于校内班,且明显校院合作班成绩高于校内班(见表1)。

(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比较

以2008级高职护理校内班和2008级高职护理中医院班(五年制高职护理在校班和校院合作班)为例,研究比较两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护生综合职业能力[5],包括10个方面:专业能力,如重症护理能力、计划和评价能力等;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生涯发展能力,如领导能力、科研能力等。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记分。根据对所列条目的履行程度分“差”、“中”、“良”、“优”,分别用1、2、3、4表示。两类班级的比较(见表2)。

结果显示,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在重症护理能力、计划和评价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三)对校院合作班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

校院合作班学生在岗位中认识专业、学习技能因职业认同感好、岗位适应力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而有优势,在校院共同组织的活动如征文、演讲、技能比赛等活动中成绩突出,入职后工作单位普遍反映知识掌握活、临床思维好,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护理工作。归因分析,工学交替,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学场所从学校到医院,真情、真人、真练,是真正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和临床工作零距离对接,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的动态变化;真实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学习动机转变,在岗位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深刻而牢固,学生较早接触临床工作环境,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最终实现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信念的全面提升。

在医院学习,由行业专家骨干教学,教学场所有迁移,教学主体有变更,这一改变更贴近职业教育的本质,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本模式,首先,需要更多的医院有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驱力,医院要有“职业教育是行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的理念,把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看作是现代化医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院双方都有互为不可分割的共鸣,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持久健康发展;其次,本模式的深度发展,教学资源还需开发,如配套的教材及进一步特色化的“半天病房半天课堂”实训指导;再次,本模式的外部运行环境也亟需政府相应的政策制度,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节和导向,吸引行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为“工学结合”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唯有这样,校院合作办学才能持久,才能培养高素质、行业欢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敏,冯维希,张海云,胡玉涛.院校合作下学习情景建构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3).

[2]吴晓莲.“校企(院)合作,无缝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新机制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4).

[3]邓荆云,贲亚P,马慧芳,余薇,周咏等.学校与医院“定岗双元”合作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课程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2(18).

[4]徐敏,傅育红,邵阿末,王立文,邱东民.院校合作中高职护理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

[5]张渝成,雷宁,刘春江,王炎峰,吴正吉.高职护理专业“1+2”校院合作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1).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ree Authenticities and One Integration

School and Hospital Du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

CHEN Min & GU Jiao & ZHANG Ling

(Jiangsu Lianyunga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222006, Jiangsu Province)

第3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1、基于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

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从政策层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概念。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根据教育部和陕西省教工委的有关要求,我院积极探索,去年底开始组建辅导员专业团队和工作室。

2、基于我校面临形势的需要

2015年为我校的教学改革年,在改革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变革意义的修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一体多翼,多翼部分的大量工作需要在第二课堂实现,主要由学生工作系统来完成。学生工作系统由过去的安全稳定的维护部门、安全稳定的消防员、一个保姆团队,要上升为人才培养部门的组成部分。对这支队伍的整体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要求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系统和辅导员提出的重要目标和要求。

二、专业团队、工作室定位、开展工作的途径和开展工作的方法

1、专业团队、工作室的定位及开展工作的途径

辅导员专业团队侧重理论性的研究和探讨,需要用专业化来探索。探索是具有方向性、指向性的。主要研究和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最前沿的、具有潮流性的理论和新动向以及实现工作的基本途径,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成员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优质培训,搭建良好的研究、学习和交流平台,拓展其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理论水平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辅导员工作室是基于理论探索基础之上,面向全校学生,面向基层,开展学生工作的组织(或叫教师社团),它全方位为他们提供心贴心、一对一跟踪式的咨询、解惑、指导、帮助、培训、生活导航等全面服务;同时,也为朋辈辅导员、教师,为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提供各种培训和服务,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平台。

2、工作室开展工作的方法

一是工作室要基于团队的理论,把团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工作的理念,把工作的理念落实到工作方法和途径当中,谋求工作的平台;二是工作室内部要结合工作室的定位和目标,不断地拓展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内容、范围、途径和阵地。我们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团队的吸引力为学生在黑暗的夜空中点一盏最亮的灯,把所有需求者吸引到工作室来。

三、我校辅导员专业团队和工作室建设的基本情况

1、制定了工作方案

每个工作室制定有详实的工作方案(包括:工作室的名称、简介、工作室定位、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计划、专业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咨询和服务等)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

目前,17个工作室均建立了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群体不断增加。如:西京驿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平台已有关注用户3300余人,仅2014年10月30日晚,工作室组织的一次达人秀决赛,微信公众平台单日浏览量近20000人次。

2、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

(1)学院先后制定了《西京学院辅导员专业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和《西京学院关于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度,从而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学校鼓励辅导员个人或团体自愿申请组建辅导员工作室,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优秀(特色)辅导员工作室”评选活动,获奖工作室成员在政策允许的条件范围内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级别评定时予以倾斜,被评为优秀(特色)辅导员工作室的成员,在岗位评聘、职称评审时,优先予以考虑。

(3)保障运行经费

学校保障辅导员专业团队必要的运行经费,其经费从辅导员年度专项培训经费中支出;辅导员工作室运行经费学校允许社区(书院)从本单位年度发展基金中支出;社区(书院)要为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提供充足的工作时间保障、经费保障和良好工作条件,并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3、构架了辅导员专业团队和工作室运行系统

目前,学校在校级层面组建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大学生党团和班级建设团队;大学生学业指导团队;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团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咨询团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团队;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等8个辅导员专业团队。而8个辅导员专业团队又下设17个辅导员工作室。

四、团队和工作室的主要特点

1、团队协同精神凸显

辅导员原来只负责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在团队、工作室要面向整个社区(书院),甚至要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变人自为战、班自为战为团队协同作战。

2、团队成员专业多样化

团队或工作室成员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结构的合理搭配,促进了专业团队梯队建设,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团队架构。

3、整合资源,优化队伍

在遇到问题和进行危机处理时,团队工作模式为辅导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后援支持和专业后援支持。后援支持还能使团队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力量进一步整合,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稳定的发挥,工作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辅导员职业倦怠中的无价值感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五、辅导员专业团队和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目标

第4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 复合型 本科人才 合理化建议

一、概念的界定

1.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界定

所谓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与所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一种专门的本科人才类型。这类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技能,但是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社会适应能力。即本科毕业生就业之后在工作、生活、心理上能够较快地熟悉和适应,并尽快地融入环境的能力。第二,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得来的。第三,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有产生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2.复合型本科人才的界定

复合型本科人才,是指在本科毕业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可以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复合,也可以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成为复合型的本科人才,在本科阶段必须要经历从通才向专才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复合型的本科人才要具有的能力特征:第一,综合能力。多重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复合能力,这不是各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科之间相互的取长补短,并且形成综合的分析能力应用于实践。第二,创新能力。综合也仅仅是手段,目的是创新,更是在应用中创新,能够用复合的新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在当前,各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产学研脱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脱离了社会需要、教学方式不适应教学对象的发展诉求等等。因此,笔者根据自身从事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经验出发,对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基于国外相关经验比较的合理化建议。

二、培养目标的改进

本科应用型人才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被归属到5A2类,在各类不同的技术领域分设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但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本科人才”方面,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义,即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技能型的,更不是学术型的。作为有着较强社会经济实用性和适用性诉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求这类学生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三、培养手段的改进

手段为目标而服务,人才培养的手段也要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设定。人才培养的手段主要包括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三个方面。

1.关于培养制度的建议

人才的培养制度是指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则、规定以及实施方法、体系,制度是人才得以得到培养并且遵循制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在教师素质方面,各类高校目前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为“博士”,并且在相关学科领域内较为优秀,其具体标准由学校内各院系掌握。但根据笔者曾经组织的调研,学生们最喜爱的教师类型排序是“具有多年工作背景并进行相关研究的综合性人才”、“工作多年的企业资深人员(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者财会工作等等)”,“从事本专业研究多年的博士或者博士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归国人员”。

因此,在高校对专业教师的招聘中,应该招聘“双师型”的教师,即不仅能够讲授本专业的知识,并且要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丰富经验,能将自己所学结合所用,能将所用揉入讲学之中,并且最好具备一定的国际背景,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研究方向。这样的师资力量,是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

其次,在教师结构上,国外的经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两个比例均大于普通本科大学,这两个比例是: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本校专职教师。这一比例有效地保证了师资队伍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是在我国,目前尚且没有哪个学校能够达到实践型的教师多于理论型的教师,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校外兼职的教师多于本校专职的教师了。因此,对于一些有志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的高校,不一定要向国外同类院校看齐,但应有倾向于引进实践型教师的意识,尤其是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等都是具有极强实战性的课程,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毕业生毕业就能上岗,就会开展评价中心的测量、制定培训计划、完善薪酬体系等等,因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局限于课本中所阐述的各类理论以及各种人力资源工具的描述和分类,而是必须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们使用这些工具,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利用何种工具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而这样的教师的丰富的经验往往不能从其在学校读到博士或者做过丰富的科研而得来,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工作,亲身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才能真正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才能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教授学生。

同时,对于校外兼职教师与本校专职教师比例的扩大,在短期内,在我国、在各大高校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鼓励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即多多参加各类公司的项目,如为某企业制定其成套的人力资源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带领我们的学生参与其中,也能够有效地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3.关于培养内容的建议

培养目标是基础,但是培养内容则是中介,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计划、教育的内容以及课外实践活动。

(1)关于专业设置的建议

针对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专业的设置上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侧重社会的需要而设立专业,这样专业的学生在面临招聘时都会成为抢手的应聘者。第二,专业的设置要坚持市场导向,现在市场紧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通常要求应聘者不仅要具有一线的操作知识,也要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实践,而现实情况中这几类行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职业素质和学历的有限程度也使用人单位的需求进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因此,高校如果能够开设各类行业的一线操作专业,同时通过4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得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一线的实际操作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具备宏观层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相信这样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一定供不应求,而因为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得到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2)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对行业的透彻了解,包括对行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从而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在课程的设置上才能突出技术的重要性。

在公共课和基础课的组合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发达国家的课程组合类别:

第一,横段式的课程组合。德国和日本都采用这种课程组合方式,专业课排在基础课之后,同时二者之间呈现明显的阶段,这样的排课有利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扎实。

第二,纵条式的课程组合。在上述几个发达国家中,丹麦采取这样的排课方式,课程的组合以问题为导向,所有课程的安排均围绕该问题展开,这样排课方式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专业课程能力。

第三,自主式。美国的课程安排属于自主式,课程的安排没有明显的安排和强制,只有一个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大致方向,其他都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学生们的自利较大。

在以上三种课程安排方式中,大部分高校现阶段的课程安排方式和日本、德国较为相近,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课,在大三大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课。笔者对高校的课程安排有如下建议:专业课程中联系较为密切的几门课程应该同时开设,相互之间有承接的课程应该在相邻的学期开设。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绩效和薪酬是紧密相连的两门课程,应该在同一学期开设;而宏微观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是具有承接性的课程,应该在相邻的学期开设。

课程内容除了分为公共课和基础课,还可以分为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两个部分。笔者对上述发达国家的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整合方式的类别归纳如下:

第一,交融式。采用这种方式的代表国家是丹麦,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学习中融入相关的问题,使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同学们结合成课题小组的形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二,双元式。德国的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双元式的内容安排,也就是说,教学任务要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完成。这种课程安排由于是在企业的指导下校方进行安排的,因此,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理论和实践也能较完美地融合。

第三,渗透式。日本的高校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中采用渗透型的组合,美国的部分高校也采用这种方式。在渗透式中,各课程要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实践的要素有机地融入到理论内容中去,整合程度较高。

第四,交替式。英国和美国的高校普遍采用交替式的理论实践结合方式。这样的方式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按照学期或者学年交替进行,并且相互配合。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在实践中消化和学习。

目前,各类高校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的整合方式应该是变相的交替式,也就是在大二、大三的暑假给学生们进行实习的时间。但是这一时间不仅远远不够,也无法将学生们的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四种方式的选择中,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各个院系和课程的特点自行进行设计。

4.关于培养方式的建议

既然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上一定要更加实用性和具有实践性,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如果力图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应该将教学的中心从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强调实践性,即坚持以实践为本,时刻以学生未来倾向性最大的职业为蓝本进行教学,多采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二是要注重互动,要时刻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身参与到了课程之中。

第二,教学方法上应多样化和丰富化,不仅仅只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的考试,应充分利用案例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促进与企业的联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学校应该主动扩大联系机构,不仅要有企业、科研院所,一些社会团体,公益部门也应成为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

第5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本文旨在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思路,研究“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化办公技术”的改革方法及途径,探索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且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培养。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网络化办公技术”系列课程在传统的“办公设备维护”、“办公软件”、“工具软件”、“操作系统”等课程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填充,前后紧密衔接,形成完整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各类OA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技巧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掌握办公软件和后台数据维护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

由于计算机技术变化迅速,“网络化办公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无疑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知识更容易接受,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课内时间利用率高,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此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1.方案设计

具体教学方案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课程的工具性、基础性、专业性、职业性、时代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构建。

首先要通过行业调研分析归纳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岗位的标准及核心技能,总结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比照现有教学大纲,找出需改进之处,形成基本思路。同时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和督导,保证课程内容先进、实用。

其次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逐步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主教材、实训指导讲义、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是教:教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逐步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尝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团队学习、情景教学、项目嵌入以及现代新型师徒式等多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好学、乐学的优良学风和学习主体意识,并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途径逐渐多元化。通过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及行业信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上互动交流,打破时空界限,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是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延伸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开放专业实训室,同时积极开拓企业办公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直接参与工作过程,形成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工还是学(读)都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还是一种育人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这些概念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彼此间相互包容、渗透和替代,都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其中校企合作表明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两个核心概念,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又是一种工作探索。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工作任务。教育部首批确定了107所试点院校,要求试点院校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要求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要求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可以先在学校集中学习,然后到企业实习,也可以采取工学多次交替方式;要求探索建立适应半工半读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第6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 教育管理 问题 建议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完成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校内实践课之后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下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活动获得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之路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即在三年制高职学生中至少第六学期要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探索"2+1"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原本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提前到第五学期进行,让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了实习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一、顶岗实习期学生面临的环境、心理转变

1.身份的转变。我院在2010年试点探索了部分专业"2+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1级学生中全面实行了"2+1"模式的改革。在"2+1"模式下,学生两年在学校学校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并进行校内实训,最后一年到合作企业、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又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2.外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转变。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面临一系列外在环境的变化,学习、生活的空间从教室、寝室转移到企业车间、职工宿舍,作息时间从学校的"课表作息制"到企业的"8小时工作制",人际关系由原先单纯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主转变为与企业指导老师的师徒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为主。

二、顶岗实习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分散带来的管理困难。在我院,顶岗实习实行的是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就业意向选择顶岗实习的企业,机械工程系2011级的691名顶岗实习学生共分散到37家企业当中,其中569人选择了学校联系的合作企业,还有110人是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在全省以及东部沿海一带发达省份加大了学校管理、指导的难度。

2.沟通缺乏带来的信息不畅。这其中包括学校与顶岗实习企业之间的沟通、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以及学校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的缺乏造成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了解的不够,甚至有的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甚至不知道向学校相关部分或学校指导老师反映,从而导致利益受损。

3.顶岗实习前的准备不足。目前部分高校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仅仅停留在对实习企业情况的介绍和对即将走上顶岗实习岗位的学生的动员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对学生实习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培训,导致了学生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维权,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而频繁跳槽的现象。

4.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与学校育人目标和管理方式缺乏有效的对接。企业和高校追求的目标和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存在差异的,企业是要通过使用人才来达到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是经济效应,而高校是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追求的是社会效应。

三、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通过企业文化和管理前置,将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方式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特别是校内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比如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目标责任制,将班级的目标和事务层层分解、承包,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体责任感。再比如笔者所在的机械工程系创新性地将企业6S管理理念应用于学生宿舍管理中,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严明的纪律、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学生能更快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减少岗位磨合期的不适应现象。

2.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加强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学校领导和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到顶岗实习企业看望学生之外,要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还需要顶岗实习老师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网络交流平台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明确顶岗实习老师在这方面的职责。笔者所在的机械工程系就明确规定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必须每周与两名指导的顶岗实习学生联系交流,定期上交填写有交流时间、学生姓名、工作单位、指导方式、指导内容的顶岗实习指导记录表,并保存QQ等交流记录。

3.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建设和过程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将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实习的环节、过程、机制进行全方位的计划管理,对顶岗实习要达到的职业技能目标、内容、进程、考核方式都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的顶岗实习基地,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企业参与到学院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比如一些高职院校与中德诺浩公司合作办学,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应当采取过程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内容上不能只重视对顶岗实习报告或实习设计等的考核,还应当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纪律遵守情况、实习项目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安全意识等方面。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实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教育、管理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完善制度等多种手段平衡、协调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面的利益,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学生对顶岗实习阶段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军雄,曾良骥,黄玲青.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

第7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指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可见,高素质技能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包括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高职学生具备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拥有从事职业、适应社会、寻求发展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谦虚好学、吃苦耐劳等的身心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工学结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工学结合“四位一体”人培养模式的涵义

工学结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①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学习知识是前提,训练技能是重点,培养能力是目的。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与实践,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

②职业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社会实践在学生的身心品质和职业道德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职业素质培养除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外,还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积极的职业态度、清晰的目标计划、有效的时间管理等良好的职业习惯。

③知识技能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高职生的特点,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岗位不断变化的需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

①实施常态化的专业调研和岗位分析。由专业调研小组,按照制订的专业调研制度,通过现场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式,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经理、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毕业生等进行每年一次的行业企业调研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专业人才需求、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形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构建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适应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②构建适应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将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能力课程等课程模块,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课堂认同、日常固化、实践应用”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认知―理解―认同职业素质的内涵和价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职业素质的认知教育;以“感恩・赶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开展文化大讲堂、科技活动月、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文体活动、课外读书活动、讲座等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建立与学院文化、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经营氛围、生产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紧密联系的专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④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设置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第二课堂,设立学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举办技能大赛、创新竞赛等,构建课程融入、第二课堂、创新项目立项、技能大赛、创新竞赛、创业孵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搭建创新活动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聪明才智,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⑤加强“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的相关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校企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校内培训、国内外培训、企业顶岗锻炼、聘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四项工程,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培养一批能够把握专业发展,具有行业企业影响力,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课程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培养一批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打造一支“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⑥加强实践条件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构筑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从生产性实训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设置综合性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钻研能力;通过设置设计性、创新性实训项目,鼓励学生到创新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合作范围,深化在专业教学、师资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人才供需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强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完善教学计划、实训教学大纲、过程监控办法及考核标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大实训、实习环节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实训的开出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⑦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前提。一是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岗位竞争、激励、约束、退出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环境,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聘任、职务晋升、收入分配等挂钩,做到奖优罚劣,优劳优酬;定期评选表彰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技术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职业素质培养

①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将职业素质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开设《职业道德与思想修养》课程;在课程讲授的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和素质内容,将学生在职业素质中必须具备的各方面能力,分项落实到相关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之中,使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情景、案例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式,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品格和团结协作能力。上好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第一课,邀请企业家来学校介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质,让学生一入校就了解将来工作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展“莱职有约”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和新生面对面交流,介绍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历程,为学生学习和职业素质养成树立榜样。

②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把职业素质教育和培养贯穿在实践中,让学生在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实践等环节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将企业文化、“7S”生产现场管理规范融入实践教学,让学生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变成职业习惯、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③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学院“感恩・赶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开展以“感恩・赶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搭建以“成功大学”、文化大讲堂、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等载体。通过军事训练、感恩教育、国防教育、院系情教育、安全教育、国学经典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开展文学阅读和创作活动,建设文学队伍,创办文学刊物,让文学在教育中闪光,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正能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展朗诵、演讲、读书、礼仪、绘画、摄影、技能大赛、创业论坛等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展现学生的才能;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以及社科知识普及活动,锻炼学生热爱社会、服务大众、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品质,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

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新建、扩建生产性实训中心及实训室,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添置实训设备,将优秀企业文化引进课堂,在实训室布局、设备摆放等方面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选聘技能水平高、责任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指导教师,合理安排专业认知、课内实践、专业综合实训、技能强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等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指导、考核与监督,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①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当前,高职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了解创造性人皆有之,并存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只要能独立自主地思考与解决问题,不与人雷同,不拘泥成法,就可视为创造力的表现。打破创新创造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创新创造可以体现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教育引导,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并使之以全新的观念审视自己,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丰富创造力,树立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

②构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第二课堂,设立学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举办技能大赛、创新竞赛等,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发挥与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聪明才智,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能力。

③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立创新实验实训室,实施“万名大学生百个创新项目”工程,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带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效果

通过基于工学结合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适应了职业教育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历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与人数、获奖等次、获奖数量显著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职业素质明显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获得专利证书的数量、小发明、小制作的数量、技术含量、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的获奖等次和数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开办公司的数量、盈利水平显著增多;教学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通过数量、名次和获得的成果水平明显提高,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数量、经费显著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3]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齐再前,孙晓鲲,黄先开.强化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11(5).

[5]徐晓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6).

[6]刘保国.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曾伟,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第8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探索;实践;应用型旅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45-02

旅游管理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适应行业与岗位需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旅游专业办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挥纽带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

一、“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架构

校企合作的最佳状态是做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学校获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获得赖以谋生的专业技能、补贴生活的实习工资乃至就业机会、企业获得低成本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可概括为“三进三同”、“三层递进”和“三力并发”。

1.在教学中推动“三进三同”。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着力打造“三进三同”特色平台。“三进”即教师进企业、企业家进课堂、行业标准进课程。建院三年以来我院已派出两位专业教师分别进入重庆海逸酒店和天来集团挂职锻炼,邀请数位酒店、景区及旅行社行业专家进校为学生授课,有三门酒店管理方向核心课程的教学讲义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编制完成的。“三同”即专业教学与目标岗位同要求、与行业规范同标准、与生涯规划同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始终围绕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要求进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在其中增加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并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使专业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成长同步。

2.在实习中推动“三层递进”。实习是学生在就读期间接触行业的最佳途径。我们在学生实习中力推集中实习,一方面便于学校各方面管理,另一方面可杜绝学生以实习之名做无益之事,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在行业中的就业意愿。在实习中构建了“三层递进”模式,即大二上半期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大二至大三暑期进行行业顶岗实习和大四上半期开始的毕业实习。通过三个层次的实习推动,结合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可完成从岗位认知到掌握独立实践操作的逐层递进,逐步熟悉并掌握旅游行业核心岗位的工作要求。

3.在考核中实现“三力并发”。在教学考核和实习考核中,我们意识到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资源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引入行业一线操作人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校内专业教师三股力量,完善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如在《重庆导游词讲解》课程考核中,我院就通过引入重庆野生动物世界讲解部的讲解员及部门主管,与专业教师一起进行课程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

目前,我院与重庆主城及永川地区多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探索,与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江鸿国际大饭店、天来酒店集团、喜来登国际酒店、重庆益兴国际旅行社、蝶舞咖啡厅等企业合作程度较深。

1.与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开展的岗位认知实习。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是永川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旅游景区,我院自2008年建院以来一直与重野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国庆期间均有学生前往重野开展为期两周的岗位认知实习,主要运作模式如下。实习指导方面,我院指定专业教师担任实习开始前的校内培训及实习期间学生的指导监督工作。同时重野方面由行政人事部(验票组)、经营管理部(商务部、龙凤轩餐厅、游览娱乐部)、自驾车队、安保部、车辆管理部、市场部等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担任岗位导师。实习流程方面,学生实习前由我院指导老师进行实习动员并宣布实习纪律,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及学生承诺书。学生于国庆节前一周进入实习单位,重野安排一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岗位认知、规章制度及安全知识学习,并实地熟悉景区景点。接下来四天为在岗培训,重野方面配备业务熟练的老员工和部门主管领导作为岗位导师,以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操作规范。国庆期间为在岗独立实践,我院指导教师与重野岗位导师按照要求指导学生并解决突发问题。国庆后我院与重野召开实训总结大会。重野方面为实习学生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建立学生考评档案,并设立重野奖学金。

通过两周的岗位认知实习,学生能够了解游客接待、服务的基本流程,完成对旅游景区内游客接待、服务中各岗位的认知,并可根据专业教师的课程安排,有侧重地对游客接待、服务中某环节进行实习实践,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开展提供感性认知基础。

2.与重庆江鸿国际大饭店开展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重庆江鸿国际大饭店是永川地区软硬件条件最好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10年3月份已与其进行过两个年级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学生由江鸿国际大饭店副总经理及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校内集中培训后,由江鸿大饭店按照学生自身特点及工作意愿分配至合适岗位,江鸿大饭店安排部门主管作为学生职业指导,我院派出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负责与江鸿沟通并处理实习事宜。学生一周中四天在江鸿饭店完全按照在职员工要求顶岗工作,并得到实习工资,两天在校集中上课,一天休息。

通过“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学生可获得4~5个月独立实践机会,能够在行业真实环境中,学会处理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校内两天的课堂学习,能够将实习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授课教师,并得到准确解答,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帮助。

3.与重庆益兴旅行社开展的校企合作实践。我院与益兴旅行社开展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托我校的大学生创业园,我院与重庆益兴旅行社开办了大学生旅行社创业基地。其运营模式为:学校提供免租金门面及水电气配套,我院派出专业教师以指导教师的身份作为基地责任人,益兴旅行社提供线路信息、品牌支持、安全保障并做技术指导,我院学生全面负责散客组团、线路促销、计调、机票销售等日常经营,并由持有导游证的同学直接作为全陪派遣旅游团队。

通过与益兴旅行社的合作,专业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反哺教学。学生可通过全面接触旅行社各个岗位,熟悉旅行社操作流程,且可为学生创业提供经验。

三、“三位一体”模式下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对上两届旅游类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高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2.1%。在旅游行业对口就业的学生中,毕业后三至六个月内走向基层管理岗位的占32.4%。其中通过毕业实习直接留在实习单位的学生占实数的18.9%,这一部分也是在较短时间内走向管理岗位的主体。

在就业稳定性方面,没有换过工作和换过一次工作的毕业生的比率占到了近88%,而换过两次工作以上的占到了近12%,由此可以看出我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更换工作的频率不高,就业比较稳定,这与在校期间的思想教育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毕业生薪资的调查,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月薪在1 501元~2 000元的占了33%,月薪在2 001元~3 000元的占了35%,1 500元~3 000元占总体的68%,是主要的薪酬区间。调查显示,出通过校企合作,我们的学生提高了适应岗位的能力,储备了较强的发展后劲,对学生就业率和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裨益。

四、“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

对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我们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1.推动优秀学生挂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充分完成岗位认知实习及行业顶岗实习的,表现优异的学生,由学院直接推荐到旅游企业挂职基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并提高较高平台,并可对同级及低年级学生起到较强激励作用。

2.打造院级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并提供专业支持。与本科生导师制结合,以公司制运营结构为主体,学生在其中扮演各类岗位角色,实现公司运作,同时可根据理论课程的要求,完成专业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一举措可通过模拟角色扮演实现企业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无缝链接,使学生全面掌握旅游企业的运营模式。

3.校企合作编著应用型教材,使课程教学紧密贴近行业需要。通过与旅游企业负责人联合编写应用型教材,固化旅游企业的知识需要及岗位要求,提高对行业思想把握的准确度和持久度,教师自编的实训课程讲义也将通过与相关企业业务能手、主管领导的共同研讨,争取获得校本教材建设立项。

4.探索设立企业班或项目组,构建“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与企业沟通用人需求与要求,与其合作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并将企业需求以项目制形式纳入课程设计,班级名称以企业命名。对于需求量较小的企业,可以项目组或岗位群的形式命名。经过学校基础理论教学、企业行业实践等模块化培养之后,学生进入企业后可直接成为基层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蔡梅良.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6):37-40.

第9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素质 模糊矩阵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97-03

一、引言

应用型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突出实践和强化应用,“应用”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

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前者强调应用性知识,后者强调理论性知识;前者强调技术应用,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前者强调专精实用,后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前者强调完整、系统,后者强调够用、实用;前者强调“动脑”、“智力型”;后者强调“动手”、“体力型”;前者强调“创造性”,后者强调“规范性”。

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规范管理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有制度框架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引导学生按照学院既定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参与并完成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最终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对其有力引导,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对人才的培养有明确的定位,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由高校的定位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能对人才培养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通过对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和调整,可以激励学生有目的地强化某些素质和能力,从而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大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全面地、合理地评价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可以为大学事业的建设改革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来。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完善,将为大学教育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参考,或许能够为大学教育的改革指引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持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应地制定一套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该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方法

本文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进行剖析,建立了客观全面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归类,并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学生给予客观的评价。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必须包括一些基本素质,本文具体设计为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每个一级指标分别包含几个二级指标,具体来说,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以下4个二级指标: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集体观念;文化素质包括以下4个二级指标:专业课成绩、公共课成绩、社会实践成绩、证书考试成绩;能力素质包括以下5个二级指标:语言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人文素质包括以下3个二级指标:人文社科知识、文艺修养水平、组织表达能力;身心健康素质包括以下3个二级指标:身体健康状况、体育综合成绩、心理健康状况。本文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

在评价模型中,有待于引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科学处理指标数据。随着高校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讨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也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能够体现大学生的能力、技术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德尔菲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法等。本文所选用的评价方法是模糊层次分析法。

为方便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给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见图1),显示为四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目标层、主因素层、子因素层、评价对象层。对于主因素层、子因素层两层的指标,可以通过分析模糊矩阵结构赋予不同的权重。

三、指标的权重计算

(一)主因素层的权重计算

本层有5个一级指标,设X1、X2、X3、X4、X5分别表示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身心健康素质5个指标,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运用1-9标度法可建立相应指标间的对比矩阵A。其中aij是A的元素,表示两个指标Xi和Xj重要性程度的比值。

求解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

A=1 1/2 1/3 2 22 1 1/2 3 33 2 1 4 41/2 1/3 1/4 1 11/2 1/3 1/4 1 1

最大特征值为5.0364,其他特征值均小于0,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2906,0.4890,0.7881,0.1664,0.1664),对其进行标准化为(0.153,0.257,0.415,0.0875,0.0875),根据矩阵理论及特征值情况,故X1、X2、X3、X4、X5的权重依次为0.153,0.257,0.415,0.0875,0.0875。

综上,主因素层5个一级指标的对比矩阵和指标权重如表1。

(二)子因素层的权重计算

本层有5组二级指标。以思想政治素质这组指标进行权重求解,其他4组方法类似。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以下4个二级指标: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集体观念,依次用X11、X12、X13、X14表示。

思想政治素质下属4个二级指标的对比矩阵和权重如表2。

同理,文化素质下属4个二级指标的对比矩阵和权重如表3。

能力素质下属5个二级指标的对比矩阵和权重如表4。

人文素质下属3个二级指标的对比矩阵和权重如表5。

身心健康素质下属3个二级指标的对比矩阵和权重如表6。

综上,我们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同类指标间对比矩阵,并通过对矩阵结构的分析,给出了主因素层和子因素层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7。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及应用

通过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把握科学、简单、公正的原则下,可建立以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评价模型。

其中,F代表某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Fi代表主因素层第i个指标的得分,Wi代表主因素层中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Fij代表第i个一级指标下第j个二级指标的得分,Wij代表第i个一级指标下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某高校一个二级学院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专家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专家组成员有:院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院团委书记、学工秘书、教学秘书、辅导员、任课教师代表2人、学生会主席、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学生代表2人,共14人,对学生的19项指标给予成绩评定。

对于客观指标(专业课、公共课成绩),取学生的平均成绩作为该指标值;对于主观指标,专家组通过问卷、案例分析、平时了解等予以成绩评定,取平均分作为该指标值。

该院某班有48名学生,随机选出10名学生的各项指标成绩作为样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各项指标成绩见表8。

由表8,依据本文建立的数学评价模型,用各项成绩乘以对应权重并求和,得到10名大学生4个一级指标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及排名,见表9。

由表9不仅可以得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及排名,还可以对单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分析和提升指导,如:学生5的综合素质排名第一,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均在90分以上,排名都在前三,望继续保持优势,但在思想道德素质上排名第九,有待重点提高;学生1的综合排名第4,在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得分位于前列,但在文化素质方面需注重提高。

对上述10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通过调查取证和简单分析,学生各项得分排名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五、结束语

本文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进行剖析,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相结合,建立了简单合理的数学评价模型,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由定性分析转为定量研究,并且通过实例验证,能够对学生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

[2] 王开.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

[3] 廖桂芳,徐园媛.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4] 耿云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J].科教纵横,2011(5)

[5] 唐幼纯,范君晖.基于模糊综合的大学生素质评价方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7

[6] 代中逸.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2(14)

[7] 毛军权.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8] 石昊苏,韩丽娜.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综合评价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