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生态平衡的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平衡的基础

第1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1林业局概况

内蒙古莫尔道嘎森工局是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的国家大型二档森林工业企业,行政隶属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年木材生产能力为27.2万m3商品材。莫尔道嘎林业局地区属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湿润林业气候区,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某些特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寒冷干燥,夏季湿热短促,温暖湿润。地理位置东经120°00′20″~121°19′20″,北纬51°03′15″~52°08′08″,东西宽92km,西北长120km。北与奇乾林业局毗邻,东靠满归、阿龙山、金河林业局,南与得耳布尔林业局接壤,西与吉拉林林业局相连,西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在莫局施业区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施业区植物区系以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为主,资源为蒙古植物区系,森林资源极为丰富。莫尔道嘎林业局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机械化作业,达到采、集、装、运、贮、供销相互配套的格局,商品材年产量达到27.2万m3。全局营林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年生产能力更新造林达0.13万hm2;天然幼、中林抚育达1.33万hm2。林产工业,先后开发了板方材、地板砖、单板、抽屉板、卫生筷子、木棒、细木工板、指接集成材、本笔文具、雪糕把、装饰条等多种产品。

莫尔道嘎林业局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主伐局中的一个开发较晚、资源较好的大型森工企业,也是林区上缴利润大户。从建局开始每年需大量采伐森林,而且随着森林采伐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产木材能力不断增强,这就使得人类对森林资源索取速度加快,这种单纯适应增长的技术体系,并由此产生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其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资源消耗加快,消耗结构不合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负影响加剧,而恢复生态平衡技术却严重滞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而且随着莫尔道嘎地区人口增长呈上升的趋势,造成人口和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压力有增无减,资源稀缺度将增大。与此同时,由于森林资源的日渐减少,莫尔道嘎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在莫尔道嘎地区从未出现的沙尘暴已开始光顾此地区,莫尔道嘎河和激流河的鱼类数量明显减少,近几年,水灾和旱灾现象明显增加。综上所述,如不及时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和经营发展战略,二三十年后势必重蹈“两危”之覆辙。所以,对莫尔道嘎地区乃至整个林区必须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良好统一。而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首要条件是较好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逐步减缓人口增长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生态经济适度人口的观念,生态经济适度人口的本质就是要把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供给、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确定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这是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环节。其次,充分认识资源的稀缺性,把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集体化利用,集体利用方式主要是高度重视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科学合理地进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这就形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体化利用。从而不断提高产出投入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必要的条件。最后,应充分认识环境容量及其净化能力的有限性,必须加大控制环境污染的力度,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2客观生态环境平衡应遵循的原则

2.1双重目标原则

生态环境平衡必须坚持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双重目标相统一的原则,这是由生态经济平衡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生态平衡这一有机统一体中,生态平衡是基础,经济平衡是主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生态平衡,而忽略经济平衡,引起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生态经济平衡不可能实现;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平衡,特别是在社会总需求日益扩张的情况下,就会因资源稀缺性、环境容量及净化能力有限的影响,降低生态目标,基至导致生态系统恶性化循环,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态经济系统运行与生态平衡这一必要的客观基础和生态经济平衡也不能实现,所以,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双重目标相统一,才能在提高生态质量的同时,满足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

2.2综合效益原则

就是指生态经济平衡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长期以来,我们便重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的短视作为,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任何强调效益单一性的做法都会对生态经济平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生态经济平衡。

2.3优化结构原则

生态经济结构是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复杂机构,由生态要素和经济要素复合而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即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在一定结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结构优化是功能正常和高效发挥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态经济要素,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经济结构优化对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4强化管理原则

生态经济管理是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环节。从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约束人的行为,充分发挥管理在维护、建设生态经济平衡中作用,从而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保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实现生态平衡。

3经营模式转变途径

目前,莫尔道嘎地区林业生产还未脱离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如何把现有林业经营转向生态林业生产,其基本途径如下:

3.1正确把握生态与经济二者的关系

把现有经营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经营现有林,必须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平衡与开发自然资源的关系,关键在于科学地采伐与更新方式以及相应的营林措施。莫尔道嘎局在对现有森林资源管理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重点保护林业局的现有天然林资源,通过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积极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妥善安置富余人员,逐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林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选择合理的采伐作业方式,主要以低强度的择伐为主,逐年减少高强度的皆伐作业面积。在生产中严格按规程要求作业,做到不超计划、不超采伐限额、不超强度的三不超原则。三是加快更新造林步伐,林业局已成立了30个专业营林队,配备了营林设备,全力开展更新造林和中幼林抚育。四是在防治森林病虫害中,不断强化森林病防站职能,采用国内先进方式灭虫、灭鼠,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保护了森林。五是在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计划时,优先考虑制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措施,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p#分页标题#e#

3.2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森林资源增长

一是严格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林业法律、法规,保护管理好这片资源。二是林业局资源管理部门与森林公安局联合出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春冬木材生产季节,林业局都要组织资源管理部门与森林公安局进行昼夜巡护,设置举报电话,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偷拉私运、乱捕乱猎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四是认真组织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的舆论宣传。进一步加强对全局广大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更加了解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第2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1英语全球化

被称为“世界语言”“全球语言”“一种永不褪色”的英语,其全球化地位源自于“它的角色地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这暗示着英语可以从三个途径来获取全球化地位。首先,英语在当前世界中是多个国家本族语,比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其次,英语作为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因而它可以广泛地使用到政府、工业、媒体以及教育等关键性领域当中。在某些时候,英语又被称之为“二语”,作为某些国家母语或一语的补充,如同当今所产生的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等。最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最具优势的外语。在众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随着外语人数的增多,英语在众多国家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如此一来,如同Crystal所言“英语已经完全达到了全球化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上,英语作为60多个国家的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其中在20多个国家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在这一背景下,英语全球化所承载的语言霸权对整个全球语言生态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这一背景下,英语正将其他民族语言逐渐边缘化,破坏其语言多样性,导致世界语言生态失衡,加剧语言单一性的产生。

2英语对其他语言生态的影响

“语言生态”是语言生态学中所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指某一特定语言在其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中与其他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态发展状况。其中语言的多样性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生态环境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随着英语霸权地位的产生,世界民族语言多样性开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英语霸权地位对整个语言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破坏了语言多样性,给弱势民族语言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40%以上的语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为“濒危”语言,每两周的时间内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这一消失速度是哺乳动物消亡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消亡速度的四倍。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相关学者认定为某种语言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一种较为强势的地位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语言被迫出现转型等现象,致使这一国家语言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而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他小众国家的民主语言逐渐被排挤出语言生态一大环境,从而导致语言消亡速度的加快。其中母庸质疑的是世界语言生态随着英语全球的快速发展正处于一个急剧恶化的环境当中。语言的多样性问题、保护濒危语言、“弱语言”问题、英语全球化问题是21世纪中维护语言生态的三大热点问题。纵观历史,世纪语言生态的变化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强势语言的出现必将伴随着弱势语言文化消亡,虽然语言消亡还涉及到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强势语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相关弱势语言文化的主要原因。虽然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强势语言”的扮演者,并非当前语言生态危机的唯一因素,但对世界语言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他弱势语言的濒危及消亡,破坏了语言多样,给世界语言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损害。

3维护英语语言生态的重要性

维护语言生态平衡是保护语言多样性,也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语言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的重要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文化多样性体现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其中,语言作为各个国家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内容表现形式,维护语言多样性是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每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都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衰,是民族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世界文化多样性必然包含着世界语言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是保证语言生态平衡的重要关键。英语作为当前世界的主流语言,需要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避免取代其他民族主流语言。语言多养性是保证不同语言群体接受教育、获取资源以及表达自由的关键,是确保世界语言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其次,语言多样性是维持世界语言生态活力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类生态文化延续的重要前提。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每个人以及每个国家都需要对世界通用语言进行一定的掌握,在掌握的同时也要避免被其所同化,丧失自身的民族语言。维护语言生态平衡,保护世界语言多样性,加强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推动不同文化之间平衡交流、文化共进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母语作为每个人语言文化的根基,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兴衰,每个人都有着利用自身母语来表达自身愿望的自由,从某种意义层面来说,维护语言多样想也就是保障每个人权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是每个人依法享有权利的重要保障。就如同《岳麓宣言》中所强调的“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发展,保护语言多样性就是要保障各语言使用者在教育及其他基本的公共服务、就业、健康、社会融入、参与社会决策等方面机会均等”英语不可能站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语言上发展,尊重语言多样性,可以更好地避免语言歧视、文化歧视以及文化霸权等不公平现象的产生,更好地保障人权,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4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措施

维护语言多样性不仅仅是维持人类语言生态平衡的基础,还是世界各国文化生态延续的关键。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某一文化的消亡,其后果不可预估,语言多样性的维持,意味着人类生态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民族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民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意味着可供学习借鉴的文化财富在逐渐消失。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开始作为强势语言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就如同戴维·克里斯托所说:“人们生就可接触到英语,并且它仍为多元化语言之成员,那将是件大幸事;倘若届时英语成为地球上仅存的语言,那必将成为我们星球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灾难。”为了更好地避免弱势语言边缘化,拯救其他的濒危语言更好地维护语言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多项规定,成立了相关部门小组。各国开始极力倡导语言多样性,制定相关的语言保护政策。一个国家所奉行的语言教育以及语言政策对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世界由于英语所处于的霸权地位所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是世界语言生态的濒危与消失,因此,维护语言生态平衡,控制英语的无限制传播与削弱英语的霸权地位,加强各民族语言的母语教育,维持保护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对维持世界语言的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展开语言多样性的维护,减弱英语对民族语言的影响已刻不容缓。(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所具备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所面临濒危的语言也相对较多,所以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民族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开始借助国门走出世界,同时带动的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而在这种状况下,为避免汉语学习遭受到来自英语的冲击,我们需加强民族意识,上至政府下至平民,维护自身语言多样性的重任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加强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减弱英语所带来的文化冲击,鼓励发展各民族语言,深入发掘语言价值,重视濒危语言所面临的语言生态危机将各民族参与到民族语言抢救保护行动当中来。(2)语言不仅仅是各民族交流的工具还是各民族文化的外壳与载体,伴随着英语全球化的进行与发展呢,其所带来的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普及,还是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于占领,英语所承载的英语文化可潜移默化的影响众多学习者的文化价值取向。所以在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同时,需要从自身语言政策入手,实现自身民族语言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从政策上确立本民族语言在各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确保少数民族语言在各民族地区的主体地位,确保相关民族语言得到传承与发展。(3)客观看待英语全球化。一方面,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通用语言,我们需正视英语所带来的关键性作用,不能完全将其摒弃与排除,应当以一种英语为我所用的态度,将其看待成一种与世界建立交流的工具,利用英语来获取让自身进步的技术信息,借助它向外传播我国先进思想与优秀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进行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对英语所承载的英文文化以及语言霸权保持警惕,坚决反对语言霸权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利用语言所带来的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的纯洁性,避免英语语言文化对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侵蚀,加强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保护与传承工作,尽力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与我国语言生态的平衡与发展。

5结语

第3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

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 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 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 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第4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摘要]论述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内涵,分析信息生态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要在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和人本观指导下对信息生态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学信息链

[分类号]G350

信息生态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目前的主要构成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生态学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作为一个发展尚不成熟,体系尚未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应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把握。

1 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内容

自Davenport 1997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以来,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涉及信息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信息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传递以及系统的合理构建和优化等问题。

目前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比较零散,包括基本的信息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企业信息生态、信息生态失调等概念及其内涵的探究。在研究信息生态理论时,要避免与自然生态简单和机械的类比。自然生态虽然也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人为干预,但自我调节能力仍是主要方面,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系统,人的行为是主要方面。因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思维方法、规律、观点的运用必须立足于“信息”这一领域。

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人、信息环境组成,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信息环境的范畴比较广泛,既包括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等是信息环境的显性构成部分,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生产经验等是信息环境的隐性构成部分。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空间广阔,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研究:

信息生态学的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在研究信息生态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产生过程和背景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为内核,进一步厘清信息生态学基本概念、特征,深入探讨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信息、人、信息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探究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形成条件、构建机理、构建模式等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信息生态失衡的核心原因分析、和谐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因素都需要通过运行机制的剖析来破解,为此要对信息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运作规律和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信息流和能量流在信息链中流转的规律和方式,得出运行机制。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的信息组织模式与策略研究。通过对信息链的分析以及信息链节点触发信息生态失衡的认识,对信息组织方法、原则、策略进行新的探索,以促进各种信息群落的生态平衡为目的,研究信息组织生态模式,探讨信息组织生态模式的功能、成功条件和实施策略。

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管理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基于知识管理及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知识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容及过程。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在企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以企业信息群落为核心,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环境的策略和模式。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系统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研究实现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措施等。

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问题。

要大力推进实证研究。可结合某地区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其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方式和方法,提出在具体生态系统下的信息组织、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

2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方法

从宏观上,要运用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中观上,要运用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这四大信息生态理论基本观念来指导研究工作。从微观上,要运用情报科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应用问题。要灵活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态仿真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手段,强化实证研究方法,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演绎。

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是指导信息生态理论研究的核心观念。

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和运行机制。这是因为信息生态是由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中各种要素和资源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信息生态中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它们的变化都是系统性的,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理论得以发展受到生态平衡观的很大启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失衡状况严重,信息生产者的无序生产导致有序化信息传播的困难,造成信息供给和信息消费需求严重失调,信息分解环节极为薄弱,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彻底删除。为了促进这种失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态,要探寻信息生产、信息传递、信息消费和信息分解四个环节的运动规律,使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数量比例、运行模式、功能结构、资源配置和能量交换等都可以处于相对

稳定的状态。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但由于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所以人类的积极干预是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失衡――平衡之间变化的主导力量。

一个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生态系统,它自身的各种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磁吸、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促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平衡态和不平衡态之间变化的主要力量,也是促使信息流在信息链中快速流转,带动能量流动的主要方式。要构建和谐的信息生态系统,必须以互动观为指导思想。

在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人本身。人们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信息环境的改善。信息活动的真正主体是“人”,要加强对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信息的接收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信息生态是围绕着人而形成和展开的,其生成、演变的状况既是由人引起的,也反过来建构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息存在状况。维护信息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人在系统中受益最大化。

3 信息生态理论对信息管理实践的启示

信息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观察、分析和处理组织内和组织间信息产生、组织和利用的方法论,可以和已有的信息管理理论和工具很好地结合,进而丰富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信息管理实践。

目前信息管理实践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信息供需失衡及信息污染问题。各信息群落的信息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信息冗余、虚假信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信息垄断;信息污染的主要表现是虚假信息、不道德信息、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第5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1生态学理念

生态学理念的主旨是在一定的系统内根据系统具有自我修复调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系统内生物多样性,维持系统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通过在人为的因素下创建和维护系统内生态的平衡,实现系统内高效、充分的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可通过植被的建造和维护工作来提高生活质量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在此背景下,用生态学理论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园林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可针对自然环境的现状进行改造和维护,调节当前城市的气候,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另外,通过人工模拟的方式,建立层次鲜明,结构清晰的植被环境体系,最大化的节约资源,创造高效利益,实现提高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达到城市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往往缺少正规的建设,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不够高,对生态理念的认知不足,忽略了自然生态,忽视生态学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平衡性掌握不到位,导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以生态学理念为中心,规划建设多功能的城市园林绿化带,既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又能充分发挥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平衡性带来的经济和自然的效益,打造生态平衡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效发展,完成生态平衡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生态学理念的应用

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建设就是以生态学理念为基础,维护系统内的各个群体、结构的人与自然平衡。通过人工铺垫植被,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完美的布局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带,实现城市的原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创造有效的经济和自然利益。

4.1多样性理论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还是系统内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主要分为群落多样性、布局结构多样性和景观样式多样。4.1.1群落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能使生物相互制约,保持系统内群落的平衡。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是就要科学合理地引入多种植被,投入相适应的生物,打造丰富多彩的群落,充实城市园林系统,保持生物之间能够相互和谐平衡发展,多种多样的群落能够相互促进生存生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系统环境。4.1.2结构多样性在布局结构上的多样性是指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根据生态学理念,建设科学合理、美观、简单的布局结构,将各种植被群落进行合理的铺垫布局,将区域合理分化,充分合理利用系统内的空间资源,使其层次鲜明,给人们视觉上带来冲击,产生视觉差,打造观赏性强,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4.1.3景观样式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根据建设和引入相应的设施和群落,进行合理的配置,丰富多彩的搭配,建设多种多样的景点,开发出相应的观赏性强的区域,打造鲜明的特色,满足人们对于美感的需求,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结合当前城市的特征,形成艺术性强、符合当前系统特征的现代化城市生态园林。

4.2整体上布局按照生态学理念,通过将植被引入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利用有效的、合适的种群植被打造成一个现代化整体的布局结构,将城市的功能分区调配,实现一体化,形成人工创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的城市园林结构,为生物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打造符合当前系统需求、符合城市园林风格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园林。

4.3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学理念,科学合理的选取最佳的植被将其引入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区,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将系统内有效的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更好地适应当前系统内的环境,促进系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和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高效的利益。

4.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当系统受到破坏时,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调节恢复。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把握好维持和保护当前系统的自我调节修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还能维护整个系统内的相互和谐。另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改善系统内的环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系统内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系统受到破坏而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时,需要采取有效的人为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当前破坏了的系统一个稳定的支持。需要将各个方面严谨考虑,找出系统内的不足,问题所在,进而能够采取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维持系统内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人与自热的和谐发展。

4.5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系统内各个生物的特点,合理选取植被种群等群落,减少损失,使其相互适应生存,达到在系统内各个生物之间的互惠互利的境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营造一个互惠互利的环境,已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

5结语

第6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一、生态球模型的制作及意义

从“做中学”是杜威提出的教学理论,主张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相联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生态球模型的制作既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又能很好地诠释“做中学”的真谛。教师应布置学生小组集体制作生态球、生态瓶或生态箱,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这个作业,并评出最佳作品。完成这个模型,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料,比如箱子、瓶子、水、植物、动物等。如果这个小型生态系统要保持更长的时间,必须关注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以及合适的条件,学生可能花很多的功夫琢磨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得以培养。

例如,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新课标的要求是“理解”,这个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这个知识点抽象、难以把握。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或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可能会记住,但很难真正去理解。在制作生态球模型时,学生为了让其存在时间更长,必须注意动植物的比例,氧气、二氧化碳的平衡,阳光、空气的作用等。也有很多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历过失败,比如植物少、动物多,很快动物就会出现缺氧现象,或者生态瓶没有放在光下,里面的生物也会出现缺氧甚至死亡现象,学生当然会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努力成功,在此过程中,能够理解生态瓶中动植物的作用,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理解阳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种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是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代替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刻理解。

二、生态球模型制作失败的原因

一个生态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而且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除了阳光外,其余外界的任何物质都不能进入这个模型,凭借生态瓶内各种成分的合理配置,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也就是暂时的生态平衡。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考虑生态球内各种成分的种类、数量、比例等,考虑食物链的条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等,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前功尽弃,实验失败。常见的失败原因如下:

第一,缺乏阳光照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高,动物死亡,一段时间后,植物死亡,生态平衡破坏。

第二,生产者、消费者的比例关系不恰当。最常见的是植物少、动物多,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高,动物死亡,更长一段时间后,植物死亡,生态平衡破坏。

第三,分解者不可缺少。个别学生将生态瓶消毒,造成分解者缺乏,动物的粪便不能及时分解,环境污染、恶化,生态平衡破坏。

第四,不理解生态系统的实质,生态瓶没有密封,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生态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更谈不上生态平衡了。

第五,食物链太简单,不能体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由于有这么多的失败可能,真正成功制作一个生态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学生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能够体会更深刻,认识更到位,保护环境的行为才能更自觉、更坚决。

常见的考题:一位同学将鱼、田螺和一些水生植物一起放在盛有水的密封的广口瓶里(参见下图),在广口瓶的近旁放一盏电灯。过了几天,他发现这只瓶子中的水会慢慢地变绿。绿颜色说明有水藻在生长。分析回答:

(1)在广口瓶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各有哪些?

(2)非生物因素是否能进入这个密封的瓶子?如果能,主要是什么?

(3)鱼、田螺和水生植物能分开在密封的瓶子里单独生存吗?为什么?

(4)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5)小明担心瓶内的生物缺氧,将瓶盖去掉,请问这还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6)如果没有光照射,这个生态系统会有怎样的变化?

(7)小玲在做生态瓶之前,将瓶子进行了彻底的消毒,这样做合适吗?

第7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s a new environmen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need to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s fully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variable water resources, realize the unity of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要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目标应是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则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

一、 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一) 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 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不平衡问题。在我国, 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 但如果深入探究, 却发现其中对社会、 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 短期的或长期的、 诱发的或积累的、 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 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 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 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 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 打破之, 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 即人工生态平衡。

(二) 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限制人类对其的消极影响,使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 另一个是对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施以人类的改造活动, 扼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 使之良性发展。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 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 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 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短期性和长期性、 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 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 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 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水利工程的修建, 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 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 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 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 规划设计的前期, 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 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 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 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 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 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 “中华鲟” ,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 三峡大坝的修建, 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势必会造成 “中华鲟” 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3、 施工阶段的任务: 第一, 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 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 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 进行水质、 大气、 噪声的本底测定, 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 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 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 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 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 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 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 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 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 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 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水利工程, 改造山河、 兴利除害、 综合开发、 合理利用、 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 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 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 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 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 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 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 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 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 水质清洁、 生物多样性、 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 对滨河带的要求是: 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 文化、 风俗的滨河规划; 能提供一充满鲜花、 有人工景点、 公园化的休闲、 娱乐、 体育活动空间; 能营造一充满文化、 艺术、 科学气氛, 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 引人胜、 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 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注入更多的人文、 艺术、 科学和现代气息, 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一) 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 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 延续城市文脉。 同时, 以良好的绿色空间, 优化环境规划质量, 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 闸坝结合, 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 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 以形成水面, 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 平台、 桥梁、 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 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 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 自然缓坡、 植树、 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 既防止水土流失, 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 水生动物的繁育、 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 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 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 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 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 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 袋内灌泥土、 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 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8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当地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因此要求在建设中注重兴建生态水利,通过科学而合理的规划设计将副作用降到最小,最大程度地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完善当地水利设施,满足生活、生产等需求。现代水利工程在其发展与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灌溉、排涝、防洪、发电、渔业、生态与环境等水利工程体系,其功能已从简单的基础功能转向基础功能与生态环保功能并重,且生态环保功能愈加显著。

1、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必然性

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但是这样大型的工程活动必然对当地固有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的、短期的,也可能是间接的、长期的,无论怎样,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生态平衡原本就是动态的,大自然通过内部的不断调节来维护生态平衡,一旦不能自我调节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人类想要在开发利用大自然过程中打破那种不利于本身发展的生态平衡,就需要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当地固有生态平衡的影响。

2、生态水利工程基本的设计原则

2.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成为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工程建设要先以自然发展为规律,确保自然环境的正常发展,对于设计施工来讲,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满足水文学以及工程力学的要求。工程设计真正思考到所处河流环境和能够发生的自然灾害,将抵抗自然灾害为基本原则,严格控制施工规范。对于河流的纵横断面设计既要考量到河流地理地貌,也要考量到河流泥沙的堆积、冲刷以及变化动向,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改建修复能够更加安全、持久。

2.2、空间异质性原则

某一区域的空间异质性高,就体现出缔造多样的小生境,可以令更多的物种共同存在。否则,假如因为非生物环境过于乏味,生物群体的多样性一定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比例都会产生变化,形成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和恢复生物群落的不同险,可是这并非标识主要通过人工进行直接种植或者通过引进鸟类、鱼类及其他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关键点应当是尽量提升河流形态的异质性,让它可以顺应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则,让生物群落的不同点可以恢复。(请删掉此段)

2.3、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具备了自行组建、自我修复的能力,给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将河流的自净能力融入进去。河流系统的自然因素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把工程自身以及河流环境己经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不可以将认为作用片面的进行夸大,(删掉此句)这样不仅可以让工程建设的经济成本获得控制,也有效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让生态水利工程获得更多的经济与效益。

2.4、景观尺度以及整体性的设计原则

为了确保河流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迅速的修复,要本着大尺度长期性的修复原则。河流生态环境属于一个动态的展现过程,都要通过长期不断的发展。所以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时,要对河流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对河流的演变过程进行掌握。确保整体性的设计原则,让河流可以从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方面,获得有效的修复方案。

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对水文情势和水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会改变工程河段的水文情势,也会影响到整个流域。筑坝使河流非连续化,库区由原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湖泊生态系统,其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温和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蓄水也多会导致库区地下水位升高。坝下河道内径流量、径流过程、水温及流态明显改变,坝下河道减脱水多导致沿岸地下水位下降。通常径流调节能力强的水库上述变化幅度很高,径流式水库变化就相对没那么明显。

3.2、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可改变所在地区降水、空气湿度、温度、风向等气候因子。当水库工程建成蓄水后,库区形成水面,使该区域的水热交换方式以及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当地气温发生变化,一般会提高库区平均气温。另外,库区蓄水、水域面积增大,也使水库及其周边蒸发量、降雨量及湿度增加,使当地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3.3、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库区水流速度变缓,水中的溶解性矿物质减少,溶解氧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可能性增大。进入库区,水体的建设垃圾和工农业废水,其含污染物种类多、成分相对复杂、难降解,而库区流态又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导致库区水体水质的污染。

3.4、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工程沿岸及下游农田免受洪水冲刷,减缓土壤侵蚀,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但水利工程也可能引起水库周边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变化,蒸发量加大,进而将可能导致或加剧库区周围土壤盐碱化现象。

3.5、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使自然河流及沿岸渠道化、人工河网化、岛屿化,压缩了野生生物生存空间,降低了河流及其沿岸生境多样性。筑坝建库,导致河流的不连续化,破坏河流水生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与繁殖,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水体污染,不仅危及河湖水生生物生存,也恶化河湖沿岸生物的生存环境。以上影响均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及生物多样性降低。

3.6、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库区岩土结构、地下水水位、水压等一系列物理因素的改变,可能导致地震、山体滑坡、塌岸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库蓄水导致地壳应力增大,易引发地震。库区地下水位上升,易引发滑坡、坍塌等事故。

4、水利工程的生态规划设计要求

4.1、提供水生态中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间

生态水利工程将河畔植物植被,河流中的河道、堤防、水流等连接在一起。进行水利建设的生态设计时,通过对现有自然地形、地貌的科学配置和功能改进,建立一个能使水环境、水、阳光、土壤、生物等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的水生态系统。水资源中的河堤坡脚位置的护底上,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多流速的变化带,适合多生物的生长,也为鱼类提供了繁衍的场所。水利工程中的河流两岸的绿树和草丛为昆虫、鸟类提供了觅食场所。

4.2、生态规划设计应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资源中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转变为无机物的过程。水资源中的真菌和细菌摄入营养物为污染物,细菌部分被吞噬,并污染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物可以为藻类植被提供营养,同时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氧,以供其他的水生物利用。水资源中过多的藻类被浮游生物、虾、鱼所消耗,在水资源的食物链中,将污染浓度降到了最低值。生态水利设计时,增设的鱼巢、鱼道等,形成不同的紊流和流速带,这非常有利于氧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由于水资源中的植物能吸收无机物类的营养物,其植物根系成为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附着的介质,这就促进了水体的净化,有利于改善水系统的水质。

4.3、生态规划设计应发挥调节滞洪补枯、水量的作用

水利建设中生态河堤的植被,具有储蓄水分的作用。水资源中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使得河堤中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在水资源丰富的期间,河堤中的水开始渗透,河堤孔隙开始蓄水,减少了发生洪灾的可能。在枯水期间,原来储存的水开始渗透入河道内,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

4.4、生态水利设计要结合环境工程设计

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论,达到水质同水量同步,结合水环境污染,设置相对应的防治工程。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水量,要考虑季节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在雨水季节或枯水季节中,不同的应对措施。生态水利要立足在水利建设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的高效利用和水质的有效优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水利建设中的生态平衡。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认识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环保基础设施、景观水利、农田灌溉工程的设计,同时融入河流自我修复理念,利用这一理念提高河流的自我修能力,或利用其防治污染,保护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维俊.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发展现状[J].内蒙古水利,2014,01:71-72.

第9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一)从实证研究来看

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发展产生冲突,让谁优先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人类以自己的需要作为价值标准来衡量其他万物的有用性,对自然大肆开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利用,资源日渐匮乏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被忽略,社会发展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威胁着生物多样性系统,自然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生态主义者认为,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直接源于自认为可以征服万物的人类主体性和中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难题,对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更面临这样的困境,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一般属于自然环境较差和资源短缺较严重的地区。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度地向自然索取,如草原的过度使用、水资源滥用,森林滥砍滥伐,植被退化、草场沙化、石漠化等。人们不以生态为本的掠夺式经济开发,导致经济发展的欲速不达,形成环境破坏、资源锐减,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畸形发展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暴露出一个内在的原因,人们为了经济发展客观上牺牲了资源与环境。现象背后明显地看出有和环境法相一致的价值导向———人类中心主义。

(二)从学理上看

对环境法立法本位的探讨观点各异,但都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本位法律价值观应是现代环境法的法哲学基础。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体系应该是建立在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审视现有的环境价值观和利益观,从人类中心、非人类中心向生态主义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学理界关于环境法本位的探讨主要观点有几种:环境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环境法教授吕忠梅。这种观点认为维护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要依靠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是较为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但他们的观点是立足于现实社会发展阶段的,认为现在用法律来调整人和环境的关系还为时过早。环境法的本位是社会责任,主张任何环境主体包括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都要承担环境义务,这是环境主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任何活动都应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是具有进步性的,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但实质上还是以人类中心为理性思考基点的。环境法是以义务为本位的,这种观点的代表是环境法教授徐祥民。传统法律的模式是授予公民权利,权利人提出主张,国家机关加以救济。非人类中心论的学界代表有郑少华主张的环境法的自然本位学说和以陈泉生教授为代表的环境法生态本位学说,这两种观点是超越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考模式,开创性提出环境法伦理基点不应只建立在人类的利益上,还应该兼顾后代人、自然和有生命的其他物种,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考虑自然的利益,生物的利益、生态权利和后代人的利益。比较各种学说,学者们虽观点各异,但都是立足于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作为思考的伦理基础。对比来看,将环境法主体拓展最宽的是自然本位学说和生态本位学说,这两种学说不仅考虑各代人的利益,又扩展了主体范围,从环境资源永续利用和人类长远发展来看,自然本位和生态本位学说则更可取,这两种观点是非人类中心的典型代表学说。

(三)从立法来看

我国现行环境法立法以人类中心为出发点需要改变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我国环境与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是符合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的,但不能否认这项原则是标准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附属。协调发展原则虽然明确了环境与资源的重要性,却没有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置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在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下,环境与资源保护必然沦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重视以代际的观点审视本代人的发展,和关注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当代人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应让不断恶化的环境反过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剥夺后代人享受的良好的自然环境的权益。

二、生态本位的法哲学价值观的学理发展

(一)的生态主义观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一词,但并不意味着缺乏明确的自然生态观,马克思多次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提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提到,人们必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人是“站在稳固平衡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常常忘记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以征服者、支配者的角色出现,在观念上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又强调人要了解自然界,人作为社会的存在要对自然界进行统治,但同时强调对自然掠夺式开发,会造成难以察觉到的间接影响和长远利益,要求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斗争又要合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虽然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论述的,但却是人类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生态本位的环境价值观

随着工业化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加剧,人口急剧膨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由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资源短缺现象出现,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平衡被打破,直接影响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自然理性的提高,人们从地球科学,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生态伦理等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反省和批判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应该确立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环境伦理理论。生态主义的环境法律观念要求人类发展不能只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和权利,同时考虑其他动物植物的权益。我们思考人和自然关系时,应该秉着两条原则既要促进人类的生存发展又要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平衡。不能将经济社会的发展置于其他物种的生存、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平衡等之上。生态主义的环境法律观念还要求承认人类价值,也要承认其他物种的价值,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倡导注重人类的环境资源责任和代际间的公平,充分考虑其他物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态主义对环境立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