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加强,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
时代在进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是时展的大趋势,更是对教育发展水平的考验。高校应构建什么教学方法与体系,培养什么样的创业人才,是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新课题。
一、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创新能力、进步能力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表现。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加强创业教育的渗透,可以在未来逐步优化我国人才结构资源,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全面、快速、健康与稳定的发展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是目前的重要课题,有针对性的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能够保障与促进经济增速,是目前高校的重要目标。
二、经济管理类创业教育的基准点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体现,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客观需求,社会竞争强烈呼唤一些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其中,创新人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他们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发展的灵感与源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所以,要将教育作为强国发展的支撑点。从另一个侧面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育发展也同时需要经济作为坚实的后盾,经济发展的程度无形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知识与思想,通过科学研究来创造知识与功能,作为强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非常重要。
三、如何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
(一)重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何时都要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方针,培养学生,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人格的自由及个性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里面,学会知识、学会为人与处事,才能学会成长发展与创新创造;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同时强调基本品德养成同样重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性与积极性;贴近学生们关心的社会热点与社会实际问题,开阔学生视野,提供创业的灵感;加强学生心理变化,重视健康教育,关注重视大学生心理与自尊、自强、自律、自爱等品格养成,增强学生接受考验的承受能力,形成具有多样化、开放性特点的思想政治指导工作教育内容。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努力建设一种能体现时代特征与学校文化的校园氛围,突出文化素质的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同时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以及专题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对学生有帮助的创业活动,请一些创业者分享成功的个案;举行各式创业创新计划的比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及创业理念,形成活跃的创业思想氛围。
(二)重视社会实践
想要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就要构建一个经济管理类的创业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帮助该专业学生们开展以本专业为核心的一些自主创业实践活动,同时,应在工商注册、财务管理及经营方法等方面给予专业启蒙与指导;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即联手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以便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重要练习场所,要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及自身情况,为他们制定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以及创业的艰辛与不易,还可以在创业教育中看到社会需求在经济管理中的不足,重视自己的专业方向,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
开展创业教育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能够锻炼学生们艰苦拼搏、勇于创新的重要精神,强化学生们的专业创新意识,同时开发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与精神品质,改变学生不成熟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做好创业教育,就要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指导课程,开设全面的的核心指导公共课程,让学生们在经济管理专业上提高专业管理知识与水平,加强基本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与弹性设计,尽量增加管理类选修课,提高选修课所占比重,多元化满足学生们的创业需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除此以外,还要完善教育教材体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完整、系统地设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改革中加以体现。
(四)创业教育基础保障
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保障体制划分为三部分,即硬件制度、软件体系与评价机制。
硬件方面,根据发展需求,应完善学生的奖惩与激励措施,以促进经济管理类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制定创业教育制度,使创业教育从单纯的教育向咨询转换,从垂直管理向精细化方向方展。增加培养学生创业机制教育的经费投入,将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投入资金用于教育的过程,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建设保障。软件方面,结合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开展创新研究。更好的培养经管类高素质人才,鼓励与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让他们尽早参与经管类专业的研究训练,了解与掌握科研方法。可以参考伯克利大学的案例,该大学把本科科研作为本科教育重要内容,学校甚至成立了本科研究办公室,组织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且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应将研究工作作为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基础,让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与,在探索中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结语
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从创新思维到创业能动性的综合教育与培养。加强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将学生的培养更多地以实际为出发点,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小州,叶映华.中国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79-02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经营的成败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经营管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管理经营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转型――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使得人才市场竞争日愈剧烈,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近年来的高校教学评估中,国家把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综合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为非经管类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课程以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课程的综合性和先修要求与非经管类专业学生普遍缺乏的知识基础之间的矛盾,《企业管理》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有必要针对该课程内容的关键特征,根据教学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本文将对《企业管理》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对应的教学方法,以期为非经管类专业的《企业管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企业管理》特点课程
课程特点分析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同时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实施提供了依据。《企业管理》课程的关键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教强。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的对象既包括人、物,也包括信息、技术等资源,涉及到企业组织运行的方方面面,其理论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关也与自然科学有关,理论体系涉及多门学科和专业,是典型的综合型和交叉型学科。从国内不同版本的教材来看(主要是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高等教育推荐教材等),《企业管理》教材的内容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政治学、人口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2.先修要求较高。尽管《企业管理》课程内容涉及的理论深度有限,但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点多,加上《企业管理》课程在非经管类专业中多为选修课,总课时安排在32课时左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详细展开每个职能管理的内容,因此《企业管理》课程对课程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知识准备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企业管理》属于典型的管理类课程,课程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原理和基本管理方法、工具,才能较为顺畅地接受和理解课程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课程中包括许多专业性的内容,如财务会计、生产运营、物流管理、现场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课程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主要是商学知识),才有利于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互动与学习。
3.应用性较强。《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安排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操为基础,是通过系统化和专业化梳理组织后形成的知识体系,因而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如前面所述,《企业管理》课程并没有就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做深入阐释,对相关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分析也是点到为止,不构成该课程的重点内容。该课程更多的是对理论的管理实践意义进行说明,主要介绍在特定理念下的管理原则、手段、工具和方法的应用。
二、非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在非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企业管理》课程时间还不长,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安排与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知识领域的差异和课程性质的不同,非经管类专业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对于跨学科领域的课程安排,许多《企业管理》的任课教师忽视了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准备不足的问题,采用与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一样的方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基础薄弱。如上述,《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这需要在教学过程和控制环节上予以体现。非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较少甚至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和模拟操作,由于课程性质和总课时量限制,不少学校的非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教学中很少甚至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沙盘演练、计算机模拟操作和企业实地参观座谈,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二是任课教师本身的阅历和知识结构问题,很多高校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际管理经验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生涩的概念、观点和原则。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尽管各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但非经管类专业的《企业管理》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问题,课堂中灌输式教学现象依然存在[1]。
4.学生准备不足。由于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不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企业管理》课程学习所要求的知识准备。从某种意义上看,《企业管理》课程属于通才型教育科目,学生对商科知识不熟悉会对课程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分析与选择
大而全的《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管理学基础为主的内容,二是企业内各个职能的管理。由于各职能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差异较大,难以将这些内容完全整合到一个具有密切逻辑关联的架构中去。各职能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与运营、研发管理、财务管理、现场管理、物流管理、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等等,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内容详细展开。根据非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可以将上述内容按照其关联性进行适当合并形成三个篇章:一是将管理学为基础的内容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发与创新管理进行整合,形成管理基础与决策篇;二是将生产与运营、现场管理、物流管理、作业管理、质量管理整合为企业运营与业务管理篇;三是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整合为企业专业管理篇。对每个篇章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别确定主要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教学方式、实践项目、评价方式和支持性资源(包括教材和文献)。
四、《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实施
非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进程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课前准备。由于《企业管理》课程信息量大、内容多,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确定教学内容后要分析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主线决定课堂内容顺序;根据学生商科知识预备情况,指定相应的文献和材料以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课程知识储备。二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多种教学方式[2]。如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焦点问题讨论可以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和发散性的思考;另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培育和提高相关实践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向前,刘芳.企业管理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140-141.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就业导向;教育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7.09.13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著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就具有相对比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以及商业创造性,所以比其他专业更适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就业人才教育模式。因此,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知识,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构建以培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1.1 构建多元化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多元化理论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创业就业教育相关内容,并且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融资能力。在实际的课程安排当中可以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开展和实施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相关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课程,大学二年级时开设相关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论课程,大学三、四年级时开设相关创业就业实践课,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创业就业能力。
1.2 创新多样化的理论教学方法
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实践思维,培养大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以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的能力为教学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该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存在,在教学中创新多元化的理论教学方法,例如:互动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或者是模拟实践教学方法等,构建形式多样化的理论化教学。
1.3 融入合理化的创业教育课程
在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创业就业教育,这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及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出能够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独具特色、更加统一、更加系统的创业就业人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内容可以包括: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基本创业就业素质。
2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良好发展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1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运用政府的引导功能
首先,政府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方便,特别是在学生的户口和工龄等方面的政策,并且在企业工商注册、税收优惠、贷款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其次,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就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业经验。最后,教育相关主管部门要引导高校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革,促进高校教育模式的培养,培养一批与创新型教师密切联系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
2.2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促进企业的参与功能
企业是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进行实际实践的重要场所,拥有非常丰富的创业就业资源,同时,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当中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发现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促使企业将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成果逐渐转化成为生产力,进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还能够为高校的大学生构建校外实践基地,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企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有效实现校企合作的双方共赢。
2.3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构建多层次创业就业平台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性。首先在媒介方面,创业需要科技、场地以及资金等条件的支持,这样就需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教育模式逐渐转向开放式的能够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当中。其次在师资方面,传统教育模式的师资都是由高校自己进行解决的,但是在创业就业教育当中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还需要具备成功创业就业经历的企业家以及创业者,因此,高校必须构建企业家讲课机制。最后在舆论方面,需要运用舆论的作用,创造良好创业就业氛围,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和激情。
3 构建以培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保障机制
3.1 创建浓厚的校园创业就业文化环境
高校所具备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代替的力量,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可以在全校组织举办各种相关创业就业的社团活动,例如:创业计划大赛等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增强大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进一步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兴趣和能力。
3.2 建立学生创业奖励机制和风险投资基金
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创业就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上的问题,高校经管类院系可以根据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此来支持和保障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另外,高校还可以构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奖励机制,分层次对创业成果优异、创业成果基本成功、创业未成功的学生团队给予不同等级的学分奖励以及奖学金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降低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压力,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行为。
3.3 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咨询机制
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成功的经验来看,仅仅依靠高校专业的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需要更多能够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咨询和指导的咨询机制,主要包括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相关部门专家、经管类的专家以及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等。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咨询成员不仅应该具备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
4 结 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新教改的关键和重点,并且应该联系到大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等。因此应该构建以培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科学的培养保障机制,保障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蒋小兰,李相武.高职高专学校学生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的途径――以景德镇高职高专陶瓷艺术专业毕业生为例[J].职教论坛,2015(23):35-38.
[2]罗明忠,黄莎莎,段B.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8):66-7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具备经济、管理、法律、金融专业知识,更需熟悉国家财经、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实务能力。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人才,无论是专业的划分还是课程的具体设置都要紧密围绕此目标展开。
经济法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基于该课程的实用性,与经济生活联系的密切性,一直以来各高校财经类专业都非常重视经济法的教学工作,经学者和教师多年的努力在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方面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譬如:在专业针对性、教学内容设置、教材编辑选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学习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经济法课程中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本身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涵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等多部门法;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较之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素养上经管类学生存在先天不足,在学习经济法课程之前法学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如法理、宪法、民法、商法等相关法律课程,而经济法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各大院校通常都在大一开设。由于一年级的学生不具备一般性的法学基础知识,再加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对于比较抽象的法律规范和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经管类专业学生往往不易消化掌握;而且由于经济法教材版本繁多,一些被广泛选用的教材更适合于法学专业而非经管类专业,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经济法学的研究,而这与经管类学生的专业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因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亟需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改进才能得以实现。因而针对此现状,并为配合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评价改革及2014版新培养方案 “适应社会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的实现,本着为学生提供有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总结我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及教学工作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经济法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上进行了以案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实践。
二、从教学体系设置上增强经济法课程的专业针对性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市场上长足发展可以说只有突出专业特色,通过差异竞争、补缺竞争才是我们得以生存、发展的硬道理,那么作为基础性主干课程的经济法当然也必须契合我校经管类专业特色,要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因此我们重新审视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把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学法、懂法、用法,而非研究法,即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依此思路,我们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共性和差异,区分不同专业制定教学大纲,编制实训教学指导书、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增强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虽然这样在有限的课时量下按不同专业班级设置不同授课内容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利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比如:对于经济类学生重点介绍竞争法、公司法等方面的法律;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重点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及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学生,侧重深入讲解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会计法、税法的内容,并有意识的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倾斜;这样在同一结构体系下有所侧重的选取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向的实现,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三、以案例教学为主、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方法。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经济法的学习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既难以理解、又枯燥。那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变知识的奴仆为知识的主人呢?为此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依据教学过程中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综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精讲、比较结合、模拟实训、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灵活运用。
首先,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以案例教学贯穿始终。鉴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的联系,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上力求做到符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更侧重于强调案例内容设计上的实用性,例如针对财管、会计学专业学生参加从业资格、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的实际需求,在全面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历年考题重点,搜集整理了既适合课堂教学又具有针对性、代表性、规范性、启发性的课程案例,在授课中适当的增加了相应实务案例的分析,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课程进度依次相应案例,做到课前下达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贯穿案例讨论来推进;课后通过网络自测练习、答疑讨论来检测复习。确保课课有案例、节节有讨论,既丰富课堂内容又通过真题演练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加快学习进度,增强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训。
其次,通过模拟实训教学,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结合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在有些章节的部门法学习中我们采用了模拟教学,例如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组织学生模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在授课之前依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形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员为股东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各组学生可利用六周的时间完成从资料搜集、文本制作、分组讨论、陈述展示到答辩评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而设立公司有哪些基本流程、公司需具备哪些法定条件、需制作那些相应文案……这将会迫使学生认真理解记忆法律规定并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在这样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又能在实训中掌握企业登记注册流程、公司章程制定、银行账户开立、公司股票发行条件程序等法律知识;既提升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对于我国目前大力进行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层社会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日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再者,以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角色扮演法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以客观的局外人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和督导的作用,承担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场景、提供案例背景资料、点评总结的任务;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在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场景中,由学生去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参与思考、提出接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游戏式的教学体验中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深刻体会所学法律知识。我们在物权法、合同法的讲授过程中采用了此种方法,例如在讲授合同的订立时,为使学生充分掌握合同订立的两个重要阶段:要约与承诺的法律效力,由教师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指定学习能力、探知力强的学生作为负责人,以模拟实训教学中组建的公司为基础,依据教师所给素材中的合同主要内容分别代表买卖双方进行洽谈形成合同文本,然后请其他的同学(尤其是未直接参与洽谈的学生)就双方在洽谈过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提出修改建议,并由教师针对学生分析和点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强教学效果。
四、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相结合、优化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被人们诟病,有人简单的认为素质教育无需考试,其实这亦是一种误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取消考试,而在于对待考试的结果、如何设定考核的方式、如何确定考核内容、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目前,各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考试一般以闭卷笔试为主要测评手段,而这一方式有诸多弊端:考试形式单一,测评重点在于学生的背功,学生很可能通过期末的突击就可以获得高分;考试题目多为对知识的再现,案例分析等较灵活的题型所占比例较少,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重于对卷面成绩的认定,只能检查学生在某一时点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表达观点、运用知识、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价,阻碍了其思维的扩张。同时单一的期末考试一张试卷也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弥补教学过程中欠缺之处,不能有效的促使教学相长。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困境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经济学两个学科重组,并将其从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分离出来,划属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调整合并为一个新的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其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呈现明显扩张态势,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处于初创阶段。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面临着学术难、就业难等问题。
1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走向及其硕士研究生培养初衷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原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学科不断涌现的“浪潮”和不同学科间的合并、重组“风波”的影响下,1997年组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它的产生,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1999年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般性描述可以理解为: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把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2]
2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困境
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表现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施行分类培养的模式,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占主导,甚至完全取代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根源所在。
2.1人才培养目标的泛化导致与其相配套的培养方案存在落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的初衷与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错位。从理论上说,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授予理论性人才的,相对应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授予应用性人才的。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注重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或者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生搬硬套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上,这种培养目标的混乱,必然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配套方案存在着缺陷,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专业性人才培养导师的界定模糊与实习基地的极度匮乏。
2.2招生入学模式的单一导致与其相协调的生源质量较低
招生入学模式与生源质量是一对互为影响的因子,优质生源的增多会优化招生入学模式,高标准的招生入学模式又能保证生源质量良好,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长此以往,循环往复。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两对关系也遵循上述规律,招生人学模式“单一”与生源质量不佳辩证地表现在入学要求的非专业限定和招生入学统一考试两个方面。
2.3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导致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流向的逆反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前景,从根本上都取决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而且,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本身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于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得到检验、充实和发展。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性,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学术延伸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与出路
针对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层次上移的客观要求,必须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修正和调整,准确界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归属问题,合理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口径,注重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以实现从教学科研型取向向学术延伸型取向转变和从单一的院校行政管理型取向向复合型教育事业应用型转变的目标。
3.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作为管理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必须坚持学术延伸型和复合应用型硕士的双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术延伸型人才为辅”的分流教育培养机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延伸型硕士生的培养是为博士生的培养提供优秀生源,补充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队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型硕士生主要是面向实际、面向教育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及协调决策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线的管理人才,加强教育事业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从目前社会需求和我国现有经济实力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应当适度发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从硕士生中选拔博士研究生),大力发展应用型硕士研究生。[3]
3.2促进招生入学模式多元化,提高生源质量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自我改造,首当其冲的是严格控制生源的数量与质量。近几年来,研究生的扩招应限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加之学科归属界定模糊,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考虑,其招生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不宜过多。
3.3多渠道挖掘就业之路,转变人才培养流向
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是制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甚至可以说是一切困境产生的根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固然有忽视学科自身发展、建设规律而通过行政途径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人为地拼合组装在一起的原因,但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的非个性化也是导致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 卜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
[3] 董克用.关于经济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4] 黄文伟,周庆。孙丽媛.全日制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
[5] 谢秋葵.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关键词:ERP 管理系统 财经专业 实践教学
一、引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价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用友ERP-U8管理软件是一个企业综合运营平台,用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信息化的不同要求:为高层经营管理者提供大量收益与风险的决策信息,辅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企业各个运作层面的运作状况,帮助进行各种事件的监控、发现、分析、解决、反馈等处理流程,力求做到投入产出最优配比;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便利的作业环境,易用操作方式以有效履行其工作职能。用友ERP-U8管理软件包含的功能很多,主要有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生产制造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会计、决策支持、集团应用等子系统。用友ERP-U8管理软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它对应了高等教育的多个专业方向,如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对于教学而言,如何根据不同的专业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财经人才?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二、ERP实践教学基础
(一)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前提选择教学软件 ERP管理软件种类很多,即使是一种软件也有高低版本、单机版与网络版、企业版与事业版之分。每一个管理软件包括的模块也是多种多样,对硬件及软件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操作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在选购教学软件时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最新会计准则,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适用的软件为好。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本人认为选购用友ERP-U8以上版本、企业版、单机版为主流教学软件,以金蝶、新中大等为辅助教学软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用友ERP企业版软件功能较强,涉及业务全面,为以后开展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合并报表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况且目前大部分教材主要是以用友管理软件企业版为例进行讲解,这为选择好的教材与之相配套比较方便,而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都以用友软件作为考务软件,再加上用友软件市场占有率较高,实际工作中用的单位较多,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进入角色。(2)若选择单机版学生可以方便地练习软件的安装与卸载,账套的建立、修改、引入、备份,以及财务分工等,掌握各模块的功能,这为以后进行岗位的轮换、调整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3)在选择主流软件的同时,选购一些教学参考软件,以便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其它软件的信息和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软件,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如果只教授一种软件过于单一,会限制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毕业后会到各地、各行各业、各种单位工作,他们所面临的必然不是一种软件,这就需要让学生多接触几种软件。即在学习中,应以一种软件为主,进行详细、完整的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软件。重点是了解与先前系统学习的软件之间的差别。(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技术正在深入企业和各个领域,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RP系统应用到自己的生产经营中,管理型财务软件也在日益普及,选择管理型软件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是选用高质量教材 基于ERP管理软件的财经专业相关教材种类繁多,有的侧重系统开发,有的侧重理论概念,还有的侧重实践应用,适用的对象也不同;ERP管理软件涉及的各门课程之间也缺乏连贯性、配套性系列教材,如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习与财务分析课程的实习没有联系起来,我们知道核算是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建议非信息系统开发专业的学生选择侧重实践应用的教材,因材施教,让学生从教材中就能获得一些实践操作的知识。而且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去选订实践教材,以保证学生学习与就业达到“无缝连接”。当前市场上基于ERP管理软件实践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相关课程之间实习配套联系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在自编教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适应性,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符合专业的特点。二是新颖性,要符合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税收法规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三是可操作性,编写的教材应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操作提示,便于讲课使用,也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四是连贯性,包括课程内部各个实习的连贯性,也包括课程之间实习的连贯性。如会计电算化的实习资料最好与手工会计模拟相结合,可选用案例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不同,也便于理解系统的转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习与财务分析课程的实习联系起来,以会计电算化的实习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系统的实习,利用此账套可直接进行财务分析。此外,成本会计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习也可以进行结合,共享一些基础资料和相关信息等。这就要求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综观全局,设置模拟实习资料。
(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 ERP 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等新领域与财务管理软件的逐步整合,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深感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体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1)选派责任性强、学习能力强的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通过观摩与学习,主要了解兄弟院校选用的软件,教材适用情况,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开设学期,理论与实验讲授学时的分配,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讲课艺术等。这样可以开扩视察,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2)加强与ERP管理软件公司的合作。学校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软件公司锻炼,实际参与大型ERP系统的实施工作,这便于教师掌握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使用方法与技巧,也便于了解模块之间的联系与调用情况,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方法等。学校也可以聘请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来校举办技术讲座。学校还可以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工作。这样可以把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的结合起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3)加强校企联合,到实践中去学习,去体验。学校选派教师到ERP管理软件应用模块较多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而且最好能够进行岗位轮换,便于了解不同模块的应用情况,也为以后编写实习教材提供了参考资料。学校也可以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ERP专业人员到学校开设专业讲座和实践指导,把企业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教师和学生。(4)在本校内部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就需要教师既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又要学习财经专业知识,还要学习ERP管理软件,而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很快,学习任务非常重。然而有的教师可能会因为家庭、孩子等情况,又不便于到外地学习。况且,如果选派教师到外边学习多了,势必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要想学习、工作、家庭三不误,就可以采取在本校跨学科、跨专业自主学习,弥补不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网络课堂、财经法规、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只有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 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作需求。
三、ERP实践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 过去在教学上有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侧重从知识多少来说,实际上先进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水源。老教法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新教法是教师指路,学生走路,而最先进的教法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创造教学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创造人才是各科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学会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多维思维等。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教思维是根本。教师应当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严重缺乏自己动手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畸形,仍是过去我们常说的“书呆子”,学生毕业后很难面对上岗后的实际操作。而ERP管理软件所涉及的课程又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把所要讲授的理论内容清晰地讲述出来,要有整体的很强的层次感,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一种严密、清晰的逻辑关系,然后进行必要的、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头脑中的理论框架变得有血有肉,更加生动形象。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及时结合,即理论的讲授与实践应相间进行,避免时间一长,学生学后忘前或学东忘西的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知识结构。ERP管理软件所涉及的专业较多,课程门数较多,然而,一个专业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又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方式,根据社会需要,拓宽学科跨度,注重介绍流行技术,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3)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许多内容用传统的 “板书”很难表达清楚,因此对实践性很强的内容,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讲解,或直接在机房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进行动态演示,边讲边实践,教与学紧密结合,以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4)设计案例教学,注重循序渐进。ERP管理软件涉及的相关课程,操作性很强,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每门课程通过设计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每个案例的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并对案例进行操作分析,把握每个案例的来龙与去脉,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技能。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企业实际,及时了解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案例,或以一个企业的业务为例编写实训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规律。初步授课时,应当选择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处理过程相对简便且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知识点切入,不应过于复杂,否则初学者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应先易后难,使学生始终带着较高的积极性学习,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将教学内容设计得全面化、系统化、综合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满足不同单位对ERP管理人才的需要。可以采取单项模拟与综合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先单项模拟,再综合模拟。单项模拟是指针对不同的模块编制相对独立的小案例,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每个案例能完整地解决问题,这样便于学生了解此案例前后操作之间的关系,明白它的来龙与去脉,出现问题后能够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及时调整有关操作,以便操作顺利进行。如在进行电算化会计实训的过程中,将总账系统模块分为总账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银行对账、自动转账小案例,利用一次或两次课完成,从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单项模拟是教学任务的分解,在单项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模拟,可以使学生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以便对这门课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认识,这也是对单项模拟的总结与分析,训练学生整体考虑意识,树立全局思想。在授课时可以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结合起来,把考试的知识点穿插到教学中,体验到实训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是指导教学发展的指挥棒,是调动教书育人积极性的基本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强有力的措施。教学评价不是为了单纯判断教学的好坏优劣,排个名次,而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目标导向作用、鼓励奋进作用、反馈矫正作用等。在教学评价方法中,应摒弃传统的考评方法,建立新的考评机制。传统的考评方式基本上是期末考试通过一张试卷来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试卷内容则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评价的结果往往是“高分低能”,事与愿违。实践性强的课程,应以实践操作为主测评学生动手能力,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考试规定的实践操作处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ERP管理软件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评价可分为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结果评价,可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教学评价应以教学过程评价为重点,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指导,以评价课堂教学为重点。评价课堂教学,以评价教师反馈矫正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学结果评价可以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分为笔试与机试两部分,其中机试占比要高一点,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机试的评价可以通过每次实训的量化成绩取得,或参加相应的全省统一考试成绩取得。以会计电算化为例,可以要求学生参加由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书考试,该考试采用全省统一的考务软件,考试形式为上机操作。学生取得初级合格证书后,视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上机实践部分取得满分。全部会计电算化课程结束后,学校在期末组织统一的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
四、ERP实践教学环境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ERP管理软件实践性较强,涉及的专业较多,每个专业又涉及到不同的课程,而且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要求也更高。ERP管理软件涉及的专业主要有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就会计专业而言,又涉及到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这些课程,合理安排开设次序,确定实践教学时数,前后课程之间数据资料的备份与调用,以及与其他专业之间基础数据的有效共享等,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会计电算化的学习还应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计算机知识与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会计知识以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内容为主。会计电算化的开设应以这些课程为先修课程,否则在学生还没掌握好相关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如会计的手工记账流程、计算机操作等相关知识情况下就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学起来就会显得困难重重,还会严重挫伤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会计电算化开设后,再开设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课,因为会计核算是基础,必须先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要注意与后续课程结合起来,时间间隔上也不宜相差过长,便于学生巩固提高,也不致于老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前期相关知识,费时费力,影响了本来就很有限的实践课时。课程的安排要循序渐进,先基础后专业,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强化系统管理 (1)要加强硬件、软件的管理。在软件实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备份,有的保存时间要相对长一些,为后续课程作准备,而且同时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备份账套,这就需要服务器内存要高、硬盘存储空间要大,或机房配备刻录机、光盘,把一段时间的账套进行光盘备份。机房必须建立局域网络,而且最好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便于教师机与学生机同步进行,可以全体教学、发送文件、学生示范、远程开关机等,要比投影仪效果更好,因为投影仪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看,或者看不清,只顾自己在底下操作,不听老师讲解,安装上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后,可以控制学生,这样效果更好。不同的机房之间最好联网,便于学生、教师调用自己备份的相关资料,避免拷贝的麻烦,节约有限的时间。为了便于管理,机房要建立还原系统。因为每天上机的学生很多,可能存在一些系统文件被破坏,或病毒的影响等原因,致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影响下一步教学。机房最好配备UPS不间断电源,便于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地备份账套资料。(2)要加强机房日常的管理,建立管理责任制。机房要于课前10分钟开门,打开电源、稳压器、UPS、服务器等相关设备,便于学生一上机就可以马上进行自己的相关操作,节省等待时间。增加机房课余时间的开放时间,便于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加强机房硬件及软件的维护,提高专业维护人员的维护水平,维护及时,确保上机正常运转。总之,ERP管理软件实践教学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多个环节相互配合,加强管理,才能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用型的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灼萍:《将企业资源计划(ERP)纳入会计电算化教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5期。
关键词:就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2007年全国范围有105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3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短短两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9个和8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本专业不但在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层次的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立至今已愈10年,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着手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前景。
一、就业现状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培养必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笔者针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后发现,
一是就业困难,毕业之后尚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当然这没有考虑因学生自主创业等原因而“自愿失业”的情况;二是升学比例比预期为低,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状况是由就业情况所引致;三是职业倾向度过于偏向高校,达到50%以上,当然这种抽样统计较难反映整体形势;四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其他类型大学,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更为多样、未定和待定单位的人数较少。
进一步对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料分析表明,就业较好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大部分都要求数学(好多学校还要求数学三甚至数学一),招生方向上更为具体而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如教育投入与财政而非教育财政学,教育系统分析与设计而非教育统计学或教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上倾向于数理分析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
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此外,有不少毕业生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相对研究生总体在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相当程度的职业偏向度是本专业就业难的表现之一。这为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模式适应人才需求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二、发展建议
1.严格控制专业布点。可以说布点过多是本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不但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对学生就业也有害,这都可能反过来影响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在目前设置本专业博士点的17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就究竟有多少大学是出于扩张规模的盲目冲动,难以说明,但是比例如此之高,值得深究。再者,某一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布点多少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盲目设置培养层次和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必须要在高水平大学培养,而且最好是硕士以上层次。同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布点要少而精。对于一般的单科性、多科性高校应该严格控制其设置本专业,最多可以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高校、师范类高水平大学的本专业要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扩招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2.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在众多高校开设,但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匮乏,遑论研究人员。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本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新补充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往往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行政领导、兼职教授、转行专家、圈外人士栖身的学术领地,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学术队伍资源存量不足,难以外聘、选调,只能选拔、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遴选一批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目前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优先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适当扩大重点学科覆盖范围。
3.鼓励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和教材。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概念平移、理论套用、经验逻辑推演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管理学的三大顽疾,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笔者认为,以本专业名称命名的、代表本学科发展现状的学术专著或教材的出现,可以体现本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范式、理论架构、应用范围等,从而进一步成为这个学科专业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高质量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保证。目前除了娄成武、史万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年本书出了第二版)之外,至今尚未有其它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名称的专著或者教材。相应的,在课程开设上,据笔者注意到的多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示,一般没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概论》或类似课程。为促进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建构、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争取本学科的学术空间、统一学科话语,尽快为本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较高质量的教材,要鼓励尽快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4.完善课程设置及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要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倡导开放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面对学制有限、课时缩短、教学内容繁杂的状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基本理
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论,尤其是中高级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适当引进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外参观实践的形式,扩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关于就业的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来,以学制三年的高校而论,前三个学期(部分学校前两个学期)基本上可以把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修完,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后面的大段时间都被“放养”式地浪费掉了。应该充分规划利用好三年的培养时间,增强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增加课外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这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它的课外实践课程直接到学校的分校区、实验农场,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对高校发展规划、财力资源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等问题产生切实的体会。上表2列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机构设计。与现有的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了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扩展适应领域等方面。
5,有条件的高校实行硕博连读。从现在看来,本专业没有设置本科层次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某个专业的内在逻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影响着这个专业是不是有必要设置某个层次的学位教育。由于目前本专业没有本科层次,硕士生的学科背景比较复杂,致使多数硕士生在主观或者客观上把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当作取得硕士学位的捷径(大多数学校本专业考研科目比较简单,多数高校没有数学科目要求)。如果实行硕博连读,不但可以增强毕业生的学术修养、理论功底,也可减少混取学位的投机行为。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自1 998年逐步实行硕博连读制,2003年全部实行硕博连读制的情况看,这一做法的结果是随着硕博连读制的实施,该院研究生培养水平逐步上升,每年的论文总数和SCI(SCI文章90%由研究生参与完成)平均影响因子数显著升高。这也是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短期内遏止就业不畅对本专业发展产生倒逼效应的有效手段,是学科本身长远发展的基础。当然,就总体来看,实行硕博连读的高校和学生数都不会很多。对于目前有本专业布点的多数高校来说,囿于没有博士授予权和师资设备不健全,仍然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及管理设计,加强学生的基本学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Abstract: The go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pecialty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and enh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in their career. Through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built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model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d new teaching reform paths, such as, core curriculum module oriented,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introducing social worker elements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胜任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53-02
1 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专业教育概念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在1973年《测量胜任素质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胜任素质(Competency),他认为,从第一手资料直接获得,真正能区分拟研究的的生活成就或工作绩效方面优劣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就是胜任素质。斯班瑟夫妇(L.M.Spencer & S.M.Spencer,1993)认为胜任素质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胜任素质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胜任素质是跨情景、跨时间的行为或思维风格,是深层次和持久的部分,能够预测个体在广泛的环境和工作任务中的行为;第二,胜任素质与所引起和预测的行为和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联性;第三,胜任素质具有分级可测评性和行为可测评性。
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专业教育,强调传授给学生的不应仅是知识,也不应仅是特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胜任某个职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
笔者通过智联招聘网随机抽样2012年10月上海地区51家企业,其中IT行业15家,金融机构10家,房地产与建筑、建材业10家,耐用消费品8家,制药与生物工程8家。通过51job网随机抽样2012年10月北京地区19家企业,其中批发零售业6家,通讯、电子商务6家,金融服务业7家。这些企业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专员这一职位时,笔者发现影响他们任职资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学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背景,办公软件水平,人力资源相关知识,工作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形象气质,承受压力能力。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应聘的决定性因素是:工作经验,办公软件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知识,81%的企业对曾经是否有人事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了要求;77%的企业要求应聘人员掌握熟练的办公软件操作水平;73%的企业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提出了要求。这些决定性因素构成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此外,企业加强了对应聘者业务技能、变革技能和人际信任方面的考核。这里仅是对北京、上海地区部分企业的一个职位进行的调研,其实在更大范围内存在普遍性。智联招聘网站通过对北京、上海11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第一轮面试您最看中对方什么”调查统计中发现,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谈吐表达、个性特征、形象气质五个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26%、24%、22%、16%、12%。其中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两个因素累计百分比达到50%。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我们构建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胜任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
3 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
职业胜任素质理论揭示了“职业胜任素质”的内涵、特点及结构,从招聘网站开展的调研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主要能力。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进步,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双主体地位越发明显。在实际的人力资源教学实践中,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之间相互融合,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模式与方法的有效综合,才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素质,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选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操作依据。
3.1 核心课程群模块化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最新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模块可分为: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保持与激励、维护和保留。每一模块下面又可细分解为更小的技能模块。
①员工招聘:岗位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说明书的编写、人力资源供需预测、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广告表格的设计、招聘面试技能、现代测评技术的使用、员工录用的程序操作。
②员工培训与开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及课程设计、培训方法选择、各类培训开发技术的运用、员工职业生涯及发展规划设计。
③员工保持与激励:有效薪酬福利体系的设计、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员工评估流程操作、奖励与激励计划、企业文化建设。
④员工维护与保留:劳动合同签订、劳资关系协商与谈判、员工们的安全与保障、员工压力问题的处理。
上述这些技能模块设计将原来较为抽象、过分专业的课程整合为具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内容,更符合社会对职业胜任素质的要求。各个专业技能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并不割裂,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因此在整体教学设计中,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设置了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核心课程群,包括《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六大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3.2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构建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搭建课堂实训平台、校内实验室平台、校内场景实训平台、社会见习平台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实训教学平台体系,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问题,实现专业教育和岗位工作的相互对接,把应用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课堂实训平台:主要依托于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案例的引入,加大从知识性教学为主向案例教学为主发展的力度,通过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在管理方面的分析、应用能力。
校内实验室平台:运用实验室模拟软件,通过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校内场景实训平台:在仿真模拟公司环境中组织教学,要求学生视自己为真正的企业业务人员,学生“经营公司”,使学生懂得怎样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信息平台做得更好;老师考核业绩,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败、挫折,并给以及时的指导、修正。
社会见习平台:在前面实验实训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见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在现实的商务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处理业务,培养应用能力。
在“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上,逐步探索形成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交叉递进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综合课程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四个递进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实验课程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交叉,同层次的实验课程也存在实践运用中的交叉,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课程和层次之间的交叉课程可以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通过创新性实验环节,使学生从掌握软件工具、运用软件处理问题阶段提升到优化系统、创造性解决问题阶段。
3.3 社工元素导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有些事务与社会工作者的具体事务相似,如员工福利保障、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援助计划及企业突发危机的处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工作的交融,计划将企业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纳入到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将社工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人本观念、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内化其职业道德,把对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模块的运作建立在对组织的责任感和为组织服务的价值理念上。
参考文献:
[1]董丽君,杨钟红.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5).
[2]李建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陈西川.新商业文明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思路与方法构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4]雷文,赵攀.魏正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5]何云峰,冯敏星,郭晓丽.基于能力本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改路径选择[J].高等理科教育,2012(4).
[6]刘昕,邓睿.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0).
[7]赵康,叶子.构建“两多一统一”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