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互联网思维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思维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思维核心

第1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融媒 新思维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当下,传统媒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新媒体,竭尽一切力量坚定不移地走融合媒体发展之路,但是,成功者在哪里、可借鉴者在哪里、盈利者在哪里、佼佼者又在哪里?

笔者认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对互联网文化属性的认识不深刻,对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了解不到位,对互联网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不透彻而造成的。所以,更新思维是当务之急。“我们正将自己带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媒介互通,万物互联。”①关于互联网视阈下融媒新思维和路径,以下作者从十组关键词展开论述。

一、亚文化、泛娱乐

在这场媒体革命中,新媒体的亚文化特质和现象不可忽视,他们与主流媒体有着诸多鲜明差异特征,比方社群性、偏离性、边缘性和挑战性,互联网的互动性是亚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再生更加便利,势不可挡。应该肯定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新媒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政治意识、主流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的准确把控和引导,在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审美取向的传播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值得赞许。同时,亚文化在新媒体异彩纷呈的展现,也促使传统媒体和主流文化再也不可忽视新媒体的众多亚文化实践及其文化意义。亚文化已经登堂入室,进入了传统媒体的视野,引发传统媒体的关注。如《众媒时代》一书所述: “亚文化部落的觉醒,以及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对于媒介是否有传播学上的意义?在亚文化崛起的当代,媒体业应当如何拥抱新的部落?”努力做到“内容觉醒:关注多元议题;产业觉醒:关注亚文化经济;思维觉醒:关注社群传播”。②在这一方面值得传统媒体思考,应加强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在融合和转化的过程中走向多元与开放。亚文化部落崛起,势不可挡;亚文化已是互联网重要的文化属性;不争论、不回避、不退让、不胆怯;定战略、谋策略、建团队、上项目;亚文化以青年人为主体,未来市场份额、亚文化市场潜力与商业机会巨大。

2014年“泛娱乐”一词被收录到国家文化产业报告之中,迅速成为席卷互联网发展的一大浪潮,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简称“BAT”)三大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泛娱乐战略。腾讯的泛娱乐战略,是以腾讯互娱知识产权(IP)为纽带,覆盖了腾讯视频、腾讯游戏、阅文集团(包括腾讯文学+盛大文学)、腾讯动漫(投资了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QQ音乐、腾讯影业、企鹅影业、腾讯体育等王牌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阿里巴巴泛文娱版块”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浏览器、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百度提出了“内容生态”战略,包括以百度文库、百度文学、纵横文学、熊猫阅读为代表的阅读资源;以爱奇艺、视频软件PPS影音、百度视频为代表的视频资源;电影产业方面,百度入股了华策影视、星美集团、百度糯米电影以及百度音乐等。“BAT”三大公司在泛娱乐领域的布局和布点都已就位,接下来谁更棋高一筹,就得看各自生态内的整合和协同能力。同时,国内小米、华谊、艺动、通耀、360等企业也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泛娱乐市场的冰山一角处于刚刚开启阶段,无穷金矿有待开掘。③

二、社群、交互

在新媒体,“社区、社交、社群”三组词均十分重要,其中以“社群”最为重要。社群就是让参与社交媒体的人唯你马首是瞻,对你有崇拜感,形成精神依赖。要在社交媒体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社群,因为没有自己的社群,永远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社群建设上抓住五个要素: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关于社群经济,“罗辑思维”应该是最早的定义者和实践者,起初“罗辑思维”只是一个视频自媒体,随着点击率与粉丝量的不断增加,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人气极其火爆的“知识型社群电商”。“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反复强调,“社群关键不在于有多少人,而在于影响力度有多大”。“罗辑思维”一直不断探索如何增强社群的黏性。④尤其是两年的跨年演讲影响力剧增,成为一个热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规律上有什么区分?在文化根基方面传统媒体是“内容”,新媒体是“人”;在系统特质方面传统媒体是“封闭的和集权的”,新媒体是“开放的和分权的”;在产品生产主体方面传统媒体是“媒体自身”,新媒体是“媒体和用户”;在对用户的态度方面传统媒体是“俯视的和教化的”,新媒体是“平等的和参与的”;在文化特质方面传统媒体是“庙堂式的”,新媒体是“江湖式的”;在接受终端方面传统媒体是“单一、单向和固定的”,新媒体是“多屏、移动和交互的。”新媒体最重要的特质“交互性”,除双向交互以外,它的表现特点还有:二次元的平面交互、三次元上下左右交互以及多维交互。还应理解“互联网是人的网络,而不是计算机的网络”。⑤

三、场景、仪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为王,所有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场景的,所有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战争都是基于场景的争夺。

我们身处在场景媒体时代,无场景无阅读,无场景无点击,无场景无流量,无场景无收益。“场景颠覆传统流量入口,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基于体验美学的场景经济范式。”⑥美国科技博客作者罗伯特・斯考伯(Robert Scoble)和谢尔・伊斯雷尔(Shel Israel)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阐述了构成场景的五种技术力量无处不在,即“场景五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这五种力量,所以这场景五力正在改变着消费者和用户的体验,而且它们也深刻地浸入了传播场景。我们发现做新媒体的人无时无处不谈场景,不场景说明你还不会做新媒体。了解场景,就站在了风口上,谁能占据场景,就能赢得未来。身处场景媒体时代,媒体必须重塑与人的连接,重新构建媒介消费生态。胡正荣教授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中所述:“Web3.0是场景细分时代,以场景、细分和垂直、个性化服务为特征”“需要以用户为中心(UC)、以位置为基准(LBS)、以服务为价值(VA)。”做新媒体就是要抓住和利用“移动、客厅、消费、汽车”等大大小小的细分场景。

互联网仪式和礼仪实现了互动性、移动性、跨越时空性的表现特征。仪式在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加冕与脱冕”巴赫金(M.M.Bakhtin)的狂欢理论的一大特征,在狂欢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仪式和礼仪,模拟给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以及再为奴隶或小丑加冕,这种更新交替、肯定与否定不断地仪式重现,为用户提供了无穷的快乐。新媒体重要的是能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仪式再现化分享。比如:2015年春晚的“摇一摇”,2016年春晚“咻一咻”,都是仪式再现化。比如微信群抢红包,红包本来是春节老人给小孩发红包的仪式,到了互联网上就成了抢红包,很多用户连一分钱的红包也不愿意错过。掌握仪式,把更多的仪式放到新媒体的空间中,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社群。视频弹幕评论、网红直播打赏、狂欢节购物等也是新媒体仪式化的表现形式。利用互联网传播形态,设计、组织、再现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仪式,是吸引用户和占据市场的重要手段。

四、、狂欢

当下,让民众拥有相当自由发言权的新媒体社交平台比比皆是,除微博和微信外,还有知乎、论坛、贴吧、分答、得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AcFun、龙珠、繁星、全民TV、一直播、papi酱等一系列各式各样的平台和自媒体平台,他们都以每个用户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热点、民生生活、文化娱乐、家长里短等无所不包的议题各抒己见,有文本性的,也有视频类的,内容特点多为幽默诙谐与讽刺搞笑,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思维,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媒体“和狂欢”阵地。当代社会文化体系对分为:一是大众文化层,学术代表有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二是精神分析层,学术代表有拉康・雅克(Jaques Lacan)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三是意识形态层,学术代表有斯拉沃热・奇泽尔(Slavoj Zizek)。

抓不住在新媒体中就难以立足,笔者认为当前新媒体分为两种:认知的和反抗的。众多的新闻媒体客户端就是一种认知的。认知的是主流媒体的主要产品,用户大量信息获取均来自这一领域。

在新媒体,更重要是反抗的,根据英国伯明翰学派的观点,抵抗是亚文化的核心特征,表现为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对于支配阶级和霸权群体的一种抵抗,比方说 《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将矛头直指电影《无极》当中的文化霸权。具有反抗的作品,阅读率高,转发率强。大众对于陈词滥调的抵抗,正是希望从主流媒体所强迫灌输的理解方式中解脱。如“大象公会”发出的文章“中国男人喜欢什么样的狐狸精?”(阅读量215万+)、“怕上火,难道你就不怕肾衰竭吗?”( 阅读量80万+)都是反抗的的表现。

巴赫金提出的狂欢理论,对新媒体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网络社区里,人们实现了交互式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是一种特殊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广场式交往,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表达权利与自由,每个用户同时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在开发的网络里没有谁拥有天然的霸权。凡人可以说话,弱者尽情狂欢,参与狂欢的人只有一个身份――网民。如:“双11”的狂欢、“双12”的狂欢、“6・18”的狂欢让用户时时刻刻都感觉在狂欢的状态里。“映客、花椒、YY、斗鱼、虎牙、美拍”等全民直播网站充满了和狂欢,用户在直播平台上撒花、送保时捷等行为都是狂欢的表现。网络的互动性、匿名性与巴赫金所说的狂欢世界极为相像。“全民狂欢本就是摆脱了常规的生活状态,人们大可不必像平时那么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相反,尽可以在嬉笑打闹、放纵自我中释放心灵的快乐和生命的激情,这种生活就是‘翻了个的生活、反面的生活’。”⑦在社交媒体中,每一个人都过着一种狂欢式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抛在了一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们在生产、解读、建构中产生社会互动,形成狂欢的力量。”⑧网络新媒体的狂欢包括了情感狂欢和思想狂欢两种。狂欢的两个原因:不受现实、等级区分、身份地位、社会秩序等约束;身份的隐蔽性、发言的自由性、人与人的虚拟性。

五、分众、差异

分众和精准传播已是新媒体的重要因素。

在融媒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信息的海量堆积和渠道的无所不在使得信息对于用户而言不再稀缺。相反,用户的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所以,新媒体进入分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时代,掌握用户基本数据是做好“分众”传播的前提和条件,收集掌握用户的具体数据至关重要,依据每一个用户数据的个性需求,推送用户所需的信息和产品,要在优化信息、规避同质、实时传送、提升价值等方面下功夫。新媒体在分众化的传播上大有可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宽带技术、双向交互功能和移动终端便捷性,做好分众传播。做好分众传播的六个要点是:搭建平台、组建社群、汇集数据、按需分类、精准传播、个。

“居正出奇、创造差异”“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这都是营销学的核心。

新媒体企业与波特五力模型恰恰相反:购买信息资源是高价的;提供用户服务是低价或免费的;入行门槛很低;替代品遍地都是;同行业竞争十分惨烈。按波特五力模型的基本要求来说互联网企业是基本不能投的,所以互联网每天都有新注册的公司,每天也有关闭或破产的公司,是进进出出最频繁的行业。就像硅谷天使投资界思想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所说:“如果你已经开始运营自己的公司,你必须谨记幂次法则,把公司运营好。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市场可能会胜过其他所有市场。”⑩“差异化”是办好新媒体的关键,产品的唯一性、平_的独特性、社群的黏合性、渠道的快捷性、服务的体贴性、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都能做到最好,你就达到了“与众不同”,有了这“与众不同”就有可能立足于新媒体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对用户而言还要在移动化服务、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垂直化服务上下功夫,因为这是做好新媒体的又一核心。如星座漫画大师“同道大叔”的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的阅读几乎都超过10万+。这就是“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也需要与众不同。”

六、移动终端、粉丝经济

2015年以来,移动终端、智能硬件、直播应用三大“介质”正深刻地颠覆着媒介生态。目前,媒体已形成共识:移动终端的访问量占据媒体的半壁江山,而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扩散。美国移动商业先行者查克・马丁(Chuck Martin)专注移动互联网研究15年,一直是数字互动市场的重要级专家,他很早便精准预测到互联网革命的冲击并预言:移动革命将全面改变你我生活。由他撰写的《决胜移动终端》专著,描绘了移动营销当下和未来的一幅生动图景,让人们认识到运用移动终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英国的保罗・斯盖尔顿(Paul Skeldon)15年来也一直致力于移动领域的研究,他的专著《移动就是一切》一书提出的观点:未来一切都将是移动的,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开始改变这一切,移动电子商务事实上已远远超出了商务的范畴,它是人类未来生产与生活的方式。移动时代来势汹汹而又瞬息万变,近年来,媒体机构在移动时代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创新速度远不及移动技术的革新。各大新闻媒体机构都在积极追赶移动终端的变局,所以,移动浪潮下的媒体正在觉醒,谁在“移动优先”的战略和战术上占领了制高点,谁就能在移动终端上抢占先机。“得移动终端者得天下。”

粉丝经济的特点: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社群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的行动能力,有很强的黏合性,有消费的忠诚感,形成了强有力的“圈子经济”。

粉丝经济最佳者就应是“小米”品牌了。

(当年雷军的手稿图)

在2008年,雷军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以及“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社交化媒体传播”的互联网群众路线,更重要的是他在时就提出基础是“粉丝文化”惊人之语,这不就是“粉丝经济”之原型。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撰写的专著《参与感》一书,对小米的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等观点进行了详尽阐述。粉丝经济分为两种形态,包括品牌的粉丝经济和偶像的粉丝经济。

七、技术、数据

新媒体一靠技术,二靠内容,而且是技术先行。科技延伸了媒介,媒介通过科技而大转变。在发展新媒体过程中,要重视互联网的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迈特卡尔定律。当然首推是美国英特尔公司(Intel)创始人高登・摩尔(Gordon Moore)的摩尔定律,他将中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的复杂度预期设定为每两年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根据英特尔中央处理器从1971年到2004年的历史发展数据,说明了每两年增加一倍的摩尔预测,与发生的实际数据达到完美的吻合。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是指主干网带宽的增长速度,它与摩尔定律是紧密相连的,主干网带宽的增长速度是运算性能增长速度的三倍,根据摩尔定律每两年运算性能提高一倍计算,主干网的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大概是每八个月增长一倍,所以摩尔定律是吉尔德定律的前提和条件。迈特卡尔定律是由以太网的发明人罗伯特・迈特卡尔(Robert Metcalfe)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该定律则为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提供了一个估算的模式: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迈特卡尔定律则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渊源――这就是随着一个技术的使用者的不断增多,每一个使用者从使用中获得的价值不断增加。互联网三大定律的共性是提升扩大的同时使用者的费用不断下降,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技术公司的不断崛起为这三定律的共性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数据流动性越强,生成的结构性也越多,使用者关系越清晰。”因为,今天是一个数据运营、用户经营时代。要想达到精准传播就必须掌握一手的大数据,建立属于自己的云计算系统。大数据与云计算密不可分,没有云计算(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技术支撑就不存在数据的获取、储存、归类、分析、处理、分发、运用、管理……大数据的五大特点:海量的数据规模、高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甄别数据的真实性、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以《今日头条》为例,它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推荐引擎产品,精准定位人群进行传播,根据用户所在城市,自动识别本地新闻,精准推荐给当地居民。还可根据用户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自动计算并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用户阅读时,能够在0.1秒内计算推荐结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消重、分类,5秒计算出新用户兴趣分配,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用户用得越多它就越懂用户的爱好和需求。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消费者触摸时间的增长,用户的精准属性(自然属性、性格标签、人群分类)、精准消费时段、精准位置已经全部数据化,自然意义上的消费者成为数字系统中可跟踪、可预判的“消费者画像”。正如张波在他的专著《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一书中所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行为规律都被记录成数据,都可以找到规律、做出分析,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而来源就是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制定战略布局,利用大数据谋划战术策略,利用大数据组织产品制作,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传播,利用大数据做好服务转型,利用大数据深入经营用户。数据越多就越有逻辑,逻辑越多决策就越准确。

八、链接、矩阵

链接是互联网的特质,没有链接就不存在互联网,更不存在新媒体。内容产品是否具有奇异性、唯独性、超凡性、“病毒”性是超级链接的关键,产品能否实现转化和变现就在于更多的链接实现点击。新媒体的产品能使更多用户链接观看、倾听、转发、购买、使用、把玩……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我特意提到“把玩”一词,“玩”就是一种体验,就是娱乐、开心和消遣,新媒体是让人玩的地方,让人产生的地方,让人尽情狂欢的地方。在唐兴通专著《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一书中说:“如何在大众传播中引入人际传播模式,发挥人际优势,也将成为将来大众传播的新趋势,重点是人与人的连接。”

矩阵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在自己的数据库和云端储存上建立矩阵总控平台,包括中央厨房及平台与端口间的矩阵连接,尤其是多灶眼中央厨房非常重要。没有矩阵就形成不了合力,形成不了品牌;没有矩阵就是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加大;没有矩阵就是散兵作战,形不成集团作战效应;没有矩阵永远是小农经济,形不成自己的生态闭环。

九、竞合、共享

“互联网时代,仅凭一己之力无法获得成功。”

在美国,苹果公司、脸书(Facebook)、谷歌、GoPro四大公司集体碾压传统媒体。苹果推出新闻(News)服务:传统媒体遭受冲击;脸书新闻快线:绝杀主流媒体;谷歌“新闻实验室”:超人拯救新闻业;GoPro开放视频平台:媒体帝国计划。实际上,科技公司觊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版图由来已久。苹果新闻(Apple News)已吸引超过50家全球一流媒体入驻,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路透社、彭博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每日邮报等。脸书与多家媒体进行深入合作,其中有大西洋月报、国家地理、纽约时报、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BuzzFeed网站等媒体。互联网科技公司凭借算法、流量、平台、技术优势,技术公司的内容之路看起来“一往无前”。传统媒体却再次站上了十字路口:左手对抗,右手合力。传统媒体机构将来与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它们的技术、网络、数据、平台、社群、链接、交易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太大了,无法抗拒,越早携手越好!

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使用权胜过所有权”已经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词语,它使得一直闲置的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并且影响着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习惯。优步(Uber)、空中食宿(Airbnb)是共享经济下的第一批创业公司,目前,这股热风也刮到了新闻行业,曾经“闲置”或开发不够的资本、人力和社会资源开始在编辑室里大显身手。共享概念包括众筹、众包、联盟等。资深财经女主播黎婉仪《风云再汇》节目众筹开创了财经社交平台的先河,为媒体的转型在众筹、众包和联盟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放和共享是搞好新媒体的关键,平台开放,欢迎共享。在共享经济的感召下,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共享通道、共享资源、共享社区、共享收益。这是一个共享经济时代,共享更多时候是基于人格的背书,这意味着可以长久收获越来越多的信用,与他人共享越多,你获得就会越多,越是共享,就越是获得。

十、估值、盈利

全球代表性媒体估值有四种趋势:一是传统媒体估值相对低迷。根据2015年9月风投数据公司(CB Insights)的统计数据,老牌媒体《华盛顿邮报》估值2.5亿美元,《波士顿环球报》估值仅为0.7亿美元。传统媒体估值不高已成普遍现象。二是对互联网原生媒体估值看好。以报道青年亚文化起家的免费杂志和媒体联合企业微思(VICE)为例,在资本市场上该公司估值达到了25亿美元,其视频内容、多元业务和盈利模式矩阵,为微思带来超高溢价。三是财经媒体获得高估值。2015年7月,《金融时报》集团被日本经济新闻社以13亿美元价格收购,这一价格实际上高于媒体本身盈利能力,究其原因,这可以归于财经媒体的品牌溢价,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占据的话语权。四是与社交科技公司横向比较差距巨大。微思在资本方面表现亮眼,但要与科技巨头估值相比就不在一个量级,科技媒体的估值令人惊叹,脸书估值为3401亿美元。照片分享网站品趣思(Pinterest)估值110亿美元,尽管到现在品趣思还一分钱没有赚到,但其清晰的定位模式和用户画像,以及商业潜力,让资本对其分外偏爱。品趣思估值是互联网媒体微思(25亿估值)的4.4倍,是传统媒体《波斯顿环球报》估值的200倍,社交科技公司因其巨大的用户量,商业模式的清晰可见,获得资本市场青睐,而这一势^,让所有媒体望尘莫及。

传统媒体可能有利润空间,线性的增长还有,但指数级增长不大,所以,没有溢价空间,价值不高。互联网科技公司可能暂时无利润,线性增长一般,但未来指数级增长巨大,所以,溢价空间很大,估值水平很高。“形成这种估值的原因是现在衡量企业价值的模式变了,指数级的增长取代了线性的增长,这就是从0到1的创业维艰法则,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公约数。”

要想有好的估值应从这方面着想:拥抱“社区、社交、社群”吸引流量;“精准”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服务;“科技”的先进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盈利模式”是清晰可见并能持续增长;给你我他充满“愿景”。

盈利模式要清晰可见,短期砸钱是可以的,长期砸钱是不可能的。盈利的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强力爆款内容;二是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就像美国作者安妮塔・埃尔伯斯(Anita Elberse)著《爆款――如何打造超级IP》一书所述:“最终,在数字化的引领下,一起产业皆为娱乐业,所有行业都要运用爆款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全产业链布局的生态圈,包括新闻、财经、网络文学、娱乐、影视产业、游戏、音乐、咨询、体育、旅游、电商等产业矩阵,从上游的IP版权起步不断衍生扩展,达到优质流转,以及二次价值变现,形成独有的商业模式和生态闭环。实现盈利的思考方向包括融汇资源、搭建平台、采集数据、再造云端、跨界连接,交叉矩阵、凝聚社群、服务用户、精准传播、情怀销售、共享收获、提升估值、品牌溢价、充满愿景。

提高拥趸转化率,加速迭代更新,降低获客成本,增强流量变现,实现盈利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结语

互联网视阈下的融媒新思维和路径有三点:一是尊重互联网的文化属性。二是尊重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三是尊重互联网的经济发展趋势。科技延伸媒介,媒介更新人文,人文重塑商业规则。要清楚:“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家庭。”要坚守底线勇开拓,敢于创新不逾矩。始终坚持以用户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投入为前提、以资本为纽带、以盈利为目的,完成媒体转型升级的蜕变。

注释

①③韩布伟《泛娱乐战略》,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第78页。

②④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70、78、260、84页。

⑤兰迪・扎克伯格(Randi Zuckerberg)《社交的本质 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中信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200页。

⑥吴声《场景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版,第41、115、120页。

⑦叶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理论建设》,2006年第5期,第66 ~ 68页。

⑧马思远《反抗的:讽刺性段子的生成机制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16年5月,第32页。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百度百科,http:///link?url=Ecf7xESKW_5eWTLbTnAnNZWFmvA_JHTWagTmDfla4TwqR9uobJYqw7DCs48QOyH80WH7LX8f4N2s59uz-Q4dKJuzIuIqXdhYctVvmk61H3g9tVp73Riuhr-iO08IGstojy2qJcvA0G_s9slWncHtFa.

彼得・蒂(Peter Thiel)《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版,第122页。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创业维艰》,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版, 第294页。

查克・马丁(Chuck Martin)《决胜移动终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35页。

黎万强《参与感》,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埃克里・奎尔曼(Erik Qualman)《互联网领导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版,第185页。

第2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很多时候,争辩源于定义的不清晰。那么这种争辩就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互联网思维,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做了如下定义(百度百科目前也使用了这个定义):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等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商业模式与商业秩序,也会引发对应的商业规则与竞争秩序的变化。我们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是这个时代一种商业思考方式。

1、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商业形态的不断冲击,导致了这种思维得以集中式的爆发。

2、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不是因为你在互联网公司你就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传统企业就没有这种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它不属于哪一类人。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也有很多人不具备这种思维。

3、互联网思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一种思考角度与方式。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原有的一些商业习惯。

4、多数人都在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系统思考。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本身也是去博取眼球、获得关注和流量,其实也无可厚非。但片面认为这样就是全部,就以点概面了。

5、所谓互联网思维更多针对传统企业而言。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然就处在这个时代,受这个时代的熏染,其商业行为习惯也自然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属性。而大量传统企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所以面临着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1.0

到底怎样理解互联网思维?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总结了“独孤九剑”9种思维,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它思维都是用户思维在价值链不同层面的延展。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重新审视,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以及供研产销的各个价值链条环节中。并且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见图1)改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见图2)。

“价值环”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商业模式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业务开展要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层、业务层和组织层都围绕着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模式。

其中,在业务层面,用户端和供应链端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闭环,将不断地实现价值动态地传递,用户将需求反馈至研发生产,研发生产形成产品或服务再传递到销售端,销售端通过接触用户又形成了二次的循环。这种经过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价值环”模式,将对传统商业生态和商业理论带来深刻的影响。“价值环”要求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关注用户需求、聆听用户反馈并且能够实时做出回应,这是未来企业建立商业模式的基础。

互联网思维2.0

这一年多的时间,在为大量不同行业的传统企业做咨询和培训的过程当中,也逐渐深化了我们对互联网思维的思考。很多传统企业家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以万达地产王健林为例,2014年1月份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完全是错误的,这应该是互联网企业为自己贴金的说法,不存在互联网思维。2014年的9月万达电商内部研讨会上,王健林说“所有系统必须要检讨,是否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即使房地产也要有互联网思维”。2015年1月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再次强调了这个话题,他发言讲到,所有副总裁级别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否则下课。可见,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变革的意义。

我们把互联网经济的三个本质概括为: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

提到互联网都会提到小米,为什么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小米在我们看来应该是卖手机、电视、消费电子的,为什么大家把它归为互联网公司,而没有把它归结成一家手机公司、电视公司和消费电子公司?在传统商业里面,我们大多数做的是产品售卖的生意,在卖产品。但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我们更多的是在经营用户,这是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差别。雷军曾经讲过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仅仅讲到了第一点,以用户为中心才可能做到专注、极致、快速、迭代。黎万强强调兜售参与感,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让用户参与到品牌传播,核心还是用户中心。

小米的渠道更多的是放在了互联网化的渠道上。基于互联网去做网络化的直销体系,而没有在传统的渠道做大规模的分销,一旦你把渠道放到了线上,那就意味着是基于数据来驱动的。小米的营销环节,没有在传统媒体投放大规模的广告,而是基于互联网做粉丝经济,做数据化的营销,让营销环节也放到线上,也是基于数据来驱动。小米的论坛就是小米的研发部,在这个平台上收集大量用户反馈的建议、吐槽和不满进行产品研发。小米内部的管理软件也把所有的小米人聚合到了一个平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跟阿里、百度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的产品本身也是数据化的,手机硬件已经软件化了,变成了智能手机。它的渠道、营销、研发、管理环节都是基于数据来驱动运营的。

传统的手机厂商和电视厂商他们卖产品,卖手机和电视,更多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厂商的出厂价到终端环节不断地加价,到终端消费者卖出去。小米首先通过去中间化,把产品做到了非常高的性价比,但是同时它也没有仅仅通过卖手机这个产品挣钱,是通过后面的商业模式。原来我们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多的形容羊毛出在狗身上,是一种交叉补贴的概念。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关键词,百度没有向你收钱,但是有很多广告商给百度投钱,因为要做竞价排名,做广告。360杀毒也没有向我们收钱,还是免费的,有很多人给他交钱。互联网公司更多都是这种交叉补贴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总结了互联网经济三大本质: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对应着三个核心的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生态思维。

这属于互联网思维2.0版本,从原来的“独孤九剑”过渡为“三体”――三个核心的互联网思维。

第3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化转型 电信运营商

[Abstract] In order to help telecom operators get out of trouble using the development force of “Internet+”, the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transformation dilemma the operators suffered in the “Internet+” era, and then taking the operator’s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based on which, put forward the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 standard of operators “Internet+” promotion.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roposed operators’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in the “Internet+” era.

[Key words]Internet+ Internet based transformation telecom operators

1 “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与运营商转型困境

据工信部统计,2015年电信业务收入总共完成 11 251.4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扣除“营改增”对电信业务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仅0.8%,创近10年新低。行业竞争加剧、资费下降、“流量当月不清零”等固然是导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互联网+”时代的“分享、开放”理念更是迅速冲垮了运营商因信息不平等筑起的各种围墙优势,运营商需要解构和重塑生产经营体系,其面临的冲击及转型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模式方面。随着个性化需求激增及强化,传统的标准化大生产已明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紧密连接生产与消费,帮助企业实现按需生产甚至按需定制。运营商如何应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造核心价值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是营销模式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及服务更多是以信息方式呈现,媒体合作及广播式诱导消费难以为继,用户是媒介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如何构建高效的互联网化营销体系和用户服务体系成为运营商转型发展的另外一道门槛。

同时,转型发展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三个新要求:

(1)大平台要求:一是跨地域、跨业务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二是支付、社交、位置、通信等能力的云化和开放;三是高速智能网络,快速支撑产品部署。

(2)小团队要求:一是技术水平高,产品开发能力强;二是灵活多变,因需制宜,形成快速作战的虚拟团队;三是富有“创业激情”。

(3)一体化要求:一是集团公司、省公司和本地网的纵向一体化运营;二是营销、开发和运营三位一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2 研究评述

从2015年以来在“通信”、“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来看,在发展模式及策略、技术演进及方案、业务探索及实践等领域有部分代表性成果,具体如下:

(1)发展模式及策略方面

高歆雅[1]剖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服务商竞合的新生态,观点如下:一是互联网厂商通过打造低价平台进入传统产业;二是传统IT企业利用新技术优化产品及服务模式重构传统企业流程;三是运营商应立足通信能力优势,通过大量合作整合产业链,实现业务创新。李蓉蓉、杨新章[2]对运营商业务现状及业界发展趋势剖析后,提出运营商通信业务在场景化、平台化和新型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转型建议。吕恒、任晓亮[3]认为“互联网+”即是“互联网+各行各业”,主流运营商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关键在于颠覆传统模式,形成高效灵活的销售、交付、服务模式。张锦顺等[4]认为“互联网+”等于通过“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数据流动”对产业资源和分工进行重组,以实现效率提升、多方受益和产业升级,提出如果要构建以运营商为中心的多赢生态环境,必须开放基础资源、开放渠道资源、开放大数据资源、开放产品能力和开放营销体系。

(2)技术演进及方案方面

赵远、沈蕾[5]在基于互联网思路介绍电信运营商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媒体通信)方案建设及运营的过程中,总结出五条互联网思维法则:一是得“潘俊闭哂天下;二是用户体验至上;三是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四是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五是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冯伟等[6]认为运营商应在立足于用户和业务区分的基础上打造智能管道,技术上使数据网络具备疏导、感知、管控等能力,应用上主要集中在后向收费、闲时引导、带宽保证、大数据服务等领域。吴列宏、林海等[7]认为互联网思维与运营商思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支撑的封闭思维与互联网开放思维的冲突;二是传统的数据管理思维与大数据精准营销思维的冲突;三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思维和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思维的冲突。运营商可借鉴互联网思维改造运营商传统支撑能力,一是以平台化能力开放的思维重构支撑能力,提升互利价值;二是以大数据精准+体验营销思维重构支撑能力,提升应用价值;三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思维重构支撑能力,提升用户体验。陈飞[8]提出在运营商统一支付平台上自行引入第三方支付机制的思想,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构建新型支付平台,实现低本高效运营。

(3)业务探索及实践方面

邓煜熙等[9]对欧美日韩等标杆运营商互联网化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客户体验;二是跟随用户需求与产业形势来革新产品与应用;三是利用运营模式的多元化以应对互联网浪潮挑战。胡世良等[10]认为与传统洗衣行业相比,荣昌e袋洗O2O模式在下单方式、费用结算模式、衣服交接过程、互联网营销方式、线下配送体系具有明显优势。e袋洗对运营商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一是向互联网产业高价值市场进军,拓展“互联网+”应用;二是有选择地切入“互联网+”垂直领域,强化产品创新,注重客户体验,不断拓展新的市场;三是以打造开放平台为核心,加强产业链合作,积极开展战略投资、收购等资本经营,推进跨界融合;四是打造适应“互联网+”转型的干部员工队伍;五是深入推进创新业务运营“自主化、区隔化、特区化”,新兴业务领域实行独立化运营。

综上来看,站在运营商角度,基于“互联网+”的理解提出运营商推进“互联网+”的体系架构、服务标准及转型举措等方面的成果非常之多,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观点供参考借鉴。

3 运营商对“互联网+”的理解

“互联网+”在微观层面的影响显而易见,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时代的不适应性将迫使产业重构,具体表现为:一是生产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产业分工更细,各企业更专注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创造核心价值;二是基础设施继续下沉,生产业活跃度及贡献度大增,掌握用户、平台等优势资源的企业均有可能成为生产商,为其他企业提供支撑及服务。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摘自国家发改委《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从运营商角度看,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通信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运营商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如光纤固定网络、2G/3G/4G/Wi-Fi无线网络无缝覆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关于电信运营商如何理解“互联网+”,本文认为运营商应充分发挥优势能力,将互联网作为生产要素融合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对企业全领域、全过程的互联网化改造和升级,推动企业转变思维模式,形成全新商业形态。

4 运营商推进“互联网+”的体系架构

运营商应通过自身互联网化转型,致力于成为“互联网+”的推动者和赋能者。具体指,一是提升自身和城市互联网能力,二是将互联网能力通过技术与非技术手段等赋予实体经济。

具体来看,运营商应快速突破传统思维局限,以软件化智能通信网络和云技术为基础,以能力开放平台为核心,以大数据为核心优势,辅以用户资源和线上线下渠道资源,重新定义“云、管、端”2.0概念,构建运营商推进“互联网+”的体系架构,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企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帮助行业及企业实现信息传递互联网化、资源调配智能化、生产定制化、销售电商化、经营精准化、客户管理个性化的互联网转型目标,从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图1为运营商推进“互联网+”的体系架构:

“云、管、端”2.0是市场驱动下的基于新技术应用的高度开放、紧密合作的多赢生态,不同于传统的技术驱动下依赖于硬件的网络服务,其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分层将更清晰,强调基础设施的下沉、共享以及运营商服务内容的衍展。表1为运营商“云管端”2.0的目标及路径。

5 运营商的“互联网+”服务标准

在持续构建、提升自身“互联网+”服务能力的同时,运营商作为“互联网+”的赋能者,应不断对自身提出新的要求,重新定义运营商的“互联网+”服务标准,具体如下:

(1)实时:业务需求实时响应,快速交付;

(2)按需: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资费和服务组合;

(3)在线:将产品和服务全量构建在云端,便于随时获取;

(4)自助:让客户自主获取业务和服务,零等待;

(5)可分享:实现在线沟通,打破行业协作的信息鸿沟。

6 “互联网+”时代下的运营商转型举措

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推进企业愿景,解构和重塑生产经营体系,需要通过改革、创新、集约推动“四大重构”(包括业务重构、网络重构、运营重构及管理重构),促进企业全面转型。

(1)业务重构

如图2所示,业务重构培育新的增长点,需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传统连接向新连接转变;二是前向经营向前后向并重;三是松散捆绑向深度融合;四是基础业务向“互联网+业务”转变。

(2)网络重构

如图3所示,网络重构注重灵活开放智能,实现网络、平台、IT“分离”向“融合”的转变,呈现四个显著特点:一是DC为核心网元且云化;二是实现SDN/NFV;三是OpenStack开源;四是分布与集约。

(3)运营重构

如图4所示,运营重构注重互联网化变革,实现销售、服务、运维“分离”向“协同”转变,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在线化、O2O化;二是集约化、智慧化;三是开放化、市场化。

(4)管理重构

如图5所示,管理重构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守旧守业型向创新创业转变,呈现四个显著特点: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人本化。

7 结束语

2015年我国电信业创近10年新低,从2016年6月底看,2015年减收因素在今年依然将延续,同时还将面临另外四个现实的“不利”局面:一是用户红利将终结,2015年全国电话用户同比增长0.1%;二是互联网应用对传统话音短信业务替代进一步加剧;三是竞争白热化的局势将从移动通信领域扩展至固定宽带领域;四是“提速降费”政策预期可能导致行业结构性减收。综上,运营商保增长压力倍增,必须积极融入“互联网+时代”,拓展新的增长点。

在国家大环境层面,“互联网+”无疑将促进产业互联网大发展,市场前景将远超传统市场,为了帮助运营商找到“互联网+”时代下的运营商转型举措,本文以运营商的视角阐述对“互联网+”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并提出基

于“云、管、端”2.0概念的运营商推进“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并建议运营商提高“互联网+”的服务标准,最后建议运营商从业务、网络、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重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互联网化运营,拓展更多的市场增长点,走出一条适合“互联网+” 时代的运营商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高歆雅. “互联网+”时代的服务商竞合新生态[J]. 电信技术, 2015(4): 10-14.

[2] 李蓉蓉,杨新章. 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通信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6): 92-96.

[3] 吕恒,任晓亮. “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转型与机遇[J]. 中国电信业, 2015(8): 62-65.

[4] 张锦顺,范嫣然,王新建,等. “互联网+”运营商的多赢生态[J]. 中国电信业, 2015(8): 62-65.

[5] 赵远,沈蕾.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运营商RCS建设方案探讨[J]. 互联网天地, 2015(8): 66-70.

[6] 冯伟,周江卫,彭海燕. 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智能管道发展思路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16(3): 2-5.

[7] 吴列宏,林海. 基于互联网思维重构运营商支撑能力[J]. 现代电信科技, 2015(2): 73-77.

[8] 陈飞. 运营商互联网思维下的支付平台探索[J]. 移动通信, 2015(2): 87-96.

第4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科普惠农;对策;思路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核心理念

互联网思维虽然源于互联网,但其形成和发展却更多借助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这些新技术虽然植根于互联网,却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其派生出来的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等新形式,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贴心、个性化、精准等高附加值的服务。正是用户对这种新型服务的需求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互联网思维这一新事物的形成和发展。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要求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以及传统的思维。

互联网思维不仅是一种技术思维,一种商业思维,更是一种系统思维。不仅适用于互联网企业,更是适合于所有的企业和行业。

二、当前农村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农村科普工作,会发现目前农村科普工作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农村科普教育对象的结构性缺少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已经有很多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这些人已经基本脱离农村,很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不但主观上对传统的科普内容不太关注,客观条件也使他们无法接受农村科技长廊等科普产品的教育和影响。

广大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本应该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青少年普遍更习惯于无纸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等。同时,农村青少年较少承担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所以,他们很难对目前农村科普的各种内容产生兴趣,所以农村科普的工作其实很难惠及广大农村青少年。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内容需重新定位

传统的农村科普工作以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为普及内容,以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可以说“科普富农”是农村科普的主要目标,也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主要考核评价依据。

近年来,不少地区特别是平原地区农民已经逐步实现脱贫,走向小康,这些地方农民对农村科普工作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普富农”,不仅仅需要覆盖农村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生产领域,更需要涉及到农村生产之外的日常生活、健康、家庭、情感、养老、教育、服务业等领域。但目前的科普工作还很少涉及这些领域。

(三)农村科普产品的表现形式有待改进

目前,农村科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科技长廊、图书馆、科普网站、科技下乡讲座等。这些科普活动对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提升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些科普形式已经开始逐渐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科技长廊、图书馆、科普网站等内容更新慢、无法惠及外地务工人员、无法解决广大农村人口真正关心的问题、无法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缺点已经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三、思路和对策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民主、开放、平等”特点,以及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等思维核心,用互联网思维来观察和思考农村科普工作,会有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改进农村科普的传播途径和形式

农村科普工作现有科技长廊、图书馆、科普网站、科技讲座等形式,有些地区还开发了短信群发等形式。在充分利用这些科普形式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官网等新媒体进行科普宣传,有效克服时空、地域限制,既有助于农村科普受众的全覆盖,又充分满足广大新农民的阅读习惯、学习条件。

科普工作者要更多地站在广大农民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分析各类科普对象的真实需求、个人爱好、学习习惯、学习条件等,这其实就是用户思维的典型表现。

(二)改进科普作品的创作和生产

专业的工作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员去做,科普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应该更多利用社会资源如专业的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科普工作者一般有某一领域(如生产、生活等)的丰富知识,而专业的制作公司擅长于将专家的知识以更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更合理便捷的渠道,有效呈现给最终用户。科普工作者要主动和专业的制作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高质量的科普产品。这其实是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的典型表现。

(三)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

广大农村人口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因素,会有千变万化的科普需求。也会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因素,有形形的学习习惯、学习条件等。农村科普工作者应该主动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充分了解更多科普对象的需求、爱好、习惯、实际条件等,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根据不同受众人群的学习方式、阅读习惯、接受能力、关注领域等,开展个性化的、精细化、准确定位的科普服务。

(四)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示范作用

在今天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一个中心,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农村科普工作者不仅要利用自身的劳动来开展科普惠农工作,还要善于利用先进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示范效应,鼓励他们主动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宣传自己,引导更多农民参与农村科普,提高科W文化素养。

结语

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 2011 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指出:“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农村科普工作的实质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科普工作的未来发展,我们能及时发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变思路、创新方法,从而使农村科普工作不断适应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推动农村科普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作者简介

叶开,国内资深的实践派产业互联网专家,既对互联网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又能踏实地深入到企业中将互联网付诸实践,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和需求,真正能为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提供接地气的解决方案。知名作家,还是一位知名的自媒体人,几年来笔耕不缀,已经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内容简介

《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是国内首部讲解企业如何通过O2O的方式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著作,也是目前O2O领域最系统和最接地气的著作,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从廓清对O2O的认识开篇,权威地讲解了O2O的定义、15个入口、3个闭环、4类平台、4大价值、8大风险、10大误区和10个标准,然后从以下8大方面系统讲解了O2O究竟该如何落地:

5大关键要素: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大类模式:整合类、导流类、体验类、定制类、社交类、平台类;

11个业务支撑:粉丝、标签、账户+、虚拟币、优惠券、二维码、屏幕、支付、凭证、口碑、礼品;

6大技术支撑:社交矩阵、O2O工具、Social CRM、移动终端、电商平台、大数据;

O2O的方案设计:市场分析、设计核心、设计蓝图与要点、解决方案、实施方案、金融方案;

O2O的场景设计:框架图、活动场景基础、活动场景模型、场景结构、场景模式、场景评估;

12个核心问题:利益分配、组织结构变革、意识转变、顶层设计、运营设计、商务电子化、执行力、人力资源整合、外部资源整合、粉丝驱动经营、三方平台界定;

6大思维:数据思维、社交思维、会员思维、情境思维、运营思维、金融思维。

先从要素和模式到业务支撑和技术支撑,再从方案设计到场景设计,最后从核心问题到思维,涵盖了企业实施O2O的方方面面。

目录

本书赞誉

前言

第1章全面认识O2O

1.1O2O的真正定义

1.1.1O2O的起源

1.1.2O2O的现状

1.1.3O2O新的理解

1.2O2O的15个入口

1.3O2O的3个闭环

1.4O2O的4类平台

1.5O2O的4大价值

1.5.14大组织价值

1.5.24大近期价值

1.5.34大长期价值

1.5.44大深层价值

1.6O2O的8大风险

1.7O2O的10大误区

1.8O2O的10个标准

1.9本章小结

第2章O2O的关键要素

2.1O2O的“2”本质

2.2O2O中的关键要素

2.2.1人流

2.2.2商流

2.2.3物流

2.2.4资金流

2.2.5信息流

2.3O2O的SoLoMoCo体系

2.4本章小结

第3章O2O的模式与范式

3.1导流类O2O模式

3.1.1团购

3.1.2导航

3.1.3App入口

3.1.4爆款

3.2整合类O2O模式

3.2.1线上线下整合

3.2.2商务电子化

3.2.3统一云收银

3.2.4全渠道零售

3.3体验类O2O模式

3.3.1免费Wi-Fi

3.3.2社区店

3.3.3生活方式

3.3.41小时急达

3.4定制类O2O模式

3.4.1产品定制

……

第4章O2O的11个业务支撑

第5章O2O的6大技术支撑

第6章O2O的商业设计

第7章O2O的场景设计

第8章O2O的12个核心问题

第9章O2O思维

后记

第6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利润越来越薄,我要做零售

这是个什么问题

这是个从做批发到做零售的模式改变问题。

当初一定有什么原因,让你起了这个念头:

为品牌商代工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做外贸出口的,国外客户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细;做配套供应的,客户的定制要求越来越非标准化――我要自己做零售,把这些利润留给自己!

然后,你发现零售是个坑,你不得不思考一大堆新问题:

1.客户群从明确到不明确:你从此面对不确定的消费者,甚至不知道是谁在买你的产品。

2.选什么渠道是个重要问题:渠道的选择,其实多数企业是凭感觉或听朋友的经验来做决定的。一旦渠道投入效果不佳,企业就进退两难了。

3.产品宽度多少合适:你会用到一系列新词,如品类、品类宽度、品类结构、SKU(最小销售单位)、陈列丰满度等。这些都是关于零售的新学问。

4.库存和补货:销售预测只要稍微不准,要么出现库存积压,要么出现缺货脱销。补货也是门新学问。

从批发到零售,你开始关注消费者。恭喜你,互联网这个大坑正在朝你走来。关注消费者,这只是互联网给企业挖下的一个小小的“预备坑”。

我的观点

1.这是完全不同的运营模式

在研发和生产之外,你还不得不再掌握几个新技能:

消费心智定位:品牌影响力变得非常重要。你需要制定一系列新策略,如目标消费群、品牌定位、品牌联想、品牌视觉识别、品牌推广策略等。

分销渠道管理:分销渠道有时是你的伙伴,有时是雁过拔毛的家伙。你跟他们的关系可不是服务客户那么简单。不同的渠道辐射消费者的能力大不相同。另外,渠道的配合度、渠道的M入门槛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

商品管理:除了刚才讲到的一系列新词之外,更重要的是新产品的研发流程也不一样了――研发过程必须要纳入对消费市场的洞察。

物流与供应链:按订单的批量物流大概要成为历史,要改变为快速响应模式,要多品项、小批量、快速补货。供应链模式也改变了。

2.不要试图让同一个团队处理好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

这套新的运营模式贯穿从研发到生产到物流的全过程,每个部门都会遇到新的困惑:

(1)当大客户的订单和门店要货的需求同时到达生产线时,生产线优先安排的规则是什么?

(2)大客户要求的折扣和渠道要求的佣金,以什么规则来定?决定的依据是什么?

(3)大客户部门和零售部门彼此争营销预算时,以什么原则来定夺?

你必须认清一个原则:原有的批发业务和新增的零售业务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策略分别是什么。这是你必须做的艰难决定。

小结

要用零售的思维来组织你的业务,你需要掌握消费市场的一整套管理逻辑。

要明确新增业务和原有业务之间的战略定位,否则,团队的争吵会一直持续。

线下成本太高,我要做电商

这是个什么问题

这是个花成本买客流量的问题。

当初你多半是这么想的:

1.一个店面的投入:租金、装修本身就是一大笔费用,店面陈列的商品又是一大笔资金占用,费用太高了。

2.品牌覆盖全国所需的投入高得自有资金承担不起,相比之下,电商的入门费用很低了。

然后,你发现电商是个新的坑,因为流量才是致命的!

电商平台的人气高根本不代表店铺流量高,客人不进店啊!――这是多数人接近互联网的第一个坑。

我的观点

1.盈亏的核心是流量/费用比

不管做电商还是做门店,本质上都取决于这两个指标的效率:进店客流量和订单转化率。

人们通常认为线下门店的租金和装修费用是固定成本,这个固定成本太高使得做电商显得门槛更低、更具吸引力。这完全是搞错了。

正确的理解是:

用店铺租金买客流量,是为了引流而做的投入。店铺开在哪儿,从位置确定的那一刻,店铺可以辐射的有效流量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用装修和陈列费用买销售转化量,是为了进店客流转化为销售而做的投入。所有的装修和陈列都是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的冲动。

做电商划不划算,同样看流量费用比:

线上引流费用。当前,在主流电商平台,吸引一个点击的成本为0.8―1.5元。一个点击的意思可比喻为线下客人在路边望了店内一眼。按月投入万元吸引将近1万个路人的目光来看,这个费用比如何?

店内转化费用。更可怕的是店内转化率,1%的店内转化率竟然是当前多数网店的现状。意思是一个月投入到店铺运营、美工、网上客服的成本,只产生1%的产出。这样一算,做电商省不省钱已经很清楚了。

2.网络流量已经过了红利期,能拼的只剩营销和运营了

找准平台的成长期,才能领到流量的红利。当平台成熟之后,只能真刀真枪地看本事了。

按照每个点击0.8―1.5元和1%的转化率,如今的主流电商已经是租金高企的豪华商业中心地段了。网络流量的红利期已经基本和你绝缘了。

3.网络营销和网络运营又一次挑战你在传统行业养成的思维惯性

有两个关键词,你必须体会到位,继而玩到位:

粉丝――网络营销的核心精神是聚拢优质粉丝群。这一点,是对做惯了广告投入的传统企业思维的颠覆。

体验――网络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是极致顾客体验。运营的效率不是靠服务动作的标准化,这也是对传统运营思想的巨大改变。

小结

不要简单计算成本,要算的是流量投入的产出效率。

电商改变的是营销和运营环节,思维方式需要适应和提高。

我的产品很好,怎么卖不动

这是个什么问题

这是产品的意识升级问题。

你对产品的理解需要从功能概念升级到“全产品概念”。

你最初一定是这么想的:

1.我们的产品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纯度高x%(精确度高x%、用料更好……)

2.我相信质量好的产品顾客会认的

然后,你真的掉进了一个时代的大坑:好东西不一定叫座。

你发现,顾客的眼睛并不雪亮,“愚蠢的大多数”真的存在。比如,你会说:“xx家的产品含有添加剂的,可还是那么多人买。”再比如,顾客会说:“嗯,东西挺好。”然后转身在别家下了订单。

你还没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概念不同了,你接近了互联网的第二坑――产品意识升级。

我的观点

1.互联网下的产品,指的是顾客对企业的感知综合

你输得并不冤。如果你所想的都是自己产品的功能性优点,那就要知道单纯的功能优点如今不一定引发消费者购买。

互联网时代释放的人性催生了新的产品意识。为什么上一节我们谈“粉丝”和“体验”?背后的原因在于产品焦点的迁移:从外在标准深化到了内心感知。互联网时代给了人性完全释放的空间,产品的焦点自然也需要从硬标准进化到软感知。

感知的重要度上升,使得产品概念不再局限在功能。顾客说不清他们的感受,顾客也不清楚他们的感受源于什么,但他们就是能用钞票作出选择。所以你的产品定义不能再局限于功能,而应将焦点转向管理顾客的感知。管理好企业与顾客接触的任何界面,才可能塑造一体连贯的感知。

2.建立围绕顾客感知的产品评价体系

传统企业最常用的顾客评价指标通常有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在互联网下,它们都变得不太足够――产品合格率,只针对功能达成水平;顾客满意度,不一定带来顾客忠诚;顾客投诉率低,可能代表顾客根本没关注你。它们都不能解释顾客对你是否有明确的感知,感知好坏的程度如何。意识到顾客感知的重要性,下一步就是围绕顾客感知建立自己的产品评价体系了。

小结

你又面临一个新的思维提升路口:好功能不等于好产品。你的a品思维需要按照互联网思维来重构。

我知道要转型,但不知道转到哪里

这是个什么问题

这很可能是商业模式创新问题。

如果看完了前三个坑的解说,你仍旧认为互联网转型就是做电商,那我就要伤心得跳楼了。

当初,大多数传统企业真的是这么想的:

互联网转型,是不是就是做这些事:做个官网、在网络媒体投放广告、做电商、做微商……多数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概念仅止于此。

结果,它们连互联网真正的坑都还没见到。

你一定对“+互联网”和“互联网+”已经听到耳朵起茧了,但你说得清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吗?这里,我将沿着大坑的顺序帮你理一理。

我的观点

1.企业跟互联网挂钩的方式有很多

“+互联网”或“互联网+”,都意味着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不同的是商业模式改造程度的不同。这些改造由浅入深包括:

(1)互联网渠道:销售渠道+互联网

企业的原有价值链不做改变,在销售渠道上新增电商渠道。

这时候,改变仅在渠道层面,对原有体系基本没有触动。企业要注意的是新增渠道与原有渠道之间的策略协调。

(2)互联网营销:营销+互联网

营销传播的手段中增加互联网媒介,开始学习互联网的营销手段,如精准受众的选择和病毒式营销。

这时候,营销思维需要改变,这开始触动到企业思维方式的改变。企业的营销传播中需要放弃“我说你听”的传统思维,需要学习社群式推广、粉丝聚拢、病毒式传播等“失控”式的营销思维。

(3)互联网内容服务:互联网+产品

对产品的定义从功能到全顾客感知。企业在线上投放的内容更重视内容对顾客产生价值,内容即产品,服务即产品。

这时候,由于产品的定义改变,企业内部流程相应改变、决策权和话语权重新分配、组织氛围需要更倾向扁平和弹性。整个企业开始有互联网公司的感觉。

(4)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核心竞争力

你过往只习惯一种商业模式:“购买原料+制造产品+销售赢利”,但这只是商业模式中最基础的选择。商业模式创新在互联网中每天发生,摸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门,才算真正踏入互联网时代。

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同,因为它们有积累,有既成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过往的成功一定凝聚出了一些核心竞争力,比如研发更新的能力,与供应商结成联盟的能力,营造忠诚顾客群的能力,等等。

在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传统企业的原有商业模式被根本打破,外在的组织形式被打破,但核心竞争力不会。基于核心竞争力所设计的商业模式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2.终极互联网转型,是价值链重构,是商业模式创新

这时候,一家全新的公司诞生了。它有全新的愿景和目标,用全新的方式构建组织,用更有效率的方式组织流程。

祝贺你,终于完全蜕变,真正实现了互联网转型。但是,小心!没有必胜的商业模式,终极的互联网转型说不定是更大的一个坑,这个话题又可以谈三天三夜了。

小结

真正投身互联网时代,意味着――

你能够清晰地认识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

第7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互联网思维主要体现为对互联网平台的充分利用。要打造积累人气、打造品牌。

互联网思维重视数据的营销,让企业能够一次性的集中到海量的市场数据,并从中挖掘更多的市场需求。

互联网思维还包含了粉丝思维,没有粉丝等于没有产品。得粉丝者得天下。

互联网思维下的宣传路径主要来自于用户的口碑。口碑是王道,只有口碑好,人们才愿意去传播这一品牌。

第8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关键词:广电网络;发展建设;共享经济模式

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和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加上长期以来广电网络的管理模式,广电网络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文化消费品的属性,影响了广电网络的发展。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有线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各项业务迅速发展,广电网络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获取用户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策划内容,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最新的资讯快速、便捷地通过移动端传递给客户,调整运营、推陈出新,满足客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需求。如何结合当下的市场实际需求和了解用户新的消费理念,来完成产业升级和构建新的盈利模式,这才是广电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共享经济模式下广电网络核心竞争力

1.1什么是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主要是通过新兴技术平台,将商品、服务、技能、时间以及生产能力、设备等闲置资源和能力,在不同主体间进行共享,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型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在新技术和“互联网+”背景下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模式、企业运营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第三方建立的市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实现商品、服务和技能等使用权的共享,借助第三方市场平台进行商品、服务的租赁、交换或者借贷等活动,成本低廉、灵活性强。共享经济通过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为多样化的服务提供了可能,基于社交网络平台(SNS)建立的信任机制为使用权的交易提供信用保障,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1.2广电网络新的核心竞争力

广电网络作为网络的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服务者,优势在于有着庞大的基础用户使用基数,这是其他非互联网运营企业所无法达到的优势,再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创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摆脱以往只把核心竞争力放在广电网络的基本建设和怎样让用户续费的循环当中,而是要发挥以互联网基础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降低用户网络使用成本,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创建的以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市场平台,对用户做线上的内容流量服务,并利用平台中的大数据针对用户体验做出个性化的线下产品服务,完成产业升级增强新的核心竞争力,以摆脱以往互联网运营商只是互联网产业链中信息数据“搬运工”的角色。这也正如总理之前提出的互联网+思维和服务业升级的国家经济转型的宏观趋势,而广电网络正是符合这一历史机遇的见证者和执行者。

2.广电网络当前的困局和发展方向

2.1有线数字电视所面临的困局

有线数字电视是我国广播电视中长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国家整体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兴起和移动网络技术上的日益成熟,网络电视已逐渐替代传统的有线数字电视,成为广大用户所使用的新的电视媒体信息获取渠道,其主要原因是网络电视的成本更低,更易让用户感觉实惠,虽然在观看体验方面与传统的有线数字电视有着根本的差距,但是因为观看成本更低,用户基本上都会选择几乎是免费的观看渠道——更差的网络电视,而不是选择观看体验更好的付费有线数字电视。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现象。

2.2广电网络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广电网络主体架构和运营方面,随着个体用户网络使用的成本不断降低,比如移动、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已逐渐将用户的网络使用业务,变成了其主流业务的附属品或是赠送品,再加上广电网络由于受到骨干网络出口限制,以及处于其他网络运营服务商的激烈竞争下,其似乎在用户上网体验方面也没有丝毫优势,特别在网络运营维护成本不断提高和新的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所需要的设备采购成本投入也在大大增加的前提下,最终可能面临业绩下滑和利润大幅缩水的局面。如果再不找到新的运营增长模式和转变运营思路的话,很有可能将被互联网时代所淘汰。

2.3广电网络发展方向需要互联网思维

广电网络作为网络出口运营商,提供给广大用户的上网服务,这种上网服务是互联网的基础,也相当于网络信息数据传输的载体,这也是目前广电网络最具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怎样发挥这种核心竞争力使其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思维,既然网络的基础建设在手中,完全可以转变以往只为了卖带宽和提供上网服务,等到用户费用到期后再争取用户继续续费这样的传统循环,因为这种传统循环在互联网时代随时可能被终结。既然用户需要上网就必然要通过广电网络才能连接到互联网中,作为上网用户的第一接入者,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互联网思维的共享经济模式给用户提供线上内容服务,建立起适合不同上网人群的单个或多个互联网市场平台,通过对市场平台的运营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用户线上流量分析,制定出适合潜在线下消费用户的产品,做到在以上网服务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线上内容引流、线下私人订制的互联网理念,摆脱之前的核心竞争力只为了不断的传统循环,和以往网络出口运营商只是互联网产业链中信息数据“搬运工”的角色。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经济背景下,网络出口运营商想要走出传统经济模式,完成产业升级的核心就是建立大数据平台,重新掌握这套“清算”系统,从而利用广大的用户基数为基础,以数字经济为依托,靠着网络的基础建设和技术上的巨大优势,创建以共享经济模式为核心的用户单个或多个体验平台,完成数据链上的流量采集和大数据清算,从而把控当下的用户消费升级的趋势,制定准确的线上流量引导和线下良好的消费体验,最终是以互联网基础服务为“清算”核实,将互联网+思维伸向各个产业,不断寻求企业利益增长的新边疆。

3.广电网络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3.1广电网络面临新的技术升级

目前广电网络的基础建设已比较完备,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长期用的EPON技术马上将要被GPON技术所代替。EPON和GPON是无源光网络技术的两大主流技术,两种都是用光纤传输的形式,从性能指标上GPON要优于EPON,但是EPON拥有了时间和成本上的优势。EPON和GPON系统的组成不同,E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是单纤双向系统。GPON系统通常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ONT和ODN组成,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从技术角度,EPON全程采用的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地传输IP数据包业务,不需要进行协议转换。GPON采用源格式传输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支持TDM服务,并且可以快速提供对未来新业务的支持。EPON继承以太网的优良传统,进入门槛很低,EPON芯片的价格低。GPON芯片功能复杂,技术门槛较高,GPON光模块对芯片要求很高,芯片价格难以下降。GPON光模块的成本要高于EPON光模块。在速率等级上,EPON仅支持上下行均为1.25Gbit/s的速率等级,GPON可以支持下行1.25Gbit/s或2.5Gbit/s,上行155.622Mbit/s、1.25Gbit/s、2.5Gbit/s多个速率等级。

3.2广电网络的产业升级

广电网络作为网络出口运营商,在做好用户上网体验服务的前提下,利用自身常年积累下的广大用户基数和良好的企业品牌,发挥在技术、服务、渠道、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创建新的产业创新形势,建立起用户基数庞大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市场平台,将线上内容引流和个性订制相结合,依托市场线上平台中的大数据为支撑,不断对用户进行深层次探索分析,发觉用户当下的消费趋向和潜力,以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消费品满足用户潜在消费需求,并可发挥共享经济模式的特点,与其他某些相关产业企业进行合作共赢,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升级。广电网络的发展要做到,不再只是提供用户网络基础使用的传统续费模式作为企业盈利的主要途径,而是在此基础上大力发掘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大数据化,不断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增长点,最终完成产业的步步升级。最终要完成广电网络不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还是需要广大爱岗敬业的广电人,当下的广电网络发展面临着重重的危机和挑战,同样这也是一种互联网时代大环境下市场转变和产业升级的机遇,迎难而上、不断创新也正是广电人的特点,在做好以往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业务,企业内部不断培养创新型团队建设。广电网络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当下,不断加强自身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开创新的核心价值,完成产业的升级。

作者:王凯 单位: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士辉.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双向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08):162-163.

[2]谢冰.三网融合对广电网络的发展影响问题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04):244-245.

第9篇:互联网思维核心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3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02

0 引 言

在我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子商务业界已经为互联网思维赋予了“用户、简约、极致、迭代、流量、社会化、大数据、平台、跨界”等九方面的内涵,这些内涵也是互联网思维能够对传统商业模式实现颠覆的原因之一。美国特斯拉,中国的小米、阿里等企业应用互联网思维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就是互联网思维实用性的最佳表现,这也为互联网思维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1 我国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对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进行较好的研究,笔者首先需要对我国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晰,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我国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较多的战略性缺乏、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以及重考核而轻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1.1 战略性缺乏

在我国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中,这一工作的战略性缺乏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行使着以往人事管理的工作,这就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能够发挥的效用较低,并不能较好地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一战略性缺乏的问题中,其还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放性较差,这就使企业中一旦提到人力资源管理想到的就是人事管理,这种落后的战略理念自然不能满足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1.2 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除了战略性缺乏的问题外,我国当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也切实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由于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遍布企业的各个领域,这就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很容易出现狐假虎威,将自身的工作错误地认作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对资源的管理,这种问题的出现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的气氛不和谐,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极为不利。这一问题必须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并需要尽快得到妥善解决。

1.3 重考核而轻培养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外,我国当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着重考核而轻培养的问题,这种问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立初衷来说无异于本末倒置。具体来说,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不知道应该考核员工什么内容、不知道考核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的情况极为常见,这就使对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员工考核工作彻底沦为“走形式”,这一问题也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法成为现代企业核心部门的原因。

2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笔者参考上文中论述的我国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选、育、留、辞”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此实现人力资源生态圈的建设,这样就能够较好地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转型。

2.1 “选”

这里的“选”,指的是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的人才挑选,这种互联网思维的人才挑选不同于以往的企业招聘,而是通过建立一流资源生态圈,通过颠覆传统人才招聘模式的手段进行优秀人才的挑选。在这种一流资源生态圈的建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所需要人才的特点,初步选定这类人才在网络中的集散地,这样就能够为具体的人才挑选提供帮助,而在具体的招聘手法选择中,企业除了结合自身企业文化与发展实际外,还应借鉴一些优秀的招聘手法,国外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招聘手法,这些都值得我国进行学习、参考及借鉴。以NSA官方推特发出的乱码招聘广告为例,这一广告如同家中的喵星人跳到电脑桌上玩耍误踩键盘打出的乱码,但事实上这一串乱码是一段技术难度非常高的代码,而后NSA官方对这一招聘进行了说明,并通过这种形式真正招聘到了优秀的人才,这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人才挑选模式,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2.2 “育”

在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转型的“育”环节中,这一环节的核心是设法使员工成为企业的粉丝,这样就能够真正营造和谐的、真正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种“育”的追求,企业就必须设法建立人力资源粉丝圈与员工粉丝圈。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以往从知名度-名誉度-忠诚度的粉丝圈建立模式将得到彻底颠覆,而粉丝圈-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的企业粉丝圈建设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而这种粉丝圈建设的核心,正是用户提前参与的交互。以阿里巴巴的员工培养为例,在阿里的人才培养中,其较为倾向于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并给予员工在不同岗位工作的机会,这对于职场新人的成长有着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这一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值得借鉴。

2.3 “留”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认识到群体智慧在企业发展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而为了保证群体智慧能够较好地在企业中得以应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必须实现对优秀人才的“留”,笔者在这里提出全员创客化的互联网思维人类资源管理模式。在这种全员创客户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需要实现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转变,以此保证个人潜能的发挥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力,使其能够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价值。而在全员创客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还应设立创客委员会,并给予这一委员会自主用人权、决策权及分配权等权力,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一创客委员会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并较好地激发创客委员会的动力,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4 “辞”

在本文论述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选、育、留、辞”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辞”也是这一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辞”代表的是企业的组织瘦身,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瘦身中,裁员是最常见的形式,但这种传统的手段很容易经由互联网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而减薪这种手段却往往会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一种在册和在线管理的企业组织瘦身模式,其中在册指的是企业固有的资源和人,而在线则是指游离于企业之外但又是企业生态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和人。在这种模式的企业组织瘦身中,就可以通过引入压力驱动解决企业的内部员工问题,实现内部资源的驱动升级,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自动瘦身。

3 结 语

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中,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能够通过对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颠覆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各类企业应积极应用这一思维模式进行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5).

[2]Jimmy,王娜,卢旭,等.互联网思维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职业,2015(10).

[3]鲁辉.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基于传统行业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比较[J].现代商业,2015(9).

[4]王安琪.互联网思维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