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教育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高校教育,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培养,充分应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实现高校与网络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深度的结合,建立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高校教育平台,加快高校教育课程的公开性教育,对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互联网+”高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建议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互联网+”高校教育的现状
(一)“互联网+”与高校教育融合度低。“互联网+”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情况不仅受到限制,且由于网络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部分高校教师的操作水平有限,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应用“互联网+”与高校教育的跨界融合,在当前高校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实质性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互联网+”高校教育的创新理念没有形成,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寻求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平衡支点还没有稳定,高校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互联网+”与高校教育融合度低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限。高校不断地通过扩招的方式获取人才,并将高等教育推到大众发展的阶段,在互联网迅速发展进步的同时,大批量的技术人才涌现,但仍然存在着科技教育的局限性。如“互联网+”技术使得高校绝大多数的精品课程资源能够通过网络课程,实现课程的共享,但是部分传统课程的讲授方式仍然无法实现高校之间跨专业、跨学科的资源共享,且绝大多数教学资源均没有得到真正的网络共享。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教学创新发展的步伐受限,缓慢的创新发展能力极大地制约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育的融合。(三)监管机制不健全。各大高校纷纷利用“互联网+”高校教育模式,采取慕课的方式,并且鼓励各大著名高校加盟慕课平台,纷纷提供特色化的教育课程,但是其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放,学生能够获得的课程资源有限,整个课程平台无法真正得到学生的学习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当前的目标和大纲的要求不够明确,管理考核学校的管理机构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不高,造成当前“互联网+”高校教育虽然前景良好,但是高校教育的资源浪费严重,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弱。
二、“互联网+”高校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高校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的高校教育观念,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实现高校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融合,跨界融合。在不断强化高校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力的同时,将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向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扩展,应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技术与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借助多媒体的网络终端形式,开展各大高校开放式的网络教育课程,实现学校跨平台、跨专业之间的在线课程学习考核,综合评价。如清华大学公开课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现给来自各地区的学生,让学生实现跨学科、跨区域、跨时间的学习与交流,并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优化课程改进、课程学习以及平台开放性,促进“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育的充分融合发展,奠定未来网络高校教育模式的快速进步与发展。(二)突出个性化教学,体现因材施教。应用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分析结果,针对学生的个性、学习、爱好、兴趣和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自我的学习优势和劣势,以及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发展,实现“互联网+”技术的高效应用,对学生进一步强化因材施教的方法。另外,为高校更好地输送社会所需的人才,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各类型的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因此,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整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指导学生和高校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以更高的效率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发展个性化人才。
三、结论
“互联网+”高校教育不仅融合了高新技术产业特征,而且各种信息技术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发展。突出高校个性化教学模式特征十分关键,未来社会发展必然高度依赖网络,以网络平台促进各学科教育的互动,集成教育资源,整合教学成果,继而指导高校应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促进网络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互联网+”高校教育主要源于跨时间、跨地域环境的特征,可以为各类学生提供可靠的教育资源,并且保证学生及时地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丽,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计算机
一、互联网的显著特征
互联网以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复杂的技术,广泛的应用性,拥有无限的信息容量,传播速度极快,可以达到即时传播的目的,同时传播面积之大,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影响具有全域性,互联网对每一个人或者组织甚至是整个国家都有很深的影响。其最主要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以计算机、网络为首的新技术不断出炉,技术不断创新,不断的推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影响着教育领域,使其逐步步入信息化领域,同时还激发了不同种类的教育和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得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互联网的运用提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
2.互联网同样是一种思维,互联网同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创造,是人们对世界不断的思考,对科学不断的思辨,对自然不断的认知而后产生的一种思维模式。于互联网而言,联网具有普遍意义,而不联网具有特殊性。正因如此,互联网世界里,这种积少成多的效果已经影响网络传播的速度及效果。现在网络上的微博等的影响已经将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人的言行受到一个人的关注,这一个人将其传播出去,影响了十个人,十个人继续传播,将会影响一百个人,就以这样的速度传播,使得一个人的言论影响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
3.互联网还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世界,网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知晓世事,应有尽有,互联网就像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样,我们开始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这种依赖具有双面性。如果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有利的那么将对我们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相反,如果其传播的是消极的将对我们有害。
二、互联网思维对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尊重互联网时代学生主体性。应该以用户就是上帝的思维模式来搭建起各种服务平台。互联网体现一种人人平等,注重个体价值的精神。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在互联网世界里,个体的价值得到了不断的放大,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个体价值被重新定义,这种变的意义十分重大。现在,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组建成了互联网生态群,而这种群体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有智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是非常强大的,这些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制作一种让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站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解决的一大难题。如果这个难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提供一个好的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播和信息反馈速度,同时,学生可以再互联网平台上体现其真实的想法、感受以及生活状态,学生的利益诉求在这里都会得以体现。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更多的关注的就是学生骨干的教育,希望能够通过他们进一步带动其他的群体。但在这个网络时代,则会对每一个个体都加以关注,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显著。
2.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平台战略,所谓的互联网平台战略就是以互联网为入口,用特殊的服务价值链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产生闭合的产业链价值。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教育工作这应对学生需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梳理出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就业以及德智体美其他方面的价值关联点,并将这些关联进行有机链接。可以推出一种平台,围绕他们在学校的整个成长过程而展开设计。该平台应注意结合实用性、时尚性以及易用性为一体,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
3.互联网思维的产品应集简约、创新等为一体。在普通的互联网站中,其极致的互联网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样在学生工作中也应做到这一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难开展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内容相对较为单调。工作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可以有机结合,那么将事半功倍,想突破这一难题,可以从互联网传播入手,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结束语
互联网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注重个体言行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尊重和体现互联网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互联网平台战略的利用,创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简约的一个互联网平台,同时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更容易让学生介绍,而不是官方的表达方式,使更多学生不再厌烦思想教育,相反被其吸引,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职业教育;模式
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成为国内金融业界重要的新事物。互联网凭借其“平等、开放、分享”等特征迅速渗入传统金融行业中,催生了一大批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云金融、财富管理等众多的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新模式。截至2014年12月底,其效益已经突破10万亿,其中较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500家,从业人员约为39万,超过200万家企业因此受益。互联网金融也于2014年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信号。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金融职业教育必须分析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向金融行业培养和输出互联网金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互联网金融对金融通才的需求。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对金融职业教育提出的新需求
(一)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理念与思维急需转变
互联网精神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理念与思维急需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内化互联网思维,以及迁移和转换互联网金融职业角色。
1.培养与内化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即为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理念、互联网经济。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时代,金融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网络小额信贷等新兴业务应运而生。传统依赖于金融中介的金融交易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成本低、交易便捷灵活的无中介模式,这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转变,使培养的现代金融人才更加契合互联网思维,能够在全面开放、多元变量并存的互联网环境中形成职业思维模式,能够在设定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互联网金融业态中进行思考和工作。高职教育要以开放性、兼容性的互联网理念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切入点。
2.快速转换金融业职业角色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代,传统金融机构也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冲击,互联网企业攫取了传统金融业的丰厚利润,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产品重构等方面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这必然会要求从业者具备互联网思维,必然会增加对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因此,金融业人才必须及时迁移与转换自己的职业角色。相较于传统金融职业人才角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金融职业人才更需要改变理念和思维,更需要具备“通识知识、创新意识、互联思维”的能力素质。
3.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金融教育新模式要求学生通晓金融学基本原理,掌握金融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各项金融基本技能。此外,还需要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互联网金融领域内的互联网营销、P2P网贷、众筹融资、互联网支付等典型业态分类的特点。与此同时学生还要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加强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交叉结合的基础上,初步具备设计创造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能力。要系统学习互联网金融中的征信、风险测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的原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了解现代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基础理论知识等。在能力方面,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拥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互联网金融运行、管理能力;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营销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能较好地驾驭和掌控商务谈判。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叠加的教学方式及内容的改变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全方位的渗透、影响和改变,使得金融业的格局、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必须要求金融职业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互联网金融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通才”,所以不能只是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硬技能)进行培养,而是需要采用基于互联网金融思维的金融变革需求开展教学,有效地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相互叠加,从而在传授传统业务知识和硬技能之外,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创新和互联互通的软技能等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开放的、互动性强的金融通才培养环境。互联网金融运行的路径、平台、程序等鲜明特点,也需要金融职业教育在教学各环节得以体现,以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三)就业导向的新需求
1.培养模式需要重构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形成了金融业新的就业模式、就业路径和就业机会,职业教育在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重视金融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订单”合作,根据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公司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基层业务岗位进行针对性培养。
2.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重塑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就业元素,就业元素权重、企业录用诉求等发生了变化,需要在就业策略上进行调整。在互联网金融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上需要进行重塑,切实做好目标定位。初始就业岗位包括:互联网金融一线业务操作、产品营销、支付结算、系统运营与产品维护、电子商务、投资理财、征信、贷款、风险管理等各项工作。经过3~5年工作经验积累后可向具有管理职能和专业业务职能的岗位发展。
二、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教育的脱节
当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仍停留在银行柜台人员等传统低技能就业岗位,对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创新领域的金融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涉及很少。因此,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金融教育现状呈现出脱节的状态,必然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
(二)市场需求的即时性与教育创新滞后性的矛盾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催生了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和相关工作岗位,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必将颠覆传统金融业务。而现实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缺乏创新,没有反映金融业的新发展,在金融理论教材的选用上仍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以前的版本,滞后性明显。
(三)教育环境与教育现状的不匹配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和大数据时代,金融职业教育者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金融理论学界及业界的变化,以及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及重点,以随时拓展创新教学内容。但现阶段,教学质量与评估手段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主动去更新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教学内容,也部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四)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互联网金融教育需求的不均衡
互联网金融具有强有力的跨界整合能力,相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互联网金融对证券,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行业的整合运作能力要更加强大。跨界整合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点,将不同行业的功能结合起来,为区域经济的空间和深度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力。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信息技术的、具备跨界知识背景的金融人才,而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对金融职业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践中看,当前金融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旧各自培养,忽略了跨界知识的培养,结果出现了这两类学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非均衡特征,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互联网金融教育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观念
以金融学科为立足点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互联网相关理论及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强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行业的渗透和融合。培育具备互联网视野的、能迅速介入金融一线的,能综合运用大数据资源、整合各类互联网工具、推进金融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通才”
将金融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相融合,以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为引领,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如投资理财专业可以考虑在兼顾传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设譬如电子商务类课程,在实践环节上,通过网上金融交易操作强化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计算机专业可考虑开设金融类选修课程,在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的过程中,兼顾学生金融基本知识的讲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开发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等与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的课程,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够掌握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拥有熟练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营销能力,还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
(三)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证融合
课程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实现学生完成金融经济与投融资领域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保险人证书等。按照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职业标准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并将职业考证课程纳入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培养计划,实现课证的融合。
(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触角深化和前移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设置互联网金融实训室、软件开发与应用实训室、网络资源共享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以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根据专业面向的不同工作岗位群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比如微贷网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与能够提供软件开发和网站建设岗位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真实软件、网站项目的开发与测试,使学生了解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并能承担简单的程序编码和测试工作。与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走入市场,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
[2]汪连新.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3]徐谷明.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应多元化[J].中国经济时报,2014,(6).
[4]张慧瑶.互联网金融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才智,2014,(22).
[5]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11).
[6]于博.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与教学设计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4,(4).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互联网有利于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1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思维开始渗透至各个行业和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方法、规则和精神进行思考的新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能否激发和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实现区域教育合作领域的革新,取决于人们对互联网及其潜在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态度。本文借鉴互联网思维方式阐述互联网思维方式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创新的启示。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现状与难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三地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逐渐扩大到非经济领域,教育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共荣的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要包括本地或异地高校跨校合作,一般指异地校际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学分互认、学生培养与交流、教学与科研合作、信息资源共享、教师与学生互派互访等等。目前,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京津冀高校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加强高校间的教学科研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与实验室等。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难点尚未解决。
京津冀三地虽地理位置毗邻,但分属于三个行政区划,行政界线泾渭分明,尤其是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获得的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天津也拥有国家政策支持和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比河北省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就高等教育而言,截至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京津冀266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23%。这些高校办学主体多元、管理体制不一,区域教育合作面临着缺乏整体规划和集体行动的困境和教育合作的外部性的困扰,高等教育合作互利共赢局面尚未形成。深入分析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认为缺乏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结构性和体制性障碍是影响高等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互联网思维及其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创新的启示
创新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促进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与运用,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将对我国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引领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在互联网时代开启伊始的今天,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的思维方式是驾驭互联网和实现其价值的关键。互联网思维的平等性、交互性、即时性、可逆性、无限分享性等特征颠覆了现实社会的思维基础。从生产方式的转变,到思维方式的创新,互联网已超越科技应用从一种工具慢慢演变为一种思维范式。互联网思维倡导的开放去边界化、扁平去层级化等思维方式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体制创新中备受推崇。互网思维打破了机构与体制化的壁垒,是技术的变革,更是理念的变革。我国对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区域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启示方面,并从资源配置、合作绩效评价等不同角度探索区域教育合作,重在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互联网思维为视角对京津冀教育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的较少。借鉴互联网思维方式,对于推进京津冀教育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互联网思维视域下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创新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政策规划方面
推进高等教育合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以及三地相关配套政策的配合与协调。首先,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合作的宏观统筹。理顺中央、三地政府、各高校等间的关系,各高校见就各自的定位、分工与合作等进行深入协商,建立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并形成政策文件。[1] 其次,强化三地各高校的自主参与意识,利用规划、政策指导、立法或资金支持与税务优惠等手段激励高校发挥主动性参与到区域教育合作上来。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组织保障方面
实现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目标,打破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行政壁垒是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协调组织,提供组织保障。而且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开展教育合作,仅凭借高校自身的力量远远不足,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建立官方组织,保障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顺利展开。
(三)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协调联动方面
对京津冀三地高校综合分析,分知名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国家重点大学、省市属大学和职业学院等层次[2],借鉴互联网思维开放、扁平等特征打造分层协调联动与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校间合作,如推行统一学分制度等,深化学分改革,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
(四)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监督评价方面
中央、三地政府部门和各高校定期举办会议,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监督评价委员会,承担评价与监督职能,下设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和协调管理工作委员会,商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远程教育;评价;影响
一、引言
随着融合在经济、政治、文化这几大领域的深入,其也扩展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给社会在思维、生产与生活方式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成为发展的关键。远程教育理念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系统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可以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并可以构建更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使得教育模式得到真正创新。
二、“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为平台,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各领域的跨越、融合与推进。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模式下,有助于催生出新的产物。其主要表现为这样六大特征:创新驱动、跨领域融合、结构重塑、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正是这些特征使得“互联网+”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渗透,并不断融合,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态,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智能性、网络性、基础性、全局性与创新性。“互联网+”也隶属于社会操作系统,是社会系统中重要的运行基础,其通过对社会功能的有效执行,来发挥其社会影响力,从而体现出社会价值。
三、“互联网+”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1.对远程教育模式的影响
远程学习模式与在学校就读有较大的差异,学习者由于没有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所提供的远程学习服务支持也存在局限性,学习者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远程学习供应商服务模式,进而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在整个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学习者的自主性,这也是一种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对服务商而言,远程学习主要有E-learning、M-learning与B-learning这样三种模式,在远程教育中不仅包括学习理论,还需要引进新技术,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需要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将“互联网+”理念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来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对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影响
学习者在整个远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主选择学习模式,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路径等,通过社交媒体技术来实现深度学习,以Web2.0新媒体技术为基础,能够锻炼学习者参与和管理事务的能力,在开放和交流畅通的环境下,促进学习者创新思维的提高。在远程教育中,其技术不只包括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与3D打印技术等,还涵盖了教育技术的革新,微课、智慧校园、慕课、翻转课堂等都在高校中得到广泛推广,这使得远程教育技术充满生机和活力。多元化的选择模式,完善的技术支持,学习者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微学习、社会化学习、智慧学习与跨文化学习。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来分享网络学习资源,并开展合作学习,主题参与等活动。这样可以扩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和创新思维方式;微学习的应用,实现了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而智慧学习主要是对数据的便捷获取,信息透彻化分析以及知识全面掌握,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的教育,推动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这也是远程教育的最终目标。
3.对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评价
远程教育学习质量为其是否能够得到广泛推广的重要考评因素,但远程教育在绩效评价方面还是面临一些难题,由于课程教学系统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针对性,学习者由于水平不一,所以在学习风格的教学设计方面很难正确把握,尤其是无法实现一对一的学习资源。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远程教育也产生了变革,对远程教育而言,其更像是一种“电子商务产品”。而评价学习资料标准也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在选择交互式学习模式时,其主要是基于点播式的学习模式,建立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量,这种交互式的网络学习的评价指标为“有效的学习时长”。
四、结束语
“互联网+”应用于远程教育学习中,决定了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环境,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选择也表现出远程教育系统在形式上的百花齐放,而学习评价也有了全新的设计,可以设计学习进度条,增加教学日历来实现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实施,除了以往的在线测试功能,还可以增设在线交互答疑等,这些也必将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产生,进而锻炼学习者的学习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远程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蒋艳双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2]董兆伟,李培学,李文娟.“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6):93-98.
>>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研究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行为调查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在线学习英语情况调查研究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之研究论述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客实验室规划设计研究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设想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 基于互联网+下TPAS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思想行为特征探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心理和消费行为探析 互联网使用促进防癌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 // .cn.
[3]王良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调查研究[J].情报科学,2002(2):217-221
[4]沙勇忠,任立肖.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工作. 2005,(1).
[5]丁宇.网络环境下广州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34-36
[6]张宏深化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用户教育工作[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3(1)
>> 探究基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析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设想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市场化路径研究 基于互联网+下TPAS研究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服装定制营销探析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旅游酒店业发展探索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其对策探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作品阅读困境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初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众筹融资创业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融资与众筹对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探析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程煜..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7).
[3]张伟志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 2015(2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96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并且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互联网+”模式下,微传播(微信、微博等)逐渐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进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人们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当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部分大学生都是伴随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并且与新媒体接触最为频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价值取向,甚至人生态度,在校大学生都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给高校组织开展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增加难度。对于高校来说,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吸收借鉴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不断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时展需求。
1“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受所时代的影响和制约,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具备该时代的特征,作为“90后”大学生来说,同样具备“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1思想早熟,承受能力差
对于当前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出生时,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这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且这部分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受互联网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甚至强制自己按照成年人的方式看待问题,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1.2喜欢个性化,缺乏集体意识
在“互联网+”模式下,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丰富,借助网络大学生可以更为及时的获得信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甚至思维模式都独具个性化,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这些在校大学生都喜欢追求个性,不会盲目认同某种价值观念,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意识。
1.3责任意识强,价值观不成熟
对于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来说,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等是他们比较关注的焦点,并且渴望为其奉献自己的力量,受自身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价值观方面表现的还不成熟,使得他们更多地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1.4依赖网络
对于当代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更熟悉网络,并且对网络依赖程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他们在思考方面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是依赖网络解决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2“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把控性的难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互联网+”模式下,各类信息通过指尖就可以和掌握,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信息一旦被,在整个网络上就会“病毒式”传播,进一步增加控制信息的难度。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信息短小,主要表现为每一条信息表述的内容有限,通常情况下,这些短小信息都涉及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甚至与之相悖。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由于这些“90后”大学生还不完善,进而导致他们难以辨识各种信息的真伪,如果大学生的思想被一些虚假、不健康的信息占领,就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2.2威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对于高校来说,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等方式将事先设定好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网络媒体存在大众性、多样性等特征,对此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来源的唯一性、局限性,进一步冲击着以教师为主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对于独生子女占主导的“90后”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任何人都不能干预自己的生活,别人只能给予建议,不能代替他们做出任何相应的决定。
2.3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大学生行为的正确性,可以说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是正面的,并且具备一定的可控性。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网络资源规模的庞大性,以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进一步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当遇到各种问题时,第一时间就是上网查资料,直接从网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无形中削弱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模式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3.1树立“互联网+”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一方面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冲击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互联网+”意识,利用网络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对此,高校需要建立校园公众号、微信群等,以此传递信息,搭建大学生情感交流平台。同时,高校要整合校、院、班级,以及个人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网,并且将全体师生纳入到信息网中,使信息网覆盖整个校园。
3.2“互联网+”加强互动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为了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情况下,需要综合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新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需要从细微处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放下自己的身段,利用网络与大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3.3借助“互联网+”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为此,高校需要借助“互联网+”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需要尽快适应入“互联网+”模式,借助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一支复合型政工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懂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而且熟悉公众号、微信等网络技术。
4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在校生中,“90后”大学生作为主体,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核心,其网络生活质量的健康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综合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网络舆论氛围的健康性,同时积极构建“互联网+”模式的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胜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论公安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李小玲.Web 2.0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社交媒体为研究视角[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