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温室气体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气体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气体的概念

第1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碳排放 社会成本 综合评估模型 政策

一、前言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货币估算方式成了当前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经济学家通常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应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外部性内化。美国的碳排放社会成本指数即是这一理论的实践。2013年6月,美国白宫部门联席工作组(interagency working group)了《技术上调碳排放社会成本用以政策影响分析》的报告。报告上调了官方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社会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 以下简称SCC)指数,该指数几乎是2010年评估值的2倍,具体见图1、2。指数的上调意味着每增加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美国政府可以采取更严厉的限制碳排放措施。美国政府提出的SCC指数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为此,笔者从SCC概念着手,介绍美国政府SCC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方式,希望能给我国气候政策予以启迪。

2010年评估报告:2010-2050碳排放社会成本(以2007年美元为单位)

贴 现 率

年份 5% 3% 2.50% 3%(95%)

2010 4.7 21.4 35.1 64.9

2015 5.7 23.8 38.4 72.8

2020 6.8 26.3 41.7 80.7

2025 8.2 29.6 45.9 90.4

2030 9.7 32.8 50 100

2035 11.2 36 54.2 109.7

2040 12.7 39.2 58.4 119.3

2045 14.2 42.1 61.7 127.8

2050 15.7 44.9 65 136.2

图1:2010年的SCC评估值

2013年评估报告:2015-2050碳排放社会成本(以2011年美元为单位)

贴 现 率

年份 5% 3% 2.50% 3%(95%)

2015 12 40 62 117

2020 13 46 69 137

2025 15 51 75 154

2030 17 56 81 170

2035 20 61 87 187

2040 23 66 93 205

2045 25 71 99 220

2050 28 76 105 236

图2:2013年的SCC评估值

二、SCC的概念

SCC是指增加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或者其他温室气体所带来的损害,或者说是经济上的成本。它将气候变化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造成的损害以货币价值来表示,而且考虑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影响会随时间而累计,它还将未来的损失折算为现值。因此,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度量了碳排放的成本,它是现在额外经济损失与额外排放造成的未来经济损失现值之和。

地球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8种,即水蒸气、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氮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前面两种气体在时空分布较大,故不纳入减排范畴;后面六种温室气体中,以二氧化碳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排放测算时,一般是通过全球变暖潜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将其他温室气体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 Equivalent)。因此通过相应的换算,SCC可以用来作为衡量所有温室气体社会成本的一个基本计量单位。具体的换算方法见图3,举例而言,以二氧化碳排放计算的排放重量是以碳计算的排放重量的3.67倍,其他温室气体依此类推。

图 3: 温室气体转换为二氧化碳的1995 IPCC GWP 值

SCC与碳的市场价格不同。碳的市场价格反映的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碳排放权是气候政策,比如欧盟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Emission Trading System ,以下简称ETS)所赋予的权利。碳的市场价格就是碳排放权根据市场供需要求所形成的价格。SCC也与碳减排的边际成本(the marginal abatement cost ,简称MAC)不同。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反映的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的边际成本,而不是由于排放所造成的损害价值。在特定的假设下,这3个价格可能相等,比如,如果碳市场涵括了所有的排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市场价格=MAC。而且,在成本效益政策之下,所有的排放那个主体的MAC都会相等。而最优的气候政策往往要求MAC=SCC。SCC和MAC的关系具体可见图4。

图4:SCC和MAC关系图。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pathway指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路径)

第2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11-02

引言

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了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已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关注,“低碳”与“低碳经济”越来越多地被提倡。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的比重约为75%,甲烷(CH4)、臭氧(O3)、氯氟碳化合物(CFCS)以及水汽(H2O)等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25%。其中,温室气体中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7%,占全体温室气体放排量的75%。因此,石油化工行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生产温室气体的大户。那么,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带来的温室效应下,我国的石油行业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如何利用在低碳背景下利用“低碳”与“低碳经济”来探究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呢?

一、低碳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气体浓度越来越高,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逐渐被搬上国际舞台。“低碳”两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碳生活”“低碳校园”“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等。各行各业都冠以“低碳”二字蜂拥而上,使得“低碳”二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经济是指基于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等多种创新性手段及方式减少石油、煤炭等高污染性能源消耗,降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双赢的目的,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低碳”视角下的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技术性、经济性及目标性。技术性内涵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是通过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技术性手段实现的;经济性内涵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及动力,致力于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等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性目标;目标性内涵主要体现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双赢的目的,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二、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发展问题

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指出,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以致大气中温室气体舛仍嚼丛礁撸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冰川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由此,1979年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第一次将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提上国际议事日程。此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东京签订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将近200个地区及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通过初步的《哥本哈根协议》,但是在气候问题的长期目标、资金来源以及技术支持方面并未有实质性成效;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在坚持“巴厘岛线图”的基础上,在气候问题的资金来源、减排承诺等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众多低碳经济因素制约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加工制造业、汽车行业等产业带动了石油等能源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进出口贸易额增幅均在20%以上。可以说,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中国石油进口创历史新高,成为首次超过美国的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尽管如此,我国石油产业仍面临着技术性较低,仍处于世界石油产业链的低端领域。在“低碳经济”的倡导与流行之下,我国石油产业低端产业链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业链产品产能仍需进口。

第二,我国石油产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耗大、产能消耗大且生产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气候公约效果微乎其微。自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至2016年期间,全球各个国家已召开数次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会议,签订了数个“气候变化公约”及“气候变化协议”。但是,全球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无法产生共同的“低碳”目标,效果微乎其微。2013年的华沙气候大会经过了激烈的争论,终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暨落下帷幕;2014年的利马气候大会在历时32小时之后,终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

第三,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冲击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产业。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各产业对石油等能源消耗的需求,石油、煤炭及天然气将在未来一百年之内被人类耗尽。相反,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与生物质能,一方面作为再生资源,具有可持续使用与发展的性质;另一方面,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与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具有环保型,起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未来低碳能源技术必然主导能源行业,对传统能源具有较大的冲击力。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两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碳技术也随之应用至石油能源行业。我国为鼓励“低碳”能源技术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开发,先后对“低碳”技术出台了众多保护性政策与措施,并严格限制传统石油能源使用。某些发达国家针对石油行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将石油产业的低碳技术设备化,以此形成相应的清洁专利,对传统石油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由此,随着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低碳技术必然主导能源行业,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行业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及影响。

三、低碳背景下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

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众多低碳经济因素制约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冲击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产业。未来,低碳能源技术必然主导能源行业,对传统能源具有较大的冲击力。那么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有:

一是促进石油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石油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石油能耗投入及消耗,推进石油产业的规模经济与集约经济。作为引导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政府部门应当通过相关政策引导石油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基地,创新能源技术,提高石油能源利用率,生产高效清洁的石油能源。石油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形成石油产业基地,通过专业化、技术化及规模化生产,创新生产线技术、设备技术及工艺技术,降低相关产品的单位成本,促进石油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产业结构整合,从而降低石油能源能耗投入及消耗,促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二是促进节能减排,研发及创新低碳技术,强化节能减排技术。对于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石油产业企业可联合科研机构、高校及科研基地等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如,利用天然汽水化合物、新一代生物质能材料等来研发低碳能源技术。加强石油能源的低碳技术研发,逐渐淘汰并停止污染严重、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差及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研发及创新能降低单位能耗、单位成本的设备及联产设施。对石油产业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要及时进行污染物分解、处理与污染治理,减少石油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

三是积极研发低碳清洁技术,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促进石油产业产品清洁化生产。传统的石油化工产业具有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高、能耗高、产能低的特点,而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不仅具有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特点,还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污染低、能耗低及产能高的特点。国内环境已不足以支持任何高污染、高能耗、低产能的能源企业发展,所以改变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石油产业升级,积极研发低碳清洁技术,加强系能能源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促进石油产业产品清洁化产生已刻不容缓。

结语

“低碳”两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碳生活”“低碳校园”“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等。各行各业都冠以“低碳”二字蜂拥而上,使得“低碳”二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制约着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断冲击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产业,未来低碳能源技术对传统能源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因此,加强石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创新低碳技术,降低石油能耗投入及消耗,推进石油产业清洁化生产的规模经济与集约经济生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杜伟.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2010,(1).

[2] 低碳使命、石油石化的抉择――第二弥泄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精彩演讲内容选登[J].中国石油石化,2010,(13).

[3] 朱晓亮.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标准及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10).

[4] 龚洋冉,仇沪毅,刘丽.我国低碳发汗公众参与的现状研究(一)――低碳概念族的演变和创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第3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温室气体;低碳农业;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01-4

目前全球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人类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温室效应。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既是碳汇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一方面,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

1 低碳经济与低碳农业

1.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这一名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促进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可持续发展。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呼吁全世界向低碳型经济模式转化。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和指导方向。2007年12月,“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1.2 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更广泛的概念,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无论是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还是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只要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属于低碳农业最有效、最现实的形式。

1.3 北京市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北京市发展低碳农业是在应对未来农业的巨大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其宗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高值化,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产业化规模、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效益。发展低碳农业不但可以增加碳汇:还可以节约能源,并推广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废弃物和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民的经济投入,获取更大收益。低碳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消耗,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低碳农业是综合效益型农业――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低碳农业是生态安全型农业――采取各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简而言之,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要求。

2 北京市发展低碳农业的途径

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的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的生产状况和耕作的稳定性。在农业用地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世界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的30%以上,相当于150亿吨CO2。发展低碳农业该采取哪些模式,下面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阐述低碳农业上的发展思路。

2.1 减量化原则――发展节约型农业

九节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一减就是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抓好“九节一减”,不但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而且可以在源头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而更为有效的是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治理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面源污染,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还可以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化解农业生产中所面对的风险,发展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2.2 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在新形式下,依靠水土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将接近或达到土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寻求新的种植模式。微生物的利用被称为白色农业。它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拓展到微生物资源利用领域,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目前农村微生物运用最广泛的是沼气,而且效果显著。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发展有机农产品的重要条件。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循环、深度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其他新兴能源代替传统化石燃料。

2.3 再利用原则――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创造更好的效益。将各种农产品加工后所生成的副产品和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有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甚至会超过主产品的效益。既做到了节约能源资源,又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效的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2.4 可控性原则

可控性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优化配置农村产业结构。其中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绿色农产品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减少化学合成物的使用,施用有机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如果可以全面覆盖的话,这一领域几乎能够达到碳中和状态。在生产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固碳,还可以带来生物多样性进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2.5 生物质能源利用原则

重点示范推广生物质燃气中降低焦油污染技术、低温沼气发酵技术、生物质燃料高效利用技术以及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重点开展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系统、生物质燃料加温等资源替代型技术(产品)试验示范,推广沼渣、沼液定量施肥技术,提高农村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生物质集中气化供气技术、户用炉具多元燃料、生物质成型燃料与能耗成本控制技术、生物质燃气标准化技术、生物质固体成型成套设备与配套炉具开发与应用等。

3 北京市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分析

现代农业提供大量产品,同时也成为面污染源和排放源。高碳排放石油农业不可持续。京郊农业耗能高于全国,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为世界平均(109.8kg/hm2)5.5倍,意味着排放强度比全国成倍高出。尽管每公顷产值高出38%,但是农业能源效率仍低于全国平均。作为首都,必须做出低碳经济建设的榜样,向世界显示中国减排的决心和行动的落实。

表1 北京市农业每公顷能耗和产值与全国平均比较

地区 耕地

(万) 农机动力(kw) 农用电(kwh) 化肥

(kg) 猪牛羊肉(kg) 农业地区产值(元/公顷)

全国 12173.5 6.285 4525.5 419.6 433.5 23079.0

北京 23.22 12.95 17715.0 602.9 1486.5 31936.5

3.1 地理条件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地形多样,各种地貌类型较为齐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雨热同期,无霜期较长,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发展。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2%,平原约占38%。耕地面积23.2万公顷,全市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mm,由境内降水而形成的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3 亿m3。有效灌溉面积17.2万公顷,农业用水12亿m3。全市人口1695万多,其中农业人口约占15%。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全市农业以都市农业为主,生产蔬菜、瓜果、花卉等。

3.2 水和生态资源

北京市拥有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两大淡水湖泊,是重要湿地,其巨大的生态功能对维护首都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北京市总面积16400km2,流经市域的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枸河。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26mm,年内多暴雨集中,汛期6-9月份降雨量占年降水量70-80%以上。北京因水而建都。北京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北京水资源的特点:(1)北京属干旱少雨气候,水资源严重不足;(2)年际及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1406-290mm之间,年内降水多集中在6-8月,形成地表径流,不易补充、涵养地下水;(3)北京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五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全长2700多千米。有大小湖泊、水库120余座。2008年节水19559t,节水措施245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是北京市利用生态资源取得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

3.3 林业自然资源

北京山地原始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因长期受人为影响原始植被类型已不多见,长期大量的人为活动使次生植被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得到国际公认。森林在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主要是要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减少和控制森林成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北京市林地面积641368.3公顷,森里覆盖率36.5%,全市林木绿化率52.1%。良好的森林覆盖率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图1 森林面积结构

3.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伴随着农业科技的大力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速度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农业产业化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建成了多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拥有多个使用沼气作为能源的示范乡镇,多数村庄广泛应用沼气作为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为发展低碳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3.5 秸秆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用于生物质能源开发,每2t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1t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除秸秆用作燃料、秸秆还田,秸秆饲用之外,秸秆还用来碳化、秸秆发电等。秸秆发电是秸秆优化利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的出台,秸秆发电备受关注,目前秸秆发电呈快速增长趋势。

3.6 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市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研究,初步建立了农业环境监(检)测体系,使农业生态环境大大改善;退耕还林,实施坡改梯工程,水土流失情况明显缓解,截止2008年,全市近40万公顷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3.7 农业节能减排新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

由于近年来对循环农业的广泛关注,农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广泛存在于全市广阔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农业部举办了“节能减排农村行”,该活动在北京顺利进行,该项目的成功开展为应对世界能源短缺,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节发展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免耕技术的推广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使产量得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此外,育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绿肥饲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一定的减弱,保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4 推进北京市低碳农业发展的建议

4.1 大力宣传,编制全市整体规划

低碳农业是一个新兴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对于广大的农民而言,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农业思想。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并定期举办培训、讲座等形式,转变公众和社会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理解。编制农业总体规划,减少社会生产和生活活中的碳生产率。要做到以下几点:将低碳农业的经营模式纳入北京市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低碳农业的研发技术纳入北京市的年度科技攻关计划;制定农村新能源发展利用纲要,使农业生产的碳排放量由高向低转变;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等,并研究低碳农业的统计方法和考核指标;在北京近郊、远郊平原和山区等不同类型地区分别建立若干低碳都市型农业示范区。

4.2 发挥碳汇潜力,加强碳汇研究

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和森林覆盖面积的扩大,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是积极有效的减排方式。有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可以使大气中吸收固定0.6-7.1亿吨碳。提高北京市森林覆盖率,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增强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碳汇功能,发挥森林的减排潜力。同时,加强农业方面的碳汇研究,系统收集整理有关畜禽牲畜数量、稻田耕作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秸秆利用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等相关资料和数据,为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4.3 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建立农业示范区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垄作免耕技术、沼气工程、绿肥饲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乡村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符合的低碳农业经营模式,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农户,充分发挥的传、帮、带作用,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样板和相关技术支持体系。

4.4 改善农业的能源利用结构,整合能源服务体系

目前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所产生的问题及其所暗含的潜力重视不足,进展缓慢。主要表现在:种植业能源浪费问题突出,养殖业污染需要治理的空间范围广,农村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的治理刚刚起步。因此,必须积极转变思维,构建合理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新思维。充分利用农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在广大农村能源利用中的比例。北京市建设中的秸秆综合利用、沼气等发展已具一定规模。突破沼气越冬保温与储气难关,加强大型沼气站管理,实现大部人畜粪便和秸秆沼气转化利用。

4.5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配置资源

依照相关统计数据,全市农村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35%,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的利用效率(很多达到50%以上)。由于多数农户盲目追求高产出,偏施、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发生,导致化肥利用逐年下降。化肥是高耗能产品,每生产1t氮肥平均要消耗1.4t煤炭。如果能把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了1/4的化肥使用量。因此,要发展低碳型农业技术,就必须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使用农药,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组织,运用多种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倡和鼓励使用缓释化肥,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氧化亚氮的排放。

4.6 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研究,加强国际交流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我国将能够提供给世界清洁发展机制所需的一半项目,这也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积极开展CDM项目研究,扩大开发运用CDM项目的内容和范围,同时,加强技术合作与转让,推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资金和技术。要积极参与国际上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学习先进的低碳技术,使我国农业领域的低碳技术和相关设备、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7 制定和实施农业减排增汇的生态补偿政策

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农业的节能水平,必须依托相关的政策保障措施。很多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详尽的法律法规,如德国就有对施用有机肥的农户进行补贴的政策。目前低碳农业的发展急需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与奖励办法,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等。改善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等。依托北京市科技资源,提升观光农业品位,发展创意农业,提高农产品安全、营养和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值排放强度。

5 结语

伴随着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建立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不仅能推动农业向生态环保、高效多元化发展,而且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升级,不断满足我国对农产品的总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全面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良性循环 。这种全新的农业模式促进了“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的绿色农业经济。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如果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上,将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引领全世界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方涵.“低碳经济”概述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视角,2009,(3):45-46.

[2]贾凤兰.什么是低碳经济[J].求是,2009,(19):50.

[3]季坤森.低碳经济在农业大有可为[N].农民日报, 2009,(12).

[4]康殿邦.凤台县推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

[5]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7-50.

[7]钱海燕,樊哲文,等.江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分析[C].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10):717-722.

[8]张道明.作物秸秆用途[EB/OL].,2009-07-11.

[9]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3):1614.

[10]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 2008,(8):12-15.

[11]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论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农业构建[J].鄱阳湖学刊,2009,(3):92-102.

基金项目:北京市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循环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Z090605006009018)。

第4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投入产出分析;边界;标准

中图分类号 F205;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0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2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各种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目前尤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最为严峻。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2009年受到高度关 注的哥本哈根会议,都表明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方面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我国政府对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在2009年11月26日正式提出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发展目标,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在此背景下,我国将逐渐加大关于碳减排的研究力度,并急需合适的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碳排放量化评价问题。碳足迹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定量评价碳排放强度的研究方法,为此,我们开展关于碳足迹研究的文献综述,从概念、分类、标准、计算和边界确定等多角度介绍国内外关于碳足迹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系统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1 碳足迹的概念

“足迹”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哥伦比亚大学的Rees和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的概念,即要维持特定人口生存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面积[1]。碳足迹源于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并在学界、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2]。

碳足迹虽然起源于生态足迹的概念,却有其特有的含义[3],即考虑了全球变暖潜能(GW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种表征[4]。关于碳足迹的概念,目前社会各界的定义各不相同。争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碳足迹的研究对象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是用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文简称为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第二:碳足迹的表征是用重量单位还是土地面积单位。

维德曼等[5]列出了碳足迹的不同定义,并对碳足迹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探讨。他们将碳足迹定义为:一项活动中直接和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者产品的各生命周期阶段累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明确指出碳足迹是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衡量,且用重量单位表示。哈蒙德(Hammond)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强调碳足迹是一个人或一项活动所产生的“碳重量”,甚至建议称碳足迹为“碳重量”[6]。而欧盟对碳足迹的定义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7]。荷威奇(Hertwich)和波都(Baldo)等学者也将碳足迹定义为一个产品的供应链或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8-9]。

综合碳足迹的各种定义发现,大多数学者都用重量单位来表征碳足迹,而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均不少。因此,本文认为碳足迹概念在维德曼和敏克斯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比较合理,即:一项活动、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或者某一地理范围内直接和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碳足迹的定义要合理、清晰、一致,以便保证所开展的碳足迹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0]。

2 碳足迹分类

根据对碳足迹研究对象和研究尺度等的不同,碳足迹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如按照研究对象不同碳足迹可分为:产品碳足迹、企业碳足迹和个人碳足迹;按照研究尺度不同碳足迹可分为:国家碳足迹、区域碳足迹和家庭碳足迹;按照计算边界和范围不同碳足迹又可分为:直接碳足迹和间接碳足迹。此外,也可以按照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分类方法,按部门不同将碳足迹分为:能源部门碳足迹、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部门碳足迹、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部门碳足迹、废弃物部门碳足迹等。

产品碳足迹是指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企业碳足迹指在企业所界定的范围内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或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个人碳足迹是指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目前网络上流行的碳足迹计算器多用来估算个人、家庭、企业和产品的碳足迹。安德鲁斯(Andrews)经过统计发现76个在线碳足迹计算器中有52个是计算个人和家庭碳足迹的,12个是计算工业碳足迹的,10个是计算企业碳足迹的,只有2个是计算产品碳足迹的[11]。

3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I-O)、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方法(下文简称为IPCC方法)[12]、碳足迹计算器[13]等,而尤以I-O法、LCA法和IPCC法应用较多。

3.1 投入产出法(I-O法)

投入产出法(I-O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创立的,目前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I-O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通过平衡方程反映初始投入、中间投入、总投入,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反映其中各个流量之间的来源与去向,也反映了各个生产活动、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14]。投入产出法将深刻复杂的经济内涵与简洁明了的数学表达形式完美结合,是经济系统分析不可替代的工具[15]。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应用I-O法进行碳足迹的计算。根据研究对象与周边地区的贸易类型不同,I-O法可分为单边投入产出模型(single-region input-output,SRIO)、双边投入产出模型(two-region input-output,TRIO)和多边投入产出模型(multi-region input-output,MRIO)[16-18]。三种模型对应的贸易类型如图1所示,类型A中各个国家或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贸易交换;类型B中各区域之间存在单向贸易,但不存在反馈环;类型C中不仅考虑了区域间的相互贸易,而且考虑了相互贸易之间的反馈环。投入产出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缺少详细的细节,但模型一旦建立比较省时省力,比较适合于宏观尺度上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

3.2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法)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法)是评估一个产品、服务、过程或活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有投人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19],是传统的从“摇篮”到“坟墓”的计算方法。LCA法已经纳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互相联系、不断重复进行的四个步骤: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LCA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计算过程比较详细和准确,适合于微观层面碳足迹的计算。目前其在碳排放评估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计算,且已有成熟的相关标准供参考,如英国标准协会颁布的面向公众的标准(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PAS 2050:2008,正在制定的碳足迹标准ISO 14067。

由于LCA法和I-O法各有优缺点(见表1),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将LCA和I-O结合在一起的混合LCA法[20-21],其融合二者之长以补其短。虽然混合LCA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几乎没有用于碳足迹方面的研究。

3.3 IPCC计算方法

IPCC方法是指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编写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其提供了计算温室气体排放的详细方法,并成为国际上公认和通用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在最新修订版本IPCC 2006中,IPCC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能源部门、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部门、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部门、废弃物部门四大部门,其中:

(1)能源部门是指依靠能源燃烧驱动的经济体部门。能源部门通常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最重要的部门,一般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0%以上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5%。

(2)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部门是指从工业过程、产品中使用温室气体、化石燃料碳的非能源使用(即作为原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作为燃料使用产生的排放列入能源部门考核。

(3)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部门的碳排放包括农业活动和林地变化等引起的温室 气体排放。农业通常为碳源,主要包括稻田甲烷排放、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动物消化道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中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KG)](4)废弃物处置部门主要估算源来自固体废弃物处置、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废弃物的焚化和露天燃烧、废水处理和排放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在IPCC计算方法中,针对不同的部门,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往往不完全相同,但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碳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由于生产工艺、地域分布和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各国的排放因子往往不同。IPCC 给出了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国家的各种缺省排放因子,在没有相关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IPCC提供的缺省排放因子。

IPCC计算方法的优点是详细、全面地考虑了几乎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并提供了具体的排放原理和计算方法。然而其缺点是仅适用于研究封闭的孤岛系统的碳足迹,是从生产角度计算研究区域内的直接碳足迹,无法从消费角度计算隐含碳排放。

3.4 碳足迹计算器

碳足迹计算器是网络上很流行的碳足迹计算软件,通常用来计算个人和家庭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利用简单的排放因子公式将电、油、气和煤等消耗量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者根据运输工具的类型和运输距离来计算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组及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提供的碳足迹计算器,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1)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kWh)×0.785 kg/kWh;

(2)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L)×0.785 (kg/L);

(3)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200 km以内的短途旅行=公里数(km)×0.275

(kg/km);200-1 000 km的中途旅行=55+0.105(kg/km)×(公里数-200); 1 000 km以上的长途旅行=公里数(km)×0.139

(kg/km)。

然后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 kg二氧化碳计算需要植多少棵树来补偿,从而将“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这一链条直观而简洁地呈现出来[22]。

碳足迹计算器多种多样,由于不同碳足迹计算器的复杂程度和包含的计算项目不同,因此结果往往差别往往很大甚至相互矛盾[13]。虽然碳足迹计算器计算结果不是很精确,但由于其操作简单,易于理解,而且使公众可以随时上网计算自己每天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帮助每个人有意识地检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继而采取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碳足迹计算器对于提高公众碳足迹意识和低碳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4 碳足迹研究概况

随着碳足迹研究方法的日益流行,自2007年以来,研究碳足迹的相关文章层出不穷。然而,碳足迹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

4.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碳足迹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国家、区域和家庭尺度上的研究较多。在国家尺度上,荷威奇(Hertwich)等利用MRIO模型从国家尺度上分别计算了卢森堡等73个国家和13个地区的碳足迹,发现各国碳足迹差别明显,其中卢森堡、香港和美国分别以33.8

吨/(人•年)(t/py)、29.0 t/py和28.6 t/py的碳足迹量位居前三,马拉维和孟加拉国等非洲国家碳足迹最低,约为

1 t/py;从全球来看,72%的碳足迹是由于家庭消费引起的,而投资和政府消费分别为18%和10%;发达国家碳足迹更侧重于运输和产品生产方面,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食品和服务方面[8]。

在城市尺度上,Browne等运用碳足迹方法计算了爱尔兰利默里克市固体废弃物的 产量、处置率和回收率等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降低废物产量、增加回收率以及进行填埋处理等因素的调整进行预案分析,其中将填埋率降至14%的方案最优[23]。Shimada开发了一种基于宏观经济工具的区域碳足迹计算模型,并分别以滋贺县和京都市为案例计算了区域二氧化碳排放,该方法把区域分为工业部门、商业部门、居住部门、客运部门和货运部门五个部门进行计算,为实现政府制定的2030年低碳目标进行了预案分析。

其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在实现2030年低碳目标的同时保持GDP 1.6%的年增长率,其中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措施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土地规划、可再生资源和生活方式等相关措施的作用日益明显。Sovacool等从交通工具、建筑和工业能源使用、农业、废弃物四个来源计算了北京、伦敦、纽约、墨西哥等12个城市的碳足迹,并分析了人均收入、人口密度、运输方式以及电力供应四个主要因素对不同国家碳足迹的影响。

在家庭尺度上,Druckman等则利用类多边投入产出(quasi-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QMRIO)模型计算了英国1990-2004年的家庭碳足迹,并从产品和服务中的隐含碳、家庭直接能源使用、私家车和航空四个方面探讨了碳足迹情况。他们研究发现隐含碳所占的比例最大,能源使用次之,最后是私家车和航空,而生活需求的增多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碳排放也不可忽略[17]。Weber等利用MEIO模型研究了美国家庭的碳足迹,考虑了家庭规模、收入和支出等因素对碳足迹的影响,对教育、健康、交通、能耗、休闲娱乐、服装、饮食等13个消费种类进行了探讨,发现能耗和交通的碳排放强度较高,且低收入和支出家庭的碳排放主要是集中在基本需求消费种类,且随收支水平增加,娱乐等高级消费种类的碳排放比重上升。

从其它角度研究碳足迹的学者也不少。Larsen等用法从消费观角度研究了特隆赫姆(Trondheim)市服务部门的直接碳足迹和间接碳足迹,发现间接碳足迹约占整个城市服务部门碳排放的93%,其中19%来自特隆赫姆市,50%来自特隆赫姆市以外的挪威其他地方,22%来自挪威以外的其他国家。Rule用法计算了地热发电、潮汐发电、水力发电和风能发电四种可再生发电技术的碳足迹,对比发现潮汐发电碳足迹最低,为1.8 g CO2/kWh,其次为风能3.0 g CO2/kWh,水力发电4.6 g CO2/kWh,而地热发电碳足迹最大,为5.6 g CO2/kWh。Eva等研究了希腊宾馆的碳足迹,探索通过采取节约能源的措施来适应政府出台的能源政策。

4.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碳足迹的研究还比较少,且研究比较浅显,多集中于政策性和倡导性的范畴,鲜有深入的研究。樊瑛等提出了设定暖通空调(HVAC)系统的基准碳排量的思想,并介绍了HVAC系统碳足迹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评价系统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两个指标:碳排量和单位输出能量的碳排量。郭运功等计算了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陈红敏对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的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利用该框架计算分析了2002年中国各部门最终消费和使用中的隐含碳排放情况。

结果发现,建筑业是隐含碳排放最高的部门,部门分类水平的粗细对于各部门生产过程隐含碳排放的核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国外碳足迹的研究比较成熟,研究角度多种多样,既有国家和区域尺度的研究,也有家庭和特定部门的研究;既有直接碳足迹和间接碳足迹的对比研究,也有生产性碳足迹和消费性碳足迹的研究。碳足迹的评估方法也多种多样,以各种I-O法的应用较多。然而,国内对碳足迹的实质性研究还较少,且研究方法和视角均比较单一,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减排目标的实现。

5 碳足迹的评估标准

碳足迹作为一个新概念,其评估方法和边界界定还比较模糊,迫切需要统一、规范化的标准来约束。目前关于碳足迹的规范和标准不断推出,主要包括欧盟的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英国的PAS 2050:2008、日本的TS Q 0010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的ISO 14067等。

5.1 英国的(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PAS 2050:2008标准

PAS 2050由英国的碳基金(Carbon Trust)公司①以及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pa 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Defra)共同发起,由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BSI)制定,于2008年10月底正式。PAS 2050是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标准,是全球第一部产品碳足迹标准,为产品和服务碳足迹的评估和比较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标准化方法。PAS的宗旨是帮助企业真正了解他们的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寻找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最终开发出碳足迹较小的新产品,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8]。

5.2 温室气体议定书(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标准

温室气体议定书(下文简称为GHG议定书)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协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院(World Resource Institute,WRI)于1998年共同发起,目的是想透过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多方利害相关者参与机制,为企业开发一套温室气体的国际性评估和报告标准。GHG议定书于2001年10月第一版,经修正后于2004年第二版。此标准不仅提供了企业碳足迹评估和报告标准,而且提供了使用指南协助企业进行温室气体管理。WBCSD和WRI还将于2010年产品生命周期标准。

5.3 标准仕样书(TS)TS Q 0010标准

TS Q 0010标准由制定,于2009年4月正式,是关于产品碳足迹评估和标识的一般性原则规范。此规范详细介绍了适用范围、引用标准以及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方法等。目前,此规范尚未成为正式的日本国家标准。

5.4 ISO 14067标准

ISO 14067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的产品碳足迹标准,预计将于2011年3月制定完成。此标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量化/计算(Quantification),第二部分为沟通/标示(Communication)。标示部分参考ISO 14020环境标示系列,温室气体盘查部分将参考ISO 14064温室气体系列,生命周期评估部分将参考ISO 14040生命周期评价系列。ISO 14067标准颁布后,其它碳足迹相关标准将终止或根据此国际标准进行修正。

6 碳足迹的边界界定

碳足迹评估边界的界定随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不同存在很大差异,对计算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是计算碳足迹的前提和关键。GHG议定书和PAS 2050这两个国际标准均将碳足迹的边界问题作为重要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界定。本文分别以两个标准为例,详细说明碳足迹的边界问题。

6.1 GHG议定书标准的边界界定

GHG议定书标准针对的是如何计算企业的碳足迹,其将碳足迹的边界划分为组织边界和操作边界。组织边界可以通过权益股份额或管辖控制范围两种方式来确定,组织边界确定后就可以进行碳足迹的计算。计算时根据操作边界的不同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见图2):层次1为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指由公司所属的排放源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公司内锅炉、加热炉和汽车等的燃烧排放,生产过程排放等;层次2为公司所购买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层次3:其它处理过程产生的直接排放,如原材料的提取和生产、购买燃料的运输过程、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过程等所产生的排放。其中层次1为直接排放,层次2和层次3为间接排放。

6.2 PAS 2050标准的边界界定

PAS 2050标准是计算产品/服务碳足迹的参考指

南,其以LCA法为基础,根据产品种类规则(Product

Category Rules,PCR)确定整个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别界定了原材料、能源、生产资料、生产和服务提供、经营场所、运输、存储、使用和最终处置等九个方面的边界。PAS2050考虑了两种类型的边界:企业――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TB)和企业――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BTC)。BTC型边界包括原材料、生产、分配和零售、消费者使用、最终处置或回收五个阶段,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而BTB型则仅包括原材料、生产、分配至另一生产商三个阶段,不包括最终产品的分配和零售、消费者使用和最终处置阶段。两种类型边界区别见

图3。

6.3 GHG议定书标准和PAS 2050标准边界对比

GHG议定书标准和PAS 2050标准分别从企业角度和产品角度进行碳足迹的评估,边界界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纵向考虑,而后者从横向进行界定,但二者有一定的交叉,其区别见图4。由于两者界定的角度不同,因此计算结果没有可比性,甚至相差很大。例如:安德鲁斯分别用GHG议定书标准和PAS 2050标准计算了当地一个面包生产公司和其产品的碳足迹,分别为5.56 t CO2e和1.01 t CO2e,相差5倍[11]。

7 研究展望

随着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碳足迹已不仅仅是一个流行于社会各界的新词汇,而更将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与其它概念和方法相比,碳足迹更容易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其可能会成为树立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增强产品环境效应关注度的切入点[2]。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碳足迹有待于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研究:

(1) 新方法和新模型的涌现。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I-O法、LCA法、IPCC法和碳足迹计算器等。然而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因此新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的开发对于碳足迹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混合LCA法既具有LCA法的详细性、准确性,又不失I-O法的完整性,是一种高级的方法。应用混合LCA法进行碳足迹研究无疑将是一种挑战。

(2) 排放因子的区域化。IPCC法作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然而由于其排放因子多是全球和国家尺度上的缺省值,不能准确地代表某一地区的真实情况,因此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温室气体的排放因子,实现排放因子区域化是十分必要的。

(3) 边界的科学划分。研究目的和数据的获取状况决定了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和研究边界。合理的边界确定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计算,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减排措施和建议。这里,购买的区域外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而引起的碳足迹是否应该列入考虑范围,间接碳排放生命周期阶段如何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碳储存等问题都是急需学界予以解决的工作。

(4) 碳足迹的科学利用。目前碳足迹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例如:碳足迹会不会也像“千年虫、“萨斯” 等新词汇一样随着媒体报道的逐渐减少以及公众对其逐渐熟悉,头上的光环也慢慢黯淡和消失。还有就是仅仅强调产品的碳足迹是否会误导人们过分关注碳排放,而忽视产品可能造成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其它环境效应[4, 7]。因此,如何正确把握碳足迹的概念并有效运用碳足迹方法来提出科学的减排对策、实现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也将是碳足迹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ackernagel M, Rees W.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M] New Society Pub, 1996.

[2]Weidema B P, Thrane M, Christensen P, et al. Carbon footprint-A catalyst for life cycle assessment?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8, 12(1): 3-6.

[3]East A J. Vegetable Industry Carbon Footprint Scoping Study Discussion Paper 1: What is a Carbon Footprint? An Overview of Definitions and Methodologies [R]. Sydney: Horticulture Australia Limited, 2008.

[4]Finkbeiner M. Carbon Footprinting-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9, 14(2): 91-94.

[5]Wiedmann T, Minx J. 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J]. ISA Research Report, 2007:1-7.

[6]Hammond G. Time to Give due Weight to the 'Carbon Footprint' Issue [J]. Nature, 2007, 445(7125): 256-256.

[7]JRC E C. Carbonfootprint-what it is and how to Measure it [J]. 2007.

[8]Hertwich E G, Peters G P. Carbon Footprint of Nations: A Global, Trade-Linked Analysi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43(16): 6414-6420.

[9]Baldo G L, Marino M, Montani M, et al. The Carbon Footprint Measurement Toolkit for the EU Ecolab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9, 14(7): 591-596.

[10]Johnson E. Disagreement over Carbon Footprints: A Comparison of Electric and LPG Forklifts [J]. Energy Policy, 2008, 36(4): 1569-1573.

[11]Andrews S. A Classifica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Methods Used by Companies [D]. Bost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

1-59.

[12]IPCC. G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M]. 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6.

[13]Kenny T, Gray N.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Six Carbon Footprint Models for use in Ireland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9, 29(1): 1-6.

[14]宁淼. 投入产出模型在工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4): 69-72. [Ning Miao. Input-output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4): 69-72.]

[15]武志峰, 李红.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资源环境综合核算 [J]. 煤炭经济研究, 2006, (7): 34-35. [Wu Zhifeng, Li Hong.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Input-Output Theory [J]. Coal Economic Reasearch, 2006, (7): 34-35.]

[16]Munksgaard J, Wier M, Lenzen M, et al. Using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f Consumption at Different Spatial Level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 9(1-2):169-185.

[17]Druckman A, Jackson 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UK Households 1990-2004: A Socio-Economically Disaggregated, Quasi-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7): 2066-2077.

[18]Jackson T, Papathanasopoulou E, Bradley P, et al. Attributing Carbon Emissions to Functional Household Needs: Methodology and Pilot Results[R]. Guildford: University of Surrey, 2006: 1-35.

[19]洪钢. 生命周期分析法――环境评估的有效工具 [J]. 能源工程, 1999, (3): 21-23. [Hong Gang. LCA: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Tool [J]. Energy Engineering, 1999, (3):21-23.]

[20]Heijungs R, Suh S. Reformulation of Matrix-based LCI: From Product Balance to Process Balance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 14(1): 47-51.

[21]Suh S. Input-output and 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3, 8(5): 257-257.

第5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一)碳标签的定义

 所谓碳标签(Carbon Labeling)是指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碳信息。也就是说,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在英国的超市内,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特殊的标签,这个标签显示的是生产此种商品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数量。在一瓶易拉罐啤酒的外包装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听啤酒的碳消耗量是120克;一盒250毫升牛奶的排碳量是360克,这就是“碳标签”。

 (二)碳标签与碳足迹的关系

 “碳足迹”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所排放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总量,这个概念缘起于“生态足迹”。一是指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后的处理)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叫做产品碳足迹;二是仅指公司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公司碳足迹。

 “碳标签”,也就是是“碳足迹计算”,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分析,企业可将其产品的碳足迹以贴上“碳标签”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从而引导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行为。所以说,碳标签就是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标注,“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标注在产品上的碳标签也就越大;反之,碳标签就小。

 二、碳标签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情况

 较成熟的碳标签是由英国发起的。从2007年起,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成立了碳基金,向英国中小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法国国民议会也于今年7月12日通过了一项名为新环保法的环境法案,其中第85条强调,应通过标记、标签、张贴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产品及其包装的碳含量,以及这些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该法案将于明年7月1日开始试运行,期限至少一年。亚洲方面,日本农林水产省同样于今年7月宣布将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摆放在商店的农产品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除此以外,在国内推广使用碳标签的国家还有法国、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各国通过推行碳标签制度表示要求公司要有缓解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像关注价格和品质一样关心商品的碳足迹指数。

 具体而言,从2007年1月开始,英国最大的超市特易购(Tesco)就表示将来所有上架的7万种商品上都要求加注碳标签,并已在空运的商品上加注飞机小标识,表明空运在商品的生命周期中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法国超市巨头卡西诺(Casino)采用食物里程的概念来表述碳排放量,并在自有品牌的商品上同时标注环境友好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个标识。日本的碳标签系统会详细标示产品生命周期中每一个阶段的碳足迹。以薯片为例,从马铃薯的种植、加工、装配、运送到上架,甚至包装回收或垃圾处理过程,每个环节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说明清楚,让消费者了解到底哪些商品对环境的影响最严重,并在环保理念的驱动下做出购买低碳产品的选择。美国目前大概有20多家厂商生产的75种商品已经加注了碳标签。百事生产的Walke(文秘站:)rs奶酪洋葱薯片是最先加注碳标签的商品,GM、Dell、Home Depot等美国跨国公司都表示要在公司生产的商品上加注碳标签,体现缓解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象关注价格和品质一样关心商品的碳足迹指数。瑞典经过研究得出,瑞典25%的人均碳排放最终归因于食品生产。为此政府提出要求给食品贴上碳排放标签,明示该食品在生长、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加绿色的食品。台湾也已于2010年3月起启动碳标签制度,鼓励业者申请标示碳标签,以方便民众选购低碳产品。

 如果这些计划得到实施,将带动商品生产供应链发生重大变化。碳标签会对整个产品制造与供应链形成巨大压力。成熟的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碳足迹较小的产品,这会迫使生产企业降低碳排放以适应市场压力,进而对全社会节能减排形成推力。可以预见,将来的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出口方会要求对方提供其组织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碳足迹”指标,而显示碳足迹,加注了碳标签的商品更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被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接受。同时以上种种迹象也都表明,碳标签也正从一个公益性的标志变成一个商品的国际通行证。

 三、碳标签的应用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这个通行证将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新门槛。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出口国,一旦“碳足迹”认证,碳标签制度开始普及,我国出口商品很容易受(文秘站:)到其他国家强制要求碳标签的限制,从而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0203

1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希望以最少的碳排放量,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低碳经济概念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有限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控制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2 农业生产与温室气体排放

2.1 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之一

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引起各类生态系统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放牧、种植经济收益高的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森林和草场破坏所引起的大气CO2浓度变化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CO2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原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数量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2大来源,其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每年向大气中排放1.6pgC/年,约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20%。长期以来大量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换,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施肥不当会加剧温室效应。向土壤中施用石灰能够降低土壤的酸性,促进作物生长,但是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CO2。尿素施用过程中碳素的易挥发性也导致大量CO2的损失。因此施用石灰和尿素也成为CO2的排放源。 由此可见,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减少农业的温室效应是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

2.2 气温升高威胁农业生产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气候变化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幅度增大。气温升高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致使海水变暖和膨胀,不利于沿海滩涂的农业开发,同时也将增加盐渍土地范围。台风、风暴潮、暴雨等造成的危害也使农业结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产生了变化,加剧了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使农业需水量加大,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3 南通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侵蚀严重

目前,由于工业化扩张等原因,南通市优质耕地的损失尤为严重,同时耕地质量面临环境恶化问题的严峻挑战。南通市农业土壤中HCH、DDT的残留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这2年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仍相当高[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滞后,污染治理力度小,难度大。农业生产中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3.2 农业的水环境问题

目前,农业的水环境状况十分严峻,灌溉水污染严重,且呈逐渐加剧趋势。近年来监测结果显示,南通市通扬运河、如海河、焦港河、新通扬运河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通昌运河、九好港河、通启运河、如泰运河符合地表水W类水质标准;拼茶运河符合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由于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为、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相对于土壤和空气的污染要严重[3]。

3.3 农业废弃物的污染

南通市近年来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畜禽粪便运输困难,施用麻烦,又没有化肥的速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受到冷落,因此大量畜禽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粪便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以及病原微生物进入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膜的推广和大面积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残膜严重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抑制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致使作物减产。

3.4 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

生活污水中主要是洗衣粉和洗涤剂的磷负荷贡献率。农村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垃圾,由于没有集中处理更谈不上利用,露天堆放,其渗滤液污染了地下水和地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南通市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加。除了传统的航运、造船等工业发展迅速外,造纸、印染、化工等高耗水工业也沿水系密布,尤其在长江和较大河流沿岸,高污染企业组成的工业区沿江排列,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影响农村生产。工业废气除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之外,其引发的酸雨对土壤的影响更大,使得土壤的宜种性变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标便排入水系,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废渣受雨水冲刷进入土壤耕作层,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加剧对农业环境的破坏。

3.5 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焚烧现象普遍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对其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反,对其不利用或不合理利用,则会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污染农业环境、降低生产效益等。据环保部门监测,在夏、秋两季秸秆焚烧比较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大气中的CO2, CO和氮氧化物的浓度为平时的3~5倍,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3.6 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发展不平衡

南通市沼气建设发展很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尚没有开展沼气建设;对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生物质固化成型、生物液体燃料、太阳能利用等投入有限;沼气建后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严重滞后;沼气技术的科研和教育落后。

4 发展低碳农业的具体措施

4.1 垄作免耕技术

过度耕作使土壤中的C素释放,是农业排放C的主要途径。垄作免耕可以从很多方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摒弃传统的犁铧翻耕的耕作方式而采用免耕,可以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有利于土壤对碳的固定,相应减少CO2的排放。免耕对环境的有益之处还包括,免耕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地表水水质,减少沙尘的发生,提高生物多样性。

4.2 灌溉节水技术

(1)进行土地平整和条田建设,平整度较好的土地比较差的土地平均节水10%~20%,这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基本条件。

(2)高度重视农艺节水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需求饱和度进行适时、适量供水,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打破部分农民只要有水就浇,浇的越多越好的片面认识。此外,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技术,较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4.3 施肥技术

农业施肥不但会通过影响地上植被的生物量来影响土壤碳源的供应量,而且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决定土壤呼吸强度。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间暴露时间,减少土地耕作活动,改善土壤水分管理。可以减少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4.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恢复和保持农田生态平衡,达到控害、保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

4.5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不仅排放大量废水,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6种温室气体中的CO2、N2O和CH4的主要来源。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畜禽养殖业通过改变养殖方式,对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等措施,为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及降低气候变化影响作出贡献。在进行畜禽养殖场改造时,提倡推广干法清粪工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降低粪便流失率。建设固体粪便有机肥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固体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制成有机肥,反哺生态农业,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4.6 沼气工程节能减排技术

农村沼气工程的实施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农村沼气工程不但能解决农村燃料能源问题,节约大量薪柴、煤炭资源,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沼渣还可作为有机肥在农田中施用,作为一种高效有机肥,沼渣不但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效果比专用叶面肥还要好。同时,农村利用沼气除了省柴、省煤、省电、省时之外,还能减少烟雾和粪便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使用沼气还可以节省农民对能源和肥料等的支出,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7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0.38%,约为煤的33%,而热值则达标准煤的50%。在南通市农村,多数秸秆仍是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就作物残留物的管理方式而言,焚烧秸秆不仅直接释放碳,还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损失;而秸秆还田则可以缓解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减少农田CO2排放的最直接有效措施是提高地面秸秆还田的比例。此外,在治理污染、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秸秆饲用、秸秆发电、秸秆碳化等是继秸秆还田处理后,适合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

5 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5.1 大力宣传,总体规划

低碳农业,对于许多人来讲,特别是农民,可能是闻所未闻。因此,必须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提高全面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制定总体规划,一是将低碳农业纳入南通农业生产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农业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计划之中。三是制定农业能源发展规划,实现农业生产由高碳向低碳转型。

5.2 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开展减排技术示范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垄作免耕技术、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绿肥种植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5.3 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农村能源服务思维

目前南通市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问题与潜力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在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治理空间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等。因此,必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转变农村能源服务的思维,形成开源、替代、减排、增收,低碳化的农业能源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5.4 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当前,低碳农业发展急需制定有机肥补贴、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与奖励办法,出台化肥农药税的财政政策等,同时完善农业固碳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等,提高农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

6 结语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一种绿色模式[4]。而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带动的则是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经济,这将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低碳农业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结构矛盾,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75~76.

[2] 吴晓丽,许 泉,王 进,等.江苏南通常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5):7~9.

第7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72-02

引言

碳审计是环境审计的其中一个部分,是由单独的审计机构对于政府和企业在承担碳排放责任方面进行的检查和签证,也是对碳排放管理活动以及其成果进行独立性评价和监督的一种行径。简单来说,碳审计就是对消耗煤炭、石油、木材等自然资源时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审计。现如今,推行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正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而随着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的碳审计必然要得到重视和发展。碳审计的推行不仅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彻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要求。推行碳审计可以促进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通过碳审计也可以时刻反映出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客观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从其反映出的情况中判断出何为有利条件,何为不妥之处。以后在发展低碳经济时能够扬长避短,为之有效。推行碳审计无疑可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改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

一、国外碳审计的发展现况

(一)全面推行碳审计的英国

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继而迅速推行碳审计的英国无疑为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样和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英国可以说做到了全面推行碳审计,它不仅要求国内的生产运营活动实行可持续管理体制,而且也将外国大使馆划入低碳范畴。英国环境审计的委员在环境工作报告当中明确了碳审计的动因、内容以及目标,从2009年之后便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框架。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实践,政策中的不足之处被验证了出来,比方说政府直接参与环保标识的监督和管理,撤消了每一个有歧义或不准确的环保标识。不得不提的是,英国在推行碳审计过程中取得最大的成就就是建设低碳社区。英国可以通过碳审计十分精准地算出社区以内的每一个环节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对其进行分析,之后用最新型、最清洁的能源代替排放温室气体的传统能源。英国政府推行碳审计的可持续性、全面性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提高全民低碳意识的美国

提高全民的低碳意识,关心生活方式的审计,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节能减排成为了美国推行碳审计的焦点内容。经过科学而全面的社会调查,美国分析出了三大重点审计对象:汽车、房屋建筑以及居民生活,从而进行抓重点审计。而在这三者之中,美国科学家认为,居民在生活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占的权重较大。所以美国更具针对性地把碳审计的对象锁定在居民的生活方式上。可想而知,这种抓重点针对性的碳审计无疑会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全美国人的低碳意识,更多的孩子从小就能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从小要养成低碳环保的好习惯,不论是美国的这种抓重点审计法,还是倡导提高全民低碳意识,都值得我们学习。

(三)环保法制化的加拿大

加拿大的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从世界上10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中,加拿大独占7个这一点就可见一斑。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空气质量,这与加拿大的环保法制化离不开关系。加拿大作为一个法制化的国家,在其第三十六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面颁布了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将环境保护上升到了法制化的高度。政府在干预和监督企业碳排放上用了很大力度,对于排污量大的企业会被直接告上法庭,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加拿大政府在2008年起对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始征收碳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该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其他省份下降很多,而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并未收到影响,这使得碳税政策得到了很高的民意支持率。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加拿大人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每次政党选举中环境保护也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加拿大居民可以将因排污过量而影响他们生活的企业告上法庭。每个人都在积极保护身边环境,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

二、我国碳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碳审计涉足尚浅,缺乏审计人才

众所周知,我国的碳审计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国人的碳审计意识较低,社会上缺乏可以进行碳排放审计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我国学校、社会中对碳审计的教学及培训都比较少,也不全面。而我们国人对碳审计认识不足,兴趣不高,这都导致了我国缺乏碳审计人才的被动局面。现在的审计都主要集中在会计、税务审计上,对公司企业的会计方法、会计工作过程中有无严重失误和纳税情况的审计,主要由财务人员完成。而进行碳审计则需要碳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能胜任环保资金、环保政策、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碳审计工作完成的都很粗糙,审计人员只是依赖于财务审计中积累的经验和财务审计中的方法。这种不科学的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碳审计报告正确率和可信度低下。审计人员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以至于对碳审计工作望而生畏,长此以往下来更加地不利于碳审计的发展、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碳审计数据核算准确率低

我国目前碳审计数据核算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被审计单位不愿配合,取数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碳审计的概念及意义没有广泛的被认知,大多企业单位不加以重视,更有企业担心在提供碳排放数据的同时会泄露商业机密,这都直接导致了取证困难。第二就是碳审计缺乏专业的技术方法,在获取碳审计数据时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例如,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据,很多企业没有科学的收集方法和准确的计量,增加碳审计工作的难度。

(三)碳审计内容单一

和西方比较完备的碳审计体系相比,我国的碳审计比较零散。我国香港特区积极与国际接轨,在2010年就已全面推行建筑物碳审计。但对于我国大陆来说,碳审计的概念、内容、目标、意义等都亟待普及。在我国碳审计制度实施的道路上较成功的就是建筑物碳审计,可这较之西方完备的碳审计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碳审计内容太过单一。

(四)碳审计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碳审计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加拿大学习。又或者说我们有法可依但执法不严,国家制定的法律没有很好的起到约束、指导的作用。我国先后制定的《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虽然对碳排放的调控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由于系统性的缺乏,操作性低下,对于碳排放信息的披露以及碳审计报告的完成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指导性的价值。因此,对于碳审计这种新生的事物来说,则更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制定操作指南和审计准则,同时,对于碳审计的目标、人员、范围、机构、方法以及报告详细地进行规范,并且指导碳审计人员的工作。在主要法律《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和《审计法》当中并没有明确碳审计的法律基础和相应的审计准则[5]。这也只能说明碳审计缺乏法律法规有效支持。

(五)实施方法不科学,没有合理的评估标准

我国总体来说并没有科学的碳审计方法,合理的碳审计程序普及率太低。而在我国也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发表的《香港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核算和报告指引》中提出了一套相对科学系统的方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为建筑物的检出和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相应的报告及核算。但是对于很多碳审计工作来说都是比较表面的东西,并没有合理确定有关的碳审计项目,制订科学的碳审计方案、详细实施碳审计的程序以及综合编写碳审计报告此类的正确的审计程序。编制的审计报告存在很多漏洞。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正确合理的碳审计评价标准,没有确立明确的指标。然而,对于钢铁、电力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我国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标准,这无疑为开展碳审计工作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三、推动我国碳审计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碳审计的重视,培养审计人才

实施碳审计制度、开拓碳审计之路是一件十分有意义也是非常艰辛的事情。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场意义重大的革命。稳步减少碳排放,有效调控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每个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西方发达国家较早提出了“低碳经济”和“碳审计”这些概念,并对它们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现如今也有了较为完备的碳审计体系和正确的法律指导。香港政府在态度上积极与国际接轨,行动上学习国外的专业技术与先进的理念,并能够有意识地将审计人才作为重要的培养对象,因此,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对而言对于在碳审计上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建筑物方面可以说做到了全面推行碳审计的程度。而对于我国大陆来说,碳审计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政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切实地全面普及碳审计和加大碳审计的教育力度,再加上我国国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普遍较低,所以我国的碳审计人才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为了兑现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对外的承诺,尽快培养出一批专业的碳审计人才显得迫在眉睫。

(二)政府正确引导,企业积极配合

我国国民低碳环保的意识薄弱,这与国家政府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低离不开关系。政府应掌握主动权,积极进行正确引导。目前民间的碳审计机构较少,政府可以设立一些审计机构,积极在企业间开展碳审计,也可以起到对民间事务所碳审计工作开展的引导作用。政府再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让企业认识到温室气体对大气层和环境的破坏,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危机感,让企业自觉提供正确的碳排放数据及相关资料,自觉开展碳审计工作。另外,政府也可以对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的企业进行减税等优惠政策。

(三)完善碳审计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由于我国碳审计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具体的碳审计法律,并且我们还发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这是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下转304页)(上接273页)较之下所得出的。但是,我们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借鉴的同时学习西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我们要多学习西方碳审计的经验的方法。比如,说加拿大实施的碳税和二氧化硫税等。我国要尽快修订《审计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碳审计法律基础,并制定出与碳排放过量相对应的惩罚措施,通过制定出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保障碳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慢慢引导碳审计走上制度化和规范法的轨道,抓紧与国际接轨。

(四)抓重点进行碳审计

我国碳审计制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想要迅速实现全面系统的碳审计十分困难。而美国的抓重点审计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借鉴他们的低碳审计经验,我国可以先明确碳审计的重点方面。这种抓重点审计法不仅降低了审计难度,使我国现阶段的碳审计发展更具可行性,而且还能得到显著的效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碳审计发展初期的效率。有调查表明,我国现如今碳排放量最大的是建筑业,在建筑的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近总量的一半。因此,对于碳审计我国应将目光放在建筑业上面,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建筑业的重点内容。这种抓重点碳审计的好处就是我们在重点行业摸索出的审计方法和经验可能会适用于其他行业,这无疑为碳审计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建立碳审计评价标准,创立科学审计方法

有一个完整明确的标准是审计的根本,比如说,财务审计中纳税额的调整都是根据一个系统明确的标准来进行的。而我国的碳审计正是缺乏一个这样的审计标准。建立健全碳审计评价标准,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据可依、有则可守,不至于做出盲目的判断。然而对于不同的行业应该制定不同的审计标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审计标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标准的全面性,邀请碳审计专业教授、相关行业的高管和国际上有名望的审计专家来参与制定。另外,制定出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时势的发展来不断完善审计标准,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张雷,王礼茂.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0,(5):779-785.

[2] 刘炯天.关于我国煤炭能源低碳发展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1):4-5.

[3] 王帆.英国低碳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方略,2010,(6):66-70.

第8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引言

2011年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陆续建立了碳交易平台,我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也逐渐形成。碳交易的主体是企业,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形成同样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方法,因此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是我们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概述

1.企业碳排放权会计的概念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市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传统的排污权会计中逐渐分离出了与碳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核算,并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会计分支即碳会计。碳排放权会计是以环境法律为指导,通过货币为主要计量方式,全面、系统、联系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企业相关碳排放权的经济业务,以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节能减排的目的。

2.企业碳排放权会计的特点

传统会计是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有着传统会计的共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分支也具备其独特的个性:

(1)复杂性

企业碳排放权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复杂程度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首先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既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还需要会计人员同时掌握环境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正确的核算企业的碳排放量,整体的把握企业的内容碳排放和交易;其次在碳排放权会计下除了用货币进行计量外,还会用到以二氧化碳为单位进行计量的时候;再次企业碳排放权会计与其他经济业务的联系会更加的紧密,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了解企业的整体运作和碳资产的整个使用过程。

(2)较强的针对性

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是专门针对碳排放交易过程中的处理的,可以更好的对相关碳排放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传统会计在处理碳排放权的经济事项的针对性较差,不能对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然而通过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总而言之,碳排放权会计是在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下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和发展。

3.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1)产权经济理论

产权理论是碳排放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的基础,随着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渐的建立起来,目的在于明确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有效的缓解大气污染的矛盾,因此可以看出企业碳排放权是产权经济理论的具体应用。

(2)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国是世界上较大发展国家之一,因此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由原来的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逐步建立节约型社会。

(3)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和利润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社会绩效,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随着全球天气变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每个企业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须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投资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分析

1.我国交易试点省市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分析

我国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2011年11月份下发了《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上海、天津、北京、深圳等几个城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下面我们就对我国其中一些交易试点省市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进行分析:

(1)试点城市上海

核算的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发生排放温室气体行为的组织,主要的核算对象是二氧化碳,主要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计算为基础的方法,采用的是排放因子法和物料平衡法;另一种是以测量为基础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以计算的方法为基础对结果进行验证。

(2)试点城市天津

天津的核算主体是天津辖区内的钢铁、电力热力、石油、化工、油气开采等企业,核算的对象是二氧化碳,主要的核算方法根据所属行业的不同划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主要采用的是排放因子法。

(3)试点城市北京

主要的核算主体是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报告单位,核算的对象是二氧化碳,主要的核算方法有排放因子法和物料平衡法,但是企业也可以采用实时监控的方法,但是其中计算的结果不能高于以上两种方法。

(4)试点城市深圳

核算的主体与ISO14064界定的组织相一致,核算的对象是二氧化碳、氢氟碳化物、氧化亚氮、甲烷等,主要的核算方法有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设备特定、使用模型的关联。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4个试点城市中核算主体是不同的,其中上海、深圳的碳排放量的核算主体比较广泛,天津、北京的核算主体范围相对于较窄,因此这些地区要适当的扩大碳排放权的核算主体范围,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试点中的城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不统一,导致了对企业碳排放权交易形成了较大的限制,不利于我国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更不利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

2.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流程

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流程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要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对温室气体核算指南进行确定。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用的能源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准确的核算出不同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对温室气体核算指南进行确定。

(2)科学的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公式。一般来说企业碳排放核算内容分为以下三种即: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企业在进行碳排放权物理核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核算范畴来合理的选择排放系数和计算公式。

(3)通过企业各个生产流程来收集排放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为了达到企业节能减排的针对性,企业要在具体的某个车间、某个生产流程上对排放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收集,尽量细化温室气体排放的数据,提高核算的针对性。

(4)利用收集的数据,计算并汇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了提高节能减排的工作效率,企业要利用收集的数据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折算成碳排放量,方便企业对碳排放权的管理。

三、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分析

1.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假设

持续经营、会计主体、货币计量、会计分期是传统会计假设的主要内容,然而企业碳排放权会计自身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针对性,因此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假设也与传统会计的假设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首先,持续经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当中,持续经营的假设既代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存问题,还隐含了社会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可持续问题,可以看出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丰富了传统可持续经营假设的范围,持续经营的假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其次,冲击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在传统的会计下主要是指可以独立核算,拥有和控制一定资源,可以独立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或者集团公司,然而在碳排放权会计下,会计主体可以具体到一个车间、一条流水线、一台机器设备等。同时不仅仅是企业要进行碳会计核算,一个行业、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都要进行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家要从宏观的角度来对本国的减排和碳排放的情况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对本国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解,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再次,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在传统会计下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计算、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然而由于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很多的经济情况是不能够通过货币来计量的,需要一些非货币性计量的形式来反映相关经济信息。

最后,丰富了会计分期的内涵。一般在传统会计分期的假设下一般会计年度通常是一年,然而在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下,有着既定的企业碳排放额存储期间,这就划定了较大的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范围,在企业碳排放额存储期间内,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分期,打破会计分期为一年的局限。

虽然碳排放权对传统会计假设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是从反映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本文认为碳排放权会计还是在传统会计核算的范围之内的。

2.企业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1)企业碳排放额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从政府手中获得碳排放额的方法从国际经验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免费无偿获得、拍卖的方式获得以及企业以固定的价格从政府的手中获得,从实际情况来看前两种方法发展的比较成熟,在实践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其中当企业免费获得企业碳排放额时,可以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碳排放配额

贷:递延收益

当企业通过拍卖的方式获得碳排放额时,可以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碳排放配额

贷:银行存款

(2)企业自用型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由于碳排放权是企业的一项非货币资产,同时企业自用型碳排放权也是一种无形的权利,可以从企业单独的分离出来并进行出售和交易,满足政府的“可辨认”的条件,因此企业自用型碳排放权可以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符合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按照取得的成本,企业确定自用型碳排放权后的分录可以进行以下处理:

借:无形资产―自用型碳排放权

贷:碳排放配额

(3)企业交易型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销售是企业交易型碳排放权的主要目的,是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交易型碳排放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其中初始的计量与确认的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型碳排放权

贷:碳排放配额

第9篇:温室气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成本—收益分析;历史责任原则;平等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差别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的南部海岸,这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的飓风横扫几个州区,造成了至少1 800人死亡,近百万人被迫转移,财产损失高达812亿美元。虽然不能将气候变化和卡特里娜飓风直接联系起来,但这场风暴可以说为我们呈现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直观图景。

现在,气候变化的起因和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ipcc在2007年的报告中指出,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显著增加,大部分已经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所致。报告还指出,如果以当前的速度继续排放温室气体,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在现有基础上再上升2℃,到那时海平面将升高0.4~0.7米,许多沿海地区和国家将被吞没,随之而来的全球降水模式的变化将威胁到更多人口的生存条件。[1]

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为研究提供了多种视角,气候伦理的研究集中在对气候变化的伦理维度上,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很多重要的伦理问题,无论是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还是制定应对决策,都需要以一定的伦理观作为支撑。气候伦理是环境伦理的进一步扩展,它突破了环境伦理的中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强调纵向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代际公平。另外,在空间维度,气候伦理更强调一种国际性,即探讨如何在国际层面实现平等、公正。[2]当代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参与到了对气候变化伦理维度的研究中来,对气候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变化中的科学不确定性

虽已取得一定共识,但气候变化问题中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科学美国人》的编辑david biello说:“实际上无论是国际专家小组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能对全球变暖究竟有多糟给出任何确定的说法。”大气物理学家gerard roe认为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气候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因为它极复杂,所以不可控的变化极易发生;又因为它极其敏感,所以小小的变化都会带来结果的巨大差异,不确定性就这样产生了。[3]全球变暖的怀疑者以不确定性作为不立即采取行动的借口,一些工业团体和保守派反对政府现在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他们觉得即使要采取行动,也要等到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和技术才行。在“怀疑派”中,代表人物之一是丹麦统计学家bj rn lomborg,他认为气候变化并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世界性的贫困、艾滋病的蔓延、核武器才是现在人们应该关注的问题。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远大于听之任之的代价,因而他认为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应对气候变化。[4]

密歇根大学教授henry n.pollack认为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无本质差异,人们应当用与处理生活中不确定性相类似的方式去理解和适应科学的不确定性。华盛顿大学副教授stephen m. gardiner指出,因不确定性而拒绝采取行动就是拒绝承认全球变暖这一事实或者认为“不作为原则”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明智之举。gardiner认为前者就像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一样,而后者也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都不能应用于我们的实际。gardiner认为当务之急并不是考察确定性本身,而是要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5]rock ethics institute制定的《气候变化的伦理尺度白皮书》明确提出了“不再将科学的不确定性作为拒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至全球安全总排放所分配的公平份额的理由”[6]。鉴于当前气候变化正在侵害部分人群,严重且无法挽回的损失很可能在所有确定性被消除以前就已出现,因此,即便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我们仍应立即采取行动防范风险,以不确定性为理由拒绝行动是找不到任何道德支撑的。

比较通行的处理不

定性的理论原则是预防原则,《里约宣言》将其定义为:“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当根据其能力,广泛运用风险预防原则。只要存在严重的或者不可逆转的破坏的威胁,不可将没有充分科学证据作为延缓预防环境恶化的理由和采取成本有效性合理措施的原因。”[7]道德哲学教授john broome则认为无需特别的预防理论,“预期效益”即可应对不确定性问题。他认为,人们在抉择时,考虑的不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而是它的结果也就是预期效益。这样,在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害巨大的极端气候现象,无论它发生的概率是多少,鉴于这种极端变化所带来的严重损失,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及时行动。[8]

此外,在主流派和怀疑派之外还出现了第三种观点,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海洋专家卡尔·温施教授的“保险论”:将人类现在花费高昂的代价来应对气候变化看做是为自己和子孙后代买了一个“保险”,即使最后发现并未出现极端的气候变化,这个代价也是值得的。虽然这种观点受众很小,但它也为争论不休的主流派和怀疑派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二、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

在自然科学之后,率先探索气候变化的社会科学当属经济学,经济学家主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由英国政府经济顾问nicholas stern主持的《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就是对气候变化进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范例。报告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综合、长期有效的经济分析,是目前较有影响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之一。报告采取的极低贴现率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赞同者和批判者的激烈争论,而这正是气候伦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些传统经济学家对《报告》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鉴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不能轻易得出悲观的不利结论。即便气候变化的危害是确定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适应以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而在《斯特恩报告》中,最坏的影响延续了二百年而人类没有有效适应,这意味着,报告采取的经济模型过于简化,其分析方法是存在问题的。剑桥大学的partha dasgupta教授指出,《斯特恩报告》设定的极低贴现率,意味着当代人必须要把收入的90%以上用于储蓄留给子孙后代,这根本不现实。[8]

而一些哲学家认为较高的贴现率会使后代的权利被剥夺,严重违背了代际公平。john broome指出,在“成本—收益分析”中市场利率影响了贴现率的设定,而市场只反映当代人的偏好,事关后代利益的贴现率被当代人主观地决定,后代人就这样被剥夺了“话语权”。《气候变化的伦理尺度白皮书》也认为贴现只考虑了当代人的利益,没有按照代际公平的要求一视同仁地对待当代人和后代人。

为什么贴现会引出如此大的争议呢?stern认为经济学家关于贴现率的确定,不能简单地归为数学公式和统计学,它本身就是一种反映特定社会价值的道德抉择。[9]broome则对贴现率问题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经济学家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而需要对未来进行贴现[10],而贴现率究竟是多少,首先看经济增长率。更重要的是,broome认为经济学家在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时,已经预设了一个伦理前提,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这一伦理立场行事,这就使得贴现率还需要取决于一个纯伦理因素。即经济学家在确定贴现率时必须在“优先主义”和“功利主义”、“纯贴现”和“一视同仁”之间作出选择(“功利主义”和“一视同仁”都会导致一个相对较低的贴现率,而“优先主义”和“纯贴现”则相反)。[8]正是基于这样选定的伦理立场,不同的人才会得出不同的贴现率。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经济理论中根据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并将这种经济的增长等同于人类福利增加的计算方法。gardiner指出,传统的经济分析并不能充分反映所有相关的成本和收益,例如非人类成本和非经济成本。[5]传统的经济分析或是没有将环境、社会等成本计入其中,或是将其转化为量化的货币成本和收益,只承认了相关的市场价值,将事物的内在价值归结为工具价值,这就违背了一些赋予有生命事物以内在价值的伦理体系,贬低了万物存在的意义。

诚然,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不能完全回答面对气候变化时我们应当如何行动这一问题,但它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需要经济学的实用方法,但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学,要将经济学建立在道德哲学基础之上,应首先讨论其伦理基

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学家应该重新思考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重视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考量。三、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的分配原则

有关全球变暖的核心伦理问题就是如何分配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排,我们可以将温室气体的排放简单地分为存量(历史排放)和流量(当下排放)两部分,针对这两部分排放制定相应对策所依据的分配原则即为气候伦理研究的基本对象。

(一)存量

由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留存时间长,温室效应的结果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那么就目前和将要出现的全球变暖的危害,谁应负责呢?对此,伦理学界有一个颇为一致的答案:根据历史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5]历史责任原则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在利用廉价能源发展经济的同时,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因而,发达国家对于温室气体的存量负有主要责任。历史责任原则也叫污染者付费原则,它要求发达国家在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原则与矫正正义的要义相符,因此历史责任原则对发达国家的要求是其对自己过错的纠正。

这一原则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及其学者的质疑:伦理学家peter singer和环境伦理专家dale jamieson认为发达国家直到最近才知道了自己排放的恶劣影响,“无知者无罪”,因此认为发达国家不应为之前的历史排放负责;还有一种观点对侵权者身份提出了质疑,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eric a. posner 和 cass r. sunstein认为,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存量是过去人们所排放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去世了,当今的美国人并不是制造危害的侵权者,让他们承担历史责任,有失公平[11]298-301;另外,历史责任原则存在着实践上的困境,没有一个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量也没有具体的测量数据,很难制订出具体的减排责任分配方案。[12]

(二)流量

当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

1.平等主义原则

平等主义原则有一个伦理前提,即将地球大气吸纳温室气体的能力当做公共财富,根据所有人对公共财富都拥有平等使用权得出:每一个人都拥有权利排放同等数量的温室气体。这一原则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因为无论以哪一年的排放量为基准,发达国家都远远超过了平均排放水平,而发展中国家还远未达到平均水平。 这就意味着按照平等原则的要求来进行分配,在发达国家需要大量减排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继续增加排放量。

就像john ashton所说的,“与抽象的公共事物,如自由、安全相比,更加实际的物质产品更难适用平等主义原则”[13],平等主义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dale jamieson认为各国很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份额而想方设法地增加人口。另外,gardiner指出,这一原则并没有考虑到排放份额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作用。一些排放被用来生产奢侈品,而另一些则被用于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5]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平等的分配方案对于境遇不同的人来说似乎不够公平,并不符合分配正义的基本要义。

2.功利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追求功利的最大化,也即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将能产生最大实用性或“福利”的方法作为最优选择。[14]这一原则反映了一种实用主义伦理观,而体现在决策制订中,就需要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即“成本—收益分析”。根据功利主义原则,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分配应当这样来安排,即这种分配能使受其影响的人获得最大的“功用”。因为偏好满足是可以测量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采用以偏好为基础的功利观点。 利主义原则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但其自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它以总量、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却忽视了分配的公正与公平,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温室气体的排放份额应更多地被给予高效率的发达国家,以达到最大实用性,但这显然有失公允;另外,以偏好为基础的功利主义,只关注偏好的满足,却忽视了偏好的价值与是否合理[15],这也不能达到分配正义的要求。

3.差别原则

差别原则又叫“惠顾最不利者原则”或“按能力支付原则”,是以罗尔斯关于分配正义的理论为基础。这一原则要求给予最贫穷人口以最大的排放权,而给予最富裕人口以最小的排放权。[16]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是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的热带国家基本上没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

因此,差别原则给予他们特殊照顾,这正是分配正义的一种体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是差别原则的一个例证,该原则要求各国基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下排放来承担有差别的减排责任。

这一原则虽然在伦理道德角度可以获得一定支撑,但由于利益立场的不同,不被一些发达国家及学者所接受,eric a. posner 和 cass r. sunstein就称这样一种分配原则实质上是“一种(适度)伪装的跨国再分配要求”,他们认为该分配原则由于受到各方利益的钳制,是根本不受欢迎的。[11]271 因此,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这样一个原则在实践中是很难得到完全履行的。四、结语

上面所涉及的气候伦理研究仅仅是影响较大且被广泛认同或是备受争议的问题,还有许多学者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维度的研究。例如,从博弈论角度和从基督教等宗教信仰角度进行气候伦理的研究,但由于篇幅和能力有限,在此仅能点到为止。

通过对上述气候伦理问题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正义这个伦理概念进行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分析最终都是为决策制定服务的,究竟以什么样的伦理原则来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才能达到正义的最大化是气候伦理研究的焦点,通过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伦理分析,最终为政治决策提供价值导向,促进应对方案的达成,真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气候伦理的最终指向。

参考文献:

[1]ipcc.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r/ol].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012-05-26].ipcc.ch.

[2]曹荣湘.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6-20.

[3]david biello. climate changes uncertainty principle[j/ol]. scientific american,2007(11): 20[2011-05-10].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climate-changes-uncertainty-principle.

[4]黄卫华,曹荣湘.气候变化:发展与减排的困局——国外气候变化研究述评[j/ol].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76-82[2011-05-11].cctb.net/llyj/lldt/llqy/201002/t20100224_20439.htm.

[5]stephen gardiner. ethic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j/ol]. ethics, 2004,114(4): 555–600 [2011-05-10].hettingern.people.cofc.edu/environmental_ethics_sp_10/index.htm.

[6]donald brown, nancy tuana, marilyn averill, et al. white paper on the ethic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r/ol]. collaborative program on the ethic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2006: 7-38[2011-5-12]. rockethics.psu.edu/climate/.

[7]王小文.气候变化伦理学初探[j]. 环境保护,2008(17):69-72.

[8]方旭东,约翰·布鲁姆.超越“成本—收益分析”的伦理学考量[j].学术月刊,2010,42(2):5-13.

[9]nicholas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r].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29.

[10]约翰·布鲁姆.气候变化的伦理抉择[j].环球科学,2008(7):14-21.

[11]埃里克·波斯纳,卡斯·森斯坦.气候变化正义[m]//曹荣湘.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martino traxler. fair chore division for climate change[j].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2002(28):101-134.

[13]john ashton, xueman wang. equity and climate:in principle and practice[c] // joseph aldy, john ashton, richard baron, et al. beyond kyoto: adv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effor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arlington: pew center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2003:61-84[2011-05-15]. 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publication/5252830/equity-and-climate-in-principle-and-practice,2003.

[14]inge johansen. ethics of climate change: exploring the principle of equal emission rights[r].oslo:norwegian academy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7:6-51[2001-05-17]. euro-case.org/documents/ethics-climat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