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1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这篇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设计,本科,报告,

选题依据:党的xx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2019年09月20日—2019年1月1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2019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2019年4月1日—4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2019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19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19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前准备。2019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2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医院 融资合作 利与弊 探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8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77-01

国内医院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社区医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自2006年新医改之后,国家开始强调医院的公益性,并将公益性原则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的方式来减轻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适当减免其医疗费用。这一政策对病人和患者是一种福利,但从医院方面来讲,医院的盈利额便会在整体上有所下降,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医院终将走向自负盈亏的道路。为此,国内医院想要不断发展,通过正当渠道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开始探寻更多的融资渠道。

1 医院体制改革和融资合作现状

1.1 医院体制改革的现状。医院融资合作和医院体制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院实行融资合作的根本原因就是体制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内医院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医院内部医疗设备、技术、药品等等都开始呈现出老化、落后、亟待更新现象。再加上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国内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已无法再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医院也开始推行医疗体制改革,但目前所采取的诸多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医院的运行机制,以及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所推行的医疗运行机制改革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改革处于停滞状态。

1.2 医院融资合作现状。医院可采取的融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租贷或抵押等等。然而在这些融资方式中,相对可行的融资方式还是融资合作经营,常见的融资合作方式有委托经营,或经营合作租赁。合作租赁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医院和商家外部进行合作,且可以在外部组建实体,双方根据合同内容进行灵活管理。在这种融资合作模式中,医院负责提供所需场地、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外部商家则主要负责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以及医疗所需的大型先进设备、医疗材料等等。

2 医院推行融资合作经营的必要性

上述提到,国内现阶段所采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租赁、贷款等。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内医院由于受到经济体制限制以及相关国策的影响,无法适时将院外资金融入医院内部,促进医院经济发展。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内医院开始考虑融资合作经营方式,推行一院两制,以投入资金的多少来决定股份分红和各方的权利、责任意思义务。

3 医院融资合作的利弊

3.1 融资合作的“利”。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内医院推行融资合作方式,以多力合作、共赢手段来促进医院经济增长的主要好处是:①促进医院经济增长;②深化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医院管理机制能够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实现国内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③可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四,能够维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等等。

3.2 融资合作的“弊”。融资合作经营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医院带来巨大利益,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医院来说,其在发展中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从外部探寻机会,开展适量的融资合作经营活动,助推医院经济更快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开展融资合作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而这些风险便是融资合作中的“弊”。现站在法律角度来对医院实行融资合作所面临的风险作详细分析。

3.2.1 医院产权风险。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医院的院长仅是资产的运营者管理者,而非所有者,其授权范围、决策权限、财务控制及发展动因等方面均不明确。当医院对外合作项目中涉及产权归属、收益所得归属等具体问题时,极易搞不清谈判合作主体,是医院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其他专设机构。因此,医院在开展对外项目合作时,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授权范围、决策权限问题,这是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最根本前提。

3.2.2 管理运营风险。管理运营风险主要是指医院内部管理行为所带有的风险因京。现阶段,我国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存在“一支笔”现象,医院内部所设立的相关的监督机构只是一个摆设,并不能在实际管理中起到作用.医院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小、效果也比较差。另外,国内还有一些医院并没有没置专门的法律部门,医护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不能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审查,事后应对来规避法律风险。

3.2.3 品牌归属风险。目前,在对外合作时,医院最应关注、重点警惕的是以品牌等无形资产开展的项目合作。由于品牌输出首先攻击的是市场需求而非供给,主要利用医院廉价的人力和资源,加之受众认可的品牌效应来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固有医疗机构展开医疗项目合作时,一方面缺乏品牌价值意识,很少利用自身品牌价值来加码,谈判利润分成,隐形损失较大。另一方面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当运营多年的品牌价值显现时,不懂得利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现有利益,甚至被合作方占得先机。

3.2.4 过程审查风险。合同是规范合作双方行为最基本的约束性文件,是规定合作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是解决合作双方争议问题的根本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签订合同时未对合同条款逐一措辞修订、严审把关,导致医院方权利偏少、义务加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深化,国内医疗事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机制中转变出来,与时俱进的引进了融资合作经营方式,从根本上作了相关的改变。然而鉴于医院服务的特殊性,融资合作经营除了能够给医院带来利益之外,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对融资合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并认真做好利益权衡,以免融资合作失败,给医院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 社会问题 政治体制 改革

一、社会保障需要宏观制度环境的改善

在当代,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呼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人认为非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长期争执不下。到底该怎么办?需要对社会问题性质与社会保障和政治体制的关系作具体的分析。

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是整个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必然受它们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发挥通常并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是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即使社会保障设计理念和目标相同,但是由于执行差别太大,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从实践来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民主制度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凡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往往都是民主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工业化社会带来各种风险的一种技术性修复,更是公民意志表达的结果,因此深深地植根于民主制度之中。而当代中国诸多问题,最终莫不与政治体制相关。因此仅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忽视政治体制建设,被许多人认为并非治本良方。

二、当代中国几大社会问题对社会保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要求

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繁多,但就其成因来说可以分为有两种性质类型:一种是制度性问题,是制度弊端引起,这种问题非制度改革所不能解决,比如改革开放前中国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存在问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政治制度的问题还在,并通过市场化造成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政治体制改革于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种是技术性问题,是在社会基本制度没有大的问题的情况下或社会结构比较合理的情况下的局部性或暂时性问题,只需要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技术性的调整就能修复。这类问题多半是由于“市场失灵”造成的,不需要改变基本制度,只是通过技术性的调整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比如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解决。是否建立民主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被许多国家纳入制度建设的范畴,但是相对于更大政治制度建设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已。

第4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从2005年开始,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从发展趋势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国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对长期资本的形成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均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何看待国债的挤出效应,如何调整国债政策取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国债挤出效应的作用渠道

国债的挤出效应,主要是通过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的。

1.资金供给。国债发行直接减少了民间的可用投资资金总额,民间购买国债的资金并非来源于消费基金。事实上,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权从民间转移到政府手中。国债规模急剧扩张的实质是政府与企业尤其是与民间企业争夺资金,从而产生了对民间投资的强烈“挤出”,进而预算赤字直接减缓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用于公共开支的赤字可以将私人投资挤出,它的可预见结果是造成资本形成的速度大大减缓。而用于支持预算赤字的公共借款规模的膨胀意味着对可借资金需求的增加,尽管利率的微小的提高可以引起储蓄总额的增加,但作为可借资金使用的私人部门的需求的储蓄余额将下降,而政府利用储蓄支持赤字的做法将挤出私人投资对储蓄的占用。

2.资金需求。国债发行会抬高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引起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若资本边际效率未能相应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必然受到抑制,导致投资规模的缩减,资本市场处于一种较低的均衡水平上。所以,政府发行国债会减少私人生产部门对资金的需求,相应地,资本市场也就处于一种低级的均衡状态。而且,政府从征税融资转向债务融资对资本形成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莫迪利安尼(Modiglianli)在其生命周期理论中指出:政府举债融资,居民以持有政府债券取代私人资本,而被政府所挤出的资金通过政府支出大多被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当前消费,社会总体的生产能力降低,未来供给减少。在将来国债大规模偿还之际,总供求的短缺性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带来通胀的压力,而私人资本的缩减也将是持久性的。

二、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阶段性表现

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产生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紧密相联,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挤出效应体现在国债发行对地方政府与非政府部门资源掌握与使用量的挤出。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与逐渐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加大,这时就出现了社会资源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如何配置的问题。由于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仍然是相当程度的短缺型经济,瓶颈部门的存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一定量的政府投资,但由于国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所以国债发行量不断增大是必然的;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较高,地方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投资需求相当强烈,资源约束强烈,不存在富余资源是当时的一种客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债发行自然是对地方政府与非政府部门资源掌握与使用量的挤出。

1981年以来的绝大部分年份里,国债发行主要是通过行政摊派等非市场化的方式发行,国债的挤出渠道比较单一,即直接通过国债发行挤出了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挤走了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对个人储蓄安排的投资,挤出了一部分银行信贷投放和居民个人消费。不容否认的是,当时发行国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抽走一部分“预算外资金”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闲散资金,以便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减少当时所谓重复性与盲目性投资,集中必要的财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瓶颈部门的投资力度与建设,实现调整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债的这种挤出是必要的。

(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利率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加大,国债发行显然有挤出其它有价证券发行的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利率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的探索也有较大进展,国债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也令人瞩目,对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在增强。随着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国债发行的多少,直接涉及到社会资金在国债与非国债有价证券之间的分配,也开始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尤其在经济运行和资金紧张的时期,这种影响更为突出。1992年至1993年,投资热潮使社会出现了“集资热”,企业债券与其它形式的集资影响到国债发行进度与年度额度的完成。所以,政府曾规定非国债有价证券的利率水平不仅不能高于国债,而且在发行时间安排上,也要以优先保证国债发行为宗旨。在这种情况下,国债发行显然有挤出其它有价证券发行的效应,进而有挤出非中央财政投资的效应;这种挤出是通过金融市场显现的,也开始通过利率机制起作用。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明显。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它原因,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设备和资源利用不足,经济“过剩”。为刺激有效需求,启动经济增长,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量剧增。但“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明显:第一,增发国债对利率没有影响。中国自1996年5月以来曾先后8次降息,但实际利率是上升的,这并不是财政扩张带来的结果。由于中国尚未实行名义利率的市场化,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实际利率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物价水平下降,而中央银行没有及时随物价变动调整名义利率所致。进一步看,价格水平下降也不是财政扩张的结果,相反,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水平的下降。第二,增发国债没有与民间争夺有限的资金。近年来,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存贷差额,商业银行的资金过剩主要是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投资利润较低及产业政策调整的缘故。如果公共资本投向竞争领域,即与民间资本的生产可以相互替代,增加公共投资就会挤出民间投资。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领域主要是高速公路、供水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属社会公共支出领域,对民间投资不会形成挤出效应。相反,基础设施建设还可提高民间投资的外部效应,提高民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推动民间投资。第三,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具有替代关系,即财政增加购买力支出可能挤出居民消费,但这要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来定。某些财政支出如招待费,的确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公共设施支出则是私人消费的互补品;还有一些公共支出既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又是互补品。比如,国家用于食品和药品检验的支出,既减少了私人的检疫支出,又增加私人对食品和医药的支出。通过分析财政购买支出和居民消费关系的计量模型发现,中国财政购买支出与居民消费总体是互补关系,扩大政府支出对需求具有扩张效应。

三、结论与建议

1.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在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现阶段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的挤出效应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期,市场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还不十分敏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成熟,民间消费与投资的利率弹性将有所增强,并且,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逐渐变得稀缺,挤出效应也会相应加强,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作用将进一步削弱,而货币政策调控将发挥主导作用。

2.2005年中央决定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决定适当减少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但仍要继续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这样做的必要性是:第一,政策需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国债项目的投资建设有个周期,在建、未完工程尚需后续投入。在经济高速增长和部分行业、项目对国债资金依赖较大时候,“收油过猛”会对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冲击。第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确实有许多“短腿”的事情要做,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有利于集中一些资源,用于增加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的投入。第三,保持一定的调控能力,有利于主动地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的形势。

第5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让他们自我服务和管理。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管理应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主张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二、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现阶段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仍然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尚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我们认为虽然以我国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并未完全过时,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中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借鉴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将有效改变上述现状。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5.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因此,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标可以是改善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第6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医院 审计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83-02

医院审计模式并非纯指审计组织体系或审计制度或审计主体的设立模式,而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审计行为要素及相关要素,按一定逻辑性和社会特征进行综合反映其各要素特征和本质的有机整体。所以,如何构建我国现阶段医院审计模式?我认为须从审计模式导向基本点出发,以审计行为主体模式、审计行为规范模式、审计行为监控机制为核心研究内容,以审计行为环境为必要条件进行研究。

1 医院审计行为环境是确立审计模式的前提条件

审计的产生表明了社会对医院审计需求的存在;医院审计的发展表明了审计对环境的适应与对需求的满足。特定的体制决定着政府审计的模式,而特定的审计模式又是服务于一定的体制;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模式,同时一定的内部审计模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又促进医院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1.1 政治、经济环境是确立我国医院审计模式导向的决定因素。中国正处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国有医院的深化改革、民营医院的崛起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将促使我国传统审计模式导向的变更。走上“三元化”道路,即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齐头并进、齐放异采。

1.2 审计行为监控机制建立的必要性。法律体系和文化模式使医院审计行为规范模式受到制约、审计行为监控机制的建立成为必要。我国法律体系通过审计法规体系直接影响审计行为,也通过相关经济法规制约审计客体而影响审计行为。如 “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均是根据国家的《宪法》来制定的,并在对医院审计基本法的基础上制订了相关的审计行为规范,如“医院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等。文化模式影响管理者行为和会计行为,也影响审计行为,所以文化模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医院审计行为规范。

1.3 审计成本提高,审计难度加大。 科技进步使医院管理行为和会计行为现代化,使审计成本提高,审计难度加大。因为主要会计行为和管理行为是审计的客体,而医院管理的现状提醒我们:有些医院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医院管理者素质未达到市场经济要求。特别是管理者对会计行为的强行无理支配,导致医院财务信息不实,增加审计风险,影响审计质量。而医院审计是建立在“基础制度”审计上的抽样审计,所以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会导致审计的基础薄弱,审计工作量加大,审计风险增加。所以,审计界为了减少法律纠纷,提高审计质量,应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行为监控机制。另外,审计模式还受到审计学科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审计学科越发展则审计模式越科学、越完善。

2 我国医院审计模式导向的确立

2.1 “三元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权威和作用。审计模式导向的确立,决定着国有医院在国民经济布局中发生战略性调整,加快了我国国有医院的改革,将使国有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发生重大改变。国有医院性质,决定了政府审计目的是:国有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经营管理者经济责任的评价。也决定了政府审计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监督政府所管理的公共资金。这时更要强调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致使审计行为主体模式的改革。所以,政府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起着重大的监督作用。

2.2 多元化医院同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国家不再是医院的唯一投资者,促使混合型经济实体医院和民营医院迅速发展,在过去民营医院是审计的真空地带,也是政府审计无法渗透的领域。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法规体系的完善,民营医院也规范地走上公司化道路。而所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医院,基本上采用“二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其经营管理者为了向所有股东或投资者汇报并分享公司所得,就聘请具有“双向独立”、有一定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对医院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鉴证。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更强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大,名副其实地成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警察”。

2.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同时内部审计将成为医院内部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另方面在医院管理上接受内部审计的建议与监督。所以内部审计将代表医院所有者对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经济监督和评价,并为医院查错防弊,以保证医院财产安全与完整、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主动维护医院所有者利益的同时也为医院管理服务。也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提供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国审计模式导向是让“三类”审计,走上“三元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显神通。

3 我国医院审计行为主体模式创新

3.1 政府审计行为主体的设立与管理

政府审计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是采用“立法型审计模式”即;在人大常委会领导下设立最高国家审计的机构,并通过制定法规的方式,代表国家政府对医院实行审计,来强调审计的处理权。对各级县以上政府,设置政府审计的下级审计机构,且各地政府审计机构独立于当地政府。采用“垂直型领导”的管理体制,打破从前的“双层领导”管理体制。对政府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采用“双重制”,既视政府审计机构为行政机构,按政府机构管理,又视其为审计职业机构,按职业化要求管理。对政府审计人员既按公务员的要求管理,又按审计职业要求管理,也就是说要有公务员的政治、思想品德、又要有审计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3.2 内部审计行为主体的设立与管理

医院内部审计主体的设立与管理非常复杂,要根据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医院而定。一是医院内部审计主体设立与管理,这类医院的内部机构设置是比较健全的,审计机构宜采用“董事会负责制”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即:在医院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其负责人由股东大会提名和任免,审计人员由审计委员会负责人聘任。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是:懂业务的专职审计人员。医院下属不具法人资格的、但属医院核心部门的,应派出专职审计人员或设立审计派出机构,对医院进行日常审计监督;否则接受医院审计委员会的直接监督。二是视医院规模大小、性质不同来考虑内部审计结构的设立问题。中、大型医院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医院经营管理的监督。小型医院可在监事会里设专职的审计人员。无论怎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一定要考虑经济监督的必要性和医院内部机构的精简性。

3.3 注册会计师审计主体模式发展战略

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率先清理、整顿完毕,并按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将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惯例合并或组建集团会计师事务所。这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管理方式与人事制度发生了质的改革,保证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前提条件。随着会计市场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我国注册会计行业必将走向国际化。为使我国注册会计师具有国际竞争力,培养、发展名牌注册会计师和名牌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并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以注册会计师智力资本为前提、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集团事务所内部管理机制;以行业自律与法规监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这正是医院审计的科学发展方向。

4 医院审计行为规范模式的完善

医院合理有效的行为规范模式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法律体系,二是行业规范体系。所以,建立审计行为规范模式,则应建立起以“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为基本审计法规、以“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等行业监控法规为参考的审计法规体系;建立以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即:政府审计建立起以“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医院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内部审计建立起以“内部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建立起以“独立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

第7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带动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电企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供电企业加强优质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必要性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加强供电优质服务建设,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形象,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在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供电企业的作用,主要是连接电力生产和使用的中间环节,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供电企业的运营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供电企业在失去原有优势地位的情况下,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的发展形势下,供电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优势服务的必要性,从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获得用户的认同,不断提高用户对于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保障自身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重要性

加强优质服务,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供电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提供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强化企业服务意识,将电力用户放在所有工作的中心,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将强化优质服务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才能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②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供电企业逐步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企业,对于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供电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改革的需要,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③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使得其从原本的垄断地位开始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供电企业之间更为关键的并不是产品方面的竞争,而是服务质量上的竞争,供电企业只有不断加强优质服务,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 供电企业加强优质服务的有效措施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供电企业要想切实加强优质服务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完善电网建设

要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电网建设时非常必要的。供电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电网负荷特性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电力用户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负荷预测工作,制定出具备良好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电网改造方案,对于重载区域和超载区域,应该尽早安排,不断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为用电优质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转变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电力企业采取的都是政企合一的管理方式,习惯采用行政管理手段对生产和营销进行管理。而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起来,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顺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对于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观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2.3 创新服务制度

供电企业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对自身的服务方式进行创新,根据电力用户的需求,适当增加服务内容。一方面,要对服务方式进行创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面向用户的电力服务,一般包括营业厅柜台服务和电话服务热线,无法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对此,供电企业应该对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增加短信提醒、用户联谊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安排专人对电力用户进行定期走访和调查,了解其用电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对现有的电力服务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针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网格化服务,着力解决居民用户关心、闹心、烦心的问题,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要在保持现有服务的基础上,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以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在对新的服务项目进行添加时,需要重视几点内容:首先,要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区域范围内不同行业的用电需求,确保新增服务项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对于用电大户,要建立相应的客户档案,对于重点电力项目更要进行跟踪管理,对服务工作的流程进行简化,缩短业扩报装所需的时间,构筑合理完善的服务平台;然后,要做好用户的安全用电指导工作,强化需求侧管理,切实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减少电能的无谓浪费;最后,针对电网运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做好事故演练工作,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2.4 强化内部监督

合理有效的内部监督工作,是供电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保障和重要手段。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监督渠道,积极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电力服务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明确自身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客户的用电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或者监督人员,及时处理电力用户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并在第一时间将处理结果向客户反馈。同时,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形式,调动员工的工作人情,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8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济;必要性;途径

引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现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利益冲突,尤其是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从整体上来看,目前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大量抢占市场份额,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自身经济管理是必要手段。将企业的经济管理逐步加强并不断推进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仅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同事对企业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如下:

(1)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是深化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为适应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近年来,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已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形势并存的环境下,管理只能是粗放的,能源与材料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迫切要求。

(2)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经济,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也是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从知识经济的定义上来看,知识经济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在经营决策上注重掌握和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在作业流程上进行重新安排或彻底更新;知识经济是一种网络化经济,它要求企业减少管理层次、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不难看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创新企业经济管理。

二、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则会造成企业的决策失准,阻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脚步,增加企业运营和风险性和市场适应能力。目前,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造成企业决策的落后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把握市场的发展动态,预测市场的未来趋势。只有在对企业所处的市场有一个全面和详细的了解和掌控,才能够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提出与市场发展相对应的制度和决策,才能够与时刻发展变化的市场相适应。然而,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许多人都忽视了市场调查这一块。铱星科技曾在上个世纪末引领了全球的通信尖端技术,是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它所拥有的技术让其他通信企业都黯然失色。然而,正是这样一颗明珠,在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盲目的制定了以高端消费者为目标群的市场方向,结果造成严重亏损,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因此,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容易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而企业的决策失误,则往往容易让企业走向万劫不复之地。

2.资金运作不当,引起企业内部失衡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要求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运作。资本的运作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协助企业调节内部管理系统,调节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企业对资金筹集、资金运用、收益分配等都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规划和方向,也没有采取明确的制度进行管理,从而使得资本运作过程混乱,企业内部出现失衡状态。

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

1.调节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调节好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资金运作能力、产生生产更新能力、销售推广渠道分铺能力等;外部因素则主要是指市场发展变化、竞争情况变化、不可抗力因素变化等。企业只有将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也才有助于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想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就必须调节好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加强二者的联系,同时根据二者的共性和差异制定与市场发展和企业建设相符的战略,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2.把握全局发展与局部协调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效益最大化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之间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是全局,指引和带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局部,协作和辅助企业经济发展。只有在企业经济发展的全局观的引导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也只有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运行下,企业经济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企业才能实现腾飞。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把握全局发展与局部协调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效益最大化。拉卡拉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线下支付公司,其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拉卡拉定位于成为电子产品及快速消费者的领导者,在企业经济管理中,采用与银行进行电子账单及信用卡还款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将企业运作资本和企业运作方向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拉卡拉重视经济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健全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了拉卡拉的企业经济管理目标。企业经济发展的全局达成仰仗于企业经济管理中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合理调度,有效分配企业内部人员,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系统化,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效益最大化。

3.强化内控,实施全面经济管理监督

强化内控,实施全面经济管理监督,也是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新经济形势,强化内控,实施全面经济管理监督程序,要充分发挥企业经济管理的职能作用,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成为全局性的管理而非财务管理的一个职能。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部分,宜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并通过预算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激励,提高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实现财务预算,加大财务管理的渗透力,拓宽财务管理的工作领域,促进全员和全方位财务管理局面的形成。

四、结论

总之,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理念、创设经济管理创新氛围;创新制度,构建全面经济管理制度;强化内刊,实施全面经济管理监督,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振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分析[J].中国市场,2010,(3).

第9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

树立改革无止境的思想认识

总理在2004年国庆讲话中提出,改革永无止境,改革开放要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的确,盐业近年来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营销方式可谓动作不断,进行了多轮变革和创新,一些员工误认为已经改革了,产生了改革已到头无需再改,可以歇歇脚的思想误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和引导员工时刻树立改革无止境的思想认识,因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改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盐业的改革既势在必行,又永无穷期。尤其是当前的盐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不改革就会被兼并遭淘汰的十字路口,而改革了就会赢得加快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客观地讲,我国食盐专营取得的成绩不小,这是主流,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正如中盐集团林家桦副总经理指出的:我国专营工作中存在着食盐流通成本较高、计划执行存在随意性、批发企业不达标、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四大突出问题,问题的存在就预示着改革的必然。可以说,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是盐业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建立食盐流通现代化体系,是盐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可以预见,今后几年盐业将打破地区封锁,按“产销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思路,按照经济区划组织物流,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通过整合产销资源,走集团化之路,最终实现由行政垄断向企业垄断的转变。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改革是艰难而长期的,切不可小胜即满,小改就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错过盐业以改革求发展的关键期。

转变思想和身份两个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应该承认习惯思维和惯性作用的影响是巨大的,几年、十几年的按部就班,必然形成习惯思维,而受惯性思维定势的作用,思想观念也不可能立即刹车、变轨,由此可能会造成一些员工的“腿脚”已经迈进新体制,而“脑袋”却停留在旧体制,想问题干工作仍然想当然于以前想法和做法。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准员工思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对盐业体制改革必然性、必要性、迫切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员工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落后就要淘汰的紧迫感,与时俱进、争先创新、有为才有位的责任感。当员工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企业改革举措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会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凝聚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形成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适应改革的内动力。

转变身份观念。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提出:“2006年年底之前,通过深化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最终实现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目的,在中国盐业系统内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了盐业的长远发展,必然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机制,伴随此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员工要转变身份,由“企业人”变成“社会人”,这是改革必须支付的成本,也是每个盐业人都可能要承受的“阵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消除聘用员工(即辅业改制后录用的社会人员)“不是企业人”的“临时”情绪,也要打破未改制员工(即主业公司正式人员)的“再怎么改革也改不到自己头上”的“保险”观念,通过打破员工身份界限、实施人事动态管理、改革分配机制和其他形式的引导,让所有员工明白:人员不分性质,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只有努力,才有出路,只有企业做大做强,才有个人发展前途。

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改革是一场战争,是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改革又是一场革命,而最难革的是自己的命。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它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触及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有时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这部分人就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员工分清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企业效益与个人收益的关系。要大力弘扬为了盐业整体利益勇于牺牲个体、乐于自我奉献的精神,同时对为了一已之私利、少数人的得失,影响和阻碍改革发展大局的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为改革的深入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