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公共网络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网络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网络建设

第1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电子图书;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图书馆只有走向社会,深入社区,才能求得自身发展。图书馆应顺应时代需要,开辟社区服务新领域,从而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形成。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读物已经拥有大量的支持者。无论是新闻、工作资料、技术论文还是小说,都可以从网上轻松阅读。通过汁算机阅读已经被大多数的读者所接受。电子图书可为公共图书馆社区网络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成为传统纸质图书的一个重要补充。

1电子图书的特点

1.1电子图书的优点

(1)电子图书实现无纸化出版,通过网络来进行阅读,节约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减少了因造纸、印刷、物流等方面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电子图书采取光、磁存储介质存储数字信息,具有信息密度大、存储量大的特点。其维护和存放简易,通过网络可以轻松传输到不同地方,而且不会出现绝版,不会毁坏等问题。

(3)电子图书不仅可以像纸质图书那样提供静态的文字和图画。还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声音、动画可以使学习更有趣味。电子图书比起传统纸质图书更富有娱乐性。

(4)电子图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信息检索与统计非常迅速准确,不仅可以从众多的图书中迅速找出所需的书目、章节、参考资料,还可以从电子图书中快速地检索具体的词句,并统计某些内容出现的次数等信息。这给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能提高其研究的效率。

(5)电子图书可以减少发行、运输、库存等费用,成本得以降低。因此,电子图书的价格只是传统纸质图书的1/3,甚至更低。一本电子图书可以同时供多人在线阅读和下载,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6)电子图书的发行途径以互联网为基础,只要有互联网络存在,对于那些科研价值大、印数少的图书和珍贵的历史文献、名家字画以及部分罕用文献,可以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存。

(7)电子图书使用方便,只需要有汁算机和网络,便可随时浏览一个小型图书馆的书籍。此外电子图书可以更改屏幕的明暗度、对比度、字号大小和文字风格、颜色,使不同的读者都能够得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8)电子图书制作简便,图书馆员可把当地图书馆的特殊资料制作成电子图书,供读者查阅。

1.2电子图书存在的问题

(1)电子图书与其他数字化资源都面对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版权保护问题,使用电子图书资源同时应该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购买电子图书时应该选择有DRM(DigitalRightsManager)保护的资源。

(2)电子图书需要使L}j计算机进行阅读,此无法像纸质图书一样,只需要一个小空问就可以容纳大量读者。而且通过示器阅读,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如果使用传统CRT显示器就更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

(3)电子图书由于制作的资源方不同,所使用格式较多,而且不同的格式无法使用通用浏览器进行阅读,给读者带来不便。目前,使用较多的通用格式为PDF格式,而国内超星公司制订的PDG格式和方正Apabi公司制订的CEB格式均需要专用浏览器进行阅读。

(4)电子图书已经被大部分读者所接受,但是对于部分老年读者和少儿读者来说,不可能马上习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这部分读者耐心的讲解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令更多的读者享受电子图书的各样优点。

2公共图书馆社区网络建设

2.1社区图书馆的目标

图书馆有四大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智力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而社区图书馆属公共图书馆类型,是社区里的小型文化设施,应重点发挥开展社会教育与传递文献信息这两个职能。

社区宽带网络的使用与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正好可以满足开展社会教育与传递文献信息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关于公共图书馆目的的宣言说:“(公共罔书馆是)一种教育的文化的和报道信息的组织。公共图书馆是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欣赏人类在知识和文化方面成就的场所”。该宣言还强调公共图书馆要为“儿童、学生、老弱病残读者”所利用,强调“它应同其他教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机构取得联系,其中包括学校、自学团体、业余团体和那些与提倡艺术有关的团体。”结合国际图联(IFLA)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会议达成的共识——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是养成儿童的早期阅读习惯、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支持和开展社会教育的结果主要是开发儿童和青年的智力资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作为社区图书馆,应该给予广大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青少年安全上网。电子图书正是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阅读的最佳向导,避免青少年养成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不健康习惯。

2.2社区图书馆设立的要求

由于社区居民存在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须考虑设立社区图书馆规模大小、馆藏主题、服务方式等闲素。其巾重点要考虑到社会各类人士,如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家庭妇女等的特殊需要,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不仅要具有普及性、新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等特点,而且流通手续要简便,服务要周到。电子图书只需要有限的资源就可以很好地覆盖各个方面的需求,使用上的方便更是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对象有很大的帮助。

2.3社区图书馆网络结构

社区图书馆设立就是为了方便群众读者,所以,设立的时候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尽量深人到各个读者层。以广东顺德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网络为例。纵向。建立由区图书馆、镇(街道)和社区(村)图书馆构建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横向,建成以区图书馆为中心馆.其他类型图书馆为成员馆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顺德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结构。采取区图书馆为中心馆,各镇(街道)图书馆配合,社区(村)图书馆(室)参与。同时吸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型图书馆加盟的模式。

3电子图书与社区图书馆网络建设

3.1电子图书在社区图书馆的使用

设立社区图书馆时,根据社区的人口数量、人员构成等决定配置图书的数量与类型。而这样的操作下。必然导致部分读者无法满足个人需要。配合电子图书的使用,对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我馆在普通生活社区设立的一个3级网点的情况。使用社区图书馆最多的是老年人和儿童,因此,图书一般以比较贴近生活的图书和儿童读物为主。但有部分青少年对天文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社区图书馆内的图书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子图书,就算比较偏门的图书也有一定的数量可供读者选择,从而解决了社区图书馆图书数量较少和覆盖面不全的问题。类似的情况还有部分读者需要查找一些专业方面的数据,需要专门的工具书才可以找到,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图书予以解决。

另外,有部分老年读者,由于视力问题,在阅读一般纸质的图书时比较麻烦。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子图书。由于电子图书可以方便地调整字体的大小,对于视力有障碍的人士来说,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3.2社区图书馆网点人员的要求

由于很多使用社区图书馆的读者,对于计算机可能并不熟悉,这对社区图书馆网点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定要求。工作人员本身需要熟知使用电子图书的各个步骤,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对读者进行辅导,这样才可以帮助有需要的读者进行电子图书的阅读。老年人或者少年儿童,沟通和理解方面没有青年人好。且缺乏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时候对他们需要从基础操作开始教导。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有耐心了。

3.3社区图书馆网点利用电子图书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

对于本地特色资料的搜集是地区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设立社区图书馆网络后。图书馆可以通过各个网点进行搜集。部分读者可能拥有珍贵的资料,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成为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补充。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扫描、拍照等方法将资料数字化并制作成电子图书进行保存、以免资料出现遗失或损毁。

第2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我市3G网络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推进3G网络建设,对提升我市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全市3G网络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配合支持,搞好配套保障服务,为3G网络建设、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加强规划,规范管理,提高3G网络建设的集约共享水平

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推进本市3G网络建设。要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一)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已成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通信运营企业在确定新建基站和营业网点时应尽早与国土资源部门沟通衔接,积极通过有效途径保证建设用地需求;在基站建设前应将全市基站布点规划方案报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后报市规划主管部门评审,经市政府审批后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二)通信运营企业在本市公共场所、住宅建筑中的基站建设要严格执行工信部下发的相关通信建设规范,严禁产生相互无线电干扰或干扰其它无线电业务正常开展,切实保障公众通讯的安全和质量。

(三)通信运营企业要认真落实3G发展规划,加大3G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按照国家三网融合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的网络建设工作。

三、加强引导,完善政策,积极支持本市3G网络的建设与应用

要大力推进3G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围绕3G基站选址、设备安装、网络基础建设及业务应用,加强相关的服务、保障和推进工作。

(一)随着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移动基站辐射的担心,3G基站选址和建设已成为3G发展的难点所在。各有关部门、通信运营企业要会同新闻单位及有关科普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消除群众对3G网络技术安全性的担心和基站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的误解,为基站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市有关部门要将经认定的3G产品纳入本市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引导和鼓励3G相关产品在本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农村信息化、电子商务及其它领域的应用,为3G业务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三)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要根据3G基站规划建设的需要,率先开放办公场所等公共资源,按市场参考价格有偿提供通信机房和电力,并在工程施工和网络维护方面提供方便。

(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部门应根据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106号)的文件精神,加大小区通信设施建设监管力度,在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等建设项目审批中,明确为通信建设配套预留相关设施(包括机房、天面、铁塔、弱电通信管道、地下室及竖井桥架、室内分布系统等),确保通信设施符合标准要求。通信建设配套设施对通信运营企业平等开放,严禁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索要入场费,保障用户可以自主选择通信服务提供商。

(五)通信运营企业要定期向公安部门通报通信设施被盗及被破坏情况。公安部门要会同通信运营企业继续加大打击盗窃、破坏通信设施、阻断公众通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对发案较多的地区,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带头破坏通信设施或恶意妨碍3G网络建设维护的人员,要及时依法处置。在对盗窃通信设施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对非法回收通信设施的废品收购站进行重点打击,切实保障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3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公寓网络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学生公寓的网络建设潜意识的建立在商业规则之上,学生公寓的网络普及已成为现实,面对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中垃圾文化的传播严重误导了大学生价值的形成,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学生公寓中的电脑及网络的应用,使原本不便管理的网络增加了隐蔽性,失去最大限度的监督和管理,而大学生生活的自主性特点又滋生了公寓网络的发展。因此,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增强自律意识,认真开展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探索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和举措

在公寓网络文化建设中体现出两面性,一是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前沿性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增加了文化建设的难度。因此只有因势利导,驱利避害,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式的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措施。

(一)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作为一个新的道德领域,出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去注意,由于网络具有隐秘性,网络空间存在的是各类信息而非具备人格身份的人,这充分满足了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需要,激发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也比较容易引起部分学生产生不良侥幸心理,例如部分学生将自身完全置身于网络的虚拟性世界中,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直观面对性充分向网友展现心理的阴暗面,发表一些违法言论甚至做一些与现实道德法律完全相悖的事,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对广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和迫切,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网络世界也是自由与责任相统一的世界,是一个有着道德规范的世界,另外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法制、网络责任、安全教育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二)发挥公寓网络优势建立健全公寓网络平台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互联网在学生公寓的普及为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采取适当措施让学生在公寓正常上网,可以减少学生在校外上网的行为,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上网时间及内容的控制和监管。

在公寓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学校要采取一系列创新而贴近学生的措施,使网络信息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建立一批有影响的主题站点,在网上正面、真实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等有效用户名上网,并可以开展网上讨论、信息等,从而达到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

建立有效的BBS系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时性,每幢学生公寓要建立由学生为主、教师参与的BBS管理系统,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并由专门的教师对一些思想、观点进行疏导解释,形成正确的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做理智的网民、文明高尚的网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办公,特别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形成定期网上反馈。甚至于可以由学校牵头建立网上联合办公机制,即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与师生在网上见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代表学校给出答复或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校与师生的了解,也会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建立视频点播站,把思想政治教育片、电子教材汇集到一起,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一方面可以将一些生动的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影片挂在公寓网上,组织学生观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探索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技术融合,建立学生公寓有线视频局域网,方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和电视信息。

学生公寓作为一个学生相对集中、时间相对自由的公共场所,要利用公寓网络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和辅导,建立专门社区和网站将专业课程辅导资料、学生现场答疑等内容融入到公寓网络中。形成网络不仅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平台而且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空间。

(三)建立公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要以专职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楼层管理员为主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统筹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一支包括政工干部、“两课”教师、班主任、有关部门与单位的人员等组成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网络辅导员,实行轮流值班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及时反馈情况。要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培训,为他们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以便在网上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建立专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学生社团网站,建立一支稳定的网络信息员,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对有益的信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有害信息要及时删除。

同时积极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如成立公寓网页设计兴趣小组、网络管理小组等,定期开展学生网络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如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寝室设计大赛、网上寝室文化建设评比等活动。对学生公寓个人计算机上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既保证学生的正常上网又要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做出一些限制措施。

(四)构建健全的公寓网络社区、发展社区文化

校园文化进公寓。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延伸到社区,加强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在社区开辟文化活动场所。要加强社区网络文化的管理,倡导学生在网上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建立社区宣传栏,介绍社区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建立社区阅报栏;建立社区活动室;评选“文明楼层”,“文明寝室”活动,以及开展宿舍歌咏比赛等各种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公寓有一种“家”的感觉。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社区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的作用,实现公寓网络学生自我管理,要在学生公寓建立党支部、楼层团支部、楼层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并明确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的的重要地位与工作职责,以学生公寓社区组织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自律和诚信教育,同时积极发挥楼层专职管理员的管理作用,通过这些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生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监督

(五)突出管理、因势利导

1、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公寓网络建设机制。所有楼栋宿舍都不能绕过公寓局域网主机,以其他方式连接校园网和互联网,对BBS要实施实名注册制和版主责任制,要通过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的制度化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流量及浏览内容,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或因通宵上网干扰了其他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加强物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当利用公寓网络建设和管理机会改进社会化公寓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探索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培养学生胸怀祖国、居安思危的良好情操为目标,加强进取精神与诚信友爱教育。

第4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一、当前民生财政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围绕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建设,加快了各项财政改革的步伐,出台的改革方案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投向民生建设方向的财政资金份量也越来越重。但与改革相应,面向公众的宣传推介措施,指向自身的管理完善与监督措施,都似乎显得软弱无力,存在诸多不足,使财政改革经常处于缺乏及时的前方开路准备和有力的后方平台支援的孤立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一)缺少对社会普通群众进行广泛及时的财政改革政策宣传。目前,很多地方的财政部门在实施财政改革、启动新的财政体制时,基本上是根据上级财政部门或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指令,在职权范围内不折不扣地做好技术配套与流程准备工作。对于这些财政政策、制度革新的社会宣传,则考虑得较少。因此,尽管财政各项改革一直在快车道上全力运行,但其相关政策内涵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可能陌生度惊人。

(二)缺乏对各单位责任人和财会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强的财政制度释疑辅导。相对于一般群众,专业财会人员虽然财务基础较好,但由于一来近年财政改革步子快,体制更新快,要求财会人员脑子转换快;二来专业财务人员承担具体的直接配合改革进行实践操作的工作,对新制度的理解必须尽可能准确,因此,仅靠一两次大型培训泛泛而谈,再拿一叠文件回去自己琢磨,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出台的政策或制度是统一不变,但具体到单位的实际情况会是千差万别,而且财会人员执行水平、理解能力也不是平齐一刀切,大量随机的政策理解上的盲点层出不穷,“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错漏情形,也就容易出现了。

(三)缺乏向财政政策主要受益群体快捷同步的财政政策资金信息的手段。现在的财政资金补贴渠道与发放程序,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的自上而下、层层下拨的严格程序,从资金的安全运行来说,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与必要性,但从资金到位效率与反向监督的角度来说,就有显得不足的地方。由于应受益群众对应得多少国家补贴或投资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掌握,就给诸多中间环节里滋生腐败,出现截挪财政资金现象留出了丰足的温床。

(四)缺乏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就民生财政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的实时互动有效平台。从当前现状看,与“资金流”的稳健运行相比,自上而下的直接面向基层的直达“信息流”本来已是偏少,自下而上的反馈“信息流”更难找到畅通有效的表达渠道。政务公开工程在全国已建设了好些年,但公开模式基本上是单向多,双向沟通少,使公开效果一是被大打折扣,二是究竟效果几何,心里没底,只好广种薄收,再不然干脆流于形式,应付上级。全方位的政务公开,就有可能演变成了走过场的“对上”公开。缺乏互动、无法互动,成为政务公开工作可能丧失生机的一个 “死结”。

二、建立并完善以网络为依托的财政政务公开一体化信息系统

湖北省自2006年在全国率先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走过了八个年关发展迄今已有地方网站117家。自2008年5月1日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这部专门为政府信息公开而制定的法规特色鲜明,它要求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这标志着国家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日益成型,以四通八达、海量快捷为特点的互联网,改革了传统政务公开的实物展览发放模式。以大量政策信息上网公开为突破口,完美地实现信息与反馈的双向互动的崭新财政政务公开模式,正在显现它将有力的推动“民生财政”建设的诱人前景。2006年以来,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内蓬勃兴起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建设工作,就是财政政务公开服务于“民生财政”建设的一个有效尝试和排头兵。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主要举措。我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推行八年来,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财政和编制工作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公开网可以成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宣传网”。

“凡事预则立”。宣传既是打下思想基础,又是建立知识储备,还可同步释疑。以笔者所在区为例,几年来,陆续推开的财政改革已达十几项之多。每项改革前期,都要召集相关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资料叠起来是厚厚一摞。这么多新内容,即使专业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才渐渐领会,何况一般社会群众。因此,尽管财政各项改革本着“服务民生、提高效率”的宗旨,与百姓陆续见面,但由于群众接受新事物有一个过程,因此改革进程中的不理解、不适应,还是让改革的积极效应打了折扣。应急式的培训次数少、宣传面窄,且泛泛而谈,满足不了社会公众对新信息的随时了解的要求,即使是专业财务人员,对一个全新的政策精神,也有一个学习吸收的过程。因此,大力发挥政务公开网这个宣传平台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已设置了许多合理的板块,如“公示公告”、“政务公开新闻”、“财政办事指南”、“财政专项资金”、“财政政务信息”、“资金查询”、“网上服务”等等,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不妨再深挖一下,如在“财政政策”这一板块,不妨增加两个栏目。一栏为“财政改革政策通俗讲解”,专门针对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的普通百姓,对各项财政改革政策,进行普及式的讲解,方便他们在家中或网吧、办公室点击查阅;一栏为“专业答疑栏”,可以集中地在网上反映问题,在网上快捷答疑,方便业务往来或办事人员与财政管理部门之间进行互动沟通。通过双管齐下,进行有较强针对性的财政改革政策宣传。

(二)公开网可以成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监督网”。

加强财政监督是振兴国家财政、规范财经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分配、执行、监督三环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在构建公共财政进程中,财政监督必须与财政改革同步进行。当前,随着部门预算和国库管理制度等多项财政改革的实施,财政资金“分配”环节日益科学透明和规范。因此,财政“监督”环节也必须迅速适应这种变化,建立起新型的与财政管理同步的监督制约机制。改传统的事后监督为财政资金的事前事中实时全过程监控。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与时俱进,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到财政监督工作之中。结合当前县区级财政系统网络建设实际,借助政务公开网的强大平台,是可以找到突破口,打开新局面的。以我们所在的张湾区为例,今年上半年省定应上网资金30项,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实际已公开财政资金30项,金额7467.6658 万元,其中到人(户)资金17项,户数184906户,金额5254.4158万元;到项目资金13项,项目数378项,金额2222.25万元;我区公开自行扩大上网资金2012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项,户数386户,金额24.95万元。所有公开资金均做到了及时、完整、准确,公开率100%。全区应公开行政事业单位数215个,公开编制数2898名,其中行政编制数522名,工勤编制28名;事业编制数2348名。现全区党政群行政机关、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已全部上网公开,公开人员2984名,其中在职2836名,其他岗位148,上网率为100%。

这些资金和编制信息的及时公开,几乎将群众关心的财经热点、敏感点全部放置于“阳光”之下。既便于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也便于财政监督力量的追踪到位。同时,还有利于将两种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对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力度,构建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来弥补财政监督的薄弱环节。财政部门通过围绕财政工作重点(如财政各项改革)来集中公开相关财政资金,又可引导社会监督的力量围绕这引起财政中心工作来查缺补漏,汇聚成一支广为分布却又目标一致的“编外”监督队伍。上述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必将促进公开网发挥出“监督网”的作用,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保障网越织越细,越织越牢,达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效果。

(三)公开网可以成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互动网”。

作为关键性的综合协调部门,财政部门出台的任何一项体制改革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部门联动、各界配合。财政与编制公开网站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互联互动”优势,正好可助一臂之力。为群众查询各类政策规定提供了丰富详尽的信息资源。但从另一角度看,仍有几点不足:一是文字、数据属单向,无法互动。有可能群众热切关注的找不到,过时无用或大而不当的信息却不少。二是的政策制度基本上是“原装”文件式,文化层次不高的群众或非业内人士有可能“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从何入手解读。三是对于与财政各项改革推进密切相关的各单位财务人员或办事人员来说,财政部门应该与他们有种类似“娘家”的亲切关系。但打开公开网,也可能无法从中获取所需的相对精准也相对稀少的最新对口指导信息,无法找到一种网上“娘家”的感觉。这三点不足极大限制了公开网站上的大量信息资源被及时广泛地利用。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笔者认为,不妨从“互动性”上创新思路,借鉴互联网上“博客”等全新模式,开出一条良性互动的绿色通道。作为一种方向性的设想,这种“财苑博客”(姑且名之)的管理者可以是财政部门,各单位财务人员或相关人员可实名注册博客用户,一般群众可以用游客身份访问。公开网首页推荐栏以管理者的财政政策信息帖为主,用户和游客有更多机会跟帖提问或建议。管理员还可以用访问注册用户的博客的形式,来掌握各单位改革进度情况,或个别指导,或集中发帖指导。在此基础上,还可网上聘请监督员,赋予这类用户一定权限,协助“巡视”管理。

此外,相对于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区直部门及各乡镇单位工作人员的网络操作水平普遍有限。在推进公开网建设步伐的同时,还应及时辅之以对各单位财务等相关人员的电脑技能专项培训,使之熟悉打字、上网、发贴子等基本电脑用法,为公开网站诸多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建立健全“两公开”网络管理机制,明确上下业务联系机构,做到上下业务衔接统一,责任明确,使省、市、区能步调一致,进而整体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使政务公开长期的发展下去,省里就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比如"政务公开处"下面有对应的处来管就好办事。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现在财政与编制各自为阵的局面或由财政一肩统管的局面。

第5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信基础设施 共建共享 干扰 节能减排

1 引言

目前国内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到2020年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1.6万公里。既有线上绝大部分中高端旅客将被分流至高铁上,各大运营商出于服务旅客的目的及竞争的需要,势必会进行高铁沿线的移动覆盖。

为减少铁路沿线通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加快铁路沿线通信网络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铁道部于2010年3月30日了工信部联通[2010]99号文《关于加强铁路沿线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通知》,对今后铁路沿线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结合高铁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情况,对如何开展铁路沿线共建共享工作进行了分析。

2 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2.1高铁环境的制约

高铁建设沿线基本上由高架桥及隧道构成,且所经区域绝大部分为基础设施缺乏的郊区农村,这种种原因导致高铁沿线通信基础资源有限。各大运营商除相互间的共建共享外,还必须考虑与铁路部门的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2.2节能减排的需要

节能减排是我国基本国策中的重要内容,共建共享能有效降低网络建设工程对土地、电力资源、建材及人力的消耗,是通信工程节能减排最佳手段之一。在高铁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通过共享机房、铁塔、电源、蓄电池、空调等设施可有效提高设施利用率,降低基站选址难度,节省大量能源。

2.3投资成本的节约

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可有效地节约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从目前运营商的建设成本结构上看,仅机房、铁

塔、外市电引入这三项基础配套投资就占了总投资比例的50%以上。如能在共享以上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共建共享传输线路、电源、空调等设施,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商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在电信行业资费不断下调的今天,运营商运营成本的快速增长与业务收入增长趋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建共享工作是运营商共赢互利的有效手段,在经济上更是运营商为数不多但行之有效的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是运营商未来网络建设的必然趋势。

3 共建共享的实施分析

3.1机房部分

(1)共建情况

各大运营商共建机房时应确保各使用方的机房空间互相独立,以保障安全和便于维护。如征地面积许可,各运营商可独立一间,一门一户;如征地面积较小,可分层建设,各运营商每家一层,分层使用。

(2)共享情况

高铁沿线都分布有铁路GSM-R系统的机房,且长度超过500米的隧道内都布置了避车洞室。在不影响高铁覆盖的前提下,各大运营商都应优先考虑共享铁路的机房与避车洞室以节省建设成本。考虑到铁路机房的冗余空间有限,建议运营商尽可能采用射频拉远或光纤直放站等方式。

(3)投资对比(表1)

3.2铁塔部分

(1)共建情况

对于运营商共建铁塔情况,必须考虑3家通信运营商5种制式、6副无线天线的安装要求。同时铁塔最低平台的高度应能满足使用方的天线覆盖要求,平台间距不大于5m;在满足天线竖直方向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减小平台间距。

(2)共享情况

铁路GSM-R铁塔一般都只有两层平台,运营商考虑共享铁路铁塔时除注意重新计算核实塔桅设计(着重于铁塔本身承载力、构件性能及抗风荷载能力等)外,还需考虑由于平台过少天线需安装在铁塔塔身的情况。

(3)投资对比(表2)

3.3交流电源部分

(1)共建情况

各大运营商共建交流电源系统时,建议外市电引入和交流系统统一建设,在考虑变压器或者市电引入容量

时应保证所有通信负荷和建筑负荷,同时需注意交流配电系统应满足各运营商的分路需求。

(2)共享情况

高铁沿线绝大部分为基础设施缺乏的郊区或农村,设备供电存在市电引入困难或经常断电等问题。建议运营商在铁路方同意的情况下尽可能共享铁路电力。一方面电力稳定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可有效解决防盗、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3)投资对比(表3)

3.4直流电源部分

(1)共建情况

在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大运营商可分别建设一套直流电源系统和蓄电池组。但针对高铁这类机房空间有限且电力资源缺乏的特殊情况,各运营商可共建直流电源系统;考虑到产权分割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因素,建议运营商采用“一方建设、另外两方共享”的模式,从而有效避免因产权不清晰所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2)共享情况

铁路部门从高铁运行安全等方面考虑,一般不提供直流电源的共享。

(3)投资对比(表4)

3.5传输部分

(1)共建情况

传输部分的共建主要指杆路和光缆的共建。对于杆路共建,需注意安装两条以上光缆时,上下两层光缆间距不得小于0.4m;同时最下层光缆与其他建筑物间距需满足《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2)共享情况

高铁沿线隧道众多,运营商为解决隧道覆盖势必要在隧道内避车洞室安装设备。同时铁路槽道资源有限,从节约空间、节省投资的角度出发,建议运营商在铁路红线内的光缆采取“一家牵头统一建设,布放一根大芯数光缆由各运营商平均分配”的方式解决。

(3)投资对比(表5)

3.6其他

关于空调的使用,如各运营商共享同一机房,应统一安装空调使用;如各运营商不同机房,应各自独立安装空调使用。对于监控设备,各运营商应独立建设,但需注意运营商在铁路隧道、大型桥梁设置的移动通信设施,需纳入铁路综合环境监控统一监管系统。

4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投资费用节省对比

4.1运营商自建与共建所需投资费用对比(表6)

从表6可看出,如各运营商需建设30座基站时,采用分摊共建方式,即在平均分摊的情况下,一家运营商建设,另外两家运营商共享,则单独一家只需建设10座基站的基础设施,即可使用剩余20座基站的基础设施。在此情况下,电信基础设施所需投资约为:87*10=870(万元)。而采用自建方式,电信基础设施所需投资约为:53.5*30=1605(万元)。由此可见,采用共建方式时,运营商建设30座基站可节省投资达735万元。

4.2运营商自建与共享铁路设施投资费用节省对比(表7)

根据表7的投资对比分析可看出,如各运营商需建设30座基站时,采用共享铁路基础设施的方式,即3家运营商共同租用铁路的电信基础设施,并平均分摊由此所产生的租赁费用,则每运营商所需的投资费用约为: 39.6/3*30=396(万元)。而采用自建方式,电信基础设施所需投资约为:53.5*30=1605(万元)。由此可见,采用共享铁路基础设施方式时,运营商建设30座基站可节省投资达1209万元。

5 共建共享的技术分析

运营商在共建共享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哪些电信基础设施可以共建共享?共建共享应该满足哪些要求?如何避免共建共享中多系统间的相互干扰?如何满足铁塔承重的安全要求?等等。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对多系统问的相互干扰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高铁覆盖的特殊场景,干扰分析应分为隧道内与隧道外两种情况进行。

5.1隧道内的干扰分析

隧道内由于空间有限,铁路部门只允许运营商敷设两根漏缆,隧道室分覆盖势必采用共建共享方式解决,各大运营商通过POI合路共用漏缆覆盖。通常,POI可以有两种合路设计方案,合缆方案和上/下行分缆方案。对于各系统隔离度要求低的,如:GSM系统与WCDMA系统,可采用合缆方案覆盖;而对于各系统隔离度要求较高的,如:移动采用880MHz~890MHz E-GSM低频段,则需要使用上/下行分缆方案。

在考虑各运营商间相互干扰问题的同时,还需注意移动GSM系统及电信CDMA系统与铁路GSM-R系统间的干扰问题。假设13/8英寸泄漏电缆在900M频段2米处的耦合损耗(95%)为65dB,当泄漏电缆布放间距为2米时,提供的空间隔离度为:

MCL泄漏电缆=2*[65dB+101g(1/2)]=124dB

即当运营商与铁路的泄漏电缆垂直间距为2米时,完全能够满足干扰抑制需求。

5.2隧道外的干扰分析

对于隧道外的高铁覆盖,可选择运营商共建铁塔或共享铁路铁塔两种方式解决;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考虑3家通信运营商5种制式、6副无线天线的安装要求。

不同系统进行铁塔共享必然增加了各系统间相互干扰的机会,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将干扰损失降低至最小,则需要各系统间保持适当的隔离。干扰的隔离度要求应从杂散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以杂散干扰和带外阻塞最为严重。根据各系统技术规范中给出的最低隔离度要求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在考虑一定工程余量的前提下,当隔离度大于40dB时,就能满足各系统问的干扰隔离要求。

由于各运营商系统共塔安装,且垂直隔离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一般采用垂直隔离方式。垂直隔离效果见表8:

对于采用天线垂直隔离都无法满足要求的,可通过增加外部带通滤波器方式予以解决。

6 结束语

第6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公共图书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14-01

近年来,阅读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大众读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快速,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方式由图书馆变成了网络阅读,这严重阻碍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的公益事业,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应坚持稳步可持续、协调发展及特色发展的原则,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的阅读导航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加强馆员建设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原则

(一)稳步可持续发展原则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保持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政策、制度的稳定性,避免急于求成的做法,在稳定中求发展,并要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确保公共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保持为社会服务的延续性。

(二)协调发展原则

公共图书馆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系统的图书馆要加强馆际之间的联系,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整体优势,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其次,图书馆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广泛获取各行各业的信息,处理好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最后,图书馆要处理好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员工中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观念。

(三)特色发展原则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公共图书馆必须坚持特色发展的原则。要从图书馆的办馆方针、信息收藏、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到特色化发展,在网络时代体现互联网的特色地位。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导航作用

网络的发展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但很多时候读者并不能快速的通过网络寻找准确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为读者的阅读进行导航。加强图书馆的阅读导航作用,确保站点分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便读者进行检索。编辑站点的内容、特色,介绍站点的功能并加以评价,方便读者进行取舍。此外,图书馆也可以利用网络跟读者进行信息交流,在网上创办书评活动,由读者对作品进行推荐,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这将对引导读者阅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发挥信息整合的优势,将广大读者的书评信息进行搜集,选择出有益的书评,再通过网络导航出去,使读者在检索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有益的信息。在网站上设立读者论坛,不但方便读者间进行交流,同时还能提高广大读者对网站的关注。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不但要完善自身建设和创新发展,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传统图书馆在建设上比较重视保存文化,延续文明这一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强调服务功能,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明确自身工作的目的,即图书馆的所有服务都是帮助读者便利地获取文献及信息,在图书馆建设和人员管理上要坚持这一原则不变,确保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

(三)加强员工素质培养

公共图书馆特色建设的成败, 除了硬件设施要完善以外,员工素质也是重要因素,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是加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做好员工的职业道德培养。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质的工作,图书馆员要具备默默无闻地奉献精神,尽自己的所能为读者提供服务。第二,图书馆馆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献管理技能,包括文献采集、分编等传统工作技术,熟练地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手段,能迅速帮助查找读者所需文献,解答读者在确定文献检索中的疑难等;二是现代技术的操作应用技能。图书馆员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工作技能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和特色服务的基础前提,尤其是专业学科领域的特色文献服务,必须有文献检索专业技能与计算机网络检索技术的结合,才能帮助或指导读者进行获得全面的专业信息;三是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方便了解各学科最前沿的消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读者。第三,要有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馆员们需要有互助协作精神,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贤春,张安珍.浅论图书馆群体信息服务[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图书馆分册,2004,(4).

[2]陈湘玲.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1999,(1).

[3]杨杰.特色服务: 现代公共图书馆建设亮点[J].宜宾学院学报,2002,(9).

第7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1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

1.1需求种类的分析

对于用户需求种类的分析是进行网络工程建设规划的关键阶段,只有充分的了解网络用户的需求才能构建完善的应用系统,满足不同的需求,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用户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用户的人群数量以及用户特征;调查用户的通信要求;分析其建筑物周围的通信环境;网络工程服务器的服务功能以及范围;网络设备的兼容性和选型;网络建设的系统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网络流量特征以及服务软件设计等等。网络工程师一项据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以及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其种类需求进行综合有效地分析,才能做好建设工作。

1.2网络工程的结构设计和逻辑设计

局域网网络工程的逻辑结构设计一般采用三层树型结构,即分布层、访问层以及核心层。首先需要根据网络用户的需求和访问层的规模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设备选型筛选最终完成网络工程中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需要完善拓扑图的绘制,拓扑图的绘制对于网络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整个网络工程的环境,施工图完成后进行网络工程的施工建设,这就要考虑网络中心管理方案的应用,还有布线方案和电气方案等。其次,还要综合网络市场的实际情况,对网络逻辑结构进行预算分析,最后实施方案审验。

1.3工程施工

在方案完善后进一步要进行网络工程的施工工作。施工阶段主要包括签订施工合同以及竣工验收的整个建设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按照施工的相关规定和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网络工程的施工。大致有安装、集成、调试以及测试等环节。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但是局部工作在监理的认可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符合设计要求。

1.4工程验收

网络工程建设的验收工作主要由验收会负责检查,然后经由主管部门组织对施工资料进行相关审查,必要还可以进行现场考察和问题质询。这样有利于保障网络工程投入使用的质量,对其是否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某些复杂的工程建设中可以进行多重检测,即利用第三方测试提供相关报告进行对比,避免出现误差。

1.5工程后期维护

局域网工程建设后期会出现一些遗留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维护,即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维修和维护。同时还要依据责任机制对其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维护结果分析,设计单位需要承担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费用损失,工程承包方需要承担由于建设工程设备和系统质量造成的维护费用,其次为网络用户提供系统咨询服务。

2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基于网络工程建设的内容相差无几,局域网覆盖的范围较小,因此具有建设投资成本低、工期短以及规模小的特点,但是局域网网络工程的建设涉及的技术范围较广,不仅包括网络技术,还涉及到电力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等等方面,其复杂性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2.1综合技术储备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网络工程建设的人才来源主要是学校和培训机构。学校培养的网络技术人才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类的人才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培训机构主要是培养操作能力,快速的培训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网络建设过程中缺乏理论实践兼备的综合性人才。

2.2网络工程建设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维护

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资金投入的规模有限,玩法满足网络设备以及需求的增长,同时因为投资限制没有聘请有效地监理组织,造成设计管理的不规范,在工程规划的过程中,对于网络设备的选择与安装都存在冗余的现象,最后造成了网络设备升级空间小,阻碍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2.3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兼容性较低

网络工程设备在兼容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由于品牌的不同、传输设备不同以及协议不同造成的。同时网络设备的安全性还有一定的漏洞,容易导致资料泄露,无法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对企业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3.1质量控制

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网络布线、建设材料、设备安装以及机械安置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材料上严格把关才能为后期的网络系统建设提供保障。在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仔细检查建设材料的质量,对其合格证书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符合方案的设计标准。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设备,比如电源和通讯设备等,必须进行开箱检测,同时为其设备的安装预留一定的空间位置。其次,要注意网络布线的材质,确保符合标准,其管道管材和孔洞的位置要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确保加工的规范性,保证其后期的操作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网络工程中的防水防火,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损失。最重要的是明确施工的结构和步骤,为后期的维修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3.2成本控制

局域网网络工程的建设需要合理管理成本与计划的偏差,同时要仔细分析其导致偏差的因素,为以后的投资提供参考意见,同时设计相应的预算时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测,以便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减少偏差的出现,一般造成预算偏差的因素主要有材料耗材成本、硬件成本以及施工管理成本等方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受到是市场环境以及技术发展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会与文件出现较大的误差,在网络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充分的认识到施工的灵活性,要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环境,还需要调查网络用户的需求,把握网络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保障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场的灵活操作控制成本支出,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4结束语

第8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长效管理责任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区(镇)食品安全工作实际,现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建设,决定成立由镇长任宏亮任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食安委),下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由副镇长王传海任主任,经发处、社事办、农发办、派出所、工商所、卫生院、广电站、教育总支负责人任办公室成员。由社事办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确保食安办工作统一有序、顺畅高效。

加强行政村、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每个村(居、社区)确定1名村(居、社区)两委会成员担任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强化企事业单位(主要指农业、工业、建筑业、三产服务业、学校等企事业的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每个企业必须配备1名以上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工作岗位职责

区(镇)食安委要切实担负起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责,按照“属地负责制、首责管理制、责任追究制”原则,细化职责分工,层层分解任务,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得到全面落实。

(一)区(镇)食安办职责

在区(镇)党委、食安委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制定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总体规划、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和督查;明确并落实辖区内食品安全各环节涉及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牵头组织辖区内有关食品安全的综合整治、联合执法行动,负责监控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上报;建立辖区内食品相关单位基础档案,协助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执法监督;负责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食品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活动,做好区(镇)食品安全协管员、村(居、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等工作。

(二)区(镇)食品安全协管员职责

在区(镇)食安办的领导下,协助做好辖区内食用农(林)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企业及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等涉食重点对象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做好农村安全信息员和企业管理员队伍的日常管理,指导信息员、管理员开展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检查等工作;掌握本辖区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定期向食安办汇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风险隐患。

(三)村(居、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职责

在区(镇)食安办领导和安全协管员业务指导下,负责本村(居、社区)粮食、蔬菜、茶叶、竹笋、水干果种植户、畜禽养殖户、生猪屠宰企业、农贸市场、超市、商店、餐饮服务单位、农村集体聚餐等涉食对象的食品安全协管工作。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及时更新本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宣传栏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对本村(居、社区)食品安全情况和涉食单位经营动态进行经常性巡查并做好记录,最大限度制止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并按要求记录上报;协助做好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督促聚餐发起人或举办者,做好聚餐申报和现场制作食品安全及环境卫生,负责本村(居、社区)厨师调查摸底和登记上报,督促厨师办理好健康证;及时向区(镇)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可疑食物中毒、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食品安全隐患和举报投诉等信息,协助调查和处理村(居、社区)内食品安全事件。

(四)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

在区(镇)食安办领导和行业职能部门监管下,全面负责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承担直接责任。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强内部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控制,对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配合所在地政府、行业职能部门对本单位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档案,保存各种检查记录,做好本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工作;制订本单位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向所在地政府和行业职能部门上报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信息,并配合做好紧急处理、协助调查等工作;按规定参加相关培训,定期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第9篇:公共网络建设范文

一、校园网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校园网是指校园内信息装置互联运行的局域网络,是由计算机、网络设备和软件等系统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应用系统,并通过与广域网的连接,实现远距离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开展远程教育。

(二)校园网建设要纳入学校发展总体目标,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校园网建设要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人员培训优先的原则。正在建设和已经建设校园网的学校,要有负责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专职人员。

(四)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和安全保密制度。

(五)有条件的学校,可考虑实施计算机网与教育电视网“二网”并建方案,以便统一布局,节约开支。

二、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校园网系统应按照国际通用的TCP/IP协议,在确保支持并实现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教学管理、行政管理、资源信息查询、对外交流及远程教育等功能的基础上,按以下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一)保持先进性。按照先进的设计思路,采用先进的网络结构和开发工具,配置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保持网络系统在设计和技术上的先进性。

(二)注重实用性。校园网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教育软件等资源,并能较为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中文界面友好,兼容性强。

(三)坚持开放性。系统设计应有利于开放用户接口,方便内源与外源信息沟通,实现开放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

(四)具有技术前瞻性。可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及结构化设计,做到系统配置灵活,并有利于功能扩展和技术升级;同时,要尽量满足低成本升级的需求。

(五)确保安全可靠性。校园网络系统应具有多层次安全控制,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防病毒措施,严防受到攻击加破坏;具有较强的容错功能,运行稳定可靠,管理、维护方便。

三、校园网系统及配置

校园网系统主要包括物理网络、系统平台、应用系统及资源库等部分。

(一)物理网络的构建,一要采用结构化布线设计。并考虑发展,尽量使用光纤(或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二要根据网络功能要求,选择好网络服务器及其它网络设备;三要搞好网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互联运行,四要从实际和可能出发,配置终端设备。

(二)系统平台建设。主要是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目前主要采用windows、NT、UNIX、LINUX)、桌面平台、数据库及防火墙等。

(三)应用系统建设。主要视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选择配置硬件和应用软件。学校常用的应用系统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教师备课系统、校长办公系统及学校主页等。

(四)采取自主开发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建设,不断增加网上教育信息量。提高网络服务能力。

四、网络配套设施

(一)配有满足工作需要的机房、配线间及工作人员办公室。其中主机房应保持恒温、恒湿状态。

(二)有安全、可靠、能满足网络满负荷运行的供电系统。为确保网络的安全,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系统),与直接供电方式配合使用。

(三)网络设备要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五、校园网建设程序

(一)立项。拟建校园网的学校,在完成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向教委信息科提交立项报告。

(二)审批。教委根据学校提交的报告,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或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同意建设校园网的,正式予以批复并备案。

(三)选择施工单位。项目确定之后,学校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具有网络施工质资,业绩佳、信誉好的单位中,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并签定协议。

(四)工程实施。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协议规定进行工程施工。学校要监督工程施工情况,并为施工方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帮助,确保施工质量。

(五)工程验收。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文本内容组织验收。要将线路测试、系统联调、软件配置作为验收重点,确保实现设计功能。验收合格后,施工方向学校移交工程档案。

六、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