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思维,这是一个几乎被毁掉的词,一个人人遇而避之的词。就在一年前,它还光彩熠熠被人们颂扬,而今天却已成为众矢之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我觉得非常不安,因为这对无数的传统行业者而言可能会是一场灾难。自2013年年末接触这个行业起,我每周都会花很多时间和餐饮业的前辈们交流,其中有街边的摊贩,也有行业的大佬。作为一个互联网人,自然要问些与互联网相关的问题。总体的感受是,小企业有互联网崇拜,大企业有互联网焦虑,各有各的思考,但无论怎么想无论怎么做似乎都显得力不从心、收成惨淡。不过有一点是好的,他们在努力学习,努力开放心态、放低自己。他们相信互联网思维是企业延续的解药,但现在开始怀疑。“怀疑”并非一个优美的词汇,在很多时候它意味着丧失机遇,尤其在稍纵即逝的商业里。我希望通过此文分享西少爷创始团队对互联网思维的态度,如果可以,希望能带给迷茫的同业者一份坚定。
互联网思维是营销骗局?
“互联网思维”饱受抨击和质疑,有人唱衰它、攻击它,甚至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个营销骗局。我想,无论什么样的评判,都得建立在事物的本质之上。那么首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雷军说互联网思维是七字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和快。周鸿则推崇免费的商业模式和极致的产品体验。一时间颇有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不可否认,七字诀和免费模式都是互联网人在不断的商业探索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还有很多本文未提及的理论,都非常有价值和分量,在商业战争中屡试不爽。
但是,我以为,这些都是在术的层面,都是方法,或者称之为战术。那么在更深的一层,道的层面,互联网思维意味着什么呢?这些无往不胜的战术理论背后的统一逻辑是什么呢?事实上,无论是商业战争,时代与时代的战争,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很多时候成败都出自一条简单的逻辑:信与不信。信与不信更先进的技术或者理念。从起中国经历了长达一百年的屈辱史,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我们不相信技术,不相信变革。今天在商业上也是一样的,互联网对商业逻辑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如果你相信,那么就有机会壮大,如果不信而故步自封沉浸于昔日的辉煌,那么或许危险已经来临。
百度本质上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广告公司。腾讯本质上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通讯公司。就好像一百年前用电量巨大的福特公司不是电力公司一样。只是互联网孕育了它们,改变了它们。接下来,互联网也会像影响它们一样影响各行各业,渗透进各行各业最细小的脉络。
所以,我所坚持的互联网思维就是把互联网当作水电空气的思维,通俗些讲就是认为没有互联网就没法活下去的思维。从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去真正重视互联网的存在。回到方法的层面,从本质看回现象,互联网思维就是那些把互联网当作水电空气并且获得成功的公司的普遍行为方式和逻辑。
互联网为新企业创造了三大机遇
回到一年前,我们为什么会来做西少爷呢?有三点原因:第一,餐饮是人类社会不老的刚性需求;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麦当劳、肯德基的扩张算是一种文化入侵,而其背后的支撑是经济的落差);第三,互联网为新的企业创造了机会。把第三点展开来讲,这个机会来自:品牌、体验重构、商业模式。
先谈谈品牌的机遇。从WEB1.0到2.0再到3.0,从门户到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在一步一步打破媒体的垄断,每一个社会单元都变成信息的中心。在这场变革中,会有无数的互联网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产品,或是一种服务,都将拥有自己的品牌。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因为互联网的透明会让二八定律更加彻底。
除了品牌的机遇,消费体验同样不可忽略。我们都知道诺基亚陨落了,摩托罗拉也是,但究其原因却鲜有人知道。诺基亚CEO在将公司卖给微软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坦诚地讲,作为一名诺基亚粉丝我也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时代不再需要以待机时间和坚固作为代表的功能型手机了,时代需要的是智能与万物的联通。这时一切针对原有价值观体系的产品优化都成了浪费时间。当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发生改变,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的需求会随之改变,这时我们得重新审视自己以往定下的产品标准和评价体系。
我听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黄太吉好不好吃重要吗?这个问题不必回答,我也没有答案,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思路,提供给我们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所谓的传统行业者,还是所谓的互联网行业者,都需要去思考这个问题: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之中和之后,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
最后还有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少有听说过免费的东西,而现在如果一家网站要和你收钱你一定恨得咬牙切齿,这是商业上的创新。互联网的改变不仅仅于此。互联网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介质,通过实现社会单元(企业、组织、个人)之间的联通而实现商业单元之间的整合,从而创造出无数新的商业模式。单从免费这一点来说,大胆地预测,无数的前端收费企业都会面临危机,这也就是所谓的降维竞争。
互联网人不一定懂互联网思维
很多互联网人的意识形态其实依然在工业时代。在创业之前,我曾就职于腾讯和百度,也曾参与过当下最时髦的微信与种种,我的朋友有七成都在从事互联网。但我发现,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行业,能看到也愿意去看到事物本质的人总是少数。只有少数的人能够理清头绪作出判断,更少数的人付诸行动。
所以,互联网是所有人的,是属于时代的,而非一小撮人。每个生活在此的人都可以去发现自己的机会。传统行业的人不必恐慌,互联网行业的人也不必骄傲。当然,我认为互联网人是有一点点优势的,那就是他们更相信互联网。
西少爷是互联网公司
这个命题有无数人争论过,但看到这里,应该也不会有疑惑了。一家公司看起来如何并能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它的基因和它要去的方向。
五个月前西少爷重新定义了肉夹馍,不远的将来,西少爷也会重新定义餐饮业。听餐饮业的前辈聊天,内容最多的就是关于口味和服务,可以看到,他们的工匠情怀一点也不输于老罗。但单凭这种讨论是否能带来基业常青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两个命题我们讨论了数千年,但最终的成败皆归因于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在这些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之外,我们如何去抓住时代的机遇?
2013年被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BAT(百度、阿里和腾讯)等巨头纷纷重拳出击,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财产品,切走了理财市场的一部分蛋糕。互联网企业“搅动”金融业,对于推进金融改革、倒逼银行让利,正面作用当然很大。但就这一年来互联网巨头的表现来看,这个市场尚且处于原始的“圈地”阶段,运作不规范、侥幸的心理较重,行业处于野蛮生长的态势十分明显。
比如,互联网公司每次新的理财产品,主打的亮点都是出奇的一致——保本保收益,而且是高达7%-8%的收益率水准。在互联网巨头闯进金融领域之初,这种典型的违规行为,在他们看来几乎是理所应当的,直到各界一致声讨的时候,这些企业方才“领悟”。
不管互联网巨头是假装糊涂,还是真不知道,都只能说明这个市场是“互联网思维”过度(太为用户利益着想了),而“金融思维”不足(对风险收益没概念)。
目前,各家显然已经开始汲取去年的经验教训,似已不敢明目张胆地以保本高收益来做噱头。马年伊始,支付宝再度推出余额宝2期,并且宣传“保本保底”约等于“活期收益20倍”,但很快支付宝就删除了保底的承诺,变为“本金保障”。其他几家互联网巨头再推理财产品时候,也开始淡化高收益的宣传。这是好事。
经过短短一年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开始渐渐体会了金融并不是那么容易玩的,光凭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不行的。互联网金融要想做大,走向成熟,这些企业还必须得认真地琢磨透金融的本质。
过去一年,这些企业玩的互联网金融,更多是由产品经理主导,而非技术创新立业。有个词叫“极客”,是形容对技术和产品痴狂的人士,比如乔布斯、扎克伯格等。可以说,互联网金融领域,过剩的是深谙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奇缺的是工程师式的“金融极客”。
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前途有赖企业业务进一步金融化,让更多的“金融极客”和产品经理一道为用户提供品质过硬的理财产品,而不仅仅是扮演基金公司的一个通道。
正因为互联网公司无需涉足具体的金融操作层面,使得他们对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很难有多少切实的体会,所以,诸多的违规行为也就合乎了他们的逻辑。
在“金融极客”依然稀缺,互联网金融仍由产品经理主导的时代,加强对这个行业的监管也就显得太有必要了。
一度有不少观点认为,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金融,理应得到最大限度的政策宽容,给予其发展的空间。如果真这么做,绝对不会是好事情。
其实,腾讯和阿里,都是两个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上,你看到了微信,但你难道没有看到余额宝?而至于移动互联网思维,我却认为,马云比马化腾更牛。
说收最近阿里的动作吧,娱乐宝。一如天猫是马云坐马桶想出来的一样,阿里的产品命名充满了浓郁的屌丝味。我真不敢怀疑,哪天阿里也会出个互联网产品,就叫护舒宝。然后我们再看马云那长相,跟广州火车站无数的民工一样,相对于马化腾的斯文小生,就一屌丝长相。就凭这个,我可以下结论,玩移动互联网,马云大有前途,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就在于屌丝。
我曾经与深圳永图的老总刘伟斌争论,我认为微信营销没啥前途,因为天天抱着手机玩微信的,都是屌丝。现在我彻底认输,不关微信营销,而关移动互联网。缺乏屌丝,移动互联网没啥价值。
所以,娱乐宝让你100元就可以做一个制片人,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屌丝思维。我相信,马化腾想不出这东西。100元,我就是一个名义上的制片人,我就会关注这部片子,我就跟人讨论我的片子,关注我的明星,带人去看我的电影,最后还不允许别人批评我的电影。兄弟,这真是你的吗?但不管,人家出了100元,制片人荣誉感至高无上,反正他就这么着。,不就是典型的屌丝行为么。但这么简单的一个,你让这电影省去多少宣传推广费?你让这部电影得到多少资金?一个小小的手机页面,解决了这电影的资金问题,宣传问题,票房问题,兄弟,你敢鄙视屌丝么?你敢忽略移动互联网么?
接下来我说说移动互联网的第二个精髓。金融。
如果你以为移动互联网就是把电脑上的网页搬到手机上,移动互联网就是用手机上网,那么对不起,我懒得跟你谈。移动互联网的背后,一定是金融,这也就是马云和马化腾为什么要死命干滴滴打车,要死命干新年红包,要死命干余额宝理财通的道理,因为这背后,都有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绑定银行卡。没绑定银行卡,金融个屁,一切都是扯淡。你让我跑邮局给阿里手工汇去200元来干娱乐宝试一试?
工匠精神与互联网思维,哪个重要?
杨光: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和工匠精神?两者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黄若:互联网是人类探寻新的空间、机会、发展渠道中的新领域,过去20多年,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威胁。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它有着固有的规律,如果你了解、适应它的规律,就会成为最大的机会获得者;如果你不愿意了解、探索,就有可能被淘汰在这个领域。
夏汉P:工匠精神是专注、严谨、追求极致,是对自我的追求。
赵国成:工匠精神体现在态度上,要精益求精。企业虽有各种方法挣到快钱,但缺乏工匠精神,就不会有发展前景,尤其是市场已从短缺型商品经济到如今消费升级,消费者需要更多更好的东西。对企业而言,工匠精神是生或死的问题。
杨光:互联网思维至少在中国,很容易导致免费,因而强调模式,产品价格则不重要,甚至是免费的,抑或倒贴;然而工匠精神强调一分钱一分货,最好的东西体现最好的价值,就应该卖出最好的价格。那么,互联网思维和工匠精神,究竟哪一个对企业更重要?
黄若: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更多是在已知领域探索,而互联网思维更多是在未知领域寻找机会。缺乏互联网思维,即使有再好的工匠精神,也永远处在生态链的最低端。但不管是什么领域,制造业也好、农业领域也好,所有的领域都需要精益求精。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烧钱、补贴,但这并非互联网本质,互联网本质是探寻未知,谁都不清楚如何做,因为必须用最快速、最迭代、最低成本的方式。比如滴滴出现之前,人们乘坐出租车,需要在路上招手。但现在人们通过互联网解决生活问题。如果不用补贴方式,人们尝试的愿望会很低,因为人的本能对未知的东西是保守、恐惧的。这跟500年前哥伦布探索新大陆,国王给他许诺,找到新大陆就给他好处的道理是一样的。
杨健:诺基亚有工匠精神,却倒掉了。是被苹果消灭的吗?其实苹果消灭的不只是诺基亚,而是整个功能机行业。苹果手机一出现,诺基亚的按键就没用了,诺基亚被降维打击了。而谁跟着苹果升维,谁就有活路,比如三星。但跟着诺基亚的,则全都消失了。从宏观上讲,没有互联网思维,行业就会被颠覆,从微观上看,也必须有工匠精神。
凌云剑:互联网思维重点是工匠精神以及产品思维。做好产品,与时俱进地创新,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的本质。如果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包括创新精神,企业就没有活路。
赵国成:工匠精神是生死问题,互联网思维是生活品质问题。为什么大量互联网公司死亡?因为它们都是挣快钱,但互联网产品同样需要工匠精神,乔布斯既有互联网思维,也有工匠精神,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工匠精神与互联网思维,怎样结合?
杨光:乔布斯通过iPhone,在中国缔造了互联网思维。但iPhone也是工匠精神的代表。因为乔布斯有艺术家情怀,他认为手机侧面的弧度应该是自然界存在的,而非人工设计的。所以苹果手机的外观设计是最符合自然美学的。然而,我们熟知的,一度被看作互联网新兴企业的代表黄太吉,却走下坡路,力不从心。这种反差如何评价?
夏汉关:互联网企业是一种模式,工匠精神更强调品德、做事的态度。百年企业要有大国企业思想,如果只追求短时利益,可能会迷失方向。我对互联网企业的忠告是,考虑问题最好长远,否则来得快,去得也快。
黄若:一个两岁的孩子被父亲牵着走,挣开手后就摔倒了。中国父亲很可能会说:“叫你不要跑,你看摔了。”而西方父亲则会说:“我在你这个年龄也摔得很多。”如果我们从探寻未知领域这个角度看,这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今年可能是黄太吉,明年可能就是滴滴。任何一个企业,剥开都会有很多问题,在这个年龄也可能摔倒。
杨光:在如今的时代,企业没有工匠精神,肯定走不远;但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无法创新,未来也很堪忧。那么,企业如何将两者结合?
黄若:工匠精神是追求工作态度和自我强大的精神,互联网思维是宏观层面的方法论,两者需要很好地配合。我们面对升级的消费需求,做快消品,直接体现为只做分子生意,不做分母生意。互联网时代,都在强调流量几百万几千万。我们服务30万用户就已足够,但核心是如何把30万用户服务好,将每一个细节、产品、选项,对顾客日常的服务、送货、售后投诉等处理好,我认为,这就是用工匠精神去经营一个互联网企业。
凌云剑:我们的客户是组织,跟个人消费者有区别。他们不是个人决策,而是有内在的决策机制。而我们在这个产业链处于后端,因而要站在产业联盟整体局面,帮助他们理清核心痛点,从互联网角度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产业链;传统行业
TB472
一、 前言
“互联网+”是近年来的热词,受到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许多人把“互联网+”理解成互联网加传统行业,如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其实,“互联网+”必须是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用互联网思维贯穿整个传统行业的产业链条,改造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而不只是计算机网络这种简单的表现形态。本文就互联网思维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传统行业产业链条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关键点。
二、 互联网思维的提出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一次公司峰会上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的思维”。 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互联网思维”一词。
2014年,在“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上李彦宏再次提出:“中国很多行业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再做一遍,会比美国的传统行业的做法更先进、更有效,更对消费者有利,更对社会的进步有利。”
从雏形,到正式提出,再到呼吁普及,这是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无论消费者对李彦宏和百度喜欢或讨厌,事实还得尊重。
由此推而广之,小米等是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一个传统行业中,是颠覆者。大众点评等是互联网结合到一个传统产业中,是改造者。
三、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思维而言的。传统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经营思维模式是 “三位一体”,即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但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代,这三个基础被弱化了。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竞争力,现在不是了。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的,渠道垄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媒介垄断被打破了,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传统行业再希望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度、广播式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形成。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以前的企业也会讲用户至上、产品为王,但这种口号要么是自我标榜,要么真的是出于企业主的道德自律。但是在现在这个数字时代,在消费者的时代,用户至上是企业不得不这样的行为,企业得真心讨好用户。淘宝卖家“见面就是亲,有心就有爱”是真实的情绪,因为好评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民主和专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不得不对人民好,后者是出于道德自律。所以判断民主社会和专制社会的一大标准,就是两方是怎么对待道德这个事情的。
互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功能都能被满足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是分散的、个性化,购买行为的背后除了对功能的追求之外,产品变成了他们展示品味的方式。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不像单纯的功能需求那样简单和直接,所以,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就是一个测试的过程,要求企业的产品是一个精益和迭代的过程,根据需求反馈成长。小米手机每周迭代一次,微信第一年迭代开发了44次,就是这个道理。
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自带了媒体属性。因为需求和品味相关联,也就是和人性相关联,所以,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就是极致性能+强大的情感诉求。这两样东西都是会自传播的。现在看到一些和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还在开新闻会,还在把硬广当致胜利器,都是互联网思维不充分的体现。
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组织一定是扁平化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分享,组织内部也同样如此,它讲究小而美,大而全、等级分明的企业很难贯彻互联网思维,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员工,有没有爱,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很遗憾,很多互联网企业也还在用工业化的套路做着自己的企业。大家都羡慕小米、极路由这样的极速发展,但如果不能在观念上进行改变,那么,不管做的是APP还是其他,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企业。
四、 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的改造
对传统产业来说,“互联网+”应该做的不只是加法,更多的是做减法,即减产品、减营销渠道、减人,加服务。
第一是减产品。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产品卖不出去。究其根本原因是产品开发不够极致,不能够引发用户的尖叫。
第二是减渠道。减渠道指的是聚焦渠道,砍去低效的渠道。传统商业竞争在渠道领域更多是依赖于空间的资源优势,传统企业一味的互联网化,不顾自己是否适合的“拿来主义”,在互联网全面强推自己的信息,显然不是最可取的。聪明的传统企业,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与互联网结合的路径。
第三是减人员。减人不是要裁员,而是建立一种适合互联网的全新组织架构形态。当企业市场营销部门需要请一笔营销费用需要盖N个章,走N个流程,十天半个月才能拿到款时,当销售部门在抱怨互联网客户如何质量低下时,当经销商渠道集体抵制互联网客户时,当企业要改进一项产品专门特供给互联网用户却发现现有产品线根本无力调整时,传统行业需要一场自我的革命。
第四是加服务。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迈进时往往都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渠道化,通过价格取胜抢占市场。第二个阶段是服务化,互联网带来的商业竞争越来越透明,消费者的决策主导权越来越强,未来的商业社会一定是消费者主导的商业社会,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理解的C2B。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或一整套解决方案,而不单纯是某个产品,这是这一模式的主要方向。服务也一定会成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平台竞争的主战场。
五、 总结
“互联网+”不是一个新词,不管传统行业加不加,互联网都在那里,传统企业唯有重视、适应、变革,才能体验它带给企业的巨变。
参考文献
[1]张沁瑶.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35)
[2]郑晓丹.“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5(35)
[3]赵健.势与谋:大学生创业与“互联网+”融合研究[J].东南学术. 2016(03)
[4]肖涵.迈向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 2016(06)
[5]苏瑞峰.“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基础业务?[J].中国电信业. 2016(05)
互联网进化的三个阶段
互联网战略“四步走”
扩传播:酒香也怕巷子深
粉丝经济:小米给”参与感“,三只松鼠给”惊喜“
增渠道:与时俱进,多点开花
选择触”电“
变供应:用户参与我们的链,我们进驻用户的心
转思维:思维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未来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就在有人糊涂有人明白的混沌时期,互联网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正在颠覆一个又一个行业。互联网到底给企业以及未来的创新带来什么,或许要从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开始探究。
说不明白的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应用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让众多高管们“敬畏”的专有名词。在很多场合,他们都被教育要有互联网思维,否则,他们的企业将会被淘汰,他们本人将会被淘汰。他们被告知,互联网思维不是简单地上个网、做个微信、做个APP,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想方式,像雷军做小米那样,像黄太吉卖煎饼果子一样。
但是,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何才能把传统思维转变为互联网思维?关键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去经营和管理企业?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却没有人能说得明白。雷军对互联网思维的解释是“专注、极致、口碑、快”,黄太吉则是免费上头条。网络上有人总结,互联网思维的关键词是快速、免费、交互。可这些所谓的原则放在传统行业同样合适。所有这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就在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之时,关于“互联网思维是个伪命题”的观点迅速传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什么用户体验至上,什么快速迭代,什么免费,都不是互联网基因的必要元素,也不会是市场永久的利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众多热捧互联网思维的大佬们在十年后不会再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就如同十年前提出注意力经济的张朝阳的搜狐在2013年已经很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切都在改变。之前发生的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约,在我来看,就是一个过分相信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家和一个对传统经济有深刻理解的企业家的理念之争。
新经济的基础是共享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互联网对世界的这种改变还是有它的核心的,那就是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内部性和外部性的关系被部分颠覆,“外部性失灵”已不能解释新经济的开放、合作和共享。
在传统经济时代,公共性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话题。大家熟识的概念主要有“公共性失灵”和“外部不经济”。经济学上的公共性是指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得到而不具有排他性。公共性失灵是指公共性会导致市场失去“看不见的手”原有的资源合理配置的效力,单靠市场力量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率的配置。这个理论一般用于认证产权的重要性。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因公共而导致资源不能合理分配的经济学原理却不再是完全正确的真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迅速发展,产权归谁所有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归谁所用。人们称之为“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最初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出租闲置的财产,比如汽车和房屋,也称为“协作消费”。
协作消费的概念源于美国人雷切尔·波茨曼和鲁斯·罗杰斯合著的《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书中称:社交网络和实时技术正让我们回到原始的协作生活中,我们进行物物交换,或者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进行共享,这些都成为新鲜的充满活力而吸引人的方式,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我的东西就是你的”。简单来说,协作消费的本质就是“物物交换,物物共享”。如果给一个定义,那么可以这样说:协作消费指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以分享、交换、交易和租赁等方式共同使用某一物品的商业模式。
随着各种交换行为网站的产生,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称之为“共享经济”。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在2013年专门讨论了这一经济现象,并对共享经济的本质作了一个基本的解释,那就是物尽其用。人们开始意识到商品并不一定要拥有,拥有的不一定只限自己用。
与此同时,随着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使得共享平台得以建立在虚拟网络空间,规模因而变得更大,可以共享的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各种基于共享概念的经济行为不断涌现,共享经济的内涵已远远超出物物交换式的租赁。现在的共享经济已从物尽其用拓展为知识共用、需求共用、数据共享、供应共享等各种经济领域。
“共享经济”问题专家尼尔·格兰弗洛说,“共享经济”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具体分享了什么产品,而是强调合作和参与的理念。
合作,合作,还是合作
在研究共享经济这个现象时,我发现人类一直都在私有和共享之间纠结。人们一直在为自己获得需要和喜爱的东西的所有权在努力打拼,但分享和合作又始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命题。
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诺瓦克的《超级合作者》这本书。这本书的观点让我洞悉了人类社会与行为的奥秘。它的主要观点是“合作”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中“突变”和“选择”之外的第三条进化原则,也就是除了相互竞争之外,大自然还有相互帮助的法则,这一互助法则可能比竞争法则更为关键。
作者在书中强调说,一方面,在生命的竞赛中,竞争在进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其核心的作用,这是达尔文的核心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另一方面,无论复杂度高低,各种生物都会在其生存的过程中彼此合作。而且,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合作”,并不仅仅是指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工作,而是指更具体的一层意思,即“原先的竞争对手决定开始互相帮助”。
但是,合作并不意味着排斥竞争、利己,也不要求回避矛盾。《超级合作者》这本书由对著名的“囚徒困境”进行探讨而展开。作者告诉我们,人们从合作中各取所需,遇到纠纷和矛盾时,人们最终会选择倾向于带有善意、宽容的“赢定输移”策略,这种策略在各种策略中更胜一筹,可以促成双方的合作以带来更显著的总收益。
而对于经济学概念上的外部失灵即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地悲剧”,比如,我们城市的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重,诺瓦克告诉我们的办法是,把每个企业的排污情况公布出来,以此来衡量它们的“名声”。尽管罚款或者关门也是一个办法,但名声的力量可能更大。在作者看来,奖励比惩罚更有利于合作。而且,诺瓦克坚信,合作能引领我们走出困境。他说:智慧生命也是脆弱的,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自我毁灭的能力。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社会问题的挑战,我们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
全方位共享
所以,回到开头所提到的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家真正应该学习的互联网思维是开放和共享。企业必须树立“全方位开放”的观念,建立开放的生态系统。
在健康的开放的生态系统里,企业的决策不再是基于管理层的爱好,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趋势和方案;企业的融资不再仅仅是传统的金融模式,众筹、P2P模式都成为新的更高效的融资方法;企业的运营也可以通过恰当的社区运营,让有才华的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让喜欢尝鲜又细心的用户参与到“产品”测试中;让喜欢炫耀的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营销中;让吹毛求疵的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质检中;让喜欢分享的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客服中;让喜欢分析的用户参与到“产品”的数据挖掘中……而营销这一环节,也将被互联网技术简化压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设计和订制产品,然后以订单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厂家按订单生产,然后通过物流配送体系直接将货发送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营销探测和营销战略被一张订单压缩简化了,同时还省去了分销这一环节。与此同时,管理也会发生根本性的的改变:有互联网思维的组织一定是扁平化的。
【关键词】公益品牌;品牌传播;互联网思维
人类社会每个阶段经历的巨大飞跃,不仅伴随着物质与技术的发展、催化,而且伴随着思维工具的更新迭代。如今,大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思维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逐渐成为一种营销推广思维的起点。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回归人性,看重人的价值。随着近些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公益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公益品牌的推广也成为很多公益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借助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思路来进行公益品牌的推广,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解读,目前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互联网将是创造明天的外在动力,创造明天最重要的是改变思想,通过改变思想创造明天。”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认为:“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我把它总结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而如果能够更好应对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化,这种智慧就可以称为互联网思维。
二、利用互联网思维的五大利剑对公益品牌进行推广
(一)利剑一:用户思维:专注于经营理念和受众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他思维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展开。用户思维指的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以受众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公益品牌的推广,最终的目的无非是打动受众,让广大受众参与到公益项目或者公益行动中来。在公益领域中,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信息公开、透明,自己所捐赠的款项的透明程度和去向,而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公益组织,公益机构提供一个信息开放的平台,时时更新公布所募捐的款项,以及所有款项的去向。
其次,就是公益组织所设计的公益活动和公益产品要能站在受众的角度,相对大众所真正关心和喜欢的活动。例如,笔者随同善・行公益慈善传播研究中心成员走访的广州拜客,是专门专注于提倡绿色出行的公益组织,他们平常会组织一些“公益骑行”的活动,不仅有效的拉近了受众的距离,对自己的公益品牌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目前,拜客广州也通过互联网开发了自己的APP,专注于约骑活动,提供骑行地图,骑行交友等服务信息,这样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使得受众的粘性更高,对品牌的认可度也大幅度提高。
(二)利剑二:平台思维:公益组织对商业化模式的借鉴
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平台战略的精髓,就是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未来公益组织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活动内容的竞争,也包括平台与平台的竞争。在我们之前采访的一些公益组织和公益媒体中,很多都表示想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平台,连接公益活动与受众的平台。例如南都公益全媒体,就利用南都的公信力,不断的有公益组织找南都合作,南都就逐渐发展为一个平台,成为一个中枢机构。又如广州微乐益公益发展中心和广州志愿者联合会。广州志愿者联合会建立了互联网志愿支持系统,此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普通人方便的搜索,可以有效整合大家的碎片时间,目前该系统的注册用户是120多万人,总系统是170多万人。广州志愿者联合会是希望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幕后的平台的角色。
(三)利剑三:简约思维:关于公益品牌和公益产品规划
在公益产品和公益活动的规划和品牌定位中,要力求专注和简单。而对于公益传播的内容设计,则力求简洁和简约,简约,意味着人性化。简约所追求的另一个层面则是专注。对于许多公益活动选择的设计,要专注于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领域。例如:青海淳公益,就专注于青少年校园防灾减灾的教育,又例如广州拜客,就专注于广州城市的绿色出行,提倡环保理念,就在这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简约思维另一个方面就是互联网传播的简约,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信息冗杂,用户需要的是马上了解公益信息与活动,如何迅速抓住受众的眼球就言简意赅的解决实际问题,是公益品牌需要格外考虑的因素。
(四)利剑五:社会化思维:传播链的有效整合与优化
在社会化的时代,用户遗忘的情况经常存在。利用社会化媒体,可以重塑公益组织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关系,另外,利用社会化网络,可以重塑组织管理和公益新的运作模式。
社会化媒体的重要特征是人基于价值观、兴趣和社会关系链接在一起。公益组织面临的用户是以网状结构的社群形式存在的,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把各个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联结起来,共享信息与公益活动,便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减少时间和沟通成本。
另外,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就是“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用户是使用者的同时也是传播者,利用新媒体网状结构的社群,能够更加迅速的进行公益品牌的传播,扩大公益品牌的影响力。
(五)利剑五: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成为公益组织资产与核心竞争力
企业大学新思维
张文强:大家在总结这个时代的特点时经常会提到的三个概念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媒体及互联网金融。先请两位老师破一下题,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或者怎样理解这个时代的特点?
张善勇:从2013年开始很多人提到互联网思维,在今年《企业大学》第3期上我也讲了企业大学新思维―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去看企业大学,在互联网思维下企业大学的发展之路是什么。关于互联网思维,雷军有经典的七字诀,即专注、极致、口碑、快;现在被大家认知的互联网三个关注点,即痛点、尖叫点和引爆点。这些都是常规的互联网思维。
现在互联网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信息超载,几乎所有的网页都包含海量信息。如何从中挑选有用的信息,怎样选用少而精的元素……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企业大学》杂志也需要转型,需要做精、做专,帮助读者筛选信息,这将是我们杂志当下和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企业教育涉及的面太广了,因此聚焦企业大学这一个点上的开放、创新思维,称得上是智慧转型。
马成功:在互联网思维中有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回归常识,即互联网能为人们提供所有他们想知道的内容。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它也需要回归本质,因为在组织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种矛盾、斗争都会随之产生,从而使组织发展远离初衷。从培训的角度来说,一个企业的本质就是它的员工,以及产品会影响到的人群。这一人群的痛点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出让他们尖叫的产品?怎么让他们成为企业的粉丝?这些都是企业需要不断考虑的本质问题。现在看来,很多传统企业在跟互联网企业PK的时候,往往会丢弃以上需要考虑的本质,而互联网企业则用现有的工具把这些本质抓得越来越紧。于是,PK结果显而易见。
张文强:互联网时代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抓住这些特点,然后再将其应用到教育培训行业包括企业大学建设当中,也许就会有一些新的支点。
马成功:互联网时代的主体是85后、90后,他们与60后、70后这两代人接受的信息不一样,学习方式也不同。85后、90后更希望主动找知识、找圈子、找老师。这是一种“我是主动的,我来挑老师,我来挑资源”的观点。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干货。有一种观点是快餐时代已经来了。虽然很多人拒绝快餐时代,拒绝手机,拒绝iPad,但从培训工作者的角度看,与其拒绝,不如学会适应。这两天我们也在探讨,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忙碌的人们静心工作?这是在新的时代下所有做培训的人都要重新思考的事情。
在互联网这种快餐和碎片化的模式下,传统培训需要两三天解决的问题,现在可能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解决。在京东内部,好的培训课程往往能在2个小时里连续讲解30个案例,节奏紧凑,学员完全被这种密集的、轰炸式的信息传递所吸引,根本没时间玩手机。因为讲解的案例多种多样,即使学员的需求不一样,但总有能启发他的案例,一旦获得启发,学习就发生了。
目前,京东内部在探讨一个假设,就是85后、90后从知道到做到的能力高于60后、70后。为什么呢?因为教育方式不同。国外的教育方式强调动手能力,知行合一;60后、70后接受的是记忆式教育,知行不合一,但85后、90后接受的是素质教育,已经强调知行合一了。大家在一起培训,有的90后边上课边玩手机,但让他做课程总结时他却能总结得非常好,所以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85后、90后,甚至00后的素质会越来越高,他们更适合在互联网时代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培训者最核心的三种能力
张善勇:培训者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核心能力:
一是系统思维能力。看问题要全面、立体,要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四,因为这个时代是非常复杂的,单一思维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二是快速学习能力。社会发展非常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培训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而且现在的员工大多是90后,思维活跃,作为培训管理者只有及时学习,才能和员工有共同语言,才能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另外,混合学习能力也很重要,现在流行的反转课堂,就是融合了线上、线下培训,既有传统又有现代的混合培训方式。
三是数据分析能力。很多网站在一开始时对用户是免费的,为什么?因为它需要在短时间内用免费吸引大批用户,进而产生大流量。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流量意味着商机,有了流量,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做转化,最终达到赢利的目的。同样,培训者也需要收集产品信息、客户信息,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产品,提升培训效果。优秀的培训经理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经理。
马成功:互联网精神的一个体现是培训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特点安排学习。我曾在微信上参加了这样一个讨论:做培训的人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最核心的工具和方法是什么?我把培训管理人员的能力分为“老三样”和“新三样”。
“老三样”指考察这个人是不是合格的培训管理者:一是看他能不能在台上讲课;二是看他能不能开发课程;三是看他能不能运营一个培训班或者策划、设计一个培训班。
“新三样”跟互联网思维有关。一是社群运营能力。我在面试的时候会问这个候选人有没有粉丝,有没有在朋友圈发起过一些活动,比如公益活动,大家参与的情况如何等。这些问题可以从侧面反映该候选人的社群运营能力。有社群运营能力的培训者会培养自己的粉丝群,借此可以将培训中的讲师与学员的关系变成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众所周知,偶像的号召力远远高于讲师。在这种关系形成之后,即使培训结束,粉丝(学员)也会紧紧围绕在偶像(讲师)周围,从而为培训内容的落地打下基础,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二是多媒体制作能力。能不能制作flash,会不会给PPT配乐,能不能操作一些音频、视频工具。因为我发现,有的内容如果光靠嘴讲,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如果将所讲内容做成一个flash,或者做成PPT,并配上音乐,可能5分钟就能讲完。培训者有多媒体制作能力,就能将培训知识碎片化,更便于学员理解。三是爆点营销能力。电商经常讲爆款,有一个爆款就能把用户吸引过来,做培训也是一样。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度、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源能否都用于该培训项目,都需要培训管理者具有一些营销能力。
张善勇:去年我们讲“三优”,一是优才,找到合适的培养对象;二是优课,有好的课程;三是优师。一个偶像讲师能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因为有粉丝就代表他在这个行业中有影响力,能引领潮流。另外,培训需要讲引导。目前非正式学习多于正式学习,很多学习实际上是融入工作之中的,可能两个人聊天就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最后我们谈新技术,去年《企业大学》杂志在第12期专门做了“技术改变学习”专题,谈论新技术对培训的影响。新技术都是在互联网思维下建立起来的,与移动学习、移动互联网知识、大数据都是相关的。
张文强:谈到技术,将来会出现很多新技术,它们将影响培训的发展。京东大学内部目前经常采取哪种理念、哪种方式来对员工进行培训?
马成功:京东大学的培训理念是以小博大,获取更多的资源,吸引更多的眼球。比如我们用“标题党”做培训,去年做了一个“我和东哥做校友”项目,在一线员工中很有影响力。具体做法是京东大学邀请业绩特别好的一线员工到京东CEO刘强东的母校―人民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因为这些员工大都没有上过大学,所以这个项目给他们的触动颇大。还有一个项目是“我在京东上大学”,主要针对的是没有上过高中的一线员工,让他们能够在京东大学学习高中、专科,甚至本科的相关课程。
今年我们还在酝酿的一个项目是“我在大学讲京东”,这是更高层次的培训。我们计划把公司各个岗位的牛人聚集起来,让他们秀才能,然后再从中挑选一些代表,送他们到大学讲课。我们还专门聘请实践专家到公司讲微课程,帮助内部员工提升能力。如果这些员工经过学习足够优秀,他们也可以代表京东去大学讲课。以上项目完全针对一线蓝领员工,比如配送、仓储、客服等。他们大都学历不高,这些项目能培养他们的工作自豪感和进取心。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企业大学
张文强:我们怎么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本身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用互联网思维去经营企业大学,可能跟之前的发展模式完全不一样。虽然京东大学在创办之初就在考虑怎么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还有很多行业的企业大学仍是传统形态。两位老师可以给它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怎么用互联网思维去调整,做法是什么?
张善勇:其实在成规模的企业大学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十年前,有的企业大学就开始上系统,现在有些企业大学已经开始自己做系统了。比如腾讯学院升级为腾讯大学后就开始采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具体工作。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怎么用好互联网模式。目前很多企业大学陷入了发展困境:由于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不够,企业就强迫员工每年必须学多少课时,导致培训成了员工的负担。企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到了年底反馈培训意见时,大家都对培训颇有怨言,导致作为培训主导者的企业大学地位尴尬。
还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就是播放培训视频。这种模式虽然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但是因为缺乏互动,缺乏反馈沟通,培训效果非常差。而互联网因为具有社交属性,可以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交流沟通,很适合培训后的信息收集。未来的企业大学也要具有社交属性。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新的学习工具。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新的学习工具,比如IBM的新员工培训。我们也在考虑企业大学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发展,目前大家都在做混合式学习,但混合式学习中各种方式所占的比例如何,还需要企业大学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单纯的讲师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视频授课会成为主流。视频授课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听觉、视觉,知识会被深深印入学员的大脑之中。
有些企业大学只有十几人,但培训对象往往有几百上千人,用传统的培训模式肯定存在很多问题,只能采用互联网模式,比如微信,其的学习量是比较大的。
互联网时代对企业大学的影响
张文强:怎样让企业大学尤其是传统企业大学具有互联网思维?培训工具的改变有可能对培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马成功:我们也是传统的企业大学,也在努力搭互联网这班车。想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一是需要回归用户、回归常识。因为现在有很多培训者开始把用户当领导,而非学员,这就错位了。回归用户,使学员受益,这样学员的上级才会发现培训其实很有效果,才会继续推动培训项目,才会向别人宣传你的培训。当用户口口相传,培训者的口碑就树立起来了。
二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在培训中有种方式叫重包,因为有时十多个人可能要服务几千人、上万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内部的每个人都要担当职责。这个玩法就相当于社群运营,考验培训管理人员能不能推动内部讲师加入其中。
从第二点可以延伸出一个逻辑:以往的培训强调个体能力,或者说团队能力的提升,而现在越来越强调组织能力的提升。在提升组织能力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点就是能不能保证组织知识的鲜活,所以京东大学内部有这样一个逻辑:企业大学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人脑中的知识变成文字,然后将这些文字装订成册,或者做成知识库存储在电脑中。这样,组织成员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检索的方式,享受组织内部的知识成果,进而提升组织能力。
三是紧随智能终端的变化而变化。现在依靠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做法非常火爆。未来手表、眼镜、某个纽扣都有可能和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个体延展的器官,这些延展的器官可能会带来新的学习改变。
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一个管理者跟员工说话的时候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你讲得太多了,可以尝试多问一些员工问题。培训与管理可以进行实时交互,这样就可以把组织能力提升纳入日常工作中来,这符合“721”理论,即能力提升中的70%都是在实战中进行的。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台像机器人一样的碎片化知识终端来随时跟进、巩固培训效果。
张善勇:企业大学是有成长阶梯的,有些好的企业大学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好多企业大学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即培训的导入期,甚至福利期。它们只是将培训作为员工福利,请老师来讲课就够了,不和组织绩效挂钩。
企业大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培训的导入到培训的管理。培训管理是标准化、体系化的,这个阶段关注的是培训是不是有用,然后才会发现真正的培训是从培训到学习,解决学习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的目的是人才的培养。
第四个阶段关注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再往上,需要把知识留下,就是知识管理阶段。所以企业大学的核心阶段是知识管理阶段,到了这个阶段,企业大学会发现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知识管理?不仅是知识管理,还有知识的创造。
企业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很难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因为很多员工不愿分享。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大学的再高一层就是解决企业文化问题。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使组织变成柔性的组织。
企业大学开始从服务内向型向市场外向型转变时,就需要做品牌管理。品牌管理走到最后就是取得社会认同,而认同感是企业大学及员工的最高层次的追求。企业大学取得组织和内部的认同感也是在这个层次。很多企业大学都会碰到一些问题,想走出困境就要分析现在的处境、状况,找原因,然后制订改进计划。
时代在发展,企业大学必须摒弃传统思维,采用互联网思维,否则就走不下去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做培训
张文强:请两位老师给支支招,比如想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企业大学或者培训中心,或者做好培训工作应该怎么办?第一步应该干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马成功:首先需要把“碗里”的东西做好,争取将现有的培训班做出尖叫点,让学员觉得真的好、有价值,他们就会拉着别人来,这样就做出口碑了。当你把“碗里”的东西做好了,其他的价值也会随之而来。
另外,互联网思维的关键点是关注用户,因为用户有时候甚至比客户还重要。以前,人们认为客户是有可能埋单的人,但他不一定用产品,而是送给别人,或者是替别人埋单;使用产品的人才是用户。后来,大家对用户又有了新的理解―用户是只限于下次有需求的时候还来购买你的产品的人。现在对用户的定义是什么呢?是能够传播产品的人,即使他们不一定使用产品。现在有句网络流行语叫“饭前不拍照,臣妾做不到”。很多人喜欢在网上秀照片,吃的食物要秀,穿的衣服要秀,去哪儿玩了也要秀。这些人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而这种分享欲望能为产品传播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时候,有影响力的人的一句话就能为产品带来几百个用户。所以培训不仅要保证内容好,还要设计便于传播的亮点,一个LOGO、一句口号甚至一个小细节,都能成为用户传播的切入点。
张善勇:我认为应该先给自己的企业大学做一个评估、盘点,总结企业大学现在处于哪个阶段?老板对企业大学的期望是什么?企业大学现有的资源有哪些?然后考虑在哪个阶段导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属于新的培训模式,企业大学刚开始引入时不可能使老板和全部员工都接受,所以,可以先从一个点入手,取得突破,得到老板的认同,之后再继续慢慢地推进。
比如,想从课程导入互联网的思维,就可以尽量广泛地使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工具,获得年轻员工的认可和接受。不仅要让员工接受新的工具形式,还要用成绩让领导和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可。这就需要企业大学先挑出一两个班做试点,让大家看到效果,获得前进的助推力。所有新技术、新思维的导入都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不然企业投入了几千万元,费时费力,但是做完之后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