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

第1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一、异地高考对合理社会流动的正向作用

社会分层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正常情况下,人们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合理流动。教育公平是合理社会流动的保障,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机制当首推教育及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2]。

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突破了户籍制度的桎梏,将促进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人才选拔、社会流动更加公平的突破点。理想状态下,随迁子女同流入地有户籍人员子女一样,不再受父母及自身的户籍限制,在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后平等的入读高中,和当地的考生公平竞争,通过自身努力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最终拥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外出务工人员无须再受子女异地考试问题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工作地点和职业。

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给底层的人以更多向上垂直流动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打破代际间的复制,有利于建设更加开放民主的教育系统,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二、异地高考对合理社会流动的负向作用

目前为止,异地高考政策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均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输入最多、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区,限制条件不可谓不严苛,绝大部分随迁子女都被排除在了方案之外。2013年共有12个省市启动实施了异地高考政策,最终参加异地高考的实际考生人数4440人,与全国912万的报考人数相比,可谓九牛一毛;2014年28个省市开始进入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阶段,异地高考人数猛增到5.6万,但对比全国939万高考考生和庞大的随迁子女人数规模,5.6万这个数字仍然不理想[3]。

外地务工人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其子女有资格享有与当地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应该和当地考生在统一的标准下公平参与竞争。但事实上由于户籍、工作、社保等方面限制,其子女无法享有本该让具备资格的人共同享有的公共教育服务,于是出现了在北京同样的高考分数当地户籍子女读名校而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只能读高职的不公平现象。无法平等地参加高考,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许多人成为“农民工二代”,弱势群体代际间呈现自我复制的趋势,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异地高考政策,必然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宗旨,在户籍考生与非户籍考生的利益之争中无疑会偏向户籍考生,无户籍考生又分为无户籍常住居民的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前者在资源、社会地位上均优于后者,其话语权也比后者多,在有限的资源下,前者取得异地高考资格的概率远远大于后者。目前异地高考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无户籍常住居民和有户籍本地居民之间,外来务工人员悄无声息地被边缘化。如果异地高考政策始终局限在解决户籍性公平问题,而忽略地区性公平问题和流动性公平问题[4],则社会的竞争性流动将会被破坏,阶层出现固化现象,“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真实的社会写照,这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异地高考政策需进一步发展完善

虽然异地高考政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但其推进并不尽如人意,未解决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桎梏,一是户籍制度,二是我国现行高考制度。打破高考户籍制的藩篱,真正落实高考学籍制,促进高等教育仅根据个人成绩对务工人员子女和当地户籍子女平等开放,可以有效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同时配合学籍的信息化管理及严厉的监管机制,遏制高考移民的产生,对于推动社会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有重要意义。

第2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论文摘要: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许多省市开始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能否实现预期目的?作者总结一些地市会考监考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只有像高考一样严格监考,才能促使中学积极实施国家的课程方案,重视薄弱学科、重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它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建,鉴定评价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结果将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

但是,实施高中水平考试要实现预期的目的,从会考的经验和教训看,关键是要严格考试纪律。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以正确的导向。”实施会考的初衷是为了使学校由过去只重视高考升学率转向重视合格率;教育教学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实际文化水平;促进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设各门必修课程,加强教学中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克服偏科现象;同时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价学生个人和群体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

实施会考十几年来,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只重视高考升学率,不重视会考,许多学校只开设高考课程,不开设高考不考的课程;教学仍然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会考成绩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丧失,谁也不会用会考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中会考制度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顽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都不重视会考,以至于许多地方会考的监考形同虚设,姑息学生考试作弊。

某地的几个学校在最近几年,高二理科学生没有上过一节思想政治课,学校甚至没有给理科学生购买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高二文科学生也没有上过一节物理、化学、生物课。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近几年的政治课会考成绩不是“很好”,而是“相当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校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会考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学生们毫不掩饰——如此大面积的“好成绩”都是集体作弊的结果。

来自各个学校的监考教师都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学过一些课程,如果严格监考,许多学生会考成绩会不及格,将无法取得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可这并非是学生的错,故而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格监考,有些教师由于无法面对两难的处境,只好拒绝监考。学生当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严重,但是又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会考也不十分重视,大家都清楚当地中学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没有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如果严格监考会导致当地学生大面积不及格,这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会考监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场,口头上讲得非常严格,实际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尽管省关于会考监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有各种各样的违纪处罚办法,但那只是为考前培训做样子而已的。

于是,本应非常严肃的省级考试,其考场纪律远远不如学校的平时考试;本该具有十分权威性的省级水平测试的成绩却完全不能够代表中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试已经丧失了当时的功能,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会考监考不严,还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学风,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参加会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实人,做老实人太吃亏了。那些平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考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也大都选择了作弊。这种会考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堂消极的政治课,它完全背离了会考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认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要求的课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开设,包括一些必修课;或者不按规定课时开课。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通用技术、什么校本选修课,统统不管。反正学生学分由学校给予,学校还能让学生不毕业?学分认定时坚持宽松原则,甚至没有开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等,学生的学分都一个不会少。

现在要实行学生学业考试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但是,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会考监考的那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在于严格考试纪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像重视高考那样重视学业考试,要求监考像高考监考一样严格,督查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负责,还要启动高考的现代化监视技术、电子屏蔽技术,考生和监考考试违纪也要与高考违纪同样处罚,并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才会重视学业考试,学校才会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课,才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陕教基[2008]18号.

第3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英语;高考改革;英语教育学;探析;

高考一直被视为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历年提出,但做出的改变都是微乎其微,这一次高考的改革,引发众多教育界人士的探讨,英语高考的改革对学生和处在教学前沿的英语老师都有重大影响,众多教师认为,英语考试在高考中的改革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课程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一、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学的影响

高考一直是学校和教师教学的风向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英语改革使众多学校和英语教师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改革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大吃一惊,那么,英语高考改革到底为英语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为英语教育带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对高考非常重视,高考走向哪里,他们就跟在哪里,英语考试制度由原来的一锤定音到现在多锤定音对英语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英语考试的改革,学生们终于可以避免考试紧张,发挥失常等问题,高考中的英语不再是仅仅凭借一张试卷来判定他们的分数,而是日常的多张试卷取最高值作为考试的分数,英语老师可以有很多时间来针对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学生也不会再有很大的英语学习压力,担心高考英语会考不好。英语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方面的创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但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两面性,英语考试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从消极的一面看,英语考试的高考改革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方面也会对英语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英语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变得较为被动,面对学生和学校对英语的轻视束手无策,被动的接受这一结果,打消英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家长们也不会过于重视英语,英语教师的就业机会会大大减少,在英语教师的应聘岗位方面英语教师的应聘人数也会大大减少。

无论英语考试的改革是会出现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对英语老师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英语考试的改革可能会对英语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高考的压力,并不代表英语不重要,当学生走向社会走出国门,英语依然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不会因中国的高考考试制度动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学生可能要求老师教授更多的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要切合实际,培养其用英语正常交流的能力。而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会变的轻视英语,花费在英语的时间少了,校外的英语辅导班等机构也会随之减少,引发一系列影响。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英语教师要努力和学生保持合作的默契感,尽量让学生对英语保持积极的兴趣。

第二个方面,高考改革虽然多次被提出,学校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举动,但只是杯水车薪,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此次高考改革只不过是考试方式和英语考试的形式发生改变,那么英语在学校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因为英语考试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只不过是考试的形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英语考试的考试分值发生改变,那么英语考试的题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就值得老师关注了,以前的英语教学都是跟着高考走,考试出什么题,老师就教学生怎样做那些考题,有的地方因为设备不够齐全,导致在高考时候不能够听英语的听力,国家针对这一情况做出调整,颁布一系列法律条文,规定一些地区高考是可以不用听英语听力,老师则根据这一情况,将学生听力学习这一模块自动删除,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次英语考试的改革,可以进改变这一现象,老师不必担心时间不够,只需要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变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英语高考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改变,面对这些改变,英语老师又该怎样面对,又该如何改变英语教学方式呢?对此,提出一些措施来应对英语考试的改革。

第一,英语老师面对考试的改革应该及时做出调整,根据新的英语教材和考试纲目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根据国家课改的考试要求,对课堂教学做出改变,英语高考改革方案未出台前,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改革后的英语课堂,英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教学重点由高考转移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改变英语课堂死板的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第二,英语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英语教材会根据社会的变化每年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不能总是以一成不变的英语知识教学生学习英语,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教育界人士不断探索高效学习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其中一些人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是可以借鉴的,虽然不能照搬全文,英语老师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节选出一部分内容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英语高考虽然进行了改革,不再是传统的一张卷子决定学生的英语成绩,但毕竟英语成绩还是要记录为高考成绩的,学生们还是避免不了参加高考。如果英语成绩不好,一样会影响学生选择学校,相反,学生的英语成绩突出,有助于学生挑选对语言要求比较高的学校,成就其更好的未来,因此,英语老师要积极的准备需要讲授的英语课程和试题,我们都知道,题海战术是最有效也是最能看见效果的一种应对考试的方法,但对于改革后的英语教学,题海战术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改变这一战略,英语教师可以在备课前找出改革后的历年考试真题,认真研读,会发现出题人出题的规律和方向,着重 应对出题人选择的题型,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也不会让学生陷于题海战术,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英语课程在改革前,被作为三大学科之一,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学习英语比较困难的原因是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中国的母语是汉语,每天都听汉语和说汉语的中国人自然对汉语知识比较熟悉,掌握较好,但对于英语,因为其发源于国外,很多学生不曾接触外语,英语基础较差,所以,会对外语有抵触情绪,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学科,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就要让学生更多的听英语、讲英语,让学生真正的与外语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使应切实符合实际情况,情景再现,帮助学生多读,多听。多写。让学生与英语相结合,成为自己的语言。

总结

高考改革被多次提出但都未曾做出改变,国家做出英语高考这一改革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论高考英语教育做出怎样的改革,只要英语还是作为高考的科目,那么对于英语老师和英语教学都只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和众多学者对于英语教学工作应该更加刻苦钻研,提升自身能力,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顾千羽.北京英语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J].都市家教,2013(10):116-117

[2]刘海峰.高考科目改革:为什么首先是英语?[J].湖北大学学报,2014(41):84-85

第4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异地高考;项目风险管理;教育公平;制度改革

高考是我国选拔高水平人才的根本性制度,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已为国家输送了数千万人才。高考制度既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国家的未来。数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历经多次改革,然而时至今日,现行高考制度依然有很多争议。当前关于高考最受瞩目的议题无疑是“异地高考”政策,所谓“异地高考”,是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2012年8月,四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应在2012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至此,异地高考实现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事实上,除了山东等少数省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实际效果都不大,这其中备受关注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更是没有触及实际问题。

异地高考不仅关系教育制度改革,更关系到户籍制度、财政体制等深层次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异地高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免遇到各种可以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如何有效的识别并应对这些风险是政策成功实行的关键。本文试图利用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以求推动政策实行,促进教育公平。

1.从项目管理角度思考异地高考政策

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等。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风险跟踪四个过程。

异地高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改革,根据四部委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时间、资源、成本、质量等多重因素,因地制宜的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笔者研究了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认为异地高考具备项目的一般特征,可将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看作一个项目,运用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异地高考进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对异地高考政策提供可能的参考。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项目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异地高考的风险管理中。

2.异地高考政策实施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与重要内容,一般来说,项目风险涉及原因多,潜在性强,需要借助一些技术与工具进行识别,这样不但识别效率高且操作规范,不容易产生疏漏。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访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以及流程图法等等。本文将使用头脑风暴法对风险进行识别。

头脑风暴法指通过营造一个无批评的自由会议环境,使与会者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启迪,产生大量创造性意见的过程。这种方法以共同目标为中心,参会人员在他人的看法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它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风险识别的正确性和效率。通过头脑风暴法,笔者总结了异地高考进程中的几大风险。

(1)资格风险。异地高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格的问题,即谁有资格参加异地高考。受制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异地高考必须要设置一定的门槛,那么问题便在于这个门槛有多高,如果门槛设置过低,则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异地考生挤占当地教育资源,侵害当地考生的利益,而如果门槛设置过高,则可能让异地高考成为一纸空文,不能切实落实。

(2)指标风险。异地高考是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实际上,在当地上学并参加高考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其后的高考录取问题,这涉及到录取指标由谁来给的问题。如果录取指标由迁入地提供,那么毫无疑问会挤占当地考生的录取资格,引起他们的不满;而如果录取指标还由考生原籍所在地提供,那么又会因为试题不同无法排名而产生新的不公平。

(3)资源风险。资源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整体上教育资源有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高校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英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有限的资源表明,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异地高考,迁入地很可能会苦不堪言。第二点是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也很发达而考生数量相对较少,而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贫乏但考生人数却特别多。这样的情况将可能导致高考群体持续往一个方向迁移而导致社会、经济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4)制度风险。我国目前高考录取与户籍和学籍同时挂钩,通常要同时具有户籍和学籍才能在当地参与录取,异地高考表面上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但实际上不可避免的要与户籍制度的改革相联动,而户籍制度改革又会与经济制度改革相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情复杂,各种制度也很复杂,任何一项制度改革都可能会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发生很可能会影响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

(5)经济风险。经济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投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育也相对发达。经济发展状况对异地高考政策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如果地区经济发展持续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差距持续拉大,那么异地高考实现的风险就会更大;其次如果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那么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会相对减少,相应的异地高考的难度就会更大。

(6)高考移民风险。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录取率高,录取分数低,而如河南、安徽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却录取率低,录取分数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考生素质较低,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异地高考放开后,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可能会为了高录取率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考移民,而他们带来的竞争压力又可能会造成教育发达地区放弃素质教育而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样多年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将会受到破坏,同时大量高考移民也会带来社会、经济等新的问题。

3.异地高考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定性分析是对已识别出的风险的过程和影响进行描述,而定量分析是具体量化每一个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产生影响的严重性,以此作为制定风险对策的依据。风险评估的量化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将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先进行定性的评价再用主观评分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3.1 定性评估

上文识别出的六种风险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识别。资格风险与指标风险实际上都属于异地高考政策实行过程中的操作风险,而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经济风险属于宏观层面的风险,高考移民则属于异地高考政策实行结果所导致的风险。

目前从各省已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来看,多数省份将具备完整的高中三年学籍作为认定考生具备异地高考资格的标准,而少数省份则只需要一年学籍甚至不用学籍,通过学籍认定考生资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非唯一标准,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录取指标由谁提供的问题涉及考生迁入地和原籍两个地方,目前出台政策通常由迁入地提供指标,但是我国高考录取指标的分配并不合理,所以不宜实行统一的异地高考指标供给政策。异地考生资格认定与指标供给是异地高考政策实行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如果资格认定不清,指标供给不明,异地高考将很难进行下去。

教育投资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国教育投资约占GDP的4%,并且逐年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倾斜,丰富且平等的教育资源是异地高考顺利实行的保证,如果教育投入跟不上,异地高考会面临很大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总体上经济状况很平稳,稳定且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进而也会带来教育投资的增大。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各项制度上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户籍制度上,城镇化使得农转非速度加快,而收入分配制度也在努力改变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状况。户籍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但如果其他制度改革进展不够,单独的高考制度改革也难以彻底实行。

最后是有关于异地高考移民的风险,在异地高考政策之前,就已经有少数考生铤而走险,走上高考移民的道路。可以预见,异地高考政策实行以后,高考移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钻政策漏洞,带着孩子一起高考移民,高考移民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异地高考也恐怕难以实行。

3.2 定量评估

根据对异地高考风险的识别及定性评估,系统权衡各项因素,对每个风险进行量化,从而整体评估异地高考的风险。我们采用主观评分法,成立专家打分小组,根据打分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形成风险列表(见表1)。

在表1中,可能性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得分越高,表示风险越可能发生;严重性表示风险一旦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得分越高,表明后果越严重;不可控性表示风险发生后的不可控程度,得分越高,表明风险越不可控。风险级别是可能性、严重性与不可控性得分的乘积,得分越高,表示风险级别越高,越要重视。我们将得分在100分以上的风险列为II级风险,而得分在100分以下的列为I级风险。从评估的结果看,制度风险、资源风险和高考移民风险是异地高考最主要的风险,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监督和应对,当然对其他风险也不能忽视。

4.异地高考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可以有多种策略,常用的几种策略是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风险回避是指通过主动放弃项目目标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避免风险的策略。风险回避是一项消极的决策,因为它同时也放弃了风险可能带来的收益。通常在风险级别较高且没有其他策略可用的时候考虑使用风险规避策略。风险减轻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减轻是一个积极的应对策略。风险转移指在无法通过上述策略应对风险的时候,通过合约或协议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的策略,风险转移并非嫁祸于人,因为有些风险给你能造成损失,但是对于他人未必会造成严重后果。最后是风险接受策略,这种策略是指在觉得可以承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时,主动接受风险。

根据风险发生的程度、时期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下面我们具体阐述下减轻各项风险的建议。

资格风险和指标风险是在异地高考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面对资格风险,我们首先要做到资格审查过程的规范化、流程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具备异地高考资格的要求;其次,采取多样的方式确定资格,比如不仅可以将资格与学籍挂钩,也可以将资格与工作年限、居住证、社保年限、是否有住房等因素相连接。对于指标风险,首先可以采取灵活分配的方式确定指标,比如对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由迁入地提供录取指标,而对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则还由原籍提供录取指标;其次可以采取新的高考方案,比如探索“统一考试+高校自主测试”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分配录取指标,统一录取等。

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经济风险是宏观方面的风险。资源风险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应对,首先是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确保教育资源的规模与质量,其次要逐渐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加大投资,以缓解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的现象。对于制度风险,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度改革,切勿盲目冒进,在制度改革之前,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调研,征求各方意见,以此减轻制度改革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上发展迅速、健康,经济风险对异地高考政策的影响较小,但是我们依然要注意观察经济动向,防范因经济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等现象的影响。

最后有关高考移民的风险,高考移民由来已久,可以预见,异地高考政策实行以后,高考移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对于高考移民,首先应该完善相关政策,防止有人钻政策的漏洞当高考移民,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理,最后还是要进行疏通,通过重新资源配置避免更多的人走向高考移民的道路。

5.总结

异地高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如何顺利实行政策、防范风险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采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异地高考实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模型、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更规范化、流程化的对异地高考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斌.异地高考的利益博弈、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考试,2012(3):10-14.

[2]吉多,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翟月玲.“异地高考”的根源、理念探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7):25-29.

[4]詹静.新车型导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2007.

[5]肖军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地高考SWOT分析及政策设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2):17-20.

作者简介:

第5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为何会在就业率和月薪上出现这种差异?有舆论将此归为就业不公平,但在笔者看来,当前就业不公平,就业中存在“父辈就业”现象,是导致农村生无法和城市学生“拼爹”的一方面原因。除此,不合理的高考制度导致农村生更多进入二本、三本等普通院校,而二本、三本院校近年来的盲目扩招,也是农村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不完善就业体系,这种城乡差异还会持续扩大,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在逐年提高,2000年农村学生占招生总数的48%,2012年达到59.1%,其中本科生由44.1%提高到52.5%。但是,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却很低。2013年,北京大学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仅为14.2%。这还是在国家推出定向扶贫招生计划之后得到的数据。此前,北大的农村生比例只有10%左右。从全国范围看,“985工程”高校中的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8%。根据调查数据,更多农村生进入了二本、三本院校。

而二本、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比“985”、“211”院校更令人忧虑。一方面,这些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获得的政府资源少,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相对也少;另一方面,不少二本、三本院校近年来走规模办学路线,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且,为使扩招顺利进行,很多学校选择办学成本较低、不需要专业实验室、对专任师资也要求不严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盲目扩招,直接的后果就是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难。前不久,一项由麦可思等机构联合的“薪酬排行榜”显示:在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文科专业几乎包揽了毕业半年后薪酬排行的倒数十名。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出版的《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2年)》也指出,2012年各大类专业毕业生起点薪酬平均水平分别为:哲学专业1600元、历史学专业1871元、教育学专业2263元、文学专业2518元、医学专业2636元、军事学专业2667元、农学专业2703元、经济学专业2708元、工学专业2812元、管理学专业2825元、理学专业2834元、法学专业3021元。总体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毕业生起点薪酬整体高于人文学科。

这清晰地描述出农村学生的求学与就业路径:农村学生上本科院校的比例提高,但大多数是进入二本、三本院校,一些二本、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缺乏保障,且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较多,结果导致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薪酬低,再加上“父辈就业”的影响,就业的城乡差异就十分巨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就业公平是必须的,但还必须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改革高考制度,不再以单一的分数评价选拔学生。在目前的高考体系中,分数是唯一的评选标准,表面上看,每个考生在同一张试卷上进行竞争,是公平的,但对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的农村生来说,高考其实并不公平。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2010年的高考中,考生的父亲来自农村,考生的文科高考成绩平均能达到433.8分,如考生的父亲在城市,其文科平均成绩可达到471.4分,相差37分。

改变这种不公平状况,从长远看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而在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中,改革高考制度更具现实意义,如果能建立全国重点大学基于全国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并在自主招生中加入地区教育因素评价,就可很大程度地校正地区不公平、城乡差异。

其次,应打破学校间的身份等级,推进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平等发展,甚至取消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制度设计,我国将高校分为“985”、“211”和一本、二本、三本,是人为地将高校划分为等级,这制造了学校间的不平等,压缩了二本、三本院校的发展空间。加之学校普遍缺乏办学自,因此,不少二本、三本院校的办学没有特色、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竞争力。

第6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高三》这部纪录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对于高中生而言,高考就是人生的转折点,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参加高考、考上大学。高考担当了选拔人才的过滤器,进而成了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而高中时代“禁欲般的生活”到了大学,由于没有了父母、老师的管教和繁重的课业压力,最易演变成“般的沦陷”,旷课、睡觉、沉迷网络、面对学业迷茫不知所措……而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高中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与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兴趣和爱好的引导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

《高三》、高考、大学生、困境

一、高考大于天

反复看《高三》这部纪录片五、六遍,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段话:

高三开学时,班主任王锦春面对全体学生作的激情澎湃、语重心肠的动员讲话:“在高三这一年,你给我拿出半条命来,我不要你一条命……你们,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你们也不例外,你们也必须经过这样的阶段,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要吃苦的时候敢吃苦。”一个做苦工的母亲对孩子的期待:“我们干活很辛苦,那我也想孩子不要像我们一样……种田是很辛苦的,你们要认真读书读好书,考上了大学以后你的命就比较好、比我们更好’”。片子里的另一位农民父亲也这样说:“当农民第一是很累,而且社会地位很低。”

从老师、父母的句句话语中,无不能体会出高考对于一个高三学生的重大意义:高考就是人生的转折点,成功了,就有美好的前途;失败了,所有的努力泡汤,毫无前途可言。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可以说,如果哪家有一个高三学生,全家人都要进入备战状态,一切事情围着高考转,一切事情跟着靠边站。高考大于天。

二、高考为何如此重要

片子中那位做苦工的母亲说的话听起来很朴素,却反映出千千万万个中国父母对于高考的认识,也反映出在我国高考对于一个学生发展的分量,它是农村学子“鲤鱼跳龙门”的必经之路,是非主流群体向主流社会流动的重要管道。

在现代开放性的社会中,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阶梯。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国家,要想接受更高一级的正规学校教育,就必须通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才能获得入场券。于是高考就担当了选拔人才的过滤器,进而成了高中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往哪指,教师往哪教,学生往哪学,严重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的考试高手。在高中阶段你可以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你可以没有兴趣爱好,你可以不会与人相处,你可以没有主见和思想,这些都没关系,因为高考不考这些,这些也不是考上大学的必要条件;但有一点必须具备,那就是你得会考试,这样你就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三、考上了大学,失掉了什么

他们是一群天真浪漫的少年,他们需要梦想、需要歌唱、需要嬉戏、需要自然、需要交往……然而所有这些需要都要为高考让道,老师和父母会说“等你们考上了大学,有时间让你们玩、让你们唱,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真的等到那一天,很多人可能会发现:不知道该怎么玩了,没有了兴趣爱好,不懂和别人如何交往,甚至有些同学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无法适应大学的独立的生活。而高中时代“禁欲般的生活”到了大学,由于没有了父母、老师的管教和繁重的课业压力,最易演变成“般的沦陷”,不少学生放松了也松懈了,旷课、睡觉、沉迷网络,面对学业他们迷茫不知所措……而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高中教育过于重视单方面知识的灌输与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兴趣和爱好的引导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应试教育的极致,只看到学生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发展,而无视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培养。全面发展只能停留在口头宣传,培养出来的产品也只能是一条腿健康、一条腿跛。这样的不合格产品进入了大学,再流进了社会,有什么样的考试,便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可能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中国之未来,不能不令人担忧。

四、考上大学真能改变命运吗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已经走过了三十一个年头,到了三十而立的阶段,可到底高考立起来没有呢?1977年的招生,对于时代上山下乡的“老三届”青年来说,无疑是沉闷多年的土地上的一声惊雷,政策的改变重新燃起了他们青年时代的梦想: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认真地学……他们中很多人相继通过77年之后的几届高考,考上了大学,彻底改变了命运。随后很多年的高考制度一直和国家包分配的就业分配制度挂钩,考上了大学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很多农家子弟、以及城市中家庭没有门路的优秀青年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随着国家教育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改变了过去由全部国家承担大学学习费用的免费教育和国家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上大学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万事无忧的境地。一定意义上说,上大学对学生和家庭都是一种投资,而就业也成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除了军校等特殊院校以外,免费学习和包就业已经成为了历史。而且随着近年来高考扩招比例的逐年扩大,毕业生人数年年增加,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种事实,“考上了大学拿到了大学文凭”与“找到工作”这个等式的两端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决裂,考上了大学已经不再是改变命运的代名词。

五、大学生的困境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在知识、技能、经验上而且在内在品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保证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高中只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到了大学再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此种说法纯属胡扯,因为一个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更需要从小促进和培养。就算“改变命运就要考上大学”的说法是对的,但是它的反命题“考上了大学就能改变命运”也是不正确的。

也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现在的大学生丧失理想、缺乏动力、旷课成风、沉迷网络等等现象时,我们除了痛心疾首外,又不禁反思:他们天生就如此堕落和不求上进吗?如果不是,是什么扼杀了他们的活力、阻碍了他们的上进心?笔者以为这和高中时过渡的压抑和灌输是分不开了,缺乏了培养责任心、个性和自我的土壤,如何能生成向上的动力和理想的追求呢?

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再改,国家教育部门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确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和学校的素质教育的尝试最终拧不过应试教育的大腿,我们不禁要问:适合素质教育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土壤在哪?要说培养学生的素质,我想可能学生应试的素质确实提高了,但是其他方面的教育则名存实无。中国高考路在何方?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第7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高考首先要公平,其次要完成选拔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就需要不断改革,注重引导性与时代性,同时要具有可行性。

(一)公平性目前,高考成为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保障,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高考科目设置首当其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障公平。科目设置的公平包含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城乡差异为代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下的考试公平;二是以性别差异为代表的考生群体思维结构差异下的考试公平。科目设置改革方向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本身没有错,但是也应当考虑到当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下降的时候,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的时候〔5〕,事实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城乡不公平。目前,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在现行的高考方案中都是必考科目,其中包含了两门语言类科目,必然造成现行方案有利于语言天赋高、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女生。

(二)三个“有利于”教育部对高考科目设置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就应该根据高校不同层次的要求分类考试,而不能实行报考所有高校的考生一张试卷。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到最高分与最低分往往相差上百分,所有考生一张试卷是难以实现高校选拔人才的个性需要的。在考什么学什么这一难以破解的难题下,要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考试内容做设计和调整,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目标开设多层次的考试科目。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一是允许高校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开展单独测试,两者结合录取,如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二是对于那些暂无资质实行自主招生等单独测试的更多的高校,应当在考试科目中设置一定的可选科目,由高校自主提出成绩要求,考生自行选择参考科目,这也符合进一步减少统考科目的改革目标与要求。

(三)引导性与时代性学科知识应当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能够反映时代的学科知识发展,并能够引导社会的知识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对科目设置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历史实践来看,外语科目从无到有,从权重低到权重高,生物科目也逐步纳入到高考考试科目中也正反映了这一点。而当外语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内生需要,同时社会上已有多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外语社会化考试的时候,高考是否还需要对外语科目进行定量测试就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命题。高考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与招生录取紧密联系,为了实现统一录取的需要,客观上需要考生成绩以分数定量的方式呈现,以实现对考生的排队区分。而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层次的高校录取已经从选拔性向着合格性转变,部分科目也可以实现从定量向定性的转变。

(四)可行性高考科目设置须考虑到操作层面的问题,由于其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要使中学的教学组织工作便于开展,又要使高校录取时易于操作,并且还需要被社会、高校、考生和家长认可和理解。所以,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应考虑实际的国情与社会环境,制定可行的方案,使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在进行高考科目设置时,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三种关系。可行性是评价高考科目设置合理性的最终依据,也是最现实的依据〔6〕。

二、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

(一)现行方案的分析我国现行的高考考试科目方案多为本轮新课程改革后推出,主要以“3+综合(文科/理科)”为主,是“3+X”方案的完善和发展〔7〕。“3+X”之所以最终走向了“3+综合”,其原因在于“X”考生的选科不统一,但是最终录取划线、投档时却又需合并处理,而不同科目的试题难易程度常常不一致,极易引起社会和考生不满,同时其科学性也确实欠缺。一方面,减少考试科目,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希望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于是纷纷设置了综合科目,看似减少了考试科目,实际上只是将不同科目的考试合并成一张试卷。另外,各省通过会考或者学业水平测试此类标准参照性考试来考察考生在高中所学学科的水平,其目的在于试图纠正高考分科录取带来的偏科问题,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取得平衡。但综合来看,所有的科目设置改革均在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展开,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始终在高考考试科目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自从外语科目被加入高考统考中,就从来没有哪个地区将语文、数学、外语从高考统考中剔除。“3+综合”在“3+X”推出后最终成为主流,应该说是实用主义的结果。这样的改革让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重要地位愈发凸出。综合卷看似考一门,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考生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减轻考生负担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学教学与高校选拔的关系,这些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新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大,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方向被提出。以江苏省为例,2008年推出新高考方案,以三门总分划线排序投档录取,而其他科目分别以学业水平测试选测或必测科目的形式呈现,供高校录取参考。该方案尊重了高校及考生的选择权,让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组合,高校也可以自主提出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科目只提供等级成绩,认为区分度不够;二是尽管从大方案设计上给予了高校足够的自,但在具体执行中高校从方便出发,对提出等级的要求往往不予深究。比如,提出物理化学组合AB的等级要求,说明其接受物理A化学B或者物理B化学A的组合,但为何物理B+化学B+的等级组合院校就不予接受呢,这与物理化学AB究竟有何区别,暂时还没有被考虑。该方案仍然实行了文理分科考试、分科录取,同时,虽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加学业水平测试选拔考试,但是后者也是在高考统考期间进行,实际高考统考5门。可见,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其突出表现在扩大考生选择权、高校自。科目设置承认了考生个体差异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承认了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将对学科的基本素养的考察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性考试中去。那么,未来的科目设置改革未尝不可以考虑将更多的考试科目交给高校来确定,可通过增设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的形式来满足高校对统考科目外的学业水平考察,同时高考也应该接纳一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较高信度的社会化考试项目,将这些考试成绩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

(二)外语科目替代效应分析教育部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顶层设计,拟选择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探索英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究竟这种改革是否有科学依据,本文将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高考考生的实际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江苏省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投档录取,同时由高校自主提出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考生根据高校要求在考试科目范围内选择对应的考试科目。以江苏省某年实际考试结果为例,对341277人的实际考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首先检验江苏省现行三门总分投档录取方案是否可行,接着检验如果取消英语科目,而代之以二门总分投档录取方案是否可行。分别就五门总分与三门总分的关系、五门总分与二门总分的关系、三门总分与二门总分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五门总分与三门总分、五门总分与二门总分、三门总分与二门总分之间的回归模型均具有显著性与适用性。三门总分对五门总分的解释性为92.1%,二门总分对五门总分的解释性为87.1%,二门总分对三门总分的解释性为96.7%。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析的前提是考生均认为五门科目需要参加考试。替代效应是指在教育测量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能力替代,即考生可能学好该学科的潜质,而不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显而易见,当考生放弃某门学科学习时,知识必定下降,所以取消某一科目在高考中的统考,并不意味着取消该科目的考试。

三、高考考试科目设置建议

(一)高考减少统考科目是可行的,语文、数学两门可以对其他科目的能力做出较好解释尽管两门科目的总分可以解释能力,却不能代替知识,所以,其他科目仍旧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等标准参照性考试的模式在高中学习中展开,而不能一减了之。外语科目可以纳入到学业水平测试中,也可以采取直接认可现有的社会化考试的成绩,提供给高校供录取使用。

(二)高考减少统考科目后可推动文理不分科录取目前讨论很多的文理分科考试问题,众多专家强烈呼吁取消文理分科,认为文理分科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密西根大学认为,即使进入大学,学生也应该接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统考科目统一为语文、数学后,在录取机制上可以取消文理分科,按照两门总分实现对考生的统一排队、统一录取,同时配置以自主招生等其他录取方式对具有特长或特殊潜质的考生予以综合评价录取。为了满足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要求差异,可在学业水平标准参照测试的基础上,展开特定科目的选拔性测试,测试成绩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呈现,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将录取要求一致的专业归并为录取单位进行录取。这样,不仅可以弱化学校分数线的作用,不再分分必争,而且可以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发展以及高校要求,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减轻学业负担。

第8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高考政策 统考 地方考 教育公平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纲领性文件,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意见》跳出了应试教育的现存格局,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科学选才等政策的基本价值视角,对高考考试招生制度做了一次全面“诊断”。然而就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背后,能否针对“病症”进行合理而高效的“用药”才是缓解症状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审时度势:高考政策中公平“失衡”的现状

高考形式是高考制度中既关乎“民生”又关乎“国策”最为重要的一面。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形式描绘出一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路线趋势。不少人认为,以统一试卷作为考生评价标准,有助于化解择校热、高考“移民”、弱势群体“失语”、区域“倾斜”、录取“黑匣子”操作等问题,并破解教育实质性不公平的当下困境。

1.高考起点公平“失衡”的凸显

学者杨东平指出,“起点的平等指教育机会平等、入学机会均等。与学业成就平等相比,这是一种最低纲领的公平诉求,在实践中指保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由于初等教育的内在宗旨是为国家筛选人才,为高等教育输送精英,形成了初等教育阶段重点与非重点“二元结构”学校w系,加之教育政策对“重点学校”倾斜拨款、教师优配、设施更新等凸显“优势”,因而引发了“以分”、“以钱”、“以权”等一系列社会择校热潮,择校热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拉大了阶层差距,滋生了教育的腐败与偏失,造成了高考起点失去公平,即众多考生输在高考的起跑线上,不能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

2.高考过程公平“失衡”的助长

关于高考不公平现状申诉中,占据比例最多的是高考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存在经济、地位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教育提供公平竞争、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实现社会阶层流动,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新高考采取“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体制”,统一试卷更多呈现出教育的形式公平。然而,由于各地域教材的不统一以及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考卷内容选择范围和评定效度的有限性并不能完全真实考查弱势群体的知识、技能以及整体学业水平,从而影响高考实施(评价)的公平性。事实上,这些弱势群体虽身处高考一线“战场”,但其中绝大多数却是高考改革体制的“沉默者”,面对高考不公平现状有强烈的“挫折感”与“无力感”。

3.高考终点公平“失衡”的催生

“倾斜的高考分数线”表现出历史延续的双重不公平,加剧了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倾斜分数线”推动了高考“移民”现象,“对于高考移民输出地的考生而言,他们没有足够的权利和足够多的金钱为‘移民’铺路;对于高考洼地的农村考生而言,原本他们或许是高考照顾政策的收益者,却因为移民考生的侵入损害了既得利益”。参加统一高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高校入学机会的公平,高考招生制度是入学机会公平中最重要的砝码。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公平问题成为教育公平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巨大阻力。就目前高考招生制度而言,即使统一试卷,并实施了一些地域性“补偿”政策,但因各地域录取分数线差异极大,分省定额录取巨大的区分度以及各高校录取过程的半封闭状态仍然没有明显改变,从而催生和助长了城乡之间、经济水平不同地区之间高校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二、追根溯源:高考政策中公平“失效’’的缘由

“没有公平的现代化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现代化,没有公平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发展。”通过剖析上述公平“失衡”的现状,我们不难从政策分析视角探寻到公平“失衡”现状背后公平“失效”的成因。

1.高考起点公平限度分析

当今“择校”问题是伴随我国实行“就近入学”政策而出现的。“就近入学”的初衷是要突破学校和学生的身份界限,优化生源配置,减轻学生负担,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然而在政策实施后却变异出这一政策的副产品――“择校潮”。实际上,为“择校”现象“埋单”的首先应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化发展,继而由于社会呈现“教育服务商业化、教育机会商品化的倾向”。教育行政部门在执行“就近入学”政策时的“非常规化”,促生了一些“商业化”的择校现象,又因“一考定终身”的指挥棒直接导致单一的“应试教育”走向,最终催生了以“扩大教育资源、增加学校收入”为动机的择校现象。

2.高考中点公平尺度衡量

关于统一考试命题内容,命题专家从教育公平以及科学选才的视角,都应综合考察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情况后确定试卷内容,然而通过调查表明,统一命题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偏失”,“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考生具备开阔的阅历、平时的积累与训练,不少考题来自报纸、网络等,考试内容较多反映城市生活,高考命题逐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素质立意转变,命题的价值取向也以城市为中心”。因政策的解读者缺乏对统一考试政策内容的落实细化。其次,在统一命题政策操作过程中科学有效问责体制和严格的监督机制被空置。此外,从政策内容价值选择的视角分析,并没有客观地观照弱势群体的利益,认真考虑到高考是改变众多弱势群体命运的重要制度,而是将弱势群体“边缘化”。

3.高考终点公平深度评述

“分数倾斜”政策和分省定额录取政策与城市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育内部,这一政策价值层面上首先满足城市人以及社会上层的利益,长期基于“城市优先”的价值。这也是高考制度本身内涵的差别对待从而直接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制度本身遮盖和复制了社会的不平等。即使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考生采取了一些“补偿”政策,但通过分析高考“移民”现象的原因,不难发现,在社会贯彻执行这一系列政策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化的资格审核程序和管理体制,信息体制的非透明化和社会监督手段约束力弱化,致使“补偿”政策最终“补偿”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群体”,各群体利益博弈而使“补偿”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让一些“强势群体”利用政策的漏洞寻求“投机取巧”的途径,致使该政策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促使社会平等的“原始”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政策中历史价值取向的惯性,现行的“补偿”措施还是无法弥补招生体制中不同地域和阶层享有高等教育资源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差异。

综上,高考政策公平失效主因如下:政策内容设计欠合理,未能囊括高考整个体制内所反映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没有从根源规避高考弱势群体不公平问题的突破性策略;政策价值导向有偏失,过于趋向于城市化、商业化、市场化,未能在各主体的教育利益冲突中寻求协调的平衡点;政策执行过程显“失真”,执行者对政策内容没有进行正确的解读,执行过程中监督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政策评估反馈欠及时,相关评估信息及调整策略存有滞后性。

三、出谋划策:政策彰显教育中公平“匡正"的构思

1.政府须“问计于民”,改进政策制定与实施

“地方考”变“统考”的政策决策方式表明,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一般呈“官方式”、“专家式”以及“精英式”特点。教育行政官员拥有教育政策决定权,教育专家具有教育界的学术权威性,社会精英考虑政策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因素,但他们往往不能对教育现状充分做到“察其弊”、“知其痛”,其思维往往使政策建议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偏于理论的高度与逻辑的合理性,而对基层教育实践问题的考察难免有失深刻。因此,首先在教育政策制定之初就应做到“问计于民”,让最直接的高考政策相关者与高考中弱势群体也参与政策提议过程,表达其利益诉求,完善建议,这样才会使政策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体现了政策起c的公平性与民主性。

现如今择校热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择校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很多都已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因而政府应彰显理性,不断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缩短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贯彻落实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通过政策的制定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并制定强有力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监督体制,建立合理、正规的收费制度和适当的择校程序,摈弃“商业化”取向的教育体制,将择校理念合理化、常规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保障受教育主体理性、平等、自由地择校,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保障高考考生趋于同一起点。

政策实施是将政策的文本化为生动的活动的过程,而活动中又包含了诸多参与者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当众多价值诉求碰撞时就会产生价值冲突,从而会产生一些参与者满足甚至超额满足自身的价值,使得一些本是政策的获益者却遭到权利的“掠夺”,最终破坏政策制定初期的基本价值和结构。因此,在高考政策的实施中,施行主体应做到:强化对政策目标的理解与认同,避免执行政策偏离原有的初衷;寻求政策内容“落地”,而不是表面化、象征性地执行;促成政策施行行为公开化,不应隐蔽执行过程;保持价值中立和原则性,而不是维护局部或自身利益。当然,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是不能缺位的,只有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共同监督才能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2.高校应推进招生、考试等制度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第9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教育理念;高考备考

G633.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重要,又特殊的课程,既承担着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制度的教材解读,又肩负着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也承载着向学生传授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责任,为把思想政治课真正上成“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也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应更深刻地开展和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其他方式和特色,服务于我们思想政治课本身,实现思想政治课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大阵地,挖掘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种形式,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而无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怎样进行,都不可能离开高考备考这一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适应高考备考的需要,而高考备考的目标,又从宏观上对我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引导。因此我们需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与高考备考二者之间的最佳、有效结合。

一、以高考指挥棒为导向,积极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一)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课课堂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节课教师喋喋不休地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这也是政治课显得枯燥、乏味、不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虽然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师生的摒弃,但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特别是一些年老的教师,不是对新课改的理念不支持,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授课过程和习惯往往一下子很难改变,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1.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改革理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一种先进的指导思想,就不会有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样一个老师如果没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也终究会被教育所抛弃,被学生所抛弃。为此每位老师必须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增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领悟,才能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

2.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

“教学相长”是自古以来的圣训,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真正地吃透教材,真正地为学生之所想、备学生之所需,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回归教育的本真,真正体现教育的艺术性。

3.积极探索和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新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适应了高考备考的需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提升能力。临沂一中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分小组去做,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从而打破传统的座位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小组的合作、探究W习得积极性,每个小组先自行去准备老师提前布置的学习任务,由组长分工好每位同学的具体任务,最后由组长总结探究成果,或以书面的形式、口头的形式,或是 PPT 的形式给全班同学以展示,再由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点评。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课前准备,课中合作探究、合作学习,课后总结提升的能力和习惯,很好地实施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4.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们可以充分汲取其优点,实现政治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学生也就不会再感到政治课堂的枯燥、乏味。当然由于各地、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也不可能每个学校、每节课都能这样做,而且如果单纯为了形式而使用多媒体,用所谓的新颖、热闹、花哨冲淡了课堂教育的主题,那还不如少用、或不用。因此,对于多媒体教学,要经过充分的设计,合理恰当地使用,方能彰显其对政治课堂的积极贡献。

(二)认真开展时政特色教育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时刻关注时政教育。政治教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与时政密不可分,离开了时政依托的政治教学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生命力。因此,必须充分开展时政教育,并通过时政教育承载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这永远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第一,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环节时,可以更多地引用时政背景材料,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往往能集声、形、文并茂的优势,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色。这就需要教师广泛的搜集材料,特别是与本章节有关的最新时政背景材料,学生感兴趣的、能产生共鸣、认知的时政材料,认真地进行课堂设计,方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新颖性。

第二,定期开展时政报告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离不开与之紧密相连的时事政治,为此要想搞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此类教育。各教研组可以轮流安排有关教师定期举办近期时政中影响比较大、学生比较关注、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重大时事新闻的讲座,让学生从讲座中获取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色。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思想政治学科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材的有些理论是十分晦涩、深奥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的话,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理解和领悟的,也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学习到有关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不妨组织全班学生亲自参加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期望、又兴奋于此类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课堂外、学校外、社会上获取的知识,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远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空洞的理论要深刻得多、透彻得多。

这就需要教师有一种十分敏感的眼光既把握教材的主体内容,又考虑本章节内容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可参与度,充分考虑、认真组织,方能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比如,教师在讲到《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当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了解、调查、参与,他们是如何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这样学生就能对这一部分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学起来自然就不觉得那么枯燥、乏味。

二、以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为契机,努力探索实践高考备考新模式

(一)坚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不放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很好地说明了高考命题中对基础知识考察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依托的根基和根本就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不能抛弃了教材的根本,只能加强。为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中,必须紧抓教材的基础知识不放松,离开了教材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终究是不长远和不现实的。

(二)坚持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思想政治高考中考查的四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的文综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以践者、参与者的身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养成良好的立体思维品质,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了事。为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时,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组织、调查,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这其中也必然涉及其他的相关学科,而这恰恰是我们高考命题所注重和考察的。如:2012 年山东卷中的 31 题,“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此题就是对高考四个能力考查的典型例证,学生需要先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关问题,然后再调动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将问题与答案进行描述和阐述,再进一步论证和解决问题。

(三)在试题选材上,更加关注民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紧跟现实、紧扣时代是政治试题的特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更体现了在这方面的关注,不管是课堂、课外、还是校园广播新闻、社会实践活动所选取的材料。

(四)凸显新课改理念,彰显人文、理性、道德和法治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向学生传递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的一种人文、理性、道德和法治精神,真正实现我们思想政治课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是思想政治课本身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必须适时、及时、恰当地选取社会中有关人文、道德和法治精神的经典案例,来帮助学生去体会、感受这一切。

三、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高考备考二者紧密联系、相得益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人文教育和关怀,顺应了高考改革、备考的需要,又是对教育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更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对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高考、实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愿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越走越远,愿我们在高考备考的探索中越来越有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