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雾霾应对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雾霾应对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雾霾应对措施

第1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液中心;退药;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b)-093-01

本院已成立静脉药物配液中心(以下简称配液中心)近两年时间,笔者在配液中心的工作中,常常遇到临床退药的现象。根据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为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此规定是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防止假劣药品混入药房,是对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负责,但是禁止退药势必会影响患者权益,造成医患纠纷[1]。为保证配液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重视处理和解决好退药问题成为配液中心药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退药的危害

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给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2];干扰了配液中心的正常工作秩序,增加了有关科室的工作量;造成药品浪费。

2 退药的原因

2.1 患者因素

①患者或其家属医疗知识获取渠道不正规,对药品信息理解片面,导致用药依从性差,对所用药品产生怀疑,要求换药、退药。②一部分患者因为经济原因造成退药。③发生不良反应: 需皮试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因皮试药物不是药品原液,多用代表药物如青霉素注射液、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代替,以及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仍占较高比例。另外,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注射液等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有些患者因机体因素及耐受性原因,出现了不良反应,便停止治疗,并要求退药。④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常见于外科手术患者,不能按时用药而退药。另外,还有患者放弃治疗、死亡或出院而导致的退药。

2.2 医生因素

①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及存在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等,如将头孢噻肟钠与红霉素联合使用、氯化钾与脂肪乳注射液配伍使用、胰岛素与维生素C配伍使用,卡铂选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注射用奥美拉唑选用500 ml溶媒等。②更改用药方案:因病情复杂不能确诊、查房不及时对病情变化不了解,所开药品不对症,或不了解患者就诊前用药史,出现重复用药。③开方时录入错误:注射用氯化钾1.5支输成15支,舒普深输成先锋必等。④医生责任心不强:病历书面医嘱已停而电子医嘱未停,或旧医嘱未停又开新医嘱,造成多开药。

2.3 配液中心因素

①药品供应不及时,如因为财政原因而导致有些药品短缺,患者不能连续用药,医生只好换药而导致退药。②药品信息沟通不够,如药库无药不能及时通知配液中心,配液中心又未及时将药品信息提供给医生,致使开药失误而退药。③审方药师工作失误,未能及时审核药品处方或漏审,对不合格处方进行调配、记账,而导致退药。④同一种药品包装不同,生产厂家不同,规格不同,价格就不同。有的患者将医生所开的药品与同科室其他患者所用药品的价格相比较,发现所用药品价格高于他人,便要求换药或退药,如氯化钠注射液袋装价格高于瓶装价格,200 U辅酶A价格高于100 U辅酶A价格。⑤因药物破损而导致的换药、退药。⑥配液质量存在问题,所配药品溶液有悬浮物,如瓶塞碎屑、玻璃碎屑、消毒棉签棉絮等。⑦微机系统导致退药,如胰岛素规格为400 U/瓶,记账最小单位只能精确到瓶,患者出院时按实际使用单位量核算退药。

3 减少退药的对策

①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②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变化,将即将出院患者的长期医嘱改为临时医嘱[3]。认真询问药史,减少重复用药引起的退药。③医师和药师及配液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更多更新的药学技术和相关知识,建立合理的用药方案[2]。④需皮试的抗生素在使用前尽可能使用原液进行皮试,结果阴性时医师再给患者开方取药。⑤增派药师加强审方环节,审方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杜绝调配存在不合理用药,错开药名、剂量,药物配伍禁忌的处方。⑥调整药品种类,避免因同一药品种类繁多而造成开错药。⑦配液人员对药品进行四查十对,改进配液技巧和消毒方法,提高配液药品质量。⑧改进微机系统,确保计费及时准确。及时删减调整库位,一个录入代码只对应一种药品,简化输入程序。药品信息微机透明化,保证有关人员及时了解,便于协调沟通。⑨建立规章制度、规范退药程序,退药需填写退药申请单,写明退药原因并要负责人签字,建立有效的退药制度,对无条件退药、有条件退药、不予退药的标准明确界定。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掌握标准,认真落实[2]。⑩提高各部门间协调能力,药库在做好药品采购的同时,保证药品发放环节的畅通,配液中心药师及时将药品信息向临床医生通报,临床医生要提高责任心,及时修改用药方案。

总之,要发挥医院药事管理作用,医师、药师、配液人员要尽量降低因工作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退药。

[参考文献]

[1]初荣.门诊89例退药的处理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89-290.

[2]姜兵.我院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2):991-992.

第2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今年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了5天以上的大雾天气,影响范围较大,由此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雾天导致的航班延误、机场旅客滞留、道路封闭、交通拥堵等,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根据气象卫星监测,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弱,近地面层湿度较大,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仍将持续出现雾或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在100米以下。为做好防范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有关工作,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大雾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大雾造成近地面层能见度低,对航空、公路交通、海洋航运而言都是高危险天气,容易诱发群死群伤的恶通事故。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要求进一步做好防范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的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全面落实防范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雾害影响,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切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对雾、霾天气的监测预警,强化监测分析和适时临近预报,及时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气象、公安、建设、铁道、交通、民航、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大气能见度观测系统,填补近海海面、新建交通干线等区域存在的大雾观测空白点,落实交通安全气象信息制度,切实增强应对大雾引发突发事件的能力。要进一步扩大预报预警信息的渠道,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和手机短信、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大雾天气预警信息和交通管制措施,提醒有关运输企业和个人合理安排生产营运,提醒人民群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和时间,做好公众出行信息服务。

三、加强科学管理,落实应对措施,防范和减轻大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大雾天气的应对准备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雾害防控机制,完善和实施科学的雾害防御专门预案,及时掌握大雾天气预报信息和雾情发生的时段、路段、海域范围,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民航部门要制定、完善大雾天气条件下的飞行/运行标准、应急处置预案及有关工作程序,并指导各航空公司、机场运行管理部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合理调配运力,提前做好应对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准备工作,一旦乘客大量滞留,要做好通报解释和善后服务工作,维护好航班运行秩序。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容易发生浓雾的路段,加大能见度检测设备布设密度,及时掌握雾的发展趋势,同时在雾区路段密布具有自主发光能力的轮廓标、凸起路标、雾灯等设施,引导车辆安全出行;要根据大雾的能见度和路面状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和封闭措施;浓雾时要根据有关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加大道路巡逻管控力度,对已经滞留在路上的车辆,要及时护送、引导至绕行路线或安置在就近服务区等候,防止出现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铁路部门要根据大雾天气影响情况,严格执行雾天作业标准,做好列车运行调整,强化运输调度指挥,对穿越雾区的列车实行调度引导;要做好接触网和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清洁工作,防止发生雾闪。水运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作用,加强港区、航道和锚泊船的监管,把好船舶发航签证关,严禁船舶冒险离港航行,严格督促在航船舶主动采取锚泊扎雾等措施,防止船舶碰撞、搁浅等险情事故发生。发生大雾天气,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落实雾天交通事故救援联动措施,确保发生事故后能够快速救援、快速勘查、快速撤除现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第3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雾霾天气;雾霾状况;雾霾污染;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8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41

1 现状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数直线飙升,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特别是2016年12月的雾霾污染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12月,北京、山西、河北、天津等多省爆发严重雾霾,能见度极低,导致不同程度的高速公路封路与车辆限行,约200多趟航班被迫停飞,而医院的呼吸道门诊更是人满为患。短短几天,雾霾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雾霾天气明显开始持续增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污染程度越来越重。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并呈现尖锐的增长态势。另外,我国雾霾天气集中于冬季北方地区,特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最为严重。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是雾霾重灾区,在冬季供暖时期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北方冬季的漫长,城市雾霾也挥之不散。与此同时,北方严重的雾霾也不断随冬季冷空气进入南方地区,影响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雾霾不论程度、范围、影响都处于严重状态,随之而来的雾霾治理问题也成为当前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

2 原因

2.1 生态文明建设缺失

当前,我国雾霾天气状况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性原因。我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但经济结构以粗放的工业生产为主,呈现一种以牺牲环境为基础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在没有能够进行污染处理的措施下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而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所造成的结果。我国没有严格的环境治理方案,没有严格的企业生产废物处理要求,也没有积极改善环境问题的实施行为,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真空状的漂浮状态,既不够明确具体,也没有实施践行,导致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制约空气污染问题,总是在雾霾出现严重之后再谈治理,没有能够实施前期的防御治理工作,因此呈现雾霾现象越来越重的环境问题。

2.2 煤炭燃烧污染

煤炭燃烧带来的废气和固体颗粒物污染是导致雾霾严重的现实原因。当前,我国能源主要还是依赖于煤炭能源,无论是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煤炭都占了主要地位,特别是北方地区供暖问题。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仍以煤炭燃烧供暖为主,漫长的冬季下大量的煤炭燃烧直接导致了冬季雾霾问题。一方面,煤炭的大量燃烧直接导致大量漂浮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污染空气;另一方面,煤炭燃烧的热量也导致城市内部的空气正常对流被破坏,导致空气停滞循环,污染物无法排出,长期静止停留在空气中,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大量居民出现呼吸道疾病。因此可以明确,煤炭燃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工业生产发展缓慢时期,煤炭燃烧取暖成为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的罪魁祸首。

2.3 汽车尾气影响

在2016年中期的调查中,我国保守汽车总量就达到了2.85亿辆,而其中有很多汽车的燃油使用不达标,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对于绝大多数私家车主,都会选择使用93号和97号燃油,这样的燃油更为环保,排出的尾气也更为干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型运输车或者是旅行客运车,却会选择污染较重的柴油。因此可见,并非现在燃油不够洁净,而是许多司机为了省油钱将本身使用93或97号燃油改为使用柴油,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很多汽车燃油不够充分,造成尾气排放中固体颗粒物过多,导致空气中颗粒漂浮物过多。与此同时,在私家车燃油不够彻底的情况下,车主并没有配备相应的尾气过滤装置,缺乏环保意识,直接将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排入大气。因此,在现阶段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成为主要的整治对象。

3 环保治理措施

3.1 加大立法惩治

治理雾霾天气必须加强立法与处罚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污染问题。首先,我国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措施,从法律层面树立起严格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立法措施,确立起生产与治理并重的生产方式,加大对直接将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的企业的惩罚力度,以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促使企业坚持治污、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最后,要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必要的处罚措施使人们建立起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不做污染环境的行为,并且要树立针对雾霾问题的专门立法,掐断污染源头,保证雾霾治理政策的落实,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雾霾问题的有效解决。当前,以立法方式处理雾霾污染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强力的实施与惩处,才能保证各行各业将雾霾治理落实到实处,起到减霾作用。

3.2 加大科技治理

目前我国雾霾严重情况严重,应对如此严重的雾霾问题,加大科技治霾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首先,要加大工业生产中的治污技术,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其次,要改变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仪器,改用国际通行的监测指标,明确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国际规范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对当前环境现状进行估测,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并且也要提高国内汽车生产技术,提高汽车燃油效果,减少固体颗粒物排放;最后,要鼓励引导汽车车主在尾气管先进的过滤装置,并定期进行更换,减少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同时,我国也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不光是减少污染源,还有减少已经产生的污染物,例如引进国外先进的可降解技术,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

3.3 坚持绿色出行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汽车的拥有量也在国际范围内名列前茅。但是回顾以往先进国家的治霾方式,无一不是提倡低碳出行和环保出行。越是发达的国家,汽车就越成为代步工具,而绝大多数的居民都选择自行车出行,特别是英国,自行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与时尚。由此可见,我国需要控制汽车数量。目前许多省份出_单双号限行的政策,以减少空气污染,但这样的措施还远远不够,应该限制每个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与此同时要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多设立公共自行车,并加大居民公交补贴,引导人们选择绿色出行、环保出行。

3.4 调整供热方式

目前,造成我国雾霾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冬季供暖问题。传统北方的供暖方式为煤炭集中供热和木材个人供热两种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污染十分严重的供暖方式。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供热方式,选择污染小的方式进行供暖。例如,在有些地区采取个体天然气燃烧的方式,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汽,避免了固体颗粒或有害气体。而有些靠近工业区的地区,则利用钢铁生产中的高温废水进行附近小区的循环供暖,以代替传统的燃煤供暖方式。这样因地制宜的供暖方式是值得借鉴与认可的,充分地利用了地域特色进行特色供暖,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从而减少冬季雾霾高发的现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北方各地区要加强供暖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改变单一供暖方式下固体颗粒污染过重的局面,保护环境,减少排放。

3.5 加大绿植面积

雾霾天气的环保治理问题,究其根本解决措施,还是要加大植被种植。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在高楼大厦叠加的情况下,城市绿色覆盖面积急剧减少,绝大多数省份的绿植面积都处于严重不达标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植物过滤吸收有害气体减少雾霾、阻挡风沙入侵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长期有效地改善雾霾污染情况,加大绿植面积是必然趋势。城市住宅区建设要严格按照住宅区绿化面积比例进行,公共绿化应该按照城市汽车拥有量进行建设,加大公共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服务,保证城市绿植面积。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要减少炸山采石、伐木开田的行为,更禁止破坏原始森林的行径,保障现有的原始森林面积。环保部门在治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财富”的保护,才能双管齐下,有效缓解雾霾污染。

4 结语

随着北方供暖期的到来,我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雾霾污染,并且污染面积之大、程度之深、损失之大都史无前例。因此,治理雾霾污染势在必行,并成为首要之举。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和雾霾治理的立法欠缺,且工业生产与生活环境中污染因素众多,造成了多元的雾霾源头。因此,我国要加大相关立法,从调节供暖方式、加大树木种植、加深惩处力度、坚持绿色出行等众多方式,降低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伟.我国雾霾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人,2014,(11).

[2] 袁东,台斌.城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

第4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空气污染;雾霾天气;法律法规;制度对策

引言:治理空气污染至关重要,在理论上,治理好空气污染可确保我国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关制度措施得到良好的贯彻。在实践上,也体现我国社会各界对雾霾天气的高度的关注,谈到应对雾霾天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谈到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一、雾霾天气的表现及危害

(一)雾霾天气的表现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在早上或夜间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霾现象出现增多,危害也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

衡量空气是否构成污染具有危害性,常常有一定的标准即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空气质量划分为五级,即: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有报道,北京连续三天空气质量六级污染,很多地区的细颗粒物浓度值都达到每立方米700微克以上。其次,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报告表明,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总环境污染损失的16.1%。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

1.雾霾天气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危害。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直接影响公民的身体健康,间接影响着民众对我国治理环境问题的法律制度的怀疑。对于雾霾天气如不能做到及时的控制,很可能会降低民众对我国法制体制的健全的信任程度,也会暴露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法律的欠缺,严重还可能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2.雾霾天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我国现在有不少地区将雾霾列入了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如果能对雾霾作出提前性的预报,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害程度。反之,如果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可影响政府职能的较好履行,最终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央视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呼吁大家都出一把力以减少雾霾发生:政府环保政策要真正硬起来,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出局,党政机关做出表率,少开公车,有车族都来响应,大家一起减少尾气排放。

二、雾霾天气形成的制度原因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规范

虽然我国制定有《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过去的评价指标为PM10(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三项污染,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制定并实行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较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已接近国际标准。但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迅速的地区,城市细微粒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面临的污染仍是第一、第二期类型的污染。因此,面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有必要将空气质量标准再具体细化,所以,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仍具有完善的空间。

(二)法律责任的归责问题

环境法律责任主要涉及环境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和环境民事责任。我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多承担行政责任,仅有一条民事责任,这就显示出了该法的实施是依赖政府行政行为的,这种制度的弊端是,行政行为可能存在决策、执行、效用等方面上的滞后性,追究责任的动因不强,最终导致最直接的受害者――公众,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政府行政命令得不到很好的施行,最后,空气污染得不到良好的治理,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三、我国治理雾霾天气的法律对策分析

(一)治理雾霾天气立法方面的法律措施

1.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现在我国已实行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增加了臭氧、PM2.5等指标,较之过去的评价体系有了很大进步。但在经济相对发达与较落后地区,都存在细微颗粒污染物。所以,我们应当考虑这些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分别对较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微颗粒物进行比较,区分不同地区污染物的异同性,进一步明确雾霾的属性,并进行有效的归类,争取使得我国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保护了空气质量。

2.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据报道,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意见稿,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须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可以根据污染程度分为不同的预警等级,当省级人民政府预警信息后,各辖区和相关单位,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二)治理雾霾天气执法方面的法律措施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

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政府及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违反环保法规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或贯彻不力导致辖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部门、机关给予相应处分。此外,还要给环保部门下放实权,权责明确,才能贯彻有力。

2.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一、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大气环保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制定执行地方标准;本辖区的环境质量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决定限期治理。

第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2014年10月15日,环保部启动2014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从2014年10月起至2015年3月,环保部将每月开展一次例行督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反馈当地政府并督促依法严肃处理;严重违法问题,予以挂牌督办。

第三、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包括:各级公安、交通、渔政管理部门对机动车船实施大气污染监督管理,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与管理。

(三)治理雾霾天气司法方面的法律措施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环境上诉机构由《环境保护法》(EPA)的条件确立,2000年的晚些时候,安大略政府实施《环境回顾法庭法案》,该法案对环境上诉机构的权利作了轻微改动,并把该机构的名称改为环境回顾法庭ERT。在环境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可依法参与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去。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我国民诉法规定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但实践中基本上被法院职权追加所排挤。因此,我国的立法可以适当放宽对第三人的认定标准,允许与诉讼标的有间接利益的人参与到诉讼中,这样既可以节约诉讼资源,也可以保障更多公民的诉讼权利。

结语

面对数次发生的雾霾天气,加强空气质量的治理,保护好空气环境质量,还人们美好的大气环境成为我们每位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普通民众应协助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宣传环保知识,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等,减少空气污染,降低雾霾的发生率,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中国天气网:《空气污染指数》,http://.cn /qinghai/kqzlyb/12/132452.shtml,2009年12月3日

[2]中新网:《北京PM2.5值逼近1000 雾霾天气还将持续》,http://chinanewscom/gn/2013/01-13/4482957shtml,2013年1月13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国广播网“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开征求意见”,2014年9月10日

第5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雾霾天气;汽车;驾驶技巧

前言

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国各行业均取得快速的发展,尤其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基础上,汽车逐渐成为代替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虽然以汽车为主的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现阶段雾霾天气较为严重的环境中,汽车的驾驶出行逐渐成为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雾霾天气,能见度相对较低,汽车行驶中的视野开阔度相对较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提升雾霾天气下汽车的驾驶技巧,对于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是尤为必要的。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雾霾天气中汽车驾驶技巧的分析,能够为日后提升雾霾天气中汽车驾驶水平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

1 概述

1.1 雾霾天气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由雾和霾共同构成雾霾,是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极易出现的天气现象[1]。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不少地区均出现了雾霾,并将其作为灾害性的天气现象,融入到每日的天气预报中,将其称之为雾霾天气。通常情况下,雾霾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天气变化结果。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人口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区域内,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而密度较高的人口经济开发区域和社会发展区域内,其所排放的细颗粒物数量较为庞大,其排放量容易超出大气循环承载度,细颗粒物会在天气作用的影响下不断累积和聚积,受静稳天气等影响,便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现象。

1.2 雾霾天气的来源

在当前社会中,雾霾天气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来源主要体现在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两方面。在人为因素方面,雾霾的最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新环境下,私家车、公交车等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把公交车和大型运输车等在内柴油汽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使用汽油的小型汽车也能够通过氮氧化物的排放,转化成为二次颗粒污染物,造成雾霾[2]。此外,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也会极大程度上加重雾霾现象。在气候因素方面,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静风的现象明显增多。目前,城市中的高楼数量逐渐增多,城市高楼越高,其在摩擦作用的影响下对风流的速度明显减弱,引发较多的静风现象,限制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有效稀释,使悬浮颗粒更多的在城区及周边积累,最终引发雾霾天气。

1.3 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霾天气看似温和无害,实际上,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交通,其均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3]。对人体产生的相应危害体现为,第一,严重影响人体的呼吸道系统健康。雾霾中霾的组成成分相对复杂,包括硝酸盐、硫酸盐、汽车废气和矿物颗粒物等,人体吸进体内后会粘附在呼吸道中,最终引发急性的鼻炎和支气管炎等。第二,严重影响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雾霾的吸入,会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雾霾对交通的相应危害体现为,雾霾天气时会严重影响阳光的照射程度,使空气的质量相对较差,能见度较低,容易引发交通堵塞或是交通事故。

2 雾霾天气中的汽车驾驶技巧分析

2.1 注意行车距离的安全范围控制

雾霾天气下人的视野开阔度相对较低,针对雾霾天气,应充分提高汽车的驾驶技巧,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在雾霾天气环境的影响下,空气中的灰霾以及粉尘相对较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情况,在此种能见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行驶车量若距离较近,将会导致汽车在突发事件或是紧急情况下,容易造成互相刮碰等安全事故。由此能够看出,在雾霾天气下汽车的距离较近,容易因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在分析雾霾天气汽车驾驶技巧时,应首先从汽车间的行驶距离角度进行分析[4]。要求在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人员在形式汽车时,要注意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性距离,避免前方出现紧急事件后发生汽车碰撞现象。此外,驾驶人员不仅要注意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同时也要关注其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刹车灯的方式,提醒后车不要跟随太近,以此保证汽车行驶中的安全距离。

2.2 控制好汽车的驾驶速度

在雾霾天气下,汽车的行驶速度对交通事故的避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对以往安全事故的调查能够发现,即使在正常的天气环境下,汽车驾驶员在意识到危险并紧急停车或是做出一系列其他反应时,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由此,在环境相对较差的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可能会更长[5]。若车速过快,当危险来临时,汽车驾驶员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则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在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员要坚持控制好汽车驾驶速度的行车技巧,根据当时雾霾天气的可见度情况,明确汽车的行驶速度。通常情况下,能见度在200米以内,应保持行车速度在50公里每小时以内,若能见度在更短的范围内,则其行车速度应随之相应的减小,尽量保持汽车的行驶速度在安全范围内。并且尽量保证汽车始终在马路中间行驶,以此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后,驾驶人员与前车的紧急碰撞或是将车行驶到护栏外。

2.3 正确合理地使用汽车灯光

汽车灯光不仅能够在夜晚发挥其光线的作用,同时在雾霾天气下,也能够充分起到提醒的作用[6]。在雾霾天气下,由于大气中的灰霾和粉尘相对较多,导致人们的能见度和视野相对较低,有r甚至在相聚几十米的情况下,也无法判断前车的形态和大小,更无法判断前方汽车的具体行驶位置。此种现象,极容易因汽车驾驶员无法判断前方汽车的位置,而产生车体碰撞的事故发生。因此,在雾霾天气环境下,汽车驾驶员正确合理地使用汽车灯光,通过汽车灯光明确前方车辆的具置和轮廓,判断前方汽车的行驶位置,从而避免与其的碰撞。在正确合理使用汽车灯光时,汽车驾驶员首先要打开汽车的雾灯,给其他汽车以指引,是其他汽车能够明确自身汽车的行驶位置和形态。此外,汽车驾驶员也应将车辆的大灯和后雾灯打开,以判断其他车辆的行车位置和形态,杜绝一切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

2.4 充分发挥汽车喇叭的警示作用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鸣笛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和警示作用。针对雾霾天气下能见度低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汽车鸣笛的方式,达到示警和提醒的作用。在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员不仅要加强对汽车灯光的应用,同时也要明确汽车喇叭在汽车行驶中的重要性[7]。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因此声音的传播并不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在能见度相对低下的雾霾天气中,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汽车喇叭,提醒其他汽车自身汽车所处的位置,同时,其他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回以喇叭的方式,实现对两车位置信息的传递,最终实现对其他汽车驾驶员的警示作用。此外,汽车驾驶时采用鸣笛的方式,也能够在能能见度相对不足时,提醒行人有汽车经过,以此提高周围行人的注意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5 禁止盲目的超车和急刹车现象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汽车驾驶员的能见度和视野较为低下,对于道路前方发生的事情,认知和掌握程度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8]。因此,在此种汽车行驶环境下,汽车驾驶员应充分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应的交通规则,并禁止盲目的超车和抢车道现象。通常情况下,汽车在在雾霾环境下行驶,若想要超过前面的车辆,则需要通过对前面车况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前车的具体行车位置和形态,并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前车周围车辆的情况和自身车辆周围的情况。在雾霾天气下,由于能见度相对较低,汽车驾驶员通常在可视的安全范围内,基本上无法有效了解前方车况,在此情况向选择超车或是抢道,将极容易因对其他车辆的可视度低,而引发交通事故。此外,急刹车情况在雾霾天气下也应尽量避免。在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员的能见度本身就很低,与前车和后车的距离容易在不知晓的情况下,驶出安全范围内,当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前方车辆的急刹车,将极大程度上导致后车出现追尾的现象,最终容易引发多车追尾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雾霾天气条件下,汽车驾驶员因尽量保持警惕性,避免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刹车。

2.6 靠边停车时注意谨慎安全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在雾霾天气下汽车自身事故问题也比比皆是。在此种气候条件下,汽车出现问题时,汽车驾驶员应注意靠边停车,将汽车缓慢的停到路边处。同时,汽车驾驶员应打开雾灯、近光灯和双闪灯,使后方来的车辆能够在看到汽车各种灯光的基础上,明确此处有汽车,放缓汽车的速度。同时,汽车驾驶员要在距离汽车尾部至少30米的范围内,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驾驶员在停车后要从右侧下车,自身尽量远离公路等待修车人员的到来。汽车驾驶员尽量不要在车内停留,以避免因能见度实在低下的情况下,后方汽车追尾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3 结束语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人们在关注汽车为其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近年来,人们在大规模开采能源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迫害,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由此,以雾霾天气为主的恶劣性天气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雾霾天气而言,大气层中的污染物质相对较多,致使白天的能见度也吸较低,影响人们汽车出行的开阔视野,容易造交通事故。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雾霾天气的进一步分析,从包括行车距离、行车速度以及行车灯光等方面,对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技巧进行研究。期望通过本文关于雾霾天气下汽车驾驶的相关技巧研究,能够为日后提升汽车驾驶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刘京涛.雾霾等恶劣天气对交管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道路交通管理,2016,01(07):36.

[2]喻峥嵘,杨春.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科技视界,2016,04(07):245.

[3]银晓瑞,赵艳红,王爱萍,等.雾霾天气引发汽车业转型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5(24):48-49.

[4]张国山,刘振.雾霾天气下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5,01(05):71-75.

[5]陈晨,赵紫英.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分析[J].科技视界,2015,05(01):206.

[6]郭家康,张阳.灾害性天气如何注意驾车安全[J].防灾博览,2014,02(04):66-69.

[7]杜W群.雾霾对私家车主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14,01(07):105-110.

第6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雾霾;pm2.5;空气污染

1.引言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究竟什么是雾霾天气?它又有什么危害?

2.雾霾概述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我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3. pm2.5的主要来源

雾霾的形成虽说离不开气象条件,但造成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祸。

pm2.5首先来自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其次是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第三是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4.雾霾天气危害

4.1雾霾天气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雾霾天气中的污染物颗粒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人长时间处于雾天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长期吸入雾霾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4.2雾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厶成现赋觯?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4.3雾霾天气诱发心脑血管病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它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会产生一种烦躁、胸闷的感觉,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

4.4长期雾霾天易诱发心理抑郁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5.应对措施

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最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5.1针对pm2.5排放的重点企业,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责令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业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达标后方可排放。

5.2机动车尾气也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据研究,在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机动车对城市的pm2.5的贡献量在22%至34%之间。因此,众多网友呼吁,从现在做起,我们少开一天车,就能少排出一些废气,少增加一层雾霾。鼓励人们上班选择公交交通工具,短途的可以骑自行车。 另外,也有企业在官方微博上倡议,与亲

拼车回家,少开一辆车,低碳更环保。政府应加大发展绿色交通,建立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5.3扬尘也是pm2.5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地表土大量增加,沙尘随风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和工地建设加剧了城区的尘土飞扬。对此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乱砍滥伐,提倡植树造林,在城市中适当增大绿地面积,这样既能涵养水源,又能对扬尘起到吸附作用。

第7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春节刚过,本该是一番万象更新、朝气蓬勃的景象,但人们美好的意愿,被突如其来的雾霾给弄了个灰头土脸。2014年2月下旬开始,灰霾便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等多个城市连番登陆。根据2月21日环保部卫星遥感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都笼罩在雾霾的阴云之中,其覆盖面积竟然达到了约143万平方公里,其中遭重度霾污染的面积也有81万平方公里。

去年9月,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那么,重污染天气再度来袭,各地的应急体系是已经开始运作了,还是仍让大家处在“自强不吸”“厚德载雾”的无奈之中呢?

在众多受灾的城市中,北京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可谓首当其冲。今年2月20日中午12时,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首次启动。这本来已令不少市民触目惊心,闭门关窗,希望能尽可能地减少雾霾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但问题是,雾霾来袭,我们无处可躲,况且,境况仍在不断恶化。就在黄色预警后一天,也就是2月21日中午12点,北京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再度升级为橙色预警。

自2013年年初,北京遭遇大规模雾霾侵袭之后,便于当年10月份了《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根据这份预案,雾霾天气污染程度被由低到高分成了四个级别,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而根据当时的规定,当预警从黄色过渡到橙色的时候,北京市相应的应对措施也将开始付诸行动,实行“四停”的方法。

细细说来,这“四停”是指“停产”“停工”“停放”“停烧”。也就是说,一旦出现橙色预警的严重污染天气,政府便会强制部分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减少30%的污染物排放,另外部分土石方和建筑拆除工地也将强制停工,同时全市范围内停止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烧烤停止营业。听起来,这“四停”倒像是重磅出击,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建筑工地,似乎都涵盖其中。不过政策虽好,但若执行不力,岂不是落得一纸空文,于治理污染无益、于百姓亦毫无益处可言。

为此,有媒体记者曾专门前往北京城区对“四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但结果却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有记者采访发现,即使北京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但北京四环之内仍有工地在“顶风作案”,施工依然进行得热火朝天。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综合楼的工地,便毫无停工的意向。而对于覆盖、洒水等控制扬尘的措施,也鲜有工地认真执行。甚至有工地的工人对雾霾预警对应的应急措施,连听都没听过。不过,其中自然也有企业严格遵循预警要求,采取了停工、停产的措施。

当然,政策的实施虽少不了企业的配合,但政府的监督也是必需的。自橙色空气污染预警以来,北京市环保局已经组成了四个督查组,以监察“重污染橙色预警”的落实情况。北京环境监察总队也出动了10组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围展开督查和检查,同时还利用大气污染源污染物在线监测来随时监督排放超标的企业,并派执法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其实,此次受重度霾困扰的还有北京的近邻河北省。2月24日,河北省也在北京之后了霾橙色预警。并根据提前拟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停产企业名单,实施减排措施,以达到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削减30%以上的减排目标。

而据环保部门的预测,毗邻北京的另一个直辖市天津,也将在今年2月23日至2月27日之间,出现重污染天气。天津市政府也已于23日了《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通知》,并实行机动车限行的措施,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即便企业配合、政府监督,但污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时治理空气污染也不仅仅是企业和政府的职责。身在这昭昭雾气中的你我他,同样对再现碧水蓝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北京为例,面对重污染,北京市应急委员会、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控机动车上路,全市的党员、干部要带头绿色出行。虽然这一举措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有待考察,但政府这样的姿态也给公众提了个醒。雾霾中国,普通百姓虽说也都是受害者,但也有义务和责任为防治空气污染尽自己的一份力。

因而,如果说完善应急响应机制,考验各部门的执行、协作能力,这是对政府的一次大考的话,那改变生活习惯,选择绿色出行,则是对普通百姓的一次大考。自去年雾霾来袭,民众便玩起了苦中作乐,网络上更是遍布“自强不吸”“厚德载雾”的无奈调侃。就连《人民日报》都曾引用网民的话在评论文章中写到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美丽中国”。

但面对“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的现实,普通人绝非处于“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完全被动的处境。虽说势单力薄,但每一个人的每一小步都将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过程中的一大步。因而,与其自怨自艾的无奈调侃,不如付出实际行动,用绿色出行,用点滴的节能减排,来为自己争取多一点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役

此番雾霾的侵袭,可谓来势凶猛。那我们就先来解读解读,这一轮雾霾“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因。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今年2月19日19时至2月20日19时,全市的PM2.5小时浓度从30微克/立方米飙升到了300微克/立方米。短短24小时,PM2.5小时浓度便翻了10倍。因而,有专家用“来势猛”“时间长”“气象条件差”“区域输送强”来形容此次北京的雾霾。

那么,为什么这一轮的雾霾来势如此之凶猛,持续时间又如此之久呢?

北京市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小会分析称,此次雾霾期间,北京受偏南气流控制,近地面回暖缓慢,但1000米以上高度的气温上升明显,导致“下冷上热”的“逆温现象”。而据她介绍,逆温则意味着垂直扩散差,而近地面风速本来就微小。同时,此时的偏南风将河北的污染物输送到了北京上空。

虽说这样“天时”“地利”的气象条件在短期内制约着空气质量的走向,但城市活动的污染物超承载力排放,才是雾霾形成的长期原因。

张大伟称:“每一次雾霾,都是城市生活的多方污染因素综合导致。在北京,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就全年而言,污染物构成比例变化不大。”

因而,不利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再加上人们工作、生活等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共同造成了北京这令人压抑的雾霾天气。

雾霾的严重困扰和橙色预警的拉响,已令大家目瞪口呆,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话令芸芸众生瞠目结舌。但细细想来,这句话也可谓大有深意。

2月22日,北京已经在此次雾霾的魔爪下度过了两天。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经济界的风云人物马云依然是观点犀利、语出惊人。在谈到严重的空气污染时,马云称“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特权阶级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

虽说,马云的一番话言明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对特权阶级的厌恶,但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在雾霾面前,我们终于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人人平等。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是富可敌国,还是一文不名,如今所困扰的问题,都是一致的:“何时才能呼吸一口健康的空气?何时才能免受雾霾的困扰?”因而,这既然是这个国家几乎所有人的困扰,也必定要每一个人都付出努力方能见成效。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人的战役,也不是一个人能赢得了的战役……

惨痛的历史教训

如今中国空气污染的现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七嘴八舌的议论也纷至沓来,其中不乏谩骂、埋怨,也少不了嘲弄、蔑视,当然也有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但事实上,中国绝非唯一曾遭受过大规模空气污染影响的国家,也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英国伦敦

1952年12月5日开始,英国伦敦的上空为逆温层所笼罩,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的城市,无论是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空气流动均停止了。多日的无风天气,令使用燃煤采暖的伦敦上空迅速蓄积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持续4天之久的大雾天气在这座古老的城市拉开序幕。

大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批航班被迫取消,甚至连室内音乐会都宣告取消,因为浓雾下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到。而在当时,许多人都出现了呼吸困难、眼睛刺痛的症状。

大雾过去后,根据英国环境污染负责人厄尔斯特・威廉金斯博士的统计,在大雾期间伦敦地区的死亡人数从之前一周的945人激增到了2480人。而在雾散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大雾引起的慢性病死亡。

虽说这次的烟雾事件已经给英国人敲响了环保的警钟,但治理的成效难以迅速突显,因而在后来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英国伦敦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污染事件。直至1965年,在长达几十年的治理之后,有毒烟雾才最终从伦敦销声匿迹。

美国洛杉矶

如今,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旅游胜地美国洛杉矶,曾经也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从1943年开始,无论季节如何变幻,但凡晴天,便会出现一种浅蓝色的烟雾弥漫在洛杉矶的上空。

当年的洛杉矶,已经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成了一个人口密集的港口城市。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剧增,带来了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20世纪40年代的洛杉矶,已经拥有了250万辆汽车。

有数据显示,当时涌入城市的大量汽车,每天大约要消耗掉1100吨汽油,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的污染物也是多得惊人:这些汽车平均每天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合物和700多吨的一氧化碳。汽车排放的这些污染物与当地的炼油厂、供油站等地的石油燃烧排放物共同作用,给洛杉矶的上空罩上了一层毒雾罩。

更为严重的是,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释放到大气中之后,因为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了新的物质,这种新的产物则为含有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在光化学烟雾污染严重的时候,洛杉矶100千米以外,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的松林,也因污染而枯死。1950年至1951年两年内,大气污染便给美国造成了高达1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1955年,美国当地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00多人。

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英、美等国空气污染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吸取的并不好,不然也不会造成如今连番雾霾的局面。世界各国在环保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

先说说英国。当年惨痛的历史教训,在提起英国人环保这根神经时,也催生了全世界第一部有关空气污染防治的法案――《清洁空气法》。根据该法案的规定,城镇需使用无烟燃料,并且要推广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冬季采暖采取集中供暖的措施以减少污染,同时将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至郊外。

而为了减少城市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英国政府还于20世纪80年代尝试在街道使用钙基黏合剂。这种黏合剂有类似于胶水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在使用这种新型材料之后,监测结果显示,在采用该产品的人口嘈杂和污染严重的城区,空气中的微粒含量下降了14%。

另外,英国还通过扩建绿地、征收拥堵费等方式,有效地增加人均绿化面积,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达到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的目的。

美国

和英国类似,立法在美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也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经过一个多世纪反复修改的美国《清洁空气法》,可谓是一部意义和影响同样深远的法律,它为许多国家制定相关法律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美国的另一项措施,来自于其超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意识。在我们仍不知PM2.5为何物时,美国环保署便于1997年7月率先提出了将PM2.5作为全国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并在9年后进一步完善了所制定的标准,开始实行对美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的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的官网公布当天PM2.5监测结果和次日的预报。因而,可以说美国政府在空气质量监测上的超前举措,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初识PM2.5,竟然是从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网站上获取的信息的原因:因为PM2.5的监测在美国国内已是常态。

遏制空气污染物排放的根本,便是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应用。美国环保署要求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而综上所述,无论是英国的巧思妙计,还是美国的意识超前的做法,各国政府都在环境保护方面不遗余力地做着努力。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中国政府的许多做法,与上述国家的有些做法十分相似。这也说明,中国政府在制定相应的举措之前,也对各国较为成型的做法有所参考。

防霾小贴士

虽然雾霾来袭,我们无处可躲,但总要在摸爬滚打中,用最有效的方式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才行。不过,放眼望去,在雾霾中混得风生水起的 “防霾神器”和“防霾偏方”着实令人眼花缭乱。本文将为读者去伪存真,去糟取精,看看那些“防霾神器”和“防霾偏方”中,哪些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哪些是防霾有功的真英雄。

防霾食品无依据

空气净化器、口罩,防霾工具种类繁多,要是保护自身健康,防止雾霾的侵扰单用食品便能解决,那可真是既方便又实惠的绝佳选择。于是乎,黑木耳、梨、猪血、五花肉、胡萝卜等,纷纷被挂上了“防雾霾食品”的“头衔”。但这些食品真的能够防霾吗?用食品防霾到底靠谱不靠谱?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曾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表示,并不存在专门针对防治PM2.5的食品。潘小川称,PM2.5在不同的地域,组成成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所谓的各种食疗,对防护PM2.5可谓功效甚微。因而,“某种食品可以防PM2.5”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有医生还是表明,雾霾天气的饮食倒不是毫无讲究的。例如,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都是在雾霾天气应当采用的饮食原则。

有害无益的柚子皮面具

网上曾流传着用柚子皮为原料制作防雾霾面具的视频,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但惯被用来去异味的柚子皮,真有这么强大的功效吗?

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刘曾向媒体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用于过滤空气的产品,多是利用“活性炭”的成分来实现空气过滤的过程,无论是口罩还是空气净化器都是采用的这个原理。但人们日常剥离下来的柚子皮并不具备这种成分,因而,也无法达到过滤空气的效果,自然也没有防霾的功效了。反而,要小心不透气的柚子皮,会造成呼吸不畅,影响人体健康。

口罩才是硬道理

既然食物防霾没有科学依据,自制的柚子皮面具毫无益处,那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雾霾天气有效地保护自身健康呢?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市民在雾霾天应减少出行,出行要佩戴口罩。

而对疾控中心的提醒,很多医生也给予了认可。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张鸿表示,抵抗雾霾最有效的防护办法只能是戴口罩。

第8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重污染天气;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04602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辽宁省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治理效果,但是重污染天气在冬季期间依然频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较重。如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空气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当前该省大气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2]。

2辽宁省重污染天气现状

辽宁省是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建成并按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监测数据统计2014~2016年期间全省共计发生重污染天气451天次,其中供暖期发生391天次,占比86.7%;非供暖期60天次占比13.3%。辽宁省冬季取暖期是重污染天气高发期,发生频率是非供暖期的重污染天数的6.5倍;2014~2016年全省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分别是细颗粒物(PM2.5)占比90%、可吸入颗粒物(PM10)占比6.9%、臭氧(O3)占比3.1%。根据近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辽宁省的冬季取暖和春季沙尘造成了重污染天气发生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取暖期不利气象条件、受外源输入型污染与本地污染源叠加更易形成持续时间长、污染重的重污染天气过程[3]。

3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存在的问题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和修编完成了两版省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2014~2016年间全省累计启动应急预案75次,在APEC、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的环境空气保障工作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3.1预警预报能力急需加强

目前,辽宁省已建成省级和沈阳、大连市级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对外预警预报信息。其余12个市也相应的建立了预警预报系统,但很多未形成真正的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体系。由于预报能力和经验有限,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报可能出现偏差,导致出现“预警失误”、“滞后响应”或“提前结束响应”等问题[4]。

3.2责任部门责任未有效落实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应急响应的内容根据不同等级包括限产停产、车辆限行、学校停课等一系列措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在辽宁省近3年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实践来看,有的地方存在着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现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责任部门未有效落实相关责任。

3.3预案响应实施的监督和后评估制度不足

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对应的是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目前,该省的重污染应对工作中,重在对预警预报的形势研判和是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等的监督。虽然该省建立了现场督导组现场督查制度,但是对应急响应的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行的后评估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各市每次的应对相应措施效果和实施后评估都主要以工作总结形式为主,缺乏好的量化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部分城市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相对较低。

3.4预警信息时效有待提高

从近年的工作实际来看,预警信息涉及诸多中间环节,比如应急预案的启动一般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传真或是短信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再根据自身的职责传达给相应的部门执行预案响应措施,这样的中间环节就容易出现遗漏和滞后情况,影响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时效。此外,对公众预警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有的缺少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对公众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等内容,其时效、覆盖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和引起社会舆论、谣言等不良反应。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预警预报工作

加强完善全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建设,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好技术支持,提高省级和沈阳、大连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对各市做好技术指导。同时要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基础性工作,开展全方位污染源调查,建立排放源清单,建立排放源清单的动态更新及维护机制,确保污染源数据的连贯性和时效性[5]。注重培养专职预警预报人员,加强环保、气象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率。

4.2强化政府主导和应急预案体系衔接

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切实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分工和主要责任人,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响应措施逐一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预案体系衔接,细化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4.3科学论证,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措施

加大科学研究投入,细化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做好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专家库,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出台、响应等方面和每一次发生的重污染过程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6]。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和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响应调控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精准治理雾霾。

4.4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后督察

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要求,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根据各地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报信息和启动应急预案情况,加强对重污染天气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落实工作情况实施后督察,对工作中履职不力的个人和部门依法追究责任,以确保应急预案中的各项响应措施落到实处。

4.5加强信息公开

针对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容易发生负面的社会舆论。要加强信息公开宣传工作,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预报信息、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流程、工作效果、防范措施等信息,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给公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以客观和及时的报道把控社会舆情,避免谣言造成不良影响。

5Y语

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短期内辽宁省整体大气环境不能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对大气污染物的“削峰减频”的有效抓手,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落实,对改善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郜会青.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40(7):98~101.

[2]马寅,曹兴,薛丽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现状及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 2017 ,31(18):7~9.

[3]张晓峰.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浅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13):137~138.

[4]杨岚.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16 (1):44~45.

第9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地理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地理知识后所形成的以地理观念看待、解决问题的心理意识,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部分,其也是高中学生必须具体的、推动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适应力进步的重要能力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理论,其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相结合,生成了三大核心素养。即地理核心观念,地理核心能力与地理核心知识。换言之学习地理学科,就是获取地理知识,建立地理观念与培养地理能力,进而构成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1.构建地理课程知识体系,启发学生能力成长

地理学科的课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能力成长,与终身进步的地理知识技能,让学生由对知识概念的学习,转化为对能力运用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令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求知意识与能力上的成长。高中地理学科教育不仅应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概念,还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学会运用地理观念看待、分析与解决事物问题,由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的地理观念与地理能力,并进一步建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构建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在看待雾霾问题时,就不会仅从雾霾的危害方面做分析,还会从雾霾的产生区域与空间分布、雾霾的地理特性、雾霾的成因与具体整治应对措施等角度予以研究,以整体性的地理思维意识对待、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就应构建地理课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概括性的地理概念,扩展到学习具体的学科思想与运用方法,以地理学科的本质特性出发,在为学生构建地理学科知识联系与内在结构进程中,指引学生运用自身思维探究、解决知识问题,进而为其培养地理学科独有的空间观念、人地联系意识等,进而从地理知识学习角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从教材目录中提炼出主体学识,再将各章节单元知识与主题学识相衔接,同时绘制知识联系图或思维导图,将地理原理、概念与具体事实性知识技能向结合,在知识体系构建中促进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的成长,以有效建立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与教材知识内容相结合,树立学生正确地理核心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育进程中,应注意引领学生运用地理核心观念认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相关问题,通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运用与自主探索求知,由此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地理价值与思维观念,带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从课本教材中挖掘地理核心观念,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在对学生的讲解传授中带出地理核心观念,令?W生不断吸收理解地理核心知识,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地理核心观念。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使用对不同地理思考观念的比对与评判、自我反思认识等方式,推动学生建立起对人地关系、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提升,由此培养出学生科学合理的人口、资源与人地关系等观念,进而形成地理核心观念,为学生掌握地理核心能力打下思维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变化”一节时,为有效培养学生人口观的地理核心观念,教师在课堂可首先阐述当前我国已步入人口发展日趋复杂的局面,其明显特征有:人口总体素质水平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较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出生人口中性别比较高并难以降低,国内流动迁移人口数量持续提升,贫困人口逐步下降但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等。之后由学生将自己在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人口的资料数据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由学生对我国人口所存在的问题做探讨发言,形成初步的人口观意识与结论。之后由教师对学生总结出的人口观念做点拨与修正,为学生指引出正确、科学的人口观,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观念,促进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