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在教育观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是拘泥于形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推广速度较慢,内容较为单薄。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重复交叉严重,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教材资料单薄滞后;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没有很好地研究和关心当代大学生思想,成为空洞的理论。大学生对抽象的思想教育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紧密结合其他工作的开展,这样就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有形的体现出来,无法在教学、执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落实。高校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管理层的思想意识有密切关系,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高校知名度往往与传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关,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一般都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传统专业教学和科研当中。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来说只能算边缘教育,其教育情况对高校知名度影响不大,所以大多数高校虽然在各种场合、各种文件中屡屡提及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但经常只是口头上做文章,实际操作起来不了了之。有的高校虽然在教学规划中设计生态文明教育,但也只是迎合政策,或者盲目跟风,实际上根本没有动力,只是简单应付。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但教育理念不稳定,可能这一年重视,但是下一年可能就更换教育思路不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观念不能够持续稳定发展。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高校管理层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传统的中国教育通常都只重视知识和技术教育,“素质教育”也只是近十几年才有的名词,“生态教育”更是不成气候。迄今为止,生态文明教育根本没有一整套由浅入深、适应社会需要的完整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零散且凌乱。尤其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文理工科专业设置很细,并且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专业课设置繁多,学生们忙于考取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很难再有时间系统、深入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这就更加制约了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播与普及,难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大环境。即使对于环境专业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也多局限于数据罗列的科技课程,人文思想教育薄弱,谈不上高层次生态思维、生态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在教育内容上生态文明教育份量不够生态教育被边缘化,被忽视。就课程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丰富的生态教学资源,在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深邃生态智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生态哲学理论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偏于简单,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收不到实际教育效果。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大纲配置滞后,教材不正规资料缺乏,更没有针对各专业特点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在教育形式上生态教育泛意识形态化,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泛意识形态化。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认知教育。然而,现实中,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被一种单一政治性、工具性的话语色彩所笼罩。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它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一种教育,通过有目的的意识形态干预使其社会成员形成本阶级或政治集团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但是不能一味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唯利不图。尤其在生态危机四伏的今天,关注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使命。在调查资料总结,传统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更多采用的是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既不生动也缺乏灵活性,已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发展,使教育双方成为一种单向凝视,这种单向凝视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教育者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自居向被教育者灌输,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失落。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学生不仅从书本、课堂上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还受到外界的影响,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如知识性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4.在教育实施中,教育理念与生态教育相脱离当今世界的教育形式已经不再是阶段性教育,而是趋向于终身教育,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介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生态教育建设上面临的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阻力更多。一方面,在历史教训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意识到只有发展环保型企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西方国家因工业革命的过度索取而导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另一方面,现实操作起来,各组织和个人因为种种利益的驱使却不能落到实处。各企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逃避污染治理,简化环保配套措施,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成为一个口号。高校教育在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其教育理念往往只是局限于“认识论”,只是片面地认识自然、认识人对自然的改造,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对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力认识不够,生态意识薄弱。因此,需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破除这种“实用主义”的实施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二、原因分析
1.工业文明后形成的社会固有价值观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历史进入了新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运用科学武器控制和改造大自然,蒸汽机的使用、化工业的突破、汽车行业的兴盛以及原子核反应堆的投入使用,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和改造自然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满足感,同时也成功实现了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方式的迅速进步。工业文明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似乎只需凭借科学就足以征服自然,成为驾驭自然的主人。工业文明形成的价值观即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于自然是主动的,自然对于人是受动的。忽视了自然本身的独立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甚至忽视了马克思指出的:“人即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0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似乎并不是可以任自己摆布的工具,也不是可以无穷尽索取的资料库,人类的开发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载极限时,是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的。工业文明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社会缺陷:失业现象增多、城乡差别扩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资源高消耗低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危机重重。尽管如此,当今社会在工业文明物质化、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经济的“趋利性”仍然是一些社会人和群体的主要思想和目标。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仿效西方工业“先发展后治理”的轨迹,忽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在选拔人才的方面,也是只重视技能,不重视道德,忽视生态文明教育。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社会整体的生态保护意识比较低,整个社会尚未形成普及的生态文明。在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高校教育也趋向于功利化。教育过度强调专业化和实用化,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训,不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以牺牲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代价,过于追求社会化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不环保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我们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能力增强,还有对终极价值观的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观是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教育必须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缺乏方法单调《21世纪议程》中提到教育对生态环保的意义:“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及解决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是大学生的集聚地,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教育现状并不理想,这里具体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内容的不足。我国现行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内容偏向于课程教育,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除却传统的理论课程,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比重不大,只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稍微贯穿。教育内容没有及时反映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忽视了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一部科学、系统、反映时代的生态文明教材对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其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阶段相匹配,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学到丰富的生态知识,还可以使他们通过实践感悟到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现。而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同样受应试教育影响,教育方法单调。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新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收效甚微。目前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主要以课堂传授为主,是一种外在强化灌输型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真、善、美的真实感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始终只能停留在枯燥说教的层面上。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内容结构已经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无力承担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时代需要,丰富内容,提高深度,与实践相结合,多元化发展。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与共生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理论分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2]。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以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主线,汲取生态保护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等教育”一词出现于产业革命之后,是在近代学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正如杜威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3]。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共生
首先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无论生态文明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理性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建构和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整体的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再者是两者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一方面,高等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具立足点。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其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可实施性的空间。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雄厚的师资条件、完善的管理体系、优良的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实践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能使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全面与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挖掘问题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索符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教学体系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二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与理念创新,理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既有通识普适性,又有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领悟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自然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促成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其次是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塞萨洛尼基宣言》明确指出,“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要求一种整体的、跨学科的方法,在保持各自基本性质的同时,把不同的学科、机构结合起来”[6]。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具备跨学科的整体思维,掌握环境问题相关的最前沿知识和处理最新环境问题的教育技能。此外,教师通过科研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此,生态教育者的生态思想观念符合认知与实践规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将新的认知重新带入实践,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二)管理体系的融合
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国民教育计划制定部门和教育评估的考核部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其次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度。目前,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要实施和开展一项全新的教育,决策权在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校长办公会议,提高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从管理体系上看,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和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教育主体的责任,形成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所要求的、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实现学校内部各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高效实施。
(三)科研体系的融合
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验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能够从行动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科研活动中,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积极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社会服务体系的融合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成效。通过强化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避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脱节。目前,开展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和社会化服务分散活动己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校园系列活动中,将主题教育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以生态文明为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践行生态环保行为。同时,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绿色校园。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调研,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生态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支撑。只有当行动和思想高度一致时,才能形成坚定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指令。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原则,既生动了理论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并深化了教学成果,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作者:朱蕾 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一9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马红,赵婷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关键词:游客教育;客栈游客;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7-03
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2]。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环境责任感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及生态意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云南省有九大高原湖泊,在二次旅游创业中,围绕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的休闲度假旅游是其中一个重点。而高原湖泊流域休闲度假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特色客栈休闲体验游。日益增加的客栈及其客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建立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对入住客栈游客的教育,提高其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旅游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保护高原湖泊,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文章以洱海流域为主要研究基地,力图通过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找到一条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一、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洱海流域客栈发展状况。洱海是云南省九大内陆高原湖泊之一,是著名的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但是洱海水质依然面临着极大威胁。在针对洱海污染源的调研中,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当前洱海的最大污染源[3]。而在洱海流域的旅游开发中,客栈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截止到2013年底,洱海流域已有1500多家客栈,并且还有部分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在双廊古镇,客栈日平均入住率为95%,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0天左右,远远超过大理市统计平均每位游客停留1.3天的时间。2011年,洱海流域客栈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日接待约3000人。这意味着客栈游客在洱海流域开展的旅游行为对洱海的影响要更大。
2.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及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洱海流域地区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
当前,针对客栈游客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在旅游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专门的游客教育和管理机构。2012年,大理州成立了云南省首家旅游发展委员会,之后组建了导游服务公司、集散中心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大理旅游业的管理和引导,但并没有成立关于游客教育与管理的部门。旅游委下设的“培训教育科”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涉及游客教育。在洱海保护局、大理市旅游局、大理州环保局等的政府网站上,都没有出现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2012年完成的《高原湖泊流域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并没有就“游客教育”内容做出要求。在一年一度的导游年检及培训中,也没有出现关于游客教育的课程。在《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输入“游客教育”和“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零。客栈协会至今没有举办过关于对客栈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在经营过程中,多数客栈业主对游客的破坏行为并不过问,也不加以干涉。只有少部分客栈内部粘贴有绿色宣传标语。
洱海流域随处可见“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等的宣传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由于没有针对性,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在针对客栈游客生态意识的调查中,游客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对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尚不清晰,对生态行动的践行度不高,对环境保护承担责任的意识很弱。
因此,应当尽快建立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针对入住客栈的游客开展有效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减少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建议
鉴于当前洱海流域客栈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结合客栈游客的特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如下述。
1.教育目标体系。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客栈游客应该了解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理解开展洱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负责任旅游价值观,自觉遵守洱海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进行宣传,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2.教育内容体系。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达到目标为原则。开展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游客的价值观对其旅游行为有较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旅游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旅游行为。“负责任的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观,是世界旅游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负责,对当地居民与文化负责,对目的地发展与形象负责,对其他游客负责”[4]。开展“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让客栈游客改变传统只重个人享受,认为目的地的环境、文化、发展等与自己无关的理念,以负责的心态开展旅游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开展游客教育,不仅要让游客建立“负责任旅游”的价值观,还应让游客了解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为:洱海流域基本情况的教育,包括洱海成因、构造,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开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迫切性等的教育。
(3)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教育。针对游客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教育劝说,例如,不能乱丢垃圾,不要购买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餐饮制品、纪念品等;在客栈内部不大声喧哗、浪费水,在不更换房间的时候,不需要每天更换床上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下洱海钓鱼、游泳、捕杀珍稀鸟类等。
(4)洱海流域少数民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教育。洱海流域居住着汉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而又以白族为主。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让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习以为常,但是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由于客栈大多由民居改建而成,游客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游客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及基本礼仪,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教育支持体系。教育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师资构成、教育载体、服务体系[5]等几方面。
(1)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政府一直是洱海保护的主体。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洱海管理局、大理市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关于游客教育的立法还没有。为了保障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由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大理州游客教育管理条例》等,从政策上保证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旅游规划制定中,应有关于游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应对客栈开展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客栈给予取消经营资格或降低其级别的惩罚。
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应成立专门的游客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监控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并划拨专项教育经费进行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构成及培训。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客栈游客的流动性特点,旅游目的地针对游客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客栈业主应该是最合适的教育者。一方面,由于洱海流域客栈主要的吸引点便是不受污染的高原湖泊洱海,因此,洱海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对客栈经营者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客栈业主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由客栈业主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导游。当前,入住客栈的游客中,并不完全是散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旅行社的安排入住客栈的,这部分游客与导游的接触较多。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负责游客教育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对客栈业主和导游开展关于游客教育理论、技能及洱海流域生态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客栈业主们的生态意识从浅层过渡到自觉层次,在与游客接触过程中,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维护洱海的生态系统。
此外,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把村镇干部发动起来。村镇干部在和客栈业主的联系中有较大优势。通过村镇干部对客栈业主进行洱海环保知识的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再通过客栈业主去影响游客。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协会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客栈协会或科研院所的力量,利用洱海保护月或者其他时间,制作宣传展板,到客栈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游客签名活动;到客栈内部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保护知识;在游客教育中心播放专题影片,举办专业教师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最后是社区居民。在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当地群众的主要工作是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洱海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游客。同时,对游客的一些有损洱海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干预,以民间执法人的形式维护洱海的清澈。
(3)教育载体。教育载体可以储存、复制或传递教育信息。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可使用的教育载体如下表。
(4)服务体系。在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教育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游客教育的服务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健全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为客栈业主、导游及游客提供充分的信息。
4.教育的评价体系。游客教育属于非常规的社会教育,游客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采取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结合游客教育目标体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前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可借鉴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游客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无增加,例如,是否自觉遵守洱海保护的一些规定,不随便向洱海里扔废弃物,对客栈内低值易耗品的消费有否降低,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是否有所减少等。
三、结语
通过游客教育干预手段来调节游客的旅游行为,对促进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必需且可行的。客栈游客是赴大理的旅游者中与洱海接触最密切的,其旅游行为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将提高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操作性,教育效果会更明显。此外,对客栈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为以后更大范围内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是实现洱海流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文首文,徐洁华.游客教育的概念、体系与意义刍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2]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7-70.
[3]董全亮.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洱海保护职能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9-22.
【关键词】陕西省;高职学生;生态环境教育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因此陕西省的生态文明如果能够率先探索和实行区域化保护,将为西北五省和其他地区提供有力的范本,同时能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陕西省高职院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西生态环境状况非常严峻,导致陕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环保意识不强,环保工作及环保法制、环保政策滞后等。作为西北五省之一的陕西在教科文方面极具优势,发挥陕西优秀的教育资源,是长期、稳定、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高职学生是我国的发展未来,是建设我们美好中国的栋梁,是将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济发展进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只有他们自觉践行环保理念,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文明,才能建设好美丽中国。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所盼、社会所望、个人所需。”目前,陕西省共有37所高职院校,包含了机械、工程、管理等众多应用型专业,这些学生的生态文明的高度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者和践行者,决定了对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同时,陕西省高职院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条件。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通过直观感性的接触陕西的生态环境,以及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环境保护知识和能力,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就能激发和实践生态文明保护的环节,从而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线工作者,最终完成陕西作为中部和东部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能促进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教育对高职教育来说,不仅赢得了更多的人才培养机会,更赢得了培养人才需要的政府重视和社会支持;赢得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和创新的机遇。而反过来,创新一定能够促使高职教育更符合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推动高职教育的存续和发展。”总之,陕西省高职院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重要引导和实践作用。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即是自身发展的职业化需求,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一)高职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缺乏,校园不文明行为普遍。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不重视,生态环境知识狭窄仅限于普通生活中的节约等基本理念,以及新闻媒体的个别热点话题的片面性认识,同时获取的途径也相对单一,仅仅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宣传式的口号,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了解。,于是,普遍存在着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二)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践性。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多数以德育的方式来开展,主要通过“两课”来完成,而这两门课程虽然都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但内容很少,地位不突出,实际学习中容易忽略。同时,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决定了“德育”中获得的理论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根本无法和应用型的专业教育相联系,学生无法从专业应用中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体验,自然也无法获得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三)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缺少环境教育氛围。随着前几年陕西高校扩张政策的影响,大量现代化的新校区逐步取代了古老的校园,原本多年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断层了,没有历史厚重感的校园,单一、雷同、平乏,身在其中的学生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无法从身边获得生态环境保护最直观的诉求和愿景,导致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滞后,这明显有违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初衷。(四)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欠缺,法律普及不到位。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常识,如很多学生对垃圾的可回收问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虽然学校社团众多,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社团组织较少,即使存在的社团组织也因人员的流失引起“生存困难”,更不用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了。
三、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机制的内容和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原因,陕西省高职院校应当打破传统的生态文明德育教育方法,创建新型的“以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为起点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形成“学习认识———实践参与———情感诉求”的整体生态环境教育机制。首先,法制教育是开展高职院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制度的基础,只有清晰的理解环境法律规定,才能约束和促使学生们主观上自觉自愿去遵守,进而才有可能被学生们带入工作实际,这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教育模式。但是单一的依靠理论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往往与社会实践脱节,难以发挥长久的效用,所以我们必须以“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为起点,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开展多元化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实践的多元化需求。任何脱离专业工作过程讲环保都是不切实际的,企业和其工作人员作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者,都必然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干预,只有具备环保专业化能力的人,才能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矛盾,也才能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确保了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危害。以上教育模式中,生态环境法制教育是“通识性的学习认识”,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更多的是为专业实践做准备的,应属于教育中的“实践参与”环节,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从主观和客观上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任务,但还需要通过长期的效果反馈来加强学生的“生态环境感受”,激励他们从情感上继续支持和践行环境保护行为,进而由己及人,宣扬、带动更多的人来共同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属于教育中的“环保情感诉求”环节。以上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就建立起一整套逐步递进、逐步深入的生态环境教育机制,这种机制自发调解,自发良性循环。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的完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的完善,将生态环境保护引入专业课程和实践。陕西省高职院校应当“将第一课堂的基础教育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第一课堂的生态文明的主渠道教育功能和第二课堂的校外实践功能,让课外补充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主题化教育活动,以确保理论教育可以得到实践教育的补充,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功能。”第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进入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应当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的原则下,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同时,学校鼓励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团,通过多样性的主题活动,来推行和宣扬校园生态文化。第三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也应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基地。陕西省高职院校多数都有跟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或者企业合作单位,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和便利,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具体融入到实践基地和企业合作单位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第四结合陕西省的地理人文深化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陕西省的高职院校大多身处在历史文化灿烂的地方,学生们可以通过人文历史、秀美山川直观感受着历史的变迁,在加上学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激励,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内心产生生态环境保护的共鸣,因担心优秀人文地理的消失而自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抵制破坏生态文明的现象,进而形成保护一方水土的强烈情感,这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最高目标追求。具体可以通过公共机构的宣传、组织,民间机构的配合实施,学生个人的参与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构建研究[J].科技展望,2014(12)
[2]汪建云.高职教育责任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
【关键词】知行合一;生态;创新创业;培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高等教育在我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浙江农林大学在第一次学校党代会上也适时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于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培养,而基于“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的学生实践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王守仁(1472-1582),字伯安,号阳明子,著名教育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心”学的代表,其一生主张“知行合一”的辩证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讲学重在“致良知”主张: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知行合一”深化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把道德意识的“知”和道德实践的“行”结合起来,既强调了“知”,使人不致因无知而盲目行动,“真得知”然后“行得是”;又突出了必须“行”,而不能只是空谈,要付诸实践,才能使“真得知”服务于“行得是”,只有使二者充分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境界,才能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在浙江农林大学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学校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生态性”表明了学校是具有生态属性的大学,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并突出“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以及开放的、竞争的、和谐的、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创业型”其内涵表现于学校办学精神上,是学校积极服务于地方社会,实现大学外在交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具体表现。在办学精神上强调传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浙林精神,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学校组织与管理上强调组织对外部关系的反应性、适应性,强调知识生产的效率,注重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生态化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社会服务上强调面向“三农”,服务浙江,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知行合一”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性创业型的学生培养无论是在意识的传播、理念的灌输、能力的应用、还是精神的传承都脱离不了“知行合一”。“知”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先决条件,“行”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保证。“知行合一”主张通过主体的自觉自悟以达到“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在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过程中,正好对于学生自律自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知”是学生培养计划中的指导与开端,“行”是培养过后的结果与目的,正式因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得大学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得以实现。
四、基于“知行合一”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途径
(一)构建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实现意识道德教育和实践运用能力相统一
理念的树立是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的先决条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理念培养。
1. 要重视意识教育,意识是形成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本校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思想素质。要先树立意识,就要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对构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长期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创造条件,通过校内网络、报纸、电台、海报、倡议书、讲座、培训班等等的形式和途径,加大理念意识的宣传力度,制造舆论和环境,帮助同学确立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和意识,使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
2. 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核心,是本校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道德是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校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解决学校建设转型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学习的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水平,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相互补益。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知”作为内在的价值判断,以“行”作为外在的判断准则,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强调知识只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要主张个性张扬,尊重主体性,发挥能动性,使主体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实现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自我价值和学校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促使知识充分转化为创新能力,促进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以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使得理论教学与生态教育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建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通识实践教学,通过入学教育、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生态文明和创新创业意识;以及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素质拓展项目来营造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浓厚氛围。
2. 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公共选修、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考级考证等等来巩固学生的意识;通过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用“行”与“知”相互结合。
3. 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实体实践教学的考评是验收学生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考评的体系可以根据实训实践环节来设计。根据需要,设计考评的指标以及考评的分值。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指导老师的综合考评,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效果,能对每一位同学的实践效果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
(三)打造合理的实践互动平台,实现团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统一
1.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建设。通过学校团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尤其是“红绿”主题教育是我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学院的相关组织应着重发展生态主题教育,在生态文明的培育、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让“绿”能在校园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固化。
2. 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知行合一”理念培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开展生态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在“挑战杯”等相关杯赛上开展相关的有益探索,不但能在学生中开展生态理念的培养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同时也能更好的分层次培养生态型创新型人才。
五、重视实践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计划中的作用
(一)坚持实践推动发展,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行”的有机统一体。在树立意识道德教育,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性大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贯彻和落实,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坚持用实践推动发展,才能增强生态文明队伍的建设,进而投身到建设生态性大学中去。
1.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每个个体都要有义务有责任在校园内部倡导生态文明,树立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学习和掌握节能环保知识,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青年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向同学、师长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的相关生态知识。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文明现象,要善于劝导,竭力阻止。
3.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操作者。每位同学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处处以生态价值理念规范自己。尽量使用节水器具、节能电器、无磷洗衣粉、菜篮子、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长流水、长明灯,用实际行动巩固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是创新的动力,要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不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创业型大学的建设。
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除却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还要有有一批敢于实践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并组织鼓励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勇于表达不同的看法、对一切变化保持持久的好奇以及积极思考变化背后隐藏的信息。要让广大青年学生的新想法、新创意能随处可见,要用实践塑造热爱变化并积极适应变化的学生。在创新的同时要鼓励通过实践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甚至将之商品化、产业化,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
在“知行合一”的理念贯彻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实践培养计划中,应该多角度、多途径把理念和素质的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与行的互动协调,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要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将生态意识的“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有机结合,加以实践,真切笃实的开展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生培养实践计划。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毛启鉴.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43-44.
[3] 袁仁琮.解读王阳明[M].成都:巴蜀书社,2009.
[4] 钱俊生.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J].半月谈,2007(11).
[5]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
【作者简介】 王艳,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程娅静,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8-0053-03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又一崭新的文明形态。它主张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西南农业大学叶谦吉教授在1987年全国生态农业问题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并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人类获益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统一的相互关系。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也曾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是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理念和推行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从这两个定义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文明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价值取向,强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尊重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理想境界。
可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而在这四大社会文明系统之中,生态文明是前提,如果没有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就会失去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和高尚的精神享受。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在后工业文明时期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出路。
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会使人类日益陷入严峻的生存危机之中。这既是全球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须克服的难题。尤其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环,一些深层次生态危机不断涌现,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通过总结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逐渐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兴国之本、强国之计和富民之策的认识高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必要方式和手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交融又彼此渗透。
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方法多重、途径多样,这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了详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着的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理念是高校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源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对今天高校普及和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日益丰富既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也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科学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而这也正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把人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把人放在生态环境之中,使其成为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生态人”,以“生态人”的身份来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所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道德与现时期积极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方面的教育,还是新时期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都要以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当代社会所崇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期青年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 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心环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过于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是自然界最高的和唯一的价值主体,忽视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正是基于这样片面的宣传教育理念,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无序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方法理论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政治教育或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没能及时革新和改进。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绩与忧患并存。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是从属于自然界的,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然而,我们的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破环――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可耕地锐减,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强度加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破环了生态平衡,损害了人体健康。所以培育生态文明,并将其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育人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整个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才能在其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和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涉及到的新内容。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理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而高校作为知识精英的聚集地,更应该把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视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而为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供最为有效的平台。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并非高校所有教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和完成的。虽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一途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就整体现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与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更具有普及性和通俗性的特点。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旨在提升高校师生员工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强化其生态文明意识,用以规范自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方式,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过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仍限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非环境学科的学生还没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安排”。即使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了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整体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传统教育理念的落后保守,以及“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收效甚微;另外,大学生本身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自律和监督意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淡然处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欠佳。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着力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行为,就要不断使其树立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思维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明确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和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从这五个着力点出发,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努力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使命。
1. 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
只有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道德素养,人们才能自觉地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并将生态保护作为自身所肩负的一种光荣责任和重要使命。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道德观念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让这种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通过对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强化,大学生群体要不断调节自身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不和谐的日常行为,将善良、仁爱、正义等道德意识应用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从而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为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生态思维是使“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的关键
人的思维具有不确定性和易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受教育者生态思维的发展变化,积极引导他们把人与自然视为整体性的存在。自然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基础,我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们在进行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时才会三思而后行,不至于让其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丝毫的危害。培养大学生的这种生态文明思维意识,也必将改善他们以往的生态文明理念、规范他们今后的生态文明行为。
3. 对生态文明心理上的认同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方面的教育,使生态文明意识深深烙印在其脑海里,真正认识并承认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在心理上认同这一规律,才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才会学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这种认同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环境素质文化等方面的灌输与疏导,人们才会逐步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理认同。所以,对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彼此心理上的交流与互动,双方相互影响,共同协调自身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健康发展。
4. 生态文明价值意识是实现向“生态人”转变的内在动力
生态环境与人一样,也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首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认清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还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然界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等。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表明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是“人的身体”。只有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才能不断地促进我们向“生态人”转变。而对于生态文明价值的认识,更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的,因为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识正是通过这三者的相互和谐体现出来的。
5. 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根基所在,也是有效实施和宣传生态环境法律的重要路径
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指生态文明的法制观念,是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中心环节。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作用方面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把国家有关的生态环境法制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述,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为广大受教育者所认可、接受和遵循,进而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法治意识的认知度,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也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形成合力,从而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制氛围中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价值;定位
目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可或缺的路径,从小学到中学,尤其是高校,往往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性运用作为教育革新的一剂良药甚至是核心手段。然而技术至上等意识误区也日渐凸显,引发了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批判性地反思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定位,“教育技术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传统教育的人文精神并没有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而淡化或消亡。我们应客观、科学地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定位。
一、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教育技术,涉及到技术的应用,也涉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而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应是“教育”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发展,更是教育与技术互摄的过程。然而,在教育实践及理论的研究探讨中,往往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趋势即教育的创新就是技术的创新,只要将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能有突破性的提升。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于无形中导致了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的产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所辐射的人口、规模、范围等日益广泛,传统的教育技术已经不能够负荷,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教学工作者们日渐依赖于提高硬件配置、提升软件质量来革新教育理念,在思想上难免产生了非技术无以言教育的偏颇,忽略了教育技术的滥用也会对现有教育系统本身产生消极作用。反观近二三十年来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难发现,它的革新似乎只在于教学媒体的花样翻新,教育技术并未对革新教学观念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技术与教育的机械结合并未从根本上振兴我们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到,运用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育不代表现代教育,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应该有先进的、科学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清华大学张建伟博士客观而完整地诠释了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教育技术学不是简单的教育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多学科的交叉,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广义的信息技术学科等等。教育技术学发展至今,在这种学科交叉过程中,我们仍可以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理论倾向和学术语言上很清晰地看到各个学科的痕迹,而没有真正融合,形成统一的范式。”[1]这有益于我们客观地分析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教育的发展,我们既要认识到教育与技术的交叉性,也要系统而理性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二、教育技术价值定位的认识偏差
第一种认识偏差,是基于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的观点产生的,很多人简单地以为教育与技术的更新结合可以产生多元化的新型教育。但是,新型教育与教育技术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社会想象,后者属于技术范畴。教育技术是促使新型教育产生的重要要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为新型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还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促进。教育技术这一单一要素是无法促成新型教育产生的。在教育的革新中,我们不能以教育技术至上,无节制地延伸教育技术的范围,甚至用教育技术取代教育的其他许多组成部分的价值,这种偏颇的做法将无益于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第二种认识偏差,是将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从宏观层面审视教育技术,计算机只是一种新的先进的媒体工具,是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我们不应该只理解教育技术的意义,而应该宏观系统地研究和实践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功能,使其有效地服务于现代教育的发展。第三种误区是唯媒体技术论。不少教育工作者甚至直接将教育技术等同于媒体技术,尽管许多教育学者指出媒体理论并不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全部也不是核心,但近二三十来年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标志仍旧主要表现在教学媒体的花样翻新,教育技术并未对革新教学观念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现代教育技术滥用导致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育技术的滥用使人变得懒于思考。例如,当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被教师们直接拿来运用课堂教学时,教师省略了大量的对教材的思考与熟悉、理解和深人的思考过程,备课过程就成为了在网络上搜索下载课件的过程,当网络上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到各种教学资料时,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似乎就多此一举了。对于学生而言,网络资源的丰富足以使他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就可以无所不知,课堂、教师对他而言已经不重要,这也导致现代教育中课堂氛围的消极,教师的角色变得很“尴尬”。传统大学教育所倡导的“自由思考”与“独立精神”在现代教育技术滥用中变了味道甚至全部丧失。“不要期望把学生从学校拉到家庭、机器旁边就可以解决一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机器在不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2]教育技术学家霍克里奇的论述形象地说明了过分依赖机器及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人们思想怠惰,继而失去思考的能力,甚至失去自我,正因如此,人文创新才变得如此珍稀而又如此举步维艰。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由人构成的现实社会层面与由网络文化构成的技术器物层面都是学生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由人构成的现实社会层面可以为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考意识的学习者提供阅读、推理与想象的静态平台,也可以为人们提供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动态舞台”[3]。忽视或淡化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影响教育效果,培养出的人才将都是残缺不全的,这也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目标,故两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与平衡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明智选择。然而,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精神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正随着过分注重技术器物层面而日渐缺失,正在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美国2007年修订的《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将‘创造力与创新’作为人才教育的首要素质,说明技术绝不是教育发展的目的,只能是手段”[4]。这些警示人们不要沦为技术的奴隶。“以人为本”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思想。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以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现代教育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了这种知识文明,实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自觉能动地营造生态的现代教育环境,平衡信息时代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营造生态的现代教育技术上的育人环境,提升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
四、规范教育技术的相关建议
(一)依据适用性原则选择教学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促进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路径,传统媒体逐渐被取而代之,这也引发了众多教育学者的一些反思与质疑,教育技术专家Clark曾经用“用汽车运牛奶并不会比用马车运牛奶营养更为丰富一些”来形象说明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媒体而是方法[5]。不同的媒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按照特定的内在规律来传递信息。例如,书本等传统媒体通过言语的刺激编码引起学生情感的反应,能够系统地、稳定和持久地传递信息,但它只能提供抽象的经验,教学反馈相对迟缓;影视视频等视听觉媒体是形象化的教学媒体,能够以艺术化的模拟的刺激编码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从而持久高效地激发学习者的情感与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交互特性突出了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信息教学平台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远程交流,培养协作式学习与认知能力;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体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须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实用性的媒体,否则即使拥有最先进的媒体技术,但不能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科学人性地使用,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须熟悉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依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科学人性化地选择和创新性地使用教学媒体技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依据人本主义原则构建教育模式
有人形容,目前教师课堂中不过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厚厚的文本教案变成了由小巧便于携带的U盘储存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并未从本质改变传统的教学的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往往流于文本教案的机械搬家,改进之处之止于在传统教学内容加上一些图片。教学中,教学信息量增多了,色彩绚丽的电子教案代替了单调的板书,甚至音、频俱佳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直接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是这些技术一定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吗?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我们的课堂往往发生的变化在于由人的灌输变为解放人力的电子信息的灌输罢了。因为,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学生整体素质未见明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等都没有得到具体体现。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的技术至上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新的技术的使用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容量,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也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引发学生脑力思考的惰性,同时大大削弱了师生的双向互动。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缺失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被动和功利。所以,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人始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对象,师生间情感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人与人交流的效果是人机对话永远都达不到的,信息时代的人们只有学会沟通、团结、协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目标。
(三)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位
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尤其是艺术类、文科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主体人格魅力的展现过程。我们应该尊重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展现个性特征、审美趣味、思维习惯等,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兴趣动力。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价值观见解积极地传达给学生。良好的课堂效果应当是教师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能够将自己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正能量的情意因素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思考。
五、结语
教育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摄,得益于信息技术等与教育科学的互摄,教育永远是教育技术的本质属性,教育技术是支撑教育发展的基础要素。实现教育技术的全面生态及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对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进行系统、科学的定位,立足于地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教育发展水平以及需求特点等,以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人本主义系统观等理论,指导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及其运用的研究与探索,批判性地思考教育战略才能真正地革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亮.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与主题——访清华大学张建伟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3(4):10-13.
[2]胡凡刚.教育网络化引发的矛盾关系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12):14-17.
[3]李永宁.论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定位[J].成人教育,2011(3):68-71.
[4]王永锋等.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解读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82-85.
关键词:班主任;快乐;智慧;宽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024-01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是有着巨大的压力与责任。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山区,家庭条件不太好,问题学生、困难学生较多;很多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好或中考失利,导致他们心情压抑、缺乏自信、目标迷惘,学习缺乏和主动性。对于这样的群体,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有许多迷惑与困扰。今年九月中旬,我校邀请宁夏和谐人生导师学院陈沛其老师在中卫黄河金岸生态大酒店多功能厅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班主任培训。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们从理论上重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内涵,更从一些实际案例处理上,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现就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要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大家都这样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社会生活中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听到的都是“下辈了再也不当老师了”这样的感叹。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说明教师职业的辛苦,当班主任那更是苦苦菜拌黄莲―苦上加苦了。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每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性格不同,要有班主任这个家长把他们聚在一起,合在一块;要落实学校的各种各类制度,要管纪律,要管学习,要管仪容,要管文明,要管卫生打扫,要管宿舍洗澡,婆婆妈妈,没完没了。稍稍有些问题,学校盯住不放,家长不依不饶。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不是哀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面对,快乐处理,抱一个态度“干上了就不嫌麻烦”,工作就会变的轻松许多。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这源于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自己良心负责。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对每一个老师来讲,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必须要责任心,认真工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踏实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正确树立“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本性,把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关照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内涵就是要求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职业教育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谋生手段的重任,然而有位专家这样说:“职业学校更应重视培养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他们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职业教育还需关注一个人的生存、关注一个人的身心发展,这是对一个人获得自由、尊严及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呵护。”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若是能够从学生长远的人生角度来看待,能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思考,能从自身的责任来工作,虽说肩上的责任大,担子重,但快乐也会随时而来。
二、要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智慧的班主任首先是在教学方面能让学生信服的人。班主任在教学方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应该相信知识方面的威力是相当大的。其次,智慧的班主任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学生。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智慧的班主任是乐观的、活泼开朗的、充满朝气的,智慧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总是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中职教育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要把自己的快乐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
三、 要做一个胸怀宽广的班主任
在这次培训中,有许多互动环节,其中一个是如何激励学生,如何让学生树立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陈老师选取了一位年轻教师,让她想想在过去、现在、将来(15岁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有一个重要的人(老师、朋友、同学)、自己、父母在不同阶段对自己说过的激励的一句话,然后选9位老师模仿曾经的那个人,轮流对着自己说,不停地说。结果几分钟后,这位老师泪流满面,感激万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有些老师也觉得这是一位年轻教师,容易感动,可没想在分组互动过程中,有小组专门挑了有十几年甚止二十几年教龄的老师做实验,虽说效果没有青年教师明显,但这几个老教师也是激动不已,有很大的震动。受培训的老师对这种激励教育大加赞赏,体验到了激励教育的巨大力量,体会到激励的作用。与学生交往,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我们所教的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15、16岁的年龄,生理变化活跃,性格叛逆,老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专断,不要武断,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学会倾听,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要讲究艺术。“数子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林格也曾说:“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有句话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小家子气”,常以责备的口吻来要求学生,常以批评的姿态对待学生,即时是鼓励似乎也是怀疑的语气。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肯定与鼓励是一种胸怀,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学生,明确知道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特征,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正确对待学生,班主任工作就走上了平坦的大道。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我们有了快乐处理问题的心态,我们就会把快乐带给学生,我们就会在轻松中教,学生就会在轻松中学。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不断完善,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魅力的人,一个新型的有魅力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 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对于学生出现对环保与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现象,无论是哪门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从育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其责任自不必说,首当其冲,且责任重大。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不例外。
如,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给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设例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阅读《脚踏一方土》一文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和每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据,同时调查家乡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诸如此类,不甚枚举。
这充分说明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应该说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看,学会解题最重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选好材,组织好语言,学会写作最重要。事实上,“教好书”和“育好人”同等重要。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主阵地,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特别要树立人人都是环保与低碳生活知识传播者之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理念”为己任的大教育观,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这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有效的途径之一。
2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利用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黑板都有感情”,利用诸如黑板报、墙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让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的教育常态化、长期化,使全体学生均能系统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特别要利用好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和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集中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义务植树、义务宣传等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低碳经济意识。
3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直观感受,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实用又高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包括部分农村学校也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和应用。
就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话题而言,这不仅仅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更是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有很多公益广告就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有很多新闻、图片、视频也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其他新闻传播途径也不例外。教师在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近距离的感受,最终深刻认识到,环保与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与低碳生活必须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 家校结合,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最亲的人,也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父母在对子女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不应该看理论是否精辟,而应该在勤俭节约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下功夫。比如前面提到的,81%的学生没有为减少碳排放采取行动,62%的学生购物时没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有59.5%的学生用完的电池随便扔掉……这些其实是习惯问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从小开始培养。当然,这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既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培养,也应该在环保实践和行为习惯养成上下功夫。作为教师,从信息来源上看通常来讲比家长来得快,对现象的分析要更科学、全面,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理论优势。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这又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提供了现实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做环保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争取学生的信任、尊重,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