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人口流动趋势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流动趋势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口流动趋势分析

第1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流失;老龄化;东北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63-02

(一)人口流失降低GDP增速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人口流动的变化互为作用。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就业岗位越多,便越会吸引大量的人口流入,从而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GDP的收入。而经济发展缓慢,则导致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口外流,流出地劳动力短缺,需求减少,进而拖累经济的发展,GDP增长速度下降。流出的人口中,往往都是头脑灵活、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这部分人会给流入地的GDP贡献力量,却不利于流出地GDP的增长。

(二)人口流失加速流出地人口老龄化

在国际上,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占比超过该地区总人口的 7%,则说明该国或地区的社会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剩下老年人还留在原地,必然导致该地区人口的老龄化。

(三)人口流失增加社会保障压力

人口外流,为流入地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而减少了流出地税收,使政府收入减少。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就要求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也要随之增加。因此,老年人口抚养比重的增加直接增加社会抚养金,增加了社会的负担。由于政府收入的减少,使得社会保障体系的财力支撑将面临较大风险,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建立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现状

根据2005―2011年东北三省人口流动的数据看出,辽宁省保持人口净迁入发展态势,并略有增长,而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呈净迁出态势,且规模扩大明显。从表1可看出,2005―2011年,辽宁省始终处于正的净迁移率,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吉林省从2005年的净迁出率达到了1.37‰,2006―2008年净迁出率有所减少但平均水平依然保持在0.48‰的增长趋势,截至2011年净迁出率已经是2007年的近3倍。表1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规模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

(二)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流失使得东北地区GDP增长缓慢

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严峻。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为5.8%、6.5%、5.6%,位列全国后5位,其中辽宁增速为近22年来最低,全国倒数第3。在2015年前3个季度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下降至2.7%、6.3%、5.5%,在全国排在后5名的位置,辽宁省垫底。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再一次的高度重视,提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加速该地区人口老龄化

目前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流失已经成为东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人口环境。以黑龙江省为例,对比2002年与2012年人口老龄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2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为240万人,到2012年年底,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已经增加到340.9万人,占黑龙江省总人口的8.8%。10年中,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6.2%增加至 8.8%。从这10年变化的数据中看出,2002―2012年,黑龙江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均增长了7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20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9%; 2045年黑龙江省老龄化水平将可能达33%以上。

3.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导致社保体系失衡

从东北三省来看,近年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虽然存在累计结余,但是黑龙江省在2012年已出现3亿元的当期赤字,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40.4 亿元。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年龄偏大的工人占多数的现象较为明显。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使得东北地区养老缴费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养老缴费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分别为2.10、1.64和1.52,相比全国3.01的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未来东北地区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将可能更为突出,随着人口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保障基金体系运行也面临更加巨大的财力支撑风险。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振兴东北经济

解决人口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首先,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重新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措施。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多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因此,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重要举措。其次,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是实现东北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东北地区农村人口流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存在剩余劳动力。在众多的流动人口中,就其中部分中年人而言,从根本上并不愿意去外地谋生。因此,乡镇企业应为这部分劳动力提供机会。而大多数的乡镇企业规模较小,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为了能解决更多劳动力就业问题,就需不断扩大乡镇企业规模,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会形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减少农村人口的流出。

(三)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均等化

加快公共财政均等化是减少人口流出的又一重要措施。以黑龙江省为例,由于当地财政紧张问题,出现拖欠教师工资和公积金以及养老保险等现象。为此,国家出台很多振兴东北的政策,从现实来看,这些政策很难扭转东北地区经济衰落的态势,短期内也难以解决经济下滑和经济地位下降的局面。东北各省份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地区财政负担相对过重以及公共服务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因此,国家和政府应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政府转移支付的制度改革,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吕利丹,秦敏.东北振兴与破解人口困局[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7):64-67.

[2] 侯力,于潇.东北地区突出性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5,(5):118-128.

[3] 郭亮.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统计,2013,(7):16-18.

第2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茌平县

0 绪论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制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以及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构成建设用地的主体之一,因此做好农村居民点的规模预测和布局,对于是耕地保护、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居民点用地(rural settlement area)是指不设镇建制的集镇和村庄居 民点用地[1]。具体说来是建制镇以下的乡和村,以及零散农户、工副业生产、畜圈和晒场等生产设施占用的土地,也包括村内村旁树木和村内道路占地 [2]。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1.1 茌平县概况

茌平县位于黄河下游鲁西平原,为聊城市辖县,系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地处北纬36°22′~36°45′,东经115°54′~116°24′。东邻齐河县,西接聊城市市政府所在地东昌府区和临清市,南连东阿县,北靠高唐县。县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0万。西南距聊城35公里,距离山东省省会济南75公里。

2009年茌平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2390.08公顷,而全县的总农村人口为51.45万人,人均占地240.82平方米,严重超出农村建设用地标准。

1.2 数据来源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聊城年鉴》(2001-2010),《茌平县统计年鉴》以及茌平县人民政府网站,茌平县农业网。

1.3 研究方法

(1)分别利用自然增长率法和趋势预测法,预测出茌平县2015年的总人口,并根据城镇化率预测出2015年的农村人口数;

(2)分别利用人均指标定额法预测、部门预测和定额指标结合的方法对茌平县2015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确保预测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 人口预测过程

2.1 茌平县2015年总人口预测

(1)自然增长法预测总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其公式为:

P=P0(1+K)n + P

式中:P为目标年人口总数;P0为基期人口数;K为人口自然增长率(‰);P为人口的机械增长;N指年限。

依据上述公式,茌平县2010年的人口为60万,为基期的人口数P0;在茌平县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确保“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能够控制在7.5‰以内,所以取K=7.5‰;根据1992~2005年茌平县人口机械变动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机械增长数为300,所以P=1500,计算得出2015年茌平县的总人口为62.40万人。

(2)趋势分析方法预测总人口数

趋势分析预测法是根据已有的历年的数据,利用Excel软件中建立相应趋势的拟合曲线,通过趋势分析,计算得到未来时间段数据的方法[2]。统计茌平县2001-2010年的人口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总人口数在时间序列上有显著的变化趋势,总人口数与年份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5,在此基础上预测2015年茌平县人口规模为62.46万人。

图1 2001-2010年茌平县总人口数变动趋势图

(3)人口预测结果的确定

利用自然增长率方法预测2015年茌平县总人口数约为62.40万,利用趋势分析法预测的这一数值为62.46万,两者之间相差不大。结合茌平县城镇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导向因素,对“十二五”期间全县人口的预测结果,采用算术平均值法确定2015年茌平县总人口数为62.43万。

(4)农村人口预测

根据《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思路》,预计2015年茌平县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因此可预计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为总人口的60%,即37.458万,总人口数为农村人口数与城镇人口数之和,因此2015年农村人口数为62.43-37.458=24.972万。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分别采用人均指标定额法、部门预测与定额指标结合法对茌平县2015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进行预测。

3.1 人均指标定额法

人均指标定额法在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的主要方法[3]。其计算公式为:

U=P*A/10000

式中:U指目标年农村建设用地总规模(公顷);P指目标年农村人口数;A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平方米)

本文预计2015年茌平县的农村人口数P=24.972万,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确定茌平县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50㎡/人,由此预测2015年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3496.08公顷,相比2009年的12390.08公顷,茌平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巨大。

3.2 部门预测与定额指标结合法

通过预测规划期间农民建房率确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而采用定额指标法确定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计算公式为:

U= (P0-Pt)*(1-N)*V0+Pt*(1-M)*V0+Pt*M*Vt

式中,U表示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P0表示现状农村居民点人口;Pt表示目标年农村居民点人口;Vo表示现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面积;Vt表示目标年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表示规划期间农民建房率;N表示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人口中,迁人又拆房的百分比。

2009年茌平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12390.08公顷,农村人口为51.45万人,人均占地240.82平方米。2015年茌平县农村人口预测值为24.972万。

其他指标确定如下:目标年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照《镇规划标准》,取140㎡/人;规划期间农民建房率,根据往年的均值得到,取农民建房率M为1.84%;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人口中,迁人又拆房的百分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民迁移到城镇居住,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个人意愿、收入水平等因素,这部分农民往往不会及时拆除原有房屋。因此规划期间,迁人又拆房的百分比N确定为40%。

因此预计到2015年,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9793.29公顷。

3.3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值的确定

人均定额指标法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机械而理想,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机械性的采取了全国一刀切的模式,可操作性不强。

部门预测与定额指标结合法不但考虑了农村居民点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也考虑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相对于机械的人均定额指标法更具有说服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并且国家近几年一直提倡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所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将成为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的数值差异明显,但是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未来农村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茌平县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9793.29公顷。

4 结术语

从各方获得的数据可以发现,目前茌平县农村居民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空心村现象;违规用地,盲目向村外扩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存在巨大潜力。

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茌平县应该积极引导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将节余出的土地更好地用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 GB/T 19231-2003,土地基本术语,2003.

[2] 梁霓.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3] 李冰姿.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J].西部资源.

第3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52-03

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102.3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1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2.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凉州区农村向外输转劳动力21.52万人,创收7.36亿元,成了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流出人员的素质,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45 516人。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凉州区人口素质从1990―2005年有所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3%增长到7.1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17%增长到15.7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9.58%增长到38.35%。尽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底,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二、凉州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1.凉州区人均经济容量变化

从2000―2005年,凉州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27 607万元增加到952 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5%,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 310.12元增加到9 629.78元,年增长率17.6%。

2.凉州区人均财政收支

2000―2005年凉州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7 236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20 086万元,随后四年间一直下降,下降到2005年的9 106万元,出现负增长。2000―2005年财政支出基本稳定增长。人均财政收入逐渐下降,由173.73元下降到89.80元。人均财政支出稳步上升由295.62元上升到51 1.50元。

3.凉州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00―2005年凉州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4 619万元增长到337 218万元,年增长率39.8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651.34元增长到3 325.62元,年增长率46.06%。

三、凉州区2006―2050年人口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凉州区的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借助CPPS软件的支持,以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为控制变量,对凉州区2001―2050年的人口发展分别进行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将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方案(TFR=1.64)最符合凉州区的实际情况。在TFR=1.64的情况下,2001―2006年预测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5%、0.5%、0.45%、0.34%,预测误差较小。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1TFR=1.64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由上页图1可知,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两次小幅波动。第一次小幅上扬在2005―2012年,在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2030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会出现第二个小幅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很小,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基本为水平状,并且中间伴有个别年份的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38年左右,此后凉州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大幅下降。

2.总人口数

由上页图1可知,凉州区总人口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照中方案的预测(TFR=1.64),人口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111.71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010年人口105.32万;2015年109.28万;2020年人口111.59万。

(二)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 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TFR=1.64 0~1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和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呈现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然后再下降的波浪形变化趋势。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将在2011年达到一个低值17.53万,然后回升。在2019年达到一个峰值20.03万人后再次回落,到2034年达到一个低值11.96万人,然后再次回升。在2045年达到一个峰值13.56万人,然后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

2. 2006―2050年凉州区15~6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TFR=1.64 15~6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2006―2012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后一直到2028年除个别年份小幅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不变,202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期内凉州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会保持60%以上,这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是较为丰富的,2028年之前劳动适龄人口系数一直都保持在70%以上,数量在80万左右。

3. 2006―2050年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TFR=1.64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在初期变化速度较为缓慢,2006―2026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14%;而2027―2039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则会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增大;2039年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系数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6.55万人和24.76%;2040年以后基本稳定,2040―2050年的年均增速为0.25%。

(三)2006―2050年内凉州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1.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结构类型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根据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人口类型。年轻型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低于4%的比例,成年型指这一比例在4%~7%之间,老年型指这一比例超过7%。

按照中方案(TFR=1.64)预测的凉州区未来主要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凉州区的人口结构在预测期内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过程将于2010年前实现,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程度将持续深入。

2.预测期内19~64岁劳动人口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变化趋势

图5TFR=1.6419~64岁和25~44岁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图5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9~64岁劳动人口数量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预测期内19~64岁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6年缓慢增加,2016―2026基本保持稳定,2026年以后逐年下降。25~44岁青壮年人口,从2006―2026年基本保持稳定,2027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40年左右,下降到一个低水平后再次保持稳定。

四、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发展缺乏后劲

2005年,凉州区的文盲率为8.68%,将近88 000多人,提高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特殊区域的劳动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难题,也是各个层次、各种方式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出现的教育素质逆淘汰现象也不容忽视,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由于人口素质低造成凉州区人力资本短缺,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发展将会缺乏潜力和后劲。

2.人口流动性弱,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数量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入人口中从省内流入和从省外流入的人口各占一半,说明凉州区人口的流动性较弱,吸引外来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较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越高。流动人口是活跃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流动人口不仅能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机制,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区的消费需求。

3.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27―2039年老年人口系数将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提高,到2039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6.55万,老年人口系数将高达24.76%,总人口负担系数高达57.1%。如此多的老年人口将为社会带来沉重的扶养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智力开发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要根据实际,重点培养适合凉州区的开发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普遍提高本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注意发掘当地掌握独特技术技能的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吸引人才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关怀爱护来本地工作的外地科技人才。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难以消除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村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而非社会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生老病死问题主要靠其子女而非社会来承担。凉州区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流,“养儿防老”在农村不单单是一种传统观念,而是一种现实需要。任何人都会考虑失去劳动能力后怎样生存的问题,城市居民由于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经济上基本不成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量多生孩子,增强未来生活的保障程度。

3.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

2006―2010年为第一阶段。实现低生育率;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立完整的城乡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人口出生率的反弹,重点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秩序;建立人口与经济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程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机制趋于成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新体系基本建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规划和实证分析要上水平、上层次,扩大在市内省内国内的影响。

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把人口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提高人口出生、培养、就业、流动的水平。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作为重点;延长人均受教育时间;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起来;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梁冬,李卢霞,等.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5,(4):26-29.

[2]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23-32.

[3]田雪原.发展观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1-8.

第4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手足口;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33-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为了解无锡市滨湖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滨湖区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滨湖区统计局,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诊断标准

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进行临床诊断。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2007和SPSS14.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010年~2012年滨湖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53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0.83/十万,各年度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62.77,P

2.3性别分布

2010年~2012年共报告HFMD病例4533例,男性报告发病2684例,女性报告发病1849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07.62,P

2.4年龄分布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总发病数的92.54%(4195例),以1~4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5岁以下发病数的85.36%(3581例),占病例总数的79.00%。见图3。

3讨论

从本文调查的情况看滨湖区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可能与该区属于发达地区,流动人群较多,相互接触机会多;也有可能与气候因素有关;同时也可能与自从纳入法定传染病后,医生的诊断意识和病人的看病意识有所增强有关。

有研究报道手足口病在夏秋季节集中发病较多[2] ,本研究提示,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呈不规则,相关文献也有类似报道[3]。本次研究提示男女发病比为1.45:1,男性高于女性[4],这可能与男性贪玩好动有关,同时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应值得探讨[5]。

实验室检测的重症患者中, EV71占42.25%。这与其他地方报到一致[6]。EV71起病急,易并发脑炎等疾病,需引起重视。

针对上述特点,应重点做好以下防控工作:①强化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着重提高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能力。②加强疫情监测,重点放在流动人口集中的散居儿童及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检、消毒、因病缺课追踪等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③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尤其是流动人口居住和工作较密集的地区或单位,加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授课、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知晓率。流行期间,教育儿童家长不宜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提高人群的防治意识,同时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教育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④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不定期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开展督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参看文献

[1]郭汝宁,张正敏,杨芬,等.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530-531.[2]孙立梅,邓爱萍,康敏,等.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2):1-4.[3]杨金凤,张永霞.聊城市东昌府区101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3):271-272.

[4]李苌辉,刘光定,陈向云.襄阳市襄州区2008~2009年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5)55-56.

第5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迁移 区域经济 面板模型 hausman检验

问题的提出

目前关于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有一类是关于各个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比较,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省际间人口迁移的比较,迁入或者迁出人口对迁入地或者迁出地的影响等。但是,结合迁移地区和迁移方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少,而且各个地区有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同一个模型不能通用,即迁移人口对不同迁移地区的影响要分别讨论。

综上可知,已有文献大多研究人口流动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或者关于迁移人口产生的经济的趋同性分析、省际人口迁移圈的分析,虽然也有从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人口迁移角度研究,但并未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因此本文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以及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丰富了人口迁移对地区经验影响的研究视角。

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数据来源。本文按传统的划分,把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采用的数据是1992-2009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对不变价的GDP、净迁移人口数NX、不变价的投资额I和劳动力人口数L,截面个体数N=30,时间长度T=18,每个变量有540个观测值。由于数据搜集口径的一致性,重庆在1997年成为中央的直辖市,而本文数据是由1992年开始的,所以30个地区中不包括重庆。

模型建立。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对生产函数的两边分别取对数,即可得LN(Q)=C+ LN(L)+ LN(K)+μt,将该生产函数拓展到地区经济发展上来,即可得LN(GDP)=C+ LN(I)+ LN(L)+μt。为了分析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人口净迁移数作为自变量引入方程,建立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型,即为LN(Q)=C+ LN(L)+ LN(K)+NX+μt。其中,GDP表示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为亿元,NX表示地区的净迁移人口数,单位是个数,I表示地区的投资额,单位为亿元,L代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数,单位是个。

考虑到面板数据与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相比的优势,本文在Eviews7中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

(一)人口迁移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在e-views7建立净迁移人口对全国各地GDP影响的面板数据可以发现,混合效应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了检验。从表1中可以看出,净迁移人口NX、劳动力L和投资I 前面的系数都为正数,说明三者对于GDP的影响都是正方向的。即净迁移人口对全国各地GDP是正向相关的,即净迁移人口越多,全国地区GDP越高。

为了比较混合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劣,通过建立F统计量来比较模型优良,如下:

因为F>F(31,507),拒绝原假设,即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具有统计学上更显著,即净迁移人口每增加一个人,LN(GDP)增加7.86E-07亿元。

(二)人口迁移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地区分类。根据我国行政区划情况,东中西三个地区发展的情况不同,迁移人口的模式也有不同,因此考虑对于不同的地区分布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实际契合。按东、中、西部区分的地区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人口迁移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截面个体数N=11,时间长度T=18,每个变量有198个观测值,建立面板模型;对于中部地区而言,截面个体数N=8,时间长度T=18,每个变量有144个观测值;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截面个体数N=11,时间长度T=18,每个变量有198个观测值。

通过建立净迁移人口对东、中、西部地区GDP影响的面板数据可以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符合的时刻固定效应模型,西部地区符合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时刻随机效应模型。从表3中可以看出,净迁移人口NX、劳动力L和投资I 前面的系数都为正数,说明三者对于GDP的影响都是正方向的。净迁移人口对全国各地GDP是正向相关的,即净迁移人口越多,全国地区GDP越高,这与表1的结论相一致。

另外,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还涉及时刻固定模型和时刻随机模型的选择,需要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具体见表4。因为P=0.00,因此东部和中部地区都不符合随机效应模型,而是时刻固定效应模型。

(三)不同人口迁移方向与地区GDP总体趋势分析

1.1992-2009年按人口迁移地区及其与GDP关系。通过对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将1992-2009年的按人口迁移方向的各个地区归类汇总,具体情况见表5。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省份的迁入和迁出情况呈现不一样的情况,从而不能将其归类到净迁入或者净迁出,因此将其归为一个大类,即表5中的混合类中。从表5可以看出,1992-2009年期间,有12个省份净迁移的方向不是一致的,呈现两个方向的移动。

2.人口迁移方向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对于迁入人口地区而言,截面个体数为N=10,时间长度为T=18,每个变量有180个观测值;对于迁出人口地区而言,截面个体数为N=8,时间长度为T=18,每个变量有144个观测值;对于净迁移率方向变化比较大的地区而言,截面个体数为N=12,时间长度为T=18,每个变量有216个观测值。

通过在各个不同的迁移方向内,建立净迁移人口对其地区GDP影响的面板数据可以发现,迁出地和净迁移人口方向较大的地区而言,分别符合时刻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表6中可以看出,净迁移人口NX、劳动力L和投资I 前面的系数都为正数,说明三者对于GDP的影响都是正方向的。即净迁移人口对全国各地GDP是正向相关的,净迁移人口越多,全国地区GDP越高,这与表1、表3的结论相一致。

针对迁入地的最适宜模型,需要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随机性hausman检验,具体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因为P=0.00,因此东部和中部地区都不符合随机效应模型,而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结论

通过对总体数据建立模型,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GDP与投资I、劳动力I和净迁移人口NX有很显著的关系,而且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净迁移人口的增加能够推动地区GDP的发展,该结论与现实生活比较一致。比如,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迁移人口对其的贡献。

通过按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布构建模型,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所适合的模型是不一样的,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适合时刻固定效应模型,西部地区适合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说明各个地区中有一定的趋同性,这样的模型比总体一个模型更具有代表性,符合各个地区的发展模式。

通过区分迁移人口的流动方向,可以从迁移人口方向的角度更细致研究迁移人口与各地区GDP的影响,但是同时应该看到,迁移人口也对地区GDP呈现正方向的影响,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对应地区所适合的模型也是不同的。

针对我国现在面临的迁移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建议如下:第一,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人口的流动不再有硬性的限制,使得人口流动更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只有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5)

2.段平忠.我国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收敛效应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8(4)

3.王桂新,刘建波.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省际人口迁移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4.郭蕾蕾.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魏星,王桂新.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9)

6.王桂新,魏星,沈建法.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6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趋势;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72-01

南漳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贫困,很多山区农民到河南卖血,因此感染艾滋病。自1996年发现首例HIV以来,截止2008年12月底,已累计确认HIV/AIDS共计418例,是湖北省疫情最严重的县市之一,疫情形势呈低流行状态,局部呈典型灶状分布,三种传播途径并存。目前采供血传播途径已被阻断,母婴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感染途径正由血液传播为主过度到以性传播为主[1],且重点人群为外出打工女性,现将全县艾滋病疫情和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南漳县直医疗单位和11个乡镇卫生院因病就诊及常规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流行病学专题调查、2003-2004年全县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孕产妇HIV抗体检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全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等资料。采用VisualFoxrro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艾滋病疫情: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县累计发现HIV/AIDS418例,其中死亡183例,存活235例,而1996~2003年累计发现HIV/AIDS137例,死亡71人,存活66人,年平均病死率为40.64%,2003年10月开始实施全面免费抗病毒治疗,至2008年12月,累计治疗201人,病死率逐年显著下降(P

从表1可看出,抗病毒治疗前正是艾滋病病死高峰,经过5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疗法(HAART)治疗,大量艾滋病病人生命得到挽救,有效地削平了死亡高峰,降低了病死率,充分显现了全面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良好效果[2]。2008年虽然死亡22例,其中有9例是新发现的早年因输血感染的病例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另外有1例是因意外死亡,只有12例累计存活病人病死,且都超过维持治疗3年以上。

2.2 艾滋病性别、年龄分布:418例确认HIV/AIDS病人中,男性240例,占57.41%,女性178例,占42.58%。18岁以下21例,18~30岁153例,30~50岁225例,50岁以上19例。其中2008年新增的HIV/AIDS35例中,男性17例,占48.57%,女性18例,占51.42%;18~50岁占93.44%,感染以青壮年为主。

2.3 艾滋病感染途径:南漳县2007年以前感染383例,其中通过血液传播282例(有偿供血168例,因病输血112例、吸毒2例),性途径85例,母婴传播7例,途径不详9例。而2008年新确认的35例HIV/AIDS中有14例是1998年前因输血感染,现在因病就诊而被发现,有7例参与有偿供血,现在发病而被发现,住院输血14例,不详3例,有11例是经性途径感染,多数都是返乡农民工,且以女性为主,提示早年因贫困外出卖血感染者大多为男性,然后经夫妻间性生活感染给另一方;而现在外出打工感染者以女性为主,然后由女性经婚内、婚外性活而传播。具体见表2。

第7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从"第二轮恐怖袭击"看炭疽 刘卓宝,张曦,洪琪

美国CDC有关炭疽问答 傅敏娇,陈依,顾祖维

上海某社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及主要健康问题 钮建中,傅东波,沈贻谔,卫志华,傅华,叶葶葶,杨明健,胡松龄,高玉珍,吴翠娥,夏昭林

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精神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钮建中,陈平,卫志华,沈贻谔,高玉珍,叶葶葶,夏昭林

饮用碱性离子水对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初步观察 王豫廉

上海市宝山区居民20年糖尿病死亡趋势分析 黄红儿,朱三妹

浦东新区女性流动人口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研究 刘晓云,詹绍康,谢玲玉

苯系混合物对作业工人心理及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宋德香,杨浩军,赵新群,陈宇清,丁敏

学校保健室消毒隔离情况调查 邵志萍,沈福杰,俞爱群,俞菊芬,顾丽娟

上海市2001年医务人员戒烟大行动 陈玮,顾学琪,喻彦,黎江,李明珠,詹国芳

虹口区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调查与戒烟效果分析 吴顺德

上海市2078名医务人员戒烟情况分析 喻彦,黎江,陈玮,顾学琪,李明珠

上海市2078名医务人员戒烟情况随访分析 黎江,喻彦,李新建,陈玮,顾学琪,李明珠

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因素的调查 吴安锁,周国萍,朱秀珍

3~6岁超重肥胖儿童膳食结构分析 张晶,袁丽娟,魏梅

上海市11年卡介苗免疫效果监测 夏珍,张继光,黄建生

瑞安市结核病控制项目5年回顾分析 洪万胜

一起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爆发的调查 张爱香,李燕婷,张家琪,吴寰宇,李秀珠,黄惠敏,顾宝柯,蒋杰辰

一起急性病毒性肝炎小爆发的调查 朱小莺,朱渭萍,黄敏赟,吴寰宇,张爱香

大丰市家宴服务业卫生学调查 朱坚

一起氟乙酰胺中毒事故报告 宋良

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两者的交互作用 戴旭锋,周志俊,卢伟

扬州市三次恶性肿瘤死亡调查情况分析 叶桦,史鉴,朱茂炳

宁波市海曙区1996~200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 蒋相辉

海门市实施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江建华,倪仲飞

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胸腔积液1例 夏冬根

口服止血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69例临床观察 江舜裕

128例老年胆道疾患手术的护理 夏永玉

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诊断糖尿病比较 胡予,黄志宏,高鑫

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江孙芳,高鑫,陈世耀

上海市小东门社区糖尿病流行特征 王辉,季鸣力,翁伟芳,俞菊芬,刘霞君,胡兵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早期预后的判断 姚晨玲,孙湛,徐云洁,杨小亮,顾国嵘,马峥尧

氟桂利嗪治疗高血压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及TCD对比研究 王锦生,周富英,李文贤

检验报告书质量分析和探讨 陆夏岩,周惟菁,童蓉蓉

隐形眼镜护理液消毒效果与评价方法研究 何静芳,沈伟,葛忆琳,马伟

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调查 贡富娣,龚幼龙,翁仲华,谢玲玉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健康教育 于毅,傅嘉颖

21世纪全球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展望 戴俊明,傅华

慢性病自我管理 傅东波,傅华,顾学箕

关节炎疾病负担 史方,傅东波,傅华

公共卫生护理在社区卫生机构中的作用 黄东,傅东波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探讨及对策 钱建华,蒋璐,王轶录,鲍熠,李虹,蔡旭伟,白浩鸣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 江一民

泗塘社区部分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崔月琴,王玉峰

医保改革后门诊管理对策 金亚萍

浅析不同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向 刘雪梅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陈韩园,周卫强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量临床分析 王慧影,陈孝瑾

应用FEP/Hb评估学龄前儿童中的隐性缺铁 袁丽娟,魏梅,唐立萍,陈珍珠

儿童身高与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陈蓓珍,舒怡,邱龙美

儿童身高与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许蓓华,杨敏,奚益群

微生态制剂对母乳性黄疸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任之洁,吴云林,张晨莉,,冯莉

微生态制剂对母乳性黄疽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薛英,周建元,陆定

用秩和比法评价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顾大全,朱文桃,徐以盛,喻海兰,蒋秀梅,倪蕴娥

某高级中学住宿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王文一,黄慧理,赵佳,徐伟杰

嘉定区生活饮用水锰含量纵向分析 袁红

同济大学教工体检资料分析 方敏霞

鄞县居民潜在生命损失分析 徐来荣,周碧波

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事故调查 李志琴,唐小玲,王芳

闵行区婚前医学检查结果分析 朱琴芳,白杰

奉化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樊伟方,王勇强,袁荣宝

经济文化因素对高血压认知的影响分析 罗慧燕,高鸿明,沈晓晴,孟秀琴,李勤

产前妇女的人工流产史调查 刘占红,薄存霞

结核病化学预防 黄建生,夏天

实施区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 倪淑萍,何振风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强卫生监督疾病控制职能 倪军杰,鲁桂根,金问桢,杨健

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和策略 鲁桂根,倪军杰,高霞,隋广德

什么叫癌症的首诊治疗?其正确与否为什么特别重要?

金山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后15年监测结果分析 鲁桂根,何铁城,沈海忠

金山区农村合作医疗做法和成效 倪军杰,杨健

金山区人群寄生虫感染消长分析 何铁城,俞瑞芳

金山区农药中毒情况与对策探讨 董莉,鲁桂根,沈燕珍,王莉萍

个体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情况 江金伦

金山区朱行镇创建灭蝇达标先进城区的技术措施探讨 郑朝军,夏金龙,孙勤勤

急性毒蕈中毒临床病例分析 林秋红

金山区首例科尔特里克沙门菌报道 胡锦元,余铁甫,陈芬珍

水样中铁和锰测定的质控方法 褚根弟

脾肾分流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李彤,姚国芳,陈志红

开富特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章承英

桂枝汤加葛根治疗功能性头痛临床观察 张启明

盐城市一起小学生水痘爆发流行的调查 谢列席,耿为民,曹恒志,许正祥

医学生的培养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 李耘,白浩鸣

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浅谈 谭盛葵,陆贤杰,马迎教,林健燕,蒙仕江

临床医学七年制教学管理现状与探讨 管菊芳

对医学教育的几点认识 陈鸿钧

一位105岁老人的生活介绍 年

进化论在心血管病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杨建伟,孙玉春,李泽兵,石凤英

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提高护患关系的调控水平 姜佩芳,王兰仙,周小云,管素琴,管菊芳

乳癌放射治疗有什么特点

试论电子病历的证据价值 徐智达

乳癌根治术有什么特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姚君厘,杨永年

1358例住院康复治疗病例分析 刘邦忠,石凤英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定性需求评价 傅东波,丁永明,傅华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吸烟状况分析 邱桦,朱美英,陈平,傅东波,傅华

上海市大场地区外来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马丽黎,胡瑛,王蓓丽,钱建华

急诊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 陈斌,童朝阳,李颖川,孙湛,黄培志

TTC应用于食品菌落计数的探讨 宋白薇,戴岚

尿碘测定方法进展 王菊芳,姚恩鸾,殷海荣

为什么要自我检查

什么叫雌激素受体测定

常熟市保健食品经营单位现状与管理对策 夏筱军

张家港市纯水生产企业卫生质量调查 周静娟,夏晓红

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患者产生压疮的观察与预防 陆箴琦

肝硬化并多器官衰竭的诱发因素及预防 陆明

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周门诊后疫苗使用情况分析 崔俐俐,倪玲玲

某街道医院医患关系现状及对策探讨 陈爱芳,钮建中,张辉映,罗健,吴影萍,王文耀,江凤仙

第8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 劳动力流动 区域差异

引言

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僵化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模式,开启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历史。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劳动力流动迅猛发展,流动形式丰富多样,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跨地区转移这些原始的流动方式,而展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同时流动的生动图景,劳动力要素流动也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

劳动力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历来相关研究甚多,其中一个主要方向是研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这些研究多是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要素差异着手,比如工资差距、就业状况差异、工作条件居住条件等。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先导力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渗透力和推动力,近年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和金融部门的持续扩张。金融中介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劳动力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因此,金融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自然禀赋明显差异化,且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条件下,各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也影响着劳动力流动呢?如果是,那么又是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的呢?本文以开放的视角,运用省际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把金融因素纳入劳动力流动研究中,对我国完善劳动力市场、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协调发展有着参考意义。

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时,本文按照“十一五”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的划分方法,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10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由于数据不可得性,其中不包括、重庆)。通过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特点。然后搜集、整理各地区的历史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相关的指标,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区域劳动力流动的特征进行了概括。

文献综述

自银行出现以来,人们就在思考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可以说金融发展理论是伴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而产生的,但由于金融在当时的附属地位,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的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金融业作为经济中一个独立的部门发展起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事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1955年、1956年Gurley和Shaw分别发表的两篇论文《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通过建立一种由初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逐渐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证明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提高,金融的作用会越来越强的结论,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

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基础是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他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1969)中将金融发展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结构则是指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以及其与实体经济基础的关系。戈德史密斯认为,一国的金融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金融结构也会相应发展变化,这种变化就表现为金融发展。他结合了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本指标体系来衡量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在实证方面,通过对35个国家约100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他得到了一个基本结论: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正相关。这为此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参考以及分析基础。

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两本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的分别出版,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真正产生。他们提出的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全面地讨论证明了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被公认是发展经济学及货币金融理论界的重要突破。他们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一般情况下政府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加上发展中国家常出现通货膨胀,促使实际利率为负。负的实际利率一方面打击了人们的储蓄积极性,另一方面刺激了借贷人的需求,二者均损害了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利率真实反映供求,恢复金融机构的配置能力,政府应该放松利率管制,降低金融抑制。同时,肖认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良好的金融体制能将储蓄有效地引导到生产上去促进经济,同时繁荣的经济也能通过提高个体收入刺激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从而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0世纪90年代初,King和Levine开创性的工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他们放弃了原有金融理论把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方法,试图建立一种把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均能包括进来的一般理论。他们从金融功能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King和Levine(1993)在Goldsmith(1969)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四个指标测度金融中介质量(Depth指标,Bank指标,Private指标,Privy指标)以此表示金融发展水平,这是在金融功能计量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金融中介规模以及功能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中的资本形成,而且刺激了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

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状况的统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地区发展特点,金融系统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也带有突出的差异及不平衡性。特别是1997年后,国有银行开始逐步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大量金融机构、金融活动向大城市聚集;而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迟缓,金融形式相对落后,金融活动数量和规模明显偏低(巴曙松,1998)。

(一)区域金融发展指标

鉴于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结构特征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采用金融中介发展相关的三个指标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即金融中介规模指标,本文选用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同期国内总存贷款额比重(SHCR)来度量。金融中介效率指标,包括信贷转换率(SLR)、私人企业获得的信用与GDP的比重(PRIVY)两项指标。其中,信贷转换率=贷款总额/存款总额,金融功能论认为,金融中介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储蓄逐步向投资的转换,使得剩余资金得以利用,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SLR指标能够有效检验金融中介的效率。

在以往金融发展水平的研究中,由于我国直接融资占比较小,企业主要把向金融机构的借款作为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些学者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来衡量我国各省市金融发展水平。但在我国相当部分贷款被政府干预借贷给了那些缺乏效率的国有企业,这一指标具有缺陷。私人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资本边际产出更高,因此如果将资本更多地配置给私人企业,则可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因此使用私人企业获得的信用占GDP比重这一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的程度和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金融机构对私人企业的贷款数据无法获得,在对PRIVY指标进行计算时,本文借鉴了李敬(2007)的研究结论,使用式子PRIV=Loan-0.1993SOE得到指标值。其中Loan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比重,SOE表示国有企业产出占总产出的份额,基本逻辑是从贷款总额中分离出国有企业贷款。

(二)地区金融发展差异

按照“十一五”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的划分方法,本文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10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由于数据不可得性,其中不包括、重庆)。

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同期国内总存贷款额比重(SHCR)。图1表示几个主要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国内总额比重,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约占全国存贷款总额一半左右,且所占比重持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基本持平,东北地区比重最低。

由于不同地区包含的省市数量不同,直接影响存贷款总额,因此通过省市数量对各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额进行平均。如表1所示,四个地区的存贷款平均值均呈上涨趋势,东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地区,且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2000年前,平均值接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000年后,仍高于中西部地区。

通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额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机构规模上,东部地区远高于其他地区,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信贷转换率(SLR)。从图2可以看到,2000年前东部地区信贷转换率高于其他地区,其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区域间差距比较明显。2000年后,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这有可能与地区经济状况及政策相关,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东部地区大力扶持,贷款增加使信贷转换率变高;而之后,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开发的力度,使得其贷款增加,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存款水平较低,因此增大了信贷转换率。

私人企业获得的信用与GDP的比重(PRIV)。图3反映的是衡量金融中介效率的另一指标,从图3中可以看出,各地区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同上面两个指标一样,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不同的是,东北地区的PRIV值最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虽然PRIV指标是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能够更真实反应金融中介效率情况,但是由于是与GDP做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这一指标产生了影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及GDP较低,因此拉大了PRIV指标。

通过本文运用三个金融发展指标从金融中介规模、金融中介效率两个角度对不同地区的衡量,可以看出,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明显,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产生并影响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需状况、政府的行为以及法律和社会信任状况等,每种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是不确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区域的各方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概况

(一)劳动力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从表2、图4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流动呈持续扩大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53.3万提高到2009年的2.11亿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从1990-1995年的2076.9万上升至2000-2005年的4779万,整体规模扩大了一倍。

(二)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表3显示,在跨省劳动力流动中,由中部地区省份向东部地区迁移的比重从1990-1995年的71.52%上升到2000-2005年的90.95%,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比重从58.29%上升到85.5%,同时,东部地区省份内部流动的比重由63.46%上升到70.54%(东部地区指的是: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吉林、黑龙江、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与金融发展部分划分有所不同,但不影响整体趋势分析)。

图5更直观地表现了省际间的劳动力流动。箭头所指为劳动力流动方向,箭头的宽窄大约代表相应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劳动力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内陆省份向沿海省份,并且越来越宽的箭头也显示着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在逐年递增。由此可以概括出我国省际劳动力流动所表现出的特征: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省份向东部地区省份流动,且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占各地迁出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计量方程的设定与结果

为验证金融发展因素对省际劳动力流动产生了何种作用,本文设立基本的估计方程如下:

Ln(Mij/Mii)=α0+α1 ln(RWj/RWi)+α2 ln(Disij)+α3ln(Unemj/Unemi)+α4 ln(openj/openi)+α5 ln(Financej/Financei) (1)

其中,ln(Mij/Mii)表示从i地迁移到j地的劳动力人数/从i地迁移到i地的劳动力人数; ln(RWj/RWi)表示迁入地j地的实际工资与迁出地i实际工资的比值。这一变量表示的是预期收入。本文使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除以CPI指数得到各地的实际工资水平;ln(Disij)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本文一致采用各省省会之间的铁路里程来表示两省之间的距离。ln(Unemj/Unemi)表示迁入地j失业率与迁出地i的失业率之比。这一变量用来表示两地的就业情况差异;ln(Openj/Openi)表示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开放程度的比值,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两个地区间对外经济状况的差异。由于本来归纳的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影响作用机制中包括贸易效应,因此本文采用贸易依存度指标来对地区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即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GDP;ln(Financej/Financei)表示迁入地金融发展水平和迁出地发展水平之比。为了更全面地衡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可以表示金融中介规模和金融中介效率的三个指标作为金融发展差异的变量: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总存贷款额比重(SHCR):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同期全国总存贷款额ln(SHCRj/SHCRi);信贷转换率(SLR):贷款总额/存款总额ln(SLRj/SLRi);私人企业获得的信用与GDP的比重(PRIV):ln(PRIVj/PRIVi)。

本文所使用的劳动力流动数据来自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以及1995年、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各省间距离数据来自于《全国铁路主要站间货运里程表》;金融发展数据来自于《中国金融年鉴》;其他宏观数据来自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其中对于PRIV指标的计算,本文借鉴了李敬(2007)的研究结论。由于劳动力流动数据来源于每五年进行一次的抽样调查,因此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数据分为三个时间段,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同时本文对每个时间段的实际工资、失业率、开放度等指标进行了平均,进行检验的数据由平均所得。本文所有数据涵盖了全国31个省份,但由于金融发展数据有缺失忽略不计,且重庆1997年才从四川分出,因此共包括29个省,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促进作用是在地区社会经济具有显著差异基础上发生的,只要这种差异状况不改变,国内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将会持续。对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且迁入人口较多的东部地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大量劳动力流入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迁出人口较多的中西部内陆地区,为了解决劳动力资源严重外流的问题,不仅要做到通过各种政策及措施留住人才以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更要提高金融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扭转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要充分重视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其对劳动力流动的促进作用,缩小地区金融差异,构建动态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第一,要逐渐调整我国的金融发展战略,在推进东部发达地区金融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必要重视落后地区的金融经济发展,要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倾向于东部地区,使中西部地区金融约束严重,造成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中西部地区应受到政策层面的足够重视。第二,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加强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协调,建立机制令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反哺。第三,在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有差别的货币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1.胡思真.中国金融发展的贸易效应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希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各地区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姜磊,黄川.略论金融发展与劳动报酬比例―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11)

4.杨小玲,杨建荣.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中国就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1(1)

5.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金融研究,2011(2)

6.师文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

7.赵静敏,谭弘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金融发展综合指标构建.中国农业会计,2010(8)

8.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9.蔡伟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对FDI引进的影响.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姚耀军,曾维洲.金融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一个文献回顾.浙江社会科学,2011(3)

第9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哈密市 新型城镇化 趋势研究

2016年2月,新疆哈密地区正式撤地设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诞生最年轻的城市。哈密撤地设市,体现了中央治疆方略和哈密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哈密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哈密坚持五位一体、五化同步发展战略,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60%提高到2015年的65.2%。地级哈密市设立后,研判城镇化发展趋势,对制定哈密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意义重大。

一、哈密市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城镇化重点从规模扩张转为质量提升

目前,哈密城镇化水平已达到65.2%,远高于新疆及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哈密将逐步从快速城镇化阶段进入城镇化成熟期,这将带来城镇开发模式、城镇发展重点等方面的转变。快速城镇化阶段主要以增量为主,而城镇化成熟期主要以存量为主,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的优化调整。由于哈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城市规模受到限制,以增量为主的城镇化不可持续,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哈密将采用增量和存量并重的开发模式。同时,哈密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将从扩大城市规模、建设城市新区转移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镇环境上来,通过城市的发展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理念进一步扩散,全面提高哈密的文明进步程度。

(二)城镇功能和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首先,哈密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哈密位于能源廊道、交通廊道和文化廊道的空间交汇处,既是新疆的东大门,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陆路通道和桥头堡,拥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战略地位。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哈密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有利于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其次,人口物流的集聚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新背景、新平台,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这将带来哈密人口和商贸物流的进一步集聚,有利于将哈密打造为新疆的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基地。再次,区域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哈密正朝着建设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东联、西出、南通、北拓”的现代交通枢纽中心迈进,完成从单通道到“米”字型区域交通格局的转变。第四,绿色能源基地发展提速。哈密是我国资源最为富集、组合优势明显的区域,是全国十大资源集中区之一。“十三五”期间,随着煤电基地和风电光电等新能源项目的运行,哈密将升级为我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

(三)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首先,农牧业现代化将推动哈密农牧民就业转移。未来哈密通过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农业生产的效率和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促使农村和牧区从单一的农业经济、牧业经济向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农牧业服务体系等综合性经济转化,拓宽农牧民收入渠道,推动农牧民就业转移。其次,工业发展将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哈密未来将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扩区调位,全面提升各类产业园区功能,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将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配套型城镇,推动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就业转移。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未来哈密城镇通过加快发展生产业和商贸服务、餐饮、批发零售等生活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有力的就业途径。同时,哈密通过积极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将显著提高哈密的非农就业水平,推动城镇化进程。

(四)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制约日益加剧

哈密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的承载力较低,近年来,随着哈密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兴起,城镇扩张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是哈密城镇化发展及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哈密单位面积产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3,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是全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2。哈密未来的工业化及城镇化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限制,建设节水绿洲城市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哈密虽然土地广阔,但适宜开发面积少,荒漠面积占总面积的68.9%,绿洲面积仅占3.8%,属于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区域不到3万平方公里,而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到区域面积的77.89%,城镇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二、哈密市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构想

(一)发展思路及原则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科学配置增量,优化存量,完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以壮大中心城市和能源基地为重点,推进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支撑,提高绿洲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以完善和创新城镇化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走出一条“内外双驱、量质并重、和谐包容、生态宜居、兵地共融”的哈密城镇化道路。

哈密新型城镇化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发展成果。

二要坚持规划引导,有序发展。要加强规划在哈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全域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三要坚持优化布局,协调发展。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分级分类推进不同区域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和功能,强化城镇间产业分工协作,优化城镇空间开局,促进哈密中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

四要坚持产城融合,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

五要坚持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坚持以质量为导向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规划城镇规模,合理控制城市增长边界,充分挖掘存量潜力,大力推进节水绿洲城市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六要坚持文化传承,特色发展。挖掘哈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彰显城镇文化内涵。

(二)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

1、城市功能定位

以新型综合能源产业为主、商贸物流业集聚、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其核心功能为“一个门户、两个中心、三条廊道和四大基地”。

一个门户:新疆面向欧亚大陆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新疆东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

两个中心:一是新疆东部地区高端服务业中心,具体包括金融商务、商贸、研发设计、文化创意、行政服务、旅游服务、时尚消费等功能。二是新疆自治区自主创新中心,围绕新能源开发和相关产业,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基地和科技园区,是新疆建立创新型城市、智慧生态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条廊道:一是以“电力丝绸之路”建设为核心的能源廊道,二是以“新丝路、大交通”建设为核心的区域交通廊道,三是以丝路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廊道。哈密是这三条廊道的空间交汇点。

四大基地: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型材料加工基地、物流信息化基地。

2、城镇发展策略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2013―2020年)》提出的五个方面的举措,相应提出哈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策略:

一是“壮大中心城市,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哈密的举措是全力推进新疆自治区副中心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中心性。

二是“增强产业支撑,改善城镇发展条件”。哈密在综合能源利用、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将继续完善产业门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四大基地的建设步伐。

三是“建设和谐新疆,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哈密要从改善人居环境着手,提高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大力开拓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充分发掘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十三五”期间,哈密将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支撑体系的建设,重点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和绿洲城市生态建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