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肠道菌群变化;抗菌素;微生态制剂;影响与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长,其中老年病患者比重更是加重,整体占世界此中的1/3,糖尿病患率位居世界第2,如今仍然以较快速度,较高的数量增加,情况依旧恶化。
1 老年糖尿病的具体含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主要特征表现为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等现象或症状。糖尿病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病群,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具体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①种族与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并且根据调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家族的糖尿病率各有差异,极大可能是由于种族,家庭遗传导致;②环境因素,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体力劳动逐渐减少,智能机器广泛推广;饮食无节制,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随意摄入,绿色健康清淡蔬菜减少,身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由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复杂化,引发的各个阶层诸多精神压力,精神疾病;精神问题,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2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通过对部分糖尿病患者抽样调查分析,观察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的糖尿病患者中的肠道菌群都发生变化,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器官退化,身体素质低下,免疫力较弱,其肠道菌群的增加较多,幅度较大,肠道菌群失调尤为突出。肠道微生态与人的寿命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微生态平衡的状态下,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菌群保持着一定的数量与比例,肠道菌群内的细菌就有益于人体,起营养,生物拮抗,免疫,促进生长,抗肿瘤和防止衰老的作用。而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肠道菌群数量与种类发生变化,异常增多,导致微生物生态失衡,有害菌产生的毒性物质与内毒素的释放,以及肠内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等,会降低肠道系统的免疫能力与其他一系列功能,又会引发更多疾病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人体的整个身体机能,加速衰老与死亡。
3 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对其的影响与作用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利弊皆有,所以应当合理控制,有效利用,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极有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再次失调,而不是促进肠道菌群数量种类正常化。老年人免疫力较差,肠道菌群的抵御力极弱,容易收到外在因素与环境影响导致肠道菌群的变化失衡。通过研究显示,在使用抗生素的5d内,肠道菌群中的肠杆菌,乳杆菌等一些杆菌数量明显减少,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灭杀作用,持续使用抗生素,然而到10~15d时,部分肠道菌群不减反增,数量明显迅速增多,由此可见,抗生素使用,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在医学使用中要合理精准地把握尺度,减少使用频率,控制使用的时间,合理有效的利用抗生素保护,修护人体肠道功能,治疗糖尿病,避免一系列并发症,减轻由此引发的痛苦程度。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由于其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无论在婴儿,老人,还是新生畜禽可以防止和治疗腹泻,便秘。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精进,我们逐渐地发展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可以得到改善,微生物失调的过程是可逆的。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微生态制剂的适当干预,可以使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消除或逆转。微生态制剂通过生物拮抗作用,调节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作用是指对有益健康的部分肠道菌群有利于成长,起到促进繁殖的作用;对部分致病菌则起拮抗作用,用两种双重作用调节肠道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使用微生太制剂后,可以恢复肠道菌膜的拮抗作用,保护小肠皮上细胞并促进被损坏细胞的增生修复,同时有利于恢复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由上述两种影响因素来看,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前期先使用抗生素控制肠道菌群的增加,到达一定期限后,再使用微生态制剂维持现状,保持肠道菌群的合理正常,不增加也不减少,两种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对老年糖尿病肠道菌群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糖尿病的缓解与治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并不能安于现状,由于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的局限性,以及我国糖尿病的严峻形势,国家应当对糖尿病中肠道菌群自己其他方面研究更加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者则应当深入地,多方面地研究其他更为有利的方法,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王文丽,王红漫,付朝晖,等.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对老年非肠道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0,36(20).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水文与水资源也出现了变化。基于此,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与水资源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全球气候变化实际,探析水文与水资源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气象研究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全球气候变暖为最主要特征,全球气候呈现出深刻的变化,并突破了传统的地域性限制,演化为全球共同的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不同地域,水文和水资源分布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文和水资源问题是重要的科研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探寻有效的保护路径,是现代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1、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
1.1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水是地球生命诞生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水资源是一个体系性的系统,对气温、大气环境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水资源变化也反作用于人类,并直接影响到水循环系统。基于此,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制约了人类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1.2对水资源的影响
作为一种循环资源,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资源。在资源分布上,水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推进,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2]。从人类利用角度来看,水资源具有循环性特征,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打破这种循环平衡,当水资源平衡遭到破坏以后,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水资源通过蒸发、降水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平衡与再利用,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却打乱了这种平衡,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产生深刻的影响。
2.3对供水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于供水产生深刻的影响。举例来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全球降水分布会发生变化,导致洪涝灾害产生,同时干旱地区将更加炎热缺水,造成水资源的不平衡性,进而对于供水也将产生更强烈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对于供水的影响,是现代环保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对供水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可以总结出科学策略,指导水库、水电、水质等工作,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
2、减小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策略
2.1强化水资源供需与管理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强化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水平,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水文和水资源特征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分析水文和水资源分布特征,并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点,总结出相应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对于维护全球水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强化水Y源的利用与管理,要建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体系,通过全球化的制度构建,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稳定,避免水文和水资源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水文和水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适应当代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2.2加强节水高效利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加强节水工作,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实现水资源保护目标。保护水资源主要由于两条路径,一是保护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是通过节约用水、采用节水型用水方式等方式实现;二是减小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及排放的监管,特别是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能源行业,减小水资源的污染。强化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寻求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方式,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相关水文和水资源保护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来,让社会公众养成环保意识,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提升水资源保护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水资源保护目标。
2.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强化水文和水资源保护水平,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制度保护体系,提升水文和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水平,提升水资源保护效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水文和水资源保护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要不断加强体制改革,提升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提档升级,通过制度的有效约束,形成相应的保护体系,进而减小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并为相应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武器[5]。
2.4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强化水文和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必须践行环境保护理念,对于自然环境心存敬畏,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在实践工作中,要注重日常环保工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科学应对水文和水资源问题。水文和水资源系统具有体系性特征,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要形成全局化的环保理念,提升水文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总体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水文状况与水资源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探寻水文和水资源变化的规律,对于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并落实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方式,是当代水文水资源工作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政府部门、水文与水资源专家和社会公众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康宁.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1458-1458.
[2]胡洋洋,李晓宏.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环球人文地理,2015(22):260.
[3]张永勇,张士锋,翟晓燕等.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与影响量化[J].资源科学,2013,35(3):601-609.
一、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涵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生态教育”?任凯、白燕在《教育生态学》中这样解释:“教育生态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探讨实现最优化教育生态结构和最佳生态功能的一门科学。”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呢?语文课堂教学生态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一种生态的和谐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的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知识流通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二、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特征
1. 整体性
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那么在生态课堂中就表现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表现在:1. 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首先都是一个个独立自存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因此,课堂中施行的教育也必须是能给学生以整体发展的教育。2.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整体。课堂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在交往、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3. 课堂本身是一个整体。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及其中的人、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生态课堂中的生态因子在其每一个互动中必须以整体的和谐与发展为目标。整体性是处理和解决课堂问题的根本。
2. 开放性
开放性是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生态系统,生态课堂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堂的开放性是指课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达到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而课堂内部各因子之间也互相作用、互相调适以实现课堂整体的最优化。具体地说,生态课堂的开放性主要包括:1. 物的开放性。这里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物就是它自身的敞亮,并没有一个深藏在背后的本质;二是说,课堂中的物不是只限于课堂空间内的几个物件,而是与课堂外诸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 人的开放性。这主要是说,课堂中的每个个体在精神世界上都是向他人和外界开放的。师生双方只有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彼此间的理解和视域融合。3. 课程的开放性。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课程实施的开放性等。总之,生态课堂的开放性是作为生态系统的课堂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课堂中各生态因子的创造性之源。没有开放性,课堂就会趋于萎缩,当然也就更无生态性可言。
3. 自组织性
所谓生态课堂的自组织性,就是说当课堂内发生突发事件时,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作为系统的课堂内部各因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能够机智地按照某种可行的原则自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能力。由于某些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和消极作用,因而要求课堂必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性。要真正做到自组织控制,必须采用开放的课堂结构,而且课堂中各因子之间还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和很好的协调关系。这样,课堂中的交往和互动才能始终维持在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自组织性是生态课堂的一个重要特性。
4. 平衡性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生态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活动空间,师生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符合生态理念的课堂是信息畅通、流动的课堂,确保课堂上信息的流动是教学的理想形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平等观念引导下展开师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分享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在这样的对话之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教师和学生在一种融洽的环境状态下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关系;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所有信息,包括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各种信息,相互交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建构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要尊重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提出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飞扬,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活起来,从而使师生共同成长,追求人本、文本和生活的统一。因此,构建生态课堂应遵循整体性、持续发展、生成性、平衡性等几个原则。
怎样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情境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语文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中的意境,以绘声绘色的朗读和精当巧妙的讲解分析,创设情境;将图画、音乐、戏剧等引进语文课堂,如《为了忘却的记念》配以钢琴曲《命运》,同为凝重深沉;《故都的秋》配以小提琴《天鹅之舞》,同为忧伤低沉等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再现教材中的情境,强化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开展多彩活动
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能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舞台,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可以开展语文活动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布置课前演讲,在愉悦的气氛中开阔视野;组织辩论会,锻炼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编排课本剧,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
3. 营造和谐气氛
[关键词]草原文化;蒙古族;“天人合一”观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82-02
一、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核心内容,从目前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型文化。
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草原文化通过与中原文化长期的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今天已经熔铸为以内蒙古为主要集聚地,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草原文化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积极地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中,遂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互交融辉映,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多元一体、丰富绚丽的文化体系。
草原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其特质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民族性和地域性
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文化是中华各区域文化中分布最广的区域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们创造的风格粗犷豪放、魅力无穷的草原文化,世代沉积、延传,不仅给中华文化增添了动力和活力,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人类文化史上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草原上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先民们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游牧生产是严酷的,它是人们妥协于自然力的结果;但游牧生产又是理性的,它是顺应自然的选择;游牧生产还是人类自我牺牲精神的一种体现,它是古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①蒙古民族生活方式是古代游牧民族生态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结果。
(三)开放进取、充满活力的文化观
草原文化不仅是开放型文化,而且也是充满活力的文化。北方草原民族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式。蒙古族的征服战争,虽然不可避免的带来血腥和灾难,但客观上也加速了腐朽王朝的灭亡,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世界文明的演进带来激情和活力。
(四)恪守诚信、崇拜英雄的伦理观
诚信是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草原上古老的民谚“宁可失良驹,切勿失诺言”广为流传。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大半个世界,英雄的形象刻在每个草原儿女的心中。因此,可以说,每个游牧民族的历史大都是战争史、英雄史。成吉思汗的一生是战争的一生,通过战争、征服而达到融合,客观上达到了以战止战、“致天下于太平”的目的。
草原文化的这些特质,表面上看是分割的,实质是有内在关联的。草原民族的特殊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产生“天人合一”这种世界观的前提和基础。如大草原上恶劣的天气,意外的或然性使人们产生了敬天意识和保护草原的意识。因为面对大自然的不确定性,需要人们相互合作,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英雄的带领,共同抵御外在的侵害。草原文化的特质不仅鲜明而且相互关联。
二、草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观与草原文化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物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③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既可以充实自己个体内在的德性,又可以向外扩展到与自然相和谐一致。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命题“天人合一”,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生态观,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自觉地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法宝。
(二)草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蒙古族的思想理念中,历来崇尚“天人合一”和“回归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个存在。把人的存在与自然发展变化相互联系、平衡运动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实践的一种经验总结,并最终把它内化为蒙古族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在他们全部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乌恩先生认为:“草原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浓郁的‘崇天’、‘敬天’思想。‘天’在草原文化中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精神存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广义的自然。因而‘天’是一个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具有广泛文化含义的概念。”④自然是一种完美和谐的秩序,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万物和谐共存就是“天道”,尊重自然就是对“天道”的尊重,人是大千世界中的一部分,人类更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蒙古族谚语“苍天就是牧民眼中的活佛,草原就是牧民心中的母亲”,体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所谓“春不合围,夏不搜群”、“天人和谐”的思想融入了草原民族意识形态的每一个方面。草原民族“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自然观,标志着草原文化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已经上升到自觉的高度。
草原民族在与自然、社会以及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一切事物的用途、作用与意义进行评价的原则,一系列的价值原则构成了草原文化的价值取向。草原文化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和谐共存的自然价值取向,注重实用的经济价值取向,崇拜英雄的人生价值取向,恪守诚信的道德价值取向,自然纯朴的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一部草原民族的社会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草原民族所传承的善待自然,崇尚自然的观念是“天人和谐”、“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集中体现。
(三)草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
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使之能够在知、行上得到统一,成为草原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结晶。这一点在草原民族领域也有广泛的体现。例如草原民族信奉的萨满教,也是以万物有灵、崇尚自然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宗教。在这种宗教看来,万物有灵,如果随意破坏,将是对神灵的不敬。这种宗教生态观实际上是草原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领域的反映。
这种宗教生态观抱着敬畏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护自然,包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也对保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草原文化“天人合一”观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互动的文化。它有开阔的视野、宽阔的胸襟、奔腾的热血、苍凉的韵律、悠远的心声、细腻的情怀。⑥内蒙古草原文化不仅是区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而且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草原文化给华夏文化带来了活力和魅力,我们应该善待草原,很好地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
人们在经历了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之后,回过头来寻找一条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蒙古民族创造和延续下来的以游牧文明为主要内容的“草原生态文明”。可以自豪地的说,蒙古民族创造流传下来草原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生态智慧”。草原文化由于以游牧文明为基础,天然的把“天人合一”理念贯彻到“行”的层次上,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因此,在当今全球草原荒漠化、沙漠化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下,中国蒙古族草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仍具有先进性,这种固有的先进生态理念更能彰显出新的价值和生命力。
草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不仅对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其理论启示和现实价值,“天人合一”的先进生态观在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也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代价值。要很好地传承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离不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自然观指导,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尤要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草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活力。
[注 释]
①李凤斌:《草原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④乌恩:《草原文化显现四大价值观》,《内蒙古日报》, 2005年10月22日。
关键词:巫傩文化山地民居环境观
中图分类号:S3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湘西位于中国西南湘、鄂、渝、黔四省交汇之处,包括现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湖南西北部地区。武陵山脉绵延湘西全境,由西南至东北贯穿于湘西的古丈、泸溪、保靖、永顺、张家界等地,形成了千峰耸立、地势崎岖的湘西山地特征。酉水、澧水、武水、沅水以及沱江等成千上百条河流似一张网穿梭在湘西山地之间。高山与大川,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在历史上阻隔了湘西与外界的交流,但是,正因如此使湘西远离中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空间,为创造奇特的山地民居文化奠定了可靠基础。
1 巫傩文化的内涵
所谓巫傩文化,就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各种法事)使现实的人获得神的能力(人神相通),达到人的自然能力无限度扩大化,再借助这种能力逐瘟驱疫、祈福消灾的一种原始文化。在土家族称为“梯玛文化”,苗族称为“巴岱文化”,其宗旨表现为“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巫傩文化影响了湘西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湘西山地民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湘西自古以“神秘”二字冠之,其神秘不仅表现在湘西人民生存环境的优美和生活方式的独特,同时还表现在湘西山地多元文化的神秘。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多元化地区,生活着汉、土家、苗、侗、瑶等近三十个民族。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湘西的神秘面纱开始慢慢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其独特的文化依然有待更多的学者去发现。
2自然崇拜与聚落布局
湘西人民自古处蛮夷之地,深受原始巫楚文化影响,面对恶劣生存环境以及地下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湘西人民向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认为自然皆神,万物有灵,犹如汉文化的“天人感应”,追求“天人合一”,祈求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维持生态平衡。“坟对山尖,屋对坳”的谚语是湘西民间长期流传着带有朴素民间哲理的风水说。在湘西人民的认识中,居所、环境、时气、人事都是密不可分的,是“风水”将其和谐统一的结果。这种朴素的风水说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感应,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般基址选择原则: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不管聚落还是居所的选址最讲究的是“山”与“水”,与汉家“山管人丁水管才”的风水说想统一。
湘西山地民居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是湘西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湘西山地民居建设的宗旨是在不妨碍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解决人民居所的问题。在湘西山区耕地便是人民最主要的生存资本,平地都开垦为水田,甚至缓坡都开垦成了梯田,因此坡地和溪河两岸变成了民居的建设之地。它们依山就势、取材自然,或背山而筑,或依水而立,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空间布局上,湘西山区各处民居的差异性很大。大体而言,耕地和水源决定了湘西民居在环境中的布局。首先,耕地决定型布局有坡岭片状聚落群、山间地头星点聚落和山间盆地环状聚落。湘西山地耕地极少,很大一部分人群便是逐耕地而居。其次,水源决定型布局有河谷带状聚落、池塘和水井环状聚落以及高山盆地片状聚落。湘西河流众多,但是水源分布极度不平衡,尤其是引用水源,如此形成了围绕水源而建的聚落群体。此外,还有防御型布局,高山孤寨聚落。
3祖先崇拜与民居格局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巫傩文化孕育了湘西的神秘,而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又是神秘湘西的重要体现。巫傩文化是传统楚文化的遗存,随着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湘西人民由原是信仰逐步演变成现在以祭祀祖先、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巫傩文化,这种思想成为湘西民居文化意识的主要特征:崇拜祖先,重视族谱,讲宗亲、重家族。同时,在这种独特的巫傩文化的影响下,湘西人民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山地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湘西山地民间的形制根据所住居民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概分为“一”字形、“L”形、“凹”字形以及“四合院”(比较少见)。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以及七开间,其中正中间一间为堂屋。“吞口”是堂屋正面向后收缩四尺左右与左右两间房形成“凹”形产生的空间,有的地方又称为“子堂”。堂屋两侧房间在“吞口”处开门,使得进入两侧房间可以不经过堂屋。“吞口”是传统祭祀活动形成的形制,在举行祭祀祖先活动或者其他法事的时候,外姓人只能从侧门进入。堂屋是湘西民居平面布局的核心,是整个建筑空间的轴心,是民族信仰和宗亲崇拜的深刻体现。“堂屋为亲,火塘为族”可以深刻体现出堂屋的重要作用。堂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复合多用的实际功能,是供奉祖宗牌位之处,体现了祖先崇拜、维系氏族的意识。堂屋是人与神共居的建筑空间,既是家庭婚丧嫁娶、筵宴宾客的场所,又是祖宗对话的空间媒介。火塘是湘西民间中的又一个核心空间,火塘既是家庭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又是大家族亲人之间交流、取暖、会议和决策的重要场所。同时,火塘又是人们将物质情感升华了的神圣空间,火塘不可以踏,围绕火塘尊卑有序。
4朴素的环境观
湘西山地民居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尽可能的适应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其朴素的环境观念集中体现在:依山就势,就地取材,极大限度的保护了自然环境,蕴涵着湘西人特殊的民居环境观,也深刻体现出了巫傩文化“自然崇拜”的内涵。湘西民居利用简单的自然材料实现了维系生存生活的多种功能的完美结合,不但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共生共存,且拥有丰富的形态样式,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湘西山地民居的建设不是通过刻意的平整土地、砍伐植被等破坏自然环境的方式使得开拓出一定的空间来建筑一个居所,而是千方百计的设计出适应于特定空间的建筑样式来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最具特色的湘西山地民居主要有:吊脚楼、岩板屋、木架板壁屋以及木架土墙屋等,每一种建筑样式都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杰作,吊脚楼是对自然环境适应性最强的建筑形式,实现了防止潮湿、防御蛇鼠、人畜分离、生活起居等多元功能一体化。岩板屋是湘西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见证。建筑就地取材,墙体用石头、薄石片盖顶、石板铺地、易于排水排污,还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材料。岩板屋经济方便、防火耐用,是一种具有生态价值的建筑形式。
5结语
湘西山地民居形式不拘一格、自由活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实用性与民间风俗相结合的产物。湘西山地民居材料易得、技术简单、经济环保,我们在认识其独特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环境观念、建筑理念以及审美意识的研究,与现代的建筑技术、艺术审美、理念意识相结合、取长补短,为现在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魏挹澧.湘西风土建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易华.谷岩.浅析湘西民居建筑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10(34)
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不同的分析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各有优缺点,适用性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对内蒙古地区实际情况和数据分析,本文选用李晅煜,赵涛在“复杂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中建立的评价模型来计算该区3E综合协调度。在本文第三部分中会详细介绍该模型及运用该模型所得出的计算结果。
二研究方法
1指标的确定
评价测度的前提条件是对能源、经济与环境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测度。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测度相当复杂的系统时,要根据实际要求,尽量选取较多的指标,因为仅用单个的指标很难反映其主要特征。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出系统协调程度的指标。要注意提高可查性较强的定量指标比例,指标之间应该有比较明确的内在逻辑关系,适当选取部分逆向指标。子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不仅要明确指标的组成,还需要有比较清晰的指标结构。在本文的研究设计中,对指标结构作了3个层次的划分,即协调度指标、分类指标和具体指标。分类指标由5类组成:分别是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增长指标、效益指标和地区相对指标。
2确定权重
客观赋值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均方差法、变异系数法等。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均要求主成分得分或因子得分函数的各个系数均为正的。采取适合本文数据分析的一种相对客观的方法,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将搜集到若干区域的各指标实际数据,通过对其离散程度的归一化处理,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变异系数法中使用的数据不用做标准化处理,因为此种方法不受量纲的影响,其次利用数据说明问题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最后条件比较宽松,便于操作。
3指标标准化
由于本文中建立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所涉及的评价指标较多,指标纲量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运算,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也就是统计数据的指数化,对其指标属性值进行量化,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即为对应地区、对应指标的标准化值,所有标准化值都处于[0,1]区间内。本文选用了2002-2009年的相关数据,依此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4计算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协调度
关键词: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15-02
1 消费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什么是消费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把消费的特征看成消费模式,认为“消费模式是指一定时期消费的主要特征,包括消费内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趋势以及消费的其他方面的主要特征。”(周叔莲,1982)有的学者认为,消费模式就是消费过程的主要内容的总和,强调“消费模式就是消费收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总和。”(李彦和,1987)还有的学者从消费体制去考察模式,认为“消费模式是指消费体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是消费体制的骨架、基本规定性和主要原则(杨圣明,1989)。”
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开拓者尹世杰认为,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下人们消费行为的程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尹世杰,1987)综合来说,尹世杰的观点较为准确和全面。首先,他的观点反映了消费领域的主要范畴和主要经济关系,其次,其观点指出消费模式反映消费领域的本质联系、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性,不仅仅反映人们消费活动的主观愿望、要求和行为规范,而且反映消费行为的正确方向和必然趋势,反映消费行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再次,其观点指出消费模式不仅仅是人们丰富的消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反映国家对消费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反映国家对人们消费生活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这样,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才有所遵循,以适应消费过程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技术因素和社会与心理因素等。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消费模式的根本因索。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着消费的总量和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消费模式也就不同。消费模式的选择,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生产关系中的分配方式对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人们获取的收人性质、方式、多寡、不同,导致消费方式、消费内容都有所不同。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对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国民收入、消费基金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总量越大,越会影响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进而影响消费模式。不同类型的居民,消费习惯不同,消费需要不同,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同,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消费模式。例如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在人口结构中才比重提高,就会直接影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据预测:我国到201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的到23.9%,这就意味着,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然会在消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消费可持续的发展。另外,消费模式也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风俗、心理因素、文化传统密切联系,受其影响和制约。
2 可持续消费的提出
可持续消费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正式被提出的。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制定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消费概念,指出要“改变消费形态”,“应当特别注意不可持续消费所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配合尽量降低耗损和减少污染的目标,有效使用这些资源”,并且明确提出,“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形态”。之后,可持续消费作为许多国家和理论界进行研究的战略性课题。
联合国环境署1994年在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涵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减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联合国环境署UNEP,199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七次清洁生产会议上,对可持续消费概念做深入解释,指出“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自始至终最小化对天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利用,最小化废物与污染物的产生,从而既满足了对服务与产品的基本需求,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又不会危害后代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可持续性消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2003)。
3 可持续消费模式――我国消费领域的必由之路
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与社会、资源、人口、生态的矛盾与冲突也明显地表现出来。
从生产消费角度看,我国是人均资源小国,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非常低。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再靠拼资源、拼投入维持高增长将难以为继,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以往的消费模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模式。
从生活消费方面,意味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急剧开始升级,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尽可能享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文明。同时,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成为不可回避并需要认真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可见,要缓解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消费领域,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
4 中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维度构建
可持续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要避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提倡可持续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
4.1 适度:消费模式要适应经济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适度消费要求消费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消费水平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水平。提倡适度消费要求在消费观上变改,一是反对高消费和奢侈消费;二是改变为生产而消费的消费观。消费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消费,不应该铺张和浪
费。美好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资料越多越好,因为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还应该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如果过度追求物质的东西,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同时,可持续性消费模式强调适应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在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就要求消费应避免损害生态平衡,注重对不可再生资源利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并积极寻找可代替资源作为替代品,生产中力争节能减排。
4.2 平等:消费行为要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
平等消费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代内平等消费。代内平等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为代价。据联合国《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披露,世界上最富20%的个人消费就占了全球个人消费总开支的86%。与此同时,贫困国家的居民为求温饱而掠夺性利用资源、破坏生态的现状也十分严重。而生态的破坏往往使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进一步穷困化,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是代际平等消费。代际平等强调未来各代人和现代人一样有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等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为后代人保护消费资源的责任,这就要求各代人在考虑自己要求和消费的同时,要对未来各代人的消费问题负起历史的责任。本代人在利用消费资源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由于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消费资源的权利,对后代人的生存造成威胁。
4.3 生态:消费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人们进行生态消费,或者说叫绿色消费。这种消费要求人们自觉选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绿色产品包括那些节能降污的消费品,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能源的节约。比如,在生活中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减少城市拥挤、能源节约、减少污染,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步行或自行车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购买机车时候,可以考虑购买小排气量类别,而且尽量使用无铅汽油;生活中节约用电,使用节能产品;要为珍惜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诸如一次性纸杯、牙刷、剃须刀等。
4.4 立本:以人为本。在崇尚精神消费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生态;伦理;策略
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必须直面的一个研究课题。同样,网络信息资源中也存在着信息生态问题,也就是说,网络是人与信息的生态系统,也需要我们努力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文试就网络文化传播生态环境的危机与策略问题作些探讨。
一、网络文化传播之生态危害表现
道德伦理失范。杜拉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由于网络技术的超乎寻常的高速发展,现实的道德规范很难适应这种高速的新环境,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道德的冲突。道德的冲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网络生态道德失范问题:黄毒泛滥、版权侵犯、病毒传播、黑客骚扰等。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网络上充斥着信息垃圾,妨碍了人类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遨游在互联网世界里,就会或多或少遭遇到垃圾邮件、病毒侵蚀、过时信息等的“轰炸”。
自由主义泛滥。网络突破了传播学上人际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而代之以多元联动。在网络中,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行事,可以较少地受到别人的压制和束拘,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王国”。由此,一些禁不住诱惑的人就开始堕入“情网”,并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
人际关系冷漠。由于网络文化的同律化、标准化、程序化,使人的思维简单化和直观化,致使人们的知识匮乏、审美能力下降。而人际传播关系也不断疏远,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入网者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于是,出现了漠不关心现实生活的情状,这样,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油然而生,进而导致人际间的亲情、友情等道德关系的破裂与沦丧。
侵犯隐私与网络犯罪。人们的一举一动会在网络上留下符号烙印,也很容易被追踪,因此让一些不法分子很轻易地获得“网民”的隐私。那些不法的数据采集商利用各种电子手段收集“网民”有关个人的点滴情况,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同时出售给违法公司。网络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对网络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是最为严重的破坏网络生态环境的行为。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时有发生。心理失衡也有人称其为“信息综合症”,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症候群。有的因失去信息而感到精神上的匮乏,继而产生信息孤独感;有的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成为“信息恐惧症”。
文化霸权危机。“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80%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却只拥有信息总量的20%,信息富裕与信息匮乏的最高比例达100:1。信息大量集中于富国的结果,使得信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另一种形式的贫困威胁——信息贫困。”发达国家经由网络向目标国受众不断地传播文化信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强加于人。
二、网络文化传播出现生态危机的原因
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也与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关。
网络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自主性、虚拟性等主要特征。它抛开了人类的肉体,抛却了限制与拘束,只留下人类自由精神的遐想与畅达。
网络生态空间观念的误区。许多人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只是把网络看成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媒体”,远未把网络放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此崇高的程度,至少,在如今,还没有谁把网络看作是人类真正的“第二生存空间”。所以,即使有人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也不会像破坏自然环境那样遭到同样程度的谴责。由于对网络生存空间的淡漠和对网络虚拟性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有些人对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环境问题的曲解。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但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然而,人们把这种虚拟性常常看成是一种虚幻性,结果导致了理解上的偏误。这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理论相比,其自觉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信息崇拜,是指过分夸大信息的价值甚至将其神化。罗斯扎克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对信息的崇拜极其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滥用、误用,造成网络信息污染,导致信息膨胀乃至信息高速公路的堵塞,从而极大地破坏网络生态环境。
传统德育教学的滞后。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网络单方面的原因,也与我们传统德育本身存在的不足有关。如果我们具备比较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素质水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会大大减少出现失范行为的可能性。黑客哲学的泛化。“黑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视的黑客伦理或黑客哲学。他们怀疑权威,又具有高超的网络技术水平。由于“黑客”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于是他们成为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黑客哲学要旨是崇尚信息自由共享,反对信息垄断,蔑视权威。这些观念的极端化使黑客在网络中“耀武扬威”。
语言文化霸权的威胁。互联网络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不懂英语几乎寸步难行。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的:“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
这对于非英语民族和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在网上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机会被剥夺了。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强国必然会依据其网络上信息流的绝对优势,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
三、网络文化传播的生态伦理观策略
1.确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生态观念。“‘生态’本是指自然界的万物依自然本来的规定而和谐地处在合理的生命循环之中,是自然界和谐性的一种表述。由于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学界近年将‘生态’嫁接到由人的存在而衍生的‘伦理’、‘文化’、‘哲学’,乃至‘宗教’等文化的概念上,从而形成了“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等观察领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当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网络与网络运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环境系统网络生态系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点,但它不仅是强调技术因素的网络系统,而是与网络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与信息主体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运行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强调各因子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整体性。所以,在网络系统上,只要某些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整个系统的生存风险,即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用生态观念去看待网络运行环境,保护网络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竭力创建以及维护好网络生态运行环境,使网络运行沿着人们设想的轨迹运动,树立人与网络生态运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态观念,并使之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2.树立系统的网络生态伦理观念。生态讲究的是整体性与全局性的观念,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网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反映的是人与网络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在这种整体的系统中,“网民”利益与网络利益互相依存,互为作用,具有内在的互动性与紧密的联系性。整体性、互惠性和长远性是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网民”对网络利益的保护与支持,实际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网民”对网络利益的损害也即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网络生态伦理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和规范去指导和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以便保护网络的顺利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要言之,网络生态伦理观念就是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网络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考虑网络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对“网民”应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公德修养和规则意识,使“网民”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按照安全制度规范操作与处理信息。作为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良好的并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上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又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拓展“网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受众应该加强自律。网络主体要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约束。自律的关键方法是遵循“我为网络、网络为我”、“从我做起”等意识的培养,通过反省,检查克服自己陋习,并在实践中,不断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道德自律境界。同时应建构网络监督机制,加以综合治理。
5.持续提高网络技术。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约束是防止外来信息入侵的较好方法。目前,过滤软件、分级系统、防火墙是当前主要的维护健康的信息环境的主要手段。如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反“黑客”技术等等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由于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更显迫切。:
6.建立行业协会组织。2004年9月,新浪、搜狐、网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成立了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旨在为积极响应2004中国互联网大会“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和“坚决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号召。结成同盟后,三大门户网站将共同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用户倾力打造“满意的产品质量、放心的资费标准、贴心的客户服务”,并通过此举以及在产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无线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成熟的发展。这对中国网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7.确定网络生态原则。“网络社会”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应该制定一些立网原则,“根据我们的初步探讨和总结,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应成为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除外,还应加上平等原则、透明原则、生态原则、伦理原则等。网络受众,必须自觉地遵循这些原则。
关键词:金双歧;思密达;联用;腹泻
小儿腹泻是儿科中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1]。小儿腹泻以5岁以下儿童居多,患病率高,可持续数日,长期腹泻会造成儿童体内水和盐的流失,严重威胁了儿童的生命健康[2]。本文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0例小儿腹泻患儿,分组对照治疗,观察金双歧联用思密达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110例腹泻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腹泻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患儿59例,女性患儿51例,年龄均在6个月~ 5岁,病程均在1~3 d。将所有腹泻患儿随机区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6个月~5岁,排便次数4~10次/d,病程1~3 d,此中伴有呕吐22例,轻度脱水35例,中度脱水18例,发热31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6个月~ 4岁,排便次数4~10次/d,病程1~3d,此中伴有呕吐20例,轻度脱水33例,中度脱水13例,发热35例。将两组腹泻患儿的性别组成、年龄分布、病程和病情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饮食调整,口服乳酶生和维生素B,呕吐、脱水者口服或静脉补充液体,调整水电解质紊乱状态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但不使用抗生素、止泻剂等。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双歧和思密达,金双歧片:6个月~1岁,半片/次,3 次/d;1~3岁,1片/次,2 次/d;3~5 岁,2片/次,2次/d,饭后喂服;思密达:6个月~1岁,半包/次,3次/d;1~5岁,1包/次,3次/d,加适量温水摇匀,在两餐间空腹时口服,疗程3d,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4] 疗效判断依据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全身症状改变情况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在治疗第3d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恢复正常,由腹泻引起的全身症状也消失;有效:在治疗第3d后,患儿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好转,由腹泻引起的全身症状显著改善;无效:在治疗第3d后,患儿大便次数和性状都不见好转,由腹泻引起的全身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 %,其中36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 %,其中22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结论 由表1结果可知:金双歧和思密达联用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3讨论
3.1小儿腹泻是婴幼儿中的常见疾病,长期腹泻会对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5,6]:一方面是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当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细胞复制,病毒繁殖过多致使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小肠绒毛发生肿胀,呈不规则生长,因此小肠黏膜上皮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降低,从而造成小儿腹泻;另一方面是由肠道内微生态系统失衡引起,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受到抑制,胃肠道抵抗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导致腹泻的形成。
3.2金双歧的主要成分为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主要通过调节肠道正常蠕动、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和补充肠道中正常的生理性细菌,维持胃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思密达具有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作用,双八面蒙脱石为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主要通过固定和吸附消化道毒素,并抑制其分泌,思密达还可与肠道黏液蛋白作用,附着在消化道黏膜表面,阻挡了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3.3金双歧和思密达两者联用能产生相互协同作用,不仅可以保护消化道黏膜,还可以保持肠道内环境稳定,促进病原微生物的排出,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好的前景,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玉影,张丽.小儿腹泻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9):27-28.
[2]梁连锦.小儿腹泻病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155-158.
[3]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4]贾玉珍.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