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国学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景德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秦皇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国务院部署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河北省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赤壁市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河北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 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syn=生命.
参考文献:
[1]Pine Ⅱ B.J.,Gilmore J.H..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97.105.
[2]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94.
[3]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6).
[5]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8).
关键词:
产业融合;现代服务业;文化业;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43-02
1 引言
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河南省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其竞争优势与中部其他五省比较起来,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业或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交叉融合,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渗透,及各大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相互融合,由此可见产业融合的范围也在进一步地拓广。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水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将成为衡量区域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业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正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背景下,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积极探究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提升的途径,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现代服务业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是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角度。Anmari和Kuusisto(2006)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公共部门、区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Aslesen(2007)探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地区知识资本发展的作用,而Zenker和Doloreux(2008)则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环境与区域创新进行研究,以上主要是针对宏观层面进行的。
Hipp(1990)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和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服务;Hyypia和Kautonen(2005)则提出了一些能影响到知识密集型服务的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因素;Bagdoniene和Jakstaite(2008)分析了关系营销对提供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性。以上研究主要着眼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经营过程,这些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真正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是从近些年开始的。孙晓峰(2004)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进行了专门的行业研究;宋庆迎(2005)还指出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能级提升之间的互动关系;代文、秦远建(2006)创新性地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力图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霍景东和夏杰长(2007)从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与支持、产出与绩效及研发系统连接性四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并提出进一步的政策建议。王军虎(2008)采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建立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数量均衡关系及其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对地在减小。何骏,刘杰(2009)在分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源起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全球视野下我国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多样化的对策。闫星宇、张月友(2010)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度环境,确定了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主导产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卢涛(2012)在比较和借鉴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应该发展现代服务业。范建民(2013)探讨了基于区域核心能力的河南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促进政策。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对个别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区域不同条件下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较少。
3 产业融合的研究
国外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的。通过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美国学者Rosenberg(1963)提出了技术融合的概念;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icholasNegroponte(1978)用3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且认为这3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和创新最多的领域。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哈佛大学的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与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Yoffie(1997)、Greenstein &Khanna(1997)、Malhotra(2001)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产业融合的内涵;Porter(1985)、Lei(2000)等则对产业融合的动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Ames(1997)、Banker(1998)、Gains(1998)等深入研究了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
国内,卢东斌(2001)、厉无畏(2002)、马健(2002)等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周振华(2003)对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演变过程进行了剖析;王素贞、边永清、杨海亭(2004)研究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融合的对策;李美云(2005)从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与产业演化的关系、产业融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产业融合与政府管制政策之间的关系等多个领域,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国外产业融合研究的进展及其焦点问题。陈晓涛(2006)研究了技术扩散与吸收对产业融合及其演进的影响:相同的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和吸收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则是产业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姜奇平(2007)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唐昭霞,朱家德(2008)描述了产业融合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微观原因及宏观表现,提出了中国利用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刘志勇、王伟年(2009)积极探索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途径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两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宋娜(2011)阐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和机制。严奇春,和金生(2012)在现有产业融合分类基础上,从静态的产业层次和动态的融合过程的角度对产业融合形式进行分类,进而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卢燕(2013)分析了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第三产业的优质服务和先进技术,来带动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转变。
产业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现代服务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的融合。张树义(2007)分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集群三个层面的融合,并寻求相关的融合途径。常丽娟(2008)认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茹莉(2008)提出河南要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业,以及优化服务业结构这四个方面去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关长海,赵国杰(2008)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探讨了基于生态群落的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梁曙霞,祖强(2008)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江苏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低于与传统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刘琦(2008)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长沙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战略与原则,以及融合的路径和措施。高道友(2009)主要探讨了我国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途径。周晔(2010)概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林凤彩,冯宝(2011)分析了沈阳市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张晓莺(2011)对江苏汽车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王观(2012)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孙建平(2013)探讨了如何牢抓大数据促高端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产业的融合。
现代服务行业间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间的融合。黄莺,马方方(2008)重点分析了如何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袁金星(2008)通过对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促进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李美云(2008)探讨了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融合的过程与模式,并提出促进两者融合的政策建议。徐虹,范清(2008)提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王勇(2010)深入分析了杭州动漫产业与城市旅游互动关系。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2010)有效探寻旅游产业融合路径。马卫寰(2010)探析了以旅游业促进河南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潘利(2010)探讨了现代旅游服务业耦合发展下的河南文化旅游形象构建战略。吴银珍(2010)分析了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张海燕,王忠云(2010)主要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文化业融合的过程,并提出有效的资源整合路径。程锦,陆林,朱付彪(2011)对已有的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卫奇琦(2011)对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市场融合的形式进行归纳,并以上海为例作出相应的实证研究。马倩等(2012)以黄峨古镇为实证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镇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指导建议。陈华丽(2013)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探讨了厦门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策略。
通过对产业融合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1)产业融合涵盖的范围很广,但研究大多描述局部产业的融合现象,尤其是“三网”融合,目前理论研究的深度仍显不足。(2)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大多只考虑单个的因素,这与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相悖。(3)已有国内外产业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信息和经济等领域,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且有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的研究上。
4 研究展望
从以上述评可以看出:研究通过对河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措施的探讨,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现实等多种因素对产业融合的相互影响作用,从而提升产业融合理论的普遍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基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提升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的研究思路可归结如下:以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指导,首先综述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和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建立起理论支撑体系。接着对河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从中原六省以及省内各地市的定量比较分析中,找出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发达国家与国内部分其它地区动漫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及相关经验。最后,以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借鉴提出了河南动漫、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英爽.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研究[J].江苏商论,2010,(5).
[2]林凤彩,冯宝.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6).
[3]王观. 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J].东方企业文化,2012,(2).
一、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2013年8月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创下全国不重复收看人数6.8亿的超高收视,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然而“粗略算下来,仅全国卫视开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就达数十档。[1]”文化类节目的机械复制向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形塑提出了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趋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之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一种契机,引发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生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播放渠道上的变化,在刻板印象中文化节目往往叫好不叫座,因此传统文化性内容也多出现在科普教育类栏目上。在融合发展阶段,谈话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竞技比赛节目等更适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文化节目的播放渠道;再如受众维度的变化,传统文化节目的的“文化灌输”预设了被动的受众,而新兴媒体参与融合发展则将受众直接纳入到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由此观之,文化认同在时间性上受制于新媒体文化的快节奏;文化认同的空间性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地理空间,加入虚拟空间的维度;文化认同的对照性也因文化节目的多屏融合而具有了互相交叉的观众群体,相应集体意识也渗透到了受众的不同维度上;文化认同的互动性也不再局限于个人与团体,也存在不同身份的个人之间与多重团体之中。
其次,文化类节目发展规律造成的中华文化认同之难。当今市面上众多的中华文化电视节目只做到了本土文化的取材,但是后续节目制作中的跟风与同质化现象也极大地扭曲了荧屏生态,从中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形塑。21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较有文化品味的讲座类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但趋之若鹜的节目模仿行为让这类节目显现颓势。媒体模仿同形理论对这一发展规律有精准描述,“同形的发生是由于组织无法找到‘最适化’策略,或者决策者学习了最佳解决方法而调整其策略的说法。[2]”中国媒体的双重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同形现象”的发展,地方卫视的自发电视节目模仿行为在得到国家部门的倡导与鼓励之后,便会出现从无人问津到同类节目扎堆的极端现象,最后反映在收视率上。
最后,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多元复杂。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有两端,节目融合谈的是“媒体端”的发展态势,文化认同谈“受众端”的状态。见“媒体端”融合发展的诸种变化业已引发了“受众端”文化认同的变化,“受众端”文化认同自身的多元复杂同样会影响“媒体端”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分为社会认同、职业认同、地理认同、国家认同、共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六种形态[3]。作为拥有多民族的中国,从政治经济中心到边疆的文化认同都围绕着民族文化、国家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等关键议题。因此,中华文化认同也呈现出多元样态。
相应地,中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须考虑中华文化的地缘差异、民族差异、意识形态强弱等。这可能是文化类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也可能是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
二、新媒体的融合功能在文化类节目创新中的体现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了文化类节目自身的创新转变,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更广义的层面,“在人类社会里把器物、传输、产品与服务连成一体”[4]。具体而言,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功能性融合。在功能上,观众不再满足于机械地接受经由数字电视传输的节目产品。新媒体的功能性融合是指把信息与媒体内容逐渐地由计算机信息科技系统和宽带传播网络传输到使用者。这与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一致,都是受众在使用与满足过程中对文化节目各方面功能要求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问题,对策,阶段,起步,融合,谈谈,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
浙江省嘉兴市信息化建设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工业化建设处于转型升级浪潮之中,两化融合发展则刚刚起步,非常迫切,亟需各方力量不断努力、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步伐。
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嘉兴市努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重点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从政策指导到资金扶持,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但两化融合发展的进度仍很缓慢,企业信息化建设理念有待更新,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一)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的特征
1、两化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从政府层面来看,虽然我市早在本世纪初就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但针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当时我市组织实施信息化试点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至今被认定和通过考核的嘉兴市信息化试点企业已有49家。今年我市又着手开展嘉兴市区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已有7个项目被列入2009年度嘉兴市区信息化项目计划。不论从时间进度还是工作深度来看,我市政府层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时至今日信息化企业仍寥寥无几。据一位从事管理软件行业多年的开发商透露,国内真正意义上称得上信息化的企业只占10%,而嘉兴这个比例则更低。绝大多数的企业只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却尚未形成符合企业发展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的功能。
2、两化融合发展主要出现在传统行业。首先,这与我市工业结构相一致。虽然我市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以玻纤为代表的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但是其规模仍然无法与纺织、服装、皮革、化纤等传统产业规模相提并论,传统产业在我市工业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其次,这与两化融合发展的需求动力相关。传统产业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到价值链中高端的蜕变。综合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与企业主动投入建设的因素,传统产业企业就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据统计,在49家信息化试点企业中,服装、纺织、皮革制品和化纤制造四大传统产业共20家,占总数的41%。其中,服装行业8家,纺织行业6家,皮革制品行业3家,化纤制品行业3家。
3、两化融合发展集中表现在业务融合和产品融合。我市工业经济尚不发达,以零配件加工生产为主,难以在技术融合方面有所作为。又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尚未全面普及,所以产业衍生尚未出现有效的市场需求,发展困难。而业务融合和产品融合相对发展较快,尤其产品融合,在政府投资引导和企业技术更新需求双重影响下,高端的信息化设备被应用于不少工业企业。根据对信息化试点企业的了解,产品融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业务融合几乎成为公众普遍理解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只是这种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据专业人士表示,不少企业认为所谓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购买几套信息化软件。其实企业信息化建设涵盖广泛内容,并非是仅仅从事业务融合就能完成的,而且业务融合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地装上几套软件就能实现。
(二)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政府层面来看,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方式单一。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培训宣传、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培训宣传,其具有明显的“蝴蝶效应”,可以帮助企业由被动化为主动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政府干预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仅侧重于财政扶持,而财政资金用途广泛,信息化建设能够争取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转贴于
2、从企业层面来看,推进两化融合的形式单一。企业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本应引领各方力量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藉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市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尚未真正理解信息化的涵义,尚未真正明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专注信息化工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如前文所述,我市两化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产品融合和业务融合,真正的信息化企业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树立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3、从社会层面来看,推进两化融合的人才稀缺。据企业反映,由于我市信息化市场不成熟,很难招到真正懂得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换而言之,由于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企业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对信息化专业人才尚不具备吸引力。如果企业自己培训这些人才,则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也不合适。因此,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短板。
综上所述,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三方动力均存在不足:政府助推方式单一导致政府引导动力不足;企业开展形式单一、成效不明显导致企业减弱对信息化的需求,工业化需求拉动力不足;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导致信息化先进技术的传播滞后,信息化技术驱动力不足。因此,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两化融合内容与理论也会得到不断地充实和更新。通过认真回顾并总结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工作经验及存在的不足,下阶段我市应及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思想指导,积极搭建信息化建设交流平台,普及基本知识,畅通沟通渠道;注重人才引进,带动技术创新,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需做好四个“注重”:
(一)注重政策引导,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之路
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出台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及发展重点,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各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之路,在探索中制订完善各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施细则。
(二)注重思想指导,搭建企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平台
关键词:产业融合;工业旅游;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11-01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着品种多、资源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辽宁省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挖掘潜力,对促进辽宁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产业融合理论研究
马歇尔在《经济原理》里指出,行业之间的分界线随着分工的精细逐渐模糊,有越过的可能性。这是对产业融合理论的认知和最原始表述。马歇尔在《经济原理》里的表述为现代产业融合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源泉和根据,但由于这些表述在当时没有形成成型的理论,而只是模糊的想法,因此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关注。
The Australian Convergence Review 对产业融合进行了新的定义,他指出:“融合是通过新旧两种服务传递模式的转换调整了服务部门结构,进而来服务不同的市场。”
关于产业融合的类型,Lind从市场角度指出:“融合是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和产业界限后,各分离市场的重新合并和汇合。”Greenstein & Khanna、Stieglitz从技术角度提出了技术代替融合与技术融合,而从产品角度可分为互补型融合和替代型融合。
植草益致力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在《产业组织理论》一书和《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文章中讨论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植草益认为,“产业融合不仅发生在信息通讯业,其他产业同样也有产业融合的现象。”也就是说,产业融合的现象,不是某地区所独有的现象而是存在于世界各个地方。
Rosenberg提出了“技术融合(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这一重要概念;罗森伯格在对美国机器工具演化的研究中发现,独立的、专门化的机械设备是在生产各类终端产品机器设备之后才有的,这种独立化的过程融合了多种机器制造技能,因此他将这一过程称为“技术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产业融合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工业旅游研究
J.Arwel Edwards将工业旅游总结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发展战后休闲产业、开发人们怀旧情绪、保护和保藏活动活跃、政府文物保护、工业和制造业的衰退。
John Swarbrooke认为,通过让游客参观工厂,可以吸引其成为企业的员工。游客在工厂观光旅游发展的原因方面,他认为,游客参加工厂观光旅游与其转变的生活方式、收入增加及较多的闲暇时间有重要关系。
David Sauri-Pujor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一种新型工业活动。工业旅游可以利用缓解衰退工业、调整产业经济而利用过去遗留的文化等开展。
J.Arwel Edwards关于工业旅游产品类型的研究总结出四种类型:生产、运输、工艺过程和社会文化场景,也就是productive attractions、transport attractions、processing attractions、social-culture attractions。
Robert指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是由于制造业不景气的条件下,人们将原始工业活动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旅游产业融合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综合来看,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成果较少。我国在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领域处于初始阶段,没有统一的研究系统和规模。
1.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
我国目前在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有:张文建、陈琳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杨娇、张海燕、王忠云的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庄清娥的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张建的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江贤卿的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吴金梅、宋子千的影视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康保苓的体育与旅游融合研究;李美云、章慧的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赵云云的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等。
2.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
陆蓓曾经在旅游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途径及融合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张功让曾对旅游产业融合数学模型分析与引入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过程模型的构建。麻学锋、张世兵以及龙茂兴分别从市场融合路径、功能融合路径、资源融合路径、技术融合路径以及探寻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步骤等方面对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杨颖提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她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融合情况进行了分类。
(二) 辽宁省工业旅游研究
董琦、傅治、张英楠对于辽宁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李虹、杨洁提出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李虹、曹春丽提出辽宁省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林艳珍在辽宁省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工业旅游资源。这个资源足以让辽宁省的文化产业从大环境、大理念、大手笔、大联盟、大联合、大开发六个方面大发展。辽宁省工业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东北区域工业旅游经济带快速形成,促进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为辽宁省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从而实现辽宁省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辽宁省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必须打造一批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有声誉和影响力、在产品管理和服务方面知名的工业旅游产品作为“领头雁”。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复兴的重要牵动性产业。辽宁省通过将工业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可以拓展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的整体联系,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经济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文建,陈琳.产业融合框架下的农业旅游新内涵与新形态[J].旅游论坛,2009,(5).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东北地区
1引言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愈加显著。然而,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跨行业突破实现融合,遭到来传统观念、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碍。两产业在发展时还只是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从把两产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目前,东北享有盛誉的文化旅游很少,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在促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再振兴时,可将经济增长点放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两产业得以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文化嵌入旅游,能提高旅游产业的层次和等级来满足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的需要。旅游和文化结盟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活力。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两产业融合可作为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在产业内外动力因子的促进和引导下,以产业构成中的行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合作和联合为主导,将资源进行的优化配置,再造产业组织,形成文化和旅游两重功能的新型产业。本文具体研究了两种产业的融合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2文化旅游集约化融合开发模式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是指在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将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方式。而粗放式是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化。集约化的融合开发模式,是指为了获取最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一定地理范围,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协作和集聚区域,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开发整合,再展示给旅游文化消费者。该模式是要求我们放弃传统的粗放式———增加旅游资源的数量,转向集约式———最大化利用现有文化旅游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运行效率,使得该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大规模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其整合,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把文化旅游融合新产品展现给旅游文化消费者,吸引其前来观摩体验,带动该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主题公园、度假村和文化馆等就可运用此种模式。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融入当地具有的文化特色;现有文化村庄可加强与旅游产业有关的基础设施,如完善道路建设、酒店和餐厅服务设施,人们前来旅游基本服务要能够得到满足,宣传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文化博物馆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但是周边服务设施要不断完善,给予人们前来观摩的激励力,在旅游的同时享受文化的洗礼。成功运营该种模式将有利于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两产业资源的整合,促使各类旅游功能丰满,带动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
这种融合模式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地位,将区域资源优势地位转化为经济优势地位,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解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为我国的冰雪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在冰雪资源上处于资源优势地位,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东北地区应该注重冰雪资源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将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嵌入到冰雪旅游项目的研究开发中,以新型的冰雪旅游产品来展现当地的特有的文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位。冰雪旅游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享受,享受大自然的纯洁魅力。随着现代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与其观看冰雪风景,现代人们更乐意在体验冰雪旅游的同时感受到文化气息。融入文化的冰雪旅游,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把文化元素融入冰雪旅游产业,不但能够给旅游消费者提供品味更高、吸引力更大的文化旅游产品,还能使该地区拥有更多的新型旅游景点,有利于扩大东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使得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在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上具有优势地位的地区,要积极主动地将该地区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地位转化为文化旅游的竞争优势地位,对促进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东北拥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要积极的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竞争优势,提高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该融合模式充分发挥了东北地区冰雪资源的优势地位。
4创新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模式
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种模式是对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入原有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含有的文化元素,最大限度的利用时势对产品进行开发创新,以此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新鲜感和差异感的追求。一直以来东北地区的旅游景点大多是将天然的自然景观或古文化遗产,稍加改造和维护,直接展示给旅游消费者,含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短缺,对现代旅游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的参与互动的旅游体验项目也是寥寥无几。依据该种模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在原有旅游产品上创新出的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并利用现代高科技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为旅游文化消费者展现最具文化特色和生命活力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打造新型文化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为传统的静态旅游景点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该模式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张家界开发的《魅力湘西》,使张家界的旅游景区更上一层楼,旅游演艺业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张家界原有的旅游产品形象。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了现有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满足了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享受的追求。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上,东北地区亦可吸取张家界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充分施展现代科技创强大驱动力。
5引导文化旅游企业开发项目促进融合的运营模式
现代企业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决不能忽视企业行为取向的重要性,所以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对旅游文化项目进行开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彼此依存,没有旅游,文化将失去活力;没有文化,旅游将失去魅力。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鼓励现有工商企业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融合到现代旅游产业中,利用技术创新和文化观念创意,对其进行重新设计组合,注重对现有旅游项目的文化融入,提高新开发项目的吸引力。以市场化运作该项目的方式,将其呈现给旅游消费者,再通过管理运营项目的方式培育文化旅游新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经济社会价值,给开发项目的企业带来丰富利润回报,这也是现在企业开发新旅游文化产品的动力。在这种模式下,提升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融合深度,可通过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度假村、购物嘉年华等功能不同的旅游,使文化旅游消费者体验新型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异点,提高该地区的新型旅游项目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上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其开拓更大的市场奠定基础。
6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流趋势指导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决不能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在政府的引导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以市场发展规律为导向,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旅游项目。我们应该清楚现代市场主导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是什么,大众消费者在现代旅游中的主导需求是什么,他们在追求什么样的旅游新体验以及消费者期待什么样的旅游文化新产品。在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的侧重融合重点要根据市场确定,以此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广阔的市场,才有可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现代人们是倾向于什么类型的主题公园,是以动漫为主题的公园还是以展现当地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旅游消费者是倾向于节庆旅游还是博物馆旅游;旅游者是追求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互动还是倾向静享文化旅游给人的精神洗礼。所以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要结合市场的主导需求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文化渗透到旅游中,实现两者融合。
7结语
东北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实现与否都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东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考察和研究,为促进两产业的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切实为两产业的融合解决实际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扶持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清除两产业融合的障碍。而且,应该在税收上和资金补贴上给予两种产业以扶持,促进他们的融合发展。为了解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部门还应该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两种产业的融资力度,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国人了解东北旅游,加强东北旅游业的吸引力。另外,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坏还取决于是否有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缺失一直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套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保障两种产业融合过程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9-185.
[2]李世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及效应分析[J].经济产业,2013,(18):18-20.
[3]方守林,于婧.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发展路径探析[J].区域经济,2013,(11):11-13.
[关键词]产业融合;经营模式创新;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83-03
1前言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到2011年年末,全国11676家星级饭店,拥有客房14749万间,床位25863万张;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871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31482亿元;上缴营业税金14784亿元;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11%。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71117亿元,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287177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306亿元。同时,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正在加快推进;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快速增长,这对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旅游产业融合不仅推动了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也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对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进展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国外产业融合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20世纪70年代末,该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并最初来源于实业界关于“电脑和通信”融合图景的描绘。此后扩展到学术界和政界。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N尼古路庞特对计算、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技术融合的模型化描述,并认为交叉处是增长最快,创新最多的地方。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而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产业融合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产业融合的类型等三个方面。从产业属性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属性的创新,其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产业融合动力的研究共有两大类观点。一是外在动力说,包括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需求变化等观点;二是内在动力说,包括技术创新、范围经济、观念创新等观点。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偏好的多样性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新的市场进入者为促进产业融合提供管理创造性,通过将管理创造性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结合起来,最终使融合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从而使之成为现实。
旅游业在这一浪潮的带动下,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显,表现为一是新型业态不断出现,如工业旅游、会展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医疗旅游等;二是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如旅游景区兼具养老、医疗等功能;三是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如旅行社集会议组织、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展览策划于一身等。但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成熟,受制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旅游业进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价值链不断被解构和重组,并表现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特征,其本质是一种创新。融合产生的效应反映在多方面: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演变,出现系统集成商和具有双边特征的平台企业,非物质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出现模块化迹象,跨行业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等。
同时,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渗透,促进旅游产业本身及要素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升产业在市场培育、质量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等领域的运行效率与效益,推动旅游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为旅游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应培育与加快发展旅游发展所需的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提高旅游产业运行效率。
3旅游景区典型的经营模式
4我国旅游集团典型的经营模式
中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开始的,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政策导向性。在行政力量的强力整合下,中国旅游集团的骨干力量开始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以国旅集团、中旅集团、中青旅集团、华侨城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国资传统旅游集团获得了长足发展。地方强力整合的以北京首都旅游集团、上海锦江国际集团、西安曲江旅游集团为代表的旅游企业集团发展如雨后春笋。同时,在国家行业结构调整、主业集中整合的背景下,新的旅游集团不断涌现。随着旅游集团企业的发展,我国本土的旅游集团的成功商业模式开始固化并自我复制,这些成功模式的“裂变”效应大大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集团化水平。较为成熟模式如“旅游+地产”、“旅游+会展”、“旅游综合体”“旅游+航空”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大大推动了旅游集团的规模扩展和区域布局。旅游集团作为旅游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旅游商业创新的探索者与产业使命的践行者,在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承担了引领者的角色,发挥了核心和主导的作用,承担了旅游国际竞争国家队的角色。
5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途径和建议观念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先导,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融合的产业类型与地区分类,旅游产业融合至少可以分成4 种形式:①产业间融合,即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②产业内融合,即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融合。③ 在本地融合,即将旅游相关产业集聚在一个空间里,如深圳东部华侨城,将主题公园、饭店、商业住宅与度假地产相结合,互相提升价值,形成复合型旅游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④ 跨行政区融合,即指位于不同国家或行政管辖区的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旅游产业内部行业间的融合。因此,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具体途径和对策有:
第一,经营模式的创新,应考虑旅游企业资源配置的现状,要在充分考虑企业的特色、质量、市场、资金、技术等条件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依据规划,突出重点,择优开发,整合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产业融合机制下企业经营模式构建的主要途径是与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拆分和重组两个组织中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一起达更好的效果。产业融合机制下不同企业系统重新组合,其经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更有效率的整合产业资源的方式。
第二,大力借鉴产业融合带来的定位漂移区间,促使企业的旅游产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实现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向满足多种需求的主题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转变。产业融合对经营模式发展的影响产生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价值链环节,重新组合成一条新的价值链。在产业融合的条件下催生的新的产业价值链必将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需在突出经营特色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加快完成从单体型经营到链条化运作方式的转变。因为不同年龄、收入与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出游目的更加多元化,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更加理性,旅游者的活动空间、活动范围以及活动频率更加灵活多样,这就决定了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以丰富产品体系和增加相应的供应能力。
第四,进一步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创新的集成能力。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其实力的大小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产业融合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整合好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加强市场策划和营销手段的运用,提高集团化运营的水平,引导市场消费方向变化,克服响应产业融合中需求方面的障碍,促进新型产业的成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在传统的旅游要素基本架构上,以横向和发散性的思维去拓展业务和创造企业业务的增值空间。
第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而且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企业的结构更趋于柔性化和扁平化,需要有以最短时间进入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进行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产业融合过程带来旅游功能的模块化,由于产业边界的模糊,旅游成为一个价值模块并嵌入到其他产业的价值链当中,成为泛旅游产业链上的增值点。
第六,产业融合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边界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等业务范围内,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才能实现。因此,要跟随产业动态调整人才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加快综合型人才的获取和培养,尤其是下大力气培养创造性的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6-9
[2]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12-16
[3]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3-6
[4]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8-9
[5]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8):6-10
[6]王惠芬,赖旭辉,郑江波.产业融合机制下经营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7]王朝辉.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路径与策略[J].旅游学刊,2011(6):6-7
[8]郑四渭,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95-98
[9]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5):7-8
[10]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8):1-5
[11]唐凌.我国旅游产业经营模式探讨[J].经济纵横,2006(11):37-39
[12]刘斐.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的创新[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46-49
[13]杨彦锋,陈旭.中国旅游集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商贸,2011(9):176-177
关键词:会展 旅游 融合发展
会展业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产业关联性,两者融合发展的联动效应正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对会展业与旅游业进行资源整合,促进其融合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主体间共同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构建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模型,对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一、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模型
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就是在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或者各自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过程。一方面,旅游业依托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等因素,为会展活动参与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会展业的蓬勃发展给传统旅游经济带来了潜在和现实旅游客源,增加旅游收入和旅游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人流、信息流、物流等要素通过会展产业链流入会展举办地;服务流、人流、现金流通过旅游产业链流入旅游目的地。当会展举办地与旅游目的地重叠时,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就发生了。如图1所示。
二、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
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产业联系紧密,产业链条相互延伸与渗透,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的内在基础。
(一)产业同源
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渊源。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70人的团队搭乘火车去12英里外的拉夫巴罗参加戒酒大会[1]。这个被视为全球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性事件,从其本质来看,却是一次会展活动。从这个起源事件中可以看到,旅游和会展本身具有对象主体同一性。旅游业的主旨就是招徕吸引外来游客,而会展活动中的会展代表及随会展而流动的受众就是形成游客的主体来源。从行业产生的根源来看,会展和旅游也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会展是企业信息交流的载体和重要的产品营销手段,是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工业化发展结果[2]。旅游主要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后人们需要追求更好生活质量的结果。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最初广义的旅游业包括休闲旅游、商务差旅和会展业。但是随着会展活动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的传统划分,无法囊括会展业的涵盖范围,会展业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产业。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以资源为依托、以服务为媒介的“第三产业”,在其参与者上的一致性、资源的共通性和相互的融合性,揭示了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二)资源共享
从依托资源看,会展活动依托会展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活动依托旅游资源开发、城市品牌和相关基础设施。会展业和旅游业都依赖于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信息、人才等软硬条件,对城市的综合功能要求比较高。旅游业的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都是会展活动必须共享的行业部门。尽管相关企业在接待会展商务客流和旅游客流上有一定分工,如会展活动在选择住宿方面一般选择城市商务酒店、会议性酒店或会议性度假酒店、在选择餐饮场所时一般倾向酒店或地方特色浓郁的高端社会餐馆;观光和休闲游客一般则选用度假性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等,在餐饮场所选择时一般选择社会餐馆以及与旅行社有业务合作的酒店餐馆等,但是完善的交通设施、发达的信息网络、适宜的住宿环境、特色的餐饮、购物、娱乐等一直都是会展和旅游必须共享的发展资源。
(三)产业链交叉
会展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存在着诸多交叉点。会展产业链是以会展活动为纽带,主要为参展商、参会者和观众提供场馆、组织和现场服务等产品。旅游产业链主要是为参与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会展中的大量人流又为旅游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会展活动代替了原旅游产业链上的旅游景区作为吸引物招徕游客[3]。在此过程中,旅游与会展活动相互交错,紧密联系,二者间可以互相借力、互为推动。会展业可视为旅游业的兴奋剂和助推器,旅游业可以视为会展业的保障和延伸。
(四)发展相融
虽然旅游与会展的出发点不同,目的和形式各有差别,但是利用资源的一致性高,只是每个资源在不同的行业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如表1。因此,将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既有利于资源整合,也有利于促进两个行业共同发展,形成会展拉动旅游、旅游支撑会展的联动关系,产生1+1>2的融合发展效果[4]。
综上所述,旅游与会展产业链上多点重合、资源共享、属性相似,在同一个平台上融合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三、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以协作和联合为主导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具有会展和旅游双功能的新型产业,直接结果就是形成会展旅游业――一种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高端旅游形式[5]。这种产业融合,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产业新体系,会在产业联动的倍增效应作用下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组团规模大
由于会展本身所具有的行业性、产业性以及组办规模大等特点,势必有大规模的会展参加者需要餐饮、住宿、交通、通讯等服务,同时也将吸引众多的政府、民间组织的会展团、参观团、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团队,其规模要比单一组织的旅游观光团队要大。
(二)消费档次高
会展由于会议规格高,参会人员均是有强劲消费能力的商务客人、高文化素质客人,其消费档次、规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
(三)停留时间长
大中型会展活动举办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除去会展期间组织的休闲娱乐和参观考察外,不少人员还会在会展活动结束后安排个人的旅游活动,这样停留时间还会延长。
(四)主题特色性强
会展旅游不同于普通的消遣旅游,每一项会展活动都是有目的、有主题的,会展旅游者出行的目的性强,即便是进入到会展活动完成后的消遣性旅游,会展旅游者依然会有很强的主题选择性。
(五)关联带动性强
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关联、带动及辐射作用。根据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经验,会展业的投入产出比高达l∶10,不仅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通讯、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六)安排计划性强
由于会展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参与会展活动的人员的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等需求都必须事先做出切实周密的安排。这对会展旅游目的地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服务质量非常有利。
(七)不受淡旺季影响
会展活动的举办时间虽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季节等因素,但相对于观光度假活动而言,它对气候、季节等因素的依赖性要小得多。出于价格、服务质量等因素的考虑,会展活动组织者更倾向于选择在举办城市的旅游淡季或平季举行。这有利于提高当地酒店淡季时的客房出租率,增加经济效益。
四、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方式
一般而言,产业融合有三种方式:产业渗透式的融合、产业延伸交叉式的融合和产业活动重组式的融合。对于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来说,由于两个产业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发展过程中打破原有产业间的业务和运作边界, 从而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使彼此产业的边界发生交叉融合。目前,会展业和旅游业在客源预测、整体促销、配套服务和场馆后续利用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的融合方式。
(一)品牌形象共享式融合
主要表现为将目的地旅游品牌形象应用于会展宣传和招徕。会展组织者在选择目的地时,会考虑一系列关键因素,诸如城市特色定位、政治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和配套水平、城市环境、旅游资源等,而这些信息与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是相关联的。旅游业相对于会展业发展的更早更成熟,在市场推广、营销网络、组织构架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会展业只要利用旅游业的业务网络,结合会展目的地营销的特点作适当的提升和扩充,即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如上海市旅游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旅游会展推广中心,积极推进政府机关及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组团参加国际专业会议和奖励旅游,代表上海到国际会议上宣传上海并在国际会议市场去“争会”。会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推广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局限,着眼于城市整体的推广,而这种全局性、高层次的整体推广,是任何单个企业或行业都难以企及的。
(二)企业业务扩展式融合
会展企业和旅游企业之间业务相互扩大至对方产业,出现了大型会展旅游集团。酒店、旅行社除了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等服务外,通过后向一体化的业务扩展,直接进入会展业充当会展组织者。这种融合方式属于产业延伸的融合方式。目前,我国很多旅行社都介入了会展旅游,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设立了商务、会展及奖励旅游总部,为客户筹办各种年会、研讨会以及奖励旅游等。很多酒店还可根据会展举办单位的要求提供,如发放邀请函、接待、会场布置、车船票预订、市内交通服务、旅游安排等系列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旅游业开拓了新的市场,增加了收入来源,并且将新的服务理念引入会展,有利于会展业整体形象的提升。一些实力强大的会展企业也意识到旅游业在展会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向会展业渗透。通过直接投资、兼并、合作等方式组建新的旅游企业,或将会展业的旅游企业直接纳入到会展企业内部,出现了集会展和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会展旅游集团。通过集团化方式,会展业务和旅游业务内部化,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控制力,实现范围经济。
(三)会展产品旅游化式融合
在贸易类展会活动中,旅游业只是会展活动顺利进行的辅助产业。随着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出现了专门以旅游为主题的展会活动。这种类型的展会活动中,会展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紧密,能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每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共举办活动项目中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项目超过三分之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和观光旅游者,仅西湖狂欢节一项就吸引观众60万人次议事。
(四)资源共享利用式融合
旅游业的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都是旅游会展活动典型的共享行业。另外,有影响力的会展场馆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次著名的会议、展览的举办地,比如三亚博鳌论坛的永久会址、西安欧亚论坛的永久会址、西安世园会主题公园等,这些会展场馆有大范围的影响力,容易激起旅游者的好奇,可开发为城市观光景点,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直接融合。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对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目前已经成为北京旅游收入新的增长点。仅在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就接待100余万游客,“鸟巢”和“水立方”参观游客共计22万人次,实现收入395万元。
(五)一体化经营
大型旅游机构兼并会展公司或直接在内部成立会展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如航空公司、景区/景点、宾馆、会议中心、旅行社、商务旅游公司、会展公司、旅游会展营销中心等,部分大旅游集团直接控股展览场馆。
五、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产业融合日趋加深的背景下,会展业与旅游业实现联动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要实现两者的深度互动,就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
(一)以政府为主导,走市场化运营之路
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联动,是由初级、被动和局部的阶段,逐步提升到高级、主动和全面的阶段[6]。但就目前看, 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推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型会展活动和旅游项目开发涉及面太广,需要强势机构和权威部门动用各种资源条件,推动上游、中游、下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产业链条的各节点协调配合。因此,推动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必须走“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的道路。在初级阶段,政府给予积极的支持,能大大减少产业融合的成本和时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走“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服务为辅”的道路,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二)以大型会展旅游活动为载体,走品牌营销之路
必须以大型展览、节庆和会议等活动为龙头,通过联合开发、整体营销会展与旅游市场,带动大规模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形成城市品牌。旅游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参加各类国际会展组织,借助这个平台,与国际会展主办机构进行深入沟通和合作,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参与者。 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应积极为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并尽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或展览结合起来。会展企业在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时,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将会议展览活动的宣传与城市及周边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等旅游产品的宣传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营销。旅游企业和会展公司联合行动,将旅游宣传渗透到会展的每一阶段,同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强化商务客人的旅游意识,最终实现销售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走能力提升之路
抓住品牌会展举办的机缘,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跨越式发展,以不断提升举办品牌会展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和完善两业融合发展的软环境。如旅游企业要为会展活动提供各类培训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会展部门要为各类旅游节事活动、旅游交易会等提供场馆设施、会务组织等优质的会展组织服务等等。
(四)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应当鼓励有实力的会展公司或旅游企业以股份合作、品牌联合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与国内外一些知名会展品牌和旅游品牌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集团或旅游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升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各级政府应摒弃地方利益保护,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强化会展与旅游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促使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连带效应得到巨大释放,实现双赢的效果。充分挖掘潜力,实施差异化扶持策略,大力培育和扶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优秀活动品牌。积极招揽国内外品牌展会,组织专门力量外出招商招展,争取更多更好的国内外品牌展会。
参考文献:
[1]周彬著.会展旅游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主编.会展旅游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美]桑德拉・L・莫罗,[中]武邦涛等译著.会展艺术――展会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O5
[4]吴开军.会展业和旅游业合作动因――基于战略联盟视角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4):73―81
[5]刘大可.会展活动给旅游业带来的四大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82
[6]杨建.会展节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3,(3):84―87
关键词: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研究综述 高新技术
引言
传统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目前对传统产业的定义还没有形成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台冰把产业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认为使用传统技术规范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一般而言,传统产业是指发展时间较长,生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经过高速增长后发展速度降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下降,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通常较低的产业。
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支柱和先导,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信息化。今天,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产业活动,它只有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使传统产业的主导技术逐步被高新技术所取代,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水平。这个过程既是传统经济里资源整合、优化的过程,也是新经济规模化的过程。在新经济活动中,新经济必然涵盖传统产业的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双重任务,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空上具有一定的逻择结构。熊勇清、李世才构建了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和持续发展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对环保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具体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并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路径。
黎春秋、熊勇清以湖南省某县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对传统产业产生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基于此,对于传统产业特征单一的区域来说,转型升级的模式有:基于溢出效应的技术升级模式、基于置换效应的结构优化模式和基于联动效应的优化模式;对于传统产业特征呈现多种特征的区域来说,则应选择复合转型升级模式。
产业发展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与技术问题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左伟认为,应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产业创新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郑曦、陆扬则在分析江苏省南通市错位发展动漫产业的基础上,认为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该实现合作共赢。
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技术一般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是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十分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产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但传统产业的落后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支撑和基础环境体系,过多地依赖外部的政策扶持,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不协调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对于符合一定特征的区域产业系统来说,其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子系统与传统产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协同两种相互作用,其结果是引起整个产业系统的涨落。但是,这种涨落并不能自发地优化产业结构,而必须要有人的因素。通过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并辅之以相应的保障机制,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系统形成和谐有序的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綦良群、孙凯应用协同学理论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并将其应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促进和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即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
刘栋、万力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产业融合相关文献,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动力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综合动力模型,探讨其动力机制。他们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过程中,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联和溢出是潜在动力因素,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是一个将两者具备的创新要素互补匹配,并使原产业及在其边界处融合出的新产业整体功能的产业升级过程。在众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的共同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
吴晓波、曹体杰认为,高技术对传统产业所起的作用主要源于其较强的渗透性及其产业的高效益性和关联带动作用,而传统产业改造对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具有逆向支撑和引导作用。高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协同环境建设等方面是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的重要影响因素。王今朝、王静通过对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特征的分析,指出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需要利用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是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只有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和平台发展高技术产业,以高技术产业为导向发展传统产业,才能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全面提升和发展。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有设备工艺融合型、产品改造型、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融合型、混合型等融合型模式。
高技术的发展有高度综合性、不连续性和加速发展等特性。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主要有市场需求的拉力、国际竞争的压力和社会支持力。传统产业有需要改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台冰认为,我国发展高技术,不能单纯发展高技术产业或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而应该用高技术把传统产业改造为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把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先导,把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融为一体,直接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传统产业“跳跃”式发展的道路。
白永青等从实证角度选取我国1991-2003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菲德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探讨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内在关联机制。分析表明尽管高技术产业在提高传统产业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其潜在的能量没有完全释放,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应充分利用高技术产业的外溢作用。所以,现阶段我国应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运用好高技术产业,二者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关系,应使它们相互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的传统产业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探讨合适的转型之路。汪威毅以福建泉州为例,认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可以通过资源重组,以熊彼德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建立企业各种创新因素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我国市场的优势创造国际大品牌。广东东莞的传统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机遇发展起来的,集群规模较大,中资外资并存,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主。邓宇鹏认为政府可采取时政、金融、政府优惠采购、培育创新文化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等政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其路径是研发核心技术和关健技术,改造落后的工艺设备,改造传统产品,进行资源新组合、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创新。
近年来,江苏无锡致力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积累了丰富的转型升级经验,谭军概括了无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合作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战略途径,多元路径是有效模式,领导重视是重要条件。杨慧也对无锡市滨湖区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该区传统产业转型的模式,得出促进产业转型的启示。
胡宇杰等从浙江省宁波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原有十大传统优势产业和当前“4+4+4”产业升级工程,选择了纺织服装等八个主要行业作为考察对象,借鉴相关理论和经验,梳理了传统产业的结构虚高、素质低下现象及其成因,探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症结,并结合优势企业的典型案例研究,提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法、路径与对策建议。
谭少峰、蔡广林、桑妮等,对陕西省宝鸡市改造传统产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宝鸡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改造、嫁接、提高为核心,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生产设备,不断提高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莫晓梅等在介绍四川省传统产业的优势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制约四川省传统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对策建议。
吴净分析认为,山东省青岛市传统产业依靠“两化融合”加速转型升级中存在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企业信息化缺乏战略布局、软环境有所欠缺、缺乏集群战略、效益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在“战略提升”、“协调引导”、“企业转型”、“中小企业推广”、“电子商务创新”等方面加大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依靠“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的步伐。在河北省,钢铁、建材、医药、石油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们普遍存在着能源消耗量高、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较低、易受国内外贸易环境影响等问题。王孟欣、王俊霞认为,河北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立足于优势传统产业的基础,通过深化专业分工、打造产业集群、加强技术创新、采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管理创新等多种措施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早在2002年,钟永一、胡国良等研究认为,处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的升级应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用制度创新与社会环境优化保证传统产业升级等路径。2003年,侯雪、周秋月认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从技术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和体制创新几个方面入手。2008年,桑俊、易善策认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目前主要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创新动力不足、合作创新缺乏等问题。集群网络的优化、知识溢出与技术吸收效率的提高,以及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是实现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创新机制,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包括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及价值链升级。蒋洪亮认为宜兴产业转型应以科技创新、提升业态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业。我国目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导,新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李卓娅、米琴认为应从产业信息化改造、产业技术、组织结构及体制创新四个方面促进我国传统产业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产业调整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夏若江、胡振红研究发现,传统产业集群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主要为市场治理模式和准科层治理模式,而且同一产业集群常常嵌入多条价值链中。这种治理模式有利于产业集群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价值创造能力,使得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具备了足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就比较容易实现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因此,我国必须不断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动态地实现产业集群升级才能保持其竞争力,从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部门升级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手工业和简单机械加工为主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受到严峻挑战,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国外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传统产业获得了新生,其成功做法为我国提升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经验借鉴。张辉、王缉慈观察西班牙制鞋业的升级历程给我国提供了借鉴。温凤媛认为国外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可以为我国的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一些借鉴。陈策通过分析发现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脸和做法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江苏不无借鉴意义。申俊喜研究认为,美、日、欧等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在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作为改造的突破口、加快企业组织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地理集中等。这些经验对促进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加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政府发挥基础性引导作用,王育宝、胡芳肖研究发现,美国在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财政、金融政策的同时,还大量增加政府R&D支出,如实行投资抵免所得税办法、向新产品试制者提供低息贷款、增加R&D支出、发展高新技术、政府包销一部分新产品。日本战后则是充分发挥现有企业、设备的作用,政府政策鼓励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相结合,以管理现代化保证技术现代化。
在发达国家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升和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在法、德两国表现的比较明显。法国运用信息技术,使老工业基地洛林成功转型,逐步形成新的工业基地。20世纪60年代以前,北威州地区是德国重化工业部门的一个最集中的地区,但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资源相对枯竭,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失业人数急剧上升。为此,德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起,运用信息技术对老工业基地进行调整改造,使北威州老工业基地再现辉煌。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另一个传统产业成功转型的典型。巴伐利亚州原是德国最贫穷的农业州,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抓住了新技术革命浪潮,把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现代工业作为产业转型的基本内容,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成功转成富有的现代化工业州。法、德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的成功做法主要是:政府制定推动整个地区改造转型而目标明确的“适应性计划”;发挥中央和地方及市场三方积极性,增加资金投入,一般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等分担基础投入资金,其余的依靠市场;制定系统的、综合性并长期保持不变的政策措施,为老工业区转型和改造创造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制定和执行六个科研和技术发展框架计划。
国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有一些共性特征,温凤媛、周媛、李浩田认为,美国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发展,欧洲是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产业,英国是传统产业和新技术嫁接式,意大利是高技术在传统产业集群内扩散,德国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所有制多元化,日本是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传统产业振兴。
参考文献:
1.申俊喜.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5(1)
2.温凤媛,周媛,李浩田.国外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借鉴与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吴晓波,裴珍珍.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
4.王育宝,胡芳肖.国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
5.杨慧.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模式探索—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9(6)
6.胡宇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宁波路径研究[J].经济丛刊,2012(3)
7.谭少峰,蔡广林,桑妮.我市用高新、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情况的调查[J].宝鸡社会科学,2001(4)
8.吴净.青岛市以“两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9.谭军.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无锡传统制造业样本分析[J].群众,2012(4)
10.汪威毅.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传统产业转型之路—以福建泉州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11.莫晓梅等.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策[J].决策咨询通讯,2011(4)
12.王孟欣,王俊霞.河北省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5)
13.白永青,沈能,赵建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互动性的理性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6(3)
14.台冰.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关系的新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7(9)
15.吴晓波,曹体杰.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
16.刘栋,万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机制探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7.邵建顺,刘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8.綦良群,孙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
19.王今朝,王静.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J].商业时代,2008(17)
20.郑曦,陆扬.实现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合共赢—南通市错位发展动漫产业的策略研究[J].江海纵横,2012(3)
21.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
22.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23.黎春秋,熊勇清.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模式研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外部效应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24.左伟.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