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融合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93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生产、信息技术相结合,打造高品质、高竞争力产品。制造业要加快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1 任务目标
一是推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实现企业的经济活动由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转型,围绕产品研发与制造开展增值服务,扩大工程施工业务,拓展海外贸易。
二是推进制造与信息技术融合,重点围绕“一规划、两支撑、三平台、四系统”展开工作,一规划是指信息化规划;两支撑是指人力支撑和数据支撑;三平台是指国内外贸易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工程施工平台;四系统是指OA系统、CRM系统、ERP系统、HR系统。
2 企业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实施方案
2.1 在两个融合体系建设方面
根据行业的发展形势,客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对产品进行工艺进行调整,促进产业持续优化升级,使现代服务业规模做大,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
落实业务结构调整目标,要大力推进子公司产业园项目,全力打造生产研发基地、大幅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成果转化速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支持,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新突破。
为培育贸易平台、拓展海外贸易,应签订多元化海外推广服务协议,完成海外网站建设和云站点建立。建立健全贸易平台资源集成和分工协作的经营组织体系,提升资源整合、产品配套、集成服务能力。
信息化方面遵照“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管理信息化”的总体原则,以信息化总体目标为指引,坚持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适宜性,讲求实效。
2.2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
依托行业优势,扩大工程承包施工业务领域,以工程施工项目带动工程成套设备“走出去”,成为企业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深挖项目潜在服务需求,具备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拓展国际营销渠道。签订多元化海外推广服务协议,用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六国语言展示网站栏目,建立云站点服务,享有独立IP。
2.3 在提升产品服务能力方面
深化子公司的CRM系统,以其为标杆加快所属企业建立客户关系系统。所属企业产业园作为试点企业,建立CRM系统。以总部OA系统客户关系模块为基础,构建总部CRM系统,加强对客户资源的整合,提升集团总部的服务能力。开发智能化装备。重点研发可具备钻进参数远程集中监控、钻进现场远程监测、无信号地区语音通讯和网络通讯四大功能、可适用卫星传输、微波传输、3G/4G移动网络传输和有线网络传输等多重传输方式的智能井场系统。
2.4 在供应链提升方面
以总部OA系统为平台,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继续深化OA系统的模块应用,实现管理创效。扩建OA系统项目管理模块,模块上线后可实现项目核算单位的项目、合同、发票、财务、绩效考核等全过程闭环线上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2.5 在研发设计创新能力方面
完成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实施该管理系统对企业技术部门产品设计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在企业设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达成设计、生产、管理、经营之间的信息共享。三个所属企业要完成三维设计系统建设,为与总部技术中心协同设计和成果承接做准备。
2.6 在生产制造智能化方面
加强信息化生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建立现代化生产制造体系,所属企业应继续推进ERP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严格控制产品流转的每个节点,实现成本控制。
加大在产业园项目中信息化资金的投入,生产设备要达到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提高产业园的信息化水平,力争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数字化工厂。
2.7 在管理现代化方面
建立人力资源模块。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价值。
完成技术信息库建设工作。系统可以为企业开发人员进行文献查询,为预测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动向提供有力工具;为技术发展导向、市场竞争导向、知识产权导向助力,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8 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
一是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是要强化人员培训制度建设和职业规划建设,推进两个融合项目的落地;三是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提供人才储备;四是改变传统的组织模式,加强与科研部门、高校的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超级兼职者”队伍,拓展中高级人才发展渠道。
3 结 语
当前,制造业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尽快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融资;资产;会计
一、事业单位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主要特点
事业单位的一个特别是拥有或者控制着一项或者是几项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政府预算或者补助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除了要充分利用这些固有资产以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融资的方式来扩大自身的财力,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融资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很多的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尝试一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实力。事业单位的融资租赁的突出特点主要有:(1)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这样事业单位在支付资产的较少部分资金之后就能够获得对其的使用权。这也是很多的事业单位比较看重的一个优势。(2)由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而且需要支付的资金较少,就可以减轻事业单位的负担。这种融资租赁下的设备一般是能够直接应用的,就保证了事业单位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收回前期的投入成本。(3)最后一点优势主要体现在融资程序上,由于操作的方式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只要事业单位确定了合作伙伴,就可以进行合同的签订,手续非常简单。
二、会计制度和税务条例对事业单位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的不同之处
1.会计制度和税务条例核算方式具有不同的初始入账价值的规定。会计制度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的规定主要以30%为分界点,如果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占企业资产总额大于30%,则主要按照租赁开始之日,将租赁资产的原来账面值和最低租赁支付款的现在值中较低的那一个作为初始的入账值。如果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占企业资产总额小于或等于30%,就可以将最低的租赁支付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值。但是税务条例则主要是强调按照双方在租赁期间协商中规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过程当中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费等等杂费来计算初始的入账价值。
2.会计制度和税务条例核算方式中折旧政策的规定不同。折旧是进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核算的一个关键部分。会计制度和税务条例在核算中的折旧政策的不同规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首先,会计制度中要求采用和自有应计折旧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租赁期满时,可以按照这个核算方式来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一般要求在租赁期间或者是租赁资产还能够使用的时期内进行折旧计算。而税务条例则主要规定折旧运算根据财政部门关于分行业进行财务制度的规定来进行,即将租赁设备分为5年、10年和20年不等。
另一个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上出现的不同。会计制度主要要求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性质和运用过程中发生的不同损耗来进行折旧换算,可以使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年数综合法等等。而且折旧方法的选择应该保持不变,一旦出现变化,应当在核算的会计表中进行必要的说明。而在税务条例中规定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运算之前,要估计资产的残值,并且在这部分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在折旧方法上采用了平均年限法,但是对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年限的减缩或者加速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明。
会计制度和税务条例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核算需要而进行必要的调整的。虽然目前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别,但是随着科学核算方式的不断进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方面要求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求根据国际上的会计惯例来进行调整,不断地完善整个核算体系。
三、目前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真正发挥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作用,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核算,将事业单位和合作单位的财务区分开来,正确地反映出融资租入资产的使用情况。
一般来说,目前的很多事业单位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主要是根据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进行的。具体上来看,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进行借记“固定资产”和贷记“其他应付款”。另一个是租金支付时,借记“事业支出”和贷记“固定资金”以及借记“其他应付款”和贷记“固定资产”。主要可以通过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
某事业单位采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方式租入了设备一台。在协议租赁设备中规定设备的价格为600000元,分五期付清。每期租金主要为120000元,其中设备的运费、杂费等总计180000元,已经通过银行支付。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规定一般的核算方式如下:
融资租入设备时,借:固定资产一融资租人固定资产780000;贷:其他应付款600000,银行存款180000
每期支付租金时,借: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120000;贷:固定基金120000
同时,借:其他应付款120000;贷:银行存款120000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一个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在固定资产租入时,往往是全部一次性地算进了“固定资产”部分的,但是在分期支付租金时,却只有部分款额出现在“固定基金”上,这就造成了账目上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数目上存在很大的差额,因而无法平衡两个科目问的金额。这种核算方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发展。
四、引进过渡性净资产来实现关系的平衡
应该如何来平衡账目上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数目关系,进而实现核算?这其实需要增加两个过渡性净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基金”和“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然后按照公式:
固定资产账面金额=固定基金账面金额+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账面余额。
还以上面出现的例子来说明,
某事业单位采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方式租入了设备一台。在协议租赁设备中规定设备的价格为600000元,分五期付清。每期租金主要为120000元,其中设备的运费、杂费等总计180000元,已经通过银行支付。
这个解决方案的具体过程:
(1)租入设备时,借:固定资产600000贷:其他应付款600000这是和前面的计算方式相同的部分,但是这种新的核算方式,还要求同时将全额记入过渡性科目中借:固定资产基金600000贷: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100000
(2)第一年支付第一期租金120000元时,借:事业支出等120000;贷:固定基金120000;借:其他应付款120000;贷:银行存款120000;同时,根据公式,需要进行记录的是,冲销过渡性科目;借: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120000。贷:固定资产基金120000。第一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600000=固定基金120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480000。
(3)第二年支付第二期租金120000元时,会计处理同第一年(同上)。第二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600000=固定基金240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360000。
(4)第三年支付第三期租金120000元时,会计处理同第一、二年(同上)。第三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600000=固定基金360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240000。
(5)第四年、第五年各支付120000元租金时分录同前三年(同上)。第四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600000=固定基金480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120000。
第五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600000=固定基金600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0。
关键词:展示商品化;会展产业链;会展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会展的政治经济属性得以强化。从经济属性上看,展示不断商品化和专业化,由此推动了会展产业自身以及其产业延伸价值的不断开发。从政治属性上看,会展产业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会展不仅具有涉及产业议程界定的“政治”功能,而且具有区域(甚至全球)经济与政治发展议程界定的“政治”功能;二是会展成为各国政府及城市展示实力与政府营销的重要平台,各地通过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提高国家或城市形象,推动与域外资本与技术的合作,通过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达到展示实力、提升形象、促进合作的目的;三是某些会展具有政治展示、宣传、教育与动员功能,许多政府主导型的会展开始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或干脆市场化运作,这也意味着会展产业化的领域越来越广。目前,我国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象。本文以展示商品化、专业化展开路径为切入点,探讨会展产业价值链及其赢利来源,进而探讨会展产业融合途径与方式,旨在为会展产业实践提供参考。
一、会展产业价值链及其赢利来源
(一)展示商品化、专业化与会展产业价值链
会展作为一种产业得以产生与发展,其核心在于展示自身得以专业化和商品化,主要围绕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展示技术化路径,即通过实体与虚拟技术、展台展具及展示空间技术、表演与演示技术等的运用,进一步强化展示主体、展示产品及其消费主体的技术使用性价值内涵。二是形象化路径,即通过赋予展示主体及展示商品以及其消费者以艺术、审美、品牌与身份象征等形象,实现商品与信息价值增值。三是意象化路径,即将社会历史与文化和商品展示相结合,赋予商品以象征性的文化性、社会性以及政策性内涵。四是体验化路径,即通过主题、活动、形象的营造,使参与者获得求新、求异、求奇、求美、求知等方面的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满足。
有的学者认为体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经济形态[1],会展业已经从狭义的会议、展览拓展到大会展的范畴。按照这一范畴,会展被看做是一种“人造事件”[2],这些事件围绕主题、活动和形象核心要素由内而外展开,主题是最含蓄的内在要素,而形象是最外在的直接体现主题的要素[3]。形象可以通过刺激参与者的感官系统使其获得体验,活动可以通过参与其中才能有所领悟。从会展的角度看,主题必须从产业和社会发展趋势、展示区域文化以及有创意的未来愿景入手,通过有效的策划组织过程,形成关键词和主题思想,再围绕关键词与主题思想进行主题演绎。活动是主题演绎的最好形式,活动项目的设计需要为参与者提供富有创意的舞台、活动主题与线索、道具、活动角色和规则等方面的体验化设计,形象可以标志色、标志物、主题音乐、展示场景、展示产品、纪念品、口号、出版物等体验化设计予以实现。
从展示生产的阶段上看存在两种形态的展示生产,一是创意形态的展示生产,它以个体或团体形态的组织形式体现,以展示项目方案以及展示艺术和技术表达设计为生产对象;二是具体形态的展示生产,通过运用技术与组织工具,对创意形态的展示产品予以具体化为可以触摸、品尝、观赏、参与以及体验的展示产品。在商品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时,围绕商品的展示也会日益被专业化,进而因为专业化劳动而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会展产业价值链是展示组办方、展示主体以及其他参与主体通过展示技术化、形象化、意象化路线形成展示实体与虚拟空间、提供展示服务与活动体验、集聚展示信息,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各利益主体需求为目的,将会展主客体及其行为以及资源等要素联系起来,并依据特定的演进逻辑、时空与生态布展形成的价值来源关系形态。
(二)会展产业价值链赢利来源
会展产业价值的产生离不开策划与组织,由此形成沿组办方策划展示空间建设、租赁、经营及其物业组办方招展招商、宣传推广参展商、采购商、相关活动参与方进入展示传播与销售会展购买这一主线展开的价值链,由此产生的赢利来源包括:(1)展示空间建设、租赁、经营及其物业赢利。对于大型展览来说,要求专业化的场馆,这种场馆多是政府投资或融资建成。但是,对于会议、奖励旅游、节事和赛事活动来说,其场馆选择面要大得多,且其经营模式也存在更多可能。对于超大型展示空间经营使用还可通过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资本运作赢利。此外,还有展示空间物业经营赢利来源。(2)组办方及承办方展前、展中和展后一系列会展策划、组织与实施等服务赢利。(3)展会服务供应商增值赢利,供应商通过展会组织者、赞助商等提供增值服务获取赢利。(4)组办方相关活动赢利。(5)交易服务提成收入。对于组办方促成的交易,往往可以收取一定的交易提成收入。(6)后续创业融资、评估商业机会、企业培训等方式赢利。这一方式可以通过提升组办方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借助组办方大数据优势进一步拓展其赢利模式。(7)会展电子商务赢利模式。
从价值创造来源看,会展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组办方,而且还取决于参展商和观众,沿着参展商和观众参展投入推动了对支持服务的需求支持部门提供相关服务支持服务购买主线展开。参展商在这一环节不仅需要向组办方购买展位、门票,而且需要围绕展品运输以及展台搭建、展台展示与销售等活动付出大量的投入。观众,尤其是专业观众也需要购买门票、展示产品、酒店、餐饮等。因此,在这环节产生了支持价值,展会供应商的进入与支持形成了会展的经济拉动效应。
资源、人员和信息的高度聚集与互动推动了会展传播与广告价值的提升,由此产生了会展产业链的第三大价值来源,即传播与广告价值。组办方、活动参与方、媒体等可以通过丰富内容制作、完善内容销售渠道、拓展传播空间与渠道和会展信息基础设施等环节,促成会展传播与广告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说来会展自身的经济社会政治价值越高、参与人数越高,品牌及空间影响力和辐射力越高,其传播与广告价值越高。因此,诸如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这种超大型会展,广告与媒体转播费成为其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会展核心在于组办方通过会展服务促使参展方的展示活动获得观众的认同,会展过程自身首先需要高认同度。这就需要会展组办方具有高度的品牌意识,采用严格的品牌价值链管理策略,就需要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选择、展会的规划、展会的组织与管理等具体方面来实施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提升品牌质量,不断扩展会展品牌时空影响力和价值。会展品牌塑造需要从会展组织(公司)品牌与项目品牌两个方面同力着手,前者需要会展组织者不断完善其治理能力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后者需要项目开发和拥有者以国际品牌展会为标准塑造其在同类会展中的影响力。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围绕会展组织(公司)、场馆、项目的品牌经营存在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由此也会存在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会展品牌赢利成为会展产业链的第四大价值来源。
二、会展产业融合途径与方式
会展产业价值链涉及主体多、价值来源广,存在很强的融合市场空间,展示日益专业化和商品化对展示技术化和空间拓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由此推动了展示与技术、设计与创意的结合。从横向上看,展示、体验、休闲、创意等新型产业既可以相互之间交叉和渗透,也可以和传统产业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并形成产业增长,形成以展示为中心的单中心产业价值链融合结构或者多中心产业价值链融合结构。从纵向上看,形成以会展产业融合形成的产品策划与实施、服务、经营与传播等纵向一体化产业价值网络。
(一)会展产业价值链融合途径
从根本上说,会展产业离不开展示技术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由于会展产业价值的主要来源于围绕展示技术化、形象化、意象化展开,所以会展产业价值链融合也是以展示为基础。具体来说,围绕营销、技术、体验和创意等基本途径,会展可以与其他产业形成融合。
第一,展示所具有的整体营销功能,使得一般产业可以通过营销途径和会展产生融合,形成相关产业交易展,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举办相关产业的展览,实现产业融合。政府也可能通过举办区域相关产业展,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城市产业和城市形象。
第二,通信、影视、出版和广告业的融合及发展,推动展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技术融合路径与会展业产生融合,形成虚拟展、线上线下展示融合。借助数字技术,尤其是虚拟3D技术和动作识别技术,世界上许多博物馆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实地观赏进入虚拟用户体验,力图让访客获得“不仅看得到,更能摸得到”的双重体验。
第三,通过体验路径,会展业可以与旅游、休闲和体育产业形成产业融合,形成会展旅游、会展休闲和会展体育。旅游、休闲、体育在根本上主要是以一种参与性体验方式获得心理为目的的审美、自娱过程。作为一种聚集性活动,会展不仅可以拉动旅游、休闲和体育活动,而且自身还可以通过活动、聚集性体验等方式丰富人们的旅游、休闲和体育体验。
第四,通过创意路径,会展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产生融合,形成文化展、会展文化。创意自身需要通过展示获得认可、投资,需要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创意碰撞。创意需要一定的聚集空间、特殊的氛围和有组织的活动,作为一种创意文化与会展融合形成的展示形式,创意园、创意展、创意会等在现资体制的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例如台湾华山1914文化园区前身是酒厂,后来改造为文化园区,包含户外文艺空间和室内展演空间两个部分。整个园区形成集公园绿地、创意设计工坊、创意作品展示中心、文艺表演、文化教育学习、特色商店、创意市集于一体的创意文化园区。消费者来到文化园区,可以看表演或展览、逛特色商店或创意市集、参观酒作坊,或者公园休憩,或者点杯咖啡或啤酒,坐在广场或是大树下的露天座位,享受这难得的空间与时光。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园区主要存在五种类型。一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通过文化创意将其改造成集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创意与展示、文化旅游与休闲于一体的区域。二是以大学区或大学城为依托,形成文化产业基地或园区,形成集文化创意与研发、文化体验与学习、文化旅行与展示于一体的区域。三是以高新技术科开发区为区位依附,通过将设计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将文化与技术相结合,建成集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研发、展示与学习体验于一体的区域。四是以传统特色文化街、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在原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产业聚集、产业融合和产业化运作以及空间改造,形成集文化生产、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区域。五是以博物馆网络为依托,形成集展示、学习、体验、休闲与旅游于一体的区域。
以上四个融合路径之间会产生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复杂的会展产业融合方向。例如传统的农业可以与休闲、旅游、活动、会议进行融合,形成休闲农业园;还可以通过创意文化和科技途径,形成民俗生态展示和旅游型、农业科技展示与旅游型等形态。随着体育与展示、体验的融合,体育进一步分化为参与性体育和观赏性体育。其中,观赏性体育比参与性体育更能体现休闲体育休闲性,可以获得日常生活或一般性的休闲体育难以获得的移情、迷狂等情绪体验[4]。
(二)会展产业融合方式
从产品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角度看,可以将会展产业融合方式分为:(1)渗透型融合,可以在客源、技术与服务上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从客源上看,会展聚集了庞大的参展商、观众,可以与传统的酒店业、旅游业、餐饮业、广告业等进行融合。从技术看,信息、媒体和设计技术的发展最终会表现在展示技术上,由此推动了它们与会展产业的融合。从服务的角度看,会展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它既可以和传统的服务产业融合,也可以和其他现代服务产业融合。渗透型融合可以由会展业渗透到其他产业,也可以由其他产业渗透到会展产业。对于品牌、大型公司来说,渗透融合往往成为它们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方式。(2)互补型融合是指会展业与在资源、功能、空间上互补的其他产业或地区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进行高度整合的过程。例如会展公司可以通过合同与旅游目的地公司在会展培训、体验等项目上进行合作,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会展经营模式。又如实体会展、博物馆等可以和电子商务公司开展合作,形成“专业公司+线上平台+线下展示或体验”的有机统一。互补型融合在产业组织结构上推动了企业联盟、网络组织的发展。(3)替代型融合。会展替代型融合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融合的产品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及功能,是可替代的产品;二是这些产品之间具有共同的标准元件束和集合。在会展产业,产业功能在创意、展示技术方面容易发生替代型融合。从创意上看,会展产业最容易与创意文化产业产生替代型融合。从展示技术上看,会展产业最容易与媒体、信息产业产生替代型融合。随着展示文化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替代型融合也推动了大会展业的产业。从产业组织的影响上看,替代型融合引发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入会展业,推动了会展业内部的竞争与创新。(4)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发生在与会展业密切联系的产业或会展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空间、同一流程、同一主题中通过组合效用,而产生不同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融合过程。例如将相声业、传媒业、会展业相结合,形成相声大赛,进而将相声大赛融入节事活动之中,可以实现将单纯地相声产品通过重组后成为一种更为复杂的会展产品。又如通过创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融合,将传统工业区、文化居住区改造为集文化创意、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区域。
从企业融合的角度看,存在两种产业融合基本方式,一是从事会展业的主体向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其他产业向会展业的整合发展,我国更多的融合方式属于第二种(如表1所示)。例如像九华山庄这样的酒店已经实现了由度假型酒店向会展型酒店的转型,而像湖南电视台等媒体通过不断创新选秀节目来提高其收视率。而中青旅更是国内实现将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的成功公司。2014年为了满足参与大型会展项目的需求,它成立了中青旅博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又如,对于中超这种俱乐部经营来说,能否参与更高级别的赛事活动相当重要。并且,俱乐部还需要策划一系列相关活动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培育球迷。随着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种融合方式获得了飞速发展。例如,诸如奥运会这种大型活动自身会促生相关旅游、体育、文化等公司的产生。博物院通过摄影、X光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3D等新技术制作精密的图像,让文物在保存、修复、学习、推广、应用等方面上有更多元的可能性并实现了典藏数字化、数据化。通过资料整合、文案创意,横跨数字艺术、纪录片、多媒体制作等不同领域,推出如国宝总动员、网上博物馆、富春山居多媒体展示、博物馆展等多种展示与体验方式。
随着会展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会展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方式将集旅游、休闲、教育及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多业态经营形态。从市场融合的角度看,主要存在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基于组办方及其供应商-赞助方-参展商形成的市场融合空间。从组办方与展会供应商的角度看,可以实现会展与其他产业供应商之间的市场融合。从赞助市场的角度看,可以实现与媒体、广告产业等市场融合。从参展商市场的角度看,其在实体和虚拟空间集聚特征可以和许多产业实现市场融合。二是基于参展商及其供应商-观众形成的市场融合空间。
从制度融合的角度看,存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会展产业内部通过互动形成会展产业行业标准,实现其产业内部微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会展产业企业、协会在与其他产业企业、协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间行业标准,实现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微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展览业都设立一个唯一的、独立的、权威性的展览管理机构,如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LAEM)、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法国海外展览委员会技术、工业和经济合作署(CFME-ACTIM)、英国会展业联合会(EFI)等,它们在推动展览产业标准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一起协同治理制度。例如英国政府会展与其他产业融合涉及文化、新闻、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它们只管政策与财政拨款,涉及的文化协会、艺术协会、博物馆协会等负责对相关企业或机构评估和拨款。因此,各种非政府公共会展文化机构建立了相关产业发展与融合的网络体系,成为政府、协会和企业协同治理的组织网络。
产业融合最终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并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而产业集聚反过来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在空间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多经历了集聚核形成阶段、点轴集聚阶段和网络集聚阶段[5]。以这些城市为中心,我国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多区域、多层次会展业集聚区带。这些产业集聚区都开始尝试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其中最为流行的做法是“会展带动、创意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会展产业的融合”。一些科技产业园、农业生态园、经济开发区,也在尝试通过与会展、创意文化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和园区升级。
三、结论
展示商品化、专业化促进了会展产业的形成,而会展产业价值链多功能属性、跨界属性、多赢利来源特性,使会展产业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通过营销、创意、体验和技术等融合路径,会展产业可以和其他产业融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由最为常见的会展旅游向更为多元的产业融合形态转变。通过渗透融合、互补融合、市场融合、重组融合等基本融合方式,会展产业组织结构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通过企业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会展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园区升级。由于会展产业具有整体营销和经济拉动的功能,会展在产业融合与集聚中发挥了其他产业所不具有的特殊作用。
事实上,会展作为一种由政府、专业会展公司、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参与和供应主体,在一种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有关展品、产业主题和议题、品牌等展示的网络组织,无论是政府主导的还是市场主导的展会组织,都会在推动组织间的“网络化”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6-7]。基于展示、体验和创意结合成为产业融合、升级和集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由此产生了展示(会展)经济、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新形态。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会展产业融合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自组织的作用,不断完善会展产业价值链,吸引其他产业进入会展产业链实现某一环节或多环节的产业融合。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会展产业融合和集聚中的政策规划和导向作用,为会展产业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应尽早形成国家或区域会展(或文化)产业融合治理机构或平台,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治理,推动产业融合在复合人才培养、多元融资等配套性制度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5.
[2] Getz D.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M].New York: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2005:21.
[3] 余美珠.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旅游产品要素设计:福建省泰宁县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42.
[4] 王健.休闲体育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1):56.
[5] 张玲,邬永强.广州市会展旅游业集聚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J].地理学报,2013(2):111-116.
[6] 李勇军,黄柏青.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及其组织网络构成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2):135.
[7] 姜永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2.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就地城镇化;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大中城市难以再承受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传统的以大工业为推动力带动农民“进城”为主的城镇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农村病”愈发凸显。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以农业自身发展为推动力,带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功能,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销售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借此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水平,三产是引领,即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植业和第三产的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审计,增强了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劲。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二、三产业共赢与发展的过程,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农民的进城城镇化而言的。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带动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以城市大工业带动农民“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城镇化发展模式。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与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与农业联系较少的工业)带动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不同,这里所指的就地城镇化是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内生力量为依托,在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对外转移农业人口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以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横向融合发展,推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可见,这种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既能规避乡镇工业带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兼业、进厂不进城的半城镇化现象,也能缓解进城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抛荒、农村三留守等“农村病”以及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和雾霾严重等“城市病”,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从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不难发现,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二者统一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同时,农村产业融合本身也内涵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所搭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工业融合、农业旅游业等新的产业体系既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也为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引擎。此外,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量农民就地接近转移就业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人力和市场支撑。可见,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不是单向的表征关系,而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是当前我国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二、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是相契合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化发展的拉力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产业融合内涵了三大产业的交融互动发展,从其互动发展的模式看,一是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即农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融合;三是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三种典型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依托农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通过发挥农业的基础动力、第二产业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来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农民就地就近的产业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的。其具体机理为:
(一)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强调工业、服务业等商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与延伸,它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部分属于工业产业,如肥料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部分还属于第三产业,如物流运输业、农业技术开发等。这些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企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进行产业转移提供了产业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此外,对农业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够优化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伴随着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农工贸相关产业逐渐向农业产业园区聚集,而农业产业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需要农业产业工人、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区人气、财气逐渐聚集,小城镇逐渐形成。
(二)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简称农业工业化,从广义上讲,农业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农业,如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3]其实,农业工业化其实质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实质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是指立足农村实际,用工业化理念、思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为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另一方面,要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以工业和农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之间人员与物质的交流,打破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封闭状态,使现代文明在农村得以传播和普及,促进农民生活、生产观念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民在自己的家园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非农化,还可以充分发挥女性、老年劳动力等农村弱势劳动力的作用,实现劳动力多元化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新路。[4]
(三)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工厂式农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无土栽培、沙地种植,水体养殖等技术,摆脱了农业因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带来的发展难题,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进而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农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局面,并且农业信息化使得精准农业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从繁琐劳累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实现高层次的耕种细作,无限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的生产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农民与城里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的产品不同,赚钱的方式不同,农民不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与工人一样成为一种职业。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为农产品、农业旅游提供服务平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乡交流的频度和层次,为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提了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在不放弃农业优势、不改变农业性质,通过发展以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旅游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最终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民就地城镇最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是,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走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倾斜和支持。当前,尽管我国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但主要以农业直补、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主,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这一促进农村内生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利用一些宏观调控措施或制度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价值链进行交叉、重组、整合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必要的激励规制,促进其他产业加入到农业竞争中。具体而言,要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市场准入、税收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农产品生产等项目,在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引导金融组织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二)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供给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目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农村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户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农民生活空间的转变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土地流转不畅和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既影响农村产业融合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的有效整合,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地城镇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通过以宅基地换房等形式,为分散的农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制度支撑。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给原来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松绑的同时,拆除户籍壁垒,改革户籍制度与福利挂钩的局面,同时要改变就业、社会保障、就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进而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持。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近几年农村医疗、养老覆盖率较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全覆盖。其实,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是阻滞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的最大障碍,也抑制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很多农业科技人才望农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而却步。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途径的筹措社会保障性资金,寻求有效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机制,并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缩小城乡社保差距,才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
(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主体,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需要农民提高素质技能,适应大量机械化作业和企业化管理这种新型生产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改变传统后的小农思想。对此,要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发展与农村环境相配合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知识外,还要强化对农民进行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农业政策及农业文化、农业管理、农业法律等农业教育,同时对于培训费用、设施、师资方面要给予支持。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农业技能及管理培训,为农民提供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农民不再是愚昧落后的传统农民,而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工人,从素质上和身份上拉近农民与城镇居民的距离。
(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不是在原地城镇化,也需要农村人口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企业集聚等方式引导村庄合并,形成小城镇。由于小城镇就业门槛低,就业风险低,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较低,天然地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因此,政府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发展以农业企业、特色加工业、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6-02-25
[2]张贞,曾令秋.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N].人民日报,2014-08-26
[3]孟晓颖,孙一恒.城镇化”视域下的三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10)
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抓手
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粉墙黛瓦的民宿散落在青山脚下,四周是大片的桃林,仿若一幅“桃源深处有人家”的画卷,这里就是江苏无锡市阳山镇。当地经营民宿的村民说,以前卖桃子,后来“卖”桃花,现在经营“花样生活”。这个“水蜜桃之乡”在建设用地紧的境况下,依托桃产业发力农村服务业,摸索出一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农业农村是目前工商资本的投资热土,那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则是这片热土中最耀眼的亮点,也是眼下不少县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抓手。浙江省的调查显示,目前该省县域经济传统单一的种养类创业项目只占总数的15%左右。大部分农村创业项目或与三产相融合,或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全国来看,农业经营主体“接二连三”,龙头企业前延后伸,“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发展迅猛。
一些地方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优化种养结构,促进了农业内部融合。湖北省推广虾稻共生模式,不仅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而且提高了稻米品质;一些地方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推动农业与文创、科教、健康等产业相结合,实现了功能拓展。山东、浙江、黑龙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3省乡村旅游总收入达393亿元,3省一些地方还把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山东新泰市与企业合作投资建设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形成5万人规模的生态宜居城镇。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尽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很好,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要素瓶颈制约还没有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也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为支持产业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60多亿元,支持900多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支持部分省份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工信部创建了农产品深加工等食品领域示范基地24家,推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商务部支持10个省份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重点
“产业融合的要义是让农民能够分享二、三产业增值的收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能否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与过去发展乡镇企业的最大区别。要通过组织模式、经营方式和产权关系创新,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处。为此,必须扬弃传统的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寻找到既能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又能形成合作和联合的方式和途径,构建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何振国表示,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要折股量化到普通农户或者组织成员,使其参与全产业链利益分配。“我们明确,严禁将中央补助资金用于农民不参与利润分配、未形成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的项目。”重庆市已提出涉农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实现区县全覆盖的要求,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作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或项目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参与分红。
贵州水城县农民王顺友与润永恒公司的例子很有代表性。2013年,润永恒公司投资建设猕猴桃基地,流转了王顺友的土地,还雇他种植,王顺友能得到土地租金和务工收益。但由于公司没有把农民利益联结到产业中,导致包括王顺友在内的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公司发展也不尽如人意。2014年,王顺友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合同期限20年,约定第一个5年每年每亩获得600元保底分红,第二、三四个5年分别获得每年每亩1300元、2000元、2500元分红;同时又以技术入股,获得技术入股分红0.2万元,加上每年保底工资4.8万元,去年王顺友总收入达5万多元。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应该努力引导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合作关系。据介绍,各地区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引导、政策指导等方式,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了最低保护收购价、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紧密的利益联结形式,推广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民”“农民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亟须打破资金和用地瓶颈
在记者以往对产业融合的采访中,不同经营主体反映最多的就是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尽管在企业融资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但由于不少经营主体尚未树立起自己的信誉和知名度,吸引投资和融资能力很差。同时,在农村搞产业离不开土地,用地难题也是一大瓶颈。一些农民合作社反映,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但备案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财政资金目前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2亿元,采取竞争立项的方式,确定了12个省份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试点省份,重点支持带动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新型农业主体。何振国说,中央财政资金可以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在现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产业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产业融合成为产业演进过程中的新现象,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助力。国内外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对产业融合的进程进行了研究。学者们认为,产业融合的加速必然会使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式受到挑战。事实上,产业融合最直接的效果是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必须跳离出传统产业环境中的惯性思维,重新思考如何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为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抗衡中取得发展优势。产业融合对于企业成长的具体影响见图1:
图1中产业融合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产业价值的创造,价值创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一产业的创造源头转变成为多个产业的创造源头,进而导致产业内的企业竞争情况也有所改变,先前处于优先地位的企业如果无法适应产业环境的转变,有可能会在产业竞争中不复之前盛况,而产业融合的大背景对于企业成长的惯常路径、既定边界与已有机理都造成了冲击,而路径、边界、机理的具体改变本文之后将有具体论述。
二、产业融合与企业成长关联研究现状评述
虽然产业的演进过程由来已久,已有诸多学者关注并研究这个问题,但产业融合相对来说是个发展尚不成熟的概念,它从1970年至1980年才被提出,于1990年之后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此时对它真正的研究还没有展开。直到2000年以后,学者们在关注产业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时,才对产业融合的概念展开了系统的、深入的分析。而对于产业融合而与企业成长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更加稀少,其中比较完善的是马健(2006)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
马健吸取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融合与企业成长的关联性研究成果,并从实现企业长期良性增长的角度探索了企业处于产业融合的潮流之下应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成长方式如何改进、战略调整的方向如何设置等一系列前沿问题,试图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成功构建出企业融合化成长的路径模式。从马健的研究中发现,他对于产业融合与企业成长的关联问题从微观方面(主要指企业自身的调整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侧重于企业主动适应环境的成长路径,为企业在今后的战略战术调整提供了参考价值,但马健对于产业融合宏观方面的融合动力及融合机理等问题未能做出详细的解释,对企业的成长动力和限制因素等关键问题论述也不够详尽,本文将对这些不足予以弥补。
三、产业融合机理与企业成长机理研究
产业融合机理与企业成长机理都可以从外部推动力与内部推动力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产业融合机理作为一种中观的研究领域,需要从产业发展与产业进步的视角进行剖析,而企业成长机理作为一种微观的研究领域,则需要将企业自身作为立足点,研究企业普遍存在的成长动力。二者间的包含关系在图1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和展示,这里作者将进行详细介绍。
产业融合是产业增长、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当下的趋势来看,产业发展的动力也能够推动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的动力反过来也可以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速度。处于产业发展大背景之下的产业融合过程,其主要动力不外乎两个方面:外部的需求动力、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动力。外部的需求动力来源于消费者,产业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是产业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动力来源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效率问题及帕累托最优问题。这二者对产业融合的过程、速度的促进作用是从产业的外部关系、内部关系进行的分类,但最核心的促进因素则是技术因素。不同产业间要进行融合,存在的技术障碍是较之于人力、物力、财力等障碍时最难克服的一关,因此技术融合成了不同产业进行融合的前提。技术创新推动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为产业外部的需求动力、产业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动力提供了技术条件,从而使得市场、产业间的融合缓慢推进,原有产业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最终产生新的产业或融合为新的产业,产业融合的路径便发生了。由上可知,产业融合虽然存在两个基本的推动力,但其最关键的影响因子仍然是技术融合。
企业成长的路径与产业融合的路径有关系,但更有其独特性。在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中,都强调了企业的成长动力归因于规模经济,企业从成立、发展到壮大这个过程中,对于规模经济的追求迫使其不断调整内部的产量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生产,故而认为企业的成长是具有内生性的。但在近年来管理学的研究课题中,不少研究也显示出企业家意志或者说管理层意志对于企业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脱离企业本身的发展,企业家的主观个人意志也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综合这两个方面,企业家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企业发展、追求企业的规模经济,进而推动了企业成长。
除了上述因素,产业融合、企业成长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因子,如政府管制方面的不同要求及不同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等,但由于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本文不做深入论述。
四、产业融合对企业成长环境的影响
(一)宏观层面 企业的成长过程无法脱离其所在产业背景,因此产业融合通过对某个产业或某几个产业的直接作用进而对产业内的企业产生了间接影响,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产业融合对企业成长环境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产业的影响方面:(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产业。产业融合离不开技术融合,技术融合导致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配置不仅是产业内的配置也是产业间的资源调动。不同产业的产品具有自身的创造、生产、销售特性,产业融合使得旧产业向新产业逐渐过渡,相应地,产业的产品特性也不同于最初的产品特性,也在发生缓慢的变化。例如,从传统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的过渡会使得传统的产品在变革中具有了快捷、高效、高科技的新属性,这一系列的变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新产业的产生方面的作用都非常明显。(2)促进产业竞争结构优化,推进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发生之前,产业内企业已经在市场中完成了对市场份额的分割,市场趋近于饱和状态,企业形成的产业竞争结构是基于原有产品和服务所形成的层级和架构;产业融合发生之后,原有产业的链条被打断,新产业对新链条的重新组合和调整,为原有产业外更多的企业提供了竞合的平台,原有产业形成的竞争结构在企业数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使得融合后的产业竞争机构得到了优化,与此同时,不同产业间的高额转换成本也由于产业融合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幅度减少甚至被消除,企业的转换成本自然也会随之降低,有助于企业扩张自己的版图,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促成了资源的自发流向,避免了垄断为产业发展带来的伤害,推进了企业与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微观层面 本文认为产业融合对企业成长环境微观层面的影响有:(1)对企业间的影响。企业间所涉及到的是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产业融合的过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这体现在一些企业在融合中发展壮大,一些企业在融合中消失无踪。而产业之间的一些变动也为不同产业间的企业带来了挑战,不同产业间得以壮大的企业之间有了更为复杂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竞争对手、合作对手的变更与数量扩张,为企业间的竞合行为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难度。(2)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对企业自身来说,产业融合一方面为企业的成长方向拓宽了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成长路径增加了选项。产业融合使大量企业在不同产业间融合、发展,从本质上改变了原有产业内部并购、重组的成长方向,同时,产业融合在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规模化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多元化发展模式)之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成长路径:产业间融合化模式。
五、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一)构建关联机制 企业融合化成长是产业融合的微观体现,这两个过程的关系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产业融合源于企业融合,企业融合离不开单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同产业间的企业或者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通过对资源的重新分配进行不同企业间的整合,从而使得新企业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在这个整合获得优势的过程中,众多企业会遵循学习路径,即仿照其他企业整合的方法实现自身的整合。企业之间通过技术融合的平台,进行结构的转换,进入融合化成长道路。首先,市场竞争结构发生了变化,影响着企业的行为与绩效,故而在竞争结构与企业行为绩效间建立了关联机制;其次,企业的行为、绩效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又会进一步对市场竞争结构产生影响,这就成了双向的关联机制。因此,在产业融合的步伐里,如果融合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有效占领市场,标明产业融合在关联机制的作用下是成功的,反之,则表明产业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调整企业组织架构 产业融合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必须适应动态、开放的内外部环境,调整自身的组织架构:首先,企业必须要实现自身组织能力的转变,原有产业对于企业的影响力已经不复存在,企业必须在新产业中探索新的组织目标,重新估量自身的组织能力,即对应复杂多变的新组织目标培养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掌控能力、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不确定事件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在原有产业中的惯性生存能力,它需要打破惯性,进行新的习惯、能力的培养与巩固。其次,企业应当及时转变组织结构以适应新的产业环境。企业可以在原有产业中固守自己的行为习惯与经营方式,而原有产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具有路径可遵循性,企业可以预测到原有产业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前准备好问题的处理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的组织架构遵循的是“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原则,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员工按时完成自身工作任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而在产业融合的新环境中,企业的外部风险、内部运作都需要脱离原有的方式,要更加注重信息传递的效率及企业内部整体的配合与协调,组织架构从直线型、职能型向网络型拓展。最后,企业要对网络型组织结构进行纵深管理。网络型组织结构涉及到了宏观方面的战略管理与微观方面的产品管理,随着市场、用户、项目的变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管理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发挥出其开放性、动态性、互补性、分享性及整体协调性的优势,将各节点进行严谨控制,对应具体市场运行情况对组织结构进行纵深管理。
综上所述,企业的融合化成长路径最重要的两步分别为构建关联机制、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前者强调了企业与外界的良好反馈机制,后者强调了企业对自身的进一步调整,企业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对外、对内同时进行调整。当然,除了这两种调整方法外,企业还可以实行组织目标的重新定位、战略决策的再制定等方法,但仍然离不开对外、对内的共同作用以实现融合化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连网管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会展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
会展产业与旅游产业同属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有着各自不同的产业边界,但在现实运作中却又表现出了不断融合发展的态势。两大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产业融合和产业边界
产业融合的狭义概念,是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边界模糊化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很多学者提出了更加宽泛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品形态。产业融合的结果,使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进一步促进市场发育,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该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边界的变化,如植草益(2001)[1]和周振华(2003)[2]。产业属性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属性的创新,如厉无畏(2002)[5]、陈柳钦(2007)[3]和马健(2002)[4]。可见,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产业融合定义都认为产业融合的结果是产业边界的模糊、变化或消失,因此要研究产业融合首先要界定产业边界的概念。
当前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等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边界问题,对产业边界的研究不多。产业边界的表现形式从理论抽象的角度讲可细化为四个方面:技术、业务、市场和运作(周振华,2003),具体来说:(1)技术边界,即每一个产业是用一种特定的技术手段及装备和与此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来生产某一种产品;(2)业务边界,即每一个产业通过不同的投入产出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其产品或服务,并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链;(3)市场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交易是在一个特定市场(包括其规模、区域等)通过不同的环节与流转方式进行,由同一或替代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关系定义;(4)运作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活动有其特定的基础平台及其配套条件。
二、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
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变化的过程。最初是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的分立,有各自的产业边界。此时,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在边界清晰的特定产业范围之内。但由于社会经济状况相似性、消费者跨产业需求、多种产品联合使用的互补性、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等因素推动着会展产业与旅游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下面从技术、业务、运作、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一)技术边界的融合
产业融合的发生都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改变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使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并由于共同技术平台的建立使融合产业进入到新的市场空间。可见,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技术边界融合在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通过在会展、旅游资源整合、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会展和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最终改变会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因此,技术创新使得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会展和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内容,加速了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和结构优化的步伐,是会展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直接推动力。
(二)业务边界的融合
业务边界的融合包括产品融合以及产业链的融合。产品融合的机理是:一方面,会展产品中融入旅游产品要素,使旅游活动成为会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会展活动之后的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产品中包含会展产品要素,使会展活动成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旅游景区中举办音乐节、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饭店也会提供会议室和相关设备等会议产品和服务。另外,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融合形成新的产品,如商务旅游、奖励旅游。产业链融合机理是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链部分或全部地成为会展产业链的构成,随着会展经济专业化程度提高,会展活动运作中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旅游运营机构。
(三)市场边界的融合
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会展、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将为会展旅游产业的形成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市场边界融合的机理在于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会面对同一消费者,直接影响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市场运作。
(四)运作边界的融合
运作边界融合的机理在于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需要依托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基础平台和配套条件,如目的地基础设施、气候、形象、当地居民好客程度、通用语言、可达性等等。另外,会展产业管制的放松以及旅游产业管理部门增加对会展产业管理功能也促进了运作边界的融合。
三、促进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成立统一的会展旅游产业管理机构
国外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通常由一个部门来管理。例如,美国在州、县、市很多层面都建立会议观光局(CVB),其在会展和旅游中的主要作用是:目的地营销,建立并推广适于会展旅游的良好目的地形象,为会议组织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展览促销,组织促销活动,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务。我国可尝试将会展管理设置在旅游部门之下,建立一个以旅游部门为主管,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专业会展旅游机构,对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北京旅游委下设北京会议观光局(BCVB)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二)为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促进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可以考虑优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推动会展管理制度改革,变审批制为登记制,从制度上消除产业融合的障碍。其次,制定科学的税收政策,促进旅游产业对会展产业的反哺。如美国很多城市都对饭店征收床头税,主要用于资助会议观光局、会展场馆。再次,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形成会展和旅游产业集群,促进会展和旅游产业融合。会展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呈集群化,地方政府应摈弃地方主义观念,互相配合促进跨区域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推动成立大型会展旅游集团
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着力培养有竞争力的大型会展旅游集团,充分发挥大型会展旅游集团在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将通过混合兼并、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技术和市场开发方面共担风险。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给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带来了不稳定性,企业要重新设计适应产业融合的战略和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当鼓励有实力的会展公司或旅游企业以股份合作,或以品牌联合,或建立关系,与境内外的一些知名会展品牌和旅游品牌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集团或旅游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升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如成都会展旅游集团、深圳世纪风行会展旅游集团公司等。
(四)大力发展会展旅游教育,消除产业融合的人才瓶颈
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在会展、旅游教育中,要以大会展、大旅游的思维,以产业融合的方式去理解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培养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要,消除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人才瓶颈。因此,要根据产业动态对会展和旅游教育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培养提供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2]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3]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4]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一种融合形态。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
关于三网融合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的产业形态,表现为内容生产、网络传输、终端应用三个产业链环节之间的横向融合、纵向融合、交叉融合和系统融合,见左图。
表面上,三网融合只属于网络传输的横向融合,即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之间的融合,这是一种普遍的理解,但其实三网融合的范畴包括与传输网络相关的纵向融合、交叉融合和系统融合。
三网融合中媒介形态的特点
媒介融合导致媒介产业的生产方式、角色分工、职能特性都发生了变化,把握住其变化规律,系统性的运用规律,成为各类媒体应对媒介融合的利器。媒介融合形态下媒介产业的变化特征如下:
1、规模化和差异化的内容生产
对规模化和差异化的同时追逐是媒介融合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对于生产来说规模化意味着“合”,差异化意味着“分”,即媒介融合的生产形态特征为“有合有分”。所以在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都需要通过差异化的大量内容生产及集成,向各种终端提供规模化的内容产品。由此产生出内容集成商的角色。
2、多角色化和分工精细化形成对立统一的融合性生产关系
融合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技术边界的模糊、产业边界的模糊实现资源的一体化运用,进而通过协同优势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在融合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两种相反状态的分工形态:一方面,产业链上各生产主体向关联领域渗透,每一个主体在产业链上的角色增多;另一方面,对分工的要求更加精细化。也就是原来做内容的需要向网络、终端的角色延伸;做网络的向内容、终端延伸;做终端的向网络、内容延伸。
3、产品或服务要具有“即时、即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性
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桎梏在于线性传播与时间的冲突、静态接收与空间的冲突,信息的接收由此受到时空的限制,造成了非及时性和非便捷性。而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的生命力就在于消弭了时空之间的界限,让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所以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生产和应用原则就是让内容适用于任何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即内容或服务的生产、集成、应用都要考虑如何交互、立体地最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
4、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生产平台
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各类数字新媒体终端成为分割了受众注意力的利器,因为数字新媒体具有的即时、即地、主动、交互等便捷功能,天生具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天分。所以,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领域的扩展是新技术造就的信息接受形态变化之下生产方式必然发生的变革,是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必然朝向。
5、媒介产业链纵向上衍生出逆向生产功能
在媒介融合形态下,数字终端具有交互性和网络性,使得受众使用媒介的用途发生变化成为可能,即受众不仅通过终端媒介接收信息,还通过终端媒介创造信息、传播信息,每一个媒介终端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生产的源头,并且通过连通的网络传递出去,由此,在媒介产业链的终端出现了逆向生产的功能。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区别于20世纪的内容生产的最大特征就是受众的互动参与,各种媒体的内容生产构建让观众参与节目生产的渠道。
6、媒介产业链横向上衍生出物质生产功能
在内容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形态下,媒介产业内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产业空间拓展的需求,以及媒介外产业对传媒依附性的增强,必然导致信息形态的产业和物质形态的产业之间寻找彼此的关联点,形成交结,将信息生产和物质生产融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增量空间。媒介的功能由此发生了变革,不仅是原来的传播信息,最重要的是沟通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因此各种媒体要依托内容生产大力开展电子商务。
7、以“数据库系统”
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生产技术平台上,0、1变量的数据成为贯通整个生产体系的唯一元素,即数据的普适性是媒介融合产业体系的一大特性,则系统性的利用数据成为融合形态下的媒介产业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资源,“数据库系统”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产业的核心实体生产资源。
而这一“数据库系统”由面向生产和消费两大端口的两个子系统构成,一个为内容数据库,一个为消费者信息数据库。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1102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产业的应用,原有传统产业间的明确界限日趋模糊甚至重划产业界限,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现象。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产业融合将对河南省总体产业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河南省当前现实经济形势,深入分析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省政府制定相关产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出现的,它打破了原有三大产业分立发展的态势,使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从本质上看,产业融合就是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分工基础上的重新组合,建立了更具效率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产业融合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起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革命使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此为基础,高新技术在产业间得到迅速扩散并产生技术外溢,使不同产业共享生产技术,生产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产品。因此,传统产业间的纵向关联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具有共同技术基础平台的横向关联模式。产业关联模式的变革,会引起产业结构变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物流、能源、信息等高新产业开始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并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因此,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本省产业融合发展。
2.2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客观需要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与核心,农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目前河南省产业发展进程却面临着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缓解上述制约因素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更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努力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2.3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资源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产业层面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以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产业融合。这是因为:首先,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现象的起始于高新技术、信息等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可以将工业高新技术平台扩散至农业等其他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经济成本,带来技术扩散效益。其次,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河南省人均资源贫乏,长期以来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使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效益最大化和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最后,产业融合促进河南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立,促进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
3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1 宏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外在条件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业,是全国主要粮食产区。近年来,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农业稳中有升,第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基本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据河南省统计局在2015年3月2日的《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全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保持了总体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宏观经济环境。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是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毫无疑问,上述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有力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成为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中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条件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简陋,与其他产业界限明显,融合度极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格局被逐渐打破,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融合现象已经出现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首先,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被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向农、林、牧、渔及农副产品加工与服务的新型农业结构转变,产业内部融合初现端倪。其次,传统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原有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界限清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产业间的渗透,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近年来,河南省旅游农业、信息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很快,是各产业间不断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最后,产业融合已呈现加速发展趋势。虽然产业融合现象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时间不长,但作为经济现象本身已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渗透、工业向服务业渗透融合;新型工业技术向农业渗透、服务业向工业渗透融合;工业向农业和服务业融合等方面。
3.3 微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驱动力
产业融合是传统产业在利益驱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原本界限分明的产业出现交叉融合,导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乃至消失、新产业不断出现的运动过程。胡汉辉、邢华(2003)提出产业融合方式具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三种形式。产业渗透即高新技术除了在满足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外,还会延伸到传统产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促使传统产业高附加值化,提高企业利润。产业交叉即某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至其他产业,在产业边界逐渐出现交叉融合。随着融合度不断加深,模糊乃至消失的产业边界处会出现新的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重组即同一产业内部或联系极其紧密的产业之间实现资源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重新组合。产业重组会产生新的产业业态,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需求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产业融合,都将引起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这为河南省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4 河南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与政策建议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融合的科学健康发展。
4.1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融合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还需要良好外部环境,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高市场效率。因此,河南省政府应当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产业融合的重点性、层次性,逐步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融合能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升级。首先,应尽快建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打破行政垄断,弱化行业界限,加强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转变农业支持方式,对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予以更大政策支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决定了河南省产业融合度。第三,坚持市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出台相关,引导企业、行业、产业不断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融合的高端化发展。最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调整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传统产业的相互独立性要求政府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以符合产业分立发展。但是,针对不同产业的多重政策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与要求,必须尽早尽快调整,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制模式,建立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随着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原有管制框架必将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阻碍。只有建立更具包容性、更符合新特点的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放开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限制,才能更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融合的前提是技术创新与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之一是形成技术扩散效应,在不同产业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因此,要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规模,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
4.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协调机制
林民盾、杜曙光(2006)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河南省应当紧跟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形式化解现代产业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瓶颈。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地位,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这需要打破传统各产业相对独立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重建利益链条。例如,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消除农业产业化的隐形壁垒,鼓励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资金、政策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倾斜,鼓励、支持、引导相关企业的技术扩散,有利于统一产业技术平台的形成。企业是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加速资源自由流动,充分调动经济主体的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04).
[2]马健.产业融合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05).
[3]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02).
[4]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06).
[5]严奇春.知识创新视角下的产业融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
[6]于刃刚.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