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雾霾的治理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雾霾的治理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雾霾的治理方式

第1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根据《北京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补充规定》和《〈北京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补充规定〉实施细则》的规定,除北京市涉外建设项目国家安全事项审查办公室审核台胞不宜购租的项目外,凡取得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购房文件的台湾同胞,均可以购买本市内销商品房。经北京市涉外建设项目国家安全事项查办公室审核台胞不宜购租的项目为:

西城区:京房内证字第008、029、086、124、291、302、332号的项目;

崇文区:京房内证字第024、103、258号的项目;

海淀区:京房内证字第022、032、054、074、076、077、092、107、109、122、130、150、153、165、170、186、199、210、304、324、338  号的项目;

丰台区:京房内证字第211、268、270、321  号的项目;

石景山区:京房内证字第005、013、078  号的项目;

房山区:京房内证字第016、228  号的项目;

第2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雾霾天气;协同治理;大气污染

一、绪论

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恶劣的雾霾天气,其破坏性之强、时效性之长以及影响范围之广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地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雾霾天气。然而,就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治理情况而言,多数地方政府仅以自身行政区划作为治理范围来进行雾霾天气的防控和治理,其制定的各项治理措施也都仅以改善自身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大气质量为目标,并仅在自身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实施,完全忽视了公共环境污染事件跨区域的特征,这不仅不利于当地大气污染的治理,还会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因此,在我国当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众多利益关系交错以及资源分散的背景下,各区域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应是我国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雾霾治理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多元治理主体的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因此,本文将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作用力分析,深入剖析雾霾协同治理的动力和阻力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雾霾协同治理中的利益平衡与补偿措施,构建协调雾霾治理的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

二、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作用力分析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作用力可分成内部动力、外部推力、政府支撑力以及阻力等4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1.内部动力

包括预期收益增加、共同治理理念以及合作能力提升等。预期收益增加是指通过雾霾天气的跨域协同治理能够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单独治理雾霾的成本,产生合作剩余,有利于各地区的长远利益,因此为了追求预期收益增加,理性的地方政府会愿意选择跨域协同治理合作。同时,当各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治理雾霾天气的治理理念趋同以及治理合作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也会推动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

2.外部推力

包括公民环保意识增强、雾霾治理的复杂度高以及市场成熟度提升等方面。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要求政府加强对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治理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另外,由于雾霾在空间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使相邻地区的雾霾必然会彼此渗透与扩散,这决定了雾霾治理的复杂度较高,单个地方政府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有效地治理雾霾天气,必须联合其他地方政府,并且让社会大众与企业共同参与进来,才能有效地解决雾霾问题。最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在雾霾严重的地区,可以逐渐建立起健全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区域内企业可以进行大气排污权交易,这也为雾霾天气的区域内协同治理提供了条件。

3.政府支撑力

不仅包括上级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还包括制度和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上级政府提供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区域内雾霾天气协同治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上级政府对于区域内雾霾治理的多主体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也能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并且通过立法消除区域内雾霾治理合作的行政隔阂,从而有利于改变雾霾天气属地治理的现状,为雾霾天气的跨域协同治理的合法性提供保障。

4.阻力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属地管理体制固化、地方本位主义、唯GDP论、雾霾天气的负外部性以及利益分配不协调等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导致地方本位主义严重,将地方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加之在我国的政绩考核中唯GDP论,地方官员出于晋升激励,往往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地方经济。此外,雾霾天气的负外部性以及区域内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不协调,这些都阻碍了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形成。

因此,要促进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形成,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动力、外部推力以及政府支撑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弱化阻力作用。在内部动力方面,要以区域内的公共价值为导向,增加共同治理的理念。另外,要加強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治理、监测、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协同,提升协同治理的合作能力。在外部推力方面,要通过加大环保宣传等各种手段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在雾霾天气治理的参与度,并且要建立区域内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政府支撑力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地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上的支持,并且要对区域内雾霾治理的联防联控机制的形成也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并且通过立法消除区域内雾霾治理合作的行政隔阂,从而有利于改变雾霾天气属地治理的现状,为雾霾天气的协同治理的合法性提供保障。在阻力方面,雾霾天气协同治理阻力归根结底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而导致。因此,如何协调区域内各主体的利益至关重要,这正是下文中利益平衡机制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雾霾天气协同治理主体间利益平衡措施分析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在雾霾治理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本区域内的短期利益而导致雾霾治理时互相推诿、协调困难,治理政策措施效果差强人意。由于利益的平衡和补偿是任何一个地区公共品在进行产权交易过程中都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而雾霾治理涉及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和维持跨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地区之间在如何进行利益鼓励和利益补偿方面应该达成一定的共识。雾霾天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引发的各利益主体间博弈,说明利益的合理分配是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根本所在。因此,通过疏通、协调、补偿等多种方式对利益进行合理的调整,有助于实现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具体的措施有:

1.引入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平衡政治与经济间的利益关系

就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官员的政绩考核和政治晋升都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挂钩,任何有利于维持地方安全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政绩考核和政治晋升中具有“一票否决权”的“硬性指标”。再加上可操作性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环保指标的约束力远远低于上述“硬性指标”,在政绩考核和政治晋升中的作用不大,实质性也不强,属于“软性指标”。政府应引入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建立一套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活动中环境投入成本的差额进行考察),将官员的政绩考核和政治晋升与雾霾协同治理联系在一起,适当给予那些进行了雾霾协同治理的地方官员一定的政策倾斜,形成官员政治晋升得益于雾霾协同治理溢出效益的良好政治风气。

2.构建包容性发展模式,形成互动、互惠、互补的发展格局

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区域间的相互合作,但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区域间整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促使各区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也导致了雾霾污染的区域性特征,从而合作成本和利益在各区域间的分配也存在差异,是一种非均衡的分配方式。因此在综合考虑各地的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排污总量以及雾霾治理水平的基础上,应采构建包容性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平等、互利、风险共担为原则,实现利益的多方共享、协调、让渡和补偿的一种发展。包容性发展包括许多方式,如: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制度,调整和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的对外贸易结构;设立公共基金,形成技术网络;统一合作区的人才市场政策;以绿色为导向统一政府的采购政策;构建和完善合作区税收和GDP共享体制等。

3.依据“受益者支付/补偿”原则,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在运用合作治理方式治理跨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时,可借鉴美国的“泡泡”政策,在区域合作中引入“受益者支付/补偿”原则。通过对治理成本和减排任务进行有效分离和分配,让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区域分担高减排成本区域的减排任务。同时,考虑到超额减排的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区域共同基金、多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式,推动具有高减排成本和低减排成本区域间的跨区域合作,鼓励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区域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实现改善和提升国家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目标。

4.控制国家大气排污总量,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

在雾霾协同治理的过程中,“搭便车”的现象难以避免。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和有偿使用制度,让那些“搭便车”的区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進行排污权交易,以补偿那些进行雾霾协同治理的区域,从而协调并且平衡整个区域的利益分配。因此,通过控制排污总量,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不仅能解决合作区雾霾协同治理的外部性问题,还促进合作区内利益的转移、协调和平衡。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雾霾污染来源复杂多样,同时涉及多个区域部门和多个利益主体,因此仅立足于一时一地的雾霾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地方政府间的跨域协调治理并构建地方政府、污染企业和社会公众等雾霾治理主体的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机制才是雾霾有效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充分考虑到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的本质属性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动力来源于预期收益等内部动力、公民环保意识提升等外部推力以及上级政府支撑力的综合作用,并提出应通过引入激励约束相容机制、构建包容性发展模式、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等各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利益平衡与补充措施以协调各方利益,消除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阻力,从而有效地促进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顺利进行。

作者:袁立

参考文献: 

[1] 汪伟全.大气污染的跨越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55—64. 

[2] 魏娜,赵成根.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河北学刊,2016,36(1):144—149. 

[3] 郭施宏,齐晔.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构建——基于府际关系理论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81—85. 

[4] 戴小文,唐宏,朱琳.城市雾霾治理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财经科学,2016,(2):123—132. 

第3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金华地区;雾霾;联防与治理

从雾霾形成的原因来看,除了受到气温较低、风小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人为环境污染也是导致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2012年底我国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将联防联控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推进区域各城市间的联防联控。在金华地区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过程中,我们就从统一区域制度、措施及监督等方面入手,切实治理金华地区的雾霾情况。

1 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雾霾已经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由于雾霾是气体性污染,单一区域性治理雾霾的效果并不容乐观。在这一背景之下,强化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从区域联防与治理机制创新的案例中来看,伦敦地区就曾开展过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有效地降低了雾都的空气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这一情况之下,就以金华地区为案例情况,通过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解决金华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提高金华地区的空气质量和水平。

金华地区的雾霾情况:

(1)涉及范围广

金华地区的雾霾情况不是某地区单一性出现的,相反,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雾霾情况,雾霾涉及的范围极广。不仅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出现雾霾情况,下属的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雾霾情况,雾霾情况涉及范围之广对当地百姓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2)持续时间长

从2013年12月5日到2014年1月,金华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12月8日、9日,市气象台接连霾黄色预警。雾霾持续时间之长是之前金华地区所没有出现过的,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出行。

2 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在金华地区的构建

为了切实有效地治理金华地区的雾霾情况,我们就在金华地区构建了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通过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这些地区的合作来联防联控治理雾霾。

2.1 统一区域制度

统一金华地区的雾霾治理制度是区域联防联控治理雾霾的前提。从雾霾的标准、治理原则及人员分工等方面入手,做好金华地区内的制度制定和完善工作。

为了让行业之间联防联控治理雾霾的效果更好,可以在金华地区内设置“行业联防治霾委员会”,以委员会的方式统一对各行业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监督。“行业联防治霾委员会”通过结合地域发展情况合理拟定相关的制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针对重工业企业来说,在上述的地区范围内拟定《重工业企业污染气体处理细则》,将该《细则》放于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让这些区域中的重工业企业共同遵守。另外,可以结合行业情况,拟定不同性质的制度。通过结合雾霾产生的原因,分别就汽车行业、重工业行业、餐饮行业来拟定统一的制度。在制度拟定之后,就将各行各业的代表性群体组织到一起,讲解相关的制度,真正让制度落实到实处,让大家了解制度的本质,而不是仅仅是表面的制度。

2.2 统一区域措施

统一区域措施主要是指政府、企业及公众方面入手,通过在这些区域中统一措施,同时开展活动,来强化雾霾治理的效果。

联合政府各部门发动关于雾霾治理的相关措施,比如,财政部门要为雾霾治理提供资金,宣传部门要将雾霾治理必要性及金华实际情况等进行宣传,环保部门切实有效地督促企业治理尾气排放等。除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外,还可以通过公共职能的发挥来有效地治理雾霾,可以通过举行城市内的公共活动,来促进雾霾的治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可以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同时开展“我与自行车的故事”这样的主题性活动,有效倡导群众使用自行车上下班或者外出办事,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将每天上述不同城市自行车的使用数量进行对比,当然,这个数据对比是在考虑人口基础的前提下,以此来激发政府举行公共活动的积极性。

公众除了积极参与政府举行的公共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植树、宣传环境保护、有效监督周边企业等多种途径来治理雾霾情况。同样,在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可以根据区域情况设置不同的“植树点”,公众可以通过认领树苗的方式来为雾霾的治理做贡献。

2.3 统一区域监督

做好监督工作是创新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得贯彻的关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做好区域监督工作。

首先,树立监督意识。从当前雾霾处理情况来看,我们往往侧重于雾霾的治理,忽视了对雾霾治理工作的监督。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定期开展区域内负责人的会议,强化其监督与被监督的意识,以更好地做好雾霾治理工作。

其次,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每个地区派出两名环保方面的专家,组成“区域雾霾联防治理监督组”。以权威小组的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各个区域的雾霾治理情况进行监督,通过监督,对于一直都表现较好的地区给予名誉上的奖励,比如“最佳治理奖”、“进步奖”等。对于表现不佳的地区给予督促查办。除了实际的监督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监督的方式来有效促使区域雾霾治理工作的开展,置举报信箱、微博官方账号、论坛代表等多种途径来强化监督机制。

另外,形成动态的监督报告。为了进一步确保区域雾霾联防治理的效果,就每次监督的结果进行记录,为每个城市构建“雾霾治理档案袋”,了解区域雾霾治理的动态效果,为区域雾霾联防治理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3 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在金华地区构建的效果

通过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的区域联防治理机制的构建,金华地区内雾霾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在雾霾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大家的雾霾治理意识得以提升。通过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的构建及在此指导下相关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雾霾治理意识,能够积极投入到雾霾治理中去。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众,其治理雾霾及参与雾霾治理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金华地区的雾霾情况得以缓解。通过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的构建,大家齐心合力,根据制度来执行各自的工作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从源头控制、过程治理和后期维护环境等方面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缓解金华地区的雾霾情况。

另外,在婺城、金东等市辖区及东阳、义乌、兰溪、永康等县级城市的区域合作过程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沟通得以强化。这些城市之间在雾霾治理方面的合作取得了理想的成绩,那么,对于其今后在经济、政治及文化方面的合作等,都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雾霾的治理任重道远。通过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激发金华地区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治理雾霾的积极性。且在区域雾霾联防与治理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其制度不断得以完善,进一步促进了金华地区雾霾治理的效果和质量,对于金华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宋文月.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形成与治理的经济机制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2]常纪文.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应实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J].环境保护,2014.

第4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一、成都市雾霾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成都市雾霾情况严峻

 

雾霾是对大气中含量超标的各种悬浮颗粒物的笼统称呼。其中PM2.5危害最大,它本身就是具有很大毒性的物质,且可以被吸入肺部的深处,又能长时间的停留在空气中,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严重的雾霾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也会对正常的生产活动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交通运输会受到持续的影响,原因是普通的雾气会短时间内消散,而雾霾天气可以持续很久,让人无计可施。2013年10月份,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25.81%,超标天数比例为74.19%。其中轻度污染占45.16%,中度污染占19.35%,重度污染占9.68%。2003年全年,成都市首要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达96微克/立方米,超标1.75倍;pm10年均浓度150微克/立方米,超标1.14倍,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八位。

 

2、成都市雾霾形成的原因分析

 

雾霾污染本质上属于大气气溶胶污染中的细粒子污染,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与一定的地理环境、城市布局、工业结构等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造成的严重细粒子污染现象,特定的环境条件促使这种污染类型的形成。毫无例外,成都市雾霾污染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地理环境与人为活动的原因。

 

(1)自然因素

 

成都市居于四川盆地的底部,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很容易出现大气逆温和静风现象。大气逆温现象就是空气的垂直方向的流通运动受阻,无法正常进行上下层空气的对流,这种大气结构是空气污染的温床。加上空气水平方向的流通运动受到了限制而产生的静风现象,使得空气中的烟尘、水汽凝结物等不易在水平方向上扩散。因此,这两种稳定的大气结构无法稀释掉过多的污染物,当污染物的浓度会逐渐上升,超出了大气环境的容量,最终形成雾霾污染。

 

(2)人为活动因素

 

①城市热岛效应

 

作为西部区域经济中心的成都,城市规模十分庞大,人们密集的生活生产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热量,造就了成都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使得成都市区温度较高,提高了成都市大气逆温形成的概率,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的扩散出,持续的累积,在大气逆温现象条件下,雾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②机动车尾气

 

城市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柴油车、汽油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使大气浑浊,形成灰霾。在成都市的产业结构中,热电、钢铁都是以煤为主,机动车尾气加重与扬尘污染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截至2014年,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40万辆。10年间增加了近9倍,因此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对雾霾形成的“贡献”率增加。

 

③煤炭的消耗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直接降低了空气质量,污染物越多形成雾霾天气的概率就越大。以2012年为例,成都市全社会煤炭消费量为895.19万吨标煤,燃煤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例仍高达25%以上。尽管成都市冬季不用燃煤供暖,但成都市产业结构中的热电、钢铁、建材都是以煤为主,燃煤是成都市大气污染的重要要来源。

 

④扬尘及秸秆燃烧

 

扬尘大量排放会直接贡献大量的致霾因子,它主要是人们在进行基础建设时产生的。如果工程量小,排放的扬尘尚在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之内,空气质量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反之,会造成空气污染,甚至引发雾霾天气。成都市有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按规定施工,导致扬尘排放量较大。而且秋收季节,成都市周边地区都会有秸秆焚烧现象,污染物会输入到成都上空,碰上大气逆温和静风,积聚的污染物会最终导致雾霾。

 

二、成都市雾霾防治的法律规制

 

1、制定雾霾防治的相关法律

 

在协调发展原则、预防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这些原则指导之下制定的法律才能够更加科学,为成都市长期治理雾霾并形成良好的治霾机制提供正确的法律支持。

 

(1)制定治理雾霾污染的地方性法规

 

①修改和完善成都市雾霾治理的综合性法规

 

成都市有关治理雾霾等类型的大气污染的法律比较庞杂,所制定的方案也不尽统一,成都市政府的规章《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是位阶最高的,该规章于2008年颁布,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无法扭转成都市雾霾污染状况日趋严峻事实,而且新的《环境保护法》颁布之后,有关大气污染的法律制度也作了相应的变化,成都市应当作出相应调整。现行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只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燃煤污染等进行了简单规定,没有对扬尘污染和秸秆燃烧污染进行规定。应当设专章对扬尘污染、秸秆焚烧污染的进行规定,以解决以这些污染源为诱因的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雾霾污染问题。新环保法新设定的“按日连续处罚”制度,该制度将无疑增加违法主体的成本,倒逼其停止环境违法行为。因此,应当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设定保持一致。

 

②制定和完善成都市雾霾防治的单行法规

 

成都市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颁布了的一些专门针对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规范性文件,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法律位阶较低,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而且部分法律已经制定了很多年,如《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作为成都市政府规章制定于2001年,距今已经有十多年之久,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大气污染防治治理的要求。因此,这类法律应当与时俱进,对体例及内容进行完善。一是适用范围要扩大,扬尘防治法规的适用应当扩展至成都市的整个行政区域内;二是工作责任设定要明确,应设定市、区(县)主要负责人的对本区治理目标的治理责任,提高治理效果;三是依据《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的预警级别规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扬尘的措施;四是提高处罚金额,以提高防治效果。

 

(2)尝试设立低污染行驶区域

 

在工业污染排放量相对确定的情况下,成都市私家车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使得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导致雾霾污染的主因之一,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设立低污染行使区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私家车数量增多带来的尾气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还可以鼓励人们多采取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成都地铁和公交都在完善各自的线路,基本覆盖成都市所辖各区域。

 

(3)鼓励对城市建筑进行立体绿化

 

成都市巨大的城市规模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进而容易导致大气逆温层的产生,提高了雾霾污染发生的概率。因此,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可以有效降低城市总体的温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从而降低直至消除市区及郊区污染物向市中心的积聚现象。并且提高城市环境对空气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提高其承载力。

 

2、提高雾霾防治的公众参与度

 

(1)以多元方式公告空气质量状况

 

作为治理雾霾主体的政府应及时的向每一位成都市民空气质量状况,政府可以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QQ以及群发短信的形式公告每日的空气质量状况。使公众实时的获知空气质量状况,从而提高环保意识与治理雾霾的参与意识,监督污染空气行为和政府治理雾霾行为。

 

(2)强化听证的作用

 

政府在作出治理雾霾重大决策之前,应当就该决策征询公众意见,并举行听证会,以此减少政府决策的偏差率和提高公众治理雾霾的参与度。以听证会为基础的有关治理雾霾的决策毫无疑问将具有更大的可执行性,减少执行过程的阻力,提高公众的配合度。

 

(3)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以维护环境权益为宗旨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具有自治性、规范性的特点,可以凝聚更大的力量,促进雾霾污染的防治。目前,成都市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两个类型,一类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组织,另一类是广大高校的各类环保社团。尽管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大学生环保社团可通过环保宣传与行动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改善我们的环境,促进政府的工作。

 

3、完善雾霾污染的联防联控制度

 

首先,成都市与周边市之间应当在订立有关秸秆燃烧禁烧区域的协定的基础之上,和周边各市积极进行协调,订立更为全面的针对雾霾防治的联防联控文件,扩大联防联控的目标污染物种类。其次,加强政府内部的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提高雾霾防治决策与行动的效率。对执行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统一,促进雾霾防治工作。最后,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农民妥善处理秸秆的成本,比如可以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去收购秸秆,提高禁止焚烧秸秆工作的效果。

 

作者:郑珊珊 来源:青春岁月 2016年10期

第5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雾霾;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P4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期,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雾霾天越来越严重,不仅发生频率较以往大幅增加,而且严重程度也比以前加大,状况令人担忧。何谓“雾霾”呢?“雾”是指近地面层悬浮的水滴或冰晶微粒,呈乳白色;“霾”是指悬浮在近地面层的非水物质气溶胶颗粒,如灰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呈黄色或橙灰。两者能见度大都小于1000米。在我国气象业务中,相对湿度大于95%为雾,小于80%为霾,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时为雾霾共存。

一、雾霾的产生原因及分析

雾霾产生的原因有三。

第一,大气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加。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气溶胶颗粒,这种气溶胶颗粒就是我们俗称的悬浮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存在形式。颗粒物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100 mm);可吸入颗粒物(PM10,≤10 mm);细颗粒物(PM2.5,≤2.5 mm);超细颗粒物(PM0.1,≤0.1 mm)。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发展模式依然粗放;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发展过快、比重过大、高度集中,给环境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另外,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中如秸秆焚烧、餐饮油烟、露天烧烤、农业生活、机动车尾气等也加剧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急剧增加,造成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不断增多,雾霾现象加重。

第二,不利气象条件诱发重污染。1)水平风速较小。城市里高楼林立,空气经过时水平风速显著降低,不利于空中悬浮微粒的扩散,悬浮颗粒容易在城区和近郊积累。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是指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高的现象)。发生逆温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厚度为几十米或几百米。逆温层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垂直对流,这样造成低层特别是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积累。

当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最不利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开始出现大气污染天气;达到一般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大气污染天气频发;达到最有利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上限时,天天都会出现大气污染天气。

第三,污染防治联控机制不健全,环境管理工作薄弱。

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建立地方之间的联动机制,而现行的管理体系和法规只要求地方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以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为目标,导致各个城市“各自为战”,从而造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且难以适应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另外,污染控制对象相对单一。从控制因子来看,我国目前污染控制重点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烟粉尘,对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控制薄弱。从控制范围来看,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点源,而对城市扬尘等面源污染和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例如城市扬尘综合管理制度不健全,车用燃油标准滞后于机动车排放标准等。

二、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过去,人们常误以为雾霾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行为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雾霾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雾霾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严重危害,不仅会影响人群的呼吸道症状,也会影响人群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等。

颗粒物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有害物越多,侵入机体越深,健康危害越大。其中,总悬浮颗粒物主要对人体喉部造成危害,可吸入颗粒物主要对气管、支气管造成危害,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则会侵害到人体的肺泡。常生活在重雾霾区的人们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都会增加。

三、治理雾霾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1制定出台相关政策

雾霾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环境问题,所以对于雾霾治理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与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扶持。扶持高效节能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技术落后,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业与企业要逐渐的予以取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的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方面的作用。(2)管理。政府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3)惩罚。惩罚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惩罚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因此必需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有效解决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等问题。

2优化现行能源结构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落后,采取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耗主要为石油、煤炭等一些污染型能源。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必需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应。从而在源头上减少雾霾的产生,真正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倡导个人环保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

意识的提升是任何行动计划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对于雾霾的治理也是一样。虽然在造成雾霾的成因中,工业污染排放是重点,但是生活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也不可小觑。应当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强化人民群众节能减排等环保意识。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每人都可以减少一点污染物排放,对于整个国家雾霾问题的改善是有很大的成效与作用的。除此之外,倡导环保行为,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也有很大的作用。

结束语

雾霾现象的产生有着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着人为因素的影响,对长期生活在雾霾天气下的人类身体健康危害非常大,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善雾霾状况。对于我国这样的雾霾大国,最重要的是通过人为治理来改善雾霾天气。

参考文献

[1]郁梓豪.浅议雾霾整治问题[J].人资社科,2013(26):295

[2]宋伟明.中国雾霾天气的现状与挑战[M].专家论坛,2013年6月31日

第6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雾霾危害;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大数据;平衡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1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24-02

近几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给公众健康、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公众对雾霾治理诉求日益高涨。但是,雾霾治理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程,而且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处理不当,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及其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雾霾现状分析

(一)雾霾及成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一种由于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较为被公众所熟知,危害也较大的就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且大气层比较稳定,通过大气辐射降温,空气极易饱和凝结形成雾霾。

(二)雾霾危害

首先,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的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 100 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 2-4 倍[1]。受影响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等多个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2]。其次,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雾霾会造成呼吸、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再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雾霾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危害个人或公众设施;造成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势必给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动摇外来企业投资信心,损害经济环境以及经济的长久发展。

据调研,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349、2980、1715、726人,共计777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6%、2.2%、1.5%,经济损失分别为18.6、23.7、13.6、5.8亿元,共计61.7亿元[1]。

二、雾霾治理

由于雾霾范围影响之大、健康危害之深、经济损失之重,雾霾治理也因此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认为治理雾霾需要通过“大规划”、“大数据”、“大行动”以及“大变革” 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大规划

“大规划”是指从时间、空间、纵深等维度对雾霾治理的各个环节、方案与实施措施进行规划。其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是全球PM2.5高污染国家之一,且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薄弱,雾霾治理可能需要花费十年、甚至几十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时间跨度巨大。第二,雾霾治理涉及到多个省、市、地区,不单单是几个城市的问题,空间跨度巨大,且需要良好的协同合作精神。第三,雾霾治理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需要制定“大规划”,进行统一部署,指导雾霾治理的实施,并跟踪、审查治理效果。“大规划”需要从以下方面执行:

首先,法律法规先行。大力完善法律法规,并制定完善的效果评定、奖励惩罚体系,严格、明确的责任落实制度,确保规划能够高效的执行。其次,成立专门管理部门或团队,协调各个省市地区,负责雾霾治理的计划制定、执行与监督,并对最终治理效果负责。再次,制定短、中、长期治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计划等,“城市病”治理计划,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计划,环保科研投资计划等。最后,需要培养环保文化。环保不仅仅是专业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保应当上升为一种文化伦理的高度,深入民族骨髓。

(二)大数据

“大数据”是最近十分流行的概念,公众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被认为会给工作、生活与思维带来变革[3]。笔者认为,在雾霾治理方面,“大数据”作用重大。要想有效治理雾霾,必须对雾霾的生成、演化、降解和危害做出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合理方案并实施治理。另外,这些数据对于医疗卫生、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需要建设海量雾霾数据库,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应用软件系统。从数据检测、收集到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宏大的信息系统,服务于整个雾霾治理过程,甚至整个环境污染治理、科学研究与生产过程。为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构造“大数据”:首先,加大信息系统研发力度,构造整个软件、硬件平台,培养相关人才。其次,加大雾霾基础数据和雾霾危害数据统计、检测力度。最后,数据公开与共享,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让公众和企业参与此项工程。

(三)大行动

雾霾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因此,政府、企业、公众都需要从自身做起,依照雾霾治理“大规划”中制定的各项计划、政策,共同参与到雾霾治理之中。首先,政府需要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设立,组织和调动各方积极性;其次,需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再次,公开各种数据,增加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最后,实施严格的监管与惩罚措施。企业需要增加社会责任感,改进生产技术或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并自觉公开各项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则需要节能减排,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并对整个治理过程进行监督。还有一点就是政府、企业、公众需要为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文化共同努力。

(四)大变革

笔者所说的变革,不仅仅是指经过了“大规划”、“大数据”、“大行动”之后的一种结果,如雾霾得到了根治,产业得到升级改造,经济得到发展等,而是更加强调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具体包括:第一,通过对“大规划”、“大数据”、“大行动”的思考、检验与论证,不断修正计划与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丰富与提升政府、企业管理能力和经验。第二,在培养环保文化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与思考。第三,随着取缔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产业改造升级等积极结果的出现,势必对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等理论产生新的影响与冲击。第四,“城市病”治理、城市人口规划,势必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第五,中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巨大,随着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新能源科技进步,势必对能源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产生积极影响。

三、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

(一)短期求平衡

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

总之,短期内需要权衡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应循序渐进,把握治理重点和治理力度,不可急于求成。可通过二八法则、决策树、民主投票等原理和方法来评价、平衡各项治理措施,决定是否实施治理,以及治理力度。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暂时放弃某项治理工作。但是,此种情况需要慎重使用,并有法可依,否则会偏离雾霾治理原有轨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以上原理和方法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以制定最优方案。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公众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不同理解,以避免产生社会问题。

(二)长期求发展

经济增长不仅仅指经济量的增长,更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发展经济是我国第一要务,雾霾治理也不能偏离经济发展这个核心。长期内需要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但是,不能为了“治霾”而“治霾”,应以雾霾治理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雾霾治理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具体来说,通过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转型;解决“城市病”问题;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环保科技研发等方式,在治霾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上治理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完成治霾的同时,增大治霾对经济发展的边际量。

第一,环保金融创新。雾霾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力求创新,可尝试发行环保债券等金融工具,加大集资力度。

第二,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企业既是污染大户也是治霾潜力股。因此,需要从国家政策、税收等各个方面调动企业治霾积极性,如将其治霾成本转为税收进行减免。

第三,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资本与技术。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都经历过空气严重污染的阶段,这些国家治霾经验丰富,资金充裕,技术先进,需要充分利用,减少治霾弯路,并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小川、李国星、高婷. 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2-3.

第7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在2014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瓶颈之一。那么,迅猛发展的IT技术究竟能不能解决“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的问题呢?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上,信息化手段治理雾霾主要是监测,或者利用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手段降低能源浪费。实际上,现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等也可以运用到雾霾治理的过程中来,不仅可以分析污染物的成分和浓度,还可以实现全国、区域、城市联动的雾霾预报与预警,建立多区域的雾霾应急监控对策系统,对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提供指导。不仅可以在横向建立雾霾治理与预警机制,在纵向也可以在小范围区域内打造完成环境治理的闭环。

雾霾的最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和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原本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后,在一定限度内,大气可通过本身的物理、化学反应,把污染物稀释和消化掉,使大气质量达标。而随着污染的加剧,大气的净化能力也日益衰减。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才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雾霾的形成是一个大区域、多物理过程,不同大区域之间的雾霾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同时它还涉及大气物理、化学、生物、陆地与大气耦合等多种因素。因此治理雾霾首先要明确污染源是什么。

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污染源的分析需要几何级数量增长的数据采集和计算,这就要依靠超级计算机来完成。

以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为支撑平台的“我国雾霾监测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早已于去年启动。构建起这套雾霾精准预报系统后,所有的污染源都能精确到具体点位,计算出其对整体雾霾水平的‘贡献’,再通过大气化学反应机制和扩散转移迁移变化,对空气质量进行计算机模拟,最后回过头来就能对污染源给出一个优化的解决方案。

研究者将在超级计算机上综合各项实际影响因素,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把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对照后修改、完善模型,再进行从全国到区域再到城市的应用示范研究。

在超级计算机明确区域污染源,并给出建议后,治理雾霾的下一步关键就是执法和管理手段能否跟上,让我们再来看看之后的故事。

“10时22分10秒,某钢铁厂西区监测点的二氧化硫排放值660毫克/立方米”。这是迁安环保局环境执法人员手机接到的一条报警短信,短信提示该监测点的排放标准是600毫克/立方米,执法人员随即用手机登录环保执法系统查看,通过视频监控,显示该企业正在排放烟尘。于是快速赶往排污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后,联系企业负责人,及时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

这是迁安市环保局搭建的“环保智能化移动执法系统”,包括智能移动执法、视频监控、放射源监管、信息、OA办公、环保外网门户等模块,依托移动网络,通过安装在排污企业周边基站上的摄像头及移动传输专线,实时在线监控企业的排污情况,一旦排污量超标,系统会自动发送告警短信给环境执法人员,并利用安装了执法系统的智能终端、笔记本电脑查阅企业档案、执法依据,进行现场取证、取证信息上传,提高了立案支持和执法效率。不今日此,系统还能调取现场视频监控录像、在线审批各类办公流程、对常规监测超标数据进行管理。

“治”,有管理、惩办、医疗、从事研究等意思,虽然信息化手段目前在雾霾治理时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但随着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促使信息技术渗透方式、处理方法和应用模式都在发生变革,信息化“治”霾的手段会越来越快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治”霾和所有的信息化行业应用一样,都存在着不少共性问题。技术开发人员不了解业务就是其中一大难题,和所有的行业应用一样,软件开发人员不能够深入了解业务流程与原理,就会导致软件针对性不强,应用力度不够等问题。特别是在环保执法方面,技术提供商不仅要懂得污染物的产生与治理,还要了解法规监管方面的知识。而在应用过程中,执法人员也反应存在界面不友好等问题。殊不知在每个信息化项目的推广过程中,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和严苛化都会带来操作人员的不适应,这也是精细化管理方式代替粗放式管理方式过程的必经之路。

雾霾之于工业社会,正如水患之于农业社会,都需要全社会协力的整体性治理。信息化能为雾霾治理提供工具,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工具该怎么用?应用效果又如何?还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不过,有一点不能掉以轻心。忆往昔,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现如今,已成为我们的向往。过去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已经让现在的我们尝到了恶果,而这些年来,雾霾天气于我们而言已不陌生,以雾霾取材的各种段子批量出炉,人们坐在一起也必定会谈到这恼人的天气,雾霾,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雾霾虽可怕,比雾霾更可怕的是人们的麻木。这种麻木和习以为常会在客观上使驱霾行动失去应有的压力。它会让我们集体钝化,对雾霾的形成给予认同,对驱霾的难度给予理解。长此下去,我们就将可能错过最佳的驱霾时机,任由雾霾熏染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变得不堪一击。

链接

各国雾霾治理经验谈

英国、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都曾受过雾霾之苦。为了重点治理城市空气,德国采取了车辆“环保贴”的限行措施,即根据汽车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情况,限定其行驶区域,违反规定的将被罚款40欧元。意大利则对排放污染物严重的汽车征收重税,同时设置“绿色周日”活动,规定当天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路行驶。

综合国外大城市的治理经验,不外乎几种手段:一是政治手段,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二是法律手段,通过严格监管强制督促实施环保方案;三是经济手段,如通过排污权交易节能减排;四是环境手段,如搞绿化,多种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文称,现在的中国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城市中汽车数量爆炸性增长,中国正在犯美国在走向超级大国过程当中犯过的错误。治理雾霾,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英国:百年摘掉“雾都”帽子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的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美国:公民可监督PM2.5标准监控程序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民众还可以下载手机应用,随时查询自己所在地的空气总体状况(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状况、PM2.5值和臭氧监测数据等。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菲律宾:短信平台发起人民战争

由于城市人口众多,管理混乱,官方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和人力对汽车尾气排放量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政府被迫搞起了“人民战争”。他们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另一方面开通了短信平台,号召广大手机一族的年轻人,通过手机短信,检举揭发那些排放超标的车辆。一旦被5人以上举报,交管部门将对其检测,并限期整改。当然,这种举报制度只能治标。菲律宾政府还斥资为马尼拉地区配置烧天然气的汽车,并制造天然气加气站。对于天然气汽车,政府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第8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 雾霾;防护;治理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130-02

城市雾霾的有效防治不仅需要居民的自我防护,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有效治理,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治理作用。人们应当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雾霾天气对自身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城市雾霾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采取治理措施,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1 城市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城市垂直空气上方出现逆温、水平方面出现静风现象、空气中过多的悬浮颗粒和机动车尾气等都是产生雾霾的原因。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有毒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城市雾霾现象越来越多。北京、南京、武汉、济南、上海、广州、青岛和乌鲁木齐是我国雾霾天气较严重的主要城市。2012年6月11日上午,湖北武汉出现雾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低于1000m,市区能见度低于500m,当天多家医院收治了大量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雾霾天气导致旧疾复发。2013年是我国史上雾霾发生率最高、污染程度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广的年份,全国雾霾天数平均为29天,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雾霾造成航班停飞、公交线暂停、高速公路封闭和中小学停课等。城市雾霾不仅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易产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癌、结膜炎、小儿佝偻病等疾病。

2 城市居民的自我防护

城市居民都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到“从我做起”,掌握城市雾霾的自我防护方法,减轻雾霾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尤其是特殊人群,更需要掌握自我治理的方法,如老年人、儿童、室外工作人员、孕妇、慢性病人群等。

2.1 控制外出和及时清洁

尽量减少雾霾天气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当戴口罩,避免空气中的有毒颗粒、可吸入颗粒物和粉尘等吸入体内。选择口罩时应当选择棉质口罩,减少无纺布类等对人体皮肤造成的刺激和过敏。口罩应当每天更换,彻底清洗后晾干。外出归来时应立即清洁皮肤,防止产生角质堆积、毛孔堵塞等问题。外出前可以适当涂抹隔离霜,减轻皮肤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2.2 饮食均衡和合理锻炼

雾霾天气大都发生于冬季,北方地区冬季较寒冷,日照较少,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多食维生素D含量较多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具有止咳祛痰、除燥润肺、补肾健脾的功效。还应当多喝清肺除尘类茶饮,例如桐参茶、桐桔梗茶、桔梗汤和桐桔梗颗粒等,清火滤肺尘,增强人体内肺泡细胞排出有毒颗粒的能力,协助人体其他系统排出可吸入性颗粒物和其他有毒物质。雾霾天气不宜晨练,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应当减少外出和晨练,防止雾霾天气引起旧疾复发,甚至造成生命危险。雾霾天气会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气压较低,人在雾霾天气中会感到胸闷,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血管痉挛等疾病。

3 城市政府的综合治理

3.1 合理规划城市结构,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

大气污染是城市雾霾的主要因素。政府部门应当对城市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取缔市区内产生污染物质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和工厂,在城市上风向处最小风频的地方设置工业企业和工厂,减少工业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大力规划公共绿地面积,利用绿地除尘吸烟的特点,对环境和空气进行美化和净化。

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费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必须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石油、煤炭等能源的重复利用率,大力创新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3.2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城市范围内普及环保理念,加强自我防护方法的宣传,特别是在中小学,提高公民的环保、节能意识,实现“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提醒公众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尽量不开车或少开车,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应当针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研究相应技术,大力推行小排量节能汽车,提倡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等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3.3 减少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造成的扬尘污染

为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的扬尘污染,政府部门可以在城市关口收费处设置预防清理机制,对长途车辆、运煤车、钢罐车等车辆的底盘和轮胎进行喷水、清洗,对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减少城市大气中的扬尘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4 结论

近两年,城市雾霾发生呈持续上升趋势。治理雾霾是一项需要坚持的长期工作。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简单分析了城市雾霾产生的原因、危害,从城市居民自我防护和城市综合治理两方面对城市雾霾的治理进行分析,关于城市雾霾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值得广大学者深入探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市雾霾的发生会越来越少,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参考文献

[1]吕效谱,成海容,王祖武,张帆.中国大范围雾霾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1):54-55.

第9篇:雾霾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城市雾霾;有效治理;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前言]:城市雾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着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者我国广大群众身体的健康,而对于城市雾霾的有效处理,不单单只是需要居民们自我的进行防护,还须要我国相关部门采取一些有效的治理方式,充分的将两者进行融合,以此在能够从本质上发挥出治理的作用。而我国广大人民在不断提升自国的防护意识当中,还一定加强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城市整体的环境质量。

1、 城市雾霾治理技术的应用概述

1.1城市居民自身的防护技术概述

在有着城市雾霾的区域内的广大市民,一定要增强自身防护意识的重视度。而有效的增强城市居民自身防护技术主要是以下几点

1.1.1控制外出的频率及时进行清洁。在处于雾霾天气的时间内,一定要尽可能能避免外出,而在对于必须要外出的过程时,可以佩戴想对应的防护口罩,尽最大限度上避免雾霾空气当中一些有毒的颗粒,进入到人的身体内部,在选择防护口罩的材料上,一定要选择棉质材料的防护口罩,主要是因为,能够很好的减少出现无纺布等类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过敏状况的发生,在对于防护口罩的更换频率上,最好是每天更换一次,并且将其彻底的洗干净,放在眼光下晒干,在外出归来的过程时,一定要加强清洁皮肤的重视度,以此最大限度上防止出现毛孔堵塞等相关的问题[1]。

1.2城市相关政府的综合性雾霾治理技术概述

合理的规划好正规城市的内部结构,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城市工业企业的排放量。大气污染,在整个城市雾霾当中,是主要的生成因素,而我国相关的城市政府部门,一定要真正的结合起城市的实际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在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有效的取缔城市当中一些产生污染物非常严重的工业企业或是相关的加工厂,并⒄庑┎生污染物的严重的工业企业以及加工厂,合理的建立在城市一些上风处,或是一些风频较小的地方,以此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还一定要大力的开发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充分的利用绿地除尘吸烟的特点,来对城市整体的环境以及空气进行净化以及美化。

而在我国石油以及煤炭等能源在实际进行消耗的过程当中,所产生出来的物质,是在整个影响城市空气当中,具有非常的巨大的影响力的。所以,还一定要加强构建能源节约性社会的重视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国城市石油以及煤炭等相关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的鼓励发展创新清洁能源,充分的调整好城市能源的内部结构,以此才能够真正的缓解城市工业对于大气污染的程度。

2、 针对于城市雾霾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概述

2.1针对城市雾霾的园林景观的设计

在整个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相关的设计师,一定要加强对于抵抗城市雾霾、生态科学技术、以及景观美学相关原则相互融合的重视度。真正的创造出园林景观设计是完全尊重与自然社会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效的抵抗城市雾霾情况以及满足城市景观的各种要求的,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实现的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加强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力度,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自然景观元素的保护力度。2.提升可再生资源的运用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使用自然资源的数量。

此外,还一定要机枪圆领景观设计当中现代工艺技术的应用程度。随着我国整体科学技术不断地额发展进步,一些更具有良好特性的新工艺也是不断的增加当中,而在利用一些具有较强科学性的技术,来充分的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不单单能够使得整个城市的更加具有美观花,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园林吸收雾霾空气的有效性。大大的改善原有的素材以及方式,也是为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提供了更多全新、意义、的构思,以此才能够很好的推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设计。

2.2针对城市雾霾的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在针对于城市雾霾的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上的应用,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来组成的:园林景观施工前期准备、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水景工程施工技术。1.在对于园林景观施工前期准备当中,主要是加强重视起施工前期工作的图纸设计的重视度,并尽最大限度上使得整个工程的准备工作是完全按照于事先工程的设计图纸来进行的。而在实际的城市园林景观的选择的施工地点上来看,一定要充分的对当地的图纸以及天气变化,做出充分的了解,从而有效的开展相关的预防工作,最后在明确好正规园林景观施工的全部资金预算。2.在对于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上来看,主要是对该城市的整体地形进行充分的观察了解,并测量出具体的经纬度,然后在根据需要建立园林景观的地形特点上,来进行相关的土方工程上的设计。3.在针对于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上来看,主要对城市园林景观功能,进一步的拓展化,主要是包含了喷泉、护岸等相关的设计。而一个优秀的水景工程的设计,不但能够很好的提升整个城市的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抵抗城市雾霾的强度[2]。

结论:

近些年,城市雾霾已经逐渐的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光是降低了我国城市整体的空气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我国广大市民自身的身体健康。所以,相关城市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于城市雾霾治理以及设计园林景观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推动我国城市整体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