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第1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2004年,几乎在互联网泡沫崩溃的同时,web2.0的技术和理念横空出世,颠覆了传统web1.0网站单向信息的模式,web2.0强调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作,用户既是网站信息的浏览者,也是网站信息的生产者。在这种被称为“自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网民能够进行主动表达、主动信息并进行观点交互。可以说自媒体技术催生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为大家带入一种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更强调平等、对话,避免自上而下的说教。2010年左右,随着移动化、社交化技术的成熟应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迅速兴起,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所具备的传播属性让媒体再一次看到发展机遇,纷纷开始试水新兴媒体。从技术角度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的飞速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和发展的过程,依然是新技术催生了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将逐步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的生产、制作、,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持,科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推动了媒体向前发展。谁率先掌握了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并将其和传播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谁就能够在媒体发展中抢得先机。

二、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要求

2014年以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日渐成熟,移动化、社交化应用得到普及。通讯进入4G时代,新兴媒体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不抓住新兴媒体发展的机遇,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存在丧失舆论主导权的危险,各媒体深刻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纷纷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新兴媒体平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报社等先后开通法人微博、微信公共账号,建设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生产,以占领舆论阵地,发出主流媒体声音。但是传统媒体在拥抱新兴媒体到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如果不谋求融合,只是将其作为自己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那就又会走上10多年前建设网站的老路,即使可能壮大了门户商业网站旗下的新兴媒体,却无法达到占领舆论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目标。发展新兴媒体的道路,可能会导致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受到影响,甚至会关乎生存。同时,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兴媒体又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投入,没有商业网站的资本运作方式,没有传统媒体的不断输血,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兴媒体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要提高传统媒体中新兴媒体的地位,将新兴媒体融入传统媒体当中,一荣俱荣,才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道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经过不断发展和探索,从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网站),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报网互动、二维码),现在需要进入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对手关系,而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不应当以牺牲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为代价,传统媒体也不应以保护自身固有的利益而限制新兴媒体的发展。只有进行充分融合,媒体才能够发展壮大,才能够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完成中央赋予的主流媒体职责。这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倡导的平等对话原则,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传统媒体要发挥内容和人才优势,新兴媒体要发挥技术和灵活的优势,最终做到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对传统媒体的体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营方式不能再墨守成规,走过去粗放型广告包打天下的老路,而是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投送、线上线下等新形式拓展运营模式。

三、科学技术如何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第2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58-02

1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所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在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和能力,而且颠覆着媒介传播的传统格局。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和话语权的垄断局面,进而预示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传媒格局的冲击不言而喻,对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受众的细分化、传播模式的多样化、媒体运营能力的先进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于信息传播互动性、信息内容丰富化以及信息阅读便携化等优势,新媒体迅速占领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领域,悄然改变着媒体传播方式和人们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有着传播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且信息传播及时迅速,传播具有双向性,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的优点。新媒体依托互联网、手机、数字媒体等多种平台,把传播的话语权逐渐还给了受众,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只有少数“精英”把握话语权的形势,给传统媒体带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1.1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受众,挤压生存空间

传统媒体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时间及空间的依存度越来越微弱,而且便捷的阅读方式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尤其对青年群体更具有吸引力。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链条从采集、编辑、走的都是一种脱离群众的精英路线,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的“精英”手中。而新媒体则完全与之相反,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新媒体把话语权交到了广大的公众手中,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媒介方式的出现让人们更加倾向于新媒体。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阅读信息的习惯,并逐渐抢夺着传统媒体的受众。2014年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亿,网络普及率高达46.9%。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增长,预示着传统媒体逐渐被打入“冷宫”,人们已经厌倦了模式化的信息传播,纸质化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抛弃,新兴的电子阅读占据了主导地位。

1.2新媒体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传统媒体的赖以生存的广告份额也逐渐被新媒体所蚕食。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投放资金高的门槛,而且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多种信息形式在新媒体上得以承载,图片、文字、音像、影视等融为一体向受众传达广告的内容,向人们兜售新的理念和创意。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模式,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和互动性。而且传统媒体的广告效益取决于受众的数量或者发行量,传统媒体在面临新媒体分流、抢占更多受众的情况下,它的广告市场份额势必会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度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达到1100亿元,同比增长46.1%,增速远远高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已成为了广告市场的“宠儿”,而且在未来更是会成为中国广告市场的主力军。

1.3新媒体的出现逐渐削弱着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传统媒介状态下,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具有垄断性的地位,对于舆论导向具有主导作用。传统媒体在过去被誉为党政机关的“喉舌”,信息的采集到往往经过层层审核,它的权威性以及专业性毋庸置疑,但是时效性、交互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与新媒体相比则相形见绌。而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平台,利用手中的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尤其是在重大或突发新闻上,新媒体的信息的迅速性就展露无疑。而且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就某一新闻或者事件来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交互性的特点改变着传统媒体只注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舆论主导权逐渐被瓦解,独家信息与话语权掌握地位被打破,新媒体成为了引导舆论导向的新阵地。

2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是大势所趋。虽然传统媒体在当下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不能并存的对立关系。在新媒体的身上到处可以发现传统媒体的影子,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网络视频等很大程度上是将传统电视的内容依靠新技术储存于网络平台播放,即使像微博、微信等具有完整传播形态的新媒体,也不过是将传统媒体的某些功能和形态整合而已。从中的信息描述能看到报纸化的简评的影子,而且风格也类似于杂志化。重要的是,在网络环境下,“话语权”的扩大化导致了信息的门槛降低,以致网络虚假信息、虚假新闻层出不穷。而传统媒体则基于社会责任,以其专业化的知识,精英化的团队,树立其权威性。传统媒体虽然在传播渠道、内容丰富、传播时间和空间以及灵活度上与新媒体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传统媒体在信息可靠度、权威性、品牌效应以及舆论导向上也有着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虽然当下对于“全媒体”尚未有确切的定义,但媒介融合无疑是属于全媒体范畴。伊契尔・索勒・普尔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本质上讲是不同技术的结合,是两种和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之和。”[1]传统媒体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但这也是一种机遇。传统媒体若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扩大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将会大大提升其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搭建“全媒体平台”,能够节约资源,提高平台开放性,实现资源共享;能够适应时展的潮流,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个性化和碎片化需求;能够优势互补,实施优势品牌战略,实现集约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新媒体的出现不但不会将传统媒体推向消亡,反而会带领传统媒体“涅重生”。

3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路径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已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正像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的那样,“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我们这些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转移到正在变得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这些读者和观众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极其敏感,不愿意被领导,并且知道在这个媒体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用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任何他们想要得到的资讯。”[2]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普及以及市场化的需求使得传统媒体不能在抱残守缺,应该敢于创新,迎接挑战,拥抱新媒体带来的新机遇,实现媒介融合,建立全媒体机制,实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成功案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融合是必由之路,而融合途径主要靠“物理融合”和“化学融合”,物理融合主要是技术层面的融合,包括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市场融合。而化学融合则是深层次的融合,主要是理念的融合。基于这两个层面的融合才能引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殊途同归,在融合中发展。

3.1内容融合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内容都是第一位的,优质内容更是吸引受众的关键,是生存的王道。新媒体之所以能分流传统媒体受众群体,就是因为它了解受众的需求,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向他们提供什么内容,与受众之间保持着一种高度的黏性。因此传统媒体在保持自己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高度化、深度化的优势前提下,与新媒体的信息丰富的宽度、传播的速度以及互动性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传统媒体要将新媒体“为我所用”,积极开发新媒体中受众资源,从新媒体接收群体中发现和挖掘话题,随时关注新媒体受众群体所感兴趣的内容,及时的跟进报道并且进行深度的挖掘。利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搜索、寻找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来进行新闻的编辑和制作,强化信息的互动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上有所欠缺,但是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优势,将其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引导受众之间的讨论。

3.2渠道融合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受众的阅读习惯也悄然的发生改变。传统媒体只注重于内容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内容的获取是否方便,传播方式是否与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比内容的受重视程度更为重要。新媒体具有信息覆盖广、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传播成本低、方式多样化等优势,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单一,而且受到时空限制,导致传媒产品资源重复浪费,效益低下。传统媒体寻求与新媒体合作建立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平台,将传统媒体所制作的媒体资源全部放置在新媒体平台,方便用户点击查阅;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内容宣传,不仅可以降低传播成本,扩大传播的受众群体和覆盖范围,提高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建立自己的手机、网络等终端平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转化为新媒体的市场利润,实现信息一次性采集、多格式生成、多介质的局面。”而且利用新媒体宣传能够及时信息,了解用户需求,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宣传,与用户进行互动,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的不足。

3.3市场化运作融合

市场化运作融合主要是通过个性化服务来整合资源,实行经营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细分化,信息碎片化,传统媒体以往受众一体化的传播方式逐渐被淘汰。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纯依靠广告的经营战略模式,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付费来进行盈利。在当下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的前提下,占领市场依靠的就是服务。了解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关注受众需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当下传统媒体市场化经营的理念。传统媒体应当依托新媒体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媒体,立足市场,针对用户需求来做出市场化经营的改变。“传统媒体也应该积极进行多元化地经营,可以跨媒介、跨行业地发展,通过集团化融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3.4创新观念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关键在于创新观念的融合。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传统媒体痛定思痛切实做出了改变,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一些媒体则走进了误区,简单的以为建立了网络平台、微信、微博平台、移动客户端等就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以为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就是融合;出现这些误区的症结在于观念的落后,面对挑战,传统媒体若依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仅仅依靠转型来独善其身,那么其命运只能是走向灭亡。“微博使自媒体迅猛发展、新闻即刻传播,微信公众账号则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成为深度报道的新兴载体。随着4G 技术的广泛应用,每部手机都可能成为一个移动的电视台,每个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一个现场直播的记者。”[3]“内容的拥有和终端的占有作为传媒产业链上的两个端点,体现了未来传媒竞争的两大战略制高点,而新媒体则早已占领了这个制高点。”[4]所以传统媒体必须更新观念迎合时代潮流,与时代同步,以全新的姿态去与新媒体融合,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战略品牌。而新媒体也需要转变观念,尤其注重打造网络公信力。

总之,全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基础之上,全媒体并不是两种媒体简单的相互叠加,注重的是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等融合,二者只有再融合当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殊途同归,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融合渠道与路径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2013(11):45.

[2]黄霞.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3(34):34.

第3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基因;产品;产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几个月前,笔者在《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1期刊首语《传统媒体缺少哪些新媒体基因》一文中,谈及了对新媒体基因的一些认识,限于篇幅,未能展开,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一、从产品、产业角度看新媒体基因

尽管今天的传统媒体都在声称要将内容产品化,但是,产品化,并非将一个传统的媒体业务形态贴上“产品”这样一个标签、把受众改口为“用户”那么简单。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科特勒关于产品的5个层次的划分,被人们广为接受。这5个层次包括:核心利益层次(产品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基本效用或功能)、有形产品层次(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时的具体形态)、期望产品层次(用户在购买产品时对产品的特点、质量、使用便利程度等方面的期望)、附加产品层次(使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相区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潜在产品层次(产品可能产生的延伸或演变)。

过去媒体的内容生产,主要是将注意力放在产品的核心利益层面上,而对于其他4个层面的关注是有所欠缺的,甚至对有些层次是完全没有顾及的。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同样的内容,在商业网站的平台上,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商业网站注意到了内容产品的其他4个层次,并且在挖掘这4个层次的潜力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1.从有形产品层次来看,通过标题的“再包装”,增强内容的吸引力,这无疑是商业网站的一大法宝。虽然这一做法往往矫枉过正,甚至走向歧途,但是,至少商业网站在琢磨用户心理,力求通过形式上的包装使内容对用户产生更好的接近性方面,是比一些传统媒体下了更多功夫的。

2.从期望产品层次看,商业网站更早地注意到了“用户体验”。这种用户体验不仅仅是视觉运动与鼠标运动的便捷与舒适度,更是一种与用户心理共鸣的程度。同样的若干条新闻,在不同网站经过不同编排组合,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版面效果。这同样会影响用户对内容的关注程度。

当然,到后期的竞争中,用户体验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舒适便利和共鸣程度的体现,它更是在惯性推动下的一种行为定势。当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时,人们更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惯性去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一个陌生的页面消耗的用户时间与精力显然是要更大的。在早期的用户体验竞争中不能抢得先机,就容易在后期变得被动无力。

3.从附加产品层次看,新媒体上的内容传播,是一种基于社交的内容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如果不能与社交产品或活动产生深层关联,其传播效果也就会受到抑制。

从早期新浪从“谈资”角度去判断新闻价值,到之后网易的“无跟帖、不新闻”,到今天网站的“无分享、不新闻”的共识,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一贯的思维,那就是新媒体对于内容产品的“社交剂’’这一附加属性的认识,以及将这一附加属性不断放大的努力。尽管这种思维并非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但是,也许传统媒体在推动“社交剂”属性的放大方面,还并不那么积极。

而与此相关的关系产品的开发、社区的营造,也是内容产品生命力的一个来源,商业网站在不断推动内容产品的发展的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着关系产品的开发与营造,从邮箱、论坛、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到微博、微信。像腾讯这样的新媒体公司甚至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先做关系产品,再在此基础上推出门户和内容产品。事实证明,关系产品以及基于关系产品的社区,是新媒体更基础的土壤,内容产品只是这个土壤上的大树。

尽管很多传统媒体的网站都有自己的社区,但是,从定位与人气来看,都难与商业网站相抗衡,而传统媒体也几乎没有能力开发出能影响几亿网民的关系产品。

4.从潜在产品层次看,新媒体能满足人们的,不仅仅是内容需求与社交需求,内容与服务的关联,也是新媒体给人们带来的新满足。今天这种服务并不只是指围绕内容产品的服务,而是正扩展到与人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其他服务。例如,当人们读到一本好书的推荐文章时,希望马上可以购买到这本书,内容网络与服务网络的连接,将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动向。

个性化的内容服务,也将是人们对于内容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这种个性化服务,对于技术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传统媒体在这个方面也显现出自己的劣势。

今天的新媒体平台的主要争夺,首先是“入口”的争夺。这个人口显然不仅是由内容的核心利益的水准决定的,而是由内容产品的所有层面的综合价值所决定的,从竞争的角度看,“关系”、“服务”这样的附加、延伸产品的价值,甚至比核心价值更为重要。

5.从产品生产的角度看,内容生产主体发生的深刻变化,也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基因。过去的媒体是把受众当“教育”对象或者服务对象,而今天的新媒体是要把用户当基石,当靠山。成功的新媒体都是实践“群众路线”的真正典范。

2005年成立的赫芬顿邮报这样一家美国网站,在2011年,其流量便超过了纽约时报网站的流量,被称为“美国互联网第一大报纸”。本质上它是一家博客网站,尽管只有150名左右的带薪工作人员,但依靠超过3000名的核心博客作者、12000多名“公民记者”以及所有读者,开创了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共享事业”。它的成功也许代表了未来的某种方向。

对于今天的用户来说,信息消费过程也是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也是一种信息消费方式。促进用户的信息消费行动向信息生产活动延伸,或者促进其信息生产成果为更多用户共享,是新媒体信息生产的重要特点之一。

今天媒体都在淡媒介融合,但往往只是把媒介融合当作媒体的“独角戏”。事实上,最终如果不能体现为“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的“媒介融合”,也许多是徒有其表。

6.新媒体的更重要基因,在于它是全新的产业链条。过去传统媒体独霸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情形不复存在。以为靠内容生产这一个环节的优势就能控制整个产产业格局的思维,在今天也受到沉重的打击。如果传统媒体的转型,只在内容这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今天的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连接)与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服务)。而在这其中,内容尤其是新闻内容也许是同质性最高、不可替代性最弱的一个要素,如果内容不能与其他要素打通、融合,而只是作为一个孤岛存在,那么它的影响力的释放就会受到很大限制。换言之,新媒体是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与服务网络四者的交织,传统媒体要在未来赢得自己的位置,需要在这四种网络的未来格局中去进行战略思考与布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自身要勉为其难地去做所有产业链条上的事,合作,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

二、从文化角度看新媒体基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基因差异,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性的差异。从文化上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基因,一个是“庙堂式”的,一个是“江湖式”的。

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作为惟一的专业化大众传播主体,仿佛置身于庄严的“庙堂”之上,受到众人瞩目与膜拜。传统媒体也由于这种“庙堂”地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这主要表现为:

“庙堂”的中心性:作为传播的中心,传统媒体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受众进行着“灌输”,同时接受着公众的仰望。“庙堂”的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高音喇叭”式传播,“庙堂”的传播效果形成,更多地靠提高自己的“地势“与“音量”。

“庙堂”的封闭性:进入专业媒体行业,有很高的门槛。这样一种高门槛,造成了行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既有利于保证这个行业的水准,维持其“庙堂”地位,但也可能使得它的周围没有太多的参照物,使得专业媒体对自己的检验坐标单一,容易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这也会成为媒体变革的阻碍。

“庙堂”的“不容错”:在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无可替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专业媒体会尽量保证对质量的控制与监督。专业媒体原则上是不容错的。尽管事实上它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庙堂”的统合性:作为“庙堂”的传统媒体,其作用之一,是用相对统一的价值体系来整合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庙堂”的大众媒体更注重的不是个体的差异,而是社会的共性目标。

而新媒体不再是神圣的、受人顶礼膜拜的“庙堂”,而是一个能容纳各色人等的“江湖”。“江湖”的属性,造就了新媒体的文化特质:

“江湖”的开放性:理论上来说,新媒体平台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新媒体的开放性,也带来了它的多元性。任何人都可以投身其中,参与“厮杀”,如果悟到了某个秘籍,还有可能自成一派,笑傲江湖。

“江湖”的分权性:互联网结构设计的导向是去中心化。过去集中在传统媒体手中的权力开始向其他主体分散。当然,在一段时期后,“江湖”上仍然会出现若干“中心”,但这是基于点对点的、“接头接耳”式的传播模式的新博弈。

“江湖”的共享性:新媒体所创造出来的内容,不是要被供起来的,而是要用于分享,分享是新媒体的本质之一,在分享行为的背后,是人的社会关系需要。

“江湖”的容错性:参与主体的多元必然会带来信息传播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没有神圣感的新媒体本身也是一个容错的“江湖”。但是,“容错”不等于没有纠错机制。新媒体上的“群氓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这个平台的自我纠错。越是容错的机制,越有可能通过不断试错,来发现与纠正错误。正如凯文-凯利所说:“网络孕育着小的故障,以此来避免大故障的频繁发生”。

“江湖”的戏谐性:新媒体江湖没有“庙堂”的约束,没有天然的架子可端,它更多地是用戏谐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即使是面对那些宏大的主题。某些时候,这些戏谐性外壳下也有着凝重的内核。

尽管传统媒体的“庙堂”早已被市场化的洪水淹了大半,而新媒体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庙堂”的飘摇,但由于惯性,或多或少,多数传统媒体人始终内心有着一种文化上的先天“自负”。对于那些与他们的自负产生冲撞的新文化特质,不少人很难真正敞开怀抱,不是简单排斥,就是采取鸵鸟政策,哪怕口口声声地说要向新媒体学习。

第4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媒体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传统媒体依然具有新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因此找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位,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将各自优势最大化,将是媒体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一、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的优势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与新媒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尽管传统媒体遭遇重重围堵,面临无数的困境,但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中还是在新媒体中,内容始终摆在第一位。在这一方面传统媒体仍在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更新的及时性方面有所逊色,但是它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方面是新媒体无法企及的。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和品牌号召力等均优于新媒体。这些优势使得传统媒体可以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新闻资讯进行深入的采访、调查和分析,并做出更全面、更深刻的新闻报道。这种调查性和解析性的新闻报道是众多“草根”级的“自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的。

其次,新兴媒体虽然来势汹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规范,虚假信息泛滥、恶意炒作严重、煽动社会情绪等现象大量存在。而这些缺陷恰好是传统媒体比较容易避免的。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时,一些传统媒体的报道会更准确、更全面、更真实、更权威。毕竟传统媒体有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有众多“把关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并对新闻后果负责。

最后,在不同的环境下,用户对媒体形式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在户外,用户对手机的依赖性很强; 在办公环境,用户对电脑的依赖性很强; 在家庭中,用户对电视的依赖性更大,因为电视的互动性很强。相对而言,电脑是比较个人化的东西,很少会出现一家人坐在一台电脑前其乐融融的场面; 但电视不同,它是最能体现“一家人”这种家庭文化的东西。

二、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关系

有人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不过,与其说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变小了,还不如说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传统媒体的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段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传统媒体不能无视新媒体这个“新渠道”的冲击,但也不能毫无主见和判断地追随新媒体。需要明白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传统媒体在进军新媒体时不是战略转移,而是对话合作;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利共赢。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几个环节

1、信息产品内容要受欢迎

不管传媒行业如何发展,内容为王依然是生存法则之一。很多传统媒体以为把传统的新闻产品简单包装和形式多样化后在新媒体媒介上传播就是新媒体化了,但这只是媒介的新媒体化,核心内容不改变,依然是老酒装新瓶,换汤不换药。由于我们的很多中央传统媒体由于长期处于衣食无忧、竞争不强的生长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都是以我为主而不是以用户为主,内容不接地气,考核不接市场,导致竞争力弱。我们从网民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大众都喜欢看搜狐、新浪、网易的新闻,喜欢看微博和朋友圈,主要是这些信息贴近大众,朴实生动,老百姓爱看。我们的传统媒体在进化为新媒体的进程中,必然也要进化内容讲述方式,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讲述;此外实效性是信息产品的另一重要卖点,时效大于形式,如果信息产品没有实效性,也就成了老旧商品,失去传播价值。传统媒体在一些重要新闻报道上要精简流程,及时,提升信息产品价值。

2、信息产品加工要新媒体化

新兴媒体的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媒体在产品形态和传播网络上是创新和多样的,所以融合首要解决的是信息产品的生产线要能够生产出新媒体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方向已经明确,从媒介产品看,已经不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了,只要是受欢迎有市场的产品就是融合后的好产品,去迎合市场、适应市场甚至引导市场。传统的信息产品生产线必须在技术、内容组织和加工等进行新媒体化。在技术方面,融合后的信息产品加工平台是模块化、轻量化和多元化的信息产品生产线,最大化自动生成适应各种媒介的信息产品原型,适配各种媒介,编辑加工人员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成品出线,推向受众;面对市场需求、新技术应用,快速模块化改进,迅速推出新形态信息产品;面对市场反馈,快速调整产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创新,寻求差异。在媒体人员方面,编辑要一专多能,专内容,多形式,熟悉各种媒介形态和受众喜好,提升“媒体兼容性”。

3、信息产品营销要互联网化

信息产品营销互联网化具体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全媒体化、品牌化等。数字化是信息媒体融合的基础,网络化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基础。传统媒体的营销渠道过去一直着力于广播、电视和报刊等,营销模式以发行、供稿、广告和商业活动宣传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的很多日常娱乐和消费活动都迁移到互联网上,各媒体的营销渠道也就自然扩展到网络,首先是都建设了自己的媒体网站,构建信息发供网络平台,此时的营销还是单向,信息只是发没有推,且与用户互动性不强;社交平台发展起来以后,平台用户迅猛增长,吸引各大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官方账号,与网民积极互动,将信息直接推到用户端,粉丝数成为了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

网络拉近了媒体与用户的距离,为媒体营销提供了便捷,如何能做得更好,还需要做到精准化、全媒体化、品牌化等。互联网时代信息消费特点是碎片化,需要媒体在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时要在内容和受众上精准化,什么样的群体适合推什么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有的放矢,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成功率,现在发展起来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营销的精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接下来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全媒体化是拓展市场,立体式营销,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性和粘度的发展阶段,用户认可了,品牌效应也就形成了,提升了媒体的商业价值,为媒体带来了效益。

4、管理机制的商业化

媒体融合,机制先行。在某种意义上,新媒体的“新”代表了适应市场发展,商业化运作的新管理机制。如果要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真正融合,必须要去除传统媒体管理流程复杂、应变迟缓等弊端,而是媒体要商业和市场化,真正按商业规律去应对快速多变的市场,决策和流程要快速灵活善变,按照互联网的思维和规则去做事业;引入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走真正市场化的道路。媒体竞争是残酷的,很多没有及时变革,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媒体已经或将要消亡,也许管理机制的转变会带来了阵痛和风险,但也许会避免了消亡。至少从目前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是一条优势互补,风险相对较小,快速转型和融合之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介质的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的爆炸,导致读者减少、广告下滑、同质化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生存形势比想象的更为严峻。因此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有效弥补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将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戴程. 全球化视野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问题研究――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为例[J]. 新闻界,2009,02:60-62.

第5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发展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而且受到普遍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知识经济时代"和"注意力经济时代","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充分满足着受众的多样化传媒需求。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兴起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将会同新媒体并存,还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消失,都将取决于传统媒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传统媒体在日后的发展中要保留自己的地位,需要审视自身的优劣势,并及时找出应对措施。

有些学者甚至分析认为传统媒体终将被新媒体取代。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传统媒体经过长久地发展,具有很多核心的竞争力,所以还是存在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的经历与经验,对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第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泛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

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而且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而且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人们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这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相比较而言,变得越来越小。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新媒体其实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从概念的字面表述就可以看出来,对于新媒体的定义采用的是一种对立式的命题方式,也就是说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就是新媒体,反之亦然。也因为此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传播途径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优势被严重消解,面对新媒体更为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时,传统媒体的优势在瞬间好像被大打折扣。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因为中国地域比较广阔,人口总量大、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等2],使得我国的导致杂志市场失衡[3],大量存在的市场盲点使得传统媒体依然具备相当的市场潜力。事实上,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根本不可能为传统媒体培养出大量的忠实读者,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说是零。其次,社会媒体作为一种主要新媒体形式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个体接入互联网的成本,从而使得广大的民众进入了新媒体的视野。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传统媒体还是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核心竞争力的。总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各具优势与劣势。本章主要对两种不同的媒体形式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并进行对比研究,为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的提出做铺垫。

(一)新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新媒体之萌芽发展以来,迅速赶超了传统媒体。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首先,现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其做了技术支撑[4]。其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吻合度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有技术的支撑,同时市场潜力也比较大。所以,新媒体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及技术发展的产物。具体来说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的优势分析

首先,新媒体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在新媒体产生、发展以前,可以说传统媒体几乎垄断了信息传播的话语权。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而不仅仅是政府、专家、记者、编辑等负责信息传播的人才能。这样不仅尊重了人们的话语权,同时也增加社会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民主化氛围的形成。

其次,新媒体提供了互动平台。这个优势可以说是新媒体的核心优势,也是新媒体的一个典型的特点。互动平台不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媒介世界,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体的关注度。而且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更加关注人们的实际需求,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

再次,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传播方式便捷[5]。信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传播不及时的话,就会失去信息本身的价值。而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具有及时性、快捷性、海量性等特点。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报纸、期刊等传播方式。而且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信息进行自由传播。另外,从信息量来说,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是非常大,这从每天网站上的信息就可以看出,不仅有国际及国内的一些大事,也包含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生活趣事与琐事。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

2、新媒体的劣势分析

任何新生的事物之所以出现都是存在其内在及外在原因的,但是在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劣势[6]。对于新媒体来说也一样,其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的质量不是很高。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网络信息中有高达70%的信息是虚假信息。这就要求人们在接收海量信息的同时要做一个筛选,要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第二,新媒体的传播环境比较差。网络环境虽然在不断地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暴力及黄色信息,不仅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传统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1、传统媒体的优势分析

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来说拥有较多的权利,对于信息的控制力比较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一些对人们"有益"的东西,而不是"有趣"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一些主流媒体来说更是如此,在短时间内新媒体是无法取代的。其次,传统媒体资源比较丰富,历史积淀比较深厚,而且拥有强大的运营团队,在管理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规范。尤其是媒体资源,它对于媒体行业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从整个行业来看大部分的信息,依然是来源于传统媒体。只是传统媒体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所以人们接收到信息的直接途径,大部分都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的。

2、传统媒体的劣势分析

传统媒体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方向具有单向性、传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封闭性[7]。一般来说,传统媒体的传播都属于高位传播,宣教的成分远远多于互动的成分。因为有很多都是国家的重要的政策与法规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一些相关的规定。所以,传统媒体常常以真理占有者自居。尤其,是一些期刊更是这样,很多都是相关专家及学者的研究及调研报告等。但是,这些信息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并不高,市场需求的潜力也不大。比如,对于政府的政策、法规来说,基本上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与人们实际生活及其关心的问题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严重缺乏吸引力及感染力。同时,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量相对来说非常有限,除了一些比较典型、重要事件的分析,国际国内动态的描述,再加上一些广告等。涉及的信息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够。达不到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三、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什么传统媒体会受到新媒体这么大的冲击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产生于发展以来没有对自己做好正确的定位。为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同发展,笔者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提高传统媒体的创新能力。曾近听过一个故事,有3个老人家出门,其中一个带了一把雨伞,一个带了一根拄杖,另外一个什么都没带。出门后,突然下雨了。可是带伞的老人家身上都是雨水,带拄杖的老人扭到了脚,只有那位什么都没带的老人家既没有被雨淋,也没有扭到脚,安全无恙地回来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很多人或者企业之所以失败,可能不是因为自身劣势的存在,而是败在自身的优势方面。传统媒体也一样,如果为了保持着自身的优势,不进行创新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优势会在不经意间转化成劣势。那样的话,传统媒体的末日才可能真正带来。

传统媒体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以说现代社会对于知识及创新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知识和思想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也是基本条件。而传统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及专业性,应该尽量提供一些可靠的、权威的、前沿的知识和思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在生产和知识创新体系的中关键及媒介,对公众的认知及思想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二)紧密联系社会及时代的主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传播的都是信息,信息作为一种不具有事物形态的东西,其价值的衡量主要在于其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信息本身必须要满足一类或几类的需要,而这中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层的需求上。从马斯洛的需求层级来看,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沟通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不存在并存及递进关系。换句话说,对于一个连生理需求都无法满足的人来说,也可以拥有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说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具有这五种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媒体行业满足主要是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受时代及社会的影响的,也就是说这些需求与社会及时代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传统媒体要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紧密结合社会及时代的主题。

(三)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与融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存在是不冲突的。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尝试着与新媒体进行战略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一起为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比如,可以利用传统媒介便于阅读的优点,结合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创设电子期刊、报纸、杂志等,从而增强与社会以及相关读者群之间的互动。让更多的人,哪怕是一些业余爱好者参与到传统媒体的创作过程中来。这样既可以打破传统媒体传播路径及方向单一的问题,实现传统媒介的多样化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水平

传统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这样才能保持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及创造力。具体来说,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素质及水平主要体现在编辑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对于编辑人员来说,其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外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界的国际化及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所以编辑人员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外,还要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思想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总之,在市场导向、信息爆炸、思想民主的时代环境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已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态势。对于期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积极参与到这一传媒革命,不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变革与创新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在竞争中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且创造出独特的社会价值,争取到新媒体无法取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凸显自己存在的意义,既是传统期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普及,新媒体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好,自网络平台微博的诞生使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受众信息来源也更加的广泛。而对传统的广播业来说无疑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对于传统的广播媒体而言利用自身优势和新媒体的发展来完善自己已经大势所趋,新闻学作为媒介的学术研究学科,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传统广播媒体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传统媒体的生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便捷性及大容量性,而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习惯,所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自身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存在的一些核心优势,或者说没有将相关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传统媒体发展受限的现状。基于此,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的特点,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传统媒体的健康发展。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的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文蓉.联姻,并不简单的现在与未来--浅议报纸与新媒体的关系[J].广告人,2011,(4).

[2]安平.新媒体来了,传统媒体哪里去[J].新远见,2009,(6).

[3]邱君平.文献计量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4]张建星.新媒体带给我们挑战,也有机遇[J].中国记者,2011,(4).

[5]安平.新媒体来了,传统媒体哪里去[J].经济导刊,2010,(5).

[6]戴晓军.借彼用彼 壮大自己--浅谈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J].新闻战线,2009,(9).

第6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媒体虽然受限于其形式固定、信息反馈较慢的不足,但长期积累下来的品牌号召力,提供了传统媒体生存下去的可能;至于新媒体,灵活、时效、受众面广则是其将来与传统媒体抗衡的资本。展望未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融,对于未来媒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未来信息媒体最理想目标。

在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的必要

所谓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来说的。传统媒体主要是以电视节目、书报杂志、户外广告等形式展现,其形式比较固定,信息反馈机制相对不健全;而新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数字信号的方式进行传播,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不再一枝独秀。

移动互联网重构媒体行业产业结构。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较量也是愈发的激烈。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更是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急剧增多。作为后起之秀的新媒体撼动了传统媒体独霸的局面,同样也正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导致了传统媒体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数字媒体靠着互联网飞速传播,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群体,优势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书本报刊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进入转型革新的模式。

传统媒体需要转型突围。在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的必要。虽然当下电视媒体在媒体传播中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新媒体的受众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且新媒体具有着灵活、时效、个性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大。因此,传统媒体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在与新媒体竞争的同时,传统媒体必须加快自身转型突围的节奏。

树立创新思维,重视技术与社交。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各个媒介都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功能,一旦相互融合,就会产生一种新的传播优势,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推广,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建设。新媒体产品需要不断创新升级,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和期望。树立创新思维,既要重视技术的提升,又要重视社交传播。媒体人要培养对新兴技术发展的敏感性,不断提升技术指标,适应不断上升的受众群体的期望值。同样,媒体的发展也不能仅限于网站和其他一些移动媒体平台,应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将信息传达到用户那里,从而达到传统媒体思维的转变。

加强大数据思维,坚持内容为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经济社会这三条大的信息流交汇形成了大量的有效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媒体人分析某一行业发展的基础,社会上出现的微商、电商便是这一层面内容的重要体现。通过采集大数据,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同时通过大数据的研究,也可以预测出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使得对信息的理解与掌握更加的全面。

完善多元化思S,坚持以用户为核心。中国互联网企业依靠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本土文化得以快速发展,而媒体行业则以互联网为载体,不断创新改造,加速自身的转型升级。正如一款好的产品,能否做到流畅、能否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因此,媒体工作者在工作中应以客户为核心,用多元化的思维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善于通过新技术来促进各媒体之间的融合,并通过这种融合,来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升级。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融才是未来信息媒体发展的大方向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它们之间的关系确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两种传播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存在的价值,虽然在信息市场中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但二者的优势互融才是未来信息媒体发展的大方向。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传统媒体在品牌知名度与权威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新媒体的优势则体现在其飞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以及其广泛的受众群体上,各有所长。要实现未来媒体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进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做到内容、渠道和市场的大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的信息媒体足够充实、强大。

完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规则。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阅评制度和追惩制度。建立健全阅评制度,旨在通过制度的限制,来保证对新闻媒介的管控,从而在大的方面,调控新闻的舆论导向。建立相应的追惩制度,则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阅评制度的顺利进行。其次,要规范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在信息传输技术和市场经营理念等方面会发生诸多变化,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媒体产业端的矛盾与冲突,故而建立媒体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两种媒体融合的根本保证和先决条件。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重点在于解决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点,这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媒体行业的传播秩序。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性发展。要不断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新媒体的理念中,加入传统媒体的观点和深度,进一步加大互动平台的建设与提升,不断探索,构建专业化、深度化的专题,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开发类似数字化期刊这种优势互融的产业。在交互性发展的同时,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之处,取长补短,建立交互性品牌媒体。传统媒体所具有的品牌知名度在彼此的交互性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行业没有相应的品牌,不管有多么成功,它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行业,而是以一个品牌缺失、整体不全面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故而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融合后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企业自身建设。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企业自身建设,即加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增强媒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能够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增加关注度和支持率。虽然这两种媒体相互融合后的竞争力能够大幅度提高,但是如果放眼于全世界,我国媒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这种趋势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必须明确各自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不断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从而使融合后的未来信息媒体能不断发展壮大。

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进步也是与日俱增,其传播速度与传播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融,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建设和权威性的建设,配合新媒体在信息传递时效与受众广泛方面的优势,各取所长,实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而快速地发展。加强两大媒体之间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增进彼此之间的交互性,同时不断规范媒体间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追惩制度,使二者在规范有序的信息传播环境中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达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参考文献】

①刘津:《博客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中国记者》,2013年第9期。

第7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长远来看,由于媒体形态的变革与功能演变,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网络新闻的普及将改变公众的阅读行为方式乃至对媒体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优势

1、网络新闻不受空间和地域限制,可进行跨界传播

在传统媒体中,纸媒受地域限制影响较大,大多数纸媒呈现地域化分布与发行的特征,很难形成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广播、电视只有通过卫星传播才能实现全球播放,并且受制于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网络是当前所有的媒体形态中,唯一不受地域的限制,真正能够做到及时不受限传播的媒介形态。所以,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拥有相对明显的优势。

2、网络新闻与受众之间形成实质互动关系

网络媒体中的新闻具有很明显的“人本”的特征,人的行为和态度转变中的情感因素在网络媒体上可以得到及时显现。网络媒体新闻可以依靠受众的喜爱度与关注度进行编排,而受众也可及时进行反馈,与网络媒体产生互动关系。反观传统媒体,其新闻信息的只是单向传播,无法及时获取受众的反馈和意见。

3、新闻网站的易检索性与永久记忆性

网络新闻一旦在互联网上,在没有人为干涉的前提下,其信息将会永久存储于信息运营商的服务器中,新闻受众可以随时检索、查阅以前新闻或者其他相关新闻。网络服务器的永久记忆性和网络新闻的易检索性使得受众查看“旧闻”非常方便,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不易发生信息丢失现象,并且不占用任何物理空间。

4、网络新闻传播形态多元化,立体化

通常来讲,传统媒体被称为平面媒体,单一媒体。而在网络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可以是“多元的”,“立体的”,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介符号进行融合,从而对某一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例如在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网络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全时段的报道,通过视频新闻、图片快递、高端动态、焦点专题、互动专区等多种网络节目形式,不仅让受众能随时了解震区的受灾与救援情况,而且能就该事件从不同角度充分自主表达意见。而传统媒体则只能使用文字、图片和视频三种媒介符号进行报道。

二、网络新闻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影响

1、网络新闻的发展造成传统媒体受众严重流失

新闻信息能够进行传播的重要前提是人们愿意主动获取资讯并进行阅读。而传统媒体单一的阅读体验模式以及受制于时限的新闻传播模式使得公众接收信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不同的网络媒体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同时进行新闻播报,受众还能利用搜索引擎找到任何相关新闻,受众的选择性与主动性得到体现,因此,网络媒体先天的特性与优势,使得受众阅读行为发生改变,公众不再通过购买报纸或者守在电视机前获取新闻,而是只需要一个智能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便可开始即时阅读体验,这些技术性的颠覆必然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严重。

2、网络新闻的发展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造成巨大冲击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须经历如下几个环节:发现新闻――采访――写作(制作)――送审――印刷(编排)――新闻(播出)。而在网络新闻时代,很多传统的新闻生产环节被弱化或缩减。例如以往记者采访方式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电话采访,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种种形式的网络采访,例如视频采访、E-mail书面采访等,都成为媒体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常规采访手段,这将导致新闻采访方式更为简化、快捷。再如,随着网络媒体的盛行,以往传统媒体所垄断的社会话语权力被逐渐消解,新闻把关功能弱化,纸质印刷需求不断萎缩等等。

3、网络新闻的发展对媒体从业者产生重要影响

(1)考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综合素质。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无论是文字报道、广播报道还是电视报道,均有明显弱点并且报道方式单一。比如报纸没有声音和画面,而电视画面的报道又缺乏可阅读性,广播报道缺乏直观表达空间。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只需要具备所从事媒体的写作、采编技能则可以完成采访和写作任务。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媒体从业人员除了须具备用单一的报道与写作外,还需要掌握摄像、音频,乃至图片、动画的制作等综合技能,才能全方位的、客观全面的报道新闻事件,从而在网络新闻时代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2)造成传统媒体行业的人才流失。近年来,媒体从业人员由传统媒体流向网络媒体呈递增趋势。由于网络媒体受众庞大,新闻生产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薪酬待遇优厚,网络媒体行业对于有丰富内容生产经验的传统媒体从业者极具吸引力,跳槽网络媒体已然成为传统媒体从业者的一种选择趋势。

三、传统媒体转型的可能与出路――以《纽约时报》为例

创办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是美国发行量第三,影响力第一的大型报业集团,具有全球性的新闻影响力。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纽约时报》与全世界其他报纸一样面临着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广告收入锐减等困扰。为了谋求出路,《纽约时报》开始转型发展:在1996年1月建立了自己的报纸,提供《纽约时报》在线阅读。十年后,《纽约时报》拥有了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并且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Times Reader”的阅读器。其目标是提供一种具有印刷报纸界面风格,适合于便携电脑的电子报纸。事实证明,《纽约时报》开发电子报纸对于自身转型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打破报纸新闻编辑传统,按网络传播规律升级新闻编辑策略

《纽约时报》网络版完全是按照网络媒体的风格和特色制作。

首先,在整个编辑的流程中,添加了视觉设计的全新理念,这样就可以增强信息传播中视觉元素的影响力。该电子媒体以更符>,!

其次,《纽约时报》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从1981年到现在的《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以及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和相关主题资讯。除了海量的优质新闻内容外,其内容的提供方式和新闻内容深度更值得称道。

2、创新盈利路径,建立“付费墙”模式

为了适应网络新闻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纽约时报》在盈利模式上也一直谋求创新。

自2010年起,《纽约时报》网站正式建立“付费墙”模式,读者每月可以在网站免费浏览20篇文章,其余文章需付费浏览。有关资料显示,在“付费墙”推行的第一季度,《纽约时报》就已拥有22万名用户,发行收入增长9.7%。在建立“付费墙”模式后,纽约时报公司旗下的所有媒体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收入增长。

根据咨询机构统计,2013年《纽约时报》的订阅收入首次超过了广告收入,成为其第一大盈利来源,其中网站的“付费墙”直接带来9100万美元的收益,并

促使纽约时报公司的订阅收入上升至7.683亿美元,超过其广告收入。可以说,“付费墙”模式已经在《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实现初步成功。 四、网络新闻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毋庸置疑,网络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及的先天优势,这种技术革新带来的行业颠覆势必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从目前行业发展状况来看,网络媒体尚不具备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独立存在的规模与实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在网络新闻时代下,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出路笔者有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抢抓时机,顺势而为,借力技术革新,进行“数字化革命”

在网络新闻时代,传统媒体若想成功转型,首先需打破传统思维。在运营模式方面,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媒介空间,建立相应的新闻网站,采用线上线下并行运营模式,并引入数字化运营思维。在新闻制作方面,传统媒体应结合网络媒介特性与网络受众的显性及隐性需求,改革采编制作流程,融入互联网新闻思维。

第8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媒体 编辑理念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的飞机原本预定于早上6:30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然而在夜里2:40时,马航方面宣称客机突然失联,法新社最先报道了此条消息。飞机上包括12名机组人员和227名乘客共239人,其中中国籍乘客154人。

因为失联飞机乘客主要是中国人,所以此事件一经曝光就引起了中国网民的关注,微博上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然而,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和一些恶意制造的谣言也在网络中肆意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虚假信息肆意传播只是新媒体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之一,另外新媒体还存在内容同质化,过分强调时效性而忽视其社会效果等问题,相较而言,传统媒体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媒体有成熟的编辑理念,而新媒体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并没有明确成熟的编辑理念,所以在平衡社会效果、新闻价值和媒介定位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一、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编辑理念比较

媒体的编辑理念是指媒体对其性质、媒体宗旨和新闻传播的立场、原则这些方面做出的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体工作的基本纲领。新旧媒体的编辑理念有许多明显的差异,传统媒体因为发展时间长,拥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编辑理念,新媒体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编辑理念来提升其内容质量,拓展其生存空间。

1、传统媒体的编辑理念

(1)细化定位,分众营销。传统媒体不仅面临着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分众营销成了媒体的必然选择,所以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传统媒体。媒体通过细化定位,寻找特定的受众群体,生产出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从而产生更大的受众粘性,促进媒体效益的提升。

(2)深化内容设计,增强媒体思考。虽然统媒体在信息的广度和容量上不能和新媒体媲美,但是传统媒体在深度上比新媒体要出色许多。传统媒体由于版面和时长的限制,必须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呈现最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审慎思考、综合考虑来选择版面内容。传统媒体如今依旧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它所呈现的信息和观点对社会舆论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3)优化采编团队,提升采编人员新闻素养。传统媒体一般都有严格的规范,对人员的采编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新入职的记者会有一名资深记者辅导,将媒体的理念、工作经验传达给新记者,更重要的是在采编过程中及时答疑解惑,这样能较快地促进新记者的成长,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

(4)坚持新闻伦理,以新闻价值为导向。新闻伦理是媒体必须恪守的行为标准,媒体违背新闻伦理,不仅可能触犯法律,也可能会导致受众的流失。在此次马航事件中,许多媒体为了获取新闻对失联乘客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这是对新闻伦理的违背。在对新闻伦理的坚持上,传统媒体较新媒体要规范的多。传统媒体因为版面和时长的限制,不能呈现太多信息,新闻价值就成了传统媒体新闻选择的圭臬。新闻价值包括重要性、时新性、贴近性、新奇性、显著性和冲突性等,传统媒体在报道时会权衡各项指标,将最有意义的新闻呈现出来。

(5)内容的逐级审查,注重舆论导向。传统媒体相对新媒体拥有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选、复选和定选。初选在各部门编辑执行,也是粗选,在各编辑部门进行,部门主任为主要操作者。初选是对所有稿件进行审读和分类;复选由版面主编执行,也是精选,复选是对初选中入选的稿件根据版面要求再作一次挑选;定选由总编辑执行,对存疑稿件或重大新闻的最后判定。主要由总编辑或编委审定,有些还需经编委会讨论决定。

依循传统媒体的编辑理念的指导,传统媒体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编辑流程,包括:1、选题策划,确定报道基调,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确定报道结构;2、拟定采访提纲:确定采访重点,突出核心,确定报道规模和时间地点;3、稿件内容审查:初审——复审——定审;4、拟定发稿计划: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或节目中的位置。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确定稿件在那一天发,的频率;5、受众意见反馈,传统媒体会在其平台上对部分受众意见进行反馈,如纸媒的读者信箱,电视广播的观众热线等。

2、新媒体的编辑理念

新媒体真正得到发展应该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的准入门槛持续降低,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使得受众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中来。新媒体的发展相较于传统媒体,时间上比较短,因此在经验上还存在明显差距。

新媒体的编辑理念大概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对最新信息的即时编辑;2、对海量信息的整合筛选;3、运用新媒体多样形式展现信息多面性;4、多元信息的把关,避免信息误读和误传;5、突出标题,提高网页的利用率和吸引力;6、在新媒体交互传播中充分引导舆论①。

新媒体的编辑理念在传播时根植于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特点,新媒体的编辑是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是非线性传播的,传受双方可以随时互动交流。新媒体平台包括媒体网站、客户端、论坛、贴吧、微信微博平台等,拥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新媒体通过信息的时新性、海量性、形式多样性来实现其媒体功能和媒体追求。

新媒体的编辑流程大致为以下几个部分:1、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信息;2、信息的审查核实,新媒体平台也要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审查,主要针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能造成的舆论效果进行评估,但并不如传统媒体那般严格;2、信息的,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信息,通过信息的高频次传播来建立信息强势,实现对受众视觉的冲击;3、信息的调整,因为具有即时更新的特点,所以信息的证伪工作很快会在新媒体平台的页面上得到体现;4、受众意见的反馈,新媒体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交流,所以大多新媒体平台会建立一个受众交流版块,受众的意见会得到及时反馈。

二、新媒体如何借鉴传统媒体编辑理念

通过上文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提要在以下五个方面:1、成熟的定位策略,具体包括受众定位、形式定位、内容定位、个性与风格定位、营销定位和战略定位。除了形式定位,传统媒体因为技术手段的限制落后新媒体外,其他五个定位,其都具有明显的优势;2、采编团队的经验优势,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对采编人员有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3、内容的深度、个性化优势,传统媒体的深度、个性化优势避免了其在愈演愈烈的媒体大战中被同质化、被淘汰;4、资源整合能力,传统媒体相较于新媒体,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传统媒体的资源包括:影响力、采编团队、人脉优势、经验优势;5、对新闻价值和稿件造成社会舆论效果的预判能力,传统媒体对新闻价值的敏感性更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关系,在舆论的矛头都指向传统媒体应该借鉴新媒体时,新媒体从业者也应充分意识到传统媒体的优势,取其精华,努力提升新媒体的内容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采编人员的新闻素养,增强内容的深度和原创性

新媒体应进一步提升编辑记者的新闻素养,具体包括采写编评能力。记者在采写时应注意新闻伦理,避免对采访对象造成伤害,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同时注意信息的提炼,提高版面利用率和信息的丰富度,对重大新闻要做深度挖掘,从各个主体和利益方的角度切入,为受众呈现最全面的信息。虽然很多新媒体平台缺乏采访权,但这不意味着就不能进行新闻的原创,即使是对其他传统媒体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也好过直接地转载,媒体是思想的传递者,而不应只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

2、加强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不以时效性为唯一考量标准

新媒体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不把时效性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记者在内容初期的筛选中就秉持新闻价值,不应为抢新闻而“有闻必录”,要以重要性、时新性、贴近性、冲突性、新奇性等作为判断标准。

3、了解受众感受,不以商业利益为唯一追求

新媒体不应只追求利益。媒体肩负着教育者、监督者、信息传递者、娱乐大众的职责,所以媒体在报道时要权衡社会效果,在媒体宗旨的基础上,完善媒体的定位策略,细化受众,丰富传播手段,最终实现媒体内容的个性化、风格化。

4、加强内容的审查,防止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

在这一次的马航事件中,新媒体平台上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正是因为内容审查不严造成的,媒体自由绝对不是毫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建立在尊重国家法律、媒体职业伦理基础上的。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审查不严有其技术原因,即信息海量性与人员过少的矛盾,但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媒体在信息时,能通过至少两个信源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便可大幅度降低虚假信息传播的可能。新媒体还可以完善其信息检索系统,对一些可能存疑的信息进行

关键词 检索,这能快速确定信息的来源,进行信息的查证。

参考文献

①詹新惠:《新媒体编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第9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新闻媒体;传统媒体;比较分析;突破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新媒体的客户端增长迅速,信息快速传播是它的优势,但是信息的可靠性目前是它的弱势,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责任和义务都是无形的,虽然微博等实行了实名制但是不负责任的谣言依然存在,例如大V薛蛮子等事情的发生。真与假,是与非都可以一面倒向,多数人是从情感发泄与无聊的角度出发,盲目跟风,在信息的真假准确性上无法考证无法准确分辨真假,单一性地片面认同,容易造成不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在新媒体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下,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依然存在,新媒体虽然让人喜欢,但传统媒体依然是负责的官网,在判断事情上人们也更倾向于传统媒体,多数人手持终端接收信息,谈论事件,但都更愿意相信传统媒体官方公布的信息,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仍然是人们了解大事件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媒体比如,北京奥运会电视担当了群众观看奥运赛事的主要媒体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在奥运之前就乐观地预测,在奥运比赛期间将会有97.8%的人群通过电视收看比赛,排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占近二成的比例后来的结果基本证实了该公司的预测,据该公司2008年8月9日至16日调查结果显示,有97%的观众通过电视收看奥运赛事,接触比率远远高于其他媒体(网络17%,广播19.3%公交移动电视6.9%,手机电视2.3%,其他媒体0.7%)电视机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也说明了电视仍然是人们了解大事件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媒体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时效性

手机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等的兴起,让现场就在终端手里,不但可以无时无刻接收到信息,重要的是对于新媒体来说,事件发生的时刻,只要有手持终端那么就能够轻松将信息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没有制作的问题,按几个字就可以发微博、微信,而传统媒体需要经过考证和咨询,采访,按照严格采访要求和播出标准进行剪辑播出,这样一来,往往传统媒体就落在了新媒体的后面,节目即使“抢新闻“到手也容易在新媒体之后,甚至更多情况是传统媒体在追逐着新媒体的微博,从新媒体的线索中发掘新闻。单单在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时效性上来说,传统媒体的效率要远落后于新媒体,造成观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下降。

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收益不同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传媒公司等新媒体飞速发展,广告价格虽然不比知名传统媒体,但也足以用压倒性的态势对待了传统媒体的经济收益,有数据显示,2003到2006年,电视广告收入从全国广告总收入的10%上升倒了11%,而移动媒体却从全国广告总收入的7%剧增到21%。数据增长比例至今仍然在增加,由于新媒体覆盖面积广,价格低廉,制作流程简单,受限制因素少,广告金额虽小但是数目众多,容易吸收零散资金,形成规模性的传播平台,以此循环变成规模化效益。而传统媒体的受众趋向新媒体,使得企业广告投入重点方向转移,资金流向新媒体使得大多数传统媒体的经营情况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

在中国看电视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农村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而年轻人、大学以上的社会主流人群则越来越多地远离电视,传统电视对主流人群的影响在弱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网络视频为首的新媒体正在抢走电视观众。这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是我国的大多数人,所以电视的语言讲究简单化,通俗化,而这种表述风格并不讨好于当下的年轻人,习惯了都市生活的观众。他们更加习惯于快节奏,简单明了的信息接受,从博客到微博,人们希望信息更短,从短信接受到微信公众平台,人们希望随时可以看的信息,这都表明更简单更快捷的信息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电视节目依旧占据着原有的”老观众“而为了吸引眼球不断将节目创变为作多样化以此来吸引受众,但这种盲目的改版,升级往往适得其反,老人们会感觉节目过于花俏,看不懂,青年人觉得老套,没意思。一个尴尬的处境摆在了传统媒体面前,而新媒体的多样性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用户的可选择性增多,观众由原来的被动性接受信息(电视放什么,看什么)转变为主动性选择信息(在网络上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互动媒体甚至以后的社交媒体比必然是传统媒体的转型。

面对当今媒体的转型性变化,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怎么做,如何做,寻找传统媒体的突破口成了行业内最热议的话题。

⑴传统媒体的新闻源。要贴近民生,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去了真实解读民生。电视节目的现状是急需要再次创作的,而创作的源泉必须要源于生活,只有接近民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老百姓想说的话,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最初的央视主持人,正襟危坐,一开口的播音腔,而从那一句“你幸福吗?”之后,让观众都感觉,央视离我们不在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它不在官腔话,模式化,从央视主持人随意自然的主持风格,主持人衣服的讨论,主持新面孔的热议,这些都一次次告诉大家,传统媒体在转型,而方向就是贴近生活,也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能贴近新闻媒体的本质。

⑵节目形式多样性和独特性。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每天接触的信息繁多,而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却很少,大量无用的信息导致的后果就是人们生活情绪化,会变得越来越浮躁,所以电视节目必须要做有内涵的节目,例如在《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热播期间,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收视排名杀入同时段排名前三。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不断在刷新该频道的收视记录,文化类节目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唱歌跳舞外,更应该让文化回归本质,让观众能够静心思考,学到知识,调动观众的主动性,互动性,才能让节目的具有独特性。

⑶电视与网络合作。面对新媒体来势汹汹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电视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例如CNN(美国有线新闻网)在1995年8月创立了网站,利用新媒体全面改革升级,开通了、博客、播客、RSS订阅服务,与微博Twitter、社交网站Facebook、视频网站YouTube合作,实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目前各大电视台主持人在节目最后都会说一句关注本节目的微信,微博平台,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在向新媒体延伸,不过相比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却有些落后。手机电视,手机客户端,只有个别规模较大电视台有能力完成和推广。借助于新媒体的快性,传统媒体很容易进行资源整合,传统媒体将平台逐渐延伸至网络,形成,电视,电脑,移动的三屏联播模式,互联网不仅会将电视节目的推广不遗余力,还会将现有资源整合到电视节目中,形成双方共同促进的发展方式。而传统媒体的节目要放置新媒体中要按照新媒体的特点进行改变,进行节目分割化处理,要短,要精彩,确保客户端用户游览方便并且让节目保持应有的完整性。

5 结语

新媒体正在不断地发展,它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新媒体的发展不会有此止步,它只会更快,更多样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在这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发生着变化,我们在迎接着新媒体崭新明天的同时,传统媒体更应该努力创新,坚守新闻立台的根本,准确定位各电视台的位置,方向,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和立足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吴雯雯.TV2.0时代电视传播的创新策略[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张成.网动渐成趋势[N].中国艺术报,2012(02).

[3]邱琦.传统媒体如何布局新媒体[J].投资北京.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