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环境工程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工程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工程的概念

第1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可靠性;适用性;环境工程应用发展;存在问题;愿景

一、关于环境工程应用状况的分析

在实际环境工程应用过程中,其涉及的因素是非常全面的,包括自然的因素及其诱发的因素,与时间及其空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其环境因素包括生物模块、气候模块、土壤模块、地理模块等。受到其空间坐标及其时间坐标的差异影响,其各个环境体系也会发生变化。相对于特定性的武器装备,其自身的应用范围是有限制的,其不可能涉及每一个因素的应用,这就不必进行环境及其所有因素的综合性的考虑。在环境与装备关系分析过程中,需要分析其装备经历的事件情况,在其经历过程中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情况等。

在该分析模块中,其涉及的环境因素是不同,比如有外界诱发环境因素及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了武器装备的正常应用,比如气候因素、电磁场因素等影响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寿命,这些环境经过不同的方式串联,就会影响武器装备的材料及其结构,导致其受到腐蚀或者被破坏,从而影响其装备性能及其电子器件的良好性,导致了日常行动的失误。

二、关于环境适应性及其环境工程内容含义的分析

在环境适应性分析过程中,其适应性的定义是装备在综合环境下的预定功能及其性能良好状况的描述。在该模块中存在这样一种逻辑,武器装备能够经受恶劣的环境,也一定能经受较为温和的环境。这里涉及到不同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的功能及其性能,能够保持其在预定环境下进行有效工作,这是衡量其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标志。除了这一标准,还有一种衡量标准是装备在预定环境下不会受到破坏,比如在复杂的力学环境下,其装备自身的结构完好,避免出现其产品材料老化,装备出现裂缝等情况。

在环境工程应用中,其是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设备及其技术实践,来保证装备性能的优化,使其具备良好的环境耐性,降低综合性环境对装备的损坏,这涉及到环境工程管理模块、环境适应性设计模块及其环境试验模块等的工作。环境工程并不是类似于环境保护及其环境治理的工作应用环节,其是一种探究装备综合性能维持的工作模块。

装备环境工程的开展,就是要确保装备满足环境适应性的规范,同时又能控制好其成本,这对于装备的研制生产起到了非常好的规范作用,确保装备环境工程的正常开展。这涉及到良好的环境工程技术平台的构建,进行基础技术研究体系的健全,确保环境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装备使用环境的差异性,需要根据不同装备的自身性质及其特点,展开不同的环境情况的研究,进行环境工程工作管理模块的开展。这需要做好相关的环境工程工作,比如装备研究基础模块,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及其使用模块,确保装备与环境工程工作的协调,展开环境试验、环境管理及其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环境工程发展管理模块的更新

在环境工程研究过程中,环境分析是重要的应用模块,其涉及环境的合理性要求。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是环境工程的首要模块,以满足合理的环境性要求。这包括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模块,比如装备环境的定性、定量要求,环境试验及其验证工作的开展,来验证其环境要求的合理性,上述模块的开展与装备的研制难度、成本环境适应性等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环境适应性的设计,难免会导致装备设计模块的不合理,从而导致其工艺应用上的困难,不利于其研制成本的控制。这就需要展开技术应用设计与环境适应性环节的协调,保证装备的有效研制。

在环境试验模块中,其更有利于提升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这需要展开不同环境的试验,比如实验室环境试验模块,使用环境试验模块等,进行装备研制模块的优化,切实提升装备环境的适应性。在环境工程工作应用过程中,其贯穿于装备寿命期的整体过程,涉及武器装备寿命期的方案及其验证模块,比如装备的定型批生产阶段,使用阶段等,都需要做好装备的环境工程适应性的相关工作,进行装备方案及其立项验证模块的优化,以满足合理的环境性要求。

在环境工程管理模块中,进行环境工程管理大纲的明确是必要的,从而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控制模块展开优化,不断进行改进,实现环境工程管理大纲体系的健全,以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装备产品的设计及其试验。为环境工程工作的技术、设备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保证各项环境工程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满足工作项目研制工作的需要,保证其试验计划制订环节的正常开展,实现其经费的有效估算,满足计划进度的应用及其改进,突破其外界环境的限制,保证计划进度的正常开展。在试验模块中,也可以进行重要技术数据的搜集,保证其积极的改正及其优化。这需要加快环境工程宣传工作,加快观念转变。虽然环境工程概念已开始为大家所接受,但是环境适应性作为一个质量特性和环境工程,其工作内容还没有取得广泛的认同和了解。环境工程在应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的研究与宣传,引导和促进观念转变,真正把环境适应性作为产品的质量特性,把环境工程作为型号工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加快环境工程法规体系建设,要保证环境工程工作有机有效地纳入武器装备的寿命期全过程。

四、结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环境工程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法规及其标准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装备研制生产法规体系的健全,保证其工程制度及其管理制度的协调,以满足现阶段环境工程工作的需要,为环境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法规基础。在应用过程中,实验室试验应建立以国家、行业和厂所组成的三级实验室环境试验工作体系,发挥国家实验室对下一级实验室的技术监督和指导作用,提高行业开展环境工程研究,积极进行有关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吴彦灵.关于环境工程管理的探讨[J].环境技术,1998(04).

第2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环境工程 ;应用

环境工程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交叉工程学科,它根据化学、物理学、生物学 地学、医学等基础理论,运用卫生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技术原理,解决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污染等问题,目前环境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及噪声控制工程等。

环境工程也涉及该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相关的设备设计与制造、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等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复杂,其工程设计的质量和速度及要求不断提高,显然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工程发展的需求了,由此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下称 CAD 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运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为工具,将设计人员的思维和计算机的最佳特性结合起来,进行产品和工程设计的绘图、计算、分析、编写技术文件的技术活动的总称。它能帮助工程师进行产品或工程设计的绘图、计算、查表、线图处理、信息检索、说明书编写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涉及很多方面,如概念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管理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划分为创造性设计和非创造性设计。其中,创造性的设计包括工作原理的拟定、方案的构思等,在设计过程中,人是工作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不同于之前的方案 ;非创造性设计,比如绘图、设计计算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现代生活中 CAD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航天、纺织、电子、工程等产品的各种设计中。

二、环境工程概述

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工程、水污染的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噪声、振动及其他公害防治技术等。环境工程还研究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在区域的整体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的概念较之传统意义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除了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及噪声控制工程等四项以外,还可以按照化工设计的单元设计模式进行划分,即环境工程设计可分为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污染强度计算、工艺流程设计、车间布置设计、管道布置设计、环保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环境工程项目概预算、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清洁生产设计等单元设计模式,同时它也涉及该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相关的设备设计与制造、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等内容。CAD 技术在环境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相对机械、电子、建筑等行业来讲,起步较晚,还有许多应用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要想做好环境工程 CAD 技术方面的工作,对环境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环境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和环境工程设计所必需的法律、法规知识,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工程 CAD 应用技术。

三、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一)环境工程二维图形设计

AutoCAD 软件是环境工程二维图形设计的常用软件,它是是美国 Autodesk 公司于 1982 年首先推出的通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的软件包。它从最初的 1.0 版起,到目前的最新版本AutoCAD2004 已经进行了多次升级,其功能日益增强、日趋完善。由于 AutoCAD 软件的丰富的功能及相对便宜的价格,它已经在机械 电子、建筑、环境工程、化工、纺织、轻工、商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依然占据着主要的世界微机 CAD 市场。

在环境工程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二维图形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工艺流程图、高程图、表格图、总平面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机械零件图、机械装配图等。

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许多流程线、箭头、设备外形图及其标注。高程图的特点是包括流程线、许多阀门符号、高度符号标注等内容,对于各种图形符号,包括阀门符号,通常被制作图形符号库,从库中直接调用即可,如果没有库,就只好采用交互绘制方法了。总平面图基本属于建筑图领域,一般包括道路、建筑物外形、河流、环境工程的管道、风向标、构筑物表格等内容。设备布置图中一般包括设备外形、建筑物墙体、各种标注、高度符号、轴线序号、尺寸、表格、楼梯、门窗外形等内容。管道布置图通常包括管道、各种阀门、水龙头、下水地漏标注、高度符号、轴线符号等,管道的绘制通常采用带有轴测角度的、一定宽度的多义线绘制。以上二维图的绘制都可采用 AutoCAD2004 软件绘制。

(二)环境工程中数据处理技术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引用一系列的数据资料,比如有关的图表、各种标准、实验曲线、各种规范等,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这些资料通常是由人工查询手册或标准获得,而在 CAD 过程中,这些数据应该由计算机来处理。

设计资料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程序化,也就数表及线图进行查表、处理或计算是在应用程序的内部完成。将数表中的数据或线图离散化后,通过一维、二维或多维数组的形式存入计算机,检索数据时,可以使用查表或插值的检索方法,还可以将数表或线图拟合成公式,通过编制计算程序来算出所需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一般先对输入的各自变量值转换成因变量数组的各维下标,根据下标就可以查到因变量的值,对于具有结构体数据类型的编程语言,还可以采用结构体数组的方法进行数表程序化,具有更直观的特点。

第二种是数据(或数据库)文件存储,将数表及线图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文件结构输入计算机,存放在数据(或数据库)文件中,这些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但又可以为应用程序服务。

四、 结语

第3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微课程在高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内容设计、资源整合、学习评价等环节,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取得实用性强、促进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等实际效果。

【关键词】

微课程;高职;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应用;效果

一、微课程概述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带给整个社会重大影响,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召唤,使长期以来刻板单一的课堂上教学有所改变,如果能有效的利用网络技术,是最好的办法,于是就有了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最早的出现,是美国和英国的教授们所提出的六十秒演讲和一分钟视频教学,其核心就是“短期课程”。用移动化、个性化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针对某一知识点,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专项练习,提高学习效率,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成分体现现在社会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适应时展趋势。

二、微课程在高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效果

1、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如果说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还只是一个“听众”,那么在微课程上学生直接摇身一变成为知识的主人,极大的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微课程上可以简单、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在学习上需要的内容,把整体的复杂的知识体系“碎片化”,与知识的互动性加强,微课程的简短性这一特点也正好满足现代学生耐心差的特点,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多位一体的方式能刺激学生集中力,实现因材施教。例如:环境工程这一专业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生们很容易产生迷茫的情绪,微课程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初期直接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从初步的概念,比如学习环境工程的意义,当前资源危机的影响等等,再到深度的分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多个方面的学习,对整个学习流程都有帮助,也对日后的练习测评,学习反馈起着引导作用。2、实用性极高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被限制在课堂上,时间与空间上都不能自己去掌握,局限性高,方式也很单一、固定,这样的教育方式实用性低。而微课程却妥善利用了可操作这一特性,主张学生随处学,随时学,不被任何时间地点限制。现阶段是新媒体盛行的时期,几乎每个学生手中都有智能产品,学生通过这个产品就可以进行学习,方式新颖,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加大学生维度。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时,如果因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快,同时上课的学生多不能一一解答问题,就可以通过微课程进行再次学习,寝室、教室、甚至家里都是微课程学习的好地点,点开课件就可以把今天学过的但是还有疑问的课程再次学习,并通过线上练习题加以巩固,同时对明天的课程做一个提前的预习,方便跟上思路。环境工程这个学科非常复杂,如果不能及时掌握专业知识,有知识断点,会导致整个专业技术学习的漏洞,微课程在这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3、促进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微课程的大力推进是不是就代表传统的教师授课队伍即将过时了呢?这个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可以确定的是,微课程的设计也离不开人的作用,其核心还是人来设计教学内容,只是换了一种学生更喜欢的方式。教师队伍在面对微课程时,也是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程与时代接轨,走科学化道路。设计符合专业的素材软件,把教学上缺少的生动化弥补,课件通过微课程展示,促进师生间交流,同时也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把整个职业生涯做的更加信息化、先进化。例如:环境工程专业课的教师,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先设计出一款微课程,再在日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也可以单独针对其中一个模块,比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效率,保持科学。

三、微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中的应用方式

1、前期准备

环境工程绝对是现在的热门专业,社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导致国家急需环境工程专业性人才。因此环境工程专业在前期准备中就要做足功课,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定制合理的教学目标,比如:选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作为主题,并针对这一主题设立“切实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教学目标,方向明确且具体。

2、内容设计

对环境工程这一专业进行内容的单元划分,环境工程这种大概念能衍生出的分支很多,比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等等,针对每一个单元,形成具体的教学设计,采取不同的方式,多样化,系统化,让环境工程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每一节课都充满学习劲头与兴趣。

3、资源设计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课件的制作也很关键,因为涉及到环境,最直观的像环境污染图片,环境污染视频都是最好的课件资源,同时对于每一节课都设计不同的习题,让学生勤于思考。教师也要不断的整合资源,更新课件,保证教学的内容,所用的例子都是新鲜的或者说是时下热门的。

4、学习评价

因为环境的复杂性,学生在学习环境工程专业时,即使掌握的理论知识非常多,也需要亲身实践,但是简单的实践可以在现实中完成,很多实践内容却并不能轻松实现,比如环境微生物学等,微课程就可以设计专门的虚拟实践项目,仿真化教学,学生可通过在智能软件上操作,总结实践成果。学生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做出学习评价,反思学习遇到的困难,争取更加科学的学习专业知识。

四、结语

微课程可以说代表了新时期的教育方式,把网络全球化的意义很好的诠释。虽然现阶段,微课程本身还有不少漏洞,这种教育方式也没有被全面接受,但是这条路的方向是对的,科学化、技术化的核心是对的,在未来除了要大力宣传微课程这种教育形式,也要在源头上对微课程的系统技术、内容资源设计进行管理,相信微课程的应用会给教育界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M].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13.11-14.

第4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高等学校的实验和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场所。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分量,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环境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充分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水文地质、法律、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综合系统的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控制和调整途径,用工程手段防治和解决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占比由1977年的0.8%上升至2004年的37.9%。到2004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的国内高校已达到247个。每年这些高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环境专业人才。但是,众所周知,环境专业就业前景一直不是很理想,就业率一直低于兄弟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其原因可能和环境工程的实践教学不足有关。无论从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还是从当前环境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笔者认为在环境工程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必要且必须的,同时教研工作者还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二、开展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的原则

实用型原则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和专业岗位的要求相一致,与专业岗位发展密切相关。以此为原则构建一个层次清楚、分工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按照基础实验技能平台、专业岗位技能实训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设置。混合型原则混合型原则主要是指专业与实践指导教师的混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混合、实验室与教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与实践指导教师、实验室与教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设施,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

1.在理论课教学当中紧密联系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上,仅仅讲授一些理论知识,很难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在理论讲学过程中,能和实践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就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环境工程概预算》这门课时,由于一开始只注重理论教学,给学生机械的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就发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后来我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概念学生搞不明白,因此听起来也就没有兴趣。我这才恍然大悟,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讲授效果才会更好。因此,在随后的课程里,我举了大量的工程实例结合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果然有大幅度提高。

2.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为了学生更好的消化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当强化学生实验课程的力度,能够有条件开设实验的课程都要安排专门的实验学时。针对实验教学,老师要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并在实验之前要求每个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意义,而不是学生实验课上机械的动动手,走走形式。在实验课上,老师应加强和学生得互动性,多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实验尽量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样通过一次实验课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践性教学环节应与实际工程或科研项目相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条件可以与教师的实际工程或科研项目相结合,那将比单纯的凭空想象的设计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一般都含有环境工程技术新发展的成分,相关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设备调试都可以结合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来实施。产学研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或科研项目中,学生将受益匪浅。比如,“大学生创新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四、结语

第5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P6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一是研究环境污染并进行防治的技术;二是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环境工程包括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程,还包括自来水的工程。

环境工程建设就是开展上述工程的建设活动,包括项目决策、立项、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前的全部活动。环境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环境工程不等于环境生态工程,也就是说环境工程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帮助,但环境工程的建设并不一定就能改善生态环境,这其中的关系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1 生态环境及相关概念

1.1 生态和生态系统

生态是指生物生存的状态,即一定自然环境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信息的交互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学的一个功能单位,简言之就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小到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片森林,大至整个海洋、整个陆地、整个生物圈[1]。生态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系统的组成

1.2 生态环境内涵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总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三个部分。自然生态环境是基础,指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可以依靠生物及其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草原、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包括农业发展必须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的总和。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建设的产物,或者说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

1.3 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是指某一生态系统受到外来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和响应,其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为显著,因而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部分。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有[2]:⑴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但不同阶段的影响并不一定相同;⑵生态环境影响具有累积性,积累至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⑶生态环境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⑷生态环境影响有区域性和地域性特点。

2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2.1垃圾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程度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比重增长,固体垃圾总量逐年都在增加,引起的问题日益凸显。无论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都会污染城市空气、水源,占用大量土地,也直接对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垃圾已成为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垃圾处理规模和数量可以达到无害化程度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市、县级城市垃圾处理程度根本达不到国家无害化标准[3]。

2.2 污水处理程度不高

一方面很多偏远地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表;另一方面各地污水处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发展滞后地区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严重不足,污水处理率偏低。

2.3 大气污染、噪音控制不足

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大气污染已经从工业排放为主转变为机动车排放为主。不仅在于高排车辆尾气排放严重超标,而且因为汽车数量庞大,排放总量仍然惊人。不少城市有大量建设工地,粉尘、噪音污染也不容忽视。

2.4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绿化面积不足,很多城市缺少足够的绿化空间;二是城市建设中片面强调加大商品房、高档住宅开发和建设,绿化建设明显滞后。

3 环境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异同点

环境工程与环境生态工程有不少相似点,如两者的目的都是保护环境及协调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在原理运用方面,环境工程运用环境科学、生物学、工程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环境生态工程运用生态学、工程学等理论。但环境工程与环境生态工程的差异也很明显,环境工程着重于末端治理,目标具体,处理周期较短,见效较快;而环境生态工程着眼于整个过程,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达到理论上零污染积累的效果,其目标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一般处理周期较长,恢复较慢。环境工程可以治理环境污染,却不一定可以避免生态破坏,因为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物质、能量排入环境造成的;而生态破坏是人为干扰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没有污染性,不属于环境工程的目标,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4 环境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有两个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容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发展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环境容载力理论提出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指一定区域的环境可容纳发展规模及各类活动要素的最大限度;后者是指在环境结构不发生质变、环境功能不发生破坏时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环境容载力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结合和统一。由于环境有一定的容载力限制,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就不能仅考虑末端治理,而应立足于生态环境这个大局,举个简单例子,某一区域的机动车即使每一辆车的排放都达标,但数量足够大,其排放总量还是会超出该区域的环境容载力,这样的发展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是必要的。

5 利用生态环境理论解决环境工程中遇到的难题

5.1 环境工程建设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

环境工程建设时,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根据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性质、概率、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价,以消除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按照工程调查与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现状评价、生态影响预测、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管理等程序进行。

5.2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开发二次资源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达30%,其余70%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而工业垃圾与日俱增。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将二次资源的利用列入优先考虑的经济战略之一,二次资源利用率逐年得到提升,反观我国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生活垃圾中也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我国在这方面刚起步,也有很大潜力。

5.3 改进工艺、设备和技术,提高废物利用率

减少废物排放是解决环境容载力的重要措施,发达国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如烧碱生产以离子膜法代替水银法,生铁生产采用无焦炼铁工艺等,不仅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大大降低了“三废”的排放。另外,采用闭路循环也是减少“三废”排放的有效手段,如用水闭路循环系统的供水-用水-净水循环流程,没有废水外排,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5.4 利用生态工程原理改善环境工程

利用生态工程原理改善环境工程,如采用基塘系统解决农、渔、牧结合的问题,采用生物栅技术处理石化废水,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等,既节能又避免了常规污水处理因为消耗大量电能(发电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来发电)而间接产生大气污染、温室效应。

5.5利用科技进步提高环境承载力,以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发展模式

环境影响或冲击与经济增长速率成正比,但与技术进步成反比,所以单纯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只有技术进步的速率超过经济增长速率,才能有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4]。

参考文献:

[1] 马建立,李良玉,赵由才. 走进工程环境监理:天蓝水清之路[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杨淑芳. 认识环境影响评价:起跑线上的保障[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第6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摘要:双语教学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课堂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当前环境工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和未来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校;环境工程;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60-02

一、引言

2016年6月2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相认可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不仅为工科学生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更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同时,加入华盛顿协议也对高等学校工程专业教育思想转变和教育模式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中,双语教学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在并将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1-3]。

自2001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倡在大学本科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以来,全国高校的各类工程专业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随着环保概念渐入人心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全国高校普遍组建专门的环境院系,开设环境工程类专业,而全国范围的环境工程双语教学也应运而生,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国际视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是许多高校在实施环境工程教育质量控制中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4]。

二、环境工程双语教学理念和模式

在环境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环境类专业现行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要使学生持续得到有效的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培训,仅仅靠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语深深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因而我们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环境工程领域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除了母语教学以外,同时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的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在目前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中通常选择英语。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快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熟悉专业名词的英语表达方式,掌握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的能力,最终深入体会英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为未来日益国际化的环境工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5]。这也是笔者所在单位设置环境工程双语教学的初衷。

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的专业英语课程,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专业词汇,深化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通过环境工程双语课程的教学,我们希望可以把外语学习和环境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理解文献资料以及专业英语写作的能力。

三、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环境工程专业都尝试着开展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根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双语课程都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幻灯片和板书,但在讲解方式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而有区别。在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际教学实践中,双语教学就是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单列的双语专业课时,用英语编写教学讲义、板书,同时用汉语和外语交叉讲解、组织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笔者所在单位,环境工程双语课程是以“环境工程专题(双语)”的名义开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本科生。课程内容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些基本的专业英语词汇,具有对科技及专业有关的资料和书籍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的研究及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英文基础。教学目标是熟记环境工程专业常用的语法及表达方式。对科技及专业文献有正确的理解和较快的阅读速度,并能准确且较为流畅地翻译成中文。区别于面向大二、大三学生授课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工程原理”,该课程主要讲述水、气、固等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和反应工程原理三部分。“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目的在于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中所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为后期相关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与其他高校的环境工程双语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色。首先是课程以培养兴趣拓宽视野为主,不设置固定的英文原版教材,避免了过于艰涩难懂的填鸭式授课,给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其次注重与《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联系,并从基础课程导向未来的实际应用。此外还重视科技论文写作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针对学生考研等实际需求做一些方向性的对接和指导。

四、专业双语教学收获与问题

从课程效果上看,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最前沿的知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践中也是较为共性的问题,有待教学改革深入过程中逐步改善。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的接受度问题。环境工程内容的专业知识性比较强,有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本来就很难,再加上用双语形式,更难理解和适应。如无清晰的专业深度设计和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充分了解,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没有达到我们本身的教学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中,不宜设定过高的英语讲授要求,而是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教材选择问题。一方面目前我国教育市场上能采购到的原版环境工程类国外教材非常少,且国外原版教材一般设计大量的原始公式推导导致教材艰涩难懂,另一方面国内编写的外文版专业教材存在较多拼凑现象,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自编教材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且授课教师应注意逐步完善充实教材内容。

第三,师资水平和双语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目前,由于受教育经历的关系,绝大多数环境工程授课教师并不具备较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在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实践中,一般由具备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承担双语教学任务,一方面基本满足专业英语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更习惯于展开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政府和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汇总和国际上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推行环境工程领域的双语教学实在必行。结合专业特色和教育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第一,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逐步积累完善配套教材和质量控制体系。总的来说,在对双语教学的评估时,应当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在此指向下完善成教学大纲设计要求,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终有效提升我国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岭,彭书鸽.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7).

[2]罗旭.对环境工程双语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3]钱家忠,李如忠,武君,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4]胡小春.双语教学在高校工科类本科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

[5]赵兵涛,张忠孝,金晶.关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收稿日期:2016-11-23

基金项目:本文工作受到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FTD17045y)资助

第7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黑板课教学,虽然这种形式逻辑性强,但是教学手法单一,缺乏生动性,而且单纯的理论讲述效果欠佳,实践课时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学生认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是环境工程专业人员的任务,对环境保护的概念理解不清晰。

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针对《环境工程与冶金环保》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个人认为下几方面不断改进。

(一)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鉴于学生对《环境工程与冶金环保》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课程内容讲述前先拿出一到两个课时的时间,讲述冶金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体内容的讲述上,侧重向学生介绍环境工程科学和冶金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工艺,主要着重点在于冶金工业中三废的处理和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合理的将学生分组,拿出两到三课时,由老师拟出讨论重点,然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生动的表象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结合冶金企业中环保的具体案例,例如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有关铬渣的警告这一期的视频资料,以及匈牙利赤泥污染事件的视频资料等,通过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污染危害情景,刺激学生对冶金过程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

(三)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加深教学效果,所以结合学生的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冶金环保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改变了学生一贯认为冶金企业环境恶劣的想法,参观过程中,学生反映企业生产现场比想象中的要好,通过对生产工艺、设备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结论

第8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1.课堂教学效果比较

“专升本”和普通本科教学班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学时、所用教材等方面都完全相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普通本科生学习积极性高,师生互动多,课堂教学氛围明显优于专升本班的。学生经常带着问题来上课,如水体富营养化为什么会形成,如何进行控制;河流为什么会发黑发臭、如何进行修复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困扰着学生的问题会与课堂上相应的知识点产生碰撞,容易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生强烈的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而“专升本”学生生源专业背景复杂,缺少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点支撑,对污水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相对吃力;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自信,师生互动少,教师在课堂中被动地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课堂氛围相对沉闷。

2.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普通本科班和“专升本”班的期末考试试卷相同,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14%)、填空题(12%)、选择题(20%)、简答题(40%)和计算题(14%)。经统计分析发现,普通本科班期末考试的班级平均分为82.6±12.6(n=34),而“专升本”的班级平均分为76.4±10.8(n=39),普通本科班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专升本”班级6分之多。

3.原因分析

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专科阶段的实践、认识实习和先修课程的缺失以及现阶段课程设置是“专升本”教学效果劣于普通本科班的主要原因,现分析如下。对于普通本科班而言,本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是合适的。此时,他们已修完大部分先修课程,并通过认识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浙江省“五水共治”科普活动等实践环节积累了一定的专业认识;此外,部分学生还通过参与大创项目、挑战杯、教师科研课题等,对污水处理技术已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因此,普通本科生在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时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专升本”学制为两年,第四个学期为毕业设计阶段,因此大部分课程都要集中在前3个学期内完成。由于“专升本”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背景复杂,很多学生对于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等这些环境工程专业课的先修课程都未学习过,更无从谈起上述普通本科生经历的各项专业实践环节。为达到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这些课程都补充在“专升本”培养计划中。然而受学制制约,学生课程任务繁重,上述课程需要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同时开展,无法达到“先修”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讲解就要比普通本科班花费更长的时间,学生理解和把握起来也显得十分吃力。比如,在讲解污水二级生化处理时,就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微生物学基础,才能有效学习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机理和处理工艺。这对于在第三学期就修完环境微生物学的普通本科生而言游刃有余,而对于“专升本”学生而言,该课程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在第一学期同时开展,教学效果显然不好。

二、提高“专升本”教学质量对策和建议

1.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手段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在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大背景下,理论教学必须按照国际标准、结合工程应用开展,从而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针对“专升本”学生专业背景迥异、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演示法教学、比较教学等手段;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化学混凝时,通过列举“甜豆浆”和“咸豆浆”的表观性状的差异,加深学生对“压缩双电层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聘请设计院、环保公司里工程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来课堂授课讲学,开阔学生的工程视野。

2.合理设置开课学期和先修课程

环境工程(专升本)是我校新招生的专业,因此,其培养计划的制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完善的过程。之前的培养计划中,《水污染控制工程》设置在“专升本”第一学期。而实际情况表明,大多数“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对前文提到的先修课程都未曾学习过。这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本来就弱的“专升本”学生来说,《水污染控制工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欠妥。为了解决先修课程和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我校已将其开课学期调整为第二学期,在完成先修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后,相信“专升本”班级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都会有大幅提高。此外,建议在培养计划中补充认识实习,在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可组织参观污水处理厂等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有直观的工程认识。

3.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普通本科生在课余时间都有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机会,或自己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创新项目。因此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会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更容易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于“专升本”学生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校考入我校的,与老师之间还处于陌生和熟悉阶段;加上课程紧张,短时间内难以有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专升本”学生而言,可效仿我校施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并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使“专升本”学生与大一新生一样,在入学时就有专任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如此可增强“专升本”学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水平和竞争力。

4.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提高师生和生生互动

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教师也可借助QQ、微信、微博等现代网络平台拉近与学生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专任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属于专家,比如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中都会活跃着一些专业人士,或多或少会转发一些最新的技术。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转发至教学班班级微信群,供学生在空闲时阅读。这样可提高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后也能轻松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一措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三、结论

第9篇:环境工程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D922 文献标识码: A

一、环境工程的含义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相应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已经出现,环境工程学便是其中的一门学科。环境工程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

二、环境工程的分类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是按照下述原则来分类的,即按照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要素和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环境的主体来分,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人或人类作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环境要素,即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在环境科学中,多数人采用这种分类法。另一种是以生物体(界)作为环境的主体,不把人以外的生物看成环境要素。在生态学中,往往采用这种分类法。

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来分类比较简单。如把环境分为特定空间环境(如航空、航天的密封舱环境等)、车间环境(劳动环境)、生活区环境(如居室环境、院落环境等)、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如流域环境、行政区域环境等)、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按照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则较复杂。如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虽然由于人类活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仍按自然的规律发展着。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再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如海洋环境、湖泊环境等)、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如森林环境、草原环境等)、地质环境等。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了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常依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再进行下一级的分类,分为聚落环境(如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生产环境(如工厂环境、矿山环境、农场环境、林场环境、果园环境等)、交通环境(如机场环境、港口环境)、文化环境(如学校及文化教育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在医学上和生态学上,还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样的分类系统。内部环境系指人或生物体内的系统和功能总体;外部环境则指前述的环境内容。

三、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

(一)城市的污水处理不完善

城市生活的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这三者之中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最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家庭、商业区和城市的卫生公共设施等等。这些地方所产生的粪便、洗涤污水经由城市的排水道进入地下污水区。对这部分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办法是把它们送到城市的污水厂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出来。这部分水具有明显的周期循环使用特点。城市当中的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工业污水在全国各个城市当时的分布是不一样的,那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对严重些。对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因为这部分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后的一个污水来源主要是城市径流污水。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和复杂的成分。主要是由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地面上的垃圾和废物经由流过城市的河流造成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实施比较落后,在每个区域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污水处理不及时,污水的回收率差,没有进行集中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生活垃圾没进行分类处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城市生活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而带来了很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来源有很多方面,包括家庭生活垃圾、商场垃圾、餐饮服务行业等等方面的垃圾。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大型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几千吨,小型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几百吨以上。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城市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堆满垃圾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或者采用运输到郊区进行掩埋的办法或者是进行焚烧处理而已。这种办法存在着投资大、运转成本高,同时垃圾中的有用资源也会被烧毁,加上,现有国内焚烧厂运行均比较困难。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四、环境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二次资源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原料、燃料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60%~70%。一些基础工业原料,如煤、石油、矿石、盐等大多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一些生产厂家仅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其余的“无用部分”均作为废物弃置,不仅产品成本高,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二)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抓清洁生产工艺较早,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此外,烧碱生产采用离子膜法代替水银法,炼焦厂采用干法熄胶代替湿法熄胶,生铁生产采用无胶炼铁工艺,面粉生产采用干洗麦粒代替水洗麦粒等,都极大地减少了“三废”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三)物料闭路循环,废物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物,尤其是我国农药、燃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有60%~70%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是用水闭路循环,供水、用水和井水一体化,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净水重复使用。我国现已研制成功的利用磷石膏联产硫酸和水泥,利用硝酸生产尾气制亚硝酸,利用硫酸生产尾气制亚硫酸钠,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金、银、铁,从乐果合成废水中萃取回收乐果等.都是很有使用价值的“三废”综合利用技术。

(四)创新发展环境工程,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环境工程要想达到另一高度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思维。环境工程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其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值得进一步深入。自然环境工程和实验室环境工程是环境工程的两大组成部分,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对于这两项工作的开展要不偏不倚,开拓创新,联合研究。但是,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试验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缓慢,未能与实验室环境试验同步,因此当下应加强对其发展力度,争取平衡二者,共同为我国环境工程发展做贡献。具体创新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发展建立环境工程联合网站,与先进技术接轨。②增强与国型技术交流,引用先进技术。③培训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

结语

环境工程是否顺利对于我国国防事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城市环境工程在建设时,一定要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立足于长远发展,使人鱼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