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科学进步的动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进步的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进步的动力

第1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建筑生产具有周期长、单件性、流动性的特点,这里的流动性不仅表现在施工力量在同一建筑产品不同部位之间流动,还表现在施工力量在不同地区、不同建筑产品之间流动。建筑生产还具有不均衡性,它不仅表现在由于受到风、雨、雪、温度等气候条件的影响,难以做到全年均衡生产,也表现在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人力、机械、材料不均衡。建筑生产是为特定的消费者生产,而不是像工业产品那样为广义的消费者而生产。另外,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因而建筑生产受到的城市规划、环保、施工噪声等外部约束条件比较多。

2.建筑生产的要素。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力共同构成生产力,它们统称为生产要素。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包括建筑材料和土地。其中,建筑材料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未经建筑业加工的原材料,另一类是经过建筑业或其他行业加工的构件和配件。土地作为劳动对象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采掘对象,如作为建筑材料来源的采石场、砂场等;二是作为建筑对象,即作为建筑产品的地基。劳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品质的不断改进,推动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如新型材料和配件就是新型工业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基础条件。建筑生产的劳动资料包括设备、工具、容器、检验手段以及厂房、生产用房等设施。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它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也是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生产过程中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对建筑生产的劳动力的研究,重点是要研究劳动结构,即在劳动力总数中各种人员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否科学、合理。对建筑生产要素的研究,还要特别强调建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建筑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取决于生产目标,比如要达到利润额最高、销售额最高,还是成本最小等等。如果生产目标改变了,那么要素的最佳组合也会随之改变。

3.建筑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某一生产过程的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生产率=产出量/投入量。按照投入要素种类的不同,生产率可以分别称为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等,其中最常采用的是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根据计算范围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在多数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指的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按部门或行业全部从业人员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研究建筑生产的生产率,主要是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要分析、研究建筑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比如,如何改进生产资料效能、改善生产组织和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等等。

4.建筑技术进步。

建筑生产的技术进步体现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等各个方面。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取得等量产出可以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充分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和测算来评价建筑生产技术进步的经济效果。因此,对建筑生产技术进步的研究,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这对于正确评价技术进步的作用和发展状况,调整或者规划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5.建筑生产社会化。

第2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技术进步;金融中介效率;研究

一、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性概述

所谓的“金融创新”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或是一种形式,或是一种实体,狭义地说,可以视为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机构甚至金融市场的创生也扩散;从总体上来说,则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流程的创新。

相应的,“技术进步”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将实体经济机构看作是技术进步的载体,那么包括机构的一切活动要素都可视为技术要素,包括工具、技能、工艺、流程、要素等,在新的变量增加或陈旧要素被剔除的过程中,实现结构的优化;但结合我国经济实体部门来说,技术进步往往被理解为各种类型的知识积累、理念改进,对于现实经济的功能发挥,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并且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承担着一定的验证风险。

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演进形式看,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是基于原有程度的不满,为了实现效率的改善而进行的量变,从形式上说包括新产品、新流程、改进度等。

第二,从演进机制看,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存在一定的颠覆性,同时也存在正溢出效应。一方面,进步的基础来源于原有形式的弊端反应,另一方面,已有技术或金融产品存量作为研究的新型要素。

第三,从发展过程看,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协同性更加突出,在人类二十世纪的历史中,科技进步必然带动金融创新,本质上说,是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财富结构、形式、多少,进而为了满足市场而出现的金融创新;相应的,金融创新的能力也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力量,正是在新型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下,工业革命才得以在英国出现,这是一场技术与金融的完美联姻。

二、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

笔者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宏观经济体系的描述,实体经济生产部门通过资本(K)和人力资源(L)作为要素,即主要的投入部分,在市场行为中所得到商品、服务(Y),以上作为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要素。但事实上,除了实体经济生产部门的内容,还要引入技术部门、金融创新部门,并将各自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进行投入,可视为金融产品的存量(F);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区分一些外生要素,包括资本和人力资源内容。但相应的,技术水平的现状所派生的要素,以及金融产品现实存量,可以通过变量形式包括在内。假设aY,aA,aF,uY,uA,uF代表资本与人力资源在产品生产、金融创新部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可用以下公式表达出来:

其中,B和E分别为研发和创新的转移参数。考虑到技术研发与金融创新部门产出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可能性都存在,在此不对方程(2)、(3)中各要素投入的弹性系数进行限制。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它是将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的重要机构,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中介对金融创新、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就越大,甚至能够左右其运营效率。

三、金融中介效率分析

基于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研究,来证明协同演进模式中确定性增长路径的存在,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投入份额、人力资源等幂函数有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效率的平均值与人力资源总量以及增长效率相关,并反映了金融产品和服务一定的竞争作用性。

通过变量平稳性以及协整检验,主要是为了避免谬误回归,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各变量的自然对数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一旦存在时间序列不稳的现象,应该对参与的各变量进行重新协整。

OLS回归分析除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在10%的水平上显著外,其余各解释变量估计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调整后拟合优度达到0.93。F-statistic为64.08,Dubin-watson为1.60,但Durbin-Watson统计值介于上下界临界值之间,无法判断回归分析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四、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经济性应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力规模、科学技术水平、金融服务能力三项内容,既是市场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检验对象。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体系前进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即便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不相符合的情况,但也属于正常弹性区间。事实上,无论是金融创新或技术水平保留一定的弹性强度,都可以实现对方的发展速度加;但同时,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不能够过分依赖对方,否则反而适得其反,出现经济衰落或技术倒退的现象,甚至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结合中国现状来说,金融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中国金融中介效率之间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中国大量劳动力资源所具备的“人口红利”特征,远远超过了基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生产力发展速度,也可以说,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对金融中介效率具有明显的不良作用。但同时,近年来中国金融中介效率的不断提升,也为鼓励金融创新奠定了条件。从未来发展角度说,要大量培养金融创新性人才,通过积极的金融手段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避免由于金融创新的不适应性,造成技术进步的不利情况。

参考文献:

[1]朱淑珍.双刃剑:金融创新中技术进步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02(02):58-60.

[2]Zvi Bodie.中国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前景展望――2001年中国金融国际论坛发言集萃[J].世界经济文汇,2003(02):68-70.

[3]李媛媛,金浩.金融创新、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6):497-501.

第3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发展方式;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14-05

一、引言

2010年“1号文件”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98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中国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自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基本与全国相当,经济总量也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在发展方式上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一方面为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为加快推进陕西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提高陕西农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测算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科技进步率及贡献率,试图分析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并就如何转变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在正常年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部分来自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其实质是发送了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等量的要素投入具有较高的产出,或者等量的产出水平只需要较少的要素投入。农业科技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技进步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不仅包括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了农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本文采用的是广义农业科学进步。

按照朱希刚(1997)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算标准,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计算公式为: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据此我们假设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2)来自农业技术进步引起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测算模型采用含有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表示为:Y=AeδtKαLβMγ 。式中Y是农业总产值,K、L、M分别为相应投入要素即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A为常数项,t为时间变量,α、β、γ分别为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投入产出弹性,δ为科技进步率。

对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变量t求导可得:= δ+α+β+γ,当计算具体年份时取dt=1,dY、dK、dL、dM分别可以写成ΔY、ΔK、ΔL、ΔM即可得到农业科技进步率δ= -α-β-γ。

上述生产函数中所需数据,选取1990―2008年陕西省相关数据。其中农业总产值(Y,即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耕地面积(M,即陕西省年末耕地面积)、劳动力(L,即陕西省乡村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业)选自《陕西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物质费用(M,即陕西省农业物质消耗:物质消耗)选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为了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采用基年的价格水平(本文采用的是1990年的水准),即基年的农业总产值用当年价,计算年的农业总产值则通过与基年的可比价格计算得到(用产值指数推算);农业物质费用也要用基年价格去表示,用当年的物质费用占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得出;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均用年末数。具体数据(见表1)。

由图1可知,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和物质费用呈上升趋势,而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却呈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的上升则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着强劲的拉动作用,而物质费用的提高也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追加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同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下降则反映出农业科技进步的可利用资源空间的逐渐缩小和人才的不断流失。

另外,关于上述生产函数中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弹性值的测定,笔者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有α+β+γ=1。据朱希刚(1997)的测算,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为α=0.55,农业劳动力弹性为β=0.20,耕地面积弹性为γ=0.25。在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时,耕地弹性与全国一样,为γ=0.25。物质费用弹性要按以下式调整:αi = α*ln [e-1+]。其中,α、αi分别为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弹性,Kt、Lt、Kit、Lit分别为全国第t年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n是测算时间年数。求出陕西省物质费用弹性值αi 后,劳动力弹性βi=0.75-αi。如果αi >0.65,仍按0.65取值,这时劳动力弹性为0.10;如果αi

按农业科技进步率计算公式δ = -α *-β *-γ *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逐年计算值)(如表2所示)。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逐年稳步上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却“表现平平”,尤其是2005年以来,农业科技进步率与贡献之间明显存在脱节的现象,即农业科技进步较快,运用的成效却相对滞后。这反映出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带动的经济效益跟随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不过,农业科技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还是值得肯定的,平均值为42.95%。

由上页图3和图4可知,物质费用(即资本)对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了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影响了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

由图5我们可知,劳动力(这里指从事农村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甚至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阻碍性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自2000年,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转移幅度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力逐渐减少,以致低于其维持农业经济零增长所需要的最少人数,从而限制了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合图2至图5,在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四个主要指标,即物质费用(或者说资本)、农业科技进步、耕地面积和劳动力中,从贡献率角度来看,物质费用(即资本)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最大,并且为正。而耕地面积的贡献率为负。劳动力贡献率自2000年起由正转负;从增长率或进步率来看,都基本趋于稳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带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以及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长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旨在剖析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观察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及其变化。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呈下降趋势;第二,物质费用(即资本)在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弹性最大,为0.629,其贡献率平均达到55.74%,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紧随其后,平均为42.95%,这说明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是资本推动的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劳动力的贡献率较低,甚至为负;第三,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负,阻碍程度平均达到了1.69%。

鉴于以上分析,转变陕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更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前面我们对农业科技的进步率和贡献分析可知,尽管农业科技一直在进步,贡献率也较为满意,但进步率与贡献率的相对投入和产出比却在不断缩小。这反映当前陕西省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产出不完全匹配,农业科技效益低下,技术进步带动经济效益增长趋缓,为此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兴农的实效。

2.鼓励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外流(指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趋势逐年加强,数量不断增多。由图5我们清楚地发现,2000年以来,劳动力的转移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已经产生了阻碍性作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着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特别是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使其充分掌握农业投入设备的使用,鼓励他们就地转移。

3.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利用效率

由图3的分析知,资本对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最大的,为此进一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以及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果理论上也应是最明显的。这些都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更有效地转变。

参考文献:

[1]郝利,韩孟华,周连第.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0,(3):89-96.

[2]王春雷,郭其友.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微观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2):33-37.

第4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技术进步 就业 影响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我国整体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技术进步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同时因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的确存在,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增长存在负面影响。

目前探讨技术进步究竟是增加就业还是减少就业的理论文章居多,而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少,因此,本文将此作为研究的重点。

1、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特点

1.1我国目前的就业弹性特点

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可以通过图1来反映。我国自97年以来,经济增长率一值在8%以上,保持高速增长;而就业人员的增长率基本上比较稳定,维持在1%以下,仅有2000年的就业人员增长率略高为2.12%,整体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下降。

1.2我国目前就业结构的特点

我国的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化不尽乐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虽然在十五规划期间有所下降,但是从事农业的人员仍然是我国就业人口的最重要的部分,农业的贡献仅有11%左右,但却聚集了40%左右的就业人口,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并没有显著的带动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下降,说明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2、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关系分析

2.1理论分析

参考肖六亿(2007年)从经济学角度关于技术进步与劳动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在劳动力市场上,技术进步作为影响劳动力需求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它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资本对劳动的代替,缩减就业岗位,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效应表现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减少劳动需求,降低就业水平。因此,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就业损失,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减少的劳动量和资本替代所挤占的劳动量共同决定。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表现为: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规模;引起产业结构的转换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2.2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效应

2.2.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利用柯布一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测算出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资本对劳动替代程度的影响。根据Y=AKαLβ(α,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α+β=1)和索洛余值法,在规模收益不变和竞争市场假设下,产出增长率可以写成:

gy=agk+βgL+gA(1)

式中,gy, gk, gl,分别是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 ga是在维持假设的条件下,既不能用劳动增长又不能用资本增长来解释的那部分增长的量度,它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或综合要素生产率。

gA=agPk+βgpL (2)

式中,gpl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gpk是资金生产率的增长率。

(1)和(2)式表明:gA等于以产出弹性为权数的各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和。或者等于产出增长率减去以产出弹性为权数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和。提高TFP增长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诸要素生产率,各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越高,则TFP增长率越高。实现同样的产出增长,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越少,则TFP增长率越高;在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产出增长率越高,则TFP增长率也越高。技术进步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CA=gA/gY;Cpl=βgpl/gY;Cpk=agpk/gY

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Cl=βgl/gY;Ck=agk/gY

根据计算出的TFP增长率、α,β值,可计算出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

2.2.2技术进步节省劳动投入

根据前面的分析,产出的增长由两部分构成:要素投入贡献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贡献的增长。技术进步贡献的增长部分是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产出增加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两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一是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替代劳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下面根据这一思想,设计出计算公式,测算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需求的数量。已知技术进步对于产出的贡献份额CAt,则技术进步对于产出的贡献量Cyt为:

Cyt=CAt×yt

依据C――D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产出为Cyt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Cyt=AtKtαLtβ,从而解出

Lt(■)

Lt是技术进步所节省的劳动力。因为Cyt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资本生产率而增加的产出,这部分产出实际上没有占用劳动量。但是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完全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来生产出Cyt,则需要的Lt劳动力。所以Lt劳动力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所减少的就业量。当然,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也包括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所减少的劳动需求。因为技术进步强化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随着资本替代劳动,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的生产率就提高。所以说Lt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替代劳动所减少的就业。

2.3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

2.3.1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就业量

每年技术进步所形成的产量Cyt中,将有一部分用于投资。假定其用于投资的比例等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例rit,那么Cyt按照rit转化为资本的数量Kct为:

Kct=Cyt×rit

按照当年的全社会资本一一劳动比K/S,可以计算出与Kct相对应的劳动需求量ILt:

ILt=Kct/(■)

ILt就是技术进步增加产出,产出转化为投资,进而扩大生产规模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这是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力需求量的一种情况。

除了技术进步增加产出形成投资扩大就业外,非技术进步形成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也是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全社会新增固定资本投资Kit,减去技术进步引致的投资Kct,余下的就是非技术进步所形成的新增投资: It=Kit-Kct

按照当年的资本一一劳动比,新增加的投资必然吸纳相应的劳动就业,这样与It相对应的就业量: IILt=It/(■)。

因此,全社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新增加的就业总量IL=ILt+IILt

2.3.2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就业量变动

除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两个因素之外的因素也会引起就业量的变动。在这些因素中主要是技术进步扩大范围经济,增加产业种类、部门种类和产品种类,引起新老部门、产品的更新和换代,对就业产生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范围的“创造性破坏”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化最终也成为每年新增劳动力的一部分。另外,体制改革也将引起就业量的变化。假定除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之外因素引起就业的变动量为IL2t。每年的就业平衡公式就是:NLt=IL+Lt+IL2t

NLt是每年实际新增加的就业量。所以产业结构变化引起就业量的变动等于实际就业增加量减去生产规模扩大增加的就业量,再减去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

IL2t=NLt-(IL+Lt)

IL2t就是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就业变化量。

3、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测算结果

3.1数据选取及测算

3.1.1数据选取

由于建国后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较长时间段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九五”计划后的数据进行测算,时间段位1996-2008年,时间跨度较小,比较接近现在的经济形势,参考价值比较大。数据主要选取各年统计年鉴中的GDP,从业人员总数,固定资本投资额等。资本投入在这里按照贺菊煌测算方法计算。

3.1.2技术进步的测算

本文中采用张军和施少华(2003) 借助于C一D生产函数,以1990年不变价格测算的产出和资本,确定劳动产出弹性0. 391和资本产出弹0. 609,并计算出了1952一一199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根据他们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利用1996一一2008年的产出、资本和劳动力数据;根据他们的测算思路计算出:劳动产出弹性0.335和资本产出弹性0.665,进而利用产出弹性计算出了1996-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指标,结果如表1: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波动性。这是经济增长,资金投入变动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3.2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总体计算结果

3.2.1 各要素的产出贡献率

按照在2.2.1中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年的技术进步及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对于产出的贡献率有逐年少上升的趋势,而劳动投入对于产出的贡献率则逐年下降,2008年仅为1.27%,说明劳动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高于劳动数量的贡献,而且这种贡献的差距在扩大。这一特征意味着生产同样的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资本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率大部分为负值,表明技术进步并没有使资本生产率提高,相反,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降低了资本的生产率;如此相对应的是资本投入扩大,提升了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而且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在70%~80%左右,正好表明中国经济是资本驱动型经济。也正是资本投入太多,从而降低了资本生产率。这一特征表明,如果不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中国经济的高速扩张还得依赖于资本投入扩张。

资本生产率对产出贡献平均为负值,这表明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对资本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以,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需求,而对资本的需求却不能降低。而劳动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存在年代递减性,说明资本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性越来越强。随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劳动需求逐渐减少,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资本对劳动替代的结果。

3.2.2技术进步就业总效应分析

依据2.2与2.3中对于技术进步就业损失及创造效应的分解,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表3的结果: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净效应可以用创造效应减去损失效应,即ILt-Lt,仅就技术进步单个对于就业的影响来说,技术进步的净效应为负值,即减少就业。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就业,另一方面增加产出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创造出新的产业和部门扩大经济范围增加就业,但是其减少的就业量超过了增加的就业量,因而最终表现为净就业量损失。

究其原因:中国就业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来源于投资,也就是说,投资的扩张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投资来自两方面,一是要素投入的扩张产生的产出而形成的投资,一是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而产生的产出而形成的投资。相比较而言,技术进步贡献所形成的投资比其他投资要小得多,所以它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少得多,从而仅单纯从技术进步角度衡量就业的创造效应,其数值自然比较小,这也正说明了中国的就业机会主要由非技术进步贡献所扩大的生产规模创造。而随着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逐渐下降,生产率提高造成的就业损失在经济增长的前期会比较大,而后期较小,从而使得技术进步的净损失效应不断变弱。

4、主要结论以及待完善方面

综合以上的分析,从决定就业量的三个宏观因素来看,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净就业损失效应,生产规模形成了净就业创造效应,产业结构更新和体制改革导致就业的损失效应与创造效应交替出现。三种力量的均衡结果反映,中国的就业是投资驱动型就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就业机会。投资拉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就业,但是必须要转变思路,将技术进步模式从技术引进转变为自主创新,延长产业链,深化分工,扩大经济范围。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工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但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建设水平,仍要不断地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另外,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立足现实,既要注重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也要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法,资金的估计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而在衡量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影响作用时经济学的理论也有待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张军.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上海:上海二联书店,2003.

[2]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2).

[3]齐建国.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

[4]齐建国.200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威胁是就业弹性急剧下降.世界经济,2000(3).

[5]黄赜琳.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统计研究,2006(6)

[6]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博士论文,2007

[7]姚战琪.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5(1)

[8]毕先萍.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5)

第5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生产函数 科技贡献率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产总值的大幅提升和较高水准的增长率,科技进步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北京市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论是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相对倾斜,还是地方所拥有的大量科技创新人才,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未来走势。但我们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资本和人力的投入。是否在近几年了经济增长重点和方式的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

科技进步是包括有技术改进、技术效率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提高等的一定数量的资源投入以生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广义的科技进步也可以理解为产出增长中扣除了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其他所有生产要素贡献的份额之和。Ricardo很早认识到科技进步相对于劳动投入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越发重要。Cobb Douglas提出的C-D生产函数成为了测算科技进步的基础。Solow又将科学技术进步要素从其中抽离,用“剩余值法”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国内学者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另一方面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全社会研究方面,殷林森对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做了关联研究。在区域研究方面,安宁对广东省的科技进步、资金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刘勇则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广东和全国的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比较。国内学者在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样本的局限性,各地区间的数据结论并没有可替代性。北京作为科技发展极具代表性的城市,不仅掌握大量资源,更有精英人才助力,这些年来科技投入和进步是否真的对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将结合1996—2011年的经济指标和数据,运用生产函数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路径进行实证分析。

二、理论模型假设

(一)模型假设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生产函数,满足索洛模型的全部假设。因此我们可将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作为计量模型构建的基础。主要是为了将经济增长分解为来自各要入投入的贡献。其基本函数形式为:

(二)指标选取

首先对数据进行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统一性原则的收集,选取1996~2011年为样本区间,所有原始数据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

1.总产出数据

选取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产出量的指标,用Y表示。为排除价格影响,将1996年作为基期进行调整。

2.劳动投入指标数据

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和从业人口数量均可以衡量劳动投入。基于我国数据的可得性,采用年末北京市全社会从业人数作为各年的劳动投入指标,用L表示。

3.资本投入数据

作为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存量,有涉及直接和间接生产以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数据无法精确统计,本文采取历年北京市固定资产存量数据作为资本投入指标,以1996年为基期按不变价格进行了换算,用K表示。

三、模型估计与检验

引入C-D生产函数模型,通过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运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可得:

对模型进行自相关检验,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下不存在自相关,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另从统计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变量间呈高度正相关。可得到:

四、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测算采用索洛余值法。其增长速度方程为:

变形得到

该模型中,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献为扣除资本、劳动投入增长意外的其他因素之和。a为索洛余值,三者的平均增长速度采用几何平均法。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根据北京市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相应的资本、劳动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

其中EA表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百分比,Ek表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百分比,为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百分比。

据此计算北京市1996~2011年各要素的贡献率,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值为43%。较前几年的不稳定,近年来科技进步的贡献作用呈整体上升趋势。个别年份表现出来的贡献率负值并不意味着这一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负作用,而是在测量期间某些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整体来看,劳动投入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说明讲求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更依赖于怎样增加个人产出,大部分的经济增长还是来源于资本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实际上,科技、劳动力和资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如若没有先进的科技进步作为支撑,有限的资源则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也会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北京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国家给予的优先投入权、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充足的科技人才都给科技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上表中所呈现的科技进步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持平的态势也体现了北京市的增长转型。要继续保持并推动这一增长态势,还须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也可以提高资金的产出弹性。

五、结论和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北京市经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科技进步的贡献程度有待提高。首先,人力资本的正向作用呈下降趋势,劳动力的投入也逐渐需要向高水平科技人才方面发展。一方面,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在人才教育上,以达到人才资源优势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广阔平台吸引国内外人才,以人才的溢出效应带动竞争,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的贡献便可相辅相成。其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与资本投入同时发挥主力作用。而随着经济发展,资本投入难以单独发挥引领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在资本投入的同时注重技术创新活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加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更大程度地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

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改革重点。(1)增加科技投入的全面性。科技进步和资本、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本来就是相互渗透和促进的关系。科技投入更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财政拨款,激励企业成为新的创新主体,为市场注入活力。(2)优化资源配置。北京地区拥有其它地区无法企及的资源和优势条件,这样的条件更需要构建合理的动力机制和分配机制,根据投入的不同影响合理优化,逐步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3)科技活动常态化。政府需要引导企业通过资本和人力投入手段来加大研发活动力度,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更多地解决民生问题,使科技活动更直接和持续地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8(09).

[2]殷林森,胡文伟,李湛.我国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

第6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 社会进步 二律背反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科技革命的飞跃发展和工业文明的高度发达极大地刺激了社会进步。可是社会进步却把人类带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高度的物质文明伴随着严重的精神匮乏;另一方面,社会的向前推进伴随着历史的巨大灾难。社会进步竟是这样充满了辩证意味和二律背反。那么,社会进步的根据何在?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何在?美国哲学家L·劳丹说过:“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社会进步的合理性问题就是我们“时代的口号和呼声”。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社会发展的二律背反向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提出的尖锐挑战,必须站在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高度对社会进步概念给以现代审视,重新确立社会进步概念的本真含义和哲学命意,从而向传统的社会进步观念告别。

1 社会进步概念的传统诠释

一般说来,历史上具有辩证精神和历史感的哲学家对社会进步命题的理解具有较多的合理性,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进步概念的辩证意味。伏尔泰“在论证人类历史中不断的社会进步时,还接近了社会进步的矛盾性这一思路。他所理解的历史进步是不断性并非连续的。发展并不是和平地、平静地、毫无震荡地、没有revolutions(革命)地进行的。……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善同恶是携手前进的,进步本身是幸福和灾难的结合,也就是说,是一个矛盾的现象”。但伏尔泰只是外在地理解社会进步的矛盾性,并且他认为罪恶与灾难只是社会发展为了克服自身单调性而产生的“调味品”,还没有达到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的观点。卢梭确立起社会在对抗性矛盾中进步的思想,认为社会发展充满了进步与退步的对抗,甚至干脆把“文明社会的发展史”说成是“人类的疾病史”。但他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关于社会进步的辩证发展观。康德对比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时指出“大自然的历史是由善而开始的”,而“自由的历史则是由恶开始的”。但他没能提示出社会进步的矛盾本性。黑格尔认为,进步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旧事物的“年轻化”。历史进步是社会矛盾的内在发生及其解决,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否定性是肯定性固有的环节。他说:“从不完美的东西进展到比较完美的东西,便是‘进步’,但是不完美的东西决不能被抽象地看作只是不完美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是牵连着或者包含着和它自己恰巧相反的东西。”尽管社会进步的矛盾总是在他的思维视野之内,尽管他“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当年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

然而,从总体上看,关于社会进步概念的传统诠释却是非辩证的,缺乏历史感,科学主义多于历史主义,自然主义多于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形而上学地将社会进步与社会退步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社会进步就是绝对地向文明、道德、自由、平等迈进,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绝对向上的直线推进。机械的传统的社会发展进化模式论就认为,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并不必然伴随着文明与野蛮、道德与粗俗、理性与愚昧、自由与必然、平等与剥削的残酷斗争。它回避社会进步的矛盾对抗性,对人类前景充满了盲目乐观情绪,对历史发展缺少辩证态度。因此,在传统观念看来,社会进步概念是与社会退步、历史灾难、矛盾冲突等绝不相容的、彻底纯粹的向前运动,它拒绝承认“历史进步必须付出巨大代价”这一痛苦的真理,断然否定“社会发展往往与某种程序的社会退步相伴随”这一确凿的事实。这样,它便把社会进步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历史的绝对必然的自然发展过程,而把作为社会进步内在固有环节的矛盾对抗、相对倒退从中抽取出来,结果社会进步概念变成了理想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物和抽象物。其二,形而上学地将社会进步与个体的发展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社会进步就是经济发展、物质富有、货币增值。传统哲学习惯于在抽象的逻辑质点上推演社会进步概念,对社会进步问题“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从而忽视了社会进步概念内含的生命内核和情感价值,失去了对人的真切关心和终极关怀。结果社会进步概念成了没有主体、没有主体丰富实践内容的空壳,出现了“主体的空场”,这导致了社会发展价值向度的偏离即重物的尺度轻人的尺度、重事实判断轻价值判断、重客体价值轻主体价值。如崇尚科学精神的理性主义发展观和实证主义社会发展模式论就把社会进步和理性进步、知识进步带来的物质、经济增长直接等同起来,排挤社会进步概念中的人文精神内核,偏于追求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结果激活了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泯灭了精神品位和生命意味,真可谓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说的“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社会进步概念的传统诠释把社会进步理想化为没有矛盾、对抗、灾难相伴的绝对完美境界,特别是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联系任意阉割,使其丧失价值主题和情感意义,在如今迅猛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受到了理论上(如生态文化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等)和实践上(如社会进步中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深刻对抗等事实)的双重挑战。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进步并没有创造出一个完善的世界,反而把新的困难不断地带到这个世界。池田大作认为,科学进步和人的文化进步并没有直接关系。有感于社会进步特别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深刻悖论,池田大作敏锐提出:“‘进步’这一概念究竟在哪些范围内具有意义,有重新评价的必要。因此对支持所有科学家的‘进步’这一概念,必须重新进行探讨。”然而,关于进步概念的探讨并没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下面就从内涵与外延两个逻辑层面给社会进步概念做出诠释。

2 社会进步概念的内涵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关于社会进步概念的内涵,传统理论站在形式逻辑的视角上,形而上学地断定社会进步就是并且仅仅就是社会进步,于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社会进步概念本来内含着的矛盾冲突等内容,不能把握社会进步与退步之间的辩证关联。而站在辩证逻辑的视角上,社会进步既意味着社会进步又不意味或不仅仅意味着社会进步,即社会进步不单是时间的前后相继,而且也是内在矛盾的自我展开。社会进步本身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把握社会进步问题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辩证法作为唯一符合哲学本性的思维方法,反对将社会进步与社会退步、社会发展与历史灾难等绝对对立起来,相反,它正是要将它们二者置于一种辩证思维视野中加以把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性在于它在对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理解,因为认识一切对象的矛盾性乃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恩格斯曾经指出:“所有的两极对立,它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极彼此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含摄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含摄,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社会进步和一定程度上的相对退步作为对立两极“如果单独来看,没有一个是真的,只有二者的统一才是真的”。所以,只有在辩证思维中才能达到社会进步概念的研究的“真正的出发点”(马克思语)。

社会发展史表明:进步不是绝对的发展,而是曲折的前行,是前进与代价之间的矛盾运动。恩格斯说过:“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的,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阶级的新的压迫。”社会进步往往通过付出巨大代价的方式来运作,并通过扬弃代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说“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性为代价。……在人类,也像动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在开始要靠牺牲多数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社会进步总是充满着前进与倒退、文明与野蛮、发展与滞后、欢乐与痛苦、自由与必然、平等与不公的激烈斗争和矛盾冲突。历史的运作就是这样悖理:社会进步造就了高度繁荣的现代文明,可是也把巨大的灾难留给了人们。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激化、主体价值异化。并且社会愈进步,灾难愈严重。社会进步本是与文明、理性、自由、道德、平等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历史的进程表明,社会进步总是走到文明、理性、自由、道德、平等的反面,或者说总是与野蛮、愚昧、必然、粗鄙、不公相伴而行。这就是社会进步的深刻悖论。经典作家深知这种悖论的历史必然性,辩证地指出,文明是向愚昧的告别,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样前进一步”,“数千年的文明制度的建立,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落为代价的”。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落”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伴随物。如马克思所说:“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社会进步需要有消极性因素作为否定性的辩证的力量来伴随、来推动。事实上,“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语)。因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早就告诫“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恩格斯正是具体的历史演进而非抽象意义去理解进步概念并揭示出进步的非进步性这种矛盾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相对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压抑而实现的”。显然,就内涵方面看,社会进步概念决不意味一种绝对的直线上升过程,而是充满了二律背反的深刻悖论;决不意味着一种单向的线性的肯定模式,而是表现为肯定与否定的双向律动的螺旋前进。

3 社会进步概念的外延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指的对象范围。囿于传统的理性主义发展模式和经典的社会进化模式,对社会进步概念往往陷入物质主义的“单向度”理解,这导致对人文精神的扭曲和主体价值的遗忘,导致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两极对峙。马克思主张从客体和实践(主体)两方面来把握社会进步概念,认为从外延上看,社会进步既意味着客体方面(物)的进步,也意味着主体方面(人)的进步。“实践的唯物主义”高扬了社会进步的主体意蕴,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题中之意,在历史辩证法的话语中批驳了社会进步的单线理解。

本来社会与人就是内在关联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必由个人来说明;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由社会来规定。基于此,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必是内在关联的。传统观点从社会进步中抽掉人的全面发展,把社会进步与经济(物质)进步划等号,是因为“把社会当作一个单独的主体来考察,是对它作了不正确的考察,思辨式的考察。”其实社会进步内在地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于自身,“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从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上看,我们认为,相比于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上看,我们认为,相比于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最本质内容,因为社会进步历史之谜的答案不在人外就在人中。马克思主张辩证的社会进步观;强调发展经济,但反对唯生产力论。因为社会进步归根结底只能是通过发展经济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马克思社会进步观与“见物不见人的”社会进步观是绝对不相容的,它突出了社会进步概念中以人为本的哲学命意。恩格斯晚年提出过,把社会进步理解为“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的思想,表达出了社会进步不仅是“物”的现代化而且是“人”的现代化的观点。正如“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经济唯物主义一样,的社会进步概念也不同于经济史观的社会进步概念。

国外学者对“社会进步”概念的理解,经过了从经济分析到社会分析再到人的分析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鉴于西方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造成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的严重偏离和天、地、人、我关系的日益疏离,现代西方学者纷纷要求归正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突出社会进步的人道主义内容,重估社会进步观念。

我们认为,社会进步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性的概念。从系统论的整体思维观出发,社会进步概念不能单靠经济子系统的单向发展来说明,而应在社会各系统的相互协调和彼此配合中加以整体把握。经济进步和生产发展都不能等同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物质财富数量的扩大,而且更是主体素质的提升。传统理论关注的是物的指标,信仰的是GDP(国民生产总值),忽略的是人文精神的申扬,体现的是科学实证精神,我们应走出单一的科学思维逻辑和经典的社会发展范式,实现社会进步概念从狭隘的物质增长向广义的整体发展转换,努力扩大社会进步概念的人文品位和文化含量,加强对社会进步概念进行人文思考和道德关怀即明确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进步的价值意义层面。在对社会进步的科学态度中补充和引入人文、道德内容,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二元互补,经济效应与人文效应的全面优化。从而,使社会进步概念的理论依据由合规律性的真理尺度走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第7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

科学技术史表明,过多的知识信息有时反倒会妨碍和限制创新。

天才跟科学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第8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1展示理念和主题

展示理念是整个新馆内容建设的基石,而展示主题则是新馆的灵魂,决定着建设什么样的新馆,决定着新馆未来的发展。本文不对如何确定展示理念和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只对新馆的展示理念和主题提出参考意见。

1.1展示理念

新馆展示理念为“体验科学、启迪创新、促进和谐”[1]。

体验科学——营造从实践中学习科学的情境,使公众在参与、互动过程中体验科技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其对科技的爱好与追求。

启迪创新——展示科技创新历程,让公众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感悟科学、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

促进和谐——宣传科学发展观,揭示人与科技、自然、社会的关系,传播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2展示主题

新馆展示主题为“梦想与科技”。该主题旨在通过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体验,反映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意义。它不仅突出了科技特点,更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不仅强调科技进步,也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表现了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也寓意着人类社会的命运、前途与科技密切联系,突出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2展示内容框架

新馆可设置“基础篇”、“历史篇”、“方法篇”和“生活篇”等四大主题板块[2]和“福建地理”专题板块来反映展示主题与我省的区域特色。

2.1基础篇

科技的进步需要基础,在21世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里,所谓“基础”已经不限于一条条具体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而是大众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认识。因此,应打破以往的模式,大胆创新地将基础篇分为“物质世界”、“能量天地”、“信息时空”三个部分,从具体到抽象来呈现一个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科技基础知识。

物质世界——我们生存在一个物质组成的世界里,宏观大到宇宙,微观小到电子,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和形形的运动状态,激发人类无尽的探索。

能量天地——能量从哪里来?会不会消失?人类如何把能源变成自己需要的各种能量?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能量天地将一一呈现这些问题的答案。

信息时空——宇宙赋予人类一个物质的时空,人类在其上又创造了一个信息的时空,当两个时空叠加在一起时,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

2.2历史篇

与人类社会一样,人类科技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年年更替与创新,我们才拥有了今天的世界;正是因为科学思想的代代相承,人类发展的指针才永远指向美好的未来。历史篇将分为“科技回眸”、“华夏生辉”、“行业记忆”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由远及近地展现科技与社会、与人文的历史联系。

科技回眸——作为地球上拥有最发达大脑的物种,从砍凿第一块粗糙的石器起,人类就开始在科技领域孜孜不倦地前进了。对世界科技史的一次回眸,透过如烟往事,看见科技精神与智慧在闪亮。

华夏生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进步都有着具有重大影响。对中国科技史的一次回眸,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

行业记忆——古老行业的消失,经典行业的转变,崭新行业的兴起,在各行各业背后,科技像一只无形的手,移花接木,点石成金。

2.3方法篇

科学的方法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获得了探寻科学宝藏的工具。有了工具,梦想触手可及。方法篇将分为“异想天开”、“自然睿智”、“数字疯狂”、“经典实验”四个部分,分别介绍假说与实证、观察与仿生、计算与推演、试验与实验四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异想天开——人类从来不缺乏奇思妙想。是真理,还是荒谬?找到证据,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自然睿智——自然的无穷智慧千百年来启发人类灵感,带着一双慧眼和一颗恒心,人类以实践向自然致敬。

数字疯狂——从写满了公式和数字的纸堆里,诞生了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每个人并不一定都能深刻了解这个过程,但每个人都将体会到其间的智慧与艰辛。

经典实验——在著名科学家的带领下,体验或声名显赫、或构思精巧、或经历坎坷、或妙手偶得的经典实验。

2.4生活篇

科技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生活篇将分为“人体健康”、“运动科学”、“食品安全”、“数字生存”四个部分,从人类生活的大环境、人体自身的健康到科学、合理、先进的生活方式,层层递进地展开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人体健康——健康,人类近年来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全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全新的健康理念将成为改善生活品质的科学指导。

运动科学——五花八门的运动建议是不是都有科学依据?不同的人需要哪些不同的运动呢?本单元让公众做一个既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的现代运动达人。

食品安全——人类在希望的田野里播种着永不饥饿的梦想,却常常会经历食品安全的梦魇,尤其是近年我国食品安全备受责难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数字生存——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现一个数字生存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通过种种神奇的体验,依稀看到未来的轮廓。

2.5福建地理

我省独特的丘陵生态资源和丰富海洋文化,古代的各种科技和制作工艺,当今的海西科技发展等都应成为展示亮点。“福建地理”专题版块将分为“特色生态”、“富饶资源”、“领先科技”三个部分,从生态、资源等方面展示科技与福建社会进步的关系。

特色生态——绵延的武夷山脉,富庶的闽南风光,宽阔的海洋,在家乡山水间遨游,将更激起爱我家乡的热情。

富饶资源——茂密的森林,百余种的矿产,丰富的海洋资源,养育着八闽儿女,给八闽儿女带来无尽的福祉。

领先科技——水运仪像仪、航运等古代科技在中国科技史留下了浓重一笔,材料、信息、石化、制造、医药、动漫等产业将为海西建设再添辉煌。

3展示特色

以“基础-历程-方法-生活-福建”的展示主线,打破了当前国内科技馆建设内容框架雷同,科普目标和群体单一的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主题鲜明

“梦想与科技”的主题突出了人类的梦想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学发展观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这个主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内涵比较容易掌握,容易发展。

3.2理念新颖

突出展示科技创新在改变人类生活、创造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和作用,让公众了解科技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3富有创造性

打破国内大部分科技馆按学科分类的模式,而是以一个现代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认识进行分类,不仅关注了基础,注重历史方法和生活,而且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予以特别的重视。

3.4内容丰富

展示内容涵盖了生态、生命、能源、环境、材料、信息、工业、农业、健康等现代科技的众多领域,包括人类科技进步的各个方面,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

第9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 就业效应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40-05

各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经济增长都离不开四个要素,即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其中自然资源的存有量在现代社会并不构成经济增长或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技术是通过资本的深化和劳动素质的提高体现出来,并且随着经济进程的加快其作用日益明显。在技术不变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同向变动,而变动幅度是否同步取决于资本产出率的高低和劳动增长速度的快慢。在技术不变情况下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降低资本对GDP的贡献率和人口增长率。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经济的增长是离不开技术进步因素的,因此探讨科技进步条件下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对现实经济生活更有意义。

一、科技进步的内涵

科技进步一词已为很多人所熟识,并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科技进步问题。许多学者曾经给科技进步下过定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曼斯费尔德的定义:所谓科技进步是指给以同样的投入可以有更多的产出;或用较少的一种或多种投入量得到同样的产出;或者现有产品质量的改进;或者生产出全新的产品。现代的科技进步已不单单局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更重要地,它包含了解决诸如经营管理、组织协调以及生产服务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的进步。因此,对于“科技进步”概念及内涵的理解认识可分为“狭义科技进步”和“广义科技进步”。所谓“狭义科技进步”是指新的科学技术自身,包括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由于技术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因而狭义的技术又被称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或“硬技术”。“广义科技进步”是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在经济学中,科技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善,它决定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结构的优化,生产工具的革新换代,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范围的扩大和优化,生产组织的完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本文所提出的科技进步主要是广义的科技进步。其内涵主要包括:(1)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2)知识进展;(3)资源重新配置;(4)政策的积极影响;(5)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科技进步的每一项内涵都赋予其积极的经济意义,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因此,我们把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均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经营战略、管理手段,各种服务技术、辅助技术,也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也同样称为科技进步。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类历史经历了从人力生产工具、机器生产工具直到智能生产工具的沿革,再到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工具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技进步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途径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成倍的提高,大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来测算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出科技进步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EA=■×100%a=y-αk-βl

EA为科技进步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GDP增长速度中的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y为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本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加α%),一般为0.3~0.35;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一般为0.7~0.65。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α、β分别取值为0.3和0.7,其贡献率(见表1及图1):从上页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统计数据的调整,1989年和1990年劳动、资本、科技的贡献率与其他年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在下面的分析中,不再考虑这两年的影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分析劳动、资本、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动时,将以上数据分成1981―1988年、1991―1998年、1999―2008年三个时期来进行。通过分析能看出:(1)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波动较大,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22.6%,1991―1998年为7.34%、1999―2008年为6.94%,从其趋势看,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来说一直是较高的,也相对稳定,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63.92%,1991―1998年为68.54%、1999―2008年为60.16%。同时,从其走势看,从1999年开始,资本贡献率保持相对稳定,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其贡献率均超过46%。这表明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明显,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13.47%,1991―1998年为24.12%、1999―2008年为32.9%。表明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它可以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开发或推广新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2)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节约了活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3)科技进步能够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增加产值和利润。

3.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前提是科技进步。因此,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器。

4.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历史上看,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第一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与农业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则与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相联系;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大有发生第四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这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而且科技进步还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建立。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纺织工业部门的进步,而且还带动了冶金、化工等部门的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人工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使合成化工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工业结构的格局,引起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组。

三、科技进步对就业的作用

科技进步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会到来就业的扩大。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科技进步有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可带动就业增长。因此,按照一般的逻辑推论,科技进步有助于就业增长。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理论模型中首先计算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依据GDP平均增长率与就业平均增长率的比值,来计算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即: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就业平均增长率/GDP平均增长速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在测定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后,我们考察科技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了。为更直观的理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我们通过流程图来表示:从上页图2中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科技进步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因而能够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引起了失业。下面从科技进步对就业正反两方面作用进行分析。

1.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正效应分析。(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就业总量不断增长。人类社会是一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历史。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口数量的增加,就业人口总量是在不断增加而不是逐渐减少。最近两个世纪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并没有产生任何长期增加失业率的趋势,说明了技术因素对失业率并没有长期的挤出效应。科技的进步,虽然使某些部门某些行业在特定时期内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就业总量是增加的。(2)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相关附带产业的涌现,扩大劳动力需求。据有关资料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在工业经济后期为40%以上;知识经济时代将达8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实质性内容就是用科技发展新产业,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和优化。因此,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的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产业发展及其结构的不断更新调整。据李京文的预测,到2010 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将呈现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达到12.8%;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55.2%;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路上扬达32%。不仅如此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调整和优化的同时,也是形成与发展新兴产业部门的主要推动力。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个方面:一是旧有产业和生产部门的改造;二是新的产业和生产部门的创立。科学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对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进行改造,即用新的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原有产业,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变其生产面貌,促进原有部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同时新的产业和生产部门以及附带产业也会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和相关附带产业的不断涌现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产生了新的就业需求。如,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业务的电子化流程的实时化和功能的集成化等方面,从而实现了就业形式和模式的多样化。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将使业务领域越来越宽广,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职业类型和就业形式。(3)科技进步可以深化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促进劳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务生产将成为就业容量最大的劳动形式。科技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相应地提高,这就会刺激商品生产向多样化、精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因而可深化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社会内部将出现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服务性劳动,使劳务生产成为可能。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协作高度发展、居民消费日益社会化,使得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各种服务的劳务生产成为必然要求,由此劳务生产成了就业容量最大的社会生产形式。如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文化娱乐业、广告咨询和高科技通讯等众多新兴部门的出现使得就业范围大为拓宽。(4)科技进步可以扩大资金积累规模,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就业容量。科技进步使得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意味着相同的劳动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进而扩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工资的增长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的情况下,社会就可以扩大资金积累规模,增加资金投入量,扩大内需,扩大生产规模,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另外,科技进步使得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得以改善,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从而刺激更多的消费需求,促使社会总供给的增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就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引起劳动力需求规模的扩大。

总之,科技进步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新兴生产部门的兴起,推动劳动相关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对劳动就业的正效应,从总体上是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的。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日本、美国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和检验。日本1956 年、1973年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以及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高增长、低失业的“新经济”现象,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2.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负效应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其对劳动就业的相对滞后效应、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等问题,同时技能较低的劳动者难以实现再就业。(1)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相对滞后效应。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往往表现出科技进步作为新兴生产力的推动力量对劳动就业实现的滞后效应,即科技的进步使得一批人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失业,造成劳动力闲置的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新兴产业所创造的劳动就业岗位及机会需要一段过程,从而在新兴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创造中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另一方面对劳动者工作技能和水平提高的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使其适应新岗位要求也得需要一段时间,使劳动者对新兴科技进步的适应与再次就业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同步。这两个“时间差”造成了就业增加滞后于科技的进步。(2)科技进步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又叫潜在失业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国结构调整以及体制转轨型造成的,关键是由于技术设备替代劳动力而形成的。首先,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大批使用落后技术的工作岗位消失,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一时难以适应新技术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一方面许多劳动者下岗,另一方面新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回避失业现象而追求社会效果的最大化,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的“冗员”和“在职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潜在劳动力资源遮蔽了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其结果是在旧体制内广泛存在着“隐性失业”。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和改革,科技进步必然加剧了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进程。最后,科技进步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引起劳动力部门间的转移,即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转移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摩擦性失业的形成,而且这种失业将长期存在并有增加趋势。(3)缺乏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再就业难度加大。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不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劳动力将从传统产业中退出,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引起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必然要引起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劳动素质好的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即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将决定其就业方向和质量。而从传统行业分离出来、缺乏劳动技能、知识层次低的劳动者将无工可做。

科学技术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引进技术使规模经济迅速扩大,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边际就业弹性下降,从而减少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在短期内,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顾玲,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J].科学管理研究,2006,(6).

[2]高处明.论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及就业[J].经济问题,2003,(8).

[3]陆海燕.浅谈如何处理中国科技进步与就业的矛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4).

[4]金春华,葛新权.中国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5]徐志芹.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3).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y Growth and Employment Und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UN Ming-pu

(Zhengzhou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College Air Academy,Zhengzhou 45000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