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1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此次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山东省滨州学院的本科生现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师授课时穿插的生态文明知识、对《环境保护法》及世界环境日的了解、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希望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等。此次问卷共发放600份,回收572份,有效率95.3%。发放问卷时发给滨州学院大三年级与大四年级非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被调查的学生专业涵盖了软件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安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舞蹈学等41个本科专业。收回的问卷中大三年级共回收问卷396份,大四年级共回收问卷176份。问卷调查时采用不记名随机调查,男女比例适中,被调查的同学涵盖滨州学院的全部18个本科系。问卷调查结果使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分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研结果

目前,高校陆续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但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全面发挥出生态文明教育应有的效应。生活中仍存在着许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大学生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生态文明教育及课程如表1所示,仅有17.6%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后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高达59.1%的同学选择“知道些零碎知识”,而另外23.3%的同学从未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如表2所示,仅有6.4%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较多,32.1%的同学选择“适中”,高达55.4%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较少,另有6.1%的同学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不感兴趣。

(二)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程度及平时穿插的知识如表3所示,32.8%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完善的,而高达67.2%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如表4所示,对于教师在平时授课中穿插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仅6.8%的同学认为较多,36.4%的同学认为适中,而高达52.7%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平时授课中穿插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较少,另有4.1%的同学对此不感兴趣。

(三)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如表5所示,7.4%的同学认为对《环境保护法》的了解很多,而高达45.3%的同学对其了解的“不多”,同时高达43.9%的同学认为对其了解的“很少”,另外3.4%的同学对《环境保护法》的内容一无所知。如表6所示,能正确回答“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这个问题的同学占50%,回答错误的同学也占50%。

(四)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取途径及教育方式如表7所示,对于“通过哪种途径获取的生态文明知识最多”这一问题,有35.4%的同学通过广播电视途径获取的最多,有46%的同学通过报刊杂志、书籍途径获取的最多,而通过校园宣传栏、海报途径获取最多的同学占16.9%,选择社会团体宣传途径的仅占1.7%。如表8所示,对于“最希望哪种生态文明的教育方式”这一问题,28.4%的同学希望以班级为结构,31.7%的同学希望以学生社团为结构,25.7%的同学希望自发组织结构单元,另有14.2%的同学选择服从系里安排。

三、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开设的课程较少从本次调查结果可知,高达82.4%的同学进入大学后从未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或仅知道些零碎知识,67.2%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55.4%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相应课程较少,52.7%的同学认为教师上课穿插的生态文明知识较少。说明目前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课程较少,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满足大多数同学们的需求,生态文明教育还不完善。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调查中发现,高达92.6%的同学对《环境保护法》的内容了解的不多、很少、甚至一无所知,50%的同学不能正确回答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对于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仅有38.2%的同学认为其破坏森林而不用。说明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比较重视理论知识,但仍比较缺乏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实践,缺乏在生活中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意识。目前虽然大学生对可再生资源有一定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对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人数极低。大部分同学忽略了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性。

(三)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态度比较冷漠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生态文明成了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同时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根治思想,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努力。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高校中依旧存在少数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冷漠,毫不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例如6.1%的同学对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课程不感兴趣,4.1%的同学对教师授课中穿插的生态文明知识不感兴趣,还有部分同学不愿意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可见,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全面根治思想问题,还没有从思想上将大学生全面团结到共创生态文明的队伍中来。

四、改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因此学校有必要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例如可以在本科专业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性质的公共课,将生态文明课程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这样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到生态文明知识。还可以考虑增加生态文明类课程的课时量,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学习的深度。在生态文明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上,学校可以通过教研项目立项等途径鼓励教师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便确保生态文明课程内容的新颖性。此外,在普通课的讲授过程中,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为学生穿插讲解一些生态文明的常识性知识,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心理教育,扩大学校的宣传力度本次调查显示,在大学中部分学生对生态文明甚至是整个社会环境漠不关心,对生态环境表现的比较消极,忽视生态文明对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消除部分同学存在的心理障碍,使得这部分同学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比如学校可以举办有关生态文明的论坛,让学生坦率真诚地发表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议,鼓励学生们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态文明的距离,有利于消除部分同学的心理障碍。本次调查还发现,大学生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海报获取的生态文明知识较少,仅占16.9%。因此,学校应扩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在校园宣传栏中展示更多的生态文明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调动大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的热情,以利于在大学校园中形成倡导生态文明的氛围。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及其它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具备一定影响力,高校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充分接触自然环境,实地考察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和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弥补长期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漏洞,增强学生独自面对不和谐现象时的应对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生态和谐的实践行为,也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2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受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德育体系,缺乏明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措施和保障机制,也没有生态文明教育师资的培训培养制度,直接导致了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不全面、生态行为能力不高等问题的出现。

2.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建立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调查发现,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教材,仅通过政治、地理等科任教师在课堂零散渗透;学校没有开设生态环保类公共必修课,相关选修课数量少,学时少。调查中也发现,幼专生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来源不是学校教育,而是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

3.学生生态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不够

引导学生建立与生态文明相符合的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生态生活方式的引导和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学生虽掌握了一些生态文明知识,但知行不一,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幼专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做好规划与管理工作。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机构,对生态文明教育做统一规划和管理。首先,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明确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分解任务,落到实处。其次,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都高的教师队伍。

2.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建设。

(1)加强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课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可进行生态文明法制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其他学科教师也应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在教学中适时渗透。

(2)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上系统地进行生态文明知识、观念、法制的通识性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河北省的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教学,从身边环境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性。

3.实施“生态文明生活化”教育策略

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从小处着眼、从学生身边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观念转化到学生生活之中。一是通过课堂讲授、榜样示范等方法,加强学生生态文明观、生态法制观、生态审美观、生态消费观教育,引导他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为生态文明知行转化打下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实践性,加强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物品,出行坐公交车或步行,少喝瓶装水,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等健康、低碳的生态生活方式。

4.尝试“家校合作”策略

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生活性和实效性。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注重家校合作。首先,加强家校相互交流,通过家长开放日或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与家庭互通信息,交换意见。其次,鼓励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可邀请有条件的家长到校做生态文明方面的讲座;鼓励家长对学生的生态调查、践行生态生活方式等活动提供精神和物资支持;请家长对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出谋划策等。

5.制定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规范

第3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构建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确立评价目的是实施评价活动的重要前提,它关系着评价指标的确定、专门评价小组的成立以及评价过程中指导思想的树立等多方面环节。因此,必须首先确立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目的。

——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进行价值判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是通过对申请单位的基本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人员建设、教育活动建设以及产生的效益和积极作用等方面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和认识,最终确定该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能否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各个指标都是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基本条件是定性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论述性的方针政策,未细化出具体的评定标准,缺少可操作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直接转变为日常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增强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规范性。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出台的初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能客观地对不同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对同一单位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有助于各单位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更好地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提供引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为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学习样板,创建单位可以参考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做法和方案,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本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促使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机制的形成。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的氛围。指标体系中设置与创新相关的内容,通过评价发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及其价值,形成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充分发挥基地工作人员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环境。

评价体系多重功能

评价功能是教育评价体系结构的内在机制,是构成评价体系各个要素的组成形式在运动状态下所发挥的功效,是评价系统内部所固有的一种潜在能量。

第一是选择功能。由于评价是根据评价的综合标准和指标体系来确定被评价对象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评价结果为管理和决策机构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优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评价活动间接地具有选择功能。

在对申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单位进行评价时,由于各个申报单位处于竞争状态,评价的内容也相同,这样就能在同一平台上对各个申报单位进行公平评审,从而选择出优秀的单位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第二是导向功能。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可以引导和鼓励单位和人员调整其工作方向,进行有价值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是评价对象进行各项工作的目标,它对评价对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对于评价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价,各个申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可以根据评价体系中的要求来安排日常的工作,保证工作既有数量,又有质量,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

第三是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所得的结果,一方面为评价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给评价对象反馈信息。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高,其努力就得到了承认和肯定,能激发评价对象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低,亦可明确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改进,起到鞭策的作用。

第四是交流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专家、管理机构与被评单位的代表,乃至社会公众需要交换意见,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如此有利于评价者、被评单位和社会公众及相关者掌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展的需求。另外,评价活动要求评价者和被评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评价者充分听取被评单位的陈述,获取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被评单位通过评价活动也能进一步领会评价体系的宗旨,对于进一步改进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五是监督功能。监督功能是评价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通过评价可以达到对被评单位信息全面、系统和综合的了解,将被评单位的情况与预定的评价标准、目标和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被评单位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是对被评单位进行监督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设计评价体系原则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措施、基础设施、教育活动、财力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设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同时,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科学性就越强。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2008年4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共同公布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对《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分解成指标,经严格程序确定各指标权重,达到可量化。

二是系统优化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需要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这些指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确定各项指标时,指标的内容要界限分明,指标之间不能存在交叉和相悖的内容。指标体系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具体要做到:第一,通过筛选,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情况,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第二,由于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

三是实用性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指标要简化,评价方法要简便。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设计得太烦琐,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同时,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应易于采集,且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真实可靠。最后,要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上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搜集的统计资料,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为主要参考依据,在环境教育基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附加指标两大类。

基本指标包含六个二级指标,即管理体系制度、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人员情况、教育活动、社会效益。

管理体制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建立、工作计划和方案的确立、制度的建设和专项经费的投入。此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文件、会议、活动档案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基础设施除了专门的教室、展厅、宣传栏、墙报、专业讲解人员等硬件设施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网络专栏和宣传资料。

环境情况主要包括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规划情况、绿化面积的覆盖程度、树木花草的保育情况等。

基地人员配置和培训情况,包括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专兼职队伍、环境解说的队伍、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和教育讲座的基本情况。

教育活动情况包括定期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和主题宣传活动、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参观、考察和访问活动的人数。

社会效益方面包括为社会提供的环境信息咨询、面对周边社区、学校开展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生态展览、发挥传播生态文明作用效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情况,对当地环保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4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生态明确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让学生更懂自然、尊重自然,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练大学精神、时代精神、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自我教育和塑造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自觉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和建设的有效对策,引导大学生确立践行生态价值观,进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生态文明教育不到位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生态文明认识不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不明确,未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从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审视、塑造校园文化。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生态文明教育,难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到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大学生的培养和塑造有重要的现实和时代意义。

2.高校学术生态不规范

如今,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虽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也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影响社会伦理。高校是学术重镇,然而现在的学术生态却极其不规范,反复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为获得声望、职位,获取资源、毕业就业,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学术上体现出诸多问题,影响道德规范建设和学术信誉,对学术、科研起到了消极影响。如果不改善这种状况,不但会引发学术逻辑矛盾,还会导致学术生态失衡,影响高校学术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校园物质倾向显著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物质倾向明显。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侧重对物质文化的建设,忽视对精神文化的塑造,这导致高校校园文化急功急利、形式主义凸显。在这种消极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功利性色彩显现,物质倾向显著。如果学生沉迷于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不但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会影响高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生态教育、环境教育,还包括其他一些涉及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社会观,还能让其领悟到自己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为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引入生态文明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让学生将生态文明转变为自觉行动,构建更好的校园文化。

2.改善高校学术生态

高校是学术的殿堂,也是培养学生逻辑、科研能力的重镇。如果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高效的学术伦理、学术逻辑等将受到很大的积极影响,影响高校学术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学术生态,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种社会生态、教育生态,只有构建良性、完善的高校学术生态,才能创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为此,高校应该建立平衡、协调的高校学术生态系统,将其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支点,只有如此,才能让高等教育担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任,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高水平的学生,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

3.创设人文生态环境

为了让校园文化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高校应该加快人文生态环境建设。所谓的人文生态环境涉及诸多方面,其中不但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的审美情趣,还包括完善的公共软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等。之所以构建人文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只有促进这种和谐的实现,才能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

4.促进与社会文化互动

高校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中转站,高校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为更好地构建校园文化,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高校应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高校应该逐渐走向社会中心,一方面要坚持自身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吸收社会文化的有益因素,适应社会生态进行调整,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必要引入生态文明,并以其为指导,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只有如此,才能掀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王建良.论生态校园文化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第5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1.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生态道德基础

由于海南省处于热带地区,其生态系统与我国其它地区存在很大不同,这是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生态文化与文明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就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意识。多年以来,海南本岛人民在这个绿色的岛屿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1999年海南率先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2000年海南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13年6月,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1398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多年来海南在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一直居于全国一流水平,空气质量平均水平和森林覆盖为全国之最,地表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受各种环境污染的今天,绿色的海南一枝独秀,与这种传统上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有很大关系。从2010年开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推上日程,更是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国际化旅游岛的建设标准。因此大学生参与海南的发展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国际旅游岛的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起步阶段,现在的大学生从整体上讲,由于长期机械接受书本知识,忽略了对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所接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十分有限,大部分还没有形成生态保护意识,缺乏对生态保护问题的深刻理解,在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代表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流行的社会观念,他们作为未来建设海南的栋梁,有的将成为海南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将对海南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在大学时期接受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起到生态保护榜样作用,为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切都需要奠定好坚实的生态道德基础,都有赖于在大学阶段弥补中小学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

2.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生态科学推动

海南目前主要开发利用的是自然景观资源和有限的文化旅游资源,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与重新进行科学部署的必要。一方面,国内生态旅游近年来已经形成一个发展趋势,但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没有经过科学合理规划的旅游开发还破坏了海南省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也给海南的生态和谐发展带来了压力,需要合理的规划来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合理的平衡。这种规划的设计与平衡的掌控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在党的十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之后,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理论中最重要、起到最直接作用的是生态科学,生态科学贯穿于生物学、环境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专业之中,所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基于生态文化与文明基础之上建设的,目前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发展“生态经济”,视维护生态平衡为一种崇高的行为,并且以此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这也是衡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败的最基本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要求我们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从而形成规划到实践的一整套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设既需要尊重生态价值,也需要了解生态规律,在追求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是制度设计的主体,也是构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设计、建设、管理主体,存在普遍接受生态科学教育的必要。

3.国际旅游岛的繁荣需要生态文明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在根本上来讲就是人才的竞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未来的繁荣也取决于人才。目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着人才不足问题,既缺乏具备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型人才,也缺乏生态科学研究的专业型人才。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运用生态技能来解决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具有全方位、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全面型人才,对生态科学的掌握程度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依据,也是全面人才的衡量标志,可是目前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的体制原因,对生态科学知识掌握非生态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中还很模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发展的追求目标是生态综合效益,不仅生态环境科学的研究属于高端科技,而且许多生态化的产品和服务具备高科技含量,这又决定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从而形成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高度生态文明意识的人才队伍,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繁荣的基础。但是现阶段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表现在对大学生普及生态教育的不重视,一般开展生态教育多是捎带而过的传统说教式教育,即使一些生态科学的专业的教学也多是理论教学多,社会实践少,这就要求海南的高等教育要从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出发,在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的同时,侧重发展生态环境科学专业,以此来加强生态人才的储备,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繁荣的奠定下坚实基础。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选择

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学活动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基础,系统化掌握生态科学知识,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投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去。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拓展到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之中,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类与其它生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使他们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尚情操,形成对自然界的责任感,抵制一些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其它生物生存权的不道德行为。其次,在海南省的高校中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的选修课。我国部分高校早已经开设了类似的专业,专门培养生态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但是与这些专业无关的学生一般是不会学到的这样的课程的。海南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示范省,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一直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所以有必要使省内高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选择接受生态环境科学教育,以此来调动大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科学的积极性,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素质,培养生态人才。再次,应该将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国际旅游岛建设等相关内容纳入到海南省高校教学范畴之内,目前省内高校的大学生对海南的生态环境、国际旅游岛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在这种基础上很难谈得上在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海南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本土教育”,增进大学生对海南生态环境和国际旅游岛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第6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现状;途径

高等院校是培养储备人才的场所,是生态文明萌芽的所在,在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起着带头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构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高校教育中的“重头戏”。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必要性。

2.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气氛良好的学校环境不单包含人与生态环境、人与人的和平共处,还包含人与体制、高等学府与社会的和平共处等方面。大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力军,他们思维清晰,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生通过接受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让生态文明观变成自愿的、自发的,能够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等学府不但要培育有着高尚品德、高超业务能力的专才,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态文化意识、道德品质的构建与健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可延伸、生态化的生活观念与实际运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超前消费、过度浪费,而厉行节约的美德传承不够

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不良社会消费行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个性张扬、阅历浅薄,很难领悟到生活的艰难,在生活上存在攀比心理,没有节约意识。

2.意识淡薄、观念落后,而生态知识的运用不够

通过高校的汇报以及座谈会可知,虽然一部分大学生已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如今的生态难题,如热带丛林的丧失、臭氧层的破坏等,但他们的关注只是流于形式。事实上,他们的意识淡漠、理念滞后,并未形成生态理念。

3.知行分离、坐而论道,而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不够

伴随我国高等学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论有了一些掌握,然而仅仅限于单调地勘察、问询、探索等。尽管形成了一些生态意识,然而用于实践的还是少数,并且存在着消极随大流或功利心态。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浓厚氛围

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浓厚氛围的基础是明确当代教育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为了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其了解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使之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最后形成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合理的社会价值观与崇高的精神价值观相融合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2.注重教育创新,优化“顶层设计”

面对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缺乏的状况,各个高等院校应对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进行改善,优化顶层设计。使用教程完成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通常包含多科目渗透以及跨科目渗透。多学科渗透是把生态文明理论融入各个科目中进行教育;跨学科渗透是从各科目中挑选与生态科学相关的定义、原理等层面的章节,并打造单独的教育科目。

3.拓展教育平台,构建辅助体系

(1)打造生态文明教育专属网站

高等院校应依照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征,利用互联网媒介构建生态文明专属网站。通过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网页,研发与互联网环境对应的高品质教育软件以及文献库,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方面的信息共享。

(2)组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高等院校有必要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鼓励大学生参加与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等相关的座谈会、探讨会以及理论比赛等,让学生发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巨大价值,进而以生态观念来修正自身的行为。

4.强化校园建设力度,打造“绿色大学”

应重视构建多元化的学校生态文明,创设“绿色学府”。我国相关文件曾指出:“高等院校应将构建‘绿色学府’当成一项教育任务,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大学专才培育工作相Y合,让其贯穿于人才培育、科目构建以及校园构建的各个层面。”

四、结束语

除开上述内容,教师的积极配合也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能够让学生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不再抵触,也不会再有学生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有可无,让其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实践;思考

1.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样的高度。2009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发展潮流之大势所趋,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中国的现状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急剧膨胀与资源严重匮乏。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构成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等。地球的环境人口是有限的。二是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从中国的现状看,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中国都存在,有的更为严重。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学校当然可以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校园,但从更重要层面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培养现代人的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着手,追求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和谐,不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课程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涉及到培养什么素质的人的问题,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意义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2.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基本涵义

生态文明是和生态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重塑的新的价值取向,它以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核心观念,从过去人们试图统治、征服和掠夺自然,转向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是对生态危机之所以会发生的最深刻的剖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中积极和优秀的成果,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教育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观念、文明意识的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二是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为孙子后代负责、为民族的未来发展负责,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意识和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3.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

3.1人与人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环境。公平公正是校园和谐的基石和核心,没有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尊重、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形成一种正气和干事业的氛围。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实际阳光操作,让大家心齐、气顺、干劲足。

贯彻人本思想,促进校园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心中时刻装着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关心、尊重教师和学生,促进校园和谐。

坚持班子团结,求得和谐发展。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因素,没有班子的团结,就不能形成凝聚力、亲和力,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班子成员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良好的互信与合作关系。

3.2人与制度的和谐――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

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将“以情感人”和“以章律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法制、文明、规范、和谐的校园。

要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让师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与合作,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自我发展。

要以抓好完全工作保障和谐学校建设。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存在安全隐患是谈不上和谐的,安全工作要两手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教育,突出生命教育,加强心理辅导,促进身心健康。二是从细节入手,抓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做好安全防范。

3.3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

要倡导绿色文化,践行绿色行为,绿色校园文化是以“绿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要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绿色办公,实行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行动。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要对学校的污水、废气、实验室废物排放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校园卫生工作,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增强节约意识。要建立全校性的资源节约管理目标,从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设施等方面入手,开展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废物回收利用工作,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节约问题,更是一种文明意识和节约意识的培养。

3.4人与课程的和谐――培养具有文明意识的现代人

开展生态文明的学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专题讲座、学科渗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行成率。

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研究性学习中,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质量保护等课题研究,动员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内在素质。生态文明的本质含义是文明观念和文明意识的养成,文明礼仪的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文明礼仪教育如文明行为规范、团结合作精神、文明礼仪习惯、集体荣誉观念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文明意识。

3.5教育思想的和谐――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为许多学校提供一个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抓手。

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共识,共同践行,成为一所学校中所有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所以生态文明学校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不仅是领导班子的事,而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事。

4.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施策略

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中,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

4.1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专人负责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二是建立相关制度,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三是经费保障,有相应的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经费。

4.2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学科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和学校教育中,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率和行为行成率。二是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固定宣传阵地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三是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

4.3环境整治。一是加强校园生态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校园。二是开展资源节约工作,建立全校性的资源(水、电、气、纸、粮食等)节约管理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节约效果。三是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实施雨污分流排放,有效控制油烟、废气的排放,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实验室废物,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知晓率和环境状况满意率。

4.4长效机制。一是对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抓好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管理责任化、规范化,使校内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三是开展风尚教育活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干群、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融洽,精神面貌良好,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辉雄,努力开发绿色教育资源,《中小学校长》2008.5(7)

[2]王志生,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中小学校长》2008.5(11)

第8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1.生态文明意识

1.1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文明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1.2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正在努力调整发展战略,提倡和谐可持续发展,制定了适合我国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路线。

2.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

现阶段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高中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生态文明活动,而高中教育中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2.1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高中生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先导。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意愿逐步搁浅与透支,对于应对我国当前严峻的生态危机是极为不利的。

2.2高中生生态保护参与度不高

参与生态文明构建少不了广大的学生。有的学生尽管认识到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却因为学校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而得不到知识、信息和理论方面的引导。教师作为教育的施行者,对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对整个社会都意义重大。

3.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途径

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以提高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为目的,通过有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规律、有计划地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有:

3.1挖潜教材内容,融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5Unit2的主要话题是Theenvironment。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当前一些有关生态问题的时事,或让学生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介了解生态问题的时事报道,从而激起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这是培养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一大素材。现在全国各地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点,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3.2更新教学理念,融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于真情实境之中

Module10Unit1Project的主题是Reportingonsus-tainabledevelopment(Agiftforthefuture)。我们应该用全新的视角审视高中英语教材,打破常规,敢于在思想上创新,挖掘出教材中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英语教学始终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为宗旨,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以拓宽思路。

3.3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存在的waterpollution、sandstorms、wildlifeex-tinction等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以environ-ment-friendly为题材的写作训练,开展关于生态文明意识的英语讨论。通过课堂教学对优秀影视、文学作品的分析、介绍和阐述,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疏离的可悲,使其更直观的认识到正确生态观的重要性。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当利用高中牛津英语教材资源,紧扣英语课堂教学,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并加强相关教学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韩宝成.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7-10.

第9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政府治理;治理水平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成效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直接关系。党的十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增强,治理责任主动作为,治理智慧不断提高,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但由于资源有限性和开发过度性之间的矛盾、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影响,当前地方政府在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政府作为生态治理的主要责任人,治理责任有待明确;出现部门间职能错位、缺位,环境治理效能低等问题。二是生态治理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生态治理的多元投入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引入缓慢;生态技术不成熟。三是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地方政府监督管理制度缺失;生态治理问责制需规范;以“GDP论英雄”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生态治理信息不够透明,多元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不够高。四是生态文明理念意识缺乏。“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理念存在于经济建设中;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生态保护观念不强,生态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生态治理法治建设不健全。在实践中效果差,未得到严格的贯彻实施;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公共环境问题的程序复杂,公众维权难度大。

上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僵化的政府体制和不完善的环境治理制度不无关系。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治理体制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培养群众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更好的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能力。

一、明确政府治理责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以生态绿色理念为导向,明确生态治理责任主体,积极调整政府职能体系,建设生态服务型政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治理责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对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负责,定期进行议事议程,进行生态治理工作监督检查,各部门之间明确治理职责,确保权力与职责清晰;做到“充分授权,权责统一”,改变“权力无限小,责任无限大”的现象,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调整政府职能体系,整合各部门职能,精简部门叠加职能,解决政府部门职能重复、错位、缺位问题,做好生态治理顶层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探索跨部门间的生态治理协调机构,跨区域解决生态治理问题,实现多层次和宽领域的生态管理格局,进而提高政府生态治理效能。

二、实施政策保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引入生态治理市场机制,强化生态技术支撑的长效机制。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大生态治理的财政投入,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支持绿色生产,发展节能产业;落实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的生态补偿,同时地方政府向节约能源的企业进行财税补贴,以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投资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设立绿色基金,发展绿色金融,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整合市场优势资源。调动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建立环保市场,发展环保产业,比如废气排放、治污、垃圾回收等多个生态行业领域;发挥政府在生态治理的主导作用,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来提高治理的效率和专业水平;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行为,通过政企、政校合作以及专业智囊团进行生态治理。三是创新绿色技术,强化技术支撑。地方政府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科研中心,对生态治理方面的技术进行突破;将生态成果应运用于实践中;突破新能源汽车技术,探索能源互联网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技术支撑。

三、健全治理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制度化来规范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企业污染排放许可制,充分应用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通过互联网在线监督,各级政府线下进行治理;在新开发区中要仔细评估对环境有影响项目,防止环境评价和后期治理两张皮;探索跨区域联动监督体系,相互监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地方政府要以生态绩效考核为目标,建立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增加生态保护绩效考核权重;在政府部门内,将环境保护工作与干部晋升制相挂钩,明确奖惩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问责、追责,遏制在部分官员在环境保护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对干部任职期间所犯下的严重错误进行终身追责。三是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环境评价不定期进行对外公布;探索环境保护征信体系,与企业发展相互挂钩。四是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制度,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征求非政府组织的意见,同时,引导公众对生态破坏和污染的进行监督举报,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化治理方式。

四、进行生态教育宣传,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地方政府必须把培养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用教育宣传等方式,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大生态知识教育力度,将生态教育纳入学生教育启蒙阶段,从小抓起,列入必修科目,培养青少年生态道德观念,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形成国民教育;通过“互联网+”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通环保政务和环保举报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同时强化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学校、社区、群团组织以及社会组织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参与。二是地方政府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在社会中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提倡绿色出行、生态消费,进行垃圾回收,促进资源重复利用。三是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激励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政府考核、评价等方式,选出企业示范区,示范城市,绿色社区等创优活动。以绿色教育为抓手,网络媒体为方式,践行生态文明行为,逐步在社会上培育出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