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学;景观园林设计;分析
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学在其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体现的是人文的自然环境,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个非常充分地结合,不仅仅能够充分展现出景观园林的美感,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稳定。所以,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我国古代园林景观设计多讲究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理念,设计过程中运用恢弘大气的原素。和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多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意思是差不多的。两者有共性,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在它们的共性之下,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合在设计当中,充分展现中国的传统美。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人文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领域。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考虑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主体进行设计园林景观,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发展,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展现生态、节约的理念。古代的孔圣人曾经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他提出的这种观点是再说要将生活态度融入到山和水中,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淡泊名利,清新脱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序的安排园林空间。
二、景观园林设计的原则
2.1互惠共生原则
风景园林的设计的实质就是互惠共生原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和竞争。对于它们之间的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比如说藻类和菌类两者在一起生存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同时要可以促进两者的生存和发展,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风景园林中存在着很多的物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才会对它们充分进行保护。
2.2生态平衡原则
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平衡正是每个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目标。要想使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就要广泛应用生态平衡这个原理。内部和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发展方能达到能量的守恒。生态平衡这个发展理念,不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应用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可以应用的。当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说植物、湖泊和绿地等等,把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更好的协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2.3生态调控原则
生态调控和自然生态系统两者是有所区别的,以人为中心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控是生态调控原理的主要内容,而以生物为中心对环境进行调控和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运用生物自身特点改造自然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容。自然生态系统是依靠自然的力量,而人工的生态调控依靠的则是人的力量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控,然后在结合生态调控的原理让系统实现和谐共生和持续自生。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生态平衡设计
生态学的慨念是将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两者之间的作用。其中把环境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整个生物圈,包括从个体到群体,最后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其中也有对于环境的研究,在环境的研究上主要是对空气和海陆变化的研究,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物也会不断变化,因为它要适应环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先深入的了解环境,然后在研究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同时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生态学,因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种植占有很大的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还有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主要是在植物生态学上,这其中涵盖的就是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平衡的特点。让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更加协调自然。
3.2风景协调设计
设计风景园林是要尊重和掌握植物群落的特点,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和设计自然植物的外貌以及植物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追求一种景观的效果。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自然群落的层次和结构的不同的生态指标,这样才能处理好整个群落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既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与此同时,生态学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指导方向,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方能和谐发展。不同区域的划分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用途,在城市中,主要是考虑城市的建设和建筑物的设计,满足人们对于它们的适应性。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把它们充分和设计、和自然相融合。
3.3资源再生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学作为一种技术方法,会很好的指导园林景观的设计。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资源,使植物更好地进行生长,从而更好的保护整个植物园林景观,营造更好的园林景观氛围。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引入生态技术,比如说:废物改造处理、园林废物堆肥处理等等,采取随时对土壤里面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保护湿地环境等等很多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风景园林设计起到促进作用。现代很多的生态公园都是在一些废弃的工厂上面进行改造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重新利用土地资源,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对提高环境质量也起到促进作用,既环保又节约。
四、结语
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整个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在遵循互惠共生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调控原则的基础上,再将生态学充分应用到景观园林的设计中。不仅仅可以做到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风景的协调、资源的再生,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加充分地展现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章.探究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新思路[J].现代园艺,2016(20)
[2]闫凡峰.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公众参与城市园林建设机制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6(20)
[3]胡良冰.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J].农技服务,2016(08)
关键词:生态园林 城市环境 主要功能 类型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1、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
(1)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3)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2、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1)调节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的作用。
(2)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
③吸滞粉尘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④杀菌作用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
3、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3.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
3.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科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4、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生态园林建设类型有以下两种。
4.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在美学原则的应用上,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在意与形的统一上,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寄托感情。
4.2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参考文献:
[1] 袁兴中.刘红.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 上海环境科学, 1995,(02)
[2] 刘 伟.刘晓彬.胡学聪 城市规划与环境经济的关系[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2,(01)
所谓的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艺术中的关键环节,其旨在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将山、水、石、花、草、树等景观材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解、设计、搭配以及组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完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景观。在日常的园林造景过程当中,设计者们往往有意识地按照造景材料不同的生物特性和美学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搭配,从而为人们设计出美观、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二.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应用
1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1因地制宜的原则。众所周知,不同的色彩灌木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只有在适合的环境条件才能存进色彩灌木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园林造景中运用色彩灌木这一新型造景材料,必须从色彩灌木不同的自然特性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温度、阳光以及水分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种类的色彩灌木进行栽培。例如,红叶石楠喜光,在光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生长状态良好,色彩鲜艳,而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则会造成其生长状态不佳,色彩暗淡。因此,只有根据色彩灌木的生物特性出发,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栽培,才能充分发挥色彩灌木的观赏价值。
1.2合理搭配的原则。在园林设计艺术过程中,合理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特别是在色彩灌木的造景设计中,应当切实根据色彩灌木的株形、姿态、花形、花期以及色彩等基本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精巧的搭配。这样才能切实做到适地适花、合理配植,营造园林景观的节奏与韵律,最大限度地迎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充分发挥色彩灌木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效益,真正实现园林造景的自然、和谐、统一。
1.3生态平衡的原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园林设计中,是当今园林绿化设计发展的一大进步和特色。因此,将色彩灌木应用于园林造景,同样必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遵循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在选择和栽培色彩灌木时,必须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实际出发,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倡导生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促进当地环境的自我更新,从而实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2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的重要作用
2.1单独成为景观,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可以将恰当地选择色彩灌木独植、丛植、片植等手段设计成为独立的景观。例如,呈片状的牡丹或玫瑰、呈带状的月季、独株直立的蓝冰柏等等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单独成为一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的景观以及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吸引游览者的视线,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
2.2进一步优化景观,有力烘托环境和氛围。以前,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绿化以及园林设计中,常常中运用绿色灌木来进行造景,这样的造景方式色彩单一,景观平淡无奇,容易造成观赏者的视觉审美疲劳。而在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中,特别注重将色彩鲜艳的色彩灌木运用于造景过程中。无论是独株还是成片、成带、成块的色彩灌木,都可以栽培在花坛、广场、道路的周围与其它绿色植物互相搭配,构成美丽的镶边以及各种字符和图案。色彩灌木的合理运用有助于表现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跳跃感,突出整个景观的主题,有效的提升景观设计的品位,优化外部环境,烘托环境氛围。
2.3有效分割空间,实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园林绿化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美的环境以及休闲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在园林设计中,可有有效利用色彩灌木来分割空间,顺利实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例如,在草坪、广场、道路等场所的园林设计中,可以运用带状或片状、直线或曲线、规则状或不规则状等形式对色彩灌木进行栽培和设计,分割出一块块独立的功能区,这样既可以形成流畅的线条美,也可以营造花开叶散的色彩美,可以打破大面积的色块格局,把整个园林分割为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景致,从而有效地美化和丰富了整个园林设计的景观,同时实现了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
2.4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城市绿化中还是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运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色彩灌木的运用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色彩灌木类木本植物根可以有效地固持土壤,提高土壤品质,大大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与其他草本植物相比较而言,色彩灌木的光合作用功能性更强,可以有效地吸收、稀释、分解大量的烟灰粉尘以及空气中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园林造景中运用色彩灌木,其保护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不容忽视。
三.结语
生态城市美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美学是指对自然、城市中的人以及人本身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研究;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美学只是对自然和城市中的人之间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研究。城市生态美学最主要的是自然与人之间的生态审美,但自然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在哲学层面上具有普遍性,因此就会产生自然、城市中的人以及人本身之间生态的审美关系。
生态城市美学关注自然与人、环境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审美,关注生态系统是如何让人们产生审美,并让人享受快乐的。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然后要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和机体的需要,最后要提供一定的精神审美需要。
二、生态城市美学的建设
(一)生态城市美与生态环境美
生态环境美是指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内在和谐之美。它是以自然和人的合二而一为基础的,自然与人的生命节奏、律动形成一定的融合和共振,从而达到美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生态环境美。因此可以说,生态环境美不仅反映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且展现了生态环境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现代社会重视环境的生态美,因此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必须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社会的发展才是关键。所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周围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情况下,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的审美创造。这充分体现出了生态环境美学对人类现实与终极命运的关注。所以,生态环境美学必须要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加以融合,最终实现乡村与城市的生态大融合,促进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关注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美,促进艺术美与自然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很好地运用艺术美的手段展现自然美,从而实现人文的环境之美与生态效益。
三、生态城市美学的实际应用
(一)生态城市美学的实际应用原则
1.生态平衡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个区域,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人们只有保持生态的平衡才更好地生活、生产,以及进行其他人类活动。生态的平衡是一种美,并在生态环境中得以展现,其本质是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统一。只有在这种和谐统一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欣赏到生态环境的美。
2.无污染
无污染是指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动态关系没有任何精神或物质上的遗患,这是生态平衡的要求之一。然而人类生活及生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条件是有限的,因此要做到对环境的零污染是不现实的。目前,人们能做的就是将这种污染尽量降到最低。
3.生态美观
美观是对大自然与城市居住环境和谐追求的最高境界。大自然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体现在物质、能量以及精神的境界上。因此,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生态美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4.共生
共生是一个相对整体的概念。生态美在古代是一种依赖生存的美,其理念是要表达一种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和谐;而在近代,生态美的表现则是竞生的美,其理念是要表达一种主体化的审美自由;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生态美的表现是一种共生的美,其理念是要表达天人共生的一种美学理想。由此可见,生态美是一种发展的产物,其产生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因此,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上也要将自然与人类的居住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共生的角度来看待环境与人,不能将两者分离开来。
(二)生态城市美学的实际应用方法
1.静态的应用
静态的应用方法是将生态城市的美学建设原则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建设的美学设计上将这些原则贯穿在整个过程之中。
2.动态的应用
生态城市的美学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不仅要有理论上的研究,还要有与之配套的生态实践应用,后者被称为生态设计。在城市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生态应用显得越发重要。例我们应将自然生态作为中心,把城市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并尽量将城市纳入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在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其微观部分需要借助环境设计给住户提供良好的通风、光照、有害气体吸附以及噪音阻隔,同时还要对附近区域进行自然生态和景观的设计,从而实现城市居住的生态多样性。
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需要加强自然环境与住户间的联系,采用一切有效措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降低人工层次,关注自然环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tensifying the city process, as well as the mass and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wetland landscape, ecology, hydrology, vegetation these natural condition produces the tremendous change. So we must design the wetland landsca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the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of natures,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thes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o achieve the wetland landscape design optimization.
Key words: wetland; ecology; natural; context;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的工业文明在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这些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系统自身的平衡受到严重的威胁,并已威胁到人类自身。尤其是城市环境的破坏,已使人们产生警惕和反思,虽然人们已在不断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但总免不了带上过分的人工雕琢与堆砌的印记,城市中十分珍贵的自然生态信息逐步在减少,使对现代人的身心涤荡作用受到严重干扰,人们渴望远离生态系统已经被严重破坏的城市环境,去呼吸新鲜空气,拥抱大自然。
湿地因独具的生态与环境功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 “物种的基因库”、“天然水库”和“鸟类的乐园”。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湿地可以改善气候、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为珍稀与濒危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与美化环境等,湿地自有的休闲特质提供了多样的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是人们观光旅游、放松心情,亲近大自然的绝佳场所。
正因如此,如何开发利用湿地,同时保护或恢复湿地自身的生态平衡,以及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湿地景观设计必须解决的课题。
1.目前城市湿地开发现状
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大规模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致使城市中及周边的湿地的地貌、生态、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功能的改变、土壤的酸化、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人类的行为,直接导致湿地大面积持续减少,功能萎缩,水资源枯竭,湿地失去了应该有的功能,产生恶性的连锁反应,如水土污染,植物凋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陷于濒危境地等等。对人们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对未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质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1]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证实由于开发引起的生态栖息地恶化是美国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至少85%的物种经确认受到严重影响。[2] 虽然人们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并有所收敛,但这种破坏仍在不断加剧。对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措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湿地景观优化设计的研究和探讨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2.湿地景观优化设计基本原则2.1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 生态性是湿地的根本属性,失去了生态性,湿地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然而生态性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态材料或符号的运用,它是一个平衡的系统,有自我更新的生命力。景观设计师应把生态性放在设计的首位,最大可能地保持湿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状态,使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把“整体的和谐”作为设计的宗旨,除了设计语言要和谐外,关键是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达到不需要外界的干预就能自动的修复和平衡。2.2可持续性的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也是湿地的根本属性,是其艺术审美价值的根本,只有自然性突出的湿地才能吸引人们的审美感知,才能放松城市人们紧绷的神经。所以,设计师不能将自己的审美趣味强加于湿地,更不能忽略湿地景观自身的演变过程与规律,导致对原有湿地自然性的破坏。景观设计师应该了解湿地生态学的原理,按照湿地形成、发展与演化规律来进行设计。理想的湿地景观设计首先应该具有完整湿地自然结构,呈现明显的自然特征,保持湿地的自然属性特征,尽显湿地自然之灵气,不因人类的参与而改变其自然属性,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
2.3文脉的延续性原则
湿地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地域、地貌、水文、气候、植物、动物、人文等的不同,每个湿地都带有自身的特征,积淀了丰厚而又独特的人文底蕴。设计师应重视文脉的延续性,对现状地貌、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现状生态群落特征等进行调查,然后再根据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即使是人工开出的湿地也要适合当地人文脉络,体现出当地的自然及人文特征。 湿地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决不能置历史及地域文化而不顾,盲目追求所谓时尚流行风格,应将自然机理与地方文化机理相结合,将地方文脉精彩的演绎给人们欣赏。如在滇池的改造中,设计师通过大观楼长联,恢复出以往滇池独有的景观元素:“蟹屿螺洲”----湿地中的岛屿与水生物;“苹天苇地”----大片的莎草和芦苇;“四围香稻”----水稻农田;“九夏芙蓉”----荷塘;“三春杨柳”----柳树林;“两行秋雁”----生态园中的候鸟栖息地。。。这些都是以现代的设计语言重组可以唤醒回忆的景观元素,让他们不只是怀旧的景色,而是让地方历史文化延续的景观框架。 3.湿地景观设计元素的具体运用3.1基地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生物学知识是在近几年的施工设计中运用的,通过对水利施工环境中生态环境的平衡建立,保证水利各项施工内容的长期稳定性建设,并修复传统的水利施工环境,保证水利工程在科学化施工管理中持续进行。针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原则进行分析,总结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
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建设;设计应用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开发中,只是针对经济建设需求设计工程内容,没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重视,造成了对水文环境的破坏,改变了原有的河流的宽度、深度和流动性等,对动植物和水中鱼类的栖息环境带来了影响,破坏了水利工程施工区域的生态平衡。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对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两大方面的影响和破坏,一是,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变成沟渠,这其中主要包含把天然河流建设成直线的人工河流。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增加了河流的蓄水量,除此之外,也增加了上游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淹没更多陆地;二是,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性。一般由于筑坝都是顺着河流方向建设的,从而导致出现非连续性,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张和增加,使得更多的流动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变为不动的人工河流和湖泊,促使流动水文、速度、边界以及水深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得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又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动植物出现淘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仅是可以满足功能需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降低自身净化功能,从而损失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2.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是指水利工程建设在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到工程建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生态系统,保证相关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需求的一种理念。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水利工程选址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小化原则,力求在工程开始阶段就尽量减少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利开发前期的生态系统自组织原理,在水利工程设计开发的初期阶段,应当充分研究论证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把工程区生态系统平衡过程的维持作为工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并将此作为水利工程设计的制约因素,使得水利工程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即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过程,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环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避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大的生态破坏、地形地貌改变等巨大环境成本代价的付出;水利工程运行期实际用水量应当遵循河道生态需水规律,保证河道正常的水量输送和河道生态系统平衡。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当实现以下应用:
1)空间异质性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若要进行生态型构建,就必须对生物的多样性进展进行重视。而生物的多样性分布与空间结构具有较大的联系,可以通过空间异质性的建立,维持原有生态中生物的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是针对有机物环境和无机环境而言的,当无机环境中的生物空间的异质性越高,有机体分布的种类也就越多,在自然生态圈中就会产生稳定的生物链结构,促进动植物的平衡发展,在水文环境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尽量保证建设后的空间异质性与原来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一致,避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在建立人工运河中,可以适当的进行非连续施工,保证空间异质性的存在,这样就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分布结构,并容许有更多的生物物种进行栖息,保证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平衡发展。
2)水利工程经济建设与安全施工协调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不仅需要满足人类社会对于河流综合治理(包括蓄水、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航运、旅游等)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区(河道、河岸、河流上下游等)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生态水利工程从选址到设计,从施工到建成运行都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学、生态学、水文学、工程力学等相关学科的规律、原理,充分考虑到河流自身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掌握河流泥沙运移规律、淤积规律及河流侵蚀、冲刷等特性及河势变化规律,确保建成的水利工程安全、有效、经久耐用。
3)流域尺度及整体性应用。在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仅要对新建设工程进行设计应用,还要针对以往的水利施工环境进行修复工作,促进整体水利工程的生态化水平提高,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在修复规划中,避免由于资金、人员和技术的缺少进行局部地区的环境改善,这种能修复方式不仅徒劳,还浪费了资金的使用,需要从长远的生态修复角度分析,对整个流域环境中的生态化构建进行设计,例如,可以通过护岸林的建立,保障流域附近的水土稳定,通过森林树木改善气候,提供动植物的栖息场所,进而影响了水环境的稳定,促进了多样性鱼类水产的分布。既合理的使用的资金,又为下一次修复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了向平衡的生态系统方向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还处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了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王辉 单位: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水利站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退耕还林;幼林地;兔害;防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幼林兔害可持续控制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化的综合工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提高幼林防治的自控能力,逐步加强对幼林兔害的生态管理,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等进行控制。此外,近年来陕北地区的幼林兔害,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平衡,必须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常进行。
近几年,幼林兔害的实例发生越来越多,幼林破坏面积在不断扩大。加上近年来,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大,幼林兔害现象加剧。兔害不仅对幼林危害甚大,而且直至目前都未曾发现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造成幼林资源被严重破坏。对于此类危害性较大的野兔,虽然国家在保证不对幼林资源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已经采取措施极力控制,但是兔害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必须深入研究,制定新的防治措进行防御方可。
1、幼林兔害产生的原因
1.1陕北地区虽然进行大量的退耕还林,营造植物环境,但是其结构简单,可塑造性比较大。再者,退耕还林稳定性比较差,生态平衡的能力相对也比较弱,退耕还林种植的某些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极易被伤害,导致兔害的数量增多。
1.2近年来我国政府有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明文规定,并且对猎枪进行收缴,人类捕杀野兔的数量大大减少。再加上野兔的繁殖能力比较强,一年四季均可产仔,并且每次产仔均有3~6只【1】,因此造成了野兔的数量和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和上升。
1.3防治野兔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物不准确,药物比例调和出现问题,加上农药使用的时机不当,以盲目的“高药量、高浓度”【2】认识进行防治兔害,结果防治未果,反而增强了野兔的抗药性,加剧对幼林资源的危害。除此之外,如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当,缺乏技术性等都是造成兔害产生的原因。
2、幼林资源兔害防护措施探讨
近年来,我国针对兔害防治问题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同时也不断加强了对幼林兔害的预测管理力度。针对幼林兔害进行侦查,以“快、狠、准”的方式对幼林兔害进行定位,根据不同的兔害种类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防御,以免增大幼林破坏范围。预测兔害种类不明,切勿盲目用药,尽量采取措施将野兔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待专业人员对野兔进行过研究之后,再利用相关措施进行野兔整治。因此,为了使幼林兔害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2.1兔害的化学防治法。针对幼林兔害防治采用正确的,合理的高效化学药物。化学药物是治理兔害最快最方便的一种高效方法。针对幼林兔害进行防治时,可选取高效、毒性小及无残留的化学药剂、农药及生物药剂。农药在幼林兔害防治过程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杀死野兔,并且季节和地区等客观条件对农药没有特别影响,而且化学防治还可以应用于病虫生长的不同阶段。因此,兔害化学防治法具有良好的防治成果。由于农药具有不同的特性,同时也决定农药不可乱用,必须对农药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农药的种类、功能、危害等方面的知识,农药内含对身体有害的化学药剂,合理施药,避免伤害到自己。
2.2兔害综合防治法。加强幼林防治宣传,加深人们防治幼林兔害的观念。幼林兔害本身是一种长期性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增强人们对兔害的危害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兔害生物防治活动中去。另外,幼林具有多样性,根据幼林区域的不同、树种的不同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所采取生物治理方法也不同,在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选择无公害药剂,避免扩大生态防治的范围。
2.3幼林兔害的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生物消灭有害物质的方法。此防治法主要是利用自然学中生物物种间的亲密关系进行相互制约。(1)自然界中,野兔的第一天敌无疑是捕食性动物,比如猫头鹰、老鹰、雕隼等等【3】。这类防护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幼林兔害,还可以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2)微生物防治兔害。常见的有真菌、细菌及抗生菌一类的病毒。目前,在我国微生物防治方法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兔害防治法,不仅能减低兔害数量的增加,还能够避免化学药剂使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更不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是其他兔害防治方法所不能比较的。
2.4兔害的物理机械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主要采用物理因子在兔子生长、繁殖时期对其进行干扰、阻挠,同时也可以选择机械作用。无论选择两种中的哪一种,都可以较好的防治兔害。物理因子通过光、电、温度以及红外线辐射等方式阻挠兔害;机械作用主要是运用生物技术、放射能等,在兔害发生前进行使用,最适合兔害大量产生的阶段。
2.5兔害植物检疫防治法。植物检疫防治法是最传统的幼林兔害防治法,与其他幼林兔害防治法具有一定的差别。植物检疫防治法主要涉及到植物保护预防、免疫及铲除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植物进行检疫发现兔害,趁没有扩散、传播之前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将兔害一网打尽,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此方法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幼林兔害防治法,被大家所提倡。不过,在实施这项方法的时候,必须要综合生态环境、生态安全及经济等方面考虑,促进生态平衡的持续发展。植物检疫防治法的优势有【4】:遵循了自然规律、有助于保证自然的生态平衡、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有效的控制野兔数量,保护植物安全,节省了经济资源,起到了保护幼林资源的生态结构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森林兔害综合防治措施的能力。
此外,想要幼林兔害得到更好的综合防治,必须加强对幼林兔害防治工作的规划,在幼林植物栽培时,不能单单只考虑美化,还应注意要防治兔害的产生。随着近年来我国林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许多外来野兔侵入,造成生态严重的不平衡,给我国林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加强幼林综合防治措施的实行力度,将幼林兔害根除。
3、结语
综上所述,幼林兔害防治工作为维护陕北地区幼林生态平衡作出巨大的贡献,保证幼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迅速,幼林兔害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家的减灾工程中的重点,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幼林资源不被破坏,必须加强幼林兔害的防护工作,利用综合防治措施从本质上遏制野兔的侵入。此外,加强人们对幼林兔害的防护意识,做好幼林兔害综合防治的辅助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保护方针,避免对幼林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威胁生态平衡的发展等。
【参考文献】:
[1] 宋晓斌,韩恩贤,薄颖生,韩 刚. 兔害对退耕还林的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2002(01):55-57
[2] 任王民,杨国强.新造中幼林地兔害防治技术初探[J]. 陕西林业. 2009(03):40
微生态与中医整体观
中药调理是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拟定的药方。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构成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协调。而微生态学平衡是指存在于人体的正常微生物与人体的微生态环境是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人体不仅要与外环境统一,也要与内环境统一。
中医的“扶正祛邪”与微生态调节
中医学将一切能够致病的因子统称为“邪气”,既有外来之邪又有内生之邪,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疾病的产生过程从正邪关系来说,是正邪斗争过程。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因而治病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
微生态学认为当机体内栖居的正常微生物生长良好时,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致病菌就无法入侵和定植。只有因某种因素破坏了正常菌群与机体微生态平衡,造成微生态失调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定植抗力下降才使致病菌有机可乘,从而致病。
微生态客观反映中医“脾”功能
中医所说的“脾”与现代医学解剖部位的“脾”是不同的,其功能也不同。中医学之脾属五脏之一,其生理功能之一是主运化。
所谓脾主运化即指脾具有把摄入人体的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处的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脾虚),就会出现腹胀、腹泻、便秘、胃纳差等症状,即脾虚症状。而双歧杆菌等人体有益菌数量的减少也会出现上述脾虚的表现,因此微生态是否平衡就是中医“脾”功能的客观反映。
肠道微生态,中药取效的重要环节
中药口服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由于药物是在消化道(主要是在肠道)内被吸收,那么就必然与肠道微生态系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肠道微生态对于中药疗效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有些中药含有苷类物质,进入人体肠道后,肠道微生物依靠自己的分解酶来分解苷类物质,使之活化发挥药效。
在服用中药之前服用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等),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将脾的运化功能调整到平衡状态,也可在服用中药时同时服用,及时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可显著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的效价。
关键词:《狼图腾》;生态观;可持续发展;“大命”“小命”观;节制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27-01
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这与人类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把自己放在生态系统的顶端不无关系。《狼图腾》一书,讲述了很多狼的故事,我们应该从狼的身上受到启发,学习这种自然的生态观。本文将从其中的一个故事入手,引出可持续的、适度发展的生态观念。呼吁人类把自己置于生态系统的循环之中,对自然承担责任,并给予道德关怀。
一、从“狼”、“羊”的生态平衡到“狼”、“人”、“羊”的恶性循环
《狼图腾》是姜戎先生于2004年4月出版的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狼的智慧,狼的品性,狼的战略,狼的生存观。阅读此书,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书中的第一人称讲述者陈阵随蒙古老人毕利格目睹了一次狼群围歼草原黄羊的战斗。入冬后的草原,一大群黄羊在山坡上吃草,却不知狼群已对它们形成了三面的包围圈。狼群并不急于发动攻击,而是等待着最有利的时机,等待着黄羊吃到跑不动,失去最有利的速度的保护。狼极有耐心、毅力和纪律性,它们忍受饥饿,严寒,等待头狼的号令。眼见黄羊们都已经再也吃不下,狼群突然发动攻击,将羊群赶到山顶,而山下就是一大片白茫茫的雪湖,一个巨大的雪坑。羊群被狼吓得纷纷掉进雪坑,被冻进了天然冰箱。狼群只吃掉了战斗中咬死的黄羊和雪坑周边的黄羊,而雪坑深处的连动都没有动。这些养了一身秋膘的黄羊是狼来年春荒时候的最佳美食。
就这样,狼和羊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保持着草原的生态平衡。然而,人介入之后就不一样了。人们发现了狼的天然冰箱,偷走了狼的战利品。春荒时节,饥饿的狼找不到食物,转而袭击人和家畜。被惹怒的人猎杀狼群,狼群减少而使黄羊肆虐,再加上人的过度饲养、放牧牲畜,草场愈加恶化。草场退化,人、羊、狼都没有了生存之地。原本平衡的草原生态圈,就这样被人们的贪欲毁于一旦。恶性循环使人们也自食苦果,失去了美好的家园。
二、“狼”的生态观
在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狼在围歼黄羊的过程中,几次有计划放走了部分或年幼或强壮的黄羊。有年轻的牧民说,狼到底比人笨,要是堵住所有的缺口就可以全歼黄羊。蒙古老人毕利格却说,“你要是头狼,准得饿死。一次打光了黄羊,来年吃啥?狼可不像人这么贪心,狼比人会算账,会算大账!”
这就是“狼”的生态观,不贪心,不杀绝。狼深知,如果一次杀光了黄羊群,等到来年,黄羊数量难以恢复,狼也就没了足够的食物,没了活路。唯有在保证今日有食的情况下,适当保留黄羊,以待其继续繁衍、生长,狼群才能年年有羊吃。否则,生态链一旦断裂,无论狼还是羊,都只有灭亡的命运。
这个道理很简单,而人却往往被自己的贪欲所俘获,不顾后果的捕杀,只为满足自己这一时的需要,不为将来打算。这样的例子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比比皆是。伐树造田,围湖造田,无节制的滥捕滥杀,最终的后果就是生态平衡被打破,物种灭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自身也受到威胁。例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因为与“发财”谐音,固沙植物“发菜”被人们疯狂挖掘,最终导致沙化日益严重,侵蚀土地;因为过度捕捞,海洋生态被破坏,北极熊面临灭绝等等。
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很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诱惑,放弃原则,不计后果。无数的教训警示我们人类贪欲的可怕。人类应该以“狼”为师,采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待万事万物,尊重其他生命形态,保证生态链的平衡稳定。
三、“大命”“小命”观
在上面的故事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当主人公在雪湖里发现一只怀着小羊的母羊时,觉得它非常可怜,不禁脱口说道:这些黄羊真是太可怜了。狼真是可恶,滥杀无辜,把人家的命不当命,真该千刀万剐……毕利格老人听后脸色陡变,他瞪着主人公,急吼吼地说:难道草不是命?草原不是命?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他听了这话,又结合自己在草原的见闻,感悟到:草原民族捍卫的是“大命”――草原和自然的命比人命更宝贵。老人还说:蒙古人打猎也是为保护草原的大命。这些都包含着保护人类生存基础的深刻文明。
草,羊,狼,甚至人都只是大自然生态循环中的环节,人类不应该,也没有资格仅依据自己的好恶便肆意破坏这些环节间的平衡关系。而是应该用大命与小命的关系尺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各种生命都要从其他生物那里索取给养,但是任何生物的索取都不能过度。狼明白这个道理,懂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而人类却总是忽略这一点,只顾眼前利益,疯狂索取。正是因为人类有智慧,才更应该自觉地节制欲望,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要对任何物种过度伤害,使其失去生存下去的可能。任何事情都要适度。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也不要去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正常循环,才能让“小命”活,也不使“大命”亡,也才真正能让“小命”长久生存。
四、节制――让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
人类多年来一直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这种世界观,让人类为了谋求发展,对大自然肆意索取和破坏,为所欲为。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认为环境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应该是人的利益。人对非人类存在物的关心只应限于那些对人类有用的自然物。70年代以后,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念开始被怀疑。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生态恶化的根源是人类对自然的这种态度。
人类社会要发展,确实需要先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但是对自然的索取一定要适度。人类生活在自然中,依赖自然的给养,就应该把自己置于自然循环之中,而不是高于其他一切非人类的存在,仅依据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生态循环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这并不是要完全的禁欲,而是要节制人类的欲望。古代儒家就有“时禁”的思想,“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主张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人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永续地生存。
人类应当对自然及后代承担责任,依靠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类对自然的侵害和索取。任何时候,都要从“大命”出发,把自己置于生态系统之中,不可破坏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坚持适度的原则,满足自己基本的发展,同时也不伤害自然。对于生态系统的每个环节,都不能依照自身要求肆意掠夺和破坏。将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把自己视为其中的一环。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只有这样,地球的生态危机才能不再加剧,环境问题也才能得以好转,人类才能真正与大自然和谐永存。
参考文献:
[1]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龚群.社会伦理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海明.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