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产业融合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融合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融合的概念

第1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产城融合;系统论;“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城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24903

1引言

“产城分离”规划倾向下,产业和城市功能分离,割裂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小范围低程度上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配置,但在更大范围上造成产业和城镇要素联系上成本的增加,实际上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变得更加困难。

在倡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主导性规划思想。究其根本,市场的开放性特征使不关注要素有机联系和资源高效配置的产业失去竞争力,而失去产业支撑的城市只能日趋衰落,典型案例如美国曾经的“汽车城”底特律。

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说明产业和城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开始得到重视。将产城融合概念置于系统分析框架内,一方面有利于对产城融合概念的理解、内涵的把握和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一个更大的分析框架和更成熟的理论体系,将产城融合理论作进一步发展。

2“产城融合”与“系统论”

系统方法论与产城融合概念是理论范式和应用概念的关系。系统方法论已经相当成熟且成体系,而产城融合的概念还处于理念发展和应用探索阶段,尚未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层次。

2.1“产城融合”概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1]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2]

产城融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功能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向回归。笔者认为,产城融合的基本动力有两个:第一,产城融合是在市场导向下寻求资源要素最优配置、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驱动;第二,产城融合是在人本主义导向下对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合理组合,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的驱动。进一步讲,“产城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3]”

产城融合包含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两大项内容,核心是通过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实现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互匹配,从而达到真正的产城融合发展。

2.2系统方法论

“一般系统论”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 Bertalanffy提出,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被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4]”。系统论的核心概念有四个:“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其关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个层面的关系。

系统论视角下,所有的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基本特征”。

3“产城融合”的系统方法解释

3.1要素层面

产城融合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人、城镇、产业、环境等实体要素,也包括政策、观念、社会环境等非实体要素。其中,有些要素在内容和功能上会有部分重合,例如环境要素既包括资源禀赋等实体性要素类型,也包含人文社会环境等非实体性要素类型(图1)。

当前产城融合及其案例研究中,对人口、城镇、产业、资源等实体性要素强调很多,对政策、观念、制度等非实体性要素强调过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最终造成城镇化的高速度低质量。

3.2结构层面

结构是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的综合[5]。产城融合结构是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作用于城镇化和产业化相互影响及融合过程时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图2)。

2014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3.3功能层面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6]。对于产城融合系统来说,主要是指系统的效用和目标(图3)。

产城融合系统的功能效用是通过系统内要素互动最终实现人口要素的融合、制度要素的融合、空间要素的融合、产业要素的融合以及思想要素的融合,功能效用层各项的融合就是最终的产城融合。

3.4系统层面

产城融合系统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要素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功能效应子系统。产城融合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通过互动构成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融合子系统的运行;在融合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融合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环境之间都会产生互动关系,并推动城镇化、产业化以及产城融合水平的提升;融合子系统运作的结果就是功能效用子系统的结果――人口、制度、空间、产业和思想的融合――产城融合(图4)。

4.1“产城融合”的内涵再界定

一般意义上,产城融合是产业、城市、人口良性发展的一种模式,相比较而言,系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更具体,内涵更丰富:产城融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这一系统是实体要素在非实体要素作用下,逐渐实现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结构之间、结构与系统之间各层次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的目标是:系统内耗最小,产出最大,且呈现出吸聚效应并逐渐扩大的态势。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具体性和丰富性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变化性特征,即产城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第二,层次性特征,即系统要素存在多层次上的互动关系;第三,系统优化特征,即目标指向内耗最小,产出最大;第四,空间扩展特征,即系统产生内聚外扩的发展趋势。

4.2“产城融合”的外延拓展

系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具有变化性、层次性、系统优化和空间扩展4个特征。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产城融合永远处于向最理想状态前进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终点。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实现过程中,各要素之间会产生4个层次的互动关系:一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政策作用于投资,观念作用于具体产业;二是要素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信息化作用于第一、二、三产业子系统;三是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第一产业的发展将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四是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产城融合子系统会对具体区域的整体环境造成影响,如城镇化和产业化会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状态,产城融合的发展会从结构上改变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是系统从一个不均衡状态到一个均衡状态,再从均衡状态到不均衡状态,再到均衡状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即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质变后再经历量变,并再次实现质变的上升发展过程,即系统的优化过程。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是区域融合度不断提升,且系统范围在空间上不断扩展的过程。系统分析视角下,产城融合更注重系统各层次的互动:产城融合是系统内要素和系统外要素、系统内子系统与系统外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要素交换、因子互动的过程,即产城融合的空间拓展(或者说开放性)特征。

5结语

产城融合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产城融合理论大多集中在城镇化和产业规划层面的具体案例研究,对基本理论和理念的探讨不多。

用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对产城融合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可以在“要素、结构、功能、系统”4个层面进行产城融合的具体分析。同时,系统方法分析视角下,笔者将产城融合看做一个无终点的“发展”过程,并试图将产城融合引到哲学探讨的层面。

认识事物一般有3个层次:第一是哲学层面,第二是一般理论层面,第三是具体理论层面。通过“事物变化发展”等哲学理论、系统论等一般理论、城镇化和产业规划等具体学科理论三个层次对产城融合进行体系化认知和研究,对指导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认识和解决产城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美]L・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2]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 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李喜先.科学系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2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房地产;产业融合;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3302

0引言

在产业演进和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融合给旅游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推动旅游产业创新,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一方面旅游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因此也广泛带动了第三产业其他部门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作为第三产业重要部门的房地产业。另外,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虽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诸如房地产项目开发过度,出现大量空置房,房价过快增长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使房地产业遇到了资金链紧张,利润空间缩小等。房地产业迫切需要摆脱困境,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旅游业和房地产的融合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为房地产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 概念研究

1.1 产业融合

产业就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或一个地区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的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融合是“朝着一个点运动或者是两个或更多要素的汇合,或者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学者卢森伯(Rosenberg,1963)将技术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种相同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原先分立的产业变得紧密联系。产业融合较为准确和完整的涵义可表述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规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1.2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其著名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波特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集合体”,他把这一系列活动分为两个层次——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辅助活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而不直接创造价值。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后来很多学者在波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完整的价值链理论,他们把供应商价值链、渠道商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加入进来形成产业价值链和价值链系统。

2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融合微观过程分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对于服务业而言,价值链是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基本服务活动和辅助服务活动创造出价值的动态过程。在服务业的价值活动中,由于只有服务类价值活动,因此不同服务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是相关的服务活动。

无论是旅游业价值链TVC还是房地产业价值链RVC,各类价值活动并非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而是基于特定的内部动力机制、外部资源与环境以及能力许可的前提下所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与因素,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创造价值的支持。因而,价值链应是相应价值活动组合的一个函数。

如果以T表示旅游企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环节,T1、T2、T3、T4分别表示旅游企业价值链上的各类辅助活动,则旅游业的价值链是以上各类价值活动的有序集合,用方程表示为:TVC=f(T,T1,T2,T3,T4)。

如果以R表示房地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活动环节,R1、R2、R3、R4、R5、R6、R7、R8分别表示房地产业价值链上的各类辅助活动,则房地产业的价值链可以表示为:RVC=f(R,R1,R2,R3,R4,R5,R6,R7,R8)。

当旅游业与房地产业之间进行融合时,两大产业原有线性的价值链会发生分解,而新的产业价值链由原来各产业中的核心增值活动环节重构而成。在这一过程中,两大产业价值链的重组并不意味着两大产业价值活动的简单组合,而是两大产业通过全面分析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利益方后,进行优化整合而实现的有效制度安排,是全部价值活动的有效组合。融合后的产业不仅综合了原来两大产业价值链的优势,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价值增值环节,具有更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可表示如下图1。

图1中方程:

TRVC=g(TVC+RVC)= g(T,R,R’1,R’2,R’3,R’4,R’5,R’6,R’7,R’8)

表示两大产业融合后新价值链,其中,TRVC为融合产业——旅游房地产业的价值链,T为原旅游业价值链中的核心活动环节,R为原房地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活动环节,R’1, R’2,R’3,R’4,R’5,R’6,R’7,R’8分别为重构后新产业价值链中的活动环节。

第3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体融合数字电影

数字技术变革着媒体形态,几乎使单一功能的媒介产品及服务成为了模拟时代的遗物。传媒产业也必须顺势而动,努力适应媒体融合的潮流。由于传媒产业对新技术具有敏感性,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媒体融合的趋势日益凸现。从早些时候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到全球范围内电信与广电界线的日益模糊,传媒产业结构的变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即将告别模拟时代的传媒产业将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尽管现阶段媒体融合主要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但电影产业也不能例外。面对电信业对文化内容市场的影响,电影产业必须尽快寻找到应对变化的方法。数字电影正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利用胶片数字化技术,电影作品可以被制作成数字化文件在电脑上观看,也可以进入影院让更多的人观赏。与之相适应,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都与传统胶片电影有所差异。除去在各大院线上映之外,数字电影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的媒体相交换。可以说,数字化技术为数字电影的流通开辟了多种途径

本文试图以电影、电信、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的融合现状为突破口,讨论媒体环境的急剧变化会使作为媒体形式之一的“电影”发生怎样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会对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之后通过分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媒体融合现象对传统意义上以胶片为载体的“电影”概念的变革,在综合考虑电影制作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对数字电影进行界定的方式。

一、媒体融合现状分析

(一)媒体融合的概念

从字面上看,“融合”的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应用于传媒产业领域,“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网络宽带化和文件压缩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产业界限不断被突破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广泛探讨的“融合”概念包括:“通过其他网络提供原由特定网络提供的服务或商品”(FCC)以及“改善现有服务技术,以便利用现有设施提供新的服务、开发新形态的设施、产生新的功能”(ITU)。

媒体融合在网络融合、服务融合、事业融合和接收终端融合四个方面均有所体现。其中,服务融合和事业融合主要是指在媒体提供的服务之间以及媒体经营主体之间出现区分不明显的现象;网络融合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输网络之间的区分不再明确,或是出现“多网合一”的现象;接收终端融合是指接收媒介内容的终端设备的整合,即一种接收终端兼具接收多种形式媒体信息的功能。所以,媒体融合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急速发生的现象,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众通过简便的方式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内容。

值得注意得是,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各种媒体的统合,而是要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体服务,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不能将媒体融合的概念局限在技术范畴当中,而要看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在社会、经济和美学领域发生的变化。

(二)媒体融合现状

1.电影和电信的融合

在我国,利用电信宽带网络在线或下载观看电影是一种较为普及的互联网使用方式,电影《功夫》也曾被拆分为10个片段,使影迷得以在手机上进行观赏。尽管从融资形态、内容来源、利益分咸等方面看,我国电影和电信的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未来发展考虑,电信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寻求与电影业合作,开辟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内容来源,符合其长远利益。国外一些电信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进军电影业的途径,力图突破原先网络运营商的定位,成为电影内容供应商。以韩国为例,SK电信与IHQ通过股份制形式进行合作,构建了一条包括内容生产(YBM首尔唱片、IHQ、YTN Media)、广播电视频道(YTN Media、Mov ie Club)、平台运营商(TU Media)在内的产业链;KT则为电影发行商Show Box投资80亿韩币,以换取所需的内容资源。电信业通过投资或并购方式进入电影业,促成电影业新平台的诞生,要求电影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怎样的电影才能适应新平台的需要、如何创造出电影的附加价值,是必须加以重视的课题。对传统电影概念重新进行审视,结合新媒体出现后受众在观看电影时的投入程度、接收终端屏幕大小以及可观看时间长度等媒体接触形态方面的变化,考虑电影制作的方法,将是电影发展的必然环节。

2.电影和广播电视的融合

电视电影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是电视与电影竞争的产物。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轰动欧洲的作品《十诫》,就是电视电影系列片。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电影日臻成熟,现在已成为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主要节目内容之一,观众每年平均可看到200多部电视电影。我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专为电视播放而拍摄的电视电影,以投资小、回报稳定见长。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电视和电影在制作手法和承载介质方面的差异,使人们构筑完整的电视电影生产体系的设想成为了可能。

二、媒体融合环境中的电影

(一)电影媒体的进化

自从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使用“活动电影机”成功进行首次商业放映以来,电影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以及宽银幕的出现,电影技术的每次飞跃,无不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除了技术的进步,电影产业的迅速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影产业的变革主要由其他新媒体的发明引起,电视、家用录像机、有线电视、互联网点播等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20世纪40年代电视机的出现使电影丧失了作为独一无二的活动影像再现媒介的地位,也分流了电影广告。新媒体带来的;中击迫使电影产业直面技术变革,通过采纳革新求得生存和发展。

数字技术是继有声电影、彩出现后电影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数字技术与电影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数字影像”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图像研究者开始研究数字影像的实现技术,电脑动画等应用方式随之出现。在电视广告、音乐电视、动画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影像技术同样被用于电影创作,主要用于制作影片所需动画和特殊效果。互联网和卫星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摄 影机、数字编辑机、数字放映机以及动画影像压缩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影响逐渐突破制作环节,向发行和上映环节延伸。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电影从以胶片的物理形态存储、剪辑、放映转变为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用计算机剪辑、利用卫星或互联网等先进的通讯手段传送到各大影院,再通过数字放映机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技术的历次变革都使电影面临着来自美学、产业和社会领域的挑战,电影努力调整自身的形态以适应技术的变化,在100余年的电影史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数字技术开启了电影媒体的新时代,也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定义电影媒体的机会。电影不再仅仅是以胶片为介质在特定的几个影院进行放映的媒介,它是以活动影像方式同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而数字技术使这种活动影像媒介的制作、发行和上映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二)数字电影

1.数字电影的概念

对数字电影进行准确定义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还在进行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字电影技术具有不同于有声电影和彩技术的特点。虽然数字电影技术是以“数字影像”为先导的,但仅从电影制作技术角度对数字电影进行定义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考虑到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有必要把电影发行和上映一并纳入到定义中进行考察。并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取得质的突破,数字电影这一概念的范畴还将进一步扩大。即便仅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数字电影”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广义看,从胶片内容的数字化到数字放映再到用数字技术拍摄或制作、以胶片形式存储的电视电影(telecine)都可以被算作是数字电影。从狭义上说,从制作到上映的整个过程全部实现数字化的“数字电影”则是指用数字化文件形式对胶片或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影片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存,并利用固定媒体(硬盘)或卫星、宽带网络等将该数字化文件传送到影院,以数字放映机为观众提供高画质影像服务的电影。

2.数字电影的优势

在媒体融合环境中,兼容性对媒体内容的生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于内容提供商而言,必须将电影内容进行数字化,使电影内容能够在作为同一内容来源在多种媒体平台上得到应用。另外数字电影还在节省成本、开拓文化产品市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从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对数字电影的优势进行考察。

(1)制作环节

在电影“制作――发行――上映”三个环节中,最早使用数字技术的就是制作环节。数字电影削减了电影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另外,运用数字影像技术还可以拍摄出现实中难以拍摄到的场面以及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形象。目前高清晰度数宇摄影机已被应用到电影拍摄过程中。数字电影技术在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拍摄阶段,采用数字电影技术可使主创人员在影片拍摄现场对拍摄效果进行确认,增加了影片表现的空间,还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同步进行影片现场剪辑、同期声数字采集和后期制作。由于影片是以数字化文件形式存储的,主创人员不必担心胶片的成本问题。在剪辑和后期制作阶段充分运用DI(Digital Intermediate)技术和CG技术,能够制作出多种特殊效果以及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等。

(2)发行环节

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引入,电影的发行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发达的通讯技术为影片在全球各地同步上映准备了条件,也使影片发行的利润具备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不只是在经济层面,电影的数字化发行在文化层面上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发行链进行电影发行,可以有效避免原先电影拷贝造成的画质损耗,并且使影片的永久保存成为可能,有利于作为文化财产的电影内容的保存和共享。

(3)上映环节

电影的数字化上映主要是通过在影院构建数字化影片放映系统实现的。完成数字化改造后,影院可以作为数字内容展示平台使用,从而增加收入来源。以DVD、录像带等为代表的数字电影周边产品可以拓展电影产品票房之外的价值,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也可以成为数字电影的展示空间。通过开拓多种形式的电影上映渠道,可以使影片不断创造出新价值。

数字电影市场的扩大有利于终端设备制造业和数字伺服器(digitalserver)构筑、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将促使网络运营商和广播电视经营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电影市场当中,从而使电影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数字电影美学

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电视、家用录像机、游戏机等多种新兴媒体的启示,在影像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表现形式方面不断进化,表现为电影美学的变化。数字技术为电影语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贯穿在现阶段电影制作的全部过程中。通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电影发行和上映的巨大变化,但电影的基本表达方式――活动影像投射在屏幕状的物体上――并未发生改变。尽管电影发行和上映的变化不会对电影语言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会通过影响构成“电影”所处环境的各个部分影响到电影本身。例如使用手机观看电影时,由于手机屏幕不同于影院的宽银幕,观赏时间也受电池电量限制,电影的形式和内容也都需要进行调整,这种变化也对电影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提出了要求。

与数字电影美学相关,需要在电影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对人们接触数字电影的方式进行广泛考察。数字技术对与电影语言直接相关的制作环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发行和上映环节电影产业环境的变化与数字电影美学之间具有怎样的相关性,都可以归结到接触方式的变化上。

(一)数字化与电影语言

1.数字影像与数字电影

数字影像与数字电影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影像侧重于强调电子影像是一个无论何时都可以进行变形和处理的过程,具有虚拟实体的性质,既可以对现实事物进行仿真式表现,也可以借助于数字技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形象。这种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数字影像是德勒兹(GillesDeleuze)心理分析理论的体现,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于电影中,使电影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即可以用非再现的方式生成新的形象,对世界进行新的模仿,使人们在影像活动中重新建立对于世界的信任关系。但当数字影像作为数字电影的素材出现时,数字影像作为虚拟实体的可能性并不会在表面上显露出来,而是会被缝合在电影之中。数字电影将以数字影像为代表的许多活动影像作为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形式传递给受众,其最终形态是活动影像的组合。一个完整的数字电影文本具有电影媒体强烈的单向性特征。

尽管网络电影和互动电影强调互动性, 但上述形态在交互性方面的尝试尚不成熟,观众的选择受到了多种限制。事实上,现阶段数字电影的观众仍处于被动观看状态。

2.非再现性

摄影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再现现实的需要而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在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于现实的再现上。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中,逐渐淡化了电影的现实标签功能。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形象借助于数字技术在电影中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电影从对世界进行再生产式的“再现”工具转变为对世界进行模仿式的“非再现”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规律的要求的延伸。

电影作为现实标签功能的弱化意味着影像与现实关联性的弱化。电影不再被看作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忠实翻版。绘画、图像等在电影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的价值因数字电影的出现再次受到重视。在数字电影中,实际拍摄的部分不过是构成电影的影像素材的一部分,电影由再现的艺术变成了非再现的艺术,可以表现出实际空间中无法做出的动作、随时间流动的物体等梦境般的影像,计算机图像技术甚至可以使这些虚拟形象看上去比实际存在的东西显得更加逼真。人们还在进行用非再现影像表现再现现实的尝试。

3.空间蒙太奇

在数字电影制作过程中,后期制作甚至比影片拍摄本身更为重要。合成技术要求我们重新对电影蒙太奇的概念加以审视。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中原指将各部分装配到一起,顾名思义,就是在破碎分割中达到的一种完整状态。各种综合艺术在电影中都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段组织到银幕上去。传统的电影蒙太奇概念具有强调时间元素的倾向,通过与场景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意义。与传统电影不同,数字电影更加关注单一场景以内蒙太奇概念的重要性。在单一场景内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彼此各不相同的影像结合在一起,和传统电影在各个画面之间进行排列组合、建立联系的蒙太奇手法具有相似之处,而同一场景各影像间的蒙太奇也非常重要。数字影像的空间配置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剪辑”的范畴因此被扩大了:数字影像剪辑不再是剪下记录各个场景的胶片,再将它们粘贴起来,而是包括了在场景内放入新的影像,将分散的影像合成为一个完整场景的过程。这是空间蒙太奇概念产生的现实基础。在同一影像中并置的各影像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意义愈发重要,对影像进行安排,可以产生类似于计算机超文本链接的多种关系。

(二)产业环境的变化与美学

不仅是制作环节,数字电影的发行与上映环节的变化也影响着电影美学。利用卫星在全球同步上映影片的电影放映环境以及媒体融合后多样化的电影流通渠道,为电影观众开辟了比以往更多的观赏环境。电影必须努力适应个人移动媒体、数字化影院等新兴的电影观赏形式,创作出适合在小型个人移动媒体和超大型屏幕上放映的数字电影作品。

电影观赏环境对电影的重要影响力主要可以归结为屏幕影像和观众的投入程度。对于观众来说,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看小屏幕上的画面。数字电影在多种媒体终端上呈现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数字时代需要为各种接收终端量身订制的数字电影。在不久的将来,屏幕尺寸大小不同可能成为划分电影类型的重要依据。适合个人移动媒体屏幕、普通影院银幕和超大银幕等多样化放映媒介的数字电影,会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电影美学表现方式。“空间蒙太奇”在手机屏幕和大型环幕上会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四、结论

数字电影的技术特征体现在电影“制作――发行――上映”全部环节的变化之中。从制作环节看,有助于建立更具效率的制作体系;在发行环节节省了胶片费用,可以利用卫星在世界范围内同步发行,并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映方面,把电影院的概念扩展为多种文化内容的消费场所。与媒体融合潮流相结合,有必要对新型电影美学进行探讨。

第4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今天的BIRTV,既承载了10年广电数字化的概念,也记录了6年数字电视经历的风雨,无论技术的成熟度,还是市场的接纳度,应该说,都已登峰造极。于是,人们抱着更新的概念,觅求对后数字化时代的向往。而商家和厂家也同样不会放弃BIRTV精心打造的大舞台。然而,后数字化时代的广电应该做些什么?

2006可谓中国广电的标准年。3月1日,AVS-P2正式成为国家视频信源编码标准;4月3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与数字电视相关的25项电子行业标准。尽管这些都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却给市场留足了搏击的空间,就看哪些厂商率先在标准化的产业上捷足先登。

特别重要的是今年7月,广电标委会通过了CDMB-T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方案,从而使BIRTV成为载入广电发展史的一幕重彩。

再看高清,其概念的诞生至少也有10年了。不过现在的高清已不似当年可望不可及的阳春白雪了。从广播级到民用级,从HDTV到HDV,从2K到4K,更为模糊的应用级却在指标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对这些差异的认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标清到高清都经历着一个渐进的过渡状态,即没有一蹴而就的数字化,也没有一蹴而就的高清。从应用角度出发,无数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表明,从来就不存在“一步到位”的实现,因为这个“位”永远是水涨船高,追“位”的结果不仅是到不了“位”,而且是耽误了“位”到的前程。既然是渐变,就有渐变的高/标清兼容状态。在高清系统长长的系列中,看入门前期要比看兼容的后期重要,而向前看的思维要比向后看更重要。

“整合”的概念登陆中国也有10年了,但被滥用的“整合”不能不令人产生狐疑,什么是整合?整合什么?从技术整合,到业务整合,到内容整合,再到数据整合,直到媒体整合,整合的内容如此之多,内涵如此之广,全然来自网络的融合,既是网络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力量的必然产物。整合的实质是对基于不同网络技术的业务重组,以适应信息时代大融合的总趋势。在这样的前提下,必然加入融合的广电,特别是广电新媒体,就不能不去为整合而寻求必备的新概念。

第5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媒介融合的实质是一场深刻的传媒转型,也是以传媒为核心向各个领域荡开的一场深刻的传播革命和社会结构变革。在这场大潮的激荡下,广播影视也在概念定位、价值体系、传播模式、产业模式等四个层面经历着复杂的转型。一是概念转型:从广播影视转向“视听传媒”。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原来的“广播影视”概念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已经不能覆盖已然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延伸服务、融合服务,“视听传媒”概念已经悄然登场。“视听传媒”概念的内涵是现代电子视听信息传播媒介,外延包括传统广播影视、各类视听新媒体业务以及通过数字化、视听化处理出现的其他各种视听形态。从“广播影视”到“视听传媒”的概念转型,对于思考和建构广播影视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理念、框架结构、运营管理体系等,都提供了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和新的战略路径。二是价值转型:从单一价值型转向融合价值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广播影视以单一的政治价值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单一的价值体系逐渐被打破而变得越来越丰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推动,媒介融合所形成的“视听传媒”格局正在重塑新的融合价值体系。新型融合价值体系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公共价值和人本价值等五个组成部分。三是传播模式转型:从广播型转向网络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现代传播是一种网络型传播模式,它颠覆了传统广播影视以单向、直线、塔形为特征的广播型传播模式,开创了双向、多向、非线形、交互的网络传播模式。在新模式中,受众角色变得融合化、复合化,成为“产消者”,即“生产者+消费者+者”,媒介生产与创新的空间得以大大拓展和重塑。而社交媒体的发展及其与“视听传媒”的融合,更推动媒介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深度交融和复杂演变,进而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与重建。四是产业模式转型:从单一创收型转向用户多重开发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产业体系中,用户是一切经济价值的核心,视听产业模式从单一的广播电视广告、有线电视网络收费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多重价值开发、多元盈利模式转变。定向智能广告、在线付费、应用商店、社交媒体增值服务、智能终端消费等一系列崭新的盈利模式和产业模式已然现身并日趋壮大。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影视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探寻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大环境下,传统广播影视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但也适逢又一个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的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变挑战为机遇,将广播影视推向一个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境界、新时代。

(一)突破传统广播影视的“行业”“系统”思维苑囿,“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开创大视听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推动广播影视与最新网络数字通信技术的融合,让广播影视站在高新技术的阶梯上,实现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跨越和腾飞。数字化、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无线局域网、智能终端、云媒体,各种高新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为传统广播影视向现代视听传媒转型并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注入了强大动力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广播影视业应抢抓机遇,抢占技术的制高点,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传媒形态,做大做强,成为文化视听时代文化建设和传媒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让传统广播影视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共进中,不断创新服务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创造新的媒体价值。当前,网络视听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广播影视节目、音乐、资讯等视听内容的重要渠道,成为传统视听服务的重要延伸。一些新媒体新业态更是以传统广电所不具备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价值创新不断超越着既有的视听服务,代表着未来视听传媒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前瞻性的谋划。要推动监管转型,对视听传媒各类资源实行融合统筹监管。融合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统筹广电视听新媒体与商业视频网站、融合统筹中央与地方视听服务,逐步实现统一融合监管、法制监管、社会监管、技术监管,为视听传媒业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要加强视听产业监管体系建设,打破各类壁垒,创建一个统一规范、竞争开放、充满活力的视听服务市场,培育出一批真正的市场主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综合视听传媒产业集团。

(二)突破事业、产业纠结,将壮大事业与做强产业有机结合,提高广播影视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做好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发展广播影视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和发展规律,但其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以文化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事业依托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强则事业大;产业服务于事业,事业需求旺,则产业发展机遇多。在这里要冲破两个认识误区。冲破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可能影响主流价值传播的认识误区,推动产业发展与主流价值传播的良性互动。最近一段时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均获得巨大成功。这两个案例带来诸多启示:主流价值所引领的广播影视精品生产并非一定要与商业上的成功相冲突;产业化运营也可以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统一;人民群众对于精品节目有着巨大的需求,大众也具有志趣高雅的审美和欣赏品味,而目前市场的精品内容供给还显得相当贫乏单调。冲破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只能由政府供给的认识误区,开创政府主导的多元优质公共服务新局面。应推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转型,引入多元服务主体,创建多元服务机制,提供繁荣创新、充满活力的视听公共服务。政府可以购买服务,也可以建立相关机制组织服务。在视听产业大发展的格局下,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融公共服务于产业发展之中,夯实现代视听公共服务的市场基础,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效能配置,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

(三)突破单一价值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价值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每个文化消费者来说,使用媒体不仅仅是要满足基本信息需求和被动接受传播内容,还要满足各种复杂的精神价值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单一的宣传受众日益转化为复杂的传媒文化消费者,用户成了一切传媒价值的核心和源泉。对于媒体来说,政治价值的有效实现必须寓于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人本价值等之中。比如文化价值诉求日渐凸显,因为它是每个人在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心灵渴望。正是文化价值的力量让今年许多电视节目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同时也让身处“过度娱乐化”诟病中的中国电视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赢得了社会赞誉。《舌尖上的中国》就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其所表现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动了每一位观众,在刺激人们味蕾的同时,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人们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文化自尊和自信。有人评价说:“《舌尖上的中国》带领观众实现了一次别具风味的文化穿越”,“虽然表面讲的是饮食,但它背后的立意是历史人文;在调动起观众的味觉、感觉的同时,还展示了情感、精神和信仰”。《中国好声音》则带给了人们另一种感动,那一个个来自民间的“草根”歌手的欢笑和泪水,他们对音乐的执着、对梦想的坚持,在观众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有人说,“它在精彩好看动听的同时传递了正能量”。这些节目所传达的精神文化力量如春雨般无声地润泽着观众的心灵,滋养着人们的精神。而这正是中国电视所要呼唤和传扬的,也是十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电总局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台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之后,中国电视节目将向何处去?《舌尖上的中国》等已经给出了答案:朝着增加电视节目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上走。

(四)突破传统封闭的传播理念局限,构建融合传播、全球传播的现代视听传播体系。在社会转型、媒介融合、全球传播、视听泛化时代,任何固步自封、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观念和行为,都会严重制约着视听传媒转型和跨越发展,必须下力气突破。统筹国内国际传播资源,整体提高中国广播影视内容质量。随着广播影视向视听传媒的转型和国际传播竞争的加剧,国内传媒服务已经国际化。这种国际语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传播理念。在一网联天下的媒介环境中,几乎任何视听平台所服务的对象都是全球消费者。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大视听”、“大网络”、“大数据”和“大传播”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调整国内外视听传播总体布局,国内国际一盘棋,以国际标准打造中国视听品牌,以中国视角诠释世界故事。立足中国大文化、瞄准国际大市场、打造世界影响力。这样,中国视听业不仅能够应对媒介融合挑战,以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更好地吸引广大国内受众,也能够真正为国际市场所认同和接受。中华文化价值也定会借着这一载体在全球传扬,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第6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当前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如果说媒体融合以前只是一个理论设想或是国外媒体的初步尝试的话,现在则已在中国开始成为现实。不久前,新华社的英语电视新闻线路开始试运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示范网启动,与此同时,央视网积极筹备成立 “国家网络电视台”,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宽频公司也抢先了运行在公共互联网上的“上海网络电视台”,先限制在上海地区,进一步向全国开放。业界先锋动作频频,媒介融合的浪潮已不可阻挡。

目前国内现有的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大多偏重概念的梳理或技术化的操作,本文拟从技术、管制与受众三个角度,审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意在提供一种整合性的探讨思路。

技术融合:媒介内容与渠道创新的动力来源

“媒介融合”的概念首先是从技术的角度提出的。这一概念的发明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媒介融合”做出界定,如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其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我们知道,传统的媒介形态各有其优长,比如,报刊让读者思考,提出新闻主题的发展背景和可能前景,重在理解;广播主要是对新闻主题进行综述和解释,使人能够想象和理解;电视展示事件,推波助澜,让新闻主题向戏剧化发展,重在感情冲击。而在媒介技术融合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多媒体手段的支撑下,综合不同媒介形态优长的“融合新闻”成为必要和可能。简言之,“融合新闻”即指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

融合新闻的理念最早由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体公司率先进行实践,这两家媒体为融合新闻的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而在国内,佛山传媒集团是全国较早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传媒文化集团。该集团2008年10月曾派6名记者赴美采访美国总统大选。这些记者分别来自旗下佛山广播电台、佛山电视台、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和一家期刊。这次联合采访并不像以往那样各打各的,而是互相合作,将“采购”的稿件、视频、音频内容放在一个平台上,供后方媒体各取所需。2009年8月,佛山传媒集团与密苏里新闻学院联手举办 “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美国的迈克尔•麦金教授认为,佛山传媒集团是中国较早认识到媒体融合重要性的媒体;从物理形式上来看,佛山传媒集团属下的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都在同一栋大楼工作办公,已经跨出了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接下来,希望在利用不同的媒体技术平台进行媒体融合报道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此外,广州日报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等在报网融合、台网融合等方面的探索,均值得关注。

管制融合:传播产业的利益协调与公益诉求

在传播学研究中,技术与制度是理解当代世界传媒变迁的核心概念。理论上,“媒介技术决定论”与“新制度主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视角;实践上,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不能不兼顾技术与制度的两个方面,“媒介融合”的探讨亦是如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就有学者指出,科技打破媒介的界限后,相关的媒介管制必须及早相应地做出调整,然而直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跨媒介与跨业经营的管制问题仍未完全获得解决。

在技术融合之前,媒体因使用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特色,在管制上也有不同的规范。如在美国,自1996年电信法实施之后,随着媒介所有权管制的放松,美国信息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进入交叉竞争阶段。整个产业融合过程经历了十余载的分分合合,在竞争基础之上又形成了新的垄断格局,媒介管制的探究与实践亦随之而演进。总而言之,世界各国的媒介管制考虑的基本问题是:媒介融合后的媒体及是否采取平衡一致的管制方式?是否对提供同样服务的媒体或平台采取一样的管制?如果语音、数据与视讯是由同一种媒体或平台提供,其管制方式是否一样?如何支持大型媒体的国际竞争与保存文化传播的多样化?等等。

在我国,“三网(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但是从1999年到2009年这10年间相继出台相关的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广电和电信业务之间的界限正在一步步放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2008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09年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就2009年数字电视发展做出方向性指导和规划,并计划为部分项目提供不低于500万元的投资补助资金。2009年5月25日,中央政府网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中提到:“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从政策的逐渐放宽到直接的财政补贴均显示出政策上的阻碍似乎不再是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今广电和电信之间的部门利益障碍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三业融合,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最后是要打破垄断,形成高度竞争,横向分层,纵向整合的格局。据专家分析,目前我国信息传播领域的这三大产业的总体特点是:电信业因忙于自身的战略转型和行业重组,有劲使不出;而传媒业则由于自身严格管制的限制,有劲使得慢;至于互联网业则活力勃发,恣肆蔓延,亟待疏导和规范。由于管制的滞后和发展的迅猛,互联网发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管制体系力不从心,而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力量无法真正渗透到这个产业之中成为中坚力量。但从长远趋势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行业内的重组、政策法规走向成熟,我国信息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和制度整合是大势所趋。并且,从媒体的公共属性出发,融合时代的媒介制度整合的原则应当是:保证传播资源的合理分布与公平利用,维持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保护受众的公共利益。在这些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媒体管制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受众本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

“受众”是信息传播过程的接收端,亦是传播学分析的重要视角。从受众本位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趋势与web2.0的传播格局密切相关。过去,“受众”是被动的接收者,信息传播只是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媒介经营重视收视率、收听率或覆盖率。在web2.0时代,“受众”成为积极参与的用户,媒介消费者通过媒介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充分互动,实现点对点的传播。这些新的服务无疑需要海量的内容作支持,媒介经营必须重视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内容整合与产业渗透正满足了受众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可以根据不同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选择,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个性化的需求。如同一新闻事件,可以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简洁的语言从互联网或无线短信中发出,以满足那部分生活节奏快而只需了解事实梗概的年轻人和上班族;然后将载有对新闻事件及相关背景详细介绍的报道见诸报端,这也许是时间较为充裕而对事件的经过有浓厚兴趣的中老年读者的最好选择;而制成生动直观的电视节目向观众娓娓道来,可能是家庭妇女和孩子们的所爱。另外,受众的交叉覆盖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色。以广播电视读报节目为例,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南京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中的“孟非读报”、东方卫视“看东方”节目中的“早报早知道”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们不仅吸引了报刊的读者,而且对潜在的电视受众产生了吸引力。大众传媒要赢得受众,就要加强被传播的内容本身和受众现实之间的联系,如关注各种各类的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内心的不同感受以及他们的深层心理状态,关注与他们生活相联系的社会大背景的变迁,媒介融合正为满足这种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创造了条件。

总之,融合新闻的创新,要求媒体以平视的眼光把受众放在平等、互动的地位上,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终端实现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分享和思想交流,实现选择权、参与权和媒介接近权的共享。正如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闻界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与媒介规制的保障下,充分了解市场细分与交叉的受众需求和传播习惯,才有可能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传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①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

②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③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④:《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二版。

⑤刘幼:《电讯传播》,台北:双叶出版社,2004年。

第7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看,信息网络是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是新兴产业的3个细分领域,已经提前进入国家政策制定程序。其中,后两者就属于信息网络。

通俗的理解,三网融合可视为信息网络在生活消费领域的产业化,而物联网则可视为信息网络在生产领域的产业化。那么,国家正在制定的两个新兴产业规划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呢?

三网融合 打造美好生活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网络、业务和监管3个层面的融合。三网合并,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质”的改观。

有业内人士这样生动地描述未来:我们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用任何一个终端都可开视频会议、与客户谈判、查阅资料、管理库存、勘验货物或下订单,用户手机只要拉一条线、接入一张网,就能实现通讯、看电视、上网等各种应用需求。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手机用户高达7.4亿,网民总数达4.04亿,有线电视用户也有1.74亿。可见,三网融合具有普遍的使用群体,政策成为最大的瓶颈。据悉,4月初,工信部和广电总局就给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递交了一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但是没有得到认可,本来计划本月推出的政策又要推后了。

尽管如此,三网融合概念仍然势不可挡,并衍生出多个新业务或产业。如大范围地推广IPTV业务、CMMB手机电视及其他无线多媒体接入业务。中国移动与广电合作经营宽带业务模式,广电内容+互联网通道结合,造就芒果TV等新业务等。专业机构认为,三网融合一开始会向有线电视倾斜。那么,资本市场会迎来哪些投资机遇呢?

内容提供商、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都会受益。内容为王的时代,华谊兄弟(300027.SZ)、电广传媒(000917.SZ)、奥飞动漫(SZ.002292)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明星股。设备厂商中,中兴通讯(000063.SZ)、亨通光电(600487.SH)、天音控股(000829.SZ)等个股受到多家机构关注。

中金证券认为,三网融合政策隐含着非对称性开放,一开始会倾向于有线网。在有线电视网中,歌华有线(600037.SH)被视为行业龙头,该公司在北京具有行业垄断地位,并在向外区域不断扩张。

某券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信国安(000839.SZ)才是真正的王者。该公司掌握着全国范围内最广泛的有线网络资源,涉及7省18市。其中,湖北广电已经成功借壳上市。中信国安持有江苏有线20%的股权,江苏有线正在筹划上市,其规模是歌华有线的3倍,一旦上市将给中信国安带来几十亿元的增值。同时,将来有线资源必然要进行整合,未来中信国安有望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经营商。

知名私募投资人童第轶表示,中信国安在过去的7个多月里,股价一直受到压制,可以关注其长期投资价值。

物联网 仍在朦胧探索中

物联网概念已经被市场进行了多番炒作,国家物联网产业规划也在制定中,但没有时间表,这个领域仍然朦胧。

物联网的系统框架从下至上分为4个层面:用于采集信息的感知层(即传感器),用于传输信息的传输层(即传输网络),用于支持信息处理的支撑层(即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以及用于信息处理的应用层(即软件平台)。物联网的推广面临成本、技术、政策和用户壁垒等众多瓶颈。

物联网行业的A股投资标的很难寻觅。长江证券通过对无锡物联网基地的调研,提供了这方面最新的可靠资料。该机构称,与物联网沾边的公司较多,如系统集成商、软件厂商、运营商、通讯设备商、RFID(射频识别)厂商、二维码厂商等。但受益明显的传感器厂商和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商并不多见,只有远望谷(002161.SZ)、新大陆(000997.SZ)、银江股份(300020.SZ)、同方股份(600100.SH)与之较为接近。

远望谷(002161.SZ)上市之初曾启动过物联网概念的腾飞,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超高视频RFID技术和产品研发,在铁路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国泰君安证券认为,过去两年的基建大潮将在各个领域对RFID应用产生直接的需求刺激,这给远望谷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第8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融合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笔者的定义;然后从信息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产业融合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影响;最后是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展望。?

一、产业融合的含义?

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关于产业融合的学术论坛——“冲突的世界: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哈佛论坛”的成功举行表明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开始得到了经济学界、管制机构和商界的真正关注。然而对于产业融合的定义,学术界的意见却一直没有得到“融合”,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多数是针对信息产业融合或数字融合的。下面介绍几种国内有代表性和影响意义的定义: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Green Paper, 1997)的定义,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Yoffie(1997)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马健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从经济和技术有机联系出发,通过技术革新特别是互联网发展为主导的,建立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各产业间的壁垒逐渐降低,而竞争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一种优化过程。?

二、产业融合对信息产业的作用?

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换代转而又带动需求结构升级,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由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广泛关联以及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成长性,产业融合造成的边界模糊或消失可以使其他产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并经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连锁反应,使得一国的产业结构得以转换和升级。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使一些传统产业部门由资本与劳动密集型向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相继融入传统产业部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产业属性。传统农业部门与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过渡,信息业与服务业也开始融合并形成一系列新兴的信息服务行业。服务业内部信息含量较高的部门得到较快发展,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进而推动整个服务业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为何产业融合和信息产业结构能够协同发展,笔者分析了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技术机会。在产业融合时期之前,技术和产品概念已定型,再加上技术垄断和专利保护制度的影响,技术创新空间有限,大多是一些局部和质量改良。在市场融合条件下,技术融合将创新成果扩散到众多领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创新,大大拓展了技术发展空间。一些传统技术由于融入了新的技术概念和原理,突破原有的技术极限,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例如,技术融合为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得三大网络都能提供综合业务。?

第二,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新产品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的市场需求,改变着信息产业的需求结构,新产品中作为贸易产品的那部分也提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贸易结构的发展。我国在在信息技术融合中,赋予传统服务新的内容,可以达到许多原来的服务所不能达到的质量要求,满足了人民的高需求。例如,由于文本和图片的平行,使电视节目增加了信息含量。再如在数据业务中,可以提供高带宽、高接通率的接入服务。总之,产业融合催生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供给创造自身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产品最终需求会随着产业融合而不断得到提升。?

第三,产业融合促进了就业转变和人力资本发展。产业融合使得企业市场扩大、业务增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同时对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因此,产业融合需要造就一大批融合型和创造型复合高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双重经济效应,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之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助推器。人力资本投资本身是一个有良好劳动力市场前景的高级人才生产过程,本身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人力资本“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最终拉动力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能极大地带动生产增长。?

第四,产业融合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产业价值链部分或全部实现了融合,新的价值链环节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与原产业相比,融合型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代表了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的竞争力自然就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逐渐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产业融合加快了信息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可见,通过产业融合对信息产业进行改造可以提高整个信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产业融合能够促进信息产业结构的演化。?

三、展望?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发展潮流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产业融合发展特点,调整信息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和运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确立我国在世界的竞争优势,构建并发展融合型产业体系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产业融合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因此,加大中国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融合的进程,以信息产业融合来推进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成为新世纪非常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2.?

第9篇: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按着遥控器打电话,打开电视机上网冲浪,盯着电视屏幕玩网络游戏,握着手机看电视新闻、实况转播……今后,国人只要安装一个网络,便可同时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发短信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这种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自由无缝随时随地的“三屏合一”的美妙前景,似乎就在眼前。在历经了十二年的博弈之后,三网融合的破冰时刻终于到来。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由国务院作出如此高规格、高格调的规划,且立下2015年建成的“军令状”,决心之强、举措之大实属罕见。由此。三网融合概念讯速升温,不但吸引了无数眼球,也给电信、广电、互联网、通信、手机、电视、文化创意乃至证券、投资等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也似乎为市场指明了数年内三网融合的产业发展和主流投资大方向。

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又给出了三网融合的具体时间表:争取在4月底确定三网融合双向进入的试点方案,希望5月份能够批准实施。

三网融合,前景看好

“三网合一”概念,1996年由美国网络专家提出,曾让世界为此一振,继而风靡全球。从那以后,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推动三网融合进程,不少发达国家已实现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

在国,早在1998年相关主管部门、业界就提出了三网融合概念,认为无论从社会发展需求、用户利益还是从产业本身的利益出发。能带来积极的正面效应。金融危机发生后,重新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国内经济的重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于是三网融合再度被政府提上议事日程。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将带动不同产业链的整体大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诸多相关行业和企业均将受益,三网融合是跨行业业务的大整合,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与市场。有机构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我国三大网络所承载的信息、多媒体、娱乐以及游戏等业务收入,最终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通信大国。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三网融合最简捷实效的体现就是“3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合一,以后的手机可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打电话、看电视,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生活便利与费用节省。

据IDC调查机构预测,实现三网融合,将给产业链相关各方带来空前巨大的商业机会,今后几年将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每年将拉动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有可能增加20万个就业岗位,合一后的三网,将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型支柱产业。

三网融合看着美,做着难

然而,三网融合并不是把三股线揉成一股线那么简单。这个吸引人的未来产业,看着美,做着难。尤其是随着网络融合度的不断提升,产业间的利益层次将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各广电集团、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或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暗中较劲,抢占制高点。

尽管 “三网合一”已确立为国家大战略,从技术上来讲或已无大碍,但要真正完全实现“三网合一”,仍然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

三网融合概念1998年提出,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呼吁了十多年仍未取得实质进展,几乎是在原地踏步。究其原因,决定产业发展方向的并不仅是技术,还有产业政策、监管制度、市场需求和利益机制分配等众多因素。要想在没有完全开放、不对等的市场上实现三网合一的目标,在目前境况下,至少存在四大樊篱急需突破和跨越。

一是不同行业主管部门、不同网络商之间的利益矛盾。从中长期而言,三网合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为因素,也就是根深蒂固的行政条块利益在阻碍,技术反倒在其次。从广电总局到信产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广播电视总台,从电信企业到电视机构,从中移动到电信、联通,其间关系,用“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形容并不为过。三网一旦融合,甚至要涉及到国务院部属机构调整的大问题,比如工信部和广电总局,是否继续分立还是合并,是否要像国外成立通信管理委员会?这些问题,都急需决策层作出果断正确的抉择。

今年春节一过,先是广西广电“叫停”广西电信的IPTV业务。紧接着有报道称。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将先发给广电系统的企业,民营企业拿牌照没有时间表。这无疑给三网融合蒙上一层阴影,专家认丸三网合一,必须垂直而下解决好主管机关、行业部门和网络通信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找到两大部门、三大网络商都能妥协的利益平衡点,必须解决好以谁为主、谁向谁靠拢等问题,才有可能大步向前推进。

二是运营体制上的差异,严重阻碍三网融合的实施。众所周知,广电业是隶属广电总局的政府公共部门,旗下运营机构是事业单位编制,基本属于公益性质。而电信业,则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构成,属于工信部管辖之下的企业组织单位,采取了完全市场化、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模式,二者经营性质迥异,难于合为一体,如果通过行政手段将各方“捆绑”在一起,必定出现“拉郎配”的后遗症。有专家认为,强制推行“一根线搞掂一切”,有可能造成新的资源垄断,伤害互联网已经充分市场化的业态。

因此,如何协调两个不同属性的行业机构的不同目标及利益诉求,并改变其营运性质,展开适度竞争,将是个很大的难题。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尚未完全成功解决的课题,为此需要我国政府高超灵活的协调能力。

三是技术接入的瓶颈问题能否较快冲关、突破。三网合一的最大瓶颈,是接人技术的难关,也就是互联互通,接入网正成为制约综合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的瓶颈。目前,行业尚未找到物美价廉又便于快速建设的接人技术。我国三大网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各自为政,其间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人等问题。因此,必须找到为三方所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另外,网关、资费结算等问题也很突出,这也分别涉及到技术难关和利益冲突等问题,

四是多媒体业务的运营管理能力如何。时代华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商业内容公司,其市场化能力和战略水平都是领先的,十年前,它收购美国在线(AOL)的举动被许多人盛赞,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但因管理构架冲突、文化理念相左、后续服务难于跟上,最后败走麦城,于去年底彻底剥离了AOL业务。

风物长宜放眼量

目前,不少业界和专业人士解读并高呼三网合一将在五年内实现。愿望是良好的,现实却未必尽如人意。从国内外的产业融合历史实践可见,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融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三网融合之路将是曲折漫长的,需要政府各部门、产业链各方有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并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专家指出,三网融合成功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比如:第一步是成立国务院协调机构――通信管理委员会,这种高层融合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第二步是融合局面打开、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考虑在同一部委下设立不同的专业局来分别行使广电和电信的监管职能,美国的FCC就是这种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则需要完全融合成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大监管机构来实施全面监管和运行职能,目前英国的OFCOM是此模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