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轻工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技术教育》: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Denise Amyot: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全球化的变化意味着,扩大人们接受技术和专业教育(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机会,增强技术和专业教育的适切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所有国家的大部分人口都需要获得一系列广泛的中等后教育与培训,而应用学习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育不可能在所有国家都采用同一种模式,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全之策。但为适应全球经济的迅速变化,技术和专业教育机构需要与雇主及其所在社区更紧密地合作,以确保提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怎样形成这样一种高效、有活力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关键问题。传统来说,人们普遍希望通过进入大学实现个体的就业和生活成功,因此,怎样吸引更多的人到应用型学习机构学习是我们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提高专业和技术教育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促进个体实现成功的公平和有吸引力路径。我们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率,帮助其创业成功,这些是改变学生及其家长对技术和专业教育看法的重要信息。我们还必须确保职业教育体系中有一流的领导者和改革的先驱者。仅仅有充足的管理者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动态的领导者。我们也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者,还能利用各种工具启迪青年人,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经历,从而为其获得有报酬的职业生涯作准备。
《职业技术教育》:各国职业院校在办学和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各国和学校又是怎样应对这些挑战的?
Denise Amyot:我上面已经提到了现在面临的关键挑战。就可能的解决方法而言,我可以介绍一下加拿大的学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培训的适切性而言,加拿大的学校都设有项目咨询委员会,每年都对相关的课程项目进行调整。我们还设有国家行业理事会,持续推进与雇主的合作关系,从而使课程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要求和标准。现在加拿大负责中等后教育的国家部门也根据一些关键的绩效指标对部分学校给予经费资助――这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雇主和学生的满意水平。这种实施形式和问责机制持续激发了专业和技术教育机构在国家资格框架的基础上努力增强所提供课程和服务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
就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来看,职业教育毕业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及学校开展的创新性教育项目就已经证明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的职业教育机构已经适应了新的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我们已经改变了这一领域的用语――现在探讨的是专业和技术教育(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而不仅仅是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事实上,加拿大近来出现的一种现象更加证明了需求驱动应用学习体系的优势,如一些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再回到技术学院学习证书或文凭课程。在过去的五年中,仅在多伦多地区,大学毕业生进入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人数就增加了40%。现在的雇主对其青年员工培训的投资日益减少,因为他们都积极寻求雇佣已经证明具有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关资格,而不仅是具备理论知识的员工。职业学院提供的与行业相关的实践导向的生涯培训和工作场所实践是一个有益的结合。
就职业院校教职员工的培训和领导能力来说,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增强职业教育机构的影响力,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已经积极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领导力构建及其合作网络建设。我们已经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AEIE)合作,开展职业教育领导力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Leadership Training,VELT)项目。通过该项目,中国职业教育机构的校长和副校长可以到加拿大和其他五个国家学习技术学院的领导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与中国职业院校办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交流及到中国职业院校的参观考察,您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感受?
Denise Amyot:近年来,中国努力通过政府决策和增加投资加强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发展,以增强其适切性,扩大其受众。在与其他国家教育部门交流时,我们经常把中国作为这一领域的一个范例。中国应该为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感到自豪――努力提升其职业教育机构的领导能力及其师资的能力,并把这些方面作为评判未来成功的标准。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积极改革感到激动和振奋。例如,利用亚洲发展银行的贷款,加拿大温哥华社区学院(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VCC)对来自中国湖南省职业院校的教师开展了三个月的定制教师培训项目。这一项目关注的重点是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开发、领导力、评估技术、战略规划和治理能力等。
我们积极鼓励来加拿大参与这次培训的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支持其实现对学生的积极教学目标。
参与者对培训的反馈是非常积极的,大部分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认为,这次培训经历丰富了其教学途径和方式方法,他们期望能够进一步开展合作。
《职业技术教育》:与您所在的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您认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Denise Amyot:首先,我认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较强的倾向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进入大学学习,并认为其他类型的教育都是次等的。要改变这种心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前面已经说了加拿大的例子――要改变这一点需要发展并宣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并使职业教育学生有继续进入大学学习的路径,以满足想进入大学学习的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宣传具有应用性学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及获得工作机会方面的优势和价值。雇主也需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依赖于他们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以提升相关的教育项目,并确保教师具有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教育机构需要向企业一样运营――需要创造条件,实现自身经费的可持续性。如果看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行业企业就会向职业教育提供相关的设备、教师培训、应用研究合作、技术转让及学生实习机会等多种支持。
为使应用性高等教育机构做到这一点,需要为职业教育发展一个高效的治理体系,从而为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供决策的权力,以应对经济发展的变化。他们需要敏锐地抓住社会中的各种机会,使社区和行业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中来。在这方面,需要实现一种范式的转型――这一体系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不是以机构为中心,以确保整个体系都关注学生的成功,从根本上支撑他们从教育到就业的顺利过渡。
《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建设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加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实现学生的无缝过渡是中国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方面,您所在的国家有什么经验,国家政策应提供哪些支持,职业院校在具体办学中应作出哪些改革?
Denise Amyot:通过加拿大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提供不同教育体系间沟通的路径是实现成功的关键。有许多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错误是,强迫青年人过早地对教育路径进行选择,但并没有为他们提供改变教育路径的机会。需要为青年人发展从中等学校到不同类型中等后教育机构过渡的清晰且容易转换的教育路径。加拿大学院体系90%以上的就业率吸引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我们的体系学习。我们还看到很多学生特意到技术和专业教育体系进行学士学位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这一体系提供的学位是应用性的,并包含工作经验,很多老师和指导者也来自行业。一个令人满意的教育体系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一体系应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图1是加拿大教育体系的示意图。
《职业技术教育》:近来,中国相关政策提出将一些大学转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机构,许多院校在这方面面临困惑,您对中国这些院校有什么建议?
Denise Amyot: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他们首先需要考察本国最成功、做得最好的技术学院,同时实地参观其他国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的学校。比如加拿大,在实现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路径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此外,还可以参观巴西联邦学院,该学院计划派遣1000名教师到加拿大学习三个月,以提升他们学院的教学水平。首批50名教师已经在加拿大接受完培训,并返回巴西,他们在教学方式改革及与行业企业合作方面获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同样,我们也已经与中国的一些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计划于2015年春天到加拿大参观考察,我们非常欢迎并期待他们到加拿大来!
《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方面,WFCP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WFCP未来在促进国际职业院校合作方面将采取哪些策略,重点目标是什么?
Denise Amyot: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是一个学院和学院协会间的国际网络。WFCP希望能够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劳动力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一种引导性的作用。WFCP希望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成员分享前瞻性的教育策略和最好的教育实践,以提升世界各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WFCP希望能够通过全球统一的声音影响相关政策的发展,我们积极致力于在国际水平上促进成员创新性教育项目的发展。这些跨国性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全球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建设和谐*的必然选择。推进工业化进程,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一,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的必由之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市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人均7万元,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的目标。而20*年我市人均GDP只有1.6万元,处在1200-1800美元之间;一、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36.6:34.3:29.1,第一产业比重高于20%,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34.3%,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总量只有17.5%,远远低于40%。要实现这些目标,在我市农业发展增幅空间有限、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情况下,关键在于促进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工业的长足发展。我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仍很高,达到64.81%,城市化水平达到36%左右,刚刚超过30%。要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必须实现城市工业的发展,这样既可提供工业就业岗位,又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就必须发展新型工业化。
第三,新型工业化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本质上讲,*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竞争优势来支撑,最终必须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找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财政困难、就业压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矛盾,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二)*在塔城地区“三大经济板块”中的定位
根据《20*年塔城统计年鉴》关于塔城地区五县二市的工业经济数据统计(材料一)和发展速度对比分析(材料二):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扩张导致能源需求大幅增长,作为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能源供给不足的约束效应日益凸显,解决能源缺口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以石油为例,2005年进口量已经达到了1.3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43%。这种依赖性不仅严重影响了能源安全,而且国际市场的剧烈波动也给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构成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石油、煤炭等非可再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又是导致我国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为了缓解能源约束与长期增长之间的矛盾,节能降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十一五规划”着重强调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通过提高整个社会利用、配置资源的效率来降低能源消耗,万元GDP能耗降低20%也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节能降耗到底有多少潜能可挖?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对另一个问题的思考,即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产出既定条件下,有多少能源真正用于生产,而又有多少在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中耗散?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节能降耗工作的远期规划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测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例如,高振宇等(2006)以省级单位划分为基础研究了各地的能源生产率,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划分为能源高中低效三类地区。史丹(2006)同样以省为基础测算了区域能源生产率,结果发现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效率较高,内陆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地区的效率最低,作者还进一步计算了各地节能降耗的潜力。这些文献中测算能源使用效率的指标是能源生产率,又称为单要素使用效率、能源强度等。依托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Hu等(2006)对我国各省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DEA分解,结果发现中部地区的能源使用效率最低-。应该说,既有研究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也为判断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从中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国内研究多是采用能源生产率作为能源使用效率的测度指标,该指标虽然易于统计,但正如后文所述,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相对而言,在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计算的能源使用效率具有更好的包容度,但这种方法的应用还不多。其次,既有研究几乎都是以区域数据为基础,但区域实际是一个由产业构成的加总概念,若进一步据此来制定节能规划,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就是,区域层面下的规划又如何在不同产业上加以具体落实?如果从更加接近实践的角度出发,以产业为基础进行分析同样具有必要性,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应当作为有益的补充,遗憾的是,就我们的检索来看,后一方面的研究还未能得见。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为我们的研究指出了一个可行的方向。具体而言,本文将以产业层面的经验事实为基础,依托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对影响能效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行初步考察。
二、能源使用效率的界定与分析方法
本文依据史丹(2006)的定义,能源使用效率即是有效的能源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测度能源使用效率目前存在两种方法,一是计算单要素能源效率,即只是把能源要素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计算某种能源投人占总产出的比重来反映能源使用效率,这一指标在既有文献中又被称为能源强度、能源生产率等;二是在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计算能源使用效率。比较而言,单要素能源效率的思路简单,易于计算,在既有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单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其它要素,如资本、劳动等,以及这些要素之间可能会存在的替代关系,这就有可能致使结果存在偏差。其次,应用单要素能源效率时,只是通过与其它单位(如区域、产业)的对比来判断自身效率水平,指标值最低的单位往往被认为是效率最高,同时也成为其它单位的努力目标。然而这个目标是否就是各个决策单位的最优能源投人目标?各决策单位的最优决策又处于何种水平?这些问题是单要素能源效率指标所难以回答的。有鉴于此,Hu等(2006)提出了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的概念,即在全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借助数学规划的方法测度各决策单位的最优能源(当然也包括其它要素)投入规模,将最优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相比,从而得出能源使用效率。相对而言,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概念要更为合理,本文的研究也将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展开。出于表述的便利,后文中凡单独使用能源使用效率均指全要素能源效率。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一个不便之处是其计算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借助于运筹学中的DEA,即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要义就是使用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来拟合出各决策单位的最佳效率边界(包络曲线),进而测度出各决策单位的效率水平。例如,在不变规模报酬前提下,假设有N个决策单位,每个单位有K种要素投入M种产出,那么第i个决策单位的包络线可以通过求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得到:
Minθλθ
约束条件:-yi+Yλ≥0;θxi-Xλ≥0;λ≥0
其中,0是标量,入λ为N×1维向量。O取值在O和1之间,值越高说明决策单位越是靠近效率前沿边界。上述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较为复杂,具体过程可参阅CollEi(1996)的相关说明。
对上述规划问题的求解确立了决策单位的最佳效率位置,以此为基础即可以测度出各个投入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与最佳投入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而计算出包括能源要素在内的各要素的使用效率。图1做了更直观的表述,折线ss’就是在产出既定条件下的最佳效率包络线。位于A点的决策单位,其要素使用就存在无效性,在保持既定产出的前提下,要素投入可以从A点所示水平降低至A’点,AA’称为要素使用的径向(radial)调整。进一步,还可以在保持投入要素1(input1)不变的情况下,再次减少投入要素2(input2)的投入至c点水平,CA’被称为松弛(slack)调整。径向调整和松弛调整之和代表了无效的要素投入量,要素实际投入量减去无效投入即得到真正有效的要素投入,计算有效投入占实际投入的比重,即反映出要素的实际使用效率,这就是全要素框架下要素使用效率的含义。本文即是根据以上定义计算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具体公式为,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实际能源投入量一径向调整量一松弛调整量)/实际能源投入量。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工业是最主要能源消费部门,其能效高低直接决定着宏观经济的整体能效水平,因此本文的分析将针对我国工业部门。考虑到1998年起我国工业经济统计口径发生改变,本文将研究期定为1999--2005年。具体而言,我们将以二位数细分行业为基础,测度各行业样本期内的能源使用效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考虑到水电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具有的公用性、垄断性及地区性的特殊性质,本文研究将这些行业剔除。我国在2003年实行了新的行业分类目录标准(GB/T4754--2002),前后行业划分存在一定差异,不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说明,这次调整主要是二位数行业内部各细分三位数、四位数行业的归并或重新划分,对于大部分二位数行业,这种调整并不会影响前后数据的可比性。将前后两个目录进行对比,我们剔除了旧目录中存在但新目录中没有以及新目录中新增的细分行业,最终包括了33个细分行业。
在全要素框架下测度能源使用效率,我们需要使用产出、资本、劳动及能源投入等四方面的数据。关于产出数据,本文使用工业总产值,原始数据取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期。使用历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平减处理,将其转换为1999年价格水平的不变值。由于2004年数据是基于第四次工业普查得到的,与前后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的做法是进行插值处理。进一步来看要素投入。(1)本文采用固定资产代表资本投入,具体地,我们根据永续盘存法对各行业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进行折算:ki(t)=ki(1998)+(ki(t)/pi(t))。其中,k;(1998)是不变价格水平的1998年末固定资产净值,ki(t)是第t年固定资产净值增加量,以相邻两年固定资产净值的差额表示,pi(t)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按照通常的做法,为了使资本投入数据更加准确,基础存量(即此处的ki(1998))应该取更加久远年份的数据,但考虑到1998年的统计口径变更,我们也只能从1998年算起了。计算资本投入所需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期。(2)关于劳动投入,本文采用年均就业人数来表示,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年鉴只是从2001年之后才开始公布这一数据的,不过,在年鉴的指标解释部分,我们发现1999--2001年的年均就业人数,可以借助于增加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变量来获得,具体推算公式为:年均就业人数=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3)关于能源要素投入,我们采用经标准化处理的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为万吨标准煤,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各期。
四、T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的测算
在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我们借DEA模型考察在既定产出下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这又被称为投入导向的DEA分析。分析之前还需要确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特征。DEA分析包括规模报酬不变(CRS)和可变规模报酬(VRS)两种情况,根据既有关于中国工业的研究文献,我们认为CRS假设基本符合中国工业的实际情况。例如,樊潇彦(2004)的研究就发现规模报酬不变的CD函数对于工业行业是可行的选择,胡永泰(1998)、李京文和钟学艺(1998)、张军(2005)等也都认为中国工业经济的规模报酬不变。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采用CRS假设也有一个优势,即无论是以产出为导向,还是以投人为导向进行DEA分析,所得到的效率值具有一致性,故本文最终选择在CRS假设下进行分析。考虑到不同行业在能源消费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将33个二位数行业进一步划分为三组,即采掘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不包括采掘业)(具体划分方法参见表1)。计算结果在表1中给出。
总体而言,我国工业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并不算高,32个两位数行业的效率均值在样本期中基本维持于50%至60%水平之间,而且在样本期内没有显著变化。较低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时也表明我国工业部门节能降耗具有较大的潜能,“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不仅具有现实性及合理性,事实上也已经为今后的节能工作留有了一定的余地。进一步观察各行业数据,不难发现,不同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首先将采掘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组别进行比较,就很容易看出三组的能效均值存有不小的差异。其中,采掘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是三者中最高的,该指标在样本期中基本维持在70%至80%之间;轻工业组别的平均能源使用效率在2004年之前一直高于重工业,但在2005年出现了趋势逆转,重工业组别的能效水平首次超过了轻工业,然而从效率指标绝对值来看,这两组行业的能效水平均不算高,样本期里基本维持于40%至50%之间的水平。进一步比较各两位数细分行业,不难发现行业间的差异性更大。在采掘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能效达到或接近了前沿效率水平,并在总体上提高了该组别的能效均值,但煤炭采选业的能源效率值却低出不少,例如在1999年只有28%。根据史丹(2006)的研究,内陆煤炭资源丰富省份的能源效率最低,这一结论也可以从本文的分析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与之相似,轻工业和重工业组别内部各细分行业的能效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一些行业达到或接近效率前沿面的同时(如轻工业组别中的烟草加工业、服装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品业等,重工业中的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材料制造业等),也有一些行业的能效水平基本维持在很低水平上(如轻工组别的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重工业组别的化学原料及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图2是上述计算结果的更直观反映,其中(a)图反映的是全部行业及采掘业、轻工业、重工业三组行业的效率均值,(b)图反映的是相应组别的标准差。从(a)图中可以看出,工业部门总体效率均值不高,分组别来看,采掘业要高于其它两组,这在前文中已有说明。从演变轨迹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2002年似乎明显成为轻工业的拐点,因为在此之后该组别的能效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这一变化趋势也带动了总体效率的走低。也正是在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是否导致了轻工业组别的效率下降?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市场开放度和竞争强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利润水平以及节能减排投入的激励。当然,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的时间并不很长,其对我国经济的深入影响还未能得到充分反映,上述解释只是作为假说提出,同时希望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更为深入的思考和验证。
与轻工业组别不同的是,由于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对于重工业部门的特别关注,重工业组别的能效逐渐提高,但从(a)图中不难看出,效率增幅比较平缓,说明节能降耗工作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再来看(b)图,这反映了全部行业以及各组别效率值的标准差。容易发现,轻工业组别的效率标准差波动最大,同样是在2002年,该组别的效率标准差由此前的下降,逆转为大幅上升,说明行业间的效率差异逐渐扩大。重工业组别和采掘业的效率标准差在样本期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然而从总体来看,各行业能源使用效率的标准差则是沿着一条上升轨迹变化的,表明行业间能源使用的效率差异在逐渐扩大,并没有出现行业间能源使用效率趋同。
概括而言,中国工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具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能效水平总体不高,且在样本期内没有明显的改进,二是行业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没有出现能效水平的行业趋同。中国工业的发展目前仍然是以高能耗为基本特征,存在着较大的节能潜力,但要实现节能降耗的规划目标,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五、能源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初步考察
进一步借助计量方法考察哪些因素影响着能源使用的效率水平。根据相关研究以及产业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我们主要考虑了这样一些因素。首先是企业的规模,这一点并不难理解。能源是与资本、劳动一样的投入要素,也存在着规模收益的问题。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设备使用潜能的发挥,能源使用效率应该也会得到提高。第二个因素是市场结构。一般而言,市场上的竞争者越多,企业就会越有激励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然而,高强度的市场竞争同时却也可能降低企业的利润水平,这又会制约企业实施节能降耗的相关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市场结构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最终还要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力量对比。第三个是国有企业因素。国有企业往往被认为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进而存在不合理配置资,源的担忧。第四个是外资因素。无疑,外资进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外资的影响较为复杂,它既可能通过竞争效应降低内资企业节能改造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有可能通过示范效应推动内资企业的节能改进。
对上述变量的数据来源进行说明。企业平均规模(sL)由工业总产值除以企业个数得到,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999年价格水平的不变值。在产业组织的相关研究中,市场结构(NF)一般采用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等指标来表示,但已有的数据还无法支持这些指标的计算。作为次优解决方案,我们选取了企业数量作为替代,数量多寡可以间接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强弱。国有企业因素(sOE)采用国有企业产业占工业总产出的比重来表示。外资因素(FDI)由外资企业产出占工业总产出比重表示。上述变量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及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回归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为各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EE,数据来自表1。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计量方法,结果见表2。我们首先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豪斯曼检验最终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故表2中只列出了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考虑到本文研究样本包含行业较多,行业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进一步地,我们又在只考虑异方差以及同时考虑到一阶自相关两种情况下,分别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了检验。此外,由于效率取值均位于0和100之间,这种有截取(truncated)变量取值是否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也是需要考虑的。因此,我们最后还采用了面板数据环境下的Tobit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检验。不过,从对多种方法的计量结果来看,结论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
多个模型的检验结果均表明,企业规模是决定能源使用效率的一个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使用同其它要素一样存在着规模收益特征,企业规模的扩大、能源消费的增加,有助于设备潜能的发挥以及能源更加集约化的使用。那么,如果企业规模过大是否反而会导致能源使用的非经济性?事实上,我们也曾在模型中引入该变量的平方项,最终结果也确实证明存在一个规模上限,但这个上限值已经大大超过了企业的现有规模,从而不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在本文的研究期内,企业规模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稳定的正向作用。再来看市场结构指标,结果显示,企业数量也是能源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多个检验模型中,该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均显著为负,这说明企业数量增加以及由此代表的产业竞争强度的提高,并不利于能效水平的提高。这很有可能是竞争强度的提高,削弱了企业的利润基础,从而不利于其技术改进及规模效应的实现。尽管竞争强度提高会激励企业去更有效地使用要素,但显然在我们的研究中,这种激励效应并不足以抵消竞争效应。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因素的影响要复杂一些。尽管表2第3列的结果却表明国企因素具有负向作用,但多数模型的检验结果都显示该变量的估计系数为正,不过,除了Tobit模型外,其余模型的检验结果均表明该变量并不显著。尽管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国有企业往往存在预算软约束的问题,进而存在不合理配置资源的可能,但这里的结果却显示这种担忧是并不成立的。国企预算约束的逐渐硬化、国有企业总量的减少,这些都是减少国企资源误置的可能原因。关于外资变量,其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外资比重的上升有利于能效提高。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结果也只能揭示出这一结论,至于外资进入是因为示范效应促进了内资企业能效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行业能效的全面提高,还是仅仅由于能效水平较高的外资比重上升导致表面上提高,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但由于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数据支持,这一工作也只能留待后续研究中去完成。
六、结束语
【关键词】工业化;重新重工业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99-02
先轻工业化,再重工业化,最后进入全面发达工业化是工业化过程的普遍现象,也是为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历程所证明的一般规律。我国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走上了一条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逐步发展轻工业,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后,重工业重新发展。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后近些年的迅速发展,我国仍然未能实现工业化。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工业支撑,造成一、三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大规模集聚,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没有跟上需求的增长,造成了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不高,内需疲软。为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建立发达的工业,重工业是工业的基础和支撑,重新重工业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重新重工业概念的界定
所谓重工业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原材料、能源及化学工业豍。重工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中原材料、能源和化学工业会消耗巨大的自然资源。但是装备制造业不一定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本文所讲的重新重工业化即是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核心,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在此技术基础上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能源、原材料及化学工业的重工业化。
二、当前重新重工业化面临的机遇
(一)就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12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0万人,创历史新高。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就业困难的原因首先就是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速度,从而形成的周期性失业。其次是经济结构升级速度慢,形成的结构性失业。重新重工业化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强大的工业支撑和基础,从而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我国当前就业的根本途径。
(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反过来也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7%,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70%~80%。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城镇化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客观上带动了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对基础设施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基础设施既是工业化的前提,也是工业化的主要任务,这都将巨大的推进重工业的发展。
(三)已具备一定的资本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仅民间资本就高达3.3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是有的大量闲置资金,但是缺少的是相应足够宽的投资渠道。所以2009年以来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情况下,具有高额利润的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由于资金的逐利性,大量的闲置资金流入居民生活必需品领域,造成了生活必需品价格急速升高,从而出现了网友调侃物价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名词的呈现,这都说明我国当下不缺少资金,相反具有一定的资本优势,从而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对大件消费品的需求意愿日趋强烈。如住房需求,住房需求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此类需求的增长,与之相关的设备制造业、能源及原材料的供应及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私家车的增加也对相应的重工业部门提出了快速发展的要求。
(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一切工业部门的基础,为二、三产业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和一定的劳动力。发达的现代农业是工业化的前提,也是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向农业部门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迫切要工业部门提供更多、更好的设备和技术来发展和实现现代农业,这就要求重新重工业化必须振兴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新的农业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
(六)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重要组成,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国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当前的装备制造业落后,很多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对我国工业化是一个瓶颈,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制造业的转移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工业,在当下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国际重工业的转移也为我国重新重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期。
三、当前重新重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不高
我国重工业化需要的主要矿产资源和相应的能源,相对于需求来说是极为不足,相当一部分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需要大量的进口,以石油为例,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的数据,2011年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从去年的55%上涨至55.2%,我国2010年的能源利用率仅为32%,是发达国家的60%~70%豎。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也是我国重新重工业化的挑战之一。
(二)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受重工业的影响明显,重新重工业化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工业三废的增加给环境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保护环境是重新重工业化的重要课题。
(三)就业压力
不可否认,重工业部门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的有机构成较高,其创造的就业岗位和劳动力吸纳能力远没有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高,短期容易引起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协调的现象出现。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工人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就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对挑战的认识和对策
(一)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同时开发新能源
国家建立战略资源的一定储备,建立稳定安全的能源来源地,并保证运输的安全,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同时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环保化豏。
(二)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重新重工业化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组成部分,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重点,因此必须相应的提高就业主体的素质和技能,以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减少结构性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重新重工业化注重创新
重新重工业化应该以高兴科技产业为主要振兴对象,注重技术创新,以人力资本为主体,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为目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更新,努力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综上阐述,当前中国重新重工业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适逢难得机遇期,当前的重工业化主要不是由政府推动,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重工业化从长期来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全面发达的工业化的实现,必然引起人口的大规模集聚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形成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必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良性循环经济,进而成为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注释:
豍简新华,余江.重新重工业化不等于粗放增长和走旧型工业化道路——对吴敬琏研究员的质疑[J].学术月刊,2006(5).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出发,尝试采用共同前沿函数法(Metafrontier Function Approach)来进行世界各国技术效率的比较研究。该方法于1971年Hayami和Ruttan首先提出概念框架,他们将共同前沿函数视为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的包络线①,用以说明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潜在生产力,这意味着所有具有不同技术环境的群组(国家、地区等),其生产者都有获得共同技术的潜在可能性。虽然共同前沿法提出的时日不长、文献不多,但已经有学者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国实践,他们一般将我国的省级地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从农业、区域创新体系、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物流业成本效率等角度,研究和比较样本相对于区域随机前沿面和共同前沿面技术效率的不同波动特点和变动趋势,并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技术差距比证实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不同。在对我国工业效率进行研究时,学者们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前沿分析法,忽视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把所有的样本置于同一个包络面,构造的前沿面不太科学和准确。本文在考虑到世界不同区域的经济存在显著差异的条件下,构造共同前沿函数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加合理的比较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经济效率。它在将研究对象科学分组的前提下,可以考察相似技术环境的组内生产效率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考察可能的共同技术环境的整体生产效率差异,增加了研究的层次感,从而可获得相对更为丰富的结论。
一、理论模型
共同前沿法是Rao等人于2003年提出,其基本思路为,设Y是m维产出列向量,x是n维投入列向量,假设有K(K>1)个地区,每个地区的技术水平表示为T(k=1,2,…,),由于技术水平代表着能将n个投入转换为m个产出的能力,因此理论上存在一个能够包络各地区技术水平的普适性共同前沿。
二、中国与世界各国技术差距实证检验
运用DEAP2.1软件以及62个国家的1980-2010年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得出以下结果:
由表1可以得知,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的技术效率不断增加,由最后一栏也可以看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的发展规律。技术差距率变化主要分为二个阶段:1980-1999年技术差距率值很小,说明技术差距很大;2000-2010年,技术差距率不断增加,技术差距不断减少。
三、原因分析
第一阶段,从1980年到1999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差距很大,平均水平大于0.6,且总趋势上技术差距不断扩大。第一,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八五”计划、“九五”计划期间,是我国重化工时代前导时期,这个阶段工业发展的重心在重工业,但是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我国轻工业技术水平并不高,主要以廉价的劳动力获得比较优势,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差距很大且不断扩大。第二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但我国开放水平还不高,无法从国际贸易中吸收先进技术,无法分享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第三,这一阶段我国正值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级阶段,大量工人下岗,技术效率本应提高,缩小技术差距,但由于我国工人素质普遍不高,转型阶段企业管理的混乱,尽管从业人员减少,其实并没有提高我国与OECD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反而技术差距拉大。
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处于技术差距追赶阶段。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作用非常大,在国际贸易根据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中,中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可以迅速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中国加入WTO还扩大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市场规模产生规模效应。中国从2000年开始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 2000 年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重工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00 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 50%,达到 50.9%,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近 4 万亿元,其中重化工所占比重近 60%,为 59.9%。到 2001 年,重化工所占比重首次超过60%,达 60.5%,2003 年,已跃升至64.3%,2004 年已经达到 66.5%,重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工业重化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技术进步,增强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另外我国税制和企业体质改革在这段时期初见成效,市场经济运行良好且充满活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高等教育在这一时间阶段推广扩展,劳动力市场的用工机制得到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燕,谢蕊蕊.区域工业效率和技术差异研究——基于共同前沿方法的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2(02).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
[3]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D].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5年5月.
注解
关键词:传统农区;城镇化;产业结构;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P901;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3-5902-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3.072
对传统农区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1],对传统农区城镇化的研究也较多,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层面[2-4]。根据河南大学耿明斋的划分标准,传统农区主要包括“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传统农区城镇化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和内容[5]。通过对市级传统农区城镇化的分析,提出传统农区城镇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典型的传统农区。信阳市水稻产量居河南省第一位,是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河南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也是全国18个粮食生产超百亿斤的省辖市之一,属于传统农区。信阳市东与安徽省毗邻,南与湖北省接壤,有“三省通衢”之称(图1)。2011年底总人口851万,常住人口611万,城镇人口221万,乡村人口389万,城镇化水平36.3%。信阳市的城镇化速度要快于河南省和全国的速度,但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有全国、河南省、信阳市的城镇化率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河南省和信阳市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信阳市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建筑业生产总值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信阳市DEM等,这些数据都是由对应年份、对应区域的统计年鉴整理而来。
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比分析法,应用的指标有全国、河南省、信阳市城镇化率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河南省和信阳市的城市市区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建成区绿化普及率,信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产业产值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具体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在下文具体内容中标注。
3 信阳市城镇化现状及传统农区城镇化特征
3.1 信阳市城镇化现状
由图2可知,2001~2011年信阳市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和河南平均水平,2001年信阳市的城镇化率低于河南省5.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8.5个百分点,2011年信阳市的城镇化率比河南省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由表1可见,信阳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人均GDP较低。信阳市不属于河南省的中原城市圈,在河南省城市圈处于被边缘化地区。反映城镇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信阳市低于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水平(图3)。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城市市区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信阳市均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反映了信阳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河南省还是比较高的(图4)。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超过了《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10 m2,2009~2011年连续3年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说明信阳城市生态功能比较完善。
3.2 传统农区城镇化典型特征
传统农区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大,而且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的比重占较大比例。种植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所以传统农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一般情况下,都会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城镇化平均水平,在省级层面上,都是倒数几位。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城镇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传统工业化是以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超过轻工业的发展,这种工业化发展模式损害了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把农业的发展排除在外,这就导致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滞后,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但是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发展较为缓慢,而且是以农业原料为基础的轻工业为主,所以,传统农区可以跳过中国传统工业化的老路,避免了我国传统工业化过程对农业的损害,总而言之,传统农区城镇化起步晚,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城镇化质量较低,但农业基础较为稳固,对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在找对发展路径之后,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巨大。
4 信阳市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
4.1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
城镇化率虽然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6],故选取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例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来分析信阳市的城镇化发展机制。由表1可知,信阳市2001~2011年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的变化并不大,在68.4%~74.7%之间波动,平均值为72%,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有较大提升,从2001年的39.3%增长到2011年的56.1%,年均增长1.52%,信阳市2001~2011年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56%,表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城镇化率呈现同步增长趋势,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较大,但两者从业人员的比例较低。建筑业生产总值增幅较大,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较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其城镇化发展。
4.2 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较低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衡量某一产业产出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反映出产业的产出效率和劳动密集度的状况[7]。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是借鉴西蒙・库兹涅茨相对国民收入的概念,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值越大,说明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Ei=Gi/Li,i=1,2,3 (1)
式(1)中,Gi为i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Li为i部门的劳动力比重,Ei为i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实证分析,在大多数国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低于1,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大于1。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会持续上升。表2是信阳市2001~2011年的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表2可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小于1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是大于1的,符合西蒙・库兹涅茨的实证分析。但是,按照库兹涅茨的理论,在工业化和工业化后期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逐渐增大的,而信阳市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从2001年的2.73、1.34降低为2011年的1.63、1.05,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很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说明了信阳市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率较低,劳动密集度有待提高。
4.3 地形的制约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位于北纬30°23′―32°27′,东经113°45′―115°55′。西部的桐柏山和南部的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7.0%。中部丘陵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38.4%,北部是平原和洼地,洼地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7.0%和7.6%(图5)。大面积的山地丘陵是其城镇化率低下的重要制约因素。
5 传统农区城镇化发展对策
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各级政府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搞好传统农区农业产业化和有选择的工业化、现代化,最终推动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造福于民。
1)制定与地方实际相符的城镇化率目标和进度。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恶果,传统农区更应该密切关注城镇的发展是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城镇化率而制定高目标,以免得不偿失。
2)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当前,传统农区普遍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率亟待提高。对于一些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发展工业,搞好第一、第三产业的深层优化,同样可以为地区城镇化做出很大贡献。
3)推进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轻工业。传统农区农产品丰富,农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要比单纯的粮食生产经济效益高很多倍,发展轻型工业有利于农民在当地县、镇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又有利于农民向市民转化。
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是农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传统农区人口较多,而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和实施,传统农区容易被划入农产品主产区,将在很大范围内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更凸显了人地矛盾[8]。如何在被限制开发的情况下发展城镇化将是传统农区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5)大力发展乡镇城镇化,走精致发展道路。传统农区居民居住较分散,不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政策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对策。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发展应紧密联系农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荣胜.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传统农区农村人口转移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2(11):47-54.
[2] 陈明星,陆大道,张 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4):387-398.
[3] 陈文峰,孟德友,贺 振.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区域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8):978-985.
[4] 张建秋.传统农区工业化视角中的企业家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27.
[5] 赵亚东.朱卫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8.
[6] 彭雪辉,王 德,顾文选.城市化率指标的本质与合理目标进度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5(3):35-37.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nctional foods, and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s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foods.
关键词:功能食品;功能;安全性;评价
Key words: functional foods; function; safe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S2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44-01
0引言
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一词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名词,在我国轻工业中长期发展纲要有关“食品工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中曾提出“调整食品工业和产业结构,开发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工程食品等各类新产品”,也提出了“功能食品”这一概念,说明了它是未来食品工业发展趋势之一。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伴随饮食带来的一些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癌症等与饮食关系密切的富裕病的发病率的增高,危害着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因此,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提出,食品的摄入不仅仅再是为了摄入必需的营养素维持生存,而且还要求食品同时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食品,必将成为食品工业的一个长久而深远的研究课题。
1功能食品
功能食品的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日本厚生省提出的定义是:功能食品是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过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欧美国家将其称为“健康食品”,我国成为“保健食品”,虽名称不同,但可以等同为一个概念。纵观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它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也可分为三代产品:
第一阶段的功能食品主要是各类强化食品,这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仅根据食品中各类营养素或所强化的营养素的功能来推断该类食品的功能,没有经过任何实验予以验证,目前我国的多数功能食品均属于此中,而日、美已将此类列入一般食品之中。
第二阶段功能食品,经过人体和动物试验证明它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相当于日、美等国强调的真实性、科学性。我国存在少数此代食品。
第三阶段功能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和动物试验证明它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明确具有该项功能的功能因子(或有效成分)的结构及其含量,并且要求功能因子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的形态。目前欧美、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第三代功能食品。我国尚未见到自己研制、开发的第三代功能食品。
2功能食品的有效成分及功能特性
2.1 纤维素功能作用:①整肠作用。消除便秘,抑制有害物质吸收并促进排泄,提高免疫力。②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③调节血脂。降低血脂,血胆固醇,降血压,预防胆结石发生。
2.2 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葡萄糖、聚异麦芽糖、帕拉金糖等)功能作用:①整肠作用;②预防龋齿(无蔗糖);③;促进乳酸菌和双起杆菌增值的作用。
2.3 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酸)功能作用:①防止肥胖;②预防龋齿;③低热量。
2.4多不饱和脂肪酸(α-,γ-亚麻酸,EPA(C20:5),DHA(C22:6) )等功能作用:①降低血压、血脂;②;防癌、防皮炎、防止血小板凝集;③对大脑发育有积极作用。
2.5 蛋白质和肽类蛋白质:SOD、转铁蛋白质、免疫蛋白质、溶菌酶等。肽类:萃产素具有萃产作用,加压素,一些激素等。
2.6 配糖体(大豆配糖体、杜仲液配糖体)功能作用:①降低血压;②抑制LPO生成;③调节肝脏能;④其它一些具有抗疲劳、促进造血机能的作用。
2.7 酚类和醇类(1)茶多酚。①预防龋齿;②消除口臭;③降血压血胆固醇。(2)十八碳醇。①增强机体耐力;②提高基础代谢率。
2.8 复合质脂(大豆、磷脂、卵黄脂)改善血清支支代谢,预防动脉硬化,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功能。
2.9 乳酸菌类功能作用:①整肠;②降低胆固醇;③防止乳糖不耐症。
2.10 矿物质(Se,Ca,Fe,Cu等)总之,这些功能因子很多,总结一下具有以下12种作用:(1)降低胆固醇;(2)延缓衰老;(3)咀嚼功能改善;(4)整肠作用;(5)降压;(6)消除口臭;(7)防止龋齿;(8)消炎增加免疫力;(9)肝功能改善;(10)抗疲劳; (11)改善视力; (12)醒脑。
3功能食品的评价
功能食品的概念提出不过是三十年的历史,总的来说,各国对功能食品持谨慎态度。面对市场上大量功能食品的出现,专家们认为对它的评价要涉及到对其功能的评价和对其安全性评价。
3.1 功能性评价功能性评价就是分析功能食品的有效性,评价项目和方法依功能食品的品种而定。一般包括组方配伍的合理性分析、有效成分的结构及定量分析、动物实验验证和相应的人群验证统计资料。以抗衰老功能食品为例,功能性评价需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增代试验;果蝇、家蚕喂养增长寿命试验你;内脏、脊髓脂褐素斑计数或脂褐素含量测定;红细胞SOD活性测定;免疫力增强方面试验;强壮作用试验;内分泌调节方面试验等。
3.2 安全性评价进行五个方面的评价:(1)急性毒性;(2)慢性毒性;(3)消化吸收试验;(4)代谢试验;(5)蓄积毒性试验。
3.3 营养与卫生学评价对一个功能食品仅作功能性评价,而不做营养成分分析,是不够全面的。功能食品作为食品的一种,其研究与开发,首先应注意口感指标;同时,食品的基本属性决定其必须有营养。所以,必须对功能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全面分析,包括三大营养素含量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测定。
综上所述,全面的功能食品评估应包括功能性评价、安全性评价、营养及卫生学评价。功能食品的定性、定量化评价是优质功能食品的突出标志,是社会和消费者选择、评判和监督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汪文陆,等.功能性食品的最新进展与开发[J].食品工业科技,1996,2.
[2]范青生,等.功能食品研究的思想和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1994,2.
[3]章钰.开发功能食品应具有科学评价[J].食品科技,1995(2).
[4]姚汝华,周青峰.功能食品的含义、分类和评估[J].食品科技,1996(5).
[5]王薇.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与管理[J].食品科技,1995(2).
关键词 城市化;动力机制;新疆;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149-05
一、相关文献回顾
城市化是由产业分工与技术进步引起的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地域景观和城市文明的扩张过程。关于城市化的概念,由于研究它的学科不同,迄今为止学术界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Friedman(1967)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实体性城市化与抽象性城市化的统一。Hudeson(1969)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换过程。Henderson(2005)认为城市化是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工业化经济的空间转换过程。徐学强(1997)等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谢文蕙,邓卫(1996)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综上所述,城市化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口及非农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城市型地域景观扩大的过程;二是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向其农村腹地的扩散传播过程。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Lewis,1954),该模型认为城乡之间的生产率差异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低效率的劳动力分配制度阻止了城市化的发生。Krug-man(1991)认为运输成本的下降导致劳动力向核心区集聚。而Henderson(2005)认为内生性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以及人口增长是城市化主要的动力因子。Scott(2001)认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所引起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城市化动力。我国学者根据城市化的推动主体与组织主体,将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型;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分为“外生城镇化”与“内生城镇化”;根据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分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在研究方法上,Lewis(1954)通过外生给定城乡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建立静态模型来分析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问题;与二元经济模型不同,新经济地理学者将地区之间生产率差异内生化,在D-S模型以及冰山成本等假设条件下建立起静态模型,然后运用动态演化方法分析模型均衡的稳定性(Krugman,1991;Puga,1999);Henderson(2005)在外生给定储蓄率的条件下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求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并通过建立OLG模型来研究收入不平等对城市化的影响。我国学者主要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或者层次分析法将多个因子简化为几个主要因子,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化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薛凤旋等,1997;张杰等,2010)。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经典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侧面上的理论模型研究,且这些模型均来源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国内学者将城市化与其各动力因子之间的关系界定为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忽略了城市化与各动力因子之间循环累积的动态因果关系。因此,为了弥补现在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尝试作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对城市化与其动力因子之间累积循环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分析;二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与各动力因子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并建立VAR模型,以准确分析近年来新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定性分析
现代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因此,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动力因子与城市化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联系。其实,城市化与其各动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长期动态演化关系。
(一)各动力因子对城市化作用机理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对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被拉伸的“S”型曲线,可以将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城市化初期,农业为城市化提供非农产业所需的原材料、资本积累、劳动力等要素以及非农业人口所需的商品粮,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动力。在农业提供了基础动力之后,工业化便成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靠传统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随着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与生产社会化刺激了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吸引农村以及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到该领域就业。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技术特点,服务业逐渐取代工业成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并不是独立地存在于城市化的各个阶段,而是各动力因子几乎同时存在于城市化的各个阶段,只是不同阶段各因子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
(二)城市化对各动力因子的反馈机制
城市化对各个动力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二是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主要是指多个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之间由于存在前后向关联效应、共享专业化劳动力队伍以及技术外溢而产生的高效率。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各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城市化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集聚经济效益,而工业化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为服务业提供必需的市场门槛。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农业提供新技术与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服务业之间存在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长期来看,四者之间“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人口不断由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也表现为全社会各部门总体生产率水平提高的过程。前者即为城市化外延式增长的过程,后者是城市化内涵式增长的过程。因此,在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定量分析时,既要考虑到各动力因子对城市化直接影响,也要考虑到各动力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城市化的间接影响。
三、新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定量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的处理及检验
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的说明
根据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选取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镇化水平(UR),选取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代表农业现代化程度(AG),选取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作为工业化指标(IN),选取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作为服务业的指标(SE)。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05-2012),《新疆五十年》(1955-2005)。数据采集的时间跨度为1992-2011年。为了消除异方差,对变量取对数即LNUR、LNAG、LNIN以及LNSE。
2 平稳性检验
以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建立VAR模型,首先要保证变量是平稳的,否则将产生谬误回归现象。运用ADF检验方法对LNUR、LNAG、LNIN以及LNSE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时间序列LNUR、LNAG、LNIN以及LNSE都为非稳定序列(P值大于0.05)。对一阶差分后的四个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则都显示为平稳序列,说明DLNAG、DLNUR、DLNSE以及DLNIN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本文建立关于DLNAG、DLNUR、DLNSE以及DLNIN的VAR模型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3 滞后结构检验
对平稳序列建立VAR模型,无需进行协整分析。但需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表2显示出直至最大滞后阶数的各种信息标准,表中带“*”的数据表示最优阶数。因此,本文的最优滞后阶数为0。
(二)VAR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1 模型的参数估计
根据Eviews6.0软件的估计结果,可以将方程写为如下形式:
如方程所示,三个方程经调整的拟合优度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模型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2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后,应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常用AR根图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如果VAR模型所有的根模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说明模型是稳定的。否则,模型是不稳定的。Eviews6.0软件输出的图形显示,所有单位根都落于单位圆内,因而VAR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图略)。
(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在分析VAR模型时,一般不分析变量间的相互影响,而是分析一个随机误差项发生变化对系统产生的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
从图1可以看出,给农业生产率一个正单位冲击,城市化几乎不产生任何响应。这表明新疆农业现代化对城市化几乎没有影响,这与新疆现实相符。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季节性的,这就决定了新疆农村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据有关学者测算,2009年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281.80万人,在疆内的就业比例占90%以上,其中,转移到新疆城市就业的比例仅为11.5%,且城市的就业多具有季节性与兼业性的特点。这将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锁定在低收入的陷阱中,造成新疆城市化的推力不足。
从图2可以看出,给工业化程度一个正单位的冲击,新疆城市化也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响应。这说明新疆工业化发展也几乎没有影响其城市化进程,这是因为新疆工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一直以来,新疆工业结构存在轻工业偏轻、重工业偏重以及产业地方化不足等问题,以至于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限,进而无法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992-2011年期间,新疆工业部门中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一直处在13%-15%之间。
图3显示,城市化对服务业变化的响应路径。若本期给服务业一个正单位的冲击,那么新疆城市化将在第2期达到最高点(0.005196),第三期达到最低(-0.008226),之后服务业对城市化几乎无任何影响。这表明,短期内服务业对城市化有正的拉动作用,但长期内作用并不显著。这与新疆服务业的特点相符。在2011年新疆服务业产值的构成中,生产型服务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3.69%,消费型服务业产值。占21.73%,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产值占44.57%。因此,新疆服务业存在“虚高”的特点,这就导致长期内服务业对新疆城市化作用不明显的结果。
2 方差分解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随机误差项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冲击的贡献度。图3是变量城市化水平的方差分解结果。该图显示了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变动的贡献度。图中横轴表示滞后期数(单位:年),纵轴表示四个内生变量对城市化的方差贡献率(单位:百分数)。
从图3中可以看出,从第1期到第3期,城市化对其自身的方差贡献率由100%降低到75%。服务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在第3期达到了最高为18.65%,从第4期到第5期又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五期之后开始稳定在15%左右。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从第6期开始稳定在3%左右,农业现代化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从第6期开始稳定在6%左右。这表明城市化对其自身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服务业。这与新疆实际相符。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从业比例由1978年的13.61%增加到2011年的35.71%,增加了22.1百分点。与此同时,农业的从业比例由72.06%减少到48.66%,减少13.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新疆服务业不仅仅吸收了由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吸收了大量城市中的待业人员。因此,服务业成为近几年新疆城市化的最主要的动力。
一、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
1.传统失业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以“萨依定律”为基础的充分就业理论是传统失业理论的代表。1803年,萨依提出“供给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的论断。他认为,劳动的供给,在市场供求机制的自发作用下,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不会出现劳动供求的长期失衡,即长期内不存在失业。之所以存在失业现象,是因为工资水平定在了不恰当的位置上。当实际工资过高时,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就会大于需求。如果工资水平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动而向下调整,则劳动需求就会增加,失业就会慢慢地消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工资水平的自然运动受到了干扰,所以才产生了失业,如果排除了外在因素对工资运动的干扰,工资的自然运动就会消灭。失业的现象正像生产会自然创造出需求一样,工资的运动会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
2.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理论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否定了传统失业理论“供给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而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他认为,现实的失业除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还存在着第三种情况――非自愿失业。它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却无工作可做而产生的失业。在凯恩斯看来,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不能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从而不能形成足以消灭非自愿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他指出,由于工资拒下刚性的存在,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非自愿失业,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凯恩斯之后的失业理论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现象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原理失去了解释力,很多经济学家开始寻求新的失业理论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在就业理论方面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说,认为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也存在一种自然失业率,其在现代社会中会始终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依靠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来增加就业;除此之外,发展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和托达罗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而加快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可以增强其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能力,达到解决二元结构失业问题。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型国家。对于像我国这样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国家来说,该理论有很大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显然,现有的理论在解释失业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争议,任何单一理论都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的概括,但是,这对于我们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却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它集中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国家的就业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置身于我国的客观环境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才能予以正确的把握。目前,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基本可以归因于外部冲击、制度、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国内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双重影响,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当前经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率下滑而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居民可支配收入特别是持久性收入的增长放缓而导致的消费结构断层和有效需要不足;国内信贷总量萎缩导致的社会投资不足,外部需求下降而导致的贸易出口减速和产能过剩,截止2009年2月,我国外贸出口连续3个月下滑,为十年首次。以上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面临严峻的冲击,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工厂停工半停工现象加剧,劳动力需求呈持续萎缩态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月10日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1%,较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创31个月来新低,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CPI增幅连续9个月回落,通货紧缩的压力明显显现。一旦经济陷入通货紧缩,一方面将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得便宜,而由于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因此必然减少经营部门收入并相应减少从业人员收入,迫使经营部门缩小经营规模,导致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影响社会消费,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反过来加剧通货紧缩,产生恶性循环,使人们看淡经济前景,影响投资特别是非政府部门的投资。目前,通货紧缩对收入、投资和消费,尤其是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2.国民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减弱
观察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就业弹性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奥肯定律描述的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中所暗含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假定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效应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变动之间存在较强的非一致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就业弹性呈现下降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经济增长能拉动就业增长约03个百分点,而到本世纪,则只能拉动约0.2个百分点。这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挤就业的。
3.二元经济结构弱化就业政策效果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劳动密集型的外向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而此类企业恰恰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体。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缺陷,农民工就业近年来呈现出非正规化特征,据研究,在城市就业农民工灵活就业比例占农民工总量的近2/3,约9000万人,这对推行积极就业政策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这部分人很难在现行就业统计体系中反映(例如:如果考虑农民工失业情况,2008年实际失业人数将可能是登记失业人数的2倍),容易导致失业的严重程度被低估;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就业地与户籍地分离的特点所导致的较大的区域流动性,加大了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到他们头上的难处,容易使地方政府
将外地农民工排除在政策扶助目标群体之外。
4.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就业难度
中国经济目前不仅要抵御衰退,更要促进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其在劳动力市场所表现的特征便是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专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结构优化、产品更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都要求对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这无疑将使得失业的矛盾集中地显现出来。另外,由于专业化对熟能生巧的正面影响,改行也意味着过去的专业经验突然变得无用,而新入行者永远赶不上那些有专业经验的人,因此再也难以找到就业机会。也就是说,一旦失业,就失去了边干边学的机会,因而效率更低,形成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将更加强化传统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特征,即高层次劳动力与低层次劳动力的市场分割。数量庞大的低层次劳动力由于素质太低和缺乏培训等因素,其低素质呈现固化趋势,难以顺畅的向高层次劳动力市场流动,因而面临工资低下、供给过剩的局面;而高层次劳动力由于劳动效率高,边际产出大,则呈现高工资,供给短缺的局面,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和劳动力短缺并存的现象,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难度。
三、产业振兴计划对促进就业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已对我国经济实体产生明显的冲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在出口下降影响到2000余万农民工就业之外,城镇调查失业率很可能上涨1个百分点。”正由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积极就业政策基础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保增长、调结构和扩内需与扩大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从现实角度看,此次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冲击要大于对GDP的冲击,产业振兴规划的酝酿与实施,对妥善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有巨大作用。
酝酿振兴规划缘于九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就业看,即使不包括农民工,九个产业的直接城镇从业人员也达到了3615.6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30%。轻工、食品、造纸、家具、家电等行业,涉及2亿农民市场。仅轻工行业就可吸收农民进城务工2000万。产业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对我国就业的改善帮助巨大。其意义及启示有如下五点:
1.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就业
相比于工农业,服务业的增长不仅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吸纳就业的潜力也最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应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
目前,在全国从业总人口中服务业直接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并不高,但其稳定强劲的增长趋势是非常直观的。诸多产业直接从业人员占该年度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只有社会服务业等少数行业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此外,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直接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具有很强的关联作用,带动了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服务业的发展对各个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中间需求,从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生产扩大,引致相关产业大量的就业需求增加,因此,搞好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吸收劳动力,解决就业压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服务业通过扩展产业链的形式,通过产业链前后向关联的就业形式延伸到我国各个城市,因此要充分认识并且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那些产业链组织形式越长的行业,带动就业就越多,生产业经营拓展的越多,带动的就业也越大。
2.长产业链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
产业链理论是随着企业分工和价值分配而展开的。产业链更多的体现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基本等同于产业价值链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是这一解释的创造者。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也就是说,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产业链的价值体现在产业链的层次,亦即产业链的长短;层次越多,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价值的创造也就越大。在此概念下之典型代表,莫过于汽车产业。作为中国产业链最长的产业,汽车业对GDP贡献巨大。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从业人员有291万,相关从业人员达3000万,创造产值占GDP的2.31%。汽车制造增加一个岗位的就业,能增加约10个相关行业的劳动力岗位。不仅仅有利于本行业就业的改善,亦可带动相关行业就业的改善。这种示范作用的意义在于,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数量,而且对行业劳动力结构之稳定有积极作用。
3.轻工产业振兴推动就业,中小企业成为主力
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群体的总称,是制造产业结构中的一大分类,涵括的行业众多,包含食品、造纸、家具、家电等40多个行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轻工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出现出口下滑、亏损上升、停产关闭、就业减少等连锁反应。所以,轻工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尤为重要。轻工产业是国内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全国从业人员超过3,500万人。由于轻工业多数行业与农村关系密切,所以轻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业发展,还带动相关就业超2亿人。而在轻工行业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创造就业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蓬勃发展的民营中小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而抵抗风险能力的天然不足使其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最大。一场金融危机,让中小企业倒下了一片。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1到9月,广东省内倒闭的企业超过6万家,这带来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就业岗位的大量损失。为避免此种情况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轻工产业的振兴势在必行,将其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可谓是恰逢其时。
4.全面试行消费刺激政策,凯恩斯失业理论仍具现实意义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致非自愿失业,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我国当前面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生产低端消费品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这也是吸纳劳动力市场二元性特征下低层次劳动者就业的主要领域。本次经济刺激计划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对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作用有限,这对于缓解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的萧条性失业并无针对性效果。结构性产能过剩带来的失业问题必须通过拉动内需,有效需求扩大等方式来解决。凯恩斯主义在当今亦可供现实操作。建议在全面评估南京、杭州、深圳等地发放消费券的积极政策效果之后,适时出台增加居民收入的全面消费刺激计划,促进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稳定,有效扩大城乡就业。